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5 01:2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史學思想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議采取征文與特別邀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特邀專家將在會上做主旨報告。征文面向全國中國古代史研究學者,包括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教師、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研究生。會議籌備組將遴選符合本會主題、具有前沿性的論文選題,邀請作者撰文與會。會后將編輯出版會議論文集,特別優秀論文經作者同意后,將被推薦給《中國史研究》、《史學月刊》或《古代文明》發表。
會議籌備組在會議基本主題范圍內,提出若干方向性選題建議,供考慮與會學者參考。
一、晚近中國古代史資料新發現的學術意義;
二、電子文獻、資訊擴展對中國古史研究的意義;
三、域外文獻對中國古代史研究發展的意義;
四、對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實證方法及實證主義歷史學的新認識;
五、對中國古代史研究諸視野的評價(如西方中心主義、全球史觀、區域性研究、中國中心史觀);
六、對域外中國古代史研究成就、特色、局限的評價;
七、對二十世紀初以來中國古代史研究各種模式性論說的評價;
八、對后現代主義對中國古代史研究影響的分析;
九、歷史人類學、社會學對中國古代史研究的啟示及相關評價;
十、歷史研究的“宏大敘事”與“碎片化”――中道何在;
十一、中國古代史研究國際化對研究者素質的新要求。
擬參會論文者請在2016年11月30日前向會務組提交參會回執,表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與職稱、聯系方式、論文題目及提要。會議組委會將在2016年12月31日前發出正式邀請函。正式受邀與會者請在2017年5月15日前向會務組提交論文全文。論文需用MS-Word打字,頁下注,1.5倍行距。
會議為期2天、與會者旅行費用自理、會議期間食宿費用由會議承辦方承擔。
會議籌備組聯系人:
關鍵詞:中國音樂教育史;樂教;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思想;音樂教育制度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12)02
中國音樂教育史,是研究歷史時期中國音樂教育思想、內容、活動等問題的學術領域。早在20世紀初,這一領域即已成為中國音樂史學、中國教育史學的重要內容。有學者考證,蕭友梅博士論文對周朝音樂教育體制的簡要論述,是我國音樂教育史上第一次對周朝音樂教育進行近代教育意義上的總結。 據筆者所及,對這一學科從文獻、學科理論與方法論等角度展開專門性的研究,是近30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才開始集中、深入地展開的。這期間,有關中國音樂教育史的論文、著作共發表、出版200余種,內容涵蓋了我國音樂教育的起源、音樂教育思想史、音樂教育制度史、歷史時期的音樂教育價值論、音樂教育內容史、音樂教育方法論,以及中國音樂教育史學科自身的理論探討等十分宏闊豐富的論題。一些音樂院校和科研院所,陸續形成了教師科研與碩博士研究生選題相配套的研究團隊。除此之外,一些來自文、史、哲、教育學界的學者也從各自的角度探討了上述部分論題,為這一領域的深入研究做出了貢獻。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音樂教育史已經從20世紀之初大力倡導“美育代宗教”的國民教育思潮時處于邊緣位置的話題,逐漸更新壯大為當前我國音樂教育學學科版圖上的重要內容,也成為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建設、學科建設過程中,規劃學科藍圖、挖掘本土資源、強化本土話語、革新音樂教育實踐所必不可少的音樂教育學分支學科。那么,以往的200余種學術著述,具體研究了中國音樂教育史中哪些具體問題?反映了歷史時期中國音樂教育的哪些經驗?研究中還存在著哪些弊端?尤其在中國音樂教育史的學科自身的自覺探索中,還存在怎樣的困局?面對這些困局,今人當如何逐步破解?本文將在對這些文論展開綜述的基礎上,試對上述問題加以探討。
【關鍵詞】引導性學習課堂教學應用思考
中學歷史學科引導性學習是在觀察、模仿性學習的過程中,為發展學生自主地了解和獨立思考人類以往的事實,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能力,從而知道過去、理解現在,懂得社會、認識自己,并孕育一般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以課題研究為典型特征的教學方式。引導性學習是一種以“引導”問題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教師不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認識和結論。引導性學習主要有專題引導型、小課題引導型、主題引導型、體驗學習型等。對引導性學習的主要特征的認識基本為“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和開放性”,引導性學習既在單一學科中實施,又可在綜合學科中出現。
一、打好基礎,著力構架歷史知識網絡
歷史基礎知識,包括具體的知識點和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引導性學習主要的是概括條理化的宏觀知識。這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學應打好基礎,強化整理、歸納、概括知識能力的訓練,著力構建立體的知識之樹,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統化、條理化的歷史知識,在教學中才能運用自如,有的放矢,適應問答題對再現史實能力的考查要求。
二、在習題訓練中滲透引導性學習
近幾年,引導性學習方式正以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側面和方向滲透到各學科的高考試題中,歷史學科也不例外。在習題訓練中,要適時進行開發的引導性學習,無疑是給了學生一個觀望自己、總結自己的機會,無論對何種層面的學生,其積極意義都是十分明顯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敢于放手,讓學生進行以自我為主的引導性學習,又要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在探索研究過程中,適時進行師生雙邊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誘發思維碰撞,監控引導性學習的過程,并參與學生的活動,共同探討、提高。
三、在撰寫小論文中深化引導性學習
