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4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早產兒護理要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R7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2-0102-01
早產兒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體重小于2500 g,身長在47 cm以下的活產新生兒,是新生兒死亡的常見原因。由于早產兒各器官生理功能發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對外界生活適應性和抵抗力差等因素,易出現許多危險癥狀,如低體溫、喂養困難、代謝障礙、呼吸暫停、并發感染等各種易患疾病。為了降低早產兒病死率,提高生命質量,對胎兒及時實施有效的基礎護理和特殊護理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密切觀察病情,迅速采取搶救措施,實施有計劃的整體護理及早期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是提高早產兒搶救成功的關鍵。近年來,我國早產兒的發生率呈現出了較為顯著的發展趨勢[1]。由于孕期不足,導致早產兒各系統功能的發育不夠成熟,因而潛在導致患兒死亡的可能性[2]。如何通過積極的護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此問題值得臨床關注與重視[3]。本文中筆者選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7例早產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研究早產兒的有效護理方法與經驗,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7例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0例,女67例;胎齡27~36周,平均(31.2±1.8)周;體重1500~2300 g,平均(1853.5±67.59)g。167例早產兒Apgar 1 min評分≤3分4例,4~7分93例,≥8分43例,評分不詳27例;合并新生兒窒息31例,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66例,新生兒濕肺12例,呼吸窘迫綜合癥3例,多臟器發育不全108例,顱內出血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2例,硬腫癥2例。臨床表現為自主呼吸弱、吮吸能力差、無法自主維持體溫。
1.2 方法
167例早產兒均進行積極治療。常規治療包括:溫箱保暖(控制箱體溫度在32 ℃~35 ℃,控制濕度在50%~60%);低流量吸氧;靜脈營養支持;預防感染。同時,針對吮吸無力的患兒,采取鼻飼方式進行喂奶;針對出現呼吸暫停的患兒,視嚴重程度給予觸覺刺激、或呼吸興奮劑刺激。同時,針對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護理要點。
2 結果
167例早產兒經過精心的護理,治愈出院113例,占67.66%,自動放棄治療48例,占28.74%,死亡6例,占3.59%。
3 討論
在本院針對所收治的167例早產兒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除對患者病情進行嚴密觀察以外,還進行了包括體溫護理、喂養護理、以及血糖護理在內的相關工作??偨Y針對早產兒特點的相關護理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考慮到早產兒的病情極不穩定,病情反復的可能性極高,因此,要求臨床護理中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精神狀態進行積極的觀察。同時,需要針對患兒口腔、鼻腔的分泌粘液進行徹底清除,以確保患者呼吸道的暢通性。若病情比較嚴重,則需要及時報告醫師。(2)從體溫護理的角度上來說,早產兒均放置在溫箱當中進行保暖。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再加上早產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夠健全,因此,將箱體溫度在32 ℃~35 ℃,濕度控制在50%~60%。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每日進行3~4次的體溫檢測。(3)從喂養護理的角度上來說,早產后情況健全的患兒需要盡早的開奶。開奶前可以試喂糖水。喂養中需要對患兒背部進行輕輕的拍打。同時,結合早產兒的不同體重,給予不同的喂奶方案。一般來說,體重越輕的早產兒,單次喂奶量應當越小,但喂養次數需要更加的頻繁。通過積極的喂養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早產兒的體重,從而改善預后。(4)從血糖護理的角度上來說,臨床研究數據證實,早產兒的空腹血糖大多取值在2.2~7.0 mmol/L[4]。若檢測到患兒的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則需要及時進行血糖護理干預。一般來說,選取濃度為10%的葡萄糖注射液進行干預治療,結合患者的耐受度,對輸液速度進行有效地調整,以盡早降低患者血糖水平[5]。
綜上所述,對早產兒進行精心、積極的護理,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早產兒死亡,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值得臨床進一步關注。
參考文獻
[1]余捷文,金偉.發展性照顧理念在NICU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08,15(2):64-65.
[2]董玉紅,楊曉存,張君平,等.發育支持性護理在早產兒重癥監護室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3):29-30.
[3]孔祥珍.早期訓練和撫觸護理對早產兒智能及體格發育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8-9.
[4]吳麗萍,何仲,韓冬韌,等.信息支持對減輕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產后焦慮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297-300.
