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17:28: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核算的基本職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反映與核算辨析
“反映”是指按照反映論的原理,對經濟活動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即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對于將“反映”作為會計職能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反映”包括觀察、計量、記錄、歸納、綜合、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在內,是深刻地認識客觀經濟活動的過程。即“反映”是對過去、現在的反映和對未來的預測,是對表象和實質的反映,是對客觀經濟活動過程的深刻認識。還有人認為“反映的過程就是把大量會計數據轉換為財務信息的過程?!?/p>
“核算”是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企業的資金運動真實、準確、完整地進行記錄、計算和報告。會計核算往往貫穿于生產經營和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經濟業務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稌嫹ā匪幏兜臅嫼怂悖饕抻谑潞蠛怂惴矫娴膬热?,即對基本的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規定,而沒有過多涉及事前預測、事中控制等管理會計的內容。
從上述“反映”和“核算”的概念中可看出,兩者反映的對象都是企業的經濟活動,通過采用專門的方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同時依據會計信息進行預測和參與決策。兩者的區別在于:1.“反映”比較抽象、概括,“核算”比較直接、具體;2.“反映”的范圍大于“核算”,并且“核算”側重于過程,而“反映”側重于結果。
在討論會計職能的過程中,究竟用“反映”還是“核算”的爭議最初來自于對“觀念總結”的不同理解,有人將其理解為“反映”,有人將其理解為“核算”,還有人將其理解為“反映或核算”。筆者認為,“觀念總結”是指運用貨幣作為價值尺度來反映會計對象。具體包括三層含義:1.利用觀念上的計量標準和尺度(貨幣),客觀、正確地計量和反映經濟活動;2.運用會計的專門方法記賬、算賬、報賬,對會計信息進行綜合、整理、分析;3.對經濟活動進行考核、評價,充分發揮會計信息的反饋作用。將“觀念總結”表述為“反映”源于馬克思關于會計性質、作用的論述,因此用“反映”作為會計的基本職能,既符合“觀念總結”的原意,又能體現會計的本質,還能彌補采用“核算”的不足。
二、控制與監督辨析
從會計角度看,“控制”是指會計依據一定的規則和標準,應用一定的方法對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所進行的駕馭或支配,即通過指揮、調節和監督等手段完成預期的目標?!氨O督”,一般理解為監察督促。會計監督是指會計人員通過對會計主體資金運動的反映來進行監察督促,使資金運動符合財經法紀和規章制度。監督一般應建立在主體與客體之間利益沖突的基礎上,沒有雙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會產生監督問題。由此看出,“會計控制”與“會計監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也有聯系:“會計監督是會計控制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是與特殊的經濟環境相聯系的一種會計控制?!?/p>
筆者認為應將“控制”作為會計的基本職能,其理由主要有:1.從詞義上講,“控制”所包含的內容比“監督”要全面,控制包括預測、決策、計劃、監督、分析、考核等內容,而監督只是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2.“控制”符合馬克思關于“過程的控制”的本意;3.“控制”比“監督”的要求更高。如果在《會計法》中將會計職能規定為“控制”(代替監督),在貫徹實施中就很難操作。同時,應看到《會計法》中的“會計監督”包括“會計的監督”和“對會計的監督”兩個方面,從而形成了單位內部監督、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而單位的內部監督是靠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來實現的。
三、會計本質與會計職能
會計本質上包括經濟信息系統和經濟控制系統兩個子系統。會計本質決定會計職能,經濟信息系統的基本職能是提供信息,即“反映”;經濟控制系統的基本職能是加強經濟管理,即“控制”。會計職能體現會計本質,“反映”主要體現財務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的職能;“控制”主要體現管理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的職能。因此,會計的基本職能應是“反映和控制”,它高度概括了會計內在的功能,揭示了會計的本質特征。
四、反映職能與控制職能的關系
關鍵詞:
在醫院等醫療機構中,會計部門作為重要的管理部門,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對單位的管理和經濟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個基本職能。馬克思曾指出,會計是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總結”,這是對會計職能進行的科學概括。所謂“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總結”,一般被理解為會計監督和會計核算。會計核算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記錄、計算、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會計監督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這兩項基本職能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沒有監督,難以保證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所以,在醫院等醫療機構中,要特別重視藥品會計的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的發揮,二者不可偏廢。
