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40: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用醫學影像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醫學影像技術主要研究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人體斷面解剖學、醫學影像技術與設備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醫學影像的檢驗與診斷以及相關設備的維護管理等。常見的醫學影像技術有:CT、B超、X光片、核磁共振、心血管造影、多普勒彩超等。
2、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各種醫學影 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檢查操作技術所必需的醫學和理工學基本知識,掌握 X 線攝影技術、 計算機體層檢查技術、磁共振檢查技術、超聲檢查技術,從事醫學影像技術領域工作的高素 質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非影像醫學專業實習生;實習;影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9(a)-100-02
To explore the radiological teaching for non-professional interns
LI Ming,ZHAO Ze-hua,JI D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Putuo Hospital Affiliated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for non-professional radiological intern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professional radiogical interns,take class teaching integrate with personal guidingand make use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o practice teaching. Results:It was useful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n-professional interns to mak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 Conclusion: Making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egrating with class teaching what can increase practicing efficiency of non-professional interns.
[Key words] Non-professional radiological intern;Practice; Radiological teaching
醫學影像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各個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課程之一。醫學影像學是多種影像學的一門集合學科,以影像為依據綜合臨床各方面資料形成診斷和治療兼備的現代醫學影像學(大影像學概念)。由早期單純的X線成像發展到計算機控制的復雜成像技術,影像手段從單一化到多元化發展、從二維顯示到多維顯示、從形態學診斷到功能學診斷的轉變、診斷與治療相結合。隨著信息科學的進展、醫學影像存檔及傳輸系統(PACS)和遠程放射學(tele-radiology)的出現,網絡影像學(network-imaging)以及計算機輔助診斷(CAD)將會成為可能,醫學影像學在未來的醫療服務體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21 世紀醫學影像學日益拓展的研究領域,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提高質量和效益,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思維與影像知識相結合,使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能夠掌握醫學影像學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掌握不同影像診斷技術和檢查手段的特點、優勢與限度、臨床適用范圍,為他們日后進入臨床充分自如地選擇各種影像診斷技術和方法,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為臨床工作服務夯實基礎。由此必然對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方法提出挑戰,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非影像專業實習生的教學質量。
1 現代影像教學要求及教學現狀
現代醫學影像學教學存在“三多一少”,即內容多、新知識多和圖像多,而教學時間卻減少了,教學上的這對矛盾很突出。如何解決這對矛盾,多媒體技術給教學方式改革帶來了契機,它通過課前備課將教學內容整理編排,突出重點、講解難點,使理論知識條理化,圖像精練、質量提高。課堂上能節省板書的時間,完成教學內容。多媒體的清晰度高,克服幻燈片圖像清晰差的不足,保證了教學效果。另外多媒體具有音樂、解說、動畫、電影、圖像、文本等信息,交互控制流程、程序調試、網上發行等功能,使得多媒體教學生動活潑,更具知識性和趣味性。制作課后影像圖像庫(附臨床表現、影像特征) 和考試摸擬題,使其具有參與性,吸引學生課后復習。
來本科室進行輪轉實習的實習醫生以非影像專業為主,輪轉時間不長,大多在2~4周。他們大多在校期間影像專業課課時少, 影像專業的知識理論相對薄弱。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完成大綱里規定內容的教學并能夠讓實習生掌握必須的影像學知識有一定的困難。傳統X線診斷學教學方法是以大班講授理論為主,輔以小班實習閱片,以期解決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如何聯系的問題,亦有電影、錄像、幻燈等輔助電化教學方法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以板書為主的課堂教學和實習閱片的教學方法機械、耗時,學生自學困難。影像教學面對的是多種專業或學制,由于層次不同,學時不同,要求更不同,很多專業的大綱要求差別不大,而且每年教師輪流授課,更是給備課帶來困難,學生、教師意見很大。我們按不同專業需要將醫學影像學大綱按課時數分,將不同專業對號入座,分別歸入,這樣教師和學生都不至于偏離教與學的方向。以往臨床專業的學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日新月異的影像學知識,這些不合理的課時安排導致了臨床專業的學生雖然開設了影像專業課,但像走馬觀花一樣,知識掌握不牢,將來在臨床工作中不能熟練應用,有的甚至成為“影像盲”,所有的檢查只看報告。改革了課程設置后臨床專業為了適應影像等特檢專業的迅速發展影像學課時數適當增加,影像知識掌握牢靠,反過來又促進了臨床知識的學習。
隨著社會教育信息化網絡化的飛速發展, 影像學傳統的課堂講授的教學模式, 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雖然影像技術已逐步向無膠片的數字化發展, 但數十年來, 許多教學單位積累了豐富的示教膠片, 有些示教片極其珍貴。由于長時間的庫存使不少膠片變質、老化而毀壞。如何長期保存這些珍貴的教學資源,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困擾著各影像教研室。充分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增加教學信息量,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是影像診斷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但目前國內的醫學影像資源庫非常缺乏, 無法滿足教師查閱資料、編制教學課件和教學研究的需要, 更無法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嚴重影響醫學影像教學的多媒體化、網絡化和互動式教學的進程。建立一個方便易用, 資料豐富的多媒體醫學影像資源庫, 是解決目前醫學影像教學網絡化多媒體化資源貧乏的迫在眉睫的關鍵問題。充分利用我們現有的基本配套的網絡硬件、教學課件和各種教學資源, 建立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影像教學資源庫, 不但為教師備課、制作多媒體課件、從事教學研究提供豐富的醫學影像學資源, 對廣大醫學生進行醫學影像網絡教學和遠程輔導, 還可以作為醫學影像診斷的參考依據, 為醫學工作者學習提高提供一個理想的醫學信息網站,推動醫學影像學教學信息化網絡化事業的發展。
2 教學改進的探討
