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麻醉對外科手術的重要性
時間:2023-09-25 11:40: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麻醉對外科手術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外科手術;護理技術;心理輔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2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673-02
在外科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能夠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惡化程度[2],進一步加快治療的效果,但是眾所周知,在進行外科手術時都會進行麻藥操作,所以在手術期間患者會出現意識不清醒的情況,但是一旦手術結束后患者就會感到不同程度的術后疼痛現象,而且這種情況會持續很久,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情緒,所以外科手術后會出現疼痛現象是極為常見的,是人的身體以及手術部位所表達的一種真實的反映,而這種反應則會在生理以及心理共同呈現出來。據調查結果證實,在手術結束后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疼痛護理干預還可能誘發一系列并發癥的產生[3],同時限制了手術后恢復的效果,而且使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還伴隨著恐懼、抑郁、浮躁等情況的產生,所以為了保證手術后的治療效果要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與心理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手段,下面就外科手術后的疼痛護理技術與心理輔導體會進行展開。
1 臨床資料
我院入院外科患者為60位,其中男性患者為40位,女性患者為20例,年齡都在30歲至75歲之間,其中需要進行乳腺手術的患者為8例,腦部需要手術的患者為2例,需要進行闌尾炎手術的患者為5例,胸肺手術患者為10例,需要進行常腸胃手術的患者為19例,進行肝膽手術的患者為16例,這些患者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為20人其中高中以下想學歷,在入院期間心情表現為異常的煩躁、抑郁。
2 方法
2.1 全面護理工作 外科手術患者在入院后,作為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同時對其前期病史進行全面的搜集工作,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現狀,為了保證護理技術符合不同患者的需要,要對患者進行家庭、文化程度、職業、年齡以及思想現狀來展開綜合治療分析。同時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作為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展開心理輔導,以保持心情的平和程度,當患者從手術病房出來后,作為相關護理人員要向手術治療人員了解患者手術過程,以及整個麻醉的程度,以保證后期工作的有效展開,同時作為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患者手術后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2.2 疼痛護理技術 作為責任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同時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要立即展開手術后的疼痛護理技術,疼痛表現是一種相對復雜的身體狀態,所以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進行必要的相關知識講解,例如要向患者講解整個手術進行的大概過程以及進行的麻醉方式,同時要向患者進行必要的注意事項講解,包括在手術前手術后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日常飲食、運動等相關方面,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讓患者對整個手術有一個大體上的了解,這樣患者就會了解到之所以會出現術后疼痛情況是受傷機體的一個最為正常的反映。當患者手術完畢后,作為護理人員要明確自身責任意識,密切觀察患者身體上出現的任何變化及時進行相關記錄工作,同時要進行血壓、呼吸以及脈搏等相關檢查工作,一般情況下每四個小時要進行一次測量,對患者手術的傷口進行及時的清潔工作,避免出現傷口感染的現象,保證治療的效果,在對患者進行日常檢查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患者身體出現異?;蚴莻诔霈F發炎現象要及時向相關主治人員進行報告,以免出現且病情惡化現象。同時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手術的不同科學合理安排相關藥品,安排補液情況,根據主治大夫的安排控制用藥,要保證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環境,通過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及時向主治大夫進行匯報,可以視情況進行藥物止疼。
2.3 心理輔導 首先,護理人員要強化與病患之間的溝通交流情況。作為護理人員在溝通問題上要采取主動,同時向家屬教授一些日常護理中應該注意的事項,讓病患以及家屬對自己產生信任度,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對病人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可以站在病人的角度來探討疼痛情況,給患者強大的自信心支持。其次,教授患者緩解疼痛的小方法。據調查發現緩解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所以在進行心理輔導過程中可以讓患者依據自己興趣愛好來展開護理工作,例如電視節目、小說雜志、音樂欣賞等,這樣會在無形中使患者的身體處于放松的狀態,減少疼痛感的產生。最后,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颊咴谧≡浩陂g,作為護理人員要對患者有問必答,對于患者的一些疑問點耐心講解,護理人員嚴禁出現情緒焦躁的現象,為自己和患者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溝通橋梁。
3 結果
我院60位外科手術患者在進行手術麻醉清醒后心理狀態良好,經常與醫護人員進行聊天交流,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的身體檢查,有一個較為積極的心理建設,手術治療結果良好,沒有出現病情惡化現象,根據情況的不同在治療一段期間后均已痊愈。
4 討論
外科手術伴隨著嚴重的身體疼痛狀況,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的心理情緒,還會影響手術后的恢復效果,所以作為直接護理人員要展開科學護理工作,為了保證護理工作的有效實施還要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據調查發現,病人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成為減輕病人機體疼痛的重要手段,所以心理輔導與疼痛護理同樣重要,通過二者有機的結合,有效地減輕了因為手術而為患者帶來的疼痛影響,使患者的情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同時做位護理人員增強了自身專業能力、提高了服務質量,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度,為醫院和病患建立了一個穩定和諧的發展關系。
參考文獻
[1] 周繁榮.肝膽外科術后引流管的護理措施[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3).
