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41: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互聯網經濟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影響?;ヂ摼W的發展創新了傳統經濟的營銷模式、營銷策略、交易模式及宣傳模式等,這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革,也為我國企業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此背景下,我國企業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夠突破互聯網為企業帶來的挑戰,把握互聯網為企業帶來的機遇,從而創新出全新的企業發展理念,使互聯網時代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下對經濟發展的變化
1.創新了傳統的銷售模式
我國傳統的經濟交易模式使用的實體店銷售,銷售的物品較為集中,實體店重視的是店面的裝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實體店每天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顧客,老板對店面的宣傳主要有三個途徑,其一,就是成本較高的報紙宣傳及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宣傳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投入資金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為明顯的;其二,就是通過制造店面廣告及海報等形式對店中的商品進行宣傳,這種宣傳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顧客與顧客之間的傳播,這種相比前兩種具有實用性,它是以產品的質量及店員的服務質量為基礎的,與客戶的意識有較大的關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就創新了這種營銷模式,擴大了商品銷售的范圍,并且沒有局限性,顧客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等的限制挑選商品并且進行交易,還可以對多個商品及商家進行選擇,銷售方可以根據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務,提升顧客的滿意度?;ヂ摼W時代也創新了傳統的宣傳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網站、微博等多種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業中商品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及銷售。
2.為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在傳統的經濟中,企業只是對商品的生產、定價及銷售重視,在此過程中的每個階段,企業內部都要進行協調,運用自身的資源使企業可持續發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商品的更新也越來越快,顧客以不滿足傳統的消費模式及消費欲望,這也就要求企業要對產品的生產進行創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聯網時代中,產品的銷售大多以網店為主,商家及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聊天工具進行溝通、交流和交易,這就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節約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費者可以更好的進行購物,為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3.提高了行業的競爭力在傳統的經濟中,企業只注重內部的合作,要求企業經濟組織集中化。在互聯網時代中,重視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及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互相合作,經濟組織離散化。在商業合作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這樣可以調集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物資及信息等,是降低商業活動的成本,提高商業活動的利潤。通過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聯網時代下,經濟發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實現,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實現商品的價值,使我國現代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下對經濟帶來的挑戰
1.協調全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問題
目前在全國發展互聯網經濟的方面還存在地域差異,東部地區的發展形勢較好,西部地區的發展形勢較弱。所以當代互聯網下的經濟發展,要規劃全面,根據不同的產業進行推進。另外互聯網時代下的經濟發展要依靠當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當地政府應該大力宣傳和推廣人民創業,并且對創業及就業給予支持,使企業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
2.電商企業及物流企業的問題
首先,我國的互聯網產業的集聚模式正處于初步階段,比如類似58同城及拓維信息的一些互聯網企業,但是并沒有國際化的領導企業,并且這些企業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線城市中,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發展目標,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產業優勢,使互聯網產業都可以實現全面發展。另外,不少傳統企業受到互聯網的影響,正在找融合點,各企業在線上發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線下,但是還是缺少一些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別,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區,但是一些中小企業或者農村沒有正確的電商認知,并且沒有專業的電商人才,這就使得這些地區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聯網時代下對經濟帶來的機遇
1.創新傳統的經濟局面
相對于某些西方國家,我國的經濟發展是較為緩慢的,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個人貸款問題及貸款高利息等問題,這對于社會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經濟結構,解決這些問題只靠銀行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我國政府及領導的監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經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包括融資渠道、信貸資金及降低貸款高利息等問題,創新了我國傳統的經濟局面及結構,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創新我國產業的發展模式
目前,互聯網的發展迅速,互聯網的智能控制系統、新型傳感器及自動化生產線再一次創新了產業的傳統生產模式,使其逐漸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趨勢發展。在此基礎上,互聯網技術還創新了傳統工業的設計理念及銷售模式,雖然對整個生產鏈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是基于此也實現了生產鏈的創新及完善。從產品的原材料、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目前我國產業的發展也隨著時代進步而進步,促進了我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此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產業服務形態,并且創新了產業群,擴大了生產型的服務業務。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聯網給+制造業”,創新了傳統的制造模式及融資渠道,在企業服務、發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從目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看,在將來還會有智能化工廠及企業不斷出現,智能制造將會是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潮流??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及機遇。
3.提高了我國經濟實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活力,使我國經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形勢中。根據經濟發展理論,發展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的時候,要想能夠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依附先進的技術,這樣才能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有足夠的資源,互聯網也突破了傳統經濟發展問題,使這些資源可以得到合理運用,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步伐。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對人民的生活、社會發展、國家的進步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互聯網時代創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這對于我國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這個機遇,突破挑戰,為我國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社會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作者:羅可夫 單位: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參考文獻:
[1]戴真明.網絡時代新經濟學的思考[J].中外企業文化,2000(14):45-46.
