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5:13: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手術室護理常規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動,我國醫療技術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手術治療技術有了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對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手術室作為醫療的重要場所,由于患者的病情復雜,且所使用的器械較多,導致護理工作的節奏比較快,很容易在手術中出現不良事件,不僅影響了手術的進行,也會威脅患者的人身安全,所以積極加強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PDCA循環法是一種科學系統的護理管理模式,具有諸多的優勢和特征,能夠有效的實現護理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PDCA循環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2],現具體報道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手術治療的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的臨床對象,并實施常規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進行干預;將2017年11月~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5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組的臨床對象,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法,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治療的標準,且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研究。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齡范圍是18~76歲,平均(43.5±3.7)歲;研究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齡范圍是19~78歲,平均(43.9±4.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患者實施PDCA循環法,具體內容如下:(1)計劃階段,護理長結合手術室護理需求以及相關的資源,成立質量控制管理小組,保證護理工作有序進行。由護士長組織成員,積極加強安全隱患的總結和記錄工作,并分析其原因,研討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制定完善的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內容和目標。(2)實施階段,對質量控制小組進行分級,分為三級質量控制小組,一級質量控制小組主要負責手術室各區域的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以及維護工作,旨在營造良好的手術環境,同時也需要對醫護人員的消毒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并制定完善的衛生管理制度,為患者介紹集體的手術流程;二級質量控制小組的工作主要就是針對護理計劃和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若遇見問題,還需要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幫助解決問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三級質量控制小組主要就是針對整個手術的護理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并及時的發現不足予以改善和優化。
1.3觀察指標
比較并分析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后的臨床護理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所涉及到的與護理質量相關的數據和信息,統一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總結和對比,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P值作為判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即P<0.05。
2結果
實施PDCA循環法后,研究組患者的手術室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PDCA循環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護理模式,具有科學性、嚴謹性的特征,是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的重要手段。將其應用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PBL教學模式; 常規教模式; 手術室; 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8-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3
手術室是一個??菩詮姟⒆o理教學內容涉及面廣、實踐性強且無菌要求高的特殊科室,手術室??浦R一直是臨床學習過程的難點。而目前手術室護理教學一直沿用傳統帶教老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隨著現代醫學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育需要,急需尋求適合現代護生能力發展的實習教學模式[1]。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 , PBL)于1969 年由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首創, 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教學模式之一[2]。有研究顯示PBL教學模式能將學習內容簡單具體化、易于理解、增加護生學習興趣以及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3]。因此筆者提出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教學中,將PBL教學模式有常規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4-2015年進入手術室輪轉實習的護生50名,年齡19~22歲。所有護生均為臨床護理學專業學生,均經過系統的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等常見病均有一定認識。將上述50名實習學生隨機分為常規組與PBL組,每組25名。兩組護生性別構成、學歷層次、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帶教老師年齡、職稱、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1.2 教學方法
1.2.1 常規組 護生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帶教老師使用常規的教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知識的傳授以“帶教老師講,護生聽”、“帶教老師做,護生看”的方式進行。
