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0:57: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能源與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8-20%
CPI 受PPI傳導影響大
在調整中發展是未來兩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基調,我們預測2005年GDP增長為8-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為18-20%。
大國經濟在每一個成長時期都有一些明顯的關鍵點,2005年把握中國經濟脈搏的將是能源和金融。能源和金融維系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底線,解決好能源和銀行問題事關全局。
能源價格上漲向下游傳導
2004年煤、電、油、運的全面緊張向我們傳遞出清晰的信號,即能源與經濟增長出現了脫節。中國經濟的任何波動都改變不了增長全面啟動、經濟處在重化工業長周期的上升初期這一基本事實,這決定了中國對能源的高度依賴,而目前的能源總量供給卻跟不上經濟增長的需求,能源瓶頸將繼續存在。
2003、2004年對電力行業的大規模投資或許可以在未來兩年內部分解決用電緊張問題,但是中國能源緊缺的問題卻不會因為電力投資而得到解決。
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燃煤火電為主,電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煤炭產業的發展,而煤炭這種不可再生資源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
能源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它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變化并不敏感,僅對下游的需求有彈性,而且作為能源上游產品的石油對中國經濟而言是一種輸入型因素。由于能源產品的價格傳導作用,其定價具有牽制其他產業發展的先行指標的功能,影響其他行業的盈利和產業布局。2004年工業品價格(PPI)上漲大大高于居民消費品價格(CPI),上下游產品價格背離現象嚴重,能源等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向下游傳導只是時間問題,PPI對CPI的傳導將是2004年留給2005年的難題。
我們預計2005年石油價格的回落不會減輕中國能源的壓力。如何制定一個有效的能源政策,改善中國的能源結構,是2005年繞不開的問題,否則實現經濟增長遠景目標的努力將失去基礎。
經濟增長依賴資本投入凸顯金融安全問題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更多地依賴資本投入和資本形成機制,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勞動密集型的增長速度。200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降低,但財政投資過大、投資回報率低、資本價格扭曲、銀行運行機制不暢等在2004年被進一步揭示的問題,需要在2005給予重點解決。
國有商業銀行以上市為重點,尋求正面突破,將是2005年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能源消費;經濟增長;協整分析;格蘭杰因果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促使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經濟與能源關系的系統研究。經濟與人口無限制的增長,會不斷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礦物資源有限,這種增長方式會為經濟發展帶來毀滅的打擊。如何滿足經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中不可回避的問題,通過對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總量關系的科學分析,了解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聯系,理順經濟與能源的關系,提出切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對策和建議,推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及加快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
一、國內外學者研究述評
國外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量-量”研究,運用的計量分析方法也是各有不同。
Kraft和Kraft在1978年對美國1947―1974年的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之間的聯系做實證分析,發現了GNP能源消費的單向因果關系,而能源消費對GNP無因果關系。[1](401-403)Yu和Hwang、[2](186-190)Yu和Choi[3](249-272)和Yu和Jin[4](259-226)使用granger cause對不同國家的能源消費與經濟數據進行研究,發現不同國家的能源消費與經濟之間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是不同的。Hwang和Gum對臺灣的能源消費與經濟數據分析后,得出了能源和經濟之間存在雙向的granger cause。[5](219-226)Stern結合VAR模型對美國1947―1990年的數據進行因果關系檢驗,發現沒有能源消費到GDP的granger cause關系,但GDP到能源消費的granger cause是存在的。[6](137-150)Masih和Maish對亞洲多國的經濟收入和能源消費總量的因果關系檢驗發現不同經濟收入的地區,經濟總量和能源消費總量的因果關系是不同的。[7](417-440)Chen和Lai建立了granger cause檢驗后發現GDP能源消費總量的單向因果關系成立,反之不成立。[8](435-444)Yang則發現GDP與能源消費總量的雙向因果關系是成立的。[9](309-317)Soytas和Sari,[10](33-35)Paresh Kumar Narayana,[11](4485-4494)Mehrzad[12](1135-1140)對多個國家經濟協整分析,發現各國的GDP與能源消費總量granger cause結果不一。
在借鑒了國外學者的研究后,我國學者們大規模地運用協整技術與granger cause分析,也發現granger cause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只是數據之間相互解釋有效性的分析,所以,有的學者加入了灰度分析、面板數據模型等分析方法,這是對協整分析、格蘭杰因果分析的補充和完善。學者們得出的結果不一致,有的認為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存在雙向關系,有的則認為兩者之間只存在單向關系。
