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15:31: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木工程專業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前言土木工程隨著人類的出現而誕生, 隨著人類的進步而發展。土木工程的歷史是一部科技發展的歷史, 更是一部色彩斑斕的文化歷史。土木工程作為最古老、曾長期處于前沿位置的科學技術, 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對社會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物質支撐。土木工程不但為人類社會不斷地創造嶄新的物質環境, 同時也對人類道德觀念的發展產生著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 并由此引發了許多新的道德、倫理問題。
二、土木工程的倫理問題土木工程的發展使人們抵御自然力、自然災害作用的能力得到大大加強?,F代的大庫高壩水利工程, 使得江河湖泊的洪水危害大大地降低, 并使江河湖泊為人類服務并造福于人類。此外, 橋梁、隧道使人們能夠跨越江河、穿過高山峻嶺直接交往, 增進不同人群的了解, 這些當然具有很強的積極的倫理學意義。
但是我們還應看到, 土木工程的發展也給倫理學帶來了消極影響。首先, 在土木工程的歷史上, 工程事故確是不斷地發生, 并引發了許多災難性后果。其次, 土木工程需占據自然環境的空間( 地上與地下、水上與水下), 消耗自然資源, 污染自然環境, 甚至影響和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因而, 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土木工程是帶有特定目的的社會活動, 對人類的生產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人類其他行為一樣, 只要是行動,則勢必就要與一個關涉行為后果的“責任”的概念相聯系。
三、工程師的責任德國學者漢斯·倫克曾呼吁, 在歷史上人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掌握如此巨大的力量和能量, 這都是技術及其技術進步的結果。技術不再是簡單的工具, 它已經成為改造世界、塑造世界、創造世界的因素, 因此對技術進行倫理反思十分重要。他特別指出, 在技術領域新出現的變化趨勢使責任倫理問題突出出來。漢斯·倫克把社會“責任”看作是技術倫理的核心。他指出, 除了傳統的行為責任外, 人類還應當承擔起保護與預防技術的責任, 這種責任不僅適用于現在, 也適用于人類的未來。倫克認為, 應對未來倫理挑戰的唯一可能就是提高人們的道德意識。H·Jonas 指出,當代技術的作用與性質的新變化對倫理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技術時代, 借助技術的中介, 人類的力量空前增長,各種行為由于相互聯系耦合而成為社會化的集體行為, 其效果在空間上波及整個地球, 在時間上可以影響到遙遠的未來。所以, 行為者、行為以及行為后果已與以往近距離范圍內的所作所為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從而將“責任”推到了倫理理論的中心。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區分了“責任倫理”和“信念倫理”。“信念倫理”的信徒需要的僅僅是“去盯住信念之火, 不要讓它熄滅, 他的行動目標從可能的后果看毫無理性可言”。責任倫理的行為則必須顧及自己行為可能的后果。他強調在行動的領域里責任倫理優先。
美國著名橋梁學家 Gorge S·Morison 早在 1895 年擔任美國土木工程學會主席的就職演講中就曾指出, 工程師是技術變遷和人類進步的主要力量, 他們不受利益集團( 政治集團和商業集團) 偏見影響, 對確保技術變革最終造福人類負有廣泛責任; 軍事工程家 Henry Goslee Prout 于1906 年康奈爾土木工程工程協會一次會議上也指出, 工程師能夠指引人類進步, 并肩負人類面對的一切工程責任。
在這樣一種意識形態支配下, 自 19 世紀初期就逐步興起的職業工程學會在 20 世紀早期開始制定了正式的職業倫理規則, 其主要內容涉及工程師與客戶( 雇主) 、同事以及個人對工程專業的關系, 要求工程師在履行工程服務時對客戶利益忠誠、避免利益沖突、不能與同行搞競爭、保持技術知識和能力、促進工程專業的聲譽。這些準則側重的都是專業內部的事務, 對工程師與一般公眾、工程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考慮很少。直到 20 世紀中期, 當核工程威脅、環境破壞和資源短缺等全球問題引起世人關注時, 歐美各國各類工程學會開始對原來限于工程專業內部事務的原有倫理準則進行修改, 強調工程師對社會的普遍責任。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評估指標;大土木;人才培養方案
1995年開始的住建部專業教育評估經過20年的不斷探索與完善,在自愿申請,評估嚴格的情況下,截止到2014年7月有78所高校通過了土木工程專業評估,覆蓋27個省、市、自治區的17所“985”高校、14所“211”高校、46所地方高校和1所軍隊院校。與傳統的“985”、“211”高校參與專業認證不同的是應用型本科學院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必須在專業指導委員會所指定的專業培養指標的最低要求控制下,體現一般性的指導意見。如何貫徹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體系中的7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67個觀測點,都亟待進行系統性創新。黑龍江工程學院作為教育部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61所高校之一,土木工程專業具有60年辦學經歷,為黑龍江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為順利通過教育部卓越計劃驗收和通過住建部專業認證申請,黑龍江工程學院積極開展工程教育專業建設,特別是以專業認證為契機,緊緊抓住如何構建專業認證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個關鍵問題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結合黑龍江工程學院的工科背景,秉承土木工程專業歷史積淀,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黑龍江工程學院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特色,即利用“大土木”的專業教育平臺,以滿足專業認證標準的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現實需求為目標導向,形成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按此專業建設理念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由于更加注重注冊工程師的基本訓練,更加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強化,更加注重大學生創新意識的訓練,更加注重吃苦耐勞的專業素質的教育,取得了“學生受益、家長滿意、社會認同”的人才培養效果,畢業生具有“上手快、能力強、能吃苦、留得住”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一、成果解決的主要教學問題
從“大土木”現實需求出發,參照專業認證標準,在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體系界定和培養目標定位的基礎上,著力解決了以下問題:(1)以需求為導向,在交通、建筑行業企業認知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從業范圍;(2)根據應用型本科類型學校社會需求的不同,將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進行了區別;(3)根據畢業生培養規格和畢業要求,優化了課程體系;(4)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突出實踐教學改革力度;(5)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對接;(6)打通第一、二、三課堂,全面實現評估體系中對創新意識的要求。
二、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一)以研透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以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文件為導向,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構建滿足專業認證最低標準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分析專業評估標準和中國注冊工程師的執業要求,確定了土木工程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確定了培養目標與課程要求的關聯矩陣、實現路徑,包括必備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管理以及質量評價等評估標準中指標體系觀察點的要求。借鑒目前已申請評估通過的78所高校的成功經驗,在遵循《專業規范》的框架下,構建了2010版、2013版滿足持續改進評估指標要求的具有應用型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以構建滿足行業企業執業要求課程體系為導向,促使專業教育適應行業企業需求,提升學生培養質量。課程體系滿足了專業辦學定位、培養目標、畢業生就業去向、工作崗位、未來發展等的要求,引導專業“大土木”寬口徑培養,拓寬了畢業生就業面,適應了注冊工程師執業需求,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得到教育界和工程界專家的認可,搭建了工程界與專業教育的平臺,推進了專業教育校企深度的合作,保障了專業教育改革與專業的發展,使學生培養符合行業企業執業要求。
