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15:31: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機構與風險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金融機構創新機制監管內容
金融機構創新機制指的是金融管理和監督,是國家對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監管實施管理與監督的過程,它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合理有效的規避系統風險,減少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損失。目前,較為常見的監管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技術手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對金融產品相關數據監管,準確評判金融野外風險程度。
(二)金融創新風險
近年來,在金融創新環境影響下,各種金融產品隨之涌現,金融風險也相伴而生,運營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等相互影響,信用性會加大市場性風險,市場運營風險還會造成市場的不規則波動,造成交易者心理上的恐慌,阻礙經濟社會的爭?a發展。
二、金融機構監管下風險管理重要性
(一)防范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爆發對金融行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甚至危及到國家和個人,其根本原因就是金融監管力度不足,相較于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來說,它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更是十分巨大的,它極大的影響了經濟實物和金融行業的正常程序。只有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穩定發展,加強監管力度,才能夠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機,降低金融危機產生的損失。因此,我們應積極發揮金融監管的危機防范功能。
(二)市場失靈補救
由于金融市場中存在一定的內外部信息不對稱因素,難以滿足資源最優配置原則,金融市場監督十分重要,只有實現市場資源合理化配置才能夠促進金融行業的正常穩步發展,但這一過程中產生著大量的金融風險,任何一部踏錯都可能造成經濟崩潰,危害社會穩定。因此,政府必須要發揮監管和宏觀調控的作用,實行金融市場的科學化治理,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加強金融監管制度下的風險管理
(一)完善監管法律體系
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法律體系能夠保證市場的有效性和靈活性,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完善的監管體系,提升市場交易權威性,才能夠滿足金融產品需求,營造良好的金融產品發展形勢。
(二)提升金融產品法律系統性
建立金融產品法律的系統性,完善相應道德法律法規,進行不同金融產品的監管,更好的滿足市場僅以需求,加強市場交易行為的操作性和規范性。
(三)從實際出發,建立切實可行的監管模式
不同的金融產品交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采取差異化監管模式,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提升監管機構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監管措施,金融產品在風險防范、交易規則和技術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只有根據其特征制定規范性文件實施有針對性的監管模式,才能夠切實解決金融產品發展中的問題。四位一體的監管模式能夠充分發揮監管主體作用,建立全新的金融市場運行體系,完善金融監控體系。該模式要求實施嚴格的金融機構內部控制,進行每筆交易的嚴格審查,結合國內外金融管理經驗,落實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將外化監管轉變為內在動力,構建和諧的金融市場環境。
四、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健全風險預警和急救機構建設
金融風險無處不在,只有建立風險預警和急救措施,快速將金融風險降至最低,才能夠保證各項問題的快速解決。完善的風險預警和控制體系,能夠有效的監控、防范風險,做到金融危機的提前預防,更好的保證交易的合法權益,實現對金融風險的有效管理和防范,金融市場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我們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加強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金融市場環境,推動社會主義發展。
【關鍵詞】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風險管理 新資本管理辦法
一、相關定義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資本由農民入股,干部由社員選舉,信貸為社員提供,合作制性質明顯,是扶持農業生產的重要金融力量。農村合作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入股,在合作制的基礎上,吸收股份制運作機制組成的股份合作制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做好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改革、發展和監管工作,既是農村金融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構建現代農村金融制度的關鍵所在。結合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展階段性特點,當前要特別注重研究和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資本管理是現代銀行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之一,國外很多銀行以及國內的大型銀行都已開始應用了這一先進的管理辦法,但是將這一管理方法在國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系統中的應用還處于空白。雖然目前國內已有很多商業銀行開始了經濟資本管理的探索和實踐,但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由于IT系統建設方面起步比較晚,在規模實力、人才等方面與四大商業銀行和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此,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一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真正實施了這一管理方法。不過資本管理辦法代表著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思想發展的趨勢。
2011年7月,中國銀監會下發了關于農村銀行機構實施巴塞爾資本協議的指導意見,對農村機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優化資本管理框架,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核心競爭了提出了新的監管要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加快推進資本協議的實施,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新課題。2012年6月7日,銀監會公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顿Y本管理辦法》將于2013年1月1日起實施。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如何在過渡期內根據現在資本狀況、資本結構、籌資渠道等實際情況,達到《資本管理辦法》提出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積極作用
1、有助于改善法人治理結構。當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后,有助于明確治理主體的職責權限,有利于運行機制的健全和改進,從而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成為管理、決策科學,運行高效,信息透明的現代金融企業。
2、有助于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首先,通過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風險管理委員會的獨立性,這樣有利于加強風險管理數據采集的資料和風險改進計量技術,合理利用風險模型,優化風險控制流程,有利于實現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其次,有利于增強市場風險管理意識,正確劃分交易賬戶和銀行賬戶,提高市場風險管理水平。最后,通過引入流動性覆蓋比率風一些列流動性指標,可以確保表外風險暴露的最低資金來源,避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3、有助于提升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形象。通過資本管理的實施,加強了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可以縮小農村銀行和先進銀行才差距,提升管理水平,從而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真正成為廣大社會公民心中信賴的好銀行。
4、有助于培養專業管理人才。通過資本管理辦法的實施,可以使農村金融機構現有的風險管理人員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使他們擁有先進風險管理理念和豐富的專業知識。
三、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影響
1、影響資本充足率。從現實情況來看,假如按新的資本協議計算得出的資本充足率,比按現在的測算方式計算的結果減少了幾個百分點。因此,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而言,大部分的資本充足率都將達不到監管標準。
2、影響發展方式。實施新的資本管理方法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將在組織資金時更要選經營擇成本低、穩定性高度資金,適時加強對自己結構的管理和相關監管指標的測算,保持存款規模增長和整體經營需求相適應。
3、影響資金運用。當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主要資金運用只有貸款和資金市場債券業務。當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將有效調整自己運用結構,將資金投向以零售業為核心的輕資本業務,更確切地收縮大額貸款和自己業務將受到限制。
4、影響收入結構。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實施了新的資本管理辦法后,機構組織里的每一筆業務的拓展都要計提相應的資本,這其中既有信用風險資本、市場風險資本,當然還有操作風險資本也要計提,將影響到收入來源。最后,還會對監管方式產生影響。
四、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的主要難點
1、思想認識不足,資本管理意識淡薄。目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長期處于粗放式的金融模式之中,對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尤其是在資本管理方面仍然停留在對股本金管理層面,對風險資本概念,風險資本覆蓋率等意識淡薄。
2、風險管理框架不完善,評估程序滯后。多年以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一直依靠前臺業務人員和各級管理人員的經驗進行決策,這些方法比較粗放,缺乏說服力。目前還沒有建立與風險資本管理相關的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管理能力不足,迫于市場壓力,部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也開始探索使用理財等工具拓展資金來源渠道,但是受制于相對薄弱的風險管理能力,資金錯配等潛在風險和問題也不容忽視。還有體制結構中,資本管理職責不明確,管理體系薄弱普遍存在。
3、IT支撐不足,導致數據真實性存疑。當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缺乏有效支持數據采集和新型處理的科技支撐系統,現有的業務信息系統遠遠不足以覆蓋《資本管理辦法》要求的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范疇的資本充足率的測算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經驗判斷為主的階段,指標數據的真實性亟待提高。目前情形,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還缺乏在數理的基礎之上的一些衡量相關風險的計量工具以及計量模型,從而無法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監控,進而對未來風險的預測能力嚴重不足。
4、專業人才缺乏?!顿Y本管理辦法》中新監管標準的實施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數據處理、模型搭建、信息系統開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專業人才的嚴重缺乏對該項工作有序開展有重要的影響。實施資本管理辦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熟悉風險管理操作的人才,但目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缺乏具備數理、統計、計量的理論知識和一定業務知識的人員。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金融業中覆蓋面最廣、職工人數最多的金融組織,但是農村信用社同時也是職工素質普遍較低的金融組織。以農村金融較為發達的廣東省為例,全省信用社職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占11%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區雖好一些,比例也不超過30%。
