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17:28: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基礎重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要:學科是高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和龍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學科與管理學科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日益顯現。橫向比較看,無論是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國家重點研究基地,還是國家重點學科或博碩士點數量,都表明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整體實力較弱。從省內來看,學術隊伍、科研發展以及已有學科基礎等指標顯示,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呈積聚江西財經大學的明顯趨勢。要從發展思路、學科培育和學術隊伍建設等方面采取措施發展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
關鍵詞: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學科;江西
中圖分類號:C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972(2009)05-0114-04
學科是高等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和龍頭,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基本平臺,是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沒有一流學科,就沒有一流大學。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兩大重要學科,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是深刻反映了經濟與管理類人才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本研究擬以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建設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現狀及發展對策,這無論是對江西高校的發展,還是對江西經濟與管理英才的培養以及江西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的意義與內涵
“最古老的行當,而最時興的職業”,這是陳岱孫先生對經濟與管理工作的定義。正在發生迅速而深刻變化的中國呼喚著眾多經濟類、管理類英才,而這又取決于高校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學科建設是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骨干力量。學科建設的目標在于提升學科水平和競爭力,而學術隊伍的科研水平、規模、結構和影響力是評價學科水平的重要標志。其中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者等領軍人物的數量,是評價學科隊伍水平的基礎指標。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研究生教育規模、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創新度、的數量和質量,全國優秀博士碩士論文等是評價學科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指標;科研成果的數量和層次是最能代表學科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這些也都可以作為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判斷標準。
弄清楚學科的劃分與界定以及經濟學與管理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是有必要的。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學科的門類也不盡相同。我國現行的學科分類主要有三種:(1)
《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中的學科劃分,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對學科門類、二級類和相應專業的劃分,
(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關于學科的分類。本文采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劃分方法。依據該標準,學科門類分為12種,經濟學和管理學就是該分類方法下的兩個學科門類。其中,經濟學包括2個一級學科,16種學科、專業;管理學包括5個一級學科,14種學科、專業。
從學生培養的角度來看,2009年許多大學按大類招生,即實行寬口徑、大類培養模式,這有利于學生奠定更堅實的經濟學、數學和英語的基礎,具備更強的發展潛力。此外,許多高校也都在實行經、管融合式的改革,從部分重點高校學院命名(例如經濟與管理學院)也可略見一斑。凡此種種,都顯示出經濟學、管理學交互融合的趨勢。
二、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在全國的影響和地位
1、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據統計,十五期間,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稱重點研究基地)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8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95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51項、在國外學術刊物上2413篇,人均在CSSCI期刊上6篇、以基地名義出版的學術專著人均兩部。因此,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管理學)重點研究基地名稱及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和地區在該學科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
從區域分布來看(見表1),重點研究基地70%以上都集中在東部地區高校,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具體就管理學而言,東部地區高校占了六個。中部地區僅有一個,西部地區為零。就經濟學而言,東部所占比例仍然占絕對優勢;中部為四個,其中包括南昌大學的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西部地區有四個。
不難看出,中部地區人文社科總體實力,明顯低于東部地區,略高于西部地區;人文社科領域內,中部地區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實力相對更弱,基本與西部地區持平,這與中西部地區亟需經濟學、管理學人才現狀極不相符。
具體就江西而言,在中部八個省份中,共有一個管理學重點基地,四個經濟學重點基地,武漢大學和吉林大學各占兩個,南昌大學一個,即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這意味著,江西僅在研究中部經濟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2、國家重點學科
由于在學科方向、學術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條件建設等方面,國家重點學科都具有風向標意義。因此,國家重點學科的數量及學科門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衡量高校和地區學科影響力的重要指標。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由于一小部分一級學科下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即此一級學科等同于二級學科),大部分一級學科下有若干個二級學科;考慮到可比性,也不失參考意義,我們以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為指標度量各省份的學科地位和影響力。
從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來看,位于中部地區的高校有六個,分別為:武漢大學(排名第7位,46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8位、45個)、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第12位,40個)、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16位,37個)、中南大學(排名第18位、33個)、吉林大學(排名第19位、32個);位于西部地區的高校有兩個,為四川大學(排名第10位,43個)和西安交通大學(排名第16位、37個)。中部八省份除江西、山西、河南沒有外、其他各省都有,其中湖北還有兩所高校。