(三)以保障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畢業要求為導向,進行“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平臺”的教學要素集成創新,升華精品課程,創新改進培養模式。開設《公路養護技術》等本專業領域新課程,完善課程體系,反映辦學特色;編寫《土木工程施工》等系列新教材,實現原創案例百分之百,以助于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開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改變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生為本”的“學”為主的翻轉式教學模式,升華精品課程教學效果;建立“工程導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為遞進式的畢業設計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平臺,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三、成果的創新點
在總體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土木工程專業經過幾次教學計劃的修訂,結合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形成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一個寬專相兼的個性化課程體系
充分考慮“寬口徑”的指導思想和我國目前企業缺乏專門化工程技術教育的現狀,在課程設置上,將“寬口徑”的大前提與專門化課程相結合,在課程類別涵蓋了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土木工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三大類,依托個性化的課程選修制度組合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以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較好的體現了“將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的辦學理念。
(二)兩個扎實的基礎課程平臺
構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和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兩個平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平臺由學校統一管理,選擇了人文、自然科學知識,設置了數學、物理學等課程;專業知識平臺以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為主體,力學包括了三大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等,土木工程學以結構、施工、經濟類課程為主體,要求專業知識平臺課程的教學內容面向土木工程專業各個領域,承接工科通識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為后續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三個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模塊課程群
2007年起,土木工程專業招收道路與橋梁工程、建筑工程、巖土與地下工程3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每個課程群課程的設置主要考慮了本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個性化需求,以保證該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同時設置了適量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深入學習和擴大知識面的需要。2010版教學計劃又進行了改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在主選方向以外,必須選修其他1~2個方向的2~3門專業方向核心課程,保證寬口徑培養。并增加了學生實訓和實習的比例,以培養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面向工程第一線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師。
(四)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確立了基本課程體系的前提下,為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課程與工程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性質確立了“四個內外結合”,即學校內外、專業內外、課堂內外、學期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校內外結合主要體現在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設置了必要的實習環節,將國家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要求納入專業課教學內容中;專業內外結合是為了拓展土木工程學生的知識面,將本專業的知識與整個社會科學、技術體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協調能力,如跨專業組合結構設計競賽小組,與建筑學專業同學共同進行畢業設計等。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覆蓋的課程面最廣,將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自主實驗、各種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等相結合;學期內外結合充分利用假期,開展各類課程的實踐性環節和社會實踐活動?!八膫€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學的空間與時間,同時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相應的學分,教師及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開發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使“培養應用性、卓越工程師”的辦學思想落到實處。
四、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經過一個培養方案4年循環的教學改革和探索,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改革的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一系列成果。
(一)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按《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的最低標準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吻合??紤]學校的辦學歷史、專業方向設置、師資的結構和水平、學生的基礎等實際情況完善了課程體系并以此制定教學計劃。
(二)課程體系的設計將課堂教學的組織、實踐環節的構成和創新訓練的構思等第一、第二、第三課堂所有教育環節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開放的、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通過優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核心課程群,以“點”帶“面”,進行了系列教材建設,編寫了《土木工程施工》等土木工程規劃教材,在3屆道橋卓越班教學中使用,各方面反映良好。
(四)根據以項目為牽引的課程體系架構的安排,將教學目標體現在“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特點上,在省級精品課程《橋梁工程》、校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中積極推進“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問題教學”,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校內外評價良好。
(五)改革的成效是通過將新的課程體系與2014年最新的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進行對比得出自評結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國際性。
(六)2010年以來,按此培養方案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累計獲得全國徐芝倫力學優秀學生獎1項;全國結構設計競賽優秀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8項;全國英語競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全國“TRIZ”杯大學生創新方法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東三省數學建模聯賽一等獎7項、二等獎15項;東北四省結構設計競賽賽區三等獎1項;黑龍江省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1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0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9項,黑龍江省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8項等等。良好的工程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為本科生積極參加重大科技和工程實踐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為東北寒冷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教育部評估中心[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8).
