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50: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變電配電的區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配電 自動化
1 配電自動化
中國目前的配電網很薄弱,絕大多數為樹狀結構,且多為架空線,可靠性差,損耗高,電壓質量差,自動化程度低,因此加強配電網的建設是當務之急,近幾年大量進行的城網、農網改造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采用信息技術,對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損耗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配電自動化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在電力系統一般把這4個方面的內容統稱為配電管理系統。事實上,4個方面的內容相互獨立運行,它們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特別是信息的搜集、傳遞、存儲、利用是相互影響的。分步驟地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逐步實施和完善。在供電企業內,它屬于一個信息管理系統。
2 配電自動化的內容
2.1變電站自動化
發展變電站綜合自動化也是當前城網和農網建設和改造的基礎環節之一。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擔負著電能轉換和電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務,對電網的安全和經濟運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現在大容量發電機組的不斷投運和超高壓遠距離輸電和大電網的出現,使電力系統的安全控制更加復雜,如果仍依靠原來的人工秒表、記錄、人工操作為主,依靠原來變電站的舊設備,而不進行技術改造的話,必然沒法滿足安全、穩定運行的需要,更談不上適應現代電力系統管理模式的需求。
2.2饋線自動化
饋線自動化是指配電線路的自動化。包括配電網的高壓、中壓和低壓3個電壓等級范圍內的線路自動化。它是指從變電站的變壓器二次測出線口到線路上的負荷之間的配電線路。等級饋線自動化有其自身的技術特點,從結構到一次、二次設備和功能,與高、中壓有很大的區別。
無論是城市配電網,還是農村配電網,配電網自動化應立足于在進行配電網改造,以真正解決配電網的實際問題,以符合供電可靠性及用戶供電的要求,不搞形式,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較為實際有效的電網改造中去,解決配電網較為突出的技術問題。確保電力用戶用電的時效性,滿足電力用戶的供電需求。從用戶用電的實際要求為出發點,做好用戶用電的服務工作,體現用戶是上帝的精神。
3 配電自動化管理
在綜合分析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停電損失及供電成本基礎上,提出了以轄區指數代表供電可靠性,在使電力總成本最低,即社會總效益最大的前提下,設置了配電網中分段開關的數量和位置的一種新方法,并進行了實例論證,將為基于電力市場的配電自動化設計提供一種手段。在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采用多媒體技術,采用觸摸屏,使人機交互對話具有良好的界面。按照屏幕提示的區域用手輕輕觸摸,即可得到想要知道的信息,這為只懂電力系統的工作方式、不懂計算機系統的人帶來極大方便。在配電自動化進程中,自動重合器、分段器及熔斷器等開關設備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因此對開關設備的選擇和定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3.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基本功能,信息被連續地采集更新。信息系統的基本構成是一個不斷更新、緊緊跟蹤配電系統狀態數據庫。必須是配電系統的一個完整而準確的記錄,配電調度員或任何一項自動化功能都能夠方便地存取數據;要隨著配電系統的擴充加以修改。信息管理是連續進行的動態過程,信息存入、檢索和處理隨時都在進行著。對用于控制的信息,其精度和實時性要求很高。用于保護的信息要求精度高并且實時性好,能使保護在毫秒級時間內動作。在無功控制等功能中數據的精度比實時『生更重要。數據采集時必須把由于順序地掃描遠方各點而造成的數據不同時性減至最小。采用分布式計算機系統對此是有利的,并能提供保護所必需的快速響應。信息記錄的內容包括系統各點的運行參數、事件和數值的時間標志的開關量變動等。反映系統結構變化,遠方抄表直接從用戶表計上自動記錄到電力和電量信息。精度不受損失,遠方抄表系統是比較復雜的。響應時間對這一功能并不重要。介時,可以遙控切換用戶表計中的機械記度器或固態記數器。
3.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使配電系統發生故障后所造成的影響最小。當發生永久性故障時,首先要辨識并隔離故障線路段,重新構建配電系統,使非故障段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典型的運行方式是由變電站通過多條放射狀饋電線對用戶供電。當負荷密度很大時,大多數饋電線將互連起來,以使用戶有備用的供電途徑。對于這種配電系統,故障識別和恢復供電均可自動操作。當一條線路某段發生故障時,饋電線斷路器將自動跳閘并自動重合一定次數,如果故障消失則重合成功,如果是永久性故障,饋電線斷路器將再次跳開并鎖定在斷開位置。配電自動化系統通過對故障電流分布信息的分析,推求出故障位置,在電源已經切斷的條件下,自動地打開有關的分段刀閘將故障段隔離。自動化系統重新安排運行方式,控制操作適當的刀閘和斷路器,將所有非故障線路段重新接入到供電電源上去。
3.3加快電網改造
按照電網的規劃,優先安排增加電網傳輸容量、提高電網安全和供電質量的項目,優化電網結構,滿足合理的變壓器容載比的要求。城市配電網要實現環網結構,提高互供能力。積極采用配電自動化技術。實施環網供電,饋線自動化,縮短故障隔離時間,縮小停電范圍。對已經形成的配電網絡應積極合理的裝設線路分段設備、重合設備。推廣在線路上裝設有效的故障指示儀,變電所內裝設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采用電纜故障尋址器等分散、智能型就地故障檢測裝置,準確并縮短查找故障點的時間。使用較好的105CV接地故障查找儀器,盡快確定故障點。大力開展10kV配電網帶電作業。帶電接引,處理和更換跌落開關、帶電立桿緊線等作業項目推行帶電作業方法,同時加強帶電作業人員培訓,配置工器具、帶電作業車等,不斷擴大帶電作業項目范圍。實行帶電作業時,應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確保安全。
關鍵詞:電力設計,電網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引 言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用電量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用電安全性是否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我國而言,土地資源短缺,再加上征地費用極高,這對我國變電站電網的設計以及規劃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怎樣才能夠在變電站內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電網結構,確保城市規劃能與電網設計相互適應,并從根本上實現城市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成為了電力工作者們共同探討的問題之一。對于城市中的電網建設而言,要圍繞協調發展、標準統一、安全、超前發展等原則執行。 這些原則的根本含義,就是讓城市電網在與城市相互結合、促進城市發展的前提下,為電網的后續發展留有足夠空間,保證了城市電網的安全,減低電網建設的造價。
1、電力設計確保電網安全的原則
1.1 合理選擇電壓等級