具體從經濟與管理重點學科來看(見表2),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理論經濟學東部高校有5所,中部僅為武漢大學一所;應用經濟學東部高校有4所,中西部均沒有;管理科學與工程東部高校有6所,中部高校有4所,分布在安徽、黑龍江和湖南(2所);工商管理東部高校有4所,中部沒有,西部僅有西安交通大學??梢?,對中部地區而言,在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領域處于絕對劣勢,在理論經濟學和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尚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遺憾的是,目前江西均無緣于上述國家重點經濟與管理學科,在全國甚至在中西部地區都處于一個急需進步的地位。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見表3),經濟學中,東部地區有20個,中部地區有六個,分為為華中科
技大學的西方經濟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財政學和金融學,武漢大學的金融學,湖南大學的國際貿易,吉林大學的數量經濟學;西部地區有七個。管理學中,東部地區有16個;中部地區有三個,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會計學,華中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與管理,武漢大學的社會保障;西部地區有三個。可見,中部地區在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社會保障以及農業經濟與管理等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只是,湖北、湖南、吉林等省的經濟與管理學科在中部地區處于前列,江西省在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上都沒有國家重點學科,這更凸顯了江西在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方面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3、博、碩士點數量及排名
博士點、碩士點數量是衡量經濟與管理學科地位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這里以涵蓋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大文科為例進行說明(見表4)。江西高?,F學位點名次在全國排名第23位,排在其后的8個省份除海南為東部地區外,其他均為西部省份。也就是說,江西在中部地區排在最后。從博士點數量看,江西省遠低于其他中部省份;碩士點數量比山西和安徽多,比其他省份都少。
總體來看,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整體實力較弱,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有限。從重點研究基地看,江西僅有一個,為南昌大學的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且頗具區域特色。然而從國家重點學科看,江西的重點研究基地并沒有相應經濟與管理重點學科的支持。大文科的博、碩士數量及學位點排名,江西更是處在中部地區的落后位置。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遠不能滿足江西經濟發展的要求。
三、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的比較分析
省際之間的比較可以發現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的不足.而省內之間的比較則有利于摸清家底,有針對性地進行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這里以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所列出的江西15所高校為例進行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以社科活動人員指標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三個學校社科活動人員總數占江西15所高校社科活動人員總數的44.5%。從發表學術論文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其論文總數占江西15所高校論文總數的50.5%。從研究發展經費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其經費總和占江西15所高校經費總額的60.3%。從課題總數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江西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財經大學,其課題總數占江西15所高校課題總數的58.8%。也就是說,這三所學校人文社科資源及成果占了江西高校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師范大學是江西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心。
進一步從職稱結構上我們還可以發現,在江西15所高校中,江西財經大學無疑是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的大本營。從經濟學科講,江西財經大學正高、副高和講師分別占江西15所高??倲档谋壤来螢?5.2%、44.7%和19.9%;從管理學科講,江西財經大學所占上述比例依次為36.2%、33.0%和36.9%。這意味著,在現有江西15所高校中,經濟學和管理學各層次學術隊伍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江西財經大學。
從江西省重點學科來看,江西高校“十五”重點學科共72個(給經費的46個和自籌經費建設學科26個),共安排經費750萬元。其中,經濟與管理學科有14個,經費共100萬。14個省級重點學科中,江西財經大學9個。“十一五”江西省重點學科經濟與管理類中,江西財經大學又新增西方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共11個,在江西高校中名列第一,產業經濟學且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總之,無論從現有學術隊伍、科研發展,還是已有重點學科基礎來看,江西省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呈積聚江西財經大學的明顯趨勢。而從省際之間的比較看,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學科整體實力較弱,與江西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不相符合。為了更好培育經濟與管理英才,服務江西經濟發展,江西有必要建設和發展經濟與管理學科,尤其是江西財經大學的相關優勢學科.努力建設成江西首個經濟與管理國家重點學科。
四、促進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建設的政策建議
1、發展思路上,對于現有江西高校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要進行改造、調整和拓展,形成經濟與管理交互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經濟與管理優勢學科的發展要“有揚有棄,有所為有所不為”,既要依托現有基礎,保持特色和傳統,又要敢于高瞻遠矚,面向國家需求和學科前沿,找準突破口,拓展學科發展領域和空間,還要打破學科壁壘,面向科學問題凝煉優勢學科方向。
2、學科培育上,在研究國家重大需求、判斷學科方向未來發展空間和前景的基礎上,明確學科發展重點領域。以發展重點為核心,引導學科建設資源的配置??煽紤]把產業經濟學發展培育為國家重點學科,這樣既能與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遙相呼應,更能滿足江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之客觀需求。
3、學術隊伍上,凝聚現有經濟與管理學科尤其是產業經濟學領域的優勢資源,打造一流的創新團隊。在大批引進吸納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同時,以拓展出國進修、優化在職培訓、強化科研激勵等多種形式進行存量師資的國際化轉型,造就一支在中部領先、在全國有影響的經管研究團隊,為國家重點學科的申報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崔朝棟.關于中國經濟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幾點思考[J].經濟經緯,2002.(5)
[2]霍天強,樊桂清.關于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U].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吳航。梁星,劉航.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及經濟學學科建設[J];經濟縱橫,2009,(1)
[4]焦新.制度設計激發活力基地建設成績斐然[N1.中國教育報.2007-01-19
考察。文章試圖進行初步的學理闡述,基于大約120年以來中外相關文獻的發掘梳
理,首次重點考證中國經濟思想史這一獨具特性的學科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端與發
展,論述中國和日本相關研究的具體狀況與研究內容,考察國人在不同歷史時期
進行該學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學術特點,進而闡釋中國經濟思想史惟獨在
中國大陸作為理論經濟學獨立學科的特殊優勢與發展前景,探尋豐富和發展傳統
漢學與理論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 經濟史學 經濟思想 學科創始 中國與日本 傳統漢學
一
近年來,筆者提出新世紀學術發展與深進的前提和基礎是對以往學術研究史
