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時間:2023-09-25 11:40: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前言
鄉村振興戰略旨在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農業保險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減貧、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從建體系、抓重點、求創新、強基礎四個層面進行了頂層設計,并提出要持續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增加農保險種、有效提升覆蓋面,科學確定保費補貼機制,增加財政補貼種類,探索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保險,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甘肅省作為脫貧攻堅難度較大的省份,2020年已如期完成脫貧摘帽,但仍然要把鞏固脫貧成果、防范返貧惡化作為重點工作。因此,加強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研究,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二、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一)農業保險覆蓋情況
近年來,甘肅省農業保險整體發展情況良好,各項指標穩步上升,覆蓋率逐年增加。保費收入從2013年的5.73億增長到2020年的19.13億;保費賠付額從2013年的3.07億增加到2020年的15.72億;賠付率從2013年的53.56%增加到2020年的79.68%;保險密度從2013年的37.06元提高到2020年的131.52元;保險深度從2013年的0.095%增加到2020年的0.219%。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近三年甘肅省累計簽單保費44.5億元,共賠付28.3億元,其中直接受益農戶301.5萬戶次,有力支持了農戶的穩定增收和特色產業的良好發展。但據甘肅省2020年農戶參保戶數計劃表顯示,全省申報參加農業保險的農村居民7203939人、1830158戶,[1]僅占全年農村居民20460133人、5055097戶的35.21%和36.20%,也反映出甘肅省農業保險的普及率還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
(二)農業保險經營模式
農業保險因農業的弱質性而具有收益外部性、高風險性、高賠付率、高技術要求等特點,被界定為半公共商品,世界各國對其發展也都采用“市場+政府”“自愿+強制”的雙向引導。我國自2004年試行“有政府補貼的商業化農業保險”,2007年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在全國范圍推行。甘肅省農業保險亦采取“市場+政府”的經營模式,即委托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人保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國壽財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黃河財險等12家保險公司都擔負著甘肅省農業保險業務的經營,并且“每縣經辦機構原則上2家,不超過3家”,經辦期限3年,通過競爭性磋商等簡易程序確定服務地區,進而與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推進農業保險防災減災、助力農業災后恢復生產。在中央保費補貼支持下,2007年開始逐步推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如2007年在甘州、安定等地試點能繁母豬險種,2008年試辦奶牛保險,2010年試辦玉米制種保險,2012年在天水、慶陽、平涼等地開辦森林保險等;同時,也開發了啤酒花、藏羚羊、牦牛、青稞、馬鈴薯、中藥材等甘肅農業特色險種。目前,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已多達105個,覆蓋羊、牛、薯、藥、果、蔬六大主導產業[3]。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具有時空差異的資源稟賦結構導致甘肅省鄉村發展的差異化分布,也使農業保險發展兼具背景性的共性問題與特性問題。
(一)甘肅省經濟水平落后制約了農業保險發展
農業保險功能的有效發揮需要有充足的保險保障資金,該資金一部分來自保費收入,一部分來自投資收入。目前,為引導和支持農民參加農業保險,通常由政府財政為投保農戶提供保費補貼,這就意味著地方經濟水平好壞直接影響農業保險發展水平。對甘肅省而言,近年來,經濟總量逐年上升,但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較大,長期以來經濟體量位居全國末端梯隊。2020年,全省GDP實現9016.7億元,實際增速3.9%,總量僅高于海南、寧夏、青海、四省區;全省人均GDP約3.41萬元,不及全國同期人均GDP水平一半。與此對應,全省財政收入亦有限,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4.5億元,僅為廣東省的6.77%、浙江省的12.07%。實體經濟發展的落后,使得投入農業保險的財政資金不夠充足,嚴重制約了全省農業保險的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落后意味著農民收入低,限制了農業保險購買積極性。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甘肅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4.3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了7.4%,但僅占全國平均水平17131元的六成,居全國各省排名最低位次。這種農村居民的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加上靠天吃飯的傳統觀念過于濃厚,對農業保險認知不充分,致使農村居民主動投保意識弱,直接影響農業保險的發展。
(二)農業保險供給力度有待增強
農業保險屬于政策性保險,國家旨在保護糧食安全和農業經濟發展,但農業產業固有的低收益、高風險、高賠付率使農業保險盈利性較差,與保險公司的商業逐利目標矛盾。為此,國家自2010年起推出多項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如2010年5月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聯合下發《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對保險公司為種、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比例減計收入;保險機構從事農牧保險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免征營業稅及后續對應的增值稅。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在2017年財政部的《關于延續支持農村金融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中再次延期至2019年底。此外,還允許經營政府給予保費補貼農業險種的保險公司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巨災風險準備金,具體按補貼保險保費收入的25%計提。甘肅省貫徹執行,即使這樣,農業保險的高風險成本和低保費收入下的優惠政策之比仍不及盈利效應,甘肅省還是農業自然災害頻發地區,農保賠付率更高一些。這些明顯抑制了保險公司參與農業保險發展建設的積極性,整個市場政府主導力量明顯,市場自發調節力度弱。與此同時,省內保險公司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導致承保農作物的方位、面積等數據不準確,農業指標監測設施不完善,不利于承保工作的進行。各保險公司針對農業保險特色產品的開發創新力度也不足。目前,甘肅省農業保險覆蓋了包含主糧作物、藏系養殖、森林在內的主要農產品,以及包含果樹經濟作物、特色養殖、蔬菜種植等在內的特色種養殖產品,但大多保險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缺少市場競爭。同時,隨著新型經營主體和特色經濟林果類產品種植規模的增加,逐步開展了針對蘋果、玉米的“保險+期貨”試點,增開高原夏菜、羊肚菌、枸杞、李廣杏、茶樹、湖羊、絨山羊、黑山羊等11類品種的天氣、價格指數保險;以及紅花椒、核桃、油橄欖、藜麥、金銀花、設施蔬菜、中藥材等9類產品的收入保險。這些創新型險種總計20余種,僅占全部農業保險品種的18%,并且很多尚處于試點環節,未大規模推行,創新力度明顯不足,理賠標準和理賠方式上的較大差異也影響了相關產品的信服度與普及率。隨著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多,規模種養殖大戶越來越多的對理賠提出高要求,傳統的成本保險已經無法滿足農戶化解風險的需求。與現有物價匹配的產值保險、收入保險成為主要需求,但現有產品表面創新多、質變節點少,尚未涉及到深層改革,這些都從供給層面影響著甘肅省農業保險的可持續發展。
