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50: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臨床醫學和麻醉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的教學模式普遍采取椎管內麻醉作為教學重點,這就使臨床專業學生在麻醉科實習時很容易產生輕視麻醉技術的思想,缺乏對麻醉學內涵的理解。而現代臨床麻醉的工作重點在于對病人圍術期生理機能的監測、調節與控制,保證病人安全、無痛的順利完成手術。無論臨床專業學生今后從事何種醫學工作,麻醉學的氣道控制技術、呼吸循環功能的監測控制技術及容量治療方法和基礎生命支持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在實習帶教中轉變教學重點,強調學生對麻醉學內涵的理解,重點側重于呼吸循環調控、監測,氣道、心肺復蘇技術的實踐,以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技能操作能力。
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
麻醉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麻醉科實習時間短,對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時間觀摩和實踐。而現今的醫療環境下,病人拒絕實習生檢查和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還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復蘇、氣管內插管,客觀上不允許在病人身上進行訓練。因此,我們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達到了教學目標,彌補了目前實習生臨床實踐的不足[4]。多媒體教學方式生動、形象,我們借助多媒體對教學的一些重點、難點進行補充。例如,讓學生觀看動脈穿刺、深靜脈穿刺的視頻,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仿真技術不斷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實的模擬醫療教具應運而生。因此,我們根據學生實習的需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臨床技術模擬教學,如配置心肺復蘇模型、氣管插管模型等。我們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的模擬訓練,給學生創造反復模擬臨床練習技能的機會,培養學生各種規范化的操作技能。
結合臨床路徑進行帶教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由醫師、護士與其他人員對一特定的診斷或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的、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延遲及資源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照顧品質[5]。將CP理念引入臨床教學工作過程之中,以CP為平臺對臨床醫學生組織教學的方法,稱之為CP式教學法。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實習要求,我們選擇制訂了剖宮產手術麻醉、腹腔鏡手術麻醉和上肢骨折手術麻醉的臨床路徑,分別進行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路徑教學。帶教教師結合病人和手術講解每種麻醉方法的適用對象、術前訪視和評估、麻醉前準備、麻醉管理、術后病人的鎮痛和隨訪,對實習醫生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
結合循證醫學進行帶教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年來在現代醫學發展過程中產生并迅速興起的一種新模式,是臨床流行病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產物,要求醫生負責、明確、深思熟慮地運用已有的最佳臨床證據為每一位病人制訂臨床診療方案[6]。它能促進臨床醫學的發展,使臨床醫學教育從傳統的經驗醫學模式轉變成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模式。循證醫學的基本步驟如下:提出問題查尋證據分級評價證據篩選證據應用證據。教師指導學生針對循證醫學的各個環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系統訓練。教師與學生一起診察病人,教師根據病人的病史、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給出診治意見,并詢問學生診斷的依據和治療的合理性在哪里(提出問題);讓學生講解聯機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MEDLINE)、中文CNKI檢索系統、Cochrane圖書館資料庫的使用方法(讓學生熟悉、掌握網絡醫學技術);讓學生講解如何對被查閱的文獻做批評性評價,指導學生把相關的信息應用到臨床情景中去,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查詢文獻、查詢課本或咨詢其他教師(查尋證據);詢問學生有沒有其他類似的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分級評價證據);讓學生比較各種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等(篩選證據);讓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答案,并要求其在以后臨床遇見類似問題時能進行分析和應用(應用證據)。我們結合循證醫學進行臨床麻醉帶教,按照以上步驟進行啟發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臨床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摘要:臨床實踐中已經開始廣泛使用循證醫學教育,需要醫生通過最佳的臨床證據以明確、負責的態度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建立針對性的臨床診療計劃。循證醫學教育模式主要是結合臨床實踐、醫學教學,使學生高效、終身的學習得以實現,是目前醫學教育的必然發展方向。麻醉科教學全面應用循證醫學教育可有效避免學生知識層面參差不齊、學生主動性差等方面的情況。
關鍵詞:循證醫學;教育;麻醉臨床教學;應用措施
作者:柏平 閆東(通訊作者)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重慶402160)
最近幾年,隨著現代醫學發展腳步逐漸加快,循證醫學作為結合臨床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的新體系,被廣泛用于醫學的臨床教學中[1]。循證醫學教學能加快臨床醫學的發展速度,還可改變傳統經驗醫學模式,建立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教育模式[2]。臨床醫學中麻醉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將循證醫學教育引入麻醉臨床教學中,可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職業思想,促進教學有效性明顯增強,為醫學生全面投入臨床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據。