2.1 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進
2.1.1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我教你學、“滿堂灌”的方式,采取:①多安排高年資、有教學經驗教師參加教學,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氣氛。②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應用電子幻燈的形式制作課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板書工整、學生專注于聽。③收集更多的病例影像圖片,通過電子幻燈的形式直接展示出來。④課前把講義整理印發給學生,解決學生課堂上忙于抄筆記而忽略聽課的弊病。⑤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可適當提供1~2個病例圖片存于教室電腦,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
2.1.2臨床見習帶教分小組進行見習,每個系統從正常影像表現、基本病變到常見病,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出現征象的病理基礎的可能性,綜合提出診斷依據,做出肯定性、可能性、討論性意見。為進一步的臨床學科學習拓寬了思路。
2.1.3臨床實習教學熟悉放射科的工作程序,掌握如何恰當地選擇影像檢查項目,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影像表現。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界面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協作學習。收集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病例,制作成多媒體片庫。
2.2 課程設置的改進
我們按不同專業需要將醫學影像學大綱按課時數分, 將不同專業對號入座,分別歸入,使教師和學生都不至于偏離教與學的方向。臨床專業為了適應影像等特檢專業的迅速發展影像學課時數適當增加,影像知識掌握牢靠,反過來又促進了臨床知識的學習。
2.3建立大型醫學影像閱片庫
制作影像診斷學教學數據庫,構筑課程設計的框架,采用掃描儀,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采集臨床典型病例的癥狀體征、影像學資料及病理資料及結果,輸入數據庫; 完善多媒體實習片庫,制作讀片訓練系統程序,以供學生平時自行訓練。 完備考試題庫,制作考試程序,以供學生在考試訓練時使用。制作合成最終影像學多媒體教學系統,并在局域網上聯機應用。
2.4完善評價體系構建新知識體系
首先進行教學水平評價,由校督導團的專家按照教學評估給每個教員打分。其次,對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建立一個大型考試題庫,其中包括理論題,影像圖片,題目難易程度分層次,選題應用“背靠背”盲選,教考分開,評分采用計算機。最后將教學改革后的學生成績與改革前的相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成績進行比較,為評價教學改革的效果提供客觀依據。
3 總結
影像教學面對的是多種專業或學制,由于層次不同,學時不同,要求更不同,很多專業的大綱要求差別不大,而且每年教師輪流授課,更是給備課帶來困難,學生、教師意見很大。我們按不同專業需要將醫學影像學大綱按課時數分,將不同專業對號入座,分別歸入,這樣教師和學生都不至于偏離教與學的方向。以往臨床專業的學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日新月異的影像學知識,這些不合理的課時安排導致了臨床專業的學生雖然開設了影像專業課,但像走馬觀花一樣,知識掌握不牢,將來在臨床工作中不能熟練應用,有的甚至成為“影像盲”,所有的檢查只看報告。希望能夠通過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進,提高影像教學的效率,進一步促進臨床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文戈,張雪林,李穎嘉,等.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 ,8 (3):293-295.
[2]劉玉清.醫學影像學展望及發展戰略[M].杭州:浙江科學出版社,2001.
[3]Margulis AR, Sunshine JH .Radiology at turn of the illennium[J].Radiology,2000,214:15-23.
[4]張俊祥,儲德開.提高《醫學影像學》教學質量探討[J].實用全科醫學,2004,2(3):246-247.
[5]游箭,黎海濤, 陳偉.實行醫學影像學多媒體教學的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02,4(3):195-196.
[6]楊小慶,陳儉,靳激揚,等.醫學影像學專業多媒體課件設計與應用[J].現代醫學影像學,2000,9 (6):279 - 280.
[7]李子平,張中偉,孟悛非,等.醫學影像診斷學幻燈模式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2,16(1):22-24.
[關鍵詞] 醫學; 影像技術; 規范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 R4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1-89-02
隨著醫學基礎理論、信息科學、醫用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迅速發展,醫學影像設備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不斷拓展新的領域,并向廣深發展。我國地域遼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不同醫院的醫學影像技術設備和水平有較大差異,即使在同一醫院也可能使用多種型號的檢查設備。同時影像設備使用是各自為政、相互否定、互相對立,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是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根源之一。而醫學影像技術與臨床學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也應不斷完善規范化建設,達到診斷治療的要求。要真正做好醫學影像技術規范化建設工作,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領導重視,提高認識
首先必須使規范化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認同,使各級領導認識到規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及嚴肅性,對該項工作給予充分重視和支持,使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同時做到責任到人,在具體工作中認真做到定人定崗定責任,這樣只要出現問題就可由相關人員具體負責解決處理。
2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抓好落實
首先按照國家《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法》、衛生部《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應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有關條例,要求各級各類從事影像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對于新進人員要求具備一定基礎理論的前提下,及時申報重點培訓各類專業許可證,參加有關國家級考試考核,持證后方可正式上崗。各影像科都應有完備的醫療設備質量管理制度、監督機制、故障應急預案、維修檔案等質量管理制度,使影像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學化、有章可循。設備保養制度、設備維修申請制度、限期修理制度上墻,并抓好落實。對各項檢查的原則、步驟、方法、程序、結果、照片質量、報告書寫規范、發放報告流程、復查流程等等影像檢查進行質量控制,量化管理,以便達到改善影像人員的專業水平,規范各影像檢查的標準化流程以
及影像科的科學化管理之目的[1]。
3 加強技術人才的素質建設
