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15:31: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行業的工作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9-0125-02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經濟結構也逐漸復雜多變,而會計行業作為企業經濟活動與市場進行聯系的最關鍵紐帶,將對企業發展以及整個市場經濟活動都帶來很大的影響。會計行業的舞弊、詐騙以及審計失敗等問題的出現,直接反映了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尤其是在經濟利益面前很容易喪失職業道德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從而導致整個社會逐步降低了對會計的信任程度。現主要從會計行業的會計人員監督管理問題進行分析。
一、會計行業中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狀分析
(一)會計行業市場秩序缺乏規范性和統一性
目前,隨著會計行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快速發展,會計行業所應有的市場秩序也始終存在著缺陷和問題,導致會計人員的會計職能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發揮。很多企業受制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在對會計人員的招聘和薪資待遇上所使用的方式始終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延續,這種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為部分會計人員進行舞弊造假行為提供了有利機會,最終導致會計人員將賬目做的模糊不清甚至是企業資金管理混亂,使得企業所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能正常體現。同時,企業在信息管理系統方面還有很多漏洞和不足,尤其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對會計人員的工作進行獎懲的有關制度問題,始終沒有可具體實施的方式應用到實際對會計的管理中去。這些都為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提供了很多弄虛作假的可乘之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二)會計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素質
在我國眾多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使得部分會計人員為了圖謀個人利益,做出不符合規范的虛假賬目等違法行為,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在部分大型企業中,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很大且所涉及的會計內容多而雜,這導致會計人員的心理狀態缺乏積極正確的工作態度,對其工作內容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正確、有效的處理完成,特別是企業中就職時間較長的老會計人員,其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受制于過去傳統老式的財務管理形式,對新型的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現代財務管理內容不熟悉也不愿意接受,這給會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很多麻煩和問題。
(三)對會計人員及工作內容缺乏監督管理
企業的會計人員受制于企業進行管理,與政府財政部門之間沒有直接利益上的關聯,這使得政府相關監督管理部門不能對企業的財政信息內容進行直接的監督和管理。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其工作內容是以為企業自身服務為核心,因此財務部門本身不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時企業年終所進行的年報審計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會計事務所完成,來對整個企業進行賬目的管理和匯總,而并沒有對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內容進行監督和管理。所以針對企業會計人員所對應的外部監督實際上只是一個空殼,并沒有實質的監管部門。這使得企業還是無法避免會計人員在財務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財務造假或者徇私舞弊的違法行為。
(四)政府及社會的監督力度不夠
在最新的《會計法》中提出了“三位一體”的監督模式,包括了單位內部監督、國家監督以及社會監督。但現實會計行業中,國家政府相關監督部門沒有正常履行監督責任的同時,社會監督也沒有按照預期目標和要求進行。我國所實行的監督方式是通過注冊會計師對上市企業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進行單獨審計,因此社會監督的作用力是直接來自于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和執業人員對會計行業監管的客觀、公正公平程度決定。但目前注冊會計師所具有的監督力量,也存在其內部人員素質的偏差、會計執業的標準不一、國家體制的約束以及執業環境的惡劣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監督力度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同時我國本身所具有的注冊會計師行業缺乏行業發展基礎,所以導致整個會計行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另外,作為通過法律法規進行監督管理的政府部門,隨著我國改革進程的加快,制度的延后性也為政府在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方面帶來了很多障礙和困難。國家現有的很多關于會計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存在很多不完善甚至落后的狀況,使得政府相關部門在依法執行對會計監督工作中并沒有充分發揮效力,也沒有專門針對會計全面而落實的責任追究制度,出現部門之間的職能責任混亂不清同時也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等問題,最終導致對會計監督管理職能的弱化。
二、會計行業出現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國家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在對會計行業的會計人員出現違反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時,沒有切實的針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處罰制度可以實施遵循,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也沒有實際的可操作性,我國現有的會計準則、制度和有關會計規范存在著滯后性以及矛盾性,這導致在處理會計職業道德問題過程中,沒有制度可循,沒有法律可依,影響了整個會計職業道德的標準和實施。
(二)現代企業制度兩權分離,導致信息不對稱
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經營者和投資者沒有相互融合,投資者一般不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去,因此對公司的財務賬目以及公司資金的情況都沒有全面的了解和知悉,這種經營者和投資者兩權分離的狀況為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弄虛作假的非法行為提供了謀取利益的有利機會。
三、會計行業及會計人員的監管對策
(一)加強并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管理體系
通過對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從而提高會計財務工作的真實可信,同時也保證了會計人員能夠高效率、高質量為公司完成財務相關工作。內部會計監督管理職能需要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企業的決策要與會計信息進行密切的關聯,其次是企業要建立并執行財務部門通過真實可信的財務信息內容來贏得社會的信任。企業要采取一定的約束和激勵制度,來建立起會計人員對企業財務工作的高度責任心。而這種約束與激勵制度的平衡把握,是需要在有全面而有效的約束機制建立的條件下,來對會計人員實施可行性的獎勵制度,從而激勵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相關標準,對企業內部的治理方式和管理結構要充分考慮市場狀況以及企業發展,根據市場的變化波動能夠感受到對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作出判斷,以此來降低政府在對會計行業以及會計人員進行監督管理的社會成本。另外,建立健全企業監事會對會計部門的監督管理條例,并與時俱進的引進適合企業經營的董事制度,讓董事提出適合整個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以及對企業內部重大問題的解決,從而對整個企業的治理監督結構達到完善和平衡。
(二)會計行業市場秩序的完善
為了給會計行業市場建立一個健康、積極且按法律法規行事的環境,必須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利用政府職能確保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及完善,并在政府的監督管理下確保各個會計管理制度能夠依法有序的實施運行,并建立會計信息的共享機制,來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另外,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企業發展的狀況建立相適應的會計管理體系,從而確保企業能夠在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下得到健康、穩定發展。在制定企業會計管理內容中,要促使會計從業人員從傳統的會計觀念中掙脫出來,接受新興現代會計職責和要求。最后,政府部門要與社會其他部門建立監督合作關系,共同為企業的財政部門的會計工作起到監督與管理的作用。
(三)提高整個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