1麻醉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優勢與步驟
1.1循證醫學的優勢
麻醉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教育可促進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明顯提高,可全面聯系學生臨床實踐活動以及理論知識,并在臨床工作中有效的應用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診斷思維,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3]。1)統一麻醉操作方式。通過應用循證醫學教育后能以證據作為基礎,對操作方式進行規范、統一。2)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增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使患者治療預后明顯改善。3)按照循證醫學的方式,能促進學生在極短的時間能查找到相關文獻資料,更好的服務于臨床科研工作。4)促進帶教老師知識水平明顯提高。5)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及更新教學內容。
1.2教學步驟
首先,由帶教老師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問題,供學生循證實踐;其次,學生按照老師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線服務、循證雜志、與證據相關的數據庫、循證教科書等查找到最佳的證據;再次,對查找的證據進行嚴格評價,因為科學研究質量有一定的區別,內容也存在差別,因此,要對檢索文獻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評價;最后,將嚴格評價的證據在臨床實踐中應用,確保能為患者提供更為良好的服務。
2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的對策
2.1加大臨床帶教醫生的培訓力度
麻醉臨床帶教老師在教學中需要將以往傳統教育模式全面改變,同時具備查詢閱讀文獻技能、豐富臨床經驗以及循證醫學知識等,能夠在書籍、相關雜志、文獻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醫學文獻數據庫等查找到有關的醫療信息。因此,需要加強臨床帶教醫生的培訓工作,確保帶教醫生所掌握的知識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為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2.2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麻醉臨床帶教老師需要避免因循守舊的教學方式,不能只依靠自身的臨床經驗開展教學,需要積極的更新麻醉知識,在臨床教學中以“終身教育”的模式取代“終結性教育”模式,確保能夠具有不斷更新知識以及探索知識的動力以及勇氣,改變傳統機械教學的模式。另外,臨床帶教老師在了解麻醉科前沿知識的同時,對于外科發展動態以及基礎學科要積極了解,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2.3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循證醫學教育模式應用在麻醉臨床教學中以提出問題—證據查找—證據分級評價—證據篩選—證據應用等為主要步驟。因此,帶教老師需要按照循證醫學的相關環節,要求學生有計劃性、有目的性地進行系統訓練。學生以及教師同時對患者進行診療、觀察,通過分析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臨床體征、臨床病史等基本資料,找到本次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診療建議。帶教老師應該讓學生講出治療的合理性以及診斷的依據,并對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料庫、中衛CNKI檢索系統、醫學檢索系統與醫學文獻分析等進行詳細的講解,確保學生對網絡醫學技術有著一定的掌握。另外,教會學生對查閱的文獻資料進行批評性評價,讓學生在臨床情境中應用相關信息,使學生采用咨詢教師、查詢課本、查詢文獻等方式找到相關證據,并查找所選擇的治療方法與診斷依據是否與其他文獻存在相同的情況,對不同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進行評價,最后對提出問題的答案進行綜合分析。根據上述步驟開展啟發性教學,以“授人以漁”取代“授人以魚”,對醫學生實踐行為進行規范,從而培養醫學生良好的職業行為。
3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的不足
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麻醉臨床教學采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需要付出的精力、時間較多,若學生接受能力不強,則可能無法適應教學方式,加上需要極大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導致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時間受到影響。若醫學教學中都采用循證醫學教育開展教學,則會導致學生應接不暇,教學質量明顯降低。加上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需要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強,且具備極高的自學能力,若學生缺乏自學能力,則無法將教學效果全面體現出來。
4展望與結論
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實踐需要學生對于基本機能、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給予掌握,且要求高年資醫師、帶教老師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學生在學習時能夠主動了解世界范圍內的科學研究成果、信息以及最新資料。隨著我國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發展腳步逐漸加快,以往傳統的醫學教育意識受到各方面先進信息的沖擊,在麻醉科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循證醫學教育模式應用于臨床麻醉學習中,可促使學生學習前沿知識的能力明顯提高,并在臨床工作中合理應用相關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另外,麻醉科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還可使醫療開支明顯減少,能有效的指導臨床醫療決策,為制定醫療決策提供良好的依據。
參考文獻
[1]董海龍.模擬教學在麻醉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08):825-826.
