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臨床醫學的專業課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社區醫療的不斷擴展,對于“下得去、留得住、用的順”的社區全科醫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傳統的醫學教育在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上已不能適應社區衛生機構開展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發展的需要。[1]衛生部在2013年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提出“積極探索,創新衛生人才培養和使用制度,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培養。開展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并強化定向培養全科醫生。
到2015年達到每萬名城市居民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都有全科醫生的目標。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重點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全科醫師,為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培養專科方向住院醫師。
當前,國家雖然對于社區全科醫生的培養在本科和研究生層面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這個層次的人才很難下到社區開展具體工作,因此,這也對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在人才培養中的一個基礎,目前我國全科醫學的課程體系還沒有脫離開傳統臨床醫學的結構,而在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學方向)的人才培養中更是沒有形成一個相對成型的模式,為此開展以全科醫生為導向的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對于實踐國家提出的“三年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和全科醫生的培養計劃具有現實意義。
二、研究的目標
深入調查基層社區全科醫師的工作任務,分析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對全科醫師的能力需求,構建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生方向)的培養課程體系,提出適合城鄉社區衛生發展的全科醫師培養的新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深入分析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所需的知識和能力
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所需的知識和能力分析,課題組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濟南市五區的10個社區中的20名全科醫師為研究對象。
抽取的這20名全科醫師均為在社區醫療工作五年及以上的社區全科醫師。參與調查的20名全科醫師學歷層次情況(本科:9人占45%、??疲?人占30%、中專:5人占25%),年齡情況(30~40歲:6人占30%,40~50歲:8人占40%,50歲以上:6人占30%),職稱情況(副高級:3人占15%,中級:8人占40%,初級:9人占45%)。參與調查的全科醫師中15人曾經參加過全科醫師培訓,占到了調查人數的75%。通過對這些全科醫師進行問卷調查和小組訪談的方式來了解社區全科醫師的業務范圍及內容,分析全科醫師所需的醫學知識與職業能力。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基層醫務人員承擔的主要工作任務見??梢园l現全科醫師的主要任務依次是:常見癥狀診治、疾病診治、健康咨詢、疫苗注射、體檢、慢病管理、兒童保健等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即社區全科醫師的主要任務是以“六位一體”為中心的,即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以這些內容為出發點,醫護人員首先就是要懂得基礎的醫學知識,掌握鄉鎮社區常用的護理技術、診療技術、醫療設備操作技術以及致殘性疾病康復技術,要會診治農村社區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要懂得如何預防傳染病、慢性非傳染病等疾病,同時還要了解和懂得社區保健、老年醫學以及健康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并有很好的職業道德和醫患溝通能力[2]。
對社區全科醫師進行的小組訪談獲知基層急需防治結合型的合格全科醫師,目前基層的全科醫師大多為內科醫師轉型而成。現行??茖哟闻R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與實際工作需要嚴重脫節,醫學生培養質量較差。一是缺乏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知識和技能;二是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較弱,對社區全科醫師工作缺乏了解。
(二)分析現階段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對照社區全科醫師的崗位需求與能力需求,對現行的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分析發現,現階段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端和問題。
1.課程內容老化,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目前我國全科醫學方向的三年制臨床醫學主要是向基層衛生機構輸送醫務人員。但在傳統的臨床醫學課程體系中,課程內容較為陳舊而且探討的理論內容太過精深,看重理論知識完整性、系統性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教育[3]。我國課程體系的改革并沒有跟上醫學模式發展的步伐。