藥品會計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門,藥品是醫院為開展正常醫療業務工作,用于診斷、治療疾病的特殊商品,具有品種多、數量大、價格不一、經常變動、領用頻繁、占醫院各種物資消耗的比重大等特點,是醫療業務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質保證和重要手段。因此,藥品會計的職能不僅只是簡單地做好記帳、算帳和報帳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對藥品的經營活動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減少積壓和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和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方法,以保證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需要。為強化藥品會計的核算和監督員職能,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藥品入庫、保管、出庫及庫存等過程的監督和核算
藥品會計除對藥品的金額、數量進行正確核算外,還要對其流轉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要監督藥品的采購是否按合同執行,是否及時辦理入庫手續,驗收是否合格,是否有合法、合理的采購渠道。針對受市場經濟影響的藥品折扣現象,應專門設立明細帳,從采購地點、數量、金額以及在總采購金額中的比例等方面進行反映,并隨時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問題,應及時向領導匯報,并防止這部分資金被截留或轉為他用。在藥品保管過程中,要防止藥品積壓、丟失、變質等現象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對藥品的出庫要監督其是否按正規手續填制出庫單。為了做到帳帳、帳實相符,藥品會計應每月監督藥品部分的盤點工作,不得以支定存,通過實地盤點,如發現有盤虧或盤盈現象,及時查明原因,報請領導批準,并進行相應的帳目調整,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
二、加強自制藥品的管理
要加強對制劑原料的管理,藥品會計應監督其是否按批準的生產計劃及消耗定額領用原材料;監督其成本計算是否合理、準確;制成品的計價是否按保本微利的原則核定和控制;對其制成品是否辦理入庫手續。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控制,并督促其改進。
三、加強對藥品銷售的監督和核算
筆者結合自身于安徽省郵政公司的從業經歷進行分析,當前導致郵政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存在一系列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企業的機制轉換和體制改革工作不徹底,導致郵政企業存在類似于職能欠缺、人員冗雜、觀念落后等一系列問題,具體表現為:
1.崗位設置不科學,工作人員素質偏低由于企業改革的不徹底以及政企不分的管理格局,導致當前的郵政企業存在職能欠缺、層次不明的問題。企業沒有合理的財務核算機構,而往往將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核算職能相混淆,不能有效發揮會計核算工作所應具有的作用。此外,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素質偏低,人員流動頻繁,其只注重于通常的記賬算賬工作,而沒有深入開展財務分析,使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失去了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指導作用。
2.監督體系不健全,資產流失時有發生在郵政企業的日常經營過程中,由于企業管理者往往不注重于進一步健全企業的會計核算監督體系,也就使得企業財務核算的合法性和準確性不能得到保障,限制了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會計人員及營業收支人員利用制度和管理漏洞侵占公有財產的現象,造成企業資產流失,損害集體利益。
3.考核政策不統一,信息失真現象嚴重首先,現階段郵政企業財務核算的科學性、準確性和精細化程度都有待提高,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核算信息失真的現象還經常發生。其次,郵政企業當前并不能真正將權、責、利三者進行統一,不能夠進行較為準確的專業化的核算考核,考核政策還不能完全統一,使得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不能夠通過財務部門對成本、收入以及利潤等的核算而進行體現。
二、完善郵政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對策分析
針對郵政企業當前存在的崗位設置不科學、監督體系有待完善以及考核機制不統一等問題,筆者認為企業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存在于郵政企業財務核算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完善郵政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體系的主要對策如下:
