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4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下礦山采礦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地下礦山;開采技術;問題;策略
目前,國內外地下礦山采礦技術的發展往往體現在該企業采用各種采礦方法的比重和回采工藝,從而使得采場生產能力和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隨著地下礦山開采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涌現,新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為,開采技術往往都會存在某些不足或將要面臨某些問題。因此,相關礦山企業必須深入探討地下礦山開采技術,詳細分析其所面臨的問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最終提高我國地下礦山開采技術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1.地下礦山開采技術分析
1.1地下礦山無廢開采技術
地下礦山無廢開采技術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但是很快就得到推廣與應用,因為改技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方向。此外。地下礦山無廢開采技術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避免廢棄物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是今后礦山開采技術發展的首選。該技術主要包括:高濃度尾礦料的制備與輸送技術、全尾礦充填技術等。目前,地下礦山無廢開采技術在俄羅斯、美國、德國、印度、加拿大等國家得以廣泛應用。
1.2崩落采礦技術
1.2.1自然崩落法
自然崩落法在地下礦山開采中應用較廣泛,其優點在于采礦成本低、生產能力大、開采速度快等,尤其是對于那些礦化均勻、礦體厚大,并且容易于自然崩落的低品位礦床開采,特別適用。自然崩落法的應用原理是,在通過在地下礦山中破壞礦塊內的應力平衡,使得礦塊大面積拉底后,進而引起應力不均勻分布或應力集中,形成新的自然平衡拱,拱內礦石因受重力作用而周期性冒落,最終達到礦山開采的目的。
1.2.2無底柱分段崩落法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是近些年才在我國應用的,至于如何加大和優化結構參數的問題仍然是阻礙該方法在我國進一步推廣的主要因素。其中,結構參數優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大進路間距,從而極大地減少采掘工程量。由于增大進路間距可操作性強,易于實現,目前在我國的桃沖、程潮、板石溝以及北銘河等礦山都應用了該技術,并呈現出誘人的應用前景。特別是那些低貧化放礦或無貧化放礦工序,為了保持礦石界面的完整性,正常情況下在放礦過程中當礦巖界面正常到達出礦口時便停止放出,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礦巖的混雜性,提高礦巖的純度。隨著無底柱分段崩落技術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減少巖石混入,降低貧化,并將為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1.3承壓開采技術
承壓開采是在有效保護地下水環境前提下的開采技術,并且開采效率也比較高。隨著礦井開采速度、開采深度、開采規模進一步加大,一些礦區來自底部的灰巖裂隙巖溶高承壓水的威脅E1趨嚴重,對接下來礦區的開采造成一定的難度,底板巖層在采動的影響下的破壞程度也日趨加劇承壓開采技術能夠很好地克服以上問題。承壓開采技術指的是在不疏降地下水位的情況下,回采工作面底板含水層有較高的承壓水作用時,通過底板封堵、加固等手段來從而防止水害事故的發生,確保開采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一般情況下,承壓開采的三種途徑:合理選擇開采區域、當留設防水(砂)礦(巖)柱、取合理的采礦方法和工程措施。
2.地下礦山開采技術所面臨的問題
2.1開采成本增加,開采難度增大
隨著礦山開采項目的不斷增多,我國礦產資源日益枯竭,后期剩余儲量一般位于礦床的底部及邊緣地帶,開采難度不斷加大,從而無形中使得相關礦山企業增加了開采成本。因為,深部礦床受地壓影響大,同時,礦體埋藏較深,現有技術條件難以開采,礦石及圍巖軟弱破碎,提升運輸環節較多,礦體分散,礦體傾角厚度變化大,礦床邊緣的礦體夾層多,從而使得采礦工程位置不斷下移。最終將會出現新采區不斷開拓,而原有的老采區不能及時密閉的現象,使得整個地下采礦活動范圍越來越大,通風越來越困難,采礦生產受到制約,礦井涌水量不斷增加,采礦難度越來越大,開采成本不斷增加。
2.2可開采資源儲備不足
依照現有的開采速度,我國的地下礦產資源將會越來越少,并在未來數十年枯竭,使得礦山開采面臨著一些列生產危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在El益增多,現有的資源儲備難以滿足其基本需求,進而轉向國外進口,將會增加我國能源風險。
2.3開采量下降,開采人員富余
隨著礦山開采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往的開采模式將會發生改變,礦體將會向著深部及邊緣地帶集中,使得礦山開采的范圍不斷縮小,礦體變小變薄,采礦作業點越來越集中,礦產資源年產量也會逐年降低。最終,礦山生產所需的相關技術人員量不斷下降,使得以往的人員出現大量失業,人員閑置和人員過剩的現實,這樣,將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3.地下礦山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
3.1礦設備大型化、高效化、自動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下礦山采礦技術也在不斷轉型,其開采設備將會出現大型化、高效化和自動化發展。各國將會加大科研投入經費,研制高效率大孔穿爆設備、井巷鉆進機械、振動出礦和連續采礦及與之配套的輔助機械、中深孔全液壓鑿巖機具以及鏟運機為主體的裝運設備等,逐步實現高效化、無軌化、半自動化和自動化,以便于更好地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還需要研制出可自動清除車廂內粘結物的高效連續式裝載的采礦激光測位裝置,實現微機控制的鑿巖臺車等。
3.2地下殘留礦新工藝的發展
在地下礦山開采中,采礦工藝是提高開采效率和確保采礦質量的必要條件,對于礦山開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發展中,人們將圍繞提高采礦生產能力這個主目標,重點研究地下殘留礦新工藝技術。因為,隨著民采企業和非常采礦現象不斷增多,無序開采的情況相當嚴重,不僅搶占大量的國家礦產資源,還造成浪費嚴重,遺留了大量的殘留礦體。然而,該類礦床在開采過程中存在采礦方法、地壓災害、巷道維護、巖層控制、采空區處理等技術問題,需要通過系統的研究加以解決,通過加大對地下殘留礦新工藝的研究,充分回收有限的礦產資源,對我國地下礦山行業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紅零,吳仲雄.我國金屬礦開采技術發展趨勢[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9(01).
[2]劉春波,孫光華,李富平.我國地下礦山采礦技術發展及趨勢[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
[3]田顯高,田渡.雞冠嘴礦區通風系統技術改造[J].金屬礦山,2006(12).