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甘肅省農業保險發展對策
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背景為依托,要想獲得甘肅省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重點解決財政補貼、需求提升和供給增強三大問題。
(一)加快地區經濟發展,增強財政補貼力度
經濟有效增長是帶動農業保險良好發展的動力,而農業保險的良好發展又可以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因此,一方面,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甘肅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優勢,順應國家雙循環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發展契機,積極推動省內實體經濟的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同時優化財政資源統籌,增加對鄉村振興等重要領域的財政支出比例,確保并逐步提升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另一方面,提高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利用效率。作為經濟欠發達省區,甘肅對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依賴程度較高。2010-2019年,全省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均值僅為0.463%,而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均值卻達到1.658%,全省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的比值從2010年的4.153倍增加到2019年的4.654倍。[4]財政部數據也顯示,2013-2018年,中央對甘肅省財政轉移支付總量(不包含稅收返還)從0.16萬億增加到0.2萬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已成為甘肅省財政支出的主要來源。以財政補貼為主的農業保險在甘肅省試點以來,中央、省級、市縣三級財政補貼比例分別約占40%、25%、15%,2007-2019年,累計政府保費補貼61.23億元,占保費收入的83%,其中,中央、省級、市縣級各自累計補貼額為25.66億元、21.69億元、13.89億元,[5]中央補貼是主要構成。2020年,全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9.13億元,按照“財政補貼資金計劃”,中央補貼3.49億元,省級補貼5.04億元,分別占保費收入的18.24%和26.35%。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在甘肅省加快經濟發展同時,資金缺口仍需中央政府補貼,因此,既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轉移補貼,還要提高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強資金使用監督,避免尋租、資金缺位錯位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用在最主要的地方。此外,一些特色性、經濟價值高的果蔬類農產品,農民投保需求受到地方財政壓力和省政府保險任務計劃限制,只能部分投保,保險覆蓋率較低,亟需財政補貼的持續增加。鄉村振興需要繼續推進“一縣一品”“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相關農業保險則因產品特色多處于創新試點環節,并由縣級財政主要補貼,而省內高貧困率意味著多數縣級政府地方財政有限,無法承擔高額保費補貼,保障規模有限;農民的低收入也制約了自繳保費比例不能太高,這就導致“全而弱”的惡性循環。從長遠發展來看,甘肅省農業保險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仍需中央財政的大力扶持。
(二)提升農民需求
提升農民需求是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根本。按照目前甘肅省農業保險中確定的中央補貼品種,除育肥豬實行“成本+目標價格”保險、由農戶承擔20%的保費以外,其他實行成本保險,農戶承擔保費占比5%-30%不等。其中,承擔比例最低的是公益林,農戶僅分攤5%;商品林分攤比例最高,需分攤30%;馬鈴薯、能繁母豬農戶分攤20%,玉米、棉花、冬小麥為15%,青稞、藏系羊、奶牛為10%。蘋果、中藥材、肉牛、肉羊、蔬菜、雞等省級補貼品種則區分農戶貧困程度,貧困戶承擔10%,非貧困戶承擔20%。與此同時,作為成本保險,相關補貼品種的保額根據開辦時的物化成本確定,從300元到10000元不等,費率從2%到6%不等。據統計,2007年,全省農戶自籌保費546萬元,占總保費收入13%;2019年,自籌保費33380萬元,占比20%;2007-2019年間,農戶累計自籌保費12.02億元,僅占保費收入的16.3%[6]。傳統補貼品種保額與現行物價增長速度的脫節,使農戶享受低費率同時,又認為成本投入和保險賠付之間有差距,尤其是設施投入大的高經濟價值農產品,更因保障程度不高而降低了農戶投保意愿。這就需要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在產業脫貧的基礎上積極推行產業振興,提升農戶手工技能,增加穩定的從業工資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從而可持續地提高農戶可支配收入,在現有消費基礎上滿足農業保險費用開支的增長,從根源上緩解甘肅省農業保險投保率低的現狀。此外,還需加大農業保險宣傳力度,改善農戶傳統“認栽”觀念。在偏遠農村地區,保險普及力度并不樂觀,一些農戶只知道社保,對農業保險知之甚少。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的政策環境下,鄉村干部以及農業、保險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深入村社,積極開展農業保險普及宣講會,為農戶們講解農業保險的專業知識和理賠案例,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農戶意識到“以小換大”的風險防范重要性,了解農業保險的功能,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的順利開展,增強參保積極主動性。同時,利用“抖音”、“快手”等民間流行并易于接受的短視頻方式,找當地已參加農業保險并獲益的農戶做代言,多做產品介紹和優惠政策宣傳,從而提高農業保險投保率。
(三)提高保險公司供給積極性
1.繼續推行并落實財政部規定的有關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提升稅收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鼓勵并吸引保險公司主動開展農業保險業務,提供更多的農業保險服務,積極協助甘肅省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2.引入更完善的競爭機制,建立多元主體的農業保險市場。截至目前,甘肅省尚未有專業性的農業保險經營主體開展服務,農業保險由綜合性商業保險公司經營,并只占各經營主體業務的小部分,這就使服務專業性欠缺,在產品設計和費率厘定及條款制定上專業性不強,提供服務的積極性和質量也劣于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未來可以在提升經濟發展、確保并增加地方補貼的基礎上,吸引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來甘肅拓展業務,增加市場競爭力,提升服務質量。3.規范保險經營管理,提高理賠效率和精準度?!蛾P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地方政府要結合自身財政情況增加對農業保險的補貼,引導保險機構到農村基層網點,下沉服務重心,開拓新型農業保險產品試點范圍。因此,一是甘肅省政府要進一步結合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科學確定保費補貼機制,推動“以獎代補”政策的試點;二是現有從事農業保險的各家保險公司應加大對農險業務的重視,積極創新農業保險產品類型,增加對鄉村振興中“一村一品”的高經濟價值特色農產品保險保障,明確理賠范圍,做到精、準、細。在現有成本保險為主,試點產量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產值保險、“保險+期貨(權)”等產品形式的格局中,根據保障對象的特殊性,試點成熟后逐步推廣普及。三是提高理賠服務質量,及時賠付,增強保險信譽度,提升農戶投保熱情。四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農業保險的產品宣傳、開發創新,完善省內“互聯網+農業保險”的發展模式,推進農業保險承保的電子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19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計劃的通知
[2]甘肅省保險行業協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召開農業保險工作聯席會議[OL/ED].