【關鍵詞】早產兒;保暖;哺養;感染;護理
早產兒是指胎齡滿28周至未滿37足周的新生兒。早產兒體重大多低于2 500g,其發育尚不完善,功能還未健全,生活能力較弱,其病死率遠遠高于正常新生兒。據統計圍產兒死亡中早產兒占75%,因此早產兒護理的好與壞是降低圍產兒死亡率的重要因素[1]。我院2005~2006年出生118例新生兒,醫護人員根據早產兒的特點,嚴格按照護理
程序,對早產兒的喂養、保暖、抗感染等問題進行細心的護理,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18例中,男76例,女42例。體重850~2 500 g,平均為1 730g。身高35~47cm,平均為41cm。胎齡26~37周,平均為32周。經過精心護理觀察及認真治療,兩例死亡,均為出生體重極低患兒,1例因肺透明膜病死亡,1例因肺出血量較多,家屬放棄治療,其余116例經治療7~15d痊愈出院,存活率98.3%。
2 護理要點
2.1喂養護理首先,在營養的選擇上,最好選擇母乳與適當量的配方乳相結合。母乳富含長鏈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可增強早產兒胃腸防御功能,防止腸道細菌移位,對嬰兒腦發育。神經髓鞘及血管壁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早產兒母乳中某些營養成分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尤其是蛋白質、鈣、磷,且主要供能物質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為彌補母乳喂養早產兒的不足,我們另外添加鈣、磷、蛋白質等的配方乳,以滿足早產兒的生長需要。早產兒配方乳的成分是根據胎兒在子宮內的組織增積率和化學成分來估計的,高蛋白配方乳可使早產兒體重增長快于母乳喂養兒,且鈣磷含量作了明顯的強化[2]。
其次,在喂養的方式上,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條件來定。吸吮及吞咽有力患兒可選擇經口直接哺乳,是最理想的哺乳方式。體重>1 250g的患兒多采用間歇胃管喂養,為最常用的方法,以經口插入較好。操作時奶液要自針筒利用重力作用自然流入,不可用力推入。間歇胃管喂養可促進胃腸道激素的分泌,如胃泌素、胰島素、胃多肽抑制素等。對于那些體重
2.2保暖護理因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皮下脂肪少,且皮下脂肪中的棕色脂肪含量少,維持正常體溫較差,容易出現體溫不升及硬腫癥。因此,保暖非常重要,它貫穿于娩出前后的各個環節。首先,保證產房(手術室)及早產兒室的溫、濕度維持在24℃~28℃,55%~65%。其次,由于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不健全,對周圍環境溫度的適應能力差,故早產兒保暖最好的選擇是入自動調節溫度的恒溫箱內,使患兒保持在中性溫度。對于體重<2000 g者應放入暖箱,箱溫原則按出生體重、生后日齡和室溫調節在32℃~35℃,最高>37℃,即生后第1天箱溫可調至33℃,<1 000g的嬰兒在34℃~35℃,<1 500 g的在33℃~34℃,7~10 d后逐漸調低。要求皮膚溫度維持在36℃~36.5℃,肛溫36.5℃~37℃,24 h溫差<1℃,相對濕度維持在60%~80%,體重越小,則要求濕度越高,因它減少皮膚和呼吸失水,減慢空氣流速,有利于保暖和減少體重下降。再次,由于早產兒易發生肺透明膜病,而且不顯性失水是足月兒的2~3倍,在早產兒脫離母體后生理功能正處于調整時期,因此暖箱濕度應盡量接近宮內濕度。通過118例早產兒護理,我們認為暖箱濕度調節在60%~65%較為適宜,但濕度增加會導致細菌繁殖,因此應加強暖箱消毒[3]。
2.3防感染護理早產兒從母體獲得抵抗力少,機體抵抗力弱,易受外界細菌和病毒的侵害,為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進行護理操作時,應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上班前先更換衣帽,流水洗手后再接觸早產兒;要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及時通風,定時消毒;早產兒物品要專用,衣物要高壓消毒,嚴禁家屬探視。暖箱固定專用,每周更換1次,每天用消毒液擦試暖箱內外壁1次。每天更換氧氣管、濕化瓶及溫箱水槽中的水,各種治療、護理應集中進行,并注意皮膚粘膜的保護,做好皮膚、口腔、眼部、臍部、臀部護理。此外,早產兒毛細血管脆弱,凝血機制不夠完善,易發生出血,應遵醫囑用止血藥或輸注新鮮血液或血漿,并注意觀察患兒的各種體征狀況[4]。
3體會
早產兒的護理需要有足夠的細心與耐心,在加強喂養、保暖、防感染的護理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變化,根據具體的情況調整護理對策,醫護人員要積極配合合作,防止早產兒并發癥的發生機率。一旦有并發癥,要積極進行治療,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的改變,除應用監護儀監測體溫、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外,還應注意觀察患兒的進食情況、精神反應、哭聲、反射、面色、皮膚顏色、肢體末梢的溫度及大小便等情況。對于可以出院的患兒,應向其父母做詳細的出院指導要培訓和教育家長如何護理出院后早產兒,包括喂養、保暖和護理的注意事項,如何觀察病情,預防感染措施,保健指導等,提高早產兒生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高鳳菊. 58例早產兒的護理體會. 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7):845.