[2]住房城鄉建設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文件[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9).
(1)以需求為導向,在交通、建筑行業企業認知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從業范圍;
(2)根據應用型本科類型學校社會需求的不同,將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進行了區別;
(3)根據畢業生培養規格和畢業要求,優化了課程體系;
(4)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突出實踐教學改革力度;
(5)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6)打通第一、二、三課堂,全面實現評估體系中對創新意識的要求。
二、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一)以研透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以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文件為導向
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構建滿足專業認證最低標準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分析專業評估標準和中國注冊工程師的執業要求,確定了土木工程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確定了培養目標與課程要求的關聯矩陣、實現路徑,包括必備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管理以及質量評價等評估標準中指標體系觀察點的要求。借鑒目前已申請評估通過的78所高校的成功經驗,在遵循《專業規范》的框架下,構建了2010版、2013版滿足持續改進評估指標要求的具有應用型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以構建滿足行業企業執業要求課程體系為導向
促使專業教育適應行業企業需求,提升學生培養質量。課程體系滿足了專業辦學定位、培養目標、畢業生就業去向、工作崗位、未來發展等的要求,引導專業“大土木”寬口徑培養,拓寬了畢業生就業面,適應了注冊工程師執業需求,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得到教育界和工程界專家的認可,搭建了工程界與專業教育的平臺,推進了專業教育校企深度的合作,保障了專業教育改革與專業的發展,使學生培養符合行業企業執業要求。
(三)以保障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畢業要求為導向
進行“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平臺”的教學要素集成創新,升華精品課程,創新改進培養模式。開設《公路養護技術》等本專業領域新課程,完善課程體系,反映辦學特色;編寫《土木工程施工》等系列新教材,實現原創案例百分之百,以助于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開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改變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生為本”的“學”為主的翻轉式教學模式,升華精品課程教學效果;建立“工程導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為遞進式的畢業設計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平臺,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三、成果的創新點
在總體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土木工程專業經過幾次教學計劃的修訂,結合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形成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一個寬專相兼的個性化課程體系
充分考慮“寬口徑”的指導思想和我國目前企業缺乏專門化工程技術教育的現狀,在課程設置上,將“寬口徑”的大前提與專門化課程相結合,在課程類別涵蓋了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土木工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三大類,依托個性化的課程選修制度組合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以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較好的體現了“將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的辦學理念。
(二)兩個扎實的基礎課程平臺
構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和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兩個平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平臺由學校統一管理,選擇了人文、自然科學知識,設置了數學、物理學等課程;專業知識平臺以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為主體,力學包括了三大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等,土木工程學以結構、施工、經濟類課程為主體,要求專業知識平臺課程的教學內容面向土木工程專業各個領域,承接工科通識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為后續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三個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模塊課程群
2007年起,土木工程專業招收道路與橋梁工程、建筑工程、巖土與地下工程3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每個課程群課程的設置主要考慮了本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個性化需求,以保證該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同時設置了適量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深入學習和擴大知識面的需要。2010版教學計劃又進行了改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在主選方向以外,必須選修其他1~2個方向的2~3門專業方向核心課程,保證寬口徑培養。并增加了學生實訓和實習的比例,以培養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面向工程第一線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師。
