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交流心理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學 心理學教師 自我培育
一、中學心理學教師自我培育的必要性
自我培育是指對求知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具有直接引起、維持并推動個體求知活動以達到一定目標的認知內驅力。中學心理學教師目前發展不算成熟、不夠完善,教育部門也沒有指導性強的推手,因此在這一興起階段,積極向上的自我培育顯得尤為重要。
在中學階段開展心理學的疏導教育,是一個較新的課題。目前從事心理學教育的教師,往往在自己的中學階段并沒有接受過心理學的教育,因此,教學活動本身是一種單向性很強的嘗試,有必要在嘗試中總結成功經驗,尋找改進不足的方法線索。教師示教于學生,開啟學生的心靈,緩釋疑惑和負壓,誘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和精神狀態,而教師本身更應該主動學習,保持強的學習需要和動機,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不斷提高自身對心理教學的認知和授教能力。同時自我培育也是中學心理學教師的鑒別性勝任特征,由此可以鑒別出優秀的中學心理學教師與普通的心理學教師。顯然,下面筆者從教學實踐中探索心理學教師自我培育的若干方法,有較好的現實意義。
二、中學心理學教師的自我培育方法
1、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中學心理學教師的自我培育無法“一勞永逸”,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活潑可愛、生機勃勃的中學生。中學生處于“人生的暴風雨期”,思想豐富,問題頻出。相同的問題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一個問題因為人的不同可能需要不同的技術來處理。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中學生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了解很多教師都沒有接觸過或不懂的東西。作為心理學教師,要想真正了解學生,有必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各方面知識,時刻保持一顆好奇愛學的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首先你得跟得上這個時代,你才能有條件做一個有說服力的教師”。
同時,心理學教師要試圖溫和地走進孩子們的心理世界,除了盡可能多了解他們的時代新知識新事物,還需要掌握運用好平等溝通的技巧。心理學教育與其他科目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個體屬性上并不能絕對認同一方是學生、一方是教師,而應更多地強調平等交流,通過心理的交流、誘導、啟迪,達到教學的目的。
2、同行間多聽課多評課揚長補短。目前,心理學課程還沒有普遍推廣的材和課程內容,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完全靠心理學教師及其教研組自主決定。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中學心理學教師自己也不知道課上的好不好,效果怎么樣,教學水平如何,怎樣提高等。講課可以直觀的表現出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甚至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公開課對于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學校或者區域的若干中學心理學教師可以聯系組成小群體,組織互相聽課、評課,共同進步。心理學教師可以互相多聽課、多評課,相互總結提煉好的方法經驗,及時發現提出存在的問題不足,探討改進完善的思路舉措。聽課、評課是新教師成長最快的途徑,同時也是有經驗的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身更容易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陷,不斷自我完善,由此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專業化發展。聽課者不但可以在過程中發現授課者的不足,而且可以找到其W光點、精華處為自己所用。教師們群策群力,一起就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并提出更好的處理辦法,既能讓講課者查漏補缺,又能讓評課者受益匪淺。
通過自己對《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對學生心理和教師角色等方面的了解,發現自己在平時擔任老師時還有許多改進和反思的地方。目前,自己在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瑞安分校主要從事班主任工作,擔任本科專業一個班級的班主任。下面,我就自己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經歷,結合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談談自己的感受和今后的改進想法。
一是在學習教育心理學之前對班主任定位的認識。在學習《教育心理學》課程之前,作為成人學歷教育班級的班主任,我更多地是從如何更好地輔導學生開展學習、輔導學生適應電大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做好期末復習等方面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多關注地地方是在學生能否按時到課、順利畢業,忽略了很多這些以外的東西。
但是,在學習了《教育心理學》課程之后,發現作為成人學生在20多歲的關鍵時期,班主任還不僅僅是承擔以上這些任務,還有其他一些自己平時沒有想到的工作,需要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承擔好,為成人學生的成長提供自己應有的幫助。
二是在學習教育心理學之前對師生互動的認識。在學習《教育心理學》課程之前,由于電大課程班主任與師生的直接面對面交流相對普通高校有很多欠缺,沒有過多的去注意師生互動的重要性??梢哉f,成人學生的班主任一年接觸學生的機會都是寥寥無幾,除了班會課、開學、考試,幾乎很少能有直接交流的機會。
這就造成自己對與學生的互動產生了可有可無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互動交流,沒有為師生的交流提供平臺,很多學生的需求無法反應到自己這里,無法很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特別是學習《教育心理學》課程后,發現成人學生也是很需要交流,是一個有很大交流訴求的年齡階段。