在協整分析和granger cause分析方面,韓智勇、魏一鳴、焦建玲、范英和張九天等對1978―2000年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協整性和因果關系的研究認為,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之間存在雙向的因果關系,但不具有長期的協整性。[13]徐小斌、李傳昭、田曉飛和楊志勇,對改革開放以來2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以及各組成部分與經濟增長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以及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發現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之間存在雙向因果關系。[14]王會青、谷志紅和牛東曉通過協整性分析和因果關系研究方法,對北京1980―2006年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變化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15]
在運用其他分析方法方面,
陳書通、耿志成和董路影從能源與經濟總量的關系入手,對這一現象的成因進行分析。
[16]張明慧和李永峰定量方面分析了能源與經濟總量的關系,論證了能源發展與經濟總量的相互影響關系。[17]楊文培對能源消費和經濟總量變化的互動關系進行了分析,發現經濟增長包含能源發展,而能源發展是經濟增長的一部分,同時又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18]馬宏偉和張兆同通過灰色系統理論的灰色關聯度分析了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發現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約束的。[19]
黃敏和赫英,三因素CES生產函數建立了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的關系的模型,發現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20]
劉朝明、曾勝和劉博,利用C-D生產函數構建了一個新的計量經濟模型,又用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分析了我國國民經濟總量對能源消費的依賴程度,發現能源消費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相互協調發展的關系。[21]
二、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總量關系分析
(一)模型介紹與數據預處理
1.協整理論。所謂協整就是指多個非平穩的經濟變量所組成的線性組合是平穩的。
一個序列{Xt}是非平穩的,如果經過一次差分ΔXt=Xt-Xt-1=ut后,ut是一平穩過程,這種經過一次差分就可變為平穩的序列被稱為一階單整序列,記為{X}~I(1)。若一個序列經過n次差分后變為平穩,而n-1次還是非平穩的,就稱為n階單整序列,記為{X}~I(n)。對于兩個序列{Xt}與{Yt},有{Xt}~I(k),{Yt}~I(k),而且存在一組非零常數a1,a2,使得a1 Xt+a2 Yt~I(k,l)(k>l>0),則稱Xt與Yt是(k,l)協整。
協整的檢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基于回歸殘差的檢驗,另一種是基于回歸系數的完全信息協整檢驗。一般常用法就是回歸殘差協整檢驗法。[22](251-276)
回歸殘差協整檢驗法以兩序列{Xt}和{Yt}為例,首先要{Xt}與{Yt}為一階單整,用OLS法回歸可得:Yt=α+βXt+ut。
算出殘差序列et=Yt-(α+βXt),判斷et是否為平穩的。若et為平穩則{Xt}和{Yt}協整,否則,不協整。
2.格蘭杰因果分析。經濟學家開拓了一種可以用來分析變量之間的因果辦法,即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該檢驗方法為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萊夫•格蘭杰(Clive W. J. Granger)所開創,用于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建立在數據協整的基礎之上。其步驟為:(1)將當前的y對所有的滯后項,以及別的什么變量(如果有的話)做回歸,即y對其滯后項yt-1,yt-2,…,yt-q及其他變量的回歸,但在這一回歸過程中沒有把滯后項x包括進來,這是一個受約束的回歸。然后從此回歸得到受約束的殘差平方和RSSR。(2)做一個含有滯后項x的回歸,即在前面的回歸式中加進滯后項x,這是一個無約束的回歸,由此回歸得到無約束的殘差平方和RSSUR。(3)零假設:α1=α2=…=αq=0,即滯后項x不屬于此回歸。(4)為了檢驗此假設,用F檢驗,即:它遵循自由度為q和(n-k)的F分布。在這里,n是樣本容量,q等于滯后項x的個數,即有約束回歸方程中待估參數的個數,k是無約束回歸中待估參數的個數。(5)如果在選定的顯著性水平α上計算的F的臨界值Fα,則拒絕零假設,這樣,滯后項x就屬于此回歸,表明x是y的原因。(6)同樣,為了檢驗y是否是x的原因,可將變量y與x相互替換,重復步驟(1)-(5)。
3.數據預處理。數據來源于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及中國能源統計年鑒,采用中國經濟及能源數據時間跨度為1978―2008年。
將能源消費總量設為SEC(sum of energy consumption),如表1所示,SEC是非平穩的。而一階差分SEC也是非平穩的,其二階差分序列SEC在1%、5%、10%顯著水平都是平穩的。SEC為二階單整序列―SEC―I(2)。
GDP是非平穩,一階差分GDP也是非平穩的,其二階差分GDP在1%、5%和10%顯著水平下是平穩的??梢哉J為, GDP是二階單整―GDP―I(2)。
(二)能源消費與GDP的協整分析
從數據預處理可以了解,SEC和GDP協整的必要關系成立。進一步建立這兩個變量之間的OSL回歸模型,然后檢驗回歸殘差的平穩性。
GDP為自變量,SEC為因變量,用OSL回歸方法估計回歸模型得:
SECt=76363.72+0.737513×GDPt+et(1)
t= 18.74304
22.85959
R2= 0.963138 Adjusted R2= 0.961295
DW= 0.400535 F= 522.5609
R2 、Adjusted R2 、F的檢驗都通過。DW=0.400535
SECt= 3168.094+ 0.552409×GDPt -0.20997×et-1+et-1(2)
t= 1.295967
4.069188
-1.49839
R2= 0.48003
Adjusted R2= 0.422256
DW= 0.782409
F= 8.308703
因為,SEC和GDP同為二階單整,對式(2)要進行分析,設SECt為SECt的二階差分,令其為因變量,GDPt為GDPt的二階差分,令其為自變量,設et-1為另一個自變量:
SECt=-538.9991+0.752434×GDPt-0.624666×et-1+et-1(3)
t= -0.42342
3.083753
-3.413784
R2= 0.514856
F= 9.020558
對et-1進行ADF檢驗可以發現,et在5%顯著水平下是平穩的。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總量GDP存在長期協整關系。
從上面分析結果看,(3)式是誤差修正式子,GDP與SEC的短期動態均衡關系是,GDP每變動1個單位,SEC就同向變動0.7524個單位。相比式(1),長期協整回歸方程的0.7375要稍微多0.02個單位。這表明GDP對SEC的短期影響比長期要明顯。
從誤差修正式(3)中et-1的系數為負數,可以發現長期變化中,趨勢偏離的機制是收斂的。因為,當et>0時,et-1對能源消費增長起到抑制作用;當et
(三)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的granger因果分析
根據AIC和SC準則,可以得到合理的Granger cause最佳滯后選擇是二期,故granger cause運算的lags=2。假設置信水平為5%,對我國經濟總量與能源消費之間的Granger cause關系進行檢驗。如表1所示。