眾所周知,醫學的發展是以醫學設備的發展為前提的。站在現代醫學影像學知識及技術飛速發展的高度,深刻理解醫學、工程學和技術學的多元結合是當今醫學影像學迅速發展的重要保障?,F代醫學影像學科應以醫師為主,高素質的專業群體,加上各專業合理的梯隊建設是未來科室發達興旺的根本。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參加各種在職培訓學習、進修深造、遠程醫學教育網絡、專業學術活動等,重點學習與普遍性學習相結合,必要時外派技術骨干到國內外強勢學科進行重點學習,視情況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授課,進行普遍性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去適應,才能進一步進行應用和開發,合理、高效地使用新設備。加強培訓,持證上崗。通過學習提高全體醫、技、護人員對影像工作的認識,從科學角度來看待該項工作。堅持人才是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培養與引進并重,加速培養年輕的后備力量,按照國際慣例進行不同等級醫師、工程師、技師的規范化培養,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不斷優化影像系統的人才隊伍結構,增大碩士和博士比重,使人才結構合理。如本系統無合適人選,寧可從國內外公開招聘,千萬不可遷就某個人或局部利益,否則定會阻礙學科發展,甚至對學科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2]。當然還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公民道德、素質教育為核心,不斷探索和拓展醫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努力實現醫師思想政治素質的不斷提高。
4 合理使用設備
要以最小的、合理化的費用達到快而準確地診斷疾病為目的,為患者盡量減少負擔,充分利用先進設備。在影像學領域內各項檢查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借鑒性,要在應用上盡量做到刪繁就簡,互相補充,這樣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診斷水平。同時醫生應如何合理使用這些高科技設備,既能準確及時地診斷病情,又能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這就必須依據實際情況,掌握各種設備的優缺點,在一定范圍內合理地使用各項影像設備,提高圖像質量。
5 明確工作流程
扣緊從接診到發報告的每個環節,盡量縮短各環節的耗時,利用信息的傳遞,使每個環節運作流暢。同時對當日工作量、各機房工作量等進行統計,使各影像設備得到更好的發揮。
6 完善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
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格式是一種形式,它反映的內容必須要符合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要求。縱觀目前國內外的診斷報告書,形式各種各樣,大小與繁簡程度也不一致。這就要求醫學影像科室人員要通過審閱病歷,了解病情,全面觀察,系統分析,結合臨床進行鑒別、對照、綜合,按照規范化的基本格式寫出報告做出結論。
7 加強規范化防護
首先應健全防護管理機構及工作人員防護檔案,在勞保、休假上給予照顧,落實責任、常抓不懈[3]。要熟悉設備的性能,掌握設備操作規程和防護知識,堅持使用最優化的原則[4],購置鉛圍脖、鉛圍裙,添置鉛帽、鉛眼鏡及各種必備的防護用品,對于工作間無鉛門的及時給予安裝,各檢查門前增加電離輻射標志,各機房門外增添有文字注釋的工作指示燈,并和設備聯動。盡量減少患者和自己不必要地照射。對每一患者的治療總劑量、治療次數和重要器官的劑量進行監控;攝片時,對受照部位的面積應嚴格控制在僅大于膠片(或電子暗盒)面積的10%范圍內,并使用濾板[5]。對同位素室核醫學科放射源實行嚴格進貨,嚴格保管,嚴格登記,對放射廢棄物嚴格按規定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8 討論
醫學影像學對臨床醫學的發展及臨床工作的開展都是舉足重輕的,重視其建設與發展,必將對臨床醫學的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我們應該本著“以患者為本”的原則,重視各個環節的工作,盡快把醫學影像技術工作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上來,使醫院的資源合理利用、接近并達到國際標準,必將對臨床醫學的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為讓更多的百姓受益創造條件,為醫院的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戴建平,祁吉. 醫院管理學(醫學影像管理分冊)[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67-108.
[2] 劉玉清,醫學影像學發展方向和學科探討[J]. 醫學文選,2002,2(1):2-3.
[3] 段閔江,張壽清,王咨士. 加強醫院放射衛生防護規范化管理的做法[J]. 預防醫學雜志,2006,2(24):53.
[4] 張太生. X線使用最優化問題[J]. 實用醫技雜志,1996,3(1):34.
[關鍵詞]醫學影像技術 課程設置 技能培養
[作者簡介]劉穎輝(1966- ),男,吉林白城人,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二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醫學影像設備教學及維修、高等醫學職業教育。(吉林 白城 13700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4-0139-03
2005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職高專專業目錄》(試行)“規定了專業劃分、名稱及所屬職業技術門類,反映了職業技術人才的業務規格和培養目標,是國家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進行宏觀管理的一項基本的指導性文件,是指導高等院校設置、調整專業、制訂培養方案、組織教育教學和人才預測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在該《普通高職高專專業目錄》中,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的招生專業由原來的可以開辦相關醫學類專業調整為只能開設醫學技術類專業。在《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醫藥衛生類)目錄專業簡介》中,對醫學技術類中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環節作出了界定:“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從事臨床影像檢查、診斷與治療技術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核心能力:醫學影像檢查與治療技術。專業核心課程和主要實踐環節:人體解剖學基礎、醫學電子學、診斷學基礎、內科學基礎、外科學基礎、醫學影像診斷、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核醫學與放射治療、醫學影像設備原理及構造、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痹摵喗橹信囵B目標強調高職高專院校醫學技術應該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而非學科性人才。學生所具有的專業核心能力是影像檢查與治療技術。為了適應新的需求,高職高專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只有改革傳統的課程設置,才能應對新形勢對高職高專院校的挑戰。
一、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對課程設置闡釋
課程設置主要是指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和課程內容安排的科學性。課程結構的合理性指各門課程之間的結構合理,包括開設的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和各課程之間的有序銜接,能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與訓練,獲得某一專業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課程內容安排的科學性指課程的內容安排符合知識論的規律,課程的內容能夠反映學科的主要知識、主要的方法論及時展的要求與前沿。課程設置必須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它是一定學校的培養目標在一定學校課程計劃中的集中表現。