2謝潔珍. 49例早產兒護理對策與體會.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4):127.
早產是指胎齡
1 早產低于出生體重兒的腸道喂養
1.1 適應證 ①胎齡≥33周,病情穩定,呼吸頻率32周,吸吮無力或吸吮吞咽反射不協調,適用于飼管喂養;③胎齡33~34周可以由飼管喂養過渡至吸吮,每次
先吸吮15~20 min,剩余奶由飼管喂養;④有下列臨床表現不宜腸道喂養,體重不升,嚴重敗血癥,嘔吐腹脹;⑤早產低體重兒生后1個月內爭取喂母親的乳汁,1個月后需用強化嬰兒的母乳或母乳加早產兒嬰配方奶。
1.2 喂養注意事項 ①生后24 h內盡早開奶,母親妊高征的早產兒有明顯缺氧使可以延遲喂養3~7 d;②開始喂養先用的開水試喂,無異常后用1/2稀釋奶,3 d左右達到不稀釋的全奶。有學者認為早產兒開始喂養即可以耐受,適用于早產兒全奶;③每天增加奶量≤20 ml/kg并觀察其耐受性。
1.3 喂養方式選擇 在早產兒學會自己吃奶的過程中,吸吮、吞咽、呼吸之間協調的發育成熟至關重要。①直接哺乳;②管飼法:
營養性吸吮為患兒提供營養,而非營養性吸吮可使患兒感到溫暖和安全,這說明非營養性吸吮雖不能改變管飼所造成的生理變化,但可通過減少激惹,減少能量的消耗,從而加快臨床狀態改善的進程[2]。
1.4 腸內營養時的監測 ①一般情況:保持頭高腳底位,注意口鼻腔護理,保持胃管的深度和位置正確;②胃腸道:觀察胃殘留量,有無嘔吐、腹脹、腹圍、大便(次數、性狀、潛血等);③代謝方面:液體入量(ml/kg)、熱量攝入(kcal/kg)、蛋白攝入(g/kg)、尿量[ml/(kg•h)]、尿比重、血糖監測、電解質、血氣、肝腎功能、血常規等;④伸張參數:每天測體重、每周側身長、頭圍。
1.5 喂養耐受監測 ①胃殘留奶液不能超過正常范圍值;②腹圍增加1.5 cm應減量停喂;③出現嘔吐或大便不規則、血便等應停止腸道喂養。
1.6 喂養效果評價 以攝入奶量計算的熱量逐漸達到每天120 kcal/kg,同時體重增長每天平均增加15~20 g/kg為最佳喂養效果。
2 腸道喂養常見并發癥的防治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一種急性小腸壞死綜合征,臨床以腹脹、嘔吐、便血甚至休克為特征,主要見于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強調早期診斷:①腸道喂養的早產兒嚴密監測喂養耐受性;②有感染可疑者應用抗生素同時嚴格控制奶的攝入量。③發現胃液殘留奶液超量應停喂或減量;④當胃殘余奶超量每日2次以上,同時出現腹脹或大便性狀變化之一者立即禁食;⑤可疑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禁食7~10 d,胃腸減壓并對癥處理。⑥有腸穿孔等外科指征請外科會診手術。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液反流至食管的現象稱GER、早產兒GER發生率80%以上,其中50%無癥狀性,有癥狀者表現為吸入或食管炎。診斷要點:臨床表現有吸入和食管炎兩方面。①吸入:發作性呼吸道癥狀加重,有呼吸暫停、呼吸道梗阻和心率減慢等表現。②食管炎:拒乳、煩鬧、睡眠少、時常弓背、體重不增;③24 h pH值計測食管下端pH值
防治措施:目的是減輕食管炎,促進胃排空:①喂奶后俯臥位,頭抬高30°;②少量多次喂養;③奶中加入米粉使奶液變稠。④適當應用制酸劑緩解食管炎。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 藍光;新生兒黃疸;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22.1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6(c)-094-02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病,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核黃疸后遺癥[1]。采用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好,無不良后遺癥,是當今常用的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我院兒科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新生兒黃疸患兒69例,在對原發病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藍光照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9例中,男35例,女34例;其中,足月兒48例,早產兒21例。發生黃疸時間最短5 h,最長21 d。治療時間為3~7 d,均治愈出院。
1.2 治療方法
1.2.1 常規治療保暖,抗感染,供給營養,糾正低氧、缺鈣、失水、酸中毒,使用酶誘導劑(魯米那5~8 mg/kg靜推,1次/d),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等。