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對整個會計行業秩序的建立有著直接的關系。這要求必須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綜合能力素質方面的培養和提升,加強對其工作監督的力度。作為會計從業人員,首先必須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包括會計、稅法、經濟法等多種有關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并對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內容有所了解和認識,并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條件下,學會把計算機技術運用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去。并在進行會計人才考核過程中,注意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測試和考核,定期通過開展會計人員的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素質能力的綜合培訓工作,來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同時作為企業,應該為企業財務部門創建一個良好的會計監管環境,通過建立相關的激勵鼓勵制度來促進員工財務工作的相互監督和相互提高,從而對整個企業會計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作用。
(四)完善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能夠有效對企業內部的會計違規違法行為起到約束和遏制的作用。通過國家相關會計法律法規完善建立的同時,相應的也通過建立會計指標評價體系,把所有的企業根據不同的經營類別進行分類區分,并對各個企業所有的會計信息進行披露,不斷建立并形成企業披露制度。而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之前,要符合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和標準,不能完全從投資者的主觀立場進行,要對公眾利益的信息需求做參考,信息披露之后,要將其及時傳送到企業員工和相關利益群體中去,通過這種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監督管理力度,為企業的財務工作提供健康有序的環境。
(五)建立并加強社會監督的管理體系
為了給會計行業創造更加健康、有序的會計從業環境,建立社會監督的信息系統成為當前最為迫切的問題。通過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引起社會人群對會計行業的關注,從而建立社會力量對會計人員的監督管理意識。在新媒體大力發展的當下,可以通過行業網站和各種新媒體來對企業的會計行為進行有力的監督管理,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更加謹慎小心,按照規范依法行事,提高并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關鍵詞:稅收制度 建筑企業 會計核算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筑行業在近年來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建筑行業中,會計核算是一項重要的內容,為了適應現行的稅收制度的發展,需要不斷改進建筑行業的會計核算工作。
一、會計核算的內容
加強對現代建筑行業的會計管理,必須要了解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說,可以將會計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建筑施工核算、支出與收入賬目核算和建筑工程結算核算。在現行稅收制度下,要根據財務會計的固有職能和會計組織,進行準確的會計核算。能夠完成這兩項主要的核算內容,財務會計的核算才能夠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具體分為以下兩點:
(一)建筑施工核算主要包括的是將建筑行業的預算成本和實際的施工成本進行會計核算
其中包括兩個主要的內容:一個是工程施工預算成本,在建筑工程進入設計階段時,能夠將整個工程的成本做一個全面的統籌。另一個是實際的施工成本,主要核算建筑工程項目實際發生的成本,并計算出核算之后的毛利。將這兩個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才能夠將整個建筑項目的盈利和虧損做一個全面的核查,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對機械作業的核算是衡量施工過程中使用各種施工機械時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的一個關鍵部分,需要進行更詳細的明細核算。
(二)支出與收入賬目核算是建筑企業會計核算中最復雜的內容
支出的賬目,包括購料款、分包款、質保金和暫估應付款等明細科目,涉及到分包單位和建筑企業的利益平衡。收入賬目包括三項內容:應收工程款、應收質保金和應收銷貨款的明細科目。建筑行業的支出和收入賬目能夠將整個建筑工程的運營直觀地表達出來,便于建筑企業進行投資的調整,提高經濟效益。
二、會計核算的特點
建筑行業的財務會計主要是為建立一整套從建筑設計到施工完成全過程的相關信息系統服務的,它是進行會計信息的加工、整理、輸出和記錄的程序規范。
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主要分為集中和獨立的兩部分會計核算項目。建筑行業的會計既有一般會計的特點,也有建筑行業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在建筑工程過程當中的材料不是按照實際發生的材料成本進行計算的,而是一個整體的實際材料的核算過程。建筑行業的會計核算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用分級核算法對每項工程成本進行核算
建筑行業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工程施工的流動性大,采用分級的核算辦法是比較有效的核算方法,能夠結合建筑行業的施工過程當中的分散特點,不僅可以避免由于工程的流動性過大造成統一核算的耗時費力的缺點,而且能夠確保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二)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不具備可比性
建筑行業的材料一般具有很強的單件性,比較常見的是使用訂單法來進行各項工程的成本核算,在同類的工程當中,是不具備可比性的。
(三)建筑企業的的會計核算要關注支出和收入的核算
建筑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具有很長的周期性。需要始終關注支出和收入的核算,才能夠將整個建筑周期內項目的運行情況表現出來,為建筑企業進行一個合理的調整提供一個參考。
(四)建筑行業的會計核算要協調相關方面的利益
建筑工程的建設當中,除了建筑企業的主體地位之外,還有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分包單位等重要的部門,建筑工程投資大、周期長,協調相關部門的利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衡量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三、現行稅收制度與會計核算
建筑企業在當今經濟社會中是一個重要的行業,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產業,進行會計核算是很重要的。 建筑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關系到很多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會計核算包含很多的內容,能夠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相關的產權變更信息以及產權交易的信息,能夠達到對建筑行業的信息監督,為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產權的明晰、保護起到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適應現行稅收制度的發展,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具體來說,現行的稅收對建筑行業的會計核算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
(1)使用發票來確定收入和成本關系?,F行的稅收制度更加強調的是賬目憑證的完備。開具發票是能夠將建筑工程的收入和成本進行一個科學反映的重要方面,然后按照總成本的計算方式進行最后的成本結算。
(2)控制會計核算中的管理成本,選擇恰當的會計核算方式,能夠避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復性,進行成本的控制,推進建筑行業會計核算工作更加科學的發展。
(3)建筑工程款結算核算。工程款結算是依據合同的程序進行的,在工程完成之后,向有關的發包方開具工程價款結算賬單,進行工程價款的結算辦理。在這項工作完成之后,能夠進行工程項目收支的對沖結算,得到最后的建筑工程賬目盈虧信息。這三個方面的核算是始終貫穿于整個建筑工程的建設過程之中,構成現行稅收制度下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體系。
四、結束語
在現行稅收制度下,建筑企業會計核算要始終關注會計主體的核算內容和國家稅收政策的協調統一,依據會計核算的內容和特點,通過采用正確的會計核算方法將建筑企業的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時準確的反映出來,以便于建筑企業進行投資的調整,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唐靜.現行稅收制度下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研究[J]財會界.2009.05
[2]萬 簫.建筑企業會計管理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22)
【關鍵詞】優勢 機遇 劣勢 威脅
高職教育的發展已經從外延擴張向注重內涵建設方面發展,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專業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最重要的基礎建設,是學校辦學思想和辦學思路的具體落實,也是生存發展的關鍵。本文采用調查問卷方式,運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會計專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為制定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思路。
一、會計專業優勢分析
(一)行業風險低
