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49: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經濟的基本形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社會經濟關系,就是反映社會經濟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生產始終是“在一定社會形式中并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90頁),因而人們在生產中必然發生構成這種社會形式的獨特的經濟關系。這類經濟關系的實質和基礎是所有制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成果的分配方式。正是這類經濟關系決定了生產的目的,即生產是為誰的利益進行的,決定了社會的階級結構。每一種社會制度都有它固有的與其他社會制度相區別的社會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構成了該社會經濟制度的質的規定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斯大林指出,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完全以生產關系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由此確定了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五種社會經濟關系,規定了五種社會形態。
2.組織經濟關系,就是在具體組織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這類經濟關系反映在經濟運行、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它說明的是各種生產要素相結合的具體形式和特點,如勞動的分工、專業化和協作,企業的經營形式和管理方法,調節經濟運行的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等。這類經濟關系,一方面是適應生產一般的需要,因而往往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會制度之中,顯示出超越社會經濟關系的某種共性;另一方面,它又不能不受到社會經濟關系的制約,因而必然要反映和體現社會經濟關系的特點和要求,成為社會經濟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生產關系(經濟)是指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以及在這些活動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共性,生產資料所有制體現社會經濟關系的特點和要求。
二、生產關系兩層次的區別和聯系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二者的區別:不同的社會經濟關系是不同的社會經濟形式在經濟上的質的規定性,是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根本區別之所在;組織經濟關系的許多內容往往是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共同性。
2.二者的聯系: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是密切聯系的,兩者是一種從屬關系。社會經濟關系反映的是社會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組織經濟關系反映的是人們在具體的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相互關系。前者是決定性的,后者是從屬性的,是前者的具體實現形式。
三、正確理解生產關系兩層次的意義
1.有助于我們從根本上理解“兩個基本點”的內在統一性?!皟蓚€基本點”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區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從經濟上來說,它體現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反映社會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即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等。我們的改革(開放也是改革)是改變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對象和內容是在具體的經濟運行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所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是兩個層次的問題,非但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促進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改革開放規定了正確的方向,是改革開放得以健康順利發展的保證;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助于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可見,分清生產關系兩層次,有助于我們從根本上理解“兩個基本點”之間的內在統一性。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
經濟法與國家經濟政策的聯系緊密相聯,社會性顯得極為突出。經濟法的功能主要體現在社會關系問題上,一個是社會經濟主體影響著社會經濟,一個是反映經濟主體經濟行為的影響考察,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要素加以集中規范。
一、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的內在涵義
經濟法從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從內容來看,它是與社會經濟的關系最為緊密,與經濟基礎有更明顯的、更直接的關系。在經濟生活中充當了調整兩個主體之間的第三者,起著調整的作用,帶有經濟性的特點。經濟主體作為主要要素直接決定著社會經濟的平衡與失調,實現經濟法的社會功能,對整個社會經濟帶來影響。因此只有通過調整影響經濟主體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經濟法的根本目的。
二、完善社會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之探析
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從兩個層面進行剖析,一個層面是經濟法影響社會生活的有機體,反映的是經濟法的社會職能,另一個層面是對人的經濟行為的約束,反映的是經濟法的規范職能。從社會職能上看,它具有以下的功能特點:
(一)權利和義務的分配功能
權利和義務是貫穿法律和部門之間的紐帶,是法律社會價值的一種實現方式,是法的核心內容,其處于主要的、決定性的地位。兩者的對立統一關系決定了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根本利益。社會經濟分配有兩種,一種是以市場為主的對不同經濟活動在社會資源使用的權利,這是直接的促進,是經濟法功能的起點。另一種是國家政府以及其他主體對資源和資本的強制干預配置,這是間接的促進。是在市場分配基礎上的查漏補缺,對國民利益再分配。部分人有權力從事資源的支配,同時也要在利益平等的基礎上,承擔著一定程度的義務和責任。倘若他的活動結果對局部不造成損害,但會間接的對整個經濟的破壞,這種利益偏離了公平的籌碼,就會有國家政府或其他主體這些市場外的力量進行干預分配,使社會利益分配在經濟法的權衡籌碼之下,保持相對平衡狀況,利益基本維持在一個水平之上,以求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安定。比如食品安全問題,食品企業在贏取利益權利的同時,要保證完成食品的安全責任義務,否則,中國保監會就會采用管理機制,依法進行查處。
(二)經濟信息傳遞功能
作為社會活動的有意識形態的有機體――人來說,在參加任意經濟活動之前,都會事先考慮事情的發展順序和達到的最終結果、影響最終結果達成的多種內外在因素和交流信息,加上法律的可為與不可為行為的規定,當在事情的結果大于成本估計值時,并且這一經濟活動能夠帶來盈利時,經濟主體就會決定實施這一計劃,做出正確決策。
在整個經濟活動發展過程中,經濟主體人都是相互之間發生經濟往來活動,沒有這種來往,自然也不會形成經濟過程。因此在與另一經濟主體發生經濟活動前,會有意識的探聽獲取有關他人的一切相關信息,在法律的范疇內,最終實現經濟活動所要的結果。經濟法的經濟信息傳遞功能,就是有效的將經濟主體之間的信息給串聯起來,達成一座橋梁作用。例如產品《龍牡壯骨顆?!罚藗冊谫徺I它之前,并不了解產品制造者的具體情況、產品性能及生產過程,而在法律認可的途徑,如電視廣告、海報等形式,使人們信任這一產品,并進行購買,形成了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交易活動。如果沒經濟法的保證與存在,人們對產品的信任程度不一定那么高,交易活動不會存在或者成功的概率很低。
(三)激勵功能
利潤最大化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的最大愿望。經濟主體從事經濟活動都在追功逐利,出于自利的愿望,借助法律的激勵力量,調整行動方向,達到經濟目的。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為了引進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加快中國的經濟發展,增大就業渠道,制定了外資在國內投資五年內享受免稅的優惠政策,當地的政府也對外商投資企業給予了最大的贈地等措施,這一法律激勵效能,大大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相反,國家為了抑制環境污染的擴大,對于有重污染的企業進行了叫停和重罰等措施。這都是經濟法中對社會的激勵作用的體現。
(四)節約交易費用功能
在任一個經濟活動過程中,發生費用是在所難免的,沒有無本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說,要發生經濟交易,必須在行動之前就會有成本的投入,有費用的支出。比如尋找交易伙伴、弄清伙伴地址、產品設計及質量確認成本等都必須有費用的開支。經濟法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最好的節約能手作用,提供有效的人際關系,縮減經濟主體的經濟交易費用,提供有效的傳播媒體,減少經濟主體的探索費用。比如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電視媒體的廣告宣傳,都為經濟活動和消費活動提供了節約成本的功能。
經濟法的功能取決于經濟法的本質,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機制效能,對市場經濟起主導和調節作用,在符合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下,運用國家強制干預,以協調為基礎,保證維護市場經濟正常有序的運作,促進市場機制的完善,對市場機制矯枉過正,消除或緩解個別交易對整體經濟的反彈,實現經濟主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推進我國總體經濟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文龍.論經濟法對國家功能與形象的培育與塑造――基于楊紫@《國家協調論》的法理分析[J].金陵法律評論,2010(02).
