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企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時間:2023-09-22 15:31: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規模經濟的含義
規模經濟即指企業隨著其生產規模的擴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從而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的目的。
二、我國企業規模經濟的現狀
(一)我國企業規模經濟發展現狀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我國企業經濟的持續增長,提升了我國的規模經濟發展水平。據調查顯示,國家的經濟規模發展水平和其擁有的大公司的數量呈正相關。在2000年,我國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只有11家,美國排在第一,擁有179家公司,日本僅次于美國,擁有107家。而且我國的這11家企業中,沒有一家是制造企業。由此可見我國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企業的規模經濟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在2012年,我國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已有79家,僅次于美國的132家。我國企業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實現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在世界前100強中占據的名額較少,企業規模經濟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二)我國企業規模經濟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規模經濟存在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企業現存在著中小企業居多,大型企業較少,企業產業化程度低,規模小等問題。這就使得企業生產分散,重復生產和重復建設現象嚴重,資源的浪費嚴重。其次,企業規模過小,導致了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從而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無法占據價格優勢,不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最終限制了企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最后,企業缺乏規模經濟,使得企業的研究經費和科技投入不足,這就會使企業在國際競爭無法占據技術優勢,不利于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我國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大多數企業普遍規模小,資金少,技術含量低,這就使得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嚴重不足。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國外眾多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沖擊,我國企業規模經濟發展將更為迫切。
三、我國發展企業規模經濟的對策
(一)通過并購擴大企業規模
企業通過并購可以有效的擴大企業規模,促進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提高。在當前形勢下,企業并購是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有力措施,也是企業發展規模經濟的必然選擇。
并購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應對產業結構的狀況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行分析研究,然后實事求是的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對企業的并購進行積極的引導,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對產業進行有效的調控,重點扶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其次,政府要對并購的規模進行有效的控制。企業規模過小,在生產的過程中無法形成規模效益,這就勢必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不合理的利用。企業并購過度,又會形成行業壟斷,影響到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和市場競爭。再次,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務系統。完善的信息服務可以為企業的并購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資源往往能為企業并購提供完善的信息參考和信息指導,促進企業采取正確的并購方式。最后,完善健全上市公司并購機制。完善上市公司并購機制可以為我國的上市公司創造有利的融資環境,拓展我國上市公司的的融資渠道,從而有效的解決我國企業并購的資金問題。例如,西方發達國家很多企業會通過股票市場進行企業并購,且這一并購方式已成為許多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種方式。
(二)建立強大的企業集團
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是我國發展規模經濟的主要力量,因此,建立強大的企業集團是實現企業規模經濟的有效有段。首先,嚴格制定企業集團進入的相關法規制度,積極扶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的企業集團的發展,限制規模過小和前景較小的企業集團的發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手段要硬,該摘牌的就必須要摘。其次,對于同行業的企業集團,要支持具有較大優勢的集團公司對其他集團公司進行并購或者強強聯合,促進企業集團的合并,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增強企業集團的實力。
重點培養企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集團發展過程,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注重對經濟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有效的促進企業集團的聯合,培育企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強大的企業集團應以自愿為原則,在資本和企業機制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勢互補。從而使企業有效的規避風險,提高企業集團的規模效益。
發展專業化企業集團。專業化企業集團主要是指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集團與高附加值產品生產企業集團。這些企業集團對我國企業發展規模經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從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現狀來看,要想發展專業化企業集團就應對企業集團的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重點發展具有專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業務,創造企業集團的品牌效益。
(三)鼓勵支持跨國公司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動了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跨國公司由于其規模較大,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較強,因此它是世界各國發展規模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鐕緫{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將業務發展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是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產經營,因此跨國公司的發展能實現規模經濟的目的。據調查顯示,各國企業規模與跨國生產有直接關系??鐕疽谑澜绶秶鷥冗M行生產和經營,無疑要求其規模要大,要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投資能力。因此,鼓勵支持跨國公司的發展,制定相應的優惠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企業集團的投資能力,擴大企業的規模和專業化生產,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的規模經濟發展。(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集團公路煤炭銷售管理公司)
參考文獻
[1] 駱文龍.論民營企業并購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09(19)
[2] 杜建耀.改善企業規模經濟的對策研究[J].價格月刊.2009(01)
近些年來,我國物流企業已經取得了飛躍性進展。然而,其在發展過程中又呈現出了一些新的問題,這顯然已經成為亟需解決的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1.1技術因素
規模經濟的概念最初就是從設備、技術工藝的角度提出來的,伴隨采用更專業化的設備、先進的技術工藝使得操作更加標準化、簡單化和程序化,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單位生產成本,進而實現規模經濟性。不同的技術工藝水平決定實現生產的最佳規模有不同的標準。在既定的技術水平下,當物流企業已達到最佳生產規模時,繼續擴大生產規??赡艹霈F規模不經濟現象,這時,可以通過改進提高其組織技術水平來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更大產出上保持規模經濟性。因此,技術因素是影響物流企業規模經濟實現的動態因素,應該隨著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大相應改進更新其技術水平,以有助規模經濟效應的更好發揮。
