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4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會展旅游的內涵及外延
而說到會展旅游的概念,國內外的學者對此作出了各種不同的解釋,目前仍然沒有得到統一的結論。我國的會展旅游學者們提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2001年蘇州大學周春發提出的:會展旅游意指包括各類專業會議、展覽會與博覽會、獎勵旅游、大型文化體育盛事等活動在內的綜合性旅游形式。
會展旅游,顧名思義就是把會展業和旅游業結合起來的一個新的產業。盡管會展業和旅游業是兩個獨立的產業部門,但是會展與旅游的相互介入是經濟活動發展普遍聯系的外在表征。會展業和旅游業同屬于第三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舉辦會展不僅使當地的展覽館、飯店、餐飲服務業受益,而且對相關的電信、交通、購物、旅游服務以及城市市政建設,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事會展業是旅游的多元化戰略之一,而會展業則可以利用旅游業提供的各種服務和資源。二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因此我們說:會展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是全球會展發展的必然趨勢。會展旅游就是旅游屬性結合會展活動的特點而衍生出來的產品。
2. 大連市會展旅游業培育與開發的優勢條件
首先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是大連市作為會展舉辦地的重要優勢。會展的主辦者在選擇會展舉辦地點時,往往都會選一些環境優美,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前來參展的展商和慕名而來參觀展覽的客人也都希望借此機會在當地旅游一番,一來可以得到良好的休閑,再者也可以增進對展會舉辦地的了解。
其次,擁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和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有力的提高了大連市的通達性和一個城市的輻射范圍,繼而吸引更多的會展活動來本地舉辦。
再次,會展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產業是會展業發展的基礎,大連市擁有本地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會展旅游業就可以以其為依托,打造有地方特色極具競爭力的會展品牌。
最后,國家和地方出臺的良好政策是大連發展會展旅游的基礎支撐。
3. 大連市會展旅游的發展對城市的影響
首先會展旅游將為大連市帶來巨大的利潤額:據悉,一個會展旅游的游客在一個城市的消費是普通游客的3倍,逗留時間是后者的2倍,會展旅游業的平均利潤率為20%-25%。
其次,會展旅游使大連市獲得優質資源:發展會展業意味著各行業可以在擴大的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從而大大減少本區域內資源的機會成本,有助于增強綜合競爭力。而會展對于當地經濟最本質的意義,就在于更大范圍地開放、更實際地比較、更精確地選擇、更有效地配置,進而達到質量的增長,以增強經濟安全系數。
再次,會展旅游還能夠帶動大地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會展旅游經濟的發展,將直接刺激外貿、賓館、交通、運輸、保險、金融、房地產、零售等行業的市場景氣,從而有力推動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為展覽業服務配套的服務業、廣告業、餐飲業、通信業等行業將因此受益。
最后,會展旅游可以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鑒于會展旅游帶動了大連市各相關經濟的發展,因而,與此同時,會展經濟的發展將提供和催生一大批高質量的工作機會。
綜上所述,會展旅游給城市的發展不但帶來了重要的經濟的效益,同時也給城市的發這帶來了社會的效益,比如人口素質以及城市的知名度,有助于增強舉辦地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增強對周邊地區的服務功能等。
參考文獻:
[1] 金輝.會展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孫曉玲; 陸林; 孔偉.國外會展旅游研究進展及啟示.資源開發與市場2009-04-15
[3] 謝琛.“中部崛起戰略”背景下長沙會展旅游品牌發展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09-05-01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旅游功能的提升與完善,幾乎所有城市都提出了發展各種各樣旅游城市的目標和口號,且紛紛加入爭創優秀旅游城市評選活動的行列當中。從1995年3月國家旅游局啟動創建和評選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活動至今,我國已有8批308個城市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這些城市的旅游經濟總量占到全國的90%以上,極大地促進了區域旅游的發展。但實際上,該項活動只是參考《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檢查標準》對各個城市的旅游管理活動進行量化考核,已經入選的城市由于在經濟和旅游發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且評選活動并沒有一個很好的目標指向,所以這些旅游城市發展的質量依然參差不齊,也沒有從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整體實力,城市旅游的發展無論是在收入、環境、設施、產品體系還是旅游空間布局方面都很難令市民與游客滿意。
一、景點型旅游城市
景點型旅游城市屬于風景旅游城市或風景游覽城市的一種,最早見于崔鳳軍(2002)提出的風景類旅游城市,不同于綜合型旅游城市、海濱型旅游城市、古都型(歷史文化型)旅游城市。風景旅游城市是按城市性質劃分的一種城市類型,指自然風景優美或具有一定的名勝古跡,以風景游覽為主要職能的城市。這類城市自然風景優美或者有較多的名勝古跡旅游點,可供旅游者游覽、療養、娛樂和休息。如瑞士的日內瓦、意大利的威尼斯等都屬這類城市。我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有杭州、蘇州、桂林等;以其他職能為主,兼具旅游職能的城市,有北京、廣州、西安、南京等。
筆者認為,景點型旅游城市是指憑借優美的自然風景或名勝古跡等旅游吸引物,因旅游活動的開展而發展起來的、以旅游為主要職能的中小型城市。如泰安、黃山、峨眉山、武夷山、井岡山、韶山、曲阜等。
二、景點型旅游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重旅游資源開發,輕目的地建設