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和研究。在世紀之交,我國各種學科的“百年反思”接踵
而至,然而當今“顯學”之一的經濟學尤其是中國經濟學研究,除了極少的百年
回顧以外很少進行學術史反思研究,經濟史學研究者基于學科性質試圖開展相關
工作。我們知道,一般認為“經濟學”是“西學”,其基礎理論具有普遍性意義
。然而,我國的經濟學理論研究和經濟改革與現代化的實踐,都對此提出了不同
程度的挑戰。我國理論經濟學界對經濟學的本土化、規范化、普遍性等問題先后
展開了多種討論,這些問題客觀上也是對中國經濟學研究者提出的時代課題。①
博大精深的中國史學傳統提示我們進行一些新的思考,如對理論經濟學的學科演
進與基本特征進行考察,對經濟學諸學科的發展史進行爬梳,對經濟史學的理論
方法進行新的探索,對我國經濟學的研究史進行分析等等,都是很值得下大氣力
的科研工作。一般說來,令人信服的研究結論往往不能限于理論本身的推理或演
繹,還要求以大量實證研究的堅實成果來佐證,更需要通過學術史的系統考察來
完善。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發展,系統研究中國經濟學術史無疑是一條重要路徑
,這也是豐富和發展傳統漢學和理論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創新途徑。
應當說,經濟學術史是一個較為廣博的概念,其研究對象涵括經濟文獻學、
經濟學說(思想)史、經濟學史、經濟史學史、經濟學批評史、經濟理論發展史
、經濟學科發展史、經濟觀念發展史等,其核心是研究經濟學諸學科的形成、發
展、特性、問題、趨向等等;其基礎則是對經濟學研究史進行文獻計量學和理論
闡釋學的分析研究,考察特定時代哪里的什么人在怎樣的狀況下要研究解決的是
哪些具體經濟問題,采用的是什么理論方法,怎樣思考或研究經濟問題,得出的
是何種論點或結論,重點研究在上述基礎上逐步蘊積而成的經濟概念、范疇、學
說、乃至理論和規律,如此等等;再就是論析經濟學諸學科的創立、分布、演進
及主要研究對象、領域、方法、素
—————————
① 主要如林毅夫、胡書東:《中國經濟學百年回顧》,《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
1期2001年;李根蟠有關“中國20世紀經濟史研究”、筆者有關“中國經濟學術史
——傳統經濟研究史考察”等課題。經濟學理論討論等參見張問敏等編:《中國
經濟大論爭》(第2輯),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拙作《“中國經濟學”尋根
》,《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獲第八屆孫冶方經科學論文獎)?!瞃E
Tan, 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English Version), No. 4, 1999〕修改稿收入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編:
《集雨窖文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材及研究群體、科研組織及相關的制度變遷,還有教育領域中相關學科專業的設
置、課程內容的安排等等。還要考察影響人們進行經濟思維、研究、活動以至決
策的社會經濟狀況、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搞清楚“是怎樣的”
及其關聯因素的存在,進而深入探討“為何如此”以及“諸因素之間關系如何”
等等,以闡釋經濟學術發展史的脈絡和規律。在經濟學尚未成為獨立學科的時代
,則主要考察人們如何進行經濟思維,對經濟事物形成怎樣的認識、意見、以至
思想主張等。不難看出,與上述內容和問題關系最直接、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就是
經濟思想史。但經濟學術史并非經濟思想史或經濟學史本身,其研究內容如上所
述要廣博許多,可以認為有關經濟學術史的學理范圍、研究對象、理論方法等等
的規制與界定,本身就是經濟科學創新的重要內容。
開展中國經濟學術史的系統研究,特別是進行中外比較,一方面有利于總結
提煉“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說和理論,另一方面有利于豐富和發展理論經濟學
的學科內容和學理基礎。借鑒耳熟能詳的一個說法——越是民族性的,才越是世
界性的。在我國步入WTO之后,在匯入世界經濟一體化洪流的進程中,在研究具有
一般性、普遍性的經濟理論與規律的同時,注重研究本國特有的、尤其是獨具優
勢的學科及其發展歷程同樣不容忽視。這可以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非西
方的經濟科學理論,并推動整個理論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創新發展,為世界進步貢
獻中國人應盡的力量。與此同時,注重經濟學的發展史實尤其是傳統或古典經濟
學與現當代經濟學的傳承與聯系,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這不僅可以警示經
濟學科“無源之水”的可能缺失,也能提示經濟與其賴以存在的基礎之間的必然
關聯,還能夠從學科發展的流脈以及有別于本國的比較中提供把握發展趨勢的線
索。
在我國,理論經濟學諸學科中“中國經濟思想史”這門學科具有突出的自身
特性,它研究中國自古及今經濟思想、學說、觀念、理論的歷史發展,傳統帝政
時代占據了很大板塊,而“彼時”的民族文化積淀與觀念習俗傳承潛移默化地植
根于本土斯民;同時,此學科又直接以“此時”中國經濟思想理論為研究對象,
現今的改革與發展為理論研究不斷提供豐富而新穎的內容。對中國經濟思想史的
形成、發展進行系統考察,認識這門學科的獨特性質與發展前景,特別是其所具
【關鍵詞】 計量經濟學 課程建設 地方院校
一、地方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層次定位不清晰。高等學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已經形成了多專業、多層次、有多種要求的格局,現有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更多的是側重于重點院校的學生培養模式,例如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他們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突出學與研的結合,強調研究型、學術型人才的培養。地方院校本身計量經濟學教師人才缺乏,課程建設自身創新能力不足,對課程的教學定位不清晰,很多學校都是直接采用重點院校教師編排的教材和教學大綱,導致教學培養模式與學生人才培養目標不吻合。
2.課程大綱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差。針對地方院校開發和編寫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和大綱很少,從國內目前出版的各種教材來看,大多數教材強調數理統計的推導;研究內容主要是側重于參數的估計和各種檢驗(包括統計檢驗和計量經濟學檢驗),但是對于如何從經濟問題出發建立模型、如何用用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介紹的就相對少,有的教科書上雖然對于計量經濟學的一個專題附有相應的案例,選擇的案例都是就事論事,解決也僅僅是側重于相應專題的問題,例如李子奈第二版的教材,雖然在介紹每一個專題例如異方差、序列相關等知識的時候,在介紹結束以后都會附上相應的案例,這些案例僅僅是側重于相應章節的案例,實際建模解決經濟問題所遇到的都是綜合性的問題,例如教材上我們在建立模型的時候都是一開始就指出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為線性的或者為曲線(冪函數、對數函數等),然后就是搜集數據、參數估計、檢驗等,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建模的時候就習慣于把模型設定為線性或者二次曲線、三次曲線等,然后再搜集數據、估計、檢驗等。
3.地方院校學生數理基礎薄弱。學習計量經濟學要具有西方經濟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等方面比較扎實的基礎,這使得本來數理基礎就很薄弱的地方院校的學生感到學習起來十分困難,甚至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甚至完全放棄。
二、加強地方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1.因材施教。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繁雜的數學證明,著重講授繁雜數學證明結論背后的經濟思想。
2.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在課程內容和教學大綱的安排上要強調理論、案例和實驗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應該成為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缺一不可的內容,尤其是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創新能力的作用,授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安排與其專業相適應的案例和實驗內容,是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能夠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不僅訓練了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對實際經濟問題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在案例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通過典型案例分析,與學生進行互動式的討論交流,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通過案例教學實現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從灌輸式向啟發式轉變。(2)選擇的案例不能過于陳舊,如果在搜集的案例過程中能和當前的經濟熱點結合起來,更容易培養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親近感、在通過艱苦努力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相應問題后又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