[2]李岳.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發展特征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7):80-80.
西北大學陜西西安710127
摘要 近十年,網上交易和電子商務突飛猛進式的發展標志著我國已邁進互聯網經濟時代。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方式,更突顯了創新驅動對新常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引導性。本文旨在針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現在發展狀況及未來走向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互聯網商業模式;傳統商業模式;走向分析;創新
1 概述
商業對于利潤的追求決定其必須成為時代的潮流,21 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商業模式已經成功走向前臺并成為當代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互聯網為媒介,打通各類商業渠道,拋棄原有的商業運作和組織架構模式,打造高創新、高價值、高風險的高效、精準的新型商業模式?;ヂ摼W商業模式的發展是不可逆的,因此以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對互聯網模式本身及其未來創新發展進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2 從經濟學角度對現有互聯網商業模式進行分析
2014 年,我國在互聯網商業模式下進行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61 億,同期相比增長19.7%。成績可觀,但在這可觀的成績背后,暴露了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一些問題。虛假促銷、售后服務、物流快遞、支付問題等傳統商業模式出現的問題在互聯網商業模式下也出現了,并且由于互聯網網絡虛擬環境的原因,更加難以通過正常的法律程序去解決分歧,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監管機制去保護消費者和商家雙方的合法利益。因此,出臺一部行之有效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管理規范、完善現有電子模式已經成為互聯網商業模式發展的必經之路。
互聯網商業模式下的企業本質目標是盈利,然而任何商業模式若沒有或喪失盈利點則必然面臨著泡沫化并最終破裂的風險。因此,通過制度主義中的要素和交易成本分析可以對互聯網企業如何獲取利潤并可持續發展下去產生較強的指導意義。制度主義分析認為主流經濟學將社會看成是“經濟人”的組合,把經濟行為決策看成是理性規律起作用的結果是偏頗的。因為個人首先是一種“社會人”和“組織人”,而不是“經濟人”。簡單來說,人最基礎的追求是生存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生存和利益最大化之間隔著許多社會性的需求。因此不可能通過函數及模型來判斷預期一個人活著。這種分析應該建立在外部環境、人的社會經驗、其他個體的行為的影響等方面的基礎之上?;谶@種觀點,從制度主義的角度分析可以對互聯網商業的運行基礎、盈利能力和風險防控等方面有一個整體的評價,并且打開企業運營的黑匣子,從而分析企業的盈利模式,用制度的健全和產權的明確來為互聯網商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2.1 互聯網模式下的交易成本
互聯網模式下的交易成本顯著地低于實體企業,相比傳統商業模式,它至少可以節省兩部分費用,各級經銷商或分銷商的費和商品流通的各項費用。其中物流成本是商品交易中最不必要的成本,由于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都沒有從物流過程中獲得任何收益,所以物流成本越低,交易成本也越低,互聯網市場才有可能普及并產生規模效應。
2.2 互聯網模式下的信息和信息的傳播
“商業戰就是信息戰”,這句話清楚的說明了信息傳播的質量與速度對一個企業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ヂ摼W模式下的信息流通相對于傳統商業模式而言更加高效便捷,使互聯網模式下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做到信息對稱。除此之外,互聯網商業模式有效解決了消費者無法透明了解商家各類信息、易遭遇權益受害、無法維權等問題。從制度分析角度出發,信息在互聯網上流通很容易帶來外部性問題,由于網上信息良莠不齊,使得不良信息極易給網絡經濟帶來外部不經濟的結果,給部分投機分子提供了通過網絡進行傳播虛假內容和進行詐騙的機會,這不僅給買賣雙方造成了惡劣的經濟影響,還破壞了我國的信用制度。因此,除了買賣雙發增強防范意識,盡量做到零距離對接外,還需要政府部門起到主導作用,積極清潔網絡環境,打擊網絡犯罪,及時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網絡信息傳播,從根本上鏟除網絡犯罪和虛假信息的源頭,從而給互聯網商業模式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