(二)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目前的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課程結構不合理。沒有合理定位影像技術專業課程。目前大多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不是脫胎于原來的中專學校,就是參照醫學類本科院校課程,很少做必要的調整,有的學校甚至是因人設課,能夠真正深入社會調查市場需求和用人動態而調整專業計劃并合理設置課程的高職高專院校很少。課程科目的設置往往偏重醫學類科目,學時分配不合理,單純理論性學時過多。通識類課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開設不合理,通識類課程和專業基礎課所占比例過大,人文類課程太少或幾乎沒有開設。教材的選擇兩極分化,不是沿用中專的教材,就是采用本科醫學類的教材,不能反映學科的主要知識、主要的方法論及時展的要求與前沿,這就導致學生所學不多或難于消化吸收,不能符合培養高級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2)輕實踐環節,重理論課講授。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是高級應用技術人才,而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不注重實踐,單純突出理論課的講授作用,多數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并不重視實驗環節,認為實踐內容只是理論內容查缺補漏的方式而已,沒有固定的實踐課程安排,實踐內容安排的隨意性大,缺乏系統和科學性,完全達不到實踐課程在技術類課程中所應該具有的巨大功效。而且實踐環節往往集中安排在理論學時之后,學生只是單純按照試驗大綱或實驗指導進行操作,極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意識,導致學生喪失了實踐中的探索、鉆研意識,對知識的掌握停留在表面層次上,最終培養出來的只能是基礎知識不牢動手能力又差的學生。(3)采取單一的考核方式,考核結果不能作為全面衡量學生能力的依據。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因為升格于中專學校或脫胎于本科院校,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仍舊沿襲原來學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單一的考核方式,側重理論知識的考核,對實踐環節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單憑理論考試成績確定學生的優劣,學生的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被忽略不計,學生在學業上掌握的程度不能被全面客觀地評價。從這種考核方式上反映出的教學質量情況難免以偏概全,失去準確度。
二、應對新形勢,優化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醫藥衛生類)目錄專業簡介》中所界定的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醫學技術影像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僅僅突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用性和綜合性還不夠,更要建立科學、系統和完善的實踐培訓體系。在課程設置中除加入人文知識內容外,還應該通過課程的設置,提高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課程選擇上應立足于高職高專院校
由于高職高專院校大多提升自中專院?;蛎撎ビ诒究圃盒?,加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特殊性,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和教學內容不是相對滯后就是脫離高職高專院校實際,處于探索與實踐階段的高職高專院校課程建設還是參照傳統的醫學類專業的課程建設模式,不能脫離母體的羈絆,所做的只是在課程科目的數量和難度上加以減少和降低,而沒有開設適合高職高專的課程。為了適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服務社會的職能,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結合專業特點和市場需要,優化原有的課程設置,脫離醫學類專業的課程體系,創設新的課程,增開一定門類的技術類課程。結合服務區的需要和本院校的資源與優勢,大力發展校本教材。教師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有所取舍,側重實際應用技能的展示與講解,適當減少單純的理論研究。
(二)醫學技術類專業的特點是課程體系基石,實踐內容所占比重過小
合格的高級應用技術人才是高職高專醫學技術類專業培養學生的主要目標,是影像技術專業課程設置開設成敗的關鍵。科學、完整、合理的課程體系應該建立在工學醫學結合基礎之上,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根據就業市場用人需求,通過讓學生及早接觸與熟悉工作崗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及實踐操作技能。同時要兼顧學生職業能力可持續提升,培養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契合專業特點,要以影像技術崗位職能培養為出發點
教師安排教學內容,必須充分考慮到醫學影像技術類專業工作職能要求,改革傳統的以理論內容為主忽視實踐教學的教學方式,根據醫學影像技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崗位的職能要求等選取課程內容。在課程內容的編排上,本著“理論內容是實踐能力的基礎,實踐能力是理論內容的升華”的指導思想,明確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關系,從而達到培養高級應用技術人才的目標。時刻以問題為基礎,知識教育與職業資格考證相融合,教學中采取院校與模擬醫院和附屬醫院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學校影像中心和現代化教學設備及附屬醫院專業崗位的人力、設備等優勢,把部分理論課堂內容直接搬入模擬教室或到附屬醫院影像科室去講授,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真實的學習場景。
(四)以堅持技能培養和工作相結合為出發點,積極推進整體課程實施
在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中,應該在傳統講授方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路,注重學生校內學習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做到校內學習和實際崗位工作需求的統一。在專業技能課程方面,采取理論為點,實踐鋪開的方式,采用任務型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應用為載體,以注重培養學生具體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能力為目標,為學生理論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可持續提升提供一個有效和良好的途徑。
采用模塊化教學方式,將醫學技術類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為一個總教學模塊,參照綜合醫院影像科的設置來設置子教學模塊,也就是各門課程所包含的章節。這樣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上就會避免出現錯位現象。學生在系統學習掌握好實際操作后既可勝任醫院影像科的某一個職業崗位工作,學校也可根據各級醫院影像科不同的職業崗位需要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技能。這樣,既便于安排各門課程的教學進程,又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發展及就業崗位意向重點選擇一個或幾個課程模塊,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
