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50: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路交通規劃標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道路交通、規劃設計、現狀、策略、建議、思考
中圖分類號:S7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 abstract 】 the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 refers to the given the planning period, the scheduled target basis, according to the urban traffic investigation, analysis, forecast and appraisal social economic benefits etc, make rational urban traffic structure and road network lin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according to its own after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of the road traffic planning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and thinking.
【 key words 】 road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trategy, Suggestions, thinking
城市道路交通就像人體血脈,血脈相連生生不息,故道路交通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城市經濟發展的快慢,規劃好城市道路交通是推動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人口規模不斷壯大、經濟高速發展,城市道路交通也面臨很多新的問題,本文就來探討這些問題及緩解策略。
城市道路交通現狀分析
1、道路交通堵塞擁擠嚴重。隨著城市化高速發展,城市人口規模不斷壯大,資料顯示全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約有80%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低于全國人均道路占用面積,交通擁擠堵塞問題已經成為各城市亟待解決的難題,同時也成為民眾憂慮的焦點,隨后政府高度重視這個問題,頒布條例規定全國部分城市實施道路交通的“暢通工程”,通過行政手段促進道路建設和交通管理協調,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擁擠堵塞問題。
2、投入力度跟不上城市化經濟發展,造成道路交通設施不足。人們在意識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重要性后,加大城市道路建設投入,但城市化推進使得用地規模不斷擴大,人口涌向城市機動車數量不斷增多,沒有足夠的物力、人力或投入跟不上緩解道路網線壓力,各項指標偏低,不能達到國家標準,供給不足造成道路設施不夠先進,后續問題嚴重。
3、道路的增長速度不能滿通增長要求,加之人行道標示過于陳舊,現在沒有與時俱進、合理的設計和標志,導致車輛與行人混到一起,不利于出行交通安全。
4、道路網線空間結構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地規劃管理體系,交叉口多、支路不完善、缺口大、路況差形成少、彎、窄、堵的交通網線,不利于城市交通發展。
5、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偏低,沒有足夠的宣傳來宣導市民提高交通意識,亂停車輛、亂占車道、亂丟垃圾的陋習普遍存在。
二、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緩解策略
鑒于上述提到的交通問題,提出以下緩解對策。
1、緩解道路交通堵塞擁擠要建立整個完善的道路交通開放性規劃系統。目前,許多城市投資巨大、修建立交眾多的二環、三環主干道路,但由于輻射道路干線和支線建設滯后,沒有形成與環線相配套的完整道路及相應的管理系統。所以筆者認為:解決交通堵塞問題的重點不要光局限于建設道路交通設施,而應擴大到建立一個以社會化公共交通網絡為主體,以快速交通為骨干的多層次、多元化交通方式協調運行的開放性系統,此外在這一系統中,道路建設、客運系統、貨運系統及相應的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都要合理的規劃研究。
2、路網結構要與城市化經濟發展和道路交通的增長相適應。以一個以城市干路和鐵路圍合的相對獨立的居住區為例,之前多建設規劃成方格網式路網,現為與道路交通增長相適應,可規劃建成一個環放結構的路網,將交叉口規劃設計成“T”形或“Y”形交叉結構,這種結構方便了居住區中心與道路的交通聯系,更避免了機動車交通直接橫穿居住區的危險,同時也減少了道路交叉口數量,減少路口沖突點數量,便于組織管理交通。所以說道路交通規劃一定要設計層級清晰,功能明確,過境交通和日常交通互不干擾的路網結構,來順應道路快速增長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交通路網結構和有效地規劃管理體系。近年來,河南省各地市加大對外道路建設和改造城市擁堵路段,逐步完善交通路網結構,形成合理的規劃管理體系,我市修建地鐵1號線,來緩解交通擁堵現象;建成通往各地市的高鐵,有效地分離了過境車輛,搭建溝通各地的橋梁;這些對道路交通規劃都卓有成效。
4、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盡量減少私家車流量,因為公共交通運輸效率高、污染少,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實施公交優先是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員,減輕城市道路壓力,緩解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徑。此外,如果不可避免私家車流通,可加大停車位建設進一步緩解城市道路交通難題。
5、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管理,大力宣傳交通意識,提高市民交通意識,使市民充分認識公共交通的地位、作用和性質。政府可頒布條例,實施措施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加強道路交通管理設施和安全設施建設,同時也要大力宣傳倡導市民提高交通理念,樹立交通維護人人有責的意識。
三、對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的建議與思考 針對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現狀,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對道路交通規劃提出一點建議與思考。
1.道路出入通規劃設計。目前城市交通流量日益增加,快速公交路、主次干道、支路等越來越多,建議居住區車輛出入口不要設在城市快速公交路和主干道上,可設置在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上,并距道路交叉口50米以外。此外在同一條城市道路上,建議不要設置多個出入口,盡可能歸并為一個出入口,且出入口寬度要與相接城市道路紅線寬度相協調,需要進行功能劃分的應通過小區內部路進行交通組織。
