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時間:2023-09-25 11:40: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規劃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主要是對城市發展中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和生態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建設意見,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其中,不僅滿足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要滿足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來指導城市規劃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城市規劃的概述
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主要是將城市發展中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等方面放在了首位。因此,要對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承載力以及對環境的控制能力等進行事先地預測,然后提出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規劃方案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實際發展的速度和現狀來對其進行調節和改進。進行城市規劃不僅要考慮到現如今城市發展的現狀,同時要考慮到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勢。另外進行城市規劃要結合具體的實際來進行。要符合城市資源的供給能力和對環境發展的控制力。
2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經過對城市規劃的相關概念進行闡述,可知,在具體的規劃中需要以科學的理念為指導,立足實際,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往往會對生態建設進行忽視,另外還有一些工作者不去重視城市規劃工作的時效性,沒有及時將規劃方案進行落實。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有些城市的管理者,為了在短時間內做出一番成績來表現自己的政績,不惜犧牲城市的環境和資源。雖然這中做法可以對城市一時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這些方面是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亟待解決。
3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規劃措施
3.1 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傳統的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但是現如今,由于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對城市環境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增強。因此,提出了經濟和生態和諧發展得要求。但是,在具體的城市規劃中,這是一對矛盾。要想實現經濟的發展,就或多或少地會對城市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因此,要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找到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追尋合理的經濟發展體系,優化產業結構等。
3.2 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方式
通常情況下,人們將城市看成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生態系統,其中包括經濟、社會以及自然等諸多方面。實現生態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需要將生態學的相關理論運用到城市規劃的相關工作中,進而保證城市生態的完整性。因此,要從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資源的利用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進而實現資源與環境之間的良性循環。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統一,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另外,城市規劃中需要加強對城市的綠化系統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城市中的污水、大氣以及噪音等對環境產生影響的諸多因素加強重視,保證生態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
3.3 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
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標,因此,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的內容較為復雜,同時也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但是就其根本主要是以城市居民為中心,同時與經濟和生態等方面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4 城市規劃要著眼于未來
4.1 衛星小城市的建設很多大城市惡性膨脹,可以考慮在超級都市的周圍,建一些衛星小城市,以緩解城市化的加重衛星城市的建立不需要一蹴而就,可以先規劃后建設,做到未雨綢繆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規劃,結果原本建立衛星城市的土地被挪為他用,就很難實施原先的計劃。
4.2 城市規劃要考慮未來行業未來城市,服務業、文化產業、高科技產業會占主導地位,重工業、勞動力密集產業要會被移出城市城市規劃必須要把服務業、文化產業、高科技產業放在首先考慮的地位,考慮他們的分布、需要的設施、需要的周邊環境等,為未來行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4.3 城市規劃要考慮未來的行為習慣現在人類生活越來越高效率、高節奏,人類對時間的追求與日俱增城市規劃要考慮人類的生活節奏的演變,高架橋、地鐵等,都是考慮的重點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的交通工具的具體形式,但我們可以預見未來交通工具的速度城市的基礎設施要適應新的交通工具的高速度,要為未來的更高節奏做好準備。
4.4 城市規劃要考慮未來的身體健康對于未來城市而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問題絕不是環境污染問題未來城市規劃要考慮人民群眾的體育鍛煉問題,考慮人民群眾的心理健康問題,城市規劃要方便人民群眾進行體育鍛煉,給人民群眾一個溫馨、祥和的氛圍,讓人民群眾能夠愉悅、放松的工作和生活。
5 進行城市規劃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公眾的參與
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制定,應當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同時深入認清市情,注重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時空統一性,以獲取發展機遇的市場獨占性。所以,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是政府行為,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政府支持的關鍵是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實施以及政府工作目標的確定和實施。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多部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經濟、科技、環境、資源、社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框架,各地也根據其發展條件和發展現狀制定了部分地方性法規,為可持續發展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還必須依靠公眾的支持和參與。只有得到公眾的認可,才能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變為實際行動。近年來的宣傳和教育已使持續發展逐漸深入人心。所以,要真正重視可持續發展“精神工程”的建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人類文明進步過程中的主導理念尤其是在城市的建設與規劃設計過程中更是要充分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另外本著長遠發展的原則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還要注意考慮到城市以后發展的需求著眼于未來進行城市的改造和規劃從而使城市的發展狀態一直處于時代的領先地位。
參考文獻
[1]鄧恩卿.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規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0).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DPSIR模型;可持續發展
引言
可持續發展是指人類在社會經濟發展和能源開發中,以確保它滿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壞未來發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維持水的持續性和生態系統整體性的條件下,支持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和滿足代內和代際人用水需要的全部過程。
城市是人類高強度活動的地區,城市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城市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復合系統(簡稱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因此,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可持續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態環境健康的前提下開發水資源;第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滿足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規模;第三,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堅持“節流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3]的發展戰略;第四,水資源開發利用要滿足世世代代人類用水需求,體現代內與代際間的平等。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態系統,對這類復雜的生態系統,不確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構建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之前首先應從機理上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過程進行研究,找出影響和制約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的脅迫因子,進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徑,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由PSR模型延伸出來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s)-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影響(Impact)-響應(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這一思維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
1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過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環境領域中廣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五個因子共同描述生態系統的發展過程。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可以用DPSIR模型來描述其發展過程。
1.1 驅動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驅動力是指造成水資源復合系統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為自然驅動力和社會經濟驅動力。自然驅動力是指城市化導致的自然條件的變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環、城市氣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應及城市水環境的變化[1]。社會經濟驅動力是指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城市水資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發展的人口目標和經濟目標。從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作用的時效性上來說,自然因素導致的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變化是緩慢的,而社會經濟因素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影響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變化的主導驅動因子。
