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49: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土資源規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1、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重要性
我國人口眾多,所以我們國家對資源合理利用的要求更高,對國土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管理是國土資源相關部門應該做好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認為國土資源開發利用,開發天然礦產會影響到自然環境,影響生態發展,這是很片面的意見。對國土進行合理規劃管理,對人類生存環境是有益的,加強對國土資源合理利用的調整和改善,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2、目前國土資源規范管理的情況
國有土地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土地及水、油、煤、金屬礦物等一切自然資源都屬國有,國有土地利用的開發權和所有權,開發和利用以及治理和保護等規范管理,國有土地與其他資源相互協調規則,居住用地,建設開發用地,資源開采用地的指標,管理和保護等方面均有相關規定。但分布在各部門各個地區,較為不同。目前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諸如我國國土資源開發規劃"建設"合理利用的規劃管理手段。對于國有土地資源規劃管理的有效實施,標志著我國國有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開發國有土地的資源進行實施和管理有許多自身的特點,涉及多方面關系,因此必須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使我國國有土地資源發展走入正軌。
3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3.1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法規不完善由于我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起步較晚、發展不平衡,相較于發達國家還很落后;加之國家對國土規劃重視不足,相關人員和機構渙散,很難對我國國土資源開展科學、有效的、完備的統籌規劃,當然也不能對規劃體系的層次和法律效能進行科學恰當的界定。盡管國家相繼頒布了《國土規劃編制辦法》和《國家國土綱要》等規范,只是針對國土規劃的相關內容進行簡單的說明和初步規定。較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過時,面對政府職能部門間用地沖突協調、跨區域建設協調、農業發展瓶頸、國土保護和新興產業擴大用地需求的問題顯得無能為力。目前,我國還沒有相對完備的國土規劃法律規范,嚴重制約我國國土資源的最大化、最優化利用。
3.2我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體系落后由于我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起步較晚,發展緩慢,很難適應我國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是老舊的規劃管理理念很難實施和開展工作,很難適應我國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制度還不健全,依法查處國土資源違法、違規事件的力度不足;國土資源市場化的配置比例偏低;違法用地的現象屢見不鮮;相關執法監察的力度不足;規劃管理技術和措施落后,嚴重制約我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有序進行。3.3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的強制力不足,致使后續規劃管理困難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國土資源的瓶頸約束日益嚴重,空間開發和規劃布局無序日益突出。城市、城鎮的不斷發展和擴展,大量吞噬國土資源,使現有發展空間凸顯不足。國家相關規劃職能部門沒有對國土資源全局的、統籌的規劃和監控,致使城市化肆意擴張,盲目、無序占有農業耕地和破壞區域環境。由于缺乏約束力和監管制度,直接導致我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協調性差,實施力度差,規劃混亂,權責不分,很難開展科學的、統籌的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工作。加之法律等硬件措施的不完善,特別是缺乏強有地的強制性力量作為后盾,很難科學的、詳細的實施國土資源規劃的相關內容,特別是一些國家宏觀長遠的發展規劃得不到重視和實施,致使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持續、不健康,綜合資源利用率得不到明顯的改善。
4國土資源的科學規劃管理的建議
4.1積極完善國土資源管理的法律體系國土資源最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載體,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地位,受到法律的保護,并擁有強制執行力,從而確保我國國土資源的統籌規劃管理,達到最優化的效能。逐步完善和發展我國土地、礦產、海洋、環境等自然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等方面的法律體法規;科學統籌研究制定我國的《國土規劃法》和《海域使用法》;逐步修訂我國的《土地管理法》等國土資源相關的法律,逐步形成系統性的法律體系。通過立法確定國土資源的強制力和權威,科學、完備制定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一系列程序和規劃要求,確保土地的使用、開發有法可依。通過引進吸收國外先進的法律約束經驗,加強我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執行力度和充分體現法律強制約束力,并組建國土資源規劃和實施團隊,盡可能的貫徹和落實國家級的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為我國國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性的支持。
4.2國土資源的規劃管理要突出重點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以提升國土資源的現實和潛在效用,以提升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為主。逐步推進我國政策和統籌城鄉規劃的發展、優化區域發展空間,統籌安排,逐步推進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并將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權力賦予每一個公民,強化國土規劃的執行力度,并將國土資源開發的全過程向民眾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監控??茖W規劃,突出重點,明確開發戰略,科學分區,明確目標和方案,以點帶面,統籌空間、規模、結構和環境的協調,促進生產力布局、城鎮化和基礎設施體系規劃和協調發展。國土資源部門作為國土資源規劃的主管機關,積極履行對國土資源的管控職能,統籌土地利用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等各項國土資源專項規劃,并隨時將國土資源規劃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中,提升國土資源規劃的綜合利用效益,并開展時序性監管、空間布局等重要規劃著力點建設,提升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地位,努力為促進建立多部門聯合的共同責任機制和綜合管理模式提供基礎性指導。
5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有效運行
國土資源的規劃管理是國家長遠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的建立和完善國土資源的規劃管理運行機制,使得國土資源的規劃有效運行。各地區和各部門應該充分協調配合,創造合理的運行環境,保障國土資源規劃目標能夠完全實現。規范性的制度也是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實現的有力保障。
在空間規劃體系中,國土資源規劃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性的高層次規劃,主要用于指導其它規劃,包括土地利用規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等的制訂和實施,具有宏觀性、原則性和綜合性,這種特點決定了國土資源規劃的實施運行具有很強的協調性。但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我國的國土資源規劃在實施中,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進行多部門的協調,這是保障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之處,也是與目前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等規劃實施的區別最大之處。因此,在設計規劃實施運行機制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國土資源規劃的協調機制。建立最有效的協調機制關鍵在于建立系統化的空間規劃體系,統一的綜合性空間規劃應成為基層空間開發建設的共同行動綱領。各層次的空間規劃分工明晰,各級規劃都在上一級規劃指導下編制,形成一個連續性的規劃體系。