景點型旅游城市發展所依托的景區(點)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很強的吸引力,城市自身卻知名度較低,形成所謂的“舉世聞名的景點,默默無聞的城市”,如泰山與泰安市、都江堰與都江堰市、張家界與張家界市、北戴河與秦皇島市等。這一現象折射出來的原因表明,景點型旅游城市的依托景區點作為傳統的觀光旅游地,旅游開發幾近成熟,旅游發展已步入平穩階段,只需嚴格保護、有序利用、科學管理即可因此,景點型旅游城市必須調整發展思路,加強城市旅游發展,旅游發展的重心盡快由過去的旅游資源開發和景區點建設,轉向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設。
景點型旅游城市在旅游目的地建設與發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第一,旅游產業規模較小,旅游經濟占城市GDP不足10%,發展水平較低;第二,城市旅游吸引物不夠豐富。城市旅游完整的吸引系統除了以現有旅游區、旅游點為核心,還應該包括體現城市內涵和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民俗、城市歷史、城市風情等;第三,城市旅游產業鏈不完整,服務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不高。觀光休閑、康體娛樂、會議展覽是城市旅游發展的核心,為了滿足旅游者這些愿望,城市必須提供旅游交通、信息咨詢、住宿餐飲、購物、金融服務、醫療救護、郵電通信等配套服務設施;第四,城市旅游交通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高效率的交通系統是旅游城市吸引游客的必要條件,也是旅游城市發展的生命線,有時往往也會成為旅游城市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城市旅游交通包括可入出性、便捷性、舒適性和多樣性四個方面;第五,旅游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
(二)中觀發展策略上:客源結構、旅游組織方式、市場營銷、旅游管理亟待改善
(1)國內游客眾多,國際游客稀少
通過對典型景點型旅游城市泰安30多年來旅游業發展實績的分析,結果表明:泰安旅游業發展仍以泰山觀光旅游為主打旅游產品,旅游客源市場仍以國內游客為主,并且山東省和周邊省區游客占相當高的比重。
(2)重傳統觀光旅游,輕休閑、度假等旅游
景點型旅游城市作為傳統的觀光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老化,不能滿足正在興起的休閑、度假等旅游新需求。加之,旅游產業要素發展不協調,尤其是購物和娛樂,產品單調,缺乏特色,直接導致景點型旅游城市的旅游經濟規模較小,處于尷尬的“門票經濟”境地,對相關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不明顯,距離城市旅游發展的目標還有差距。
(3)過度依賴優勢資源,缺乏資源市場聯動
旅游宣傳促銷至關重要,是推進城市旅游發展的關鍵,也是改變“只見景點,不識城市”行之有效的途徑。城市旅游營銷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①作為城市旅游目的地,缺乏系統的形象定位和響亮的宣傳口號,有關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營銷工作還沒有啟動。②城市旅游營銷缺乏統一、規范的標志和語言系統。③城市形象的文化傳播還比較落后。
(4)缺乏總體統籌管理
關鍵詞:城市;休閑旅游;發展態勢
城市休閑旅游的內涵和特點(一)城市休閑旅游的內涵休閑旅游關注旅游者從旅途中獲得的精神感受,主要指旅游者通過度假、娛樂等活動來提升自我知識水平、保持身心健康等較高層次的旅游形式。由于休閑旅游在傳統觀光旅游的基礎上,滿足了旅游者在釋放精神壓力、參與娛樂活動、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需求,逐漸成為當前旅游市場一種主流的發展趨勢,備受學界和產業界的重視。城市是旅游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其在旅游活動中通常具有客源地、目的地和集散地的作用,而且也是一些旅游資源和產品、旅游基礎設施的所在地。城市休閑旅游,即以城市為基礎,依靠城市的特有資源和優勢來發展休閑旅游,是旅游業展的趨勢。
(二)城市休閑旅游的特點
一是休閑。這是休閑旅游與傳統旅游的本質區別。旅游者在休閑旅游過程中不能夠使身體得到放松,提高身體素質,還使平日緊張的精神得到解壓,獲得心理的享受。旅游者不僅重視旅游的結果,更重在旅游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悟。二是提素質。休閑旅游還可以讓旅游者在旅游中體驗不同的文化,在與當地居民的交流和溝通中,開闊視野,獲得知識方面的拓寬。另外,休閑旅游能夠引導人們在和人文自然資源的接觸中,獲得心靈上的解放提升思想層次,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質。
三是具有可持續性。旅游者在休閑旅游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旅游者應尊重旅游地的文化傳統和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以保持旅游地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休閑旅游也提倡在開展旅游活動過程中盡量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影響,以維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城市休閑旅游的必要性
分析(一)實現社會和諧目標的需要休閑旅游是旅游發展的趨勢,其不僅要求在休閑旅游活動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還要求實現人與自然以及人與自身的和諧,這符合社會和諧目標的要求。休閑旅游的價值取向便是使旅游者在旅游過程獲得身心的雙重放松,使主觀需求與客觀環境相協調,這與傳統的觀光旅游相比,在思想層次方面有了提升。休閑旅游活動中要關注休閑旅游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休閑旅游中的旅游者不是孤立的個體,在整個旅游過程中,其與活動組織者、旅伴、當地居民等主體也會產生相應的關聯。
因此,旅游者在休閑旅游過程中同樣會面臨各種人際關系,對于這些關系的處理,能夠對旅游者的旅游活動產生影響。
休閑本身便是人自身要求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相統一的產物,是休閑旅游活動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為實現人與自身的和諧創造了條件。由此,人在休閑旅游過程中對旅游地狀況的關注不再居主導位置,更關注自身在精神層面的收獲。
(二)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在客觀條件即閑b~b-,]-問增多及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長等逐漸成熟之后,休閑旅游活動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人們旺盛的休閑旅游需求,為休閑旅游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帶動其迅速壯大。在趨勢的影響下,人們的旅游傾向也從傳統的觀光旅游逐漸轉移到休閑旅游。因此,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具有必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應健全完善休閑旅游相關基礎設施。
