時間:2023-09-26 17:28: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統計學的核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方法;考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1-0163-03
隨著定量研究的日趨重要,統計學已經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得到廣泛運用,成為社會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應用方法論。它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內部特征,也可預測事物的未來趨勢,從而也成為經濟與管理學科各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的重要的基礎課。同時,也成為對現代各類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教學中發現統計教學并非盡如人意,也存在某些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周麗華和田在蘭(2009)根據自身教學經驗總結并提出統計學教學三個環節的模式[1];劉秀艷、王聽和阮亮(2009)認為統計學課程教學須適應社會需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方式等方而進行改革[2]。曾五一、肖紅葉等人(2010)認為統計學的教學改革內容應包括制定新的教學規范和培養目標,要設計課程體系并構建新交流平臺[3]。劉丹丹(2013)認為傳統方式存在不足,提出重視統計軟件的運用和多樣化的教學[4]。這些學者都對統計學的教改各自提出有益的建議,但也有些忽略了課程教學中學生本身學習所起的一些作用。
本文以統計學的教學實踐為基礎,從對統計學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老師教學以及學生的反饋兩個方面提出改進方向,并為統計學的教育工作著適應時代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一、經管類專業學生對統計學的畏懼和傳統教學中的誤區
隨著社會科學日益向精確化、定量化方向發展的趨勢,社會中的各個部門對各種研究數據需求劇增,統計學作為一種數據分析方法,使用越來越頻繁。但是在經管類專業學生對統計學認識以及目前傳統的統計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相當多的學生理論學習基礎不扎實
在經管類院校中有些文科背景的學生,他們原先的數學基礎就薄弱,并且在大學里學習高數時相當吃力,對概率論的知識非常頭疼;同時有些高校雖然開設概率論,但難度較大的內容不作深入講解,導致學生知識不扎實,在學習統計學的時候倍感吃力。因此他們對統計學患有懼怕心態,所以導致許多文科背景的同學不得不被動學習,從而缺少完成學習的信心。
(二)統計學課程具有概念多,容易混淆,不易理解的特點
統計學核心內容包括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這是定量分的基礎。而統計學核心部分是依賴概率、邏輯與推理等內容;其教學過程其他理論性課程相比欠缺趣味。特別是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導部分,每章的引入概念很多,概念間相互引入,例如:隨機抽樣中樣本均值的均值分布、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區間、中心極限定理等,使得相當多的學生興趣低落,概念混淆,導致畏懼學習而退卻。
(三)傳統教學存在忽視學生的統計應用能力的培養
作為應用學科,統計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和實踐能力,但是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的統計學教學,僅僅對理論知識過于強調。目前,統計學大都以傳統的課堂講授作為教學方式為主,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偏重記憶和解題,對統計學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思維培養能力重視不多。而統計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缺乏實際分析問題的鍛煉,使得學生很難真正掌握統計技能。
(四)統計學的教學時間中計算機軟件的培訓課時不夠
當今社會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對統計中使用計算機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利用計算機來掌握一種統計軟件將會是社會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統計課課程時間的有限,使得眾多高校沒能將統計學與統計應用軟件相結合起來教授學生。這導致學生一旦面臨難度較大的內容不作深入演示和練習,使得學生學習時倍感吃力,理論知識和運用脫節。
(五)對學生的統計學考核和激勵內容單調
高校統計學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抽象的統計概念以及繁復的統計計算作為閉卷考試,而平時成績檢查僅來自于練習與考勤;甚至只以最終的期末考試一次作為考核標準。學生應付考核通常以死記硬背就可通過考核。這些并沒有讓學生完整和主動的去理解統計學的相關理論,教師依然很難了解學生掌握的統計的理論和能力程度。
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培育學生統計思維
統計學是門專業性強的適用所有學科領域的通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其教學的重點應該是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學生統計思維的培養。依據學生的專業基礎狀況以及統計學的教學有效與否,文章從改進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進學生的考核三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統計知識的運用,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
(一)改進教學內容,培育學生統計思維
1.選擇難度適宜的統計學教材。選擇難度適宜的可以讓多數學生接受的統計學教材,并輔助與社會熱點關聯的政治經濟案例。教材重要視編寫的質量,其選擇的標準應以培養統計思維為核心,統計案例練習為補充;培養能應用統計推斷能力為重點,能夠使用統計軟件SPSS及EXCEL等軟件為目標;還要突顯教材在社會發展變化中的知識系統性和實用性。教材中數據要適時更新,案例要聯系現實的發展變化,對傳統的問題要能夠以定量的思維剖析。
2.根據不同的統計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側重。統計學核心內容包括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統計描述主要講授數據的圖表展示和數據的概括性度量,其中數據的預處理和數據的整理展示,理論難度小,但是概念很多,如果按部就班的講解能容,就顯得內容枯燥無味,但是相關內容可以用Excel或者SPSS進行展示。例如在數透視表一節內容中,讓學生看書或者講解PPT課件,學生的反應依然疑惑。但是通過課堂時間把該內容的案例通過電腦或視頻逐步展示時,效果清晰,學生疑問減少。
推斷統計在描述統計的基礎上,根據概率原理,以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為核心內容;并依據樣本信息,探討總體數據的規律性。因此,掌握推斷統計的思維框架和方法是學生學習的要點。根據教學實踐來看,少用數學公式,避免統計學課程成為“概率論和數理統計”課程知識點的介紹,多用與經濟和企業活動相關的案例講解統計推斷中的檢驗統計量、拒絕域、Z值和P值決策過程,并要通過軟件演示。