三是對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倦怠情緒。由于成人學生的班主任不同于全日制學生,無論是班級的氛圍還是凝聚力都有所不及,使得從事班主任工作當中,容易缺少激勵和刺激,讓周而復始的工作造成倦怠情緒。
特別像自己也一樣,由于電大都是行政兼任班主任,自己在從事后勤基建工作的同時還要擔任班主任工作。工作的繁忙給自己的情緒有所影響,而成人學生的班主任又因為缺少互動交流,缺少班主任工作成就,使得自己平時偶爾會出現工作的倦怠情緒。
由于自己在學了教育心理學之后,結合里面的理論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了反思,我認為應該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改進:
一是在學習教育心理學之后對班主任定位的認識。我認為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應該不僅是組織者、領導者,更應該是參與者和塑造者。因為班主任不單單負有管理好班級、帶好學生隊伍的職責,更應該有參與到學生生活、學習當中去,感受成人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動態,成人學生班主任應該具有引導學生去認識事物、了解事物的責任。
特別是現在20多歲的成人學生,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很多的時候依賴社會接觸,缺少學校內的正確引導,所以我認為今后在擔任班主任的角色時,要更加突出對成人學生的價值塑造的影響,要能讓學生認識到普遍的價值取向,讓學生能全面吸收不同的價值信息,并塑造自己的價值觀。
二是在學習教育心理學之后對師生互動的認識??梢哉f,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時也是最經常、最活躍的人際關系。良好地師生活動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學業的提高、智能的培養,以及促進其身心和個性的全面發展都將具有極大的裨益。教育心理學也倡導要建立一種更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育氛圍、提倡師生間的平等、倡導師生的交流。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學生管理;思想教育
一、引言
在2008年首屆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論壇上,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要求和標準:思想上要開放化;方法上要多樣化;能力上要專業化;態度上要人性化?!八幕钡奶岢觯沟媒逃睦韺W在輔導員的工作中的重要性顯現的日益明顯。
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動機理論。任何人的舉動都有一個原始的出發點,人們將這個出發點稱之為“動機”。大學生的熱情在高考結束后已經消失殆盡,在這個時候,如果提供給學生一個學習動機,就會很好地改善大學生的消極玩樂心理。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學習引導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輔導員的關心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推動大學生建立最新的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社會動機培養和成就動機培養是現今培養大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途徑。經過對教育心理學案例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的強弱決定著大學生是否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第二,遷移理論。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大學生從學生生涯更好地過渡到社會實踐生涯中,這個過程就是遷移的過程。高校輔導員如果能在這一遷移過程中給大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就會在大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上起積極作用。
三、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教育心理學方法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輔導員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當代高校學管工作中,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輔導員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引導教育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出現,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影響,這些信息有時會跟中國的傳統文化形成強烈的反差,因此很多大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思考做事,且不計后果。所以現在的高校輔導員要在以前的方法上突破創新,做到審時度勢、做到與時俱進。那么在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2]利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溝通引導就顯得無比重要。第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高校輔導員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不但可以讓學生得到心理疏導,還能對他們的學習起到幫助。因為教育心理學提供的疏導方法可以增強學管工作的科學性,可以提高管理的實際效果。在人們自主開展學生工作時,無論處理任何問題都可以行之有效地運用心理學知識,不單單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輔助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從而端正三觀。第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碰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會去跟輔導員交流溝通。