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需要財會人員來保證正常的運營,可以說財會人員是企業核心人員,是機構運轉的關鍵角色。如財務核算體系,或企業審計工作,都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企業只有把財會部門作為企業戰略實施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發展。同時,財會行業相對特殊,企業不可能經常更換財會人員,因此,財會人員的流動性相對較小,職業風險也較低。
從宏觀來看,會計行業發展已趨于成熟,各類相關的行業法律法規也較健全。財政部提出用十年時間打造高端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會計人才隊伍。這給出一個信號,財會專業是國家重點推動的行業。
(二)人才需求大
長期以來,會計行業是對人才需求較大的領域,然而我國缺乏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整個行業需要大量會計人才。每年,會計專業畢業生只能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由非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填補。
我們于2015年對40家企業進行調研,共發放問卷40份,收回問卷40份,有效問卷30份。
調研結果如表(1)(2)所示。
從調查結果看,民營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較大。
從調查結果看,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中小企業數量較大,占調查總量的80%;在調查的30家企業中,有會計需求的企業28家,沒有需求的2家。在有會計人才需求的企業中,小微企業占75%,小微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量也較大。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對學歷的關注度并不高,只有5家企業要求本科畢業,而其余25家只要求專科學歷。企業更為關注的是會計核算技能以及是否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這兩項指標30家企業都高度關注,關注程度為100%。此外,對稅務會計處理與納稅申報關注度較高,有25家企業對這個指標有要求,關注程度83.33%,可見培養有專業實踐技能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更是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的體現。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從2015年春季不同職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來看,銷售業務、行政/后勤/文秘、銷售管理職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財務/審計/稅務職業對人才的需求占第四位。
(三)職業遠景廣闊
財會專業人員是各行業的必需人才,既是企業的后援支持,又是企業運營的關鍵。據獵頭公司統計,從財會部門晉升為公司核心領導層人員的概率要比其他部分高出10%。近年來,由于企業越來越認識到財會部門的重要性,CFO(首席財務官)逐漸成為人才需求熱點。企業財務人員已從傳統意義上的“記賬先生”成為參與企業戰略決策的高管。
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不能滿足未來行業的需求。成為高端的注冊會計師,則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扎實的業務知識,將成為未來職業道路的基石。金融行業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法務會計是會計行業中的新興職業,是未來會計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四)薪酬逐年上升
從2015年各行業薪酬水平分布情況看,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高居榜首,其次是中介服務業;再次是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ヂ摼W/電子商務行業月薪的增長,得益于行業前景看好,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職位機會不斷增加的現實。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行業工作壓力巨大但待遇優厚。中介服務行業雖然不受求職者青睞,位居最冷門行業排行榜第二位,但其薪酬水平卻高居行業榜單第二位。
智聯招聘專家認為,冷門行業并不意味著低回報,求職者在選擇工作時應持理性態度,冷門職業往往競爭較少,如回報較高,可適當考慮。在2015年十大高薪行業中,財會行業位居第三;而且薪酬逐年呈上升趨勢。
二、會計專業劣勢與威脅分析
(一)職位競爭壓力大
由于會計/審計類崗位因報酬優厚,職業地位相對較高,對求職者的吸引力也較大,導致職位競爭壓力較大。
數據顯示,從各行業的競爭指數看,會計/審計行業競爭指數最高,達到63.0,其次是電氣/電力/水利行業,競爭指數為46.8,再次是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競爭指數為46.5??傮w來看,與國有企業相關的行業占據了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前列,位居前三位的電氣/電力/水利和石油/石化/化工行業,因行業特性多為國有企業或壟斷行業。這些行業特性使其能夠為員工提供較高的收入,而其職業數量相對有限,競爭程度激烈。
(二)高職畢業生實踐經驗不足
通過搜集2015年會計與審計專業相關的崗位招聘信息,所涉及的崗位有:財務總監、財務經理、會計主管、收銀員、出納員、核算員、辦稅員、審計總監、審計經理、審計主管、審計助理、審計員等。
在招聘信息中,對工作經歷的要求情況統計結果如表(3)(4)所示。
上述比較發現,不要求工作經歷的和在讀生的信息合計占總信息的21.09%,較2014年下降了3.41個百分點,對于要求兩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招聘信息較2014年6月上升了3.4個百分點。這說明工作經驗對于應聘的重要性。
通過調查發現,企業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對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工作崗位會考慮招收。大多數企業認為,會計與審計是一門技術性和實務性很強的工作,因而更看重應聘者的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實訓條件不完善
1.校外實訓基地缺乏。
工學結合是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根本要求,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教職成〔2006〕4號文提出,職業院校推行工學結合,“是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有效促進學生就業的需要;是幫助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的需要;是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一個帶有方向性的關鍵問題”。但沒有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協調,國家經費投入不夠,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眾多高等職業院校在缺乏經費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很難找到企業作為校外實訓基地。
2.實習學生會計崗位數量有限。
財會部門設置的會計崗位和辦公場所有限,不可能接納大量實習學生,會計專業學生大批量到某一校外實訓基地實訓很困難。
3.不能適應實習工作。
學生在校期間大多比較重視理論學習,忽視技能培養,特別是在教材建設上脫離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實際需求。盡管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會計模擬實訓課程,但課程內容陳舊,不能適應會計改革的需要,與企業會計工作不能實現無縫對接,影響學生的實習效果,甚至影響學生找工作。
如我國實施了小企業準則,但學生在校期間沒有開設相關課程,而社會上小企業數量龐大,小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很大。由于學生沒有做過小企業會計相關業務實訓,很難適應小企業會計工作。
4.企業不愿意接納會計專業實習學生。
會計工作性質具有技術性、嚴謹性和保密性,會計人員要求持證上崗。實習學生不熟悉企業業務,不能獨立承擔會計某項工作,工作中容易出錯,影響企業的工作效率,導致企業不愿意接納會計專業實習學生。
5.校外實訓基地作用發揮不大。
企業會計人員有自己的工作任務,又要承擔實習學生的指導工作,而且缺乏教學經驗,在短時間內將核心技能和經驗傳授給學生有難度。此外,會計資料具有保密性,部分已經成為實訓基地的企業,也不讓實習學生參與具體會計業務,只讓學生做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使頂崗實習流于形式,很難真正做到有效的頂崗實習。
(四)會計專業教師缺乏
由于近年會計專業招生火爆,學生就業率相對較好,而專業教師匱乏,以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會計專業專任教師師生比如表(5)所示。
專業教師匱乏,特別是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更是奇缺,已經成為會計人才培養的羈絆。
三、會計專業面臨機遇分析
(一)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會計專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會計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直接關系企事業單位未來的發展,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會計專業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重任。高職會計教育具有職業性、崗位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等特色,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在國家層面上強調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對會計專業的發展無疑是重大利好。
(二)現代會計信息技術為會計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云計算在會計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應用價值,企業實施會計信息化具有諸多好處,但是云計算在會計領域的發展也為企業帶來不小挑戰。制約云計算在會計領域發展的重大瓶頸是云計算的安全問題。目前多數企業不愿意將企業的會計和經濟數據放在“公有云”上,主要是從安全性角度考慮。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會計專業人才掌握知識的多元化,也為傳統會計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全球經濟一體化拓寬了會計職業發展方向