5、歷史數據缺乏。在實施資本風險管理過程中,一個前提條件是需要大量的歷史數據做支持。然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綜合業務系統和信貸風險系統運行時間較短,對各項歷史數據的積累較少,沒有完整的數據庫。目前各農村合作機構的數據積累僅僅是對業務經營數據的積累,對計算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預期損失率等方面的數據積累幾乎空白。無法對數據全面分析和未來走勢研判的需要,制約《資本管理辦法》中有關指標的計算。
五、農村銀行機構實施新資本協議的對策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加快轉變銀行發展方式。《資本管理辦法》有助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規模擴張的外延發展模式走向質量擴張的內涵式增長之路。為實現長遠發展,農村金融機構要及時轉變經營思路,制定資本長期發展規劃,樹立全面風險管理意識,將全面風險管理意識貫穿于全部業務和全體員工之中。加強領導,爭取監管部門支持。對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需要成立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工作,促進機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此外,要結合實際進行差距分析,全面規劃,制定本機構實施規劃,積極爭取監管部門的支持。
2、提升治理水平,完善風險管理框架和評估程序。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本來發展水平較低,即使設置了六年的資本充足率達標的過渡期,時間仍較為緊迫。需通過自身建立成熟的風險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資本達標規劃,通過多種渠道盡早實現目標。由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展的不平衡,資產規模等各方面大批存在差異性,那么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需要結合自身規劃,逐步達到新資本協議的要求。
3、強化基礎建設,運用各類計量工具。首先,完善法人治理機構,進一步明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的風險職責分工,健全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其次,加強數據收集的基礎性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確保數據收集的及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再次,建立新的與實現資本管理辦法相適應的規則和制度。最后,將相關的數理和計量模型運用到經營管理中去,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和優化。加快新型科技改造,奠定系統計量及模型搭建的基礎。準備分類,提高數據質量《資本管理辦法》堅持資本數量和質量并重的原則,明確了隔離資本工作的合格標準和資本調整項目。
4、加強培訓,儲備專業人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首先要根據銀監會要求配齊風險部門人員,主要是招聘熟練掌握高等數學、會數理分析的人才,引進專業人才,改善人才結構,并且不斷儲備有從事風險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建立專業化隊伍。
5、積極行動起來,填補歷史數據。各農村合作機構高度重視對歷史數據的積累,對近年的有關信用數據進行填補,主動學習和借鑒國有商業銀行歷史數據積累中的經驗,盡快建立適合自身的數據庫體系。
六、結語
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當前改革的鮮明寫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該加強對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研究和判斷,加強對當地市場潛力的挖掘,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當的規劃,積極地完成資本管理辦法的成功過渡。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
一、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涵義及研究意義
(一)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涵義
巴塞爾銀行委員會在2003年6月公布的《新巴塞爾資本協議》中,對操作風險的定義為“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痹摱x包括法律風險,但不包括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作為我國的銀行監管機構,2007年中國銀監會在《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中給出的定義是:“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員工和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痹摱x基本上采納了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沒有引入新的含義。柜面業務操作風險是操作風險的重要方面。通過對比分析近幾年發生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經濟案件情況看,涉及柜面業務的經濟案件占比高達70%以上,由此可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是一種出現頻率高、影響范圍廣、管理難度大的操作風險風險。筆者認為,基層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柜面業務操作風險是指在前臺柜面業務中,因人員、系統、流程及外部事件等因素導致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或客戶資金財產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二)研究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意義
1.通過在操作風險中細分柜面業務操作風險,區分柜面業務操作風險在各項操作風險中的權重,以便采取有效的對策解決問題。
2.有利于直接有效地分析導致柜面業務發生經濟案件或風險點的原因,以解決柜面業務發生較多經濟案件的問題。
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現狀
(一)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特點
1.目前國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發生范圍廣。農商(合)行存貸款、銀行卡、財務管理等所涉及到的所有業務流程都可能發生操作風險,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城市、鄉鎮都有可能發生操作風險。
2.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操作風險表現形式多樣。(1)內部欺詐風險。員工因放棄職業道德,違背相關法律法規,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造成的風險。尤其是一些“要害崗位”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成為其作案的主要方式。(2)外部欺詐風險。員工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被客戶用欺詐的手段利用,給銀行帶來潛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外部人員詐騙、黑客侵入計算機等形式造成的損失。
(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1.操作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不完善。盡管許多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初步建立了形式上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但是實際工作中“三會一層”及相關委員會只是形式上存在,沒有很好發揮其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2.內控機制不健全,風險管理方式效果差。從國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生的案件涉及的操作風險分析,內控制度不完善,是大量違規經營和操作風險積聚的直接原因。目前存在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內控管理混亂,在發生案件風險的情況下,往往只是處理案件當事人,那些負有管理和監督責任的人員一般不會受到處罰,從而造成內控體系的有效性差,在某種程度上積聚了風險。
3.風險管理手段和技術落后。國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管理技術還比較落后,過分依靠內部審計而忽略外部審計。操作風險的識別還不夠全面和準確,風險評估計量的手段落后。
4.人員構成不合理,風險管理人才匱乏。人員素質是操作風險管理的關鍵,我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人員在業務素質要求方面還達不到進行全面風險管理的需要,為操作風險埋下隱患。
三、構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體系的對策
(一)構建有效的操作風險組織體系
由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組織結構是“一級法人”下的總行—基層營業機構管理體系,由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承擔最終管理責任的操作風險防御體系,以及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尚未真正發揮作用的客觀情況,決定了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應該是總部集中管理模式。在這種管理體制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操作風險防御體系可以劃分為六層:第一層:基層層面。銀行金融機構基層組織是銀行經營活動的前沿,對操作風險的生成和管理負有主要責任。第二層:起支持作用的部門,是業務部門開展經營活動的支撐,對操作風險發揮著重要的事前防范作用。第三層:風險管理部門。包括總行和分支機構在內的風險管理部門,負責對操作風險的政策及管理流程加以貫徹落實。第四層:內外部審計。主要側重于對操作風險管理體系、管理政策、組織結構以及政策與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審計。第五層:董事會。在“一級法人”管理體系下,董事會對操作風險管理承擔最終責任。董事會要確保本行的操作風險管理系統受到內審部門全面、有效的監督。內審部門不應直接負責操作風險的管理。第六層:監管者和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兩者分別通過監管制度、監管要求和市場約束對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狀況加以關注和制約。
(二)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1.制定個人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制度手冊。組織人員從現有的柜面業務風險點著手,制定涵蓋相應全部現行的業務流程,風險點等的個人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制度手冊。員工能根據手冊速查,了解某項業務的具體辦理方法、依據,以及發生某種操作風險后,應該如何處理和向上匯報。
2.制定新型的柜員管理制度。新型的銀行柜員制度是指建立在前臺操作系統基礎上,覆蓋全部業務流程和風險點的柜員管理制度。
3.深化流程整合,提升服務質量。組織人員根據最新制度要求,對業務處理手續進行規范,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簡化前臺操作。
(三)建立完整的操作風險內部管理體系
1.轉變管理理念,將零售業務管理從規范化等級管理向風險等級管理轉變。按年對分(支)行和零售網點進行風險評級,按行、按點建立風險控制檔案,將全部零售網點按照風險等級,進行差別化管理,對分(支)行零售業務風險管理情況進行綜合排名。
2.建立風險檔案管理體系。將重點建立對基層營業機構的操作風險檔案,并對基層營業機構的操作風險檔案進行綜合管理,分析運用風險檔案,積極對風險檔案進行匯總和分析,定期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研究分類和分析。
3.建立操作風險損失事件數據庫,設置專門的損失事件崗。建立風險損失數據可以為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模型化實證分析,將提高管理者在內控過程中制定管理政策的有效性。
4.建立對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狀況的分析、報告、持續改進及風險提示機制?;鶎訝I業機構應及時上報轄內的操作風險管理風險分析報告,總行積極對風險檔案、業務檢查情況等相關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及時向網點下發風險提示,提示風險點及其防范措施。
(四)建立完善以柜員考評為基礎的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科學的風險津貼與業績相結合的績效考核機制,合理分配員工薪酬,按業務的復雜度和貢獻度設定權重,計算柜員的業績積分,對柜員的業績進行全面考核。通過考核以崗定酬、升崗升區,充分調動柜員工作積極性,有效利用資源,提升網點綜合競爭力。
(五)加強前臺核心業務系統的升級管理和運行維護管理
系統中存在的任何問題都可能導致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完備性直接決定了系統運行過程中發生系統中斷、出錯乃至遭到非法侵入等而導致操作風險事件的概率。加大系統的科技投入,加強系統開發和升級以及后續的運行維護管理能使之能更有效的防范操作風險的發生。
(六)構建良好的操作風險文化
加強操作風險制度文化建設是當前的風險文化的重點。我國農村金融機構操作風險文化建設剛剛起步,培育操作風險文化是一項長期的目標。操作風險制度文化建設是指銀行對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參考文獻
[1]巴塞爾委員會.巴塞爾新資本協議,2004.
