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裝配式建筑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BIM;可視化
前言
在建筑工程中,其核心管理技術就是BIM技術,該技術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在三維空間中出現階段性的信息缺失,其中BIM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對建筑設計過程各個專業之間的協調以及對建筑工程的數據管理。BIM將建筑物所有的數據都進行統一管理并提供分析軟件的接口,實現數據導入以及建模計算,分析該建筑的整體或是構件的情況。
一、BIM與標準化設計
1.標準化BIM構件庫的建立
裝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標準化的預制構件或部品在工廠生產,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裝配、組裝成整體。裝配式建筑設計要適應其特點,在傳統的設計方法中是通過預制構件加工圖來表達預制構件的設計,其平立剖面圖紙還是傳統的二維表達形式。在裝配式建筑BIM應用中,應模擬工廠加工的方式,以“預制構件模型”的方式來進行系統集成和表達,這就需要建立裝配式建筑的BIM構件庫。通過裝配式建筑BIM構件庫的建立,可以不斷增加BIM虛擬構件的數量、種類和規格,逐步構建標準化預制構件庫。
2.可視化設計
與傳統建筑方式采用BIM類似,裝配式建筑的BIM應用有利于通過可視化的設計實現人機友好協同和更為精細化的設計。
3.BIM構件拆分及優化設計
在裝配式建筑中要做好預制構件的“拆分設計”,俗稱“構件拆分”。傳統方式下大多是在施工圖完成以后,再由構件廠進行“構件拆分”。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在前期策劃階段就專業介入,確定好裝配式建筑的技術路線和產業化目標,在方案設計階段根據既定目標依據構件拆分原則進行方案創作,這樣才能避免方案性的不合理導致后期技術經濟性的不合理,避免由于前后脫節造成的設計失誤。BIM信息化有助于建立上述工作機制,單個外墻構件的幾何屬性經過可視化分析,可以對預制外墻板的類型數量進行優化,減少預制構件的類型和數量。
4.BIM協同設計
BIM模型以三維信息模型作為集成平臺,在技術層面上適合各專業的協同工作,各專業可以基于同一模型進行工作。BIM模型還包含了建筑的材料信息、工藝設備信息、成本信息等,這些信息可以用來進行數據分析,從而使各專業的協同達到更高層次。
二、BIM與工廠化生產
1.構件加工圖設計
通過BIM模型對建筑構件的信息化表達,構件加工圖在BIM模型上直接完成和生成,不僅能清楚地傳達傳統圖紙的二維關系,而且對于復雜的空間剖面關系也可以清楚表達,同時還能夠將離散的二維圖紙信息集中到一個模型當中,這樣的模型能夠更加緊密地實現與預制工廠的協同和對接。
2.構件生產指導
BIM建模是對建筑的真實反映,在生產加工過程中,BIM信息化技術可以直觀地表達出配筋的空間關系和各種參數情況,能自動生成構件下料單、派工單、模具規格參數等生產表單,并且能通過可視化的直觀表達幫助工人更好地理解設計意圖,可以形成BIM生產模擬動畫、流程圖、說明圖等輔助培訓的材料,有助于提高工人生產的準確性和質量效率。
3.通過CAM實現預制構件的數字化制造
借助工廠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采用集中、大型的生產設備,只需要將BIM信息數據輸入設備,就可以實現機械的自動化生產,這種數字化建造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質量。
三、BIM與裝配化施工
1.施工現場組織及工序模擬
將施工進度計劃寫入BIM信息模型,將空間信息與時間信息整合在一個可視的4D模型中,就可以直觀、精確地反映整個建筑的施工過程。提前預知本項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總體計劃、場地布置是否合理,工序是否正確,并可以進行及時優化。
2.施工安裝培訓
通過虛擬建造,安裝和施工管理人員可以非常清晰地獲知裝配式建筑的組裝構成,避免二維圖紙造成的理解偏差,保證項目的如期進行。
3.施工模擬碰撞檢測
通過碰撞檢測分析,可以對傳統二維模式下不易察覺的“錯漏碰缺”進行收集更正。如預制構件內部各組成部分的碰撞檢測,地暖管與電器管線潛在的交錯碰撞問題。
4.復雜節點的施工模擬
通過施工模擬對復雜部位和關鍵施工節點進行提前預演,增加工人對施工環境和施工措施的熟悉度,提高施工效率。
四、BIM與一體化裝修
1.裝修部品產品庫的建設
土建裝修一體化作為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可以促進全過程的生產效率提高,將裝修階段的標準化設計集成到方案設計階段可以有效地對生產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2.可視化設計
通過可視化的便利進行室內渲染,可以保證室內的空間品質,幫助設計師進行精細化和優化設計。整體衛浴等統一部品的BIM設計、模擬安裝,可以實現設計優化、成本統計、安裝指導。
3.信息化集成
產業鏈中各家具生產廠商的商品信息都集成到BIM模型中,為內裝部品的算量統計提供數據支持。對裝修需要定制的部品和家具,可以在方案階段就與生產廠家對接,實現家具的工廠批量化生產,同時預留好土建接口,按照模塊化集成的原則確保其模數協調、機電支撐系統協調及整體協調。
五、BIM與信息化管理
1.經濟算量分析
經濟算量的主要原則是做到“準量、估算”,按照工業化建筑的組成及計價原則分為預制構件部分和現澆構件部分。結合工業化住宅的特點自主開發了裝配式設計插件,通過該插件可以將預制構件與現澆構件進行分類統計。通過分類統計可以快速地對設計方案進行工程量分析,從而進行方案比選,再由確定的工程量結合地區的定額計算出本項目的工程量清單,實現在方案策劃階段對成本的初步控制。
2.RFID等實現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可追溯
實現在同一BIM模型上的建筑信息集成,BIM服務貫穿整個工程全生命周期過程。一方面,可以實現住宅產業信息化;另一方面,可以將生產、施工及運維階段的實際需求及技術整合到設計階段,在虛擬環境中預演現實,真正實現BIM信息化應用的信息集成優勢。通過在預制構件中預埋芯片等數字化標簽,在生產、運輸、施工、管理的各個重要環節記錄相應的質量管理信息,可以實現建筑質量的責任歸屬,從而提高建筑質量。
3.利用BIM云平臺實現適時、全球化、數字化的管理
BIM信息化技術與云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地將信息在云端進行無縫傳遞,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通過借助移動設備設置客戶端,可以實時查看項目所需要的信息,真正實現項目合作的可移動辦公,提高項目的完成精度。
結語
綜上可知,裝配式建筑設計如何在行業BIM信息化的背景下,融入信息化大潮,發揮自身研發、設計和集成的優勢,實現產業鏈拓展和過程階段延伸,必將成為建筑產業化新時代的創新趨勢。圍繞這一創新趨勢,設計行業將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遮陽;預制裝配式建筑;節能
1 研究背景
在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質量普遍提升,房屋建筑也從最基本的需求不斷向更高層次提升,以低碳、節能、環保等為目的的綠色可持續建筑日益發展,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同時,節能方面的遮陽、通風、采光等等條件應該進行必要的考慮。然而,我國的建筑模式相對而言仍比較傳統,很難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以及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并且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未來勞動力會相對減少,因此預制裝配式建筑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并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遮陽設施作為預制裝配式建筑的一部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建筑工業化將是建筑發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遮陽作用的預制裝配式建筑作為其重要的體現,將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2 研究和推廣意義