(三)形成經濟新增長極的需要
休閑旅游中的旅游者因為抱著休閑的目的進行旅游活動,所以如果對一個目的地城市具有濃厚的興趣的話,就會具有持續的熱情。這樣,旅游者往往會在旅游地停留并進行持續的消費。休閑旅游的帶動性較強,其發展能夠同時促進相關產業的繁榮,能夠提升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并且還能對周邊的城市和地區具有輻射作用。因此,城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其需要重視休閑旅游的拉動和輻射作用,應以休閑旅游產業為中心,將相關產業的發展積極性調動起來,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
城市休閑旅游開發中存在的
問題(一)市場定位不明確我國休閑旅游的開發實踐較晚,在思想認識方面存在不足,缺乏針對性的投資和有序的規劃,限制了休閑旅游的發展。目前我國休閑與度假旅游市場供給對于其目標顧客的購買能力方面而言,顯得相對過剩。休閑旅游大部分將一些高端的消費群體作為el標顧客,而忽視了中低消費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沒有很好的統籌資源配置,使真正有消費需求的消費者得不到滿足。
市場定位不明確,城市休閑旅游的開發和發展便會受阻。
(二)旅游功能定位單一
在休閑旅游過程中,旅游者追求的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滿足,體現的是一種綜合的價值訴求,在基本的釋放精神和身體的壓力之外,更希望獲得知識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升,實現自我的完善和發展。因此,城市休閑旅游在其旅游功能定位方面需要能夠綜合考慮休閑旅游者的多樣需求。然而,現實的城市休閑旅游產品開發中,很多休閑旅游經營者和管理者在思想認識方面不成熟,對休閑旅游的整體發展缺乏相應的規劃,旅游產品形式不僅單一而且開發層次較低,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強,而且后續的拉動效應較弱。(三)產品質量有侍提升我國休閑旅游市場在市場定位和旅游功能定位方面存在的問題,限制了我國城市休閑旅游的發展。我國城市休閑旅游的整體質量水平不高,比如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上缺乏新意,往往一個產品具有很好的市場效應,模仿者眾多,很多城市沒有從自身具體情況出發進行明確的市場定位;旅游產品注重娛樂性,在旅游產品內涵的提升方面欠缺,沒有走出傳統觀光旅游的套路,對于休閑旅游者的新的消費需求缺乏深入的挖掘,在參與性和體驗性方面缺乏新意。
我國城市休閑旅游發展態勢
分析(一)客源市場大眾化和多元化人們由于對休閑生活的誤解,在很長~段時間里認為外出旅游等休閑活動是奢侈浪費的表現,只是富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收八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當然,如果人們的收入水平很低,連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話,再談旅游消費,便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然而,現在的情勢已與之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人們自身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活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而且在社會整體服務系統不斷健全、旅游市場迅速發展的條件下,人們對滿足自身精神需求、豐富閑暇生活的要求變得相對迫切。因此,人們現在對休閑旅游有了全新的認識,將其作為業余生活的~部分隨著大多數人的認同,休閑旅游的大眾化傾向日益明顯。另外,隨著我國老齡社會的到來,老年人對休閑旅游也逐漸熱衷,并成為其客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逐漸多元化。
(二)國內旅游將成主流
人們進行休閑旅游,主要的目的是度假、休閑,但是由于受到假期及消費能力等限制,休閑旅游者不會像傳統的觀光旅游一樣把精力和時間放在途中的景觀欣賞上,而是會選擇不僅具有優美的景觀,而且配套服務設施健全的旅游地,以保證旅游的整體質量。我國的旅游市場開發是面向世界的,眾多的名勝古跡和人文傳統對于外國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整體來看,外國游客在我國旅游市場客源中所占的比例逐漸在下降。與此相對應的是,隨著我國人民對休閑旅游的需求日益高漲,推動了國內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人口眾多。且在休閑旅游逐漸大眾化和多元化的趨勢下,國內旅游將成為我國休閑旅游的主流。
(三)家庭旅游是主耍形式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單元,當前也成為我國休閑旅游的主要形式。在家庭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之后,人們對增進家庭成員關系和諧,提高家庭精神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而旅游作為一項休閑活動,已被很多家庭列為每年的活動計劃。
現在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增多,人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視,并將休閑作為孩子增長見識、緩解學習壓力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寒暑假期,以家庭為單位的休閑旅游活動增多。同時,家庭成員問由于個人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家庭旅游需要集中考慮整體的需求,以實現家庭放松休閑的需求,因此,在旅游地的選擇方面,一般會選擇國內旅游,既不會使家庭成員在體力上有過多耗費,也能保證旅游的質量。
(四)目的地多為城市郊區和周邊城市由上述休閑旅游發展態勢可以知道,人們休閑旅游的目的地多為城市郊區和周邊城市。對于大多數在節假日和雙休日旅游的旅游者來說,他們一般會選擇乘坐火車、汽車或者自駕汽車就能夠到達的旅游地。這些旅游地一般是在經濟發達、人們的休閑旅游需求較高、生活水平較高的大中城市周邊,其交通較為便利,自然環境和風光優美,旅游者出行較為便捷,比如一些城市周邊的休閑度假區和城郊的農家樂等。這些旅游地的客源一般較為穩定且消費水平較高,是休閑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科學發展觀的休閑旅游
深度開發路徑(一)準確定位客源市場休閑旅游開發過程中,拓寬國際客源是必然趨勢,但是也要看到,國內游客對我國休閑旅游產業具有的拉動作用。因此,應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針對不同的休閑旅游客源市場進行針對性的定位,因為不同的旅游者對旅游產品內容及其形式的要求都不同。而且在家庭消費成主要形式的形勢下,要對家庭旅游需求進行調查和研究。