3.結合院校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研究和設計合理科學的課程內容體系,始終是課程建設的重點,核心是如何使課程內容體系適合創造性經濟學人才培養和應用型教學模式的需要。地方院校應該在分析自身院校專業實際和層次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實際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對于不同專業基礎的學生,可以考慮分別開設計量經濟學初級至中級的計量經濟學課程。
4.地方院校要加強計量經濟學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的自主創新能力。一支師資結構合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課程建設的前提,在三本院校中,高素質、應用型計量經濟學教師人才普遍缺乏。地方院校更應該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人才引進,組織教師參加培訓等方式,培養一批即懂經濟又熟悉教學和計量經濟學教師隊伍。一支結構合理、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模型和撰寫分析研究報告等途徑,積極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真正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定位。
參考文獻
摘要:為全面了解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了學生對該課程的總體評價、學習態度、理解能力、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的期望等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要分級分專業教學,彌補教材的不足,推動互動式教學,以及要積極備戰雙語教學,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效果;教學方法;雙語教學;調查分析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部分高等院校開設了國際經濟學課程,隨后,該課程在全國迅速普遍,目前已經成為經濟學類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國際經濟學是涉及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西方經濟學等的綜合叉學科,他主要運用微觀、宏觀經濟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來研究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在經濟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經濟學課程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目前,國際經濟學的課程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筆者做了一次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調查,利用調查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提出了改進該課程教學的建議與方法。
一、樣本與數據說明
本次調查以河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和現代科技學院的經濟類專業的本科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涉及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和市場營銷3個專業。為了數據真實有效,問卷采用匿名填寫,共發放200份問卷,收回198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9%,有效率為100%。本次調查內容較為詳實,樣本涉及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現狀分析
為了全面了解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①收稿日期:2009-04-15作者簡介:劉妍(1981-),女,河北保定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第11卷第2期2009年6月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Journalof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Agriculture&ForestryEducation)本次調查主要從學生對該課的總體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理解能力、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的期望等幾個方面展開。
(一)總體評價調查顯示,有107名學生對國際經濟學表示很感興趣,占總回答人數的54·04%;38·38%的學生持有一般興趣;另有7·58%的學生不感興趣。可見,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學習國際經濟學,這表明該課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與國際經濟學本身具有的現實指導意義有一定關系。不過,學生普遍反映該課有點偏難。調查中有8·08%的學生認為它是最難的課程之一,39·39%的學生感覺比較有難度,另有46·47%的學生認為難易程度一般,僅有6·06%的學生覺得比較容易。在學習的困難方面,38·46%的學生認為圖形解釋難度最大,29·23%的學生認為難以把握經濟學思想,16·92%的學生認為數學基礎薄弱是學習的障礙,另有15·39%的學生認為該課知識量太大,無法全面掌握。可見,該課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前面表明,仍有多數學生對其很感興趣,并沒有因為其難而失去學習的信心。一方面,這表明學生能夠認識到國際經濟學的有用性,挑戰難度也是對自身能力的一個考驗;另一方面,作為教師,更應該透徹掌握該課程的精髓,抓住教學任務的重點,努力為學生排疑解難,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習態度對學生聽課態度的調查顯示,7·07%的學生能夠非常認真的聽課,43·94%的學生都很認真,有47·47%的學生有時會無法集中精力,另有1·52%的學生非常不認真??梢?絕大多數學生的課堂學習態度都還不錯。為了深入了解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何差別,按專業進行了分類分析。結果表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聽課認真的學生最多,占本專業的58·67%;其次是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占本專業的47.95%;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所占比例最少。見表1所示。表1不同專業學生對國際經濟學的聽課態度聽課態度經濟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市場營銷專業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非常認真68.2245.3348.00認真2939.734053.341836.00有時不認真3649.313040.002856.00非常不認真22.7411.3300.00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案例教學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概述
西方經濟學是教育部規定的財經類專業11門課程之一,是經濟學學科和管理學學科在本科教學階段必修的最基本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國一般高校開展西方經濟學教學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到今天,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與西方經濟學在國外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學科必修課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相比,我國高等學校對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研究還不夠成熟,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