考核結束后對每個學生及考核小組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及反饋。統計分析。把學生的每站成績、總成績輸入計算機,用FoxPro建立數據庫,以臨床理論課考試成績作為效標,運用SPSS軟件包作統計處理。
(一)考核結果。67名學生均通過考核,成績及分析見表1。信度分析: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的估計方法,根據克倫巴赫提出的(Cronbach)系數,計算Akk值為0.8025。校標關聯度分析:以麻醉學理論課考試成績為效標,相關指數r為0.8067。對于所設置問題的回答表現參差不一,其中相關基礎知識抽出比率45.6%,平均分數4.56±1.002;相關臨床知識抽出比率20.3%,平均分數7.88±0.78;相關實踐知識抽出比率34.1%,平均分數8.25±2.10。
(二)問卷調查結果。共發出調查表78份(學生67份,教師12份),回收74份(學生62份,教師12份)。在設計與組織方面,有50%的學生和16.67%的教師認為對于5個站點能夠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有19.35%的學生和16.67%的教師認為不合理;有22.58%的學生認為考試時間過長,77.41%的學生和100%的教師認為適中;有50%的教師感到疲倦;而79.03%的學生和41.67%的教師認為需要考前培訓。在考核質量評價方面,67.74%的學生和67.67%的教師認為考試難度適中;74.19%的學生和25%的教師認為考試內容合理,而75%的教師認為考試內容一般;認為考核能測試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學生和教師分別是62.90%、38.70%和58.33%、33.33%;59.67%的學生和50%的教師認為考核不能測試學生的交流能力;認為考核能較真實的模擬臨床病人學生和教師分別是59.67%、33.33%。在考核效能方面,87.09%的學生和100%的教師認為考核對今后的工作有幫助;75.81%的學生和67.67%的教師認為考核有助于改善單純重理論學習的傾向;100%的學生和教師認為考核有助于掌握臨床技能;而對于是否有助于將臨床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職業能力方面有95.16%的學生和83.33%的教師認為有幫助。
臨床技能是醫學生從事臨床醫學實踐所必備的能力,目前,醫學教育界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臨床技能考核與評價研究較多[2],但對麻醉學專業的技能考核與評價的研究較少。此次建立麻醉學專業臨床麻醉技能考核體系,并在67名麻醉本科生中進行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強化麻醉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己藘热菔且罁R床麻醉學的特點及麻醉學本科生的培養目標而確立的。難度、區分度及信度分析結果表明:整體難度稍偏易,區分性良好,學生成績可靠,可以作為個人臨床能力評價的參考。
1 培養學員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感
麻醉醫師的工作特點是時間上無規律性,常常因手術未結束或搶救重?;颊叨荒馨磿r就餐、下班,往往深夜、休息日也要被召來進行麻醉或搶救患者,生活無規律。在麻醉過程中,麻醉醫師必須細致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以便采取必要的緊急措施。麻醉醫師責任心的強弱,直接體現出麻醉醫師的工作作風。帶教老師應以身作則和嚴格要求,使實習學員從具體工作實踐中逐漸養成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
絕大多數患者術前不免存在著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可能削弱患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力。麻醉醫師術前查房,除了解患者現病史、既往史、禁忌證以外,還應將手術目的、麻醉方式、手術以及麻醉中可能出現的不適及并發癥等情況,用恰當的語言向患者解釋,消除患者的顧慮和疑問,取得患者的信任,以配合手術進行。在術前查房時,通過臨床實例的教育及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學員們提高了對手術病人術前準備重要性的認識,大家都能自覺進行術前查房,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2 啟發學員獨立思考。