1.2.2 PBL組 護生采用PBL教學理念,從“構建設問”到“討論”到“總結”三段的教學模式進行。根據手術室教學計劃,首先根據手術室教學內容設計特定教學環節,由帶教老師給出常見疾病PBL病例,例如,疝氣的定義、發病原因及分類、臨床癥狀體征、疝氣的解剖特點及洗手與巡回配合要點及疝氣的預防等逐漸深入的構建問題;其次以問題為中心循序漸進地制定討論主題,啟發護生提出問題,對涉及相關問題督促護生查閱護理教材、文獻期刊、互聯網等渠道獲取相關資料。最后對于護生給出的結論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討論,并對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同時回答開始構建問題,由護生扮演手術室護士和患者角色,根據“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增強了護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及護患溝通能力。
1.3 效果評價方法
護生實習周期均為4周,帶教老師均由臨床護理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
1.3.1 問卷調查 第4周末對兩組護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以了解兩組護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內容包括以下八方面: 提高學習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理論結合實踐能力、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增強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1.3.2 出科成績 第4周末對兩組護生進行考試、出科成績主要由理論和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均采用100分制,理論考試內容涵蓋了手術室相關??浦R,題型為單項選擇,采用閉卷方式作答。實踐操作考試由兩名老師負責評分,按操作統一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取兩名老師分值的平均值。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入科成績和出科成績比較
兩組護生入科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理論和實踐操作)比較,PBL組在理論和實踐操作成績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2.2 兩組護生問卷調查情況比較
兩組護生對常規教學模式在是否提高學習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等方面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教學作為臨床護理實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菩詮?、實踐性強、多學科交叉綜合、對護生解剖和生理知識要求高、護理實習涉及內容范圍廣且有一定難度。傳統帶教方法,有悖于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常規教學以灌輸手段為主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對護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2]。
采用PBL模式教學,將臨床常見問題拋給護生,讓護生以帶著問題的方式來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轉變了思維方式,促使護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的運用到臨床實踐中,有利于提高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帶教老師在PBL教學中拓寬了教學視角,在對護生進行引導過程中,最大限度的激發護生發揮個人潛在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接受到護生不同思維方式的啟發,做到了教學相長[4]。
PBL教學模式在手術室實習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比如一些傳統教學經驗的帶教老師不太熟悉PBL的教學方式;PBL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教案需要設計;傳統教學中帶教老師作為知識灌輸者,護生則扮演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但PBL教學模式中,帶教老師主要作為學習的引導和啟發者,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需進行規范和監督,因此帶教老師需要有扎實臨床護理理論,并且要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PBL教學模式在手術室教學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了思維方式,提高了教學質量,維持了知識的系統性連續性[5]。PBL教學模式適合于手術室護理教學,但需要不斷加強對帶教老師的培訓,逐步完善PBL教學中護理教案設計與編撰,使其早日成符合現代臨床護理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文東,劉秀琴,李紅,等.PBL 結合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兒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146-147.
[2]王鳴明,鄒麗芳,竇紅菊,等.PBL 結合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血液腫瘤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4(11):1678-1682.
[3]趙愛娟,朱勁松,林萍,等.PBL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18):5-7.
[4]田金徽,劉愛萍,申希平,等.PBL教學法在循證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1):39-43.
關鍵詞:手術室細節護理;護理安全;效果研究
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著醫院日常工作中技術要求最高、風險最大的工作。一臺成功的手術需要醫務人員的默契配合,更需要一套科學的護理模式。隨著社會的進步,常規護理已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已成為醫院的重要任務之一。手術室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從某種程度上講,護理模式是否合適決定了手術的成敗。筆者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干預,療效明顯,且目前有關此類研究報道較少,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31.65±8.15)歲,神經外科手術12例,肝膽外科手術16例,婦科手術18例,普外科手術1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32.86±12.05)歲,神經外科手術16例,肝膽外科手術15例,婦科手術16例,普外科手術1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1)符合診斷標準,并且已知情同意者;(2)受試者自身無嚴重心、腦、肝、腎等嚴重疾病者;(3)意識清晰者。
1.3排除標準
