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50: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教學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衛生部部長陳竺曾說過:“鄉村醫生隊伍將長期為農民群眾服務”,但我國農村衛生資源極為匱乏,人員數量不足、年齡老化、知識老化、衛生執業資格證書獲得率較低等現狀在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普遍存在。①為加強該隊伍的建設,我校從2010年9月起開設了四年制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作為中職農村醫學專業主干課程之一,是臨床各專業學科(外科學、內科學、婦產科等)的重要基礎。為了提高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基層醫學人才,本文將對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初步探討。
1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教學分析
1.1學生特點分析
當代中職學生大多都是初中畢業考不上高中才選擇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農村醫學專業的學生也存在這種情況,他們被稱為“應試教育的失敗者”。這樣的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是不爭的事實,②且組織紀律性、自律性相對渙散,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消極懈怠、興趣不高、缺乏熱情、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專業認識淡薄。但是他們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動手能力強,常常會在上課當場提出很多角度多樣的問題,故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再適用,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教學實踐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問題。
1.2診斷學學科特點分析
診斷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以后臨床課程的學習。其內容包括癥狀學、問診、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檢查、心電圖檢查等。由于各種癥狀的病因、發生機制、臨床表現特點互不相同,問診和體格檢查的內容多、方法較難掌握,實驗室檢查項目多、臨床意義復雜等,再加上學生在上這門課程以前還未接觸臨床,無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所以學生普遍反映學習知識點多、零碎,且難學難記,以致出現沒有興趣、沒有信心學好這門課程的現象。
2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教學方法
針對上述問題,并依據《農村醫學專業教改性人才培養方案》,以鄉鎮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為導向,我們積極改進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的教學方法,以期讓學生能夠掌握本課程的知識和技能。
2.1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作為一個積極因素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特別是課程中的體格檢查,僅憑教材上的文字和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影響。多媒體教學是現階段盛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以把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教學信息有機地整合在診斷學多媒體課件中,直觀地顯現出來,使學生在圖文并茂、聲情兼備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也降低了學習難度,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體格檢查的方法和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多媒體教學可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的教學質量。不過對于一些基礎理論較多的章節,必要時應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效果會更優。
2.2注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案例式教學(CBT),是利用典型案例作為教學媒介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在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教學中應用范圍廣泛,包括癥狀學、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的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法,課前教師精心設計典型案例,將教材內容完全融入案例中,課堂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小組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及討論分析,層層深入并作出相應的診斷,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講授為主的做法,強化了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并且要求學生當堂完成作業,課后還要進一步梳理與學習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識,總結出本次案例討論中自己的不足和收獲,不斷提升自己。CBT的應用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有效促進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提高了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教學質量。
2.3加強PBL教學法的應用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③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創立。④該教學法要求教師課前深入備課,把教學內容設置到若干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并將文字材料發給學生,課堂中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再根據學生討論結果總結。PBL教學法主要應用于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癥狀學教學,如在講授發熱時,教師課前根據該章節內容提出如下問題:“什么是發熱?”“體溫調定點是什么”“人為什么會發熱?”“發熱的病人病史采集應注意什么?”等等,將學生分組并安排任務,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去查閱教材并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中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相互討論,在討論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然后學生派出代表回答問題,教師再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補充并做總結。中職學生大部分學習積極性都不高,PBL教學法的應用為學生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較多,這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PBL教學法除了應用在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癥狀學教學外,還應加強其在診斷學見習教學過程中的應用。Dammers等⑤研究發現真實病人是PBL教學法中一個強有力的學習“激發器”。在診斷學臨床見習中,學生面對的不是文字材料而是真實病人,更生動、具體,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將問題貫穿在整個見習過程中,更容易激發學生對診斷學見習的興趣,且對學習內容印象深刻。