1.2 壓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壓力是指通過驅動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資源復合系統之上的促使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變化的壓力,直接表征驅動力的強度。驅動力對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壓力一方面表現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對水資源的競爭上,具體表現在城市的工業需水、農業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態需水之間的競爭,另一方面表現在社會子系統和經濟子系統對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廢污水的排放??沙掷m發展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實際上就是通過對水循環過程的調節,使水分沿著特定的路徑循環運動,從而滿足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不同部門對水資源的特殊需求,同時使水資源、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協調并可持續發展。
1.3 狀態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狀態是水資源復合系統在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下的現實表現,是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描述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物理特征。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及其動態變化是研究驅動力和壓力的基礎,也是分析影響和響應的出發點。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可以用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可用水資源量、水質狀況、水資源重復利用能力、污水處理能力、人口現狀、經濟發展現狀、生態環境現狀等來表征。
1.4 影響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影響是指水資源復合系統在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下的狀態的變化。與狀態的相似之處是,二者都是驅動力和壓力共同作用的現實表現,不同之處是狀態反映的是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而影響反映的是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變化,對影響的分析是決策的基礎,是響應的依據。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對水資源的需求和水資源供應之間的矛盾以及社會、經濟、生態系統對水資源需求的競爭,導致了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狀態不斷地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水資源量的變化、水資源質的變化以及生態環境的變化等方面。
1.5 響應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響應是指人類對狀態和影響的反饋,是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會經濟因素對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壓力塑造了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當前狀態,系統的狀態反過來又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規模和結構等,為了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人類必須調整自身行為,即社會的響應。
1.6 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機理分析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的DPSIR模型是一種基于因果關系組織信息模型,存在著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的因果關系鏈,在城市發展的初期,驅動力因子和壓力因子的強度在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之內,水資源能滿足城市發展的要求,水資源對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孕育、滋養、促進和支持的作用,水資源復合系統處于穩定、有序的狀態。隨著人類對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施加的壓力超過了其承載能力,水資源系統的狀態,包括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水資源的水文循環過程等都發生了改變,而水資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又反過來影響和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隨后,人類逐漸通過經濟和管理策略對這些變化做出響應,一方面調整水資源系統的驅動力和壓力,從根源上改善水資源狀況,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資源的狀況及生態環境狀況,從而使水資源復合系統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演進,如此循環,最終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發展過程就是這樣一個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的S型發展過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該遵循以下過程:首先評價城市水資源的現狀及其變化趨勢,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資源現狀和變化的原因和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驅動力和壓力,找出脅迫因子,分析水資源的現狀和變化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據此調整當前的發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徑,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及需水預測
DPSIR模型的狀態因子在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體現在對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的調查及需水量的預測。
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內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狀況。城市水資源包括傳統的淡水資源和非傳統的水資源。對供水水源構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調查構成城市水源的各種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狀況,包括供水設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質的調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狀況,城市用水分為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對用水構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調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狀況,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處理率、污水處理收費等方面。
在對城市水利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目標,對城市發展的需水量做出預測,預測方法主要有萬元產值需水量定額法、用水增長趨勢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額法、關鍵因子相關分析法等,不同的預測方法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和不同的優缺點,因此在實際需水量預測過程中可以結合多種預測方法相互校驗。
2.2 城市水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響因子在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體現在對城市水問題的調查研究,驅動力因子和壓力因子體現在對城市水問題產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問題的調查研究是在對城市水利用基本狀況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水資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狀況、生態環境的健康狀況等方面;第二,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制約,具體表現在水資源量對社會經濟發展規模、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問題主要表現在水資源供需矛盾、水體的污染、生態環境的惡化。
在對城市水問題調查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其產生的原因,找出制約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的脅迫因子,即城市水問題產生的驅動力和壓力。目前水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處理率低、用水浪費、供水漏失量大、工業用水效率低下、工業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響應因子在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體現在為解決城市水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即為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制定可持續發展策略。
通過對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水問題的原因的調查分析,從調整驅動力因子和壓力因子的強度、改善狀態因子和影響因子兩方面入手,采取各種措施協調城市發展與水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的質量,進而實現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主要包括調整水戰略方針,遵循“節流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的原則;科學配置、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加強城市水系統規劃;加強水市場監督;加強管理,創建節水型城市[3]。
3 結束語
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是城市水資源、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相互耦合的復合生態系統,系統中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復雜,DPSIR模型的應用可以簡化這一過程。通過全面分析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的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和響應,可以深入理解社會、經濟、水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作用過程以及彼此之間的因果關系,為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為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奠定基礎。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資源復合系統發展過程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方法,為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左其亭,等.城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理論?方法?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5:16-132.