(四)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確立了基本課程體系的前提下,為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課程與工程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性質確立了“四個內外結合”,即學校內外、專業內外、課堂內外、學期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校內外結合主要體現在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設置了必要的實習環節,將國家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要求納入專業課教學內容中;專業內外結合是為了拓展土木工程學生的知識面,將本專業的知識與整個社會科學、技術體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協調能力,如跨專業組合結構設計競賽小組,與建筑學專業同學共同進行畢業設計等。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覆蓋的課程面最廣,將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自主實驗、各種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等相結合;學期內外結合充分利用假期,開展各類課程的實踐性環節和社會實踐活動。“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學的空間與時間,同時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相應的學分,教師及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開發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使“培養應用性、卓越工程師”的辦學思想落到實處。
四、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經過一個培養方案4年循環的教學改革和探索,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改革的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一系列成果。
(一)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按《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的最低標準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吻合??紤]學校的辦學歷史、專業方向設置、師資的結構和水平、學生的基礎等實際情況完善了課程體系并以此制定教學計劃。
(二)課程體系的設計將課堂教學的組織、實踐環節的構成和創新訓練的構思等第一、第二、第三課堂所有教育環節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開放的、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通過優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核心課程群,以“點”帶“面”,進行了系列教材建設,編寫了《土木工程施工》等土木工程規劃教材,在3屆道橋卓越班教學中使用,各方面反映良好。
(四)根據以項目為牽引的課程體系架構的安排,將教學目標體現在“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特點上,在省級精品課程《橋梁工程》、校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中積極推進“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問題教學”,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校內外評價良好。
(五)改革的成效是通過將新的課程體系與2014年最新的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進行對比得出自評結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國際性。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現狀;發展
當前,中國正在從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宏大的基礎建設過程中,如何調整土木工程建設的腳步,使得土木工程建設出現可持續性發展的可能成為了建筑行業發展的重點內容。本文分析了我國土木工程發展現狀,對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力求通過理論研究實現土木工程建設的長遠發展。
1 土木工程發展現狀
1.1 環境保護問題
土木工程建設的發展需要有環境工作做為支持,只有在可持續性發展的環境支持下,土木工程建設才是成功的。目前,土木工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由于資源開發嚴重而導致的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基礎設施建設導致的綠地減少、水污染嚴重、工程噪音嚴重等。這些問題都屬于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一方面加大土木工程建設的力度,另一方又保持自然環境的穩定是當前土木工程發展的關鍵問題。1
1.2 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
土木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功能分類以建筑功能材料、墻體材料、建筑結構材料三類為主。在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這些建筑工程材料的作用十分重要,為了適應建筑需要,工程材料也在不斷的變革發展。例如:采用高強度鋼材的鋼柱,在整體穩定方面,極限應力δu與屈服強度fy的比值δu/fy(即整體穩定系數φ),要比普通強度鋼材鋼柱高很多。同時能夠減小構件尺寸和結構重量,相應地減少焊接工作量和焊接材料用量,減少各種涂層(防銹、防火等)的用量及其施工工作量,使得運輸安裝更加容易。
1.3 新資源利用
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這種垃圾的再次利用率較低,往往只能進行掩埋、取暖和鋪路,而且利用率有限,使得土木工程建設成為當前最大資源利用的消耗項目。受世界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影響,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能源問題屬于新的發展研究方向,對于土木工程建設來講為了利用新資源必須要對建設用料進行可重復利用的開拓,保證對建筑垃圾的控制和再利用就是對資源的節約。
2 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前景
2.1 高新技術下的可持續性發展
土木工程為了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空間必須要依靠高新技術,進行土木建筑結構的健康監測,實現其可持續發展。這里所指的健康檢測主要是指利用現場的無損傳感技術和結構系統的特性分析包括結構的響應,以達到檢測結構損傷或退化的一些變化。理想的健康監測與損傷檢測方法應能在結構損傷出現的較早時期發現損傷,在傳感器精度允許的情況下確定損傷的位置,估計損傷的程度,并預測出結構的未來穩定性。這種高新技術為土木工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遠景,例如:紅外熱像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無損檢測技術,具有非接觸、大面積、響應快、測試精度高等優點,目前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最初的建筑物外墻的檢測,到建筑節能,從路面混凝土工程、受損混凝土檢測到加固工程中,都有應用。紅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目前可以認為是在土木工程領域最有前景的無損檢測技術。
2.2 資源再利用下的可持續性發展