1.2管理因素
管理水平也是影響物流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的主要內部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物流企業生產層面的管理和經營層面的管理,即生產管理與經營管理。從管理的五大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及控制)看,物流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必然帶來物流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負擔,此時應該及時建立新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來提高原有管理水平,才能實現規模經濟。否則,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大不僅不能帶來規模經濟效益,反而出現規模不經濟現象。經營管理則是除生產管理外的其他一切管理活動,主要目標是控制非生產環節中的成本。當物流企業以橫向、縱向以及混合購并等方式擴大規模時,其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也會大幅度增加,此時物流企業應該建立與當前生產經營規模相匹配的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否則就會走向規模不經濟。因此,隨著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大,管理水平也應該相應提高才能實現規模經濟。
1.3市場因素
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是擴大服務規模,而擴大規模不能盲目擴大,應該根據市場范圍及市場上對于該服務的需求來決定。較大的市場范圍及市場需求量才能有較大的市場規模,這樣物流企業就可以通過擴大服務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見,市場需求及市場范圍是影響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外部因素。但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擴大市場需求及市場范圍必然能夠實現規模經濟,因為當物流企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出其服務能力時,擴大市場規模已經沒有意義。這時就應該從其他因素考慮,例如提高管理技術水平、改進業務操作流程等來降低成本,以促進規模經濟的實現。
2物流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方式
2.1技術層面:物流信息技術提高,物流運作成本降低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在物流領域,信息化的滲透主要體現在裝卸搬運、運輸、倉儲、流通加工等各個環節。在裝卸搬運方面,各種現代信息化、機械化作業設備的大力推行使用,替代了傳統人力勞動,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在運輸方面,GPS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物流企業和客戶可以隨時追蹤貨物動態信息,方便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從而有機會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為物流企業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奠定了技術基礎。
2.2管理層面: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式管理
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式(如圖2所示)管理來擴大企業規模,降低運作成本,進而實現規模經濟效應。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式管理就是實現物流戰略聯盟。橫向一體化是指不同物流企業之間,尤其是與知名國際物流企業的聯合,縱向一體化是指物流企業與其上游企業或下游企業聯合。橫向一體化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快速擴大物流企業市場的地理輻射面,構成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基本前提,同時對于打破物流企業之間過度競爭、相互分割的局面有很重要的作用。通過不同物流企業之間,尤其是國內物流企業與國外知名物流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可以實現物流企業間資源共享和業務流程優化。國外知名物流企業擁有先進的物流設備、豐富的經驗、優質的服務和先進的管理,而國內物流企業了解國內物流政策及物流行情,同時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因此,二者之間橫向一體化的物流戰略聯盟,有利于擴大市場規模,促進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效應。聯盟各方通過縱向一體化方式可以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經過長期合作和溝通減少交易的盲目性和搜尋信息成本,同時降低交易過程中的討價還價成本。
2.3市場層面:連鎖配送中心的建立使得市場規模擴大
連鎖企業成功經營的前提是商品能夠及時配送,因此通過連鎖配送中心的建立實現物流企業規模經濟效應是與連鎖企業規模經營相適應的。物流企業通過建立跨區域、跨行業的物流配送中心結點,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可以提高市場范圍和市場份額,從而在市場層面促進物流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以美國某著名物流企業為例,該物流企業的地理輻射面很廣,幾乎在全美各地都開設了物流服務業務,目前擁有35家配送中心,負責將300多家廠家生產的商品配送到全國7000多家零售企業,已經形成了以亞特蘭大、達拉斯及芝加哥為中心的統一調配的配送網絡,同時在客戶周邊選點建立網絡型配送結點,任意兩結點間均少于24小時的路程,整個網絡既方便又合理。我國物流企業可以借鑒此成功案例建立連鎖配送中心,首先選擇擁有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的城市作為中心輻射點,建立一級配送中心(配送總部),然后在輻射區內以遞進方式建立次一級配送中心(子配送中心),依次類推,形成輻射全國范圍的物流配送網絡體系,擴大物流企業市場規模,促進其規模經濟的實現。
3信息化促進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先進的信息技術為物流企業準時準點、高效的物流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通過準確、快速的實時信息交流,能夠實現同一物流企業不同部門之間,甚至跨國物流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有效銜接,從而提高物流服務效率,降低整個物流環節中的運作成本。在信息化大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如果我國物流企業能夠順應市場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組織生產方式,將有助于物流企業改變一直存在的“多、小、散、弱”困境,從而順利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3.1信息化助力“節約型物流”
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包括運輸、儲存、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環節。然而僅運輸環節的成本就占到整個物流成本的55%左右,因此,從節約運輸費用角度考慮,最有可能較大幅度降低物流企業總成本。通過應用GPS、GIS、EDI技術、條形碼技術、EFI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充分整合物流企業已有的資源,擴大規模,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等,建立節約型物流,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先進的信息手段可以幫助物流企業實現過程指標的量化,例如當發現某車輛存在油耗偏高的現象時,可以通過查看信息采集報告,發現該車行駛中存在著急加速、急減速次數較多、怠速時間過長等問題,顯然這是駕駛員不良操作導致的。這樣物流企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駕駛員進行培訓,從而降低能耗,節約運輸成本。因此,物流企業應該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節約型物流”,從而在成本上領先于市場中其他競爭者。
3.2信息化促進物流企業一體化、規?;l展
一體化式物流戰略聯盟是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方式之一。不論是橫向一體化還是縱向一體化,戰略合作伙伴之間信息共享度高、信息時效性強是一體化運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合作伙伴之間信息交流不及時,一體化也便失去意義。因此,物流企業實行一體化式物流戰略聯盟的基本前提是各合作伙伴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物流企業與其上游生產企業實行縱向一體化聯盟時,在其配送中心和生產廠家之間可以建立電子訂貨系統(EOS),這樣生產廠家便能及時接到配送中心發出的訂貨信息,以便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計劃;物流企業與其下游商店實行縱向一體化聯盟時,在二者之間建立銷售時點(POS)信息管理系統,這樣配送中心可以根據商店及時反饋的銷售情況調整配送計劃。可見,信息化對于實現物流企業一體化、規模化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物流企業一體化、規?;某晒\作才能帶來規模經濟效益的實現。
3.3信息化是物流企業連鎖配送中心成功運營的基礎