6結語
目前,我國還需明確國土資源規劃在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地位,國土資源規劃必須基于國家層面上,站在戰略規劃的高度上,統一的調度和規劃,從長遠的布局出發,細致入微的分析至各個層面。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帶有過多部門色彩,難以做到面面俱到,甚至于有時看起來好似沒有地位,工作也不易協調,這僅是部分階段性的產物,并不影響我們未來對于此類問題的決策和影響,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規劃式的管理將運用至各個方面,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國土資源;規劃;地籍信息
1.引言
現如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對于國土資源規劃和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通過合理安排國土資源規劃,并加強土地資源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在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中,通過應用地籍信息,有利于確定土地權屬,從而保障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順利進行。
2.國土資源管理概括
一直以來,關于國土資源的數據都要經過詳細的測評、計算與估化等,十分謹密,國土資源管理也可謂是綜合了經濟學、管理學、數學等一系列學科,共同實現了土地規劃與利用的工作的進行。因為土地資源管理本身就是綜合了諸多學科的一門綜合學科,它決定著我國每一寸土地的開發和利用,并預計從中獲取的最大的經濟利益、社會利益等,促進著國土資源管理帶來的諸多利益關系協調和規范,以最優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資源,屬于可調節我國國土資源的一種重要的載體。大家知道,我國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國土資源管理就決定著如何促進國土規劃和資源利用,其管理過程帶來的影響巨大,同時也將會不斷計劃提升著我國國土的利用價值。
3.地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3.1地籍數據組織
集動態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于一體的地籍數據不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現代地籍的基礎。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統中,因為大量的空間數據被輸入以及處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為合理的數據管理系統。數據沒有及時更新等問題使項目延期或者無法完成。數據庫按照要素種類的不同可以劃分為許多個包括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專題圖層。數據庫組織應按《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和《地籍調查數據庫規范》嚴格執行。其中空間數據分為矢量數據和柵格數據,包括點、線、面。需遵循地理覆蓋面全、信息不冗余的原則。
3.2數據軟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統的重點在于開發土地管理地籍數據的數據庫軟件,這項數據庫技術不僅能處理海量的GIS數據而且還能對其進行合理地管理。現在已有很多數據庫軟件能用二進制數據將空間數據儲存于數據庫中,同樣的數據的輸出、輸入處理等也可以用屬性數據來儲存。
3.3系統軟件結構
C/S模式結構和B/S模式結構是現有的兩種常用系統軟件結構,“請求—響應”這種應答模式是C/S系統基本運行模式,C/S系統軟件結構的核心是數據由服務器集中管理,這個系統結構在接收客戶機請求的同時還能將響應結果發送回給客戶機;客戶機除了可以發出請求和接收回應之外,還具備控制、計算能力。C/S系統軟件需要在客戶端安裝,不過安裝所花費的流量較少,安裝速度比較快。B/S模式結構是由C/S模式結構和WEB技術相結合形成的三層體結構,客戶端可以通過一般的瀏覽器進行數據傳輸和瀏覽。B/S與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統伴隨著WebGIS的發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門對網絡辦公的要求,使用率越來越高。數據檢查、管理、輸出、專題圖制作和數據庫維護等是C/S結構模式的核心模塊。B/S結構模式的核心是系統服務,用戶通過瀏覽器可以瀏覽數據的基本情況,確定數據訂單后傳送給數據庫,然后數據庫把請求信息回應給用戶。
4.地籍信息在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中的應用
4.1地籍信息在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中的應用
現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規劃至關重要,通過優化城市規劃方案,能夠為城市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城市規劃是由很多內容所組成的,包括城市總體劃分、功能分區、城市設計等等,在各項規劃內容的實施過程中,都必須依靠完善的地籍信息資料作為基礎數據。在城市規劃中,地籍信息不僅可以作為基礎數據資料,而且由于其具有空間特征,因此,通過應用地籍信息,還可以對城市容積率、城市規劃建設經濟指標等進行計算分析,提升國土資源利用水平。
4.2地籍信息在地政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在國土資源管理中,地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在于供應土地資料,并制定完善的土地出讓以及地價政策,在拆遷征地方面,需要加強拆遷賠償管理,地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即為地籍信息。地籍信息中包括土地來源、土地所在位置、面積、信息代碼等各類資料,其詳細記錄了土地資源的實際利用情況以及規劃利用現狀,因此,能夠為地政管理提供依據。與此同時,在土地出讓方面,地籍信息也可以充分發揮作用,首先,由地政部門擬定具體的用地方案,然后由地基管理部門制作地圖信息,比較用地方案是否符合地籍信息數據,如果發現矛盾問題,則還需要對用地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對用地方案進行調整后,即可返回地政管理部門,并簽訂規劃后的土地出讓合同,最后返回地籍系統,完善最新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規劃設計、建筑工程性質、土地用途等等。由此可見,將地籍信息應用于地政管理中,不僅能夠保證土地規劃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且還有利于完善地籍信息資料。
4.3地籍信息在房地產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地籍信息是由很多內容所組成的,其中房地產產籍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地籍信息是由國家負責監管的,地籍信息中的土地信息具有法律意義,因此,在房地產產權認定方面,也應該合理利用房地產產籍。在地籍信息中,房地產數據是由很多部門所組成的,包括房地產登記數據、歷史用地數據、臨時用地數據等等,通過合理利用各類房地產地籍信息,能夠為房地產規劃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4.4地籍信息在土地使用費征收工作中的應用
在國土資源規劃利用方面,土地使用費又被稱為地租,其能夠體現出國土資源的經濟特征,通過征收土地使用費,有利于政府對土地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增加土地稅收。在土地使用費征收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土地資源的各類信息,包括土地所在位置、土地等級、土地面積、土地用途等等,對于不同的土地,需要征收不同標準的土地使用費。因此,在征收土地使用費方面,也可以充分應用地籍信息,提供完整的土地使用資料,為土地費用的征收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4.5地籍信息在土地監察工作中的應用
在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中,土地監察工作至關重要,通過土地監察,能夠及時發現隨意濫用土地資源的問題,比如擅自增加建筑容積率、違章建筑等等。為了保證土地監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循,也應該充分利用地籍信息,促進城市化建設,避免國土資源流失。
5.結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通過加強國土資源規劃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內容有很多,比如城市規劃建設、地政管理、房地產管理、土地使用費征收、土地監察等等,在國土資源管理方面,需要以地籍信息作為重要依據,確保國土資源規劃合理,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袁磊,楊昆,趙俊三.云南省土地利用變化特征及耕地變化驅動因素分析[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5,32(3):1-10.