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龐雜、抽象;數學化傾向嚴重,忽視理論的定性分析;缺乏與中國經濟實際的結合運用;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不足;缺乏適用教材等問題。如何才能提高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回顧相關教改文獻的基礎上,提出注重“教”的改革和“學”的動力,強調“教”、“學”配合,以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二、相關文獻綜述
袁靈、王朝陽(2011)針對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理論性強導致趣味性不夠,數學化傾向導致理解力不夠,教學手段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提出發揮多媒體教學法來增強教學方法及手段,增強理論與現實的貼合度,適當簡化模型化的經濟理論的闡述,增強教學內容的前瞻性等有效途徑來改革西方經濟學本科教學。張繼鵬、張家來(2008)針對西方經濟學知識體系的龐大復雜,提出用新舊知識之間的比較、易混淆概念的比較和理論與實際相比較的比較教學法來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達到激活思維、突破難點和傳導方法的作用。衛華(2010)從處理好幾個關系的角度,提出教學改革思路:夯實基礎與提高學生能力的關系,基礎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關系,培養研究性人才與實用人才的關系,基本教材的使用與借鑒其它參考書的關系,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的關系。李博(2011)從西方經濟學教材建設的角度出發,指出教材建設還存在缺少評價、理論陳舊、體系不全,語言生硬,缺乏中國特色等諸多缺陷。宋寶莉(2011)從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角度,提出引進案例教學,既能打破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又能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將成為西方經濟學教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李冬艷(2011)針對經濟學教育的本土化創新、本土化案例教學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來實現經濟學教育本土化。
從上述文獻的綜述中可以看出,對西方經濟學的教改研究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毫無疑問這些方面措施的實施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多是圍繞教師“教”的方面,對如何發揮學生“學”的方面探討不多,更沒有強調二者的統一性,只有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良好教學效果。
三、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融合,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1.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實行教改,提升授課效果
這里著重指出教師在教改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1)調整充實教學內容。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其中包括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的闡述,常常會用到大量的圖形和數學論證。目前,國內西方經濟學的課程內容過于強調理論的教學和數理模型的推導,教學內容求全求深,使學生普遍感到西方經濟學內容龐雜、理論深奧,造成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完善教學內容就成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應根據不同學歷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與教學要求,開設“重點各異”的系列西方經濟學課程。用教學大綱界定各專業教學內容的基本點與側重點。例如專科層次主要選擇主流基礎理論,本科層次在適當加深難度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前沿理論和不同流派經濟理論的介紹。如以微觀經濟理論教學為主,宏觀經濟理論教學為輔,微觀經濟理論重點講解供求均衡、彈性理論、效用論、生產論和成本論、市場理論。除了講解主流經濟學觀點外,還補充非主流學派的介紹和當前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前沿問題,如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新劍橋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和新制度學派等的觀點1。其次,聯系各專業學生已有的基礎、課時量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如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專業側重需求與供給理論、消費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理論的內容;信息管理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側重不對稱信息理論和對策論的內容等等。
在西方經濟學教改中如何對待數學工具,要依據學生的情況以及專業特點來定。對于經濟學原理的課程,可以只使用圖表等最簡單的數學工具,避免繁瑣的數學推導,集中精力在經濟學思想的闡釋上;但對于金融學等專業,由于后續的專業課以及職業特點對數學工具要求較高,應該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增加數學工具的分量。
(2)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上,完善已有的案例教學和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是美國哈佛商學院于上世紀20年代首創和倡導的一種模擬實踐的教學方法。實質上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引導,對現實問題和特定事件進行觀察、分析、探討,并試圖尋求答案,作出決策的過程。經濟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能夠打破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局面,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升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如在講述微觀經濟學中的“價格歧視”時,對于每一種價格歧視,教師可以列舉相關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價格歧視的影子,有的學生還會思考,如果他們自己是商品的賣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運用價格歧視來賺取更多的利潤2。在講價格理論時用“情人節的玫瑰貴嗎?”。在講機會成本時,用“一女二嫁”案例,在講外部性時,用“退耕還林”案例等。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應注重啟發式教學中問題的設置。
在教學手段上鼓勵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法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勢,將圖、文、聲、像高度集成于教學活動之中,改善課堂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提高知識傳授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并使用網絡互動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互動教學,個性化的學習和分組教學,教師在線答疑,運用網絡建立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溝通。
(3)選擇西方經濟學課程適用教材
西方經濟學的教材一般選用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此教材也是教育部推薦的財經類核心教材,單從教材本身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但此教材某些章節的難度不亞于國外的中等教材。因此,對初次接觸西方經濟學的本科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此外,該教材強調模型,對經濟學思想和原理的強調明顯不足。相對來說,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應該比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更適合學生情況,且作為初級教學目標的教材,其經濟學思想的闡釋和經濟學原理在社會實踐方面的運用的內容要好于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3]。
2.完善考核體系、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教得再好,學生不學,一樣達不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教改措施除了教師“教”的方法外,應該還要重視學生“學”的措施。這里著重提出完善考核體系和激發學習興趣。