關鍵詞 外包 管理模式 探討
中圖分類號:TD844+.9 文獻標識碼:A
礦山企業的外包運營模式是按不同的生產環節進行劃分的,其中生產剝離、采礦和選礦是礦山企業生產的核心業務,本文就這三個生產環節的外包進行闡述。
1礦山開采前剝離性業務外包
礦山開采特別是露天開采的首要任務就是剝離一些非礦土層或沒有開采價值的礦物表層,這一工作任務傳統的做法就是礦山企業專門成立一支工作隊伍進行剝離施工,現在大都由第三方承包完成。
2采礦業務外包
指的是金屬礦石的開采不由本企業的人員具體操作,由外來的第三方或者是內部人員虛擬外包的方式,虛擬外包就是由企業內部人員承擔礦石開采但報酬的計算與兌現和外部人員承包該工作一樣。
3選礦業務外包
就是選礦操作環節企業不再具體參與,由企業以外的人員或施工隊去承擔,或者是虛擬外包。此外,礦山運營外包還涉及運輸業務外包:指礦石、精礦的運輸由專門的外部運輸單位或企業負責,礦山企業不再擁有自己的專門運輸隊伍。礦山企業三類核心業務外包運營模式中,剝離性外包運營模式在國內大部分礦山開采企業得到普遍采用,各礦山企業不再擁有自己的剝離施工操作隊伍和人員;采礦外包運營模式有不少的企業在嘗試,但大型企業的在該運營模式上還有所保留,沒有完全實行外包,而小的礦山開采企業基本上都是外包的運營模式;選礦外包運營模式除該礦業公司采用外,國內其他企業采用這一管理模式的較為少見。
4重視露天礦外包和地下礦外包的差異
(1)露天礦與地下礦承包資質的差異。礦山企業按照采礦方法可以分為露天礦山和地下礦山。與地下礦山相比露天礦的采礦管理較為簡單、容易,而小型露天礦的開采更加簡單,有些只是具有土石方施工能力的施丁隊伍,這些來自于非礦山的施工隊伍,合同單價較低。由于隊伍人員素質、培訓和裝備水平參差不齊,安全和技術支持存在隱患,如對邊坡的管理等方面。地下礦山的開采和管理比露天礦復雜很多,因此從事地下礦山建設和采礦承包的施工隊伍要求更專業化,必須具備礦山總承包資質才能承接該類業務。
(2)露天礦與地下礦外包在設備、設施投資方式的差異。露天礦外包和地下礦外包在設備、設施的投資方式上可以進行如下劃分,露天礦外包可以由承包方投入采礦、運輸等主要設備、相關輔助設備和公輔設施等,但投入的設備必須符合礦山的要求,這種模式可以減少業主的建設投資。地下礦外包的固定設備投入由業主承擔,固定設備包括:提升機、豎井裝備、有軌運輸設備、坑內破碎設備、水泵、變電設備、通風設備、壓風設備、放礦設備等;移動設備由承包方投人,移動設備包括:手氣動鑿巖機、中深孔鉆機、掘進鑿巖臺車、中深孑L臺車、鏟運機、裝藥車、輔助車輛等,這樣可以防范雙方合作出現問題帶來的風險。固定設備的運行管理可以由業主負責,也可以委托給承包方負責。
5重點關注礦山安全管理
礦山企業屬于高危、高風險、強體力、勞動密集型行業,礦山管理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因此必須要求承包方必須具備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防護體系。在確定承包單位時,對承包單位安全資質進行全面審查。在采礦工程承包合同書中,明確雙方責任義務;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承包方執行。在爆破管理上,制定明確的爆破材料管理制度,安全員進行嚴格監督;承包方自配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的特種作人員。
關鍵詞 緩傾斜多層礦體;深孔合采;井下礦廢分離;連續采礦
中圖分類號 TD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2-0201-02
緩傾斜多層礦體技術當前依然是困擾廣大礦工企業的一個重大難題,在整個礦山開采工作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比例,因為如果未能夠做出一些有效的突破,必然會成為礦工企業進一步發展與進步的阻礙。現階段,突破傳統技術,不斷探索新型緩傾斜多層礦體采礦的新技術,已經成為采礦技術的重要課題。因為本文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1 開采條件概況
某一礦山企業的礦體儲存標高在1860m~1310m之間,埋置深度介于540m~1090m之間。經勘查表明一共存在礦體結構47個,全部的礦產資源的儲存量達到了865萬噸,其中主要以有色金屬為主,經評估潛在價值達到了70億。然而給地區礦體結構大部分均是緩傾斜礦體,傾角基本都低于30 °,同時礦體層數上從1層到5層不等,其中最薄的礦體達到了1m,最后的礦體則高達25m,遠高于國內同類礦體。另外,勘查還表明該地區巖石類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以赤鐵礦和褐鐵礦為主的大量的松軟土狀氧化礦,而一旦遇水,就有可能分解進而形成一種表現為泥漿狀態的物質,這也給開采工作加大了難度。
2 開采技術方案
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本地的礦產資源開采時,可以從礦段巖體結構性能存在明顯差異且容易分離的特征來作為突破點,借助大直徑深孔落礦技術來實施開采工作,同時還應當借助集中篩洗分離技術來對于礦物質中存在的大量廢石進行分離,完成后則可以把廢石直接填入采空區,使其得以循環利用,達到連續不斷的采礦目的,提高資源利用率。
2.1采礦方法
采礦時,可以首先將礦體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盤區,一是礦段,然后以礦段來作為回采單元,是以下向平行深孔、側向平崩礦和二次水平破碎等多種方式來采礦,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是利用上述幾種方式綜合進行的,主要采用電動機車運輸礦石,工序上主要包括采切、落礦、出礦以及填充等,各工序分級別在相連的礦段平行開采,從而有效加快了采礦工作的開展進度。
2.2采礦工藝系統
勘察結果顯示,該地區礦段開采中,礦石主要集中在土狀氧化礦,而夾石也多數為白云巖和大理巖為主。所以,在具體的開采過程中,充分利用礦巖崩落的塊度的不同且易于分離的特點,可以對采下礦巖采取集中篩選的處理方式,對于這些分離出的廢石不要采取出坑處理,可以將其直接回填井下采空區,而這些經過篩選后的礦漿則可以直接運送到地表,并通過濃縮后直接轉運到選廠,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這種模式的好處不僅在于提高了開采效率,還能夠有效減少由于廢石堆積而導致的礦井場地面積的占用。
圖1采礦工藝流程圖
3 效果評價