[3]王曼麗.甘肅省政策性農業保險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肅農業大學碩士論文,第18頁;
[4]李永海、潘菊霞.甘肅省財政轉移支付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21(5):33-37;
[5]王曼麗.甘肅省政策性農業保險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肅農業大學碩士論文,第19頁;
今年以來,我鎮嚴格按照省、市、縣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工作部署要求,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出發點,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要抓手,以創建特色產業鄉鎮為落腳點,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狠抓環境整治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打響清理整治垃圾的攻堅戰、殲滅戰、持久戰,全鎮環境衛生不斷改善、文明程度持續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結合我鎮實際,成立的書記鎮長雙組長的韓莊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鎮人居環境暨生態環境整治三年專項治理行動方案》,細化量化整治內容、整治標準和整治時限,確保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建成了由鎮政府統一組織,建立鎮黨委政府班子及成員為一級網格,村兩委班子及成員為二級網格、村組(隊)為三級網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責任和監管體系,分片負責網格內全域無垃圾監管體系,細化責任分工,嚴格按照責任區劃分,層層傳導壓力、步步靠實工作責任。
(二)狠抓輿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積極創新宣傳方式、搭建宣傳平臺,充分利用村村通廣播喇叭、微信群、永久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后召開由全體鎮村干部參加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推進會四次,通過采取層層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會議,鎮、村、組三級干部共同發力,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讓群眾參與、支持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精神上來。引導各村組織召開“五老”、鄉賢、在外創業人員座談會,讓他們了解村情村貌、村級發展狀況,支持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小會”撬動鎮村環境大整治的帶動效應。充分發揮村干部、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帶頭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和廢棄畜禽圈舍、旱廁拆除及亂搭亂建、秸稈、畜禽養殖糞污清理,由點到面、依次推進,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營造“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幸福家園”的氛圍。
(三)圍繞工作重點,強力推進整治。以垃圾治理為重點,抓住城鄉環衛一體化這個突破口,在全鎮開展了為期二十天的大整治、大清理活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全鎮堅持機械、人工一起上,對全鎮**個村的積存垃圾、坑塘、亂堆亂放等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實現了村莊環境面貌的整體改善,形成了全鎮強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強勢局面,進一步堅定了鎮村干部的決心,鼓舞的全鎮上下干部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的信心。
(四)創新工作舉措,強化責任意識。將人居環境治理與黨建先鋒引領、創建文明城市、精準扶貧政策落實、雙違及河渠四亂治理、河長制責任落實等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環境治理行動為契機, 著力發揮農民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中的主體作用,注重改善環境與營造文明相結合,注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健全戶前三包責任制,保潔員獎懲機制,健全垃圾清運機制,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堅持以機制創新最大程度的推進整治工作落實。
(五)建立考評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的責任機制、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切實解決部分村和單位思想上顧慮、工作不扎實、整治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成立了人居環境專項督查組,定期檢查轄區各村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督辦整改突出問題。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列入全年村級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對于整治工作督查考核不積極配合的村,將取消年終評優選優資格,并對村兩委班子負責人進行重點約談和問責追究。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群眾環衛意識較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群眾是主力軍,各村雖然在宣傳動員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參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主動性和參與度不夠;二是缺乏資金保障機制,制約整治工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范圍大、面積廣,環衛設施、設備不夠健全,需要投入的資金大。環境整治專項經費缺乏,制約了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確保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進一步加強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組織領導,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對目標任務再細化再分解,對環境整治責任再明確再靠實。
關鍵詞:文化信息網資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與傳播是人們學習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圖書館作為信息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網絡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其工作模式與服務項目正在由傳統意義的借還服務向深層次的信息服務轉變,特別是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為人們了解文化、獲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建設地方文化信息網是通過互聯網、衛星網、鏡像、移動存儲、光盤等方式將數字化信息資源傳輸到群眾身邊,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建共享,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整體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這已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工作的一個重點。
1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將所有的文化資源整合起來,為公眾提供切實的文化信息服務,從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達到對外宣傳和弘揚本土文化的目的,營造良好的文化投資環境和建設環境,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因此,建設好地方文化信息網是擺在各級黨政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面前的重要課題。
1.2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重要性
互聯網技術在公共圖書館普及以來,各省級圖書館不同程度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開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但通過網絡整合各種資源,使所有業務系統集成為一個體系相關、業務數據融會貫通的技術協同平臺還沒有出現。隨著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必然會出現技術應用與數據資源的重復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資源優勢、文化品牌優勢,通過文化標準的統一和文化資源的整合,促進本地文化在互聯網上的傳播;通過搭建網絡文化平臺,豐富網絡文化信息量,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網的目標定位和信息資源內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網是政府網
作為政府網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擴大對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為文化網站,旨在將文化和科技結合起來,借助因特網這種高科技手段宣傳本土文化,傳遞文化娛樂信息,將文化作為資產來盤活,形成自己的網絡文化產業。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也不僅局限于政府機關的工作內容和簡單的信息,而應將各種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務內容融人到網站中,努力建設內容豐富、服務完善的本土文化網站,最終把這個網站建成海內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為群眾提供文化信息服務的窗口,為資源共享打好資源基礎。
2.2地方文化信息網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隨著文化信息網站的逐步建設,各地都在對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公共資源的重復建設問題,造成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網在資源建設定位方面,應該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資源,開發地方民俗資源、旅游文化、舞臺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數字化加工,這樣各地方文化信息網才能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這樣的文化信息網才能吸引讀者,增加點擊率。