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物流企業建立連鎖配送中心也不例外。物流企業的連鎖配送中心一般都是跨區域、跨行業,給物流企業帶來更大市場范圍和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帶來物流企業管理、組織這些配送中心如何有效銜接、協作的難題。連鎖配送的特點是品種多、批量小、頻率高、點多快速,對連鎖配送中心實行統一管理、統一信息、統一標準是連鎖配送的根本要求,也是物流企業對配送中心規范化管理的需要。實行信息化是物流企業實現連鎖配送中心有效協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系統是連鎖配送中心的中樞,主要負責收集各配送中心的信息、供應商的聯網信息和訂貨信息,物流企業根據信息做出相應決策。信息化可以簡化物流企業與配送中心、各連鎖配送中心之間的溝通環節,實現信息的公開化和共享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企業和配送中心的人員、物資、金錢、時間等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達到集約化經營、節約物流成本、實現規模經濟的效果。因此,信息化是連鎖配送中心有效運營銜接的前提,也有助于物流企業擴大市場和節約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4小結
簡單地說,企業規模就是指企業的大小,可以從企業投入或企業產出兩個方面來把握。從企業投入方面來看,企業規模是指勞動力、生產資料和產品在企業集中的程度。從企業產出方面來看,企業規模是指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空間廣度。企業規模正是這生產規模和經營規模兩者的統一。
規模經濟指的是企業在投入增加的同時,產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規模報酬遞增。如果企業的規模超過一定程度后,則會形成規模不經濟。一般而言,規模經濟包括以下四種類型:一是生產的規模經濟,二是交易的規模經濟,三是儲藏的規模經濟,四是專業化分工的規模經濟,專業化分工是規模經濟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經濟規模是指在既定生產技術條件下,通過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使產品生產單位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規模生產。企業追求規模經濟,實際上就是重新配置資源、調整生產規模以達到既定生產技術條件下的經濟規模,從而獲取最大限額的規模效益。
2影響企業規模的主要因素
從宏觀上講,在一定時期,企業的規模大小受制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當時的整體技術發展狀況這一經濟力量。從微觀上講,企業的規模大小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經濟發展力量。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整體技術發展狀況一定的條件下,企業規模會隨著企業資本積累的增加、技術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擴大。
行業特性。不同的行業,生產工藝特點也不同。有的行業需要巨額投資、資本有機構成比較高,或生產大型及成套設備,或均勻而大量的生產的行業。更適合于進行大規模生產,如采掘業、化工等這些資本、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第三產業及產品由大量零部件組成的產業(如塑料制品及金屬制品等行業),這類產業企業的規模大小與效益關系不大,一般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中小企業的主戰場。
市場規模和需求狀況。在某一工業中,能以最低效率規模經營的工廠數目,是受市場需要該工業產品的規模限制的,只有當產品的數量達到值得設置相當龐大的生產組織時,這些經濟效果才能完全體現。市場需求變化快、品種多樣的產品,以及主要是滿足地方需要的產品,其生產規模應以中小型為主。市場需求大、品種較單一、需求變化較小且面向全國的產品,條件可能的話應把規模搞大些。
生產要素的供給狀況。資源、能源、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供給規模是決定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重要因素。供應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業。對采掘工業來說,資源情況是制約企業規模的決定性因素。資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業;資源少而分散,則只能建立小企業。對加工業來說,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狀況對企業規模有較大影響。
企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論上的最佳經濟規模,由于受到現有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約往往不能實現,或者在別國能實現,在我國卻不能實現。從社會經濟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考察,技術因素對企業規模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產業政策傾向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規模結構的狀況,是傾向于反壟斷還是鼓勵企業規模經營,企業規模結構顯然也會有差別。
3規模的生存技術法
在確定企業的經濟規模有許多方法,成本比較法、利潤比較法、工程法等。這些方法各有特點,它們的應用條件和對數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這里運用的是生存技術法(又叫適者生存法)。
適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說,在激烈競爭中能夠生存并且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的公司或企業的規模就是最優的,因此,判斷企業最佳規模經濟,就是考察企業在以往全部時間內規模分布狀況。這種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競爭將趨向于清除那些規模效率相對較低的企業,只留下那些具有較低的平均成本從而在一定時間內生存下來的那類規模的企業。
生存技術與研究規模經濟的其他方法相比,應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簡單,它避開了許多統計與會計方面的困難,對許多行業的規模經濟得出了有價值的經驗研究結論。應該說這種方法包含了比工藝設備所決定的經濟規模更多的因素,在實踐中具有更大的應用價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廠商使用種類不同、質量不同的資源,最佳廠商規模必有多個,呈現某種頻率分布,生存技術能對這一分布做出估計?!钡捎么朔椒ㄑ芯繒r應注意的是,企業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且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規模經濟這一條。生存技術法的計算過程如下:1.用銷售收入指標把某一產業的企業按其規模分作不同的層次。2.選擇兩個時點,不能間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這樣,才能使采集的有關數據能體現出某種趨向性。然后對每一類規模的企業所占行業產量的份額進行計算,如果某類規模的產出份額在一定時間內下降,那么就認為該規模企業的效率相對較低,一般地說,效率越低,則份額下降得越快。通過長期的統計分析某一行業中生產某種產品不同生產規模的變化趨勢,就可能看出該行業的規模與成本之間的關系。
運用生存技術法分析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規模經濟
電子信息產業包括微電子、光電子、電子元器件、軟件、計算機、通訊、網絡、消費電子以及信息服務等眾多行業,涉及制造業和服務業兩大領域,分為投資、消費和元器件三類。信息經濟時代,信息渠道的暢通無阻、信息化建設的推廣、新一輪國際電子信息產業的轉移,為電子信息產業在中國快速發展創造了絕好的市場環境,電子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在不斷突顯。
根據統計資料,采用上述生存技術法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1991~2006年間的最佳規模范圍進行測度。根據生存技術法的思想,時間間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統計數據資料,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較晚,但規模變化較大,所以時間間隔取為3年,以體現變化情況。
用于規模生存技術法研究的企業,一般取有相當規模的,這里取前100強,根據各個企業的銷售額占該年總銷售額的比重的分布情況,劃分為6個等級。并按照規模等級合計企業數量和該等級占100強的銷售額比重。結果如下(見表1):
我們可以發現2%-3%與3%-4%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所以將兩者歸為一類,并繪成圖表如下(見圖1)。
由圖1我們可以發現,4%以上的規模等級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最佳規模范圍(要說明理由),0.5%以下規模等級的銷售額比重比較穩
定。
4%以上規模等級的企業數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個,而占年百強銷售總額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續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穩定。電子產品適用于均勻而大量的生產,資本技術密度較高,規模比較顯著。而從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來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勞動力等,大的企業也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規模擴張。并且進入的企業相對較穩定,很多由2%-4%規模等級的企業發展而來,說明大規模和企業容易做強做大,發展較快。
2%-4%規模等級以及0.5%-1%規模等級的企業數目和銷售額比重均呈下降趨勢,說明這兩個規模等級的公司規模有很大的不經濟性。
而1%-2%規模等級的企業數目和銷售額比重除1994有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動,銷售額比重在14%-19%之間波動,呈不穩定的無趨勢狀態。總的來說,除少數外,大部分中型企業排位在上下波動,沒有很大的變化,說明中型企業還是在市場上占據著一席之地。
0.5%以下規模等級的企業數目上升較大,由1991年的37個上升到2006年的60個,增加了23個,而銷售額比重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績效并不高。并且我們對比電子百強目錄可以發現,0.5%以下的企業數目增長雖多,但變化很大,幾乎是重新洗牌,重新進入一批新的企業。說明我國電子信息行業處于成長階段,進入壁壘較低,新的公司容易進入,中小企業仍有生存空間,但同理進入公司多,市場競爭激烈,如經營不慎,則易被淘汰。