2.4適當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又稱仿真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不無裨益,⑥主要適用于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診斷學病史采集教學。課堂中創設模擬情境,6人一大組,2人一小組,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學生扮演病人,進行癥狀模擬,另一學生扮演醫生,進行病情判斷模擬,完成病史采集模擬訓練過程,其他組學生對其病史采集過程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點評。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還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增強了溝通技巧。此外,通過情景模擬教學法還培養了學生的人文關懷理念,為以后的臨床見習、實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2.5加強演示教學和電子模擬病人教學法的應用,強化技能訓練
【關鍵詞】核醫學教學;臨床實訓;病案教學;比較影像
核醫學作為現代醫學中高端影像技術,已然成為分子影像的支柱,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途徑,在臨床醫療和醫學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核醫學教科書內容簡短而繁雜,包括核物理、儀器操作、放射性藥物和臨床意義等諸多內容;由于核醫學科快速發展的步伐,教科書涵蓋的許多目前不常用、甚至已經被替代了的檢查項目已過于陳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體現不出重點、讓學生不知所云,所以如何與時俱進的改良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習興趣是臨床核醫學教師面對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醫學生未來所從事的職業關系到整個人類健康,臨床工作的特殊復雜性和生命科學的嚴謹性,決定了醫學人才必須是高素質的人才,只有進步優良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全面的現代化醫療專業人才。
1 理論授課與臨床實訓相結合
面對大量的必須掌握的資料,學生們常感到負擔過重、焦慮不安,他們急切地想了解什么是必須掌握的,因此他們感興趣的是怎樣才能將所學的運用到臨床實際中,如果學生發現核醫學對他們在實習和住院醫師期間很有幫助則學習的動力增大。
醫學教育的重要特點是實踐性,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有效推動教育。教師應注重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見習教學并行。指導學生更好地運用核醫學檢查手段,如申請何種檢查方法、如何辨別基本的核醫學正常圖像如骨掃描、甲狀腺掃描等。不應單純地教各種圖像表現而不涉及相關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常見病。同樣,學生應理解他們所學的東西的實際應用價值。在講述一些特殊征象時,先討論實際工作中學生將會遭遇的頻率或者不能正確識別和解釋這些征象將對病人帶來多大危害,則學生的學習動力大大提高。反復強調核醫學對病人診治的重要性和漏診的后果。一些學生可能本身對學習有興趣和動力,而另一些學生則在實踐中遇到實際問題時才會感興趣地學習。對前者只要幫助他們了解哪些是他們學習的即可,而對后者有必要讓其明白掌握某些知識對每天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挖掘學生的內在動力還體現在鼓勵學生成為優秀的、可以經常解答疑難病例的放射學專家。這樣反復讓學生將學到的運用到實際的臨床病例,將學生從被動的聽眾轉化成主動的問題解決者,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學與獨立思維分析的能力。
2 采用典型病例進行教學
案例教學(CaseMethod)始于1870年的美圍哈佛商學院,由哈佛大學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 ?哥倫布 ?蘭代爾(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1)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學的法學教育之中,又稱 “蘇格拉底式教學法”。病例教學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方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案例為基本教材,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讓學生嘗試在分析具體問題中獨立地做出判斷和決策,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法具有獨特的優越性,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典型病例診斷人手,反向引出能支持本診斷的臨床癥狀、體征。結合病例特點提出應該進行的鑒別診斷,再順勢導引出本病的治療方法等臨床必然遇到的實際問題。學生依據臨床實際問題復習在校時學過的理論知識,或查找相關資料而獲取解決問題的辦法。此種以臨床真實病例為中心,圍繞重點,結合核醫學圖像表現、患者病史及化驗檢查提出問題;以學生為主導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臨床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而利用此手段打開學生思路,幫助他們建立起臨床思維方式,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臨床實際工作能力是教學的真正目的。此外,病例教學中多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討論方式,有利于進行充分的相互交流,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等。
3比較影像在核醫學教學中現實作用
比較影像教學法是在教學中采用PET/CT,SPECT/CT融合或者增加CT/MRI/X線片,以此相比較再對相關疾病進行分析教學的一種方法,比較影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核醫學的學習興趣。近年來,核醫學科飛速發展,PET/CT、PET/MRI的臨床應用,將功能成像與解剖成像相融合,有著無法比擬的高靈敏性和全面性。在日常教學中,將PET/CT、PET/MRI對比普通CT、MRI圖像,使學生感受本學科的飛速發展與廣闊的應用前景。核醫學SPECT圖像對于測定腎臟功能、甲狀腺攝锝率、骨鹽代謝等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其圖像對比度較差,解剖分辨率低,沒有明顯的解剖毗鄰關系,對剛剛接觸該學科的本科生來說,往往內容枯燥,難以理解。多種影像對比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記憶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不同影像資料提供的內容加深對該疾病的認識[1];比較影像有助于知識的橫向對比,介紹疾病的核醫學表現時,同時適當介紹該疾病的其他影像表現,運用這種影像比較方法可以找出該疾病不同影像表現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各種影像表現所反映的解剖、病理、生化等信息間的聯系,然后有針對性的剖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影像表現,促使學生知識橫向問的比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總結、綜合能力,同時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和老師探討,從而增加教學效果。比較影像有助于學生對疾病的鑒別診斷,核醫學顯像主要反映臟器的功能改變,而不是病理改變,因此同一種疾病可能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核醫學表現,不同疾病可能具有相同的核素掃描結果。與相關CT或MRI表現及比較鑒別要點,然后結合不同疾病的臨床特點就較容易的對疾病作出診斷與鑒別診斷。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骨顯像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再把與之鑒別診斷的疾病不同的影像表現整體回顧一下,易于理解 [2] 。