2.2.1開發地方民俗資源現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為地方民族經濟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又一亮點,成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內涵和地方文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地方各類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的聲像化采集與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方式,對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產品的開發,地方民族文化宣傳有著潛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對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學科資源建設、民族的對外文化交流,以及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的建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的多樣化、電子化、網絡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內容豐富多彩,諸如民族的衣著打扮習俗,居住、飲食習俗,生產、旅行習俗,買賣交易習俗,婚姻、喪葬習俗,姓名、稱謂習俗,人際交往習俗,歲時、節日習俗,信仰、迷信習俗,禮儀、禁忌習俗,游藝、娛樂習俗,結盟、議事習俗,財產分配與繼承習俗等等。所以數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如錄音、攝像、掃描、拍照等。
2.2.2開發本地旅游文化資源挖掘地方文獻,發揮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們認識各地區的重要工具。其內容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它記載著本地區大量的自然、社會和人文等文獻資料,如本地秀麗風光、歷史上本地有重大影響的人物,歷史遺跡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產品等。圖書館可根據旅游經濟的需要開發館藏資源,按照不同的主題對文獻進行歸納整理,形成與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獻,建設旅游特色數據庫。通過富有地方特色的專題數據庫,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本地。
在網頁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圖片、音視頻等相結合的方式,使頁面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2.2.3本地舞臺藝術的數字化本地舞臺藝術包括地方戲曲、民歌、戲劇、舞蹈、曲藝等多種形式的民間群眾文化藝術,是本地區的特色藝術。比如山西的道情、羅羅腔、碗碗腔;福建的閩戲、高甲戲、莆仙戲、歌仔紅戲;湖南的花鼓戲、荊河戲、辰河戲等等。這些地方戲曲只有依照地域劃分,進行本地化的數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體的展現給廣大群眾,并且對這些珍貴的民間藝術加以保護,得以長期流傳。
在數字化加工技術方面,可采用攝像、圖片采集、原聲傳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譯為無形文化遺產),其概念來源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總則》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豆s》從概念框架上對此定義作了具體的說明,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口頭傳頌和表述;(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川并進而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指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促進、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較抽象化,其內容與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臺藝術三方面有關聯也存在一些重復,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區分和標引。在數字化加工技術方面也可采用攝像、圖片、掃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網的欄目設置
根據對現有的16個地方文化信息網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網在欄目劃分方面要以表現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為基準,欄目設置要根據本地資源類別進行分類。以我館負責建設的三晉文化信息網為例,共分十二個欄目,分別是:三晉縱橫、文化藝術、旅游觀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覽、地方民俗、山西特產、魅力山西、晉商文化、錦繡太原、古籍珍品、三晉文苑?;旧先慷家员镜刭Y源進行加工建設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網是以服務宣傳為目的的,所以加設了一些服務公眾的欄目。
3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3.1要堅持實際性和特色化的原則,為資源共享提供平臺
資源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而堅持世紀性和特色化建設原則,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在進行文化信息網建設時,一定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建設的總體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設備和網絡環境配置計劃,引進優秀的軟件平臺;要遵循技術能力和社會需求優先的原則,先易后難,從小到大,要有步驟、宏觀有序進行;在具體實施中各地要在國家的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運行規則的基礎上分散建設,同時突出各資源庫在統一標準下的專有特色,突出本地資源特色,做好本地區特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工作,真正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發揮傳播優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積極關注基層文化生活,實現最廣泛的資源共享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和國家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中國的西部與東部、鄉村與城市之間已經架構起四通八達的信息通道,人們的交流與溝通已經可以跨越時空瞬間完成。但是,在我國的基層村鎮,知識的貧乏導致的貧困仍隨處可見,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認識仍然禁錮著人們的頭腦。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傳播先進文化,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豐富、充實的精神食糧,就成為我們文化工作者在進人新世紀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新世紀的圖書館將是一個高度網絡化、共享化,對全社會信息資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嶄新體系。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傳播先進文化,整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用先進文化占領基層文化陣地,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助于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實現最廣泛的資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需要有力的統一與規范
我國的網絡化建設一直存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由于缺乏有力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使得信息網建設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在同一區域內各個專用網絡系統間互不相通,相互獨立的局面。在網絡信息資源內容上,資源開發分散,重復現象嚴重,瀏覽一下各個網站的資源目錄就會發現,大多數站點都存在著設置的信息欄目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內容大同小異,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文化信息網建設重點在于地方文化資源的建設,如果沒有統一與規范,在信息的交流與互動方面會產生障礙,不利于資源共享。重視文化信息資源的內容結構、調整,優化其內容構成不僅是網絡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用戶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統一通過對各地的文化信息網研究,大致分為以下三種形式,一是以政府網的形式出現;二是文化信息網,以地方文化信息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網的職能;三是數字文化網,以數字化圖書館為主打。如果將這三種形式的網站加以規劃整合,規范成統一的形式,可能更趨于合理化。
3.3.2數據格式的統一文化信息網的數據格式多以視頻數據、圖片數據為主。不同的平臺使用不同的格式,給數據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網提供唯一的元數據接口,相信用起來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臺數據盡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數據庫如SQL,ORCLE等。
1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將所有的文化資源整合起來,為公眾提供切實的文化信息服務,從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達到對外宣傳和弘揚本土文化的目的,營造良好的文化投資環境和建設環境,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因此,建設好地方文化信息網是擺在各級黨政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面前的重要課題。
1.2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重要性
互聯網技術在公共圖書館普及以來,各省級圖書館不同程度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開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但通過網絡整合各種資源,使所有業務系統集成為一個體系相關、業務數據融會貫通的技術協同平臺還沒有出現。隨著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必然會出現技術應用與數據資源的重復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資源優勢、文化品牌優勢,通過文化標準的統一和文化資源的整合,促進本地文化在互聯網上的傳播;通過搭建網絡文化平臺,豐富網絡文化信息量,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網的目標定位和信息資源內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網是政府網
作為政府網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擴大對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為文化網站,旨在將文化和科技結合起來,借助因特網這種高科技手段宣傳本土文化,傳遞文化娛樂信息,將文化作為資產來盤活,形成自己的網絡文化產業。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也不僅局限于政府機關的工作內容和簡單的信息,而應將各種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務內容融人到網站中,努力建設內容豐富、服務完善的本土文化網站,最終把這個網站建成海內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為群眾提供文化信息服務的窗口,為資源共享打好資源基礎。