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蹲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并且適時地運用教育心理學方法,多傾聽,切重點,示理解,努力讓學生豁然開朗,調整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生活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生活情趣?,F在屢見高校大學生因為心理問題而出現的各種自殘自殺等憾事新聞,足見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育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第一,促進班級的管理更好地進行。輔導員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適當地制定一些學生管理守則、制定班級目標、建立班級學分獎懲機制等班級動力系統。在這種動力系統下,學生會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動作有考量,如遵守班級制度、配合班級管理等。在一個集體下,學生行為動作的出發點往往會跟從大流,這是由學生不愿在集體中被當作“異類”的社會心理決定的。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還可以從此方面出發,建立健全學生榜樣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榜樣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據激勵理論,學生的管理工作要從提高學生需要層次、規范學生學習行為、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這三個方面出發,以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為核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需求就越多,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人的主觀需要是動機形成的決定因素,所以對學生進行誘導,轉變其在滿足主觀需要時的行為態度,促進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強化其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質量。第三,通過心理暗示增強心理素質。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提高個人情緒管理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確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心理問卷調查掌控學生的心理動向;通過心理模擬實驗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日常的交流談話中,將一些積極的事例或者人生道理暗示給學生。有時心理暗示的作用會大于傳統的談話灌輸。第四,平等交流。在大學生活中,以寢室或有共同利益的學生組成的小團體是非常常見的。但也與一些人游離在這些團體之外,孤身一人在大學的校園里行走。此時,輔導員應該與那些游離與群體之外的學生進行心靈間的交流,打破學生的心理防備,換位思考理解學生,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好學生交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
研究領域。具有心理學和管理科學工程的雙重學術背景,長期從事應用社會心理與人力資源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有社會態度與群體心理、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組織支持感與工作績效、性別偏見與女性職業發展、人力資源測評、心理咨詢輔導等。
主持項目。曾獲得過國家社科基金、中國科協重大調研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兩項)、教育部專項基金項目、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項目、普林斯頓大學國際合作項目、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武漢市社科基金項目等研究項目二十余項。
學術交流。2006年11月于美國費城參加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年會;2008年獲“中國心理學會荊其誠基金”獎勵和資助,赴德國柏林參加第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擔任人力資源實踐分會場主席并宣讀論文;2008年7月赴法國巴黎參加中法青年心理學家國際交流活動。
社會服務。先后為湖北省婦聯、武漢團市委、深圳城管局、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建筑設計院、凱迪集團、紅桃K集團、武漢科技學院、三峽商報社等數十家企事業單位從事過員工測評、培訓、講座及管理咨詢。
學術成果。獨著《知識員工的組織支持感及其影響》、《個案社會工作》、《大學心理學》等著作和教材80余萬字。先后在《The Joumal of Social Psychology》、《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ex Role:A Research Joumal》、《心理科學》、《心理科學進展》、《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健康心理學雜志》、《數理統計與管理》、《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自然辯證法研究》、《人類工效學》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五十余篇。
聲樂作為人的心情和表達藝術,對于歌唱者的心理活動要求較高,聲樂工作者不僅在日?;顒又行枰c感覺、知覺相互配合,還需要根據自身心理活動來掌握氣息表現以及情感表達,通過心理活動全面性展示聲樂特色。目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培養以技巧教學為主,教師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相關聲樂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生的知識領悟能力,對于教學心理角度關注較少,所以,在當前創新性聲樂教育改革中,充分利用聲樂心理學的特點,可以將聲樂教育的意義擴大。本文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在當前聲樂教學改革進程中心理學應用的重要性。
(一)促進教師教學