(1)完善考核制度,外在推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己梭w系既要包括期末閉卷筆試,又要包括出勤、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小測試、小論文等形式[4]。期末閉卷考試主要用于檢測學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合理確定主觀性和客觀性試題的比重,注重試題難易程度的協調搭配,加大考評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邏輯計算能力的比例,準確考評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嚴格考試紀律,斷絕學生作弊念頭,驅動學生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必須通過嚴格、有效的監考以端正考風,再結合教師“教”的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激發學習興趣,內在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除了前面提到的完善教學內容,運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手段,更新適用教材等措施調動學習積極性外,還可通過延伸課外閱讀、增加與教師的交流來增強學習興趣。比如推薦閱讀一些諸如《生活中的經濟學》《經濟學家茶座》等散文小品式經濟類文章以開闊視野。也可借助于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指導學生通過經濟學教學和研究機構、經濟學學習網站,接觸到最前沿的經濟學理論,體會經濟學分析的精妙和樂趣[5]。
總之,通過《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使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聯系實際分析當前國際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丹.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專業西方經濟學教改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1(4):153-154.
[2]宋寶莉.案例教學: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52-54.
[3]趙棟強.“西方經濟學”教改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22):86-87.
[4]衛華.《西方經濟學》教改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J].北方經貿,2010(6):136-138.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學時偏少
我校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課時為32學時,這遠遠低于很多高校40?60學時的安排。課時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水平的發揮、教學內容的設計,學生對于該課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二)課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究竟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目前有不同的意見。從目前該課程的學時安排來看,顯然是將該課程設定為理論課,在教學中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嚴謹性。但是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其學習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參數估計、模型檢驗和運用的理論與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結合研究課題實現將現實經濟問題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定位難以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研究型教學模式運用不夠,實驗教學與案例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計量經濟學是以數理統計為基礎,數學方法為手段,經濟理論為指導,考察現代社會中各種經濟現象的數量關系,預測經濟發展趨勢,檢驗政策效果等。也是經濟學課程中唯一一門對學生提出知識、方法、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能力要求的學科,這就決定了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當前,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外加演示Eviews軟件以熟悉各種估計和檢驗方法的流程。計量經濟學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計參數、模型檢驗及模型應用。目前的教學中主要就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介紹,而對如何從專業領域的經濟問題出發建立模型,如何應用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學生的應用能力差。此外,目前應用廣泛的一些計算機軟件的實際操作訓練仍然是薄弱環節,學生上機操作訓練不夠,主要限于每節課最后學生的操作演示。
二、對完善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確定位的基礎上優化課程內容體系
課程建設的重點是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這需要明確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定位。計量經濟學教學要盡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應用并重,同時要聯系實際的研究情況。核心問題是如何優化課程內容體系使之適應創造性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和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需要。為此,需要處理好以下4個方面的關系:首先,在整體思路上,處理好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關系。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發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在研究生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既要介紹基本的經典理論與方法,又要講授一些非經典的理論與方法。經典理論方法是非經典理論方法發展的基礎,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應用,在課程內容建設中理應受到重視。同時,應當指出經典理論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與實際經濟問題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闡述以微觀計量經濟學、非參數計量經濟學和動態計量經濟學為主要內容的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從而追蹤本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介紹新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動態。同時增加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補充和優化課程內容體系,既保持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基礎性,又體現其前沿性和時代性。
其次,在內容結構上,處理好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的關系。研究生能夠結合各自研究方向應用所學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是我們的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計量經濟理論與方法和現實經濟問題的結合,堅持理論與應用并重。在講完單一方程和聯立方程理論方法之后,還要講解單一方程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和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及其在生產、供給、需求、消費、金融、貿易等主要領域的應用,同時根據學生的研究方向與課題,設置不同類型的專題講座與案例討論。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又能加深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在理論與方法的講授上,處理好思路剖析和數學推導的關系。闡述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需要借助數學推導過程,然而要認識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數學推導過程。很多數學推導過程都可以通過自學掌握,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則要通過教師的引導才能掌握,只有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論方法產生和發展的方法論,才有可能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因此,在時間極其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著重掌握的應該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詳盡的數學推導過程。一些較繁瑣的數學推導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課后針對有研究需要的學生另行安排。