2.2地方文化信息網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隨著文化信息網站的逐步建設,各地都在對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公共資源的重復建設問題,造成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網在資源建設定位方面,應該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資源,開發地方民俗資源、旅游文化、舞臺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數字化加工,這樣各地方文化信息網才能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這樣的文化信息網才能吸引讀者,增加點擊率。
2.2.1開發地方民俗資源現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為地方民族經濟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又一亮點,成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內涵和地方文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地方各類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的聲像化采集與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方式,對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產品的開發,地方民族文化宣傳有著潛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對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學科資源建設、民族的對外文化交流,以及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的建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的多樣化、電子化、網絡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內容豐富多彩,諸如民族的衣著打扮習俗,居住、飲食習俗,生產、旅行習俗,買賣交易習俗,婚姻、喪葬習俗,姓名、稱謂習俗,人際交往習俗,歲時、節日習俗,信仰、迷信習俗,禮儀、禁忌習俗,游藝、娛樂習俗,結盟、議事習俗,財產分配與繼承習俗等等。所以數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如錄音、攝像、掃描、拍照等。
2.2.2開發本地旅游文化資源挖掘地方文獻,發揮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們認識各地區的重要工具。其內容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它記載著本地區大量的自然、社會和人文等文獻資料,如本地秀麗風光、歷史上本地有重大影響的人物,歷史遺跡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產品等。圖書館可根據旅游經濟的需要開發館藏資源,按照不同的主題對文獻進行歸納整理,形成與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獻,建設旅游特色數據庫。通過富有地方特色的專題數據庫,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本地。
在網頁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圖片、音視頻等相結合的方式,使頁面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2.2.3本地舞臺藝術的數字化本地舞臺藝術包括地方戲曲、民歌、戲劇、舞蹈、曲藝等多種形式的民間群眾文化藝術,是本地區的特色藝術。比如山西的道情、羅羅腔、碗碗腔;福建的閩戲、高甲戲、莆仙戲、歌仔紅戲;湖南的花鼓戲、荊河戲、辰河戲等等。這些地方戲曲只有依照地域劃分,進行本地化的數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體的展現給廣大群眾,并且對這些珍貴的民間藝術加以保護,得以長期流傳。
在數字化加工技術方面,可采用攝像、圖片采集、原聲傳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譯為無形文化遺產),其概念來源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總則》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豆s》從概念框架上對此定義作了具體的說明,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口頭傳頌和表述;(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川并進而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指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促進、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較抽象化,其內容與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臺藝術三方面有關聯也存在一些重復,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區分和標引。在數字化加工技術方面也可采用攝像、圖片、掃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網的欄目設置
根據對現有的16個地方文化信息網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網在欄目劃分方面要以表現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為基準,欄目設置要根據本地資源類別進行分類。以我館負責建設的三晉文化信息網為例,共分十二個欄目,分別是:三晉縱橫、文化藝術、旅游觀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覽、地方民俗、山西特產、魅力山西、晉商文化、錦繡太原、古籍珍品、三晉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資源進行加工建設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網是以服務宣傳為目的的,所以加設了一些服務公眾的欄目。
3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3.1要堅持實際性和特色化的原則,為資源共享提供平臺
資源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而堅持世紀性和特色化建設原則,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在進行文化信息網建設時,一定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建設的總體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設備和網絡環境配置計劃,引進優秀的軟件平臺;要遵循技術能力和社會需求優先的原則,先易后難,從小到大,要有步驟、宏觀有序進行;在具體實施中各地要在國家的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運行規則的基礎上分散建設,同時突出各資源庫在統一標準下的專有特色,突出本地資源特色,做好本地區特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工作,真正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發揮傳播優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積極關注基層文化生活,實現最廣泛的資源共享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和國家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中國的西部與東部、鄉村與城市之間已經架構起四通八達的信息通道,人們的交流與溝通已經可以跨越時空瞬間完成。但是,在我國的基層村鎮,知識的貧乏導致的貧困仍隨處可見,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認識仍然禁錮著人們的頭腦。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傳播先進文化,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豐富、充實的精神食糧,就成為我們文化工作者在進人新世紀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3.3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需要有力的統一與規范
我國的網絡化建設一直存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由于缺乏有力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使得信息網建設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在同一區域內各個專用網絡系統間互不相通,相互獨立的局面。在網絡信息資源內容上,資源開發分散,重復現象嚴重,瀏覽一下各個網站的資源目錄就會發現,大多數站點都存在著設置的信息欄目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內容大同小異,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文化信息網建設重點在于地方文化資源的建設,如果沒有統一與規范,在信息的交流與互動方面會產生障礙,不利于資源共享。重視文化信息資源的內容結構、調整,優化其內容構成不僅是網絡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用戶的迫切需求。
[論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民俗文化開發的市場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其中從經濟學、人類學等方面,對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場化研究狀況作了總結,可資參考。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交通的便捷和人們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對民俗文化發生濃厚的興趣,客觀上在促進民俗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其推向了市場化的境地。與此同時,對以豐富的民俗資源著稱的云南進行有關市場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內容涉及經濟學、人類學等多方面,現將其研究成果綜述如下。
(一)文獻典籍中的記載
民俗文化市場化是經濟進步和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故國內早期專門研究民俗文化市場化的著作幾乎沒有,但關注商品市場與民俗文化之間關系的觀念中國早已有之。從歷史典籍記載進程來看,《莊子·逍遙游》記載:“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發文身,無所用之”,用“章甫”(帽子)這個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場上無法流通的事例,記載民俗與商業貿易之間的關系。司馬遷在《史記》中專辟“貨殖列傳”專欄,以區域性民俗特點作為該傳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產概括為山東、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區,然后結合各地的民俗來闡述當時的商業活動規律,認為古代風土人情對區域貿易的影響很大。潘雄先生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如果經濟民俗學或民俗經濟學能正式成為一門應用科學的話,那么這一學科的先驅者應該是中國的司馬遷。此后的《風俗通義》、《荊楚歲時記》等文獻也對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開論述,但未見將民俗文化與市場相結合進行敘述的內容。