[2]馮尚友.水資源持續利用與管理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62-214.
【關鍵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問題;建議
環境問題既是由于人類對環境的不正確態度所造成,也就只能依靠改變人類對環境的態度來解決。殘酷的現實告訴人們,人類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物質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環境與資源換取得來的。 保護環境主要應改變發展的模式,將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協調起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987年國際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其學術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首次出現使用“可持續發展”一詞,并明確給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即可持續發展就是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即能滿足當代人需求,而又不會對后代人需求構成危害的發展模式。它包括三方面的涵義:(1)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它不僅重視增長數量,而且要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2)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自然為基礎。應與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環境,包括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生命支持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地球的完整性,保證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使人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力之內。(3)可持續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目的。要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現狀是世界上大多數人口仍處于半貧困或貧困狀態,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貧困問題。
二、 我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環境保護還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1)水污染。水污染是指天然潔凈水由于人類活動而被玷污的現象。主要的水環境污染物有以下幾類:懸浮物;耗氧有機物;植物性營養物;重金屬;酸堿污染;石油類;難降解有機物;放射性物質;熱污染;病原體。(2)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物系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入大氣,并對人和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物質。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按其來源可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系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而在大氣中一次污染物之間或一次污染物與大氣的正常成分之間發生化學作用生成的污染物,常稱為二次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更為嚴重。(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環境要素(大氣、水體和土壤)的污染問題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關注和研究的主要環境問題。土壤污染對環境和人類造成的影響與危害在于它可導致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有害物質在植物體內累積,并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以致危害人體健康。
三、強化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1)大力提高全民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一是要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各級教育部門逐步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于從初等到高等教育全過程中。二是要加強可持續發展宣傳和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充分利用電視、電影、廣播、報刊、書籍等大眾傳媒,積極宣傳可持續發展思想。三是要加強可持續發展培訓?!吨袊?1世紀議程》的實施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各級領導干部擔負著組織實施的重任。因此,應把各級管理干部,特別是各級決策層干部的可持續發展培訓,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2)實施系統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政策。一是人口問題,要保持人口規模與資源供求之間的平衡,將人口增長率維持在經濟與資源能承受的水平上;二是工業發展,要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為核心的工業發展道路,實施清潔生產。因地球上70%—80%的污染物來自資源的浪費,因此要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和資源節約型的企業,將污染物消除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三是農業生產,推廣生態農業,實施合理利用土地政策,合理灌溉與用水政策,科學施肥與農藥政策;四是城市發展,建立合理的城市結構,控制大城市發展,合理發展中小城鎮;以城市發展的空間規劃及生態規劃為基礎,實施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的投資政策;實施城市綠化和自然保護政策。(3)借鑒國外發的國家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如歐盟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一是立法措施。特別是完善綜合環境管理方面的立法措施。二是市場措施。將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使對環境有利的商品和服務,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三是基礎支持措施。包括要完善可持續發展所必須的基本標準、數據統計、科學研究、技術改造、地區規劃、公眾參與以及宣傳教育和職業培訓等。四是資金支持機制。對于那些把環境目標建立在預防為主,并納入歐盟政策中的環境項目,在資金上給予足夠重視和支持。