最后,在模型應用的講授上,處理好理論模型介紹和發展過程分析的關系。計量經濟模型在每個領域的應用都有其特定的演變與發展過程。通過各種應用模型的講解,可以讓學生熟悉常用的計量經濟模型及其估計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有關模型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以便其在未來的研究實踐中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和改進模型。所以在應用模型的講授上,應重點介紹模型演變與發展的方法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真正了解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是如何發展的。
(二)在積累豐富素材的基礎上加強教材建設
所用教材的優劣是課程建設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近30年來,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比較好的。然而多數以介紹理論和方法為主,除了一些例題外,很少有關于應用的專門章節。因此,計量經濟學給人的印象是一門孤立的課程,讀者難以發現它與其他經濟學課程之間的聯系,更不能理解它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甚至會把它視為一門經濟數學方法類課程。
為了較好地體現上述關于課程內容體系優化的思想,急需總結多年來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在積累豐富素材和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更新教材內容,做到理論與應用并重,將計量經濟學設計成為一門特色鮮明的經濟學課程。這一方面需要處理好基礎性和前沿性的關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實例,更新和改變軟件。
(三)在適當增加課時的基礎上改進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計量經濟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3]。目前教學中,學生上機訓練時間太少。建議在現有學時基礎上,增加8個學時的上機操作訓練,并將這8個學時穿插在原有的32學時中間,而不必專門安排軟件應用的實驗課。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重點介紹一種專業應用軟件,要做到實驗教學與理論方法教學相銜接,即應該將實驗教學合理、適時地穿插在理論與方法教學的過程中,而不能截然分開,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在實驗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學生在處理各類型數據、建立模型等方面的訓練??梢赃m當安排一些綜合練習,在綜合練習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研究方向選擇實際研究對象,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建立模型,收集數據,估計、檢驗和應用模型,從而完成建模的全過程。通過獨立的實踐、教師的輔導和互相之間的交流,促成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在豐富案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提高案例教學質量
計量經濟學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自然是教學方法的首選。然而,在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依然占主導地位,對如何根據經濟學理論、從實際經濟問題出發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據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等討論的較少,結合實際案例的分析和應用就更少。這樣勢必導致學生理論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較為薄弱,面對實際經濟問題或現象,在提出建模設想、選用具體估計方法、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整理數據、診斷發現問題和改進估計方法等各個計量經濟建模環節都存在問題。
因此,在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中,除了適當增加實驗教學外,急需加強案例教學,以便有效地消除或縮小理論與實踐的鴻溝。首先需要有效地組織案例素材,建設有專業特色的案例庫。有專業特色就是要充分體現我校區域經濟學專業以及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科特點,圍繞當前國家社會經濟生活中與區域經濟和農村經濟發展有關的課題,選取體現時效性、專業性、貼近個人社會經濟生活的微觀區域經濟案例。在建立案例庫的過程中,應當整合校內多個相關學院的資源,特別是人文與發展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要互通有無,合作交流。
在建設案例庫的基礎上,實施案例教學方法更為重要。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傳遞信息,而是啟發學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與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課堂教學和引導討論。案例教學方法強調討論過程,寓原理于討論中。因此要啟發學生大膽創新、集體討論、獨立分析、解釋每個教學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從而提髙學生的參與程度,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培養其創造性,體現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運用。針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在課程網站上開設案例討論區,進行非實時的案例討論。教師規劃好案例初始資料和目標,學生通過非實時手段進行討論,最終形成分析報告或論文。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改進
微觀經濟學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普遍開設的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這一課程本身內容較多,且覆蓋面較廣,涉及知識點和專業術語較多,一些概念和理論分析過于抽象且晦澀難懂,導致學生在學習微觀經濟學課程時學習興趣不濃,對于這一經濟學理論體系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又由于這一課程普遍是在大一、大二年級開設,對于剛剛入學的大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1.微觀經濟學內容多,難度大
微觀經濟學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和知識點較多,許多概念和術語比較抽象和晦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學習熱情不高。在學習消費者理論的核心概念效用時,一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效用本身實質上是主觀心理分析,無法數量化,因而不能簡單通過數量進行比較,而消費理論又要計算比較效用程度大小,從而推導出消費規律和特征,在這一點上學生感到難于理解和分析。在整個微觀內容體系中,這樣的抽象概念還有很多,諸如均衡分析、邊際分析等經濟學中經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專業術語,學生理解起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往往認為微觀經濟學不好學也學不好,進而不愿意學,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無法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
2.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輕視微觀經濟學的學習