我國經濟已經融入到全球化中。作為經濟管理手段的會計必然越來越重要,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具有國際視野,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要求,也帶來了新機遇。未來大量需要具備會計知識、法律知識和掌握計算機運用的復合型會計人才。
(四)小微企業會計人才需求較大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使會計人才需求發生了變化,小企業(包括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是指生產和交易數量規模較小,以生產或服務滿足社會需要的,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依法設立的盈利性經濟組織。我國現有企業中,小企業數量占97.11%,從業人員占52.95%,主營業務收入占39.34%,資產總額占41.97%。在全國的小企業中,微型企業占66.93%。
對上海市50家企業進行了調研,基本情況見表(6)。
1.企業基本信息分析。
2.調查結果分析。
從學歷角度看,小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專文化程度,高職高專會計與審計專業人才培養契合社會需求。
從崗位角度看,小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集中在會計核算崗位。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在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會計專業最新發展,及時進行知識更新。
調查數據說明,會計專業迫切需要小企業會計準則方面的專業知識。鑒于會計行業發生的變化,導致會計人才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而社會上小企業數量龐大,小企業會計人才需求也很大。
四、發展型、復合型與創新型高素質會計人才培養對策
(一)建立校企共建實訓指導教師隊伍
技能型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素質的實訓指導教師。目前看高職院校教師數量不足,滿足不了教學需求,特別是專任教師缺乏企業會計工作的從業經驗,難以勝任會計實訓指導任務。通過校企合作,專兼結合,讓企業的指導教師走進來,讓學校的教師走出去,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為了更好地完成實訓任務,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一支業務能力很強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二是建立校內教師定期到企業輪崗學習制度;三是讓校內教師與企業導師互幫互學,優勢互補,共同完成實訓任務。
(二)加強會計實踐課教學
會計基礎課開在第一學期,由于新生開學較晚,課時緊張,影響授課效果,新生不具備專業課理論基礎,課程內容抽象,因此,建議開設與會計基礎理論課配套的會計實踐課,打好專業基礎。
(三)校企共建企業仿真實訓中心
實訓中心是校內學生實習的場所,是培養學生技能的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實訓中心,由學校出資,學校管理,企業從設計到建成全程參與,使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更接近企業會計的真實工作環境,做到實訓“硬環境”仿真。有條件可以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建立記賬公司、會計咨詢公司等,學生在實訓基地實習后可到記帳公司、咨詢公司實習,邊學邊練,將校內實訓和會計工作崗位真正融為一體。
(四)校企共建仿真實訓教材
實訓教材直接影響會計實訓的質量。校企合作開發實訓教材,會計實訓教材的內容要與企業會計業務相符合,從企業收集數據,找具有代表性的業務。實訓教材要與實訓項目配套,要有鮮明特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五)根據專業發展新動態調整授課內容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使會計人才需求發生了變化。從學歷角度看,小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專文化程度;從崗位角度看,小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集中在會計核算崗位。調查數據說明,會計專業迫切需要小企業會計準則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在會計教學實踐中應充實小企業會計準則教學內容,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要結合會計專業特點,順勢而為,揚長避短,制定完善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發揮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關鍵詞】 會計;課程設計;工作過程;職業能力培養
高職教育要立足于行動體系,要更多地關注過程性的知識,應該“以過程知識為主,以成熟性知識為輔;以經驗、策略知識為主,以事實概念、理解論證的知識為輔”。目前,這一理念已經得到了職業教育界的廣泛認同。在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具體如何貫徹基于工作過程的設計理念,很多高職院校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以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會計課程為例,對會計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思路作簡要論述。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會計課程是被財政部、教育部列入國家示范性建設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及專業群建設項目的重點建設課程,是2008年廣州市級精品課程。該課程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經驗,在職教專家指導下,與行業專家密切合作,經過全面的設計,通過教學模式、教學團隊、教學內容、教學場所及教學方法等不斷改進,使得課程改革整體推進,工學結合落到實處,能力培養層層推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有所創新。
一、會計課程的設計理念
會計課程是一門與會計崗位直接對應的課程,其業務操作具有較好的可模擬性和可移植性。設計時本課程直接面向企業的會計工作崗位、會計中介機構的記賬崗位,遵循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行業專家共同參與的原則,由工作任務確定教學項目,在教學項目中創設學習情境,通過“教”、“學”、“做”相結合,以實踐操作過程引領理論知識學習。
(一)基于工作過程,構建項目化課程結構
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包括會計電算化專業,下同)的核心課程,屬于職業能力必修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實際會計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因此,其課程結構設計必須打破與傳統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學科體系特點,圍繞職業能力培養,重構專業知識,確定教學內容,建立基于會計工作過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項目化”課程結構?;跁嫻ぷ鬟^程是指“教學項目”緊密結合實際會計工作的過程,但又不完全是對工作流程的簡單再現,而是在教育規律的指引下,對會計工作流程、工作任務的科學編排。
從企業實際情況看,會計崗位工作具有非常明確清晰的流程,都是填制及審核原始憑證、填制及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會計核算實際上就是在相同工作流程下,按照崗位工作內容的不同不斷進行職業判斷并作出賬務處理的過程。在職教專家的指導下,會計課程根據崗位工作內容共設計了11個教學項目及116個工作任務。每個項目都針對會計工作過程中的某一具體方面或環節,都有具體特定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培養目標。學生完成所有項目的學習,也就具備了從事會計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
(二)吸收行業專家參與,堅持開放性設計原則
建設工學結合的課程,必須改革以往單一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設計理念,充分吸收行業專家參與,堅持開放性的設計原則。行業專家處于實際工作的第一線,吸收行業企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能夠將企業會計實務操作層面的知識以及對實際工作會計人才的能力素質需求等融入課程開發過程中。
為了讓行業專家真正參與課程的開發與設計,首先必須主動深入企業進行認真、廣泛的實地調研。調研內容應圍繞專業學生的素質要求、職業能力要求、知識要求、證書及其它要求等方面,調研單位主要是企業財務部門,會計中介機構等,這些企業都是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單位,他們既是管理和組織者,又是學生的實習指導教師,因此他們結合學生實習的表現以及指導學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
其次,召開行業專家分析會是一條非常好的途徑。分析會上請專家們分別對會計崗位的工作任務、所需的能力進行了背靠背的書面描述,通過對這些描述的現場歸納和總結,課程開發的思路逐步明晰,崗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和完成這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能力逐項得到確定。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會計職業崗位群及其工作任務和任職要求。