對于聲樂教師來說,其教學內容需要對于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掌控,這樣才能夠保證聲樂藝術可以作為人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而展現其自然美麗。所以,心理教學法作為探索內心發展的教學方式,成為了當前深化聲樂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聲樂心理學作為交叉學科,對于心理學與聲樂教育的結合是從教師以及學生兩個角度出發,通過系統性的理論結合來對于聲樂學習以及實踐進行調控。在聲樂心理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強調心理協調因素的重要性,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控,從而掌握多個感官的信息反饋,促進理論以及實踐課程的學習。對于聲樂教學來說,心理學的應用令其在聲樂教學活動上建立良好的心理活動基礎,保證其聲樂實踐內容可以有所依據,在原有的聲樂基礎上實現突破。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當前傳統聲樂教學的轉型性改革有著極大的教育意義,是當前教師教學中需要重點學習和應用的教學方式。
(二)促進人才培養
從聲樂教學的意義上入手,我們可以發現其教學課程是對于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從聲樂技巧入手,來全面培養學生在多個領域的聲樂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在這樣的教學出發點上,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改革創新是聲樂教學必要的發展出路。聲樂心理學作為改革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其通過對于個體的強烈個性特征來分析在節奏、音律等環節的控制能力,保證教師可以通過心理反饋來調整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內容。在聲樂心理學中,無論是想象記憶能力還是創造審美能力,都有著系統性管理,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人才的全方位培養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復雜的人類心理中展現了多方面的感情內涵,表現了歌唱活動的復雜心理變化以及感情需求。對于以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為主的聲樂專業來說,教師采用聲樂心理學作為教學中的重要改革創新內容,可以將對于學生單方面的技巧引導轉化為全方位的綜合水平提升,保證其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自身性格以及素質都進行全面的培養,成為全方位人才。
(三)展現學生學習主導性
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教師作為聲樂教育的引導者,對于聲樂技巧的傳授來展現自身的教學能力,其緊張的教學氛圍,令師生之間的主體地位出現顛倒。對于現代化的聲樂教學來說,學生作為教學培養的對象,在教育教學中占主體地位,當前的教育改革需要以此為重點,教師需要對于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合理利用聲樂心理學,可以保證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式,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從聲樂教學活動中改善,其關鍵性的教學內容中,教師需要引入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保證學生能夠在實踐里尋找獨立的思維以及聲樂水平。在聲樂教學大綱之中,聲樂教學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對于學生技能以及實踐能力的規劃,聲樂的樂理知識需要在實踐中得到體現。所以,心理學應用,可以在直接達到教育目的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真正從受教育者的角度出發來提升教育者的教學質量。
二、聲樂心理學的應用要求
對于聲樂教學來說,改革的前提是需要以教師的教學方式為主體,師生之間進行長期的交流溝通,才能夠保證其教學方式在教育改革中的成功。對于聲樂心理學來說,在聲樂教學改革中需要有多種前提保證才能夠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
(一)教師全面掌握心理學知識
聲樂作為技巧以及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教師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影響著學生對于該專業的認識。而在聲樂心理學應用上,教師是直接向學生傳遞知識的主體,對于心理學的認識程度也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心理學教學方式的引入對于教師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考驗。與普通教學課堂相比,聲樂教學的所采用的小班授課方式令其擁有強烈的針對性以及創造性,其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心理狀況的特點來制定自身的教學方案。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心理學在聲樂教學改革中應用的成功與否。聲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學習聲樂心理學知識來充實自身,保證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授課方式可以在其引導下逐漸提高。在這樣的教學現狀中,保證聲樂教師的心理健康以及其對于聲樂心理學知識的掌握就是最為重要的前提。
(二)師生進行雙向交流
作為聲樂教育改革中的重點,雙向交流這一問題對于聲樂心理學在教學中的引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是心理學應用的根本。一般來說,保證師生之間能夠正確進行目標、態度以及學習方式的交流,能夠保證其在交互的過程中產生影響,使兩者之間互相調整。在聲樂心理學中,主要追求內心活動的了解,所以保證長時間的溝通,能夠促進心理學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只有在互相的交流之中,師生之間才能夠展現自身真實的情感變化以及內心活動,了解在聲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對于教師來說,積極的看待聲樂教學中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于教學內容以及聲樂實踐方式進行改變,能夠保證引導學生進行技能學習與興趣之間的思想轉變。