2.3 互聯網模式下的網絡爭端解決機制
網絡爭端解決機制分內部外部推動兩種方式。內部推動就是由大型電子商務平臺或企業制定相關規則,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制約商家和消費者,從而達到保護交易的順利進行的目的。比如支付寶,支付寶就是由阿里巴巴集團出品的一種旨在建立規則制度,形成有效制約機制制約商家和消費者的公信機制。但這種公信的漏洞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內部的調解雖然能反饋商家與消費者的訴求,但是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支持,至執行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底氣不足的情況,從而導致該制度難以發揮其作用。而另外一種網絡爭端解決機制就是外部推動,即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各種知名仲裁機構以及國家信息安全與公安部門。這些機制對于互聯網電子商務系統而言是外生的,自從互聯網商業存在之時就已經給定的。外生性機制盡管擁有足夠的權威,但是缺乏變革與改進的主動性,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模式發展時顯得靈活性欠缺。因此,對于互聯網商業模式產生的網絡爭端,需要政府結合兩種爭端解決機制,從整體出發,將互聯網商業模式內外部網絡爭端解決機制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有相關法律配套的、技術完善制度健全的互聯網爭端解決系統。從而更好地維護互聯網商業的公平性,起到促進其發展的作用。
3 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方向
互聯網商業模式不能只是簡單通過網絡進行買賣,因為這樣的商業模式是不被接受認可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需要不斷的創新,創新應從以下幾個大的方面進行發展:
3.1 將線上商業與線下商業有機結合,因為它們之間的競爭不是一種零和博弈,應努力尋找兩者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的平衡點;
3.2 建立創新型的企業文化,互聯網是充滿創造力與活力的新行業,制度制定者不應用傳統的官本位思想來領導該行業的發展,這會嚴重損害行業的競爭力,歪曲市場導向的商本位思想;
3.3 由于互聯網商業高風險的特點,政府更應該積極發揮監管者的角色,既不能使其完全滑向市場主導,避免出現“龐氏騙局”,也不能過分限制干預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要有平衡管理的理念。
4 互聯網商業模式發展對策
互聯網促成商業理念、商業模式、營銷方式、廣告方式、支付手段等商業活動的深刻變革。在推動網絡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要處理好互聯網商業與傳統商業的關系,轉變政府對待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理念。
4.1 正確認識互聯網商業模式和傳統商業模式的關系
互聯網商業模式和傳統商業模式間的關系并不是一種零和博弈,而是可以互利雙贏的合作關系。網絡經濟如日中天,許多人認為傳統公司的市場份額遭到不斷擠壓最終一定要遭淘汰。這種觀點的提出從根本上忽視或否定了互聯網商業模式與傳統商業模式合作的基礎,這是一種具有誤導性的錯誤觀點。比如快遞公司,傳統的快遞就是去中國郵政寄包裹,唯一和網絡關聯之處就是在網上登記運單號??扇缃裨诨ヂ摼W商業模式下快遞公司卻發展的更加如魚得水,為什么?因為快遞公司主動加入承擔著將消費者在網絡上購買的產品快速便捷送達目的地的任務,同時,快遞公司借此機會建立了自己的快遞網絡,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快遞行業步入信息化網絡化發展。這里面的高額利潤和巨大商機已經讓快遞公司成為了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巨大受益者。互聯網商業模式并不是空中閣樓,網絡虛擬店和實體經營店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實體店完全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商家注冊,將貨物賣給網絡消費者,成功的網絡店主在積累了一定資本之后,也可以租用門面,經營實體店。實體經營店與網絡虛擬店都是商品銷售渠道的分支,同樣促進消費,使得消費者選擇多樣化。