2.對道路交通規劃的設計要統籌全局,面面俱到。建議從道路基礎設施狀況、土地利用與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設施及現代化程度、交通秩序、質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體制、政策、規劃及宣傳教育等方面對城市道路交通規劃進行全面分析。
3.編制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必須仔細分析城市布局的結構特點。城市布局結構會直接影響居民出行方便與否,從而影響城市公交線路走向和公交基礎設施的布置。建議大城市周邊的地域面積小點的城市,為加強地域間的溝通,方便居民出行和促進城市發展,建議在公交路線的規劃上,應充分考慮公交車運營線路的合理里程,在各區域內以“環形”公交運營線路為主,各區域之間采用“直線形”運營線路連接。 4.將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使城鄉實現“公交城鄉一體化”勢在必行 ,因為實施“公交城鄉一體化”,可以有效地簡化規劃管理程序,充分結合地域的人文風情、自然資源等將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方便地市的溝通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5.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和規劃道路交通健康發展。政策的支持和法制的管理是保證公交系統健康發展的基礎。對公共道路交通采取財政補償、政策支持、并將財政投入予以法制化的保障,將其納入強制性規劃中,將交叉口優先的路段優先寫入法律中,確保公交快速、準點、通暢的運營,同時加大對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設定合理的公交車票價,充分發揮物美價廉的導向作用,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
6.建議規劃要適當提高城市路網密度和注意城市道路等級的綜合協調,以保證城市的交通功能。在規劃設計施工圖中應充分考慮轉彎半徑、超高、功能性建筑和景觀建設的綜合要求,以確保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中的景觀效果;在區塊的控制性規劃階段應綜合考慮高程、線型選擇、道路與橋梁的銜接問題,以滿足城市道路的坡度、防洪要求,同時盡可能降低城市道路交通開發成本。綜上可知,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的合理可以有效地推動城市總體規劃戰略的成功實施和城市的建設發展。所以規劃一定要立足長遠,著眼全局,以人為本才可實現道路交通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綱;淺議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規劃設計[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關鍵詞]道路交通規劃;可持續發展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的數量和規模都得到了空前發展。城市交通作為支撐城市活力的最主要的基礎設施,在城市生產、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近年來, 我國各城市都加大了城市道路的建設力度, 但機動車數量增加的速度遠大于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增加,城市道路交通系統普遍存在著眾多的問題。
1 我國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事故頻發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穩步上升和機動車利用程度的增加(人均出行距離),城市中的交通事故頻繁發生,中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超10 萬人,居世界第一。此外,還有大量非致命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人喪身車輪,每1分鐘都會有一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傷殘。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
1.2 交通擁擠
汽車數量超過城市道路網的承載力,就會導致交通擁擠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交通擁擠是汽車社會的產物。在人們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擁擠現象尤為明顯。據研究,深圳市僅交通擁擠導致的時間延誤損失與空氣污染加重導致的損失,2007年全年深圳市區范圍內按交通擁擠測算的社會總成本為51.3~64.9億元人民幣,占當年深圳市區地區生產總值(GDP)的1.5~1.9%;按交通擁擠及較擁擠情形測算的社會總成本為103.9~132.5億元人民幣,占當年深圳市區地區生產總值(GDP)的3.0~3.9%。
1.3 交通公害
交通公害主要表現為噪聲污染和大氣污染。噪聲源主要是汽車的喇叭聲,它會引起聽覺疲勞或聽力損傷,嚴重干擾道路沿線居民的睡眠,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車輛排放的大量CO,HC,NOx,SO2,鉛化合物等廢氣造成嚴重的城市大氣污染,從世界范圍來看,排放的氮氧化物的60%,一氧化碳的78%,炭化氫的50%是由于交通運輸而引起的,我國目前由交通運輸所造成的城市大氣污染中占50%以上。
2 加強我國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 城市土地利用應當通過TOD 進行組織
TOD即以公共交通引導土地開發,它能避免因過度機動化導致的城市布局分散。運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汽車運客與使用小型轎車運客相比,道路占用長度減少近90 % ,節省油耗約80 % ,排放的CO、HC、NOx分別降低86 %、95 %和90 %左右。因此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我國城市交通堵塞,保障普通市民出行的基本戰略。
首先應當從規劃層面貫徹公交優先思想,通過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布局錨固城市客運交通樞紐位置,依據客運換乘樞紐確定軌道交通或快速公交線網,依據公交線路和沿線土地利用確定公共交通站點,優先考慮公交專用道、港灣公交站、路外公交站設置,而后考慮小汽車車道的設置,將高效率運輸方式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放到第一位,使居民養成乘公交習慣,將居民出行引導到公共交通。另外目前各大中城市都在建設快速軌道交通,軌道交通將能進一步引導站點附近的土地高強度開發。我國應在功能分區基礎上,沿軌道交通站點或公共交通站點發展TOD,土地開發與軌道交通建設相互整合,積極鼓勵居住、辦公和零售開發集中在車站附近,使居民能夠方便地利用城鐵出行,同時,設計友好的步行環境,將公交系統與完善的行人和自行車設施結合起來,努力營造一個適宜的社區環境。
2.2 研究城市交通發展戰略以保證道路規劃彈性