在整個電網規劃過程中, 最為重要的是電壓等級的選擇,這會直接影響電網的整體規劃。 以某座城市為例,規劃取消該城市中 35kV 的電壓,但城市周邊的郊區,為了預防線路過長而造成的種種問題,可以繼續使用 35kV 的電壓。 當電壓等級在不斷簡化的同時,還應當逐漸減少變壓層次。 為了防止重復降壓的情況出現,只選取高電壓或低電壓中的一級,在 220kV的變電站中,選擇 110kV、220kV 或者35kV電壓,如果在 110kV的變電站中, 則應當選擇 110kV 或者 10kV 電壓。 為了可以更加良好的減少變壓層次,優化電壓等級。
1.2 確保電網供電可靠性
在城市電網供電中,必須要滿足兩個基本原則―――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對于城市供電來說,必須要根據相應的變電容載比對其進行嚴格配置,不同級別的變電容載比必須滿足當前《電網規劃設計準則》的相關內容。 而在這套《電網規劃設計準則》中,包含了 N-1 準則以及 N-2 準則。 對于城市配電網而言,通常情況下都要求使用 N-1 準則,但是在那些較為重要的地方,也會使用N-2 準則。只有當城市供電真正滿足了 N-2 原則,才可以確保電網在進行供電過程中更加安全和可靠。在供電可靠性方面,一般城網供電可靠性的目標制定為99.99%,變壓器是不允許過載的。對于中壓配網來說,其負荷轉移需要一定的安全前提,如果變電站失去任一回進線或主變壓器,供電能力會有所下降,這時就具備轉移負荷的能力。如果在變電站中,一段母線因為發生故障而停止傳輸,那么配電網就具備轉移負荷的能力。如果在10千伏的配電線路中,有任一段發生故障,配電網就具備轉移負荷的能力。在配電網發生故障時,可能會造成停電的現象在兩回路供電的用戶,失去一個回路時不需要限電。在三回路供電的用戶,如果失去一條回路時,不需要限電,失去兩條回路時,需要滿足供電容量50%的用電。
1.3 電網負荷轉移能力
變電站的電網負荷轉移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最基本的能力:
(1)保證中壓配電網的供電能力。 在電網整體結構中,中壓配電網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主體作用,因為它可以使負荷進行轉移。 假設變電站中的變壓器以及回線路無法得到聯系時,中壓配就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繼續供電提供保障。對于中壓配網來說,其負荷轉移需要一定的安全前提,如果變電站失去任一回進線或主變壓器,供電能力會有所下降,這時就具備轉移負荷的能力。
(2)中壓配電網可以修復出現的問題。 假設在用電過程中,中壓配出現了技術故障,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對負荷進行轉移。 比如,如果在變電站中,一段母線因為發生故障而停止傳輸,那么配電網就具備轉移負荷的能力。如果在10千伏的配電線路中,有任一段發生故障,配電網就具備轉移負荷的能力。在配電網發生故障時,可能會造成停電的現象在兩回路供電的用戶,失去一個回路時不需要限電。在進行修復時應當滿足以下基本條件:①在三回路供電的用戶,如果失去一條回路時,不需要限電,失去兩條回路時,需要滿足供電容量50%的用電。 ②當變電站多回路或單個回路的電源全部停掉時,恢復電量的時間應當等于故障處理恢復時間。 ③當電網處于環網方式時,對于那些開環網絡里的用戶,在恢復時的最低供電要求應當是恢復供電的時間; 將配網自動化限制在 2min 以內對供電進行完全恢復,確保用戶能夠及時用電。
(3)中壓配電網擁有備用容量。 在正常情況下,中壓配電網自身擁有 50%的裕度。 假設電網中的某個元件發生了故障,或正在進行搶修無法正常供電時,使用道閘操作,可以確保能為用戶繼續供電,不會出現停電情況。
2、110 kV和 220 kV變電站電力設計的區別
2.1 110kV變電站
未來城市電網對 110kv 變電站的設計規劃主要為接線簡單化、多層化、室內化發展。一般 110kv 變電站的主接線形式決定電網的安全可靠性。因為是終端變電站,110kv 變電站均采用雙電源路線到內橋接線,再到使用備投電源作為高壓側主線的形式。在內橋段進行接線時,選擇 2 線 2 變時;若需擴充內橋段的接線時,則改為 2線 3 變時。若 110kv 變電站的測壓小于 10kv,并且接入 2 臺變壓器時,應選擇單母分段的接線方式。一般而言,110kv 變電站主要與變壓器以及變壓器的容量相關。正常情況下,按照 2×50 兆伏安的變電站規模,10kv 出線,21~25 回。
110kv 變電站技術準則要點,現以某市的城網為例:某市的110kv 變電站規范大約為 2×31 兆伏安,因為 110kv 變電站需進一步深入城市,而城市的用地緊缺現象嚴重。因此,變電站的占地面積以及線路應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后方可施行。一般情況下,110kv變電站可提供 3 臺變電器規劃和設計。如果按照 2 臺計算,但可能增加為第 3 臺,應采用雙繞組變壓器。使用雙繞組變壓器應為110kv/10kv,三級電壓。
2.2 220kV變電站
眾所周知,在城市電力傳輸過程中,一般采用220千伏的變電站220千伏也是國內常用的電壓標準。220千伏變電站在市區傳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保證電網的安全性按照下列設計要求來進行電力設計我國對 220kV 變電站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因為這種變電站對城市供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對 220kV 變電站電網進行規劃中,應當將以下幾方面考慮在內:
(1)對 220kV 變電站的規模進行重點考慮。 在對變電站規模進行規劃時,應當首先使用 180MVA 或 150MVA 作為主要變容量。
(2)要對電源供應進行充分考慮:對于 220kV 的變電站而言,其電源供應應當有兩回或者兩回以上。 在這些電源回路上,要滿足變電站規定的額定功率以及穿越功率。
(3)對于單個變電所而言,在其內部應當裝有 2 個或 2 個以上的變壓器。 當變電所當中的任何一臺變壓器出現故障之后,其負荷會自動轉向可以正常工作的變壓器上。 與此同時,能夠確保變壓器短時間過載容量大于變壓器的負荷。 電網可以幫助變壓器轉移負荷的過載容量。 通常情況下,變電站的變壓器過載率可以達到 15,過載時間長達 4h。 假設變電站中的變電器超過 2 臺,那么運行率可以取 70%,超過 4 臺時運行率可以取 90%。
(4)諧波問題
電容器具備一定的抗諧波能力,但諧波含量過大時會對電容器的壽命產生影響,甚至造成電容器的過早損壞;并且由于電容器對諧波有放大作用,因而使系統的諧波干擾更嚴重。另外,動態無功補償柜的控制環節,容易受諧波干擾影響,造成控制失靈。因而在有較大諧波干擾,又需補償無功的地點,應考慮添加濾波裝置。這一問題普遍被忽視,致使一些補償設備莫名其妙地損壞。因而做無功補償設計時必須考慮諧波治理。
(5)無功倒送問題
無功倒送是電力系統所不允許的,因為它會增加線路和變壓器損耗,加重線路負擔。無功補償設備的生產廠家,雖然都強調自己的設備不會造成無功倒送,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對于接觸器控制的補償柜,補償量是三相同調的;對于晶閘管控制的補償柜,雖然三相的補償量可以分調,但是很多廠家為了節約資金,只選擇一相做采樣和無功分析。于是在三相負荷不對稱的情況下,就可能造成無功倒送。至于采用固定電容器補償方式的用戶,在負荷低谷時,也可能造成無功倒送。選擇補償方式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
(6)電壓調節方式的補償設備帶來的問題
有些無功補償設備是依據電壓來確定無功投切量的,這有助于保證用戶的電能質量,但對電力系統而言卻并不可取。因為雖然線路電壓的波動主要由無功量變化引起,但線路的電壓水平是由系統情況決定的。當線路電壓基準偏高或偏低時,無功的投切量可能與實際需求相去甚遠,出現無功過補或欠補。
3、結束語
隨著現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加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電力資源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并不可少的重要能源之一,對于社會公共安全而言,也包含了電網安全在內,要想從根本上滿足社會主義和諧的基本要求,那么首先就應當確保電網電力在保證安全、可靠前提下,能得到有效供應。 可是從現實情況上看,我國電網的安全性十分讓人擔憂, 在電網設計以及規劃方面還存在很多缺陷。 所以,在對電網進行設計和規劃的同時,要著重考慮電網的安全性。 一定要嚴格按照電網規劃的相關原則執行,同時還應當遵循 110kV 以及 220kV 電網變電站的各種技術準則,在電壓等級、配電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電網負荷轉移等方面都要經過細心考慮,突出電網的整體安全性能。
