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15:31: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文教學常用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朗讀教學法 應用研究
朗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所用時間最長。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漢語語言,發展學生思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深刻了解朗讀教學作用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朗讀教學策略,以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的。
一、朗讀教學法的內涵及作用
高中語文朗讀教學法即通過朗讀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語文課文、經典的興趣的閱讀教學法。朗讀,并非單純意義上的字詞朗誦、誦讀,相反,它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生理變化的語言活動。從學科的角度來講,朗讀教學不但包括表演、發聲方面的知識,還涉及文字、思維、情感、視覺等方面的內容。早在很久之前,朗讀教學就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許多人都將之視為培養學生交流能力、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教育家曾譯就明確指出:朗讀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備受重視,因為它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點綴,還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渠道。因此,在語文早讀、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變背誦、閱讀為朗讀,并指導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記讀書心得的好習慣,也可以朗讀、朗誦為起點展示文章內在韻味,培養學生思想感情,發展學生智力。如在杜甫詩作《登高》的教學中,教師可運用抑揚頓挫的情調和飽含情感的語言朗讀詩歌,讓學生體會作品中所蘊含的蕭瑟意境,感受到詩人壯志難酬的悲傷和孤苦無依的困窘,進而感受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教學法的應用現狀
就目前來說,絕大多數的語文教育工作者都認識到了朗讀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重視朗讀教學法的運用。如今,朗讀教學法在小學、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廣泛,但是,受應試教育思想和課程設置的限制,朗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卻被嚴重忽略。江蘇省常熟市教育部門曾針對朗讀教學法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發現:許多高中語文教師都對朗讀教學法有所了解,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是偶爾會使用到朗讀教學法;教師對朗讀教學法的態度存在一定分歧,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初中和小學都已經培養和鍛煉過了,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就無需再開展專門訓練。
以上調查雖然帶有地域性,但是卻鮮明地反映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教學法存在的問題。在此,筆者就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1.朗讀教學定位失準。高中語文教學全靠教師講解,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會運用集體朗讀、范讀、接力讀、角色分配朗讀等形式進行朗讀教學,但是絕大多數教師都將朗讀教學當作教學的手段,而不明白朗讀教學的目的,不知道如何通過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情感。2.教師教學能力存在一定缺陷。許多語文教師不但缺乏正確的朗讀教學意識,還缺乏完善的朗讀教學能力。如個別教師普通話不熟練,教學方法老套,在朗讀教學中難以將學生實際情況與教材、學校實際結合起來,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課時條件下設置朗讀教學目標、設置提問,導致朗讀教學效果低下。3.學生朗讀興趣低。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升學壓力較大,許多學生在早讀時間內要背誦許多知識,語文朗讀常會被其他學科的學習所替代。加上高中語文中要求背誦的內容多是文言文、古詩詞等枯燥的內容,這就難免會加重學生對語文朗讀的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教師朗讀教學的功效。
三、朗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要想促進朗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朗讀教學意識。所謂正確的朗讀教學意識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朗讀教學意識的革新,一是朗讀教學方法的改進。具體來說,教師要能將朗讀與學生發展、教材及學校實際結合起來,在深入了解教學難點、重點的基礎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適量的、適度的、目的明確的朗讀教學。
其次,要發揮學生的樂讀主體性。新課改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回歸學生,朗讀教學也不例外。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效率,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純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努力通過朗讀教學啟發學生質疑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閱讀中通過任務布置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比著讀、試著讀讓學生感受朗讀的樂趣,讓學生讀有所得、讀有所悟;在朗讀教學檢查和評價中經常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做出評價,并適當為學生介紹與其接受水平相應的讀物,通過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彭立平 高中語文課堂評點教學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09,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是以字、詞為教學重點,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則傾向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中小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重點上的不同,要實現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初中教師就要盡可能地借鑒與學習小學教師通過唱歌、游戲、模仿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學策略,引導和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那么,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實現中小學語文的銜接教學呢?筆者結合10多年教學經驗,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究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
學習興趣的銜接
初中語文教師銜接意識的強弱、銜接教學策略的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初中語文教學能否順利地完成與小學教學的銜接,也直接關系到小升初的學生能否順利渡過銜接期,更直接關系到中學語文教學效率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小學語文多是以提高學生識字、朗讀等基礎能力為主的課程。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延續也有分化,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著力實現中小學生在學習興趣上的銜接。例如:初一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語文知識,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時,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紫藤蘿花的特點,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喚醒學生兒時的記憶,啟發他們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蘿、認識紫藤蘿,引導他們用心領悟藤蘿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蘿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啟發和培養他們的情趣與想象能力,從而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學習習慣的銜接