【關鍵詞】普外科;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219-02
疼痛是復合主觀感受的一種,是人體對外部環境亦或者是由于自身內部有害刺激所造成的一種不舒適的體驗,一般情況下,同時還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改變,是一種極為普遍的外科護理問題。手術后麻醉消失,病患極易出現疼痛感,尤其是在切口處。手術完成之后病患因為內臟受到牽拉,進而造成劇烈的疼痛,從而致使病患出現不安心理,制約了自身肢體動作。疼痛感不僅會帶給病患痛苦,嚴重的將對病患體內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導致各種痛苦的出現,加強對患者疼痛的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患的痛苦,同時促使其疾病得到快速治愈。筆者對我院實行普外科手術患者的疼痛癥狀進行觀察與護理,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39例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齡在19~79歲之間,平均年齡45歲。12例結腸癌手術,9例胃十二指腸手術,10例胃癌手術,8例直腸癌手術。將39例患者分成兩組,觀察組20例,對照組19例。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在手術前后給予身體與心理上護理[1]。
1. 手術前巡訪:通過巡訪來了解患者是如何看待手術所引發的疼痛。對于剛入院的患者,對其及時進行接診,并且測量體重、體溫、脈搏以及血壓等,及時幫助患者了解病區的環境。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詢問,具體掌握患者在疼痛時的行為反應與生理反應。
2. 術前準備:手術前的3天,給予患者0.4mg滅滴靈,口服,一天3次,8萬單位的慶大霉素,一天2次,20mg維生素K1,一天1次。不但要對腸道細菌加以抑制,同時還應該防止維生素K的吸收發生困難。手術前1天,患者只能食用流質食物。手術前2天,早晚服用瀉藥,將腸腔內的積糞排出。另外,在手術前的晚上以及手術當日,給患者使用1%的溫肥皂水進行灌腸,以便將其中的糞渣排出干凈。
3. 手術前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介紹戰勝疼痛的感受與經驗,以便有效緩和患者緊張的情緒,提升自身的自信心。針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該親切、詳細的予以回答,從而加強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治療的配合度。針對不保留的直腸患者,護理人員應該予以關懷,為患者說明實行手術的重要性,對患者焦慮、緊張、不安的情緒加以疏導[2]。
4. 疼痛控制方式:一般情況下,早期的疼痛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即麻醉消失到24小時內,其疼痛主要表現為切口疼痛,且患者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進而出現焦躁、沮喪等情緒。第二階段為手術后的2~3天,主要是由于切口張力增加所引發的疼痛,例如咳嗽、翻身等等。第三階段為手術后的3~4天,主要是由于腸蠕動所引發的疼痛。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介紹如變換、調節呼吸等自我控制方法,以此放松身心、保護切口,進而最終實現緩解疼痛的目標[3]。另外,向患者介紹各種緩解疼痛、消除不良心理的輔助方法,例如聽音樂,躁狂癥、憂郁癥患者多聽音樂,能夠有效緩和疼痛,消除各種不良心理。在對普外科手術后的患者采取音樂療法進行護理時,應該依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以及文化水平等特點,選取適當的音樂,使患者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放松身心,減輕痛苦。
1.3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當P
2 結果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的具體情況見下表1所示。其中,觀察組中有3例重度疼痛者,對照組中有8例,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止痛。疼痛作為主觀體驗的一種,其影響因素多種多樣,疼痛的產生與強度,和個體的心理狀態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為患者沒有清楚掌握有關的疼痛知識,進而出現各種不良心理,例如焦慮、不安、恐懼等等,且對大腦神經調節中樞造成一定的刺激,進而致使內分泌系統調節功能紊亂,血液激素酶分泌不正常,另外,內源性抑痛物質下降且抗鎮痛物質與致痛物質增多,最終對手術后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帶來的一定的影響,使患者對切口疼痛的主觀感受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升患者對疼痛和疼痛控制的認識與了解[4]。
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有助于緩和患者的疼痛感,促使其快速康復。因為手術完成之后,病灶已經切除,患者的負擔消失,其配合治療與護理的積極性得到明顯的提升。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并且鼓勵患者維持平穩的情緒與較好的心境。另外,向患者家屬說明身體與心理護理的必要性,使家屬多關心、安慰以及支持患者,使患者的心情處在良好的狀態。綜上,對普外科手術后患者的疼痛觀察發現,對術后患者疼痛進行有效的護理與干預是極為關鍵的,是有必要的,良好的護理對患者的快速康復極為有利[5]。所以,加強對手術后患者疼痛的觀察,提升身心護理質量,是護理人員必須履行的職責。
參考文獻
[1]黃紅平.普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的觀察與護理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3):380-380.