遮陽技術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上的探討研究。預制裝配式建筑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必然會聯系到未來建筑的綠色問題。建筑遮陽類型的選擇和設計是建筑設計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節約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內光環境和室內熱舒適度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體現建筑自身文化性與地域性的造型語言。在當今社會,建筑遮陽設計不僅在滿足建筑節能的同時,也要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和視覺觀感。
合理地將遮陽技術運用到預制建筑上,并綜合遮陽與通風、采光、視線遮擋、建筑節能等方面,將會對建筑的發展有著推動作用。
3 預制裝配式建筑中的遮陽設計
建筑的遮陽類型主要有:外門窗遮陽、屋面遮陽、墻面遮陽、綠化遮陽等。建筑遮陽應根據當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建筑類型、使用功能、建筑造型、透明圍護結構的朝向等方面,選擇合適的遮陽形式運用到預制裝配式建筑,并且宜優先選擇外遮陽。
對此,我們認為建筑遮陽設計全過程、復合化、智能化、地域化、生態化這五種要素是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前提。首先,通過對遮陽構件的重復與變化以形成節奏感,呈現韻律與動感之美。利用遮陽構件創造層次感與光影效果,使得整個建筑造型更加豐富。這可以使預制建筑的造型美觀。其次,建筑遮陽應該結合太陽能等功能材料,以及與建筑的功能構件相結合,打破建筑各功能構件的聯系,考慮采光口與陽臺、外廊、檢修道、屋頂、墻面的綜合遮陽設計,使遮陽構件與預制裝配式建筑本身融為一體。建筑雙表皮遮陽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建筑物的雙層表皮是指在建筑立面外附加一層立面,以實現單層立面不能滿足的物理功能和使用功能。雙層表皮通過特殊處理的玻璃和附加機械系統,能實現自然通風、遮擋輻射、減少能耗(包括熱負荷和冷負荷)、隔絕噪音等目標,高層雙層玻璃幕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預制建筑的智能方面,太陽輻射強度受天空中云量影響很大,同時太陽高度角和方位角也隨時間不斷變化,因此不同季節不同氣象條件下對遮陽的需求也不同,而固定式的遮陽構件無法滿足這種不斷變化的遮陽及采光需求,所以智能化、活動式建筑遮陽構件應運而生。智能遮陽系統可以根據陽光的強弱程度自行調節遮陽設施的角度,夏季可以將陽光反射回室外,冬季將陽光更多地引入至室內,從而有效地調節和控制室內溫度和照度。從而達到預制建筑的遮陽目的。
預制建筑的地域化以及生態化方面,利用現代技術把傳統材料和民族性格等地方性因素融合到遮陽設計理念中。即使預制建筑是現代建筑的一種產物,可是現代建筑和當地的歷史文化產生關系,讓建筑在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同時,得以通過其遮陽結合當地的傳統元素,滿足建筑的需求。預制建筑的生態方面,結合植物遮陽是一種趨勢,落葉的喬木是非常好的遮陽設施,大多數喬木的樹葉隨氣溫的升高而繁茂,隨氣溫降低而凋落,這正起到了夏季開啟而冬天收起遮陽的作用。當然,這些措施應該是在建筑裝置過程或者建筑已經落成之后完成。結合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合理設置垂直綠化與屋頂花園綠化。
在設計預制建筑中的遮陽方法過程中,垂直遮陽板可以成為一種較為方便的遮陽措施,這種技術可以在符合基地地理位置的特殊遮陽需求情況下滿足一定的遮陽要求。但是依據建筑技藝資料研究表明,垂直板的扭轉角度的問題,陽光還是有可能從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射進室內。但是如果遮陽板可以活動,在陽光能夠滲透到建筑內的那段時間,遮陽板的方向進行扭轉,即可以用特殊的方式來應對各種問題。在以上所提到的雙層表皮的應用,這里的活動垂直遮陽可以與雙層表皮進行一定的綜合使用,這樣可以減小維護和操作的難度,雙層表皮本身又將利用西曬所得的熱量形成熱浮力。通過屋頂設計的出風口,把熱輻射從西立面帶走,并且引導室內通風。達到良好的綜合效果。
4 遮陽設計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中的探討
光要進房間,所以有了窗戶,窗戶要和室外環境進行隔絕,所以有了玻璃這種透明的材料,而光的過多滲透到室內讓人在這環境中產生不舒適的感覺,所以從一開始就進行光的阻擋是不錯的選擇。現如今,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28%,采取必要有效的遮陽措施能有效減少建筑能耗,節約大量能源,因此利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來提升遮陽節能優勢是建筑遮陽的一大趨勢。
透明混凝土是一種由大量的光學纖維和精致混凝土組合而成新型混凝土,可節約大量的人工光能的同時遮擋一定的陽光來滿足室內需求。利用透明混凝土來制備遮陽擋板可以有效控制室內光線進入量,調節室內光線,減少室內能耗。
透明混凝土多采用預制,與預制裝配式建筑工序相契合。通過在工廠將透明混凝土加入遮陽配件中,制成遮陽構件,后期可方便裝配到建筑中。透明混凝土可以通過改變光纖體積比和光纖直徑來改變透光率,目前智能透明混凝土可以通過疊加或減少不同透光率的透明混凝土來改變整體的透光率,將它運用到遮陽中,可以根據外界的光線來智能調節遮陽系統,控制光線的進入量,減少室內能源消耗。所以,透明混凝土是未來預制裝配式建筑中較好的選擇。同時也可以結合上節所講的活動遮陽設施,綜合進行遮陽處理。
5 總結
盡管目前國內的建筑遮陽普及率較低,但是隨著中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遮陽技術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認可度被提高的同時,遮陽技術也會在未來得到更大的改善。對于建筑來說,遮陽是在圍護建筑內部的同時,也作為建筑表皮所存在,成為建筑的主要構件。所以,人們應該加強對遮陽的重視程度。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更好提高遮陽技術,并運用到裝配式建筑上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值得廣大建筑人員思考。
[1]陳燕男,建筑遮陽設計思路[J],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6
[2]白勝芳,建筑遮陽技術[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6
關鍵詞: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當前房屋建筑中的一種新型施工技術,相對于傳統建筑模式,其關鍵在于將鋼混預制構件從傳統模式下的施工現場制作轉移到工廠制作,實現了建筑構建的批量化生產。通過工廠化、批量化完成建筑構建后,再將其運輸至建筑現場完成裝配。運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能夠顯著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保障建筑質量。工廠化生產建筑構建,無論是效率還是質量控制都更為有效。另外,鋼混預制件在工廠生產,也大幅減少了施工現場的作業內容,縮短了工期也降低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更符合綠色節能的要求[1]。
1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建造技術
1.1PC技術
PC技術(precastconcrete),就是一種較為常用的預制混凝土技術,萬科集團在這方面的應用較為突出。通常是用于處理房屋內部的剪力墻、電梯井等特殊部位。如果施工過程中是針對建筑外部裝飾層、窗框、房屋墻體、保溫層等來安裝預制件,PC技術同樣可以發揮很好的效果。通過采用上述的施工技術以后,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房屋密閉性,并且能夠極大地提升房屋整體結構的施工效率。所以當前,該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推廣。
1.2NPC技術
NPC技術(newprecastconcrete)是一種新型水泥預制技術,中南集團是這種技術研發和使用的代表性企業。該技術是基于PC技術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技術,主要同樣在建筑物剪力墻結構方面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其主要優勢體現在節能性和環保性方面更加突出。NPC技術具有更強的綜合性,還在需要一定程度上考慮現澆需求,從而將現澆與預制綜合。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更加慎重的選擇實際,保證現澆技術應用從而確保整體的質量[2]。
1.3PCF技術
