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0:58: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的心理輔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擁有今后工作和學習的重要知識技能,更要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而近年來由于社會的發展,人際關系的淡薄,獨生子女的增多,小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為了解決小學生存在的諸多心理問題,提高全體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力,促進小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心理輔導顯得尤為重要。
二、研究的方法
為了有效研究小學生的心理,特采用三種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獻法。參閱有關小學生心理研究和心理輔導方面的文獻,提高心理輔導的科學性。二是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小學生當前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并進行分析,對心理輔導前后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比較。三是實驗對比法。根據小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實驗活動,通過實驗活動了解小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心理輔導。輔導后的小學生仍讓他們在實驗活動中表現自我,通過對比了解小學生的心理變化。
三、結果與分析
1.集體輔導使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整體提高
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設計各種實驗活動,使學生主動投入其中,從而提高心理素質。
(1)實驗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耐挫力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在關愛的光環中,通過問卷調查發現90%的家長能夠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使小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稍有不順就承受不了,從而造成他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脆弱意志。為提高小學生的承受挫折能力,應設計一些實驗活動,使小學生在其中獲得受挫感,進而鼓勵他們積極進取,在承受挫折的過程中,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體會艱苦努力過后取得成功的喜悅。例如,各種競選活動的舉行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在競選中,有的小學生在充分準備競選演講的情況下卻因幾票之差,沒有如愿。這樣的挫折就會令他們情緒不穩定。此時,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讓小學生勇于面對挫折。一次選不上,回去繼續努力提高自己,下次再來參加競選。通過這些活動的鍛煉,小學生在挫折面前便能夠自我調節。
(2)實驗活動提高小學生的交往能力
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出現許多不適,產生人際沖突或矛盾,影響交往的效能。為此,我們設計了“讓我們互相了解”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了解小組其他成員的興趣、愛好、家庭等方面的情況,然后比賽看誰記得最多,看誰被別人了解得最多,使小學生形成交往的動機,樂于與人交往。同時還對小學生進行交往態度和交往技能的指導,確立正確的交往觀念,形成健康的人際關系。另外,注意開展一些社會調查、采訪活動,讓小學生到社會上去鍛煉自己與陌生人交往的能力。通過人際交往的輔導,讓學生不斷從他人對自己的接納或者不接納的態度中獲得體驗,幫助他們發現自己與他人交往時的積極或消極的心態,從而最終消除小學生的交往障礙。
(3)實驗活動使小學生關注學習過程
由于長期形成的對考試分數的看重,當考試沒有達到預定分數時學生體驗到了失敗感,導致學習的主動性降低甚至厭學。調查發現:有65%的小學生為了避免失敗而不敢輕易嘗試。例如:沒有十足把握不敢在課上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因為害怕答錯。這樣一來,小學生的思維受到壓抑,失去了主動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師應指導小學生關注學習過程,讓小學生明白自己付出的每一點努力都在向目標前進一步,同時還要讓小學生獲得學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小學生獲得學習成功時會萬分地“驚異和激動”。這種“驚異和激動”被稱為情感上的高峰體驗。經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后,小學生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我,并增強奮發向上的動力。所以,教師在制定實驗活動目標時要考慮小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利用目標分解法,不給小學生一下子提出較高的要求,讓小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品嘗到成功的滋味;讓小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懂得努力了就會有收獲,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開展了“課堂參與小主人的評選活動”。每天讓小學生對課堂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綜合評價,然后評出課堂參與小主人。課堂參與小主人的評選不限制名額,但要求小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言。這個實驗活動調動了小學生的參與性,并注意培養了小學生的合作學習。于是,一些平時沉默不語的學生因為自己在課堂上的一次大膽嘗試,而當上了課堂參與小主人,獲得了學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2.個別輔導消除了小學生的心理障礙
有一些小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礙,如情緒波動、任性、自卑、厭學等。這時可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輔導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
(1)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來源于心理上的一種消極自我暗示,表現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作出偏低的評價。產生自卑感的小學生常常膽小怯懦。對自卑心理嚴重的小學生,在心理咨詢時要注意方法,應了解其自卑心理的成因,幫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我,指導他們參加集體活動,諸如唱歌、講故事等,讓他們嘗試著做小組長、值日班長等,這樣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逐漸增強其自信心。另外,和他們一起回憶成功,可以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增強其勇氣。
(2)利用情緒輔導,內化學生的規范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面臨沖突情境,如果處理不當會惡化師生關系,削弱教育效果。如果處理得當,沖突可以成為教育小學生、內化規范的契機。在發生沖突時,如果只關注認知方面,傾向于用說教來處理沖突,往往勞而無功。在這種情況下情緒輔導是跨越沖突、實施教育的有效手段。情緒輔導就是讓小學生把自己當時的激烈情緒表現出來,輔導者在一旁耐心傾聽,等小學生情緒穩定下來,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情緒輔導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宣泄劇烈的情緒,學會控制自己,而且可以內化規范,幫助他們學會寬容別人。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心理輔導,小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潛能,提高了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耐挫能力。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要注意三方面。
1.心理輔導中的情感接受