4 基礎教學聯系科研發展
科研工作是促進學科建設、發展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徑,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科研能把握學科前沿知識,使課堂內容理解深透,使學生真正弄懂教材內容,從而啟發其學習興趣、培養科研思維和啟迪創新精神。核醫學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可與臨床進行多方面的科研協作。核醫學發展和地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和科研價值的體現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應密切結合科研,教學科研并進。如基因顯像,生長抑素受體顯像同樣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建議在有關章節授課時可結合科研實例進行講授,把部分科研研究成果的立項創意介紹給學生,適當介紹核醫學最新研究進展,突出核醫學的科研價值,增加內容的新穎感,及時跟蹤分子核醫學乃至分子影像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并進行課堂講授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醫學研究的興趣及對核醫學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關鍵詞]動態生物化學;比喻教學法;聯系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生物化學是一門重要且又抽象難懂的醫學基礎學科。本門課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靜態生物化學,研究人體的分子組成;動態生物化學,研究新陳代謝;功能生物化學,研究肝功能;遺傳信息的表達。針對醫學專業學生的動態生物化學即新陳代謝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方法進行探究和總結。醫學專業的學生將來的工作定位是臨床、護理、預防保健等,理應知道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是如何進行的,新陳代謝應該保持動態平衡,如果新陳代謝發生異常輕則會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的會引起疾病甚至導致死亡。新陳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者相輔相成,能量代謝伴隨著物質代謝。因此,新陳代謝錯綜復雜,內容前后聯系比較緊密,然而授課時間并不是連續的,很可能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1]。作為本課程的教師,必須思考生物化學中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及時總結經驗。筆者憑借多年的生物化學教學經驗,發現比喻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都是學生青睞的教學手段,能使書本上枯燥的文字、結構、反應以圖片、視頻呈現或者以自身比較熟悉的事物類比,甚至通過游戲自身模擬分子或者反應,既能使學生對知識點更加容易理解,又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成為真正的學習主導者。聯系教學法、繪制思維導圖能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透徹,對知識點進一步梳理和鞏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融合思政元素是在當前特殊時期和課程思政大背景下較好的手段。
一、比喻教學法
(一)糖代謝
糖是為機體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食物中的糖類消化成單糖之后吸收入血,主要是葡萄糖,平時我們說的血糖指的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教學中,可以將血糖比作手頭流通的現金,一般都維持在某動態范圍內平衡,氧化分解代謝途徑就好比是“花錢”,會降低血糖,補充血糖的主要來源則是食物。當手頭的現金過多時,我們通常會去存錢(即糖原的合成,使血糖降低),手頭的現金過少時,則會從銀行取錢(即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如果銀行里的存額不及時補充而又被取完了,則需要靠賺錢來使手頭的現金或者銀行存額增加(即糖異生,使血糖升高)。總之,“花錢”“存錢”“取錢”“賺錢”都是圍繞調整手頭現金的多少。氧化分解代謝途徑好比是“花錢”,糖原的合成好比是“存錢”,糖原的分解好比是“取錢”,糖異生好比是“賺錢”,這些代謝反應都是以血糖為中心,調節血糖的濃度,使其在動態范圍內維持平衡。糖尿病的病理基礎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甚至缺乏(Ⅰ型糖尿病)或者胰島素受體病變(Ⅱ型糖尿?。е缕咸烟抢寐式档停蛊咸烟菬o法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從而在血液中堆積起來使血糖升高。我們可以將細胞比作“教室”,細胞膜是“墻”,細胞膜上的通道是“門”。胰島素比作“鑰匙”,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比作“鎖”,當鑰匙(胰島素)被破壞、缺失(Ⅰ型糖尿病,胰島素細胞由于免疫系統紊亂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不能與(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不能打開門(即細胞膜上的通道),或者鎖壞掉了(Ⅱ型糖尿病,胰島素正常,但是胰島素受體病變),正常的鑰匙也不能打開門,同學們不能通過門進入教室(葡萄糖不能穿過細胞膜上的通道進入細胞,因此細胞不能獲得葡萄糖供能,葡萄糖堆積在血液中濃度升高)。
(二)酮體的生成和利用
酮體的生成和利用這一內容不僅僅是脂類代謝的內容,它作為肝臟往外輸出能源的物質,它和糖類代謝的關系很密切,意義非常重要。酮體只能在肝臟以乙酰CoA作為原料生成,但是不在肝臟利用,而是進入血液運輸到心、腦、腎、骨骼肌等組織器官利用,因為只有肝臟中有生成酮體的酶,肝臟中沒有利用酮體的酶,心、腦、腎、骨骼肌等組織器官中有利用酮體的酶。在教學中,可以將酮體的生成和利用比喻成學生熟悉的“網購”。乙酰CoA好比是需要購買的“產品”,它的功能是進入三羧酸循環提供能量。心、腎、腦、骨骼肌好比是“買家”,當長期饑餓或者糖尿病嚴重時,此時心、腎、腦、骨骼肌等缺少葡萄糖或者葡萄糖利用率低導致能量供應不上,尤其是大腦的能量主要由葡萄糖提供,那么乙酰CoA從哪里獲得需要乙酰CoA?乙酰CoA在肝臟中“包裝”成酮體,所以酮體好比是“包裹”,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就好比是不同形式的“包裹”。“包裹”是在“賣家”這里包裝完成,而肝臟就是唯一的生成酮體的“賣家”。血液是人體最大的“快遞公司”,負責運輸,將“包裹”運輸到“買家”手中。在“賣家”肝臟包裝進去的是乙酰CoA,在“買家”心、腎、腦、骨骼肌等組織器官才能“拆包裹”,將酮體又分解為乙酰CoA,再為這些組織器官提供能量。這樣的比喻能夠很形象地解釋酮體的生成和利用過程,也突出了特殊要掌握的知識點,并且將酮體生成和利用的意義巧妙結合進來。