GDP與SEC的Granger cause結果顯示,能源消費到GDP的格蘭杰因果關系不成立,說明我國過去能源消費對現在的經濟解釋力度不大,即能源消費總量的增加和減少不會對GDP有明顯的影響,能源消費對GDP不起決定性作用。
GDP到能源消費SEC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成立表明,過去國民經濟對現在能源消費的解釋力強,國民經濟的變動會帶來能源需求的變化,這進一步表明,我國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需要穩定的能源供給。
(四)我國未來能源消費預測
基于granger cause的結果,可以知道,若在包含了變量GDP、SEC(能源消費總量)的過去信息條件下,對SEC的預測效果要優于只單獨由SEC的過去信息對SEC進行預測的效果。由于granger cause的最佳滯后期為lags=2,故建立一個以SECt為因變量,SECt-1、SECt-2、GDPt-1、GDPt-2為自變量的回歸模型是有意義的,相對式(1)更有說服力,利用Eview可以得下式:
SECt= 28869+ 1.514248×SECt-1 -0.864151×SECt-2+0.140967×GDPt-1+ 0.14479 GDPt-2(4)
先對GDPt作預測的自回歸方程有:GDPt=356.0082+1.729943×GDPt-1-0.66393×GDPt-2
由上述方程預測我國未來五年的GDP(萬億元,按當年價格)為:405632.8、469924.5、543986.8、629425.3、728056.6。將它們分別代入式(4),可以預測未來五年我國能源消費量,如表2所示。從預測結果可知,五年后我國能源消費量是現在的2倍左右。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協整分析發現,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總量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 “能源消費對GDP的變化敏感”,這表明GDP上升是能源需求增加的主因,我國經濟增長受到能源的約束越來越明顯,滿足經濟對能源的需要成為了中國維持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
通過granger cause檢驗,發現只存在單向的GDP granger cause能源消費,即能源消費總量的增加和減少不會對GDP有明顯的影響,能源消費對GDP不起決定性作用,而國民經濟的變動會帶動能源需求的變化。在granger cause基礎上建立的自回歸方程預測表明,我國未來能源需求量將是現在的2倍左右。這表明未來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會給能源供應帶來極大的壓力。
面對經濟增長推動能源需求劇烈上升,我國要以雄厚的外匯儲備為支持,努力爭取能源貿易的主動權。中國要敢于利用雄厚的外匯儲備,積極參與國際能源的期貨交易,在能源-金融市場的博弈中,培養相關的人才,積累相關經驗,達到掌握能源貿易主動權的目的。
在加強國際合作基礎上,不過度依賴某特定地區的能源供應,尤其是與美歐日有密切聯系的能源生產國,同時深入展開與俄羅斯、中亞、委內瑞拉、非洲等地區的能源合作,從經濟、政治、軍事合作中獲得能源供應以及能源開采的優先權,逐步建立雙贏的合作機制,形成相對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方。
在保障能源運輸安全方面,加強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建立牢固的互信機制。與鄰近馬六甲海峽的東南亞國家展開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合作。加快緬甸港口援建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緬甸――中國的輸油管道維護提供物資準備。在南亞,加強與巴基斯坦全方位合作,為未來可能開工的中巴輸油管道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完善能源安全供應體系。
同時加快對海洋新探明能源的開發。與中國陸上能源相比,中國海上資源的開發仍有很大的潛力,以東海和南海為例,這些區域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相當豐富,南海還被稱為第二個波斯灣。加大對海洋能源的勘探力度,加快對已探明能源的開發,可以緩解中國對外進口能源的壓力。
進一步推動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新能源建設上,加強新能源的科研力度,加快水電、核電、太陽能、風能以及生物能源設施的建設及技術的推廣。在經濟生產方面,要從產業內生產流程和設備兩方面著手,注重生產效率的提高,降低機器的能耗,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大節能產品的使用范圍,提高產業內節能技術的普及程度。
最后,要不斷完善能源管理體制,在稅收方面,限制這些產業無節制的能源消耗以及引導它們進行技術改造。在政策方面,對新興的能源產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ZK(]Kraft,J.,Kraft,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oum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J] ,1978,3.[ZK)]
[2][ZK(]Yu,E.S.H.,Hwang,B.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Further Result[J].Energy economies,1984,6(3).[ZK)]
[3][ZK(]Yu,E.S.H.,Choi,J.Y..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85,10(2).[ZK)]
[4][ZK(]Yu.E.S.h.,Jin,J.C..Co-integation tests of energy consumption,income,and employment[J].Resources and Energy,1992,14(3).[ZK)]
[5][ZK(]Hwang,D.B.K, Gum,B..The cau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The case of Taiwan[J].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2000,16.[ZK)]
[6][ZK(]Stern D.I.. Energy us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SA:a multivariate approaeh[J].Energy Eeonomies,1993,15(2).[ZK)]
[7][ZK(]A.M.M.Masih and R.Masih.on the tempora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real income and Priecs:some new evidence from Asian一energy dependent NICs based on a multivariate cointegration/vector error一correction approaeh[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7,19(4).[ZK)]
[8][ZK(]Cheng,B.S.,Lai,W.L..