歷史小論文寫作是課后作業中較高要求的訓練形式。歷史小論文的寫作以課堂教學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核心,教師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最終以論文的形式結題。歷史小論文寫作時應切合歷史知識的特點。學生在資料的搜集、分析過程中,教師應在科學性、具體性方面給予指導。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可以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運用較為豐富的資料深入研究某一個歷史問題的多個側面。論文的結題與評價是引導性學習的關鍵,評價標準應符合史論結合的原則,更應以學生探究的過程、體驗和參與程度為評價的原則。學生在文章中體現了歷史的現實作用,顯示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歷史引導中的創新思維。
四、從再現歷史中體驗引導性學習
美國羅斯學校的一種歷史學習方式:學中國清朝史時,所有學生到清朝館,著長袍馬褂,穿圓口布鞋,戴瓜皮小帽,扎一條長辮……儼然一個清朝人了。在這種氛圍中學習歷史,得到的知識已非書本所能包容了。這種歷史角色的扮演是再現歷史的鮮活形式,對引導性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啟發。歷史角色的扮演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引導性學習方式。歷史人物是歷史構成的要素,學生們日常的歷史學習往往以時間和地區為線索,對歷史人物的全面了解較為缺乏。在學生扮演歷史角色之前,教師應指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歷史人物,閱讀人物傳記,并與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相聯系,較為全面地了解、理解人物的行為及其內在的心理活動。學生們往往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感興趣,如武則天、雍正等等。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研究一些在重大的歷史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物,以便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
五、從身邊現實中發掘引導性學習
人類社會的現實,都是歷史的延伸;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就,都是在歷史過程中取得的。歷史的經驗教訓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歷史課程的宗旨就是服務社會。歷史知識不僅具有過去性,還具有連貫性。法國年鑒派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在《歷史學家的技藝》一書中寫道:“只有通過現在,才能窺見廣闊的遠景……”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學習書本中凝固的歷史知識,很難體現出歷史學的現實意義,也會降低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學術界,口述史學的再度興起,也啟迪了歷史學科的引導性學習。現實問題的歷史淵源是學生們最感受興趣的歷史話題,從國際大事如中東和平、巴爾干爭端、日本的軍國主義,到祖國的發展如改革開放、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再到家鄉的風土人情等數不勝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擇力所能及的題目,以文獻調查為基礎,擬定研究方案,確定訪談對象(可充分發揮學生家長、親友的作用),從學生們的身邊挖掘歷史,讓學生們了解身邊的歷史。
一、音樂學研究論文
音樂學研究論文是我國在此學科取得成果的最直接體現,也是音樂學學科構建的主體。2012年,我國較為優秀的音樂學研究論文主要刊登于國內音樂專業和藝術類學術刊物上,內容涵蓋音樂學子學科所及的不同研究領域。2012年,民族音樂學研究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內容豐富多樣。以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調查與分析為主要內容的代表論文包括:張伯瑜《云南個舊市大屯鎮洞經音樂三首套曲分析》、周青青《北京通州運河號子中的山東音樂淵源》、袁靜芳《走近藏哇寺》、趙塔里木《蒙古族額魯特部民歌特征的鑒別與解釋》、錢茸《淺析滬劇唱詞音聲的地域性音樂價值――兼推“雙六選點”分析模式》、黃婉《在“挪用”中飾變與創造――文化生態視野下的2012基諾族“特懋克”節》、李明月《“堂名”憶舊:蘇州地區十番鑼鼓生存現象探微――以常熟辛莊“春和堂”為個例》、楊和平《民間禮俗的音聲表達――以蒲城喪葬儀式音樂活態現狀調查為例》等。有關民族音樂學方法論的研究論文主要包括:洛秦《“音樂上海學”建構的意義、研究架構及其問題思考》、管建華《東西方音樂的帕斯卡爾式的歷史沉思》、《音樂學與音樂人類學的哲學基礎之比較――兼及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反思》、薛藝兵《通過田野走進歷史――論中國音樂人類學歷史研究的途徑與方法》、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書寫的共時性平臺及其“顯―隱”歷時研究觀――以云南與東南亞跨界族群音樂文化書寫為實例》、宋瑾《從“音樂”到“音聲”――音樂人類學學科邊界問題》等。此類論文凸顯作者群體對民族音樂學歷史維度的思考,以及鮮明的跨學科傾向。此外,還有部分文章從傳統音樂的保護與教學入手展開研究,代表文章包括王耀華《熟、背、析、研――教學體會》、張應華、謝嘉幸《我國當代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討》、沈洽《以人為本的多元―本位音樂教育――基于人類學和民族音樂學視角的思考》、葉松榮《學科發展的瓶頸――關于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學位論文寫作中的局限性探討》等。
2012年,西方音樂史研究論文主要集中于巴羅克時期以前的早期音樂上,代表論文包括余志剛《中世紀音樂教學漫議》、姚亞平《歐洲早期音樂傳統與20 世紀現代作曲觀念》、伍維曦《與中世紀晚期多聲部彌撒套曲的體裁特性》、周耀群《關于“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兩部斷代史的比較》等。這些論文從各位學者的獨立研究角度出發,對西方音樂早期歷史的不同細節開展研究和思考,試圖在理論闡述中深化對音樂史局部細節和音樂歷史觀念形成的認知,進一步喚起人們對古今歷史比較和創作、教育問題的重視。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誕辰200周年紀念,瓦格納研究論文亦成為2012年我國西方音樂史研究的重點,代表論文包括:劉經樹《“清楚變化了的音樂創造”――瓦格納的“音樂戲劇”構想》和楊九華《“”的闡釋 ――再論瓦格納樂劇中的婚姻倫理觀》。另外,對于經典音樂的審美闡釋和音樂流派研究的代表論文可舉鄒彥《貝多芬(Op.31-2)的標題性內涵》和劉瑾《審美困境與現性重建:對新浪漫主義音樂產生及意義的美學思考》。