5結論
總的說來,電子信息產業中大企業容易做大,該行業容易進入,但競爭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規模效益的小企業。中型企業在市場上占據著一席之地。近年來大企業數目較穩定,但規模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當然,我國電子百強與國外的跨國公司相比,在規模上還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強企業營業收入之和尚未超過IBM一家企業的營業收入。以上分析說明我國電子產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尚未達到經濟規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強,擴大規模外還要注意加強合作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等。
關 鍵 詞:規模經濟;結構經濟;最優經濟規模
中圖分類號:F0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7)02-0010-06
規模經濟的概念,在中國經濟界普及開后其實踐熱潮一直就未曾消退。從中央到地方,從學校到公司,從連鎖店到企業集團,甚至政府機關單位,舉國上下,各行各業言必稱走規模經濟的道路,規模經濟似乎成為經濟發展的理所當然的有效模式。[1]毫無疑問,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下,規模生產確實引起了降低單位成本、收益遞增的經濟作用,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許多發達國家的工業經濟發展歷程即是規模經濟的明證。然而,與國內轟轟烈烈的規模經濟實踐相比較,對規模經濟的理論深入探討就顯得過于冷清。國內大量的關于規模經濟的論文也往往停留在對西方所謂成熟理論的介紹上,似乎對西方已經成熟適用的東西我們也必定適用,似乎已成熟的理論再也不可能發展了。事實上人們在得到這些理論啟發的同時,也往往會產生許多誤解。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網絡知識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等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究竟該如何認識規模經濟,把規模生產作為發展經濟的模式是否仍然合理?本文將在已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規模經濟的本質進行理論上的深入探討。
一、規模經濟與分工和專業化
“規模經濟”的概念,在微觀經濟學生產理論中是從規模報酬的角度來分析、展開的。生產理論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產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發生變化來定義企業的生產規模變化。規模報酬變化是指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變化時所帶來的產量變化。企業的規模報酬變化可以分為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三種情況。規模報酬的三種情況可以用齊次函數來定義,如果生產函數Q=f(λL,λK)滿足f(λL,λK)=λnf(L,K),其中,λ是任何大于0的常數,則生產函數Q=f(L,K)為n次齊次生產函數。對于n次齊次生產函數Q=f(L,K)來說,如果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資本投入量隨λ增加,則當n>1時,Q=f(L,K)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性質;當n=1時,Q=f(L,K)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性質;當n
一般說來,企業的規模報酬的變化呈現如下規律:當企業從最初很小的生產規模開始逐步擴大的時候,企業面臨的是規模經濟階段,如圖1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向右下方AB部分即表示規模經濟。在企業得到了由生產規模擴大所帶來的產量遞增的全部好處以后,一般會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將生產保持在規模報酬不變的階段,此階段成本最低,也就是規模最經濟,如圖1的BC段,[3]這個階段有可能比較長。在此以后,企業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就會規模報酬遞減,單位成本隨規模的擴大而上升,規模不經濟,如圖1CD段規模經濟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張,企業內部的生產分工能更合理和專業化。也就是說,規模經濟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分工、專業化所帶來的經濟節約。規模經濟和分工、專業化是相互緊密聯系的一對概念,許多學者對兩者間的相互關系作出過深入的探討,但未曾得出過一致性的結論。譬如盛洪認為: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性表現為生產費用的節約,嚴格地說,是單位生產費用的節約,實現這種節約的途徑,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分工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性。在生產技術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從較長的時間角度看,分工所引起的勞動熟練程度的提高、間歇時間的減少和物質資料的節約等都可以概括為規模經濟性。[4]很顯然,盛洪認為是“規模經濟性”帶來了分工專業化的經濟性,而不是相反。楊小凱則認為[5]:“分工經濟概念與個人間的組織程度及相互依存度概念相關聯,它與個人產出范圍的內生化有內在聯系,而規模經濟概念則與個人專業化水平或企業內部專業化水平無關。一個企業的規??赡芎艽?,而同時其專業化水平可能很低。”規模經濟與分工專業化經濟在楊小凱看來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楊并未探究兩者產生的根源。規模經濟和分工專業化經濟都被當成公理在運用著。盛洪將規模經濟性當作公理推導出分工專業化帶來的經濟性。亞當?斯密曾指出:“帶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敝?,絕大部分的經濟學家就將分工和專業化帶來的經濟性作為推論的起點,于是薩繆爾森集他人之大成得出規模經濟性很大程度上來自合理的分工和專業化。
圖1規模成本曲線
分工和專業化的議題,盛洪和楊小凱都有專著論述,規模經濟和分工專業化經濟無論兩者的關系如何,都有共性的東西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經濟性。全面準確地理解分工專業化帶來的經濟性無疑對我們理解規模經濟大有裨益。前輩經濟學家已對分工和專業化的好處作了許多論述,歸納如下: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性大致可分為直接經濟性和間接經濟性兩種。直接經濟性就是指采用一定程度的分工和專業化的生產方式,較采用這種方式以前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或生產資源的節約。而間接經濟性是指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為生產方式的其他創新提供了條件,而對這些生產方式創新的采用會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或生產資源的節約。分工和專業化的直接經濟性大致有以下五個方面:(1)分工和專業化使得勞動生產者越來越將其生產活動集中于較少的操作上,能夠較快地提高其生產的熟練程度;(2)分工和專業化會使勞動生產者節約或減少因經常變換工作或變換生產活動中的不同操作而損失的時間,節約了生產的人力資源;(3)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使得勞動生產者可以節約生產時所使用的物質生產資料;(4)分工和專業化還可使人們的工作在既定的技術水平條件下變得簡單;(5)企業的專業化發展還可以降低企業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分工和專業化的間接經濟性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技術進步;(2)促進了迂回生產方式的發展;(3)促進了投資方式的出現和發展。
全面地評價分工專業化所帶來的經濟性還必須看到分工專業化所帶來的壞處即不經濟性。隨著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勞動者越來越失去人的本性,即豐富性和創造性,越來越受到他所創造的產品――物質生產資料的支配,馬克思稱之為勞動的異化。從這一角度看,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帶來了人類福利的損失,此即分工和專業化的不經濟性。汪丁丁也有類似看法。不過他是從規模經濟的角度來談的。他認為:規模意味著只有標準化了的生產、交換、消費才談得上“規模經營”;規模經濟之下的生產、交換、消費往往要求以統一方式的調配資源,即要求權力集中;專業化,人類必須為規模經濟支付兩項代價,即允許“霸權”存在,允許人的異化。[6]
應該說西方傳統主流經濟學家對規模經濟的描述是全面的,但他們卻都只停留在現象的層面,其研究方法基本上只是實證,他們只是發現描述規模變動和報酬變動間的三種關系,規模變動既可能導致報酬遞增(經濟性),也可能導致報酬遞減(不經濟),也可能對報酬變動毫無影響,他們的理論最多只能算說明文。事實上對規模經濟理論的研究如果僅停留在這種層面,將會阻礙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根據已有的這些理論,人們根本就不了解規模和經濟的內在本質聯系,因而也不能得出企業最經濟的規模究竟在哪。當然已有的這些理論對那些只知道規模經濟的人還是會大有啟發;它明白地告訴我們,規模既可能經濟也可能不經濟,并不是一上規模就能經濟的。但是,僅告訴我們這些并不夠,我們還確切地想知道究竟規模和經濟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什么樣的規模才最經濟?可以說,西方傳統主流經濟學家關于規模經濟的理論只是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們并沒解決它,甚至也不想解決這個問題。后來的經濟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似乎也不大關心,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已有的關于規模經濟的結論已經夠用了。