(二)優化產品結構
我國休閑旅游產品在設計上不需要盲目追求高端消費,而是要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以中檔為主,同時,兼顧一部分高端和低端旅游者的需求。同時,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開發能夠滿足不同類型、層次和年齡段旅游者的產品,不僅要有以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的休閑旅游產品,也要不斷開發和完善休閑度假村、主題公園等休閑產品。
(三)實施品牌化經營
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應堅持以品牌化經營為導向,注重整體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這樣才能形成顯著的產業特點,并在獲得市場競爭力的同時,能夠為走向國際,參與國際旅游產業競爭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休閑旅游經營管理者要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這樣才能促進休閑旅游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四)加強區域間旅游合作
加強區域問旅游合作可以將相關區域內的資源和設施做到共享,優化配置資源,在降低開發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同時,實現多方共贏。因此,區域間要認清各自的資源區位優勢和劣勢,與相應的區域進行聯合,制定共同發展的規劃策略,推進區域休閑旅游市場的共同繁榮。
(五)重視環境保護
[關鍵詞] 資源型城市 旅游業 平頂山
旅游者的旅游過程也是貨幣轉移的過程,旅游接待地可以通過旅游者的消費取得經濟收入,有資料顯示,旅游業的乘數效應遠高于其他行業,旅游業每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增加4.3元,所以旅游業又稱為“引爆產業”,平頂山市的主導產業在煤礦資源,產業結構單一,通過發展旅游業,可以促進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多元化。充分挖掘平頂山市旅游資源,發展壯大旅游業,是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且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平衡的最佳選擇。
一、平頂山市旅游資源開發原則
1.系統性與比較優勢的原則
系統性原則,就是說區域旅游資源的開發要作為一個整體全面考慮,統籌規劃,系統開發,各個景點既有自己的特色,又相互形成有機的整體,這樣才能形成規模,吸引更多的游客,產生規模效益。煤礦旅游在我國是新生事物,剛開始時客源市場肯定是狹小的,應依托于其它的已經開發的旅游景點如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名勝,隨著煤礦旅游的發展,知名度的不斷提升,游客的不斷增多,應逐漸和其它景點形成一個旅游系統和板塊,平頂山市甚至可以與鄰近區域的旅游景點結合起來,形成更大的規模。
2.因地制宜、突出個性的原則
旅游資源的開發要因地制宜,突出個性。充分發揮平頂山市獨特的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優勢,形成特色主題,以此樹立平頂山市旅游形象。對旅游業來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路不在遠,有奇觀就有游客。景點只有具備新、險、奇、特的特點,才能滿足旅游者精神活動的需求。平頂山市可以建立煤礦博物館,讓游客了解煤礦的發展歷史;可以開通煤礦旅游,使游客親眼看到煤是如何挖掘出來的,還可以通過在工作現場游客與工人的交流,讓游客了解工人工作的環境、工人的心理,工人通過游客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總之,無論從旅游內容、生活方式還是接待設施、導游服務上,平頂山市都要盡可能突出特色,切不可盲目照搬。
3.注重創立旅游名牌原則
旅游名牌產品是旅游地整體形象的構成要素。旅游資源只是可供旅游業發展的原材料和基礎條件,旅游產品是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旅游名牌產品是通過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后,成為具有轟動效應的獨特價值的特殊吸引物。它的功能在于能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并使這種發展具有超常、跳躍的特性,形成巨大的磁力效應。誰擁有旅游名牌產品,誰就有旅游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旅游業是新興產業,平頂山市作為資源型城市進行旅游資源開發是旅游業中的新生事物,可以借鑒旅游城市的經驗,創立自己獨特的旅游名牌,爭取更大的客源市場。
二、平頂山市旅游資源分析及開發方向選擇
1.特點和形象定位
平頂山市資源價值和影響力具有一定的意義,但對旅游形象的影響程度較低,不宜使之凸現。境內煤炭資源豐富,這是本市發展的歷史基礎和未來發展的依托之一,故“能源城市”的形象應加以體現,尋求一種城市發展的歷史與現實的內在契合。
2.旅游資源分析
平頂山以煤立市,因煤而興,具備資源型城市特色旅游資源,另外,平頂山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獨特而豐富更為平頂山市增添了許多幽古色彩。這些資源包括世界級旅游資源:蒸汽機車、馬街書會和姓氏文化;國家級旅游資源:石人山山水風景、墨子和三蘇等名人文化、臨風寨等歷史遺存、汝窯等國粹;區域旅游資源;溫泉、民俗文化等。
3.旅游開發方向
(1)精心設計旅游地整體形象
旅游地形象主要指旅游者對旅游地總體的、抽象的、概括的認識和評價,是對旅游地歷史印象、現實感和未來信息的一種理性結合,旅游地整體形象在旅游者心中地位的好壞,決定著該旅游地客源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很顯然,它成為旅游促銷的重要內容,影響著旅游可持續發展。根據平頂山市自身共同性的事物,可概括、提煉出總的理念,然后不同景區,不同目標市場,不同階段,推出不同口號,以完善和強化旅游形象。
(2)突出資源特色,建設旅游板塊
開設煤礦探險游,讓游人親身感受礦工與大自然斗爭的場面,使游人進一步加深對烏金、光和熱及美好生活的重新認識,拓寬視野。建立煤礦歷史博物館,開設不同內容的展廳,如現代化煤礦展廳,展示建國后平頂山市煤炭事業發展的歷程;煤炭系列展廳,展示煤炭的種類、用途,通過展覽,增加游客的知識,增強對礦山、煤炭事業的熱愛。對于已初具規模的石人山等旅游景區,需進一步開發完善。新區按生態旅游城市的標準建設,作為平頂山市的旅游名片。使每一個景點就是一個旅游板塊,各個板塊之間絕不雷同,形成互補,使旅游者游覽一個板塊后,渴望再去游覽另一個板塊。所有的旅游板塊組成平頂山市旅游的大板塊,形成規模。
(3)大力開發旅游商品