關鍵詞: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宏觀調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探索,終于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這無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然而,伴隨著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現了另一種思想傾向,即全盤、徹底地否定“計劃經濟”,一時間對“計劃經濟”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使國人誤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發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有“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發達不起來的“萬惡之源”之勢。結果是使“計劃經濟”聲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計劃經濟”還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才是中國的最終出路。有人甚至公開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的一場“國際馬拉松大賽”,其結果是經過70多年的激烈較量,以“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告終。對此,筆者以為: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與當初我們全盤、徹底地否定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犯了同等程度的錯誤。為了澄清這些思想上的迷誤,有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以使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過去同樣的教條主義錯誤,同時也使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一、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本質屬性
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對“市場經濟”存在著多種解釋,但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這是主流認識;另一類是把其看成為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實際上這兩種解釋有內通之處。國外對“市場經濟”的解釋大體也有兩種: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市場對商品生產實行調節的一種方式,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另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制度而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主流觀點。
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市場經濟”及其本質屬性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是:“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1]因此,只有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們對所研究的對象認識得更加清楚。
自從人類誕生以后,就產生了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關系問題。這一關系的實質內容就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向自然界“宣戰”,通過勞動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以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要采取什么形式進行,不少思想家和經濟學家都進行過考察和研究,而馬克思的論述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闡述到:“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發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盵2]這段論述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軌跡: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它們并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而是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生產力的發展十分低下時,人類只能依靠“人的依賴關系”來戰勝自然,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經濟”時期;當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同時伴隨勞動成果有了剩余而產生私有制以后,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式上,即人們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來實現滿足自身的需要,隨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也就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期;當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勞動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隨之消亡,個人得到全面發展,那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就不需要通過“交換”的形式來實現,也就不需要“價值”插手其間,而是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進入“產品經濟”的發展階段。
可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每一階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形態。正如馬克思當年批判蒲魯東時指出的:“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因此,“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3]
對“產品經濟”形態的認識雖然并不是本文論述的主題,但有必要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不可實現的理想模式”,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可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一,在歷史上它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礎上,作為商品經濟的否定形式而提出來的,并且由空想社會主義者們以試驗的方式實行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并非“產品經濟”形式本身的錯誤,而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否定“商品經濟”的程度;第二,當代世界某些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足以證明,它們所實行的大量“福利”經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體現出“產品經濟”形態的痕跡;第三,如果從分配的角度運用抽象法,來考察一個家庭內部的經濟活動(不考慮它與外部的經濟聯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說明:當其收入水平較低時,父母要以計量的形式對家庭成員進行消費品分配。而當收入水平較高以后,因為消費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不斷補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計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這一點已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證實。以小喻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商品經濟”形態的發展終將被“產品經濟”形態所代替,這在人類社會經濟形態發展史上只是個時間問題。
社會客觀經濟形態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由產生到成熟、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而會體現出不同發展時期的階段性。“商品經濟”形式的發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為標界,大體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后一階段為“復雜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發展時期?!昂唵紊唐方洕币卜Q為“小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培育時期,它的交換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是作為“自然經濟”的一種補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自然經濟”的夾縫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猶太人只存在于波蘭社會的縫隙中一樣”[4]。“復雜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再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并且成為社會居主導地位的經濟形式?!笆袌觥币殉蔀樯鐣洕顒拥臉屑~和中心環節,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紀末,開始有學者把這種“復雜商品經濟”稱之為“市場經濟”。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達起來以后的一種成熟表現形式。圖示如下: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認識:第一,“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基礎在生產力方面乃是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社會化,在生產關系方面則是生產資料歸不同的經濟主體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出現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經濟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第二,“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就是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以“市場”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來構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系統,通過市場把社會各個經濟主體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結構。因此,一方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種運行機制,它依靠市場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市場機制,來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轉,從而形成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網絡結構的社會經濟活動系統。它既是一種經濟制度設置,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階段成熟起來以后的表現形式;作為經濟運行機制,它表明“市場”成為商品經濟運行的樞紐,是通過市場要素自發的有機運轉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表現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一定的經濟制度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兩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客觀經濟形式。對于客觀經濟形式,人們不能任意選擇或否定,只能根據“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去認識它,揭示它的內在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計劃經濟”的產生及其本質屬性