三、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改革中應用方式
從上文對于聲樂心理學在聲樂改革中存在的意義以及其應用的前提進行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發現其教學已經深入到了各個聲樂教學專業,下面,我們對于其基本的應用方式進行深入探析。
(一)培養學生興趣,提升自信心
聲樂作為音樂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對于學習者的興趣以及心理變化的要求極為嚴格??v觀古今,任何成功的藝術家都對于其從事的領域有著超常的耐心和興趣。所以,在聲樂心理學的應用中,教師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對于聲樂這一領域的喜愛,保證在執著的學習中能夠真正感受到聲樂所存在的獨特魅力,從心理情感上認識這一專業。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助于令其在感情上注重這一專業的學習,能夠更為專注的投入到聲樂學習中去。總體來說,對于學生自信心以及興趣的培養,是心理學在聲樂教學應用中長期持續的培養方式和培養初衷。
(二)合理促進學生進行體驗學習
與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聲樂教育難以通過基本語言進行概述,其只能夠通過情感以及技巧的展示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所以,其教學不應該僅僅拘泥于技巧傳授,還需要通過實踐生活體驗來感受聲樂的特點。在當前的聲樂改革之中,心理學的應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實踐體驗的發展,教師應注重在實踐以及示范性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心理上接受這一教學方式,在形成正確的心理認識之后來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以及藝術水平。聲樂心理學中對于學生的實踐體驗引導作用,促進了學生通過生活以及實踐積累來完成藝術修養的提升和藝術技巧的掌握,這樣的運用方法從被教育者的情感變化入手,全面引導著其感情變化。
(三)注重心理輔導
關鍵詞: 職高學生 心理學教學 體驗式探究教學
一、問題緣起
心理學的概念比較難懂,理論比較抽象,而職高學生的文化基礎又比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較低,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自身的心理活動,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盡量提供感性材料,使看不見、摸不著的復雜的心理現象具體化、形象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自主體驗、建構知識,增強教學效果。因此,體驗式探究教學不是先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各式各樣的心理活動中,諸如觀察、調查、實驗、溝通、游戲、角色扮演、收集材料等活動中,通過實踐親歷和心理親歷,感悟、探究心理活動,親自得出心理結論,使他們參與并體驗心理活動的過程、知識的獲得過程,建構起心理學的良好認知結構,并培養科學探究能力。例如教學“情感種類”時,我首先創設情境,進行一個心理實驗: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元旦放假一周”。因臨近元旦,學生都很想回家,學生聽到老師說的這個消息,入境,高興得熱烈鼓掌,產生激情。接著我提出問題:“同學們剛才的情感體驗有什么特點?”啟迪學生思維,學生分析歸納,得出“激情”的定義。然后進行事例分析,即教學中應如何控制消極激情,使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這種體驗式探究教學,使心理學各項教學目標都能比較好地落實,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因此,在職高心理學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探究教學是可行和有效的。
二、實施體驗式探究教學的步驟和方法
1.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引發認知沖突。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對新知的認知經驗和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提供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內容創設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構建的學習情境,如:創設真實的情境、想象情境、質疑情境、糾錯情境等,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順應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這是體驗式探究教學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思維的過程”時,教師播放多媒體動畫:很多學生在考試時,寫著寫著,突然被一個單詞、句子或公式、定理卡住了。絞盡腦汁、冥思苦想,那些被卡住的東西才慢慢清晰起來,但至提筆正要寫時,那些東西似乎已到了筆尖,卻寫不出來,真叫人苦不堪言……教師趁機提問:這種“思維卡殼”是什么心理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有效調適它?今天我們學習了“思維的過程”,就能解決以上問題。這樣創設學習情境,既能為學生排憂解難,加強心理指導,又能讓學生認識到學有所獲,認識到心理學的實用性,從而使學生喜歡上心理學,激發他們對心理學課的熱愛之情,喚起他們的濃厚興趣。