開發具有平頂山旅游景點風格和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不僅可以帶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而且可以對旅游業起到宣傳作用。旅游商品開發以下五大系列:一是紀念品系列,設計以平頂山市主要旅游景點的名稱、建筑風格、風景名勝等為主的金屬、石材、塑料、水晶質地的佩帶牌、紀念章、標志服裝及日用紀念品等;二是陶瓷系列,以汝窯為主,開發各類規格的藥王像、千手千眼觀音像、藥王騎虎圖等;三是文化藝術品系列;四是開發地方風味產品系列。
(4)拓寬融資渠道,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平頂山市旅游業起步時間不長,仍處于成長階段,保持適當的投資規模和發展速度十分必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大力支持和鼓勵各種經濟成分興辦旅游業,投資開發旅游項目,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滿足不同層次旅游消費者的需要,搞好各種檔次的旅游賓館、飯店和交通、運輸等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完善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多方籌措資金,把基礎設施建設好,提高旅游景點的可達性,促進旅游業發展。
(5)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旅游宣傳
一是利用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進行宣傳,尤其重視利用互聯網上多媒體互動系統將旅游景點動態地展現給消費者,使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平頂山的各種風景名勝、人文風俗及了解各種旅游產品,使旅游者產生親歷其景,并想來平頂山市旅游的沖動;二是舉辦各類活動進行宣傳,如通過石人山杜鵑節、平頂山國際魔術節等旅游活動,宣傳平頂山;三是在公務、商務交往中,給客商贈送各類別致、精美的旅游標識工藝品(紀念章、領帶夾及其他旅游工藝品),通過客商把這些工藝品帶到各地起到宣傳作用;四是通過公開有獎征集的方式設計自己的旅游標志,并通過新聞媒體、印制平頂山風光系列明信片、日歷卡、掛歷等方式多層次的傳播,使旅游形象標志形成集中的沖擊效應,讓游客來平頂山市眼所及之,手所觸之,到處都有平頂山的旅游形象標志;五是把有獎征集優秀的、美化平頂山的歌曲,制成錄像帶、光碟,拍成MTV;六是在國內外一些大城市流動人口稠密的地方,如車站、機場、地鐵處,以平頂山旅游標志為主畫面作為平頂山形象廣告??傊?,通過宣傳,達到讓更多的人知道平頂山、認識平頂山、了解平頂山、想來平頂山的目的。
三、平頂山市旅游業發展路徑選擇
1.路徑之一:盤活工業資源,開展工業旅游
盤活工業資源,開展工業旅游,是平頂山作為資源型城市旅游發展的賣點。平頂山作為資源型城市具有豐富的工業資源、悠久的工業歷史、齊全的工業部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雄厚的工業基礎,應該充分利用老工業基地這些獨特的優勢,變工業資源為旅游資源,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拓寬旅游資源的內涵,為旅游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平頂山作為資源型城市發展工業旅游不能盲目照搬其他模式,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特色進行開發,挖掘旅游資源的潛力。平頂山城市工業旅游產品開發的重點應該放在開展工業科普旅游和工業歷史旅游。在工業生產歷史悠久的企業,有的生產線因落后已被廢棄,一段廢棄的巷道、一片陳舊的廠房、一輛老式的機車或汽車都能夠反映當年生產場景和生產歷程,從中游客可以了解當年工業發展史,領悟工業生產的艱辛與創造。在經過信息化改造的現代化企業,開展工業科學知識普及游,使游客了解現代工業的發展,了解科技在工業中的作用,增強其對工業產業發展的認識。在發展工業旅游的過程中,要加強旅游產品的設計,旅游線路的編排,接待實施的完善,服務質量的提升,打造品牌,做出精品,將工業旅游的發展納入到本地的旅游規劃當中,從而做強、做大平頂山市的旅游業。
2.路徑之二:優化城市環境,開展都市旅游
優化城市環境,開展都市旅游,是平頂山市旅游發展的重點,都市旅游是以都市的風貌、風光、風物、風情為特色的旅游,到都市旅游觀光、商務洽談,能夠使旅游者感受到現代氣息與城市文明。因此,都市旅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平頂山市將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環境質量,讓居住者自豪、投資者滿意、旅游者羨慕,為海內外客商創造一個極佳的投資硬環境。通過休閑廣場的修建,城市綠化休閑區的設立,形成現代化城市休閑風景線,積極開展都市風光旅游,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城市吸引力,在全市開展強化城市管理專項治理活動,還城市一個美好環境,都市旅游風光無限。
3.路徑之三:激活城市精神,開展文化旅游
激活城市精神,開展文化旅游,是平頂山市旅游發展的亮點。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高層次需求,繁榮的城市文化是資源型城市旅游發展的前提,也是資源型城市旅游業發展的靈魂所在。要注重挖掘平頂山市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節慶文化。要大力建設和改造城市雕塑、圖書館、影劇院、博物館、城市標志性建筑等,籍此提高平頂山市作為資源型城市的文化品位,創造出資源型城市的嶄新文化。
4.路徑之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是平頂山市旅游發展的支點。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能夠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實現保護環境、創造仙境、升華心境的理想境界?;谘h經濟理念下的平頂山市建設和環保旅游是一種社會行為,將建立和發展生態工業和生態企業。使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進步和生態保護的相互協調,觀念,建立生態工業體系,堅持走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基本原則的具有低開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特征的清潔生產道路。將給生態企業的成長培育良好的土壤,隨著生態企業的不斷擴大,生態城市的不斷壯大,平頂山市環保將更好,平頂山市環境將更優,平頂山市風光將更美,有利于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形成平頂山市作為資源型城市旅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5.路徑之五:開發旅游商品,建立生產基地
開發旅游商品,建立生產基地,是平頂山市作為資源型城市旅游發展的焦點。要設計并制成能夠反映工業特色,小巧精致的旅游紀念品,供旅游者購買留念。許多老工業企業可以改造成為旅游商品生產企業,通過規?;l展可以成為旅游商品生產基地。當今,國內旅游商品生產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水平較低,競爭度較多,有很大發展空間,平頂山市作為資源型城市應充分利用有利時機,在重視旅游資源開發的同時,重視旅游商品開發。