An investigation of eo-integ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Taiwan[J].Energy eeonomies,1997,19(4).[ZK)]
[9]Yang,H.Y..A note of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in Taiwan[J].Energy economies,2000,22(3).[ZK)]
[10][ZK(]Soytas,U.,Sari,R..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causality relationship in G-7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J].Energy economies,2003,25(l).[ZK)]
[11][ZK(]Paresh Kumar Narayana,Russell Smythb,Arti Prasad.Eleetricity consumption in G7 countries:A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demand elasticities[J].Energy Policy,2007,35(9).[ZK)]
[12][ZK(]Mehrzad Zamani.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Iran[J].Energy Economics,2007,29(6).[ZK)]
[13][ZK(]韓智勇,魏一鳴,焦建玲,范 英,張九天.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整性與因果關系分析[J].系統工程,2004(12).[ZK)]
[14][ZK(]徐小斌,李傳昭,徐錦秀,徐小鳳.中國東西部省份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關系比較研究――基于面板數據的協整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5).[ZK)]
[15]王會青,谷志紅,牛東曉.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及預測[J].統計與決策,2009(5).
[16]陳書通,耿志成,董路影.九十年代以來我國能源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J].中國能源,1996(12).
[17]張明慧,李永峰.論我國能源與經濟增長關系[J].工業技術經濟,2004(4).
[18]楊文培.能源發展與經濟增長互動關系探討[J].煤炭經濟研究,2005(1).
[19]馬宏偉,張兆同.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灰關聯分析[J].管理探索,2005(6).
[20]黃 敏,赫 英.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模型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06(22).
[21]劉朝明,曾 勝,劉 博.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模型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6(11).
[22]Engle R F,Granger CWJ.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J]. Econo-metrica.1987(5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otal Economic Scale
Zhou Jiang
關鍵詞:能源消費;經濟增長;灰色關聯分析
一、引言
能源是推動經濟增長很重要一個因素,同時能源緊缺等問題對經濟增長起著制約作用。中國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使得經濟增長依靠大量的能源消耗,導致能源供求問題突出、能源安全問題日漸被人們所重視,截止到2012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了57%。新疆目前處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新疆2010年GDP是5437.4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0.6%,而新疆能源消費量也逐年上升,2010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8290.2萬噸標準煤,比2009年增長10.16%。新疆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能源消費需求大幅上升、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因此,研究新疆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對于新疆乃至全國都有其現實的經濟意義。
近年來國內對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的較多,李曉燕(2010)以中國1997~2007年的GDP及能源消費數據為基礎,對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并分產業研究了各產業與能源消費間的關系,就相關問題提出相應對策。[1]汪東等(2010)以2001~2008年天津市GDP、能源消費數據為基礎,分析了天津市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的關系。[2]劉朝明、曾勝、劉博(2006)利用C-D生產函數建立經濟模型分析了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能源消費增長要與經濟增長保持合理的比例。[3]劉愛芹(2008)以山東1998~2006年的能源消費、工業GDP序列數據為基礎,分析了能源消費與工業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4]目前,國內全面研究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較少,本文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從能源消費總量、能源利用效率、三次產業能源消費量、能源消費種類幾個方面全面分析了新疆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新疆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
(一)能源消費總量、能源利用率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
三、對策建議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疆自西部大開發以來經濟增長迅速,但長期以來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必將制約新疆經濟健康發展,同時也會給環境帶來巨大污染。因此,新疆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發展道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強化能源利用效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
(2)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天然氣、風能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天然氣污染小,發熱值高,新疆作為西氣東輸的天然氣輸出地,應大力發展天然氣能源,以氣代煤,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而且新疆風能和水能儲量豐富,要大力發展風電和水電,提高水電和風電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3)增加科技投入,積極發展清潔煤技術。目前來看,新疆煤炭消費短期內仍將占能源消費的很大比例,而煤炭對環境的污染嚴重,清潔煤技術可以減少污染排放、提高燃燒效率。應加大在凈化燃燒技術、燃燒后凈化處理技術、煤炭液化技術等方面的科技投入,降低煤炭消耗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 李曉燕.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
2010,16(5):31-35.
[2] 汪東,汲奕君,孫志威,等.天津市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
析[J]. 環境污染與防治,2010,32(12):90-92.
[3] 劉朝明,曾勝,劉博.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模型分析[J].
華東經濟管理,2006,20(11):29-34.
[4] 劉愛芹.山東省能源消費與工業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J].中國人
口資源與環境,2008,18(3):103-107.