在中國古代音樂史領域,學者們將目光紛紛投向中國與境外音樂交流史,代表文章包括宮宏宇《基督教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的盲人音樂教育――以安格妮絲?郭士立、穆瑞為例》、陳應時《唐傳日本調名曲名考》、鄭祖襄《談楊蔭瀏對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外來說”的批評》、葉鍵、黃敏學《18世紀西方傳教士的中國音樂研究及其學術史影響》,以及王小盾的系列論文《域外漢文音樂文獻述要》。古代音樂史研究的另一個范疇集中于音樂考古,代表論文有:方建軍《鐘離國編鐘編研究》、《音樂考古學的六個課題》、王子初《我們的編鐘考古》、武家璧《曾侯乙墓漆畫“雜懸”圖及其實驗心理學解釋》。在近現代音樂史領域,2012年的研究論文主要是對近現代音樂家的學術紀念,論文包括:楊和平《論李凌的音樂美學思想》、俞玉姿《略談老志誠先生的音樂思想――紀念老志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居其宏《我國新音樂發展戰略的設計師和先行者――蕭友梅音樂思想與創作教育實踐的跨世紀回望》等。中央音樂學院發起的“國家音樂史”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領域。2012年集中發表的論文包括:呂鈺秀《他者對于一個國家音樂想象的建構藍本》、李淑琴《從研究的政治化走向學術化――對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蒲方《中國近現代音樂歷史分期的特殊性及復雜性》等。
2012年,我國音樂美學領域的研究論文首先以評述于潤洋教授美學研究貢獻為主導,代表文章包括葉松榮《論于潤洋西方音樂史學研究中的理論建構》、何寬釗《論于潤洋學術研究中的歷史意識》、柯揚《承先賢之法,啟后生之思――論于潤洋對卓菲亞?麗薩音樂美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等。其他論文則是不同學者對音樂美學理論、趨勢與應用問題的獨立闡發,例如韓鍾恩《判斷力批判:置疑音樂美學學科語言并及音樂學寫作范式》、劉研《審美經驗的復興――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實用主義美學觀與通俗音樂》、張晶晶《對阿多諾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素材”的梳理與解讀》等。
二、音樂學專業教育教學
2012年,我國的音樂學專業教育教學向著精英化、集約化和實力化的方向努力邁進。在專業音樂院校和綜合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系的主導下,音樂學專業教學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發展體系。在不同層次音樂學專業招生方面,各個院校和科研機構結合音樂理論研究的現實需求,招生數量略有緊縮,考試難度相對增加。如此舉措,不僅維護了音樂學專業精英化教育的傳統,同時也對當代大學生的理論基礎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層次的學術人才培養上,各個院校特別重視理論培養和藝術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將研究重心立足當代、返觀歷史,積極參與音樂田野調查和音樂表演活動,在親身實踐中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各個院校給予學生相對寬松的課程安排,不但要求學生學好音樂理論知識,還不斷啟發學生對其他藝術領域和更廣泛的社會文化產生興趣,獲得更為廣博的文化見識,充分增強學生的學術實力。音樂院校采取各種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加以限定和考核,通過論文評比、音樂論壇、大師講座、理論訪談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學習,增長自身的學術本領。學生的畢業論文答辯活動日益規范,答辯通過標準相對嚴格,有效防止學生論文品質和學術素質的整體下滑。
除了各個音樂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日常教學工作外,音樂學界在2012年還積極開展音樂學教學研討、論文評獎和專題講座活動,有力推動音樂學專業教學工作,促進院校間交流合作,增加校園學術氛圍。2012年2月,第四屆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獎”評選征文活動正式展開。活動向海內外華人征集自2009年正式發表的音樂評論參選,并在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第五屆年會召開之際集中評審。2012年3月12日至15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了“中國音樂史學術交流系列專題1:國家音樂史”活動。斯洛伐克音樂學者奧斯卡?艾謝克應邀參加活動,共同探討“國家音樂史”寫作的方法手段和內容選擇。2012年10月,上海音樂學院先后組織了“第九屆(2012)錢仁康音樂學術講壇”和“音樂學學術論壇”,以此作為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建系3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2012年11月至12月,南京藝術學院百年校慶舉辦系列學術講座,邀請資深專家舉辦專題講座。
三、音樂學學術會議
2012年,我國音樂學界各類學術會議相繼舉辦,有力推動了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促進專業學術會議向著常態化、正規化的方向邁進。在民族音樂學領域,2012年6月29日,由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承辦的“當代社會中的傳統音樂國際研討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與會專家以音樂同社會政治、變革的關系為主題,著重討論當代語境下的民族音樂學研究視角與方法。2012年7月12至15日,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西安音樂學院召開。會議提交論文摘要240余篇,內容涉及黃河流域音樂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音樂生態研究、音樂與科技、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等研究領域,呈現出學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學科發展趨勢。2012年7月18日至25日,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在新疆師范大學召開。會議圍繞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中國跨界民族音樂文化研究、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教學改革研究三個方面議題展開探討,充分展示了我國近年在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成果。2012年10月30日,國際音理會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首屆學術研討會暨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泰山學術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來自亞太地區的音樂學家圍繞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區民族之間的音樂傳播與交流、構建適合于亞太地區各國的傳統音樂理論體系等議題做主題發言。