參考文獻:
[1]張金鎖康凱:區域經濟[M].天津:天津人學出版社,2002
關健詞 會展旅游 發展 城市 清遠
1 會展旅游的內涵
國際上的定義,會展旅游就是MICE,即會議旅游、展覽旅游、節事旅游和獎勵旅游?!皶孤糜巍笔菚箻I與旅游業有機結合的一種旅游產品形式,它是一種新型的主題式專項旅游產品,其呈現出以下特點:不受季節影響,客戶消費高、停留時間較長、團隊規模大、行業帶動性強、創匯能力較強、綜合效益大,它綜合了會展業和旅游業的優勢,促進了旅游服務行業的強大和穩健發展。
2 會展旅游與城市的關系
會展旅游的開發與其城市的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如:2010的上海世博會、廣州的廣交會、深圳的高交會等的舉辦,這些都為城市旅游業開發出一個極大的市場,會展旅游為其城市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2.1 城市的發展為會展旅游提供強大的支持
沒有雄厚的城市經濟實力作后盾,與會展旅游相配套的管理和服務將無以立足;無論是餐飲、住宿、交通,還是通訊、金融和旅游都是會展旅游的所期望城市能提供的,所以會展活動需要選擇城市,而且是選擇那些能夠提供充足、及時、有效支持的城市,當然,沒有會展旅游,現代城市也將大為失色。
2.2 會展旅游能為城市帶來直接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會展旅游有很強的產業帶動作用,大批游客涌入城市,給旅游、餐飲、交通、通訊等行業帶來了收入,進而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近幾年來,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會展經濟發展迅猛,其會展旅游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并且城市環境也不斷美化、公共服務能力也不斷提高,這都為城市帶來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2.3 會展旅游的開發實現了城市產業的升級,并擴大社會就業
為了迎合需要,城市必須建造大型的場館設施,展示并了解了企業產品和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引進和吸收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速了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城市的產業結構不斷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方向合理演進,促進了所在城市的產業結構優化。
同時由于會展旅游的發展,相應增加了對導游、翻譯、會展服務人員以及有相關人才的需求,從而擴大勞動就業。
2.4 會展旅游促進城市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會展旅游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大市場和經濟秩序,通過會展旅游,規范不同國家、地區、城市的經濟活動,加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深地區間的分工和合作,并且有利于政府間加強經濟一體化的協作,協調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形成知識、信息、技術的交流,從而加速經濟一體化的無形資本的流動,形成城市經濟的一體化。
3 清遠會展旅游與其城市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
清遠會展旅游與其城市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清遠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把會展旅游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緊密相結合,將會展旅游與其城市的社會、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發展優化組合;走一條會展旅游經濟與其城市戰略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3.1 清遠城市化是其會展旅游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城市是會展旅游發展的物質載體,并且城市化進程使城市本身成為會展旅游的產品,拓寬了會展旅游市場,城市的國際化提升了會展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會展旅游者,城市為會展旅游的發展提供各種支持,離開城市的會展旅游是不存在的。
當然,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因地制宜進行準確定位,走城市定位的會展業發展的健康道路。因此,清遠必須根據城市特點進行合理定位,憑借其區位條件、經濟條件和基礎設施條件等發展其優勢產業,清遠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具有陶瓷、汽車、冶金、土特產優勢,這有利于清遠會展旅游的發展和培育。
同樣,清遠在城市管理上,按照市場規律引導會展旅游健康、持續發展,以會展經濟發展為重要突破口,執行會展旅游總體發展目標,建設國際性的宜居、宜商、宜游“華南休閑之都”,充分發揮會展業帶動旅游業的協調發展的優勢,把清遠的會展旅游經濟活動作為一種商品或品牌來經營,走清遠 “無污染,高效益”的會展旅游綠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3.2 清遠會展旅游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目前,很多城市會展經濟已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展旅游有“城市建設的加速器”之稱,它不但優化城市資源、而且對發展城市經濟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并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城市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有著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在推動清遠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清遠的會議、展覽和獎勵、節慶旅游已初具規模,良好的基礎會議、展覽設施,發達的交通、通訊設施以及特色的風景旅游區等基礎設施已經具備,清遠會展旅游是開發清遠旅游產業的一種新模式。
3.3 清遠會展旅游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形象