參考文獻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張 煒(1959―),男,西南財經大學西部經濟研究中心(成都,610074),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旅游經濟。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并經法定程序獲得政權機關核準公布的城市。[1]這些名城一般具有文化底蘊厚重、文明傳承久遠,歷史意義重大,經濟根基深、風貌獨特等基本特征。我國現有古都類、傳統建筑風貌類、風景名勝類、民族及地方特色類,近代史跡類、特殊職能類、一般古跡類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百余座,并且,還有一大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些名城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它們像燦爛的群星分布在廣闊的國土空間上,是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史的成就結晶和標志。在我國社會現代化發展中,歷史文化名城是社會生產力和現代經濟文化發展的載體。長期以來,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形成和演變過程中,蘊涵著自然、民族、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等因素的歷史積淀,有豐富和不可替代的歷史和現實價值。在推動我國社會發展中,歷史文化名城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怎樣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合理開發利用名城資源,促進名城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要研究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取得了重大成績,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正制約著名城可持續發展。隨著對外開放,名城的重要價值和特殊作用受到廣泛關注,城市政府普遍增強了名城意識,重視利用名城資源和品牌,推動經濟開放和發展;加大了名城的基礎設施和舊城改造、環境改造、提高了城市現代化水平;加強了名城保護規劃和名城的文物、歷史建筑、傳統文化保護與管理工作。名城的發展煥發了青春和活力,推動了我國經濟文化對外交流和發展,提高了城市經濟效益,增強了城市競爭力。由于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和經濟市場化快速發展時期,名城經濟建設和名城歷史文化保護之間,仍然存在各種矛盾和問題。[2]
(1)一些城市管理者只重視名城自然、歷史、文化等資源的經濟價值,急功近利地追求狹義的經濟效益。致使只重視名城的經濟功能打造,強化名城資源的經濟開發,無視名城的社會文化等功能的重要性,破壞了名城歷史文化遺產。
(2)一些地方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發展速度,重視名城的經營,忽視名城歷史文化持續發展?;A設施投資和房地產開發,工業、商業區開發,名目繁多的各種項目開發,重復建設,導致名城土地利用結構、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形態、傳統建筑風貌和景觀發生了空前劇變,城市環境惡化。
(3)一些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戰略、城市規劃設計脫離實際。城市定位不準、發展方向不明,建設項目和內容盲目攀高求洋。同時規劃控制缺乏力度,土地利用和建設規模一再擴張,隨意拆遷,在歷史文化街區上拆除傳統建筑和真文物,大造人造景觀和假文物;投資巨量卻缺乏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4)名城保護資金短缺,投資體制僵化、投資渠道單一。名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資金、技術、人力投入不夠。致使一些文物瀕臨毀滅,“古城風貌”所剩無幾,歷史神韻蕩然無存。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發展中存在的各種矛盾的和問題,有多樣而復雜的主客觀原因。而名城保護與建設中過程中,沒有貫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或者名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缺失,不能不講是一個深層次的根源。傳統的名城保護理念,主要是一種靜態的觀念,重點是加強名城的歷史遺存、歷史文化區、歷史文化傳統、城市環境等方面的保護。無疑,名城歷史文化層面的保護是重要的。問題是,在現實中,單純的保護措施常常由于文化保護與名城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矛盾,而難以有效實施,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市場條件下,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對名城資源環境的破壞。事實證明,單一的名城歷史文化保護理念是一種被動,消極的靜態保護理念,難以徹底遏制種種不合理的名城資源利用行為。名城的形成是歷史、自然、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在空間上是一個自然、生態、經濟文化相互關聯的整體開放性系統,歷史文化只是城市系統構成的一部分。將歷史文化從名城整體演變和運動中,獨立出來孤立地進行保護,事實上是很困難的。歷史文化名城可持續發展理念,強調的是名城資源開發需要,應不危及子孫后代的利益,名城開發與保護應在名城發展過程中去實現,只有構筑起名城的資源環境與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的關系,才能增強名城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其可持續發展。為此,歷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續發展途徑和措施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態建設,推進名城整體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1.名城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城市管理和建設者要克服單純的經濟人理性,應將經濟理性與人文、生態理性結合起來??沙掷m發展的主體是人,本質是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這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城市建設要有利于人的發展、應滿足人的發展需要,特別是人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態環境的需要。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文化、生態和諧協調發展。應把握名城的特征和發展規律,建設優美和適合人的生產、生活、交往、居住的城市環境,建設優質的城市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園綠地、休閑等空間產品;建設和提供城市公共服務產品;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具有名城特色的科技、經濟文化產業;將歷史文化和環境保護融入城市發展過程中,獲得名城在“提高人的生活品質意義”上的城市宜人化發展,即名城整體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2.推動名城經濟持續發展。我國許多名城經濟區位優越,是區域經濟的中心,市場中心,輻射面廣,經濟根基深遠。優化名城經濟和產業結構,合理發展名城的產業經濟、特色經濟、旅游經濟、文化經濟、住宅經濟、信息經濟、服務經濟等,建立起名城持續發展的產業經濟體系。名城經濟的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等發展,有利于增強名城經濟實力,加大名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經濟、技術投入,進而提高名城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推動名城文化持續發展。名城歷史文化傳承久遠,積淀深厚,是名城獨具特色的根源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應在對外開放中加強文化交流推動名城文化積累和發展。在城市開發中,準確的城市定位是保持名城個性特色,持續發展的關鍵。城市定位主要決定于城市文化,深入研究名城文化,合理確定城市定位,明確名城特色和發展方向,延續城市文化特征,吸收新的現代文化發展內容,不斷豐富名城文化內涵,才能強化名城發展能力,增強城市發展的文化力是名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4.推動名城生態持續發展。歷史文化名城一般具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城市環境是名城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空間條件,加強名城環境治理、保護自然生態、文化生態資源,促進名城資源持續發展,是名城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護名城發展生態條件,應加強名城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建設應尊重城市生態平衡規律,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空間結構、治理城市污染,建筑物、構筑物、市政工程、公共工程、生產項目等應按城市規劃和功能分區要求合理分布;形成名城良好的生態循環關系和生態環境景觀。[3]