同時,我們并不否認互聯網商業模式對現有的經濟模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比如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對我國傳統銀行業的沖突。因為支付寶等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的創新性、靈活性、便利性使得其很快被消費者及市場認可。大量的資金交易通過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進行,傳統的銀行匯款受到劇烈沖擊,同時,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在我國電子商務巨頭的研發運作下已經具備了參與實施多種金融服務的能力。并且由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提供的金融服務還避免了銀行卡的使用,銀行卡是財富的載體,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將其虛擬化,極大的避免了丟失等安全問題,更是使得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大規模占據市場。銀行的監督機構為此不得不出臺多項政策約束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保證金融安全,同時研發運行銀行的網絡交易平臺,但由于企業性質不同,所以在與民營企業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在市場的交鋒上處于弱勢,競爭激烈,矛盾沖突,且愈演愈烈。
4.2 互聯網商業模式對于傳統商業模式的刺激作用
互聯網商業模式被消費者和市場所接受,傳統商業模式逐步落入西山,面對著互聯網商業模式咄咄逼人的架勢,傳統商業不得不做出退步與改制。通過提高管理水平而提高效率。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該謹慎處理兩者關系,要使傳統商業不受大沖擊而導致失業增加,也不能過于限制互聯網商業的發展,錯失網絡時代的機遇,應通過制度使得傳統商業逐步網絡化,融合兩者的長處。
4.3 建立創新型的企業文化,杜絕腐朽文化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滲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政府手里摳出權力的過程,對于我國自古以來的官本位思想而言是一個巨大沖擊。盡管我國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狀況良好,但目前國有“體制內”壟斷企業比如鋼鐵、電力、石油等仍然占據了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我國本質上仍然是政府主導經濟的模式,由于壟斷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導致了人民更高的生活成本和國家財政對其的高額補貼,使得我國的經濟資源遭到了極大的浪費。對于互聯網商業來說能打敗實力強大的國外競爭者靠的不是官本位的領導,而是商本位思想下激發出的不斷進取和創新的活力。中國互聯網業是一個很年輕的產業,沒有傳統行業體制上的障礙,生而處于一個相對自由的發展環境中,這是互聯網模式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若要保住互聯網業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必須通過制度的健全來推進互聯網的自由化,限制官本位思想的滲透,傳統商業模式加快改革步伐進行創新、加大對互聯網商業模式優勢的學習工作。
4.4 重視人才引進,實現網絡創新
在互聯網經濟商業模式創新過程中,需要具備基本的技術儲備與創新,如軟硬件資源整合、數據分析、虛擬產品研發能力、云服務以及工業創新設計等,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企業的人才和其它企業的人才不同,人才的流動性非常高,因此,互聯網商業企業管理者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是建立創新型的企業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僅用待遇,更是用感情和個人未來發展留住人才,這是互聯網商業創新的發展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對現有的技術進行突破創新,重視科技研發,以培育發展自主名牌為目標。
5 結論
電子商務和金融業務網絡化的迅猛發展意味著我國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深層次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制度的制定應該旨在進一步降低互聯網商業的交易成本,發揮由其本質而帶來的便利性造成的優勢。同時,由于互聯網時代極大的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它使得信息更加對稱,消費者得到更多的便利、拉動消費,帶動了新的產業增長。但是關于網絡信息安全和網絡爭端解決機制方面,市場調節很難解決這類問題,只能由制度來解決??赡壳跋嚓P制度仍然欠缺,亟需通過制度的完善來解決網絡信息傳播的外部不經濟問題和網絡爭端解決內部機制與外部機制的有機結合統一問題。
參考文獻:
[1]沈永言.商業模式理論與創新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0.
[2]陳圣舉.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淺析[R].中國: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咨詢規劃部,2010.
[3]姜齊平.中國商業互聯網十年發展報告[R].北京:《互聯網周刊),2008.
[4]高薇.互聯網爭議解決的制度分析兩種路徑及其社會嵌入問題[J].中外法學,2014(4):1059-1079.