城市交通規劃包括城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城市交通綜合網絡規劃和城市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當前, 許多城市正致力于繼續加強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開發規劃及建設, 提出要建成城市快速交通系統, 完善城市交通網絡, 但往往較少重視城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在制定道路網絡規劃方案時,均以分析預測為依據,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估計不足,特別是在路網規劃中對系統的應變能力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例如一些過去處于城市邊緣的地區,由于這些牽動因素的綜合作用,會逐步發展成為銜接老城區核心的發展方向的重要地區。如果對這些區域發展環境因素、城市產業結構的變化和人口的發展論證不足,往往會造成城市用地布局不當,設計標準采用不當,路網規劃彈性不夠,形成新的交通約束。因此,規劃時做好路網的發展戰略研究,對道路交通需求進行有效的規劃管理,才能為城市道路網系統未來的發展留有余地。
2.3 城市道路的環境功能應與交通功能、空間功能并重
城市道路的功能主要有3 個方面, 即交通功能、城市空間功能和環境功能。在傳統的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 比較重視道路的路網布置、線型設計、車道數確定、路面結構形式等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間功能,而忽略環境功能。在現代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 應該把城市道路的環境功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均應從城市的環境整體出發, 根據不同區域的要求, 就空間組合、景觀風貌、特色建筑、道路橫斷面組成等進行綜合規劃設計, 使各構筑物組成的空間輪廓、尺寸比例、色彩線條等相互協調、和諧美觀, 以提高城市環境的整體水平、改進市民生活質量, 給人以舒適、安逸和美的享受, 同時也使城市道路的景觀風貌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以滿足人們對交通和環境的要求。例如加拿大的道路規劃設計建設部門,是以保護道路周圍環境為出發點來進行建設,自然森林資源絕不能遭到破壞。
2.4 城市道路斷面布置和交叉通組織應以人為本
混合交通為我國城市交通的特點, 在長期的道路規劃建設中堅持采用三塊板道路斷面, 注重車行道規劃, 忽視機非分流系統設計, 造成交叉口處沖突點增多以及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相互干擾的被動局面,交叉口也成為路網系統中最為脆弱的瓶頸。
道路斷面設計必須考慮步行友好,注重街道景觀設計,注意道路綠化配置,注重連續、安全步行系統建設,主次干路必須設置分隔帶和行人、自行車過街安全島,以提高城市道路的宜人氛圍,減緩機動車交通帶來的噪音、尾氣等環境污染,提高道路安全性。平面交叉口的設計最為重要的是保證通過能力與路段通過能力的匹配,這就要求進口必須拓寬,增加進口車道數量( 原則上應達到路段車道數的2倍以上),為此,還必須做好路口的渠化設計及路口的交通組織設計( 包括燈控路口的相位與配時設計) ,增大交叉口空間資源的利用,保障城市道路系統高效運轉。
2.5 城市道路系統規劃應充分考慮靜態交通空間
隨著機動化的快速發展,道路靜態交通設施、配套設施相對滯后。首先,必須增加公共停車場、公交保養場的數量, 目前我國各城市大量停車占道和占道經營是造成交通擁堵和交通管理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第二,必須提高道路配套設施的數量和質量,如增加交通標志、道路照明,以滿通需要;提高人行道地面鋪裝材料的質量, 以滿足路人基本的行走要求;為殘疾人、老人、童車提供真正意義上的“無障礙”設計。第三,必須增加輔助設施的數量,如公共廁所、交通圖展示牌、公共電話亭及必要的休息座凳等。第四,應多為市民提供自由活動的場所,如街頭廣場,讓人們在城市街道上可以容易地找到可以安全停留的空間。因此,道路交通系統規劃時應為道路靜態交通預留好足夠的空間,才能確保城市道路的暢通和人性化,以達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分析
中圖分類號:U41文獻標識碼: A
由于歷史、經濟和思想認識等多方面原因,我國城市道路建設未能跟上交通日益發展的需求,車輛的增多,人流的加大造成了道路進一步擁擠,并產生了許多交通安全問題和矛盾。 在我國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背景下,人們對我國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因為如此,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的管理者們就應該依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反思一些存在于我國城市道路規劃建設中的問題,并探討出一些解決對策。
1我國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1 車輛的迅速發展與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不協調
自21世紀開始,國際汽車市場全面開放,汽車價格也一降再降,加上國家大力支持私人購車,近幾年我國私家車數量增長迅速,造成城市交通嚴重擁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經濟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正因為太過重視經濟的進步,而忽略了城市道路交通的規劃,而導致車輛的不斷發展,交通建設的不斷滯后,這樣供給和需求之間就必然產生矛盾,從而導致交通擁堵的問題,它也成為了城市道路交通建設實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嚴重矛盾所在。
1.2 交通發展戰略不明確,缺少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在我國城市中,大型城市道路主要分四種: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中小城市往往沒有設置快速路。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一直強調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在道路交通設計也是如此,我們要首先對城市道路進行合理的規劃,并且在執行過程中要有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才能保證工作健康持續的進行,不能盲目。在城市交通規劃中要將規劃和管理統籌結合,但是這點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而且一部分工作人員對道路劃分標準的理解還各有不同。正是由于這種一直以來的對各類道路劃分標準的理解不一,交通發展戰略不明確,缺少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使得道路交通的規劃和建設存在一些失誤。不利于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同時也對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阻礙。
1.3 道路規劃中的主干道和支路建設主次關系不合理