1.明確財務會計基本職能,提升工作人員素質為進一步完善郵政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體系,企業首先應明確財務會計的基本職能和原則,改革現有的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依據科學的會計制度、嚴謹的核算方法對現有的財務核算方法統一進行規范和要求,同時將企業的財務核算納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范圍之內。在進行企業財務核算的過程中,財務人員應遵循連貫性、明晰性、客觀性等會計核算基本要求,確保核算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提高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水平。其次,郵政企業在穩定財務人員隊伍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工作人員的再教育,避免其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及自身技能不能滿足企業日益發展的需要,這樣才能防止工作人員的會計核算水平對郵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產生消極影響。
2.健全會計核算監督體系,杜絕資產浪費現象為避免由于企業財務核算監督體系的不健全而導致的企業資產流失和浪費現象,郵政企業應完善整套財務監管體系。最為科學的企業財務監管體系主要包括財務監控中心、賬務處理中心以及連保責任體制等內容。財務監控中心,其主要工作職能是加強對郵政企業財務管理的業務指引和領導,制定科學準確的檢查和監督辦法,建立事前及事中控制措施,避免傳統企業財務核算及管理的事后控制機制所產生的一系列弊端。賬務處理中心,其主要任務就是按照嚴格的會計核算辦法對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資金流動等進行核算,同時其還要承擔企業財務核算工作的全部責任。連保責任制,就是企業由局長向下實施逐級責任制,明確各部門的經濟責任和考核辦法,一旦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出現問題,相關責任部門要負主要責任,其余職能部門也具有相應的連帶責任。通過這樣的方式,郵政企業才能夠進一步完善會計核算監督體系,約束并且規范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避免企業的資產出現流失現象。
3.統一完善財務考核體系,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為進一步提高郵政企業財務會計核算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企業應致力于不斷完善統一其財務考核體系。企業的不同服務種類應分賬進行核算,依據按照現行市場規律進行工作的原則,要對企業的業績進行準確客觀的反映和考核。其次,隨著郵政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的通信技術水平和綜合網絡建設力度,企業應逐步實施分環節、分專業的財務信息考核辦法,同時郵政企業的財務考核體系應體現財務手段與統計手段相結合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得企業財務核算信息能夠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最后,郵政企業應盡早權衡企業的擴張和收縮,新業務的財務考核也應與其業務的推出同步進行,這樣才能避免企業喪失發展機遇和造成無效投入。
三、結束語
1、我國規定會計核算計量單位為元?!稌嫹ā返谑l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2、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也稱會計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
3、合理地組織會計核算形式是做好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對于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正確、及時地編制會計報表,滿足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 應對措施
會計的發展是與經濟環境相適應的,會計的發展史就是會計不斷適應經濟環境而變革的歷史。二十世紀是經濟環境發生巨變的時代,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社會經濟進入知識經濟時代?,F有會計系統只有面對現實,迎接挑戰,變革,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不斷滿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原有會計核算模式已經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會計信息失真和滯后、資金大量沉淀、會計監督弱化、會計資源不能實現共享、會計秩序混亂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許多企業實行了會計集中核算。尤其2003年中石油全面推廣實行了這種核算模式。他們通過簡化帳套和合并內部銀行帳戶、完善核算機構和簡化業務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完成了會計集中核算,通過會計集中核算,規范了會計信息,加強了會計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優化了人力資源配置,真正實現了資金集中管理,加強了成本費用的過程控制和管理。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企業許多會計人員不再記帳、出報表,他們從煩瑣的會計業務處理中解放出來,轉而由服務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轉變為外部監督與財務管理。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理論依據
1.法律法規依據