1.2.2 藍光照射治療采用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或黃疸繼續加重者,經皮測黃疸儀測定膽紅素≥12 mg/dl,血清總膽紅素達171.0~239.4 μmol/L(10~14 mg/dl)[2],未成熟兒光療指征放寬,達171 μmol/L(10 mg/dl)者;出生后確定為ABO溶血癥者,一旦出現黃疸,即可采取藍光治療。
2 護理
2.1 光療前的器械準備
藍光箱(寧波戴維),藍光燈管6支,從上邊單面照射,燈管與新生兒體表距離40~50 cm。使用前檢查燈管是否全亮,不亮或超時的要及時更換。用95%酒精擦拭燈管,去除灰塵,以免影響光線的穿透力。用0.2%的消佳凈溶液擦有機玻璃床及四周玻璃,然后再用清水擦洗兩次,將光療箱溫度預熱到30~32℃(早產兒根據胎齡而定),相對濕度55%~65%。有機玻璃床上墊海綿墊,其上鋪一層質地柔軟吸水性好的尿布,使患兒舒適。
2.2 光療前的患兒準備
首先同患兒家屬進行交流,介紹藍光照射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黃疸的危害性,消除家長顧慮。給患兒洗澡、稱體重,進行臍部護理,剪指甲,用紙尿褲遮擋會陰,充分暴露患兒的照射體表面積,并用黑布制作的眼罩遮擋眼部,妥善固定。
2.3 光療期間的護理
2.3.1 一般護理將患兒裸放入藍光床中間,頭偏向一側,防止溢乳嗆咳吸入窒息。每2小時翻身1次,每4 小時做1次記錄,有變化隨時記錄,12 h后間斷1~2 h再照射。觀察患兒反應,有無四肢顫抖、驚厥、異常哭鬧、嘔吐并觀察大、小便顏色,有無腹脹、皮膚彈性、有無皮疹,黃疸有無減輕、是否出現青銅色(當血清結合膽紅素>68 μmol/L(4 mg/dl)并且血谷丙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增高時,光療可使皮膚呈青銅色,即青銅癥[3]),早產兒要注意觀察其有無呼吸暫停及硬腫癥等。如有上述反應及時通知醫生,并作記錄。及時清除嘔吐物及大、小便等污染物。每天溫水浴1次,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
2.3.2 喂養最好采用母乳喂養,沒有母乳或暫不能用母乳喂養的患兒,可以使用配方奶(早產兒用早產配方奶)。足月兒每3 小時喂奶1次,早產兒每2 小時喂奶1次,對厭食、吮吸無力、嘔吐的新生兒要做到耐心、細致喂養,必要時留置胃管喂養。
2.3.3 補充水和鈣劑[3]光療會增加新生兒不顯性失水,加之新生兒哭鬧、出汗、嘔吐、腹瀉等使水分丟失更加嚴重。對光療患兒均要采用靜脈補液,防止水、電解質的紊亂,補液量根據進食量、有無嘔吐、腹瀉及失水情況而定,適當補充鈣劑,避免發生低鈣驚厥。
2.3.4 體溫觀察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要隨時觀察患兒的體溫和箱溫的變化,以保持適宜的溫度。成熟兒的箱溫一般維持在30~32℃,早產兒的箱溫以32~34℃為宜。對于體溫在38℃以上者給予物理降溫或暫停光療。
2.3.5 疾病觀察因為核黃疸臨床表現不典型,需反復評估患兒的呼吸、吸吮反應、囟門的緊張度、肌張力等,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4 光療后的護理
①根據經皮測黃疸儀測膽紅素<8 mg/dl和肉眼觀察皮膚黃疸減輕或完全消退的可出藍光箱。解除眼罩,檢查眼睛有無感染,洗澡并檢查皮膚有無破損,穿衣。早產兒或硬腫癥的患兒需入保暖箱。②觀察光療后皮膚黃疸有無反跳現象。本組病例69例中,有30例患兒光療后3~8 h又出現皮膚輕度黃疸(多見于早產兒),1例是新生兒肺炎使黃疸再出現。如出現反跳現象可再進行藍光照射,直至黃疸消退。③光療結束后做好藍光箱的消毒工作,記錄燈管工作累計時間。
3 結果
藍光治療的目的是使血液中間接膽紅素氧化分解為無毒的水溶性衍生物,從汗、糞便及尿中排出,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國內外把藍光治療作為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清游離間接膽紅素的方法之一,被臨床廣泛應用。治療中,精心的護理和細致的觀察能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本組新生兒黃疸經藍光照射治療69例,其中,黃疸消退時間最短為10 h,最長5 d。治療中出現煩躁30例,嘔吐20例(嘔吐物為所進奶汁),發熱10例,皮疹5例,無一例發生青銅癥。光療后3~8 h又出現皮膚輕度黃疸30例,停照后繼續一般治療,1~2 d后逐漸消退。
4 討論