(1)不符合診斷標準者;(2)受試者自身有嚴重心、腦、肝、腎等嚴重疾病;(3)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4)意識不清者。
1.4療效標準
護理質量評估包括儀器管理、消毒隔離、護士配合技能、手術室器械準備4個方面,總分各為30分、20分、30分、20分,護理質量安全為各項總分,得分越高越好[1]。護理滿意度采用我科設計的手術室護理滿意率調查表進行評定,內容包括護理技術、護患溝通、患者舒適度、術前手術室準備、護理服務等方面,量表均采用百分制。>85分為滿意;60~85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2]。
1.5方法
對照組給予手術室常規護理,術前對手術室進行消毒,并準備手術器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告知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手術的注意事項。術中協助醫生完成手術,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術后擦凈創口,送患者回病房,交代飲食、生活等注意事項。觀察組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成員由我院經驗豐富的外科??漆t生及護士組成。入組時由責任護士進行健康評估,建立個人檔案。(1)制定流程:手術前應核對手術器械是否齊全,手術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提前1d巡視病房,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并于手術當天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術中巡視護士與器械護士按制定的流程密切配合,包括常規消毒、擦凈血跡等。術后護士應立即清點紗布及手術刀等物品,以防遺留在患者體內,由課題負責人進行質量評估。(2)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細節護理的重要內容,干預時我們應做到談吐得體,結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特點制定具體的干預方案。短期內身體角色的變化,往往令多數患者難以接受,多表現為悲觀、失落的情緒,甚至抵抗情緒,依從性較差,加大了醫患溝通的難度。術前訪視時,責任護士需以親切的態度,耐心地安撫患者,傾聽患者訴說,也可講述他人手術的成功經驗,使患者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勇氣。并對手術的必要性及具體的方案予以講解,使患者對手術過程有基本的認識,消除患者顧慮;進入手術室的心理護理:做好術前安排后,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自己的姓名及手術團隊的組成人員,也可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儀器,消除患者對醫院醫療水平的顧慮。同時巡回護士應陪在患者身邊,隨時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麻醉前,應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并握住患者的手掌,消除其緊張心理?;颊咔逍押?,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敢于與疾病作斗爭的勇氣給予贊賞和鼓勵,進一步增強患者自信心,并第一時間告知家屬手術情況及術后的注意事項。(3)其他細節護理:在護理過程中應做好患者暴露部位的保溫工作,同時,在操作時我們督促醫生應講究效率,減少暴露時間,以防外界溫度過低引起患者不適。手術時,護士還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如有異常,需向手術醫生匯報以決定是否采取相應的措施。干預結束后對患者的情緒及疼痛程度數據進行匯總,運用統計軟件分析療效差異。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結果
2.1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
2.2患者滿意度調查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6.667,P<0.05)。
3討論
手術室的護理質量與患者的手術療效密切相關,一套合適而科學的手術護理方案往往能夠提高手術成功率,并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風險。我科從2013年實施手術細節護理以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了保障細節護理模式能順利實施,經過組內成員討論,我科制定了相關工作制度,對每位護理人員的職能均進行了細化安排,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細節化護理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和傳統護理模式相比,具有更人性化且規范化的特點,是醫務工作者護理理念巨大轉變的產物。其將手術室管理與患者護理相結合,患者身體護理與心理護理相結合,對護士的職業素養及服務質量制定了更嚴格的要求[3]。細節化護理要求醫務人員始終把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護理工作中,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并針對性地幫助患者解決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在術前、術中、術后應分別安排經驗豐富的護士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顧慮。在護理中,筆者認為以下幾點為細節護理中的重中之重。(1)護理人員均應做到三查七對,對于患者姓名、手術部位及術中用藥的類別及劑量嚴格把關;(2)對于輸血的患者,護理人員仔細核對血型,以防因輸血不當引起的溶血反應;(3)整個手術過程,我們都應謹遵無菌操作,以防醫源性感染加重患者病情。本研究探討了手術細節護理對于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觀察組在消毒隔離、護士配合技能、器械裝備、設備管理等方面及滿意度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手術細節化護理過程中,各醫務人員各司其職,彌補了常規護理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患者與疾病斗爭的自信心,且促進了護患關系。關柏秋[4]采用手術細節化護理后發現,該護理模式能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提高依從性,并能降低術后并發癥的幾率,該研究與本文結果基本相符。手術細節護理作為一種亟待推廣的新護理模式,如何普及對護理人員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國人口基數大,但醫護人員嚴重不足,落實具有較大難度。由于受時間及精力限制,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少,日后的研究可增加樣本量,如條件允許,可進行多中心的研究,并探討手術細節護理模式與患者出院后心理障礙的關系[5]。
作者:吳志華 李松 林茴 易旦冰 楊紅 單位:深圳市福田區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梁麗琴,鞠成蓉.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264-265.
[2]徐金花,王春霞,王曉靜,等.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的實施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5):329.
[3]周鳳偉.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2):237-238.