本文所探討的采礦方法和傳統技術相比,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四點優勢:第一,通過大直徑深孔合采緩傾斜的多層松軟礦體,實現了對于傳統分采工藝的創新,從而達到了多層礦體的高效采礦目標;第二,改變了我國地下礦山進行礦巖分離的傳統手段,在井下完成了礦巖集中分離,同時用廢石回填采空區,并堅持廢石不出坑,從而也就達到了無廢開采的目標,與此同時廢石也得到了二次利用,實現了連續不斷的才可目的;第三,采用的是從坑內到選廠通過礦漿輸送的手段來進行礦石運輸,這種模式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運輸量,同時還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節省了費用;第四,在緩傾斜多層礦體開采中,真正完成了大量落礦的高效連續采礦目標。因而在開采的過程中使用的是不留間柱的一步驟回采,從而防止了因為間柱回收而造成的作業面分散或者多中段作業等多種問題,也可以有效解決生產管理復雜、井下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較低等問題,同時對于改變間柱回收安全性能差、效率低、花費成本高、資源浪費嚴重等現象也具有重要意義。
從具體的技術指標來看,使用新工藝后,日出礦量達到了900(t/d),遠高于傳統開采方式的600(t/d),勞動生產率從原來的323%提升到了現在的507%,采礦損失率從原來的11%降低到了現在的7%。而在經濟指標上,原礦成本從原來的244.22萬元降低到了現在的225.09萬元,利潤總額從原來的1669.71萬元提升到了現在的3597.53萬元,提升幅度超過了50%,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4 結論
綜上所述,采礦企業應當始終堅持“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基本開采原則,致力于采礦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針對緩傾斜多層礦體開采這一世界性難題,應當在滲入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以連續開采為主的工作措施,通過引入深孔合采井下礦廢分離連續采礦技術,以提高采場的生產能力、降低材料損耗、提升經濟效益,為整個開采工作的可持續推進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鄒正勤,王宏劍.構建“1+6”產業格局打造現代冶金礦山發展新模式――河北鋼鐵集團礦業公司發展模式研究[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2(5).
關鍵詞:巖體;露天開采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ost open pit mine deep concave mining end, more and more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underground mining mine. Transition from open pit to underground min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ock mass deformation and easy movement induced by open pit slope stability problem. Some open pit to underground mining occurred landslide, ground collapse and other accidents, so the open pit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underground mining safety produc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ock; open pit mining
中圖分類號:TD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巖體基本質量的分級
巖體基本質量由巖石堅硬程度和巖體完整程度兩個因素確定。其劃分采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指標方法確定。顧名思義,定性劃分是根據巖石的性質,巖石堅硬程度定性劃分一般采用敲擊、浸水等方法對巖石進行確定,一般分為堅硬巖、較堅硬巖、較軟巖、軟巖、極軟巖,風化程度可由巖石的顏色、狀態、構造破壞程度進行確定,一般分為未風化、微風化、弱風化、強風化、全風化;巖體完整程度定性劃分一般根據主要結構面的發育程度、結合程度、結構面類型、相應的結構類型來確定,一般分為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及破碎。所以定性確定方法一般是采用肉眼觀察、手觸等方式對巖體進行判斷,比較直觀。定量劃分是根據公式計算對巖體質量分級進行確定,精確度高,理論追溯性強。巖體堅硬性定量指標采用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RC可由試驗測得,也可由計算得出;巖石完整程度定量指標采用巖石完整性指數KV確定,KV由試驗測得,當無法取得試驗數據時,可采用巖體體積節理數JV進行確定。巖體基本質量的分級應根據巖體基本質量的定性特征和巖體基本質量指標(BQ)兩者相結合進行確定,巖體基本質量的定性特征根據前述方法即可確定巖石的堅硬程度和巖體的完整程度,巖體質量指標(BQ)應根據分級因素的定量指標RC和KV,按公式BQ=90+3RC+250KV進行確定,在使用此公式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條件a、當RC>90KV+30時,應以RC=90KV+30和KV帶入計算BQ值b、當KV>0.04RC+0. 4時,應以KV=0.04RC+0.4和RC帶入計算BQ值。正確確定巖體的質量分級對采礦作業選擇設備、作業工法、安全防護有著指導性的作用,準確確定巖體基本質量的分級,做好邊坡穩定性和支護工作在采礦中勢在必行。
2、主礦體基本穩定,但礦體夾石層和礦體頂底板圍巖局部有軟化特征,位于上下盤20m范圍內存在一個近礦圍巖不穩定帶,是影響礦山開采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因此,合理選取采場結構參數是保證吳集鐵礦地下開采地表不塌陷、井下不突水的關鍵。在地下礦山采場結構參數的選擇過程中,經驗類比法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巖石力學理論及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值模擬為巖石力學研究和工程設計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拉格朗日模擬是把每次拉格朗日計算作為一次試驗,拉格朗日計算的結果(如采場頂板的下沉量)與采礦方法、采場跨度、礦柱尺寸、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等多個因素密切相關,各因素或多或少地對峒室頂板的下沉產生影響,到底哪個因素是關鍵因素,各因素以什么樣的組合更合理,都是要高度重視的問題。正交拉格朗日分析是按照正交實驗原理,考慮了巖石的塑性、不抗拉、節理的非線性以及層狀巖體的正交異性、模擬回采順序、開挖效應及圍巖、錨桿、噴射砼的相互作用,具有較好的適應性。本次吳集采場結構參數優化,用正交拉格朗日試驗分析方法評價各設計參數與穩定性指標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合理的采場結構參數取值。