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學員往往認為麻醉科是一個高風險的科室,因此容易死背教條,一切照搬老師,不求甚解。針對這個問題,帶教老師盡量避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著重應用提問式。針對具體病例,應提問:該患者手術有何特殊性?應采取何種麻醉方式?術中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如何處理?等等。然后與學員一起分析,一起討論,共同制定方案。通過啟發式的教學。使學員逐漸明白常規不是教條,麻醉操作常規并不能保證病情復雜多變的患者免于發生險情或意外,從而提高了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般初到臨床學習的學員都有較扎實的書本知識,欠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帶教過程中,充分讓學員在觀察、協助老師處理術中突發事件時,學會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例如在1例局麻藥中毒患者的搶救中。學員參與了搶救的全過程,術后又與教師一起分析局麻藥中毒原因、臨床癥狀,重溫了急救復蘇的基本知識,學員反映,這樣的實習既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員學習新技術新方法的興趣,增強適應麻醉學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麻醉學;護理學;手術麻
醉麻醉學是現代醫學發展中一門重要的學科,主要的研究的方向是臨床醫學麻醉,并且麻醉學已經有了二百多年的歷史,麻醉學的運用幫助人們在治病的治療過程中最大成都的減輕患者的痛苦[1]。隨著現代醫學麻醉學的不斷完善,麻醉學的主要工作內容不再單純的以手術鎮定麻醉為主,而是成為了一門包含危重急救、麻醉護理、臨床治療等多個方面的新麻醉學,而麻醉護理學則是麻醉學實踐應用發展中的重要內容。
1對于麻醉護理學的認識
由于麻醉學的不斷發展與以人為本的醫療思想的作用下,麻醉所關注的內容不再是單一的手術過程,而是要考慮患者在手術中的麻醉情況以及術后的恢復狀態等等,所以麻醉護理學將術中麻醉與術后護理兩方面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提高患者的治療質量,加快了患者的恢復速度。麻醉護士作為手術全過程的護理人員,享有高度自由的操作空間,同時他們也肩負著重要的麻醉責任,麻醉護理人員需要有專業的醫學技術,包括在解剖、生理、病理、化學、物理、藥理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在美國,CRNA是最專業的麻醉護理人員,要成為一名CRNA要通過嚴格護理教育資格培訓。可以肯定的是,麻醉護理學在隨著現代醫療水平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會成為麻醉學新的實踐應用。
2麻醉護理學在醫學實踐中的應用
2.1手術前的麻醉護理
在手術前首先應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了解,了解患者手術的主要內容并且對患者的信息進行準確的核實,同時準備患者的病歷資料,將病理資料由主治醫生進行手術前確認,核對患者的個人信息,確?;颊邔κ中g中的內容沒有過敏情況。由于手術內容的不同,所以在手術前,患者會對手術產生一定的心理情緒,具體的臨床表現為血壓升高、坐立不安、出現頭暈、精神緊張等,麻醉護理不僅要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內容,同時應對患者關心的麻醉知識進行詳細的解釋,鼓勵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配合麻醉的過程,使手術更加安全的完成。在手術開始前的設施準備方面,品是受到國家嚴重控制的藥品,所以在手術前的準備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對品的儲存、使用進行完全的控制,明確手術所需要使用的麻醉品種類,并且嚴防品與其他藥品的遺失、混亂。同時,醫護人員應選擇性的根據手術的部位建立靜脈通道,建立通道的同時應當盡可能的避開手術區域,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下肢靜脈的建立主要是用于上肢或腹部的手術,同理,上肢靜脈的建立主要是在針對下肢進行的手術中。
2.2手術中的麻醉護理