[5] 吳敬銳,楊兆萍.新疆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定量關系分析[J].干旱
關鍵詞:能源;國民經濟發展;協調關系
現階段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物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也勢必會產生較大的能源消耗。目前來看,在我國國民經濟組成中,能源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這也標志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同時,也體現出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性很大。對于能源產業來說,應該積極與現階段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填補我國在能源發展上存在的空缺。因此,對現有的能源結構進行優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能源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分析
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在經歷變遷,這與我國能源消費量的變化有直接關系。目前國民經濟總產值不斷提升,而且能源消費量在不斷增加,農業的能源消耗量要少于現代工業,由此看出,農業發達的國家在能源消耗方面也勢必會遠遠低于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國際上便開始出現了石油價格持續上漲的現象,為了使能源的價格得到有效抑制,相關能源部門以及經濟部門開始對能源供給的內容進行一定轉變,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能源價格的調控。目前來看,我國能源消耗以及部門結構上也已經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也正是因為這些轉變的存在,使得原有的能源開發利用情況受到了影響。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能源各項比例之間存在的關系,并且要注意對推動能源生產以及消費的原材料需求情況、工業與農業需求情況以及燃料需求情況進行明確,經過對上述資源的有效整理,可以使我國能源消耗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使得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更加趨于穩定。
(一)能源對工業的影響我國工業各種鍋爐、窯爐在實際運轉過程中,都需要有石油、煤、天然氣等作為基礎燃料,這樣才能有效滿足我國工業生產的需求;在進行鋼鐵冶煉的過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焦炭以及電力能源,才能保證生產工作順利展開;在進行機械加工、物料傳送以及氣動液壓機械運轉過程中都需要電力能源作為支持;在進行交通運輸過程中,電力能源屬于基本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的供應情況勢必會對我國工業的實際發展產生很大影響,因此要注意對電力能源等基礎能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同時能源還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化工原料,利用石油原料可以加工出5000多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通過這種加工方式還可以制成蛋白,從而進一步擴寬其在我國化工行業的應用范圍。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氣能源屬于世界三大能源,隨著我國工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各種天然能源不斷被應用到我國各個生產領域,這對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整體來看,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能源已經滲透到我國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被視為現代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能源對農業的影響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也必然離不開能源的大力支持,現階段,農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產業部門,對于農業來說,主要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其屬于種植業;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其所包含的內容較為豐富,會涉及到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飼料作物等多項內容。農業生產產量與能源的供應情況有直接關系,在進行農業生產操作的過程中,同樣離不開能源的幫助,例如耕種、烘干以及冷藏等操作,都需要有能源對其進行支持。同時,還可以將各種能源應用到除草劑、化肥以及農藥中,促進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的作用。
二、能源與國民經濟之間協調發展的重要指標分析
(一)能源生產彈性系數能源生產彈性系數是決定能源生產量以及增長關系的關鍵數據,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能源的進出口量也在不斷增加。要實現對國民經濟發展指標的有效明確,就應該注意對國民生產總值數據進行收集,在進行數據收集的過程中可以對現階段我國能源發展情況有更加清晰具體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定現階段我國能源的實際使用情況,能源生產的彈性系數可以用能源生產增長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比的比值進行表示。一般情況下,在對能源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能源彈性系數進行衡量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不同國家在不同發展時期指標存在的不同。在我國的現代工業化時代,能源生產彈性系數的高低變化往往較快,這與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有直接關系。經過對一系列數據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確定,當能源生產彈性系數不低于0.8時,能源處于高消耗階段。在這一階段,要對能源消耗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并且保證能源供給的平衡性,就應該注意對技術手段不斷更新,通過這種方式來制造出低能耗的技術設備,使能源生產彈性系數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保證其可以維持在0.5左右。
(二)電力生產彈性系數在展開電力生產活動的過程中,電力生產量的增長與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關系指標為電力生產彈性系數?,F階段來看,我國的電力發展處于二次發展階段,電力的生產量幾乎與電力消耗量相等,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在對電力生產彈性系數進行研究的時候,應該對能源與國民經濟之間的協調關系進行明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電力生產彈性系數更加準確。電力能源是現階段我國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之一,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具有較為理想的清潔性,并且運輸更加方便,將其與煤炭以及石油等能源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電力能源更加受歡迎。同時電力能源也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其應用情況不僅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同時也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現階段我國工業發達程度正在不斷提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對能源的應用量也在不斷提升。雖然我國在全國范圍內號召節能減排,但是對于能源的需求量依然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經過研究之后發現,只有保證現階段電力能源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才能使得電力彈性生產系數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應該將電力生產彈性系數維持在1.2左右。
三、國民經濟發展促進了能源健康發展