二、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技術近年來迅速興起,并逐漸進入課堂,比起“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多媒體課件的精美圖片、形象生動和不斷變換的畫面、內容豐富且聲情并茂的聲像資料等,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奮、愉悅的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同時多媒體教學不用耗費很多時間在板書上,擴大了教學信息量,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老師的表達方式多樣化,不再是“黑板加口授,有理說不清”那么單一、呆板,能起到語言文字無法替代的作用,有種“只可看圖,不可言傳”的意境。比如分子結構、蛋白質的α-螺旋、β-折疊、DNA的雙螺旋結構,通過圖片能夠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出來。又如糖尿病的病理基礎及一系列病癥之間的聯系,通過視頻可以短時間讓學生看到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清楚知道因果聯系。另外,在生化實驗教學中將微課有機結合起來。微課短小精準,可以將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實驗結果及分析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掌握實驗目的、原理;同時也通過視頻,觀看整個實驗操作過程,更加直觀形象地掌握實驗操作步驟。此外,還可以通過視頻,看到實驗結果并對照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更容易掌握實驗。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學習,反復揣摩,這使生物實驗教學不再拘于傳統課堂,而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微課的形式展現生化實驗能夠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對實驗及理論的理解和分析,達到實驗與理論一體的目的[2]。
三、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學到書本上的知識,即將教學和游戲巧妙結合起來。游戲教學法貫徹了“寓教于樂”的教育原則,“寓教于樂”是一種先進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游戲內容必須與教材緊密聯系,在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教學目的和要求,注重教學效果,要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根據教學內容考慮游戲的內容和形式。在課堂中適當地設置游戲環節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使枯燥的知識趣味性增強,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在呼吸鏈的教學中,通過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對該知識點更容易理解。呼吸鏈指的是遞氫體和遞電子體按一定順序排列在線粒體內膜上,將代謝物脫下來的成對氫原子傳遞給氧生成水的過程。將講臺比作是線粒體,請若干個學生到講臺上來模仿兩條呼吸鏈上的傳遞體,用兩支筆代表代謝物脫下來的成對氫,筆帽代表電子。在傳遞過程中,兩條呼吸鏈氫的傳遞不同,但是電子的傳遞是相同的。氫原子解離成氫離子和電子,將筆帽取下繼續由遞電子體傳遞給氧,使之成為負氧離子,再與兩個氫離子結合生成水。這樣學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氫的傳遞和電子的傳遞,也能區別兩條呼吸鏈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聯系教學法
生物化學是醫學基礎科目,它與解剖、生理、遺傳、內科、健康評估等多門學科都有聯系,與臨床疾病的診斷、檢驗關系密切,它自己本身的新陳代謝也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3]。所謂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聯系既是客觀存在也是普遍存在。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當將相關方面的知識進行合理聯系,將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學理論知識,進而構建系統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比如核酸、蛋白質的合成以及遺傳信息的表達與遺傳學緊密聯系。在學習核酸的同時,結合比喻法將DNA比喻成“老板”,mRNA比喻成“秘書”,tRNA比喻成“搬運工”,rRNA比喻成“裝配工”,核糖體是“裝配車間”,氨基酸是“原料”,蛋白質是“產品”。在老板的指令下,mRNA傳達命令,tRNA搬運氨基酸到rRNA,和蛋白質裝配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將核酸在細胞中的定位及功能與中心法則(DNA轉錄成mRNA,再由mRNA翻譯成蛋白質)、遺傳信息的表達、蛋白質的合成相互聯系起來。比如生物氧化的概念,指的是糖、脂肪、蛋白質等在體內徹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且釋放能量的過程。教材中生物氧化章節中介紹CO2和H2O的生成,能量又如何儲存,生成ATP。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糖代謝中的一些化學反應舉例,同時為糖代謝的講解奠定基礎,比如CO2的生成方式氧化脫羧以異檸檬酸和α-酮戊二酸為例。H2O的生成可以與水的代謝中水的動態平衡聯系起來,其中有一個來源是代謝水,而代謝水從哪里來?以這種方式引出“呼吸鏈”這個知識點。另外,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以以糖的無氧氧化中ATP的生成為例,氧化磷酸化可以以三羧酸循環中的四次脫氫反應為例,將氧化磷酸化與呼吸鏈、線粒體和有氧綁定在一起。既可以對比兩種ATP生成方式的不同點,又能通過對比得出哪種方式是主要方式,哪條氧化呼吸鏈是主要方式。另外,在講解脂類代謝的同時,也可以與糖代謝聯系起來,比如上述比喻法中提到的酮體的生成和利用,將其與糖尿病相互聯系。蛋白質分解代謝應該聯系靜態生物化學部分蛋白質的知識,比如蛋白質消化成它的基本結構單位氨基酸之后,而在學習過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的基礎上,再學習氨基酸的代謝。
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在特殊時期,“線上”教學尤為重要,具備較高的線上教學能力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在“線下”教學的同時,也可將課件及相關的拓展視頻、自創的實驗微課等上傳到職教云平臺,供學生課前預習及課后鞏固,拓展學生學習的深讀和廣度??梢越璐似脚_進行簽到考勤、完成平時的作業,既節省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和統計的工作量,又使學生平時成績的量化度和準確度得以提高。
六、繪制思維導圖
生物化學課程抽象難懂,動態生物化學網絡性太強[4],不是僅靠記憶就行,更多的要有自身的理解和思考,才能一通百通?!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結合比喻法將復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把各章節的內容融會貫通,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體系,使學生理解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知識乃至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性,并且可以通過“認識—實踐—認識”進行舉一反三,可以應用于其他學科、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中。通過舉行思維導圖大賽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認識用于實踐。
七、融合思政元素
課程思政在大學課程中已深入人心,為適應新時展的要求,生物化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發揮課程立德樹人的作用,進而又能促進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使思政與生物化學教學做到同向同行,如思維導圖大賽的開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又使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得以進一步鞏固。八、結語教無定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水平,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采取相應的策略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晁相蓉.多管齊下提升生物化學教學效果的探索與實踐[J].生命的化學,2021,41(6).