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淡化成績觀念,提高能力衡量分值。采用筆試+ 技能操作+ 平時作業+ 實踐報告的綜合考評方式。通過測評,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術能力。重視實踐考核的績效分值,使其考核總分值與理論考試成績權重相等。考核內容以醫學影像技師所應掌握的技術標準,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加大實踐教學內容的比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實踐性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有著它自己的獨立性,通過加強實踐教學能夠印證學生在理論課中掌握的理論知識,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著日常理論教學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過加大實踐教學在課程設置中的比重,能有利于“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實踐性教學所包含的實驗、實訓與實習三大環節中,不但要認真編制實踐教學大綱與計劃,還應該對實驗內容及方法進行合理改革調整,在實驗中,指導教師一定要精于演示,才能帶動學生,促進學生的實際技能操練??梢圆捎胷ole playing的方式,在實驗與實訓中讓每兩位學生結成訓練對,分別扮演醫生和患者的角色進行操作訓練并互換角色,教師對于學生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給予指導。實踐教學是影像技術專業的重點和難點,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 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應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還應該適當增加實訓教學,每學期抽出一定的時間,以“模擬醫院的方式將醫學模擬設備應用于影像技術專業技術實踐教學, 倡導以貼近醫院的真實環和更符合醫學倫理學的方式開展實踐和考核”?;蛘邘ьI學生到附屬教學醫院,充分利用醫院的影像設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臨床實際操作技能。在臨床實習教學中,充分安排學生在三級以上具備CT、MRI等大型影像設備以及具有較高診斷和操作技術水平的教學醫院實習,開展技能實訓,讓學生在崗位的氛圍中印證所學專業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健全實習管理制度,確保實習質量。
(六)立足校本實際,深化豐富教學資源
課程設置的成功依賴于學校提供的教育資源。首先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的整體素質決定了課程的實施。作為應用型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富有前瞻性,能夠站在技術的最前沿,要充分掌握本行業的工作背景和行業發展情況。院校在師資的培養上要注意突破教師的單一教書職能,積極鼓勵教師到醫療衛生行業的一線進行充分的理論實踐,豐富教師的專業素養。同一門課程可以由不同的教師承擔,互幫互學,取長補短。院??梢愿鶕枰侠淼卣邕x本行業優秀人才做兼職教師,與專任教師發揮各自所長,共同承擔課程的教學任務。
積極研制與開發校本教材,從本院校與服務區的實際出發,增強專業課程的適應性。在《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醫藥衛生類)目錄專業簡介》中,鼓勵各個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學校的特色課程。而目前大多院校的課程建設研究只是初級階段,基本是沿用原來的老教材,目前還沒有使用效果更好、具有影響力的教材。所以院校應該根據影像技術專業的特點,大力進行校本教材的開發。根據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特點和職業崗位的要求,可以由院校和附屬醫院共同合作編寫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特色教材及與之相配套的實驗、實訓指導書,并由附屬醫院共同承擔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與實訓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和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模式,以提高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為目標,為畢業生在各級醫院就業做好更充分的崗位適應準備。鼓勵教學一線教師積極采用國內外同類課程的優秀教材,通過對該教材內容的吸收與消化,并結合本校實際和專業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和進行校本化處理,提高教材的適用性。體現醫學影像技術類專業的特點,理論知識宜廣不宜深,實踐內容要以就業崗位職能為依據。充分利用學?,F有的教學資源,同時加大資金投入,購入先進的教學設施和相應的實驗設備,充分滿足教學需要。
人類已經邁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各類醫學人才的需求急劇加大,所以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必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應對新的機遇,高職院校醫學影像專業必須深化課程改革,了解課程結構的現狀,深入分析其不足,對現有課程結構體系進行變革,按照有關依據和原則構建合理的課程結構,以培養一大批適應市場需求的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宏毅.高職高專教育課程體系的構想[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9).
[2]劉燕,羅英輝.新形勢下高職高專藥學教育課程設置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7).
[3]強琛,尹曉寧,陳楠.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設置與考試改革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
[4]武丙云.培養面向社區服務的實用型醫學人才[J].衛生職業教育,2010(7).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課程設置;問卷調查
1醫學影像學專業課程開設需求量表的設計
以我國醫學影像學專業為基礎,結合南方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川北醫學院等院校的醫學影像學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參考歐美一些國家的課程體系,制訂出醫學影像學專業課程開設需求量表初稿,并咨詢多位從事醫學影像學的專家,經過兩輪咨詢,確定調查量表,表中列出醫學影像學專業培養準備開設的課程,并應用該量表對部隊和地方從事影像專業醫師中進行調查。
2調查對象與方法
2.1調查對象
對部隊和地方從事影像專業的醫師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量表128份,其中高級職稱醫師9份,回收有效問卷9份;中級職稱醫師53份,回收有效問卷53份;初級職稱醫師66份,回收有效問卷66份。
2.2調查與統計方法
調查采用發放問卷的方式,要求調查對象對各門課程給出重要性(重要性采用Lik-ert五級評分,5分非常重要,1分非常不重要),數據采用Excel錄入,SPSS21.0統計分析,使用統計方法為Kruskal-Wallis檢驗(H);各類調查對象對各門課程的意見重要性按高級職稱0.4、中級職稱0.4、初級職稱0.2的權重計算,該權重計算方法在制訂量表時同時經過專家咨詢確定,各類調查的意見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檢驗[1]。
3結果
在45門課程中,平均得分4.5分以上6門,占13.33%;4.0~4.5分的23門,占51.11%;3.5~4.0分的12門,占26.67%;3.5分以下的4門,占8.89%。排在前10位的課程為: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臨床醫學、介入治療學、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癥狀學與鑒別診斷學、放射治療學、野戰外科學、野戰內科學、戰場救治。三類調查對象對各門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高級職稱醫師與中級職稱醫師意見的相關系數為0.813,高級職稱醫師與初級職稱醫師相關系數為0.685,中級職稱醫師與初級職稱醫師相關系數為0.897。認識不一致的有:初級職稱醫師和中級職稱醫師低于高級職稱醫師的有:野戰內科學、物理診斷學、軍隊衛生裝備、生物武器醫學防護、軍隊衛生學、軍隊衛生勤務學、衛生信息管理、中醫學基礎、衛生經濟學;初級職稱醫師低于高級職稱醫師的有:野戰外科學、戰場救治。
4討論
45門課程中有29門得分在4.0分以上,這些課程與醫學影像學專業的關系緊密,既涵蓋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專業知識,又體現軍事基礎特點,應當設置為主干課程,突出素質教育、專業技能和軍事能力的結合。排在后10名的課程多是在醫學影像學本科能力階段需求較少的課程,不一定作為該專業的必修課程。但經過專家研討,考慮到醫學影像學學習工作中,對臨床各??浦R的需求,建議將傳染病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口腔科學的基礎知識部分也作為必修課程學習。
4.1完善課程體系
堅持以專業需求為牽引,突出體現專業核心能力的主干課程,強化支撐長遠發展的基礎課程,充實引領前沿的新興課程,堅持專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實際需要什么就練什么,推動教學與實踐深度融合、課堂與診斷現場精準對接。醫學影像學是一門需要密切結合臨床專業知識的學科,在專業課程安排及內容選擇中,盡量減少不同課程中重復的教學內容,整合類似課程和相關知識,促進學生將臨床和影像知識相結合并互相轉換,從宏觀微觀等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問題[2]。