(三)采用任務驅動模式,以會計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需要解決技能和知識整合的問題。會計課程在設計上堅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課程的教學重點和中心環節,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通過對會計崗位和具體會計工作過程的分析,重構專業知識,確定教學內容,注重學生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會計崗位的職業能力簡單地說主要就是處理賬務和提供信息的能力。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面向的基本就業崗位主要是中小型企業的會計核算崗位。這些企業會計業務并不復雜,在招聘財務人員的時候,喜歡“熟手”,要求能夠熟練進行會計賬務處理。因此,教學項目的設計應緊緊圍繞崗位技能來進行。由具體崗位工作技能來完成工作任務,由工作任務來組成工作項目,由工作項目構成教學內容主體。因而,課程內容不再是系統化的理論知識,而是基于崗位職業能力的理論與操作技能的有機結合。
同時,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將實際工作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融入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組織教學、編寫教材的指導性文件。將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融入課程標準,按照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來指導教學活動,有利于加快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職業素養的養成,從而順利實現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四)堅持行動導向要求,注重實踐操作技能
傳統會計課程教學堅持的是“知識導向”或以“知識導向”為主的原則,這樣往往容易造成知識與技能的割裂,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空有一身知識,無法真正從事實際崗位工作。
會計課程在開發設計階段,就應該揚棄“知識導向”原則,而以“行動導向” 作為指導課程開發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首先是做到為了行動而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就必須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整合,確立模擬會計崗位工作任務的情境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服從于完成崗位任務的行動需要,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傳授會計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實實在在的技能。其次是做到在行動中教學:教師的“教”實際上是指導學生完成相應會計工作任務的過程,而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斷需要新的知識和技能來完成下一階段的任務,無形當中形成了“學”的欲望,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地儲備這些知識和技能,來完成“學”的過程,從而做到了“教”、“學”、“做”三者的有機結合。
二、會計課程的設計思路
會計課程的設計應該緊緊圍繞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展開,通過崗位調研和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定位;按照崗位工作任務選取教學內容,確定項目教學,教學過程中逐步實現三個“一體化”;同時建立開放式、過程化、標準化的課程評價,提升教學質量。
(一)通過崗位調研和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定位
會計課程以往都是按照會計要素的內容來進行授課,理論性很強,雖然配套有實訓課程,理論與實踐并沒有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造成一定程度上理論與實踐的割裂。課程教學與高職學生認知水平及高職教育的特點不相吻合,無法真正滿足從事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通過行業調研和崗位工作任務分析,能夠確定會計課程應該達到的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為:
1.能夠對經濟業務做出正確職業判斷;2.能夠準確資金收付并進行資金清查;3.能夠填制及審核會計憑證;4.能夠正確登記賬簿、查找并更正錯賬;5.能夠熟練開展資產清查;6.能夠編制會計報表。
在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使學生熟悉企業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明確各個會計崗位的職責,掌握會計工作的具體方法,并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選取教學內容
為了貫徹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理念,會計課程擯棄了原來學科體系的理論架構,依據行業專家確定的“會計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進行了重新設計。根據會計工作過程來確定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直接對應會計崗位需求,將會計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項目,根據工作項目確定教學項目,在各個教學項目中以職業能力形成為依據選擇教學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邏輯組織教學內容。確立了“企業籌建核算”、“貨幣資金崗位核算”、“往來款項崗位核算”、“投資崗位核算”、“存貨崗位核算”、“固定資產崗位核算”、“無形資產崗位核算”、“負債崗位核算”、“所有者權益崗位核算”、“損益崗位核算”和“報表崗位核算”11個教學項目(如表1)。
在培養學生嫻熟的賬務處理能力的同時,也注重于培養基本的人際溝通與協作能力、會計職業判斷意識以及“誠實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良好職業操守。
(三)以項目教學為手段實施教學,實現三個“一體化”
會計課程將會計各崗位的工作項目移植到課堂上,按照會計日常工作任務分項目組織教學。基于教學理念的改變,要求實現三個“一體化”,即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程與工作一體化和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
教室就是實訓室,教學過程就是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在講授操作過程的同時進行動手操作訓練,把相關的知識點分解到相應的操作過程中。課程教學與工作任務緊密結合,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一個個工作項目,是完成工作項目的具體工作任務,課堂推進的主導力量是學生對完成工作任務的方法的尋求。
(四)建立過程化、標準化、開放式的教學評價
課程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取決于對教學活動的評價反饋。課程評價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學評價為教學活動提供有效的診斷和反饋,強化和改進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勵教師上進和推動課程不斷完善,使學生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從而形成由教學活動到教學評價,再由教學評價指導課程教學改革的循環體系。教學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二是對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
會計課程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不再是簡單看學生最終掌握了多少的理論知識以及期末考試成績高低??刹捎没谶^程化、標準化的ASK(attitude+skill+knowledge)考核評價體系――綜合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能力以及完成工作過程中的態度。作為一門一體化課程,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考核,堅持“過程與結果并重”、“態度是首要關鍵”的評價原則。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上,采用“教師聽課+學生打分+督導評價+用人單位反饋”開放式多元化評價體系,通過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不斷優化課程內容與結構、教學的方法與手段。
摘 要 新型會計準則的施行,使會計行業邁進了新發展時代的閥門,同時也對許多工作方式和方法產生的沖擊,傳統會計行業中的工作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新形勢下的會計環境,對其進行方式上的創新和內容上的改進是非常迫切的。會計賬務處理工作是會計從業人員的基本工作,在新型會計準則的環境下,對會計全套的賬務處理工作中的具體事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根據新會計準則的特點,對新形勢下會計賬務處理的方法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希望能夠以此促進會計賬務管理的發展,其能夠以優質的質量為會計行業的進步做出推動性作用。
關鍵詞 新準則 會計賬務 處理方法
一、引言
社會的發展要求相應的措施與規則等方面都需要緊隨其步伐,為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現狀,財政部2006年頒布了新型會計準則,該準則是在傳統準則基礎之上,對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各類企業進行了經濟業務準則管理,同時也體現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國際會計行業更近了一步,對我國會計實施的具體工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會計賬務處理的工作形式和內容都產生了變化。會計賬務處理是在會計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完成的項目之一,尤其是在月初和月末,需要對企業整月賬務進行整理和總結。新型會計準則的實行,對會計傳統的賬務處理方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整體上提升了賬務處理的效率和質量,也對其工作方式和方法進行了改進。
二、新會計準則的特點