長久以來,我國的道路交通建設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許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在規劃建設中只重視主干道及立交橋的建設而忽視支路或次干路的建設。這種規劃建設,在車流量增大之后,得到的必然是交通擁堵,在我國城市道路支路網的密度大大低于國際通用標準,也是由于這個原因造成的。正是由于這種主路網與支路網的不合理性,決定了城市交通不得不集中在幾條主干道上,這就容易造成車輛過多而形成交通堵塞。
1.4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設被城市規劃所忽視
從最近幾年的交通規劃工作來看,三塊板道路斷面布置是非常常見的,也是規劃中較為普遍的,但是往往正因為這樣而忽視了對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專有車道的設計和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不通暢的情況發生,尤其是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原因就在于沒有專用車道,各類車輛會相互干擾。還有原因就是環境、經濟等帶來的影響,所以單單只依靠拓寬現有的道路,又或者加大路網密度都是對于解決交通擁堵方面不太現實的做法。所以,只有加大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利用率,才能有效避免城市道路交叉口因各類車輛干擾而影響城市交通通暢程度的情況發生。
1.5 道路建設對人居環境的破壞
由于道路規劃建設的規程中需要拆掉現狀道路兩邊的房屋,而往往這些需要拆遷的房屋是城市的風貌或者文物古跡;另外需要拆遷的有些居民區是體現城市建筑特色或者城市環境風格的重要保護區;同時道路建設往往是通過減小道路綠島、人行島或者非機動車道來增加機動車道寬度,便會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
二、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2.1 城市道路交通現狀調查
在我國大中城市,交通擁堵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在上下班、節假日更是堵上加堵,要想從根本上做好城市交通規劃就要從交通現狀出發,做好深入的調查,這是根本。在調查中,要對到手的資料進行細致的劃分和查閱,例如:位于重要交通地帶的小區劃分、經濟區域劃分、土地利用資料、機動車出行特征資料、往年的交通道路的車流量、城市居民的出行規律、現有交通管理設施及效果資料等等。我們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下幾個特點,交通調查面廣,調查工作量大,資金投入多,由此可見,有的城市交通規劃編制單位,甚至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對基礎數據調查工作不夠重視,認為只要在原有交通規劃資料搜集的基礎上,作些補充調查即可,以致于規劃方案與現實脫節,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差。在一些有價值的方面我們在規劃中要給予重視。
2.2 積極做好交通需求預測
在城市交通規劃中,要積極的進行交通需求預測,它是決定交通規劃工作的“開路先鋒”,也是基礎性工作,交通需求預測的進行第一要務就是對城市交通出行量做一個事先預測,當然這個預測不是隨意編造的,要考察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每個路段在一定時間內的行車狀況等等。其次就是要對交通設施或系統進行分析、論證,各個路段、路口以及整個路網的通行能力都必須滿足現狀、近期或遠期出行的交通需求,因此只有搞好流量預測才能了解該路網能否滿足該城市的出行需求,并由此加以改善。
2.3促進公共交通發展
我國的交通規劃及管理的水平其實還相對落后,交通信息服務、公共交通管理的整體水平都還有待提高。一是交通組織不合理,客流分布不均,影響交叉口路段的通行效率,導致路網交通擁堵;二是缺乏交通需求管理,大部分城市仍然缺乏有效的措施,迅猛增長的交通需求與發展滯后的交通管理水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促進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的發展,確立公共交通的主導地位,形成以地面公共交通為主體,以客運軌道交通為骨干,各種交通方式協調發展的立體化、高效、安全、經濟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2.4 增大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投入,統一規范道路功能
道橋設施是交通的前提,是緩解交通壓力的基礎保障。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的背景下, 我國將增加對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的投入,大力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網的密度, 特別是支路和次干路的路網密度。在建設過程中要統一對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道路規范標準的理解,確保城市道路規劃建設與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相適應。
2.5實施智能運輸系統
智能運輸系統(ITS)是解決交通問題的有效且高效途徑。ITS是通過對關鍵基礎理論模型的研究,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等有效地應用于交通運輸系統,從而建立起大范圍內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運輸管理系統。
2.6引導居民低碳出行
低碳出行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出行。運用交通政策和市場機制引導和鼓勵居民在出行中選擇低碳交通方式,倡導盡量減少碳足跡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鼓勵和推進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自北京迎辦奧運會以來,北京的低碳出行政策就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包括使用無污染公交系統,鼓勵小距離步行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應。北京在低碳綠色交通建設上的經驗可以推廣到全國有條件的城市。
結束語
在我國城鎮化的不斷加強,建設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所想象的“暢通工程”也在加快著運行,要保證這些工作都有序進行,就要各地市積極響應,進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編制工作。在眾多的實例研究中,城市道路交通規劃是整個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為城市的發展所服務。一個良好的城市道路規劃對于城市的未來發展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莊嚴,羅輯.促進城市交通發展 、走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之路[J].交通工程通訊,2000(2).