[2]劉彥隨.中國土地資源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21(1):127-133.
[3]姜建軍.“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國土資源部的科技與國際合作管理工作[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3,30(4):1-8.
[4]春雨.赤峰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標準化建設初具成效[J].西部資源,2014(2):20-20.
[5]張淑培.國土資源部牽頭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J].西部資源,2014(4):54-54.
[6]張寶,彭志帆,趙鎖志.我國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發展現狀綜述[J].西部資源,2012(1):135-136.
[7]劉敏.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8):3840-3841.
[8]李玉春,丁志平.關于數字地形圖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及其重要作用[J].西部資源,2010(6):17-18.
[9]姚彤彤.城市化進程中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分析[J].西部資源,2013(1):78-79.
[10]劉欣榮.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資源,2015(6):37-38.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規劃、節約集約土地資源的原則,著力打造新村建設亮點、新村規劃點和集居點,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
二、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管理創新、落實責任、完善機制、節約資源、注重實效”的原則,加強規劃和土地資源管理巡查,促進城鄉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三、工作目標
加強宣傳、落實責任,確保耕地面積不減、質量不降,基本農田得到有效保護;結合新村建設,做好管、用、建的疏堵結合,減少亂搭亂建違章建設和違法用地,引導群眾科學規劃、節約集約、規范利用土地資源,促進我鎮土地資源利用更加科學化、制度化。
四、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和國土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
一是結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傳日宣傳《土地管理法》、《四川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和《城鄉規劃法》、《建筑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二是利用廣播、電視、板報、專欄對規劃、國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三是各村、社區及企事業單位利用戶長會、代表會、院壩會等形式多樣的規劃、國土法律法規宣傳。
(二)進一步落實規劃建設和國土資源管理責任制
一是鎮與各村、社區簽訂城鄉建設與國土資源管理責任書,獎懲兌現;二是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實施基本農田保護;三是農房審批建設試行3000元責任金制度(包括房屋建設風貌責任金、規范建設和垃圾清運責任責任金、安全責任金),引導農戶節約集約用地、合法建設;四是機關干部實行規劃建設與國土資源管理“一崗雙責”制度,增大規劃建設和國土資源管理管理力度。
(三)進一步做好規劃定點與土地開發利用工作
1.做好新村規劃。按區政府新村建設和新農村綜合體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今年實施點燈省級新村聚居點建設項目和完成點燈、菜勝、水庫、勞動、工農、峰洞6村集聚點規劃。
2.健全農房審批會商制度。農房審批,由農戶在每月1—10日提交村組簽字的書面申請到便民中心,11—15日規建、國土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21—30日規建、國土到現場定點集中會審,會審后通知建房戶。
3.切實加強土地開發。結合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做好土地開發整理及增減掛鉤試點項目申報工作;落實申報光榮、扇子、工農、光華、峰洞等5個村的土地整理項目;爭取幸福、峰洞土地增減掛鉤立項工作;做好省投資的土地整理項目(點燈、水庫、勞動、菜勝4個村,建設規模11100畝,預計新增耕地1330畝)。
4.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根據規劃和詳規,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中標志牌及界樁安裝,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正確引導合理合法利用土地。
5.積極推進合法用地。協助成貴高鐵、宜屏快速通道等重點項目報征任務;依法推進德隆酒業、國榮商貿、幸福磚廠等征地征收供地工作;協助成貴高鐵的土地權屬調查。
6.深化農戶產權保護。繼續深入實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宅基證)確權頒證。
(四)進一步強化土地巡查和違法建設查處工作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鄉規劃與土地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堅持動態巡查片區包干責任制,以集中巡查和動態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規范巡查臺帳,將違法用地,違章建設制止在萌芽狀態。加強違法用地、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監督和查處力度;完成2012年度衛片監測圖斑的不規范用地行為的查處、整改工作。
(五)進一步強化地質災害預防和建筑安全工作
**年上半年,**市國土資源局**分局的各項工作在市國土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全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提高國土資源調查、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F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國土分局主要工作是突出一個堅守、提升兩項服務、推進三項工作、夯實四個基礎:
(一)、堅守耕地保護紅線。
一是落實責任促保護。明確我區耕地保護的目標任務,強化管理責任。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列入國土資源目標責任制考核重點,采取簽訂責任書的形式落實責任到人。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區“五不準”制度,對我區252612.5畝耕地實行全面監管,堅守耕地保護底線,確?;巨r田保護區面積不得低于21.97萬畝(5065片)。
二是節約集約促保護。一方面,在項目選址時積極引導業主優先選擇存量地,減少建設項目占用農用地。如對爐下工業園區、三三藥業、大橫綠色產業園等1300多畝的存量用地,采取以項目供地和園區管委會供地方式,積極盤活存量,用活死地。目前,**市華泰木竹業有限公司、**華龍人造板有限公司等8個項目256畝用地、大橫綠色產業區718畝項目用地、爐下工業園區395畝、三三藥業169畝項目用地已通過市政府審批。另一方面,認真做好臨時用地墾復工作。如京福高速公路共使用1375.97畝耕地作為棄土場等臨時用地。我局協同區征遷辦逐村、逐塊落實復墾措施,委托復墾1157.91畝,目前已復墾并經驗收合格786.64畝,其余還在復墾之中。督促浦南高速公路施工臨時用地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浦南高速公路在**區境內臨時用地共437.34畝,其中耕地210.49畝,已簽訂復墾協議32份,應復墾面積210.49畝。2006年6月洪災造成耕地損毀9606畝,我局積極向省上爭取10萬元災毀耕地復墾資金,并于6月份分配下撥各鄉鎮,保證了災毀耕地的復墾。