2.課程教材滯后且課程設置有待創新。目前三年制的專科醫學教學仍然在使用本科的醫學教材的壓縮本,并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較為成型的系列教材,因此更沒有將??漆t學特有的“六位一體”的工作理念融入到教材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專業人才的培養[4]。一些院??赡苁菫榱颂岣邔W生的綜合素質開始設置很多選修課程,但是由于考慮不足,選修課程的作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構建了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學方向)課程體系。在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專家調研及把握“六位一體”宗旨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基層醫療的實際發展狀況,并吸收醫學類及其他有關專業課程設置的優點,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構建模塊化、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具體課程體系見下圖表:
四、該研究尚待進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論與實際問題
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由于學制短,在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很難兼顧課程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因此,對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盡快組織編寫適宜的教材,加強課程群的師資隊伍培養,摒棄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傳授觀,樹立以培養能力為主的培養觀[5]。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機制,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理順關系,使三年制臨床醫學的教育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
1.1培養目標的改變
目前,醫學檢驗專業教學的培養目標仍是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能力的醫學檢驗人才,但是實際上,我國一、二、三級各級醫院并沒有檢驗醫師這一職位。2007年秋季,衛生部第一次下文舉辦本區域鄉鎮檢驗醫師培訓,由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委托在我校舉行,近年來,由于受到職業定位和工作目標等多種因素影響,醫學檢驗專業的本科、??啤⒅新毊厴I生并沒有得到規范化的檢驗醫師的臨床培訓,所以往往很難適應檢驗醫師的崗位;同時,隨著醫學檢驗學科的發展,現在更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的醫學檢驗人才。隨著培養目標的改變,現有的醫學檢驗專業教學顯然已經逐漸無法滿足臨床實踐和醫學檢驗學科發展的需求。
1.2課程體系落后
現階段,我國醫學檢驗教學的課程體系仍然是以學科為中心,既較為注重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過去的20多年里,課程體系在醫學檢驗教學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為現代醫療事業培養出了大量的醫學人才。但是,隨著醫學技術和生物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該種課程體系不僅不利于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也無法突出醫學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逐漸無法滿足現代醫學的發展需要。因此,課程體系的落后,是醫學檢驗教學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
1.3實驗教學弱化
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醫院的檢驗工作仍然離不開手動操作,所以,手工檢驗在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尤為突出。近幾年來,隨著自動化儀器的廣泛使用,臨床實習的手工檢驗作用在逐漸削弱,進而造成了實驗教學的弱化。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利于動手操作能力的醫學檢驗人才的培養。
2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2.1明確培養目標
近年來,各大、中醫學院、校都在不斷的進行擴招,使醫學檢驗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明確培養目標,才能進行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改革。從醫學檢驗學科的發展情況來看,醫學檢驗專業教學應該將培養目標確立為:培養能夠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并擁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實用型的醫學檢驗人才。在新的培養目標明確的情況下,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師就可以進行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多種內容的改革,以利于現代醫學檢驗人才的培養。
2.2課程體系的改進
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各大、中醫學院、校應該根據現代醫學檢驗專業的特點和課程性質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從而培養出符合醫學教育客觀規律和現代醫學檢驗學科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檢驗醫學人才。
2.2.1重視基礎教育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醫學檢驗知識也是日新月異。所以,構建的新課程體系應該重視醫學檢驗人才的基礎教育,加強部分醫學檢驗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進而使學生擁有可持續學習的能力;另外,為了幫助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處理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就是在公共基礎課程中加入計算機、數理統計等學科的比重,做好學生的基礎教育。
2.2.2突顯專業特色