關鍵詞:住宅小區 10 kV配網 配網規劃 存在問題 處理辦法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a)-0016-02
電網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配網工程作為電力工程的關鍵組成部分承擔著分配電力能源的責任,配網工程的科學性、合理性、安全性直接關系著整個電力工程的建設質量及電力能源的分配,下文主要就居民小區10 kV配網規劃工作開展中相關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
1 小區10 kV配電網規劃的具體流程
1.1 規劃前的準備工作
小區配電網規劃之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配網組織人員首先需要對小區所在區域電網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10 kV配電網屬于中壓配電網,具體的規劃過程中要協調好該配電網與高壓配電網及低壓配電網之間的關系,設計規劃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相關標準執行。
1.2 數據調查
數據調查是10 kV中壓配電網設計規劃的另一個重要步驟,電網規劃中涉及到許多變化性較大的數據問題,規劃人員必須要做好規劃說明書等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整理工作,以免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的問題影響配網工程的質量。
1.3 小區類別劃分
根據小區的功能、居民的生活方式等等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高檔居民住宅區、普通居民住宅區、純商貿區、純工業區等等幾類,小區內又可以劃分為綠地、公園、住宅等等幾個組成部分,不同區域對于電力能源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區別比如綠地區的電力能源需求相對較低,住宅區則相對較高,因此,配單網規劃工作中首先需要根據小區的不同情況,對其進行分類。
1.4 負荷預測
小區電網的負荷預測對于配電網的設計規劃十分重要,目前來說,我國配電網負荷預測工作主要通過功能小區負荷密度指標法進行,通過該種方法預測小區的電力負荷準確度較高。
1.5 變電站選址和定容
變電站是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工作安全性、穩定性直接決定了末端電力傳輸情況的好壞,設計人員在變電站選址過程中要對小區周圍的地形、建筑物情況進行詳細勘察分析,綜合考慮整個電力系統中高壓變電站及低壓變電站容量問題,最終確定10 kV中壓變電站設備的容量。
2 現階段我國小區10 kV中壓配電網規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來說,我國住宅小區10 kV配網規劃工作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管理方面,工詢方案制定劉華才能不完整,項目立項、評估等等體制不完善,整個工程規劃過程比較混亂,為配網工程埋下安全隱患;規劃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變電層運行等等問題,沒有形成配網的主推接線方式;工作人員事前沒有指定統一完善的配網規劃及負荷預測方案,施工人員在配網建設過程中只是按照自身的經驗進行,不夠科學合理。網架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分段裝接容量過大、用戶數量過多、架空線聯絡不足等問題,一旦出現電路故障很有可能會導致大面積集中停電,影響了居民的正常工作及生活?;诖耍渚W組織人員在實際的配電網規劃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3 優化小區10 kV中壓配電網規劃工作的策略
3.1 小區負荷指標確定
小區負荷指標確定時,可以首先劃分小區配電區域,然后結合總的電力負荷指標標準劃定不同區域的電力負荷指標,總體的負荷指標則主要根據小區住戶的電力需求及經濟情況進行確定。工業用地居民用地的負荷指標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就工業用地來說,規劃人員需要對區域的工業發展情況及實際的盈利情況、電力資源使用情況等等確定負荷密度指標。居民用地負荷指標確定時則需要重點關注負荷指標和最大負荷同時系數的選取問題,規劃人員首先需要對小區內部居民的生活水平進行分析調查,以此為基礎分析各戶居民空調、照明、冰箱等用電設備的電力資源使用情況,并結合具體的建筑面積確定居民負荷密度。
3.2 變電站選址定容問題
10 kV中壓配電變壓器選址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城市電網規劃設計到則以及各個城市特殊的電網規劃規范進行,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小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小區的負荷密度較低時,最好使用容量較小的配電變壓器,密度負荷較高時可以選用容量在800 kVA的配電變電站。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未來變壓器必然會朝著可靠性高、占地面積小、維修率低、自動化、標準化等等方向發展。電網規劃過程中選用小容量的變壓器能夠縮短低壓線路的長度,減少線路損耗,相對于大容量的變壓器而言更加的經濟;小容量變壓器發生故障之后影響的供電范圍較好,因此受到了電力規劃人員的青睞。
為了保證電網供配電的科學性、合理性,高壓配電變壓器選址時必須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電力負荷預測本身就具備很強的不確定性,高壓配電變壓器選址及定容時必須要考慮到這一問題,電網的規劃要能夠適應負荷的變化;為了盡可能減少線路損耗,變電站站址與負荷中心的位置應盡量的小,建設過程中要避免破壞周圍的自然環境,站址選定之后必須經過市政規劃部門的審核批準之后才能夠進行建設施工;站址選擇需要考慮區域一級電源及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情況,保證其與高壓配電網、周邊環境的協調性。
3.3 網絡接線模式選擇
小區10 kV配電網的接線模式選擇時需要綜合考慮小區的用點情況、區域分布情況,必須保證整個網絡結構的合理性,接線模式選擇時必須要滿足配電網供電安全性、運行經濟性、可拓展性等等要求,要方便配電自動化共組的開展,平衡網絡的可靠性、投資的經濟性、運行靈活性等等之間的關系。
3.4 開關站選擇
開關站可以有效地解決高壓配電變壓器線路出現走廊不足、出線開關柜緊張等等問題,增加接線的靈活性,因此開關站的選擇時電網規劃的重要內容,城市電網開關站因該盡可能靠近負荷中心進行設置,方便電力企業線路敷設及維護管理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減少電纜的長度,這對于降低投資管理成本十分有利;此外,為了方便施工,實際的規劃過程中應盡可能簡化接線方式;為了便于后期的維護管理工作,開關站接線應留有一定的發展余地。
4 結語
該文主要就小區10KV配電網規劃的步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實際的配電網規劃工作中,設計人員必須要重點關注小區負荷指標、變電站選址定容、開關站選擇、網絡接線模式選擇等等問題,嚴格遵守相關的建設標準,盡可能提高配電網建設的質量,保證小區供電的安全性、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楊仕鋒.淺談小區10kV配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處理辦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39.