在西方音樂史研究領域,2012年6月21至22日,上海音樂學院舉辦“2012?上海音樂學院?瓦格納國際學術論壇”。 論壇聚合國內最優秀的瓦格納研究學者同國際瓦格納研究實現對話,提升我國的音樂學研究水平,增進與西方學術界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西方音樂學會主辦,四川音樂學院承辦的“2012西方音樂學會青年學者論壇”于9月21日在四川音樂學院舉行。 會議由九位西方音樂史專家對11名青年學子的課題發言進行交流點評,旨在促進青年學者的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積極培養理論新秀。在中國音樂史研究領域,9月24至26日,中國音樂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七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徐小平獎”頒獎大會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會議對“契丹音樂史”、“音樂上海學研究”等新課題給予充分重視,并對中國音樂史新近研究成果加以展示。在音樂美學領域,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前沿與對話――全國中青年音樂理論家論壇”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辦。論壇邀請全國50名中青年音樂理論家參會,論題涉及多個學科,促進音樂學學科間的相互對話和啟迪。2012年12月2日,“2012年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筆會”在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舉行。筆會圍繞 “音樂美學學科資源考掘” 和 “身體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的作用” 兩大主題進行研討。
四、音樂學紀念與交流活動
2012年,中國音樂學界舉行了多項學術紀念和交流活動,對于音樂學院系建設和老一輩音樂理論家的學術貢獻加以總結,并對中國音樂學的對外推介與交流做出貢獻。2012年11月26至27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迎來了建系30周年紀念。系列紀念活動由學術研討會、紀念座談會、學術講堂系列、學術成果展、學生音樂會等活動組成。全系教師還集體出版了學術研究文集,對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科研成果加以展示。2012年5月12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馬思聰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其中的學術研討會對馬思聰的學術造詣、音樂創作、教育教學和學術精神展開深入的討論和研究。2012年9月15至16日,中央音樂學院隆重舉辦“春雨潤物 學海成洋――于潤洋八十春秋學術研討會”。近3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同事學生圍繞他的學術品格、理論特色和歷史貢獻進行了深入研討。2012年,恰逢中央音樂學院資深音樂學教授張洪島先生百年壽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對張洪島教授的學術成就和教學工作進行重點回顧。2012年9月27日,四川音樂學院舉行“紀念王光祈先生120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全國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學術研討會,對王光祈作為中國音樂學開拓者的歷史地位和學術成就進行回顧、梳理和闡釋。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 2012年12月22日至26日,陳應時、方建軍、李玫等中國學者應邀參加第七屆東亞律學大會并宣讀論文。此次學術交流與研討活動,引起東亞音樂研究機構對中國律學學者研究成果的密切關注。
五、音樂學理論出版
以素質教育為總目標,二期課改為核心,課堂教學為住陣地;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本;以教學常規為基礎,教學科研為先導。全面推進校本教研制度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優秀群體
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我們每一學期都把教師隊伍建設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
1.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思路及目標
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師風; 具有先進的、前位的教育教學思想; 具有獨立科研的能力,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 全員熟練掌握、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
2.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具體內容及做法
通過名師示范、師徒帶教、參觀學習等做法,提高師德、理論水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通過新教師教學評比,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 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水平及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
3.隊伍建設已取得的成績
組內教師風氣正,觀念新,能力強。 有校教學能手兩人。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加強學科建設,形成學科特色
加強學科建設,走發展內涵的道路,始終是我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中心任務。 本學期學科建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如下:
⑴抓常規、重落實
每位教師都認真執行教導處制定的《教師備課的幾點要求》,精心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切實做好每一步驟的工作,做到了教學的“六認真”。
⑵抓科研、重創新
各備課組的研究項目: 高一備課組的課題研究重點是新教材新教法。高三備課組重點研究高考動態、對策。 并配合學校完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歷史學科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制。