醫學檢驗學科不僅是一門應用學科,還是一門建立在眾多基礎醫學學科基礎上的學科,醫學檢驗學科涉及了多種醫學學科理論、方法和技術,教師不能忽略醫學檢驗專業的專業特色,將臨床醫學專業與醫學檢驗專業混為一談;各大、中院校應該對醫學檢驗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使純理論的基礎課程逐漸弱化,將生物化學、病理學和微生物學當做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基礎醫學課程;此外,醫學檢驗專業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向臨床科室提供更多的實驗室臨床診斷信息;因此,各大、中院校要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使臨床醫學學科與檢驗專業學科的關系得以突顯。
2.2.3注重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醫學檢驗專業課程包括臨床實驗內容,醫學檢驗專業教學應該更重視課程的實踐性和創新性。醫學檢驗專業教學的專業課程設置,就更應該強調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使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課程體系得以建立。一方面,各大、中院校要使檢驗專業課的學時數增加,并使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得到更新,展現醫學檢驗專業學科的發展動態,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學校要進行專業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比例調整,加強實驗課來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2.4提高綜合素質
進行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改革,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養目標,進行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具體來說,就是要使新的課程體系體現出學科課程及內容的邏輯關系和系統性,使課程內容互相交叉滲透。這樣,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專業課程內容就能得到更好的銜接,進而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
2.3加強實驗教學
醫學檢驗學科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技術性。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就更應該進行實驗教學的強化,進而培養出應用型的醫學檢驗人才。
2.3.1強化操作技能訓練
加強醫學檢驗專業教學的實驗教學,要進行操作技能訓練的強化。一方面,學校應該建立相應的強化訓練檔案,使學生通過的培訓和考核項目得以明確的標注出來,進而按照標準組織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另一方面,學校應該使實驗室全面開放(在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下),為學生提供自覺進行操作技能強化訓練的條件;另外,學校還應該制定更為有效的操作技能考核制度和標準,進而督促學生完成操作技能的強化訓練。
2.3.2增設實驗課與創新科研活動
加強實驗教學,各大、中醫學院校應該增設實驗課和創新科研活動。一方面,綜合性和設計性強的實驗課的開設,可以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思維方法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進而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積極的進行創新科研活動的開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學科知識的創新;同時,在參與創新科研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都會有所提升,知識面也將得到拓寬。開展創新科研活動將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
3結論
【關鍵詞】康復治療 國際接軌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11-01
康復醫學是一門獨立的應用性學科。它與保健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共同構成了全面醫學,被稱為是現代醫學的四大支柱之一。1988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提出,要在現有醫學院校和護士學校中開設康復課程,有條件的應設置康復醫學和康復治療專業,并納入教育和衛生部門的計劃。
1.我??祻椭委煂I基本概況
我校的成立時間不長,是由六所中專學校合并而成的,特別是康復專業由07年才開始建立,學生雖然都為高職生,但部分學生起點較低,基礎知識薄弱,理解能力相對其他本科院校的康復專業學生也有一定差距,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實施,不能一味的學習其他重點院校的教育模式,應根據自己院校的實情來制定較強、較好的教學大綱。
2.建立良好的康復專業培養模式
2.1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
培養目標是人才的成才方向和規格, 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 是行使每個教學環節和內容的依據。許多學校在原有臨床醫學專業教育的基礎上開辦康復醫學教育,有的把臨床醫學教學內容照搬過來,再加上一些康復知識,就稱之為康復教育。
2.2康復治療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區別
對象不同:臨床醫學處理的對象是疾病,康復醫學處理的對象是殘疾; 重點不同:臨床醫學注重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康復醫學著重于功能的評定和恢復,以及殘疾的預防;
目的不同:臨床醫學的目標是治愈疾病,康復醫學的目標是使其尚存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及設法代償那些已無法恢復的功能,使其達到生活盡可能自理,重返社會;
手段不同:臨床醫學主要是通過藥物和手術的方法,康復醫學主要應用訓練、教育等手段。
醫生的能力要求不同:臨床醫生只要求掌握各種疾病的病理生理、診斷要點、治療方案就可以了,但康復治療師不僅要求是一名康復醫生,還要是一名心理學家,藝術家,教育家。
2.3制定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學計劃