[2]蓋春英,裴玉龍.基于公路網的路段交通量預測方法研究[J].交通工程通訊 ,2001(2).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淺析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社會經濟活動規模的擴大和城市系統整體功能的復雜化,對城市規劃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規劃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城市規劃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屬于宏觀的,它的研究對象是整個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區域。
1 城市規劃的原則
為了合理地進行城市規劃設計,規劃時必須采取合理地采取適合的原則:
1.1 可持續發展原則:遵循環境與資源可持續發展原則,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環境綜合質量,尋求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效益的統一,努力實現發展生態環保效益型經濟的目標,使規劃統籌安排、持續發展。同時把握城市社會經濟與城市發展趨勢與規律,調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網絡系統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1.2 客觀原則:以科學的態度充分認識城市發展建設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規劃即具高起點、高標準、長遠性,又要與實際密切結合,尋求切合實際的城市開發策略、發展指標與階段目標。使規劃適當超前,兼顧現實。
1.3 特色原則:充分提煉城市自然、歷史、文化、現狀特點,發揮較好的自然條件優勢,在城市形象和整體空間環境研究的指導下,進行城市景觀特色的創造,使規劃精心構思,體現特色。
2 城市規劃思考
對于城市規劃來說,其涉及到用地規劃、道路規劃以及城市綠化規劃等方面,因此規劃時需考慮的要點較多。通過結合實踐,筆者總結了對于城市規劃來說,其應當考慮的重點問題。
2.1 城市規劃離不開城市的交通、信息等方面發展,為此規劃應當調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網絡系統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2.2 進一步科學預測城市發展規模,選擇城市發展方向,建立新的城市發展空間形態,合理確定未來城市的布局結構。如調整城市的工業結構,合理布置工業用地,通過規劃有效地確保城市經濟穩定協調發展。
2.3 在當前形勢下,城市規劃應當弘揚歷史文化,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創建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名城風貌。充分考慮山、水等環境要素,建設擁有完善的城市綠地系統,城市與自然生態風景有機結合的現代化山水城市。
3 城市規劃設計的思路
對于城市規劃來說,必須采取爭取的技術路線才能有效地確保城市按照規劃意圖來進行。為此城市規劃應當以城市發展與規劃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運用先進手段和多學科滲透的方式,通過專題研究、方案比較等技術方法,強化規劃成果的可操作性和的科學性:在深入細致的現狀調查和專題研究基礎上,重點把握區域與城市發展條件、城市結構與用地發展方向、生態環境、交通系統、歷史文化城市保護與城市特色、近期建設等城市發展的關鍵問題。
加強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積極展開有針對性的一些專題研究。重視現場踏測和基礎數據的分析。對城市用地現狀、近期重點工程地質條件、縣域城鎮發展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為規劃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重視與周邊地區發展的比較分析。重點分析萬載在江西省、宜春市、以及周邊地區的地位與職能,分析周邊城市對萬載發展的各種影響。
4 規劃協調
每個城市規劃都離不開協調城市居民與工業規劃發展,城市規劃應當合理處理好居住與工業、商業、行政辦公等用地的關系,使居民工作生活方便、居住舒適。集中緊湊布置居住用地,并分級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對舊城居住區的改造,改善居住環境。
對于城市工業布局應當充分考慮縣城的生態環境,做到既發展工業,又滿足環境保護要求,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綜合統一。處理好工業區與居住區及辦公區之間的關系,縮短居民上下班之間出行距離,避免給城市道路交通造成壓力。同時應當考慮分期建設的的經濟合理性,留有遠期發展備用地。通過依靠科技進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把東部工業園建成高起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另考慮工業園區遠離城區,要同時注重居住、商業、郵電等設施的同步建設。規劃時,在工業用地調整方面,應當規劃將城中心區內污染比較嚴重的工業企業實施整體搬遷,對城中一些小塊工業用地可規劃改造為居住或商業用地。
5 道路交通規劃
道路交通規劃在城市規劃中起著關鍵作用,其決定著城市未來發展。道路交通規劃一方面為了滿足居民的出行方便,另一方面可有利于發展當地經濟。為了充分發揮城市道路交通作用,道路交通規劃規劃原則,從區域角度出發,協調縣際交通和縣城內部交通兩個層次,處理好城市道路與公路(省道、縣道)、水運交通之間的關系。根據城市當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城市道路系統宜采用“自由式+方格網”的模式??茖W合理、切實可行,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盤活土地存量,合理開發增量土地,提高城市運轉效能為目的。明確道路系統的功能和等級,提高道路作用效率,強化各組團之間的聯系。
其中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的目的是讓居民在出行活動中掌握主動權,能自由選擇和換乘各種交通工具,達到最方便、省時、經濟的目的。結合城市地勢的自然條件以及城市發展規模出發,交通發展方向宜采取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私人交通(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等)作有益補充,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協調發展的方針,達到近距離出行以自行車、步行交通為主,遠距離出行以公共交通為主;同時完善步行系統,保持人行道的連續性、安全性,在局部商業段,設置商業步行街。
6 城市綠地規劃
通過實踐表明,城市的綠地規劃在城市規劃設計中越來越顯得重要,很多城市規劃都為了創造出一個空間特色鮮明、環境綠化優雅的山水園林城市形象。城市綠地規劃原則應結合城市的性質,將城市公共綠地與生態綠地連成一體,創造出充滿山水特色的綠化景觀。同時根據城市當地的景觀特點和植被風貌,進行水土保持,充分發揮綠地的環境效益,使大氣、水體及噪聲等主要環境指標符合要求。在建設園林綠地的同時,強調保護措施,以便更快、更全面地創造出優美的城市空間和良好的環境。
綠地系統規劃可通過由成片的郊區生態景觀綠地,城市公園;帶狀綠地,濱河綠地和街道綠化,點狀的小區級公共綠地、小游園和單位附屬綠地構成相互聯系、有機結合的綠地系統。城市風貌景觀是城市外在的形體、色彩、建筑風格與環境藝術景觀的整體感受以及城市的整體空間結構,主要由景觀軸線,景觀區域以及環境藝術小品構成。如通過規劃有綠色景觀軸線,形成主景觀軸線以及其他主要城市道路形成的次景觀軸線。
7 結語
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文章分別就城市規劃原則,設計私立以及規劃協調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提出可行的規劃私立,為同類工程參考。
參考文獻:
[1] 黃大能,謝堯生.城市規劃設計市場透視[J].城市規劃,2010,(03):35~39.
[2] 王欣.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探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78~80.
[3] 朱克炎,馬會軍.談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3):111~113.
[4] 馮志剛.淺談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J].科技創新導報,2011,(08):28~29.