[2] 陳惠康.淺析小區10kV配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處理辦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3):34.
關鍵詞:城市;10kV配電網;規劃;建設
作者簡介:李威武(1983-),男,山西運城人,甘肅蘭州供電公司,助理工程師。(甘肅蘭州730070)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2-0142-02
長期以來,我國的配電網系統普遍存在著“重發電、輕輸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導致了我國城市10kV配電網的發展建設跟不上時代步伐,遠遠落后于歐美大國。10kV配電網在建設中日益凸顯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國各部門的充分重視。
一、城市10kV配電網規劃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城市10kV電源點布點方式不合理
由于對城市10kV配電網的建設缺乏整體的規劃設計,我國部分城市的10kV電源點布局不夠合理,再加上布點量不足,容易造成供電半徑過大,繼而使得線損過高、電壓偏低。此外,由于電源點的分布量不足以及分布方式的不合理,很多地區出現了負載不均的現象,影響當地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
2.城市10kV 配電網絡結構不合理
在之前的城市發展規劃中,由于設計不夠合理使得我國的10kV配電網網絡架構不合理。這些日益沉積的不合理因素成為直接影響配電網檢修、故障排查等相關工作的一大障礙。
3.運行可靠性差,線路負荷率偏大
我國城區10kV配電網的布局尚未經過大的整頓。隨著城區的擴展建設,新開發區的電源均從原有線路引用,這就造成了供電可靠性變差,直接導致原有線路的負荷大大增加。以內蒙古為例,通過對該地區供電線路的審核,我們發現,在線路負荷方面內蒙古大部分線路的負荷率超過了70%,正常運行時負荷率偏高,負荷發展適應性差;而小部分線路負荷率低于20%,這就會使得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10kV 配電網規劃與建設的思路
一般來說,考慮到城市電力規劃的復雜性,可將電力規劃分為5年、10年、20年三個規劃階段。應當針對城區配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城區電網建設規劃進一步優化、簡化網絡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效益水平,保證供電的質量。在實施策略上,應遠近結合、分步實施。對于城市配電網的建設與規劃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負荷預測工作;中壓配電站的結構是影響配電網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關系到整個電網的發展,因此應采用合理的接線模式,而且還要隨著負荷的增長逐步趨向于環網等接線方式;在網架結構方面,要增加配電網線路之間的聯絡,逐步形成結構清晰,供電范圍明確的骨干網架;增加供電電源點,合理減少供電半徑,合理分配負荷,同時增大中壓配電網的導線截面,改造舊線,更換高耗能變壓器,這些都將對降低配電網的電能損耗起到明顯作用。
1.基礎工作
10kV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是以為負荷預測基礎的。負荷預測的正確性及預見性對城市電網規劃的影響極大,網架結構的設置、變電所的布點和電壓等級的選擇都由負荷水平決定。因此,我們要對負荷預測給予高度重視。
負荷預測是指,根據自然條件、電力系統的運行特性、增容決策及產生的社會影響等情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發展變化規律,做出預先估計和推測。
為了與城市發展的要求相一致,負荷預測一般是以當地政府制定的城市發展計劃為依據。在供電公司的配合下,廣泛收集有關用電部門的用電需求計劃,對市政生活用電的趨勢及需求有足夠的分析和預測,并總結城市歷年的用電發展情況,采用多種負荷預測方法,最后分析各種預測結果,選定規劃期末的總用電量和總負荷。
負荷預測常用的方法包括外推法、單耗法、綜合用電水平法、負荷密度法和彈性系數法等。在進行負荷預測時,還應當考慮到各供電區域的功能分布、地理位置及特征、用電的性質和電壓的等級分層等綜合因素。為了使預測達到最大限度的準確,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充分了解區域發展和用電情況,從而做出合理的且符合當地發展的負荷預測。例如,將城市中的大部分工業區轉移至郊區,城市中心成為居民生活與商業辦公的聚集地,這樣,城市用電高峰與天氣的變化情況就會有十分緊密的聯系;而工業用電雖然是郊區用電的大戶,但用電高峰與天氣的變化情況并沒有十分直接的聯系。因此,因地制宜,針對負荷性質的區別,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負荷預測方法,才能達到負荷預測的準確性。這樣做不僅能夠保證10kV 配電網規劃能夠順利開展,還能使得配電網的規劃建設更趨于合理。
2.技術措施
(1)網絡構架建設。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的供電,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網架作支撐。10kV網架一般有聯絡線方式、“手拉手”環網方式、電纜雙環網方式。在城市的中心地段,電網的負荷密度較高。10kV環網能夠保障轉供用電負荷工作的正常進行;10kV輻射網一般用在用戶專線的供電區域內。在進行10kV配電網的規劃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1)按照10kV環網的接線方式進行接線時,線路正常運行時的最大載流量需要控制在一個安全范圍之內,即安全電流的1/2-3/4內。如果載流量超出了規定的安全范圍,就需要及時采用轉帶負荷措施來進行分流,以確保其安全性。另外,對于有異?,F象發生的線路,為確保安全,需要限額控制其載流量。