關鍵詞:老年患者;手術室護理;整體護理
手術屬于現階段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法,同時為一項具有侵入性的操作,為軀體及心理性應激源,能夠致使患者出現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出現恐懼,對于手術及麻醉情況造成一定影響。從而,能夠增加患者手術過程產生的疼痛,無法保證患者的傷口能夠快速的進行愈合,還會致使產生應激性的潰瘍。特別為老年患者的功能的減退,會造成患者的整體適應性降低。本次研究,選取老年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整體護理進行分析,現進行具體的報道[1]。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14年1月~7月收治的156例老年手術的患者,包括男性85例,女性71例,年齡為62~76歲,平均年齡為(69.3±11.4)歲。上述患者均通過病史方面的調查和實驗室的檢驗、常規體格方面的檢查,患者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進行治療。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通過常規手術室進行護理,護理內容有:實驗室的檢查、體征和病史的分析和檢查等。手術之前,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確保患者能夠了解手術的方式和注意的事項。手術后,可通過常規進行檢查在將其護送到病房中。
1.2.2觀察組 觀察組通過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整體護理,手術前的護理在進行手術之前,對患者需要加以訪視,充分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和患者的管床主要護理醫生及護理人員,全方位對患者的病情和臨床方面的病癥進行了解,并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中的護理,應該控制好患者手術室的溫濕度,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注,和其進行交流,以降低患者的不安心理。進行麻醉的時候,護理人員應在患者的床旁,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手術時間非常長的患者,以及創面非常大的患者,需要對其進行實時的檢測,進而對其輸液量和輸液的速度進行掌控。若檢查出患者的病情有一定變化時,需要在第一時間上報于主治醫生。病情應允的條件下,且不會對麻醉效果產生影響的條件下,可適當的調整患者的手術以確保其手術的舒適感。手術后的護理應確保手術完成,需要盡可能徹底的對手術區皮膚進行清理,防止血液刺激到患者,致使其產生情緒方面的波動。待患者回到病房,需要和護理人員做好交接的工作?;颊咔逍褢皶r告訴其手術成功的消息,保證患者的情緒得以穩定,安心進行修養,達到快速恢復的狀態。手術后3d需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和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的情況,給予患者手術后的相關指導和叮囑,調查患者手術后的并發癥情況。隨訪的過程,同時需要對護理的質量和效果進行綜合的評價,了解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從而更好的完善護理的方案內容,提升護理的整體質量。
1.3觀察的指標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SCL-90測試表和調查問卷,通過相關的人員為其進行詳細的講解,盡可能獨立的完成調查的內容。對于填寫有一定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代替其進行填寫。調查問卷的內容有:抑郁癥、焦慮癥病癥的篩查,抑郁和焦慮量表(
1.4統計學的處理 通過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方面進行,計量方面的資料用x±s 進行表示,組間的對比通過t進行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評分的對比 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的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
2.2兩組患者SCL-90測試表分值的對比 兩組患者的焦慮不安情緒和抑郁情緒、強迫、軀體化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
3討論
護理屬于手術治療過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現代醫學護理的模式將護理視為根本的指導,把護理的程序當成主要的核心內容進行管理[2]。手術室的整體護理干預需確保護理人員具有專業的知識和相關的技能和責任心。整體護理的核心內容為人性化的護理。手術治療自身來講,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無法到達最佳的治療效果[3]。老年的患者因為自身的身體功能的減退,比較容易出現不安的心理和情緒,進而出現并發癥情況。所以,手術室的相關護理人員需要提高對患者手術前、手術過程和手術后的整體護理,以保證患者能夠及早康復[4]。
綜上所述,觀察組在抑郁、焦慮等情緒,以及SCL-90量表評分情況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整體護理對于老年患者來講,能夠明顯改善其心理的狀態和不良情緒,對于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復情況均會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瑞英.手術室整體護理干預對老年手術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31):62-63.
[2]邵素嬌.手術室整體護理對老年手術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1):53-54.