現行的《會計法》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有關規定是,“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記賬”,“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稌嫹ā愤€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以及會計機構的基本職能等,都有法律法規依據。首先,設置中心符合《會計法》的規定。其次,中心的會計人員是由無論做帳與否,都必須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這也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第三,會計核算中心的基本職能是依法辦理各單位的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這同《會計法》的規定完全一致。最后,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納入集中核算的各單位仍保留資金使用權和財務自,會計核算中心派駐單位財務人員對各單位負責人負責,單位負責人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負責,這也符合《會計法》的規定。
2.會計主體、會計基礎、會計要素和會計報告分析沒有發生改變
會計核算中心事實上是將整個單位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組織會計核算??梢?,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行集中管理、分戶核算,符合會計主體原則。
會計基礎又稱記賬基礎,企業單位仍舊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可見,會計集中核算后不會改變會計基礎。
現行會計設置了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個會計要素,其中前三個會計要素構筑資產負債表,后兩個會計要素構筑利潤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仍按照五個會計要素組織會計核算,在理論上沒有任何影響?,F行會計報告體系,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會計報表附注和附表。會計集中核算后,中心還是按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編報會計報告,這與會計報告理論沒有任何偏差。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除了把若干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集中在中心辦理之外,其他沒有本質變化,理論上是可行的。
二、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分析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以后,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透明性,更重要的是促使各企業內部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全面提高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水平,適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與原有的分級核算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點。
1.加強了預算管理功能。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強成本費用的過程控制和管理,成本費用的過程控制和管理的關鍵是預算管理,集中核算為企業按預算指標控制和管理下屬企業的各項成本費用開支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會計核算中心可以隨時歸集的會計信息指導下屬企業采取措施,加強成本費用的控制,確保預算指標在生產過程中得以落實。
2.幫助單位理財功能。由于會計核算中心專業化程度高、接觸面廣、信息量大、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幫助單位理財,當好參謀。
3.政策研究功能。由于綜合性強,接觸面寬,遇到的問題多,所以可及時地、全面地,研究政策的合理性和問題。
4.交流信息功能??稍诤怂阒行膬炔抗芾碡斀浄ㄒ幮畔?、交流財務管理經驗,預測經濟趨勢,分析市場動態等。
三、會計集中核算的劣勢分析
企業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也需要看到以下負面影響。
1.會計核算和監督職能得以發揮,但忽略了會計的內部管理職能的發揮
現代會計的職能,不僅僅是核算和監督,還要為經濟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提供資料。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人員與納入集中核算的單位無關,會計人員受利益動機驅使,對提供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相關性方面不關心。按照會計核算中心的組建原則,會計核算中心定期向納入集中核算的單位報送會計信息,致使提供和運用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較差。而及時性、相關性是會計信息重要的質量標準,降低會計信息質量必然影響到單位的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同時,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資料在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單位無詳細資料,不利于財產物資的實物管理和應收賬款的收回、財產清查等工作。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單位的財務活動與會計業務相分離,會導致會計核算中心片面追求會計監督作用,忽視了會計的管理作用,不利于會計信息在單位財務決策中的作用,也不利于會計對單位財務活動的監督。