心理輔導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當小學生從情感上接受了教師,他們才會向教師敞開心扉,才能使輔導有成效。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應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尊重和信任小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小學生自由地學習、生活,讓其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1)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環境,消除小學生的畏懼感
在對小學生的心理輔導中,教師應放下架子,用自己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度、熾熱的情感,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小學生。讓小學生在教師鼓勵的眼神、親切的話語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使小學生在樂于接受的心理環境下,積極努力地完善自我。
(2)進行心理換位,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
在對小學生進行輔導時多進行心理換位,也就是以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因素和生活實際為前提,從心理上、思想上扮演學生的角色,這樣就會找到打開小學生心靈的鑰匙。除此以外,教師還可用自己開朗、善解人意的健康人格影響小學生,用細膩的情感、恰當的分寸、友善的態度,打開小學生的心靈之窗。
2.心理輔導要有一定的原則
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在設計輔導活動時要有一定的原則。
(1)信任性原則
心理輔導的成功在于信任,各種輔導都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信任是雙方的,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小學生著想,理解和關愛他們,讓他們從教師親切的話語、鼓勵的眼神中看到希望。
(2)自主性原則
心理輔導是以促進成長和潛能開發為目標的,因此教師在心理輔導中要站在小學生的立場上,使學生主動參與、主動認識各種問題。應創設情境,滿足小學生基本合理的需要,引導其轉變不合理的需要和行為。
(3)差異性原則
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心理輔導。
3.心理輔導要與家庭教育指導相結合
家庭是小學生的第一課堂,對小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比學校更持久,父母的觀念、態度、修養和行為無時不在默默影響孩子。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同時要重視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指導。例如: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兒童心理學、人才學等方面的書籍,同時舉辦講座,講解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使家長能夠走出誤區,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從而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使孩子健康成長。
五、不足與改進
心理教育是一門科學,心理輔導也是一門技術。它不同于一般學科的教學,它須受過專門的培訓和經過專業學習的人員來完成。因此,在研究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出現了兩個問題。
1.沒有足夠有資質的專業教師
盡管不少教師曾經學習和接觸過心理學知識,但心理教育和心理輔導是比較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必須接受過這方面專門訓練的人員才能勝任。可是,不少教師對心理教育有關知識還很陌生,對有關心理輔導的理論、方法還沒有真正掌握,學校心理教育工作缺乏合格的師資,從而嚴重影響了學校心理教育的正常開展。
2.心理教育沒有形成系統性教程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心理學專家提出: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應是發展個性的輔導;心理輔導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幫助一個人去發展所有的潛力,有快樂的人生。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冶療;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詢,而是面向每個學生,并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普通教師來組織和實施的,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處于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斗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心理學家指出:學校教育應致力于為兒童創造有利于心理發展的環境,促使他們更好地健康地成長。筆者認為,首先廣大教師要有較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其次是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有關理論;其三是學習、掌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邊學邊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心育氛圍濃厚的師資隊伍。
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A性和普及性是小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點。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應是為兒童的健康發展選擇適合兒童教育方法。使小學生在認知、情感等領域里得到幫助和培養,讓兒童從小學會認識自己、接納他人,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科學、主動、積極的態度去學習,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讓兒童從小學養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成為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誠實和積極進取的小學生。因此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花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一小部分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應及時地進行疏導使小學生心理向著健康的方面發展。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競爭,生活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小學生周圍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寧靜的小學校園也越來越熱鬧,現在小學生實際上要比他們的父輩承擔多得多的心理壓力。依據我們的觀察,認為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物質豐裕導致刺激或變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比較容易滿足,考試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要有一顆糖的獎勵也會欣喜若狂,也比較重視家長和老師的表揚?,F在小康之家衣食豐裕,還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屬于先富起來的家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物質的要求有求必應,以至于有的小學生對鼓勵、表揚無所謂,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小學生的家長恰好是年輕力壯干事業的好時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相對而言,貴州的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特別是畢節地區,就拿筆者任教的黔西縣仁和小學來說,多出現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輩照顧的情況。祖輩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這些小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3、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小學生放學后在家里和電視、電腦為伴,沒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干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幫助。