(二)深化歷史文化名城城市規劃研究,促進名城可持續發展
1.城市總體規劃和建設。應堅持以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為基本原則。通過城市規劃應形成城市特色和發展方向,優化城市功能;優化調整城市結構和空間布局,調整城市用地結構、產業結構、資源利用結構、統籌安排城市的經濟、文化、生態、社會建設項目。提升城市綜合發展效益,應將名城可持發展貫穿在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
2.科學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名城保護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深化。主要是對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內容,特別是歷史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地區和文物保護內容的具體化。[4]保護規劃應堅持歷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觀點,應深入分析城市演變過程和發展特點。把握名城歷史文化遺存的內容,分布等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保護原則和重點。應該按名城持續發展的要求,注意對城市傳統文化發掘與繼承,將文化保護列入城市發展過程中進行研究,名城歷史文化保護措施要與城市持續發展措施相結合,保護歷史文化遺存對城市建設應有明確控制要求,同時又要同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保護與發展相結合,有利于促進名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3.強化名城城市規劃編制的實施和管理,名城保護規劃應有公眾參與過程。名城管理保護部門應強化規劃控制和管理,履行管理職能,同時在名城保護中應發揮城市居民、公眾參與作用,將政府和公眾的力量結合起來,共同參與到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實施過程中去。
(三)創新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和發展投資機制,促進名城可持續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名城的歷史文化保護、歷史遺跡、實物遺存的搶救;各種歷史地段、傳統文化風貌的街區、住宅維護;在城市發展史上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建筑,獨特的城市景觀、民間藝術、文化等的保護與發展皆需要大量的投入。資金缺乏和來源渠道單一,已成為名城文化保護發展的瓶頸制約的因素。致使由于資金、技術、人力等投入的短缺,影響到可持續發展。應創新名城投資體制、構造新的歷史文化保護發展的投資機制,應發揮政府、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金融集團、私人等投資主體的作用。在名城歷史文化、環境保護發展中,應形成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格局。各投資主體,投資于名城保護的行為,只要符合國家法規和政策,符合城市保護規劃要求,自身能形成風險―收益均衡機制,政府有關方面應該給予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應盡快建立政府財政“名城保護基金”,采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項目融資、吸收社會捐款等方式。擴大資金來源,加大對名城保護投入,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續發展。
(四)制定和健全法律、法規,保障歷史文化名城可持續發展
歷史文化名城可持續發展應通過立法及其執行作為保障,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具體法規?!段奈锉Wo法》中有關文物、建筑古跡等的保護條款,多是博物館式保存的要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求缺乏嚴格的法律規范,《城市規劃法》中也僅有:編制城市規劃應注意“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的字樣。目前,在城市開發和建設中,特別是在舊城改造中,各種城市歷史文化遺址、建筑街區、文物等的破壞得不到遏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依據。
1.要根據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總體特征與主要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加強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立法工作??裳芯亢椭贫ㄎ覈稓v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各省市(區)相應制定和出臺地方性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法規,確立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依法保護的法律基礎。
2.應加強系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發展的立法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單一的法規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目的的實現不能提供足夠的保障,而需要從城市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建設、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來規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發展的行為,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3.要根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建設發展的變化,及時地調整和增加相應的法律保護條款,保證有關法律有合理的框架和足夠的覆蓋面。
4.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執法工作。嚴格執法、依法保護、依法規劃和建設,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建設的基本原則。在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發展中,只有違法必究,才能有效保障其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木基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03(5).