(二)改進教學方法,培育學生統計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角,老師雖然只起到引導作用,但是老師依然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改進。通過改進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討論,使得課程變的生動有趣,從而有助于他們的思維和能力的培養。
1.在傳統注入式教學中融入自我和啟發學習式教學。第一,教學方法融入自我學習式教學。讓學生提前做好一些課程內容的PPT課件,這屬于自我學習;并且讓學生自我討論并分析總結,在課間時間進行表述;這不僅提高他們的興趣和也增加他們彼此間的榮譽。但是,自我學習必須加入老師在課間的教學總結,必須對學生自我學習時存在的不足等點評分析,并指出統計學知識的核心內涵和理論的外延擴展。第二,教學方法融入啟發式教學。在統計內容較難理解的參數估計何假設檢驗章節內容中,改變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注人式教學,融入學生討論、提問等啟發式教學。老師在課堂時的身份像是個教練,一起與學生去討論探索、分析總結,這種方式強化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也強化了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這個教學思想還要與案例教學方法,以及課程的內容相結合,成為一種較靈活的教學實踐。
2.增加案例教學可以實現教學互動、教學相長,實現學以致用。增加統計學的案例教學,這是統計學課程的一種效果較好教學的手段。學生們通常厭煩枯燥繁雜的理論,即使機械的記憶,很快就忘記,而案例教學以學生理解為核心的教學方式能夠把統計學理論與實踐較好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認為:首先,利用案例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統計學的一種思維框架,這是理解理論的較好的手段。其次,學生在案例分析中,需要扮演主要角色,這樣才能主動的學習知識和利用分析工具,進行案例破析,并解決社會中類似相關問題。第三,案例教學還需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甚至科研的案例結合起來。例如利用消費者購買汽車需要考慮的安全、價格、品牌、舒適度等多方面因素對消費者購買行為進行相關性分析。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方法對消費行為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同時增加與學生畢業的論文相關的案例教學時,把論文中相關的數據和問題抽出,交給學生;由他們討論后進行假設檢驗和參數估計,并進行計算分析。這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對統計課程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這種教學方式改進對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日常備課也是一種挑戰,不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也要利用網絡不斷更新案例教學的案例庫。案例教學的背后,是教學相長,是培養學生統計思維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的調查和研究能力。
3.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運用。第一,板書與多媒體結合。傳統教學教師在黑板上書寫,一旦遇到參數估計、假設檢驗、相關與回歸分析等演示一些篇幅較長的資料、復雜的圖形信息及大量計算時,板書的缺點畢現,從而影響教學。而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尤其是電腦和投影的使用,上述影響就迎刃而解了。例如統計中的一元回歸和復雜多回歸中,對于計算量大,涉及的分析因素較多的回歸計數結果,可以迅速地展示出來,這個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統計軟件輸出結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水平。第二,多媒體與統計教學軟件結合。目前多媒體教學方式非常普及,但是對學生統計軟件的學習也要重視。常用的統計軟件有Excel、SPSS、SAS等。Excel非常容易操作;SPSS和SAS屬于專業的統計軟件,有著良好的輸出界面,需要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上機訓練。對于教學Excel軟件中提供的函數功能就可以勝任,而對于科研或者復雜的社會問題,后者才能滿足。掌握一兩種統計軟件工具不僅可以快速處理現代信息,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也是案例教學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重視軟件的學習也將會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例如通過透視圖、派雷托圖、方差分析、回歸分析,學生在電腦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統計內容的理解和運用,提高統計學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4.增加課間的提問式教學。課間提問不僅是師生互動,也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好方法。提問的形式可以根據授課內容變化。對于學習過的內容來講,提問是檢查和復習;對于課時即興提問,是強調重點和引起學生關注。形式上可以是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這種方式更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估計區間內容時,可以班級預先分好的小組,提供每組一份預先準備好的抽樣框和隨機數表,然后計算樣本指標均值和標準差,并估計總體的估計范圍。最后將班級各組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將區間估計的內容、過程以全面理解和學習。當然還可以上第五章節前必須對第四章節的核心概念進行提問。在課間的提問式教學活動中,老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了解學生的運用能力的大小。
(三)改進考核內容,培育學生統計思維
普通的考核,方式單一,學生憑借苦記就通過了期末考核,并且這種難以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除了教師的教學對學生的統計考核有較大影響外;本人根據教學經驗認為在學生的平時考評中,團隊學習和考核也是影響學生統計學習的重要因素。
1.改進考核內容,引入“團隊”學習及成績進入個人考評。學生的總成績是考核的結果,而學生的總成績考核來自學生的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團隊成績三個方面)、以及最終考試;一共四個方面,并分別分配一定的考核權重(例如:10%、10%、20%、60%、)。
由于統計課學習通常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數學水平有好有差,可以近似一個正態分布;對數學較差的學生來說,統計學習中可能會存在困難,但是以宿舍就近原則(或者學號就近原則),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不超過10人),采用小組內幫扶、考評的方式學習,并且小組內部自由的推薦小組組長;用小組計分方式考評學生成績。