2)在10kV配電網規劃的初始階段,應充分考慮供電的可靠性問題。為了提高10kV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應在同一變電站的環網接線或者相鄰變電站之間推廣應用環網接線技術。為了防止出現電磁環網,在電網正常運行時需要考慮開環運行。10kV配網的建設不應操之過急,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建設之初,可首先將2個變電站之間的小部分10kV饋線聯絡起來;在中長期建設中則應實現一個變電站的所有10kV饋線(用戶專線除外)與周邊其他變電站聯絡在一起。在此同時,還需要考慮主環路成環的建設周期。應盡量減少主環路電纜遷移,節省主環路電纜遷移的開銷。在主環路中,通常不需要太多的節點,且節點一般為開閉所、環網節點配電所或具有開閉所和配電站功能的中心配電室。
3)在進行10kV配電網規劃時,應在保證實現控制環網和線路正常運行電流強度的前提下,在每一回10kV線路上設置多個分段開關,這樣能夠將電路維修、檢修以及故障排查時的范圍縮至最小。出于技術和經濟的多方面考慮,一般的線路段數設置在3到4段為最佳,而每一段的用戶應當控制在8到10戶以內。
(2)配電臺區的建設。配電變壓器在建設之前應當考慮到密布點的原則問題,以便將低壓配電網的供電半徑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為遵循安全、可靠和簡單的原則,380/220V的低壓配電網的建設一般采用的是以配電變壓器作為中心的樹狀放射式的結構,實行分區供電。同一電房內的2臺配電變壓器的低壓母線之間應當設置聯絡開關以作突發事故的備用。低壓線路必須有明確的范圍,不能出現跨區供電的現象。
(3)對于導線截面的選擇。10kV配電網規劃應滿足供電區域負荷的需求。10kV配電網的主干線是閉環接線,是一種開環運行結構。10kV配電網線路的供電半徑應當不超過3km,低壓供電半徑應不超過250m(在繁華地區則不超過150m)。主干線的導線半徑為240mm2的絕緣導線或者2×240mm2、400 mm2的銅芯電纜,并要把每路的出線負荷基本控制在500A內。
(4)“環網單元”的建設。電纜化開閉所規模大,占地面積大,因此在商業鬧市區、市中心或城市道路改造地區建設時難度很大。電纜“環網單元”占地面積小,在不同地區建設時應當因地制宜。環網供電方式是指在不同變電所或同一變電所的不同母線的兩回或多回出線,使這些線纜相互之間連接成一個環路,分為單獨網絡、雙環網和多環網等不同形式。環網供電有三個基本組成單元,即兩個電纜進出線柜、一個用戶變壓器支路柜。在任一線路出故障時,進出線柜能夠及時隔離,轉由另一個單元保證用戶變壓器支路連續供電。用戶回路環網柜有保護和隔離變壓器的作用,方便維護和檢修。環網柜能夠根據用戶的需要由基本單元組合成多種方案。
在配網設備的選用上,要堅持“免維護,長壽命,節能型”的原則,以適應電網快速發展的需要,為有效地實行狀態檢修打好基礎。在環網建設上,要盡量考慮不同變電所之間10kV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即在一座10kV變電所全停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大部分重要用戶的供電。
(5)配電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建設10kV 配電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直觀地在地理圖上看到各種電力設施的分布。利用該系統對電網相關資料和設備進行管理,可以使配網資料管理的工作量大大減少。目前,我國的地理信息系統已趨于成熟,逐步在供電企業中推廣使用。
(6)開閉站的建設。開閉站也叫開關站,它是指建在城市主要道路的路口附近、負荷中心區和兩座高壓變電站之間,匯集若干條變電站10kV出線作為電源并且以相同的電壓等級向用戶供電的開關設備的集合。開閉站的主要功能是轉輸同時具有出線保護的作用。
其作用是:可以解決高壓變電站中壓出線間隔不足、出線通道受限制的矛盾;可以減少相同路徑的電纜條數;能夠加強電網聯絡,提高供電可靠性。
三、城市10kV配電網規劃與建設中應考慮的問題
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過程中,10kV布點及走線的空間越來越小。由于城區的高速發展,大多數城市電源點的布點以及電路走廊變得相當有限。城市發展對10kV配電網規劃與建設的限制使得在城市中心不會再有新的電源點以及走廊出現的可能性。對此,當地政府部門以及有關的電力企業應當將眼光放得更高、更遠。任何一座城市在發展的初期,都需要提前考慮好有關配電網的建設與規劃設計。應當由當地的電力部門根據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規劃設計,在有了詳細的發展計劃之后,將其遞交至當地政府,并正式納入規劃當中備案。
四、結語
總之,只有從滿足各個方面用電需求的角度來考慮10kV配電網的規劃問題,才能夠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但是在目前建設當中仍然存在很多滯后問題,筆者針對此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然而,由于受到工作環境、研究場所等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某些方面的分析說明還不夠完美,仍然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實現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為城市10kV配電網的規劃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蔣洪增,侯杰.配電網建設中的實用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1).
[2]黃派兵.淺談快速查找10kV配網線路故障的技巧[J].科技致富向導,2010,(29).
[3]王新宇.10kV自動化配網的設計及應用[J].自動化應用,2011,(4).
[4]徐鄭.配電網10kV饋線及配變的無功規劃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5.