小升初的學生習慣了小學教師的這種認知性閱讀教法,若初中教師不了解這點,不用適合他們實際的學法指導他們,不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心理需要適當調整自己教學的方式方法,不加強教法上的銜接,而是一開始就采用中學中常用的質疑、探究、合作和自學等教學方法,學生肯定一時無法適應。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開始訓練學生寫字和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知識難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計劃地強化學生的學習習慣,做好學習語文習慣的銜接工作。初中語文字、詞的增多,文言文難度的增加,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困惑,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讓他們把不會的生字、生詞摘抄下來,找出中心句,并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概括,要求他們按詞、詞組、段落等進行分類預習;用查字典的方法解決生字、生詞的疑難問題,對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向其他同學或教師請教。教師結合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使學生完成從小學到初中學習習慣的過渡與銜接。
教學方法的銜接
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的銜接也需要一定的科學化手段。知識教學應穿插在閱讀教學中語文基礎知識教學要和文本教學緊密結合,要和學生的語言應用實際相結合。把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內容滲透到課文當中,并結合語言的實際運用來理解語文知識。初中教師要延續小學老師常用的情景教學模式,根據初中新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掌握程度,實行分層次地教學,選擇一些活潑有趣、學生樂于接受的語言材料,靈活調整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學習進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課堂交流互動。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情景表演,模擬皇帝穿著新裝游街的情景,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學氛圍。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表演過程中進行鼓勵,緩解他們在課堂上的緊張情緒,讓他們慢慢融入到初中課堂的教學氛圍中來,以行之有效的教學銜接策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在作文教學中,中學語文教師更重視作文寫作的知識、技巧和理性思維的培養,而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幾乎不涉及表達方式、寫作技巧等理論性的知識,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學生一進中學就得面對這些學習內容。面對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不是僅憑教師一講就會明白的,沒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沒有一定的寫作知識,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專門訓練,學生很難達到這個要求。
學習方法的銜接
閱讀教學是現在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認知性閱讀以認識漢字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為起點,以提取文本意義為初級階段目標,在這個層次上的思維主要是記憶。認知性閱讀主要是對閱讀材料的客觀梳理。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預習、聽課、復習等方面進行調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讓學生在跟讀、齊讀、分角色朗讀中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文中描寫濟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手法?作者是怎樣使情景交融的?通過提出這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學習課文內容,培養他們在閱讀中有意識思考的習慣。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對教師的教學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對其進行指導,實現他們在學習方法上的有效銜接。
對學生評價的銜接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現狀 發展趨勢
人們普遍認為語文就是閱讀、寫作和字詞的組合體,新課程的語文教學目標更注重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綜合素養的培養、立足于人的長遠發展[1]。為了落實新課改要求,需要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采用相應的整改措施。
一、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1.單一的灌輸式教學。
灌輸式的語文教學雖然被人們口頭上拍拆在合理的教學法的行列,可是在實際語文教學中這種被拍拆在外的教學法反而是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即便是在新課改要求下應用的教學方法,只是停留在讓學生能夠表達感情和思維的充當工具的狀態,也就是語文的工具性上。語文課堂氣氛顯得壓抑,機械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原本應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語文課堂變成了書本知識的復讀機。
2.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形式主義嚴重。
語文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語文脫離了實際,就失去了滋養的源泉??墒窃趯嶋H教學活動中,語文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比如,在寫作上,由于時間限制,學生寫的作文往往不切實際,開頭結尾很美好,中間亂寫一團,或者是借鑒一些古語,顯示豪邁的氣勢,實則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
3.知識的系統性不強。
這是與高考的關系分不開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對于高考中冷點的知識可以忽略不學,比如,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幾乎不對高三語文課進行講解,要講也是走馬觀花式的。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根據高考的題型分類強化記憶瑣碎的字詞音、錯別字、文言文或詩歌中著名的語句等,高中語文課堂是為了高考而服務的[2],導致學生高分低能,語文素養低。
二、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
1.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語文課堂應上升到具有人文性的高度,這順應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3]。要提高語文素養,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就要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創設情境,具體的有表演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或幾種情境綜合等方式開拓學生的思維,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可以采用幾種情境綜合的教學方法。
2.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藝術來源于對生活的積累,語文亦是如此。因此,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文中出現的與實際生活有關的章節進行分析說明,并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留下深刻的影響[4]。比如,寫作時,不要寫得大和空,而是要有真情實感,一件小小的事情也會有感觸;養成記錄自己點滴生活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能鍛煉寫作能力,還能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來源于生活就是從此處開始。閱讀課文時,要聯系當時的寫作背景,從為什么要這樣寫的問題中設身處地地感受作者的意圖,以便建立讀者與作者之間情感的橋梁。
3.建立系統性的知識。
知識沒有多余的,即便有些章節是教師不講的,學生也不能放棄對學習的嚴格要求,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對瑣碎的知識進行整合。其實,對知識的整合過程也是對知識的二次認識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假如不顧知識的系統性,而機械式地灌輸,學生就失去了對問題考量的權利,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成了學習的奴隸。這無疑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會產生消極影響。
三、結語
由于受高考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在一定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但是學生不能放棄自主學習。因為自主學習是高中生必備的學習方法,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還能查缺補漏,及時完善知識體系??傊?,不管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如何,高中生都應該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大的環境改變不了,就先從自身做起,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王隨仁.世紀之交語文教育大討論的發展歷程評述(四)[J].科技信息,2012(05).