2.團隊考評需要獎罰分明。統計學知識需要精講和練習,傳統題型有利于學生對統計基礎知識的培養,但在對統計學知識點進行提問式教學中,可以復習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對于課后作業和課堂作業,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上臺演示,有利對學生應用能力考核,使得教師能夠切實掌握學生學習知識的程度。
小組成員上臺演示次序如下:各組的組長上講臺做題,然后隨機抽取組員上臺做題;如果組長做出來,而組員做不出來,我們將結合情況扣小組組長和小組集體分數。如果組長和組員都能做出來,就可以加分。
另外,根據教學經驗每個組的學生集中坐在一起,可以快速的進行考勤。對于就座前排第一排的小組適當加平時分,最后排先回答的問題、隨時小組點名上講臺演示的方式,隨機進行檢查和考評,讓學生們上課不敢分心。另外小組考核,增加了小組成員的榮譽感,大家在學習中既有相互幫助,也有相互競爭。
3.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需要團隊的配合。傳統練習題有助于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但對學生具體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培養無效。由于不同的學生其個人在計算機的運用水平上各不相同,導致其在統計軟件學習中水平各異。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有些問題老師不能夠一一作答;團隊的互助學習就非常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問題被團隊中一人知道,該問題就將會在團隊中迅速傳開。這不僅有利學生們的學習,也起到老師教學中的助手作用。
三、結語
隨著社會科學日益向精確化、定量化方向發展的趨勢,統計分析研究的方法已成為社會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掌握統計學知識和統計相關軟件工具也成為現代各類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就要有不同的模式和創新點,一方面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方法,把統計理論與實際經濟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另一方面老師根據學生情況,合理組織學生們的適當學習和考評形式,促進學生主動和自主的學習。
此外,統計學教師不僅需要個人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也需要學校大力開展教師的培訓培養。
參考文獻:
[1]周麗華,田在蘭.經濟管理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09,(24).
[2]劉秀艷,王昕,阮亮.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08).
關鍵詞:社會統計學;認識誤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097-02
社會學中運用統計學方法始于上一世紀30、40年代。幾十年來,統計學的思想、技術和方法對提高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科學研究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社會統計學》已經成為社會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然而,在實際教授這門課程時,筆者發現,許多學生對這門課程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片面認識,還有些甚至抱持著錯誤的認識。這些認識上的不足不僅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而且也會對學生的學習這門課程的效果產生嚴重影響。本文將探討在《社會統計學》這門課程教學過程中常見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認識誤區,以及糾正錯誤認識的辦法,以便更好地進行這門課程的教與學。
一、《社會統計學》課程的三種認識誤區
1.將社會統計學數學化。在社會統計學的教學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原因在于,許多學生認為社會統計學就是數學中的一種,主要講授的是數學計算方面的知識,而他們往往數學基礎比較差,認為自己數學學不會,社會統計學也肯定學不好,因此對這門課程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并難以克服。許多學生在面對這門課程時,往往心情復雜:一方面認為這門課程高深誘人,另一方面又覺得這門課程與數字打交道而令人生畏。正是由于思想上產生這種認識,所以許多學生對這門課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2.將社會統計學工具化。這種認識誤區就是把社會統計學視為由一堆統計公式和方法組成的工具箱,這門課程的教學就是把這一件件的統計工具教給學生,學生運用這些統計工具就可以正確地進行研究、解決問題。根據這種認識,社會統計學的內容就是一個個零散的公式和方法。其實,這種認識沒有看到社會統計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沒有看到隱藏著這些知識背后的嚴密一體的一整套統計思想和觀念。的確,社會統計學實質是通過各種統計方法來分析數據,認識事物和問題,它的研究分析對象是數據,但是這些公式和方法的背后有一個系統的邏輯思想為基礎,只有掌握了統計背后的思想,才能正確運用這些方法,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因此,如果學生對社會統計學進行工具化理解,也會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只注重統計學知識、統計公式和方法的學習,忽視對統計思想和觀念、統計知識整體的理解和把握,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也就難免出現認識模糊,看不到這些統計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最終也不能達到對所學知識的合理運用。
3.將社會統計學本質化。這種認識將統計視為科學分析的代名詞,認為只要運用社會統計學的知識和方法,就能夠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一些人認為,當數據充足的時候,統計就可以代表一切,通過統計計算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除此之外,不需要了解其他的東西。的確,統計可以幫助人們觀察、測試,可以為人們用來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使人們能夠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認識事物。然而必須明確的是,盡管統計分析可以幫助人們思考和研究,但統計不能代表一切。在統計分析的整個過程中,人的思考是核心,脫離了思考的統計分析,這種分析不會是可靠和有效的,將會帶來不可預測的結果。簡言之,統計分析不能代替人的思考過程。社會學家鄧肯(Duncan)將這種認識譏為統計至上主義。他(1984)曾指出,僅有量化并不等于科學推理,事實上,量化反而可能會引人誤入歧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經??梢钥吹竭@種我稱之為統計至上主義的病態:把統計計算混同于做研究,天真地認為統計學是科學方法的完備基礎,迷信存在能夠評價不同實質性理論之優劣或是能夠評價任何‘因變量’之各種原因重要程度的統計公式;幻想一旦分解了那些隨意拼湊起來的變量間的共變關系,就可以以某種方式不僅證明了一個‘因果模型’,而且能證明一個‘測量模型’?!?/p>