該專業教育是一種新型的培養模式,其課程設置必須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此專業需要有扎實、牢固又要系統掌握各種康復治療技術, 而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均是為學好康復治療技術打基礎,在開展教學計劃時,第一年應讓學生學好臨床各科基礎知識,比如解剖學,生理病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西醫診斷學、內外婦兒、神經病學、生物力學等課程,第二年在掌握臨床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始學習康復專業課程,比如康復醫學、康復護理學、康復評定學、康復治療技術(包括運動療法學、物理療法學、作業療法學)、社區療法學、言語療法學,除了這些專業課程外,還應開設康復心理學,藝術學(包括音樂、書畫、制作)、教育學(包括學前教育)等學科讓我們的康復專業的學生成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全方面康復人才去適應廣大的康復市場的需要,密切的與國際康復市場接軌。
3.如何實現完整的教育教學計劃
在我們已經明確了康復專業的性質、地位、教學內容后,我們教育者應該怎樣去完整的實現它?是按照原來的方式,或是照搬其他院校的教育模式還是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3.1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和臨床教學基地建設
康復專業人才實際上是一種應用性人才,它必須是要建立在實際的運用中的,臨床見習、實習是康復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康復臨床教學基地的教學條件、教學管理、教學質量又直接影響到康復醫學人才培養的質量。康復臨床教學基地應有比較健全的康復科室(如PT科、OT科等),有能滿足教學需要的病員和病種,還應具備必要的教學設施、設備和見習場地,如電教器材、多媒體教室、示教室等。
3.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當前,因為教師資源的缺乏,我校的康復學科專業教師大多數為臨床專業的教師,雖然教師們基本上都為本科畢業,有部分老師還從教多年,但因為康復醫學是一門新學科,自身對康復治療技術的實踐掌握還不太完善,所以要想發展康復專業,必須要提高教師們的專業素質水平,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這樣才在未來的時間里培養出品德高尚、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學有專長、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
康復醫學教育剛剛起步,各方面條件均不太健全,康復醫學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只有培養大量品學兼優的康復醫學人才,才能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造福于社會。為此,我們將會繼續努力,不斷完善!
關鍵詞:公共衛生 人才培養 實踐
進入新世紀后,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職業中毒、食品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人類的疾病和死亡譜也在發生著變化,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衛生服務所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在這樣的形式下,我國進行了公共衛生體系的改革與建設,急需大量應急型、實用型公共衛生人才,而當前的預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對新型公共衛生人才的需求。近年來,我院通過改革專業培養目標,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等方法對預防醫學本科教學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能夠適應疾控體系改革需要的新型公共衛生人才。
一、確立新的專業培養目標
預防醫學是醫學的一門一級學科,其與臨床醫學的最大區別是研究對象。臨床醫學是個體醫學,主要研究個體的疾病診斷、治療等;而預防醫學是群體醫學,研究對象既包括個體也包括群體,既有已發病的病人,也包括健康者、亞健康者和無癥狀患者。這使得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的研究領域更加廣泛,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為省屬普通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方向主要面向基層,預防醫學專業的畢業生除考研升學外,很多會進入基層單位,如二級醫院、市、縣、區級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健康教育中心、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等。這些單位對畢業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但需要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我校對預防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從單純的衛生防疫技術人員培養轉變為疾病控制、預防保健、衛生監督、健康教育和衛生管理并舉的復合型綜合人才培養??刂评碚撜n學時,增加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現場處理能力,以適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
二、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
預防醫學本科教學主要包括四部分:公共基礎課程、基礎醫學課程、臨床醫學課程和專業課程。因當前人類疾病和死亡譜的變化,疾病預防控制的模式也已發生根本改變,預防醫學及公共衛生人才需具備更多的臨床及預防專業知識和技能來面對更加復雜的人群。因此在課程體系改革中,我們對基礎醫學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進行了重新調整,對與公共衛生相關性比較大的臨床課程如內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進行了強化,其他課程適當精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過去我校預防醫學專業課程以三大衛生(職業衛生學、環境衛生學和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五門課程為基礎,另外包括衛生毒理學、兒童少年衛生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社會醫學等課程。在新的課程體系中,我們增加了食品衛生監督與管理、衛生法學等課程,還增設了公共衛生實踐技能、衛生事業管理、醫學倫理學等選修課,拓寬了預防醫學專業課的涉及領域。