論文關鍵詞:應用型;課堂教學;工程實例;發電廠電氣部分
“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是安徽工程大學(以下簡稱“我?!保╇姎夤こ碳捌渥詣踊瘜I的核心專業課,在專業教學體系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結合較緊密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必備的發電廠、變電站電氣部分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初步掌握發電廠、變電站電氣主系統的設計與計算方法,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培養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根據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精神,結合我校培養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目標,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校企合作的特點,提出了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思路,即把課堂教學與工程實例有機結合起來,在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環節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特點
“發電廠電氣部分”是一門理論性、綜合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技術課程,針對本課程的特點,通過“發電廠電氣部分”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就成為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務。本課程與實際聯系緊密,教學內容涉及電氣主接線、電氣設備、配電裝置以及監控、保護等二次設備及回路接線圖等,其特點是課程內容龐雜,連貫性差,系統性不強。該課程開設在第六學期,學生正處于由系統性強、條理清楚的基礎課轉向專業課學習的過渡期,在學習方法上略感不適。另外,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前沒去過電廠,對電能生產的各環節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對各種電氣設備也感到陌生。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們很難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設備和電力系統聯系在一起來理解和掌握,建立工程的概念,特別是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十分薄弱。因此打破“發電廠電氣部分”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課堂教學與工程實例教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對“發電廠電氣部分”這門課由抽象到具體,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課堂教學改革與探索
1.精選課程教材和教學內容
課程是專業目標培養的體現,因此在進行課程改革前首先要明確專業目標,并充分認識到本課程在整個專業目標培養實現中所起的作用及地位,還要明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期望學生達到怎樣的認知效果?;诖宋覀冞x用了華中科技大學熊信銀主編的教材(第四版),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材與時俱進,能反映現代電力工業的現狀和特點,如節能減排,“一特四大”,100MW大容量發電機組的電氣主接線和特點,750kV超高壓和1000kV特高壓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以及數字化發電廠和數字化變電站等。在課程學時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我校設置的本課程課內學時為30學時),結合大綱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合并和序化,經研究,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為:能源和發電;發電、變電、輸電的電氣部分-導體和電氣設備的原理與選擇-電氣主接線及設計;廠用電接線及設計-互感器-配電裝置-發電廠和變電站的信號和控制回路。
2.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每門課程都有自身的特點,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時,應注意課程的特點,選擇適合本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于“發電廠電氣部分”這門課程而言,內容比較繁雜、抽象,電氣設備非常多,到了現場學生叫不出設備的名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授課時采用將工程實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并用多媒體技術授課的教學模式。工程實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是指選取當地典型的、有實用價值的電力工程實例,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本知識點融入工程實例,隨著課程的展開,一步步深入到此實例中,而后隨著課程的結束,此實例中的相關問題也一一得到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選取了當地一個發電廠的電氣部分設計作為全程實例。多媒體教學主要是將聲音、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還原設備的真實面貌,增加上課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形象和立體。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到當地的發電廠和變電站去拍攝一些設備的照片和視頻,同時還可以利用動畫技術將一些設備的工作原理制作成動畫演示文件。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非?;钴S。
3.應用
根據課程大綱要求,以“一個發電廠的電氣部分設計”為全程實例。圍繞該實例,展開一個個知識點,最終完成整個課程的學習。
實例中,典型發電廠的選取非常重要,筆者選取了校企合作單位——蕪湖發電廠為實例。該發電廠具有125MW和600MW兩種不同的機組,既有普遍性又可與其他教學環節充分銜接。該發電廠也是我校學生實習的電廠,充分利用了資源。 筆者針對“發電廠電氣部分”的課程內容與工程實例的銜接做了如下安排:
(1)能源和發電;發電、變電和輸電的電氣部分。圍繞實例,引出發電廠的類型。介紹發電廠的類型,發電、輸電、用電相互間的關系,發電廠如何把一次設備通過主接線搭成通路將電能輸送出去。旨在引導學生對供電回路有個整體理解和認識。
(2)導體和電氣設備的原理與選擇。圍繞實例,介紹導體載流量和短路時發熱溫度的計算方法及應用,講述各種開關的作用、種類,選擇的標準,引導學生注意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區別。
(3)電氣主接線及設計;廠用電接線及設計。圍繞實例,分別介紹該發電廠125MW機組和600MW機組主接線的形式及其特點,廠用電接線是如何進行選擇的,并演示了發電廠升壓站運行工況的視頻。
(4)互感器。介紹一次回路中設置互感器的作用,一般電廠或變電站在哪些點設置互感器,互感器在實際工程中的接線方式,并引導學生注意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在正常工作狀態的區別。
(5)配電裝置。圍繞實例,講解根據電氣主接線的連接方式,開關電器、保護、測量電器、母線和必要的輔助設備是如何組建成供電整體的,各電器設備又是如何布置的,有什么樣的特點,引導學生討論配電裝置布置方式的區別等。
(6)發電廠和變電站的信號和控制回路。圍繞實例,講解該電廠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主要部分布置了怎樣的保護,介紹回路哪些點要作常規測量;遇到故障線路如何通過二次回路進行自處理或向運行人員發出信號,繼電保護如何使斷路器跳閘等。
如此,就可以很好地將課本知識滲透到工程實例中去,使得學生對電能的生產、輸送等環節有了整體的、深刻的認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開展現場教學
對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和工程實際結合,配合教學進度及時到發電廠、變電站對照實物進行現場教學,以增強學生對各種電氣設備的感性認識。為了避免現場教學流于形式、“走馬觀花”式的參觀,教師事先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現場教學點和合適的教學內容。比如在講授電氣主接線及配電裝置等章節時,在課堂上只用理論講述電氣主接線圖上符號所代表電氣設備的外形結構及功能,學生沒感性認識。在現場看到變電站或發電廠的電氣主接線,如單母線兩分段接線、雙母線帶旁母接線等,就能將書本上這些抽象、難理解、易混淆的理論知識,變得一目了然,便于區分和記憶。再比如屋外配電裝置的布置種類非常多,如中型配電裝置、高型配電裝置、半高型配電裝置,比較難區分和記憶,現場看了實物后,它們各具特色,既有共性又有差別,學生豁然開朗。再比如主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母線的防雷等,學生們接觸到了,就比較容易理解,避免一知半解。
四、課程設計改革與探索