[2]朱寶安,尹麗.微課在醫學高專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10):544-546.
[3]蔡曉霞.聯系教學法在高職高專生理學教學中的運用和體會[J].生物技術世界,2014(6).
1、PBL教學法在檢驗醫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在檢驗醫學臨床實習中采用PBL教學法,主要指以病例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通過學生到書本中、實習過程中自主尋找答案,強化對理論知識和臨床檢驗工作的感性認識,理論聯系實際,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其具體操作為:①帶教老師根據學習目的、學習要點擬定出本專業主要學習問題,給出合適的案例,要求學生為討論作充分的準備;②安排學生自學,尋求答案;③學生集中討論,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④教師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或遇到的難題給予引導、指正,最后由老師歸納總結;教師進行總結分析后把預先準備好的一些檢驗結果再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再對這些結果進行分析,并從理論上解釋疾病的實驗診斷與臨床癥狀的聯系,以及就如何應用手中的檢驗結果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提出建議;⑤采用出科考試這一教學評估手段,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掌握的程度。
2、PBL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2.1師資力量培訓與帶教老師篩選
首先需要帶教教師進行PBL的理論知識學習。必須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進行新教學方式的訓練。并對教學內容充分準備,在臨床生化檢驗、臨床免疫檢驗、臨床微生物檢驗、臨床基礎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等亞專業中合理篩選出典型案例后,結合最新研究進展,根據檢驗醫學學科特點和授課特點加以整理和編輯,才能實際應用。在PBL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不僅要求教師扎實的掌握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知識,更要求教師對知識有靈活應用的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討論熱情的能力以及令學生有序發言、動靜結合的組織能力。由此可見,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而我們遴選出臨床經驗豐富、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且具有副高職稱的人員作為檢驗醫學專業實習生帶教老師。
2.2帶教老師在實習教學過程中引導、點評
PBL教學是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轉變,教師在實習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既要保證學生學到知識,又要掌握實驗技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假設、演繹、推理,繼而自己提出問題、自行解決,能從多種資源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并在適當的時候指出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存在的疑點,引導學生將問題細化,深入地思索,鼓勵學生能夠徹底了解有關概念和理論。切記不可采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而應該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答辯、爭論,帶教老師只需在適當時候加以啟發、指點或點評。
2.3學生在實習教學過程中主動性發揮
PBL教學除要求帶教老師需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臨床經驗之外,學生需要充足的時間查詢資料、發現問題、自我總結、小組討論、思維激蕩,才能逐漸形成批判性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針對這一情況適當調整實習時間安排,使之更好地與PBL教學相適應。在病例討論過程中,應將學生擺在教學課堂的主體地位。討論時尊重并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對于個別學生發言不積極,準備也不充分,沒有認真參與到討論之中,甚至有的學生根本沒有準備的情況,帶教老師更需要重視這部分學生,主動向他們提問,培養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參與到討論中來。
關鍵詞:醫學心理學 教師 教學方法優化
教學始終需要由教師來完成,因此,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著醫學心理學的發展快慢。在當前形勢下,醫學心理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臨床經驗是推動醫學心理學發展的基礎。
一、教師是醫學心理學的發展基礎
醫學心理學是新興的邊緣學科,它的發展將直接依賴于執教老師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因此,在研究醫學心理學的教學方法之前,就有必要對醫學心理學的教師進行分析。
1、醫學心理學教師的專業知識
醫學心里學需要教師具備醫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但目前各高校的醫學心理學的教師隊伍參差不齊,同時具有醫學和心理學專業知識的教師少之甚少,更多的是以“混合型”的教師居多。因此,要保證醫學心理學的發展,首要任務就是提高醫學心理學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筆者認為,作為醫學心理學教師,在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同時,需要對心理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掌握,至少是在給學生上課前需要對心理學的相關學科進行學習,哪怕是不專業,也好做好引導。在高校,學校也需要加強對醫學心理學教師的培訓力度,以此來提高醫學心理學教師的專業知識,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2、醫學心理學教師的臨床經驗
醫學心理學是醫學的基礎,也是心理學的分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其實踐性決定了醫學心理學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醫學和心理學基礎知識,同時也應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應該說,臨床經驗(如心理診斷、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是醫學心理學發展的基礎保障,只有醫學心理學教師將理論應用于臨床,在臨床中來豐富和實踐理論,最終應用于教學,這樣的教學才具有可行性。筆者認為,在高效的醫學心理學教學中,高校應積極和相關醫療單位進行合作,通過提高醫學心理學教師的臨床經驗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作為一個優秀的醫學心理學教師,自身的社會閱歷和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影響其教學質量的因素,教師本人也應在實踐中不斷審視自我,通過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來保證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優化醫學心理學教學方法
醫學心理學作為新興的邊緣學科,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要提高教學效率還需要通過教學方法的優化來完成。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上好緒論課,激發學生興趣