新制度經濟學家似乎忽略了這個“問題”,我們在他們那里也很難找到答案,但卻為我們對此問題作更深入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扑菇淌诒灰曌餍轮贫冉洕鷮W的開山大師,在他著名論文《企業的性質》中,創造性地提出了交易費用的概念,并用此概念第一個提出并解決了企業為什么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換個提法就是企業為什么會有一定規模?既然互為專業化的個體生產者可以通過市場買他們生產的專業化產品(零部件或工序加工),為什么還要聚集在一個企業內?對科斯來說,市場和企業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們之間的不同表現在于:在市場上,資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價格來調節,而在企業內,相同的工作則通過權威關系來完成,二者之間的選擇依賴于市場定價的成本(交易成本)與企業內組織的成本( 也是交易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7]可以這么說,科斯是當代經濟學家中對成本費用概念理解最深的人,他認識到市場交易是有成本的。同樣企業內部的組織也是有成本的。之所以企業會出現,形成一定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市場,只是企業內部組織成本低于市場交易成本罷了。這一結論對我們研究規模經濟有兩點啟示:其一,最初規模經濟體現在交易費用的節約上;其二,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我們一直這么理解規模和經濟的關系,即規模是因,經濟是果,而根據科斯的理論,似乎經濟是因,規模才是果。即企業的出現或生產規模的增長是因為節約交易費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科斯的結論是在分工和專業化一定的條件下得出的。在科斯提出交易費用之前,傳統經濟學是不可能這樣認識規模經濟的。他們只能從現象到現象,描述性地介紹規模和經濟關系的實證結果,再加上用分工和專業化經濟來說明。綜合新制度學派和傳統學派的看法,我們可以把對規模經濟的認識歸納如下:(1)在分工和專業化一定的條件,規模經濟就是對交易費用的節約;(2)考慮分工和專業化發展的情形,規模經濟其實就是分工和專業化經濟,就是對生產費用的節約??紤]到企業的成本=生產性成本+非生產組織性成本=生產費用+交易費用,規模經濟也就是對企業成本的節約。僅認識到這一層是不夠的。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規模和經濟兩個概念其實是互動關系,因為節約交易費用的經濟需要,出現了企業對市場的替代,企業是非個體的,即意味著規模生產,規模生產又促進了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費用,實現了經濟。
二、規模經濟與結構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經濟學在討論規模經濟問題時,始終未明確指出什么是規模。他們明確指出規模變動是各種生產要素同比例的變動,卻不明確規模的內涵讓人十分困惑。他們似乎并沒有考慮過此問題,便用跳躍性的思維把規模與產量一一對應起來,如圖1的橫軸Q本意是產出?!澳戤a出多大的規?!币殉尚性?,然而規模與產量是否存在一一對應,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令人十分懷疑。
事實上用產出Q來表示企業的規模,把企業規模和產出一一對應起來,是古典經濟學把企業看作黑箱的延續,也正是因為把企業視作黑箱,不愿分析企業的內部構造,對規模經濟的理論探討就無法深入下去。對于企業規模的認識,絕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境地,西方經濟學教材都找不到企業規模的定義。企業規模的內涵不是“企業的大小”這樣簡單的認識就能概括的。譬如說:工廠甲和工廠乙,工廠甲有4臺A機器,4個工人,1個管理人員;而工廠乙有3臺A機器,5個工人,2個管理人員。對工廠甲和工廠乙進行規模大小比較,我們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為了后面討論的方便,這里對企業規模作如下定義:所謂企業規模是指企業內生產要素的集合,用S( F1 F2…Fn)表示,其中S表示企業規模,Fn表示第n種生產要素。顯然企業規模是一個多元向量。在傳統經濟學的生產理論中,是以全部的生產要素以相同的比例發生變化來定義規模變動,毫無疑問,這只是規模變動的一種特例。在解釋規模經濟時,卻又要認為生產規模擴大會使企業能利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機器設備等生產要素,企業內部的生產分工能夠合理和專業化。這種解釋與規模變動是各種生產要素同比例變動的假設相矛盾。生產要素的內涵已發生變化,同比例變動還有何意義?生產分工合理和專業化反映了企業內生產要素組合方式的改變,企業內部結構都不相同,何來規模大小的比較呢?再回到企業規模是否會和產出一一對應的問題上,根據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當Fx≠n生產要素一定,Fn生產要素變化時產量Q曲線如圖2。
圖2產出規模曲線
我們不難發現,不同的Fna、Fnb在Fx≠n一定的條件下,產量Qn 完全相同,也就是說不同的生產S完全有可能導致相同的產出,規模S與產量Q之間根本不是一一對應關系。但是當Fn≤Fno時,Fn與產量Q還是呈一一對應關系的,也只有在此條件下用產量Q來表示企業規模才有意義。
事實上傳統經濟學關于規模經濟的解釋還是給了我們深入認識規模經濟的機會。規模變動是生產要素的同比例變動,規模的擴大帶來新技術的使用和更合理的分工和專業化,這些都讓我們思考到:規模經濟的原因肯定與企業內部結構變化有關。所謂結構是指事物各個部分的配合、組織,反映了各部分間的相同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既有量的規定性,如生產要素間的比例關系,也有其質的規定性。把結構理解為各部分的質態組合更為重要,如分工和專業化就是對生產結構質的規定性,生產要素的同比例變動并不能保證生產結構質的不變。對于只有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導致的規模變動的情形,即Fx≠n一定,Fn變化導致的規模報酬的變化正是企業內生產結構變化的結果。而在同比例變動各種生產要素導致的規模變動的情形下,若企業內生產結構并無質的改變,分工和專業化水平保持不變,如前面所提到的規模報酬不變的例子,規模變動對報酬將毫無影響;若企業內生產結構發生了改變,如重新進行了分工或專業化,則規模變動會導致報酬變動。產生經濟或不經濟的兩種結果取決于分工或專業化是否合理或生產結構是否得到了優化,在全社會分工和專業化水平恒定的情況下,規模經濟的出現則是用企業結構組織生產對用市場結構組織生產的替代。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不難得出規模經濟的本質其實是結構經濟即結構優化而導致的經濟。規模變動和經濟節約之間并沒有直接聯系,隨著規模變動而帶來的經濟性或不經濟僅是現象,規模變動必須通過結構變動才能產生經濟作用。正是規模量的變化引起結構質的變化,結構質的變化產生了經濟效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說規模經濟是不準確的,結構經濟才是其應有之義。但由于約定俗成的原因,我們在后面關于確定經濟規模的討論中仍將使用“規?!边@個詞,不過我們的討論其實是在探索最佳的生產規模結構。細心的讀者至此可能反問:只要生產規模結構一定,生產規模的大小對經濟報酬并無影響??墒乾F實中,機器大生產的企業規模是大的經濟效益好而小的差。事實上假如生產要素都是連續可分的話,生產規模結構一定,企業規模結構對經濟報酬確實毫無影響,可是生產要素并不是可以任意取值的。比如廠房、機器,無論如何是不能讓半個廠房、半臺機器運作的,對于人力資源也一樣,你不能只計算半個人。正是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制約了企業總規模的最小取值,即存在一個下限,達到結構最優的規模。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生產要素的非連續可分性,導致人們在規模和經濟之間建立了牽強的聯系。觀察西方發達國家的機器大生產過程,表象上似乎是規模在起經濟作用,其實不然,真正起作用的仍是結構,大機器生產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改善了生產結構,為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創造了條件。在現存的一些手工業中,生產要素的可分割性強,我們就可以明顯地看到結構的作用,而很難看到規模效應了。
三、確定經濟規模與結構
首先我們來看僅單個可變生產要素Fn變動時的規模變動效應。前面已經介紹存在Fn,當Fn≤Fno時,Fn可與產量Q意義對應,亦即S可以用產量Q來替代表示。根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我們可得出如下圖的成本-規模曲線:
圖3不同結構的成本規模曲線
圖3中選用的是具有典型意義U型成本曲線,其中MC為邊際成本曲線,AC為平均成本曲線,P代表市場價格曲線,我們假定市場需求無限,或認為企業的產量在滿足市場需求的份額中是微乎其微的,即市場價格幾乎不受某個企業產量的影響。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當Q≤Q1時,Fn≤Fn1,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即單個生產Fn投入的增加,企業的平均成本逐步降低,收益遞增;Q1點時,即平均成本最低點,企業的收益費用比=P-AC/AC時達到最大;超過Q1點后又呈下降趨勢。
于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產生了:公司的最優規模究竟應定在哪一點呢?一般認為,公司為實現其利潤最大化,公司規模會擴大到Q2點,此時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利潤達到最大。然而Q2點是規模不經濟的。從上面的分析已得知只有Q1點才是真正的規模經濟點,此時才體現出經濟一詞的本質涵義,即“最少投入,最大產出”,從而實現資源節約。于是,這個問題又轉化為公司究竟應追求利潤最大化,還是應遵循利潤率最大原則呢?我們堅持認為,后者會比前者更為優越。實現利潤率最大才能真正地實現利潤最大。理由是很明顯的:在理想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可以自由轉移(在此條件下,西方經濟學認為完全經濟利潤為零,Q1 Q2兩點重合)。一個公司其規模在達到規模經濟點后,已實現利潤率最大,如果還存在多余資本,完全可以將此資本投入到同行業中尚未達到規模經濟的企業,或別的行業里去。這樣,資本總量一定,而利潤率最大,所獲利潤無疑最大。對規模經濟的這點認識,不僅有助于微觀的公司、企業實現利潤最大,而且對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雖快,而資源浪費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客觀現狀更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當企業的生產規模結構保持不變,即分工和專業化水平一定時,規模收益不變,即規模擴大n倍,單位成本不變,產出也擴大n倍,此時規模與產出是一一對應關系。如圖4中點A與B,直線AB、CD同特定結構下的成本規模曲線可表征規模收益不變。圖中U形曲線是指只有一種可變生產要素Fn,Fx≠n一定時平均成本曲線。規模經濟的本質是確立了最佳的生產規模的結構,圖中AB線單位成本費用最低,也就是最合理的生產結構,無論企業規模多大,產出的單位成本一定。CD線上的生產結構顯然要次于AB線,但只要保持結構恒定,規模收益仍然不變。