三、加強實踐教學, 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因我校的人才培養定位為面向基層,培養應用型人才,主要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預防醫學具有群體性和公益性的特點,也主要強調實際應用,因此我們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但傳統的預防醫學實踐教學過于單一,以經典實驗為主,如環境衛生學實驗,主要為大氣和水體環境中有害物質檢測;職業衛生學實驗,主要為職業環境有害物質檢測和人體生物材料檢測;營養學實驗主要為常見營養素的含量測定。這些實驗多年不變,主要為驗證性實驗,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發揮,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我校在進行了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的調整后,對專業課的實踐教學環節也進行了改革。對部分實驗方法、原理相近的實驗課進行了整合,減少驗證性實驗數量、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提高對畢業論文的要求,從論文選題、文獻查閱、實驗方案設計,到實驗的具體實施、指標測定、數據統計處理、論文撰寫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實行畢業論文末位淘汰制。在整個實施過程中,既提高了畢業論文的整體水平,也強化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構建的背景
1.1專業背景 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100304對原五年制醫學檢驗專業提出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級醫院、血液中心和防疫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2012年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101001對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出的培養目標為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化儀器設備及先進醫學檢驗技術,能夠從事醫療衛生機構及相關科研機構的臨床醫學檢驗、衛生檢驗工作,具備初步現代醫學檢驗能力、終生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具有一定科研發展潛能的應用型醫學檢驗專門人才。
五年制與四年制對比,最明顯的變化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前者是“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其人才培養定位是檢驗醫師,后者是“應用型檢驗專門人才”,其人才培養定位是檢驗技師;從培養要求出發,前者需“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后者需“掌握基礎醫學和一定的臨床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從實踐教學環節出發,前者明確提出臨床實習和畢業實習,而后者則未提及;從工作性質看,四年制畢業后可從事醫學檢驗、衛生檢驗工作,而沒有提及五年制的醫學類實驗室工作。因此,筆者理解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內涵為強化專業的檢驗技術屬性,弱化臨床檢驗診斷屬性。為適應專業設置調整后培養目標的變化,必須在原有的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特別是實踐教學體系方面進行大膽的創新和實踐。
1.2學校背景 廣州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專業創建于1989年,至今已有25年的辦學歷史,經過20多年的專業建設和辦學積淀,該專業已成為國家教育部的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近年來,在國家協同創新教育科研理念的引領下,2013年廣州醫科大學檢驗系與起源于廣州醫科大學并一直與廣醫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方面有著良好合作關系的我國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行業中規模和產值最大的領軍企業——金域醫學檢驗公司強強聯合,成立了廣州醫科大學校內二級學院——金域檢驗學院,并被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為試點學院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在國內首創了校企實質性深度合作、協同育人的醫學檢驗人才培養新模式,這也為校企協同創新、聯合育人的平臺上探索新的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條件。
2構建的思路
在滿足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多元化培養思路的基礎上,本學院把重點放在對作為實施人才培養目標主要載體的課程體系的設計上。
2.1整體優化,構建“二級平臺、六大課程群”的課程體系。高等學校課程體系是育人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依托,是對同一專業不同課程按照門類順序合理排列、搭配后所形成的有機統一體,是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在學?!凹訌娡ㄗR教育、夯實學科基礎、凝練專業主干、靈活專業方向”的總體思路指導下,按照培養目標,認真研究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學時、學分、重點、難點等要素及各模塊之間的有機聯系。對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進行整體優化和改革創新,將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各類課程概括為“二級平臺、六大課程群”,重構了符合“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全新的課程體系,使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通識平臺中自然科學類課程群主要包括高數、醫用化學和物理、生物等課程,旨在為學習專業知識和新的科學技術打好理論基礎;人文社科類課程群包括思政課、人生智慧和評判性思維、形勢與政策、社會實踐等課程,按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 教育理念,引導學生以人文的精神關注科學的發展,在科學精神感召下實現人生的價值,培養學生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堅定執著的心理素質及良好的團隊精神與協作意識等;信息語言類課程群包括英語聽說讀寫、計算機應用、圖書館利用等方法學課程,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創新創業類課程群主要是科研設計、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活動等課程,以個性化綜合素質教育為導向,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專業平臺構建中,圍繞檢驗技師的培養定位,以突出技術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設置了專業基礎課程群和專業課程群,刪去了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課程,保留了內科學課程,專業課程群中除了設置與國內高校檢驗專業共有的傳統專業課外,還設計了前沿技術課程,重在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接收新技術的能力。