雖然微觀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但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輕視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微觀經濟學本身理論性較強,一些理論觀點、基本概念和分析過程又比較抽象難懂,使學生對這一理論不夠重視,認為其只是抽象的語言描述,缺乏實用性,與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關系不大,對其就業沒有直接的幫助。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時間投入,使得學生消極對待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導致學生上課出勤率低,缺乏學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只是應付考試,學習效果差。
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微觀經濟學一般在大一和大二開設,很多新生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還停留在高中時代,不會自我學習和主動學習,往往只是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不思考,課后也不及時復習和總結,整個學習過程不努力,表現為被動地聽課和學習,更不會進一步閱讀經濟類相關書籍和進行課外拓展。4.教師缺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目前,高校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經常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很難主動學習,不能拓寬知識面,更不能開展創新性學習。盡管多媒體教學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廣為采用,改進了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在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此外,部分教師備課不充分,授課形式和手段單一,缺乏創新性,教師講課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提高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建議
1.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聽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多角度強化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第一,大量運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的優點在于將理論聯系實際,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案例的選取和使用要注重現實性和相關性,避免空洞化,盡量選取社會生活及日常生活中與課程主要內容緊密相關的案例,特別是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實際給出案例,從而有效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增強理論現實性和應用性。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多進行講解,而應主要由學生就案例分析內容、闡述觀點或提出問題,也可組織學生結合案例進行分組討論,要注重運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第二,善于啟發教學。啟發教學可有效吸引學生聽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和學習興趣,因而要重視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側重引導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啟發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列舉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然后引導和啟發學生就經濟現象分析其中所表現出的經濟理論和規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經濟學思維習慣,體會到經濟理論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第三,重視課堂考核,考核方式多樣。課堂隨機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要重視課堂考核,并運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可以通過課堂發言、小組討論、課堂辯論等形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可以督促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和訓練,而不僅僅是在考試的前幾天突擊復習,使學生能牢牢掌握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體系和基本知識點。第四,將傳統板書授課方法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法結合使用,不可偏廢一方。傳統板書授課方式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各有優缺點,要將二者的優點結合起來用于課堂教學活動?,F代多媒體方法可以展示更多的教學內容和信息,特別適合進行案例教學和討論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使用多媒體,特別是不能流于多媒體表現形式而忽視內容講授。
2.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加強重難點和基礎知識的講授
微觀經濟學內容涵蓋面較廣,涉及知識點較多,加之教學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要重新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第一,根據微觀經濟學主要內容體系和結構安排,在教學內容與時間的安排上應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重點講解供求理論及應用、均衡價格理論及應用、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等基礎知識,做到精講并講透。其他內容可以簡單進行介紹,或者以課外作業形式要求學生自己閱讀,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經濟學相關的財經類文獻,并進行簡單分析,從而加深對經濟學的了解,增強對經濟學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通過講授內容的調整和優化,力求培養學生學習微觀經濟學的興趣,克服學習障礙和心理畏難情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第二,側重基本理論內容的講授,淡化數學內容的講授。盡管數學知識已經大量運用于經濟學理論,用以推導、證明經濟學中的基本理論和原理,眾多的經濟學教材和著作利用數學工具展開邏輯推理,建立數學模型并展開實證分析,以研究經濟活動中不同變量的數量特征、相互關系及其變化趨勢,借以總結歸納出普遍規律。但是,經濟學畢竟是一門社會科學,并不是自然科學,數學對人的經濟活動規律的分析和刻畫大多是難以成立的。因此,數學知識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是有限的,不能無限擴展和任意使用。另外,由于微觀經濟學課程大多在大一和大二年級開設,很多新生是文科生,數學基礎并不好,更增加了學習難度。因此,對于初次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而言,重要的是學習理解基本理論和原理,掌握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假設前提,并能借以分析解決一些現實問題?;诖耍谡n堂教學中應盡量講授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和規律,強調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特點,淡化數學方面的講授,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只是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對于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有必要改進、改革目前的教學方法、手段。要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和主動學習;同時,努力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加強重點難點的講授和訓練;在講授中,要注重理論分析和現實問題分析緊密結合,學以致用,提高經濟學理論的現實分析力和解釋力。如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較大的改善。
參考文獻:
[1]李錄青.淺議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的改進[J].當代教育論壇,2007(06).
[2]魏布誼.工商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17).
[3]李丹.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專業西方經濟學教改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