圖4相同結構的成本規模曲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結構下的成本規模曲線完全有可能相同,企業追求規模經濟的過程其實是結構優化的過程,即尋求最低的成本規模曲線。結構優化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結構優化是一種質變,其手段只能是創新,如技術創新、重構業務流程改善分工專業化水平、使用新型能源等,結構優化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是否降低了單位成本。
在企業結構一定的條件下,企業規模除受生產要素的不連續可分性限制外是否就沒有約束呢?并非如此,企業的實際規模將受到來自市場的兩個約束:
1. 市場交易費用約束
前面已經分析過,在分工和專業化水平一定時,企業之所以替代市場,是因為企業的組織成本低于市場交易費用的緣故。如果企業的組織成本高于市場交易費用,則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市場交易費用約束在這個意義上也可稱為企業存在性約束。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市場交易費用(用市場組織生產的費用)會比企業組織成本增長緩慢[8],如下圖:
圖5組織成本規模曲線
當SCM,企業就會被市場替代。所以企業的實際規模將受SO限制。
2. 市場需求約束
前面的討論都沒有涉及市場需求對規模經濟的影響。現實生活中,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產品量的豐富與質的提高,社會需求的品位也完成了由量到質的轉變。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同日益挑剔的社會需求產生了矛盾,商品生產者必須冷靜地面對這一事實,因為在致命的飛躍中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產者本身。商品生產逐漸向產品多樣化、小批量化方向發展,我們在考慮規模經濟的時候不得不正視需求問題。
圖6反映了市場需求對規模經濟的影響,曲線PC表示市場價格受產量的影響,AB則表示最優結構的成本規模曲線,而AC1、AC2則表示產品成本單受規模中的某個Fn的影響。
從圖6中我們看到,A點的收益費用比率是高于B點的,對于廠方來說,生產規模應確定A還是B是很分明的。這就是說,我們得出了一個更不尋常的結論:在考慮市場需求的影響時,廠方應盡量選取最優結構下的最小規模。這樣不僅可保持最高的利潤率,而且受市場需求影響的風險大為減少。如果我們還因習慣認可規模經濟這個概念(準確地說應是結構經濟),那么,廠方在考慮實現規模經濟的同時務必考慮需求對其影響。
圖6需求約束下,最優規模的確定
圖7知識經濟條件下規模成本曲線
最后我們來簡要探討一下新經濟條件下的規模經濟問題。新經濟對社會生活的沖擊將是全方位的,許多概念、規律的內涵、外延都發生了變化。為了討論的延續性,我們認定企業規模、結構及經濟的含義都沒有發生改變,但舊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在新經濟中失效。新經濟區別于舊經濟的一個最重要特征是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討論新經濟條件下的規模經濟問題就轉化為探討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下的成本-規模曲線,如圖7。
AC是平均成本規模曲線,即對于企業規模S(F1…Fn…),Fx≠n一定,Fn擴大變化時呈邊際收益遞增,邊際成本下降,AC、MC始終向右下方傾斜。圖中清晰地告訴我們,規模越大越經濟,即當Fn趨于∞ 時平均成本最低,但是企業的投資收益率受市場價格曲線影響較大。企業最適度的規模即投資收益率最大的規模為投資收益率=P-AC/AC。由于新經濟條件企業本身的性質可能發生改變,如虛擬企業的出現,企業與市場的界限日益模糊。關于企業規模的市場交易費用約束還值得另辟專題探討。
――――――――
參考文獻:
[1]聶劍芳. 論當前國企改革的障礙與突破[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6).
[2]薩繆爾森,等. 經濟學[M].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85.
[3]高鴻業. 西方經濟學[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
[4]盛洪. 分工與交易[M]. 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4.
[5]楊小凱. 專業化與經濟組織[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6]汪丁丁. 自由人的自由聯合[M]. 廈門:鷺江出版社,2000.
[7]張維迎. 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M]. 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5.
[8]迪屈奇. 交易成本經濟學[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一、新古典綜合理論
該理論認為并購是企業應對外部沖擊和進行調整的一種手段。西方學者經過研究還發現公司治理也是企業并購的驅動因素之一,認為隨著機構持股比重的增加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使得企業的并購的阻礙減少,這些因素都為企業進行并購提供了有利因素。新古典綜合理論主要包括規模經濟理論、追求市場力假說及稅賦效應理論。規模經濟理論認為企業通過并購其他企業來來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從而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獲得經濟利益。企業獲得規模經濟的原因在于通過橫向并購來實現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如使用新的技術、新的分工與協作等等。通過縱向并購實現企業有關人員的綜合利用、營銷成本的節約、融資成本的節約等途徑來實現。市場勢力理論認為企業通過并購能使得資源向該企業集中,使企業獲得市場份額,提高了市場集中度從而獲得了相應的市場勢力,以此來提高產品價格,獲得壟斷利潤。同時企業的并購能夠實現企業跨地區經營,突破本地市場規模的限制占領另一市場地區達到壟斷的目的。稅負效應理論認為獲取稅負減免是企業進行并購的重要動因,一些虧損的企業由于虧損可以在若干年內彌補,因此有一些大的企業想并購一些虧損企業以此達到減少納稅的目的。同時該理論還認為通過進行并購還可以為資金充裕的企業找到出路。
二、協同效應理論
該理論認為并購后企業的經濟效益要大于兩個企業分產出之和。其主要體現在管理的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經營的協同效應等。管理的協同效應理論認為當兩個企業管理能力有差異時通過企業之間的并購,將會表現出管理能力的綜合大于兩個單個企業管理能力之和。該理論認為企業的這種并購本質就是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而已。財務協同效應理論認為企業可以通過并購實現稅收節約和外部融資成本的節約。當兩個企業實現并購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稅收上的節約;同時企業規模變大,企業就獲得了更好的融資條件,在金融市場上的借貸成本可以降低,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發展條件。經營的協同效應理論認為企業并購的效應主要是通過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來實現的。實現規模經濟其前提條件是該行業中存在規模經濟,并且開始時企業在規模經濟之下,因此通過并購來擴大企業規模從而降低成本,獲得經濟利益。而范圍經濟效應則是兩個生產不同產品企業通過之間的并購來實現機器設備的充分利用、經營人員和工人的合理分工來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多經濟利益。
三、委托理論
該理論認為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與作為企業的所有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存在著企業的經營者為自己謀利益而損害企業所有者利益的問題。主要包括自大理論、理論等。自大理論從企業的管理者角度做出解釋,認為企業的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肯能會高估自己的實力,對未來的經營預期過于樂觀,很可能會做出企業出現虧損時候還進行并購的錯誤決策,該理論對企業的過度并購進行了解釋。理論認為企業管理者才能在人力資本方面往往有一定的專用性,并且他們的收入也依靠公司經營方面,如果經過并購可以讓企業規模變大,這意味著管理者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晉升更高的職位以及更好的名譽等。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什么一些企業會選擇并購沒有收益甚至收益為負的情形。
四、交易費用理論
自1937年科思《企業的性質》發表之后引起了經濟學的一場革命,經濟學家開始關注交易費用對企業行為的研究,該理論認為市場和企業都是配置資源的兩種方式,二者之間可以相互替代。當企業內部的交易費用費用大于在市場上交易的費用時候,企業選擇在內部交易。對于一些大的企業其通過并購可以減少在市場上的交易環節,降低交易費用。自科思之后威廉姆森又從資產的專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角度對企業的縱向一體化進行了研究,認為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避免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減少交易費用,提高經濟效率。交易費用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企業縱向并購行為的發生。
五、企業并購浪潮動因