關鍵詞:交通規劃交通問題更新改造
0引言
現代人們正以驚人的步伐從農村向城市集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國家的人口也正在急速增長,居民出行次數及出行距離均有所增加。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還給城市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城市交通問題己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
我國交通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交通速度;車禍;公共交通;步行者;交通環境;停車問題等六個方面。城市道路系統設施的供應短缺和我國城市現狀道路系統結構欠完善是造成城市交通問題最直接的原因。因此應研究整個道路系統的問題,根據我國城市交通特有的問題與矛盾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目標,改善城市道路系統現狀,尋求符合我國大城市實際的交通對策,使城市交通逐步實現現代化,并提到城市發展與城市建設的議事日程上來。
1城市道路系統更新改造的思路
1.1中近期規劃與遠期規劃
在我國,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方針從1984年提出以后,對緩解大城市交通緊張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的最大特點是聯系實際,圍繞當前存在的交通矛盾,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可以用有限的資金,挖掘現有及新投入交通設施的潛力,具有現實的經濟和實用價值。
因此,道路系統的更新改造應重點將中期交通規劃(5-15年)和近期治理規劃(1-5年)相結合,既要考慮中期交通規劃,進行道路網絡的結構性調整與優化,使近期規劃有中期規劃的指導,也要制訂切實可行的近期交通治理實施方案,提出見效最快的交通工程措施或建議,使中期規劃通過近期規劃得以落實,并對中期規劃做出反饋和修正。
道路系統更新改造的原則是:遠近結合,標本兼治,點面配套,軟硬兼施,分清主次。基于我國城市面臨緊迫的交通問題的現實,城市交通發展與建設應重視近、中期的交通規劃,要有由近及遠(而不是由遠及近)的發展步驟,著眼于實施。
1.2重視整體協同效應
城市道路系統的結構主要指它的功能層次結構,容量是指道路系統的承載能力。形成城市道路網系統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與支路之間按照合理比例及銜接關系組成一個整體網絡時,其整體效應便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協同作用是城市道路系統本身運轉規律的客觀要求,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忽視路網系統整體協同效應。
1.3注意保護城市風貌和歷史文化
進行城市道路系統的更新改造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既要改善城市交通和居民的生活質量,又要延續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減少道路系統更新改造可能對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的破壞。在對道路網絡系統作更新和調控時,需要以積極謹慎的態度,堅持以全面的舊城更新改造規劃和古城保護規劃為指導,把握城市道路格局,分清道路系統在城市不同地段的不同改造要求,將道路景觀與城市風貌統一起來。
2城市道路系統更新改造的措施
城市交通現代化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今后一個階段我國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現代化建設的起步雖晚,起點卻要高,這是關系到城市社會經濟切實利益的長遠大計,也直接影響到新區建設和舊區改造的成敗。如何順利過渡到持續、高效的交通形態,尚需多方面的改進。主要的改造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規范道路分級,保障道路功能
應把城市道路按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等級進行劃分,實行交通分離,不同等級道路各盡其職。通過道路系統的有序連接,實行長短距離交通的分離,提高長距離交通的速度與效率,把慢速、短距離交通消化于不同等級的道路上,減輕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壓力。
(2) 建立并完善交通分流體系
無論是地鐵還是高架路,其實質都是采用渠化同一交通空間中的交通流的方式來減少干擾,實現快速和大容量的交通,從規劃角度講,最關鍵還是人車分流和自行車與機動車的分流制度。
(3) 調整路網結構
城市道路系統的更新與改造不能停留在對道路的拓寬、修建立交橋等單純工程項目的實施上,必須著眼于城市道路系統的整體結構性改造。道路作為城市交通的基本載體,把總量增加與道路網結構調整統一起來,同步實施,對緩解大城市市區交通阻塞具有重要作用。
(4) 現有城市道路的改建
城市道路系統的改造完善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城市范圍內,逐步整理完善道路系統,區分道路功能,設立專用道等;另一方面,對道路本身而言,對存在問題的道路的線型、路面、沿線交叉口、瓶頸等均須做改造整理,使其滿通通暢、行車順利的需要。道路系統的改造對策見表2-1:
道路網體系的結構性完善 加寬道路、消除瓶頸等工程措施
建設快速道路系統 附加車線、加寬路肩
改良環狀道路 拓寬道路
建設繞行路 改良交叉點、交叉點立交
建設汽車專用路、自行車專用道 鐵路路口立交化
建設步行街 新建橋梁、加寬橋面
建設機動車和自行車停車場(庫) 各類道路合理的級配
圖2-1 道路系統的改造對策
3道路系統與城市交通規劃的關系
城市交通規劃是道路系統更新改造的重要理論依據。所謂城市交通規劃,是通過對城市交通需求發展的預測,為較長時期內城市的各項交通用地、交通設施、交通項目的建設與發展提供綜合布局與統籌規劃,并進行綜合評價。
3.1城市規劃和交通規劃的關系
交通規劃與城市規劃有極密切的關系,交通規劃的部分內容(道路網絡布局)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交通規劃與城市規劃的緊密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的結合不僅有其歷史淵源,而且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只有兩者方案互相補充,才能得到有根據和協調一致的城市道路網。
與城市規劃一樣,城市交通規劃必須劃分階段進行,而且交通規劃必須與城市規劃各個階段的規劃年限和規劃內容相呼應(如圖3-1)。
圖3-1 交通規劃層次框圖
3.2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城市道路系統設施的建設要占用大量的城市用地,影響著城市格局的形成,且需要大量的投資,道路系統設施的影響力將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交通需求的大幅度增加越來越大。城市交通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城市交通規劃和管理觀念更新的過程。
建立適合我國國情和交通特點的城市交通規劃理論體系己成為當前城市交通建設中一項重要課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研究:①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的階段劃分;②近期交通綜合治理實施規劃;③針對現狀交通系統存在的問題,以遠期和中長期交通規劃為依據和指導,提出能充分挖掘現有設施潛力,見效最快的交通工程措施或建議。
4結束語
為實現城市道路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促進城市交通現代化和城市更新,應對城市交通系統進行合理規劃,優化建設,超前預警,科學管理。 并且處理好和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正確認識城市交通規劃地位。依據我國城市道路交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道路交通供求關系,路網等級結構、道路功能、道路規劃建設標準及城市歷史文物保護等各個因素。
參考文獻