PCF技術(precastconcreteform),該技術與其他裝配式結構相比,其應用的范圍更廣,更能夠滿足多種建筑需求。PCF技術最突出的特點在于現澆技術與預制技術的同步應用。在實際工程建設中,一些工程內容,諸如內部隔墻、電梯井等因為其預制具有較高的難度,所以這些部分采用現澆作業。就PCF技術的實際應用狀況來看,雖然該技術依然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在研發和施工能力有限的條件下,采用這種技術依然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相對于傳統現澆施工,在效率和環保方面的優勢還是相當顯著的。當然比起PC技術、NPC技術,其改進程度有限,預制構件形式有限,同時在實際施工中對吊裝設備有較高要求[3]。
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的常見問題
盡管在房屋建筑過程中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具有效率、環保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就當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應用狀況來看,依然存在以下一些問題。首先是結構設計問題。如果要充分保證房屋建筑具備良好的性能,更好地滿足住戶的需求,就必須要針對房屋整體構造展開優化設計;同時還需要設計人員結合裝配式房屋的相關特點來對房屋結構設計展開優化。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設計人員依然采用的是傳統施工模式下的結構設計方法,并沒有考慮裝配式施工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建筑的施工質量。甚至在影響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嚴重的質量缺陷[4]。其次是預制構件本身的質量。盡管從理論上來說,預制構件采用工廠化模式生產,其質量控制手段會更加有效,所以理應在質量方面更好,也能夠更好地保障房屋的堅固性與安全性。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因為預制構件本身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其實施一定的前期施工處理;而工程生產人員對這些處理并不熟悉,導致預制構件容易出現問題。另外預制構件在工廠生產完成以后需要運輸至施工現場,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對構建造成碰撞、擠壓等進而造成質量缺陷,也會對實際施工造成影響[5]。最后是預制構件的連接施工問題。對于裝配式建筑來說,預制構件的連接是最關鍵的操作,構建的連接質量直接決定了整個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是一些施工企業對于預制構件的連接施工重視程度不足,同時因為裝配式施工才剛剛應用不久,在經驗方面有些不足,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這不但會對建筑本身造成質量隱患,也會導致質量成本因此而增加。當前對于裝配式建筑還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
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優化結構設計工作
建筑房屋的結構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的質量,所以要想真正解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問題,必須要針對設計工作展開持續優化。對于工程設計人員來說,務必要對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結構設計給予高度重視,同時設計人員必須要對裝配式建筑的特點有充分了解,從而能夠結合裝配式施工來展開設計優化。要保證設計的建筑結構一方面能夠充分滿足建筑的性能需求,另一方面能夠全面發揮裝配式建筑的優勢,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規避潛在的結構設計問題[6]。
3.2強化預制構件質量
房屋建筑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就必須要高度重視預制構件的質量,這也是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建筑工程中需要預制的構建很多,不同構建有不同的生產方法、質量標準,所以在工廠生產預制構件的時候,務必要根據不同的預制構件設置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從而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能夠最大程度保證質量。產品出廠前務必要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測,并且對預制構件的運輸方法要不斷優化和改善,避免出現預制構件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壞。施工現場在接收預制構件的時候,同樣需要嚴格做好質量檢測,另外在安裝過程中,務必要嚴謹認真,避免發生預制構件的質量損壞,確保用于房屋建筑的預制構件均滿足相關的質量標準。
3.3合理連接預制構件
質量合格的預制構件還必須要對其實施高質量的連接,才能夠完成工程房屋建筑的整體架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務必要保證預制構件的連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要嚴格依據預制構件連接的相關作業程序和步驟展開施工,決不能隨意增減施工步驟或內容;同時必須要確保預制構件連接與設計圖片相符,避免出現錯連接和漏連接。如果施工中為嚴格依據標準流程和圖紙完成構建連接施工,必然會導致建筑的牢固程度受到影響,也無法最大程度地發揮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要帶著高度責任心小心操作,避免對預制構件造成損壞,破壞了預制構件的完整性和牢固性。
3.4使用先澆筑預制裝配技術
當前在使用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采用改良型的先澆筑的施工技術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推廣。采用這樣的先澆筑預制裝配技術,能夠達到有效簡化操作環節,提升建筑施工效益的目的。要采用這樣的先澆筑預制裝配技術,需要對相關技術手段實施一定的改良,這樣能夠為房屋提供更有效的質量保證,從而達到提升建筑穩定性,延長建筑壽命的效果。近年來在建筑設計領域中,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房屋建筑設計的標準化與一體化,其一體化的主要體現就是房屋圍護、房屋主體以及房屋裝飾的一體化。采用改良型的先澆筑預制裝配式房屋的關鍵施工為水平后澆帶的設置,另外要特別注意連接與搭接錨固等作業內容。采用這種施工技術完成的房屋,能夠保證縱向連接配筋結構。
3.5運用BIM技術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術,國內一般將其稱之為“建筑信息模型”。這是一種建筑設計技術,將該技術引用于裝配式建筑中,能夠極大地提升施工的效率和管理的精度,從而更好地保證施工的質量。通過BIM技術能夠構建設計、加工、裝配、施工的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這樣一來各個方面、各階段就能夠實現信息的全面共享和系統控制。在設計時能夠最大程度地考慮施工的需求,從而實現最右的預制裝配式結構設計,最大程度地滿足預制柱、預制板等要求,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在生產階段BIM可以實現機械加工集成管理,確保生產與施工的信息共享,強化生產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各種物聯網技術,可以對相關構建實施動態控制。
4小結
綜上所述,預制混凝土結構作為一種新型施工技術,當前已經在我國建筑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并且表現出了顯著的效果。未來該技術必然還會進一步發展,這對于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斌,胡江海.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創新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5):147-148.