三是開發整理促保護。今年上半年,經驗收合格的省級土地整理項目2個,項目規模3007.4畝,新增耕地284.22畝,投入資金610.96萬元;在建項目2個,項目規模855畝,新增耕地320.2畝,投入資金336萬元;已申請立項的項目4個,項目規模2315畝,預計新增耕地795畝;列入儲備項目5個,項目規模3538畝,可新增耕地301畝。隨著上述項目的實施和驗收,我區耕地占補平衡的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
四是規劃調整促保護。根據總規修編用地預測,今后15年我區需新增各類建設用地15.8735萬畝,需使用耕地3.1377萬畝(涉及基本農田保護區2.1萬畝),為調整好用地結構和布局,最大限度地騰出空間,通過對全區耕地后備資源調查,采取調整、補劃、異地補劃、土地開發整理等形式確定了2143.62畝的耕地作為補充(其中:**年土地整理項目預計可新增耕地690.22畝、土地開發項目預計可新增耕地1453.4畝),確?!罢家谎a一”,努力實現耕地的占補平衡。
(二)、提升兩項服務
1、服務項目報批。上半年共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項目6個,面積165畝,其中耕地2畝;共辦理用地預審4宗,總面積113畝,涉及耕地面積6畝;上報省政府審批農用地征(轉)用3個批次4個項目,總面積146.4畝;共審批各類建設用地69宗,用地總面積146畝,有力地確保了我區各類建設項目落地。
2、服務和諧建設。一是依法征地維護權益。堅持依法依規征地,嚴格征地程序,堅持征地補償費直接支付,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上半年共支付各類補償費173筆,累計417.99萬元,做到無一差錯;二是嚴格執法維護權益。上半年共依法制止各類違法行為41宗,其中:土地31宗,礦產10宗;依法立案處理11宗,其中:土地8宗,礦產3宗;收罰沒款1.9萬元,有力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三是暢通渠道維護權益。上半年共接待上訪群眾60人次,共辦理各類件4件,辦結率達100%;依法舉行聽證會4場(執法監察2場、土地利用總規修改專家論證會2場),辦理各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建議15件,答復15件,落實反饋率達100%。
(三)、推進三項工作。
1、總規修編順利推進。在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全面貫徹落實龔清概市長關于總規修編調研工作的有關要求,組織召開全區土地利用總規修編工作會議,從四個方面落實總規修編的各項任務:一是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相關規劃(“十一五”規劃、城市規劃、村鎮規劃、水利、交通、生態、旅游等規劃)銜接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本次總規修編的機會,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三是確保各類建設項目用地布局合理,確定到位。四是解決好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到位、合理、科學,確保耕地占補平衡。**月份,通過市局組織的公開招標,確定了福建農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我區總規修編隊伍,目前專業隊伍正進入鄉鎮開展基礎資料收集和專題研究編寫。
2、礦業管理有序推進。
一是突出礦產資源整合。繼續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實現了省政府下達的無證非法采礦查處率100%的任務指標的完成。加大礦產資源整合力度,以《**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為龍頭,以《礦產安全生產責任制》為目標,以《**區非煤礦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整合方案》為抓手,重點整合礦權設置不合理、達不到最小開采規模、生產技術落后、破壞浪費資源、污染破壞環境、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采礦權,采取先關后整、依法清理取締等手段,對我區重點礦區、重點礦種進行專項整治,依法將轄區內的75家礦山企業整合為68家(其中:南山江邊礦區4本整合成2本、折竹礦區3本整合成1本、芹山礦區2本整合成1本,太平儒羅礦區2本整合成1本、塔前菖上礦區3本整合成1本)。
二是做好礦業移交接管。按照礦產資源管理工作轄區負責制原則,本著加強協作,團結發展的精神,我局認真負責地做好礦產資源管理職責移交工作。向水東、水南、江南新區、**西區4個服務中心移交采礦權26家,探礦權4家,做到礦山檔案、相關資料、圖件、移交清單交接清楚,手續完備,保證了礦產資源管理工作的延續性。
三是推行保證金制度。一方面貫徹落實《福建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辦法》,對新立采礦登記和辦理延續登記的礦山一律按標準收取生態恢復治理保證金,并嚴格按照經批準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開展治理,上半年我局共有7家礦山企業實行了保證金管理辦法,繳納保證金57萬元。另一方面,認真部署開展礦山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在企業完成自查基礎上,分局組成聯合工作組深入轄區內80家礦山企業逐一進行現場核實,核實率達100%。目前,礦山生態環境現狀調查材料已上報市局審查。
四是完成礦業權年檢。將年檢工作與礦業法規宣傳、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價款征收、礦山儲量管理、采礦違法案件查處相結合。嚴格年檢程序,規定了年檢的時間、地點、期限和應提交證件材料以及不參加年檢的處罰意見,做到從年檢報到至結束14個程序都有專人負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審查,現場退回整改礦山9家,已完成整改9家。年檢期內,全區應參加年檢礦山企業93家,已年檢87家,年檢率達93.5%;累計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和采礦權價款35.38萬元。未參加年檢的6家采礦權人我局已下達整改通知,并上報市局予以處理。
3、地災防治扎實推進。做到“三加強、三到位”。一是加強規劃,宣傳培訓到位。認真編制《**區**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經**區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指導督促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編制防災預案,并以文件形式下發至各村(街),同時召開會議進行貫徹部署,突出了方案和預案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綱領性文件的作用,切實加強了規劃的引導。從1月份開始,就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萬村培訓”活動,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作為新當選的村干部、村級協管理員上崗必修內容,把宣傳重點放在農村中小學、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村街,加強了鎮、村干部、地災點群眾和學校師生的地質災害防范意識,使他們掌握了防災、救災、監測、轉移等基本知識。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分局共發放教育碟片360片、宣傳小冊子1000份、掛圖150張,播放電教片30場,培訓遍及全區243個村居,受訓人員達萬人以上。二是加強警示,責任措施到位。對全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危險點上原設置的222面警示牌逐個進行檢查,更換、補設警示牌20面,累計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2000余份。統一制作值班記錄薄、巡查記錄、監測記錄薄3000余份分發至各鄉鎮、國土所、村街居;建立和完善基層國土所預警預報系統,做到了“四有、五配備”,即有值班室、有領導帶班、有值班記錄、有應急預案;配備有通訊電話、傳真機、電腦、簡易交通工具,確保預警網絡的暢通。