一種思想的出現,總是與客觀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相伴隨,因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盵5]“計劃經濟”同樣如此,它絕不是憑空想象或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這種生產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資本主義(早期)市場經濟“自發”運行所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而產生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組織的思想。最初它萌發于16世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里。例如: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未來理想社會的生產狀況是由社會領導機構根據“估定”的社會需要量進行生產,并且根據不同地區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濟虛”地進行調節來滿足各地的消費需求[6]。這說明莫爾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思想萌芽。這一思想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摩萊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到18世紀,法國的巴貝夫對未來社會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則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們未來的制度將使一切都按計劃來進行”,因而社會中“不再有盲目經營的危險,不再有任意生產或生產過剩的危險”,并且論述了社會對勞動投入的有計劃調節[7]。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深化,不但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計劃經濟”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們所設計的實業制度中,第一次把“計劃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制度來設置,并且對計劃的制定、審查和實施過程進行了具體闡述。當然,這時的計劃經濟思想還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帶有很強的主觀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它對后人認識社會經濟活動并“自覺”進行組織的問題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從分析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出發,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關于有計劃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建立了科學的計劃經濟理論,并且把它與未來社會聯系起來,指出這是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方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盵8]恩格斯也曾表達過: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生產資料終將由社會占有,而那時“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并且比喻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于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于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9]從他們論述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社會經濟活動是有規律的,它與自然規律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第二,雖然社會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但人們可以認識它,自覺地利用它來人類服務;第三,當人們自覺地利用認識了的經濟規律來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就是計劃經濟形式。雖然他們在這里并沒有使用“計劃經濟”概念,但已包含這一思想,“計劃調節”就是“計劃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據此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的“計劃經濟”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在此基礎上,列寧對“計劃經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經常的、自覺保持的比例性也許確實是計劃性”[10]。這被認為是對“計劃經濟”經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們深思,它表明“計劃經濟”的內涵在本質上就是要經常的、自覺的保持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發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計劃經濟工作問題上,列寧更是強調對計劃“應該根據實際經驗和更詳細的研究來修正它”,否則“我們就會盲目行動”[11]。他堅決反對用主觀計劃來代替實際工作,并且明確地告誡說:“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真正的計劃=‘的空想’。不要追求這種空想”,如果把國家經濟計劃化了,“這是莫大的危險”[12]。這對我們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計劃經濟”,為計劃經濟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我們從經典作家對計劃經濟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他們所主張的“計劃經濟”是建立在符合客觀實際,并且根據實際的變化不斷修正和完善的、科學意義上的計劃經濟,為的是達到合理、充分地調節社會經濟資源和發展社會經濟的目的。這表明,計劃經濟應該建立在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并且反映經濟規律的要求。因此“計劃經濟”是指: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要求,社會(國家)從具體情況出發,預先擬定經濟的發展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從而對社會經濟活動實行“自覺”的組織管理和調節,它是自覺運用經濟規律的主觀表達形式。這就不難看出,“計劃經濟”實際上就是依靠“社會的理智”通過事先的計劃對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計劃經濟”=宏觀調控,宏觀調控就是“計劃經濟”的表現形式,這應該是計劃經濟的本來含意。它與“市場經濟”一樣,既是一種經濟制度,又表現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和自發的“市場經濟’制度相對立,是自覺地按經濟規律組織和管理社會經濟活動的表現形式;作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它表現為一只“看得見的手”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的調節和控制,以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內容提要:當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現了一種全盤否定“計劃經濟”的思潮。究竟應該如何認識“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經濟理論界長期爭論不休的理論問題。本文從歷史的角度論證了二者是“主客觀”之間的關系,他們既存在著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也存在著同一性的問題??茖W意義上的計劃經濟應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結果,這是計劃經濟思想的本意。所謂“宏觀調控”實質上就是計劃經濟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宏觀調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探索,終于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這無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然而,伴隨著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現了另一種思想傾向,即全盤、徹底地否定“計劃經濟”,一時間對“計劃經濟”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使國人誤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發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有“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發達不起來的“萬惡之源”之勢。結果是使“計劃經濟”聲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計劃經濟”還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才是中國的最終出路。有人甚至公開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的一場“國際馬拉松大賽”,其結果是經過70多年的激烈較量,以“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告終。對此,筆者以為: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與當初我們全盤、徹底地否定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犯了同等程度的錯誤。為了澄清這些思想上的迷誤,有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以使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過去同樣的教條主義錯誤,同時也使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一、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本質屬性