土木工程活動是人類作用于自然生態環境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工程材料的生產與使用、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及報廢后的拆除等過程均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不斷產生廢棄物,這些問題都將對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影響。為了實現土木工程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要實現資源的再利用,一方面減少垃圾維護,另一方面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建設更為理想的低碳土木建設。各種工業廢渣與副產物、建筑垃圾等在水泥、混凝土、墻體材料、陶瓷、磚瓦等產業中的無害化、資源化再利用技術的發展,顯著提升建材行業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綠化,在夏季有效降低灰磚墻表面溫度,從而減少空調的使用量;可以使用節能保溫型的多孔磚或復合墻體作為墻體材料,達到冬季保溫隔熱的作用;還可以太陽能、地下熱能等新能源,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用量的減少。在這方面我國的建筑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南方科技大學在建設中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轉化為多種綠色再生建材產品取得成功,這也是國內首例建筑垃圾處理制造綠色建材再利用項目。經測算,南方科大建筑廢棄物采用現場處理的方法,可節約土地資源約6公頃,按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轉化率90%計算,減少天然砂石原料消耗60萬立方米。從這些方面研究來看,土木工程的可持續性發展已經指日可待。2
2.3 人力資源下的可持續性發展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沒有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取得一流的成果。建材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需要高層次專業人才。重視人才才能開闊視野形成全面的土木建筑工程開發和可持續性發展探索。對于土木工程建筑的人才來講除了要具備專業建筑知識之外,還必須是綜合性的建筑設計施工人才。具體來講,土木建筑人才應該包括這樣幾方面的綜合才能:(1)專業知識、包括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學的相關知識、建筑工具表達知識、社會科學類經濟和自然界可持續發展管理的相關知識。(2)管理交流能力。對土木建筑而言必須要考慮到其與土木建設有關系的相關知識內容,例如:對建筑行業內的法律有一定了解,對環境、交通等知識有所涉獵,同時要有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夠對本專業的管理知識與一定的掌握。(3)科學技術的研究能力。科學技術的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本專業的研究能力和非專業的研究能力。首先要對本專業的工程前沿科學有探索精神,能夠利用多種方法進行前沿知識的探索,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調整土木工程建設發展的技術規劃和發展要求。(4)工程實踐能力。土木工程建設屬于實踐工作內容,綜合性人才必須要對土木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等問題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夠在國內外的競爭過程中依靠技術力量獲得成功。(5)人文素質。綜合能力需要有人文素養做指導,要認清土木工程建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科學的認識,善用調整發展眼光,具備科學探索和開拓精神,并具有集體合作能力。
2.4 生態建材下的可持續性發展
建筑材料作為能耗高,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的工業產業,在改善人居住環境的同時,對人類的環境污染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如何減輕建筑材料的環境負荷,實現建筑材料的生態化,是建筑材料可持續發展的中長期目標。生態建材的引入使得建筑材料生態化發展成為可能,同時又滿足了基礎建設發展的需要,滿足了建筑市場對資源消耗的需求。生態建筑材料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夠節約資源和能源;其次是減少環境污染,避免溫室效應與臭氧層的破壞;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環利用。例如:抗菌建材、空氣凈化建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粉塵污染,礦渣巖石的放射性污染、化學建材的化學污染。水泥和墻體材料等土木建筑材料工業向生態環保型產業轉型發展將重塑建材產業的社會形象,提升土木工程建設在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定位。
綜上所述,要實現我國土木工程的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要重視高新技術、生態建材的應用,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和人力資源的能動性,全面實現舉世矚目的中國土木工程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學習
一、學習背景和專業現狀
1.學習背景
土木工程目前是我國諸多學校開辟的一個熱門專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加快,本專業幾十年來熱度不減,一直屬于比較熱門的專業之一。作為一門國際性的專業,本專業對英語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很多開放型和國際性的大公司,對于土木人才的語言能力和專業水平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擁有眾多優秀的國際化通用土木人才是眾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基礎條件和必須要求。
2.專業現狀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目前我國大學生英語的水平普遍不高,雖然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或者大學階段努力學習英語,但是還是難以達到國家對本科生大學英語的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的英語學習一般分為:大一、大二為基礎英語;大三、大四為專業英語。很多學生在基礎英語階段學習英語就特別吃力,后來在專業英語學習上,下了很大工夫,但是還是難以達到專業水平的要求。另外,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認識也不足。
(2)教材種類少。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是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作為國際性專業,在國外發展歷史悠久,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教材或材料原文作者的母語是英語,這些教材實際上就是選用國外原版專業書。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材國內公開出版的很少,國外教材沒有結合中國學生的具體情況而編寫,內容陳舊單一,難度深淺不一。文章編排上死板,注解只有專業詞匯的中文意思,沒有結合諸如語法、翻譯技巧和句型等方面的講解??梢赃@么說,目前市面上比較難找到將基礎英語、專業英語和學生實際學情結合的教材。學校和學生選擇的余地太少。