現代金融機構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其它風險,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對這些風險的控制主要是通過以下三大基本因素實現的:(1)董事會確定總體的風險管理原則和基本的控制戰略;(2)確定風險管理的組織構架和體系;(3)指定風險管理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序;(4)運用風險管理的技術監測工具。因為風險管理技術的專門性,我們將不在此進行討論。
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現代金融機構控制風險的基本措施是:分散化、交易限額、信貸限額,即通過對其產品、交易伙伴、業務活動領域的分散化降低風險;通過為每種產品、每一交易單位設置交易限額,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貸限額以規避各種風險。金融機構根據各項業務的獲利能力、市場機會、公司的長期戰略定期調整各業務、各部門間的資本配置,力圖使獲取給定收益的風險最小化。
一董事會對總體風險管理理念和基本風險管戰略的確定
總體上說,董事會對金融機構承受的風險承擔最終責任和義務,因此應負起監控職能。公司整體的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應由董事會審批,為保證戰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適應性,決策機構應通過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和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實施和評估。
(一)風險管理基本原則的確定
一般來說,金融機構的董事會首先要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確定風險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則,并要求風險管理委員會和相應的風險管理部門積極予以落實。
我們可以簡要地比較美林和摩根等公司的風險管理原則。
1美林公司的風險管理原則
在美林公司,盡管風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一變再變,但以下述6個原則為基礎的基本理念卻幾乎沒變。這主要包括:任何風險規避方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經驗、判斷和不斷的溝通;必須不斷地在整個公司內部強化紀律和風險意識;管理人員必須以清晰和簡潔的語句告誡下屬:在資本運營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風險管理必須考慮非預期的事件,探索潛在的問題,檢測不足之處,協助識別可能的損失;風險管理策略必須具備靈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必須是減少難以承受的損失的可能性。這樣的損失通常源自無法預計的事件,大部分的統計和模型式的風險管理方法無法預計。
在過去幾年,用數學模型來測量市場風險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眾多風險管理的要點,風險管理幾乎成了風險測量的同義詞。美林公司認為,數學風險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證,因此,對這些數學模型的依賴是有限的。
事實上,由于數學風險模型不能精確地量化重大的金融事件,所以,美林公司只將其作為其他風險管理工作的補充。
總的來講,美林公司認為,一個產品的主要風險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管理的方式。違反紀律或在監管上的失誤可導致損失,而不論產品為何或使用何種數學模型。
2摩根公司的風險管理原則
摩根斯坦利則認為,風險是金融機構業務固有特性,與金融機構相伴而生。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會涉及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恰當而有效地識別、評價、檢測和控制每一種風險,對其經營業績和長期發展關系重大。公司的風險管理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是一個與有關的專業產品和市場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并作出評價的獨立監管過程。
應當說,這些基本的風險管理原則既是其長期進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的總結,也是其實施風險管理的基本知指導原則,在整個風險管理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確定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會制定風險管理及控制戰略的第一步是,根據預定的風險管理原則,并根據風險對資本比例情況,對公司業務活動及其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要規定每一種主要業務或產品的風險數量限額,批準業務的具體范圍,并應有充足的資本加以支持。此后,應對業務和風險不斷進行常規檢查,并根據業務和市場的變化對戰略進行定期重新評估,并將結論應直接報告決策層。
在識別風險和確定了抵御風險的總體戰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長期業務操作的詳細而具體的指引。為此,風險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應包括,風險管理及控制過程中的權力及遵守風險政策的責任,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內部和外部審計等。如果公司較大較復雜,則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風險管理部門。就風險管理和控制部門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備適當的專業人員、并獨立于產生風險的部門。
因為控制結構的有效性取決于運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機構內所有員工都具有高度的責任。在確定風險管理及控制過程的權力和責任時,一個重要的因素應是將風險的衡量、監督和控制與產生風險的交易部門分開。高級管理層應保證職責適當分開,員工的責任不應互相沖突。
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架構的比較
(一)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基本架構
現代金融機構因其業務的偏重點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風險管理體系,但其基本構架都大同小異。一般來說,金融機構設有"風險管理委員會"集中統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總體風險及其結構。"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隸屬于公司董事會,其成員包括:執行總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證券部主任、各地區高級經理、財務總監、信貸部主任、全球風險經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風險管理的專家等,下面直屬不同形式的風險管理部門來實施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戰略和要求。
同時,金融機構應具備風險管理及控制的報告和評估程序,包括檢查現行政策和程序執行報告和發現例外情況的制度。一般來說,風險暴露以及盈虧情況應每日向負責監控風險的管理層報告,后者應簡要向負責公司日常業務的高級管理層匯報。另外,金融機構要對風險戰略、政策和程序的評估應該定期開展,評估應考慮到現行政策的結果、業務以及市場的變化。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方法、模型和假設的變更應由決策層審核。政策和程序應要求風險管理及控制部門參與對新產品和業務的考察。
"風險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設計或修正公司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簽發風險管理準則;規劃各部門的風險限額,審批限額豁免;評估并監控各種風險暴露,使總體風險水平、結構與公司總體方針相一致;在必要時調整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目標。"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向董事會報告,它每周開一次例會(需要時可隨時召集)討論主要市場的風險暴露、信貸暴露與其它各種頭寸,研究潛在的新交易、新頭寸以及風險豁免等問題。
"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不同形式的、分離或者整合的風險管理部門(如分別設立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等,或者整合為一個完整的風險管理部),他們均獨立于公司的其它業務部門。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負責監管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風險結構(包括各地區、各部門、各產品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負責監管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各業務伙伴的暴露額度;審計部通過定期檢查公司有關業務和經營狀況,評估公司的經營和控制環境。
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采用多層制,除了"風險管理委員會"及其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審計部外,其它如融資部、財務部、信息技術部以及各業務部的部門風險經理均參與風險的確認、評估和控制,并接受風險管理部的監督和評估、考核。這些部門的經理及代表每隔一周開一次例會(需要時可隨時召集)以求溝通信息、交流經驗、正確評估風險、調險管理政策。
以下是對美林等幾家公司的比較。
(一)美林公司的風險管理架構
為了在基層交易部門強化風險管理機制,美林公司制定了公司風險控制策略和操作規程,要求相關的區域機構和單位在識別、評價和控制風險時予以遵循。