2.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后,存在集中核算單位建立小金庫的風險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經費不足問題仍然存在,而集中核算單位為了進行運轉,就有可能通過非法手段,更隱蔽的手段加以解決。如通過編制預算的形式向基層單位轉移資金、轉移收費,建立賬外賬,小金庫等。
3.會計核算中心會計人員素質與待遇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委派會計人員隸屬于會計核算中心,一方面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與委派企業對會計人員的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時委派會計人員工資獎金待遇由會計核算中心統一管理,可能與委派企業員工工資獎金待遇有一定差距,對新工作的展開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四、會計集中核算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1.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加強宣傳
由單位主要領導親自對會計委派負責,對委派會計人員統一管理,實現財務人員資格認定、職責權限、人事待遇、培訓考核、任期輪換的一體化管理。統一制定財務人員委派制度,使會計人員尤其是財務負責人行使會計法規和財務管理職能的獨立性、權威性以及維護企業利益的自覺性得到保證。
同時向委派單位宣傳集中核算的目的和意義,著力強調集中核算主要是為了減少會計信息流的中間環節,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著力消除委派企業對集中核算就是收權的顧慮,明確集中核算后,委派企業的經營自和費用結算審批程序不變的原則,會計核算中心為每家委派單位建立一個帳戶(其他應付款--**單位),方便委派單位資金的提取。
2.正確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
會計集中核算使財務監督的職能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一是實現了內部會計監督轉變為剛性較強的外部監督,二是實現了會計核算中心對財務資金支出的全程監督。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會計核算中心可以通過對委派單位全部經濟活動中每筆具體會計業務收支事項合規性的核報,實現對委派單位開支標準、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等多種財務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從而實現對委派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監控。
會計集中核算的根本宗旨是為各委派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寓監督于服務之中,一方面委派會計應加強自身業務學習,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在服務工作中能聽取服務單位對集中核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揮集中核算的作用與職能。
3.推行作業成本法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會計人員有時間切實參與委派企業的經營管理,努力降低企業的成本。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新起的成本控制辦法無疑在企業成本控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該方法以作業為中心,通過對作業及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最終計算出相對真實的產品成本,同時通過對所有與產品相關聯作業活動的追蹤分析,為盡可能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增值作業”,優化“作業鏈”和“價值鏈”,增加“顧客價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決策、計劃、控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因此,實現會計集中核算之后,委派企業的財務人員一項重要的工作并是參與企業流程再造,將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業層次,以“作業”作為企業管理的起點和核心,從而有效地減低企業的成本。
年度對委派會計的考核應結合委派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對成效明顯的給予一定獎勵。
會計集中核算,起源于地方政府的一項具體改革。對于企業,它同樣順應了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大勢,順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適應了會計監督全過程的要求,提高了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實現財務人員真正參與經營管理的職能,必將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彭辰.實施內部控制 強化風險管理.財會月刊.2006.1