3、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
拉格朗日法是研究流體質點隨時間而變化的情況,即某一質點在任意一段時間內走出的軌跡、所具有的速度、壓力等。將此法植入固體力學中,將研究的區域劃分成網絡,網絡的節點就相當于流體的質點,然后按時步用拉格朗日法來研究網絡節點的運動稱拉格朗日法。這種方法最適用于求解非線性的大變形問題。它使用差分方法求解,先將求解的區域劃分成四邊形網絡,見圖1(在邊界不規則的地方也可以用三角形網絡來擬合)。其計算循環見圖2。
4、采礦方法概述
4.1在礦體和圍巖中以一定的布置方式和程序,掘進一系列的準備坑道和切割巷道,并按一定的生產工藝過程,進行回采的方法,叫做采礦方法(mining method)。根據礦體的開采技術條件,設計的采礦方法為:階段礦房分段鑿巖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結構參數見圖3。
1-沿脈運輸巷道;2-穿脈運輸巷道;3-礦石溜井;4-拉底巷道;5-裝礦巷道;6-
鏟運機出礦巷道;7-回風平巷;8-回風天井;9-進風天井;10-分段鑿巖巷道;11-
切割天井
4.2采礦方法構成要素:人工裝礦的淺孔留礦法礦塊長50m,沿礦體走向布置,中段高度60m,頂柱高度6m,不設底柱,間柱寬度8m,礦塊寬同礦體厚度。回采工藝為礦房自下而上分層回采,分層高度1.8~2m,采用7655型鑿巖機鉆鑿上向傾斜孔,孔徑38mm,孔深1.8~2m,炮孔采用平行排列或交錯排列,網度為0.8~1.8m,每次爆破兩排孔。落礦后先28局部放礦,出礦在裝礦巷道中人工向礦車裝礦,人工推車至運輸巷,由電機車運至主井溜井口。
4.3礦床聯合開采的特點:無論是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都覺有其獨特的工藝特點,當礦床適用于采用露天和地下聯合開采時,就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以提高露天和地下開采的技術經濟指標。聯合開采工藝系統的核心是在開采工作中按一定順序進行時,必須盡量考慮礦床的特點,選擇露天和地下相互聯系的開采工藝系統,公用地面輔助生產設施和生活福利設施,以提高礦山的經濟效益。露天和地下聯合開拓的主要特點是最大限度的賦予地下巷道多種用途。深部露天礦開采的趨勢是廣泛利用地下巷道進行運輸。
礦床聯合開采技術上可行性的開采工藝系統:
露天與地下聯合使用地下巷道系統
露天礦利用地下巷道系統
地下礦石經露天運出
露天廢石排入地下開采崩落區
各自獨立的運輸系統
用露天鉆機回采露天坑底和邊邦的礦石等。
5、近幾十年來,露天轉地下開采在國內外礦山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對于這類礦山為了保持礦山產量的平衡,當露天開采向地下開采過渡時,在一段時間內露天與地下開采需要同時進行作業,這是這類開采方法最復雜與最核心的技術問題,這與露天與地下聯合開采的基本條件是大致相同的,地下轉露天開采只是在特殊條件下偶然使用的。對于急傾斜中厚以上的礦體,當礦體延深較大而覆蓋層較薄時,礦體的上部通常首先采用露天開采,然后對礦床的下部采用地下開采,整個開采稱為露天轉地下開采,當露天開采轉為地下開采的過渡期,礦山由單一的露天開采轉為露天與地下開采同時作業,必須充分采用各種技術與組織措施,減小過渡期對生產效率(15%-25%)的影響,當露天礦生產進入減產器后,地下開采系統應基本形成,并逐步承擔露天礦減產部分的生產能力,使礦山生產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因為露天開拓系統以先天已先期形成,露天轉地下開采的開拓系統主要指地下開拓系統,應當強調的是,在設計地下開拓系統時,應盡可能的利用或結合露天開拓系統,以減少投資。
根據露天和地下采礦工藝聯系緊密程度不同,露天轉地下開拓系統可分為:
露天和地下獨立開拓系統
局部聯合開拓系統
聯合開拓系統
在深部礦體儲藏量大、服務時間長,或在露天開采深度大,露天采場地平面狹窄,采場邊坡穩定性差,難以保證井巷工程出口安全的情況下,地下開拓工程一般布置在露天采場之外,稱為獨立的開拓系統,它具有兩套生產系統,相互干擾小,露天開采后無須維護邊坡等優點,缺點是兩套開拓系統的基建投資大,基建時間長。
傾斜或急傾斜礦床殘留礦體的開采,通常利用地下開拓系統運至地面,露天開采到設計境界后,下部礦體的儲量不多,服務年限較短,通常自露天坑底的非工作幫掘進豎井、斜井形成地下礦體的開拓系統。礦石經露天開拓系統運到選廠,具有井巷工程量和基建投資少,投資快,可充分利用已建的露天開拓運輸系統的優點,缺點是井巷施工與露天生產同步進行,干擾大。
在露天坑較低的臺階有足夠空間的情況下,可以在坑內布置斜坡道或風井等輔助井巷,而把主井和主要運輸巷道布置在坑外,優點是可以減少開拓量,達到提前見礦,保持礦石產量穩定。
露天邊緣礦的開采也經常會涉及到露天轉地下的開采技術, 露天邊緣礦體是邊坡礦、端幫殘礦、頂底盤三角礦樣、永久路塹下礦體和露天底礦段的總稱,它們具有相當大的礦量,大部分可以回收,由于其存在地點的不同,回收邊緣礦體時將會對露天礦邊坡的穩定性和地下開采的安全生產等帶來直接影響,為此應根據具體的礦巖條件及所處位置,選用各種不同的露天或地下方法進行回采,根據不同的礦巖特性,選擇相應的開拓系統對節約成本保證生產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1 ] 楊威,蔡嗣經,李有臣.南芬鐵礦露天轉地下開采邊坡穩定性數值模擬[J].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 2012(03)
關鍵詞:某金礦;開采技術;探討
1國內外深部厚大破碎礦體開采經驗
縱觀國內外地下礦山高價值破碎復雜礦體采礦方法,由于充填采礦具有礦石回收率高,特別適合于不穩固礦巖條件下的高價值礦體開采的特點,自然成為高價值破碎復雜礦體的首選采礦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充填采礦法實現了采場機械化回采和充填,原來的低產、低效、勞動強度大的弱點已逐漸演變成高產、高效和勞動強度低的現代化開采方法。目前充填采礦法已形成了分層充填、分段充填和階段充填的完整體系。針對不同的適用條件與開采技術特點,選擇不同的充填采礦方法,對降低貧化損失與保障采礦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在所有使用充填采礦法開采高價值軟破復雜礦體的礦山中,主要考慮的問題是礦體開采的安全性,即考慮礦巖的穩固程度、礦巖的頂板暴露面積與暴露時間、礦巖對作業人員與設備的安全影響與危害、礦巖的自穩與貧化損失。因此,正是由于礦體的不穩固性,從而使目前使用的充填采礦法主要集中在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上向進路充填采礦法以及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3種形式。