醫學心理學是什么,為什么要學,學了做什么,怎么學?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在緒論課中讓學生了解和思考的問題。在教學中發現,很多教師認為緒論課不涉及專業知識,不重要,其實是犯了認知上的錯誤。上好緒論課,不但能讓學生明白醫學心理學的本質,掌握好學習方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是基礎保障。教學中,教師應將醫學心理學的作用、地位、基本內容、課程框架等基礎知識告知于學生,通過豐富的臨實來演示和證明醫學心理學的作用,讓學生喜歡并樂于去自主的學習醫學心理學。
2、講好基本理論,保證教學有效
醫學心理學既然作為新興學科,其基本理論就是重點,因此,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行為主義理論、精神分析理論、認知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來學習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為將來的實踐打下基礎。
3、過程形象化,促進學生接受
眾所周知,心理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其中涉及的概念、定理等基礎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進行相關的演示,同時也可以通過對形象的比喻來闡釋相關的概念,讓學生學得透、抓得牢。
4、用對比講解,分清心理現象
心理想象有正常心理現象和異常心理現象之分,醫學心理學雖然研究的范圍較為廣泛,但無外乎心理現象這一本質。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在對比分析中來了解心理現象,如在進行正常心理現象的分析過程中,引入異常心理現象來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區別。有如在對疾病的發展、發展和變化的過程研究中,正常心理因素的作用和規律是如何的?相反,如果這些心理因素發生了變化,疾病是否會發生變化,如此對比教學,有利于學生對醫學心理學的系統認識和學習。
5、理論實際結合,提高應用性
醫學心理學作為實踐性學科,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來進行學習。如在心理測量的教學中,由于很多量表都涉及多個概念,要學生單純的去記憶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制作量表的過程來認識和掌握量表的基本特點。如學習“抑郁狀態量表”中,通過問題的設計、分數的計算、常模的選定和報告的填寫過程來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最終達到理解和應用的效果。此外,醫學心理學中也設計很多較為混淆的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引入生活實例來證明理論的討論過程來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深度。
作為新興的醫學心理學,目前教學也還處于探索階段,本文也就簡單對教學方法的優化做了簡單分析,教學實踐中還需不斷豐富和總結,以期促進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梁煒、張紅梅、陳佐明:多種教學方法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年35期。
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方法PBLSP隨著我國綜合國立的不斷提高,科技、文化、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吸引了大批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自1950年我國招收第一批33名來華留學生以來,至2011年來華留學生人數已超過29萬人次。留學生人數增長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人矚目,但同時也對留學生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嚴的標準。留學生教育現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留學生教育水平已成為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標桿。目前,西醫專業來華留學生的總規模已居各專業第二位,2011年來華醫學留學生人數接近4萬,來華醫學留學生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迫切需要與國際先進的醫學教育模式相接軌。蘇州大學自2004年開始招收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我院從2007年起開始開展醫學留學生的臨床教學工作,結合數年的臨床教學工作經驗,淺談針對來華醫學留學生的教學方法,旨在提高留學生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和綜合授課能力,建設優質的留學生師資隊伍
蘇州大學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和我國大部分院校的多數留學生一樣,主要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地區的留學生來華前均無漢語基礎,在經過2年多的來華留學生活后,僅少部分留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漢語基礎,但水平仍非常有限,大部分留學生仍不具備醫學相關的漢語交流和理解能力,因此英語教學和英語交流的能力,成為保障和提高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質量的關鍵。目前,我們負責給留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師均為中高級職稱以上、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醫生,他們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和中文教學經驗,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部分教師還具有海外留學經歷,但大量的專業英語詞匯和需要進行流利的英語口語交流,仍成為了留學生教學過程中最大的障礙之一。因此,如何使教師克服語言障礙,使用流利和專業的英語進行授課,并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成為保障和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鑒于此,可以采用三級培訓的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第一級為通過每周定期的英語交班、英語沙龍,組織科內英語學習;第二級為通過組織教師進行國內英語專業脫產培訓;第三級為選拔優秀教師至國外醫學院校進行研修。對于進行留學生教學的教師資質需建立一定的準入制度,對新開課的老師必需進行試講,不合格者不能進行授課,同時通過采用師生互評、隨堂聽課等多種方式,加強教學督查,及時收集教學過程中反饋意見,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組織進行英語講課比賽,對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組織教師至國內兄弟院校和國外醫學院校進行觀摩、學習、培訓,學習兄弟院校留學生英文教學的經驗。建立考核機制,考核內容包括英文教學的水平、英文教學的課時、講課比賽的成績、課件質量等,考核結果與教師職稱晉升、國外培訓等掛鉤,激勵教師教學積極性,建設優質的留學生師資隊伍,良好地完成留學生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二、充分備課,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于國內的醫學生而言,留學生更具備思維敏捷,勇于發言等特點。因此,朗讀英文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符合教學要求,也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尤其是進入診斷學、內科學等臨床科目教學的階段,學生的探索欲、求知欲更強烈,要求授課教師可以進行生動的、熟練的、理論聯合臨床的講解。