[2]汪洪濤.略論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管理[J].東南大學學報,2002(3).
關鍵字: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探討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 A
可持續發展又稱為永續發展,是在遵循公平性、可持續性、和諧型及其高效性原則的下,即保護環境又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有不損害后代人利益的發展模式??沙掷m發展有效的解決了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問題,是一種科學的發展理念,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保障。在我國城市建設的規劃工作中,應當立足于我國城市發展的現狀,采用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有效的將城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結合起來,打造現代化的新型城市。特別是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的今天,農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環境、城市管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的情況下,更應當做好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工作,從城市發展的長期利益、整體利益出發,實現城市經濟的良性循環。筆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淺析了對在城市規劃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探討。
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思想
生態規劃是在自然綜合體平衡沒有重大變化、自然環境未遭破壞和一個部門的經濟活動不給另一個部門造成損害的情況下,應用生態學原理,計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資源及地域的利用。城市的規劃與傳統的城市規劃區別,在于它強調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以人與自然相和諧為價值取向,應用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經濟等各種信息,去模擬設計和調控系統內的各種生態關系,從而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調控對策。城市的規劃設計把人與自然看作一個整體,以自然生態優先的原則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促使系統向更有序、穩定、協調的方向發展,最終目的是引導城市實現人、自然、城市的和諧共存,持續發展。
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理論
城市發展的理論從經濟、環境、社會、人與環境、城市有機體、城市功能、城市競爭力等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不同的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田園城市、新城理論、廣畝城理論和有機疏散理論等強調城市發展的分散化思想,認為城市在地域空間上必須保持低密度,生活上回歸綠色自然;而《明日城市》等則注重城市發展的集中主義思想,認為城市應適宜行走,具有高效的公共交通和人們相互交往的緊湊形態和規模;現代城市發展理論更加注重人與環境關系,認為城市應該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與生態結合。為了持續發展,城市發展既要充分體現地方特色、生態特色,使其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又要繼承合理性的基因,把歷史人文因素納入城市發展的理論框架中,還要注重美學與文化內容等等。這些城市發展的理論精髓充實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三、 基于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城市規劃優化策略
規劃的每項內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生態和環境問題。基于可持續性思想的城市規劃,主要是對傳統城市規劃指導方向和實際操作中的修正,涉及內外優化兩個階段和源頭預防、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
3.1 內部優化策略
內部優化采用的手段基本上是過程控制和末端質量控制,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的城市規劃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與目標通常已定,城市環保規劃或生態規劃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大多情況下是為城市的發展目標等服務的。換句話說,就是在城市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目標已確定的情況下,通過環保規劃或生態規劃提出的措施使環境質量變化和生態破壞控制在一定程度內。發展循環經濟、控制污染物總量、加強環?;A設施建設、增加綠地面積、防治水土流失等是其主要手段。
內部優化策略就是變被動為準主動,通過環境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及將來實施的主體功能區劃等,明確各功能分區內限制發展和禁止發展的產業;明確規劃布局的環境風險和生態風險;明確規劃的規模、結構和布局帶來的環境問題及補救措施;明確環保投資和環?;A設施建設能否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通過環境后評估,為下一輪規劃編制提供基礎資料和建議;通過制定生態補償措施,保護鄉村生態系統,并協調城鄉規劃間的關系。此外,內部優化策略要協調各專項規劃間的關系,主要針對涉及的環境要素而言。
3.2外部優化策略
外部優化策略包括納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規劃合理性論證兩種手段,其核心思想是“源頭預防”,在決策源頭控制環境影響,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的協調發展??沙掷m發展思想追求的是經濟綠色、高效,產業結構合理,產業多元化、特色化與生態化,經濟發達;社會公平、和諧,文化的多元化、特色化與生態化;環境公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系統完整,城市生態的自然化;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能源的多樣化,鼓勵新能源的利用??沙掷m性城市強調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強調城鄉經濟、社會和生態的一體化。
環境影響評價將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城市發展的約束條件,注重生態完整性、景觀協調性和環境質量的改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城市的無序發展和人口的過度膨脹,把城市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區域環境可承載的范圍之內,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保護城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障城市、城鄉各規劃要素的協調與持續發展。為提高城市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效率,有效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3.3內外優化策略整合措施
城市規劃優化策略的整合,體現了環境保護“預防為主”和環境影響評價“早期介入”的原則,不僅有助于規劃的完善與科學化,也可節省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不必要的審查程序。將可持續發展思想作為城市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在規劃編制之初便將可持續性城市的元素融入其中,并納入環境影響評價,論證規劃的合理性,同時提出對策建議供規劃參考,不斷反饋,在決策源頭控制和預防環境影響。城市生態規劃和環保規劃作為補充,以解決外部優化策略難以解決的問題,重點是污染治理、環境考核、生態恢復、生態補償及保障措施等。整合后的優化策略主要在各自階段或層面發揮作用。