4.2優化學科布局
深入分析院校自身特點,把準學科建設主攻方向,抓緊改造傳統學科,積極培育新興專業,推動學科專業集優整合、升級換代。作為部隊院校,培養的醫學影像學專業人才,將承擔部隊和地方的多種任務,因此不僅必須具備高水平科研和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有過硬的軍事能力素質。所以在建設課程體系時,既要考慮專業知識技能、核心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軍人基本能力素質的養成。除此之外對不同學年的課程安排,要在兼顧學生學習強度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內容和順序,以達到知識結構的正確和完整性[3-4]。
4.3創新教學方法
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大力推行啟發式、開放式和模擬化教學,促使學生理論向實踐轉化、知識向能力轉變。在設置課程體系尤其對于專業課,要增加實踐教學在課程中的比例,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注重傳統注重理論教學轉向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5]。
關鍵詞:臨床 實訓基地 示范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15
北海市衛生學校(原北海市合浦衛生學校)始建于1958年,屬衛生行業主管公立中等職業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廣西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2007年學校被自治區衛生廳確認為廣西第三批全科醫學教育理論教學培訓基地,附屬醫院確認為臨床技能培訓基地。2012年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绷㈨椊ㄔO單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是重點建設專業,附屬醫院是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作為特色項目重點建設。北海市衛生學校附屬醫院既是師生參加社會和技能實踐的重要實訓基地,也是對應衛生產業的經濟實體。多年來,附屬醫院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服務地方經濟作出貢獻。
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1975年開辦,具有四十多年辦學經驗,初期稱為放射醫士專業,進入新世紀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創新,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已經發展成為我校的特色重點專業,2005年被廣西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全區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2013年我校中等職業教育醫學影像技術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竣工并順利通過廣西自治區教育廳驗收。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年招生人數較多(250人/年),在校生規模較大(686人)的專業,培養了廣西醫學會影像技術委員會主任李文美、副主任鐘易等一大批區內該專業杰出學者、專家和技術人才,據統計,全廣西大部分醫院縣市級放射科主任和副主任均為我校該專業畢業生。
北海市衛生學校始終把衛生中等職業教育和醫療服務協調發展、互相促進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基本方略,教產結合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和醫療服務質量重要的抓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需要X線機、DR、CT和超聲等大型醫療設備作為教學設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人員和環境要求高,診斷治療和技術操作人員準入認證、人員防護、環境防護以及患者防護等都非常嚴格,如果沒有附屬醫院作為臨床實訓基地依托,實行教產結合,這些大型醫療設備就單純作為示教教具,必定造成資源浪費,生均教學設備均費用很高,學校難以維持運轉。反之,如果以附屬醫院作為臨床實訓基地依托,實行教產結合,學校對附屬醫院實行一體化管理體制,不斷完善醫學教育功能和醫療服務功能,一方面開展醫學應用性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大型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益,降低了教學投入成本,增強了學校經濟實力;另一方面教產結合的收益除滿足附屬醫院的發展外,還投入到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附屬醫院作為師生參加社會和技能實踐的重要實訓基地建設,附屬醫院的建設和發展壯大,就能很好地展示學生日后將從事的衛生職業前景,起榜樣示范作用[3-4]。
1 建設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實訓教學硬件
學校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培訓、科研四位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設置有門診部、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口腔科、麻醉科、中醫科、理療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業務;醫技部門開設藥劑科、放射科、CT室、超聲診斷科、心電圖室、腦電圖室、胃鏡室、病理科等科室,開設病床數336張。附屬醫院加強與醫學影像技術等辦學專業的實訓基地相關建設,建好示教室和所有實習生值班室,安裝了超聲診斷科教學閉路電視錄制和轉播系統,完善醫學影像PACS系統,真實的醫療服務場景和衛生職業服務流程等為師生參加實踐訓練提供保證。還新建了兩個各擁有30臺計算機,配備投影設備的醫學影像診斷一體化實訓室,新建了每個擁有8套先進B超設備、電腦捕獲實時圖像可大屏幕投影演示的超聲診斷實訓室,各科室均安裝多媒體大屏幕投影并連接校園網,可隨時調用包括附屬醫院實時CT、DR、超聲影像等網絡資源中心的教學資源上課,這一系列的建設投入有力地保證了一體化教學的實施,也保證了學生充分實踐的機會。
2 改革實訓實習課程和創新實訓實習管理
以附屬醫院為依托,學校率先中職學校中應用問題教學法等現代先進教學方法,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按“模塊化”教學,完善階段實習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法、重新編寫實習生手冊,優化和量化階段2周階段見習和頂崗實習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法,完善實習管理相關制度教學模式,實施2周階段見習和頂崗實習。以附屬醫院為依托,教產結合,學校創新教學方法,讓部分專業課教學在附屬醫院實施,通過工學結合,改變原來單純理論教學后再實驗的教學方法,引入“導生制”、“助教”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4-5]。以附屬醫院為依托,教產結合,學校在完善校際共享、校企共享、師生共享、滿足專業發展需要的教學資源庫,構建以崗位能力職業準入和職業發展為目標、以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取得進展。