[2]張潔,趙霞.普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觀察與護理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5):113-114.
[3]朱文英,陳秋琴,曾苑香等.普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的觀察與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1):119-120.
[關鍵詞] 外科手術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9(a)-125-02
手術是外科醫師治療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現代外科學的研究對象即為以需要手術作為主要療法的疾病,由此可見手術在外科學中所占的地位。因此,在本科生的外科學教學中,外科手術學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橋梁課程。如何提高外科手術學的教學質量,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要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就外科手術學教學的相關問題談幾個觀點。
1 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外科手術學的教學目標是:加強學生基本功訓練,促使學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術操作,強化無菌觀念,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認為,外科手術學教學不是讓學生掌握復雜的手術術式,而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手術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嚴格的無菌觀念。手術技能操作訓練是手術學教學的重點,熟練扎實地掌握手術基本操作技術,是使學生順利實現從基礎向臨床平穩過渡的重要條件之一。要讓學生從心理上重視手術基本操作技術和嚴格的無菌觀念,因為不論是小手術或大手術、簡單手術或復雜手術、普通外科手術或顯微外科手術,都離不開手術基本操作技術,即切開、止血、分離、結扎、縫合等基本操作。
外科手術學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內容:無菌術和外科基本操作。無菌術的主要內容包括外科手術前洗手,穿無菌衣,戴無菌手套,消毒,鋪無菌單等[1]。而手術基本操作技術的主要內容即切開、止血、分離、結扎、縫合等基本操作[2]。此外,還應將現代外科應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及時補充到手術教學中,使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充實,知識結構與時俱進。
2 遵循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
2.1 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并重的原則
外科手術學作為一門大學課程,理論授課的重要性無需多贅;而外科手術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課的安排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將外科手術學教學的實驗課與理論課的時間安排得大致相等,對在理論課上不易講授的無菌操作和手術技能則安排在實驗課上進行演示,變枯燥的理論講解為生動形象的實驗演示,并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練習和動手機會。對于臨床換藥、拆線等內容,一般亦需先講授理論知識,然后由教師帶學生進病房演示實際過程,最后指派學生代表實際操作。對于活體動物身上進行的小手術實驗課,首先由教師做示教,從麻醉動物、固定動物、無菌操作原則及術中人員配合到手術結束,然后將學生分為2人或4人組進行練習。對于帶領學生觀摩代表性臨床手術的課時,課前先講授所觀摩手術的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然后讓學生觀摩手術學電教錄像片,教師對其中的操作要領需作重點講解,最后由學生到臨床手術現場觀摩。理論授課與實驗操作并重結合的課時安排,讓學生對所掌握的內容有理性認識,在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帶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又增加了學生對所掌握內容的感性認識。
2.2 分項練習與綜合操練相結合的原則
將手術基本操作內容進行分解,將其劃分為無菌術、打結、器械的辨認和使用等幾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在每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里,教師應將本節需完成的內容先充分講解、充分演示,將每一操作進一步細化分解,讓學生詳知每一分解動作的操作方法、要領和標準及本教學環節的要求,然后指導學生反復練習,及時糾正不良操作,使其動作在正確規范的基礎上,通過課上和課后的練習達到熟練。打結是手術學訓練的重中之重,以往學生在練習打結的過程中,往往片面強調打結速度,而真正在臨床手術過程中,打結的質量比速度更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給學生做打結方法演示時,為便于觀察可以采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粗布帶打結,以便學生正確區分方結、假結和滑結,并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錯誤的做法,同時要求學生打結時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打結速度。經過前面的學習后,按照手術操作的先后順序連貫起來進行綜合操練,此階段可以在動物(兔、狗)身上以及離體豬小腸等組織上通過設計一些小手術來進行,例如剖腹探查術、闌尾切除術、胃大部切除術、脾切除術等。通過這些小手術的綜合操練,讓學生將所學到的切開、止血、分離、結扎、縫合、拆線等基本操作連貫起來進行綜合運用;并按臨床手術要求進行術前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手套,以營造真實的手術場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動物手術的重視程度。總之,通過分項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每一基本操作的動作要領;然后通過小手術的綜合操練,將每一基本操作連貫起來訓練,有助于整體觀念的樹立。