我國要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對能源進行合理運用。首先,國民經濟增長之后,勢必會使能源市場更加廣闊,并且能源的供應途徑也會更加豐富,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能源開發以及利用的要求更高;其次,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同時也為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最后,我國社會經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此外,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得人們對能源的認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能源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相互協調的關系,在進行能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適應國民經濟的實際發展需求,從而為我國社會整體發展提供廣泛的動力;在另一方面,在進行能源開發利用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其利用總量進行一定調整,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開源節流”,這樣也使得地區能源供應結構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還應該注意對能源開發產業運轉過程中所應用到的各種設備以及技術手段進行合理調整,這樣一來可以使能源的綜合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得能源的開發利用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更加明確。
四、電力能源供給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首先,應該注意對電力基礎設施水平與產業結構之間的必然聯系進行確定。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生產,電力能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電力能源消耗與產業結構變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對于我國的產業結構來說,開始逐漸偏向于重工業化,電力基礎設施水平如果達不到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實際要求,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國社會經濟增長。同時,現階段我國第二、三產業對電力能源的依賴性在不斷提升。最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增長,并且增長幅度較大,尤其是對一些高能耗的產業來說,在其運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能源對其進行支持,這樣才能保證行業整體的穩定發展,這也使得我國工業結構重型化的速度不斷加快。行業內部的用電需求量越來越高,使得我國很多地區都陸續出現了供電緊張的情況,使得電力供應很難支撐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實際需求的現象經常出現。其次,電力基礎設施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來看,基礎設施的投資水平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整體發展,基礎設施是社會生產力形成的重要基礎。同時,交通運輸以及郵電通信、能源供給都與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從現階段我國能源文獻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能源的供給情況以及選用情況會直接關系到工業部門的電力消耗量以及能源消耗總量。
[關鍵詞]能源消費;經濟增長;能源價格;最優能源強度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能源價格以及我國能源消費彈性的不斷上升,降低經濟增長中過高的能耗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節能降耗逐漸蔚然成風。然而,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許多學者如John Asafu-Adjaye(2000)的實證研究表明,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1](615-625)這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引起了能源消費的增長,而且表明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費存在依賴性。因此,如果節能降耗超過一定界限,繼續控制能源消費將損害經濟增長。例如,當年美國之所以退出京都議定書,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限制能源消費必然損害美國的經濟增長。[2](17-21)因此,對中國來說,在當前經濟尚處于人均1500美元的低發展水平下,加快經濟增長無疑應該是第一任務,節能降耗必須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前提下逐步推行。由此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將能源消費降低到什么程度?是否存在這樣的最優能源消費規模――這個最優能源消費既能保證經濟增長率最大化的實現,又能杜絕能源浪費?如果存在,最優能源消費規模是什么?這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沒有給予充分的回答。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擬做一嘗試,首先通過一個內生增長模型對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分析,以證實使經濟增長率最大化的能源強度的存在性。在此基礎上,我們估計了近年來我國最優能源強度,測算了實際能源強度與最優值的差距,并指出相應的政策含義。
二、理論框架
我們假定一個封閉經濟,并且假設一個呈現出對資本和能源的不變規模報酬的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3](189-200)
其中Yt為產出;Kt為廣義資本存量,它既包括人力資本也包括物資資本;Et為能源投入;0<α<1;在上述生產函數中,生產只對Kt和Et兩種投入表現出規模報酬不變的特點,如果能源投入沒有相應的增長,經濟仍將面臨著對廣義資本Kt的積累的報酬遞減。我們還要注意到從能源投入Et的增加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產出的意義上說,生產函數的這個形式意味著能源投入與資本投入是互補的。即是,能源作為生產過程中的必要投入,并不能被其他要素容易的替代。
能源強度τt=Et/Yt是能源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意味著每生產一單位的產出需要多少單位的能源。定義用貨幣表示的能源支出為Rt=βtEt=βtτtYt,其中Rt為能源支出,βt為能源價格。
假定產出可被用于消費、廣義資本的積累以及能源支出。為了簡單,假定資本的折舊為零。因此資本積累方程為:
我們知道一個把家庭與企業截然分開的模型與一個其中家庭直接從事生產的理論框架是等價的。如果我們采用家庭同時也是產品生產者的規定,則漢密爾頓方程(當人口增長率為零時)為:
其中λ為拉格朗日乘子;ρ>0為消費者的主觀時間偏好率。我們采用通常的效用函數形式,U(Ct)=(C1-θt-1)/(1-θ),其中θ>0為邊際效用彈性,它是跨期替代彈性的倒數。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消費增長率的熟悉形式:①
三、我國最優能源強度分析
根據理論分析,我們將考察近年來我國最優能源強度,并計算出實際能源強度對最優值的偏離。由于不能得到能源價格βt,所以無法通過τ=(1-α)/βt直接計算最優能源強度。但是我們可以借鑒Young-Seok Moon,Yang_Hoon Soon(1996)的思路,先計算一個基期最優能源強度τ基期,然后通過τt=(1-α)/(EPIt•β基期)=[(1-α)/β基期]/EPIt=τ*基期/EPIt就可以得到第t年的最優能源強度,其中EPIt為能源價格定基指數,本文用燃料類商品零售價格定基指數近似表示(見圖3)。
實際上,我們仍然無法通過(1-α)/β基期計算出基期最優能源強度τ基期。但從1978―2004年我國燃料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曲線(見圖3)可以看到,燃料價格在1978―1987年間變動卻非常小。如果我們忽略這個微小的變動,假設1978―1987年燃料價格是不變的,那么這個粗略的假設就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能性:由于能源強度τt和經濟增長率γ的關系是倒U字型,所以可以通過γt=c+α1τt+α2τ2t+εt來估計這一既定的未知價格下的最優能源強度。雖然估計時可用的樣本容量很小,但我們還是可以得到1978―1987年間的最優能源強度為τ=11.4204(萬噸標準煤/億元)。④將這個最優能源強度與1978―1987年間我國實際能源強度對照后發現,它應處于τ1984=11.5089(萬噸標準煤/億元)和τ1985=10.9689(萬噸標準煤/億元)之間,而1984年的實際能源強度更接近于這個最優值(見表1)。通過觀察1978-1987年我國的經濟增長率可以發現,最大化經濟增長率的確出現在1984年(見圖4),因此這一估計結果還是可信的。我們用這一最優能源強度近似地表示τ1984=(1-α)/β1984,并將其作為基期來計算我國近年來的最優能源強度。