[1].李清波,符鋅砂.道路規劃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關鍵詞】城市交通;交通管理;規劃設計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如何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為了保證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從城市交通系統的內在機制及其與外部環境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出發來進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規劃。具體而言,應從城市結構與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結構、城市交通網絡的完善與充分利用三個層次,從供給和需求量方面解決問題。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總體規劃設計中重要的環節,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也就顯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規劃方案設計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是政策性管理,通過交通政策的制訂與實施來影響整個城市的出行交通總量。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案設計要包括城市交通需求總量分析與控制、城市交通結構管理與優化和道路交通運行組織三個方面。
(1)城市交通需求總量分析與控制。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城市交通需求總量和機動車的擁有量將會繼續增長,但由于城市土地資源有限,道路規模不可能無限擴大。因此,針對交通供給與交通需求的矛盾,可從兩個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從城市交通系統內部結構、功能、特性出發,分析具體城市道路網絡系統(包括道路、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所能適應的交通需求量;二是從城市交通系統發展的外部環境特性出發,分析在一定的資源約束和環境保護目標條件下,城市交通系統可能的發展規模及容許的機動車保有量。
(2)城市交通結構管理與優化。根據交通調查得到的當前城市客運交通結構狀況及未來城市交通需求發展預測結果,科學地運用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與管理措施,制訂當前交通結構合理引導及未來交
通結構優化的政策性實施措施及發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方法及應用研究戰略。在城市交通結構管理與優化過程中,通過對本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速度、車輛擁有量發展速度及車輛結構變化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各年度各類車輛擁有量控制規模及各階段各類車輛擁有量發展速度控制值。
(3)道路交通運行組織規劃。城市道路交通運行組織是城市交通管理規劃的主體之一,道路交通運行組織涉及到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統管理兩方面的管理措施,可結合具體的道路網絡及交通流量、流向,綜合運用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統管理策略及措施(如局部區域內道路在某一時段內禁止某種車輛通行或出行、單行線、公共交通專用線、各種禁行線、交叉口轉向限制等)。制訂交通運行組織方案,合理組織交通流,均衡交通負荷,從而提高道路網絡運輸效率。
二、城市交通系統管理規劃方案設計
城市交通系統管理是一種技術性管理,通過對交通管理硬件設施的建設及相應技術措施的實施,來提高交通設施容量,均衡交通負荷。道路交通系統管理措施是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實施的基礎,在制訂城
市交通系統管理規劃方案時,應根據規劃方案的要求和當前管理設施的建設現狀,制訂出管理設施的建設規劃方案。城市交通管理規劃主要包括道路橫斷面交通設計與管理、道路交叉通設計與管理、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設計與管理、交通信號燈優化設計等內容。
(1)道路橫斷面交通設計與管理。道路橫斷面是由車行道、人行道、綠化帶以及分車帶等部分組成,對道路網絡中交通擁擠嚴重或根據預測在未來可能出現嚴重擁擠的道路路段,應進行道路橫斷面交通功能設計。橫斷面交通功能設計的主要任務是根據道路的等級、性質和紅線寬度以及有關交通資料,確定各組成部分的寬度,并給予合理的布置,使道路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道路交叉通設計與管理。對道路網絡中交通阻塞嚴重或根據預測在未來可能出現嚴重阻塞的交叉口進行專門的交通設計,包括道路交叉口幾何設計、交通渠化設計和行人過街道設計等,以提高交通阻塞地區的通行能力,緩解城市交通緊張狀況。在交通系統管理規劃中,應根據現狀的或預測的交通量,提出道路網絡中各交叉通管制方式(信號控制交叉口、無控制交叉口、環形交叉口、立體交叉口及優先管理交叉口)的選型與建設方案。
(3)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設計與管理。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給道路使用者以明確的交通管理規劃方案設計及方案評價是交通管理規劃過程的重要環節。規劃方案的設計是在掌握現狀交通信息,分析出其存在問題,并預測未來交通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的;規劃方案評價是對未來交通運行情況的模擬過程,是建立在掌握現狀及未來交通信息基礎上的,通過分析交通管理措施對交通流的影響,預測交通管理措施實施下的交通運行指標,分析是否達到了管理目標。
(4)交通信號燈優化設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中,應對現狀信號交叉口的配時效果進行檢查,結合交叉口渠化設計對現狀交通矛盾突出的信號交叉口信號控制形式和配時方案提出近期改進方案;根據城市道路網建設規劃成果提出干道交通信號協調控制設想;并提出遠景城市區域信號控制系統建設目標和分階段實施計劃。
三、城市交通管理規劃方案評價
交通管理規劃方案評價的主要目的一是分析交通管理措施如何影響城市交通結構及網絡交通流;二是預測交通管理措施下的城市交通系統交通流運行指標;三是分析交通管理方案是否達到預定的管理目標,從而避免交通管理的決策失誤,對管理方案的最終確定和滾動調整起決定性的作用。城市交通管理規劃方案的評價過程包括:
(1)城市交通管理規劃方案信息化處理。
交通管理規劃方案的評價過程是借助于計算機所進行的交通仿真模擬過程,整個過程必須借助于交通系統分析軟件進行。因此,首先必須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抽象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信息,即信息化處理,包括道路網絡信息化處理及交通管理措施信息化處理。
(2)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量分配模擬。
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量分配模擬是城市交通管理規劃的核心技術。交通流量分配模擬的關鍵是交通分配預測。交通分配就是把各種出行方式的空間OD矩陣(由預測階段獲得)分配到具體的交通網絡上。通常交通分配模型分為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和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
(3)城市交通管理規劃方案效果分析。
交通管理規劃方案評價的指標體系取決于規劃要達到的目標。對于某些局域性的交通管理規劃方案(某個局部區域、某條道路或某個交叉口的交通改善管理方案)的評價,應從兩個方面來評價管理方案的效果:一是對整個城市的總體交通質量改善的評價(如總體交通負荷、平均車速、平均延誤、網絡交通流的均衡性等幾個常用指標),二是重點考慮所研究范圍內的交通改善。評價指標可根據方案目標而定。
四、結束語
當前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通過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來緩解城市交通問題,已經為多數城市所接受。但是交通管理工作不應只是忙于解決已經出現的各種交通問題,還應站在戰略高度結合城市規劃和城市交通規劃超前研究交通管理對策,即制定交通管理規劃,實現長效管理。制定交通管理規劃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煒,徐吉謙. 城市交通規劃理論與應用[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1998.