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對“市場經濟”存在著多種解釋,但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這是主流認識;另一類是把其看成為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實際上這兩種解釋有內通之處。國外對“市場經濟”的解釋大體也有兩種: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市場對商品生產實行調節的一種方式,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另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制度而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主流觀點。
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市場經濟”及其本質屬性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是:“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盵1]因此,只有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們對所研究的對象認識得更加清楚。
自從人類誕生以后,就產生了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關系問題。這一關系的實質內容就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向自然界“宣戰”,通過勞動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以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要采取什么形式進行,不少思想家和經濟學家都進行過考察和研究,而馬克思的論述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闡述到:“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發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盵2]這段論述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軌跡: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它們并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而是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生產力的發展十分低下時,人類只能依靠“人的依賴關系”來戰勝自然,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經濟”時期;當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同時伴隨勞動成果有了剩余而產生私有制以后,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式上,即人們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來實現滿足自身的需要,隨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也就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期;當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勞動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隨之消亡,個人得到全面發展,那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就不需要通過“交換”的形式來實現,也就不需要“價值”插手其間,而是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進入“產品經濟”的發展階段。
可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每一階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形態。正如馬克思當年批判蒲魯東時指出的:“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币虼?,“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盵3]
對“產品經濟”形態的認識雖然并不是本文論述的主題,但有必要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不可實現的理想模式”,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可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一,在歷史上它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礎上,作為商品經濟的否定形式而提出來的,并且由空想社會主義者們以試驗的方式實行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并非“產品經濟”形式本身的錯誤,而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否定“商品經濟”的程度;第二,當代世界某些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足以證明,它們所實行的大量“福利”經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體現出“產品經濟”形態的痕跡;第三,如果從分配的角度運用抽象法,來考察一個家庭內部的經濟活動(不考慮它與外部的經濟聯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說明:當其收入水平較低時,父母要以計量的形式對家庭成員進行消費品分配。而當收入水平較高以后,因為消費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不斷補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計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這一點已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證實。以小喻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商品經濟”形態的發展終將被“產品經濟”形態所代替,這在人類社會經濟形態發展史上只是個時間問題。
社會客觀經濟形態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由產生到成熟、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而會體現出不同發展時期的階段性?!吧唐方洕毙问降陌l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為標界,大體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后一階段為“復雜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發展時期?!昂唵紊唐方洕币卜Q為“小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培育時期,它的交換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是作為“自然經濟”的一種補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自然經濟”的夾縫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猶太人只存在于波蘭社會的縫隙中一樣”[4]?!皬碗s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再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并且成為社會居主導地位的經濟形式?!笆袌觥币殉蔀樯鐣洕顒拥臉屑~和中心環節,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紀末,開始有學者把這種“復雜商品經濟”稱之為“市場經濟”。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達起來以后的一種成熟表現形式。圖示如下: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認識:第一,“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基礎在生產力方面乃是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社會化,在生產關系方面則是生產資料歸不同的經濟主體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出現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經濟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第二,“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就是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以“市場”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來構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系統,通過市場把社會各個經濟主體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結構。因此,一方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種運行機制,它依靠市場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市場機制,來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轉,從而形成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網絡結構的社會經濟活動系統。它既是一種經濟制度設置,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階段成熟起來以后的表現形式;作為經濟運行機制,它表明“市場”成為商品經濟運行的樞紐,是通過市場要素自發的有機運轉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表現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一定的經濟制度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兩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客觀經濟形式。對于客觀經濟形式,人們不能任意選擇或否定,只能根據“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去認識它,揭示它的內在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計劃經濟”的產生及其本質屬性