(3)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這里所說的專業知識是指土木工程這個專業的專業知識。專業英語是學生在大學就讀中后期學習專業知識的工具。專業英語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專業知識的獲取。對于本專業的學生來說,他是否能讀懂教材或者本行業課外輔導材料上的知識,是與他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密切相關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基本在大三伊始開設,與絕大部分專業課程開設是同步的。但是,此時學生的專業知識嚴重不足,而從內容上專業英語有些超前,這樣嚴重影響學生對專業術語和文獻內容的理解。
(4)師資力量亟待加強。專業英語的教學不但要求英語教師具備很高的本專業知識,而且在英語的聽說讀寫方面扎實。土木工程專業色彩很強,很多學校配備了英語水平較高的老師任教,雖然這些老師對專業內容有較好的掌握,對專業文獻的理解和掌握比較出色,但是在口語教學或教法研究上不如基礎英語教師。
二、專業英語學習成效提高措施和方法
1.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很多大型土木工程企業走向世界,在國外承攬了大量的基礎工程,這些項目急需掌握專業外語的人才。根據歷年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應聘這類公司的狀況來看,很多同學就是因為專業外語欠缺,專業技術能力弱而喪失了很好的就業機會。對于目前在讀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來說,端正學習態度是學習好專業英語的基礎,改進學習方法是學好專業的條件。對于每個本專業的學生來說,激發自己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充分認識到學習專業英語的使命和必要性,認真構建好學習專業英語的良好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2.重視專業教材建設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英語教材基本以專業文獻為主,很多學校的任教老師上專業英語課程時候選用的就是科普性專業文章或報刊選讀。筆者建議:鼓勵高校自編專業英語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結合涉及有關本專業的新聞案例、合同、標書等植入其中,專業知識要結合具體案例。編排要實現廣泛性、實用性和綜合性等特性。
3.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特強的專業,對于知識基礎要求高。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有些已畢業的同學就曾經提醒過:理論力學的知識在后續專業課中用的比較少且逐漸退化,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用的比較多,且逐步加深。在其他課程中,很多人不太重視《彈性力學》,因為是選修課。其實在筆者個人看來,彈性力學可以說是結構工程師的力學必須課。
大學四年,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時間其實還是非常短暫的。本專業從大二開始接觸專業基礎課,到大四畢業設計,對于專業知識的接觸其實只有兩年多,而該門課程主要涵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測量學、房屋建筑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市政工程、建筑和結構力學、建筑與管理工程、橋梁與道路工程、地基基礎、港口工程等。有這么多課程,學習的內容繁多且學習壓力大。以前很多人還認為土木工程是傳統學科,可隨著經濟發展和整個大環境的改善,專業系統高度發展,技術也發生日新月異的巨變,新的規范和制度也與時俱進地提上議程。這就要求我們學生不但要學好基礎知識,還要有涉獵前沿知識的意識和思想,要有終身學習追求和意識。
4.提高專業教師素質,完善培養制度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與低與教師的素質和方法的優劣分不開,一名優秀的教師,他可以憑借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巧、先進的手段以及個人的魅力征服課堂上的每個學生。他那演說家的氣場把知識就如磁性一樣吸附到學生腦袋里。從學校層面來說,重視專業教師的專業學習和繼續教育是教學生產力持續提高的保障,優秀的教師是整個學校教學質量穩定的必要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深厚的英語專業知識功底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專業英語教師的必備素質。專業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在不斷學習提高英語專業水平的同時,還要把握國內外土木工程最新技術的發展,學校要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國內外學術會議,教師自身也要主動利用信息社會信息共享的條件,自主參與英語教學方法培訓班、研討班等。
學校要高舉人才戰略旗幟,落實人才戰略路線圖,加快“雙師型”人才吸收和培養步伐。在學校制度層面,專業英語教師的培訓管理制度要健全。定期和不定期組織英語教師去土木工程專業對口企業參與實踐活動,有條件和有計劃地組織英語教師在校企合作對口單位去掛職鍛煉,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另外,學校還要建立一整套專業英語教師考核制度,考核不能流于形式,要對過程進行監控,對培訓單位要進行回訪,真正打造一支專業技能強,實踐水平高的專業英語教師隊伍。
以上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探討了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英語學習效率提高的幾個方面。從目前國內的大背景出發,深入分析了本專業學習的現狀。并試圖從學習興趣和方法,教材和專業知識的獲取以及專業英語教師素質提高和培養制度等方面著手,給學習者和教學者提供一些淺拙的思路和建議。專業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努力付出并持之以恒,定當在本專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順,走得更遠。(本文作者系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土木工程系學生)
參考文獻:
[1] 周 奇,朱林菲.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4(1).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 施工實習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241-01
施工實習作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階段最關鍵的環節,是該專業學生書本理論與工作實際結合的實踐過程。在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結束了校內的基礎課以及專業課學習的前提下,通過進入施工現場進行實習,切實了解土木工程的項目設計、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以及工程監理等方面實踐技術,讓已獲得的理論知識有機會和真正的實踐結合到一起,開拓視野,增加學生的專業感性經驗,培養其獨立發現問題并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接受實踐的考驗,提前適應畢業后的職業需求。