[2]巾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GB50220-95)(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5:24-26.
[3]肖秋生,徐慰慈.城市交通規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所謂交通經濟簡單的說就是利用經濟手段將交通、經濟等這些因素有效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分析實施交通規劃的成本以及能夠取得的利潤等,經過分析最后對交通規劃方案進行評價預測等的一種理論。交通經濟的這種理論本身就是一種邊緣學術理論,它還需要經過不斷的實踐來充實自己。但是交通經濟的概念在我國并不存在特別明顯的界定,目前,世界各國對交通經濟的研究都還僅僅是初級階段,但是因為交通規劃出現的很早,所以交通經濟也作為它的分支而引起很多專家學者的興趣。通過上述概念我們能夠簡單了解交通經濟主要研究的對象就是人與物的運送問題,但是對交通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基礎設計建設等很多方面都沒有關注,因此對交通經濟的研究也就是對交通運輸的研究。
2我國交通規劃中交通經濟的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很多的大中城市都特別重視對城市交通的規劃,為了能夠促進城市交通和諧發展,有效的配置交通資源,做到人和物的分配都很和諧。總體上講,我國在交通規劃中還是很少能考慮到交通經濟的問題,因此在交通規劃方面,交通經濟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筆者總結如下:
2.1道路交通規劃中的交通經濟問題道路規劃時交通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人們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很多的居民都擁有了自己的車,因此對道路進行規劃非常重要,再加之,近些年來,我國各大城市出現道路擁堵現象十分嚴重,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為了緩解這個問題,一味地加寬道路,并沒有考慮到交通經濟的問題,無論是資金的投入還是資源配置方面都沒有達到最佳,也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道路交通的問題。
2.2區域重點沒有進行有效的分配對交通進行規劃主要針對的是城市,城市有些區域的交通問題亟待解決,有些區域交通問題并不明顯,因此在進行交通規劃時應該重點突出亟待解決的交通問題的區域。但是某些城市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全部的城市道路都按照同一標準進行規劃,這就嚴重浪費了交通資源。有些城市交通問題并不突出的區域可以過一段時間進行規劃,應該集中力量重點解決交通問題嚴重的區域。但是這不是說不解決交通問題不嚴重的區域,因為有些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交通做后盾,這樣的區域也應該重點規劃,以促進城市整體經濟的發展。還有一個問題普遍存在,那就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而不顧歷史文化遺產的存留,一味地破壞,這是非常不可取的,相關負責人員應該制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2.3沒有完善的交通配套設施在對城市交通進行規劃時往往只將重心放在道路和綠化上,而忽略了交通道路中為行人提供安全自由的活動場所,很多車輛停放在路邊,嚴重造成了交通的擁堵,降低了道路的通行率,甚至有些道路沒有路標,照明燈許久沒有更換或者安裝,施工道路質量低下,影響路人的正常行走,從而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2.4交通建設超過道路承載能力由于迫切的經濟發展需要,市場不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對交通道路兩旁的土地進行拍賣,來開發各種項目。這種激烈拉動內需的方式嚴重超過了交通道路的承受范圍及承載能力,市場是展開了,但對交通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3做好交通規劃中的交通經濟問題的策略
上文中筆者主要向我們介紹了我國在交通規劃中的交通經濟問題存在的問題,從這些問題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我國在交通經濟問題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很欠缺,那么,在交通規劃中如何做好交通經濟問題呢?筆者總結如下:
3.1保證道路交通規劃規劃城市道路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多重交通道路模式,投入建設一些新型交通道路環境,形成便捷的網絡化交通,改變原有路面結構,從長遠發展考慮,確定車道數,利用空間組合設計,通過色彩及線條的應用來提高城市交通環境。
3.2合理利用道路兩側土地國家鼓勵經濟的發展,但是制止濫用占用土地資源,對于交通道路兩旁的土地,我們應該合理規劃用地,不能因為經濟的一時膨脹而破壞原有交通環境格局,應通過政府手段加以適度的開發,使經濟通過交通規劃能夠持續發展。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