傳統意義上會計的職能主要為核算與監督。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大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基本職能也進一步細化為預測、分析、控制、決策、信息等相關職能。會計預測職能,就事業單位而言,主要收入來源于財政撥款,單位會計人員必須做好單位部門預算,同時根據事業發展的特點拓寬事業收入的渠道,協助單位領導做好爭取資金的工作。會計分析職能,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和執行后,把控制目標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揭示矛盾,找出差距, 挖掘潛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會計控制職能,又叫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控制、規范單位經濟活動的運行,使其達到預定目標的功能,它是全部會計管理工作的核心。決策的職能,就是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選出最優方案,根據歷史和賬務的反映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力的證據。信息的職能,我們所處的時代叫信息經濟時代,由此說明信息何等重要,滲透方方面面,信息已成為獲取經濟、獲取機會掌握命運的重要途徑。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必須實現的職能之一。
二、現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下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001年行政事業單位逐步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以來,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會計集中核算制下,會計業務統一由核算中心核算,執行統一的核算標準、核算方法,避免了由各單位掌握尺度不同造成的差異。由于會計核算中心的綜合性較強,接觸面寬,遇到的問題多,可以及時地、全面地研究政策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在規范了各單位財務行為的基礎上對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起到了前瞻性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在實踐工作中一些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給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帶來了不利影響。
1.集中核算不徹底,會計服務職能削弱
每個會計核算中心的會計人員同時負責幾個事業單位的賬務核算,工作量大,任務繁重,難以對單位的每一筆經濟業務的詳細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為解決這一問題,會計核算中心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單位會計人員在報銷憑證上附帶提供大量的資料、信息,造成了工作的重復,報賬手續繁瑣,工作效率低。而即使這樣,在實踐工作中還是容易出現記賬錯誤現象。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對業務的不清楚、不明白,僅憑字面上很難了解到業務的實質?;陔p方立場不同,基層單位一切從實際業務需要出發,而會計核算中心則從財務制度要求出發,雙方出發點不同,在實際工作中容易產生矛盾。
按照會計核算中心的組建原則,會計核算中心應定期向納入集中核算的單位報送會計信息,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難以實現,這就造成了另一個容易出現的矛盾,即由誰來填制各種報表?核算中心的觀點是單位會計主體地位不變,當然應該由單位來填報各種報表,提供所需會計信息;而事業單位則傾向于會計核算由核算中心完成,由核算中心提供報表所需數據順理成章。這一矛盾的存在勢必影響會計工作的效率和積極性。
會計核算中心為加強自身管理、預防腐敗,往往會采用人員輪崗制,這一制度雖起到了積極作用卻為核算單位帶來了困擾,會計人員的頻繁流動使得賬務的交接混亂,發生問題難以分清責任。不同會計人員記賬的習慣不盡相同,容易影響歷年間的賬務處理的縱向可比性,也給賬簿的查閱增加了難度。
會計憑證平時保存于會計核算中心,年度決算結束才返還給單位財務保管,造成了預算單位在需要財務信息時查閱原始資料不及時、不方便。
會計的基本職能就是要為使用者及時地提供完整、有效的會計信息,而及時性和相關性是會計信息重要的質量標準,現行核算制度下,會計信息的提供與使用上繞了遠路,及時性、相關性均受到影響。無法保障會計信息質量,事業單位會計就無從談起實現自己核算、反映的職能。
2.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相分離,會計控制、監督職能受限
由于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對資金支出的審批權、控制權、監督權高度集中,單位只負責報賬,使得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內控意識薄弱,將財務管理的重任依賴于會計核算中心的管理。會計核算監督與各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在時空上的分離造成了核算中心會計人員與單位具體經濟業務活動脫節,因而會計核算中心無法對單位原始憑證所反映經濟事項的真實性進行監督,造成管理中的漏洞。例如:資產管理、賬實核對是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會計集中核算后,國有資產、物資保存于預算單位,由預算單位使用管理,核算中心的人員一般只能根據核算單位提供的資料對新購置資產登記入賬,而對資產的使用狀況、管理情況、賬實是否相符難以進行有效監管,也做不到定期清查、賬實核對,這種財產物資管理與核算相分離的情況勢必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物資管理薄弱問題更加突出,如不加以妥善解決,將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3.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降低,事業單位會計力量薄弱