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走出認識誤區的辦法
上述三種認識誤區對社會統計學的教與學都起到很大的消極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糾正這些錯誤認識。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統計學與數學的關系。教師首先要告知學生,社會統計學并不是單純的數學方面的知識,這門課程的重點不是數學推導,所以對學生的數學水平要求并不高,學生只要具有初等代數運算水平就完全可以滿足本門課程的學習。和數學相比較,統計學不僅僅是進行計算得到答案,也并非推導定理、證明公式。社會統計學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描述,即用某種方法對資料進行總結概括;第二是歸納,即根據從總體當中抽取的樣本的分析來對總體進行概括。統計學的核心是統計思想與觀念,而不是列示統計表、繪制統計圖、求解平均數、建立模型等知識與技能。因此,在統計學習過程中即使碰到復雜煩瑣的定理證明、公式推導,也只是手段、方法。這門課程關注的重點是以這些定理和公式為基礎的統計分析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定理和公式涉及較少,并且也不很復雜。因此,并不是數學基礎不好,就注定學不好統計學。通過這樣的講解,盡可能地消除學生的誤解,打消學生的疑慮,使學生放下心理包袱走進這門課程。
2.注重社會統計思維方式的培養。統計思想是統計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學生是否很好地建立統計思想,是統計學教學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在進行這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講解社會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和觀念,強調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統計思想、概念、觀念,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統計思想和觀念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換言之,社會統計學教學的過程,就是統計學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教學的過程,而不是統計方法和統計公式的講解、學習和套用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非常重視學生的統計學思想和觀念的塑造,對學生進行統計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而不是重點關注知識的講授、公式的講解和推導。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如何處理數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基本的統計思想和觀念,掌握了如何進行統計思考,如何搜集、利用和分析數據來達到認識和了解事物的目的,懂得了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來探索事物本質和規律的重要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統計思想和統計能力都更為扎實和牢固,真正達到這門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
3.合理看待社會統計學的作用。首先要明確的是,統計并不必然意味著科學,統計方法不能將任何研究“點化”成“科學的”。統計學不能用來檢驗任何想要檢驗的觀點,也不能防止那些濫用、誤用或弄虛作假的人借此亂作結論。實際上,統計學方法的應用有嚴格的規則和范圍,對由統計獲得的結果的解釋不能超越數據的限定范圍。其次,統計學可以幫助人們正確深入地思考問題,但不能代替思考本身。對事物的認識和解釋的決定權不應該留給統計工具和數據分析,而應該留給人的思考和思維。學習和運用統計學時,常會發生的一種傾向就是過于依賴程式化的統計檢驗,而不是實質性的知識。事實上,普遍的經驗是,只有對社會過程有實質性的理解,統計方法才能夠產生富有成效的研究。過于專注統計方法本身,而缺乏對實質性問題及其背后的社會過程的理解,往往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因此,所有的統計模型和方法都要嚴格服從以科學為中心的任務。統計方法在指導研究時不應該與所關注的實質性問題分開。
參考文獻:
[1]胡桂華.統計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4).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在我院內科實習的60名護理專業學生分為兩組,試驗組30例采用循證醫學模式教學,對照組30例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構成和平時成績等方面,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內科護理學實習教學模式,以臨床查房、經驗傳授和技能操作為主要教學模式。
1.2.2試驗組的帶教老師嚴格遵循循證醫學的原則,實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1)學生和老師針對具體患者提出內科護理中的主要問題。(2)查閱文獻收集解決問題的研究依據。(3)嚴格評價研究依據的真實性和可行性。(4)將研究結果用于指導具體患者的護理。(5)經過臨床實踐后作出效果評價和總結。
1.2.3采用理論測試和實踐技能考核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并針對試驗組學生對循證醫學教學模式,采用問卷調查。
1.3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不同教學模式間成績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評分結果兩組學生評分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實踐技能操作及病案分析的評分別為(79.4±6.9)分、(88.6±6.1)分和(89.3±5.7)分,對照組學生評分分別為(75.3±7.8)分、(74.1±7.2)分和(70.4±6.5)分,對比兩組學生在實踐技能操作和病案分析評分,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問卷調查結果試驗組學生對自己在內科護理學實習期間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醫患溝通能力、查閱文獻能力和教學滿意程度等方面的肯定率分別為86.67%、76.67%、86.67%、100.00%和93.33%,均優于對照組的56.67%、46.67%、53.33%、40.00%和60.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循證醫學(EBM)是美國流行病學家ArchieCochrane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的臨床思維方式,并在1992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學CordonGuyatt教授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1)臨床診療方法和醫療決策應該盡量以客觀研究結果為依據,即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后善于查閱醫療文獻尋找現有臨床研究科學依據。(2)科學合理的將最好的研究證據與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臨床經驗相結合,這樣可以避免研究證據的約束性和醫務人員經驗的局限性。(3)促使醫務人員不斷學習,及時更新醫學知識和診療思維的與時俱進。作為培養臨床醫務人員的醫學教育近年來也在不斷的嘗試將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和理念引入醫學教育,即循證醫學教育。循證醫學教育是循證醫學在普及中向醫學教育領域發展而形成的一種醫學教育新模式,其核心是將現有的最佳醫學證據與臨床教師的臨床經驗、最新的研究證據很好的與患者的具體情況有機的結合起來。