新型會計準則實行以來,社會中各類企業都隨之進行了會計工作的改進,但是因為會計準則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其新型會計工作方法的改進要根據新會計準則的特點進行具體實施,這也就需要企業能夠真正地對新型會計準則的特點進行掌握,我國出臺的新會計準則的特點適用于現代經濟發展,又能夠適應于我國國情影響下的具體情況,下面本文將就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新會計準則的特點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有特色地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我國新會計準則是建立在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意識形態基礎之上的,由傳統會計行業從業標準轉化為現代標準的過程,實際上是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過程,將國際企業會計行業發展模式運用到我國企業中,在吸取成功地經驗和管理理念的同時,更加地注重我國現實的國情和緊急發展水平。新型會計準則的施行,即是對傳統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創新,又是對我國國情的重要體現。
(二)規范了重要的會計事項
經濟的快速進步與社會主體形式多樣性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經濟市場內,企業重組、合并等經濟交流方式和資金交流方式日益增多,新型會計準則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會計財務報表的重點事項進行了合并,主要強調了母公司與所能控制子公司財務進行合并控制,有理論性控制轉變為實質性的控制。
(三)納入新行業會計方式
新型會計準則中新加入了新型有關行業的會計準則,如金融會計、房地產會計、農業會計等方面,并在此基礎上將傳統準則表外項目納入到表內進行核算,這也是我國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主體經營創新的要求。新型會計準則中加入新行業會計準則與新行會計項目,是對傳統會計準則的一大創新,也是對會計行業工作內容的補充和完善。
三、主要賬務處理方法
新型會計準則下,會計工作的方法和內容都有所轉變,在賬務處理的工作中,適應新型會計準則是保證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對新環境下賬務處理方法的研究也是會計從業人員的中關鍵性任務,使工作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能夠切合實際地進行操作。本文下面在新會計準則基礎上主要的賬務處理方法進行總結和研究。
(一)薪酬賬務處理
企業員工薪酬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開銷之一,新準則下進行企業負債確認時,應將企業員工的薪酬算為負債,其中包括企業員工的工資、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費用,將其整合為“薪酬成本”科目,在賬務證賬表中體現出來。但是其中根據不同職位的員工應具體分析賬務處理方式,在不同項目支出中做具體明細記錄。具體處理措施為:
1、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酬、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2、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酬、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3、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酬、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4、應由在建工程、研發支出負擔的職工薪酬。借記“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酬、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二)現金型賬務處理
企業管理中往往離不開貨幣形式會計管理,對于現金型賬務處理也是會計賬務處理中必不可少的,處理好貨幣賬務關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企業的經營狀況變化。新會計準則形勢下,對貨幣性賬務處理的方法也出現的一些變化,具體方式如下:
1、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
2、企業支付工會經費,用于工會運作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企業支出職工培訓經費,用于職工專業知識學習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4、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職工繳納企業負擔的醫療、養老、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費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5、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職工繳納企業負擔的住房公積金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非貨幣利支付的核算
企業在給職工發放福利時,不僅僅用貨幣支付。有時還經常用實物等非貨幣形式發放。相對貨幣形式而言,非貨幣發放更復雜,因為它往往涉及到其他稅法的規定,比如視同銷售處理等。如果不按相關稅法規定處理,在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往往是需要進行項目調整。
(四)外商投資企業核算
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借記“利潤分配――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四、賬務處理方法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其特點
新會計準則的施行是對會計賬務處理工作方式的調整,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信息化對會計工作的影響非常巨大,會計工作有手工操作逐漸轉變為自動化操作,這是時展賦予會計行業進步的權利,也是社會進步對會計行業的要求。賬務處理采用信息化、自動化操作也必然是其發展的方向,在賬務處理方法發展為信息化處理時,其主要的特點就會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據取得途徑的多元化
賬務處理需要對多種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會計信息的獲得方式決定了信息的質量,在對信息進行統計時,除了手動錄入、掃描等方式外,還能夠采用相關的會計軟件程序進行系統自動轉入等方式。這一特點開放了信息取得的形式,也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對賬務處理的質量做處理保證,大大降低在處理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失誤。
(二)證賬表數據化
傳統的會計賬務處理工作中,通常是以尸體賬目表為主要記錄工具,但是隨著新型會計標準和信息化會計的實行,證賬表數據化的趨勢逐漸清晰起來。在企業進行賬務處理時,能夠將證賬表分為總賬和明細賬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管理需要進行人工管控,數據化整張表能夠大大降低會計從業人員對賬目進行管理的時間和效率,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賬目數據管理的可靠性,大大加強了賬務處理工作的質量。
(三)查詢高速自動化
手工方式進行會計賬務處理時,需要對信息進行查詢并作出統計,傳統查詢方式非常浪費時間,而且可能出現查詢失誤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影響了企業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數據化信息能夠為會計從業人員提供較為快捷的查詢方式,并能夠保證查詢信息和數據的一目了然,避免因查詢明細賬目過多而產生錯漏,影響賬務處理。
結束語:新型會計準則的與實施,是會計行業迅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會計行業走向國際化、現代化里程碑式的措施。社會的進步推動了新型會計準則的應用與實施,同時也要求會計工作需要融入新的方法來完善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工作。從文中對賬務處理方法進行的研究可以看出,新型會計標準對傳統賬務處理工作的影響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會計賬目處理的科學化和優質化,使其工作的形式更加適用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也同時更向著國際化會計準則趨近。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型會計準則的實施還需要企業從自身會計工作特點出發,并能夠以科學的方式進行賬務處理工作,以實際的工作內容的轉變推動新會計準則的施行,為企業發展及社會經濟的進步產生推動。
關鍵詞:會計;崗證課;德能識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5-0264-03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與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總和。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規范性,會計也需要較高的實務能力,在經濟管理工作中能解決具體問題。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提高會計人才培養質量逐漸成為會計教育界普遍的共識。人才培養方案是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過程和培養方式的總體設計方案,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教學條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編制的基本依據。高職高專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是由高職高專會計人才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目標所決定的,合理的培養模式決定了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程度。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應在下列幾個方面著手來建立高職高專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一、“崗證課”融通