在光療中要注意補充水及鈣劑,防止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低鈣抽搐。注意喂養,側臥位或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引起窒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注意眼睛的護理,防止眼罩脫落。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注意溫箱溫度,防止過高或過低,因箱溫過高會引起新生兒體溫發熱導致水分過多丟失而產生脫水,過低則使新生兒消耗過多熱量,易受涼而感染或發生硬腫癥。防止患兒煩躁哭鬧,過度哭鬧會引起嘔吐、悶熱綜合征、過度換氣、皮膚擦傷等。及時更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并充分暴露使身體廣泛照射,禁忌在皮膚上涂油類或粉類,否則將降低光療效果,同時油類也會增加光熱的吸收,使皮膚產生灼紅[4]。治療中出現皮膚皮疹,停止光療后會自行消退[4]。治療和護理操作應盡量在箱內完成,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參考文獻]
[1]王玉玲.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10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7, 45(13):58.
[2]陳百合.最新兒科護理學[M].7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89-93.
[3]楊錫強.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53-156.
新生兒窒息是兒科常見病,現將我院新生兒病房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例窒息新生兒的搶救護理情況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出生體重<1500 g 2例,1501~2000 g 7例,2001~2500 g 11例,>2500 g 16例;足月兒21例,早產兒15例,其中雙胎6例,生后1 min apgar評分:輕至中度窒息(apgar 4~7分)28例,重度窒息(apgar<3分)8例。其中剖宮產10例,自然分娩26例。臍帶繞頸20例。
2 搶救措施
所有病例由產科轉入我病區后,均給予密切監護,so2<80%者給以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以保持血氧飽和度在正常范圍。置暖箱保溫,保持中性溫度,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吸痰處理。部分應用擴血管及升壓藥以改善微循環,根據血氣情況給予碳酸氫鈉治療,所有患兒均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除2例早產兒合并ards在入院24 h內轉上級醫院治療,1例合并腦實質出血,其家屬放棄治療外,余均治愈出院。
3 護理要點
3.1 保暖 出生后立即采取保暖措施,置于紅外線搶救床上,用預先溫熱的毛巾擦干全身,以免大量散熱。因為新生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很嫩,血管較多,易于散熱,加上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以致調節功能不全,易發生低體溫,必要時可戴絨布帽或用松絨毛巾包裹。
3.2 呼吸道管理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這是復蘇成功的關鍵,直接關系到預后。新生兒應放置在遠紅外線的加熱器下,呈輕度垂頭仰臥位,頸稍伸展,肩下墊卷筒毛巾以維持。接著以球形吸痰管或連接吸引器于口腔,然后再鼻腔吸引。生后1 min內,應避免強有力的氣道深部吸引,因可刺激迷走神經而致反射性心動過緩[1]。如新生兒哭聲較弱,可摩擦背部或輕彈足底,大多數情況下,可致大聲啼哭及有規律的呼吸。
3.3 吸氧 在保證呼吸道通暢的前提下,應根據氧飽和度調節氧濃度,注意保持給氧通暢和濕化溫度,提高氧療效果,以免高濃度氧氣吸入造成未成熟兒晶狀體纖維增生[2] 、嬰兒支氣管發育不良等并發癥發生,濕化溫度一般調節到入口溫度32 ℃~34 ℃為佳。
3.4 病情監測 加強監護,密切觀察呼吸、心率、體溫、面色、血壓并詳細記錄。對危重患兒應用多功能監護儀進行持續的心率、呼吸、血壓、經皮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早產兒的呼吸暫停。使用時應根據病情調節心率報警限,常規為病人平均心率的±20次/min,調節呼吸報警上下限。新生兒呼吸功能差,注意調節呼吸暫停時間,一般為15 s或20 s。新生兒胎脂較多,注意清潔監測局部皮膚,電極板位置粘貼合適、及時更換。若心率<100次/min或>160次/min,呼吸>60次/min,呼吸暫停>15 s,體溫<36 ℃,血氧飽和度<85%,應立即通知醫生。
3.5 給藥護理 嚴格遵醫囑用藥,準確及時執行醫囑,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及副反應。常用的搶救藥物有腎上腺素、擴容劑(全血、5%白蛋白、生理鹽水、乳酸鹽液、碳酸氫鈉、納洛酮)等,防止在輸液過程中藥液外滲,為了方便搶救病人,可用微泵輸入。