(太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摘要:統計學是一門通用的方法論科學,數據分析方法適用于所有學科領域,統計思維是一個有效率公民的必備能力,對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生也同樣。對教學過程中的新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統計學;統計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19-0234-01
H.G..Wells說過:統計思維總有一天會像讀與寫一樣成為一個有效率公民的必備能力。每個人都離不開統計,學習和了解一些統計學知識對經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必要的,不論是什么專業,以后從事什么工作,在市場經濟大量數據信息下,沒有一些統計學知識,簡直寸步難行。統計是適用于所有學科領域的通用數據分析方法,是一種通用的數據分析語言。英國的《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說,統計學是一門:收集、分析、呈現、而且解釋數據的科學?!短m登書屋大辭典》中對統計學的定義是,它是一門 “對數據進行收集、分類、分析和解釋的科學?!庇纱丝梢姡y計學強調的是數據,是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及解釋。統計學的核心是數據。統計學是關于數據的科學。 通俗地說“統計學是一門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來認識社會和自然現象數量特征的方法論科學。其研究對象是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大量觀察研究,探索數據的內在規律性,從而消除特殊性和隨機性,得出表現總體一般性和必然性的結論?!蔽幕a業管理也同樣,如市場的調研、消費群體的分析等都需要用數據來分析、判斷并以此為依據作出正確的決策,統計學也是文化產業管理中管理學方向的必修課之一。
一、《統計學》教學面臨的新問題
首先,內容日益豐富。國家頒布的學科分類標準已將統計學單列為一級學科。通用教科書中把統計學的內容分為兩大部分:描述統計學與推斷統計學,更多的趨向于推斷統計學,如: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這一變化使得《統計學》的內容更豐富。
其次,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督y計學》課程特點是概念多、公式多,需有一定的數理統計學基礎,加之《統計學》作為專業基礎課,一般安排在二年級第一或第二學期,在這個學習時段也是大多數本科生忙于計算機課程和英語課程的考證時段。這些也加大了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難度。
再次,教師的教學難度也加大。授課內容越來越豐富;課程難度太大可能導致學生興趣下降;授課時數也減少了,在本學期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中只有48課時,且全部為理論教學。這就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教學難度。
二、《統計學》教學思考
首先,“基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組織課堂教學。首先從現實的、有興趣的、真實問題開始。讓學生一開始進入學習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統計就在自己身邊,體驗到學習統計的價值,從而激發起學習統計的興趣,萌發積極主動探索統計理論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探索問題,增強學生主角意識,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經驗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轉換,并能以統計的思維來解釋有關現象。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分析。在課堂中,關注學生能否將科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關注學生在靈活應用統計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其次,在教學中,統計計算技術不再是統計學教學的重點,統計學從統計技能轉向統計思想、統計應用和數據分析。在電腦及網絡非常普及的今天,統計軟件的使用,不僅可使統計數據的計算和顯示變得簡單、準確,而且使統計教學由繁瑣抽象變得簡單輕松,所以,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內容只需要給學生講清楚統計基本思想、計算的原理和正確應用的條件、正確解讀計算的結果即可,而對大量復雜具體的計算可以交給計算機去完成。本學期所用教材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第五次印刷的2011年6月第四版賈俊平《統計學》的教材,非常成熟且有配套的課件,方便了教學。
再次,案例教學成為《統計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而且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結合學生所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選擇相關案例進行教學,如藝術品投資市場的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數據的整理與分析,藝術品的投資風險分析等,利用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統計的方法與基本思想、并利用EXCEL進行分析。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最后,在考核方面也擬采用與教學思想相吻合的方式,筆試內容以掌握全面的統計方法為主,更注重數據的綜合分析,以此考核學生對統計思想的理解,統計方法的應用。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考試內容與要求體現出《統計學》的基本知識以及推理能力,注重學生分析與創新能力的考查,二是增加平時討論、訓練等的成績,這樣,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更有利。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既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學生也學到了應學的知識,取得較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賈俊平.統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5.
[2] 習勤.關于統計教育創新的思考[J].中國統計,2002,(1).