4、家長對孩子希望過高?,F代社會高學歷的影響使得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來越高。家長對于分數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試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會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樣要接受教訓,關照不要驕傲呀,不要自滿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一進家門就做作業,以至于一出家門仿佛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性發泄放縱。
5、小學生能力普遍較強,個別學生自我表現欲過強。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會教育媒體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但是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甚至鬧到無法上課,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師搗亂,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素質存在問題的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小學教育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最突出的是過分強調了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的教育。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團體輔導。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時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更加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仿佛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3、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化。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是一群比較特殊的群體,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于一個從兒童階段向青春期過渡的r期,生理和心理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尤其是女同學,部分女學生已經出現了第二性征的發育。這時,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非常必要的,班主任要掌握好學生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心理輔導;策略
隨著當今社會進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健康的定義不斷擴展,健康不僅僅指身體上的健康,還指心理上的健康。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性格、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做好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有著重要作用。
一、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
在當今社會,大部分家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一部分學生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導致他們在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出現問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生對周圍的一切都產生興趣,尤其是一些流行的元素,學生之間很容易形成一種風氣,導致學生容易形成追星的習慣。這時班主任的心理輔導就非常有必要了。除此之外,小學生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的發育期,部分女學生出現了第二性特征,由好動轉為安靜,也對自己的身體變化產生不安。這時心理的輔導可以讓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有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
2.有助于素質教育的落實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學校由應試教育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轉變。這也就要求小學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化的需求。在實現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會出現許多問題,尤其是心理問題。這就需要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只有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提高思想覺悟和思維模式,更好地樹立三觀,從而貫徹落實素質教育。
二、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有效策略
1.改變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一直實行著嚴師出高徒的策略,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直是上下級的關系,而不是平等的關系,學生對教師也有一種畏懼感。這導致很多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也不會去找老師解決,從而引發更嚴重的問題。所以,改變師生關系是成功心理輔導的第一步。在新課改實施后,教師應該改變師生關系,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看待,把師生放到一個平等的位置上,改變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讓教師在學生心目中變得可愛可親,也讓學生和老師在交流上無壓力,從而有利于學生心理輔導的有效展開。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教師應當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提高業務水平,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逐漸改變。比如,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一個平等位置,放下教師自己的架子,熱情地與學生聊天談心,在課下將自己融入學生之中,從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其次,教師應該從心理學角度看待學生問題。比如,當學生因為一些事情出現問題,教師不應該簡單地指責批評,那樣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教師應該分析問題的原因,從心理學角度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心理疏導,以便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2.開展班級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一個好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班級中組織文化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促進學生人際關系的交流以及心理健康的發展。通過班級活動的開展以及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豐富自己的經歷,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促進自己的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戶外義務活動,帶著學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們講話,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培養他們學會關心別人。還可以組織小學生性健康教育知識主題班會,男生和女生分開進行,也分別請男女教師為學生進行身體變化特征的講解,讓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的身體狀況。
3.優化成長環境,動用校內校外因素