3.6 喂養 輕度窒息者喂養后抬高頭部,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引起窒息。中度窒息恢復不佳者,適當推遲喂奶時間。胃管喂養要注意胃管的清潔,喂奶前要洗凈胃管內的殘渣,推注完奶量后,再注入少量的溫開水,保持胃管內的清潔通暢,并妥善固定。胃管24 h更換1次,對胃管不能耐受者行胃腸道外營養,遵醫囑補足液體量及熱卡,可用輸液泵維持總液量。
3.7 靜脈輸液護理 可采用靜脈留置針,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做好每次的沖管和封管工作,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潔、干燥。如發現固定膠布污染應及時更換。定期觀察置管部位有無液體外滲和靜脈炎的發生。
4 體會
新生兒窒息[3]是指胎兒因缺氧發生宮內窒息或娩出過程中引起新生兒的呼吸障礙。窒息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癥狀,也是圍生期新生兒死亡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占活產嬰兒的5%~10%。新生兒窒息及其并發癥引起的死亡率占新生兒總死亡數的20%~30%。筆者認為,應大力宣傳醫學知識,增強群眾的醫學意識,并積極采取預防措施:(1)加強孕期保健,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加強產前和產程的監護,定期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并發癥并及時處理。(2)孕婦自我監護也應加強,如自數胎動,及時發現其變化等,如有宮內窘迫時,要積極采取措施,并做好一切新生兒復蘇的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 馮則康.中華新生兒學.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9.
【關鍵詞】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觀察及護理
1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7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患者,經過細心的觀察精心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16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
2病因及發病機理
2.1圍產期窒息發生圍產期窒息后,引起P02下降和PC02升高,新生兒體內首先出現代償機制,血液主要供應心、腦、腎主要器官,血壓在短期內突然增高,此時最易引起顱內出血,若窒息持續發展,最終導致腦缺氧、缺血性損傷。
2.2早產早產兒由于各系統器官發育不成熟,顱內仍存在著胚胎生發層基質,當血壓不穩定,腦血流突然增加,腦靜脈壓增高以及腦血流降低等,均易引起該基質層破裂,導致腦室周圍和腦室出血。
2.3產傷硬腦膜下出血多見于足月兒,多與產傷有關。是由于胎兒在分娩期間全身血壓突然波動。導致血壓突然增高,胎頭經產道時受到狹窄的產道擠壓所致。
3臨床觀察
3.1意識障礙輕者表現為嗜睡,新生兒可以被喚醒但不能保持清醒狀態。此現象多發生在出生后2-3天,約50%后患兒可伴驚厥,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個別患兒出現腦中生命中樞受壓癥狀,多由于合并急性腦水腫引起嚴重的意識障礙,多在2天內死亡,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為治療提供保障。
3.2興奮患兒常呈過度興奮狀態,易激惹,對刺激反應過強這是輕度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表現。
3.3抑制患兒常呈抑制狀態,表現為表情淡漠,肢體無自主活動,對刺激反應低下,生理反射不易引出,是中度以上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表現。
3.4肌張力輕度患兒肌張力可增高,表示有肌肉早期痙攣。中部以上患兒肌張力多降低或嚴重低下,表示大腦呈抑制狀態。
3.5驚厥輕度患兒表現兩眼強直性偏斜或凝視、眨眼等,中度以上的患兒表現為局灶性陣攣型驚厥,表現為定位明確的同側肢體或面部抽動。
4護理
4.1心理護理耐心向患兒家長講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病原因,治療關鍵和新生兒護理要點,使家長心理穩定,有效配合治療和護理,在關心體貼及最佳的治療基礎上,給家長正確的引導,增強其家長戰勝疾病的信心。
4.2一般護理
4.2.1做好室內日常消毒,室內每日通風一次,定期紫外線消毒,用具,尿布,蓋被定期消毒。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并且恒定。