高考結束了,大家馬上會進入志愿填報。志愿填報中,專業選擇是其中頂重要的一項,每年都有高考生因為對專業了解不足,填報了讓自己后悔的專業,造成遺憾。說實話,我們哆嗒君這方面也幫不了什么忙,謹以此文,幫助大家少進點坑。
下面的三大誤區,在數學專業圈內也許是常識,但是對于不了解的學生和家長來說,卻可能是重要的信息。請幫哆嗒君轉告給他們。
誤區1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離計算機很遠
的確遠,但是不如大多數人想象的那么遠。這個專業雖然幾乎所有的課程都是數學,但就專業而言數學與應用數學覆蓋的范圍很廣。數學與應用數學,是聯系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信息、管理、經濟、金融、社會和人文科學的重要橋梁。該專業在考研上有很大優勢,一些非數學專業的研究生招生上,對數學專業有偏好。比如比較熱門計算機、金融等專業的一些方向的教授更偏愛招收本科數學背景的學生,而非他們本專業的學生。而對于考試本身,對于考研要考數學的專業來說,數學統考是大多數人的噩夢,但不是數學專業學生的噩夢。另外,即便是大學畢業直接找工作,IT行業與金融行業這兩個行業也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的大戶。
誤區2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離計算機很近
的確近,但是不如大多數人想象的那么近。大部分學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開在數學學院或者理學院,它其實就是一門數學——計算數學,數學的一個分支。信息與計算科學是以信息領域為背景,將數學與信息、管理相結合的交叉學科,主要核心課程首先是數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然后才是該專業的特色課程,比如金融分析、軟件設計方法等。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著眼于培養不僅數學功底扎實,而且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的數學人才。這個專業在考研和就業有著前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幾乎相同的優勢。IT行業與金融行業這兩個行同樣也是該專業就業的大戶。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模式;EXCEL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市場化步伐的加快,社會對新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加,無論是國民經濟管理,還是公司企業乃至個人的經營、投資決策,都越來越依賴于數量分析,依賴于統計方法,統計方法已成為管理、經貿、金融等許多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將《統計學》課程列為財經類專業本、??茖I的核心必修課程之一。力圖通過《統計學》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探索各學科內在的數量規律性,并用這種規律性的解釋來研究各學科內在的規律。同時,由于統計學所倡導的尊重客觀實事,通過調查研究用實事說話,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學習、工作和科學研究精神。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挑戰
1、內容日益豐富。長期以來,在我國存在兩門相互獨立的統計學——數理統計學和社會經濟統計學,分別隸屬于數學學科和經濟學學科。20世紀80年代以來,建立包括數理統計學和社會經濟統計學在內的大統計學,逐步成為我國統計學界的共識。1992年11月,國家技術監督局正式批準統計學上升為一級學科。國家頒布的學科分類標準已將統計學單列為一級學科。隨著大統計學思想的建立和統計學在實質學科中的應用的需要,大多數學校和老師在財經類專業的本、專科專業《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除了保留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中仍有現實意義的內容,如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方法、統計的基本概念、統計數據的搜集整理、平均及變異指標、總量指標、相對指標、抽樣調查、時間序列、統計指數等;同時也系統的充實了統計推斷的內容,如:統計數據的分布特征、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統計決策等。這一變化使得《統計學》的內容更適合相關實質學科的發展需要。
2、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首先、結合《統計學》的課程特點——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公式多且計算有一定難度等。如果學生不做必要的課外閱讀、練習和實踐活動,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的。對于財經類專業的本、??茖I的學生來說,本身的專業課學習負擔已不輕。其次、對于財經類專業的本、專科專業的學生來說,由于其本專業的課程體系要求,使得學生的數學或者數理統計的基礎不是特別好,對于專科學生來說更不用說,推斷統計將是他們學習的困難。再說,《統計學》作為專業基礎課,一般安排在一年級或二年級第一學期,在這個學習時段也是大多數??粕捅究粕τ谟嬎銠C課程和英語課程的考證時段。如果以犧牲授課內容和降低要求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顯然有悖于《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和相關專業的發展要求。所有這一切對于學生學好這一課程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3、教師的教學難度加大。授課內容越來越豐富;課程難度太大可能導致學生興趣下降;在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背景下,授課時數大為減少(一般安排一個學期共17~19教學周,每周2~3課時);高等教育擴招后,由于師資力量一時沒有跟上,大多數學校,授課班級學生人數越來越多,一個教師跨越不同專業授課不再新鮮。這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深刻領會授課內容的核心和相互關系,學會控制和駕馭課堂教學,學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統計學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具體應用等等。作為這門學科的授課教師特別需要認真考慮該怎么辦?