因此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在授課前要充分備課,這不僅是保障課堂質量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有資料顯示,中文教學的備課與授課時間比為5∶1,而英語教學的備課與授課時間比為20∶1。在課前,授課教師應對所涉及的專業英語詞匯進行熟讀,熟練掌握教授內容,查閱相關中英文教材,對講解內容所涉及的最新的概念、進展進行補充,擴大知識范圍。同時,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撰寫英文教案,包括本次課所要講授的主要內容、重點及難點。制作的課件需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調理清晰,可通過流程圖、比較式表格、圖片、FLASH動畫等形式,有序、生動、簡明的反映講解的內容,而不能采取將教材上的英文字句全部復制到課件的方式。授課中,要向學生進行啟發式提問,增加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多提問,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讓課堂變為老師的“一言堂”。
三、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在對醫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除了教授學生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外,還需要教授給學生正確的臨床思辨能力。因此,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顯然存在很多弊端。
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1969年美國神經學家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Mc Master大學首先創立,并首次將其應用于醫學教育領域,被直譯為“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它是指在臨床前期課或臨床課中,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其特點是打破學科界限,圍繞問題編制綜合課程,以塑造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培養創新力和理解獲取新知識、有效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PBL通常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或教學,一般6~8名學生一個導師,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維、推理和分析,導師只起導向作用,維持小組向既定的教學目標進行,通常不直接回答學生的提問。PBL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強調學習者的主動學習,重視學習者間交流合作,突出外部支持與引導在探索學習中的作用。它利用現實世界中常見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查閱檢索書籍、期刊雜志和網絡資源、和他人討論等途徑來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對新舊知識結構重新整合,在科學合理的框架下模糊各學科的界限,突出了相關學科的橫向聯系,是一種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思維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近年來部分醫學院校已經開展了PBL教學,PBL教學的優勢決定了在留學生教學過程中廣泛推廣開展的趨勢,但在我國PBL教學存在如教師PBL教學經驗不足、師資力量不夠等困難,因此需結合我國的教學現狀,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PBL教學模式。
四、模擬的實習方式,身臨其境,事半功倍
1.標準化病人又稱模擬病人(simulated patient SP),或者病人指導者(patient instructor),是指正常人或慢性病病人同意充當某一疾病的模擬病人,其經過訓練之后,在輔助學生臨床學習或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扮演病人的角色配合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并且能夠表現出某一疾病患者的心理社會特點。同時根據自己感受在專門設計的表格上記錄并評估醫生操作技能,充當評估者和教學指導者。在發達國家SP不但在教學實踐及考核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在醫師執業考試、臨床技能考試中加拿大等國也已經開始使用標準化病人。在我國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在醫學教育領域中SP的應用起步不久。由于資金、人員、專業性強等多方面原因,非醫學專業中篩選出標準的SP具有很大的困難,很多院校采用了醫生擔任SP。醫生擔任SP的不足之處在于對專業了解太強,對學生會形成誘導性回答,或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壓力。留學生由于語言障礙,很難進行并完成臨床問診、體格檢查等,但SP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模擬臨床的環境,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這種教學方式能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利用所獲得的資料做出初步診斷及進一步處理的計劃。另外,從標準化病人反饋的信息中可發現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如漏問相關陰性癥狀,漏查一些與鑒別診斷及并發癥有關的體征等,從而可以使教師可據此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對常見的錯誤進行討論,提高教學質量。
2.模擬人。由于患者維權意識的增高,醫患關系的不協調,對醫學生,尤其是留學生來說,要進行臨床操作非常困難,因此采用模擬人或各系統的模型,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動手,感受到臨床工作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技能。
五、加強留學生管理
來華留學生來自多個不同的國家,很多學生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在尊重他們各自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同時,還需使得他們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對學校的規章、制度必需遵守。加強對留學生的管理,建立全面的綜合測評機制,比如:出勤率、見習考核成績、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等進行綜合測評,來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質量。
總之,隨著留學生教學的進一步開展,需要我們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進行探索。練好英文教學能力的“硬功”,并“走出去、取進來”,向國外優秀醫學院校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國情,結合來華留學生的特點,尋找合理的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滔.中華留學教育史錄(1949年以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6.
[2]岑建君.搶抓機遇,應對挑戰,促進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6,(5):47-48.
[3]孫紅亞.印度留學生組織胚胎學教學的體會[J].南方醫學教育,2008,(2):30-31.