清遠通過發展會展旅游,城市在基礎設施、城市環境以及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等方面不斷完善,并吸引大量具有創新思維和戰略眼光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前來與會、參展和旅游,將外來的技術、文化、產品給清遠這個發展中的城市帶來激勵,給城市帶來靈感和創新。通過會展旅游的橋梁作用,清遠將與外部世界在文化、技術、理念上進行全方位的交流,以利于吸引外來投資者來創造和發展,從而推動清遠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并與國際會展業及旅游業接軌,將逐步培養清遠的全球性視野,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清遠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
3.4 會展旅游促進清遠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區域就業
關鍵詞:轉型;中部城市;旅游產業;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146-04
引言
當前國內城市發展正面臨著劇烈的經濟轉型與空間重構,并且在全球化競爭日漸激烈的環境下,中國城市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變化,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城鎮化發展中的難題越來越突出。經濟轉型將帶來城市產業發展的轉變、城市功能的重塑及城市空間格局的重構,對城鎮化不成熟、處在快速發展時期的城市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部地區在中國文明發展中擁有悠久的歷史,是人文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同時也是自然生態保育良好的地區,而且該地區迫切需要讓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為中部地區整體發展提供助力。中部地區城市普遍處在工業化初期,在向中期加速轉變中。在經濟轉型的環境下,對該地區城市產業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及時指出產業發展方向對城市發展具有直接指導意義,是必須且緊迫的。
一、新時期下轉型對城市旅游產業發展的要求
1.轉型發展理念的要求。在當前的形勢下,國家宏觀政策的重心放在關注民生、體現和諧的方面,要求在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關注對民生問題的改善與社會服務系統的發展,將發展的便利惠及到廣大市民中去,實現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好”與“快”的矛盾,推動城市發展從單純注重經濟增長向同時關注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和品質提升轉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1]。旅游產業則在發展中要注意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與人文遺存,實現利用與保護的良性循環。另外,城市發展的理念要注重低碳、綠色、生態發展,實現“兩型”社會的目標,推進“健康城鎮化”[2]。中部城市在這一方面的綠色基礎較好,而在發展中要注意避免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要在當地資源環境條件下,建立經濟、社會、自然協調發展,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自組織系統。因而在產業發展方面,需要以綠色、低碳行業為首選。旅游產業及相關服務產業是經濟效益明顯、環境友好的產業。經濟轉型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優化也提出了要求,規劃研究要對城市空間布局進行重新審視。必須改變以犧牲土地資源為代價的外延擴張模式[3],從城市空間的發展走向集約化出發,實現空間重構,建立合理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
2.國內重要區域轉型發展的要求。經濟轉型時期也是對中國各大區域經濟發展體系的一次大調整。在東部地區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中西部也在先后崛起。在這一次的經濟轉型浪潮中,中部地區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而在這過程中不能盲目全盤接受轉移的產業,有所選擇地承接有利于融入本地產業體系,對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有幫助的產業。同時,近期一批區域戰略規劃先后出臺,有待在區域與城市的發展規劃研究中落實。城鎮化的發展方向發生轉變,注重以城市群建設推進的區域城市化進程,要求發展中以大城市為依托,中小城市為重點,發展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4]。中部地區就有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帶、長株潭城市群等重大區域制定了相應發展戰略。區域統籌發展的情況下,城市必須融入區域共同發展,要求城市的發展應首先服務于地區的區域發展戰略。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而言,參與區域協調,要求充分發掘自身的特色資源,有利于明確自身發展方向,讓各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形成錯位化發展和一體化發展。
3.城市自身轉型發展的要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休閑旅游活動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旅游需求逐漸旺盛,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同時,吸引東部發達省份的旅游消費,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新興事業。旅游業的開展越來越依托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市容市貌,發展城市旅游業,有利于改良城市功能,將城市的生活功能提升為生活、休閑、文化審美等高層次功能,提升城市的品質,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品質,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同時對城市遠近郊區聯合發展有較大的聯動作用,有利于促進城市各區均衡發展[5]。