這些策略和操作規程的實施涉及許多部門,包括全球風險管理部、公司信貸部和其他的控制部門(比如財務、審計、經營以及法律和協調部門)。為了協調上述風險管理部門的工作,公司還成立了由風險管理部、公司信貸部和控制部門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風險控制和儲備委員會,該委員會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監督作用。
風險控制委員會和風險管理部對所有的機構交易活動進行總的風險監督。風險控制委員會獨立于美林的交易部門,定期向公司董事會下屬的審計和財務委員會匯報風險管理的狀況。
儲備委員會監測與資產和負債有關的價值和風險。美林公司針對那些可能導致現存資產價值損失或帶來新的負債的事件,確定在目前形勢下使公司資產和負債保持平衡的儲備水平。儲備委員會通常由主要的財務官員任主席,主要負責考察和批準整個公司的儲備水平和儲備方法的變化。儲備委員會每月開會一次,考察當時的市場狀況,并對某些問題采取行動。美林公司在決定儲備水平時會考慮管理層在下述方面的意見(Ⅰ)風險和暴露的識別;(Ⅱ)風險管理原則;(Ⅲ)時效、集中度和流動性。
(二)摩根斯坦利的風險管理架構
摩根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并通過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和規程予以保障,以便在對各種各樣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過程中,提供管理和業務方面的支持。隨著對不斷變化的和復雜化的全球金融服務業務認識的提高,公司不斷地檢討風險管理策略和操作規程,以使其不斷完善。
公司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由公司大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組成,負責制定整個公司風險管理的策略及考察與這些策略相關的公司業績。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幾個專門風險管理委員會,以幫助其實施對公司風險活動的檢測和考察。除此之外,這些風險管理委員會還考察與公司的市場和信用風險狀況、總的銷售策略、消費貸款定價、儲備充足度和合法實施能力以及經營和系統風險有關的總體框架、層次和檢測規程。會計主任、司庫、法律、協調和政府事務部門及市場風險部門,都獨立于公司業務部門,協助高級管理人員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對公司風險狀況進行檢測和控制。另外,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也向高級管理人員匯報,并通過對業務運營領域的考察,對公司的經營和控制環境進行評價。公司經常在每一個管理和業務領域,聘用具有適當經驗的專家,以有效地實施公司的風險管理監測系統和操作規程。
三對主要類型的風險的管理戰略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主要涉及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其他風險的管理,同時針對不同的風險的特點,確定不同的實施方案和管理戰略。
(一)主要的風險類型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波動而使得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包括價格或利率、匯率因經濟原因而產生的不利波動。除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價格的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市場風險還包括融券成本風險、股息風險和關聯風險。
美國奧蘭治縣(ORANGECOUNTRY)的破產突出說明了市場風險的危害。該縣司庫將"奧蘭治縣投資組合"大量投資于所謂"結構性債券"和"逆浮動利率產品"等衍生性證券,在利率上升時,衍生產品的收益和這些證券的市場價值隨之下降,從而導致奧蘭治縣投資組合出現17億美元的虧損。GIBSON公司由于預計利率下降,購買了大量利率衍生產品而面臨類似的市場風險。當利率上浮時,該公司因此損失了2000萬美元。同樣,寶潔公司(Procter&Gamble)參與了與德國和美國利率相連的利率衍生工具交易,當兩國的利率上升高于合約規定的跨欄利率時(要求寶潔公司按高于商業票據利率1412基點的利率支付),這些杠桿式衍生工具成為公司承重的負擔。在沖抵這些合約后,該公司虧損1.57億美元。
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包括貸款、掉期、期權及在結算過程中的交易對手違約帶來損失的風險。金融機構簽定貸款協議、場外交易合同和授信時,將面臨信用風險。通過風險管理控制以及要求對手保持足夠的抵押品、支付保證金和在合同中規定凈額結算條款等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風險。
近來,信用風險問題在許多美國銀行中開始突出起來,根據1998年1月的報告,其季度財務狀況已因環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危機而受影響。例如,由于亞洲金融風暴,JP摩根(JPMORGEN)將其約6億美元的貸款劃為不良貸款,該行97年第四季度的每股盈利為1.33美元,比上年的2.04美元下降35%,低于市場預期的每股收益1.57美元。
3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統操作不當引致損失的風險,包括因公司內部失控而產生的風險。公司內部失控的表現包括,超過風險限額而未經察覺、越權交易、交易或后臺部門的欺詐(包括帳簿和交易記錄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內部會計控制)、職員的不熟練以及不穩定并易于進入的電腦系統等。
1995年2月巴林銀行的倒閉突出說明了操作風險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英國銀行監管委員會認為,巴林銀行倒閉的原因是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一名職員越權、隱瞞的衍生工具交易帶來的巨額虧損,而管理層對此卻無絲毫察覺。該交易員同時兼任不受監督的期貨交易、結算負責人的雙重角色。巴林銀行未能對該交易員的業務進行獨立監督,以及未將前臺和后臺職能分離等,正是這些操作風險導致了巨大損失并最終毀滅了巴林銀行。
類似的管理不善導致日本大和銀行在債券市場上遭受了更大損失。1995年人們發現,大和銀行的一名債券交易員因能接觸公司會計帳簿而隱瞞了約1億美元的虧損。與巴林銀行一樣,大和的這名交易員同時負責交易和會計。這兩家銀行都均違背了風險管理的一條基本準則,即將交易職能和支持性職能分開。
操作風險的另一案例是Kidder,Peabody公司的虛假利潤案。1994年春,KIDDER確認,該公司一名交易員買賣政府債券獲得的約3.5億美元"利潤"源于對公司交易和會計系統的操縱,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一事件迫使Kidder公司將資產售予競爭對手并最終清盤。
操作風險可以通過正確的管理程序得到控制,如:完整的帳簿和交易記錄,基本的內部控制和獨立的風險管理,強有力的內部審計部門(獨立于交易和收益產生部門〕,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如果管理層監控得當,并采取分離后臺和交易職能的基本風險控制措施,巴林和大和銀行的損失也許不會發生,至少損失可以大大減少。這些財務失敗說明了維持適當風險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二)對市場風險的管理策略
金融機構維持合適的頭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進行交易,都要面對利率風險(比如:利率水平或波動率的變化、抵押貸款預付期長短和公司債券和新興市場資信差異都可帶來風險);在外匯和外匯期權市場做市商或維持一定外匯頭寸,要面對外匯風險,等等。在整個風險管理框架中,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作為風險管理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執行部門,全面負責整個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執行總裁報告工作。該部在重點業務地區設有多個國際辦公室,這些辦公室均實行矩陣負責制。它們除了向全球風險經理報告工作外,還要向當地上一級非交易管理部門報告工作。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負責撰寫和報送風險報告,制定和實施全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大綱。風險管理大綱向各業務單位、交易柜臺經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批的風險限額,并以此為參照對執行狀況進行評估、監督和管理;同時報告風險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確認和公布管理當局的有關監管規定。這一風險管理大綱為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定期對各業務單位進行風險評估。整個風險評估的過程是在全球風險經理領導下由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各業務單位的高級交易員和風險經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級交易員的參與,風險評估本身為公司的風險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為了正確評估各種市場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部門需要確認和計量各種市場風險暴露。金融機構的市場風險測量是從確認相關市場風險因素開始的,這些風險因素隨不同地區、不同市場而異。例如,在固定收入證券市場,風險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線斜率、信貸差和利率波動;在股票市場,風險因素則包括股票指數暴露、股價波動和股票指數差;在外匯市場,風險因素主要是匯率和匯率波動;對于商品市場,風險因素則包括價格水平、價格差和價格波動。金融機構既需要確認某一具體交易的風險因素,也要確定其作為一個整體的有關風險因素。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不僅負責對各種市場風險暴露進行計量和評估,而且要負責制定風險確認、評估的標準和方法并報全球風險經理審批。確認和計量風險的方法有:VAR分析法、應力分析法、場景分析法。
根據所確認和計量的風險暴露,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分別為其制定風險限額,該風險限額隨交易水平變化而變化。同時,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與財務部合作為各業務單位制定適量的限額。通過與高級風險經理協商交流,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力求使這些限額與公司總體風險管理目標一致。