1.1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
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在瑞典、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及其他國家廣泛用于開采礦石穩固、圍巖破碎的急傾斜薄礦脈和中厚礦體,比較典型的礦山有瑞典的湯普森礦、斯特拉思科納礦等。在加拿大,每年用充填法開采的礦石量達到2700--3200萬,t占地下開采礦石總量的35%--40%,其中87%是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分層充填法方案開采出來的。在日本約有43%的有色金屬礦石是用充填法開采出來的。對于埋藏條件很復雜的礦體,主要是采用機械化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進行開采,在瑞典的45個礦山中近乎一半以上的礦山采用該方法。但由于充填體強度等原因,出礦過程中會出現礦石混入充填料的現象,從而導致礦石的二次貧化與損失,個別情況不好時甚至會導致二次貧損超過一次貧化與損失。
1.2上向進路式充填采礦法
上向進路式充填采礦法是在分層充填采礦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法用于礦巖更加破碎、穩固性較差的礦體。這種采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礦塊劃分分層后按一定規律劃分進路,類似于巷道掘進,逐條進路進行回采,采完后進行進路充填并接頂,直到分層回采結束,然后轉向上一分層的回采,直到礦塊回采完畢。采用上向進路充填采礦法,主要存在采場生產能力小、充填接頂困難、管理復雜等缺點。
1.3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
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是20世紀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種采礦方法,該法最先在瑞典加彭貝里鉛鋅礦使用,主要用于取代傳統的分層崩落法。該方法適用于埋藏深,地應力大,有地熱高溫與巖爆的可能性和礦巖很不穩固的礦床。其后,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在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得到廣泛應用。但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受巖層條件的限制,采礦方法技術與工藝等方面要求較為苛刻。
2深部厚大破碎礦體開采方法
某金礦采礦方法選擇中,礦山優先考慮的關鍵問題是在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礦山現有開拓與設備,盡可能與某金礦現有生產能力接軌,保證礦山產量穩定、生產持續發展,同時某降低開采成本,提高資源回收率和降低貧化率。
根據采礦方法選擇原則,結合金礦3號礦體的開采技術條件,選擇了4個具有代表性的采礦方案,分別為:應力拱連續開采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盤區交錯式無間柱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棋盤式預護頂中深孔上向鑿巖分段充填法、人工再造環境下的混合充填采礦法。經綜合分析,選擇應力拱連續開采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開采某金礦破碎厚大礦體(見圖1)。
2.1盤區布置與采場回采順序
盤區沿走向劃分,尺寸為38m50m,即盤區長38m,高度為50m,分段高度為10m。連續礦房寬度為31m,劃分為5個礦房,1--5號礦房寬度依次為6,6,7,6,6m,礦柱寬度為7m。一個盤區內的5個礦房,礦房超前2,4號礦房3個分層,即10m,2,4號礦房超前1,5號礦房3個分層的高度回采,使5個礦房在空間上形成一個免壓拱(見圖1)。
2.2采準與回采工藝
盤區采用下盤脈外分段平巷和集中溜井出礦的無軌采準方式。平行礦體下盤邊界布置分段運輸平巷,各分段運輸平巷通過聯絡道與主斜坡道相通。采場分層聯絡道將分段運輸平巷與采場相連,溜井聯絡巷與中段集中出礦溜井相聯,從而構成盤區下盤脈外無軌采準系統。分段高10m,分層高度3.3--3.4m,即一個分段控制3個分層礦體的回采??紤]到用無軌設備鑿巖、出礦,重車出礦上坡的坡度不超過15%,重車下坡的坡度不超過21%,以此為依據進行分段平巷設計和采準工程優化。每分段有3條分層聯絡巷通達礦體,其第2條為第1條壓頂后形成,第3條為第2條壓頂后形成。
采場支護用樹脂錨桿和鋼帶聯合護頂。錨桿桿體選用20MnSi無縱肋螺紋鋼,直徑為18mm,長度L=2400mm。樹脂錨固劑型號為K2535和Z2360。采場錨桿呈梅花形布置,間距排距=1200mm1200mm。鋼帶由礦山自行加工,用直徑10mm的A3鋼筋切割焊接而成。鋼帶寬40mm,共3種規格,長分別為1500,2900,4200mm,由兩根平行鋼筋每隔200mm用同徑鋼筋焊接制成。
鑿巖采用Mercury-14全液壓單臂鑿巖臺車,釬桿長4.3m,柱齒形合金釬頭直徑為40--43mm,炮眼深度一般為3.8--3.9m。爆破使用GB12437-90粉狀銨梯炸藥,以上分層的空頂距為爆破自由面,沿礦房全斷面拉開。采用非電毫秒差導爆管,使用導爆管起爆器引爆。
采用芬蘭Toro-250BD柴油鏟運機出礦,經分層聯絡道、溜井聯絡道,倒入放礦溜井。采場分層采完后,在采場內砌筑充填擋墻,然后從通風充填天井中引入并架設充填管,用水泥尾砂膠結充填,尾砂比1:12―1:10。一個分層分2--3次充填,最后一次充填澆面,最上一個分層的最后一次充填須接頂。
3結論
【關鍵詞】VCR嗣后充填法;地下鐵礦;采礦工藝流程;應用與發展
1.引言
最近十年,我國金屬礦床開采技術和理論取得了較大進展,許多采礦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在礦山得到應用。在地下開采方面,大孔徑潛孔鉆機、牙輪鉆機、鑿巖臺車、鏟運機、裝載機、井下礦用汽車、裝藥機械、錨桿臺車等輔助采礦機械獲得了推廣應用,VCR采礦法、高分段崩落采礦法、自然崩落采礦法、水平和緩傾斜厚大礦體的房柱法等高效采礦方法和工藝相繼誕生。
常見的傳統充填法有水平分層充填法、壁式充填法、削壁充填法等,VCR嗣后充填法與傳統充填法相比較,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a.開拓作業周期短,縮短了投產時間;b.前期投資成本低,投資回報期短;c.采切巷道少、斷面大,可采用各類機械化作業(鑿巖臺車、液壓潛孔鉆、裝藥臺車、鏟運機等),回采效率提升,安全系數高;d.單次回采爆破崩礦量大、單耗低,工序循環間隙短,整體作業效率高。