二、《統計學》教學的發展趨勢分析
1、統計學從數學技巧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在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非常普及的今天,統計計算技術不再是統計學教學的重點了。統計思想、統計應用才應該是重點?,F代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離不開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統計軟件的使用,不僅使統計數據的計算和顯示變得簡單、準確,而且使統計教學由繁瑣抽象變得簡單輕松、由枯燥乏味變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內容只需要給學生講清楚統計基本思想、計算的原理和正確應用的條件、正確解讀計算的結果,而對大量復雜具體的計算可以交給計算機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計算量非常大,沒有計算機軟件的支撐,是很難教學實際問題分析的?,F在我們只要講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判斷有無條件誤差,而原假設又是K種不同水平下總體的理論均值是否相等,檢驗結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計算量的工作讓計算機去完成。
2、通過統計實踐學習統計。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課堂現場教學、引導學生先讀后寫再議、模擬實驗、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項目、利用假期時間,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某些團隊、小組或自己組織去開展一些與專業有關的活動,如社會調查、專題研究、提供咨詢、參與企業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比如依同學們在設計調查問卷和調查方案的基礎上,讓他們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如以寢室為單位),在校園內真正進行一次統計調查活動,從具體調查對象和單位的確定,樣本的抽?。ú灰欢ㄒ艽螅?,問卷的發放、回收與審核,數據輸入與資料整理,估計與分析,一直到調查報告的編寫,調查總結或體會的形成,全部由同學自己來完成。這樣,同學們就親身參與了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含統計推斷)的整個過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統計學》教學設想
如何從煩瑣的數理統計技巧轉向數據處理的訓練,同時還要使學生容易掌握并有機會輔之于實踐。教師的導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須選擇容易獲得而且普及性比較強的統計分析軟件,并在課堂教學和引導學生實踐中廣泛采用。
(一)微軟公司開發的EXCEL軟件無疑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專業的統計分析軟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強大,統計分析的專業性、權威性不可否認,但是對于沒有開設統計學專業的院校這些軟件并不常用,如果學生要進行自主性學習也比較難以找到相應的工具,此外專業統計分析軟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讓中國人用起來不是很順手。微軟公司開發的EXCEL軟件作為一款優秀的表格軟件,其提供的統計分析功能雖然比不上專業統計軟件,但它比專業統計軟件易學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統極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隨處可見。對于《統計學》這門課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統計函數和分析工具,結合電子表格技術,已能滿足統計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統計學》教學設想
1、在教學內容上,依據EXCEL的函數功能、電子表格功能、數據分析功能,結合統計學原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整合教學內容。比如傳統的統計學原理教學過程中,對統計數據的搜集主要強調統計報表制度,在EXCEL環境應該更注重抽樣推斷,EXCEL提供的隨機抽樣工具使得抽樣調查不再是十分復雜的技術,統計圖也可以被廣泛運用于對數據的描述;再比如現有統計學教材很多都講根據整理的數據計算平均數時,都用加權平均的方法,當用組距式變量數列計算平均數時,用組中值作為各組的代表值進行計算。我們知道,組中值作為各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組變量值在組內是均勻分布的,如果實際數據與這一假定相吻合,計算結果比較準確,否則誤差比較大。事實上實際數據往往就不是均勻分布的,因此用組中值計算的平均數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資料編制的不同變量數列計算的平均數還不相等。其實為了編制變量數列,我們必須輸入原始數據,EXCEL的有關程序可以得到準確平均數,哪里還有必要按加權算術平均的方法計算近似的平均數呢?那么有沒有必要編制變量數列、特別是組距式變量數列呢?有沒有必要按加權的方法計算平均數呢?我們認為有必要,但是組距式變量數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計算資料了,而是用于表現資料的分布狀況和進行分析用;加權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紹和要求學生掌握加權平均的思想,用于綜合評價分析中。
2、案例教學成為《統計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而且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精選案例教學,比如對于金融專業的學生可以設計用幾何平均數計算投資的平均收益率、運用標志變異指標考察投資組合的風險大小等。對于經管專業的學生,精選抽樣推斷、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對于控制產品質量,經營決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進行分析。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也使統計學的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張嘴巴就能將一門專業課程從頭講到尾。
3、改革考試方式和內容,合理評定學生成績。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評估教學質量的手段。對于《統計學原理》的考試,多年以來一直沿用閉卷筆試的方式。這種考試方式對于保證教學質量,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著缺陷,離考試內容和方式應更加適應素質教育,特別是應有利于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之目的相差較遠。在過去的《統計學》教學中,基本運算能力被認為是首要的培養目標,教科書中的各種例題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各類輔導書中充斥著五花八門的計算技巧。從而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統計學》課程的過程中,為應付考試搞題海戰術,把精力過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記硬背上。這與財經類專業培養新世紀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為此,需要對《統計學》考試進行了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考試內容與要求不僅體現出《統計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運算以及推理能力,還注重了學生各種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創新能力。二是考試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閉卷考試外,還在教學中用討論、答辯和小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核,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組織形式。學生成績的測評根據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學習過程中提交的讀書報告、上機操作和卷面考試成績等綜合評定。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技能訓練與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賈俊平.統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一、高職院校物流統計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對統計學的正確認識
統計學是一門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的課程,涉及一定的運算與推導,具有良好數學基礎的學生在學習時占有一定優勢。而高職院校物流類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弱,這使許多學生存在畏難心理,認為統計學就是數學,就是繁瑣的數據運算、抽象的公式推導與枯燥的報表匯總,沒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是學習不好的。據統計,超過90%的物流管理學生認為統計學是最難學習的課程之一。此外,學生對本門課程在專業中的作用認識不清,認為統計學與今后從事的工作沒有關系,學好學壞一個樣,這種心理導致其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無法將課程學好。
(二)強調理論教學,內容與專業契合度低