[2]馬雪晴,焦亞軍.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探討[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5(02):20-23.
[3],徐馬成.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9(08):67-68.
[4]萬里霜.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330(12):25-26.
[5]馬世?。课萁ㄖb配式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7,000(023):69.
【關鍵詞】鋼結構;裝配式; 住宅;優化
裝配式住宅誕生于20世紀初期,這種建筑設計標準定型,構件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加工,現場采用螺栓、自攻螺釘等連接件和密封材料干式組裝,無濕作業,施工安裝便捷。近30年來在歐美等國家逐步發展起來。裝配式住宅不僅改變了傳統住宅的結構模式,而且完全替代了磚、混凝土、石材、木材,真正實現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從而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的勞動強度,縮短了施工工期,這種方式已在國外得到了推廣。為提高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在我國的利用,本文對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發展現狀進行總結,并從我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設計思路及其優化方案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1 我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現狀
1.1設計方法落后
傳統式住宅設計和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設計從結構體系的設計、基本模數的確定、平面的定位方式、設計的指導思想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在設計方案階段,通用結構體系和專用結構體系沒有區分,數?;?、標準化的設計思想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在施工圖階段,缺少對于構件及裝配節點的深化探討,沒有解決構配件的標準化定型和裝配節點的構造詳圖設計,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阻礙了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發展。
1.2設計規范缺失
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在相關設計、施工標準等方面的規范文件缺失較多,與之相關的施工工藝、工法和安全規程還未建立,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的裝配式住宅發展,我國還比較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和國內現行的建筑技術標準、規范在很多地方還不兼容,使得裝配式住宅在設計、審批、驗收等方面無標準可依。這對于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大規模推廣是一個障礙。
1.3部件發展滯后
鋼結構體系住宅成套技術,由于缺乏技術引導及自主創新,市場需求并沒有達到產業化的程度。我國的相關產品功能性單一,工廠化程度不高,產品質量還不能滿足住宅產業化標準的要求。目前,該技術零散而不系統,技術水平及標準參差不齊,不配套,需進一步研究創新并進行整合。
1.4環保節能意識落后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建建筑中 95%屬于高能耗建筑,產生的建筑垃圾每年高達數億噸,其中產生的污染物是引起霧霾的主要因素。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相對于傳統的磚瓦建設材質具有節能環保方面的優勢,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環保節能的鋼材在整個鋼結構住宅中的使用率很低,根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環保節能的鋼材利用率在10%左右,絕大部分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中使用的鋼材僅僅是一般材質的鋼材,在節能、環保、安全性能方面滿足不了當前的需要。
2 我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設計思路
2.1以建筑結構為主導,結構專業為輔助
鋼結構住宅設計首先要遵循住宅建筑設計中的一般原則,以建筑結構為主導,結構專業為輔助。這是建筑設計的最重要原則,在滿足這個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更多地關注其現場板材裁截量、使用功能、節能環保以及建筑效果等。單純突出鋼結構而不考慮生活的舒適性,不能滿足人文要求的鋼結構住宅項目是沒有市場的,必將影響鋼結構住宅在我國的大量推廣應用。
2.2戶型設計標準化、定型化
目前在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方面缺乏戶型設計的標準化、定型化標準,大多住戶住宅戶型設計隨意,規格多種多樣,這樣會導致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現場施工的不確定性,嚴重拖延整個工程的現場施工周期,對整個工程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針對標準化生產的板材尺寸統一的特點,房間的深入設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求,房間開間的尺寸滿足模數制的要求,盡可能減少異形板的使用量和現場版材裁截量,以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周期。
2.3 廚衛設計標準化、定型化
住房的心臟是廚房和洗手間,由于內部管道多,功能復雜,在設計施工的時候往往是最耗時耗力的部分。在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原則,對于廚房、衛生間的設計執行標準化,定型化。盡可能減少異形板的使用量和現場板材裁剪,住宅設計一套標準化、定型化的程序,減少施工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影響,以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周期。
2.4 平面布置系列化、模塊化和靈活化
在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設計過程中,以住宅間、套型或單元為單位模塊,以木塊的多種拼接形式來適應總平面的布置變化。實現住宅平面功能的開放設計,充分發揮構件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通用化應用、多樣化組合的特點。
3我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優化方案
3.1 建立功能需求明確、結構合理的住宅戶型
一套功能需求明確的戶型必須遵守,合理布局、動靜分區、充分利用的原則,合理布局就是將特性相近的行為單元組合在一起,動靜分區則是在行為單元組合中盡量避免相互干擾,充分利用則是充分利用房間空間面積。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在房屋的柱梁方面數量要盡量少,節約鋼材用量,設計并成功裝配一套宜居舒適、布局合理、動靜分區、潔污分區的優秀戶型,
3.2 環保節能
“鋼結構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貫穿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的循環經濟發展原則,是當前城鎮化建設對自然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建筑結構體系。鋼結構是典型的環保綠色建筑,僅垃圾排放量就比傳統混凝土建筑減少約六成。因此在鋼結構裝配式住宅中廣泛應用環保節能的鋼材,可以滿足環保、節能的要求。在具體戶型中控制建筑體形系數、床墻比、減少外形的凹凸、大坡頂、入口設門斗等技術,可以很好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
3.3 追求戶型造型的美觀