一、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施工實習階段面臨的問題
就工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施工實習工作來說,大多數會安排在畢業前一年的某個期末,在實踐中普遍面臨到一些問題:
首先,實習單位的聯系方面難度較大。因為土木工程對于項目進度、工程質量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多數項目施工企業接收學生實習的意愿并不強烈,接收度不高,一方面怕由于配合學生實習而延緩了工程的施工進度,無法按期交工;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現場狀況頻發,學生經驗不足,擔心安全事故的出現。
其次,是實習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當前國內工科院校分配于工程施工實習的費用比例 過小,再加上學生之間經濟實力差別較大,因此進行實習地點實習單位的選擇時會面臨到非常大的局限;不同的實習單位提供的實習內容、實習條件相差太多,導致各學生的實綱差別也很大,施工實習的預期效果較難達到。
最后,還有實習地點分配過多的問題。由于土木工程涉及的范圍比較大,因此指導老師往往要面臨嚴重的交通不便問題,而且負責學生實習指導的施工人員本身又有專門負責的事務,無法充分投入到學生施工實習的指導中,當學生在施工實習遇到問題時就無法及時從學校指導教師以及實習單位施工人員得到答案。
二、改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施工實習狀況的意見
鑒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施工實習階段面臨到諸多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加以改善:
(一)學校調整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時間
鑒于學校的實習時間安排需要更加合理化,比如將為期不到一個月的實習延長到兩個月,提高學生接觸實踐的時間,給他們更多接觸各種工程施工難題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實習效果。當然學校也可以在不影響當前教學計劃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假期時間利用起來。
(二)對于學生施工實習的組織模式應當科學選擇
在實習實踐中,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采取的組織模式有集中與分散式兩種。筆者認為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使用。
集中式實習指的是由校方對需要實習的學生進行集中安排。也就是實習指導老師在對一些實習工地進行精心挑選的前提下,對于諸如爬升模板施工等復雜性比較強的施工現場,老師可以對學生開展現場教學,此外也可以請實習企業內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工程師結合已有的工程項目案例,為學生講述怎樣將所學到的專業理論運用到施工現場問題的解決上。
(三)學校可以加大學生施工實習基地的構建
對于學生施工實習來說,校內外基地完善的科學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實習的效果。學校應當一方面建立起學校附近的校內實習基地,一方面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的聯系與確定力度。
土木類工程項目的施工時間一般進行得都會比較長,較短時間的實習期所需要的教材以及專業案例,學校并不能完全依賴校外工程企業全部提供,而應當以學校為主體自行制定一個方案。
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時,可能會牽涉到許多方面,比如學生交通、學生住宿、施工企業實習管理、學生安全以及現場指導等等,所以落實了充足的實習經費之后,還需要做好施工項目實習安排以及接收企業實習管理和現場指導的落實工作,而且校方最好與施工項目企業進行橫向聯系,商討在該處構建起長期性或者流動性的校外學生實習基地。
結束語
在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施工實習階段,要保證實習效果,就必須加大工程實習體系的完善力度,同時強化教師責任心、學生實習主動性以及施工企業的充分配合,以便保證學生在實習階段可以真正提高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管理;重要性;方法
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technical data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uture work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delivered for use, 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roject quality and acceptance, therefore, it must be fully and truly record, intact properly preserved, to play a proper role for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on the existence of civil engineering data management issues, the importance and concrete method are explained.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 importance; method
中圖分類號:TU71
隨著國家對基礎工程建設投入的加大,建筑施工的施工質量和工程安全意識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加強對工程技術資料的管理非常必要。工程技術資料是工程施工過程的最原始的資料記錄,也是反映工程質量的憑證。
1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管理的重要性
1.1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是施工單位綜合管理水平的體現
工程的技術資料,反映的是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材料,客觀反映了施工的具體過程,是施工單位取得的直接成果,它和工程主體的完成一樣重要,對于工程的整體構建和完成及最后工程質量的評定有著重要作用,集中反映了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
1.2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是工程建設過程的真實記錄
施工的技術資料包括了在施工過程中測量和收集到的各類信息。有文字、圖紙、聲音圖像等,這些歷史記錄,真實反映了工程建設的全部過程。對于工程的基礎、質量和驗收等方面都有直接的作用,是工程實施的最原始、最基礎的資料。
1.3 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是工程后續管理的依據
工程在完成之后還有一系列的后續管理工作。由于環境變化或者人們使用的原因,工程可能會出現一些設計和施工的質量問題,由此就需要對工程進行管理和修繕等。而土木工程的技術資料就是進行這些后續工作的總的依據,根據技術資料才能弄清工程的整體構建和當初具體的施工方案,才能為后續的管理和修繕工作提供幫助,否則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
1.4 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是建筑企業的內部財富