學生的成長環境主要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無聲無息、潛移默化的,它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正處于過渡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辨別能力不強,很容易走彎路。這時班主任就要動用校內外的一些有用因素,為學生建立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例如,在學校,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布置一個干凈衛生的課堂環境。同時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指導學生行為規范,注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的意識方向,樹立良好的班風。其次,在家里,班主任應當和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校情況,并讓家長在家里創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氛圍。定時舉辦家長會,讓家長和孩子們在一起談談心。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輔導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內容,它能有效地解決學生過渡時期的心理問題,同時也是班主任刻不容緩的工作之一。本文通過對小學生的心理研究,提出了三點關于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策略。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內容摘要: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樹立現代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促進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小學生日常生活中,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要開展心理輔導;家園要密切配合,鞏固發展小學生的健康心理。
關鍵詞:兒童觀 教育觀 教育 環境滲透 心理輔導 家校配合
現代小學心理專家認為:小學階段必須把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小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樹立現代兒童觀和教育觀
兒童觀是對兒童的總的認識,即各種看待兒童觀點的總和;教育觀是在一定的兒童觀指導下,對兒童的態度和所實施的教育思想。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教師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
(愛是相互的,只有教師給予孩子們愛,孩子們才會去愛別人。)
二、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
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
1、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
如校園的戶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小學生多種經驗,誘發小學多種活動行為的功能。
在活動場內,我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活動室小學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穩馨舒適。所布置的內容隨著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我們還創設了科學游戲室,小學生獲得許多感性經驗。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小學生情操,充實了小學生生活,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小學生的探索精神。
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p>
2、創設民主和諧的精神環境
校園的精神環境是指校園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小學生生活、學習和游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良好的精神環境依賴于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
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小學生以積極的感染。(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應該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是自己非常生氣時也應該有所克制,不能夠說一些傷害孩子們自尊的話,也許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在小學生提供精神環境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心發展。教師不僅是環境的創設者,還要做小學生的觀察者和引路人,小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引導小學生形成奮力向上、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三、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日常活動中
游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啟心靈的鑰匙。(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這種形式更適合他們,也有利于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日?;顒又刑N藏著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周教育目標和教學計劃。如通過語言領域《打電話》的教學活動,豐富了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培養小學生樂于與人交往的性格。通過社會領域《我不怕,我勇敢》的教學活動,小學生懂得生活中什么是勇敢,學做勇敢的孩子,培養小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游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啟心靈的鑰匙。如學生通過玩方法“學做解放軍”、“過家家”、“超市”、“兒童醫院”等角色游戲,培養了 學生之間的友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小學生的交往能力。玩“插塑”游戲時,教師提出具體要求,要求學生收拾玩具,玩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培養了小學生的責任感。
在生活活動中,通過洗手、穿衣、做值日、整理衣物等活動,不僅培養了小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而且也培養了小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增強了小學生的自信心。
四、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差異,沒有一勞永逸的教育方法。)
心理輔導是指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與規律,由教育者設計和組織,以活動為基本方式,引發小學生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從而小學生的心理狀況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形成和改善小學生心理的一種方法。學生心理輔導的內容包括人格輔導、學習輔導和生存輔導三個方面。如小學生感受愛、接受愛的情緒體驗,在和同伴、老師交往時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則,對尊重、合作、幫助等良好交往品質有初步的體驗;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來衡量別人和自己的行為;培養小學生初步的學習能力,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主意識等。
五、家 校 配 合
家長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家校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育要求是促進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保證。(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小視。)