撤消會計機構后,財務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影響,一方面,部分有經驗有能力的會計人員被抽調到會計核算中心,削弱了單位的會計力量。事業單位往往對會計核算中心過于依賴,不利于財務人員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表現為對政策法規缺乏自覺的研究學習,等待報賬過程中由核算中心的管賬人員說行或不行,對會計科目的設置、核算方法興趣缺失。另一方面,事業單位的領導往往對財務管理工作放松、忽視,認為有會計核算中心把關,不愿再承擔管理職責,也不愿再花過多精力放在財務工作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上,大大弱化了會計的預測、分析、決策等職能?!稌嫹ā分幸幎ǎ皢挝回撠熑藢Ρ締挝坏臅嫻ぷ骱蜁嬞Y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而現實情況是并非每一位單位的主要領導者都接受過系統的財務管理培訓,熟悉財務會計的相關法律規定,了解財務工作的思路,取消了專職的會計機構提供專業的知識,要求單位負責人對會計工作及其財務信息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負責,存在較大難度。
三、在此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如何更好的發揮會計職能
1.與國庫集中支付制相結合,進一步推進制度改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從預算分配到資金撥付、資金使用、銀行清算直至資金到達商品和勞務供應者賬戶全程的監控制度。其基本含義是:財政部門在中央銀行設立一個統一銀行賬號,各單位的預算資金統一在該賬戶下設分類賬戶進行集中管理;財政支出實行財政直接支付或授權預算單位支付,通過銀行將款項支付到商品或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財政資金的余額只保存在國庫單一賬戶。實行集中支付雖然不改變各部門、單位的支出權限。但其作用在于建立預算執行的監督管理機制。財政部門掌握資金支付權,可以根據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預算的規定而決定是否給予支付。將資金直接支付給商品和勞務供應者而不通過任何中間環節。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機結合為會計核算中心由辦理日常會計核算業務向會計審核和監督轉軌提供的良好的基礎,變會計核算中心為財務管理中心,強化其監督審計的作用。在“三權不變”的原則下,各項支出業務由單位領導審核批準后經過核算中心審核無誤后通過財政直接支付或授權支付,會計賬務處理由單位會計人員完成。會計核算中心會計人員可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檢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賬務核算、資金使用情況及固定資產變動情況,還可以有選擇的對某筆業務進行延伸審計,在保持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職能的獨立性的同時使財政監督得到了加強。
2.加強溝通與協作,完善內部控制職能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對單位的會計人員其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切實擔負起單位的財務管理職責,同時又要作為會計核算中心與單位業務部門的橋梁。一方面,與會計核算中心加強橫向交流聯系,建立互補、互促、互動的分工協作機制,認真聽取意見,及時進行溝通,使中心會計人員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切實解決核算中心與單位財務管理脫節的問題。做到事前提請會計核算中心授權審批,事中監控經濟業務全過程完成賬務處理,事后參與內部評價與內部審計,協助會計核算中心開展對經濟業務的延伸審計,從而對單位的各項經濟業務進行更為有效的核算、監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在會計核算中心制定的操作規范、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業務特點、管理需求,制定更為細致適用的財務工作管理辦法。在執行中加強與單位業務部門的溝通,向業務部門普及這些規范、辦法的重要作用,避免產生消極抵觸情緒。改變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意識淡薄的問題,使得內部會計控制落到實處。
3.細化預算,提高預算質量,實現預算管理職能
(1)根據單位業務特點編制預算
預算編制作為預算管理的首要環節,與單位整體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預算編制的準確與否體現了一個單位整體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水平高的單位編制預算就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作為財務人員要參與單位工作計劃的安排,與業務部門多溝通,對業務部門的工作計劃進行認真深入細致的研究,不要空想,做好準備工作。預算編制準確性提高了,預算執行才有主動性。根據單位業務的特點選擇預算編制方法,避免長期采用增量預算造成財政經費的浪費。以體育總局為例,因奧運會四年一個周期的工作特點,可以采用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相結合的方法,即奧運會結束后的第一年采用零基預算,其余三年采用增量預算。
(2)實行預算管理責任制,落實到人,對預算執行實時分析
預算執行過程涉及多部門、多環節,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管理過程。單位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預算執行負總責,同時要將預算執行層層細化到各部門和具體負責人,并制定相應的預算執行考核指標。財務人員負責協調整體情況,應與業務部門加強交流溝通;在實施環節要參與合同簽訂、驗收審核;及時結賬、監督資金收支合法合規;按預算支出項目建立資金收支臺賬,對預算執行效果實時監督,及時反饋執行情況;參與考核,分析影響預算執行進度的原因并督促責任人整改,切實做好預算執行工作。