圖1 課程體系框架
2.2堅持特色,利用試點學院平臺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標桿課程。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能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能否使畢業生具有良好的社會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體系中是否具有“人無我有”的特色課程群。作為校企協同育人的試點學院,如何有效利用和整合校企雙方的創新資源和企業特有的高、新、尖技術、設備平臺,結合國際檢驗技術發展趨勢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際,打造特色專業課程群是應該首先認真思考的問題。金域公司是國內同時通過美國病理醫師學院(CAP)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5189認證、認可學科最多的第三方醫學檢驗獨立實驗室,擁有一套完整、規范的質量管理體系,擁有一批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臨床基因組檢測和理化檢測的高端設備、技術人才。因此本學院從全面實驗室質量管理和臨床基因組檢驗技術等方向人手,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利用金域公司平臺增設了《臨床基因組檢驗技術》、《實驗室管理與實驗室認證認可》、《臨床質譜檢驗技術》等專業特色課程群,將專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前瞻性地引入課堂,以期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能夠適應當前醫學檢驗技術發展前沿的需要,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2.3突出技術,構建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五年制的醫學檢驗專業改為四年制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不是簡單的學制縮短,而是培養目標的根本轉變,如何在新的課程體系中體現這種轉變,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本學院在完善既往以課堂實驗教學、課程見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為重心的“四位一體、全程不斷”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針對應用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構建從知識理解,到知識發現和知識創造性的漸進式的實踐教學模式。本科一、二年級主要以知識理解為主,從二年級開始,充分利用學校和金域公司強大的科研創新平臺引導學生盡早參與科研活動。利用金域醫學檢驗中心的企業資源,實施基于企業案例的啟發式教育、基于“臨床檢驗項目”的研究性教育和企業參與的開放式教育,使學生盡早走進實驗室,開展浸人式學習,實現學生從專業意識―專業經歷―專業能力的多維階梯式培養。在課堂實驗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對基礎性實驗采取“帶著走”,使學生掌握做實驗的基本方法;綜合性實驗“看著走”,以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操作能力;設計性實驗“自己走”,要求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進行研究性實驗。在見習、實習和社會實踐環節的設計上,以突出能力培養為目標,繼續加強既往以臨床檢驗科各專業組為主的畢業實習訓練,繼續完善以畢業論文訓練為載體的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此外利用金域醫學檢驗中心的與國際接軌的髙新技術平臺,增設與國際化、區域化醫學檢驗技術行業密切相關的高新技術的實習,保證實踐性課程和科研訓練的系統性和有效性,以實現學生畢業后與社會的無縫接軌。
3運行保障
課程體系能否有效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行保障措施,特別是對于金域檢驗學院這樣校企合作辦學的新模式,尚有許多路要走。
3.1制度保障 廣州醫科大學和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均是具有獨立法人的單位,廣醫檢驗專業在人才培養、教學管理等方面已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持續改進和創新,形成了一系列的規范管理體制;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最早是由廣州醫科大學創建的實體,雙方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情感。合作雙方領導均高度重視,金域公司董事長梁耀銘先生親自擔任學院院長,并搭建了學院的組織架構,金域醫學檢驗中心與包括廣州醫科大學在內的多所國內高校開展了協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際經驗和較為規范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制度,全方位保障了課程體系探索的順利進行。
3.2師資保障 廣州醫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專業辦學多年,師資隊伍巳具備一定數量和實力,是廣東省和廣州市優秀教學團隊。金域檢驗學院成立后,有效整合了金域檢驗公司國際化的人才儲備力量和創新資源,并探索新型創新團隊的組織模式、管理運行機制和靈活的用人機制,建立了多渠道引進、培養人才的機制,使檢驗專業各課程的師資力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課程體系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