土木工程的技術資料是一個土木工程從開始設計到竣工交付及評定內容等全部的資料??梢约蟹从吵鲆粋€建筑企業的管理、技術和水平,能為員工提供工程技術和經驗上的交流和參考,對其他的土木工程起到借鑒和指導的作用,是企業內部的寶貴財富。如果能形成系統全面的資料庫,那將會給建筑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
2 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資料的測量數據不齊全,利用率不夠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測量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任何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都應該經過初測、復測和竣工測量。施工測量應該包括各個層次、各個部分和各個位置的全面測量,但是現階段的很多土木工程的資料測量記錄不全面、不規范,根本達不到標準。另外,對資料的利用率也不夠。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問題,沒有及時利用原有的資料;在工程完成后質量出現了問題的話,一般也只是找施工單位了解情況,沒有去查詢工程的資料記錄,沒有發揮資料的作用。
2.2 原材料試驗取樣缺乏代表性
在我國現行的標準與試驗規程中,對原材料試驗的取樣方法、取樣代表數量、取樣頻率等均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因為試驗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或施工單位為了整理資料方便,或施工單位為了經濟利益的考慮,使得試驗中取樣缺乏代表性,取樣頻率不足,代表數量不確切的現象頻繁出現,所以試驗結果不能較全面的反映工程的實際情況,有可能使某些本不合格的材料因漏檢而應用于工程中,給工程種下質量隱患。
2.3 資料編制不夠規范、不夠真實
資料的真實性是土木工程質量和安全的保障,因此也必須要保證資料的規范性。在現在土木工程的技術資料管理中,經常會出現文字不規范或者內容不清晰不明確;資料的制作和工程的進度不同步;資料缺失保存不善和未進行編制等情況。甚至,有些單位所制作的資料只是完美的數據,和具體的施工過程根本不相符。這些問題都反映出了在工程施工中資料編制的不規范和不真實,一旦按這些資料進行施工,將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2.4 施工資料縱、橫向不交圈
施工資料是一項管理和技術并重,執行和實踐交叉的跨工種的綜合性工作。施工資料的編制與整理人員包括項目工程師、質檢員、技術員、資料員、材料員、試驗員、工長等。因每人只負責其中某一部分的整理工作,假若缺乏交流或不嚴格按現場施工進度同步進行,施工資料的縱向(指某人整理的某部分資料) ,特別是施工資料的橫向(指各工種間的施工資料)就很難交圈吻合。
2.5 相關的管理和制度落實不到位
對工程進行監督和質量審查的相關部門的管理不到位。每年要進行監督和管理的土木工程很多,現有的政府專門管理的人員在人數和專業上都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再加上出現的一些不作為的情況,對工程的監督管理就更沒有落到實處了。而在施工單位這方面,對于技術資料,沒有真正認識到其重要性,忽視了對資料的管理,沒有形成系統化,也沒有相應的懲罰制度和監督制度。
3 改善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管理的方法
3.1 增強工程技術資料的管理意識
對于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的管理首先要在意識上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技術資料的管理關系到施工單位、負責管理的工作人員、業主單位和監督管理等部門,所以對于技術資料的管理意識,也要從這些方面加強。施工單位要做好技術資料管理的制度完善等工作,高度重視技術資料管理,為有效管理創造條件;工作人員要提高專業素質和富有責任心,把技術資料的管理做到全面科學的管理;業主單位和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技術資料管理工作的參與和監督,積極配合施工單位完成對技術資料的整理和完成。
3.2完善工程技術資料管理的制度
對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技術資料管理要求,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也做出明確的規定。對于資料管理的流程、資料內容、存檔辦法和依據內容等都全面的規定并執行。相關監督管理單位也要執行相應的制度,對技術資料的管理工作定期檢查,及時歸檔,并派專門專業的人員負責技術資料的整編,確保技術資料管理的安全性和全面性。
3.3 確保工程技術資料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真實性是技術資料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實性的技術資料會把人引入誤區,給土木工程帶來質量安全上的問題。所以在技術資料的管理上一定要做到及時記錄,不能對工程的原始記錄造假。技術資料的記錄一定要和工程的實際進度相一致,對工程的進程狀態進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工程所用到材料和配件由于經過不同廠家的生產銷售的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所以在做資料記錄的時候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調查,在材料和配件的質量和運送過程都要做到真實、及時地記錄,確保資料整理的全面性和連貫性。
3.4 提高工程技術資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職業道德
加強對技術資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通過組織學習,加強工作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管理水平,形成一支技術資料管理的專業隊伍,提高技術資料管理的水平。另外,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盡心盡力,負責認真,并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關于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管理的規范和制度。
3.5 加強各方的聯系和溝通
這里主要說的是要加強同業主和監督管理等單位的聯系和溝通。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有很多資料都需要業主或是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和簽字,所以施工單位和業主及監理單位必須進行有效的聯系和溝通。對于各種表格的填寫,各方要經過溝通確定后正確地填寫,避免因為缺乏溝通導致資料填寫和記錄的不正確而出現返工;對于資料的具體內容,各方也應該通過溝通和研討,讓工程技術資料得以用最好的形式記錄和保存。
4 結語
土木工程資料是工程施工的真實記錄,對整個工程來說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做到全面真實的記錄,完好妥善的保存,為土木工程建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增豪,陳劍.淺議如何做好土木工程技術資料收集和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2,(14):48.
[2]陳梅芳.土木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究[J].建筑設計管理,201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