3 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學校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教產結合,增強教師動手能力、知識傳授能力、現場指導能力等,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學校建立附屬醫院專業人員教學輪崗和兼課機制。制定相關制度激勵專業人員承擔實踐教學任務與獲取教師資格證書和中職教師系列職稱,采取雙職(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放射科、CT室、超聲診斷科和心電圖室等業務科室主任)或掛職的措施,培養學校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教師擔任附院科主任和兼職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其潛能,認真做好教學工作和醫療服務,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臨床經驗、優良的教學效果和突出的科研能力獲得社會和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教師不僅熟悉操作過程,而且精通原理,并能教會學生;教師不僅將生產、管理、服務知識應用于生產,而且將這些知識能有效地再現、傳授給學生。以附屬醫院為依托,教師應用問題教學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很好地順應教學方法改革的要求,一方面,大大提高教師自身的動手與實踐能力、生產實際問題的解決與分析能力、指導實訓與現場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水平,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探求改革課程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實現培養實用型衛生人才的目標[4-5]。學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現擁有具備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又具備衛生專業技術職稱的“雙師型”教師二十多人,教師實現了從傳統經驗型教師向現代學者型、反思型、研究型教師轉變。。
4 改革學生評價模式
傳統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評價模式較籠統,專業條塊分割,無細化和量化標準,難以實現與崗位所需的技能對接。以附屬醫院為依托,教產結合,重新制訂實習生出科成績評定辦法和實成績評定辦法,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習生和評價標準,建立以能力為核心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綜合評價模式。學生要掌握多門知識,還要掌握本專業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和技術。同時,也要掌握相關專業、行業的知識、技能、技術,并能將各種知識、技能、技術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因此我們以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為標準,以橫向為主的模塊式課程體系,強調的是職業崗位、技術的專項性、操作性和應用性,學校通過對該專業技能操作崗位細分,制定了X線攝影技術、肝膽超聲掃描技術、心電圖檢查技術等專業技能考核評分標準。組織實施專業技能操作考核,通過這些考核,對學生實施客觀、標準的量化考核,保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質量。學校還舉辦全校醫學影像專業技能操作比賽,激勵學生參加實訓興趣的積極性。學校還建立以理論考、實驗考、實訓考、用人單位考和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評價為主的綜合評價模式[3-6]。
5 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具有聯系實際、知能并重和啟發誘導等特點,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又不乏高深的理論,而且有很強的實踐性[3-4]。課程設置為培養目標服務、教學內容為專業服務、理論系統為操作實踐服務,突出能力的培養。以附屬醫院為依托,教產結合,通過真實病例、實際工作場景和儀器操作,教學具富有能動性和創造性,有效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將書本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工作能力。為節約教學時間,保證學生充分實踐,我校大力推進醫學影像專業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醫學影像網絡教學資源中心的資源,貫徹多媒體視圖直觀教學、多圖縱橫對比、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精講多練、調動學生參與等教學原則。學校加大投入,增加了超聲診斷學課時和增開心電圖診斷學課程。傳統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比較籠統,各學科課程條塊分割,難以實現以崗位所需的能力對接[3-5]。傳統的教學大綱專業課程設置超聲診斷僅安排72學時,只能達到讓學生了解的水平, 因此要真正達到熟練的層次必須依托附屬醫院,增加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時,尤其是實訓課時,我校實施的教學計劃中超聲診斷學調整為144學時,理論實踐比為1:1。傳統的教學大綱中無心電圖診斷學教學要求,因為該門技術在基層已經普及應用,我校在選修課程模塊中安排114課時[7]。通過教產結合,醫學影像專業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醫學影像網絡教學資源中心的資源,貫徹多媒體視圖直觀教學、多圖縱橫對比,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克服從模具、課堂練習轉為真實人體操作和實際場景的恐懼心理,而且方便了在校生及早接觸社會,貼近崗位。制訂完善新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草案),創新教產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醫學影像專業新課程表,完成效果評價報告,構建模塊化和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完善“教產一體、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由于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只要一人當班即可同時兼X線、超聲和心電圖儀器操作和常見病看圖診斷工作,實際操作能力強,深受鄉鎮醫院和社區醫院的歡迎,很多在實習階段學生就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工作合同,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當年對口就業率達到了95.4%。[5-7]
隨著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迅速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點大量增多,規模擴大,設備更新,大多配備了X線、超聲、心電圖等輔助診斷設備,基層醫學影像專業人才需求量明顯增加。今后我們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建設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機遇,產教結合,加大投入,促進作為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的附屬醫院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醫療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功能進一步完善,促進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進一步發展,充分發揮我校醫學影像專業的辦學優勢,培養更多勝任基層衛生服務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充分體現衛生職業教育的功能,彰顯示范校的特色,造福百姓。
參考文獻:
[1]劉偉,曾以初,陳承軍等.深化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培養適應基層的多能人才[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7):33-34.
[2]劉偉,曾以初,曹俊.醫學影像網絡教學資源中心的構建和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6):67-68.
[3]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4]肖智謙,陳碧瑕,邱瓊華等.實現教師角色轉換,在中職衛校中推進問題教學法[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2):31-33.
[5]肖智謙,陳碧瑕,劉偉等.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衛生職校的應用[J].廣西教育,2009,(18):39-41.
[6]肖智謙.教產結合,建設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J].時代教育,2013,(11):112-113.
[7]劉偉,肖智謙,邱瓊華.電圖診斷視圖直觀加問題驅動教學法實踐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8):76-77.