戶型的美觀是現代人對生活的追求,鋼結構裝配式住宅作為一種先進的建筑方式,必須重視戶型的美觀。在具體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四個技巧,動靜分開、公私分開、主次分開、干濕分開,重點對屋頂、檐口、入口雨棚頂、窗線條、腰線處理等方面的設計,有利于家具擺放,提高使用面積,也符合中國人的消費心理。
3.4 鋼結構設計安全性高
裝配式住宅鋼結構在安全性能方面,要保證結構的鋼材、螺栓與螺釘、圍護材料、粘接密封材料符合要求。樓蓋、墻體和屋蓋的結構構造與連接形式、緊固件的選用符合規定。防火性能方面,注意建筑構件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房屋長度、面積、間距、裝修材料、管道及其包覆材料、構件內填充材料等方面。耐久性方面,要求鋼結構件采用鍍鋅進行防護。住宅舒適性方面,樓面、外墻和屋面所采取的填充保溫棉、噴射液體發泡材料或外貼泡沫隔熱板材等保溫與隔熱措施,以及墻體、樓板和屋頂所采取吸音、隔聲(消聲)措施,住宅圍護結構采取的防結露措施均要滿足技術要求指標。
參考文獻:
[1] 葉之皓.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現狀及對策研究[D]. 南昌大學碩士論文. 2012, 11-17
[2]盧俊凡, 王佳, 李瑋蒙. 等.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的發展和應用[J]. 城市住宅. 2014(6):23-26
[3] 陳以一, 王偉, 童樂為. 等.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的技術研發和市場培育[J].住宅產業, 2012(12):15-18
【摘 要】文章介紹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建筑信息模型(簡稱“BIM”)技術在建筑工業化中的應用。信息化技術在建筑生產及施工過程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和建筑工業化在發展過程中互相推進。BIM技術作為信息化技術的一種,已隨著建筑工業化的推進在我國建筑業逐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 BIM;建筑工業化
BIM 的理論基礎主要源于制造行業集CAD 、CAM 于一體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理念和基于產品數據管理PDM 與STEP 標準的產品信息模型。BIM 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了建筑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工程數據模型,BIM 是對工程項目設施實體與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
1.互聯網+BIM建筑工業化的應用優勢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運用BIM技術,建筑師作設計的過程,就是建造一個“真實”建筑的過程。這個虛擬的建筑模型,包含了大量建筑材料和建筑構件特征等信息,是一個包含了建筑全部信息的綜合電子數據庫。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智慧的建筑模型中,建筑可以任意的輸出平面、剖面、立面,以及各種細部詳圖、建筑材料、門窗表,還可以輸出預算報表、施工進度等等。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BIM技術為核心的多種建筑3D CAD軟件日趨完善和成熟,在提高設計質量、縮短時間、節約成本等方面,有著2D CAD軟件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BIM建筑技術除了對工程對象進行3D 幾何信息和拓撲關系的描述,還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如對象名稱、結構類型、建筑材料、工程性能等設計信息;施工工序、進度、成本、質量以及人力、機械、材料資源等施工信息;工程安全性能、材料耐久性能等維護信息;對象之間的工程邏輯關系等。而且模型信息具有關聯性和一致性。如果模型中的某個對象發生變化,與之關聯的所有對象都會隨之更新,以保持模型的完整性和健壯性。在建筑生命期的不同階段模型信息是一致的,同一信息無需重復輸入,而且信息模型能夠自動演化,模型對象在不同階段可以簡單地進行修改和擴展而無需重新創建,避免了信息不一致的錯誤。
2.互聯網+BIM建筑工業化的應用目標
2.1在設計階段的應用?!盎ヂ摼W+”建造技術主要包括建立在BIM云平臺上的工程項目設計、復雜節點結構的深化設計、鋼結構深化設計、機電深化設計、內外裝飾與幕墻的深化設計、工業化建筑部品構件設計、還包括應用BIM技術繪制詳細施工方案設計圖等等。例如,遠大住工集團在整體廚衛、成套門窗等技術方面實現了標準化設計、并建設了以預制混凝土外墻板為主的工業化生產、配套化供應的建造體系。中南建設集團裝配式剪力墻體系裝配率及預制率高,構件可采用預制構件流水線生產,經濟性較好。
2.2在施工過程管理的應用?;贐IM模型的安全施工與敏捷施工過程的模擬、精確測量放樣、精確工程數量統計、精確采購清單計劃的編制、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安全數據的實時采集、工程項目竣工資料與模型的移交等,都能夠給公司和項目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和效率,很容易被項目管理者和工程師們所接受。
3.互聯網+BIM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方向
3.1綠色建筑及可持續發展。促使人們探索從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環保等方面綜合統籌建造更“綠色”的建筑,而“長壽命居住”是最大的“綠色建筑”。對我國而言,“綠色建筑工業化”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轉變增長方式的要求。從只強調結構預制向結構預制和內裝系統化集成的方向發展既是主體結構的產業化也是內裝修部品的產業化,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依托,片面強調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均是錯誤的。
3.2更加強調信息化的管理。通過BIM信息化技術搭建住宅產業化的咨詢、規劃、設計、建造和管理各個環節中的信息交換平臺,實現全產業鏈的信息平臺支持,以“信息化”促進“產業化”。是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和質量責任可追溯管理的重要手段。
3.3更加有效的提高設計質量。目前,建筑設計專業分工比較細致,一個建筑物的設計需要由建筑、結構、安裝等各個專業的工程師協同完成。由于各個工程師對建筑物的理解有偏差,專業設計圖紙之間“打架”的現象很難避免。將BIM應用到建筑設計中,計算機將承擔起各專業設計間“協調綜合”工作,設計工作中的錯漏碰缺問題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發展互聯網+BIM建筑工業化的意義在于能夠加快建設速度,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人工消耗,提高施工質量和勞動生產率。
4.結論與建議
支持基于互聯網+BIM建筑工業化全過程管理平臺的研究與應用。針對建筑工業化全過程實施與管理現狀,應以BIM、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為驅動,通過技術集成、系統集成與應用集成的方式,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化BIM平臺,為裝配式建筑產業化提供平臺支撐,實現管理信息化、過程平臺化、信息共享化、應用通用化,提高裝配式建筑全過程性能和效率,提升整體質量。
持續推動建筑工業化。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建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推動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換性。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加快發展建設工程的預制和裝配技術,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工業化建筑示范試點。積極推行建筑全裝修,鼓勵新建建筑一次b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
參考文獻:
[1]樊則森,李新偉. 裝配式建筑設計的BIM方法[J]. 建筑技藝. 2014(06).