[4]胡曉艷,姜梁.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全英文教學體會[J].西南軍醫,2012,14(1):194-195.
[5]何瓊瓊,程瑞雪,文繼舫,等.病理學雙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實用預防學,2006,13(2):458-459.
[6]董鑫,張潔,崔靜,等.留學生病理學實驗全英語教學的實踐和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2):191-192.
[7] Oneill P,Duplock A,Willis S. Using clinical experience in discussion with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groups[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6,(11):349-363.
[8] Price E G, Windis h D M, Magaziner J, et a1. Assessing validity of standardized patient ratings of medical student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using the Roter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J].Patient Educ Couns,2008,70(1):3-9.
教師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個別教師對實驗課的認識或態度不端正、不科學[3]。他們往往擔心學生實驗過程出問題,進展不順利,對整個實驗過程,尤其是注意事項再三強調,生怕學生做不好實驗。對他們來說,實驗教學過程越順利,學生完成實驗越快,教學效果越好。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場面:整個實驗課堂格外安靜,秩序井然。學生按部就班地根據書本和教師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沒有討論,沒有提問。實驗教學開展得很順利,學生也很順暢地完成了實驗,原本計劃需要花費2個小時的實驗,不到1個小時即可結束。學生得出的結果非常完美,幾乎可以和書本的結果媲美。教師和學生都很高興和滿意。但這種看似完美的表象背后卻是令人擔憂的結局,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實驗,長此以往便會形成這樣的心理定勢:實驗就是簡單的重復。細胞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探索性很強的學科,實驗過程太過于一帆風順會大大降低其探索性、新奇性和趣味性,也很難訓練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很容易喪失對實驗課的興趣,因此也難以產生在未來開展深入科學研究的興致。
2新方法的嘗試
2.1反面示教法
反面示教法也稱為錯誤示教法,簡稱“示錯法”,通過在示教的過程中故意示范錯誤的方法,增強學生對錯誤操作的認識,以此來強化學生對正確操作方法和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以反促正,從而實現正確的理解概念,或在真正的操作中避免錯誤[4]。這種方法對于以方法學教學內容為主的課程尤為適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顯微鏡的使用。顯微鏡是細胞生物學實驗研究最基本、最為常用的實驗儀器,因此,本教研室歷來都把顯微鏡的使用安排在本科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第一堂課進行。目前絕大多數教師采用的實驗教學方法都是正確示教法。也就是在學生正式動手操作之前,由教師以播放視頻或者親自動手演練的方法為學生演示整個顯微鏡正確使用的過程,同時指出使用過程的注意事項,以期使學生掌握科學使用顯微鏡的方法。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發現,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依然會出現種種不規范操作。我們總是不遺余力地讓學生記住更多的知識,其實這不僅違背了記憶的規律,也不符合心理學的特點。仔細分析發現,這是因為顯微鏡正確的規范操作內容太多,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會因為記憶倦怠而產生遺漏,從而出現操作不規范的現象。“聽而易忘,見而易記”。因此,從記憶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利用錯誤示教法“新”、“奇”和“少”的特點,教師先以反面教學的方式故意示范錯誤,比如在觀察切片時故意不用低倍鏡而直接從高倍鏡進行觀察,關閉顯微鏡時故意不將光源調到最低,諸如此類,然后再由學生找出教師示范過程中哪些操作是錯誤的。而學生遺漏的地方往往就是記憶的盲區,或者在實際操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再由教師一一指出。實踐發現,反面示教法的教學效果非常好。
2.2問題導向法
問題導向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即“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小組討論及自學的”的教學模式。最早由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醫學院提出并開始實施。其設計理念是以問題為基礎,結合臨床實踐,倡導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學習,經過提出問題、查閱資料、討論研究和總結反思4個主要步驟獲取知識[5]。雖然這一學習方法最早是依據臨床醫學教育的學習特點提出來的,但也可嘗試在細胞生物學的實驗教學中加以應用,因為細胞生物學一樣具有知識面大、知識網絡性、系統性強以及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的特點。問題導向法在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可以簡化后加以利用,也可稱為任務導向法,即由教師提出問題或任務,由學生根據問題或任務選擇合適的觀察對象或實驗方法,對問題或任務作出回答,最終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這一方法在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一課中較為適用。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提出如下三個問題或任務:①顯微鏡下的物像與肉眼實際看到的物象有何區別?②根據生物繪圖的要求,繪制高爾基體圖和中心體圖;③根據生物繪圖的要求,繪制有絲分裂期各個時期的圖。擺在學生面前的有4張切片,分別是:①字片;②貓脊神經節切片(硝酸銀染色);③馬蛔蟲子宮切片;④洋蔥根尖切片。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任務,自己選擇合適的觀察對象。這樣將促使學生對之前課堂上理論學習的知識進行回憶,如高爾基體和中心體的形態特征,以及有絲分裂各期的特點等,不僅有利于知識的鞏固,還能訓練學生如何根據觀察目的或任務選擇合適的觀察對象。問題導向法教學有助于增強實驗的目的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專注度。
2.3自主探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