健全地質災害監測網絡。進一步明確區、鎮、村行政負責人是本轄區地災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村協管員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頭人、地災點監測人是地災監測點的守護人,將上述人員的詳細信息登記在案制作成冊,并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的形式明確責任,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測網絡。據統計,全區共落實地災監測責任人458人、監督落實責任人213人,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260余份。三是加強整治,資金落實到位。一方面,加快省市督辦的市南紡廠生活區地災點、洋后鎮政府后山坡地災點、西芹鎮泗坑村上莊地災點的治理進度,分局派專人跟蹤督辦,落實搬遷新址,并做好群眾撤離方案演練,確保成功預警避險。另一方面,認真落實省廳地災搬遷補助專項資金。加強資金的監管和使用,對已完成搬遷的補助資金落實到村,對已拆除舊房補助資金落實到人,極大地調動了受地災威脅群眾做好搬遷安置工作的積極性。上半年,完成2006年上報的90戶地災搬遷戶安置工作,爭取補助資金45萬元,已下撥補助資金45萬元。審查上報**年地災搬遷戶50戶(均已拆除舊房),向省廳爭取補助資金25萬元。
(四)、夯實四項基礎工作。
1、土地利用更新調查進度過半。**區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外業成果已通過省廳檢查組驗收。此次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涉及**區轄區范圍內15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653.87平方公里,由廈門閩礦測繪院承擔更新調查任務。更新調查工作于2006年8月在西芹鎮試點驗收通過后全面鋪開,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形成了131張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外業成果圖和一套準確、可靠的內業資料。對省廳驗收組提出的20多個問題與建議,已于4月10日整改完畢,經市局同意,已轉入內業調繪階段。督促作業單位加快進度,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向省廳申請總驗收。
2、土地登記發證不斷規范。一是做到日常登記發證零積壓。上半年共發證351宗,面積363.8畝,其中:國有證74宗,面積332.9畝,集體277宗,面積:30.9畝;出讓44宗,面積330.3畝,做到了在內以圖管地、在外以證管地;二是加強了土地二級市場監管。上半年辦理土地轉讓7宗,面積79.3畝。辦理土地抵押17宗,面積682.9畝。
3、基準地價更新全面鋪開。在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出臺后,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及時、準確反映我區土地市場中地價變化趨勢,我局以區位理論和級差地租理論為基礎,根據繁華程度、交通條件、基礎設施狀況、環境條件等因素綜合土地級別、商業用地級別,委托福建大地評估公司開展基準地價更新,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中心區和各建制鎮的基準地價調查階段。
4、迅速啟動第二次土地大調查。認真學習國務院《通知》精神,報請區政府研究同意,下文成立**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6月29日根據市局《關于組建**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組建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通知,制定下發了《**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明確了職責,確定了人員。及時向區政府匯報,協調落實工作經費(爭取列入市、區財政預算),保證人、財、物及時到位。
二、“完善體質、提高素質”活動開展情況
堅持五個抓手開展“完善體質、提高素質”活動:一是以硬件建設為抓手。認真開展基層國土所規范化建設,投入資金近10萬元對7個基層國土所辦公場所進行搬遷、修繕、添置等,大大地改善了辦公環境,同時還投入資金8萬多元為13個鄉鎮國土所添置了交通工具。現在,轄區內的13個鄉鎮國土所基本實現省廳提出的基層國土所設施配置“六個一”(一處固定的辦公場所、一臺辦公電腦、一部傳真電話、一臺數碼相機、一輛交通工具、一組檔案專柜)的要求;二是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嚴格落實機關效能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各項規章制度,制定村級國土協管員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自覺接受市、區效能監督員,行評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對明察暗訪中發現的問題都能及時整改反饋;三是以學習培訓為抓手。認真制定學習培訓計劃,及時選送工作人員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上半年共選派60余人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選送15余人參加省廳舉辦的專業培訓。舉辦專題培訓班四期(區委四套班子中心組理論學習1期、**區土地利用總規修編和用地報批工作培訓班1期、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培訓班1期、政治理論學習研討班1期),訂購省廳編印的《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培訓教材》100套,做到分局機關各股室、鄉鎮國土所工作人手一冊。利用村級換屆時機,對全區13個鄉鎮199名協管員進行考核,重新選聘協管員100名,省廳到達協管員工資23.88萬元,我局按季度足額下撥11.94萬元,進一步增強一線監管力量。四是以深化活動開展為抓手?!皣临Y源服務年”活動、“服務發展最佳股室”和爭創“五好黨支部”等各項活動均有序開展,“6.25”期間13個鄉鎮國土所都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國土資源法律知識普及率進一步提高。五是以黨建工作為抓手。認真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成立了分局機關第一屆工會和第一屆婦女工作分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機關工會和婦女工作分會主席、委員,黨的助手能力得到了加強?!捌咭弧逼陂g組織局機關黨員到巨口鄉上埔村開展“掛村服務、互動聯動”活動,慰問特困黨員、老黨員、革命五老子女、五保戶等13戶,發放慰問金0.3萬元、下撥互動聯動各項工作經費2萬多元,有力地推動上埔村的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國土規劃 作用 重要性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1-0216-01
1 導言
國土資源的定義是國家的國土地域空間之內的所有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總體資源總和,它不僅代表著實體的國土資源,更代表著資源所需要的地域空間,對于國土資源管理來說,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何寶葫蘆是重要的發展基礎,合理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從而對這些實體資源和空間資源進行統籌和安排。
2 國土資源的基礎地位以及作用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礦產、海洋、水、森林、草原、生物、氣候以及能源等多種資源。人們的生活、生產與自然資源緊密相關,不管創造的財富屬于那類,它們最先的出發點都是自然資源。資源是安民興邦重要的前提,也是國際民生根本的依托,更是我國戰略安全最基本的保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的組建,使得礦產、土地、海洋等自然資源都得到了合理利用??偫碓浾f過:“我們已經將自然資源中的大部分資源,從陸地到海洋、從土地到礦產實行了統一、集中管理。”標志著我國資源資源管理已經進入全新的階段,國土資源部主要肩負著對自然資源的管理職能。