2.3 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分階段學習的原則
循序漸進、先易后難是學習新鮮事物的一般規律,這一原則對外科手術學的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外科手術學是一門以掌握外科手術操作為基本目的的課程,而手術操作的特點就是實踐性特別強,而臨床醫學生平時接受的多為書本知識,對手術操作的感性認識很少,因此,遵循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的原則十分重要。具體實施起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先學習簡單動作,再學習復雜動作;先學習外科基本操作,再學習動物小手術;先接觸動物手術實驗,再深入臨床實踐親臨手術戰場。學習簡單動作有利于樹立信心,并為學習復雜動作打下基礎;學習外科基本操作是學習動物手術的基礎,而動物手術是在外科基本操作基礎上一個層面的提高,是綜合運用外科基本操作進行整體運作;動物手術實驗可營造手術氛圍,初步樹立整體觀念和團隊意識,而臨床觀摩至親臨手術戰場會進一步提高實戰經驗,從而加深對外科手術的理解。
3 “教”“學”結合,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3.1 提高教師素質,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技能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一支高素質的手術教學隊伍,是提高手術學教學水平的前提。帶教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水平,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這樣才能做到密切聯系臨床實踐。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管理者,既管教又管學,教學的藝術在于能否使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傳教相吻合。因此,有必要統一備課制度,規范外科基本技術操作:每次實驗前必須向學生講解此次實驗的內容、目的、要求、方法及步驟,正確地示教關鍵操作,并始終嚴格要求,將正確應用無菌技術和正確進行外科基本操作貫穿于整個動物手術實驗中。
3.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的實踐時間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手術觀和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欲望,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前提。此外,學生在每次實驗課前,預習實驗指導,找出操作難點;在動物手術實驗中,除第一次動物示教由教師主刀外,其余角色均由學生充當,從中演示臨床手術角色的配合,從而保證學生親手操作,反復實踐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7-21.
【關鍵詞】外科護理 心理護理 應用
前言:在臨床外科圍手術期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心理情況與患者的治療有效性具有密切相關性,當患者的心理障礙得以疏通的情況下,則將促進患者的預后和康復,反之,將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廣大的臨床工作者必須充分的意識到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并針對各個患者的心理障礙進行針對性處理,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歸屬感以及安全感逐漸的增強,提升臨床治療成效,下面本文將以358例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探討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同時為后期的護理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以358例2010.6.1.~2013.6.1.之間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對其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94例,女性患者164例,患者的年齡在18~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2±3.5歲)。