我們通過“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開辦家長學校,邀請專家做有關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使家長對其有更深的認識。通過家校聯系欄向家長介紹近段各平行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與操作方法,使他們主動地配合學校的教育。通過家訪,了解小學生在家的真實表現,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指導家長掌握教育小學生的科學方法。教師與家長通過面對面的有針對性的探討,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鞏固和促進了小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
一、在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心理咨詢。咨詢是一種人際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咨詢人員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圍或條件,使對象發生變化,作出選擇,解決自己的問題,并且形成一個有責任感的獨立個性,從而成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會成員。例如,我們班級中的一位女小學生A,只給她本人咨詢,這個女生也沒有說家庭情況,只是給她本人做心理咨詢,結果以失敗而告終。這個案例是失敗的。但是,我還是沒有真正明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根據家庭系統論的理論行事,太脫離家庭了。如果采取權氏家庭心理治療法,我認為那位女小學生的心理障礙的解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集體心理治療,簡稱集體治療,指治療者同時對許多患者進行治療。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關問題的共性。這種方法的優點,能節省治療所需的人力,也能利用集體的力量產生積極效應。例如,我們班級有許多同學為了一點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別人發泄,摔摔打打罵罵咧咧,有的則以戲弄別人為自己開心,對別人冷嘲熱諷,沒有溫暖之心.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隊課對班級學生進行集體心理。
3.行為治療,是以減輕或改善患者的癥狀或不良行為為目標的一類心理治療技術的總稱。它的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療程短、見效快等特點。由于學派理論甚多,它的種類名稱也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例如,我們班級學生D,平時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在做小動作,對這種不良行為或變態行為施加一個不愉快的體驗,用言語責備等方法,利用痛苦的條件刺激來替代異常行為的,從而減少或消除異常行為,因此人們通常又稱之為“以毒攻毒療法”。
4.個別心理治療,是相對集體心理治療而言,是以單個病人為對象的心理治療,實際上大多數傳統心理治療均是采用該種形式,與本章中其他心理治療在理論和方法上會有所重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
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還必須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這一主渠道的主導作用,并輔以心理咨詢、心理測評、心理治療等手段,才能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二、在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為目的的專門課程。它不同于傳統的以知識技能的傳授和培養為目的的普通課程,它是著眼于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從格的全面發展。學校可以自編教材,一般每周可開設一節心理健康課,由專任教師執教。教師根據個體心理特點與規律,運用以上設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活動中調節其不良的心理狀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學原理,根據個體心理特點與規律排除心理障礙,使其回復到健康狀態??梢栽趯W校設立心理咨詢室,鼓勵學生主動前來咨詢。教師通過對有心理障礙和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認真分析,耐心疏導,幫助他們增強自我調適能力,促進個性心理健康、和諧、平衡發展。
2.心理測評是根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行為確定出一種數量化的價值?,F在科學的心理測評主要采用觀察法,訪談法和問卷法。通過心理測評手段,從個人簡介、家庭背景、學業表現、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心理健康狀況、學習動機和態度、思想品德和價值觀等各方面進行因材施教與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依據。
3.結合班級、團體活動開展心理輔導。不把心理輔導作為一門課程單獨開出、列入課程計劃,而是結合班會活動、課外活動、團體活動來進行,是這一途徑的特點。新生入學時的“始業輔導”、畢業時的升學就業輔導也屬于這一類。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輔導與班級、團隊活動以及學校的其他例行活動結合在一起,便于發揮這幾項工作在統一的育人活動中的整體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輔導仍須有自身的目標和內容,不要讓心理輔導被班級、團隊的日?;顒铀娑鴨适ё约旱奶厣?/p>
4.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學習輔導是輔導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結合學科教學來進行的。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于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地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含有不少適用于心理輔導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在有利于實施心理輔導的教育情境。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輔導的實效。近年來,已有中學小學教師在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社會等科目中嘗試滲透心理輔導,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三、幫助家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用
面對信息社會,面對知識經濟時代,面對當前學校中、社會上出現的種種教育問題或與教育有關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已經作為一種教育理念,一種教育途徑、一種教育技術,同時也作為促進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們的學校、家庭和社會。心理健康教育也稱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從小就逐漸形成并影響其終生的素質一般有兩個:一個是心理素質,另一個是科學文化素質。尤其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社會應激事件層出不窮的當今,社會對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品質、心理潛能被學校和家長所忽略,他們或因考試成績的不理想,或因同學之間的小糾葛,或因老師和父母的一句重話,便離家出走,惡意報復、甚至輕生等極端行為。有媒體曾報道了某省一學生因與同學之間的小糾葛而投毒報復,造成全班數十人食物中毒的惡性事件。該事件在令教育界震驚的同時,也提醒著教育界人士重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緩。
據國內一項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很樂觀。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一般都在10%~30%之間。中小學生心理素質建構與培養研究課題組對全國16472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小學生中度心理和行為問題的檢出率是16.4%,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數占4.2%;初中生中度心理和行為問題的檢出率是14.2%,嚴重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是2.9%;高中生中度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是14.8%,嚴重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是2.5%。