[2] 李甜. BIM協同設計在某建筑設計項目中的應用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13.
[3] 王釗. BIM在非線性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北京建筑大學 2013.
[4] 王加峰. 建筑工程BIM結構分析與設計方法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2013.
【關鍵詞】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0引言
隨著我國房屋建筑過程中建筑技術的提高,建筑產業化的不斷發展,傳統以現場為主的建筑產業并不能滿足綠色、環保、節能的建筑理念。建筑產業化是指通過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建筑構件的工廠化,建筑施工的機械化,來實現高效、環保、安全壽命長的建筑施工方法。
1建筑工業化的發展
1.1 國外的發展
19世紀末期,歐洲首先提出預制混凝土墻板結構,并在一些工程中得到應用,但早期預制墻板結構多用于非結構構件[1]。十九世紀末,預制混凝土傳到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二十世紀初,預制混凝土傳到美國[2]。預制混凝土的大發展是在二戰結束以后,由于戰爭的破壞,戰后重建使得蘇聯、英法、及東歐一些國家出現住房緊張、資源緊缺、勞動力不足、工程量急劇增加、技術力量缺乏等問題,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減輕勞動強度,逐步開始推行裝配式建筑,使得預制裝配式結構得到快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預制混凝土大板體系首先在法國被提出,但Koncz教授創建的Koncz體系則是預制混凝土大板體系的代表;到20世紀60年代,裝配式結構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建筑形式。從50年代開始,瑞典受法國影響開始大力推行住宅產業化,自主開發了大型混凝土預制板工業化體系。將各建筑部件的規格尺寸、連接逐件納入瑞典工業標準(SIS)。目前為止,瑞典大約80%的住宅采用通用部件建造成住宅通用體系。
在國外,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多用于低層、多層和高層建筑,歐洲國家( 如丹麥、德國、法國、英國等)的預制裝配式結構可達16~26層,而日本的裝配式剪力墻結構一般在10層以內[3],并且該結構形式在地震中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例如墨西哥智利大地震和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的很多預制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幾乎沒有破壞,或者修復設備連接后可以馬上恢復使用[4]。
1.2 國內的發展
在國內,預制裝配式結構始于20世紀50年代,多用于工業廠房、辦公樓等建筑,我國借鑒前蘇聯經驗,在重點工業建設中以裝配化和施工機械化為重點開始發展建筑工業化。20世紀70年代以后我國政府曾提倡建筑實現三化,即工廠化,裝配化,標準化,在這一時期,預制混凝土在我國發展迅速,在許多建筑領域被普遍采用,為我國建造了幾十億m2的工業和民用建筑。到 80 年代末,全國已有構件廠數萬家[5],全國預制混凝土年產量達 2500萬 m3。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預制空心樓板的砌體建筑成為兩種最主要的建筑體系,應用普及率達70%以上。興起中國第一次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預制裝配結構的造型單一、防水技術落后、研發水平不足、抗震整體性和設計施工管理的專業化不夠等問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應用逐漸減少,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漸被全現澆混凝土建筑體系取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逐漸退出國內建筑市場,進入低潮階段。
進入21世紀后,裝配式結構的優點重新得到重視,并且隨著建筑節能減排和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及要求,預制裝配式結構的研究正在逐步升溫,并且在一些試點項目中得到應用。近年來,萬科公司、黑龍江宇輝建設集團、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住宅集團、黑龍江建設集團等被批準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通過研發創新,建造了多棟裝配式剪力墻結構試點工程。2007年12月國內首批預制裝配式節能環保型住宅――上海浦東萬科新里程住宅樓工程竣工[6]。另外,哈爾濱新新怡園小區4#、5#和洛克小鎮14號樓,北京市豐臺區萬科假日風景項目D1/D8號樓,中南控股開發的四幢全預制裝配式短肢剪力墻結構住宅樓,均為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7]。
2 建筑產業化的優勢
2.1 節能減排
傳統的現澆結構需要大量的物質資源,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木資源的浪費。在我國對環保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加迫切的前提下,解決傳統施工中帶來大量的噪聲和粉塵的污染迫在眉睫。通過推動結構構件的標準化、產品化,讓結構的構件在工廠中加工出來,再運往施工現場,極大地減少了現澆建筑施工的環境污染問題,降低了建造能耗,實現低碳建筑的發展要求。
2.2 解決人力資源緊張問題
由于人口持續減少等原因,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隨之人工成本也漸漸增加。在建筑工程總費用中,人工費用占較大的比例,迫使建筑企業向產業化轉型。如果將施工中的大量現場工作轉移到工廠中完成,大大地減少了施工現場人員冗雜的問題,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為解決社會矛盾,建筑產業化在未來必然會取代傳統現澆結構。
2.3 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
在現澆結構中,構件會因現場的多方面因素而產生誤差,質量上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如果較多的產品在工廠中加工,有一套較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就更容易滿足質量要求,尺寸更加精確。
2.4 縮短施工工期
較短的施工工期可以帶來更好的經濟利益和抗風險的能力。裝配式結構中可以省去大量需要養護的時間,提高施工效率。
3 建筑產業化的趨勢
3.1 裝配式建筑的成本
近年來,裝配式建筑主要應用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而在其他省份還應用比較少,是由于裝配式成本比現澆結構更高。目前人工成本大約占到建筑成本的20%,但隨著人工成本的比重逐漸增加,未來裝配式結構與現澆結構的成本差會逐漸縮小。
3.2加強標準體系建設
我國大多數預制廠的標準還都停留在企業標準,難以推廣。推行建筑產業化還需要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完善,對產業化構件產品的質量控制還需要更嚴格的控制監管體系。
3.3完善產業鏈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工程建設規模也都較大,具有較完備的技術研發體系,是我國實施完善產業化較合適的區域。加強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與構件生產相配套的設施,從而也帶動機械、材料等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薇,曹永紅,李國榮.裝配式結構體系的發展與建筑工業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10(5):131~133.