情境的創設決定著學生體驗、探究的方向和意義建構的內涵與質量,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學習情境創設時,首先要營造開放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體驗到歸屬感,讓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強烈體驗的內驅力。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能徹底放松心態,積極主動地思維,展開想象,敢于標新立異,產生自覺參與和充分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2)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引問題的學習情境。學習情境的創設,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引發學生的心理體驗。但教師更重要的是,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必須以教學任務為基礎,使學生在豐富心理體驗的基礎上,積極學習新課,使學生獲得發現和提出心理問題的體驗:①要有難度,但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使學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②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應面向全體學生,切忌專為少數人設置;③要簡潔明確,有針對性、目的性,表達簡明扼要、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以免學生思維混亂;④注意時機,即情境的設置時間要恰當,以尋求學生思維的最佳突破口;⑤要少而精,做到教師提問少而精、學生質疑多而深。
通過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初步心理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明確學習的任務課題。教師通過重點講授,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激發學生心中的疑問,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己發現問題,引發認知失調,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產生主動探索心理知識的欲望。激發創新意識并做出大膽猜想,在原來的認知基礎上構筑新的知識結構。例如學習“記憶與遺忘”,在情景體驗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學習課題:人為什么會遺忘,你想知道遺忘的規律嗎?你想變成記憶超人嗎?通過自由質疑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2.提供學習資源,積極感悟,體驗探究。
教師借助于網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的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經歷觀察與操作、比較與概括、猜想與驗證,積極感悟新知,體會體驗的樂趣,進行心理活動的探究。例如學習“情緒和情感”,學生圍繞“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應該如何擺脫不良或消極的情緒”的問題開展探究。學生搜集豐富的網絡資源,結合自身的心理體驗,通過溝通、交流,探究排解消極情緒和情感的方法。學生的看法有:當我難過的時候,我就想哭,哭完了就好了;我想找人傾訴或寫日記;我想揍人;我想摔東西;我只想一個人喝的爛醉,忘記痛苦和煩惱……從而得出結論:發泄是情緒排解的重要方式。
教師:這些都是我們排解痛苦的方法,請大家來想一想,這些方法我們分析歸納起來,哪些方法是可取的,哪些是誤區?
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并以思維導圖作為工具,畫出下圖:
教師要鼓勵學生置于情境之中,借助于心理活動的載體大膽表現心理活動,去體驗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把探究心理活動和心理問題的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經歷“再發現與再創造的過程”。
3.合作探討,共情理解,相互促進。
教師在這一階段通過協調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促使學生積極探討,達到共情理解,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合作應貫穿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心理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進程的自我反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以及意義的最終建構有重要作用。
心理實驗證明:對學生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交流,尤其是同齡之間的交流。因而,心理學教學過程必然伴隨著心理活動交流過程,如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與教學媒體的交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與老師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猜想中交流,在參與心理表現的活動中交流。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有助于學生相互探討分析,揭示心理活動和心理問題的成因和規律,期望在合作、交流、探討中實現學習互補,達到思維、智慧和成果共享的目的,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心理素質的提高和發展,使每位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逐步提高,使學生提高交往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他人的心理問題的共情(共感理解)能力,這是學會共同做事、共同生活的必備心理素質之一,也是心理咨詢最重要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平行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例如學習“記憶與遺忘”時,教師提供材料供學生合作探討:有一位高二女生,在課上給同學寫情書,老師發現后很生氣,但她說是以前寫的,不是上課寫的,老師更加憤怒,推了她一把,她摔倒了,于是跟老師對立起來。再加上她以前經常無故曠課、逃學,在校表現不好。學校讓她休學一段時間,回家深刻反省。她感覺委屈憤怒,老師對她不公平,想告老師又怕告不贏。后來,她自己厚著臉皮又回到了學校,老師對她不聞不問。她覺得這是對她很大的傷害,想忘記卻無法做到,很痛苦。她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你是她,怎么才能讓自己不再痛苦?
學生1:寫情書、曠課、逃學等都是錯誤的,違反了中學的校規校紀,老師推學生有違師德規范。雙方都有錯誤。
學生2:老師推學生,主觀武斷,讓她休學,她感到不公平,傷心、難過,認為對她的人格是一種侮辱。
學生3:不管怎樣,老師最后還是讓她進教室學習,這對她也是一種寬容。
學生4質疑:為什么平時要逃學呢?高中生是不準談戀愛的,難道不知道嗎?寫情書、曠課、逃學,老師當然會生氣,在校表現一貫差,老師也不喜歡。老師誤解了,為什么不向老師解釋清楚呢?