2. VCR嗣后充填法的應用
2.1工程項目簡介
安陽鋼鐵集團舞陽礦業公司鐵山礦露天轉地下一期采礦工程,要求在-100m至-160m中段年采礦210萬噸,即在一個中段實現大型礦山的采礦量(年采礦200-300萬噸屬于大型地下礦山),業主、設計院及施工方共同研究后決定采用在近年來推廣的“VCR嗣后充填法”。
2.2工藝流程
VCR嗣后充填法工藝流程為:開拓系統形成-100m水平鑿巖硐室施工-160m水平拉底、裝礦巷道施工-160m中深孔設計及施工-100m水平深孔設計及施工-160m水平中深孔落礦-100m水平深孔落礦-160m水平出礦充填新礦房施工。
2.3開拓采準作業
根據地勘資料顯示,該中段礦體走向長約720m,礦體厚度30~100m,礦體傾角在48~55度之間,傾向南北向,該礦體數序傾斜厚大礦體,礦、巖穩定性屬于較穩定。設計采礦中段高為60m,礦房寬度為15m,長度根據礦體厚度調整,相比其它采礦法開拓掘進量大幅減少,投產時間大幅提前。
-100m、-160m水平的巷道掘進斷面為4.2m*4.5m三心拱形,臨近礦巖分界線20m范圍內的穿脈沿脈巷道需至少采取素噴砼支護措施,圍巖較破碎或裂隙較發育處需采取噴錨掛網或鋼拱架支護措施,以防后期中深孔、深孔爆破作業對巷道頂板邊幫的大面積破壞。
2.4回采作業
-160m水平切割槽中心位置布置直徑2m高9m的切割天井,周邊均勻布置9米深垂直上向中深孔,采用H1354臺車或YGZ-90鉆機進行穿孔作業,中深孔呈扇形布置,孔徑φ75mm或65mm,孔深6~13m,孔底距1.8~2.2m,排距1.5m。
單次爆破2~4排,直到形成寬4米,長15米,高13米的切割槽。以切割槽為自由面進行排位中深孔落礦,形成深孔落礦時的補償空間。切割槽兩側面可對稱爆破落礦,單次爆破2~3排,崩礦量為1000~1500噸,單耗為0.25~0.35kg/t。裝藥設備采用BQF-100裝藥器,炸藥使用粉狀硝銨炸藥或粒狀硝銨炸藥。起爆采用非電毫秒雷管和導爆索聯合起爆,輸藥管采用專用防靜電輸藥管,起爆網絡采用非電起爆網絡,聯拉方式采用簇聯,排間微差起爆。
-100m水平采用T150液壓潛孔鉆進行下向垂直深孔鉆孔作業,孔徑φ165mm,孔深47m,以VCR小區拉槽區為自由面,對稱爆破深孔落礦,可逐排一次全段高爆破,亦可單次爆破2~3排下半段形成倒樓梯形爆破結構。深孔爆破施工流程:測量孔深,用孔口封堵裝置堵下口,軸向間隔徑向不耦合裝藥,孔頂回填2-3m炮泥,孔間或排間微差爆破,循環往復至全部炮孔爆破落礦完成。
2.5出礦作業
出礦作業在-160m水平進行,采用ST-1030鏟運機出礦,自卸汽車通過斜坡道運輸到地表礦石倉(堆)。設置裝礦巷道,在相鄰礦房的拉底巷道中掘進裝礦巷道與礦房相連。裝礦巷道初始設計中對中距離15米,礦石回采率只有85%,經試驗優化后改為中對中距離10米,礦石回采率可達92%。ST-1030鏟運機在裝車時由于舉升高度不夠,需在出礦礦房相鄰穿脈巷道中設置裝礦臺。汽車運礦和地表聯合的通道只有斜坡道,空、重車是影響生產的重要因素,針對進場實際,斜坡道全長2.5km,沿線設置10個錯車硐室,在5#、10#錯車硐室處設置上行、下行(加設錯車巷),每臺車輛配備對講機,確保交通暢行。
2.6充填作業
在回采礦房出礦完畢后,及時進行充填前封堵作業,采用鋼軌加錨桿聯合支護擋墻,在巷道封堵口外約50cm處斷面周邊采用螺紋錨桿(2m長)定位,然后焊接鋼軌,縱橫間距0.5m,框架搭設完畢后鋪設濾水帆布及紗網在靠近礦房一側進行封堵,最后采用素砼對封堵墻四周進行噴漿。封堵墻在施工過程中要保留有兩到三處泄水孔。充填料為尾礦砂膠結物,灰砂比一般為1:4,周邊礦房圍巖不穩或節理發育則可調整為1:6,礦房初次充填高度不宜過高,約1m左右,充填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檢查封堵口是否存在漏漿問題,約2-3天后開始二次充填,在充填高度未超過巷道斷面高度時單次充填不超過2m,在超過此高度后可單次充填3-5m。采場即將充填接頂時,需先檢查充填管是否懸掛在最高點,要嚴格控制充填量,單次充填高度為0.3m-0.5m,為加強充填空區的料漿排水和養護,充一天養護一天,根據充填料的配比,流速等限量充填。接頂時,可根據膠結面的平整度適時調換充填鉆孔,充填時應盡量保證充填面水平,保證膠結面平整。
3.結語
VCR嗣后充填法作為一種高效、安全、環保的采礦法,在河南舞陽礦業鐵山礦、安徽草樓鐵礦等礦山已成功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本文以簡略的工序流程形式介紹了此法在地下礦山的應用,旨在拋磚引玉,為今后此類采礦法的應用能夠更全面、深入、創新性地使用作下鋪墊。
參考文獻
[1]《采礦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1988年12月.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n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V1, V2, V3 ore bodies in a iron mine, and obtains the conditions of the good stability of the ore rock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ore body to meet the low-angle dip to dip thin ore body.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of the coal mine is difficult, the mining method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mining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and other problems, a comprehensive mining method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ining face is arranged along the inclined direction or pseudo inclined direction of the ore body. Through the study of stope structure parameters, mining technology, ventilation lin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min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mining of the low-angle dip to dip thin ore bodies.