1美林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策略
美林公司市場風險管理過程包含了下述三個要素:(i)溝通;(ii)控制和指導;(iii)風險技術。
風險管理按地理區域和產品線組織,以確保某一特定的區域或某一產品交易范圍內的風險管理人員能進行經常和直接的溝通。同時,風險管理部門應與高級的交易經理進行定期和正式的風險研討。
為了彌補基層交易部門風險規避技術的不足,公司風險管理部門制定了一些規范和準則,包括交易限額,超過限額必須提前得到批準。另外,作為新的金融產品檢測過程的一部分,新的金融產品交易要由風險管理部門和來自其他控制單位的代表批準。某些業務,比如高收益證券和新興市場的證券承銷、不動產融資、臨時貸款等,在向客戶作出承諾前,需要事先得到風險管理和其他控制部門的批準。風險管理部門有權要求減少某一特定的柜臺交易風險暴露頭寸或取消計劃的交易。
風險管理使用幾種風險技術工具,包括風險數據庫、交易限額監視系統、交易系統通道和敏感性模擬系統。風險數據庫每日按產品、資信度和國別等提供庫存證券風險暴露頭寸的合計數和總數。交易限額檢測系統使風險管理部門能及時檢查交易行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額。交易系統通道允許風險管理部門去檢測交易頭寸,并進行計算機分析。
敏感性模擬系統用來估算市場波動不大和劇烈波動兩種情形下的損益。每一次測算時僅考慮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比如利率、匯率、證券和商品價格、信貸利差等,同時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以此為基礎,風險管理部門可以檢測到整個公司的市場風險,并根據需要調整投資組合。
2摩根斯坦利的市場風險管理策略
公司利用各種各樣的風險規避方法來管理它的頭寸,包括風險暴露頭寸分散化、對有關證券和金融工具頭寸的買賣、種類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包括互換、期貨、期權和遠期交易)的運用。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按交易部門和產品單位來管理與整個公司交易活動有關的市場風險。公司按如下方式管理和檢測其市場風險:建立一個交易組合,使其足以將市場風險因素分散;整個公司和每一個交易部門均有交易指南和限額,并按交易區域分配到該區域交易部門和交易柜臺;交易部門風險經理、柜臺風險經理和市場風險部門都檢測市場風險相對于限額的大小,并將主要的市場和頭寸變化報告給高級管理人員。
市場風險部門使用Value-at-Risk和其他定量和定性測量和分析工具,根據市場風險規律,獨立地檢查公司的交易組合。公司使用利率敏感性、波動率和時間滯后測量等工具,來估測市場風險,評估頭寸對市場形勢變化的敏感性。交易部門風險經理、柜臺風險經理和市場風險部門定期地使用敏感性模擬系統,檢測某一市場因素變化對現存的產品組合值的影響。
(三)信用風險的管理策略
信用風險管理是金融機構整體風險管理構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由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全面負責。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直接向全球風險經理負責,全球風險經理再依次向執行總裁報告。信用風險管理部門通過專業化的評估、限額審批、監督等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信貸調節和管理。在考察信用風險時,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要對風險和收益間的關系進行平衡,對實際和潛在的信貸暴露進行預測。為了在全球范圍內對信用風險進行優化管理,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建立有各種信用風險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
(1)對最主要的潛在信貸暴露建立內部指引,由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總經理監督。
(2)實行初始信貸審批制,不合規定的交易要由信用風險管理部門指定成員審批才能執行。
(3)實行信貸限額制,每天對各種交易進行監控以免超過限額。
(4)針對抵押、交叉違約、抵消權、擔保、突發事件風險合約等訂立特定的協議條款。
(5)為融資活動和擔保合約承諾建立抵押標準。
(6)對潛在暴露(尤其是衍生品交易的)進行定期分析。
(7)對各種信貸組合進行場景分析以評估市場變量的靈敏性。
(8)通過經濟、政治發展的有關分析對風險進行定期評估。
(9)和全球風險經理一起對儲存時間較長、規模龐大的庫存頭寸進行專門評估和監督。
美林公司通過制定策略和操作規程以避免信用風險損失,包括確立和檢測信用風險暴露限額及與某一訂約方或客戶交易額限額、在信用危機中取得收繳和保留抵押品或終止交易以及對訂約另一方和客戶不斷地進行信用評價的權利。業務部門有責任與公司制定的策略和操作規程保持一致,并受到公司信貸部門的監督。公司信貸部門實行集中分區管理。信貸負責人分析和確定訂約另一方或客戶的資信狀況,按訂約方或客戶設立初始或當前的信貸限額,提議信用儲備,管理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和參與新的金融產品的檢測過程。
許多類型交易包括衍生品和辛迪加貸款要提前報請公司信貸部門批準。公司信貸部門所能審批的交易數量是有限的,限額視該項交易的風險程度和相關客戶的資信度確定,超過此限額,須上報公司信貸委員會批準。版權所有
借助信用系統手工和自動記錄的信息,公司信貸部門能檢測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在訂約另一方/客戶、產品和國別的集中度。這一系統能按訂約另一方或客戶累計信用風險暴露頭寸,維持整個訂約方/客戶和某一產品的風險暴露限額,并按訂約另一方或客戶識別限額檢測數據。整個公司庫存頭寸和已執行交易的詳細信息,包括現在和潛在的信用風險暴露頭寸信息會不斷地更新,并不斷地與限額相比較。如果需要,可增加抵押貸款數額,以減少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并記錄在信用系統中。
公司信貸部門與業務部門一起設計和完善信用風險測度模型,并且分析復雜的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公司信貸部門還檢測與公司零售客戶業務有關的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包括抵押品和住宅證券化額度、客戶保證金帳戶資金數額等。
集中度風險可以視為信用風險中的一個重要類型。集中度風險,即金融機構業務對單一收入、產品和市場的依賴風險。美林公司定期檢測集中度風險,并通過實施其分散化的經營戰略和計劃來減少此風險。最近,美林公司已將其全球的收入來源分散化,從而減少了公司收入對單一金融產品、客戶群或市場的依賴。
雷曼兄弟公司通過產品、客戶分散化和交易活動在地區分布的分散化,以圖實現減少風險的目標。為此,公司合理地分配每類業務資金的使用額,為每類產品和交易者制定交易限額,并對上述額度做地域上的合理分配。公司根據每一類業務的風險特性,尋求相應的回報。根據與公司指南相一致的收益獲得能力、市場機會和公司的長期戰略,公司定期地重新分配每一業務的資金用量。
(四)操作風險的管理策略
作為金融服務的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直接面臨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暴露,它們均產生于正常的活動過程中。除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外,金融機構還將面臨非直接的與營運、事務、后勤有關的風險,這些風險可歸于操作風險。
在一個飛速發展和愈來愈全球化的環境中,當市場中的交易量、產品數目擴大、復雜程度提高時,發生這種風險的可能性呈上升趨勢。這些風險包括:經營/結算風險、技術風險、法律/文件風險、財務控制風險等。它們大多是彼此相關的,所以金融機構監控這些風險的行動、措施也是綜合性的。金融機構一般由行政總監負責監察公司的全球性操作和技術風險。行政總監通過優化全球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實施各種長期性的戰略措施以加強操作風險的監控。一般的防范措施包括:支持公司業務向多實體化、多貨幣化、多時區化發展;改善復雜的跨實體交易的控制。促進技術、操作程序的標準化,提高資源的替代性利用;消除多余的地區請求原則;降低技術、操作成本,有效地滿足市場和監管變動的需要,使公司總體操作風險控制在最合適的范圍。
[關鍵詞] 非銀行金融機構;風險規范;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 F830.39 [文獻標識碼] A
Research on Better Developing 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XI Bin
Abstract: Despite of th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 real-world economy, some 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violate rules concerned, recklessly promise or change the capital price and give no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risk control. Non-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increase capital price for more deposits. By doing so, they gain huge profits, but increase operation risks and even drag themselves into fiscal crisis and bankruptcy. In this connec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ensify oversight by changing current supervision patterns. 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improve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enhance self-discipline, strength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romote sound operation.