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設計實踐性很強,是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也是結合實際的一項工程。課程設計對學生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的培養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在布置課程設計題目時,應充分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本地或附近比較典型的實際工程進行訓練,這樣避免了題目太理想化,要考慮的工程矛盾比較少,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的問題;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工程實際設計步驟,查閱相關設計手冊和設備手冊,了解行業規范,所繪電氣主接線圖等要嚴格按照行業規范要求,使整個課程設計工程化。
(2)為了避免抄襲,課程設計題目多樣化。我們在進行該課程的課程設計時,設置了多個設計題目,比如110kV變電站、220kV變電站、熱電廠、凝氣式發電廠等,根據學生學號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課程設計題目。由于工程原始資料不同,在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不僅很好地杜絕了抄襲現象,也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們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農村配電線路;無功補償;補償方式;補償容量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14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07-013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70
由于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設備出現無功率的運轉,所以無功補償成為電網中必需的部分。農村供電普遍出現電壓不足的情況,末端降壓,運作效率低降低了供電的穩定性,而無功補償裝置不僅提升了供電效率,而且減少了線路損失。然而無功補償在沒有對地區進行分析即投入使用,有可能導致整個農村地區電網電壓波動大情況。因此,本文將依據農村實際用電情況,在匹配農村無功補償時,進行該區域的無功需求分析。
1 農村配電線路的特點
第一,點多面廣。我國廣大農村分布地域廣闊,居住不集中,導致變電站、配電變壓器分布分散,配電線路覆蓋的面積較廣。
第二,線長復雜。我國農村多分布在地形復雜的山區,交通不方便,線路走徑也隨之變得更為綿長復雜。
第三,裝置質量良莠不齊。由于長久使用,電路配套設施老化,供電安全風險增大,農村交通不便,維修滯后,超負荷使用。
第四,具有季節性。農村用電幅度季節性突出,農忙時期用電負荷激增,而且由于住戶分散,農網主要采用放射的配電網絡,這增加了用電的無功損耗;而在平常日子里,只需要滿足群眾的普通日常用電,變壓器負荷小。
第五,晝夜差距大。這也是農村生產的特點,農村企業作息時間參照的農村人的作息時間,使得用電量在早晚差異大。
2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與原則
2.1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
電網的供電過程中,必然會消耗大量的輸電功率,這時供電的效率將低于電力網運行的經濟水平和電壓負荷,因此無功補償裝置需要設置在電力系統中。無功補償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供電效率,但是電網工作中存在兩種輸出功率,即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當電感性電氣設備在運行時不能將電能量轉換為有功功率,這時設備運行必需的能量就稱為無功功率。
運輸無功功率是損害線路設備的,如果由輸電系統提供,則設計輸電系統時就要考慮有功功率,也要考慮無功功率。補償裝置的無功功率提供了穩定的電壓和少量的損耗,因此一般使用電容器來補償無功功率,避免了系統自身提供傳輸無功功率導致的電壓下降、電路損耗、供電經濟效益低等結果。提高供電效率,減少各種電路設備損耗,這就是無功補償
2.2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則
無功補償根本目的是提高供電效率,減少運輸無功功率的損耗,因此應遵循以下原則:實際性、合理性、實用性。具體來說,無功補償的實施方案要基于農村當地的實際無功電量需求,考慮了經濟效益后,才能確定補償的方式。然后農村有著獨特的用電模式,居戶距離相隔遠、多分散,用電周期明確,因此需要合理地依據未來電網規劃建立補償裝置和變電站,改善末端電壓偏低的問題。補償的方式可以依據農村居民分布的狀態采取集中補償和分散補償的方式結合,一般情況下,農村多采取線路分散的補償方式,不僅起到緩解集中補償母線電壓過高的問題,也可以減少無功功率的運輸距離,起到經濟和實用的效果。
3 農村配電線路無功補償方式的比較
農業與經濟的發展推動著農村走向現代化,收入的提高使得生活的質量也在提高,大家電開始在農村普及。然而實際上農村電能的需求加劇、電路本身效率不高,進入家庭內的電壓不足,影響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因此使用無功補償提高配電效率是發展電網的必然之路。根據實際的電網規劃與用電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種補償方式:個別補償、分散補償、集中補償。
3.1 個別補償
個別補償即隨機補償,是一種電容器與電動機同時投切的一種補償方式。其運作的方式主要是當電機運行時,補償裝置同步運行,停止工作時同步停止工作,有效的節約了耗能。同時是由電動機和補償裝置共接,安裝方便簡潔,在后續的設施維護上,需要的工期與資金少,達到了較高的經濟效益。適用的范圍只要是針對電動機,限制了無功功率在用電高峰時的負荷。
3.2 分散補償
分散補償又稱分組補償,多作為農村配電補償的方式。因為農村配電線路過長,供電設施建設不合理,該補償方式可以就近提高供電效率,解決農村末端電壓過低的問題,是最為經濟的可行性措施。其補償方式區別于集中補償,將補償裝置安裝在低壓母線或者子線路中,緩解了農村中用電集中一個時段母線高負荷的壓力。通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表明,分散的補償由于分散到每個線路上,減少了無功功率在運輸過程無謂的消耗,可以達到變電站10kV線路降損的目的,并且每個線路的電容量穩定,因此電容器的損壞率大大的降低了。
3.3 集中補償
集中補償是把電容器組集中安裝在變電所二次側的母線上或配電變壓器低壓母線上。目的主要是補償主變電器的無功功率,有利于提高母線的電壓,由于補償目的集中、距離近,日常管理方便。但是由于是補償母線,當系統電壓波動,高頻率的投切操作均會導致電壓對母線的沖擊過大,極易傷害電容器設置迫使電容器停止工作,對于10kV以下的補償沒有效果。因此,在使用集中補償時,需要嚴格把握補償容量,避免給線路帶來不可逆轉的沖擊。
4 農村配電線路的無功補償容量的確定
在配電設計規劃中,需要確定補償容量,主要是因為過度的補償不僅不能達到減少損耗、提升效率、減少用戶電費的效果,而且將傷害整個供電系統,電壓過高、波動強烈、諧波增大等問題,因此需要對補償容量進行準確的計算分析。在進行合理匹配時,需要根據配電網的不同負荷類型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我們將配電網分為三類來討論:
4.1 主干線末端集中負荷
對于這種類型的線路,用戶主要是通過就地補償的方式來補充其無功負荷。
4.2 負荷均勻分布在主干線上
將一組電容器配置在線路上,在均勻負荷的情況下,電容器最適宜的容量是線路無功負荷的三分之二,位置則是線路從送電端起的三分之二處。在配置電容器時,需要考慮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用戶電壓在負荷較小、較高、不穩定的時候,不能超過電壓的偏移位置;二是容量不能產生超前的功率因數。
4.3 負荷不均勻分布在主干線上的情況
分支一般呈60°和90°,在60°時,所配置電容器最適宜的容量是無功負荷的80%,最適宜位置為從送電端起的五分之三處;90°的情況下,最適宜的容量是無功負荷的80%,位置則是線路從送電端起的三分之二處。
總的來說,無功補償時涉及電費效益的,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并保持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要平衡設備投資、維護費用和電費收益兩者。在分析確定配電的無功補償時,需要顧及變電站、線路、用戶三方的效益:首先,不同的變電站有不同的電壓負荷值,對于電壓變動的調節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一般的變電站主要是以變壓器容量的10%~50%來確定容量;其次是線路,這需要了解不同的補償方式所帶來的對線路的損耗,輸送無功功率是損耗線路的關鍵因素,應保持對線路損害值最小的基礎上設定補償容量,過高的容量加劇線路的老化、溫度過高;最后要考慮用戶的使用,關于用戶的補償容量,我國是有相關的條例辦法指明如何確定容量的??傮w來說,確定補償容量需要權衡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確定無功補償容量時,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具體補償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無功補償的效果,收獲更大的經濟效益。
5 結語
本文是基于農村配電的基本特點與情況來分析如何正確合理地分配無功補償。在分析了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后,本文提出了常見的三種分配方式,即集中補償、分散補償、個別補償,分析了這三種方式的優缺點與適用范圍,然后為如何確定補償容量做出了對應的建議。這些均為農村運用無功補償提出了有效的參考意見,并且闡述了科學地在電網中運用無功補償設施,將有利于電網的穩定發展,使用電用戶有良好的用電體驗,降低了設施的損害率。從經濟上來說,對于農村如何在用電上提高經濟效益提出有效的方法,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參考文獻
[1] 呂霞,林林,明毅,等.農村配電線路的無功補償簡析[J].農村科技與裝備,2011,(4).