“崗”是指會計職業技術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平臺,深入的行業企業調研分析,對具體會計工作崗位內容所需要的職業技術能力進行剖析提煉,可以得出會計職業技術崗位群是指通過對會計主體資金運動過程中的數據進行采集、加工、整理、傳輸,連續、系統、綜合、完整地反映會計主體單位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并生成反映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所有者權益變動等信息,從而為會計信息需求者進行管理和決策提供客觀信息,以達到實時控制現在、準確預測未來、做出正確決策的目的。因此,會計職業崗位群主要包括:出納崗位、會計核算崗位、會計監督崗位、會計管理崗位和財務管理崗位。
“證”是指符合國家行業職業標準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方面的職業資格證書?,F代職場對證書越來越重視,證書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因此,在同等條件下,擁有的證書越多,就意味著職業競爭優勢相對越大。以面向就業人才市場需求的高職高專教育更要重視證書教育,讓學生在離開學校前考取幾張有用的職業技能證書是學校的責任之一。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適用的證書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電算化證書、大學英語應用能力證書、初級的助理會計師證書、以及行業準入的注冊會計師單科或全科合格證書等。
“課”是指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構建的課程體系。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設置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課程是一個關鍵問題和核心問題,因為教學理念和內容主要是體現在課程當中的,所以課程如何設計、設置以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課程設置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邏輯起點,高等職業院校要與企業(行業)合作開發課程,參照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確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改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課程設置與開發應該和企業(行業)共同進行,還可以參照職業資格標準來改革課程的內容。深入企業調研,召開實踐專家研討會,建立由行業、企業專家、學校學科帶頭人及課程開發專家組成的課程開發委員會,根據會計崗位群的工作過程進行工作任務分析,明確各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形成會計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表,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形成綜合能力領域,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重構學習領域課程,整個課程體系圍繞職業素養、職業能力、職業考證、職業崗位制訂。
高職會計專業應從知識、技能、證書等方面來考慮課程的設計與設置,構建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一)知識結構
基本素質理論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學會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為學好專業課打好基礎。這方面的知識包括: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應用數學、漢語表達與溝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等。
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培養職業基本素質,了解專業基礎理論,為進一步的專業知識學習打好基礎。這方面的知識有:經濟學知識、管理學知識、統計學知識等。
專業技術知識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方法,是培養職業基本技能的關鍵,它在整個知識框架中處于核心地位。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有:會計核算基本技術(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企業特種業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稅法、經濟法應用等。
專業拓展知識是為學生今后發展崗位打基礎的。比如行業會計、非營利組織會計、會計制度設計、金融技術等。
(二)技能結構
技能訓練是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是學校適應市場需要和崗位需要的主要措施,也是區別于傳統大學本科教育的核心內容。由于會計專業的特點和會計崗位群的要求,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著重在以下技能方面得到重點的訓練。
1.表達溝通技能。表達溝通技能(包括書寫技能)是學生走向社會,學會合作、與人溝通、從事管理的必要技能。會計被認為是企業的信息系統,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會計信息能不能被企業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很好地理解,并能有效地幫助管理者進行決策,與會計人員能否正確的表達和有效的溝通密切相關。因此,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應該成為善于與各方面人員打交道的的專業人才。
2.核算技能。核算技能是會計專業的核心技能,是關系到以后能否適應崗位,從事會計專業工作的一種技能。會計核算技能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和一定的邏輯推斷能力和基本的賬務處理能力。會計核算技能的訓練主要包括企業會計六大要素核算內容方面的訓練,也是會計核心專業課程――會計核算基本技術、財務會計、成本會計、企業特種業務會計等所涵蓋的內容。這方面的技能包括審核原始單據、填制憑證、建賬、記賬、結賬、試算平衡、憑證裝訂和歸檔等一系列會計核算流程。需要在會計基本核算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同時需要大量的實務訓練,特別是會計模擬操作課程的配合。這些技能的訓練一方面便于學生把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聯系起來,同時為學生今后走上會計工作崗位盡快地進入角色提供準備。這些技能的訓練主要依賴于會計模擬實訓課程的開展。
3.報表編制與分析技能。財務報表是會計工作最綜合的成果,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資料。能不能編制與分析財務報表是檢驗一個會計專業學生能不能綜合利用會計知識,有沒有較高的核算技能的關鍵。報表編制與分析技能的提高必須依靠較高的對會計核算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4.財務軟件技能。在會計電算化日益普及的形勢下,培養會計專業學生在會計電算化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會計職業資格證書
國家各級會計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會計行業職業標準,是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等級評價標準。能否考取各級會計職業資格證書是衡量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高職會計??齐A段按職教方式培養人才,按過程性評價和多元評價方式評價課程實施效果的措施之一。
因此,“崗證課融通”就是將會計相關崗位群的工作內容、能力、素質和會計人員國家職業標準貫穿于會計專業核心課程中,根據行業崗位群需要的技術邏輯體系,按“崗位―能力―課程”的關系來科學設計、設置課程,力求將技術理論與職業崗位能力需要緊密結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理解高職會計專業教育在技術與實踐上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度削減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論課程,使得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知識積累過于簡單化,思維和邏輯訓練嚴重不足,缺少創業創新精神,使辦學層次向中職教育下移,教學內容體系設置重復率高,造成高職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德能識”共育
“德” 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職業道德。會計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在職業道德操守上有其特殊性。不能以等價交換為原則處理他們與其他市場直接交易者的關系,他們要以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為已任,在實現公眾利益的前提下實現行業企業的利益和個人的價值。因此,作為預備進入會計職業隊伍的會計專業學生,應牢固樹立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職業道德理念。這種理念應在學校教育中通過系統的理論加以闡明,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職業道德對于職業生存的重要意義。目前在會計專業教育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屬于薄弱環節,沒有專門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職業道德修養方面缺乏針對性和專業性, 導致學生對相關法律規定缺乏了解,社會責任感不強,工作后不能處理好國家利益、主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加大了會計信息失真、人格扭曲的現象。任何企業都關心會計人員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企業對財會人員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考慮的關鍵因素之一。會計人員的誠信、責任心、謹慎性等都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的加劇以及社會對會計學專業人才的重新定位,使得用人單位對會計學專業人才職業道德的要求不斷提高。會計人員在企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對會計自身職業道德的培養應成為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第一目標。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把職業道德的培養貫穿于會計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時刻提醒學生對自身素養的重視,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協調好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系。