關鍵詞:手術患者;人性化護理;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342-02
近年來,在醫療技術水平逐漸提高的基礎上,各大醫院越來越注重護理質量的提升[1]。其中,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為了提高圍手術期患者手術的成功率,通常會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本組抽取了12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120例手術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最小年齡者18歲,最大年齡者78歲,中位年齡(41.8±2.1)歲。28例行腫瘤切除術、16例行膽囊切除術、12例行子宮切除術、56例行骨折手術、8例行其他手術。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兩組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檢查術中需要的器械、藥物是否配置完整,做好術時醫生的配合工作;術后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相關注意事項。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術前人性化護理。手術前,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病情、生命體征等進行仔細觀察,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狀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以此為患者對抗疾病樹立信心。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為患者營造最優質的手術環境。
(2)術中人性化護理。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行正確麻醉[2]。做好患者隱私的保護工作,動作需輕柔、服務需熱情;有效控制手術室溫度,以此增強患者的舒適感;手術時需做好患者情緒的調節工作,充分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3)術后人性化護理。手術之后,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皮膚污染物的處理工作,例如利用溫水輕輕除去患者皮膚的血跡及消毒液等。同時,需注意患者保暖,以免受涼感冒;在轉入病房的過程中,需做好引流管及切口的保護工作;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需嚴密監測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需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術后1~3d做好回訪工作,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并發癥及術后不良反應;檢查無誤,患者出院時,需做好患者出院的各項指導工作,例如囑咐患者多休息、注意個人衛生等。
1.3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臨床判定指標包括:(1)護理評分,對護理結果進行評價,設百分制,得分越高,則護理效果越好;(2)對護理的滿意度,參照張淑珍[3]等作出的研究,采取問卷調查方法,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四個等級,即: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文中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統計方法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評分比較
經積極護理后,觀察組護理評分為(98.2±1.1)分;對照組護理評分為(79.8±2.1)分;觀察組護理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63.33%),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
3.討論
手術室護理指的是在患者圍手術期間,為了降低一些不良心理狀況及心理狀況,如焦慮、抑郁、恐懼及生理功能紊亂等,而行使的一種整體護理方法[4]。由于手術室護理的特殊性,稍有差池,很有可能會引發護患糾紛乃至對患者手術成功率造成影響等,因此在手術室護理中加強人性化護理便顯得極為重要[5]。本組抽取了12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60例使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60例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評分及對護理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
綜上所述:對于手術室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同時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為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提供保障依據;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欣.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02(11):329-330.
[2] 晉世文.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01(08):353-354.
[3] 張淑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08(20):161-162.
關鍵詞:優質護理;小兒手術;臨床意義
小兒抵抗力弱,適應能力差,由于自身的解剖和生理特點,對手術的耐受力較差,因此對圍手術期的護理要求較高,我院根據患兒自身的生理特性,以患者為中心,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小兒手術的護理工作中,在手術室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術前訪視、術后回訪、術中人性化細節護理等內容,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進行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扁桃體切除術的106例患兒,年齡在2~11歲,兩組患兒在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3例。比較(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包括接患者到手術室,配合手術醫師完成手術,送患者回病房。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術前訪視、術后回訪、術中人性化細節護理等護理內容,在術后2~3d回訪患者時,由患者及其家屬填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表,觀察并比較兩組中患兒及其家屬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并由手術醫師填寫護理配合調查表,評價手術安排情況、器械質量及供應情況、護士術中配合能力等。
1.3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護理效果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以χ2表示計數資料,并以t進行檢驗,以P