在當代經濟中,金融對于資源配置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眼下,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正當其時,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行業的金融支持,加強對創新支柱型產業、環保產業、小微企業、“三農”以及貼近民生領域的金融資源配置是金融改革的關鍵。
然而,由于我國銀行業多年發展所積累下來的對于中小企業的歧視以及審批過程的繁雜、時間拖延等問題,這些領域的企業往往在正規信貸市場上被大型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項目擠出,只能訴諸于小額信貸和民間借貸這樣的外源融資渠道;而伴隨著消費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第三方支付與小額借貸結合起來的,正是眼下“野蠻生長”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和“P2P”公司。
金融本來就是個高風險的行業,而互聯網金融本身的不確定性,使得這種風險又增加了很多:行業內部的盲目擴張、產品和服務缺乏創新、以價格競爭為主要手段、風險控制不透明、監管缺位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二、如何解決信息非對稱問題是關鍵
當前我國發展相對比較成熟、運作企業比較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集中于以電商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電商金融,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以及P2P領域。總體而言,這三種互聯網金融業態,大大提升了交易過程的透明度和靈活性。然而,不論是理財產品的線上銷售抑或是民間借貸的網絡形式,信息對稱是市場實現有效率交易的基本條件之一。審視我國互聯網金融解決線上交易過程信息非對稱問題的樣板,可以發現,專業化信息交易市場的缺失,使得我國線上金融模式的運作效率大打折扣。
1.逆向選擇
阿克洛夫(Akerlof)在次品市場模型中提出了逆向選擇理論,信息對稱是市場實現有效率交易的基本條件之一,信息非對稱會導致所謂的諸如“次品車”、“劣幣驅逐良幣”等市場失靈問題。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準銀行業務”的范式,相較于已經成熟的商業銀行標準化信貸合約模式,該市場失靈根源于2“P”之間的信息非對稱:首先,資金的供需雙方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性,資金的貸款方對借款方的資質和屬性并不了解。道德風險的存在,又阻礙了信息在市場參與人之間傳遞,信息不通暢的惡果就是市場運行不良;其次,從信息市場的角度來看,“信息”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其積極的外部效應使得該市場容易產生“搭便車”和“次品市場”現象,最終交易市場上流通的信息可信性下降。
2.道德風險
由于信貸市場上存在道德風險,因此對貸款進行有效的事后監控同樣重要。而這一過程往往會產生激勵問題和委托成本問題。P2P信貸合約屬于單一委托關系,而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銀行融資模式屬于雙重委托關系,在存款人和金融中介之間、金融中介和貸款人之間存在著監控和激勵的成本。根據戴蒙德(Diamond,1984)的受托監控模型,即使考慮了雙重成本問題,商業銀行為核心的傳統信貸模式仍然具有信息監控的優勢,并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社會總監督成本。很難想象P2P除了技術優勢之外能在成本和風控方面優于商業銀行的信貸模式。
三、解決非對稱信息問題的途徑
在發達國家解決信息非對稱問題可以訴諸于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易市場,通過完善企業和個人的征信體系提升信息市場的透明度。
我國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個人征信體系,專業化、商業化的信用調查機構非常少且品牌信譽度不佳,央行征信局雖擁有一些有價值的信用信息但尚未實現與互聯網平臺對接。在這樣的條件下,解決信息非對稱問題很難訴諸線上渠道。實務中,中國的P2P解決信息非對稱問題的主流方式是“線上基本資料認證+線下信用調查+線上或線下信用擔?!?。此外,近前不少P2P公司的倒閉,與其資金實力不足、技術條件不過關、營銷能力欠佳、風控水平不高等密切相關。
不同于P2P,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行業巨頭――阿里金融集團,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大數據來處理信息非對稱事件的解決方案。阿里金融平臺能夠對借款人進行量化分析,并通過優化體系降低壞賬率,對商業銀行不愿意接手的小額信貸業務實現了高效率的處理。但是,阿里金融模式的覆蓋面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可以將銀行、政府體系內的征信系統與阿里金融這些電商平臺的大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并實現整個社會征信信息的互聯網共享,那么信息非對稱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1. 低成本要素。