由于能源價格并不總是處于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常常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動,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內政府以征稅和補貼等方式所進行的干預、能源輸出國家的市場支配力量、超級大國和國際大資本對國際能源價格的操縱和控制等。⑤因此,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燃料類商品零售價格在1988年開始迅速上升,尤其近幾年急劇上漲的趨勢更加明顯。而與能源價格上漲相對應,最優能源強度必將下降。下面我們將大體計算能源價格上漲后我國的最優能源強度以及實際能源強度與最優值的差距。我們首先計算出以1984年為基期的我國各年燃料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EPIt,然后通過τt=τ1984/EPIt就可以得到第t年的最優能源強度,其中1995―2004年的具體數值見表2。⑥
表2中數據表明,我國實際能源強度遠遠大于最優值,并且二者差距的演變軌跡為:大小大。從第(1)欄中實際能源強度數據可以看到,在2002年以前,由于經濟體制改革對能源X低效率的改進、產業、產品結構和能源品種結構的優化以及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等原因,我國能耗下降很快,實際能源強度從20世紀80年代的10萬噸標準煤/億元以上降低到近幾年的4-6萬噸標準煤/億元,但是能源強度不斷降低的趨勢并沒有持續下去,在2001年達到歷年來的最低值4.6980萬噸標準煤/億元后,從2002年起重新開始上升。那么這是否意味著2001年的能源強度已經小于最優值,而其后的回升是向著最優值的回歸呢?答案是否定的。第(3)欄的最優能源強度數值顯示,2001年我國的實際能源強度仍然大于其最優值,并且之后實際能源強度不斷偏離相應價格下的最優值。到2004年,實際能源強度高于最優值已經達到了3萬噸標準煤/億元以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表3的數據給予了很好的解釋:近幾年各行業能源強度的普遍上升導致了總體能源強度不斷提高;而工業過高的能源強度對總體能源強度處于較高的水平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表明,在現階段我國工業化的進程中,經濟增長仍然具有明顯的數量擴展特點,高度依賴于能源的供應和消費,工業化的高耗能特征依然沒有完全改變。因此,節能降耗任重而道遠。
四、政策建議
本文首先通過一個內生增長模型對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分析,以證實使經濟增長率最大化的最優能源強度的存在性。在此基礎上,我們估計了近年來我國最優能源強度,并測算了實際能源強度與最優值的差距。結果表明,近幾年我國實際能源強度高于最優值達3萬噸標準煤/億元左右,并且有逐漸擴大的趨勢。因此,這一結論所帶來的政策含義可能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要迅速降低能源消耗。我國經濟增長嚴重依賴于能源的消費,而能源的消費形勢必將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之間存在著極不和諧的狀況。為了實現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協調發展,必須采取必要措施使我國的能源強度降低。從定性分析來看,能源消費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由生產技術水平所決定的,一般說來,這部分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場環境等因素決定的,這部分能源消費在短期內的可變性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過高的能源消耗。具體來說,在短期內,應該采用市場與管理相結合的手段實現節能降耗:(1)通過價格調整來引導企業和個人對能源的使用。由于目前我國對能源價格的管制,導致能源價格偏低,使能源價格無法反映供需關系,也無法調節能源的使用,這對節能降耗是不利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市場形成能源價格來調節能源的供求,以引導企業與個人的能源消費;(2)國家可以在短期間內通過節能以及稅收等政策措施進行嚴格管理,使能源浪費嚴重的現象得到有效控制。當然,從長期來看,節能降耗最終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大量的實證研究都已證實了這一點。國家應調整現有的科研體制和科技政策,將政策重點傾斜在研究和采用有利于能源開發、利用的新技術,并通過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進行創新、應用并推廣節能技術,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以及開發節能產品和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實現能耗的降低。
其次,節能降耗必須以保持最優能源強度為前提。由于我國的能源強度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或世界平均水平(如2002年我國比美國高出4.1倍、比英國高出6.2倍、比日本高出13.3倍、比澳大利亞高出4.7倍),所以在以往的文獻中,學者們常常將我國的能源強度與發達國家或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以強調我國節能降耗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我們認為,由于各國國情不盡相同,生產技術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至少在目前的一段時期內,我國節能降耗的標準尚不能按照發達國家或者世界平均水平來設計,而應立足中國國情,以既定技術水平下的最優能源強度為前提,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而在長期中,伴隨著生產技術不斷提高,能源強度將會不斷降低,我國的能耗最終會降低到發達國家或世界平均水平,但這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期望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我們應該全面而正確地理清、認真地處理好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使二者得以有效的協調、兼顧,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從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數字指標轉移到盲目追求節能降耗的數字指標,從而顧此失彼,這對能源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極端重要,這也是中國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以及能源戰略和能源政策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注 釋:
①將Yt=AKαtE1-αt代入Et=τtYt得到Et=τ1/αtA1/αKt,然后將其代入Η/Κt,整理后就可得到。
②對(4)式求關于τt的導數并令γτt=0,然后經過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到。
③圖2僅僅是為了顯示能源價格變動后最優能源強度的變動情況,而最優能源強度變動后相對應的最大化經濟增長率是上升還是降低并不確定。
④根據函數有極大值的條件可知,γ關于τt的二階導數2γt/τ2t=2α2應該小于0,即α2<0。其中最優能源強度規模由下式決定:α1+2α2τt=0,即τt=-α1/2α2。因此采用最小二乘法最終估計結果為:γt=-1.7930(2.6035)+0.3586(2.8778)τt-0.0157(-2.9901)τ2t+[AR(2)=-0.1740(-2.6961)],R2=0.5331。所用真實GDP等于名義GDP除以GDP平減指數,其中GDP平減指數法借鑒馬樹才、孫長清(2005)的方法。
⑤從這個意義上講,理論分析中的封閉經濟是一個很不真實的假設。盡管這一假設很極端,但由于我們所關注的是能源價格上漲對最優能源強度的影響,而不是分析能源價格上漲的原因,所以封閉經濟的假設可以簡化理論分析,而不會對結論產生影響。
⑥在上文中我們假設用估計的最優能源強度近似表示由(1-α)/β1984計算得到的τ1984,但是如果二者完全不相等,那么由我國能源浪費嚴重的實際情況可以肯定,計算得到的最優值τ1984一定小于通過估計得到的最優值。因此可以推測,如果用計算得到的最優值τ1984作為基期,表2中1995―2004年的最優能源強度會更低,實際能源強度與最優值的差距會更大。
主要參考文獻:
[1]John Asafu-Adjay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price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00(22).