Key words: 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isk contro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一、引言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除了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之外的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擔保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郵政儲蓄機構等,資金來源主要是發行股票和債券,即不經營存款業務,資金運用以非貸款的金融業務為主。早在2011年,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放貸已占據半壁江山,為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越來越多的跑路事件警示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已越來越趨于不可控,嚴重威脅到我國的金融安全,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規范運作已成為重要課題。
二、非銀行金融機構違規運作現象分析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金融創新已成為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但金融創新在為金融機構帶來效益和金融體系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必然導致監管上的困難,并釀成了“百年一遇”的次貸危機。時至今日,次貸危機的余霾還沒有完全消散,然金融機構的非規范運作仍在繼續,尤其是處于轉軌經濟的中國金融市場非銀行金融機構違法違規事件頻頻發生。
(一)違規開展業務
相對于商業銀行,非銀行擔保機構的類型眾多,業務經營范圍很大,各類金融機構的經營范圍難以準確界定,越界經營非常普遍,監管灰色地帶也在所難免[4]。多數擔保公司除了無抵押貸款、車輛貸款、企業貸款等貸款業務外,還有理財服務,真正從事擔保業務的并不多。截至2014年底,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3.98萬億元,超過了保險業10.16萬億元的規模,成為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部門,然信托行業也存在諸多違規經營現象。[5]“五礦信托事件”和“信托100事件”折射出信托業的亂象,為了快速開展業務及獲取高額收益,信托公司可能會挪用客戶資金及委托第三方理財機構銷售信托產品?;ヂ摼W金融的興起使傳統金融行業受到較大沖擊,金融脫媒現象越來越嚴重,余額寶的高回報率吸引了大量資金,P2P網貸平臺快速發展,但直到人人貸、哈哈貸由于違規開展業務等遭到調查后監管當局才著手治理網貸亂象。[6]其他類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大多存在違規開展業務的情況,試圖利用監管的盲區或灰色地帶賺取更多的利潤,甚至有些金融機構不惜違法和違規鋌而走險開展業務,在謀取高利的同時承受較高風險,一旦出現支付危機,跑路和自殺現象屢見不鮮。
(二)恣意改變或承諾資金價格
監管部門對非銀行金融機構融入和貸出資金價格未過多限制,這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恣意改變資金價格提供了機會。最近幾年擔保、信托行業出現問題集中表現為融入資金價格和貸出資金價格雙高,導致風險提高。擔保行業違規以較高的利率融入資金,城泰公司曾以月息1分至2分的高息集資3.2億余元,而圣沃公司更是開出了高達3分至9分不等的月息,吸引同行也將資金存入該公司。正規擔保公司為企業進行融資擔保時保費大概在3%左右,但多數擔保公司不僅要求企業支付擔保費,而且還要求其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證金,甚至可能截留部分資金,致使企業實際到手的資金占名義貸款的一半或更少,變相提高資金的成本。信托公司不能承諾信托計劃的收益,也不能履行信托計劃正常損失的賠償義務,但為了盡快銷售信托產品,信托公司往往給投資者承諾較高的年化收益。
(三)怠于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可以按照巴塞爾資本協議進行風險管理,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經營業務的特點存在較大差異,除了證券和保險有相對成熟的風險管理辦法外,其他類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均在探索階段。擔保機構一般是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收取一定的保費,當企業違約時代償。擔保公司的風險主要來源為客戶的違約和機構自身管理,客戶管理主要為貸前嚴格審查、貸后嚴格管理、違約后積極追償,機構自身管理則主要為做好分散化和控制擔保倍數。我國規定擔保機構的放大倍數原則上不超過10倍,即1億元的擔保本金最多可擔保10億元的銀行貸款,但從實際運營來看,一些擔保機構并不會嚴格遵守規定,隨意提高放大倍數的現象比比皆是。在分散化方面,多數擔保公司為了減少成本,總會優先為熟悉的客戶提供擔保,造成擔保過于集中。更多的擔保公司只看重眼前利益,除了違規開展業務外,不進行任何風險控制措施。信托公司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風險管理意識薄弱,風險控制能力低下。
三、非銀行金融機構違規運作原因及負面效應分析
非銀行金融機構最近幾年屢屢出現違法、違規和違約事件,威脅到我國的金融安全,根據“理性人”理論,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非銀行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機會主義行為,以期獲取更高利潤。
(一)違規運作獲得高額收益同時面臨巨大風險
我國金融市場波動性大的同時監管又不到位,基本失去投資功能,居民除了投資房地產外沒有太好的投資渠道,然而較高的通貨膨脹驅使大量的民間資本有了逐利的沖動。官定利率雖然壓低了資本成本,但正規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遠不能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民間資本必然要補這個供給缺口,非銀行金融機構充當了中介。旺盛的資金需求拉高了資金價格,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漁利已不再滿足其本身的業務,紛紛違規開展業務,非法集資和挪用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適逢礦產業和房地產業快速發展,通過正規金融體系難以融入足夠的資金,這些行業的企業轉向信托和擔保機構融資,有的企業甚至自己開辦擔保公司,違規吸收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融入資金獲得高回報的同時,也承受了較大的風險,如果所融出的資金或投資的項目出現問題,必然會導致流動性緊張,嚴重的可能引發財務危機或破產倒閉。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只是以高息吸收資金,而較少融出甚至全部留做自用,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不斷積累資金,最后跑路,投資人血本無歸,產生巨大的社會負面影響。
(二)提高資金價格快速吸收資金加大運營風險
由于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存在較大競爭,短時間內獲得較多資金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提高資金回報率。如前文所述,一些擔保機構開出了2分甚至是更高的月息。非銀行金融機構高息融入資金就是期望將這些資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項目或拆借出去,然而,收益高的項目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非銀行金融機構提高成本可以快速吸收資金,但這些資金的出路往往成了問題。從近期多起擔保公司非法集資的案例可以看出,擔保公司以高息融入資金后,要么是貸給風險較高的房地產或礦業公司,要么是少部分貸出,大部分資金滯留在機構內,到期收益難以償付高額的利息支出,擔保公司只好再以高成本借入新債償還舊債,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資金黑洞。一旦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機會,這種方式就難以為繼,資金鏈斷裂,公司必然被清算。所以,高息發債或直接吸收存款都會加大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沒有確定好資金用途前就直接以高成本融資必然會導致機構出現財務危機。
(三)忽視風險管理導致財務危機乃至破產倒閉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多數業務都是通過承受風險獲得收益,如擔保、保險、PE等,但并不代表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承受無限大的風險。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對高收益的貪婪而承受了過高的風險所致。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大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并沒有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對風險進行控制。主要的原因是存在機會主義心理,期望通過金融市場違規甚至違法聚斂資金,用于一些高風險的項目,或者非法集資后跑路。這種惡意或僥幸心理使非銀行金融機構根本不考慮機構的長遠發展,不進行必要的風險控制,從而導致風險不斷積累,一旦有市場出現不利因素,機構迅速出現支付危機。一些擔保公司在市場平穩時期盲目提高放大倍數,待市場波動較大時,違約代償數額很有可能超過資本金,從而使機構難以為繼。大多數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對資產和負債進行久期匹配,導致某些時期到期債務過多,雖然機構的資產多于負債,但不能償還到期債務仍會被要求清算。風險管理不到位已使巴林銀行和貝爾斯登等百年老店在短時間內灰飛煙滅,甚至形成系統性風險,威脅到區域和國家的金融安全。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規范發展建議及對策
隨著網絡金融和國外全能銀行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生態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金融脫媒現象越來越嚴重,非銀行金融機構在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風險,加強監管、改善生態環境并提高機構的治理水平才能有效防止非銀行金融機構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保證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7]