總之,可持續城市發展是當今世界上與每個國家都息息相關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重要課題。但是,各個國家因其經濟發展水平的不一而對可持續發展有不同的認知和優先偏重。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還是第一優先的目標,當然必須強調“不為發展而發展”和綠色GDP,經濟發展要有效率。城市規劃可能無法在經濟效率和社會公正方面起積極決定性的作用,城市規劃絕對應該強化、制度化開發控制的能力,秩序井然的城市發展和城市運行是最起碼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凌亢著.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理論與實踐[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1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以城鎮化為主線,推進發展方式的轉型。城市發展模式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很難轉變。有分析指出,今后10 20年,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的能源、環境和交通問題將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城市的急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不斷攀升,同樣也對能源供應商、工業品制造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盡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進入中國的近20年問,伊頓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科技,從新能源車輛技術、可再生能源到綠色建筑,都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得到了應用。伊頓還積極為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做貢獻。在與國內高等院校等機構廣泛合作的同時,2010年,伊頓攜手AECOM公司、IBM公司等共同成立了“新能源可持續交通系統國際聯盟”,旨在加快推進新能源車輛在中國各城市應用;首次了中國綠色產品行業調查報告,為致力于中國綠色產品行業發展的各方提供了有益參考。為了更好實現未來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上的互相合作和溝通,2011年6月9口伊頓在北京成功舉辦了“能源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城市論壇”系列的第一站,論壇從技術創新、城市規劃、新能源等多方面對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前景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展望。
新平臺新目標
發揮企業專業優勢,聯合產學研機構,聚焦能源技術創新和應用,在未來十年內至少與十個城市進行對接,通過項目實踐,探索低碳城市發展的能源技術創新之路,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城市化做出貢獻。未來行動
舉辦“能源創新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系列論壇,分別就“綠色交通”、“節能建筑”、“綜合能效管理”等相關議題進行研討。
探索可持續的城市化發展之路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搭建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通過打造一系列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發展論壇,與行業各界在可持續發展、能源效率、可替代或可再生能源、環境責任等領域進行深入溝通,經驗共享及優勢互補,為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城市調研。選取國內部分樹立低碳發展目標的城市開展實地調研,系統分析與總結低碳城市的建設思路、措施、經驗與教訓,及對包括企業在內的城市利益相關者的訴求等,專業調研報告,為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措施;可持續發展;思路框架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city construction, also showed a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ity will be more prominent and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the role of city planning will b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y planning in China, discusses the existing city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ty,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ay of thinking and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is briefly discussed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problem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中圖分類號:TU984
前言
現代社會已經是21世紀,世界經濟開始向全球化發展,在世界范圍之內,不同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不但要和國內城市進行競爭,還有可能要和國外一些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城市進行競爭。利用城市規劃來為其發展奠定基礎,為城市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將城市效益及競爭力提高,使城市能夠可持續發展,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也是將城市規劃標準提高,對其嚴格要求新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國城市規劃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沒有很好的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
1 我國城市規劃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不僅人口多,而且很多資源不足,因此巨大的資源環境壓力是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重要因素。城市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面臨著建設與管理的繁重任務。因為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存在比較尖銳的矛盾,所以貫徹可持續發展思想,推進生態城市規劃尤為重要。目前,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國的城市規劃重點在于對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的規劃和管理,促進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規劃的主要著眼點。而在有關城市規劃的法律法規中,盡管提出了要協調發展社會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但是由于沒有有效的保證措施和實施手段,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資源與環境問題常常容易被忽視,而專注于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