在手術中的麻醉護理過程中首先要幫助患者做出正確的手術姿勢,根據手術部位和手術內容與主治醫生進行討論,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在進行椎管內麻醉時,保持患者側臥在手術床上,并且使其背部盡可能的向前彎曲,將整個背部貼近于手術床的邊緣。在進行氣管插管全麻時,保持患者盡可能的平躺于手術床上,幫助患者仰起頭部,抬高其雙肩。其次在手術過程中要關注患者的整體狀態,患者的狀態包括心理層面與生理層面,在心理層面上,局部麻醉的患者會在手術過程中產生心理波動,恐懼、激動的情緒嚴重情況下會影響手術進行,危及自身安全。麻醉護理人員要及時發現患者心理上的變化,安撫患者的紊亂情緒,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在生理方面,由于品影響的是患者的神經系統,所以在麻醉之后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并發癥,因此護士應當關注各項儀器的指標顯示,及時的向主治醫師匯報病人的生命體征,并且對突發的各種事件,例如呼吸、心跳驟停等做出足夠的準備。最后要保證患者的血液流通,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的穩定對于手術來說是成功的重要保障。醫護人員需要根據手術進行的程度與患者生命體的狀況對輸液過程進行準確的調控,維持速度、容量的穩定,并且對輸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過敏性反應做出及時的應對[2]。
2.3手術后的麻醉護理
手術的結束并不等于麻醉的結束,尤其是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手術結束之后,患者由于自身的情況可能會需要一段的蘇醒時間,這時候就要求麻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具體觀察的指標有患者的血壓、血氧飽和度、傷口滲液、脈搏、中心靜脈壓以及尿量等,手術后應當保持患者身體平躺于病床之上,并且對患者身體進行保暖,提高患者身體內的血液流速,加快術后恢復。同時對于手術后出現的嚴重的并發癥情況做出全面的準備,對于情況危險的患者,應及時送入重癥患者觀察室進行治療。對于手術后的麻醉護理來說,最主要的是與患者進行溝通,觀察出麻醉和手術對于患者的影響,由于患者身體情況各異,所以要求護理人員具備高質量的護理技術,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3]。
作者:王金福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麻醉科
參考文獻
[1]王志萍,曾因明,季永,丁偉,對我國麻醉護理學專業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04).
關鍵詞:麻醉醫師 自身素養 業務水平 地位 作用 挑戰
近幾十年來麻醉學得到迅猛的發展,現代麻醉學已發展成一門研究麻醉鎮痛、急救復蘇及危重癥醫學的綜合性學科,麻醉亦越來越受到重視。現代麻醉醫師,作為外科手術的先鋒,亦面臨著新的挑戰。
1 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一位優秀的麻醉醫師,首先必須具備優良的品德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還應具備良好的氣質和性格特征以及良好的專業素質及心理素質。由于他面對的是不同專業的手術醫師,而且要相互配合完成各類手術,所以作為麻醉醫師,應很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并具有很好的協調能力。
2 業務水平
2.1作為一名麻醉醫師,首先,他應該是一名合格的全科醫師。麻醉醫師應該對內、外、婦、兒、傳等各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表現、體征、輔助檢查、診斷及治療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指導手術病人的術前準備、麻醉的選擇及術中用藥。
2.2各級醫院應嚴格實行臨床麻醉執業人員準入制度。麻醉醫師必須持有臨床《醫師資格證書》,嚴禁不具備醫師資格的人員從事臨床麻醉,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麻醉醫師應不斷學習加強“三基三嚴”訓練,進行規范化培訓,熟練掌握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以提高麻醉醫師自身素質,加強業務學習,進行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使自己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
現代麻醉學是一門與基礎醫學密切結合的臨床學科,在相關學科發展的同時,麻醉醫師也在孜孜不倦地探討手術對機體的影響和麻醉藥的作用機理,死亡與復蘇的規律,了解生命過程急性非常時期的變化,以指導臨床實踐。所以麻醉醫師應不斷學習各分支學科的相關知識,拓展知識領域,及時進行知識更新。