2 優質護理的相關內容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訪視 在手術前1d,由訪視護士向手術醫師了解患兒的手術名稱、方法、注意事項等,詳細閱讀病歷,查看相關檢查結果,詢問術前用藥情況、皮試結果、輸血前檢查等。然后入病房訪視患兒,與患兒家長和患兒充分溝通,主動擁抱患兒,減少患兒對于醫院和醫護人員的的恐懼感,并在玩樂過程中評估患兒的血管、皮膚和全身情況[1]。介紹成功手術病例增強患兒及其家屬對疾病的治療信心。注意溝通方式,讓患兒及家屬感到被重視,被關懷。
2.1.2手術當日心理干預 手術當日由護士到病房接患兒,鼓勵患兒堅強勇敢,輕松的進入手術室。有些孩子哭鬧,不愿做手術,此時需要麻醉師、巡回護士、家長三方共同安慰鼓勵小孩,盡量保持患兒情緒平靜,必要時麻醉師從靜脈給予鎮靜,讓孩子安靜進入睡眠狀態,進入手術間。
2.1.3安全核查 安全核查對于表達不清的小兒特別重要,術前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詳細交接患兒信息。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術后離開手術室前,手術室護士要分別與麻醉師、主刀醫師、患兒及家長共同核對患兒姓名、性別、年齡、床號、手術名稱等基本信息,檢查患兒的腕帶是否相符,并檢查手術部位的標記是否正確,仔細分辨左、右側,防止手術部位發生錯誤。
2.1.4建立靜脈通道 術中的輸液、輸血、用藥均離不開靜脈通道的建立,術前應成功完成靜脈穿刺,患兒皮膚稚嫩,靜脈穿刺時止血帶捆綁時間不宜過長,穿刺動作要輕、快、準,穿刺成功后牢固固定,注明穿刺時間,根據患兒病情合理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
2.1.5手術用品的準備 術前應妥善完成手術用品的準備,如吸痰器、給氧裝置、小兒約束帶、夾板、棉墊等,并根據手術類型準備適合小兒的手術器械、縫針、縫線等[2]。備齊麻醉用藥、手術用藥、小兒搶救用藥等。
2.2術中護理
2.2.1妥善安置 小兒手術的擺放,不僅要充分暴露手術視野,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還要盡量使患兒感到舒適。擺放好合適的后,使用墊和約束帶固定,小兒皮膚嬌嫩,固定過程中要動作柔和,避免過度的伸展或牽拉。
2.2.2保溫 小兒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不能維持體溫的穩定,因此在手術中應注意給患兒必要的保溫措施,防止低體溫對患兒的身體造成損傷,在患兒進入手術室之前提前將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5°~26°,在手術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暴露,防止患兒體溫下降。
2.2.3 完善手術配合 小兒對于手術和品的耐受性較差,巡回護士要嚴密觀察小兒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師,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巡回護士根據手術要求準備相應的手術器械,認真配合手術,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
2.3 術后護理 患兒結束手術后在恢復室觀察,防止麻醉并發癥和其他意外的發生,嚴格檢測患兒的血壓、心率、呼吸,要特別注意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護理,備好供氧和吸痰設備,將患兒的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的誤吸。做好供氧和吸痰裝備,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拔管期患兒因咽部不適等多出現躁動,巡回護士要安慰患兒,給與肢體安慰,麻醉允許的情況下,盡快將患兒送至家長身邊,使其心有所依。在護送患兒返回病房后,告知家屬術后注意事項,并與病房護士詳細交接[3]。
術后2~3d到病房回訪患兒,了解患兒全身恢復情況及傷口愈合情況,對于患兒在術中和術后受到的心理創傷給予及時的疏導和安撫,并積極聽取患兒及其家屬對手術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3 結果
3.1患兒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試驗組患兒對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1.1%、98.1%,兩組滿意度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2醫師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實驗組醫師對護理滿意度分別為75.5%、96.2%,兩組滿意度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4 討論
在現代醫療模式下,患者滿意度已經成為醫院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患兒抵抗力低,對于手術的耐受較成人差,因此優質的手術室護理是患兒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優質手術室護理在傳統手術的基礎上通過術前訪視、術中精心護理和術后回訪,使護士對于患兒的病情更加熟悉,并提供了護患充分交流溝通的空間,舒緩了患兒的緊張、恐懼心理,使患者的滿意度從由常規護理的81.1%提升到98.1%,在開展優質護理中手術室護士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和尊重,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4]。
總之,針對小兒患者的生理特點,進行手術室優質護理,不僅提高了患兒及醫師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而且有效保證了術中的護理安全和患兒的生命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武繼瓏.小兒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配合[J].基層醫壇,2011(03):63-65.
[2]李曉慶.小兒手術護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0(08):78-82.
【關鍵詞】 手術室; 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4-0109-02
手術室是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由于手術醫生使用手術刀等手術器械,對患者的刺激性較大,患者術前不免產生恐懼心理,擔心手術過程發生意外,不免發生過強的應激反應,導致患者出現許多不良反應,如對疼痛的耐受降低,不能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1]。術前產生焦慮和恐懼情緒,也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護理干預是在護理過程中采取多項措施,有助疾病康復[2]。術前通過護理干預能減少患者的恐懼和焦慮的心理,增加手術成功率。本文通過護理干預在手術室的推廣和應用,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17~72歲,平均(43.1±6.7)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35例,甲狀腺切除25例,骨科手術30例,婦科10例;麻醉類型:全身麻醉8例,椎管麻醉80例,局部麻醉12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麻醉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手術護理,術前進行簡單的術前教育,常規備皮,指導患者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干預組在常規的護理基礎上,實施完整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常規護理 (1)術前向患者宣傳疾病有關知識和手術的簡單程序,同時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進行手術備皮,術前禁食禁飲,對患者講解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2)術中配合麻醉師進行麻醉,指導患者采取合適的,配合手術醫生及時傳遞手術器械,做好術前、中、后手術室儀器、器械的消毒滅菌工作。(3)術后對患者進行傷口包扎,并與病區護士做好交接工作。