(一)改變監管理念,提高監管水平
監管當局需要根據金融市場的新變化改變監管理念,對現行的監管部門進行重組,不再根據機構的性質設置監管機構,而是依據功能分設監管機構,并由一個部門(中央監管局或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協調各分管機構,縱向設置二級和三級監管機構,人事與地方政府脫鉤,保證監管的獨立性,減少地方政府的干預。美國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明確了美聯邦審計機構在監管體系中的作用,強調審計研究和審計建議,防范系統性風險,保護消費者利益,值得我們借鑒(王永海和徐純,2014)[8]。中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們不能照搬西方的監管制度和方法,而需要依據中國國情甚至是不同區域的情況制定相對靈活的監管制度,不斷提高監管水平,確保非銀行金融機構規范運作,保證國家和地方金融市場的穩定。
(二)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行業自律
完備的法律法規是非銀行金融機構規范發展的基礎,理順監管機構的組織架構的前提下,在非銀行金融機構統一框架內制定法律法規,地方政府針對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可出臺相應的政策文件,明確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質、業務范圍和風險管理及違法違規和違約責任,使機構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行業自律在規范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中也大有作為,通過制定行業自律規范、推進行業標準制定和實施、定期行業自律報告、舉辦行業從業資格培訓和認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從業人員的機會主義行為,促進非銀行金融機構規范發展。除此之外,由政府或專業信用評級機構建立金融機構及其高管數據庫,定期收集和金融機構的信用級別和高管的個人信用級別,或者向社會提供咨詢及查詢服務,都會提高機構和高管的違約成本,對其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有助于規范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經營。
(三)提高金融機構治理水平,促進規范運營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類型繁多,機構的資金規模和業務范圍也存在較大差異,治理模式沒有統一的標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借鑒行業內經營業績和管理都好的機構的先進經驗,結合機構自身的發展階段確定治理模式、制定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在組織結構方面,凡是有條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都可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構建管理架構,董事會對機構全權負責,審定機構的戰略目標、經營管理目標及風險管理目標,監管管理層,尤其強調管理層的合規經營。非銀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核心是在合規經營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董事會承擔機構的風險管理責任,構建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確保風險管理戰略和風險偏好相一致,保證風險管理部門的獨立性,要求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匯報,適當披露風險管控的要素、過程及結果,尤其對于高風險的業務及可能越界經營的業務持審慎態度。在激勵機制方面,除了設置合理的薪酬進行正向激勵外,還應制定管理者違法、違規及違約經營的追責機制,提高其違規和違約成本,促使其合規經營。
[參 考 文 獻]
[1]孟麗莎.大連市中小型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4(5):103-105
[2]陳思.中國信托業:特征、風險與監管[J].國際經濟評論,2013(3):104-113
[3]王達.影子銀行演進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及其引發的沖擊――為何中國迥異于美國[J].東北亞研究,2014(4):73-80
2015年7月上旬,中國股市經歷了令人目眩的波動,股市的波動向其他證券市場傳導,商業銀行出于交易或規避風險目的而持有的各類證券頭寸的價值也隨之大幅波動。股市的短期巨幅波動無疑屬于小概率的尾部風險事件,而隨股市波動涌現的大量投機與套利行為既是道德風險問題的體現,又使得證券市場的風險趨于復雜化。因此,在面臨類似的尾部風險事件時,金融機構對交易賬戶的風險管理需要同時應對道德風險、尾部風險與風險復雜化的挑戰。在經歷金融危機的沖擊之后,發達國家的大型金融機構普遍重視道德風險、尾部風險與風險復雜化的問題,并體現在各自的風險管理體系之中。本文以高盛集團的風險管理體系為例,分析其應對道德風險、尾部風險和風險復雜化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我國金融機構交易賬戶風險管理的建議。
管理交易賬戶風險的三大難點
國內外金融機構對于交易賬戶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分析模型,VaR和壓力測試方法也被廣泛應用,但是道德風險、尾部風險和風險復雜化始終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道德風險。在金融機構管理風險時,主要的信息不對稱體現在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雖然出現問題的往往是交易員,但是如果沒有從金融機構高級管理機構往下的層層過度授權,許多高風險的操作是難以進行的。過度的授權源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間的信息差距,與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關系密切。對金融機構而言,混業經營的初衷通常是獲取更高的收益率,呈現較強的風險偏好特征,金融機構的所有者通常有較高的風險容忍度。尤其在從分業經營走向混業經營的初期,所有者通常是從原有的金融行業進入新的金融行業,相對于容易觀察的收益率而言,對新行業的風險信息往往難以充分認知。因此,所有者難以區分新進入行業的阿爾法(Alpha)收益與貝塔(Beta)收益,只能根據總收益來對管理者進行激勵,并且對管理者提出過高的收益率目標。在信息差距和收益率目標壓力的共同作用下,管理者不得不承擔更高的市場風險,并給下級部門以更高的授權,使得道德風險問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尾部風險。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現象是相對正態分布而言的。在對復雜金融產品的風險進行分析時,正態分布假設雖然在計算上易于處理,卻造成理想的風險與實際風險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小概率大損失”的尾部風險上,自金融模型產生便始終存在,但是其巨大影響是在VaR方法廣泛運用之后才真正顯現的。首先,VaR方法從零損失開始逐步累加,巨額損失部分被排除在外,使得金融機構對尾部風險缺乏應對。其次,VaR指標短期化導致巨額損失概率被低估。VaR未能考慮在較長的時間視野下產生的極端變化,不能估計其潛在損失。雖然長期來看導致巨額損失的事件幾乎必然出現,但是由于方差的縮小速度遠快于期望的縮小速度,所以短期來看巨額損失的概率非常之小。第三,VaR未考慮不同風險頭寸的相對流動性,而巨額損失發生時常常伴隨著流動性的缺乏,給金融機構帶來更強的沖擊。第四,VaR僅根據既有的市場風險因素來計算,無法對未來所有可能的市場運動做出準確預測。第五,通過VaR進行的授權給下級機構在尾部風險事件上的操作留下監管空白,而下級機構在尾部風險事件上的過度操作會使得尾部風險高于授權時的預期。因此,金融機構對尾部風險的應對不僅要在VaR基礎上進行監管方法與指標上的補充,還要對VaR方法本身進行修正或限制。
風險復雜化。風險的復雜化是金融鏈條不斷延長的結果。為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監管部門常常增加其融資渠道,提高其財務杠桿。但是,在之前的嚴格管制之下,金融市場是分割的,各自形成較短的金融鏈條。融資渠道的放寬不是給原有的金融鏈條增加一個融資環節,而是將兩個甚至多個金融鏈條拼接成了一個更長的金融鏈條,風險的復雜程度呈現跳躍式的增加。分業的金融監管進一步加劇風險的復雜化。當金融鏈條延長時,對原有金融機構有著豐富監管經驗的監管部門并不了解新的業務,并且有時也缺乏對金融鏈條的另一端進行監管的權限。這就給金融機構留下更大的監管套利空間,金融機構傾向于在金融監管的灰色地帶大規模地拓展業務,將風險集中在金融鏈條上監管較弱的環節,使得風險偏離傳統的形式而進一步復雜化。
高盛集團的風險管理經驗
自營業務是高盛集團的傳統優勢,盡管受到弱化版本的“沃爾克規則”的沖擊,但是2014年年底的證券等金融工具在總資產的比重仍在70%以上,在道德風險、尾部風險和風險復雜化的管理上形成的制度經驗足以為我國交易賬戶風險管理體系所借鑒。
對道德風險的管理經驗
通過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和合理的風險限額分解,高盛集團的所有者對管理者進行了較為有效的授權,緩解了交易賬戶管理者的道德風險。
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董事會和董事委員會代表了所有者的風險偏好,無論他們的風險偏好程度怎樣的保守或激進,對所有者而言都是合乎要求的。但是,當設立風險管理部門時,如果將降低風險作為風險管理部門的目標,那么由于風險與收益的正相關,風險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將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沖突。理想的狀態,應當是風險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在目標和運作上相互獨立。在高盛集團,獨立控制部門與支持職能部門是和業務部門并行運作的部門,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的相應管理部門獲取風險信息并匯總到首席風險官,并由首席風險官向CEO和董事會報告。各個風險委員會也獨立獲得風險信息并通過管理委員會上報。這樣,風險的最終衡量權集中到CEO和董事委員會,風險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利益沖突的弱化使得高盛集團的風險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能夠持續進行信息溝通,分享風險分析報告與市場信息。