2.3由于醫療器械價格的大幅度下降,麻醉監護設施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由于大部分監護設施屬進口設備,因此要求新時期的麻醉工作者應積極學習外語及計算機等一系列邊緣學科的知識,不斷武裝自己,以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
2.4每位麻醉醫師,無論工作多么優秀,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這時當事人往往會感到驚慌失措,考慮問題常常喪失了邏輯理性,這就需要大家有一個團隊精神,迅速反應,特別是一些專家或科室高年資醫師應擔負起搶救病人的責任,以盡量減輕對病人的損害。
2.5麻醉與手術歷來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的兩個不同側面,不停地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麻醉科與手術科室之間的目的(術中平順)和利益(經濟收入)是一致的,這就是合作的前提,具體方法:(1)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濟;(2)無論是手術醫生還是麻醉醫生,都應嚴格執行保持性醫療制度;(3)術中說話一定要注意方式與方法;(4)各科主任之間的關系要不斷地協調,經常需要全方位的溝通;(5)出現問題,關鍵時刻敢于據理力爭,做到有理、有節、有利。
3 自身地位
作為一名麻醉醫師,對自身的地位應有一個清楚、明確的認識。長期以來,麻醉戰線的醫務人員都在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獻。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無名英雄”的社會與經濟地位都還很低。普通人群及患者,甚至很多醫務人員對麻醉工作都了解不多,甚至一無所知。
鑒于此,我們應該提高麻醉科在綜合醫院中的地位和作用。麻醉科在綜合醫院的手術科室中位于一個舉足輕重的“中軸”的地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醫院領導考慮到麻醉科的重要性,時常往“中軸”加油或加劑,可以說半個醫院(整個手術科室)就呈現一個良性的循環。
醫院領導對科室的重視程度還有賴于:(1)麻醉科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科室的嚴格管理;(2)努力搞好醫、教、研工作;(3)麻醉科主任在醫院和中層干部中的地位、威信和影響。
在現代麻醉學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板報、櫥窗、網絡、報刊及新聞媒體來進行宣傳,使人們對麻醉專業的一般知識有所了解。麻醉學專業性很強而且風險性很大,我們呼吁衛生主管部門應進一步明確麻醉醫師的社會與經濟地位,考慮對麻醉醫師的職業風險進行投保,適當提高保險金額;建議普及麻醉前談話、簽定麻醉前協議書,出版規范各種麻醉技術、麻醉操作、麻醉用藥指南,以盡量減少醫療糾紛,避免麻醉醫師無謂地受到患者及家屬的指控;同時麻醉醫師在圍麻醉期應嚴格執行各種麻醉技術操作規程以及用藥原則,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保證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掌握麻醉深淺,最大限度地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老年人手術 麻醉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1-0216-01
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對老年患者呼吸循環系統抑制作用輕微,在老年患者手術中應用具有效果確切、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小等優點,但應注意擴容及平面控制等綜合處理。
筆者結合實際病歷資料談談老年人下腹部及下肢手術中,應選擇適當的麻醉方法。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3月-2011年6月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60例的病歷資料,男35例,女25例,手術部位包括下腹部、會陰手術、下肢手術、前列腺電切術等。隨機將病人平均分為3組,A組、B組、C組。
2 方法