學生5:事情的發生,兩個人都有責任。如果當時她認錯態度好,跟老師解釋清楚,老師就不會生氣和誤解。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了,已沒有機會改變過去發生的一切,只能采取正確的態度,調整自己的認知,讓自己盡快地釋懷,淡然處之,時間就是心靈最好的良藥,會治愈一切心靈的創傷,從教訓中成長。
學生6:不要再拿過去的事情折磨自己了,振作起來,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
通過合作、交流、探討,學生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色、觀點出發,闡述自己的心理活動體驗和理解,積極主動地交流、討論、探究,獲得心理問題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學會了從多角度思考、理解心理活動和規律,學會了共感理解,學會了平行思維,培養了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做到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
4.知識整理,實踐運用,體驗內化,思維創新。
學生在體驗、探究過程中對心理問題所提出的猜想有可能各不相同,而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體驗心理、探究知識的途徑也不是單一的,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對心理知識產生多種理解和認識,學生對心理知識的理解是零散的、沒有規律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監控的過程中,解決學生在自主體驗、探究學習中出現的難題,引導學生結合各心理學知識點及重難點進行強化和系統整理,以便學生進一步理解心理知識,同時驗證自己的學習情況,體驗成功的喜悅。為了使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體會到學習心理學的價值,教師在實踐應用階段,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圍繞讓學生學會應用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目的,利用網絡容量大、形式生動的特點,組織設計有趣味、有層次、與生活密切聯系、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能力。如在學完錯覺后,我們可以借助于網絡設計一些錯覺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運用錯覺的知識和原理,再次體驗、探究,獲得思維的創新。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遺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為什么有些讓人內心痛苦的事情想忘卻忘不了,有人耿耿于懷,以至產生心理障礙,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
5.反思總結,強化體驗,意義建構,拓展延伸。
為了達到情感體驗和理性認識的雙豐收,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體驗式探究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回顧和總結、反思和評價,并通過交流促使學生梳理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概括和反思的能力,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引發進一步的思考,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有效拓展學習的空間??偨Y要把當前所學知識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作為總結的“主題”,通過總結鞏固知識,建構意義。例如學習了“情緒和情感”,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反思:我們發泄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把我們自己的痛苦轉嫁到別人的身上,更不能搞破壞。進而拓展探究:你了解的情緒和情感的障礙有哪些?如果同學有情緒和情感問題,你應如何幫助他們進行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回顧和總結、反思和評價,主要由學生自己作出,教師只給予必要的輔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心理活動的變式訓練,獲得心的體驗的進一步強化,促成心理知識的意義建構。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獲得心理知識和技能的拓展延伸、體驗升華。
三、教學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1.重視發展學生的情商,給予成功體驗。
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功,即使只有一點點進步,也會使學生深受鼓舞,始終沉浸在好奇和成功的喜悅中,會使學生的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體驗成功會使人們自強、自尊、自信。通過親身經歷的心理事件和事實使自己從內心深處感到“我能行”,從而擯棄那種“我不行”的自卑感,增強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敢于爭取更大勝利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2.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體驗式探究教學。
體驗式探究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盡可能地因材施教。教師的活動主要體現在創設情境、啟迪思維,做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的指導、監控、調節就是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提供合適的、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力爭使每一個學生每次課都有提高。對心理發展比較好的,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通過課堂心理水平測試,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情況,增強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的信心和練習的興趣。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又能控制個別學生的非學習行為,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監控系統進行循環監控和個別指導。
3.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體驗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估計學生的思維空間,給予學生充分的體驗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啟發的教學形式,通過設計具有一定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心理問題思考。教師則應走到學生中去,針對學生產生的問題,及時引導,不苛求統一的結論,從而鼓勵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有效實現師生互動。
參考文獻:
[1]李秀偉.喚醒情感――情境體驗教學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2]靳玉樂.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3]鄭金洲.體驗教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xx,全方位的心理學學習和個人成長平臺,您值得擁有。
2、xx心理學院,專注分享心理學。
3、十年來我們只做了一件事,卻讓心理學應用到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4、xx心理學院,為您的心理學夢想而生。
5、xx——心靈成長的終身伴侶。()
6、xx從心出發,提供最全面的學習平臺,專注每一位的成長。
7、xx,華南唯一的多位一體心理學學習平臺。
8、xx,成就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最專業的心理學學習平臺。
9、xx,專業的心理學學習成長平臺,陪伴您成長一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