有效的風險限額分解。風險管理部門匯總的風險信息使董事委員會和CEO做出應承擔風險和應獲得收益的總體判斷,并據此制定風險限額,向各部門分解授權。對于市場風險,高盛集團由公司風險委員會制定總的風險限額,再由證券部門風險委員會對各業務線的做市與投資業務制定細化的風險限額。為保證風險限額成為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高盛集團一方面將風險限額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充分的細分,從交易、產品、業務線和市場等方面將風險限額層層分解,并逐日進行監控,另一方面將風險限額設置在會周期性突破的狀態,而不是定在非常高的水平,以保證業務部門與風險管理部門能夠對風險充分交流,使得風險相關問題能夠迅速得到處理。
對尾部風險的管理經驗
通過差異化的風險監控和全方位的壓力測試,高盛集團對VaR方法的缺陷進行了較好的彌補,使尾部風險得到較好的衡量與控制。
差異化的風險監控。為克服VaR方法難以衡量尾部風險的缺陷,高盛集團對VaR方法進行了限制,使尾部風險的衡量與控制獨立出來。高盛集團的VaR和壓力指標是獨立計算的。在計算VaR時,高盛集團排除了能夠用壓力指標來很好衡量并監控的頭寸,以及交易對手和某些信用利差變動的影響。這些被排除在VaR計算之外的信用利差來自于衍生工具和無擔保但已包含公平價值期權的借款,受尾部風險的影響較強。在VaR之外,高盛引入壓力測試等風險監控指標,衡量并控制與尾部風險相關的罕見事件。這樣,高盛基本實現了對不同風險程度頭寸的差異化風險監控,使得尾部風險的監控既具有針對性又節約資源。
全方位的壓力測試。導致尾部風險的市場變動可以由許多潛在的原因所造成,為對特定投資組合的“尾部風險”進行準確衡量并控制,高盛集團綜合采用多種壓力測試技術,包括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公司整體壓力測試。敏感性分析用來量化單一風險因素對所有頭寸的影響,被分析的風險因素包括從一天到數月范圍內可能發生各種市場沖擊。對風險較高或集中的企業實體,高盛也將其也作為一個風險因素,用敏感性分析來量化其違約帶來的影響。情景分析用來量化特定事件的影響,與敏感性分析不同,情景分析不是考慮某個單獨的風險因素,而是分析特定事件對多個風險因素同時產生的影響。每一情景的影響范圍廣闊,從較溫和的影響到嚴重的影響均包括在內。情景的設定既基于過去發生的歷史事件,也包括前瞻性的假設情景。公司整體壓力測試主要用于評估資本充足率,綜合考慮了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影響,并確保公司整體壓力測試能夠整合到公司風險治理框架之內。這樣,高盛對各種類型的“小概率大損失”尾部事件進行了全面的衡量與控制。
對復雜風險的管理經驗
通過對風險指標的細化和對公司整體風險的監控,高盛集團對復雜的風險構成實施較為有效的管理。
細化風險指標。有效控制風險復雜化的重要手段是拆分金融鏈條中的不同風險因素,通過風險指標的細化得出一系列相對簡單的衡量與控制指標。根據高盛的風險監控技術要求,風險指標的計算需要精確到個別頭寸層面,并歸因于每一頭寸的個別風險因素。在應用歷史數據對VaR的模擬中,高盛集團對約7萬個市場因素進行了完整的估值。高盛公司還要求能夠從不同角度(部門、業務、產品類型和法律實體)報告風險指標,并能夠及時追加風險分析。為保證風險指標的計算能夠接近實際,高盛以5年的歷史數據來生成計算VaR所需的參數,并對歷史數據加權,通過對近期數據賦予較高的權重,即使計算VaR的頭寸不變,VaR也會隨著市場波動性的變化而同向變動。通過風險指標的細化,高盛面臨的復雜風險變得易于衡量和控制。
監控公司整體風險。復雜的風險常常具有整體性,不能通過分解成細化的風險指標來有效衡量并控制,需要從公司整體的角度來監控風險。公司整體是高盛集團重點監控的層面,并滲透到風險管理體系的各個方面。在高盛集團,各類風險管理委員會是風險管理的主要力量,這些風險管理委員會設置在公司整體層面,通過至下而上的風險信息傳導和自上而下的風險限額授權,使得高盛集團的風險在整體上得到監控。公司整體風險則是重點的監管對象,包括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和由高盛獨立控制的操作風險。高盛就公司的整體風險進行壓力測試,并定期向董事會通報公司的整體風險。通過對公司整體風險的監控,高盛可以應對風險的復雜傳導機制,對風險爆發的連鎖反應進行前瞻性的衡量和控制。
對我國交易賬戶風險管理的建議
我國金融機構的市場環境、企業文化和人才儲備和高盛集團有著較大差異,不能完全照搬高盛的風險管理模式。但是,在交易賬戶的風險管理上,仍可借鑒高盛集團在道德風險、尾部風險和復雜風險上的管控經驗。
提高風險管理部門的獨立性與權威性。高盛集團的風險治理架構保證了風險的獨立衡量和合理分解,人們往往將其歸因于高盛本身的風控文化并認為其難以借鑒。但是,在證券市場的尾部風險的損失程度與發生概率均有增加趨勢的背景下,引入風控文化并給予風險管理部門更大的權限恰恰是當務之急。首先,對交易賬戶的風險管理不能主要由業務部門實施,而是要由獨立的交易賬戶風險管理部門搜集信息并獨立衡量,除信息交流之外,風險管理部門與交易賬戶所在的業務部門之間不設置相關聯的管理目標。其次,交易賬戶的風險管理部門應直接對金融機構董事會或其下設的公司層面風險管理機構負責,將交易賬戶的風險信息定期上報,并且不受金融機構具體業務部門的制衡。第三,從董事會向下的風險限額授權需要基于風險管理部門的分析而得出,一旦風險管理部門對業務部門交易賬戶風險的衡量結果超出授權,業務部門必須進行及時的反饋并給出處理方案。
1.網絡銀行,網絡銀行是在互聯網上的虛擬銀行柜臺。網絡銀行又被稱為“3A銀行”,因為它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2.第三方支付,買方將貨款付給第三方獨立機構,第三方獨立機構擔當中介保管,在收付款人之間設立中間過渡賬戶,在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前提下才決定資金去向。
3.互聯網金融服務?;ヂ摼W金融服務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介入金融服務領域,把服務金融機構作為主要經營模式,依靠互聯網的即時性、互動性、海量信息的優點,來實現成本低、效率高的金融搜索、金融咨詢等服務。
4.網絡信貸。比如P2P貸款就屬于這種模式。P2P貸款就是投資人通過中介機構把自己的資金貸給借款人,中介機構通過對借款人的信用水平,經濟效益等情況進行考察來評估借款人信用風險,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主要風險
1.法律風險?;ヂ摼W金融機構監管法律缺失。目前相關的制度、條例、規范的技術行業標準等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立法還尚不完備,法律政策不確定性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巨大風險。
2.監管風險。我國的金融監管模式是“分業經營,分業管理”,而互聯網金融模糊了各金融領域之間的界限,所以難免會出現監管真空的現象。
3.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即交易的一方不按照合同條款履行約定而導致的風險。例如在P2P平臺上如果借款人貸款違約,在沒有第三方的抵押、擔?;蛘弑kU的前提下,投資者很難拿回本金和預期利息。
4.營運風險。又稱操作風險,在互聯網金融中,由于內部管理的不完善或工作人員操作失誤等可能引發重大的營運風險。
5.流動性風險。當資金流量超過所需時,會造成資金閑置,因貨幣時間價值的關系會導致資金利用效益下降。比如第三方支付機構可能會有大量的沉淀資金,這些流動性資金可能會有資金濫用、挪用的風險。
6.技術風險。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機構多通過購買系統模板實現科技保障,系統維護,技術保障和應急管理投入相對不足,抵御黑客攻擊和防范突發事件能力較差。
三、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
1.互聯網金融機構建立以風險管理理念為核心的戰略
建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戰略,就是要在機構內部把風險防范和管理放在經營活動的首位。對每項業務都要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監督管理,使風險管理貫穿于機構的全過程,使全體員工統一風險管理觀念,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
2.培育具有風險管理理念和商業倫理觀念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互聯網金融機構應盡快打造一支適應互聯網金融浪潮的人才隊伍,引進國外先進風險管理理念,結合本機構業務特點,針對性的進行人才風險管理系統培訓。重點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防范意識,使機構能夠在業務發展的各個環節獲得足夠的風險信息、整合并評估,從而加強改進風險管理措施。同時還要注意人才隊伍的道德建設,防止違反金融倫理的犯罪行為,保證互聯網金融活動有序運行。
3.金融監管機構應進行監管體制與方式的變革
當前我國金融監管是“一行三會”的形式,即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互聯網金融屬于混業經營的模式,容易陷入監管真空的困境中。為了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當務之急是改變分業監管模式,盡快建立一個溝通協調、信息共享、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監管體制。同時應該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借鑒發達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相關監管措施,保障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4.加快出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法律體系和建立完善嚴格的準入管理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依賴于健全完善的行業法律體系,政府機構應抓緊制定相關法規,防范和打擊互聯網金融犯罪。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政府應加快建立有效的信用評級行業監管體制,健全互聯網行業準入準則,通過實施嚴格的準入管理,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財務狀況、風險管理等方面均作出具體的準入要求,把好門關來避免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
5.完善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的審計和加強互聯網金融機構內部控制
(1)審計人員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機構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管理。針對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風險方面,審計人員應側重于信用風險信息披露的審查。由于互聯網機構擁有大量的流動性資金,可能會出現資金大量閑置和濫用的情況。因此審計人員應該重視對相關業務流動性的審核。
(2)加強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互聯網金融機構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夠,會誤導市場參與者的判斷,損害客戶利益。審計機構應建立完善風險信息披露制度,指導互聯網金融市場披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