關鍵詞:臨床生物化學 檢驗實驗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007-01
在臨床醫療診斷中,生物化學檢驗的地位日趨體現,已經成為了臨床醫學不可或缺的部分。生物化學檢驗室醫學檢驗專業的專業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具備醫學檢驗專業高素質的高職高專人才所需要的生物化學檢驗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的現狀
1.1 學生方面的問題。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缺乏正確的醫學倫理觀。目前醫學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90后,加之她們是獨生子女,比較任性和自私,個人主義表現強烈,有叛逆心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表現為依賴性大,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差,沒能夠樹立起正確的醫學倫理觀,所以無法扮演好檢驗師這一角色[2]。
1.2 實驗課內容不完整。已往的教學過程中實驗內容雖然比較多,但是多數項目都是由技術人員準備,學生的任務比較少,不能很好地完成整個實驗內容,導致實驗教學的完整性不足。因為教學課時數的限制,安排的實驗課就只是將注意點放在了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中,忽視了基本技能的培訓和講解。
1.3 教學模式呆板。已往的教學模式多采用基礎課程的學習、專業課程、實驗這三個階段,學生真正接觸實踐的機會就比較少,因而直接服務的對象也就少了。這就造成理論和實踐不能完整的掛鉤,真正工作時欠缺經驗。
1.4 教學方式單一。有些教學老師自身素質不高,把教學過程當成硬性任務來完成,囑咐學生做些事務性的工作,卻不傳授他們工作技巧。除此之外,有些老師對學生缺乏耐心和責任心,只顧著自己能夠快點完成工作,忽視了讓學生自己動手[3]。
2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的改革
2.1 學生方面。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加他們的職業責任感,強化醫德觀念。要培養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觀念,深切體會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加強自身知識理論的學習的觀念,在空余時間,學生需要多看涉及自身專業的書籍,了解到檢驗師這一專業的發展動態。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涵養,提高自我道德修養[4]。
2.2 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和目標。以問題為中心,有利于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人才的培養。以前的教學目的是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的智力。
2.3 優化教學模式。將已往的基礎課程的學習、專業課程、實驗這三個教學階段轉變成基本技能、崗位實習、成果檢驗這三個部分,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習的第二年就進入實習階段,有助于學生視野的擴展,增強責任感。
2.4 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將重點放在學習的實用性、先進性和科學性上,淘汰老套的實驗和內容,更加注重綜合性。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也能夠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術。教學方式可以采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教授方式和深發式教學模式,實驗課上增添學生到附院實驗的內容[5]。在器械準備過程中可以加入學生,讓其協助實驗的前期準備,鼓勵其設計實驗方案。
2.5 建立實驗教學評價方法。在安排學生實驗的同時,可以建立科學的實驗考核體系,建立百分制的考試模式,其中20分為平時成績,20分為實驗報告,60分為實驗綜合技能考試分數。以此也可以看出教學中的不足[6]。
3 結束語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是將學校和醫院緊密結合的重要橋梁,在發現教學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尋找出解決措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通過對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的改革,在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我院整體的教學水平。與之前相比,學生的參與熱情明顯提高,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然而檢驗實驗教學改革仍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工程,為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改革仍需進行。
參考文獻
[1] 瞿良,朱玉琨,王惠萱.循證檢驗醫學在現代臨床檢驗工作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9,29(9):857
[2] 李淑慧,陳莎,張陽,等.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醫學研究雜志,2009,38(1):105-107
[3] 武文娟,章堯,陳昌杰.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5):574-577
[4] 褚玉新,王曉春.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4):76-77
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
(一)標準參差不齊
盡管我國中西醫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時間較長,但是從培養現狀來看,以研究生為主要對象,本科階段依然將中醫與西醫完全分離開來,并未實現有機結合。由于本科階段缺乏對中西醫結合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所以導致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本科階段完全脫節。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研究生本科階段并未學習到中西醫結合知識,傳統的思維觀念模式影響至深,并沒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中西醫結合思維模式。