工業經濟的構成單元是原子,互聯網世界構成的基本介質是比特。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各種資源、生產要素是有限的,總有被人類用完的一天;互聯網時代所依賴的原材料――數據是無限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工業經濟時代的經濟學是一種稀缺經濟學,而互聯網時代則是豐饒經濟學,數據成為企業競爭的最為寶貴的資源。對于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成本時代而言,互聯網經濟的要素低成本化意義更為重大。
2. 扁平式結構。
傳統社會是科層式社會,是一個層級結構的社會;互聯網是網狀的,是沒有中心節點的,因此互聯網世界是平的世界,互聯網社會是網狀結構社會,是扁平式社會?;ヂ摼W的技術結構決定了它的本質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是民主。
3. 開放式連接。
在互聯網社會,一個企業的價值,是由所在連接點的廣度與厚度決定的。企業連接越廣、連接越厚,掌握的數據越多,價值就越大。在互聯網社會,開放是一種生存手段。
4. 快捷化傳輸。
互聯網使世界發生的最根本性變化是消除時空距離,整個世界被網絡連為一體,成為了“地球村”。比爾?蓋茨講,現在是十倍速時代。根據摩爾定律,電腦的運算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
5. 人本化社會。
互聯網商業模式是建立在平等、開放基礎之上的,互聯網思維也必然體現著平等、開放的特征。平等、開放意味著更多的民主,互聯網經濟體現了更多的人性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經濟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的經濟。
6. 體驗式消費。
在互聯網上,用戶選擇成本很低。你的產品不好,服務不好,在傳統社會,用戶可以用腳投票;在互聯網條件下,用戶是用鼠標投票,鼠標一點就用了,鼠標再一點又不用你了。商家要想辦法向用戶整體讓渡價值,更要讓用戶得到超出預期的感受,產生交易之外的感情認同。馬化騰和馬云兩個IT界的大佬,可以用幾個月時間,“燒錢”十多億元,就在于俘獲一個億用戶,預期能取得一年七八百億的市場交易額。
7. 價值鏈創新。
互聯網上,很多東西都是免費的,互聯網經濟就是基于免費的商業模式,因此互聯網經濟推崇的是“用戶是上帝”。淘寶通過免費開店,顛覆了競爭對手eBay;360通過免費,顛覆了收費的殺毒軟件廠商;微信通過免費發信息,對電信運營商形成巨大威脅。
數字論壇成立于1998年,是中國網絡文化啟蒙、倡導和推動的最重要群體。最近10年來,數字論壇在探索形成“真正屬于中國自己的理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努力。
互聯網中國思想,作為“真正屬于中國自己的理論”,必須符合三個條件:“有自己的問題意識,有自己的理論和經驗材料”。
什么是互聯網中國思想的問題意識?工具理性主義統治西方三百年,到了需要徹底檢討的時候,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是西方人自己嚴重質疑的東西。正如汪丁丁核心關注的:“當代中國人怎么樣來調節已經非常西化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他們深層情感方式之間的或許很尖銳的沖突?”
數字論壇成員在摸索中形成一種共識,要從中國現象的復雜性中,把握當代跨文明發展這一人類發展問題。他們意識到,要解決21世紀的中國問題(同時也是世界問題),僅僅在工業文明內部設置議題,抓不住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型這個關鍵問題。人類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中形成的科學、人文兩種文化對立,要在網絡文明的高度上加以揚棄和整合。數字論壇成員把信息背后的“意義”,作為統一科學和人文的核心理念,提出意義互聯網的思想。這反映了1840年以來,中國多次東西文化比較討論中,得出的最新一個結論。
在互聯網中國思想的理論方面,數字論壇成員近十年來從經濟學、政治學和文化思想方面,形成了系統的成果。
經濟學的互聯網中國思想,主要體現在科學、人文之間的“第三條道路”選擇上?!暗谌龡l道路”將經濟學的物的方面與心的方面結合起來,思考經濟發展與道德重建的結合,努力將短期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與長期內社會和諧發展內在結合起來。在心物一元的信息基礎上,建立同質性(物質增長)與異質性(人的發展)相結合的網絡經濟。數字論壇成員分別從行為經濟學、差異化經濟學等不同角度,對異質性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形成了系統的成果。
政治學的互聯網中國思想,創造性地把正當性置于議題的中心,提出適當社會的概念。適當社會,是指一個有節制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人們不是無止境的索取,也并非醉心于不斷積累財富,相反人們對自己的需求心中有數,當滿足自己的所需之后,可以轉而停下來為別人提供幫助。這是一個充滿感性和覺悟的社會,它是對過度物化的消費社會與豐裕社會的反撥,是資本主義祛魅之后的重新返魅,為強者與弱者的平等創造了條件。而實現這種適當社會,讓整個社會體現出人性的光輝,則是信息社會的所要達成的目標。