3 國土規劃的重要性
3.1 國土規劃有著促進發展和保護資源的復合功能
國土規劃是在充分了解和評價國土資源環境的基礎之上對于該地區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規劃過程,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對資源環境造成很大損害的前提過程下,最大程度地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行滿足。
由于國土資源的規劃和編制所考慮的重要因素是環境的承載能力,所以要對地區的環境生態和發展保障項目進行客觀的評估,以確定該地區的環境所能承受的產業類型、產業規模以及產業的級別等定性因素,對于國土資源規劃來說,確定了這些因素才能有效的引導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政策,避免因為過度保護產生的經濟發展停滯和因為經濟發展造成的資源環境破壞。
3.2 國土規劃是改進資源管理方式的重要前提
我國在推進資源管理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始終找不出有效的途徑能夠在不影響經濟建設的前提下推動方式的轉變,長期下來,資源管理方式中逐漸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在短時間內得不到解決,進而影響到我國的發展建設。所以,我們應該積極推進國土資源規劃的發展策略,這樣才能夠適應時展的要求,逐步實現我國所制定的五年規劃,在今后的建設中我們應該注意到這點,重視對目標的管理,通過有效的策略得以實現,不能僅僅注重解惑而忽視了過程的實現。相信在這樣一種和諧的前提下,我們最終一定能夠將生態、資源以及經濟的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最終的目標。
4 國土資源科學規劃以及可持續發展策略
4.1 注重國土規劃的編制
4.1.1 倡導各部門之間的合作
在國土規劃的編制過程中應該注意解放思想,注重各個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這一點上國家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在《全國國土規劃綱要》的壁紙過程中,國土資源部與發改委聯合環保部、住建部、財政部等部門和單位進行聯合的國土規劃編制,這樣才能使得國土規劃在各個層面上都符合科學發展觀,實現國土規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國土規劃的研究和編制水平,同時在國土規劃的實施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保障。
4.1.2 要根據現實情況適當發揮
在國土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呢要貫徹落實靈活性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實際調整,要根據當前區域內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區域的規劃和調整,突出區域內部的國土規劃的戰略性和綜合性,根據區域的定位進行恰當的國土區域規劃,優化該地區的發展提升空間,促成國土資源管理機制的創新和管理職能的切實增強。關于這一點,在不同的城市地區有著不同的戰略布局,需要地區負責國土規劃的部門進行仔細考量。
4.1.3 國土規劃要有所側重
國土規劃的過程應該在規劃的重點方面有所側重,通過各部門之間的配合發揮積極的作用。在規劃方面要側重資源的時間和空間布局。在空間方面,要加強對于土地資源的空間用途管理,重視對于地區的空間開發格局引導,從而在對環境要素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建立時間方面的發展規劃,從而提升該地區的整體競爭力,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
4.2 國土資源科學規劃重點
首先,要做好土地資源的規劃工作,對國土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的同時,也應該保護好土地資源。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對土地資源進行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國土資源開發體系,確保對國土資源做好切實有效的規劃,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的有效率;其次,要增強礦產資源的規劃工作,國家應該從礦產的資源開發、地質勘探以及生態保護等多個方面入手,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策略,使礦產開發逐漸由粗放型向著節約型轉變,完善礦產開發的相關制度,使得開發和保護并行,切實做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第三,要有計劃、有序的開展資源規劃,要遵守“先試點,后推進”原則,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土地資源規劃試點,要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理念,詳細的安排試點規劃工作,大力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性利用;第四,健全國土資源規劃法律法規,我國某些地區對于土地開發無節制,甚至嚴重浪費等問題,應該建立健全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相關法律,加強對國土資源開發的監督監管力度。也要健全國土資源規劃制度以及項目考察制度,從而確保規劃工作能夠正常進行;最后,加強國土資源開發技術創新,研究出一項全新的資源開發技術,大力促進資源科學開發、合理利用的力度,要將最新研究成果投入到國土資源開發之中,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率。
4.3 國土資源規劃應該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
合理規劃國土資源,能夠體現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我國國土資源管理的需求,保障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合理規劃國土資源,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在新形勢下,對我國國土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因此,國土資源的合理規劃應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指導思想,應該合理處理環境保護、社會發展以及土地資源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想讓國土資源規劃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要滿足以下五項要求,首先,轉變國土規劃主導性思想,合理規劃國土資源,要將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主要的指導思想,把指令性規劃轉變成為指導性規劃,把計劃型規劃轉變成引導型和市場型規劃;第二,要改變國土資源規劃的具體內容,把土地利用變成開發、保護和利用三者有機結合的一種全新體制;第三,改變國土資源規劃的方式,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改變成公平和效率同等重要,把政府包辦、管理所有事項轉變為政府引導公眾參與模式;第四,將國內資源規劃轉變為向國際發展,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國際競爭之中;最后,轉變國土資源規劃管理的模式,將被動執行轉變為主動參與的發展模式。
5 結論
總之,國土規劃是重要的國家發展任務,在國土規劃編制的過程當中相關人員要明確國土規劃的定位和編制理念,從而讓國土規劃對于國家發展的作用最大化,實現地區環境資源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李新玉,曹清華,杜艦.新時期國土規劃的重要性及其特點[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02:47-51.