(二)經濟學角度的研究
目前,關于民俗文化市場化有系統研究的成果甚少,從可以查閱到的資料來看,專著類的成果有:何學威所著的《經濟民俗學》,圍繞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開,闡釋經濟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從經濟開發角度系統地研究民俗文化,將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掛鉤。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的關系實質為民俗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民俗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相輔相成,作者提出以經濟騰飛帶動民族民俗文化發展,以傳統民俗文化的發揚光大促進經濟繁榮的觀點。該著對民俗文化在經濟的沖擊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沒有做深人地探討與分析。論文類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業貿易中的重要性)(載于張紫晨選編《民俗調查與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該文作者運用對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國民俗與貿易之間關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記載,見于《莊子》與《史記》,同時與馬林諾斯基的“庫拉”制度研究作對比分析,以實例論證的方式,闡釋了民俗在商業貿易中的巨大作用:作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商人來說,只有翔實具體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獲利與成功。該文只是著重論述民俗在商業化中的重要作用,對市場化給民俗事象帶來的影響沒有涉及。
(三)人類學角度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旅游經濟正式納人國民經濟計劃,作為旅游資源當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資源隨著旅游文化的發展,漸漸走向產業化道路。目前,真正對民俗文化市場化進行的研究,也著重從民俗旅游和產業化角度進行研究與分析。
從民俗旅游角度對文化資源開發進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較多。王德剛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研究—基于實踐的民俗資源開發利用模式探討》(載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過對民俗旅游發展經驗研究,總結出了民俗旅游開發的六種模式:品牌經營模式、社區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節慶活動模式。同喜琴的《論民俗旅游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與防治)(載于《貴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闡述了民俗旅游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過于關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偽民俗大量涌現,破壞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諧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對民俗旅游本真性影響研究》(載于《商場現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著力探討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內涵,并力圖尋求二者之間的內在張力,提出解決的建議,以獲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徐贛麗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傾向及其影響》(載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歡,黃遠水的《解讀民俗旅游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載于《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年第11期),邱扶東的《論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原則與方法》(載于《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對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作了探討與研究。
從產業開發角度進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學威的《民俗文化產業與振興民族經濟》,(載于《中南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當作一種隱藏在人民生活與思想中的象征符號,研究民俗文化產業在振興民族經濟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繼為,呂桂蘭的《試論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的相互融合》(載于《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主要論述了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與市場經濟的生長點的問題。此外,張來芳的《民俗文化產業化的構想》(《江西社會科學》,200()年第5期),邱扶東的《論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等論文都相應分析了民俗文化產業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可實踐性。新晨
(四)國外的研究狀況綜述
國外旅游產業發展較早,對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場化研究的論著也較多,美國旅游人類學家格林伍德(Greenwood.1977)就對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給予了較多的關注。他認為,文化旅游的開展必然帶來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來進行包裝,就會帶來極大的消極意義,因為這實際上“剝奪了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剝奪了構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實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臺化和戲劇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對民俗文化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將民俗事項商品化,提倡對文化的市場持一種理性的態度。但是,也有學者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類學家埃里克·科恩(ErikCohen)就認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場化使其真實性喪失的說法是不貼切和荒謬的。一種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隨時被接受為是真實的,哪怕僅僅只是市場化了的真實,同時這種商品還會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賦予的深厚內涵,成為更具吸引力和市場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經濟效益帶來的資金支撐,又反過來使文化產品的生產更加完善和進步,進而促進民俗文化的推廣和發展。
此外,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現代旅游規模的日益擴大,民俗文化的市場化程度也不斷加深,由此而帶來旅游開發對旅游目的地及民俗文化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負面的影響越發引起學者的關注。這些負面影響大多發生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涉及到社會文化和環境影響問題,成為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最感興趣的領域。隨著民俗旅游商品化傾向的日益嚴重,國外很多學者開始在“真實性”和“舞臺性”兩方面展開了研究,試圖尋找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這方面,影響最為深遠的理論就是馬康納(MaCannel)的“舞臺真實”理論,較系統的探討了關于旅游景觀系統的六種舞臺類型。國內對民俗文化市場化的境遇研究,較少有比較系統論述的著作,大多只是在民俗旅游的研究中有所涉及。雖然有一定數量的文章談及民俗文化的市場化,但是對于民俗文化市場化進行實例探討的文章并不多,在筆者涉獵的文獻中尚未發現從市場化境遇角度出發來研究云南民俗文化發展的專題性論著。
師范教育承擔著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的重要職責,正由局限于教師的職前培養的傳統師范教育向強調職前職后的一體化教育的現代師范教育模式發展。傳統師范教育更傾向于為城市服務,培養的學生并不熱愛農村,反而可能厭惡和鄙視農村。然而目前,大城市人才擁擠.教師超編,學生找工作難上加難;而廣大農村的教師狀況卻另人堪優。農村因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的限制,而使許多教師不愿意去農村任教.因而也造成了城鎮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與從教人員的過剩,而農村學校卻因得不到足夠的教師,尤其是合格的教師,而使學校的效率不盡人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教師數量和質量的分布不均勻是影響發展普及教育推行的重大障礙。據悉.目前福建省農村小學教師總量超編,但邊遠地區鄉村教師短缺。小學和初中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部分課程教師的缺額主要集中在農村。農村高中教師嚴重缺乏。藝術教育一直是山東省農村教育中一塊“最貧痔的土地”,很多學校尤其是偏遠鄉鎮的小學普遍缺乏專職藝術教師,多數農村孩子無法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一位去山區支教的老師曾經這樣說“我依然記得支教第一天給我帶來的心靈震撼,我沒有想到,山區學校藝術教育會是那樣貧乏。也正是那一天,我下定決心,城里孩子有的,山區孩子也要得到。”總之,我國8億農村人口的素質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農村急需大量的優質教師,農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2003 - 2007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首要的一點就是重點推進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傳統的師范教育人才培養的定位點和立足點顯然己經失之偏頗了,那么師范教育究竟應該為農村師資培養做些什么呢?
一、重新審視師范教育對農村師資培養職責的必要性
我國目前大部分農村的教師狀況令人堪憂。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經過近50年的努力,尤其是近20年來的改革開放,黨和政府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及師范教育的大發展給農村中小學輸送了數以萬計的新教師.從質和量兩方面都大大改變了農村學校師資隊伍的落后狀況,改變了以前很多農村中小學都是清一色民辦教師或代課教師的局面,農村教師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也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從總體上說,農村學校師資隊伍的現狀與農村教育發展的整體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形勢依然嚴峻。