作者簡介:肖智謙(1968-),男,漢族,廣西合浦人,醫學碩士,臨床醫學高級講師,副主任醫師,北海市衛生學校附屬醫院院長,國家執業醫師臨床實踐技能考試考官,連續從事中職衛校教學二十多年,是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廣西北海 536000
林斯文,北海市衛生學校,廣西北海 536000
1.醫教結合,提高醫學影像技術學教師團隊的技能。醫學影像技術課是最具顯著特征的培養動手能力的實踐性課程,教師要有過硬的技能才能實實在在地上好本門課,該團隊教師注重醫教結合,切實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實行院外醫教結合。學習與進修是提高教師技能的常規手段,在此基礎上,該團隊教師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較長期地實行院外醫教結合。一位擔任超聲技術課的老師一直在附屬醫院連續上班11年,一位擔任放射技術課的老師多年來一直在本市中醫院上班,數名老師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醫院上班。
1.2整體實行院內醫教結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醫學影像教研室全體教師到附屬醫院放射科和超聲科統一排班值班,整體實行院內醫教結合,通過臨床“大練兵”,提高了處理臨床病人的能力,豐富了臨床案例,為突出技能教學打下了基礎,教師們講課生動,設計實驗、實訓更切合實際,達到教學與實際的“零距離”,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2.教研活動,針對臨床需求剖析教材實踐性知識點,明確教學重點
該團隊教師融入臨床工作后,對現階段專業崗位現狀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業務活動中緊緊結合臨床實際,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節的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實踐性知識點。此時,在制定教案、書寫講稿、制作課件及實時授課等教學各環節活動中以此為中心來進行,明確教學重點。這樣,徹底改革舊時課前準備模式,保證了課前準備突出技能,有效設計各環節的教學文件,做到所講的每一個理論都要聯系所指導的實踐,理論知識與實踐緊緊相扣,保證了所授知識點對臨床應用的指導價值。該課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訓練特征的課后練習題,形式多樣且與國家上崗證統一考試接軌,內容切合目前醫院發展實際需要。
3.突出臨床實訓,提高學生技能。
3.1多手段設計訓練方案。醫學影像技術課特別注重實踐技能訓練,根據大綱要求,設計多手段訓練方案。大體分為基礎性實驗和操作性實訓,分別采取教師示教、學生訓練、小組配對(醫生與病人)訓練等方式,實驗實訓時間分為課堂訓練、課間訓練和周末節假日訓練,實驗實訓場所分為校內實驗室和附屬醫院臨床實訓場所。在執行大綱的基礎上對重點章節增設了實踐技能訓練與考核。如“普通攝影”一章,設計了一百多個攝影位置,印制了書面的操作考核標準、考核評分標準、補訓練計劃,學生單人進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節地過關,切實保障每位學生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進入后續章節的學習。
3.2拓展實訓場所。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能,醫學影像技術課的實驗實訓由原來的校內實驗室擴展到附屬醫院放射科及超聲科進行,校內實驗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礎性實驗,附屬醫院放射科及超聲科主要用于安排臨床操作性的實訓。醫學影像教研室整體實施醫教結合以后,為安排學生到本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和超聲科提供了條件和保障,在協調安排好臨床工作和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到醫院實訓,現場病人真實,身臨其境,實時操作,效果好。
4.崗前培訓,與畢業實習接軌
數年來,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離院實習前安排了崗前操作培訓與考核,針對實習操作科目進行實訓指導與檢測,人人過關。對檢測不過關者須補操作訓練,合格后方可安排實習。此舉有助于學生到實習單位后很快進入崗位角色,受到實習單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醫院資源,提高學生技能
醫學影像技術課長期、系統聘用市內三家醫院影像科中級以上的醫技師擔任部分專業技能課教學和見實習帶教工作。外聘教師富含實踐成分的授課內容與方式促進了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彌補了如MRI、DSA和核醫學等我院目前無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科目的實踐性教學;外聘教師結合崗位工作實際,創造“身臨其境”的教學意境,體現了教學與崗位的“零距離”,學生專業熱情高;同進加強了師生感情,方便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師所在醫院見實習。
二、創新點:該成果的創新點:凸顯實踐技能特征,教學活動過程各具特色。
1.教師提高技能的醫教結合手段有特色:整體醫教結合,大面積提高教師技能。學習與進修是提高教師技能的常規手段,而該團隊教師則重點采取醫教結合“大練兵”手段。部分教師先期、分散到市醫院及市中醫院進行院外醫教結合,從2007年下半年起全體教研室整體實行院內醫教結合,系統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學之余參與臨床實踐,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2.緊扣臨床剖析教材知識點有特色:保證每個知識點的臨床指導作用。該團隊教師融入臨床工作后,對專業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設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緊緊結合臨床實際,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節知識點,保證了解析出的知識點對臨床應用的指導價值。深層次知識點的剖析,保證了課前準備的突出技能,為授課、實驗實訓提供了重點。作為設計教案、制定講稿、制作多媒體課件等結合臨床實際有效調整理論與實訓的關系。多方法授課,突出技能知識的講授與操作訓練。
3.設計技能考核及崗前訓練有特色:促進學生進入臨床盡快上崗。數年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課對重點章節都增設了課間的實踐技能考核,單獨制表,有技能操作標準,有考核評分標準,有補訓練計劃,切實保障每位學生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進入后續章節的學習。數年來,在該專業學生離院實習前安排了崗前操作培訓與考核,針對實習操作科目進行實訓指導與檢測,人人過關,有助于學生到實習單位后很快進入角色,受到實習單位的肯定。
4.拓展實訓場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能,醫學影像技術課的實驗實訓由原來的校內實驗室擴展到附屬醫院放射科及超聲科進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礎性實驗,后者主要用于安排臨床操作性的實訓,到醫院實訓,現場病人真實,身臨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資源提高學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醫院醫技師任教,實踐生教學效果顯著。醫學影像技術課長期、系統聘用醫院影像科中級以上的醫技師擔任部分專業技能課教學和見實習帶教工作。外聘教師實踐性強,教學身臨其境,實現了教學與崗位的“零距離”,學生專業熱情高;對如MRI、DSA和核醫學等我院目前無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科目教學提供了彌補措施;加強了師生感情,方便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師所在醫院見實習。
三、應用情況:該成果的應用與推廣正在不斷深化之中
1.已應用情況
該成果已用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四個年級八個班級434人的《醫學影像技術學》教學中,經突出技能的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實習后進入角色快,處理病人能力強。去年以來省級實習醫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級實習醫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區縣醫院工作近30人,該專業連年就業率均接近100%。通過醫教結合,教師們提高了臨床操作技能,豐富了實踐性知識,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一名教師主持進行了“整體結合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獲我院教學成果二等獎。一名教師通過將臨床實踐的體會與教學聯系,撰寫的《大型醫療設備MRI、CT、DSA、DR等檢查影像技師診斷意識的培養》一文在全國醫學影像技術教研學術會上大會發言交流。多年來常年外聘教師,利用外部醫院資源參與教學,教學實踐性強,學生熱情高;彌補了我院目前無校內實訓條件科目(如MRI、DSA)的實踐性教學;提供了學生到外院實驗實訓的條件,拓展學生實訓的時間和空間。數年來利用外院資源教學,取得了經驗,一名教師撰寫的經驗總結論文《常年外聘醫院影像科人員任教的管理體會》于2008年8月在貴州遵義召開的全國醫學影像技術教研學術會大會發言,并獲一等獎。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團隊匯集實踐教學成果,建成《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省級精品課程,并已將該成果運用于本專業各班的教學中。從網站上閱讀比較及同行專家評價,與國內同課精品課程相比,我院該精品課程在教案設計、課后練習、多媒體授課等方面均突出技能,從內容到形式顯現特色。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團隊于2008年10月評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