目前物流統計學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統計學原理》《基礎統計》等專業通用的版本,較少有專門針對物流專業開發的教材,教材內容理論性較強,主要側重于抽樣推斷、參數估計、假設檢驗、相關與回歸分析、時間序列、統計指數等知識與理論,各知識點前后關聯性強,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困難[2]。少數編寫的《物流統計》內容與《統計學原理》相差不大,僅是在例題數據的設計上,賦予了物流內涵,課堂講授時專業針對性不強。例如,在講解方差這個指標時,不能將其融入物流情境或任務,可能僅給出幾位員工在單位時間內各自的貨物分揀數量,就直接要求求出方差。學生們就會產生疑惑,這個指標對完成物流任務有什么作用?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差?這種情境與任務的缺失,使學生無法體會統計學在物流中的作用,導致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三)教學方法單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教學中仍沿用教師上課講授、學生課堂練習、課后批改作業的傳統模式,這顯然無法滿足現代職業教育培養崗位人才的要求?!疤铠喪健钡睦碚摻虒W,可能使學生學會了怎樣求指標、算數據,但是對其真正解決崗位中具體問題的指導作用卻很小,因為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用上這些知識。教學中缺乏具有專業特色的案例和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教學一般在普通教室進行,像Excel這種操作簡單、適于學生掌握的統件軟件的操作訓練很難進行。單一的教學手段,極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學習。
(四)考核方式單一,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
由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以理論教學為主,缺乏案例、情境的設計以及實操技能的訓練,考核環節只能以閉卷筆試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當前多數高職院校采用的還是期末考試為主、平時考查為輔的考核方式,缺少對學生利用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考核。期末考試內容都出自書本,且會提前劃定復習范圍,學生只會一味機械背題,出現了筆試成績高、實際能力弱的情況,背離了職業教育評價的本質要求。
二、高職院校物流統計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培養的是面向生產、管理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學生主要就業方向是物流企業一線操作或基層管理崗位。近百名已經就業或實習的學生表示,各類訂單的整理、庫存情況的分析、人員工資的匯總等實際工作都要用到統計學知識。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例,理論教學要以“適度、夠用”為原則,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軟件處理數據的能力等。以往的物流統計課程,教材內容和教學過程理論性過強,學生缺乏對課程的理解和動手解決問題的鍛煉。只有深化課程改革,以崗位分析為依據、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提升教學目標與用人需求的契合度,才能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是適合生源特點、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物流專業的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薄弱,但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因此,在統計學教學中,要以“有用、能用、會用”為原則?!坝杏谩敝競魇趯W生的知識與技能是物流崗位需要的;“能用”指統計的方法適合物流行業特點,具有可實施性;“會用”指統計方法簡單、易懂、便于學生掌握與應用。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我們不斷通過課程改革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實施途徑[3]。
(三)是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水平的需要
物流職業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師資隊伍的建設并不完善,多數教師缺乏生產實踐經驗,對物流崗位的認知也比較模糊,嚴重制約著物流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通過統計學課程改革,倒逼教師深入物流企業一線,了解各個崗位的工作任務,進行重點任務分析,并據此設計教學情境與任務、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方式。在完成課改的同時,教師的業務能力也得到提升,實現了雙贏。
三、高職院校物流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實施途徑
(一)明確統計學在物流管理中的定位
統計學是物流管理的基礎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邏輯分析能力、形成統計思維的任務,是一門側重應用的學科。通過課程的學習,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統計指標及Excel等軟件來處理實際物流領域中的問題,減少公式的推導和復雜的計算。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統計學不是為了探究統計原理、推導復雜的公式,而是運用統計學知識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明確統計學在物流管理中的定位,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課程的信心。
(二)校企合作確定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是教學的主要載體。
在確定教學內容時,一定要摒棄以往的學科本位思想,與企業緊密合作,對物流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分析,找到適合學生的核心工作崗位,并根據崗位剖析確定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據此制訂課程內容,即按照崗位任務—核心能力點—知識點—課程內容的順序組織教學。只有依托企業,注重實踐技能訓練,才能保證教學內容學以致用。經過梳理,總結出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應用到的統計學知識點[4]。
(三)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在教學中應從單一的理論教學向多種教學方式轉化,從注重理論向注重應用轉化、從傳授式向啟發式轉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完成任務。教師要創設情境任務,通過案例教學,輔以多媒體課件等,將所授知識點融入具體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所需知識[5]。如,在講授調查問卷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做如下設計:第一,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調查小組,推選組長;第二,給每個小組設定一個調查主題,這個主題可以是關于物流方面的,也可以是學生們比較關注的校園問題;第三,教師對統計調查做簡單講解,并對小組調查指出方向、提出要求;第四,小組討論,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實地調查;第五,小組進行數據處理,形成調查結論,分組在課堂上進行匯報;第六,小組之間進行互評,教師進行評價,給出任務完成的成績。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參與整個調查過程,對調查工作有全面了解,懂得怎樣進行問卷設計、怎樣進行調查、怎樣進行數據處理;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負責調查進度控制、情境設計和適度輔導。通過創設工作任務,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統計意識,提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進行全方位課程評價,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課程評價通過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加權求得,期末成績權重以30%為宜,不設置客觀題,以考察統計思想與基本計算為主;平時成績權重設為70%,包括課堂表現、小組參與度、任務完成情況、組內評價與創新性思維等,爭取全方位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四、結語推進課程改革是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物流統計學課程的改革,凸現了統計學作為“工具”的特點,強調了其在物流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性。根據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提出的改革設想,希望能夠豐富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的內涵,為培養應用型物流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正濤,劉陽.基于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的物流管理專業統計學教學改革設想[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1):128-129.
[2]東方,秦小輝,黃素心.素質教育下物流專業統計學課程改革路徑[J].物流技術.2014(1):371-373.
[3]肖茹.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策略探究[J].電大理工,2017(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