關鍵詞: 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全面采礦法;回采工藝;采場通風
Key words: low-angle dip to dip;thin ore body;breast stoping;stoping technology;stope ventilation
中圖分類號:TD8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9-0147-03
0 引言
礦體是礦物的聚合體,其是地質作用的結果,由于影響礦體形成的因素眾多,最終導致礦體的特征、賦存狀態、賦存環境存在差異。為確保安全開采,需根據礦床的開采技術條件選擇適宜的采礦方法,以便降低采礦成本,提高礦山經濟效益。不同類型、不同開采技術條件的礦體,其適宜的采礦方法也不同。礦巖穩固性較好時采用空場法進行開采,如阿爾登―拓普坎鉛鋅礦[1]、雷家寨銅多金屬礦[2]、謙比西銅礦[3]等;礦巖穩固性差時采用崩落法進行開采,如張家洼鐵礦[4]、銅坑礦[5]、羊耳山鐵礦[6]等;地表不允許塌陷或有需要保護的建筑物時采用充填法進行開采,如司家營鐵礦[7]、李官集鐵礦[8]、會寶嶺鐵礦[9]等;針對深部礦山,開采時還必須對深部巖石的力學特性進行研究,如冬瓜山銅礦開采時需研究深部巖石處于頻繁動態擾動狀態下的動力學特性[10-12]。
綜上所述,礦山開采時,尤其是地下礦山開采時,需要選擇適宜的采礦方法。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開采時,常遇到出礦難度大、采礦方法難以確定、采礦管理難度大等問題,故以某鐵礦的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為研究對象,研究適宜該特征礦體開采的采礦方法。
1 V山地質概況
為研究緩傾斜至傾斜薄礦床的采礦方法,選擇某鐵礦為研究對象,礦區內礦體滿足緩傾斜至傾斜薄礦床的條件。礦山地質是采礦方法選擇確定的前提條件,故對該鐵礦的礦山地質進行簡要介紹。礦區在區域構造上處于劍川-大理歹字型構造南段,褶皺、斷裂、擠壓帶構成了極其復雜的構造組合體,其中斷裂密集,以高角度壓性斷裂為主,張性和壓扭性斷裂次之,構造線總體呈北西向平行展布。礦區出露地層主要有三疊系上統祥云組(T3x)、馬鞍山組(T3m)和三疊系中統云南驛組(T3y)。礦區范圍內構造簡單,為單斜構造,且褶皺不發育。礦化強弱與巖石節理、裂隙發育程度成正相關系,當兩組節理、裂隙發育時,鐵礦呈似層狀和透鏡狀產出。
2 開采技術條件
2.1 礦體特征
該鐵礦床共圈定鐵礦體三個,其編號為V1、V2、V3號礦體,均以氧化礦為主,且呈透鏡狀分布。各礦體的具體特征如下:
①V1號礦體:位于礦區北東部,沿走向長180m,呈“弧”形狀。分布于三疊系上統馬鞍山組(T3m)的灰巖中,以塊狀及蜂窩狀褐鐵礦為主。主要以似層狀及透鏡狀形態產出。礦體呈北東走向,傾向80°~190°,傾角在20°~25°,平均23°,為緩傾斜礦體,且平均厚度為2.09m,為薄礦體。
②V2礦體:位于礦區中部,沿走向長250m,同樣分布于三疊系上統馬鞍山組(T3m)的灰巖中,以塊狀及蜂窩狀褐鐵礦為主。礦體的產出形態主要以似層狀和透鏡狀。礦體呈近南北走向,傾向85°~95°,傾角在35°~40°,平均37°,為傾斜礦體,且平均厚度為2.14m,為薄礦體。
③V3礦體:位于礦區中部,沿走向長50m,也分布于三疊系上統馬鞍山組(T3m)的灰巖中,以塊狀及蜂窩狀褐鐵礦為主。礦體的產出形態仍為似層狀和透鏡狀。礦體呈近南北走向,傾向85°~95°,傾角在32°~38°,平均35°,為傾斜礦體,且平均厚度為2.20m,為薄礦體。
2.2 礦巖穩固性
礦體圍巖及礦體頂底板均為厚層狀灰巖,硬度大,物理力學性質高,巖石的穩固性較好,有利于礦床開采,但在節理、裂隙發育區或采空區地段巖石破碎,穩定性差,可能塌方、冒落。該鐵礦礦體產于三疊系上統馬鞍山組(T3m)灰巖中,礦體上下盤亦主要為灰巖,礦體上下盤圍巖化學成分與該層段巖石化學成分無較大差別。由于礦體上下盤圍巖具有與礦體本身相同的鐵礦化,礦體與圍巖實際上呈過渡的漸變關系??傮w來說礦體及圍巖的穩定性較好,礦床工程地質類型可劃為層狀結構堅硬-半堅硬巖類為主的中等類型。
3 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開采存在的問題
以某鐵礦為基地研究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的采礦方法,需以實際工程地質情況及礦體特征為前提進行探討。根據該鐵礦的實際生產經驗,可總結出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開采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題:
①礦體傾角較緩,崩落的礦石無法自行落礦,導致出礦難度大,增加采礦成本。
②由于礦體傾角處于緩傾斜至傾斜范圍內,導致采礦方法的選擇及回采工藝的確定難度大,如選擇多種采礦方法,則會造成礦山生產管理難度大。
③由于該鐵礦床存在多條礦體,對采礦方法的要求較高,造成采礦方法的設計難度大,實際開采過程中,需根據各礦體的具體特征調整采礦方法的結構及參數。
4 采礦方法探討
4.1 采礦方法選擇
不同特征的礦體需選擇相應的采礦方法進行開采,采礦方法的選擇是礦山開采的核心工作,其決定了礦山生產的安全性及經濟效益。礦床地質條件及礦體的開采技術條件是采礦方法選擇的前提,礦體的傾角、厚度,以及礦巖的穩固性等都是采礦方法選擇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同時采礦方法的選擇還必須遵守安全、可靠;結構簡單、技術可行;工藝成熟、管理方便;損失率及貧化率較低;生產能力大,勞動生產率高;采礦成本低、經濟效益好等原則。由于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開采時崩落礦石無法進行自溜放礦,同時作為研究對象的某鐵礦的礦巖穩固性較好,結合該鐵礦礦床實際的開采技術條件、經濟效益及礦山開采安全等,類比國內相似礦山,最終確定采用全面采礦法對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進行回采。針對緩傾斜、傾斜兩種傾角的礦體通過調整回采工作面的布置形式確保安全生產,同時采用電耙輔助運礦的方式來解決礦石出礦難的問題。