[2]李猛.高考背景下中學語文教育的困境與突圍[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
關鍵詞: 職校語文教學 教學模式 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
語文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和工具學科,職校學生的語文素質不僅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對他們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也會產生影響。但是,從現實來看,職校學校語文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管理、教材、質量評估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職校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職業教育如何堅持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目標,就成為每個語文教師都要認真思考、努力探就的課題。就此,我談談看法。
一、確立教學目標,突出專業性
職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這就決定了職校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中學語文教學。職校語文教學必須確立能力培養的“專業化”導向,必須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與專業的“職業化”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突出專業性,“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堅持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提高職校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為提高職校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奠定基礎。這既是完成職業教育的培養任務的基本要求,又是職校學校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要求。
二、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
1.把口語交際訓練放在首位。大部分職校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口語交際能力是必備的。但現實是職校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見識不廣,膽小怯弱,另一方面是職校語文教學忽視了這種能力的訓練??谡Z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學生樹立自信,擁有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思考、不肯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的現狀。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之路才暢通。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
2.加強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在寫作上遵循實用性原則,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必備的基本技能。請假條、計劃、總結、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自我介紹、求職信等這些常用的應用文能為職校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的服務。利用課堂教學,講解應用文寫作的基本常識,加強寫作訓練。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引導他們進行日常應用文和公文的寫作。
3.培養快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制訂閱讀計劃,有計劃地指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如職校語文教材中的經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輔以一些必要的說話技巧方面的書籍。并要求他們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這樣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美化他們的自我形象。
三、改變教學方法,突出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1.轉變教師角色,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這種角色的變換,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尊重學生的意見、見解,即使學生的見解不完整甚至有錯誤,也要用心呵護學生的思想火花,允許不同觀點的討論爭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進行參與式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讓課堂生動起來,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積極沉思、認真反思、大膽質疑,在質疑中引導學生從“知其然”升華到“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啟發學生從“浮光掠影”的淺層理解進入到“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在質疑中培養學生從線型思維、單向思維進入到立體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中。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揮主導作用。為此,我們可采用討論式、啟發式等教學法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語文教學
語文教材中的絕大多數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能憑借自己的語言、動作誘發學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但效果卻不好。因為很多課文歷史悠久,學生受年齡、時代、生活閱歷的局限,憑已有的文學修養很難深刻理解歷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課堂中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五、建立靈活評價機制,淡化分數量化
完善的評價機制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也是促進職校語文教學工作發展的有效方法。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評價過程既要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評價,又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還要注重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及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評價。
總之,職校學校的語文教學只有以市場為主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任務以引領、以創新為動力,才能使職校生具備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語文素質,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盡展才華。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2009.1.