[2] 呂西林,范力.裝配式預制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7.12.
[3] Ned M. Cleland. Design for lateral force resistance with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s[J].PCI Journal, 1997(5):44~64.
[4] 薛偉辰,王東方. 預制混凝土板墻體系發展現狀[J].工業建筑,2002,32(12): 57~60.
[5] 嚴薇,曹永紅,李國榮.裝配式結構體系的發展與建筑工業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10(5):131~133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響因素;建議
1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優勢
如今,人們對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開展,不僅滿足了人們的要求,還對傳統的建筑工程內容進行了創新。此工程的優勢十分顯著,一般具有以下幾種優勢:①裝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在提高建筑質量的同時,提高勞動的生產效率,主要是因為裝配式建筑在生產的過程中,就對其中的構件進行了裝配,進一步提高了安裝的效果;②此工程還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模板以及腳手架,可以起到節約成本的作用;③裝配式建筑工程對之前的流程進行了優化,可以效縮短施工工期,避免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加強對其中資源的合理應用,減少能源、資源的浪費;④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實現對不同的資源的有效應用。例如,某個裝配式建筑工程,在具體施工中,對模板器材進行了再次應用,不僅節約了資源,還有效預防了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因此,在新時代,裝配式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多的發展優勢,需要加強對其中具體內容的管理,優化安裝流程,發揮其優勢,減少成本的支出,合理縮短施工工期,從而保障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
2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不僅為現代建筑工程事業在社會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更為其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能夠在完善建筑工程建設流程的同時,提高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質量。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也加強了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視,在裝配式建筑標準、管理和建設等多個方面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為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新方向[1]。此外,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單位需要將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工作當中,對其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化控制,優化管理方案,讓裝配式建筑工程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對其加以重視,對其進行宏觀審視,及時發現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問題,然后精準把握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優化工程管理流程,提高其效率。可以說裝配式建筑的出現,促進了我國建筑事業的改革,更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在2020年,湖南省指出全省裝配式建筑企業要加強對管理工作的重視,提出擴大裝配式建筑覆蓋面,長沙等中心城市裝配式建筑要占新建建筑比例的50%,其他市州也開展了裝配式建筑工程。因此,需要在此背景下加強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視,從而進一步促進其解決社會經濟中的問題。
3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
3.1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對當前裝配式建筑工程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時發現,其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會導致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效果受到影響。在此過程中,為提高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質量,會單獨設置管理機構,一般安排比較多的管理人員,但是由于其中的制度不完善,所以一些人員沒有按照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綜合性管理。此外,建筑企業一般都是從自身利益角度考量,沒有結合管理人員的實際數量和發展情況對其中的制度進行完善,影響了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穩定發展。3.2預制構件問題。由于裝配式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要想保障其順利進行,需要對預制構件生產和安裝等多個階段進行綜合組織以及協調,主要目的是防止預制構件在應用中出現質量問題。但是,由于裝配式建筑起步晚,實際上只有部分工廠具有生產預制構件資質,其生產制度不完善,經驗并不豐富,這會影響預制構件的質量,導致其質量不能滿足相關的標準要求,尺寸誤差也會比較大。此外,一些單位運輸預制構件時,一般都忽視了對構件的保護,導致預制構件在實際的運輸過程中出現碰撞,進而造成構件破損,這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后期管理質量帶來了負面影響。3.3設計管理方式落后。在對裝配式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在保證設計科學性的基礎上,完善建筑設計標準,加強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合理化設計,避免對后期的工程帶來影響。但是,當前一些裝配式建筑工程并沒有認識到設計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也沒有對其進行創新,大部分管理人員忽視了對設計環節的管理,導致整個裝配式建筑工程不能順利進行。3.4管線預埋問題。如果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線和構件埋設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就會導致其中的構件的實際位置與設計位置出現偏離,不利于對裝配式建筑的全面管理,并且影響了對施工進度以及質量的控制。這就要求相關的施工人員在固定具體構件位置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管線的排布情況,結合排設的圖紙施工,預防其破壞機電管線。但是,由于沒有對其管線進行有效管理,就會導致其出現偏移和堵塞等情況。
4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4.1加強對平板構件安裝的管理。要想保證裝配式建筑安裝的質量,需要加強對平板構件安裝的管理,對其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整合。首先,因為平板自身有薄而脆的特點,在對其進行安裝時,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導致其折損。其次,外墻板保溫層也是安裝管理中的主要內容,應避免其出現斷裂。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平板和外墻板保溫層出現斷裂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對其進行處理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清楚其中的注意事項,對其厚度和體積進行控制,避免破碎問題的出現。在對外墻板保溫層出現斷裂的原因進行分析時,發現其材料質量是導致其問題發生的主要因素,需要對材料混合比例進行調配,避免對建筑質量產生影響。4.2加大預制構件管理力度。預制構件質量是提高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的關鍵,為提高其穩定性,需要加強對預制構件生產環節的有效管理,避免構件在實際的生產流程以及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因此,需要對構件尺寸、重量和密度等進行控制,不合格構件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此外,需要加大預制構件安裝環節的管理力度,清楚裝配式建筑技術中的要點,對拼裝作業進行優化。當預制構件完成制作后,還需要將其運輸到建設工地,最后對其進行拼接。