⑶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
重視課件開發、重視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應用,是歷史組學科建設的特色。通過學校和組內的培訓,組內老師的課件開發能力加強。全體老師會用power point制作媒體課件。
(三)、深入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活動
下半學期,教研組根據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要求,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和研討,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一是開設研究性學習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活動;二是從學校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師生合作,確定研究性活動課題,組織課題組,制定實施計劃;三是定時、定點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活動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如指導學生學會從網絡或其它媒體搜集有關研究課題方面的文字、圖片、數據等資料;學會進行社會調查、訪問。
(四)參加學校和歷史教研部門組織的評比考核和競賽活動
1、媒體組合教學設計評優課活動(教科室)
2、新課程改革教學設計活動(武進電教館)
4、武進區歷史學會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活動(教研室)
許多年來,高考歷史題型基本是固定的,即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而非選擇題一般都被理解為材料解析題。從《2012年江蘇省高考說明?歷史》中對于基本技能的要求包含“論證和探討問題”能力,即可知材料解析題是包括史證題在內的[2] (p.237)。其實,用史證題來考查學生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重視綴文能力,有利于彌補踩點得分的缺陷。
目前高考非選擇題在一定程度上力求遵循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規律,體現答案的個性化,至少是考慮到答案的多樣化,但事實是,無論公布的參考答案,還是實際的閱卷操作,都把關鍵詞的有無作為最重要的關節點,對于學生整體的答題思路則注意得不夠。近幾年廣東高考歷史卷有所創新,即重視綴文能力。2009年第26題對于“中國傳統主流思想的演變”的考查,就其知識點,可以說比較“陳舊”,但是,人們卻發現了它的新意:它的側重不在知識點,而在于知識點的應用,即如何建立史料與結論之間的聯系,實際上就是史證題。史證題明確地將成文的表達作為一項基本的要求,意在糾正材料解析題踩點給分的缺陷,這也給中學歷史教育傳遞了一個信息:作為基本的歷史技能,歷史綴文能力應該得到重視。
第二,重視論證能力,提高邏輯思維。
近年來,在高考作文對文章體裁不作硬性要求的條件下,大多數考生都會選擇散文型寫作或抒情型作文。因為這種文體能夠在抒發個人感情,狀描事物的樣態,敘述事情的變化,能夠較好體現學生的寫作能力,這與論說作文的要求截然不同。論說作文要求作者具有明確的主題意識,嚴謹的邏輯思維,分明的敘述層次。而歷史學科的史證題可以在這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通過歷史史證題的論述可以提高學生的論說能力。
第三,重視說理能力,培養溝通能力。
從知識結構體系化的角度來看,論說能力是現實生活中說理能力的基礎。提高“使他人認可自己觀點”的能力,即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F實生活中,一些人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常常不得要領,其實就是說理能力較差。說理能力體現了社會溝通水平,是包括歷史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應該重視的基本素質。歷史史證題的考核可以加強學生的說理能力和溝通能力。
與一般論說作文不同,史證題有其自身特殊的考核目標:
第一,主題應與歷史相關。在議論文中,確定主題即所謂命題;論說作文就是對于所提出的命題所給予的證明[3] (p.51)。和普通論說文相比,史證題的命題空間更窄。
顧名思義,史證題應該是對歷史問題的論評。學習歷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培養對于既往世界的理解力,是為“歷史感”。具備了歷史感,才談得上對歷史問題的準確理解,也才能認識到歷史發生的正當性、必然性和合理性?;诖?,史證題的主題主要涉及對于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或者歷史的價值判定,要求與歷史相關,如2008年上海高考歷史卷第37題為“評價1789年《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就是比較典型的史證題主題,而諸如“分化與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趨勢分析”,“走中西醫結合之路――論中醫藥的發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文化的未來”等,其著眼點在于“(發展)趨勢”“未來”,而非歷史,不應成為史證題的主題[1] (p.50)。
第二,主題需要準確理解。史證題重在歷史的認知與借鑒,它要考慮到基本的知識覆蓋面以及認知技能等學科考核目標等諸多因素,一般都是由試題給定的。但給定并不等于明確,考題往往會要求學生從某個歷史結論中將主題凝練而出,即給定的是歷史的結論,從歷史結論與主題之間還有一個理解和明確的過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史證題的主題確定其實就是主題理解。如2011年江蘇高考歷史卷第22題,該題引言稱,歷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在傳統經濟社會結構的近代更生過程中,“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當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如果忠實于歷史唯物主義,就不能不承認:歷史的主題應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主題比較明顯地就在這段表述中,然而它不是以斷語形式呈現的,由此就存在一個準確理解主題(觀點)的問題。