[2]韓智勇, 魏一鳴, 焦建玲, 范 英,張九天.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整性與因果關系分析[J].系統工程,2004(12).
[3]Young-Seok Moon,Yang_Hoon Soon.Produ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application[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1996(18).
[4]張明慧,李永峰.論我國能源與經濟增長關系[J].工業技術經濟,2004(4).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a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Ding JianxunAbstract: Using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t proves that the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that maximizes economic growth rate exists and the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and energy price chang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Based on that, we estimates China's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and calculates the gap of the actual energy intensity and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China's actual energy intensity is about thirty thousand tons of SCE/hundred million Yuan. In conclusion, we bring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keeping the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1.1變量平穩性檢驗在對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四種能源消費與GDP增長關系進行計量分析前,首先要進行變量的平穩性檢驗,本文選用ADF單位根指標來檢驗各變量的平穩性。只有平穩的時間序列(即單整序列)才能進行相應的回歸分析,否則就會產生偽回歸問題,進而造成錯誤的結論。因此,下面將分別對GDP增長率,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消費增長率的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只要檢驗結果表明這五個變量都是單整序列,接下來就可以對它們進行其它檢驗和回歸分析。為了研究的方便,以下分別利用YGDP、XC、XO、XG、XE來表示GDP增長率、煤炭消費增長率、石油消費增長率、天然氣消費增長率以及電力消費增長率,并且這五個變量的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注:表示對應的一階差分序列。從表2可以看出,YGDP、XC、XO、XG、XE數據序列除了XG序列是非平穩的,其它序列都是平穩的,但是各序列皆在一階差分下平穩,表明YGDP、XC、XO、XG、XE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即I(1),因此可以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下一步分析。
1.2協整檢驗通過對殘差(residual)進行ADF檢驗判斷其平穩性,以檢驗YGDP、XC、XO、XG、XE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YGDP、XC、XO、XG、XE序列通過了協整檢驗,表明它們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1.3相關關系分析根據表2的檢驗結果,YGDP、XC、XO、XG、XE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因此可以建立的各變量間的線性模型,如下所示:(1)對模型(1)進行最小二乘(OLS)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根據DW值可以判斷,變量之間存在自相關性,并且XG與XE的系數不顯著,XG也沒通過符號檢驗。由表4可知,R2值達到0.69263,模型整體擬合優度較高,模型中的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具有很好的解釋能力;F值為8.93125,方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DW值也在合理的區間范圍內,各變量之間已經不存在自相關性。根據表4的結果,煤炭消費增長率(XC)在1%水平下呈現出顯著性,石油消費增長率(XO)、天然氣消費增長率(XG)與電力消費增長率(XE)都在10%的水平下呈現出顯著性,并且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消費增長率都通過了符號檢驗,表明這四個因素會顯著地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相反。根據四個變量系數的大小,得出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能源支持,首先是煤炭,其次是電力,然后是石油和天然氣。
2結論與建議
通過上文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出,消費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依舊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高耗能、低能效的現象還是十分突出,堅持開發新能源、降低污染依舊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能源制約經濟發展這一瓶頸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改善也與能源消費結構相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大力度開發可再生清潔能源與新能源,如水電資源、風電、核電等。堅持可持續發展就應該改善我國低效的能源消費結構,拓展能源的來源,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國家應該堅定經濟轉型的思路,把我國傳統的粗放型工業經濟一步一步調整為集約型經濟,要把節約資源和有效的利用現有能源作為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既定目標,只有堅持走這條道路才能又快又好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勢必要求我們節能降耗。
第二,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科技等新興產業發展為主線的第三產業結構將會改變現有的能源消費結構,盡可能的降低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限制能源消耗高、利用資源和生產的效率均低、污染排放高的產業發展,進一步發展第二、三產業,促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進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堅決淘汰嚴重耗費能源和污染環境的產業。現今的經濟發展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速度變緩,要穩定經濟增速,平穩發展路徑就必須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發展誤區,開辟嶄新的能源消費模式。
關鍵詞:資源詛咒;能源供求比;經濟增長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7BJY110)
作者簡介:陳仲常(1949-),女,重慶人,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產業經濟與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F127;F2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8)03-0057-04 收稿日期:2008-03-28
發展與貧困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之一,許多自然稟賦豐富的國家或地區,未必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甚至相反,自然稟賦豐富的國家或地區,卻成為落后的區域,形成了所謂的“富饒的貧困”。經濟學家們將這種現象解釋為“資源詛咒”,其涵義是指自然資源對經濟增長產生了限制作用,資源豐裕經濟體的增長速度往往慢于資源貧乏的經濟體。
一、關于此問題研究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