企業并購浪潮最早發生在19世紀末,在這次并購浪潮中主要是橫向并購為主,企業進行并購的動因主要是擴大生產規模,利用新的技術來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減少了企業的競爭對手,提高了市場集中度,企業獲得市場勢力,從而獲得壟斷利潤。這次并購浪潮中企業為獲得壟斷利潤、規模經濟是主要的原因。第二次并購浪潮發生在20世紀初,主要并購方式是以縱向并購為主,其并購目的是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獲得壟斷利潤。同時通過縱向并購克服了一些進入壁壘,進入到了新的產業。因此獲得新的競爭優勢、降低交易成本同時獲得壟斷利潤是這一時期的這一時期企業進行并購的主要動因。第三次企業并購浪潮主要集中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在這一時期,企業之間的并購多以混合并購為主,多是一些沒有業務關聯企業的并購,商業、金融部門和制造業部門之間進行并購為主。這一時期企業并購的主要動因是實現范圍經濟,進行多樣化經營,降低經營風險。第四次并購浪潮發生在1970年代到1980年末期,這一時期的并購的特定是橫向并購、縱向并購、混合并購并存。并購的特點是出現了小企業并購大企業的現象,主要是為了獲得某項生產技術和人才,以適應競爭的需要。與前幾次并購浪潮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并購動因更加多元化。第五次并購浪潮從1990年到現在。這一時期的并購特點主要是一是以跨國公司的并購為主,二是并購主要集中在大的規模以上企業,另外就是多樣化并購,橫向并購與縱向并購并存。與其他時期不同的是由于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反托拉斯政策的改變對企業并購影響巨大。因此此次并購浪潮的動因主要是政府規制政策的放松和信息技術的促進作用。
六、結束語
一、市場國際化對市場結構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外開放主要包括引進外資、對外貿易和對外直接投資,其結果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逐漸融為一體。因此,對外開放過程實質上也就是市場國際化過程。而市場國際化對決定市場結構的規模經濟、進入壁壘和市場集中這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國際化為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潛力。規模經濟要求企業的生產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并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單位產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業只在國內市場上追求規模經濟,就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
1.國內資源可供量的限制。因為一國的資源往往存在相當程度的稀缺性,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有可能因獲取資源的代價太高反而使產品的邊際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無法獲得所需的大量資源。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后,就能以較低的價格得到所需的資源,以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經濟。例如,目前上海“寶鋼”所需的鐵礦石90%以上來自澳大利亞等國,其規模經濟的實現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很大。
2.國內市場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時期內,一國對任何產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業若一味追求擴大生產規模,往往會造成產品嚴重供過于求,迫使企業又不得不縮小其生產規模。而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上,產品的需求量就會大幅度增加,從而為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突破了產品需求的制約。
3.國內技術水平的限制。生產能力的擴大通常是以技術進步為推動力的,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總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術。而一國的技術水平不可能在每個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在那些技術水平較低的產業中,企業追求規模經濟就會受到生產技術的限制。這對技術總體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更為突出。企業通過國際市場引進高效率的新技術,提高生產能力,就能較充分地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傊?,市場國際化突破了國內市場的種種限制,為企業實現規模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國際市場的進入壁壘具有多層次的特點。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許多不同規模和層次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并大有繼續發展之勢,這意味著世界經濟將進入區域一體化、集團化新階段。歐洲經濟共同體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個成員國之間的商品、資本、勞務和人員自由流動的統一市場,并設想在21世紀中期,把歐洲經濟區擴展到東歐和南歐的周邊國家,把歐洲建成“全歐洲經濟聯盟”;1992年12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簽署了《美加墨自由貿易協議》,標志著“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1989年11月,亞太地區12個國家的部長在澳大利亞的堪培拉舉行首次會議,組成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2年1月,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達成了“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形成“東盟自由貿易區”。由于“東盟”成員國也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成員國,因此,兩者是處于不同層次的區域性經濟組織。此外,還有不少新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尚處于醞釀或籌建之中。各種區域性經濟組織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在成員國之間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間的進入壁壘,加強經濟合作,而對非成員國則形成新的區域壁壘,如歐洲共同體(歐盟)達成建立西歐統一市場協議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紡織品進口、保護西歐電子產品市場、提高進口產品關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從70年代末開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在90年代將繼續發展,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為擺脫經濟“滯脹”、高失業率和貿易逆差急劇上升的局面,紛紛制定各種國際貿易保護政策和措施,對外國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設置很高的進入壁壘,從而在國際市場上便形成了“大區域進入壁壘小區域進入壁壘特定國家的進入壁壘”這樣一種多層次、復雜的進入壁壘體系。
(三)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是跨國公司寡頭主導型競爭。由于國際市場為企業充分實現規模經濟提供了可能,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多層次的進入壁壘,這就使僅靠對外貿易很難開拓國際市場。因此,80年代以來,經濟發達國家紛紛以跨國公司為載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設立境外子公司,利用當地資源組織生產,并實行就地銷售,從而使對外直接投資取代了長期以來占統治地位的對外貿易,跨國公司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力。就市場集中度而言,據美國《幸福》雜志的有關資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國工業公司的銷售額為5萬億美元,相當于整個西方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萬億美元的對外直接投資中,跨國公司占主體,僅占1%的大型跨國公司,其對外直接投資額就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幾百家跨國公司分布在各主要產業中,特定產業被少數幾家寡頭企業所壟斷,這就意味著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是跨國公司寡頭主導型競爭。
二、中國市場結構與市場國際化不適應性分析
市場國際化把我國企業逐漸推向國際市場大舞臺,而從國內市場競爭到國際市場競爭的轉變,要求相應地調整我國的市場結構。但就企業自身而言,有一個相當時期的適應過程;就國家宏觀管理而言,有一個探索、總結、不斷完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國市場結構存在著與市場國際化不相適應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企業規模偏小,難以形成規模經濟。這突出地表現在那些規模經濟明顯的重化工、電子等產業中,例如,根據目前的國際標準,汽車工業中單個整車生產企業的最小經濟規模為40萬輛以上,而目前我國整車生產企業有120多家,超過美國、西歐和日本廠家的總和,但年產超過10萬輛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眾3家。據統計,90年代初我國有鋼鐵企業1598家,約占世界鋼鐵企業總數的1/3,而我國的鋼產量只占世界鋼產量的1/10。這些都反映了我國企業分散、規模偏小的現實。不僅如此,我國參與國際化經營的企業又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企業的總體平均規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國500家最大的外貿企業中,進出口額在1500萬至1億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這同經濟發達國家的情況相比較反差很明顯,這些國家為了保證企業擁有足夠的國際競爭力,非常重視“企業規模效應”,其跨國公司的規模往往比國內其它企業的規模大得多。可見,我國企業的規模本來就較小,而參與國際化經營的企業又大都是中小型企業,這兩重因素必然導致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因企業規模小,難以實現規模經濟而缺乏國際競爭力。