一種思想的出現,總是與客觀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相伴隨,因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盵5]“計劃經濟”同樣如此,它絕不是憑空想象或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這種生產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資本主義(早期)市場經濟“自發”運行所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而產生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組織的思想。最初它萌發于16世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里。例如: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未來理想社會的生產狀況是由社會領導機構根據“估定”的社會需要量進行生產,并且根據不同地區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濟虛”地進行調節來滿足各地的消費需求[6]。這說明莫爾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思想萌芽。這一思想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摩萊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到18世紀,法國的巴貝夫對未來社會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則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們未來的制度將使一切都按計劃來進行”,因而社會中“不再有盲目經營的危險,不再有任意生產或生產過剩的危險”,并且論述了社會對勞動投入的有計劃調節[7]。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深化,不但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計劃經濟”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們所設計的實業制度中,第一次把“計劃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制度來設置,并且對計劃的制定、審查和實施過程進行了具體闡述。當然,這時的計劃經濟思想還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帶有很強的主觀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它對后人認識社會經濟活動并“自覺”進行組織的問題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從分析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出發,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關于有計劃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建立了科學的計劃經濟理論,并且把它與未來社會聯系起來,指出這是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方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盵8]恩格斯也曾表達過: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生產資料終將由社會占有,而那時“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并且比喻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于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于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9]從他們論述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社會經濟活動是有規律的,它與自然規律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第二,雖然社會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但人們可以認識它,自覺地利用它來人類服務;第三,當人們自覺地利用認識了的經濟規律來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就是計劃經濟形式。雖然他們在這里并沒有使用“計劃經濟”概念,但已包含這一思想,“計劃調節”就是“計劃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據此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的“計劃經濟”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在此基礎上,列寧對“計劃經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經常的、自覺保持的比例性也許確實是計劃性”[10]。這被認為是對“計劃經濟”經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們深思,它表明“計劃經濟”的內涵在本質上就是要經常的、自覺的保持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發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計劃經濟工作問題上,列寧更是強調對計劃“應該根據實際經驗和更詳細的研究來修正它”,否則“我們就會盲目行動”[11]。他堅決反對用主觀計劃來代替實際工作,并且明確地告誡說:“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真正的計劃=‘的空想’。不要追求這種空想”,如果把國家經濟計劃化了,“這是莫大的危險”[12]。這對我們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計劃經濟”,為計劃經濟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社會科技得到進一步發展,汽車制造業在歐美國家迅猛發展,這導致了汽車運輸方式開始進入社會,并向鐵路運輸產生沖擊與挑戰。同時,航空、管道運輸也興起。各種運輸方式得到迅速發展。隨著運輸方式的多樣化及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對國家經濟的影響力已經被人們重視。經濟學家開始全面討論包括鐵路、水運、公路、航空、管道各種運輸方式的經濟問題。交通運輸業也已經成為獨立的新型產業受到人們的關注。二戰以后,各種運輸業的發展、變化和經濟學理論在宏微觀理論方面的進步,吸引了更多的經濟學家逐漸加入運輸經濟研究。從二戰前夕到50年代,運輸經濟理論開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的發展。
這一時期,交通運輸業已經得到較為全面的發展。由于世界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世界經濟發展迅速,雖然受到二戰一定影響,但是在二戰后歐美國家迅速復蘇,推動經濟發展。國民經濟發展必然對作為國民經濟的流動載體的交通運輸業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國民經濟的增長也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保障。各國鐵路、公路建設里程大幅提升,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在競爭中開始出現一定合作機制,交通運輸業形成了初步運輸化模式。
這一時期,交通運輸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增長所依賴的重要基礎產業、基礎結構、和條件設施之一。隨著工業化發展,社會經濟體系前進必然需要進行更頻繁的人與物的空間位移,交通運輸業為這些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從最基礎的方向確保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交通運輸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時期的交通運輸業主導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就使得對運輸經濟理論研究變得尤為重要,促進了運輸經濟理論的系統形成與發展。
二、運輸經濟理論的繁榮期
6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各種運輸規劃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環境影響研究,吸引很多工程專家參加工作,這使得運輸經濟學在投資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取得了較快進展。這填補了運輸經濟理論研究的空白,運輸經濟理論研究進入繁榮時期。這一時期隨著物流業的產生與發展,一體化運輸的重視,城市交通與區域經濟理論的發展,運輸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進一步凸顯。經濟學家對運輸經濟理論的研究更加細致全面,產生了一體化運輸、運輸化理論、運輸成本的閥值理論等。這一時期運輸經濟理論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國內外經濟學家對運輸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提出各種運輸經濟理論。隨著一體化運輸、運輸化、城市交通與區域經濟理論等理論在這一時期產生。
但就我國而言,學者近年來對運輸經濟問題研究已經不斷深入,產生了多種運輸經濟理論。這些學者對運輸經濟理論的觀點可以從“2007年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暨產業經濟學發展”學術論壇會議上的報告體現。北京交通大學榮朝和教授《重視基于交通運輸資源的運輸經濟分析》的報告中指出,運輸資源理論強調交通運輸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對運輸業及社會經濟運轉體系的影響。運輸資源理論與運輸產品理論及網絡經濟理論一起,構成了運輸經濟分析框架的內源性基礎內核。國家發改委郭曉培研究員在《綜合運輸發展政策》中指出,建設綜合運輸體系有利于減少字眼占用和節約消耗,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強調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綜合利用,運輸技術的綜合進步。從運輸業的成本消耗及內部協調方面闡述運輸經濟問題。其他學者分別對運輸業與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區域運輸經濟等方面進行研究。
三、未來運輸經濟理論發展方向
港口作為區域物流子系統的進出口岸,其發展取決于區域經濟其是外向型經濟發展引致的運輸需求,是區域培育了港口。港口一旦形成,便又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港口和城市發展在各個階段有不同特點,從空間關系到產業結構存在著階段性互動特征,把握港城間的發展脈絡有利于形成正確的發展思路。
作為運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港口功能和作用隨著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逐步擴展。第一代港口的功能局限于貨物的裝卸和簡單堆存上,僅是貨物海陸運輸的交接地。而第二代港口的功能則有了明顯的擴展,除了裝卸堆存外,還發展了與運輸有關的簡單加工、貿易和服務。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后,港口的發展進入第三階段,港口在傳統裝卸堆存功能基礎上開展貨物中轉服務,依托其與城市的關系發展有一定規模和深度的加工、貿易和相關服務,并開始借助現代科技開始涉足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服務。港口城市的成長及港口帶動作用的增強是港城發展的中心環節。與港口與城市之間關系的演變相聯系,港口城市的發展一般可以概括為4個階段。
1、港城初始聯系
港城初始聯系的發生源于港口的運輸中轉功能,這是港口最基本的功能。由這一基本功能誘發產生的港務部門和集散部門,稱為港口直接產業。它是港城聯系的最初媒介,也是港口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但僅是這兩個部門,在空間上可以游離于城市區域。以這兩個部門為城市經濟活動主體的港口城市處于其發展的第一階段――初級商港型經濟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城市對港口有很強的依賴性,一旦由于某種原因使港口衰亡,那么,在沒有其它特殊力量參與的情況下,城市作為“港口城市”的發展過程就會中斷。
2、港城相互關聯