(3)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持規范管理
①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規范使用各類資金。
②履行必要審批手續,不得以加快執行進度為借口隨意簡化手續。
③按功能使用各項資金,堅持??顚S迷瓌t。
④避免年末“突擊花錢”,杜絕“以撥代支”。
4.加強自身業務學習,提高會計水平,適應新形勢需要
一、會計基本理論必須前后一貫
(一)“兩論”結合,建立前后一貫的會計基礎理論體系
會計基礎理論體系包括:動因、對象、本質(結構)、職能、目標等范疇。
1.會計與會計學。
2.社會環境與會計系統。會計是為適應環境和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社會環境對其有重大影響。社會環境千差萬別,并不都與會計相關,即使與會計相關,其作用和影響也不一樣。會計、統計、審計的社會環境相同,其本質和職能大不相同。應當充分重視社會環境的重大影響,深入研究會計系統的內部矛盾。
3.會計職能與動因。會計職能是會計系統的外在行為,聯系會計系統與環境,體現會計環境包括會計主體及有關方面對會計的根本要求以及會計系統滿足這些要求的可能性,是需要與可能的統一。
會計為什么會形成兩種結構、兩種本質、兩種基本職能、兩種基本目標呢?歸根結底,在于建立會計系統的客觀需求(或稱客觀必然性)。這里,首推節約勞動時間規律,它是會計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動因。根據動因要求,既要核算勞動時間的消耗量和勞動成果,又要強化管理,促進勞動時間的節約,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這樣就形成了會計的結構、本質、基本職能和基本目標。動因反映社會環境對會計的需求,是環境需求與會計本質、職能結合的統一與概括?;緞右蚴侵萍s會計本質、職能、目標等“一切矛盾的胚芽”。以基本動因為邏輯起點,以基本職能為研究起點,建立前后一貫的會計基礎理論體系。
4.會計對象與會計對象要素。會計對象是價值運動,會計對象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是會計對象的初步分類。會計對象要素是會計科目的分類概括。會計反映是對會計對象要素具體內容的確認、記錄、報告與分析。會計控制是對會計對象要素具體內容的規劃、調節、監督與考評。
5.會計結構與本質。我國會計學界對什么決定本質、什么表現本質缺乏研究,從而影響對會計本質取得共識。決定事物本質和職能的是事物的結構,是事物的內在矛盾。兩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其外部表現是功能(職能)。功能表現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是結構和本質的外部表現。通過基本職能研究結構和本質,不僅是系統理論的一般原理,也為會計理論研究所證明:通過反映職能,發現會計的信息處理結構和經濟信息系統本質;通過控制職能,發現會計的經濟管理結構和管理活動本質。
信息系統論和管理活動論都反映了會計本質,不應各執一詞,而應將“兩論”科學地結合起來,以全面地反映會計本質。職能內顯結構和本質,外聯環境和對象。結構和本質決定職能,職能表現本質和結構。本質和職能受環境影響,適應環境需要,但其決定因素不是環境而是結構——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6.會計目標與作用。會計目標是指導會計工作、評價會計準則的指南,是會計系統應當達到的境地。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職能是固有的、潛在的、相對穩定的,目標隨環境的變化按有關方面的需求而變化。沒有該項職能就不可能提出相應的目標,因而直接決定會計基本目標的是會計的基本職能。葛家澍、余緒纓教授指出:職能是體現會計本質的功能,而目標則是……會計職能的具體化。
基本目標為總目標服務,受總目標指導,力求實現總目標。根據《會計法》第一條,會計的總目標應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目標是應當達到的,作用是已經達到的,從整體而言,會計目標達到了,會計作用也就發揮了。兩者只是角度不同。
綜上所述,會計基礎理論體系簡略圖示如下:
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在會計產生和發展的動因推動下,兩種結構、兩種本質、兩種基本職能、兩種基本目標,相互聯系,前后一貫。按照質量要求,作用于會計對象,實現會計總目標。信息系統論與管理活動論結合是會計基礎理論體系實現前后一貫的關鍵。
(二)以會計目標為起點,建立統一會計制度理論框架
統一會計制度理論框架(或稱財務會計概念結構),是財務會計理論中最實用的一個部分,是用以指導和評價包括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在內的統一會計制度的理論體系。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統一會計制度理論框架包括會計目標、基本前提、會計原則、質量特征以及會計對象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
統一會計制度理論框架以會計目標為起點,提供真實信息與強化經濟管理并舉,包括對會計規范、會計方法和會計工作的豐富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統一會計制度理論框架上承會計基礎理論體系,下導會計規范與核算方法理論和會計工作,是兩者的中介,構成前后一貫、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
(三)以會計對象為基礎,建立會計規范與核算方法理論體系
會計對象是會計核算和控制的客體,是統一會計制度、會計方法規范、核算、控制的內容,也是會計科學賴以建立的客觀基礎之一。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與其對象存在著相似關系,所以我們研究會計規范與核算方法理論都必須從其原型——會計對象出發,把會計規范與核算方法理論建筑在會計對象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