(二)課程設置欠科學
通過研究得知,我國絕大多數醫學院校在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并未將中醫與西醫有機結合起來,將二者完全孤立開來,這樣的課程設置,勢必無法培養出專業化、技能型、復合型中西醫結合人才。同時,中西醫結合教學過程中,倘若僅僅將中醫與西醫簡單的聯系在一起,必然起不到中西醫結合教育的作用,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依然存在偏科現象,在臨床醫學操作過程中,并不能將中醫與西醫有機關聯起來,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和科學性[1]。
(三)教材內容不合理
目前,我國醫學類高校在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并不完全統一,基本上是各自為政、百花齊放。從大綱結構和教材內容設置方面來看,可謂是雜亂無序,一些高校分別進行了中醫、西醫兩門課程的設計,也有一些高校將中西醫結合起來,進行了一本教材的編寫,教材內容編寫質量層次不齊,基本上尚未形成系統、全面的教學用書體系。
(四)師資力量薄弱
眾所周知,任何一門專業課程的教學都離不開優秀教師隊伍的有力支撐?,F階段,我國絕大多數中西醫結合院校缺乏專業化、高素質、復合型教師,盡管一些教師的文化程度較高,也具備一定的臨床醫學教學能力,但是其知識體系過于單一,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從而無法完成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任務。另外,由于專業化程度不同,對中西醫臨床醫學教學的認知度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中西醫臨床醫學的專業、系統化認知,極大影響和阻礙到專業人才的培養。
二、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策略
(一)設置統一的人才培養標準
作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必須加大本科階段教育力度,各級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集中統一,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進行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統一標準的設定。同時,要重視中西醫結合醫學人才知識結構的調整和均衡,重點以本科階段教育為主,在本科教育階段進行中西醫臨床醫學課程的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另外,逐步由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過渡,確保兩個特殊階段的連貫、有序,積極研究和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重要可行依據。
(二)課程設置的科學規范化
傳統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教育通常由中醫和西醫兩部分構成,也就是將中醫與西醫簡單的組合起來,這種簡單的結合并不能達到完全意義上的中西醫結合。因此,要注重研究和探索中醫、西醫之間的銜接性,通過理論、實踐等知識的有機關聯,形成互補優勢,以此為切入點來實現突破。同時,通過運用中醫、西醫等知識,分析各類常見疾病的屬性、機制、癥狀和特征,進而提出科學、可行的預防、治療方法。學生通過學習中西醫結合理論知識、掌握中西醫結合實踐操作方法,進而能夠達到準確分析病因、診斷病情、治療疾病的目的。此外,專業課程的設置要科學、可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目的??傊?,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要符合實情、結合實際、突出科學規范性,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三)教材內容設計的合理性
在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教材內容設計過程中,要確保教材內容編寫與市場人才專業性完全相符,將中醫、西醫兩大醫學知識、臨床醫學技巧有機關聯起來,確保教材內容能夠開拓思維、教學大綱符合預期、內容簡單、減少冗余,課程安排科學、合理,理論與實踐比例設置適中[2]。同時,注重融入中醫、西醫之間的聯系理論課程,也就是能夠起到密切聯系和紐帶橋梁的作用,進而實現中西結合,達到中西醫臨床醫學資源合理分配、有機整合的目的。
一套系統、全面的中西醫臨床醫學教學體系,與精簡、優秀和高質量的教材內容密不可分。因此,只有確保教材內容編寫的科學、可行,方可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對于我國中西醫臨床醫學院校來講,要將教材內容、教學大綱設置放在核心位置,盡可能多的編寫有針對性、高質量教材,并邀請國內外中西醫臨床醫學專家、學者參與課程內容的編寫和大綱的制定。另外,教材內容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環節比例適中,不但要豐富學生理論學識體系,而且要為學生中西醫臨床醫學實踐操作提供有力依據。
(四)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
對于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來講,在創新、先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必須注重專業化、高素質、技能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完善。通過研究認為,首先,各大院校要結合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現狀,進行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相關培訓機構的建立,讓學生接受國內外知名中西醫結合院校講師、教授的系統、全面講解,通過中西結合的有機關聯培訓,達到更新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專業化技能的目的;其次,高校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進修,不斷提高學歷和科研能力,掌握中西醫結合相關知識;再次,中西醫院校要定期組織專業化知識和技能鑒定大賽、知識競賽,通過組織競賽來激發學生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專業化操作技能;最后,要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來鼓勵在職年輕教師參與學術交流、專業講座,以此來增廣見識、拓寬視野,學習和掌握核心技術,吸取先進經驗,更新知識體系,最終打造一支專業化、高水平、高素質師資隊伍,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