“能” 是指從事會計職業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以職業技術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按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知識、能力及素質結構,理論聯系實際,優化課程體系,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確定人才培養的知識標準、能力標準和素質標準。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業務知識,熟練掌握財務軟件應用技術、會計準則及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具備會計做賬核算、納稅籌劃和稅務、財務管理、內部審計等方面的專門技能知識。要面向市場、面向社會、面向學生,樹立能力為本的觀念,以動手能力、交流能力(說和寫)及創新能力開發為核心,挖掘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等三大能力要素,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強化會計電算化的實際操作技能、納稅操作技能,形成專業能力教育和職業資格認定兩大體系,以增強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與競爭發展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素質及心理素質,緊扣專業素質教育內涵,圍繞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觀念技能,培養學生健康情感,樹立“誠信為本”的會計職業人格,完善創新品質,使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識” 是指從事會計職業的專業知識。如上所述,會計職業所需知識結構有基本素質理論知識、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專業拓展知識等,其中專業技術知識是培養職業基本技術技能的關鍵,它在整個知識能力框架中處于核心地位。
德能識共育就是實現職業道德、專業技術技能以及崗位群知識共同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會計專業的 “崗證課融通、德能識共育” 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將會計相關崗位群的工作內容、能力、素質和會計人員國家職業標準貫穿于會計專業核心課程中,將課程進行整合,打破原有課程體系,重新構建基于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過程的“崗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將職業證書考試內容與專業學習領域相對應,做到課程與工作過程融通、課程與職業證書融通,從而實現職業道德、專業技能以及崗位知識共同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構建實施該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就是促進會計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全面提升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建設水平、條件裝備水準和產業服務能力,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實施會計專業的 “崗證課融通、德能識共育” 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是加強校企合作、突出工學結合。學校通過工學結合,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可以提高教師的“雙師”能力和改善師資隊伍的“雙師”結構。學生可以提高職業素質、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企業則是有目的地培養、選擇企業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可以減少培養成本,同時承擔社會責任。這里,工學結合模式的推進,必須使政府、社會、行業企業、學校和學生等方參與者找到共同的目標、利益及動力,都能從中得到利益,體現互惠多贏。
參考文獻:
[1] 趙寶芳,翟 錚,宋秀云.高職財經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J].2014(3).
一、檢查目的
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切實履行財政部門會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會計監督服務宏觀調控和財政管理、保障財稅政策執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作用,進一步規范會計行業秩序,促進我縣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檢查時間和范圍
我縣2014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從5月中旬開始至10月底結束,主要檢查被檢查單位2014年度的會計信息質量(包括財政資金獲得和使用情況),必要時可檢查以前年度或延伸檢查至2014年。
三、檢查工作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副局長為組長,蘭祖暖副主任科員為副組長,監督科成員及各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的檢查組。具體名單如下:
四、檢點和內容
根據財政部、省財政廳、市財政局關于2014年會計監督檢查應圍繞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財政重點扶持領域的要求,2014年我縣以學校、醫療機構與醫藥行業(包括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公共交通行業等為重點開展會計監督檢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財政檢查工作辦法》等相關規定,對會計核算是否真實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存在會計造假行為、是否騙取財政資金或未按規定使用財政資金、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含“小金庫治理,“三公”經費開支)等問題依法實施檢查。具體要求如下:
(一)教育行業。重點關注其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教育收費及使用、財政資金獲得和使用的情況,并在檢查時加強調研,剖析教育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招生和就學情況。
(二)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以及醫藥行業(包括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重點檢查各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財政資金使用等情況,剖析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和利潤構成,揭示藥價形成機制,反映醫藥改革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三)公共交通行業。重點檢查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情況,并在關注成本費用和利潤構成、職工薪酬分配、票價形成機制、固定資產購置等內容的同時,關注財政資金的投入、使用情況。
(四)其他被檢查單位。重點檢查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財政資金使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
五、檢查工作要求
(一)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參檢人員要嚴格按照會計準則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執法,切實提高檢查工作的規范化,要嚴格履行檢查程序,書寫檢查工作底稿要清楚明了。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核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證據確鑿、程序合法、盡度統一。切實加大對蓄意造假、使用假發票、編制多套財務報表等行為的單位的處理處罰力度,并堅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二)完善公示公告制度。完善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制度。檢查開展前須向社會公示被檢查單位名單及檢查目的、內容和重點;檢查結束后要對外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公告內容包括會計監督檢查的總體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處理處罰和整改落實情況等。查前公示和檢查公告應有正式文書格式,并在政務網等相關媒體上公開。
(三)明確被檢單位責任。被檢查單位要正確對待財政部門組織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要積極配合,根據檢查需要向檢查人員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相關信息資料和必要的工作條件,不得拒絕、推托或隱瞞、謊報,更不得設置障礙阻撓檢查工作。如有阻礙財政部門進行檢查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