在全球承運人和綜合物流時代,港口功能日益多元化,與港口中轉運輸相關的海運、金融、保險等第三產業(即港口關聯產業)成為港口經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港口發展到能集聚國內外生產要素和聯結國內外市場時,港口陸域便成為利用港口輸入原材料、輸出產品的臨港大工業和出口加工業(合稱為臨港工業或港口依存產業)的優勢區位。臨港工業在港口陸域的集聚是港口城市發展的最強勁動力,也是港城關系的最重要媒體。港口工業的發展絕不僅是本身經濟總量的增長,廣泛的產業關聯產生強大帶動力,更重要的是促進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多元化。如果臨港工業能與城市以及區域的相關產業形成一種密切的傳遞、接收機制,則必將成為城市和區域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力。在港口關聯產業和港口依存產業發展成為港口城市主要經濟部門的同時,港口與城市在空間形態上也相互連接融合,港口與城市開始走向一體化,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港口工業型經濟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港口工業的形成標志著港口城市完成了從簡單地服務于港口到積極地利用港口的轉變,港口城市不再是被動地受港口驅動而發展,而是通過港城互動實現共同發展。
3、港城集聚效應
港口直接產業與港口關聯產業的發展構成的良好城市基礎設施條件產生的空間集聚引力,吸引與港口無直接關系的產業在港口城市的集聚。臨港大工業的發展產生協作引力,也不斷吸引前、后相關聯產業在港口城市集聚。隨著產業集聚帶來的就業和消費的擴大,通過乘數效應促進了城市非經濟基礎部門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建設商貿中心是發揮集聚效應的重要保證。同時,港口城市也是建設商貿中心的優勢區位。這是因為,商貿中心應是物流、信息流的集結地,港口城市完全可以提供這種服務。隨著不同產業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城市的產業體系漸趨完善,進人多元化型經濟發展階段。
4、城市自增長效應
城市自增長效應是指城市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其自身的規模通過循環和累積,就能促使城市繼續發展。港口城市在進人多元化型經濟發展階段以后,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這種自增長效應,但這種效應并不能成為港口城市繼續發展的強勁動力,還必須求助于新的動力才能實現在原有水平上的飛躍。世界海運業中船舶大型化趨勢的日益增強和港口城市成長后港口附近土地的緊張,迫使港口向外遷移,港口城市也隨之向外拓展,城市由此進入新的發展輪回。
港口對城市社會經濟的波及和擴散效應
港口對城市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主要通過經港口運輸的貨物傳導,貨物在流經過程巾涉及人力、物力和設施等,由此產生各種社會經濟效益。從而給城市帶來產值、就業機會、稅收和資金的增加。從港口對城市發展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來看,可以分為四個方面:①港口自身作為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一部分,它自身產生一定的效益;②港口為工業、貿易和其他部門提供裝卸、堆存等相關服務,因此與這些部門存在著前向聯系效果,產生相應的社會經濟效益;③港口自身也消耗本地和外地的工業、貿易等行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港口與其存在后向聯系效果,同樣產生相應的社會效果;④港口對工業具有誘入、產生和凝聚作用,對人口也具有集聚作用,加速了所在城市和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
因此,港口通過其前向和后向聯系效果,將對城市社會經濟產生乘數效應,即港口產生的直接社會經濟效果將會逐級擴散到城市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這些擴散效果的累積將遠大于港口的直接社會經濟效益。進一步來講,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港口的建設和完善形成一定規模的港口產業,首先對港口直接相關的前向和后向產業產生社會經濟影響,再由初級乘數效應對間接相關產業產生影響,從而引起產業擴展產生下一級乘數效應,連續傳遞使城市和區域經濟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在港口規模擴展和城市經濟增長的同時作用下產生新生產業,引起城市和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
從上述港口對城市和地區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可以看出,港口自身及直接相關產業對城市所產生的社會經濟貢獻只占其對整個社會經濟影響的較小比例,因此港口的發展建設不能只看港口自身的經濟效益,更要關注整個波及的社會經濟效益。
金球化與國際分工中的港城聯動發展
各國港口經過不同階段的發展,無論在陸域空間還是功能空間上都為港口和城市經濟的互動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也為港口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從世界經濟發展來看,經濟全球化使得國際分工已從產品發達國家與初級產品生產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垂直分工向該類分工不斷深化以及水平分工不斷擴大的方向發展。這種分工形態的演變主要由跨國公司為主導,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有利的區位和要素投入組合,通過強大的海陸物流系統選擇最佳的原材料和最有效率的技術來進行運作。
從經濟全球化的空間表現來看,國際分工強化了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活動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更為明顯和突出的作用,使之更為直接地參與全球經濟的運行與競爭。全球化將根據城市與地區優勢重組國際經濟秩序,進一步改變地區性困子的空間分布,形成新的動態空間結構。整個世界經濟更加依賴于國際貿易和海上航運的發達,貿易港口作為海運轉為其他運輸方式(陸運、空運或內河航運)的必經過渡點,作用逐漸延伸并被強化作為組織外貿、發展工業和相關產業的戰略性作用,也成為區域經濟的支柱。因此港口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被凸現出來。港口和城市間的關系變化也從僅滿足城市經濟運轉的需要向港口推動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方向轉移。
因此,全球化趨勢下的港口對城市經濟的推動作用是:在新的經濟體系架構下,港口戰略要點的轉移極其重要,甚至關鍵性地決定了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最終構架。
當城市的經濟和社會活動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通過運輸和交通與外部世界進行交往,建立廣泛的關系。海洋運輸的巨大能力及成本低廉等優勢,是港口成為城市的經濟和社會活動與外部聯系的首選方式和重要節點。港口因生產和經營活動產生了大量的人員、物資、信息、資金的流動,直接產生了港口產業(海運、倉儲、集疏運等),引發了依存產業(造船、貿易、鋼鐵、石化、電力、加工工業等)、派生產業(有關港口的金融、通信、保險、修理、旅游、服務等),從而形成集生產、經營、商貿、旅游、信息甚至服務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殊區域。由于城市和港口在人類活動中的緊密關系,依港建城,港城一體,互相依托、促進,形成了世界上許多港口和城市共同發展的現象。
結束語
關鍵詞 循環經濟;定量化評價;循環指數
中圖分類號 F06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7)01-0033-05
循環經濟的思想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鮑爾丁的宇宙飛船經濟理論,但是循環經濟受到廣泛關注則是在90年代,這是由于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直線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經濟系統與自然環境系統之間物質流動的滯脹。因此,構建以經濟系統中物質要素的環狀流動為特征的循環經濟已成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如何建立一套衡量經濟系統循環程度的指標體系對于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與具體實施具有基礎性作用。
1 循環經濟的評價與物質流分析方法
當前,關于循環經濟評價方法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評價循環經濟的綜合性指標體系,一般包括經濟類、資源類、生態環境類等若干類指標,每類指標又包括若干具體指標[1-3]。這些評價指標體系一般包括若干體現3R原則的指標,但是綜合性指標體系固有的局限性,導致此類指標體系并沒有能很好地體現循環經濟的真正內涵。二是基于某些特定的分析方法的評價指標,例如史寶娟等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構建了循環經濟的評價指標[4],而更多的研究則是嘗試運用物質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來評價循環經濟。MFA是測算經濟系統中物質消耗量的基本分析工具。繼1992年奧地利和日本各自建立整體物質流帳戶后,一些發達國家也建立了物質流賬戶。在國內,一些學者運用物質流分析方法就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利用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經濟增長方式、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5-9]。
目前,國內的一些學者從物質流的角度對循環經濟的定量評價展開了初步研究。陸鐘武等針對鐵元素、鉛元素建立了生命周期分析模型并對其循環程度進行了評價[10-11]。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元素的循環利用評價上,沒有擴展到對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評價,也沒有考慮到與區域外的物質交換和系統中可能的物質沉淀。
2 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流總量模型
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流總量模型是從物質流動角度對一定時空范圍內社會經濟系統的抽象,這里的物質是對包括自然資源、物資產品、廢物、再資源化的資源等具體形態物質的抽象。為了分析上的方便,模型Ⅰ假定所研究的社會經濟系統與其他經濟系統之間沒有物質上的交換。根據物質在社會經濟系統內部流動的基本特征,將其流動過程概括為資源開采過程、產品生產過程、產品消費過程和廢物處理過程四個階段[12],見圖1,其中不包括虛線部分。
2.1 資源開采過程與產品生產過程
資源開采過程是社會經濟系統中物質流動的第一個環節,該過程從自然環境中開采自然資源以供社會經濟系統運行需要。設該過程輸入產品生產過程的物質流量為F(F0)。圖1 環境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流動模型
產品生產過程將輸入的資源轉化為產品和生產廢物輸出,假定該過程中沒有物質存留,即總輸入量等于總輸出量。其輸入總量包括從資源開采過程輸入的F和從廢物處理過程輸入的R,其輸出量中產品和生產廢物的流量分別為P和W。由物質質量守恒知:
王 奇等:循環經濟的定量化評價方法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7年 第1期定義再資源比率α為再資源化的資源在總資源流量中的比例,即
2.2 產品消費過程
產品消費過程的輸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產品生產過程輸入的產品P;另一部分為廢物處理過程輸入的再利用產品U。其輸出也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輸出到廢物處理過程的消費廢物V;另一部分為輸出到系統沉淀的S。這里的系統沉淀,是指由于產品的使用壽命與對社會經濟系統評價的時間范圍不一致而導致的暫時退出流動過程存留的部分產品。這就是說,經濟系統中的部分物質產品在所考察的時間段內不會變為消費廢物而積存到下一時間段;同樣,其前的時間階段留下來的物質產品可能會在該階段轉化為消費廢物。這里的S為產品消費過程對系統沉淀的凈輸出。這些物理量滿足:
再利用產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指經濟系統運行過程中消費的產品所包括的再利用部分;另一部分是經廢物處理后重新進入產品消費過程的部分。為了表達的方便,模型中這兩部分都以經廢物處理過程輸入的形式來表示。定義產品再利用率β為再利用產品量占產品消費總量的比例:
2.3 廢物處理過程
廢物處理過程從產品生產過程輸入生產廢物W,從產品消費過程輸入消費廢物V;把這些廢物再資源化處理或無害化處理后全部輸出,一部分以資源形式輸入產品生產過程,流量為R,一部分以再利用產品的形式輸入產品消費過程,流量為U,最后一部分以環境無害的形式H返回自然生態系統。它們滿足:
2.4 開放的社會經濟系統
在模型Ⅰ中,假定經濟系統與其他的經濟系統沒有物質上的交換,而實際中的經濟系統往往與其它的經濟系統有著物質上的交換。鑒于此,將物質流模型擴展為模型Ⅱ。一個經濟系統與其他經濟系統的物質流關系主要包括自然資源與物質產品的交換(假定經濟系統間無廢物交換),定義所考察的社會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交換的自然資源凈輸入流量和物質產品的凈輸出流量分別為M,N(-F<M<+∞,-P<N<+∞),見圖1,其中模型Ⅱ包括了圖中虛線的部分。
3 循環經濟定量化評價指數
3.1 基于物質流模型Ⅰ的循環指數I1
循環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參與經濟活動的物質要素呈環狀流動狀態,具體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資源利用率的提高,產品消費過程中產品的再利用,生產廢物和消費廢物的再資源化等。經濟系統中,參與環狀流動的物質要素越多,那么其循環程度越高,即循環經濟的程度也越高。
循環指數I1的基本思想是:某一時期內參與環狀流動的資源流量在總的資源流量中的比例。其中,參與環狀流動的資源流量包括R和U1,總的資源流量包括R、U1和F。這里的U1是由再利用產品基于產品生產過程中產品與資源的比例不變這一假定按比例折算成的資源流量,其數學表達式是:
因此,基于物質流模型的循環指數I的數學表達式是:
零的時候,循環指數I1才為零;當二者之一等于1或者都等于1的時候,循環指數I1為1。這表明,如果經濟系統滿足該模型的基本假定,那么提高廢物再資源化的程度、提高產品再利用的程度都有利于循環經濟的構建。如果社會經濟系統的產品均來自再資源化而來的資源或者這些產品被完全再利用,那么該經濟系統既不需要再開采自然資源也不會產生任何廢物,實現了理想狀況下的循環經濟。
3.2 基于物質流模型Ⅱ的循環指數I2
模型Ⅱ考慮了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的物質流動上的交換關系。根據與循環指數I1同樣的原則,設計循環指數I2:
容易驗證,I2仍然滿足對α,β單調遞增的性質。3.3 循環指數與3R原則
當前關于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已經達成共識,即“3R”原則: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F利用比較靜態分析研究循環指數I1與“3R”原則的關系。
減量化,是指在保證社會經濟系統物質需求的情況下,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從而減少人類的經濟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負荷。在該物質流模型中,減量化意味著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減少F。易知I1對F的偏導數小于零,循環指數I1是F的單調減函數,隨著F的減少,循環指數逐漸增大。
在物質流模型Ⅰ中,再利用意味著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再利用的產品物質流U。易知I1對U的偏導數大于零,循環指數I1是U的單調增函數,隨著U的增大,循環指數逐漸增大。
在物質流模型Ⅰ中,再循環意味著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再資源化的物質流R。易知I對R的偏導數大于零,循環指數I1是R的單調增函數,隨著R的增大,循環指數逐漸增大。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循環指數I1的變化與循環經濟的“3R”原則是一致的,“3R”原則的實施可以使得循環指數I的數值增大。
對循環指數I2同樣的分析表明,I2的變化與循環經濟的“3R”原則也是一致的。但是,與循環指數I1相比,I2考慮了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的物質交換。易知,I2對M(N)的偏導數均小于零,即隨著M(N)的增大,I2會不斷降低。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經濟系統提高了從其他經濟系統輸入的資源流量,那么其循環經濟的程度就會降低,因為該經濟系統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支撐起運行;如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產品的輸出流量,這些產品將徹底退出該經濟系統的運行,降低了產品再利用的流量,從而也降低了該經濟系統循環經濟的程度。
4 案例研究:日本社會經濟系統1987年和2000年的循環程度評價
運用構建的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流模型和循環指數對日本社會經濟系統1987年和2000年的物質流動狀況進行了案例分析。圖2是日本1987年和2000年的物質總量流動平衡圖[13,14],它描述了1987年和2000年日本的人均資源輸入、產品生產、產品消費與廢棄物處理或處置狀況。
可見,日本的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有物質上的交換,可以計算循環指數I2;現假定日本1987和2000年的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沒有物質上的交換,而其他數據保持不變,據此計算循環指數I1。計算結果見表1。
可見,1987年和2000年日本經濟系統的I2值都比I1值低,這反映了國際貿易對日本經濟系統的影響。如果不考慮國際貿易,忽略日本經濟系統與外界在資源與產品等方面的聯系,而僅僅評價日本經濟系統的運行狀況,那么其循環指數I1數值高;如果考慮輸入資源和輸出產品對日本經濟系統運行狀況的影響,那么循環指數I2數值要低于I1。這就是說,日本經濟系統表面上看來較好的循環經濟水平(對應于較高的I1值)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其國際貿易中對資源的輸入和對產品的輸出。
從時間來比較,1987年和2000年的循環指數I1相等,這說明日本經濟系統表面的循環程度基本沒有改變;而循環指數I2則明顯降低,這說明日本經濟系統的循環程度實際上有所降低,同時也說明其較高的表面的循環程度的維持依賴于更多地資源輸入或產品輸出。
5 結論與展望
根據經濟系統中物質流動的特征,將物質在系統內的運動分作了資源開采過程、產品生產過程、產品消費過程和廢物處理過程,建立了經濟系統的物質流模型。在此基礎上設計了評價經濟系統物質運動循環程度的循環指數I1和循環指數I2。I1和I2都是再資源化資源在資源總量中的比例和再利用產品在產品總量中的比例的單調遞增函數,二者的取值區間均為[0,1],而且數值越大,表征所考察系統的物質循環程度越高。分析還表明,循環指數I1和I2的變化都與循環經濟的“3[WTBZ]R”原[WTBX]則相一致。特別地,循環指數I2反映了經濟系統與其它經濟系統物質交換對其循環程度的影響。
對同一個社會經濟系統而言,I1值與I2值的差別反映了與外界的物質交換對其發展狀況的影響程度。如果某經濟系統不受其他經濟系統的影響,即不存在物質交換,那么I2=I1;如果所考察的經濟系統需要從其他經濟系統輸入自然資源或輸出物質產品,那么I2< I1;如果所考察的經濟系統向其他經濟系統輸出了自然資源或輸入物質產品,那么I2> I1。
當然,循環指數I1和I2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該評價方法需要有較為系統的物質流數據基礎,而實際統計中這方面的數據較為缺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該方法的應用與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牛桂敏.循環經濟評價體系的構建[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5,(2):4~7.[Niu Guimin. Establishment of the Recycling Economic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5,(2):4~7.]
[2] 章波,黃賢金.循環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研究及實證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3):22~25.[Zhang Bo, Huang Xianjin. Research on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 and Demonstrable Assess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 Environment, 2005,(3):22~25.]
[3] 楊華峰,張華玲.論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9):123~128.[Yang Huafeng, Zhang Hual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cycling Economy[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 ,2005,(9):123~128.]
[4] 史寶娟,趙國杰.基于能值理論的循環經濟系統評價方法初探[J].生態經濟,2006,(4):87~89.[Shi Baojun, Zhao Guojie. On the Method of Circular Economical System Based on Energy Theory[J]. Ecological Economy, 2006,(4):87~89. ]
[5] 劉敬智等.中國經濟的直接物質投入與物質減量分析[J].資源科學,2005,27(1):46~51.[Liu Jingzhi et al. Direct Material Input and Dematerializa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Economy[J]. Resource Science, 2005,27(1):46~51.]
[6] 陳效逑等.中國經濟―環境系統的物質流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0,15(1):17~23.[Chen Xiaoqiu et al. Material flow analysis of Chinese Economic-environmental System[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 2000,15(1):17~23.]
[7] 陳效逑等. 中國經濟系統的物質輸入與輸出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9(4):538~547.[ Chen Xiaoqiu et al. Material Input and Output Analysis of Chinese Economy System[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3,39(4):538~547.]
[8] 張天柱等. 中國經濟系統中化石燃料的物質流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2004,44(9):1166~1170.[Zhang Tianzhu et al. Material Flow Analysis of Fossil Fuel Usage in the Chinese Economy[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 & Tech), 2004,44(9):1166~1170.]
[9] 張天柱等.貴陽市物質流分析[J]. 清華大學學報,2004,44(12):1688~1691. [Zhang Tianzhu et al. Material Flow Analysis in Guiyang[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 & Tech)., 2004,44(12):1688~1691.]
[10] 陸鐘武.關于鋼鐵工業廢鋼資源的基礎研究[J].金屬學報,2000,36(7):728~734.[Lu Zhongwu. A Study on the Steel Scarp Resources for Steel Industry[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2000,36(7):728~734.]