文化學的互聯網中國思想,則強調體驗認同的重要性。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中心化的宏大敘事正面臨解構。精神文化日益復歸網民的直接認同。與文化相對的網民文化的草根化、狂歡化,代表著新的自我意識。全民參與新聞、全民參與娛樂、全民參與各種文化活動成為新的精神現象。
關鍵詞:俄羅斯;互聯網; 市場調研
據2011—2012年俄羅斯互聯網經濟報告顯示,2011年的俄羅斯互聯網市場收入總額為5 537.9億盧布,占到俄羅斯GDP的1%。
近日,由波士頓咨詢公司發起,俄羅斯電子商務協會和國家研究型大學高級經濟學校共同組織了一項針對俄羅斯2011—2012年互聯網經濟情況的調研工作。
俄羅斯總統助理伊戈爾·肖格列夫在調研報告會上表示,這是俄羅斯首次對俄羅斯互聯網經濟進行綜合性調研?;ヂ摼W經濟的地位逐年遞增,其對現實經濟的滲透性也在不斷增長。
高級經濟學校校長雅羅斯拉夫·庫茲米諾夫指出,組織調研的目的并不是要披露財務信息,在對公司實施調研期間也并沒有談及具體數字,只是談到了公司的運營制度。在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關于公司的大部分數據都是真實的,這也確保了大部分最終調研結果的真實性。
這位校長強調,從目前互聯網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其對于俄羅斯經濟貢獻度的增速非常令人吃驚,沒有任何一個行業的增速能夠超越它??梢灶A計,2012年,俄羅斯互聯網市場總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將達到1.5%。如果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速,那么十年以后,互聯網經濟的總規模將占到GDP 的50%以上。
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俄羅斯互聯網市場總收入為5537.9億盧布,2012年的增長率會達到30%左右。整個互聯網及其從屬市場在2011年的總收入為25 200億盧布,占到了GDP的4.62%。在互聯網市場中各個行業的增長情況也不盡相同。
2011年,俄羅斯云計算市場總規模實現18.9億盧布。該市場在2010—2011年間增長了46%。在2011—2012年,該市場仍保持同樣的增速。在云計算市場規模迅猛增長的同時,逐漸放棄“打包”軟件以及移動設備的廣泛應用,促使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數量也隨之迅猛增長。新公司是云服務的最佳客戶,因為在減少公司開支的同時,云可以為公司提供快速增長的可能性。
2011年,網絡開發市場收入為96億盧布。在2010—2011年間,該市場同比增長了35%,在2011—2012年間的同比增長率達到27%。
此次互聯網經濟調研將電子商務市場劃分為幾個領域。其中,2011年的電子貿易市場總收入實現了1 667億盧布,2012年的同比增長率為32%。市場專家特別指出:該市場的高度集中程度。俄羅斯三大支付系統—— money.yandex、Webmoney和Qiwi在全部市場中的份額占到了80%。調研結果顯示,在2010—2011年間,該市場同比增長率為34%,2011—2012年的市場同比增長率達到32%。俄羅斯電子貨幣協會主席維克多·多斯托夫認為這一預計還是相當保守的,從2011年電子商務市場參與者的活躍程度來看,其在2012年的營業額將同比增長70%左右。2011年,俄羅斯在線零售市場收入為3 094億盧布,年同比增長30%,2012年增長27%。市場參與者認為,該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于積極參與網購的互聯網用戶的數量不斷增多。ozon.ru在線營銷總經理瑪艾利·葛文指出,在5 200~5 500萬俄羅斯網民中,目前還只有1/5的用戶通過互聯網完成購物。
2011年,俄羅斯互聯網內容和游戲市場收入為3 094億盧布,同比增長率與在線零售市場大致相同。俄羅斯文字廣告市場在2011年的收入為242.4億盧布,圖片廣告市場收入為158.3億盧布,搜索引擎優化市場收入為85.6億盧布,社交網絡營銷收入為29.8億盧布,視頻廣告收入為8億盧布。增長最快的領域是視頻廣告,其在2010—2011年的同比增長率為53%,2011—2012年的增長率達到59%。
1共享經濟的特征和內涵
①“使用權”為核心。共享經濟有時也稱為“協同消費”“協作經濟”或“分享經濟”,“使用而非擁有”是其鮮明的基本特征,在學術界已達成共識?!笆褂谩痹诜ㄖ粕鐣袑臋嗬褪恰笆褂脵唷?,與傳統商品交易中發生“所有權轉移”形成強烈對比。使用權發生轉移的前提條件是存在社會閑置資源,共享經濟對其有效整合是一種帕累托改進;②“陌生人使用”為重要特征。共享經濟是以取酬為目的,基于向陌生人提供暫時的物品使用權而發生的一種商業模式。共享經濟主要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區別于傳統的熟人關系型共享;③互聯網驅動是技術性特征。共享經濟較之于傳統經濟,解決了信息和信用的問題,互聯網作為技術保障居功至偉。其一,互聯網出現使得商品和服務的交易可以不依附于傳統商業性組織,實現P2P的模式,這一階段是去中介化的過程;其二,互聯網共享平臺的出現實現了共享經濟的再中介化,但這一次是更高的飛躍:互聯網配合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信息傳遞成本和信息不對稱顯著降低,個人信息的廣泛聯網也較好地解決了個人征信難題;④信任是必要條件。共享經濟為消費者帶來的便捷、舒適、節約和綠色等體驗皆來自信任。信任需要滿足一系列的社會、技術和人文條件。綜上所述,“共享經濟”涉及:“閑置資源”“使用權”“信息”“信任”和“互聯網”等核心要素,屬于應用經濟學范疇,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2 “共享經濟”對傳統教學范式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1)傳統經濟學的教學范式。