廣大農村,不僅僅是指西部邊遠地區,也包括中原地區甚至發達省份的農村,存在的問題大致有:教師數量增加,但區域結構不合理,部分地區教師缺編嚴重;教師本身學歷層次結構底,素質差;學科間教師搭配不合理,部分科目較缺教師;教師待遇底,工作環境差,生活艱苦.教師隊伍不穩定,優秀教師外流狀況十分嚴重;教師隊伍管理體制不健全;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差,信息閉塞,教師的教育觀念、方法落伍;教師再培訓困難等等。而大城市的幼兒園、小學教師學歷目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教師工資收人可觀,工作環境舒適;教師超編,高校畢業生難找工作等等。城市和農村教育的差距不斷拉大,農村的狀況越來越差,農村的孩子永遠接受不到好的教育,綜合素質上不去,這是一種極大的教育不公平。
目前,從師范教育到教師教育,教師培養職前職中職后培訓一體化,構建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師范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培養高素質的教師,但廣大農村的師資水平還十分落后,師范院校把改革的一部分焦點指向農村,切實地為農村教育的發展考慮,做出益于農村發展的舉措,是師范院校的本身職責,師范院校為社會、為農村培養教師的職責是責無旁貸的。
二、幾點建議
就此,師范院校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把自己的招生、教學、實踐、就業及培訓等一串的環節與農村的發展較好地結合起來,補充和完善師范教育服務農村的職責。
1.師范院校應進行合理的目標定位。各級的師范院校應有一個明確的分工合作,明確各自的培養目標。我國目前的師范院校大致有三種,高等師范院校,即師范大學;地方師范學院;師范??茖W校。師范大學應走在服務農村的前列,但主要應把重點放在綜合研究師范教育如何更好地為農村發展服務,如何為農村帶來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模范教師的示范作用,如何培養適應中學教學改革的人才上。地方師范學院應突出其地方特色,研究所在地方農村教育的發展需要,研究農村教育的特點,與農村各學校建立緊密聯系.發揮其細致指導、再培訓等功能。而師范??茖W校應擴大招收農村學生,為農村教育培養大批新型的合格優秀教師。
2.師范院校在招生上應向農村地區、農村學生傾斜。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上大學,然而,農村學生仍然處于一種劣勢地位。他們接受的教育遠不及城市學生好,高校招生名額各省市要有一個均衡,這樣一來,人口密集省份及農村地區高考的競爭仍然十分激烈,農村的孩子想上大學還十分不容易。師范院校應盡量多招一些農村的學生,他們對農村的教育狀況比較熟悉。能夠切實地思考如何改善農村教育狀況的問題,能夠為農村教育的發展增添希望和新的生機和活力。
3.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農村生源學生的個性特征。目前或將來的教育和研究對象應重點放在農村孩子方面。農村的孩子性格較內斂,自尊心比較強,思想比較封閉,責任心和使命感比較強,了解的新生事物比較少,輟學現象比較嚴重,如何在弄清楚農村孩子性格特點的差異的基礎上,探索出一套適合農村孩子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對策,使他們更好地更愉快的健康成長也是師范教育教學和研究的重要職責。
4.人才培養方面,加強師范學生實踐教學,增加參與農村教育實踐的機會。師范技能的培養在師范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在我國的師范院校中,學生師范技能的培養還是遠遠不夠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加強學生師范技能的培養是提高教師職業專業化的關鍵。師范技能的培養主要需要通過教育實習來實現。例如美國的教師培養課程中大約有一個學期時間都是用于教學實踐,即使在平時也有很多走進中小學課堂的機會;德國師資培養采取兩階段形式,即修業和見習,但從1990年起,德國根據文化教育部長會議決定各州見習期為兩年;英國的師資培養體系中,中小學成為其“伙伴關系學校”。由此可見國際上對師資培養中多樣化實習的重視。而我國還是一種封閉式的教師培養體系。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大四。只有兩個月,實習也并不是真正“臨床”。只是短期的.‘蜻蜓點水”.有些實習單位還怕實習生打亂了他們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恰好實習與找工作相沖突,不少同學都是以就業意向來找實習單位。在教育實習這一環節上,完全可以和農村教育發展結合起來。師范院校可以和農村中小學建立一種“聯合體”,西南師范大學的“小松鼠”計劃,“春耕”義務支教活動十分有借鑒意義。師范大學學生可以一批一批到農村學校頂崗實習,補充教師的缺編,做農村學校教師的后備資源庫,師范生到農村,帶來的是新的教育思想、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等,可使教師接受到校本培訓,不僅可以逐步改善農村學校教師缺乏問題,慢慢改變這些學校的師資水平和結構,逐步提高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水平,而且師范生到這些地區實習可以切實提高教育技能,并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業服務意識。其更大的意義還在于農村教育乃至農村的發展及對重新確立師范大學培養目標、師范大學的職責、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完善大學服務職能等做出的有益探索。
5.就業導向上,鼓勵和支持大學畢業生服務農村。去邊遠地區是我們的熱切希望。但學生真正愿意去農村工作還需要各方面有利條件的支持。首先,師范生要有高尚的師德,把服務農村的教育事業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師范院校要培養學生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然后,師范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中.要引導師范生降低就業期望,到能發揮自己優勢和價值的地方建功立業。之后,師范院??沙雠_一系列鼓勵學生去農村就業的政策,如服務兩年可免試攻讀研究生,"3+2". "4+1"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給予充足的時間實習等等,有利政策的引導能保證農村教師的后備充足,又能避免目前研究生理論空洞,缺乏真實性、應用性等弊端。當然國家經費的支持,政府有效聘用教師政策的制定,社會的關心和鼓勵也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轉型
一、內部審計在新常態農村商業銀行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三農”和小微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農村金融信貸環境尚未成熟,使農村商業銀行必須承擔和面對越來越多的金融風險。借助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安全和利益保障,實現風險信息的有效識別和風險問題的有效監控和預警。最后,隨著我國四大行等互聯網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市場的不斷滲透,必然導致銀行間的激烈競爭。與其他銀行相比,農村商業銀行在治理結構、業務范圍、人員素質和內控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為了維持競爭日益激烈的農村市場,借助有效的內部審計實現轉型升級,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已成為農村商業銀行的迫切需求。
二、當前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強
農村商業銀行進行內部審計時,審計主體一般由本單位的紀檢監察、審計、財務等部門組成。由于我國內部審計時間較短,操作過程、內容和方法均處于探索階段,從事內部審計的人員缺乏該領域的工作經驗。在審計過程中,遇到困難問題時,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內部審計的對象是經濟負責人所屬的部門和單位,審計的對象是其所在部門和單位的財務收支活動。在農村商業銀行中,由于內部審計的主體和對象屬于同一單位,各部門之間的經濟關系復雜,因此審計主體往往難以作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就審計工作而言,相對良好的獨立性是保證審計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目前,農村商業銀行雖然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普遍缺乏完善的審計制度。甚至部分農村商業銀行成立了審計委員會進行內部審計工作,但仍存在審計委員會議事規則不明確、履職不到位甚至不履職的情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商業銀行的內審機構只是管理部門之一,還要執行總務。未能與董事會形成緊密聯系,未能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導致內部審計機構邊緣化,審計監督評價作用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缺乏科學的內部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我國缺乏一套科學有效的內部審計指標評價體系,社會各方對內部審計內容的認識存在差異。因此,各地采用的指標評價體系不統一,評價方法也不一致。選定的評價指標難以對審計對象產生全面的量化評價。審計結論是片面的,多為績效結果,很少有指標能夠解釋經濟負責人能力的差異。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在選擇指標時,注重對經濟負責人的考核和獎勵,而不是評價本部門和本單位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本部門的國有資產是否和單位已經失去,以及經濟負責人的紀律守法、廉潔自律。這些經濟責任評價指標重心的偏離將直接影響經濟責任人的績效評價,增加審計風險。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體系的完善程度與其治理結構、內部審計隊伍素質、資源配置、技術水平和制度支持直接相關。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農村商業銀行在治理結構的前提下,并沒有構建完善的內部審計體系,內部審計組織無法發揮作用,這也阻礙了審計工作的發展和創新。此外,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導致審計判斷失誤嚴重。
(三)內部審計的目的有失偏頗
內部審計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經濟責任人在任職期間本部門、本單位經濟活動中的責任,作為對有關部門的考核依據。一些單位領導對內部審計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內部審計只是走個形式,不重視這項工作,使內部審計無法發揮其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些領導也對內審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內審調查農村商業銀行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問題,挖掘人才。這兩種對內部審計不切實際的期望將直接影響審計評價結論的準確性。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仍然采用傳統的以事后檢查為核心的內部審計工作體系,內部審計工作的定位仍然是檢查合規性。受部門職能定位、人員結構等諸多因素影響,內審部門需要監督檢查,同時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任務,或者配合其他業務工作。內部審計成果轉化存在較大問題,無法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內部審計主要是通過檢查被審計方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對被審計方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在實際應用中,影響一個單位的財政收支及其經濟活動的因素是復雜的。有些是由于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有些是由于農村商業銀行外部環境的變化,這可能是人為的主觀原因、單位的集體決策或歷史遺留的問題。因此,很難通過在一個單獨的時期內評估負責人的工作績效來確定審計責任,而且定性結論在審計報告中占的比例太大。