[2] 李秀杰.新時期國土規劃的重要性及發展研究[J].科技風,2014,24:241.
關鍵詞:縣域經濟 國土資源 合理化
縣域經濟是指以縣級行政區劃為的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基本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h域經濟是一個新提出的概念,具有很多的經濟特征,是我國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國土資源是指一個國家及其居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由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組成的物質實體,狹義的國土資源只包括土地、江河湖海、礦藏、生物、氣候等自然資源,廣義的國土資源還包括人口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h域經濟的開展離不了對國土資源的利用,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發展經濟是每一個縣域地區迫切的內在需要,保護國土資源同樣是縣域地區應該貫徹的國家方針,內在的矛盾需要相關部門在協調二者關系時更好的作出取舍和選擇。
1、縣域經濟國土資源合理化運用的意義
近幾年以來,隨著“先發展,再治理”這樣的方針暴露出來的問題日益增多,我國加大了對發展經濟和保護資源關系的重視,可以說發展經濟一定要對國土資源進行利用,但是利用的程度決定著國土資源是被有價值的開發還是被破壞。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縣城區和集鎮的建設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加速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符合新農村經濟發展的大戰略。只有縣域經濟國土資源合理化運用才能更全面的推進建設小康社會。隨著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壓力不斷加大,要切實解決好資源制約發展的矛盾問題,不能為了經濟的一時發展就以破壞國土資源。
隨著一些地區正在試點推行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制度,國土資源的合理化運用具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這些意義在于有利于縣級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利于縣級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縣級地區的人們過得更多的實惠和利益,真正起到維護國土資源地位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意義。
2、如何做到縣域經濟國土資源合理化運用
2.1、加強縣域經濟的國土資源規劃利用
國土資源具有分布不均和有限性的特征局限,所以要求我們在發展縣域經濟的時候一定要做好事先的規劃,反復的對方案進行論證和分析,做到集約型用地。規劃要結合縣域資源的具體狀況,讓規劃的方案不但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國土資源的循環利用,規劃要具備一定的指導意義,不但要體現出前瞻性還要易于操作和實現。具體的要求是結合城鎮區域體系進行規劃,把整個縣域地區進行合理的分區分片,按照經濟的發展水平和交通基礎配套設施的不同,用這樣的差異來衡量如何進行國土資源的利用,按照土地的具體用途再劃分為主要城區、城鎮重點發展區、大片農田分布區、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區等,規劃是為了更好的對國土資源進行利用,在促進縣域經濟的同時最大程度的保護國土資源。
2.2、嚴格執行用地規劃,科學配置土地資源。
規劃設計完成以后,規劃的執行更加重要,因為在現實的生活中,難免會有人想通過不妥當的途徑去想獲得私心,比如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有人就想托人找關系等方式想爭取到好的地區,這樣的危害是極大的,就像把造紙廠建在河邊能夠緩解廠內很大的污水排放問題,解決了造紙廠很大的一個壓力,但是造紙廠的污水對河流的污染是危害無窮的,發展了經濟,破壞了環境,一定要杜絕這樣情況的發生。
2.3、嚴格保護基本農田面積,堅守耕地紅線
耕地是一個國家農業的根本,也是保證糧食安全的保障,相關縣級部門一定要積極落實好各級黨政耕地保護的目標責任制,切實的保證實現耕地總量動態的平衡,這個目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堅決守住基本農田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發現亂占濫用耕地、破壞耕地的行為要走法律程序,從嚴治理,發現一例處理一例,一定要做出樣子來,不能給犯罪分子僥幸的心理暗示。重點確??h域經濟的開展不能影響農田的總量和用途。同時相關部門要號召利用國土資源的企業或單位加強國土資源的利用價值,通過土地的開發和整理,做到國土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不能造成利用上的浪費。
2.4、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很多發展縣域經濟的實例證明,在發展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地質災害的預防,雖然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但是在發展縣域經濟和保護國土資源的問題上,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絕對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一定要在開發前特別是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做好地質的論證和預測,加強地質災害應急體系的建設,組織應急小組來應對建設中的突況。在開發中要按照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重點和要求抓好落實,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對重大隱患點要進行綜合的治理和搬遷避讓,努力的提高防災抗險工作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結論
國土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發展經濟生產的必備要素,在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做到國土資源的保護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保障,縣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土資源的開發,在現有的經濟環境中,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特別重要,也是當地政府具不具備行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本文認為,如果對國土資源進行適當的開發和利用不但能夠促進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而且能夠改善原有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和春軍.產業協調與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系統研究[D].天津大學,2010.