(二)國內企業間的競爭度過高,內部摩擦大,交易費用高。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我國的外貿經營權逐漸下放,這對加快我國市場國際化進程的推動作用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國內企業之間競爭激烈,造成很大的內部摩擦。這在出口方面表現為,同類產品在向同一國家或地區出口時,多頭對外,為了搶奪生意而對外競相削價;在進口方面,則多家進口企業競相抬價,相互爭奪貨源,其結果是讓外商從中漁利。在引進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方面也存在類似情況,過度競爭現象十分嚴重。同時,由于我國許多剛開始從事國際化經營的企業,過去同國際市場基本處于隔絕狀態,不了解國際市場行情,缺乏國際化經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些企業單槍匹馬進入國際市場,需要花很大的代價去熟悉市場環境,收集國際市場信息,尋找顧客,簽訂并執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單個企業的貿易批量小,單位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購銷費用就高,因而一筆交易的交易費用很高。
三、市場國際化條件下優化中國市場結構的基本戰略
基于對市場國際化給市場結構帶來的影響和中國市場結構現狀與市場國際化不適應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場國際化要求我國從事國際化經營的企業具有相當的經濟規模,并降低國內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度,形成協同競爭格局,以實現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競爭;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卻規模偏小,企業間存在過度競爭,內部摩擦大,與有效競爭相差甚遠。因此,在市場國際化條件下,優化我國市場結構的基本戰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經濟實力雄厚、具有國際水平的大型企業,作為跨國經營的主力,以充分發揮國際市場所提供的規模經濟潛力;適當提高進入壁壘和市場集中度,降低國內企業間的競爭度,減少內部摩擦與交易費用,以協同競爭力,沖破國際市場上的多重進入壁壘,增強與國際寡頭壟斷企業的競爭能力。為此,需要研究以下兩個具體戰略問題:一是我國如何形成大型企業;二是在特定產業如何確定國際化經營的核心企業,以協調產業內各企業間的關系。
(一)形成我國大型企業的主要戰略及其途徑。借鑒當代經濟發達國家大型企業的成長經驗,我國可采取水平一體化、垂直一體化和混合一體化戰略以形成大型企業。這三種一體化戰略不僅存在各自的經濟性,而且具有層次性。作為大型企業的發展戰略,水平一體是垂直一體化的基礎。通常,企業規模的擴張是從水平一體化開始的,由于企業可利用原有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原來的業務范圍內擴大其規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較大,但企業通過水平一體化達到一定規模后,要進一步發展成為大型企業,就需要進而實行垂直一體化。如美國,大型企業形成的歷史就是把大規模生產過程和大規模流通過程結合于單一企業中的歷史,到1917年,在資產額為2000萬美元以上的美國企業中,將近90%的企業是經由垂直一體化而形成的。而在經濟波動幅度和頻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業要保持原有的市場地位并持續發展成為大型企業,就要求企業努力分散經營風險,穩定企業收入流量,這就迫使企業采取混合一體化戰略。同時,當今跨國經營的迅速發展,要求實行跨國產業經營的大型企業作為物質載體,這也刺激企業采取混合一體化戰略,以最終形成經濟實力雄厚的國際化大型企業。
就實行各種一體化戰略以形成大型企業的基本途徑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種可供選擇:一是通過企業自身積累以增強經濟實力,逐步擴大其生產經營范圍,實行各層次的一體化戰略,以形成大型企業;二是憑借其經濟實力,通過兼并產業內橫向、縱向企業以及不同產業的企業,以形成大型企業;三是突破部門、地區界限,組建大型企業集團。顯然,前兩種途徑(特別是第一種途徑)形成大型企業需要較長時期,而通過第三種途徑則能在較短時期內形成大型企業。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我國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還受“條條”和“塊塊”限制,造成分散經營、多頭對外的過度競爭局面,而通過組建跨部門、跨地區、經營多個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則有利于消除這種混亂現象。因此,這一途徑體現了我國今后形成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規模經濟 網絡經濟 范圍經濟
在經濟學中,規模經濟意味著當固定成本可以分攤到較大的生產量時會產生的經濟性,是指隨著廠商生產規模的擴大,其產品的平均單位成本呈現下降趨勢。范圍經濟則意味著對多產品進行共同生產相對于單獨生產的經濟性,是指一個廠商由于生產多種產品而對有關生產要素共同使用所產生的成本節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充分利用是推動大工業迅速崛起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由它們決定的產業組織結構和市場的競爭性與否,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分析領域。
1.問題產生
西方經濟學家利用成本函數對運輸企業是否存在規模經濟進行過測算,例如美國經濟學家卡福斯等將運輸成本函數應用于鐵路企業規模的研究上,得出鐵路企業不存在規模經濟效益的結論對運輸業規模經濟問題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尚未弄清運輸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特殊表現,以及未能在它們與運輸業的各種網絡經濟特點之間建立起應有的聯系,是導致有關研究難以取得實質進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認真的分析可以告訴我們,微觀經濟學用來分析一般廠商或產業是否具有規模經濟的方法,不能直接和簡單地套用在運輸領域。
2.道路運輸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運輸活動無疑存在著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現象,但由于運輸業網絡特性和運輸產品本身及其計量方式的復雜性,使得對運輸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把握變得十分困難(對經濟學來說,凡是描述和計量比較困難的商品,其分析的難度也往往大為增加)。作為運輸產品的每一個客貨位移都具有不同運輸對象、不同運距和起迄點或不同運輸時間等特征,而運輸產品的計量單位是把重量和距離復合在一起的噸公里(或人公里),當對運輸產品進行加總時,上述特征會被抽象掉,因此運輸產品的總計中往往是包括了很多不同的運輸產品。而運輸生產過程又要分別體現在可移動的載運設備和作為運輸基礎設施的固定網絡、線路及各個節點上面,故運輸業的規模經濟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1)運輸是地理空間上的活動,運輸網絡在空間幅員上的規模越大,線路越長,網點越多,其服務覆蓋的區域范圍就越大,因此從運輸網絡的幅員大小看,可以考察運輸企業是否具有管轄線路越長或網絡覆蓋區域越大,單位運輸成本越低的效果。
(2)從運輸線路的通過密度上看,可以考察具體運輸線路上是否具有運輸量越大就導致該線路的單位運輸成本越低的效果。
(3)從單個運輸設備的載運能力(如列車牽引重量、車廂容積、飛機客座數或輪船載重噸位等)上看,則可以考察是否具有載運能力越大,其單位運輸成本就越低的效果。
(4)從運輸企業擁有車(船、機)隊中車輛數的多少,可以考察是否車隊的規模越大,經營效率越高或單位運輸成本越低。例如機隊的規模既與在航線上所能提供的服務頻率有關,又與保持合理的維修隊伍及合理的零部件數量有關,有數據說在只有一架客機單獨使用時所需儲備的零部件數量相當機價值的50%,而當擁有10架相同客機時所需要儲備的零部件數量僅相當機總價值的10%。我全國目前擁有500余架民用客機,分別屬于數十家航空公司,飛機總數還不如國外一家大公司擁有的數量,因此每一家公司的機隊都很難達到應有的合理規模。
(5)由于客貨發送量越來越大,而且存在大量同種運輸方式內部或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中轉、換裝、聯運、編解和配載等問題,交通網絡內港站或樞紐(包括車站、港口、機場、配載中心以及它們的結合體等)與相關線路或相關運輸方式的能力協調變得十分重要;樞紐的能力必須與整個網絡相協調,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樞紐決定或限制了網絡系統的整體能力;反過來說,樞紐的規模和能力也是其所在運輸網絡發達水平的標志。
(6)還可以從運輸距離角度考察是否具有單位運輸成本會隨著運距的不斷延長而下降的效果。運輸經濟中一直有所謂“遞遠遞減”的規律,特別是終點成本所占比例較高的鐵路、水運和航空運輸這一特點更為明顯。
運輸業范圍經濟的存在使得其規模經濟概念的把握更加困難。前面已經提到運輸產品及其計量上的復雜性,此外在通常情況下,運輸基礎設施特別是運行線路往往需要客貨運混用,例如鐵路客貨運公司利用同一個鐵路網絡,同時提供客貨運服務并生產出多種客運和貨運產品,一般要比分別建立兩個各自擁有客貨運專線的鐵路公司分別進行客貨運的成本要低??梢钥闯?即使是在同一運輸線路上被運送,甚至就在同一部載運工具上的旅客和貨物,也會對應著很多不同的運輸產品。因此運輸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存在范圍經濟的,產生范圍經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設施和設備的共同使用可更充分地發揮效率,從而降低運輸成本。如果不考慮運輸服務質量上的差別,對運輸產品可以根據客貨運、貨運中的不同貨種、同類貨物但起迄點不同以及不同的運送時間等進行分類,可以看出幾乎每一個特定的位移都是一個特殊的運輸產品。運輸業就是這樣一個提供極端多樣化產品的特殊行業,同樣的運輸位移可以由不同的運輸行業(即不同運輸方式)分別提供,而每一個運輸行業和運輸企業往往又都面對著不同的運輸市場。
3.運輸業的網絡經濟
道路運輸業是網絡型基礎產業。運輸業(或運輸活動)的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網絡上運輸總產出的擴大,平均運輸成本不斷下降的現象。這是一個十分籠統的概念,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它包含著很多不同的內容。運輸業的范圍經濟,是指與分別生產每一種運輸產品相比較,共同生產多種運輸產品的平均成本可以更低,這可以是指某一運輸企業的情況,也可以是指某一運輸網絡或網絡某一部分(如線路、節點、車輛和車隊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