2.方法 在對患者進行外科心理干預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患者的心理障礙分析,進而針對性的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經調查結果顯示,以上358例患者在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之前主要表現為心理恐懼、緊張焦慮、擔心以及期望值過高等。而導致以上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則是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并且對可能產生的死亡產生懼怕,并且對外科手術的是否順利進行產生擔憂,主要表現為擔心臨床主治醫師的工作能力、各種潛在的危險性因素以及術中的安全與否等,使患者的內心不能夠趨于平靜,進而影響整個治療階段的成效[1]。而在擔憂上,患者根據自身個體情況的差異性,也表現出明顯的不同,如擔心疾病是否會惡變、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圍手術期的安全、手術所帶來的巨額經濟壓力以及手術的結果等。而過高的期望心理主要表現為對手術的期望過高,并且提出的要求具有不合理性,希望在圍手術期的痛苦降低到最低,或者是希望從醫務人員那里獲知更多的相關信息等。
在對患者心理障礙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具體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定患者,也就是對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溝通,使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得以及時的安定,提升患者手術治療的信心,在患者手術結束并蘇醒之后,將病情以及手術的成功及時的向患者告知,借此來有效的幫助患者舒緩內心的壓力、擔憂與緊張,并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配合護理人員做好術后的治療與護理,提升患者的心情舒暢度,改善睡眠以及食欲,為患者的預后和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二是針對患者術后的疼痛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要求了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能夠明確術后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如麻醉消退之后的疼痛與劇痛反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患者的表情觀察,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與理解,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治療與治愈信心的提升。對于出現劇烈疼痛的患者,應該使用鎮定劑藥物,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傾聽音樂等,并且告知患者加強深呼吸練習,將疼痛感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針對術后恢復期可能出現的焦慮或者是抑郁等癥狀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如將治療成功的病例向患者告知等,借此來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治療信心,并且對生活與生命充滿熱愛,保持樂觀向上的心。三是幫助與患者家屬以及社會建立良好的關系,并且鼓勵社會與家屬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戰勝疾病于疼痛的信心逐漸的提升,促進患者的預后和康復[3]。四是對患者進行術后的指導,基于目前臨床上患者認為拆線就意味著傷口愈合與基本康復,進而即可出院,不利于疾病的完全康復,因此必須將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向患者告知,如身體的部分功能喪失等,進而使患者積極地遵循醫囑治療。
尤其是針對易焦慮和發怒的甲亢患者而言,更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與重視,使患者的心理障礙得以及時的疏通,將不良刺激在術前消除,加強對患者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使患者在接受手術的時候以一顆向上、樂觀、平穩的心態面對疾病與手術,增加手術治療的成功率。
二、結果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以上患者在接受外科護理中的心理護理干預之后,治療的信心增強,并且不良情緒反應得以穩定,并且痛苦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取得的治療成效較為顯著,治療有效率高達93.58%(335/358),促進了患者的康復。
三、結論
通過以上對358例外科手術治療患者的調查研究顯示,在臨床上,針對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作用,這與主治醫師的臨床實踐工作與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這也就要求了護理人員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操守、愛心、同情心、責任心、耐心、細心、社會學知識、觀察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等,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患者的了解和理解,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積極地配合廣大臨床醫務工作者的治療,提升臨床的治療有效率與患者的治療信心,縮短治療的時間,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同時推進醫療事業的發展,提升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段潔,吳愛須,張麗芳,等. 心理護理在外科疾病護理中的應用.河北醫藥,2010,32( 22) : 3220-3222.