[2] 陸燕峰.農村10kV配電線路無功補償實例探討[J].科技資訊,2013,(36).
【關鍵詞】電網合環操作 繼電保護協調 策略分析
伴隨著我國社會生產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系統的工作越來越重要,企業和生產部門不能一日無電,人們的生活的各個環節也離不開電力的應用,因此說,電力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本文就對合環操作和繼電保護協調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1電網合環操作的具體研究
1.1合環操作的概念解釋
合環操作是指電力系統在電氣的操作過程中,有關線路、變壓器和斷路器之間的構成和相互運作的關系,主要是一種閉合運行的操作概念。合環的工作必須要注意兩個線路之間采取合環的前提條件,首先是合環點的位置要確定,位置的確定主要表現在合環的兩側,相位要一致和相同,相關的電壓差和相位角度要符合相關的操作規范和操作流程。其次,在合環操作的過程中,在合環的網絡內部,要符合電網在穩定方面,和設備容量方面的相關限制。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環網的操作,我們要進行計算和校驗。
1.2關于合環操作的分析
配電的電網利用的網絡結構的方式主要是輻射型和環式的網絡結構。關于輻射型的網絡結構的特征分析是通常情況下,結構上不是很復雜,可靠性方面不高,在保護裝置方面的設置也通常也非常的簡單方便。環式和網格都具有備用的接電方式,可靠性方面比較突出,接線繁瑣,運行的過程也非常復雜。在正常的運行情況下,聯絡的開關都處于一種關閉的狀態,主要運用的運行方式是開環運行的方式。如果某一側需要停電,那么聯絡開關就會呈現一種閉合的狀態。這時候,另一側就開始了工作狀態,這種操作的過程我們就稱之為合環。我們對不同的聯絡開關進行研究。
首先是在同一個變電站之中的同一個區域的饋線合環的工作。如果一個變電中存在兩個母線,并且是一個母線進行供電的工作,在它們中間只能通過母聯開關進行合環的運作,在這一過程中,合環的操作通常非常的簡單易學也比較安全,在高壓出線問題的時候,在母聯開關的的合環工作下也不會出線問題和差錯,一般這種情況屬于保守的合環工作,通常情況下,安全系數比較高。
其次,在同一個變電站中不同區域的饋線合環。如果兩個母線處于一個變電站之中,如果電源的來源不是相同的,那么在他們之間要直接的通過母聯開關或者聯絡開關來展開合環的操作。
在不同變電站中的合環操作主要以例子說明,例如在220KV變電站的供電在低壓配電方面的合環操作,在聯絡開關的合環操作中,設定母線III在變電站A中,母線IV在變電站B中,主要利用饋線主體通過開關以后進行合環的操作。這樣在不同的變電站中,負荷和網絡都有區別,這樣的合環操作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2合環操作與繼電保護工作的協調措施
2.1繼電保護為主,合環操作為輔
在合環和繼電保護的工作中,要運用一定的策略進行協調和配合。在合環工作運作以前就要對電壓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在合環的點兩側存在電壓差,要把這種電壓差考慮進去才能保障合環的過程的順利進行。在以繼電保護為主,合環為輔的戰略策略中,主要考慮的問題重點傾向于繼電保護,這樣就要求合環的操作流程必須要符合繼電保護的相關的要求。兩者的地位是合環操作從屬于繼電保護。在繼電保護的操作過程中,繼電保護方面的一些列動作都不要改變,需要改變的只是合環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合環的具體操作、合環的時間和地點的確定以及合環前后的負荷調整。在電網的具體行為中,合環的操作不是必要的一種內容,在很多的時候可以對這項操作進行取消。在必須要進行合環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合環的操作。并且合環的操作一定要對供電系統的正常供電負責,不能引起大面積的停電等等。
2.2合環操作時繼電保護的調整策略
在合環的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對繼電保護的調整。兩個母線處于同一變電站中的情況,在正常的情況下,離合環點的附近的斷路器應該具有保護功能,很多的電網運行的過程中,斷路器基本帶有自投裝置。
2.3策略的結果分析
在這種策略中,如果斷路器突然之間發生了問題和故障,那么就會引起在最鄰近的兩個斷路器就會剎那間動作,故障瞬間被切除掉,這時候的合環操作就宣告了失敗,線路的供電也就得到了相應的保障,事故發生的范圍就會縮小。因為存在斷路器的瞬間的動作,其他的出線斷路器都不發生動作,那么繼電保護器就能夠得到保護
在我國現階段,很多的變電站都沒有人進行值班的工作,這就說明了要對保護和重合閘進行調整就需要進行較大的工作投入。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需要進行電網的合環操作來調整電網的正常運行,保證供電的穩定和安全,以防止引起更大面積的停電事故。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基本的合環操作和繼電保護的概念進行分析,也對合環的功能以及合環繼電保護的協調工作進行了分析,以此來提高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用電安全性和用電的穩定性。合環的操作要在繼電保護功能的前提下進行,在正常的運行情況下合環的時間要有所控制,因為越是短的時間內,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就會越小。以免發生較大的斷電問題或者其他的故障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