學生中存在明顯的心理問題,需要及時矯治;心理品質不高、心理潛能挖掘不夠的問題,也需要進行引導和矯正。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學校應肩負起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具體包括:對學生心理行為問題進行矯正、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等。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促進心理健康發展中的意義
現代教育技術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在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的意義有以下三個方面:
1、提高心理健康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多地以講授的方式來組織學生學習。以小學為例,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加之社會經驗很少,因此這種口耳相傳加文字講授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心理教育的預期目標。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心理健康教學活動,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因為現代教學媒體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師正確使用它,可以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分清是非、辨別美丑,培養道德情感和意志。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進行知能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知能發展過程,提高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質量,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心理教育,使教學活動更生動、形象,更富感染力,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而且對學生知能發展的每個環節,諸如感知、理解、應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作用。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還能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個別心理差異實現因材施教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另外,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視聽結合,形式多樣,這樣學生就能在比較輕松愉快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增進其心理健康。
2、增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率。
人們的學習是通過多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把外界信息傳遞給大腦中樞而形成的。在學習中眼、耳、腦的功能發揮得越好,學習效率就越高。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心理教育,可以讓學生綜合利用視覺、聽覺等多種分析器進行學習,因此,這樣能使學生得到較佳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3、擴大教學規模。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擴大教學信息的傳遞范圍和增值率。由于現階段我國學校心理教師尚缺,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彌補這一空缺。
過去以個別教學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只能一比一的增值,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方式,信息的增率增加到幾十倍、上百倍,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信息的增值率可擴大幾萬倍甚至幾十萬倍。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突破在心理健康教育傳統教學中,教師以課本為主要信息載體,以言語為主要傳播媒體的這樣一種授課方式,突破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講解代替學生的實際經驗或模擬情景體驗的授課方式。在突破的基礎上,研究要達到以下目標(以小學為例):
1、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⑴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具備一定水平的認知能力,矯正其與年齡特征、心理特征不符的認知。
⑵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具備正確的自我觀念,具有健全統一的個性,能愉快地接受自己,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
⑶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具備情緒自我調控能力,使其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經常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情緒反應適度。
⑷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具有健全的意志,使其能自覺地確定行為目標,并根據目標去克服各種困難,實現預定目的,注重提高其行為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
⑸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適應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⑹指導和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交往適應性,使其樂于與人交往,寬以待人,樂于助人,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形成積極的交往態度。
2、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包括心理輔導活動方案,心理輔導個案,心理咨詢手記,心理輔導教學設計。它既是學校對學生施加影響的一種媒介,又是在心理教育活動中形成、發展的。
怎樣讓學校心理教育資源得到優化,讓它的輻射范圍更廣、使用效率更高呢?網絡在傳輸、管理、共享心理教育資源的優勢明顯,能夠達到使資源優化的兩個標準:一是資源配置的優化,將相同主題類的活動方案、輔導個案、咨詢手記、教學設計放置為一類;二是資源共享的優化,教師能通過網絡這個平臺互相交流在心理教育中積累的經驗和面對的難題,能將自己所需的活動方案通過查找關鍵詞快速調出來并根據本班學生心理特點,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
這項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由于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壓力,有利于全校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減少她們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畏難情緒,對整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及推進工作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3、積極開拓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包括在班級內開心理輔導活動課。在心理咨詢中心開展的咨詢活動。采取這類途徑來展開心理教育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局限性也不要避免地暴露出來,它的受益對象有限,這與我們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根本目標存在差距。為了彌補這種差異,可以利用網絡這種現代化的信息工具,更大范圍的傳播信息,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
⑴利用電視、廣播等視聽工具及時反饋學生或家長咨詢的心理問題,同時通過辦專欄的形式定期定時與學生見面,集中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人際交往的輔導。