隨著現代化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我院新大樓全層流凈化手術室也于2009年3月正式啟用,如何使用好、管理好、愛護好,真正為病人提供安全舒適的手術環境,是我們手術室管理者思索解決的問題[1]。為了加強層流手術室的管理,保證層流手術室的正常運行,適應外科手術發展的需要,我們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嚴”教學管理法即:嚴格評估、嚴格制定教案、嚴格實施教學與管理,有針對性地對進入層流手術室的人員進行具體帶教與培訓,為層流手術室的安全運行及質量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取得一定成效,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1 嚴格評估
1.1 人員情況評估 對凡是即將要進入層流手術室的人員進行評估,從進入手術室工作的年限、在手術室工作的經歷、到手術室主要工作內容等進行評估,為制定教案提供依據。
1.2 學習內容評估 通過評估,我們將所屬外科人員分為三類即手術室護士為一類,此類為掌握知識型培訓對象,將來要起到宣傳帶教作用。第二類為麻醉醫生和外科醫生、此類為懂規運用型,知道層流手術室、層流手術室相關管理規定并能遵守。第三類為進修實習人員,此類為啟蒙學習型,培訓力度大用時長,達到了解層流手術室管理規定并能遵守實施的目的。
2 嚴格制定教案
2.1 對第一類人員即手術室護士,制定教案以層流室建設的基本原理、層流室的結構、層流室空氣凈化系統、層流室的分級、層流室的運行及維護、層流室的分區及院感控制、層流室的應用與保養等進行專業知識和應用知識為主。教材以衛生部頒發的層流手術室標準及醫療護理操作常規、手術室管理規定、消毒滅菌法、手術室技術操作與管理等為主。
2.2 對第二類人員即麻醉醫生和外科醫生,制定教案以宣傳層流手術室規章制度、進入層流手術室流程和相關設施的愛護為主。教材為衛生部統一的標準和科室制定的相關規定。
2.3 對第三類人員即進修實習人員,制定教案以掌握層流手術室的基本應用方法和設施的愛護、以及手術室相關技術等為主。教材采用以衛生部統一的標準、常規書、三基書和實景錄象等為主。
3 嚴格實施教學與管理
3.1 對于第一類人員的培訓從手術室建造時期即開始了,在手術室建設中我們組織骨干力量,深入了解層流凈化裝置,了解認識一些基礎結構,為今后使用維護打下一定基礎。在手術室建設同期我們既組織全體護士在業務學習課時學習醫療護理操作常規中關于層流手術室的相關內容,以及衛生部下發的相關政策法規以及相關標準、手術室管理規定等內容。教學方式采用自制多媒體,圖文并茂進行教學,加上實踐技能課,即聯系參觀本地已建設運行的同類手術室,讓大家對層流手術室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前期教學課程安排4~6個學時,后期要進入我們已獲建設好的手術室前安排2~4個學時具體實踐,熟悉手術室環境布局及電子操作板的掌握以及層流手術室的維護保養等,在10個學時左右。進入手術室展開工作后,在每周三的業務學習時組織全體手術室護士學習層流手術室相關規定和制度,使其深入人心。為帶教實習進修人員打下良好基礎。
3.2 對第二類人員的培訓做到 以具體實踐為主,分期分批對麻醉及外科醫生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以進入手術室的流程、手術室規章制度、層流手術室使用注意事項、層流手術室保護常識及維護知識等為主,掌握層流手術室洗手操作流程等,此學習時機在即將搬入層流手術室之前。分期分批對第二類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教學時間為每次兩個學時。
3.3 對第三類人員的培訓采取集中培訓與單個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采取“三步教學法”:(1)影像教學法:采取自制多媒體教學錄影,聲情并茂,介紹科室沿革、發展,人文環境、儀器設備、手術室布局、基本操作、著裝要求、各個區域功能任務等,逐一介紹,讓實習同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學時為1小時。(2)文字教學法:主要以幻燈的形式將各項規章制度和手術室操作規程的逐一進行學習講解,并舉例說明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和遵守操作規程的重要性。學時為1小時。(3)手術室具體實踐法:將實習進修人員分組帶入層流手術室,熟悉手術室環境布局,對手術室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學會按照層流手術室的要求著裝,按照層流手術室的流程要求進入手術室,了解手術室的儀器和設備,以及層流手術室的管理要求等。此學習為1個小時。
4 體 會
運用“三嚴”教學管理法取得的成效:(1)對進入手術室的外科人員進行層流手術室知識培訓后,增加了外科人員對層流手術室的認識,從層流手術室的管理上得到了大家的認識和理解,并支持與認可。(2)增加了手術室護士對層流手術室相關知識的掌握,特別是部頒標準的落實,以及層流手術室各項管理規定的執行,為層流手術室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安全保障,為帶教新護士和培訓實習進修人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對外科所屬人員及時培訓對層流手術室的運行和維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
對實習進修人員進行培訓后,增加了實習進修人員對手術室知識的學習,加強了對現代化醫院的了解,提高了認識,為將來的到臨床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對所屬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對層流手術室的良好運行提供了保障[2],有效地避免了不良情況的發生,有效延長了層流手術室的使用壽命,減輕了運行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6)有效地控制了院內感染的發生,由于通過培訓與日常工作中的實踐,大家均按流程要求,有效地避免了院內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關鍵詞】手術室;醫護關系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275-01