4.2 緩傾斜薄礦體采礦方法探討
該鐵礦V1號礦體傾角在20°~25°,平均23°,即傾角小于30°,且礦體厚度為2.09m,同時礦巖穩固性都較好,故采用回采工作面沿礦體傾斜方面布置的方式進行開采。沿巖礦體走向布置礦塊,采場寬度設置為50m,根據礦體賦存標高,中段高度設置為25m,設置礦塊間柱寬2m、頂柱及底柱高2m,采場底部溜礦小井間距設置為12m。具體的采場結構參數詳見圖1。
4.3 傾斜薄礦體采礦方法探討
該鐵礦V2號礦體傾角為35°~40°,平均37°,平均厚度為2.14m;V3號礦體傾角為32°~38°,平均35°,平均厚度為2.20m,即V2、V2號礦體的傾角都大于30°,若回采工作面沿礦體傾斜方面布置,采場出礦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結合礦山實際情況,同時借助類似礦山的生產經驗,設置回采工作面沿礦體偽傾斜方向布置,即確保工作面的真實傾角小于30°,圖2中傾角C便是設計回采工作面的真實傾角,經計算為25°,小于30°,滿足要求。
各采場回采工作面沿礦體偽傾斜方向布置,同時沿巖礦體走向布置礦塊,采場寬度同樣設置為50m,根據礦體賦存標高,中段高度同樣設置為25m,設置礦塊間柱寬2m、頂柱及底柱高2m,采場底部溜礦小井間距設置為12m。具體的采場結構參數詳見圖2。
4.4 采場回采及通風
①采準切割:礦塊沿礦體走向布置,同時為減少礦柱礦量和提高回采率,滿足生產能力及裝車運輸量的要求,中段運輸巷道采用脈外布置。首先自中段運輸平巷開掘人行材料通風井和放礦溜井,然后在礦房底部沿礦體底板(下盤)開鑿拉底平巷、接著開鑿采場上山(采場上山通地表或聯通上中段電耙道)。
②采場回采:礦塊回采的順序為后退式回采,同時根據礦體傾角大小,V1礦體的工作面沿礦體傾斜方向布置,V2、V3礦體的工作面沿礦體偽傾斜方向布置,采場內的回采順序為從采場一側向另一側全厚推進。采場內采用YTP26型鑿巖機進行鑿巖,鑿巖孔徑一般為36mm~44mm,孔深1.5m~2m,排距1.5m~2m。鉆孔鉆鑿完成后,采用人工裝藥的方式進行裝藥,采用非電毫秒導爆管起爆方式起爆2#巖石鑿巖進行爆破。爆破后待炮煙散凈,處理采場礦房頂、底板巖層及頂部松、浮石。最后采用2DPJ-22型電耙將崩落的礦石耙運至采場底部的溜礦小井,礦石經溜礦小井放入中段平巷內的0.7m3翻斗式礦車中,運出地表。
③采場通風:V1、V2、V3號礦體開采時的采礦方法都為全面采礦法,區別在于回采工作面布置的形式不同。在主風機形成風流的前提下,每個采場配制一臺JK55-2-N04型局扇輔助通風,便可確保采場的通風安全。新鮮風流經平硐口進入中段運輸巷,經人行通風井、拉底巷道及采場聯絡道進入采場,清洗工作面后,污風排至上中段回風平巷再抽出地表或直接排出地表。具體通風線路見圖3,圖中箭頭表示風流流向。
5 結論
以某鐵礦為研究對象,研究緩傾斜至傾斜薄礦床的采礦方法,針對礦床開采存在的問題,經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①分析了某鐵礦的開采技術條件及礦巖的穩固性,得出礦體滿足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的條件,同時得出礦巖穩固性較好,有利于礦床的開采。
②提出采用全面采礦法進行開采,通過布置回采工作面的形式及采用電耙輔助運礦,有效解決了運礦難及回采工藝難管理的難題。
③探討了適用于緩傾斜及傾斜薄礦體開采的全面采礦法的結構參數,同時分析了采場回采工藝及步驟、通風線路,得出全面采礦法適用于緩傾斜至傾斜薄礦體的開采。
參考文獻:
[1]張明峰,姜仁義,蘇建軍.阿爾登―拓普坎鉛鋅礦采礦方法的選擇[J].金屬礦山,2012(11):49-51.
[2]王文麗,王春.雷家寨銅多金屬礦采礦方法選擇探討[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3,65(3):29-32.
[3]劉松偉,楊育峰,吳俊俊.謙比西銅礦下向嗣后空場法的應用[J].現代礦業,2013(6):69-70.
[4]張國,邱景平,宋守志.張家洼礦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結構參數灰色決策[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4):454-457.
[5]石富文,李明,羅先偉,等.組合式崩落法在銅坑礦92#礦體中的應用研究[J].金屬礦山,2014(8):33-36.
[6]丁明福,周王貞.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羊耳山鐵銅礦的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5,67(5):14-16.
[7]周冬冬,高謙,余偉健,等.司家營鐵礦階段充填法開采流固耦合數值模擬[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0,30(2):19-22.
[8]胡道喜.上向進路與上向分層充填法在李官集鐵礦的應用[J].金屬礦山,2011(4):21-23.
[9]纂曉磊,宋肖杰.中深孔高分段空場嗣后充填法在會寶嶺鐵礦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3,65(3):21-23.
[10]唐禮忠,王春,程露萍,等.一維靜載及循環沖擊共同作用下矽卡巖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6(10):3898-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