4.2.2保暖對早產兒患者應放入保暖箱內,在患兒放入溫箱之前,先將溫箱預熱30分鐘,根據體重及年齡將溫箱調至30-32度。調節箱溫必須逐漸加溫和降溫。
4.2.3確保靜脈通道通暢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對靜脈輸液的量和速度要求更加嚴格,尤其是生后72小時內的新生兒,應用輸液泵準確給入,有驚厥或興奮激惹者,按醫囑給予鎮靜藥物。對腦水腫期,積極小劑量多次靜注20%甘露醇,并密切觀察神態和前囟飽和度,及時調節給藥次數,防止病情惡化??寡踝杂苫委熞?,病情穩定后及早用抗腦損傷、促進腦細胞代謝的藥物,以改善腦缺氧導致的腦損害和代謝紊亂。
4.2.4正確給氧吸氧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非常重要,及時有效的吸氧能迅速提高血氧飽和度,緩解腦組織缺氧,輕者可用雙鼻導管吸氧,重度患兒可用面罩給氧,吸氧時要根據病情和缺氧程度調整。
4.2.5合理喂養保證營養需要量,新生兒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代謝快,營養需要相對較多,危重期能否保證營養對病人康復影響很大,對重癥不會吸吮的小兒,可用5ml注射管帶一根8-10cm長的無針尖端的硅膠管,滴喂或慢慢推注。喂奶量按病情輕重調節,每次喂奶托起頭肩部,頭偏向一側,邊喂邊觀察,有發紺,惡心者應稍停片刻,并輕輕拍背使其緩解,喂后不宜馬上平臥,應托起拍背10-15分鐘,吮乳正常后恢復正常喂奶。
【關鍵詞】 妊娠;孿生;圍生期;護理
一次妊娠宮腔內有兩個胎兒時稱為孿生妊娠。近20年來,由于輔助生殖技術的廣泛應用,孿生妊娠發生率明顯增高。孿生妊娠容易產生很多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貧血、胎膜早破及早產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等[1]。臨床已引起高度重視。近幾年來,我院加強對孿生妊娠圍生期的護理,使圍生兒死亡率明顯下降,孕婦恢復良好?,F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孿生妊娠52例,年齡在23~34歲之間,其中初產婦22例,經產婦30例,自然受孕49例,試管嬰兒3例,孕周31~37+3周。
1.2 分娩前狀況 52例孿生妊娠中有30例出現早產,有21例并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1例中重度子癇前期15例,2例出現子癇,急診行剖宮產手術,10例出現胎膜早破,6例妊娠周數未達36孕周,給予促胎肺成熟。
1.3 分娩后狀況 6例出現產后出血,其中2例發生在術中,各種方法止血無效,行子宮切除術,另外4例發生在產后2 h,由于值班護士觀察仔細,及時報告醫生,迅速查找出血原因,及時有效地防止了產后出血的發生。
2 護理
2.1 產前心理護理 孿生妊娠的孕婦與單胎妊娠的孕婦相比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緊張心理,擔心出生后每個新生兒的大小,是否能存活,會不會有什么畸形和先天性的病變,因此在產前要指派有經驗的護士對其進行耐心講解相關健康教育內容和醫生為其制定的治療方案,以減輕孕婦的精神壓力。并且做好基礎護理,保持病房整潔,安靜,給予充分的休息。對于有并發癥的孕婦,應該對其講解并發癥能出現哪些征兆,出現哪些癥狀,注意哪些事情,而且還應該與家屬詳細溝通,以取得家屬的理解和配合。比如合并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孿生妊娠,應減少家屬的探視和打擾,保證其充分的安靜和休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低鹽易消化的飲食,如出現頭暈、惡心、眼花等癥狀時候及時報告值班醫生和護士。
2.2 充分術前準備 孿生妊娠的分娩方式多選擇剖宮產術[2],因此術前應配合醫生做血常規、凝血功能、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備新鮮血液。腹部和臍部做好皮膚準備。協助家屬備好新生兒的保暖物品。配合醫生做好新生兒的搶救和轉運準備,通知兒科醫生做好接診準備。
2.3 預防產后子癇 對于合并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應安置在單間,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一切外來聲,光刺激,絕對安靜,一切治療和操作盡量輕柔,避免干擾。除去患者衣帶、耳環、假牙等物品,床上加床檔以免墜床。準備好舌鉗,壓舌板,張口器。防止抽搐時咬破舌頭。專人護理,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好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防止發生褥瘡。