⑵利用滲透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各科教學中,形成要操作的滲透模式。
⑶建設專業性的心理輔導中心,開設心理輔導熱線,接聽師生、家長的問題,在學校網頁上建立心理咨詢平臺,以適應家中有電腦的學生尋求心理輔導的要求。
⑷開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在心理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各班每月開展一次班級心理輔導。
4、利用滲透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各科教學中,形成滲透序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知認的同時心理也在發生著變化。這是被教育心理學業已證明的客觀事實。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懂得心理發展對知識發展的影響,那么,教學目標就難以全部實現。
小學各科教學作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既有共同的特點,也有不同的特點。任何一門學科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都包括了興趣需要,動機、態度、意志等,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它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獨特作用和所承擔的獨特任務。
⑴語文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與任務
全面發展人的思維品質是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獨特任務。語文教學既要發展抽象思維品質,也要發展形象思維品質,既要發展邏輯思維品質,也要發展非邏輯思維的品質。
⑵數學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與任務
數學學習是學習抽象的概念,法則和定理,并運用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則,定理進行邏輯轉換的復雜的思維過程。它在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獨特任務是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品質。
⑶自然學科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與任務
自然學科有助于促進小學生觀察與歸納能力的發展,同時它也有助于促進邏輯的與非邏輯的思維品質的結合,形成科學創造思維的品質。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獨特任務是培養小學生創造思維的品質和科學精神,科學態度。
⑷藝術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與任務
藝術學科包括音樂、美術等。它的內容是藝術形象和關于藝術形象的知識。它涉及的心理品質是對于藝術美的感受力創造力。藝術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形象思維品質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美感與道德感的發展。藝術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形象思維品質發展與美感道德感的發展。
⑸體育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與任務
體育能為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奠定生理素質的基礎。它能鍛煉小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他們良好的動作思維品質。
海外四川發展促進會(Overseas Sichu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為表達海外華僑愛國愛家的拳拳之心 ,為家鄉重建籌集善款近40萬美元,捐贈四川省教育廳。這筆善款將用于籌建心理輔導研究所,希望在將來的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通過不同形式的心理輔導及危機干預的技術,對于提高災區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行為應對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健康成長起到務實的作用。
海外四川發展促進會在中國四川省汶川縣受災后,籌集善款凡十萬美元,體現了海外華僑愛國愛家的拳拳之心。
在四川省教育廳所組織的學生復課、校園重建、購置學生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安置學生食宿、幫助失去雙親學生重建親情、給予災難之后的師生以心理危機干預和有效心理援助,使身體傷殘學生早日康復等方面,海外四川發展促進會的善款將專項使用在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和有效心理援助方面。其中計劃項目包括:
第一, 籌建心理輔導研究所。包括:心理輔導站的建設、目前18歲以下學生的心理檔案建設、輔導案例全程跟蹤記錄(預計15~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計算機軟件及硬件建設。
第二, 引進和原地培養心理輔導專業人員。聯合中科院心理專家和國內著名師范大學的心理專業人員,共同開展心理輔導員的三級培訓工作。
第三, 配置心理援助技術及設備。包括配置計算機心理檔案系統、評價系統,配備心理輔導模具、配置心理健康研究實驗設備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將考慮引進美國先進的心理輔導與咨詢軟件系統。
目前,海外四川發展促進會已向四川省教育廳基金會遞交了《關于善款捐贈的使用建議書》和《援助報告》?!对鷪蟾妗分刑岢鏊杩铐椀氖褂脤猿忠韵滤捻椩瓌t:
第一, 堅持專款專用原則:所捐款項全部用于現階段在校中小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 堅持科學規范原則:一切與中小學生的心理調適、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干預、心理疏導、心理調查、心理研究的組織和落實工作,均與四川省教育廳及受災地區教育局取得聯系,并匯報至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同時,會同中國國內高校或科學院,在災區當地教育局統籌協調下共同開展。
第三, 堅持定點援助原則:經當地教育部門等有關部門批準后,確定心理輔導研究所的所址。以所址為中心,將建立中長期工作目標,根據不同年齡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需求提供持續的災后心理輔導,將所有心理輔導方面的建設工作集中有序地開展起來,以保證援助效果,避免短期效果和混亂局面,同時也能保證對口援助的有效性。
第四, 堅持全程報道原則:海外四川發展促進會委托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為專業內容、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全國百種重點期刊”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在當地教育部門核準備案的情況下,對此項目進行推動、促進、監督、全程采訪和報道。所有報道要堅持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不得從負面報道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2008年5月21日,《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受災學校災后學生心理援助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地震災后對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援助和輔導,是幫助受災學生盡快修復心理創傷,重樹生活信心,恢復正常學習生活的重要手段。相信海外四川發展促進會的拳拳赤子之心,將會撫慰家鄉孩子的心靈,給予創傷后的孩子們一片溫暖陽光。
從前,一群人迷失在一個山洞中。山洞漆黑不見一絲光,人們在黑暗中經過數日摸索,仍無法找到出口。有的人在饑餓和恐懼中死去,活著的人邊哭泣邊祈禱:要是有一絲光,哪怕只亮一下也好。
一根火柴和一支蠟燭恰巧經過這里。火柴聽到人們的哭聲,自告奮勇地說:我來幫幫你們。火柴燃亮了,光明照亮了每個人的心和希望。人們感激并贊美火柴。
火柴漸漸燃盡,但它努力堅持著。人們這時發現了旁邊的蠟燭,就用火柴點燃了蠟燭。蠟燭的光比火柴明亮、穩定和持久,而火柴此時顯得那么微弱和無助。
人們開始大聲贊美蠟燭,而不屑火柴在黑暗中帶來的丁點兒“光明”,甚至當火柴在角落里漸漸熄滅的時候都無人再理會一眼。
在蠟燭的光明中,人們走出了山洞。
問題:
1.微弱的火柴光明為這群人帶來了什么?
2.火柴雖然“走了”,但它留下了什么?
3. 該怎樣記住為黑暗帶來的“火柴光明”和帶領人們走出山洞的“蠟燭光明”?
分享:很多事情在開始的時候,努力往往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無用的,但它對事件的不斷進展和最終的成功很可能是舉足輕重的。請記住那些勇于探索和奉獻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