手術室是醫院中進行多科協作,集中治療的一個特殊科室。由于參加手術的醫務人員來自不同科室,且人數眾多,接觸面廣,人員密集,信息交流快,極易出現人員摩擦、矛盾,甚至發生正面沖突;手術室又是手術搶救的重要場所,工作節奏快,意外情況多,要求所屬人員能應急,會配合,是醫院重點管理的環節科室之一。
1 手術室醫護關系特點
1.1 手術室護士與麻醉科醫生之間的關系是團結協作關系。
1.2 手術室護士與外科醫生之間除了團結協作關系之外,還具有被動、依賴、合作和信息傳遞等多種關系,即手術時間、數量、方式基本取決于科室安排,手術室進行被動、服從性勞動。
1.3 醫護操作熟練,配合默契,是手術質量和工作效率的保證;同時,和諧的醫護關系對外科手術的發展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 影響醫護關系的各種主要因素
2.1 護士方面的因素
2.1.1 業務技術因素:手術室是一個專業性、技術性要求都比較高的工作崗位,面向多個手術科室,要求手術室護士必須能熟練掌握各??剖中g的臺上、臺下配合和各種手術的擺放技巧,熟練使用各種手術器械和操作各種先進設備,如果護士業務技術不過硬,或經驗缺乏,術中遇到病情變化時,不能很快抓住工作重點,也不及時尋求幫助,必然影響手術進程,引起手術醫生的不滿,這是造成醫護沖突的重要原因。
2.1.2 個人素質和態度因素:由于個人年齡、智力、性格、體質的不同,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所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導致護士個體素質存在著較大差異。有的護士能順利融入手術室護士的職業角色中,從容適應手術室快節奏,高度緊張、休息時間不規律、專業性強,需要富有奉獻精神等特點;而有的護士由于性格或興趣的原因,無法適應手術室護理工作;加之手術室工作緊張辛苦。長期超負荷工作,社會地位又不高,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容易造成消極心態,導致工作中責任心不強,不堅守工作崗位,缺乏耐心和信心,易出現人際關系緊張,甚至于他人發生沖突。
2.1.3 制度因素:手術室工作性質特殊,管理制度嚴格,醫生對各種管理制度缺乏足夠了解,護士嚴格管理手術間及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醫生認為是小題大做,容易產生不滿情緒,這時如不講究處理藝術,可引起醫生極大的負面情緒,惡化醫護關系。
2.2 護士長要隨時注意護士心理狀態,及時溝通引導,杜絕將不良情緒帶入工作中。護士長定期了解手術醫生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及時整改反饋,同時,征求護士對醫生的要求,及時與手術醫生溝通,使醫護之間的矛盾降到最低,提高手術配合質量或工作績效。在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中,護士長注重信息傳播,充當橋梁和紐帶作用。
2.3 提高護士素質,保持醫護間的默契合作:專業素質的提高:是改善醫護關系的關鍵。護士長要加強手術室人員的梯隊建設,培養優秀的專科手術室護士,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科進行分類指導和重點培養。使手術室護士不僅熟練掌握手術配合技能,更要熟練掌握使用先進儀器設備的能力,順應高科技、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鼓勵在職人員參加高等教育,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護理人員的學歷結構,培養具有現代化,多學科知識結構的新型護理人才。
3 討論
3.1 醫護關系的重要性臨床醫生和手術室護士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情況下,醫護工作形式從主導―從屬型向交流―協作―互補型轉變的今天,良好的醫護關系有利于保持穩定的情緒,增大手術成功幾率,提高病人的手術質量。同時,醫護關系又是雙向的,是一種平等的而不是主從關系,應以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相互學習為原則。護士要認識到醫護關系的重要性,加強服務意識,多溝通交流,總結配合經驗,團結協作,對工作精益求精,以優質服務態度,良好的護理技術水平和寬大的胸懷,逐步贏得醫生的認可。
3.2 護士長通過管理作用,有計劃的提高護士業務素質,重視醫生、護士信息反饋,不斷了解醫生護士的各種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醫護間的需要盡量給予滿足。不斷增強護士的人文素質,使手術室護士做到舉止優雅、態度親切,理解手術中醫生承擔巨大風險時的心情,主動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那個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病人參與護理措施;骨科病人;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328-01
美國著名護理學家多羅西亞.奧瑞姆(DortheaOrem)對自理的定義為“人為維持生命在平穩或變化的環境狀態下,保持或恢復功能及保持或恢復健康來調節自己的功能和發展所進行的活動”。根據這個定義簡言之,自我護理即自我生存,自我料理的能力。[1]病人參與型護理模式是通過調動患者自身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到自己的健康決策和自我護理中來[2]。我們科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病區進行“病人參與護理措施”試點,讓病人住院后參與圍繞治療疾病和促進康復所進行的自我觀察、自我心理調整等自我護理活動[3],以期達到增進護患溝通與交流,提高護理效果的目的。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
參與對象均為在我科住院的擇期手術病人,共112例.男42例,女14例,年齡最小者17歲,,最大者58歲,平均年齡39.2歲。