麻醉前常規禁食禁水,患者術前半小時肌肉注射魯米那0.1g,阿托品0.5mg或海俄辛0.3mg;進入手術室后先建立1組靜脈通道接平衡液;視術中出血情況酌情輸血和補充血漿代用品,持續低濃度給氧;常規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麻醉操作前常規擴容200-300ml平衡液,取頭稍高腳低位,患者擺側臥位;選擇L2-4間隙進行穿刺,用直入法,A組應用0.375%布比卡因腰麻,B組應用0.5%布比卡因腰麻,C組應用2%利多卡因硬膜外組。觀察三組患者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麻醉前、中、后的SBP、DBP、HR、SpO2變化。
3 結果
A組、B組局麻藥用量明顯少于C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明顯快于C組,麻醉效果亦優于C組。但A組、C組對血流動力學影響明顯小于B組,三組均鼻導管給氧,術中術后SpO2差別不大。A組術中不良反應少于B組與C組,麻醉管理中有較明顯的優勢。大部分患者血壓、心率平穩,偶出現一過性血壓下降,但一般在20%以內,只要加快輸血及給予定安或賀斯,必要時給予麻黃素8-10mg即可,生命體征尚平穩。手術一般都在2h內完成,硬膜外腔大多不需要注入局麻藥,術中麻醉效果滿意,手術無痛、肌肉松弛,無明顯不適,術后行硬膜外自控鎮痛,術后2天隨訪無惡心嘔吐、術后頭痛等并發癥。經過比較,A組麻醉方法阻滯效果完善,對呼吸循環系統干擾輕,術后并發癥少,比較適宜于老年人下腹部及下肢手術。
4 討論
從醫學角度來講,麻醉的含義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為手術治療或者其它醫療檢查治療提供條件。麻醉學是運用有關麻醉的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和技術以消除病人手術疼痛,保證病人安全,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F在麻醉學已經成為臨床醫學中一個專門的獨立學科,主要包括臨床麻醉學、急救復蘇醫學、重癥監測治療學、疼痛診療學和其他相關醫學及其機制的研究,是一門研究麻醉、鎮痛、急救復蘇及重癥醫學的綜合性學科。其中臨床麻醉是現代麻醉學的主要部分。麻醉學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許多新理論、新技術、新藥物、新型儀器設備都在麻醉臨床與研究中得到應用,也有許多新問題、新知識、新理論有待廣泛深入探索。麻醉是施行手術時或進行診斷性檢查操作時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創造良好的手術條件而采取的各種方法。亦用于控制疼痛、進行手術或診斷性檢查操作時,病人會感到疼痛,需要用或其他方式使之暫時失去知覺。手術或檢查操作還可引起精神緊張和反射性不良反應,如胃腸道手術可引起惡心、嘔吐、長時間的不舒適的(如俯臥位),可增加病人的不適和痛苦,因此應使病人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在對不良刺激無反應,暫時失去記憶的情況下接受手術。
根據進入人體的途徑分為吸入麻醉、靜脈麻醉和基礎麻醉?;A麻醉是將某些全身肌肉注射,使病人進入睡眠狀態,然后施行麻醉手術。局部麻醉為利用局部如普魯卡因、利多卡因等,使身體的某一部位暫時失去感覺。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內麻醉(阻滯)、神經阻滯、區域阻滯、局部浸潤麻醉和表面麻醉等。椎管內麻醉是將局部通過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內,其中注入蛛網膜下腔的稱為蛛網膜下腔阻滯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稱為硬脊膜外腔阻滯。神經阻滯是將局部注射到身體某神經干 (叢)處,使其支配的區域產生痛覺傳導阻滯,常用的神經阻滯有頸神經叢阻滯、臂神經叢阻滯。區域阻滯則是將局部注射于手術部位的周圍,使手術區域的神經末梢阻滯而達到麻醉的目的。局部浸潤麻醉是直接將局部注射至手術部位,并均勻地分布到整個手術區的各層組織內,以阻滯疼痛的傳導,是臨床小手術常用的麻醉方法。表面麻醉為將滲透性強的局部噴霧或涂敷于粘膜、結膜等表面以產生麻醉作用。復合麻醉是麻醉中同時或先后應用兩種或更多的、輔助藥 (如鎮痛藥、安定藥等)或麻醉方法,使之相互配合截長補短,以增強麻醉效果,保障病人安全,以及滿足某些手術的特殊要求。應根據病情和手術需要、麻醉方法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來選擇麻醉方法。
由于老年人心肺功能較差,給藥前宜小劑量擴容,200-300ml平衡液;脊麻時注藥速度慢,約30-40s;注藥后及時調整將平面控制在T10以下;老年人對麻藥敏感,用藥量宜少而且最好使用重比重藥液,這樣避免了輕比重給藥造成的平面過高而且平面容易通過重力調整[1]。筆者認為經過預處理所有使用低濃度布比卡因腰麻患者給藥后血壓下降幅度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