第三,主題比較簡約。主題的簡約與史證題的結構特點有關。史證題的結構相對簡單:一般來說,考生只要從兩三個側面圍繞一個觀點集中論述即可。這是由歷史學學科的性質所決定的:相對于語文對謀篇布局的側重,史學偏向于歷史認知,因而史證題仍然處于一個“題”而非“文”的地位。事實上,絕大部分史證題都是作為材料解析題的一部分出現的,即使像2008年上海高考歷史卷第38題“中國的1978”,以整個一道題30分的篇幅進行考核,它的主題也是比較簡約的,即為什么說1978年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第四,論證有原則。史證題除了要掌握論說作文的基本論證方法,如歸納法、演繹法和類推法外,還應該特別強調史學論文所應遵循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論從史出,即結論來自于史實,而非道聽途說甚至自我想象,所謂忠于史實即指此。史實的保留稱為史料,“乃往時人類思想與行為所遺留之陳跡”[4] (p.1):或者文獻資料(這是最主要的),或者物質文化資料(比如考古資料),或者口傳資料;不管哪種類型的史料,為便于考試,都會以書面的形式提供出來,它們構成史證題論據的一部分;另外的論據來自于教材(所學知識),同時還有作答者的思考和補充。著名史學家傅斯年有“史學便是史料學”之論[5] (p.2),因為“離開史料,歷史簡直無從研究起”[6] (p.2)。史證題的考查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培養論從史出的習慣。史論結合,即史料與論點的相互統一、融會一體。如果將可信的史料視為客觀事實,那么,論點就是主觀認識。史論結合,意味著主觀認識要符合客觀真理,即符合歷史的真實。認識的偏差或者錯誤,說明歷史認知的欠缺,論證也就缺乏說服力了。
第五,表達有特點。史證題既然十分尊重史料,那么對史料的引用就比較嚴謹。對一些非常重要的結論性史料,以及一些重要的有利于說明觀點的事實,最好使用直接引語的形式,以示來源比較明確,增強說服力。直接引語不是原封照搬,而是通過適當的剪裁,注重表達和邏輯,截取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部分,由連接詞句,將論據與論點連綴為一體。在這里,事理剖析的層次分明而非意識的黏滯事關邏輯關系,語言的準確科學而非華而不實,事關論說體裁。
關于史證題的答案,重點需要處理好以下兩個基本關系:
第一,開放性與可控性的關系。人文科學的主觀性比較強,對同一個歷史問題,或因為問題本身的復雜性,或基于觀察問題的不同角度,或由于對史料的不同理解等,最后得出的結論可能不盡相同,但這些結論又都具有合理性。在史證題的考查中自然也會遇到這種現象,它顯示了史證題的開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對于歷史考生的知識面寬度、思維個性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鑒別也具有主觀性。因此,史證題答案必然具有開放性。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對待這種開放性。有人會認為,既然史證題主觀性強,就不應該有客觀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給分。但是這個“言之成理”不能完全任由學生“發揮和想象”,也是要和主題相關的,同時應符合歷史的真實性,因為歷史畢竟是真實的,應堅持論從史出。如2011年江蘇高考歷史卷第22題要求“論證陳旭麓先生提出的觀點”,如果沒有準確理解陳先生的觀點,當然就不符合要求,盡管它可能言之成理。2010年高考全國文綜歷史卷第40題第三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也特別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前面提到的《中國的1978》在引言中有如下的話:1978年,對于中國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里也預設了主題:1978年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因此,史證題一方面要開放,另一方面要有可控性。
第二,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關系。史證題的性質決定了其開放性,放而無當則流于無效。毋庸諱言,目前的史證題還處于嘗試階段。嘗試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制定評分標準,或者更準確地說,如何使得評分標準更科學。就目前所見,有兩種評價體系:一個是“SOLO評分法”,2009年上海高考歷史卷的第37題“如何理解(這位)美國律師的觀察”,即采用這一方法?!癝OLO評分法”的最大特點是重視文章的結構。根據這一體系,史證題存在五種結構,不同的結構即體現不同的論說水平。細心的研究者會注意到,2008年的上海歷史卷第37題已經采用這一方法。而同一年的第38題《中國的1978》采用的卻是另一種評分法:(1)論文須圍繞主題展開;(2)論點應由材料支持;(3)論述要層次分明;(4)敘述要通順流暢。這一評分法其實是按照論說文的要求進行的,不妨稱為“史論法”。
兩種方法各有優長,但以操作性來講,“史論法”更簡明扼要,便于操作,而“SOLO法”結構繁復,較難操作。實際上,在對史證題的答案進行評定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主題觀點是否明確而合理(或理解是否準確),論證是否充分,表述是否清晰而有邏輯性。根據這三條標準,按照主題―論證―表達的權重遞減原則,分三個層次進行衡量,應該比較科學,且更具有操作性。
【作者簡介】汪建紅,女,1968年生,中學高級教師,蘇州市第十中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歷史教育和基礎教育。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3(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江蘇省教育考試院.2012年江蘇省高考說明[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3]夏■尊,劉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華書局,2007
[4]朗格諾瓦,塞諾博司著,李思純譯.史學原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一、被調查的六所高校的歷史學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介紹
1.陜西師范大學。該校本科歷史學專業的課程結構分為五類,即通識模塊、學科基礎模塊、專業課程模塊、教師教育模塊和實踐模塊。共187 學分。⑴通識模塊。該模塊又細分為三小類包括公共必修課、公共限定選修課和公共任意選修課。公共必修課有49 個學分,占總學分的26.2%,主要課程為外語、計算機、政治、大學語文、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公共限定選修課共8 學分,公共限定選修課共4 學分。⑵學科基礎模塊。包括相關學科基礎課和本學科基礎課兩小類。相關學科基礎課共5 學分,含高等數學和考古學兩門課。本學科基礎課39 學分,占總學分的20.9%,主要開設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學概論等課程,在第一至第四學期開課。⑶專業課程模塊。共41 學分,分為三小類。即專業必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和專業任意選修課。其中,專業必修課開設20 門課程;專業限定選修課開設12 門,分為中國古代史系列、中國近現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個方向;專業任意選修課開設53 門。學校規定學生應從限定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 個學分,要求每個系列都要選,并且要選修一個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選修課,學校要求學生至少修10 個學分。⑷教師教育模塊。共17 學分,分為必修和限定選修兩類。必修課開設6 門課程13 個學分,限定選修開設兩門課程4 個學分且必須全選。⑸實踐模塊。共24 學分。包括軍事理論與訓練、教育見習、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等課程。