(四)內部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目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仍在建設和改進的過程中,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此外,在實施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在法律制度中存在一些操作困難,如農村商業銀行負責人的定義,公司法規定他是農村商業銀行的法定代表人。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往往被分開,農村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由經營者實施。因此,在確定內部審計負責人時,存在責任定義的問題。另一個例子是,目前對農村商業銀行的離職審計往往是負責人先離職,然后再進行審計。審計結論對如何追蹤負責人沒有明確的條款,很難界定內部審計的責任。
(五)缺乏高度信息化的內部審計機構
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項目通常包括組織治理、經營管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財務報告、信息系統、績效考核、薪酬管理、員工績效、問題整改等方面。就目前情況來看,與其他國有或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農村商業銀行的科技含量相對較低,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審計制度,或者內部審計制度缺乏足夠的可操作性,難以在內部審計中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農村商業銀行信息化審計水平較低,甚至很多工作還處于手工處理狀態,導致審計時間過長,審計效率低下。
三、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轉型升級對策
(一)強化內部審計目標職能的準確定位
首先,農村商業銀行需要積極改變傳統的事后監督的內部審計目標定位,將其轉型升級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督評價協調聯動的內部審計目標定位,以保證審計的充分獨立性和權威性,實現風險防控的有效推進,進而將風險隱患控制在初始階段。其次,農村商業銀行需要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確保內部控制體系和組織架構的合理合規,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經濟金融法律法規實施內部審計工作,監督內部審計職能的履行,促進農村商業銀行戰略規劃的實現。
(二)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與農村商業銀行的各個部門密切相關,也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因此,有必要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以保證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首先,要加強內部審計層級管理,將內部審計部門置于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之下,充分保障其高級審計權威。其次,各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積極配合審計,最大限度地減少審計阻力。此外,審計部門必須配備高水平的專業審計人員,以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有效性。改變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內部環境,相關部門和負責人由對內部審計的被動應對轉變為積極配合。被審核方對內部審計形成了正確的認識,即通過內部審計,不僅可以展示本部門和個人的業績和廉潔自律,還可以發現日常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差距。有待完善,有利于整個農村商業銀行平穩有序發展。農村商業銀行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網絡管理體系,董事會負責內部審計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實施,組織、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協同工作,部門負責員工積極參與。在內部審計實施過程中,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工作。農村商業銀行決策層要為審計人員依法審計、解決問題保駕護航。與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具有更特殊的審計環境,審計手段相對有限,風險因素更多。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會影響到相關負責人的績效評價,甚至可能影響到相關負責人今后的崗位晉升。因此,被審計方一般對審計報告持謹慎態度,以盡量減少對審計結論的不利影響。但是,如果審計人員沒有披露發現的問題,就會影響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增加審計風險。為了預防和避免這些風險,我們必須“有明確的事實、可靠的依據、明確的責任和適當的評估”,并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應對可量化的經濟指標盡可能補充詳細的數據,定性結論應明確調查方法,形成對各方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價。
(三)不斷完善內部審計職能
監督是內部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能,但基于前瞻性審計和風險防范的需要,農村商業銀行應不斷完善內部審計職能。首先,要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使審計工作規范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流程并嚴格執行,提高內部審計的透明度、客觀性和權威性;再者,要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法律和業務知識和技能,引導和促進新的審計理念和方法的形成,充分發掘潛在風險,避免損失。
(四)提高內部審計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
要從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員工信息技能等方面入手。比如,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完善的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借助信息化系統,特別是借助審計問題模型,建立規范的審計工作流程,提高審計工作的整體處理能力。目前,農村商業銀行審計信息化程度較低,關鍵在于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和員工信息,以達到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目的。加強內部審計人員信息審計技能培訓,要求農村商業銀行配備合適的審計信息技術人才,促進內部審計部門人員計算機業務能力的提高。同時,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有效提高審計人員的信息運作能力,使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更加適應新常態的發展要求。
(五)完善內部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
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同,國外幾乎沒有有關內部審計的文獻可以直接參考。國外對類似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績效審計的理論上。我國政府的“內部審計”始于1985年的“廠長、經理離職后的內部審計”和2008年的《經濟審計與審計條例》(曝光草案)。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實施規章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然而,農村商業銀行正處于一個復雜的國際轉型之中,制度建設與農村商業銀行的實踐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的脫節。只有不斷完善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為審計實踐提供明確的指導,審計員能夠規范、高效地開展審計工作。
(六)提高審計人員創新能力
通過推動審計創新,切實加強審計人才建設,努力培養審計人員的開拓創新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加強理論研討,發揮內審協會在審計理論研究方面的帶動作用,不斷強化科研保障、創新研究形式、拓展交流平臺,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組織審計理論學術研究研討會和交流會,充分調動審計人員參與審計工作研究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逐步培養一批能夠進行前瞻性、針對性、應用性和學理性研究的審計人才,激發了審計人員的內在動力和研究興趣,提升審計人員的能力素質。應當為審計人員參加業務培訓提供時間安排、經費保障等支持和保障。培訓方式可采用講授式、互動式、參觀式等,提高審計人員在培訓中的參與度,增強獲得感。除了參加主管機構舉辦的培訓外,內部也積極組織交流分享,鼓勵審計人員分享外出培訓、工作經驗總結、自學等多途徑獲取的知識、技能、經驗等。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主題、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多元化、多形式、全方位、全過程地培訓,確保各項學習任務落到實處,提高職業勝任能力。除了專業知識外,加大培訓力度,針對新興大數據軟件與平臺進行學習,掌握大數據內部審計的流程,提高審計人員的電子數據分析取證業務能力。扎實抓好“傳、幫、帶”工作,采取以老帶新、以審代訓等方式,由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同志帶領新進人員共同參與審計項目,讓新同志邊學邊干,達到理論與實踐相互交融,短期內業務技能快速提升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我國對銀行監管體制機制進行了不斷完善,面對這樣的發展新常態,銀行機構必須進行針對性調整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農村商業銀行是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經濟金融服務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經過經營結構的不斷完善,實現了經營效益的大幅提升。即便如此,其內部審計工作的效能仍然較為低下,不利于自我監督體系的形成與完善,對其職能發揮與經濟效益的提升都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面對發展新常態,農商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必須實現有效的轉型升級,才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評價與決策支持作用,推動農商銀行實現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游新華.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11):59-60.
[2]田正.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J].財經界,2019(15):140-141.
[3]方溫柔.新常態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升級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01):78-79.
[4]吳秀峰.新形勢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20(02):37-37.
[5]張麗云.淺談審計中審計人員應保持的謹慎性原則[J].東方企業文化,2015(0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