[11] 毛建素,陸鐘武.關于中國鉛的資源效率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2004,17(3):78~80.[Mao Jiansu, Lu Zhongwu. Study on the Resource Efficiency of Lead for China[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17(3):78~80.]
[12] 鄧南圣,吳峰.工業生態學―理論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36~40.[Deng Nansheng, Wu Feng.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2.36~40.]
[13] Motoyuki Suzuki. Energ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 need for zero emission concept[A].see:Theory and Ac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 1998.23~28
[14] Government of Japan. Fundamental plan for establishing a 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R].2003,3.[HT][HJ3/5]
Study in Quantitative Evaluating of Circalar Economy
WANG Qi WANG Hu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to assess the recycling
material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when the strategy of circular economy is emphasis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flow in the economic system, two material flow models are built. One of which is for an open system and the other is for a closed one. Then two circular indices (I1 & I2) are designed to evaluate circular economy. At the end, a case study is carried out on the economic system in Japan.
1.廣泛性。
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很多方面都存在統計信息的運用,應用非常廣泛。不但社會經濟活動會用到統計方法,而且對各領域以及實質性學科的規律研究也需要統計來反映其變化規律。例如經濟市場、居民收入、商品價格的規律需要統計方法來表示。
2.客觀性。
統計信息的生成依據是現實思維和歸納推理的統計邏輯,以反映客觀和以客觀為推理依據的特點。統計信息是信息的一方面,必須滿足信息的社會客觀性。
3.數量特性。
統計信息從形式上表現為數量特征的特點,統計學研究社會經濟活動數量的一般方法論和將其運用到社會經濟活動數量方面的規律性決定了數量性的特點,統計信息常常表現為數據的形式,但也不局限于這單一形式,還有圖形、表格、文字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規定性,統計信息的廣泛應用在人類社會認識活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4.社會標準化。
社會標準統一化一直是統計活動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是由于統計活動的總體性決定的。所以統計信息在形態等方面表現為較好的社會標準統一化,但是統計指標口徑、范圍不統一的話,我們也就無法認識總體的特征。從信息理論來看信息系統形態上必須做到社會統一化,否則就沒辦法進行信息加工和處理。
5.認識的多層次性。
統計信息的產生一方面取決于統計認識和手段的產生和發展,另一方面受到統計方法和專業理論的共同作用,所以統計信息表現在多個層次,有直接反映社會經濟活動數量的信息,也有反映加工處理過的統計信息。多層次性歸咎于客觀現象內涵的層次性和統計邏輯分析的層次性,統計信息的多層次性在一定程度上還要保持高度銜接。
6.總體系統性。
從宏觀到微觀,結合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層次可以組合成很多相對獨立的總體,所以統計信息在整體上表現為總體性銜接的特點。這種銜接聯系也具有一定的系統性,社會經濟活動客體是有機聯系的整體,反映系統聯系和變化規律是統計的根本任務,所以統計信息作為一個整體表現為良好的總體系統性。
二、社會經濟信息、信息和統計信息的關系
隨著統計信息廣泛應用到生活中,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存在其發展規律,但是揭示這種規律是離不開統計活動所獲取的統計信息的。統計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的特點,又有信息的共性,它的產生和發展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和人類社會活動的發展逐漸完善起來的。1948年美國科學家申農提出了信息的解釋,認為信息是減少了的不確定性,這個概念是目前較為公認的狹義的信息概念。有人把信息劃分了很多層次,具體分為語法信息、語義信息、語用信息。申農只是解釋了語法信息的含義,但是信息的價值體現在信息的作用。國內鐘義信提出信息是事物運動狀態和過程以及對于這種狀態和過程的知識,作用體現在為人們消除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即廣義的信息論。信息是客觀事物的聯系、變化和差異的表現,事物的運動狀態就是直接的信息,而對于事物運動狀態的表述則為間接的信息。信息可以分為自然信息和社會信息兩大類,自然信息是未經過人類加工、處理,沒有摻雜任何主觀意識作用的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變化和差異的表現;社會信息是經過人類加工處理的客觀物質世界各種事物聯系、變化和差異的表現。社會經濟信息具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社會經濟信息也就是社會信息,包括社會的、科技的和經濟的信息;狹義的概念是把社會經濟信息作為信息的一部分,單純指社會的經濟信息。統計信息是從社會經濟信息中所劃分出若干類的信息之一,統計信息是人們運用統計方法或者通過統計工作獲得的自然和社會事物總體數量的信息。
三、統計信息在社會經濟信息中的地位
社會經濟活動是人類的活動,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決策、管理要建立在社會經濟信息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對大量社會經濟信息的處理,認識和掌握社會經濟活動的規律性,科學管理、調控、監督、組織和實施社會經濟活動,才能獲得比較好的社會經濟效果。所以統計信息是社會經濟信息的主體,衡量一種信息是否是社會經濟信息的主體,要看這種信息對社會經濟管理、決策的影響。統計信息的基本特點決定了其主題的地位。
四、統計信息在社會經濟信息中的作用
統計信息對于社會經濟活動的決策和調控發揮主導作用,對于企業的經營決策、內部經濟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統計信息對于企業經濟決策的主導作用。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的經營決策越來越依賴于統計信息。從企業內部看,統計信息是指揮生產和生產過程中反饋的統計信息;從企業外部環境看,統計信息是激烈競爭市場環境下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所以企業經營需要低成本、高質量、反饋靈敏的企業統計信息系統,有效利用統計信息可以為企業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統計信息對于行業管理和地區管理決策的作用。
行業和地區管理是國家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行業和地區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不斷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大力發展統計信息。加強國民經濟行業的統計核算,發揮統計信息在國民經濟行業發展規劃的決定作用;積極發揮統計信息在行業調控和管理的作用;加強行業發展的意向調查,積極發揮統計信息在監督國家經濟行業發展決策中的重要作用。
3.統計信息對于宏觀管理決策的作用。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強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科學決策,從整體上把握國民經濟運行狀況,有機結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國務院決定建立新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加強國民經濟整體狀況的信息統計工作。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將會以科學、合理的結構和指標體系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反映其內在聯系和規律,為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新體系的健全完善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統計工作集成化的水平,增加統計信息量。經過核算體系對于統計數據的驗證可以大幅提高統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可以為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數據和分析結構,促進定量分析和系統分析的有機結合??傊?,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國家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國民經濟管理和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4.統計信息對于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現實生活中,統計信息被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應用普遍,表現活躍,具有代表性。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和工商界人士喜歡用數據表達他們的觀點,社會的發展已經離不開數據的存在,科學理論研究離不開數據的支撐,數據已經無處不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把21世紀稱作統計時代非常貼切。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