1.2 實施方案
1.2.1 護患雙方明確參與范圍:
1.參與患者自理能力及對疾病認知水平的評估。
2.參與制訂護理措施。
3.參與力所能及的自理。
4.參與"配合行為"指導練習。[4]
5.參與肢體功能鍛煉。
1.2.2 運用護理程序指導病人參與實施:
1.2.2.1 評估:主管護士通過采集病史,讓病人參與評估本人的自理能力和對疾病的認知水平,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感受。
1.2.2.2 針對健康問題,制訂護理計劃及相應護理措施:
P1:焦慮:與對手術及疾病知識缺乏有關
P2:自理能力下降:與肢體牽引(或石膏)制動有關
P3:便秘:與腸蠕動減慢有關
P4:疼痛:與骨折有關
P5:由外周血管神經功能障礙的危險(患肢)與牽引或石膏繃帶固定
有關
P6: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可能:與臥床局部組織受壓有關
潛在并發癥:
PC1:肺部感染:與臥床有關
PC2泌尿系感染及結石:與留置尿管和長期臥床有關
PC3廢用綜合癥:與制動及缺乏活動有關
1.3 實施參與措施:結合骨傷科臥床病人特點,責任護士要為病人的積極參與提供各種信息和必要的護理介入,指導督促病人依照護理措施逐步進行。
1.3.1 信息性支持:包括疾病知識:如疾病名稱、部位、治療方案、預后等;用藥知識宣教,藥理作用及常見副作用,藥物名稱;手術名稱,簡單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
1.3.2 情感支持:針對病人的恐懼及緊張心理,友善,和藹的安慰他們,深入淺出地介紹疾病的治療,手術,預后以及成功病例。及時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根據不同因素,有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使病人能面對挫折,接受現實,積極配合治療,參與自我護理。
1.3.3 合理的飲食指導:由于長期臥床,都會引起食欲不振,腹脹和便秘等一系列癥狀,首先使患者明確飲食在疾病康復中的意義,可以指導病人進食易消化食物,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少食甜食及產氣食物。列舉出數種富含粗纖維的蔬菜供病人參考。指導病人揉按腹部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1.3.4 皮膚完整性自我護理指導:向病人講述褥瘡發生的原因,癥狀以及進行皮膚護理和定時更換臥位的目的和注意事項。
1.3.5 牽引或石膏固定病人的自我觀察指導:向病人講述牽引或石膏固定的目的,肢體要求,觀察末梢血液循環,皮膚溫度,活動感覺的重要性,以及異常情況的癥狀。
1.3.6 留置尿管和術后負壓引流管及傷口的自護指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保持引流管通暢,講述膀胱沖洗及消毒尿道口的目的。
1.3.7 有效咳嗽、排痰的指導:講述有效咳嗽在預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指導病人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要領。
1.3.8 督促病人參與功能鍛煉:首先向病人家屬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調動其積極性制訂合理有效的鍛煉計劃,每日督促完成,逐漸進行,直至恢復最大活動量。
1.3.9 并發癥的自我觀察:
(1)肺部感染的發生由于麻醉,臥床,切口疼痛不能有效呼吸,咳嗽排痰引起,發生時表現為體溫異常升高,咳嗽加劇,痰液難以咳出。
(2)泌尿系感染:表現為尿液渾濁,有沉渣顏色變紅。
1.4 效果評價
每周由護士長及護理質量監控組成員對參與護理措施的病人進行提問,以了解主管護士的宣教能力及病人的接受程度,通過發放出院病人護理評價表,發現參與護理措施的病人,對疾病的了解,用藥知識及功能鍛煉,并發癥的預防等方面均有明顯提高。
2 結論
2.1 病人參與護理措施有利于穩定病人情緒,有利于病人角色的轉換。讓病人在并請允許范圍內進行必要的自理活動,可以分散病人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過分關注,減輕病人對挫折的感受,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恢復病人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有益于提高病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病人的康復創造有利的心理環境。
2.2 病人參與護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的康復,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病人配合制訂治療性自理計劃,充分了解所需治療措施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功能鍛煉循序進行,達到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目的。
2.3 病人參與護理措施能促進護士水平的提高。實施病人參與護理措施,使我們深深體會到:面對文化層次復雜的患者人群,不僅僅應有精湛的臨床專業知識,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還需要掌握豐富的人文社會知識,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得更新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新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雯,劉新芝.護理社會學概論.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1,第1版:80
[2] 裴顯俊.病人參與型護理模式的研究和探討.中華護理雜志,1999,3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