因此,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城市社會服務,實現城市魅力與品質提升。要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合理配置文化、教育、衛生、基礎設施等公共資源。同時以特色城市文化建設為出發點,實現自身城市幸福感的提升,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增強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人文環境和自然景觀環境營造,創建宜居生態城市。以豐富多彩的人文環境塑造城市形象,促使城市的無形資產增值,增強城市居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提高居民素質,增強凝聚力、向心力。這樣還能強化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獲取投資的匯報[6]。
二、中部地區城市旅游產業發展戰略思路
(一)中部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特點
一、現狀
城市化旅游建設速度的加快發展和城鎮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提升,使得城鄉居民人均可隨意自由支配收入也隨之增加,加之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工薪階層帶薪假期的增加,使得外出旅游已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人們為了實現自身價值,滿足自我實現的最大需求,不斷從旅游客源地涌入現代化城市體驗異地風情觀光旅游,給城市環境吞吐量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壓力,使得城市交通環境、空氣環境、食宿環境、等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突出,這些問題的出現,在一定時間內難已得到科學有效的辦法解決,由此集結成了影響城市旅游業健康、秩序、穩定發展的客觀因素。城市環境保護得好與不好,將是影響城市旅游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所在。
縱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隨著全國各地城市建設中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景區景點旅游交通運輸業提型改造建設投入使用項目的增加,大大增加了景區游樂項目數和便利了游客的出行渠道和日程,從而刺激了人們對景區景點旅游項目的渴望,于是大量的游客從不同區域的旅游客源地以每年20%-40%以上的速度遞增并涌入旅游目的地,形成了當今社會大眾化旅游消費群體,這種大眾化旅游時代的到來,一方面為提高社會經濟貢獻率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另一方面卻給城市旅游環境保護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負荷和壓力。因此,解決城市環境保護以促進旅游業可持繼發展自然形成了影響當代社會綜合經濟發展的主要客觀因素之一。
二、問題與對策
當前造成城市環境保護不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民素質上淡薄的環境意識和普遍的不文明行為并存,大大的破壞了城市的景觀和市容。二是工業化城市進程迅速發展,使得城市環境問題越來越來嚴重,主要體現在密集型高樓大廈建設垃圾的處理,城市外來人口密度的加大,城市污水排放、不易分解的白色垃圾增加和部分人群亂丟垃圾、亂圖亂畫等不良形為和生活習慣等諸多人為因素,造成了城市環境污染負荷過重,久而久之形成了盒匝環,直接或間接的破壞了城市環境和旅游景觀。對地方上開展城市環境保護增加了難度,在一定時期內將會對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多年來政府部門在長期的城市環境保護攻堅戰過程中,城市環境污染狀況暫時得不到科學合理的治理,使得當地的游客量大打折扣,人們將會陸續把更多的目光轉向另一個待開發和新開發或開發較好的鄉村旅游點進行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等旅游經營活動,那些本來已看好體驗山水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城市不得不出現回落。因此,要解決以上問題,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加大城市環境保護綜合治理力度,將其提升到城市建設與發展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進行層級管理,分類分步科學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保持城市的生機和活力。
從另一方面看,國民素質的提高也要提上日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國民素質呢?首先必須是要以政府部門為主導,加大對城市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其次是依靠社區這個基層單位,借助有關部門的人力智慧和知識結構,組織群眾參加創建城市文明建設科普教育培訓活動,提高群眾的認知力和防范能力。再次是通過環境保護法制教育宣傳工作,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規范群眾在社會生活生產中的行為準則,其途徑可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等相關方面的法制教育宣傳,加大對城市環境破壞的處罰力度,提高群眾自覺保護城市旅游環境的警惕性,自覺形成城市和旅游景區(點)環境保護意識,最終實現景區(點)范圍內零亂刻亂畫的個人行為,真正做到集體保護城市內景區(點)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資源和市容、市貌景觀,留住城市的青山綠水。最后是加大城市軟、硬件公共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和城市旅游景區(點)的維護保養工作,構建良好的交通網絡渠道,提高城市的綜合接待能力,形成省內外或入境旅游游客“進得來、走得動、住得下、玩得開、出得去”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城市旅游環境才能得以改善,才能具有親和力,才能拴得住游客的好奇之心,不斷吸引游客的回頭率。
城市旅游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得到更新,保住城市旅游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一個被人類破壞得滿目千瘡的環境,將會在空氣質量、食品安全、飲水安全等諸多方面給游客帶來極為不利的安全感,大量的游客將會為此而選擇風景旖旎,氣候宜人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做為外出旅游的首選項目,從而使城市旅游業在更新發展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遭受損失,不同程度的影響了城市住宿業的出租率和客房收入大幅下降,組團進城的旅行社也這一定程度上減少客源接待量,經濟收入也不同程度的大打折扣。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