[2]于清濤.人口與環境相互作用機制及協調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姬冬梅.吉林省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第二條市土地儲備出讓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為市中心區土地儲備出讓工作的領導機構,市財政、國土資源、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和芝罘區、萊山區政府(以下簡稱區政府)依照各自職能做好相關工作。
第三條市中心區土地儲備出讓工作實行計劃管理。區政府和市政府獨資融資公司(以下簡稱融資公司)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市中心區土地儲備供應計劃管理的意見》(政發〔〕10號)要求,于每年月底前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市場需求及自身土地熟化整理能力,擬定下年度土地熟化整理計劃,報送市國土資源部門。
市國土資源部門根據報送的土地熟化整理計劃,結合土地征收計劃等,篩選編制下年度市中心區土地熟化整理計劃、市中心區土地儲備出讓計劃,報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下發實施。
第四條土地熟化整理可采取融資公司自行籌資進行熟化整理和向社會征集熟化投資人由區政府進行熟化整理兩種方式。
區政府或融資公司可依據批準的熟化整理計劃,向市國土資源部門提出土地熟化申請。
第五條市國土資源部門收到土地熟化申請后3個工作日內,函告市規劃部門出具熟化整理和出讓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及規劃設計條件(或規劃設計方案)。
第六條市規劃部門將批準的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或規劃設計方案)移交市國土資源部門。
第七條由融資公司籌資進行熟化整理的宗地,市國土資源部門將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或規劃設計方案)移交融資公司,融資公司依據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委托經市國土資源、財政等部門招標選定的中介評估機構,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意見》(政發〔〕54號)要求及市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財政等部門和融資公司確定的宗地評估意見進行評估。建立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牽頭,市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規劃等部門和融資公司參加的協調機制,研究解決評估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評估完成后,融資公司依據評估結果編制宗地熟化整理實施方案報送市國土資源部門,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或規劃設計方案);
(二)宗地征收實施意見;
(三)宗地評估報告和各項費用清單等。
以上材料齊全后,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市住房城鄉建設、財政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
第八條融資公司依據土地熟化整理計劃、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審定的宗地熟化整理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宗地熟化整理工作。所需資金由其自行籌集,并向市國土資源部門出具同意按審定的宗地熟化整理費進行熟化整理的承諾函。
第九條融資公司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后,編制宗地熟化整理費決算書報送市國土資源部門,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熟化整理費決算和各項費用支出清單;
(二)宗地熟化整理實際實施范圍圖;
(三)宗地內原有土地和房屋產權注銷證明。
以上材料齊全后,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市住房城鄉建設、財政部門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
無特殊情況的宗地,原則以審定的熟化整理費作為決算費用,如遇國家重大政策變化、規劃調整等特殊情況,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牽頭,會同市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共同認定。
第十條融資公司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及相關材料審核后,向市國土資源部門提出凈地交付驗收申請。市國土資源部門收到申請后5個工作日內會同市規劃、財政、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現場驗收,驗收合格后參驗各方現場簽字確認。
第十一條符合區片規劃、擬向社會征集熟化投資人由區政府進行熟化整理的宗地,市國土資源部門將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或規劃設計方案)移交區政府,區政府委托經市國土資源、財政等部門招標選定的中介評估機構,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意見》(政發〔〕54號)要求及市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財政等部門和區政府確定的宗地評估意見進行評估。建立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牽頭,市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規劃等部門和區政府參加的協調機制,研究解決評估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評估完成后,區政府依據評估結果編制宗地熟化整理實施方案報送市國土資源部門,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或規劃設計方案);
(二)宗地征收實施意見;
(三)宗地評估報告和各項費用清單等。
以上材料齊全后,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市住房城鄉建設、財政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
第十二條區政府依據審定的宗地熟化整理費和熟化整理實施方案,向市國土資源部門提出征集宗地熟化投資人建議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審定的評估報告意見書及各項費用清單;
(二)審定的宗地熟化整理實施方案;
(三)宗地熟化整理規劃用地范圍圖;
(四)符合規定的宗地勘測定界圖;
(五)區政府同意按審定的宗地熟化整理費進行熟化整理的承諾函。
第十三條市國土資源部門依據審定的評估報告意見書和宗地熟化整理實施方案,編制征集宗地熟化投資人公告及文件,報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公告及文件應含以下內容:
(一)宗地規劃用地面積;
(二)宗地規劃建筑面積;
(三)宗地規劃用地性質;
(四)參加征集投資人條件;
(五)熟化整理費數額及熟化整理時限等。
第十四條擬參與征集熟化投資人的申請者,按照征集宗地熟化投資人公告及文件的規定要求,參加征集熟化投資人相關活動。
第十五條熟化整理費最高報價者將被確定為該宗地熟化投資人,須當場與市國土資源部門簽訂《熟化投資人資格確認書》,并按照征集宗地熟化投資人公告及文件的要求,與區政府簽訂熟化整理費支付協議(公告熟化整理費起始價)。熟化投資人資格不得轉讓。
最終成交熟化整理費高出公告熟化整理費起始價的部分,作為政府純收益,在宗地出讓時計入宗地出讓起始價。
熟化投資人出現未按約定繳納熟化整理費等違約行為的,依照《征集國有建設用地土地熟化投資人資格文件》規定處置。
第十六條區政府按計劃要求和審定的熟化整理費組織開展宗地熟化整理工作,并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宗地熟化整理。
第十七條區政府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后,編制宗地熟化整理費決算書報送市國土資源部門,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宗地熟化整理費決算和各項費用清單;
(二)宗地熟化整理實際實施范圍圖;
(三)宗地內原有土地和房屋產權注銷證明。
以上材料齊全后,市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市住房城鄉建設、財政部門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
無特殊情況的宗地,原則以審定的熟化整理費作為決算費用,如遇國家重大政策變化、規劃調整等特殊情況,由市國土資源部門牽頭,會同市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共同認定。
第十八條區政府完成宗地熟化整理及相關材料審核后,向市國土資源部門提出凈地交付驗收申請。市國土資源部門收到申請后5個工作日內會同市規劃、財政、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現場驗收,驗收合格后參驗各方現場簽字確認。
第十九條對新增建設用地或符合收儲條件的其他土地,由市國土資源部門委托經市政府招標選定的中介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報告由市財政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市國土資源部門依據市財政部門審核意見,報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按程序收儲。
第二十條對符合出讓條件的宗地,由市國土資源部門依據宗地規劃設計條件和市財政部門意見,擬定宗地出讓實施意見,報領導小組審定。
第二十一條市國土資源部門依據領導小組審定的年度出讓計劃和出讓實施意見,編制宗地出讓實施方案報市政府批準后,按照《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規定的程序組織公開出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