2.4 早產胎膜早破的處理 文獻報道胎膜早破的發生率為9.58%[3],我們的處理方法是:①宮縮抑制劑的使用:孕34~36周,圍生兒死亡率與足月兒無區別,延長孕周以不能降低圍生兒死亡率,故此時不使用宮縮抑制劑,應及時終止妊娠。孕周<34周應預防性使用宮縮抑制劑,而不應等到有宮縮時再使用,同時應加強母兒監護,權衡利弊,正確選擇分娩時機[4]。②抗生素的應用:對于早產胎膜早破是否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目前尚有爭議,多數學者認為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以減少感染機會,延長孕周,提高圍生兒生存率??股氐姆N類以廣譜抗生素為宜,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霉素類常用。③糖皮質激素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能促進肺成熟,并可減少新生兒腦室出血的發生[5]。孕周>34周,胎肺已基本成熟,使用糖皮質激素已不能改善圍生兒預后,故一般不用;最常用的藥物為地塞米松,推薦劑量為6 mg肌內注射,1次/12 h,連用4次,總量24 mg。對于<34周孕婦應積極保胎治療。如能抑制宮縮達48 h,可使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發揮最大的效能,提高圍生兒的存活率。
2.5 嚴密觀察第四產程,預防產后出血 孿生妊娠的產婦由于子宮肌纖維過度拉伸,很容易出現弛緩性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產后出血,因此應嚴格縮宮素的應用是否到位,觀察子宮底的高度和陰道的出血量[6],以便及時發現產后出血的征象,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產后出血的發生。
2.6 感染的預防 孿生妊娠的孕婦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使之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現產褥感染。術后應嚴密監測體溫和血象的變化,做好口腔護理和基礎護理,指導有效咳嗽,以免發生肺內感染。定時會陰護理,以免發生尿路感染。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2.7 產后心理疏導及護理 隨著嬰兒的娩出,產婦身體的內分泌會有一定的變化,對于一些物質,如HCG的變化、雌孕激素水平的降低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產婦的情緒。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利情況等因素都會在產婦心理留下深刻的精神烙印,所以說產后的護理也是尤為關鍵。嬰兒娩出后家里人的視線往往轉移到嬰兒身上,很多時候有可能忽略產婦的感受,再加上自身的生理特點使之比較容易進入輕度抑郁的階段。更有些產婦因為家里人對于男孩的渴求,生了女孩后的負罪感和內疚往往更容易讓產婦陷入煩躁,思維混亂之中繼而發生意外。針對上述情況,護理人員應該更加細心的進行護理,盡量多得與產婦交流,注意產婦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及時糾正,進行合理的引導,使產婦盡快地走出心理誤區。同時對于產婦家屬也要進行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輔導,讓他們能夠協助護理人員參與到產婦的護理過程當中,這樣更有利于產婦產后的心理建設和情緒的恢復。
2.8 出院指導 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指導產褥期的飲食,休息、服藥、定期復查等康復期的自我護理,指導產婦及家屬加強對早產兒的觀察和護理,建立聯系卡,隨時接受產婦和家屬的咨詢,給予必要的指導。
3 討論
孿生妊娠的孕婦并發癥較多,屬于高危妊娠范疇,臨床上無論是醫療還是護理都應引起高度的重視??茖W細致的圍生期護理,對于減少孿生妊娠的分娩期并發癥,減低新生兒死亡率至關重要。
參 考 文 獻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48.
[2] 林瓊霞,左緒磊.89例孿生妊娠的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9):566-567.
[3] Douglass, Richards MD. complications of prolonged PROM and oligohydramnios.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8,41(4):817-826.
[4] 李嬋娟,丁依玲.胎膜早破的發病機制.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3,14(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