因為在我國城市規劃的發展時間不是很長,現行的城市規劃與速發展城市相比較而言,還客觀地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因編制城市規劃的目標不夠準確,對約束資源和環境的考慮不足,導致部分城市的規劃不完善,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因為現行體制的限制,有關城市規劃的法制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相關的管理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堅決摒棄盲目擴大規模的外延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因此,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生態化城市規劃,促進城市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是當務之急。
2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生態城市規劃
2.1 規劃的基本思路。
生態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前提,著力于城市生態承載力和社會承受能力的提高,努力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相結合最佳效益?;诖?,生態城市規劃要切實負起未來、環境和社會責任,才可能實現其可持續的發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建立和實施各種方法、體系和政策,保障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生態城市規劃各個環節中得到充分的落實。
2.2具有對未來發展的導向性
在規劃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城市發展目標尤其是長遠目標給予充分預測。城市發展的遠景目標一旦確定下來,它就會對城市未來的建設起到引導作用,以努力實現規劃中確定的遠景目標。要科學確定城市發展的遠景目標,必須要在目標確定前,充分研究城市所在區域的資源水平、特點及承受能力,使城市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綜合平衡。同時,要保持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的協調,在扎實完成近期目標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應對近期規劃進行不斷調整,使其能夠更好地趨向于長遠發展目標,從而保證城市的整體發展。
2.3具有對生態環境的導向性
所謂城市規劃的環境導向性,即將城市視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生態學的角度進行城市規劃,注重對城市的環境與資源承載力進行研究,并在生態城市規劃中充分體現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與保護,使城市生態系統能夠維持動態的平衡,從而實現可持續性地利用資源與環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保證城市規劃的生態環境導向的實現,就應該確保制定城市規劃與實施戰略環境評價同步運行,使二者有機結合、互為反饋。從而在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專業規劃設計人員能夠積極主動對規劃實施后所產生的不良環境后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和預測。同時,如果專業規劃設計人員欠缺相關的環境科學知識,可以從環境專家那里獲得最有價值的生態環境信息支持與幫助。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結合環境評價專家與規劃設計者的知識,可以保證從源頭上解決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從而找準城市環境、經濟和社會的最佳結合點,確保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得以同步落實。
3 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生態城市規劃的框架思路
要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中,不僅要包括促進城市發展的常規規劃內容,還必須對城市的資源和環境問題予以綜合考量,在不同的政策方案下,充分預測城市系統的發展水平和資源環境狀況,在不突破環境容量與環境承載力這兩個關鍵性指標的前提下,制定城市的發展方案,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建議。為此,必須進一步拓展城市規劃的內涵,積極探索實現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城市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如果制定的初步的城市規劃方案,超出了城市環境的承載力及城市資源的供給力,就必須要進行相應的需求管理,有效地控制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滿足環境和資源指標的要求,重新制定新的城市規劃方案,然后將其在此用環境承載力和資源供給力進行衡量,一直到合乎要求為止。
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任何區域的任何城市,其資源利用和城市的環境污染都必須具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突破這個限度,那么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將受到制約。一般情況下,生態城市規劃的思路都具有三個顯著特點:
3.1 規劃的內容具有全面性。
規劃的內容不僅僅是考慮城市自身的發展,而是要在規劃的過程中,把與城市自身發展有關的人口、資源、經濟、環境、社會等所有因素都納入進來,在確保各個因素相互協調促進的基礎上,確定相應的城市發展、速度和方式。
3.2 規劃的內容更加注重適應城市的環境承載力和資源的供給力。
與傳統的城市規劃設計相比較而言,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不僅僅考慮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土地及空間資源的關系,而是在此基礎上,更加關注城市環境的承載能力和資源的供給能力,這也是生態城市規劃適應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重要體現。
3.3 規劃設計方案不是被動地受承載力和供給力指標的約束。
城市規劃方案具有一個非常重關鍵的控制點,那就是資源環境的基本承載能力,要求在制定城市規劃方案時,決不能突破城市的環境承載力和資源供給力這一底線。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城市規劃方案的確制定并不是被動地受這兩個指標的約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經濟發展的資源消耗特性與環境污染的排放因子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會出現環境承載力不斷增大和資源供給力不斷加大定情形,同時城市系統的發展規模的上限也可能不斷擴大。由此可見,在制定城市規劃方案時,引入環境承載力和資源供給力這兩個控制指標,可以保證城市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從而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結束語
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必將呈現飛速發展的態勢,而且其地位和作用也將日益突出和重要,同時城市規劃的作用也必將越發的重要。在城市規劃中要做到全面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必須突出城市的生態化,重視資源和環境對城市發展的支撐和承載作用,積極推進生態化城市建設,使城市的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得到協調發展,這不僅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規劃理論方法體系的關鍵,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發達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各種負面效應的覆轍。
參考文獻:
[1]烏蘭高娃,閆曉丹,劉啟龍.淺談生態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0).
[2]原亞東.淺談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10).
[3]朱廣黔.論我國城市管理創新的動因與模式研究田.理論與改革.2013(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