1.2.2 護理干預 (1)術前的護理干預,大多數患者都是第一次進行手術,術前不免產生恐懼、焦慮的情緒,需要在進行術前訪視室主動介紹手術室的具體情況,向患者宣傳疾病有關知識和手術的簡單程序,告訴患者手術設備先進齊全,主刀醫師的資歷及經驗豐富,增強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對患者所提疑問,巡回護士要耐心一一解答,針對較為突出的問題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訪視護士要從術前準備到術后恢復的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2)術中的護理干預,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要積極熱情的接待患者,詳細告知手術室的信息,如手術使用的器械等,擺放的位置,手術所需,使其熟悉手術室環境,降低對手術的恐懼感,及時有效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使其了解手術的安全性與重要性,增加其信心。密切觀察患者表情、言語和動作,若發生不適,及時與患者交流,講解手術操作的必要性,并適當談些和手術無關的話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幫助患者減輕不適,保持手術室環境安靜、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清新,一般室溫控制在,22 ℃~25 ℃,相對濕度為50%~60%,盡量控制噪音[3],還應該通過肢體語言向患者投遞關愛,可以通過眼神、握住患者的手、幫患者擦拭額頭上的汗液,并不時告訴患者手術的進展狀況;另外,在不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患者身體的暴露,以便幫助患者保護隱私和注意防寒、保暖[4]。(3)術后的護理干預,手術完成后,幫助患者擦凈傷口周圍的血跡,并進行包扎,固定好各種管道,以防脫落,幫助患者穿好衣服并送至病房,與病區護士做好交接工作。(4)術后的回訪對患者現有的不適給予問候和疏導,并告知患者手術效果很好,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克服術后抑郁反應,針對患者所提出傷口疼痛及大小便不適等情況,回訪護士需做出耐心解答,以消除患者疑慮,指導患者合理的飲食以及手術后的恢復運動,以減少手術并發癥,密切觀察引流管里的液體,發現不適立即報告醫生,與患者交流,了解其思想狀態,告知家屬盡量多關心患者,并做好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
1.3 療效評價標準
在術前3 d和術前1 d運用漢密爾頓焦慮評分(HAMA對患者的焦慮情進行評價,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重。14分以上評定為肯定的焦慮;7~14分評定為可能有焦慮;6分以下評定為無焦慮。同時在手術室認真評定患者的滿意度[3]。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情緒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傳統的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手術室的護理要求。手術室護理干預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中增加了更多的內容,通過對患者全方位的接觸,對其心理和身理進行了更全面的了解,為手術能安全順利的進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手術室是醫生搶救和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手術治療效果會受到護理管理方案合理性的深刻影響,手術成功與否也直接受護理水平的影響[4-5]。因此必須要不斷提高護理水平,護理水平的高低也會對患者手術治療成功與否、病情恢復快慢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手術對患者身體、心理均會造成傷害,大多數患者因對手術產生恐懼感,而排斥治療,某些醫療事故更加重患者的心理恐懼感。實施手術護理干預焦慮狀況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說明,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有利于患者康復,還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焦慮是情緒反應的常見類型,可能由于手術威脅心理,極易導致患者自身痛苦,通過生理學機制打亂個體生理平衡。此時,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達到藥物無法達到的作用[6]。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情況比較 例(%)
組別 >14分 7~14分
對照組(n=50) 16(32.0) 29(58.0) 5(10.0)
干預組(n=50) 4(8.0) 17(34.0) 29(58.0)
P值
表2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手術室配合情況比較 例(%)
組別 主動配合 基本配合 勉強配合
對照組(n=50) 21(42.0) 15(30.0) 14(28.0)
干預組(n=50) 28(56.0) 16(32.0) 6(12.0)
P值
在手術室為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不僅對患者有利,還可以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并且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素質,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同時改變了傳統的思維方式,適應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7]。本研究結果和對照組相比,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焦慮情緒,還可以提高患者對手術的配合程度,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董占.人文關懷應用于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2):53-55.
[2]孫園園.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學,2012,7(14):83-85.
[3]劉瑞俠,戴愛蘭,盧芳,等.手術室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1,11(6):19-20.
[4]馬保莉.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654-655.
[5]喬翠芬,李蘭芝,謝露霖.健康教育在手術室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8,6(2):89-94.
[6]趙玉玲.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時的重要性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