2.西南大學。該校本科歷史學專業的課程結構分為六類,即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發展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自主創新學習。⑴通識教育課程。共57學分,分成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小類。必修課45 學分,開設課程11 門。開課時間安排在第一至六學期,主要有外語、政治、體育、計算機和就業指導等。選修課由學校統一開設,學生根據專業要求自主選擇。⑵學科基礎課程。共32 學分,全部為必修課。課程主要是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開課時間安排在第一至四學期。⑶專業發展課程。共111 學分,也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小類。其中必修課21 學分,開設課程6 門,開課時間在第一至六學期。主要有中西史學史、史學理論與方法、考古學通論、中國歷史地理、中國歷史文選等。選修課進一步細分為八小類。包括專門史類10 學分,5 門課程;斷代史類8 學分,4 門課程;晚清史類10 學分,5 門課程;世界史類20 學分,10 門課程;區域史類6 學分,3 門課程;博物館類12 學分,6 門課程;民族學類8 學分,4 門課程;綜合類16 學分,8門課程。⑷教師教育課程。共34 學分,也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其中,必修課12 學分,5 門課程。主要內容為:教育概論、心理學、中學歷史教學論、教育技術應用、中學歷史課程設計等;選修課22 學分,11 門課程。包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當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學、班主任工作等課程。⑸實踐教學環節。共20 學分,含教育實習、論文寫作等五項。⑹自主創新學習,不計入總學分。
3.華中師范大學。該校歷史學本科專業課程結構比較簡潔,分為兩大類。即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其中專業必修課主要包括外語、計算機基礎、大學體育、政治、教育學等課程和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中國歷史文選、歷史科學概論、歷史教育學等課程??梢姡撔5膶I必修課實際涵蓋了外校通識類、專業基礎類甚至實踐教學類的課程,體現出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專業選修課大致開設有50 門,涉及面比較廣泛。
4.東北師范大學。該校歷史學本科專業課程結構主要分為五類。即,⑴普通教育課程類,開設有外語、計算機、體育、思想品德、軍事理論和綜合知識等,學校要求學生應修44 個學分。⑵專業課程類,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系列課兩小類。專業基礎課共43 學分,專業系列課共58 學分。學校要求學生應修99 學分。⑶教育理論和技能課,開設有心理學、教育學、學科教學論、教育實習和研究中等教育課程等,學生應修18 學分。⑷專業實踐,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課程,開設的主要是有關學科課,共20 學分,但不計入總學分。
5.華南師范大學。同華中師范大學一樣,該校歷史學本科專業課程結構也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⑴必修課。進一步分為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兩小類。①公共必修課。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理論和思想品德課程;其他公共課程;公共實踐教學;教育理論與教師職業技能課程。②專業必修課。由三個部分組成,共69 學分。分別是專業實踐教學計16 學分;學科基礎平臺計39 學分;專業基礎平臺課群計14 學分。⑵選修課。有專業限選課和任選課兩種。①專業限選課。分為歷史教學方向模塊和歷史研究方向模塊,前一模塊含歷史唯物主義、經濟學說史、中國文化史等10 門課程,計28 學分;后一模塊主要是專題類課程,包括中國古代史專題研究、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世界史專題研究等11 門課程,計30 學分。學校要求學生選中其中一模塊,修滿19 學分即可。②任選課。任選課也分為兩類,即專業任選課和公共任選課。專業任選課包括中國哲學史、歐洲哲學史、演講學等六門課;公共任選課由學校統一安排。學校規定學生在任選課上必須取得16 學分。
6.江西師范大學。該校歷史學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分為四個組成部分。⑴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共46 學分。內含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和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兩小類。前一類課程共36學分,后一類課程共10 學分。⑵學科基礎課程,共31 學分。也包括必修和選修兩類。其中,必修類開設8 門課程,共25學分。選修類系指跨系跨專業選修6 學分。⑶專業課程,共60學分。分為專業必修課程共40 學分和專業選修課程任選20學分兩類。⑷集中實踐環節,共23 學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課程設置的特色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這幾所大學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實際,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需要,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不少學校的課程設置顯示出了亮點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別敘述之。