首先,傳統經濟學教學采用的第一個參照系就是供求分析的框架:消費者問題、生產者問題、廠商理論、要素價格、利率、匯率等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納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引入博弈論的納什均衡發展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在分析上也提出了靜態、比較靜態和動態的方法;其次,第二個參照系就是科斯定理,解決了企業的性質和邊界問題。使得我們對政府、公共企業、私人企業和市場的范圍和邊界有了深刻認識;最后,第三個參照系就是帕累托最優,一切資源配置的最終問題都是公平和效率目標的實現,帕累托改進是實現兩大目標特別是效率目標的主要手段和比較基準。顯然,在傳統經濟學教育中明確區分供給和需求,采用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古典兩分法是重要的教學方法,討論均衡和實現帕累托改進是主要內容。但在“共享經濟”等新興經濟業態出現后,傳統范式如何適應新情況還缺乏研究和探討。
(2)“共享經濟”對傳統范式的一系列挑戰。①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下,作為“共享”的公共物品的供給需要滿足“薩繆爾森提供規則”,卻又與私人最優的“戈森定律”相沖突,由于缺乏足夠的激勵,私人不會提供“共享產品”。共享經濟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下既不會發生,也不存在帕累托改進;②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下,陌生人之間存在私人信息,供給方和需求方擁有不對稱信息,在非重復型博弈模型下陷入“囚徒困境”,引發信用風險,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嚴重問題。傳統經濟學范式要解釋“共享經濟”需要克服信息成本和合約激勵等難題;③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中,解決信息不對稱主要靠合約激勵和重復博弈,較少涉及技術手段的作用和影響;④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中,“經濟人”假設認為人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陌生人信任在一次性靜態博弈中無從談起;⑤“共享經濟”的資金模式與互聯網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學問題存在“買空”“賣空”機制,供求曲線完全水平重合,難以采用供求分析框架。通常認為,金融學問題需要在“無套利均衡”的基準框架下分析。顯然,上述挑戰在客觀上也刺激了經濟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3)共享經濟為經濟學教育帶來的機遇。①高校學生對“共享經濟”持樂觀態度,在理論學習上存在好奇心,在“創業和創新”的實踐中樂于探索。這是因為高校學生是最為活躍的青年人的生活群體,具有群居和集體的特征,天然具有“共享”的雛形和自然發展的土壤,共享經濟必然深刻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對他們的行為、道德、機遇和發展,以及學校的教育和培養模式都會產生深層次的影響;②共享經濟帶來了全新的“物權”觀念,為學生的經濟學學習提供了新的視角;③共享經濟培育了學生的誠信品質,提升了課堂育人的效果。
3經濟學教學應對“共享經濟”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1)加強對“共享經濟”的研究,深化對“共享經濟”的課堂解釋。首先,傳統經濟學缺乏對新興業態的解釋,實踐則遠遠走在課堂教學的前面;其次,學生對新生事物的熱情很高,回避教學或不當解釋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最后,“共享經濟”是在“互聯網+”時代中產生的,作為高校教育領域,教師應當順應時展,積極更新觀念加強學習,在教學中與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啟發,也有利于產生良好的課堂互動關系。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在實踐中進行廣泛調查?!肮蚕斫洕痹诮虒W實踐中存在一些誤區和觀念上的錯位,比如:在筆者主持的一項大學生“挑戰杯”關于共享經濟的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半數的大學生仍然看重對物品的所有權,比例是58%,其中男生選擇的比重高達66%,顯示出更強的占有欲;另外,有20%的同學不了解Uber和“滴滴出行”等典型“共享經濟”的企業;同時,有43%的同學會在兩年內更換手機等電子產品,但36%的同學對閑置資源的處置是直接扔掉或其他不再利用的方式。顯然,這些信息有利于我們改進課堂教學和引導課堂討論,不經過調查不會發現問題。
(3)改革和拓展傳統經濟學教學范式。 “范式”一詞一方面代表共有的信念、價值和技術等構成的整體;另一方面也指整體的元素,代表了“學科基質”,包括符號、模型、價值和范例?!肮蚕斫洕钡某霈F需要在經濟學教育中進行符號上的更新,模型上的拓展,價值觀念的更新和經典案例的整理和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