同時,在具體的拼接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裝配式建筑中的安全規定,對安全進行控制,然后對其進行嚴格檢查,避免在拼接的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4.2.1選擇預制構件的類型。在對預制構件的類型進行管理和選擇時,需要提前劃分類型,然后擺放好,堆放的高度不要超過最大允許值,并且需要安排專人對預制構件進行管理,預防外界以及人為因素對預制構件生產影響。這就需要對施工人員的技術交底工作進行管理,對預制構件安裝操作要點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安排好材料和設備的進場時間,需要保持施工協調性,加強對施工人員操作過程的管理和監督,從而保證預制構件的穩定性,提高安裝的質量,加強對施工質量的防控,然后通過采取旁站監督或者不定期巡查等方式,對施工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對質量問題進行反饋,預防返工等造成工期延誤,從而進一優化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流程。4.2.2加強預制構件全過程管理。裝配式建筑構件可以說是建筑工程中的基本要素,更是結構系統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滿足新時期對裝配式建筑的要求,需要對構件的種類和型號等進行整合和管理,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管理,避免建筑構件對施工質量產生不利影響。這就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在全過程管理的理念下,結合裝配式建筑構件的整個應用要求,對其使用壽命進行細化,一般將其分解為多個子階段,然后通過對不同子階段之間的控制,做好防護,完善管理方案,預防在具體的施工中構件遭遇外力的撞擊,出現損毀。4.2.3注重預制構件生產過程。在對預制構件進行管理時,需要注意其生產過程,一般會應用鋼底模放在相應的基座上,在此基礎上將角鋼作為龍骨加固。在對門窗等部分預制件進行生產時,需要選擇比較標準的模具,控制鋼制側模板的質量,對鋼框架進行精加工,這時需要對其保護層厚度進行控制。在對鋼框架進行安裝時,還需要注意位置準確無誤,并保證其穩定。此外,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要注意澆筑溫度在合理的范圍內,并澆筑均勻。如果出現了預制構件的變形和損壞等問題,需要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修補。構件表面印筋和破損是預制構件在應用中的主要問題,需要加強對印筋問題的重視,除要注意和重視生產過程中的模具,還要對墊片進行妥善安裝,需要將其安裝到構件下方。在完成上述過程后,均勻地噴涂好脫模劑。在脫模時,需要掌握好時間和混凝土的強度,避免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帶來影響。此外,管理人員需要按照要求對構件的規格和質量進行管控,保證其合格后才能讓其進入施工現場。4.3有效應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新時期,國務院加強了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視,了一些文件,在指導意見中,提出了有關裝配式建筑在未來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工程總承包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如果在項目推進上對其進行分析,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和施工中,應用工程總承包模式,不僅可以實現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的一體化管控,還可以優化設計和生產流程,節約一定的經濟成本,更好地發揮施工中總包企業的資源優勢,加強對社會資源的整合。這種方式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可以強化對建筑和生產的綜合性設計,優化安裝環節,對其有力把控,在保證構件質量的基礎上,避免其在實際的施工中出現不符合設計方案等問題,減少構件堆積等多種情況,加強對資源的利用,發揮總承包模式本身的價值。4.4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裝配式建筑工程雖然本身具有非常多的優勢,但是由于其中所涉及的項目比較多,如果在管理角度來說,這為實際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需要對其進行優化,構建完善的技術管理體系,實現對建筑過程的自動化管理。在2019年的湖南筑博會上,建筑機器人和SPCS裝配式技術體系得到了展示,引起大多數專業人員的關注。同時,在對這2種技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其是在智能筑享云平臺的基礎上建造的,為裝配式建筑建造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條件。此外,裝配式建筑工程單位還需要加強對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應用,將先進的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到施工管理的各個環節,提高生產效率,預防出現質量問題。例如,某個裝配式建筑工程在對外墻板進行制作時,為實現施工過程中的自動化控制,應用了模臺輸送系統以及模臺準備系統。在此過程中,機械設備可以按照以前的設計指令完成作業,對生產參數進行更加精確的控制,避免在其中出現生產誤差,在提高構件質量的同時,還可以對其位置進行自動化識別,從而進一步優化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流程。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所執行的特定技術流程,對吊裝的偏差進行控制,需要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以其為載體,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裝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平臺,積極發揮信息化技術本身的優勢,實現信息之間的共享。主要應用信息化技術,對比較復雜的裝配式建筑結構和受力狀況等進行整合,對以前的施工方案和管理內容進行調整,還可以結合荷載分布情況,實現信息化建設,加強與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之間的聯系,從而保證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在技術平臺中,可以讓工程和工地之間實時連線,實現數據信息之間的共享,對建造過程中的各項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監控,如果發現不足也可以進行及時和科學的調配,不僅優化了管理流程,還提高了建造的效果,讓裝配式建筑各項施工活動構成一個整體,能夠在完善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體系的同時,實現對施工過程的自動化監管。4.5借助新技術,創新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F如今,裝配式建筑項目在發展中不僅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更離不開相關產業和技術的支持。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下,各種先進的技術在其中得到了有效應用,為實現智能化生產模式,需要對以前的裝配式建筑方式進行創新,借助新的技術,優化裝配式建筑施工流程。例如,可以借助3D打印技術和AI等多種加工生產技術,對裝配式建筑當前的生產方式進行創新,結合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的具體發展方向,完善裝配式建筑施工和管理的流程,在其中不斷融入新的施工技術,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對制造的生產工藝進行綜合性研發,在掌握先進安裝技術和知識的基礎上,改善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效果。此外,可以借助新的裝配式建筑技術,對此工程進行優化,通過對先進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彌補傳統施工技術中的不足,結合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標準,優化施工流程。此外,需要積極借助先進技術,開展協同管理工作,結合施工的模式,積極引導員工多學習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在此背景下,需要結合我國建筑領域發展情況,應用信息技術建立智能化的協同管理機制,強化施工人員的創新意識,結合此工作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裝配式建筑內容進行整合布置,主要目的是保障各分部工程之間可以有效銜接,為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5結語
總而言之,裝配式建筑工程作為我國建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加大對施工的管理力度,通過對預制構件生產過程的管理以及對先進技術的應用,構建管理平臺,實現不同業務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優化管理流程,提高裝配式建設質量,從而避免在使用中出現安全、質量隱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