1.西南大學。⑴在通識教育課程這塊,比較重視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培養。為此,在第二和第三學期開設了大學計算機基礎I 和程序設計Visual,兩門課學分達8 分之多,且課時達144 個。相較其他被調查學校同類課程,無論是學分還是課時的分值都是相當高的。⑵在學科基礎課程這塊,基本開設的是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這也是他們的一個比較獨特之處。⑶在專業發展課的必修課程安排上,他們非常重視史學理論、史學史等課程的教學,安排的多是此類課程??吹贸鲈撔T谶@一塊比較強調對學生方法論的教育,力爭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在專業發展課程的8 類選修課安排上,他們除了做到了廣和博外,還兼顧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現為開設了一些區域史類課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歷史文化地理等;還開設了民族學類課程,如西南少數民族史、藏族歷史等五門課程;以及博物館類課程等。⑷在教師教育課程的安排上,該校非常注意貼合實際,注重對學生教師技能的培訓。在必修、選修的16 門課中,緊密結合中學歷史教學的課程就占到了11 門之多。⑸在實踐教學這塊,除了正常的教育實習、論文寫作等以外,他們還專門在第六學期給學生安排了一個有1 學分和18 個學時的課堂教學能力訓練課。該課正好放在教學實習的前一學期,對實習的開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陜西師范大學。⑴在通識模塊這塊,和西南大學一樣,該校也非常重視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分別在第一、第二學期開設了計算機基礎和VF 程序設計,兩門課學分達7 個,課時達162 個。⑵在學科基礎模塊的本學科基礎課這塊,除了一門史學概論外,安排的都是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課。表明該校對通史課在整個課程結構中基礎地位的認識。⑶在專業課程模塊的必修課安排上,他們除開設了中西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文選、歷史地理學等課程外,引人注目地開設了歷史學科專業導引課。⑷教師教育模塊,課程特色是專和廣的結合。必修課只安排了6 門13 學分,但選修課卻達到了29門之多,學生從中選修4 學分即可。
3.華中師范大學。⑴在歷史系基地班的教學中,該校壓縮了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課時和學分,由原來的720 課時40學分減至450 課時25 學分;增加了選修課程,并將選修課分成專門史和專題研究課兩類。他們拓展了課程內涵,注重前沿和學術特色。開設了一批新課,如博導專題課、中國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國學元典導讀等;設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專業素質的課程,如史學論文寫作、史學信息介紹等。⑵歷史系師范專業的教學上,該系強調加強基礎,注重科研;拓寬領域,提高技能(師范技能);形成特長,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在課程結構方面,加強中外文化史、經濟史、世界主要國家現代化史、國際關系史等課程的開設。
4.東北師范大學。⑴在課程體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學中,打破了以往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壓縮了專業基礎課,增加了專業選修課;增開相應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論課和技能課。經過系統調整,該系的課程體系已基本與高素質、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⑵該校重視歷史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教學;重視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的教學。⑶還開設了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課程,如東北民族與邊疆史、奉系軍閥史、中俄關系史、東北亞國際關系史等專門史課程。
5.江西師范大學。他們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寬學生知識面,又兼顧課程的現實性、地域性和實用性,力爭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為此,在開設了本科生應掌握的一般專業必修課的同時,該校在專業選修課上動腦筋,開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陶瓷史、萬壽宮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課程供學生選修??紤]到中學歷史課改的趨勢,他們還為學生開設了西方經濟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學技術史、中西文化比較、現代化問題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等課程,應對課改提出的新要求。
6.華南師范大學。與江西師范大學一樣,華南師范大學也是一所省屬師范大學。該校歷史系的課程設置也充分考慮了這個前提。在課程設置的特色方面,他們留給我們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學期開設的專業限選課。他們把專業限選課分成歷史教學方向和歷史研究方向兩個模塊,規定學生任選其中一個模塊的所有課程。歷史教學方向的課程主要為培養一個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而設計,主要有經濟學說史、中國文化史、廣東地方史、客家學概論、西方政治思想史、領導科學、人生觀通論、政府經濟職能與宏觀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歷史研究方向的課程則以斷代史、專門史等專題課為主,目的在于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深度,為學生畢業后進一步深造做好準備。
三、啟示與借鑒
1.把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首位。這個特點主要體現在幾所重點師范大學身上,在課程設置上他們努力使學生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研究的目的,并不過分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在處理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系時,大多做到了優化基礎課淡化專業課,紛紛壓縮了通史課的學時和學分。優化基礎課就是要使基礎課同時滿足就業市場需求、個人可持續發展、后續課程奠基、繼續深造等多元目標。
2.加強選修課程的設置。進入21 世紀,隨著各學科的不斷交叉、融合,邊緣學科的不斷涌現,在人才培養上人們越來越形成一種共識,即單一的專業知識訓練已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所以開設恰當比例的選修課程是尊重學生個性與個人成材選擇的重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