[2]李文勇.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一、課堂導入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每節課開始之前,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導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教師講的話題進行分析,如此一來,等于教師有效地建立了與學生之間的傳輸知識渠道,為課堂內容的講授創造了必要條件,有利于接下來進行的語文知識的傳輸。
2.成功的課堂導入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
本來是一節枯燥無味的語文課,而教師運用巧妙的技巧巧設話題,聯系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堂導入,使學生瞬間感覺自己對教師所講內容有興趣。長此以往,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
3.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鞏固學生掌握的知識
課堂導入作為新課的開端,同時也是對舊課的溫故,因此,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通過對舊知識的鞏固,進而引出新知識的學習。這在語文教學中無疑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4.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重點與難點
成功的課堂導入,不僅是一節新課的前奏,而且是本節課內容的提綱,在抓住學生注意力,為講授新課創造條件的同時,悄無聲息地突出本節課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內容的過程中,輕松地解決重點和突破難點。
二、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
1.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法,顧名思義,就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這也是現階段語文教師最常用的導入方式,屬于傳統的導入方式,不新穎,不獨特,形式過于單一,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懸念導入法
此種方法主要是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巧設懸念,瞬間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想知道教師提出的問題究竟答案如何,而且教師也正是利用這一點,以抓住學生好奇心為線索,一步一步將本課需要講述的知識滲透給學生。將學生對教師問題的好奇心轉化為對本節課知識學習的動力。如在教學《阿Q正傳》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問:“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叫阿Q,他詼諧幽默,喜歡自娛自樂,因此現在人們稱他的生活態度為阿Q精神,那么阿Q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他身上又發生了哪些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課的學習。”巧設懸念導入,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導入了新課。
3.聯系生活實例導入法
此種導入方式主要要求教師把與本節課有關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能親眼看見、親身感受到課文中所描寫的內容或景物,增加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真實感,使學生能更真切地接觸文字描寫的事物,進而對課文中的內容產生興趣,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在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描述一下他們眼中的茅屋形象,然后教師對周邊地區的茅屋實例進行描述,之后進行導入,說本節課學習的課程也與茅屋有關,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杜甫的茅屋如何,學習一下本節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創設情境導入法
語文作為一門以文字為媒介的學科,具有豐富的美感及無限的想象空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的想象力都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因此,創設情境導入法被廣泛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特定情境,加上語言引導和景物描述,將學生引入到一個特定的情境之中。如在《小石潭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音樂效果,播放潺潺流水的音樂,再進行語言渲染,將學生引入到那種靜謐恬淡的環境中,之后再進行新課的講授,這樣不僅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美感,而且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個成功的導入,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更樂意接受知識,更有效地搭建課程知識與學生接受的橋梁,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新課改進程不斷推進,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語文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在此種情況下,課堂導入的重要性也逐漸突顯出來。因此,在新形勢下,要求語文教師不斷創新適應語文教學的課堂導入方式,不斷完善課堂導入與講授新課的銜接,充分發揮課堂導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振苗.精心導入營造教學境界[J].語文教學之友,2011(2).
[2]李達林.藝術性導入是高效課堂的契機[J].物理教學探討,2011(4).
[關鍵詞]:語文教學 手語 應用技巧
學校畢業后青澀而懵懂的我走上聾校語文教學的崗位,那時我對手語的領悟有著許多的迷茫和困惑。10多年來經過教學實踐的歷練令我對手語的理解有了些許淺顯的認識。何謂手語?手語是以手指字母和手勢代替語言進行交際的方式。而《中國手語》對“指語”和“手勢語”的表述方式所作的界定為:指語,以右手五指不同方式的屈伸組合,并代表 26 個漢語拼音字母的固定指式為“手指字母”。運用手指字母只拼漢語字頭表達詞義的方式,稱為“指語”。指語多用于表述較為抽象的詞義。而手勢語 則 通過手臂與身體個別部位或動作的合理配合,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詞義。
由于中國文學詞匯量龐大,而聾人的手語語法與其依附的常規語法卻無法完全相符。就讓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我常常遭遇以下幾點手勢語運用的難點問題:
一、關于《中國手語》中沒有的詞語語文教學中應用技巧
手語在聾校教學中,是一項重要的充滿了樂趣的知識。它是師生間言語交流手段之一,它更是師生間思想溝通直觀、形象而便捷的橋梁。而聾校教師在講臺上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如何用手勢動作恰當地表達字義詞意,讓學生深刻理解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而《中國手語》首續兩集僅有5672個手語單詞許多詞語并沒有列入其中,這給我的教學增添了些許難度。
《中國手語》中沒有的詞語,教師在教學時候將如何應對?我認為:第一,教師不能只依靠個人的“發明”,應依靠教師集體,群策群力,研究解決。第二,師生努力,共同推敲。聾生的認知、感知能力超群,他們可以形象而直觀地演繹手語,可以借鑒運用到語文教學中。第三,運用“書空”的方法。比如“幾、乙、丁、”等等漢字我們完全采用“書空”的方式來表達令其簡單而明了。第四,加強手勢語與手指語的結合。特別是展示成語的手勢語時,可以盡量地采用這個方法來服務于教學。
教學實踐中,對于手語書上查不到的詞語往往習慣于用拼音字頭代替。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思維混淆,容易打出完全一樣的詞語,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應強調拼音指語和手勢語結合表達詞義會貼切很多。畢竟,文法手語是聾人在學習主流語言。而受漢語語法結構的影響能準確表達的的漢語手勢最容易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形成。
在教學《到海邊去》一課中,在講“依依不舍”一詞時,手語書上沒有該詞。由于該詞便于直觀演示,我在課堂上請一位學生上臺配合。我先給她講解詞語含義然后請她與我分角色演示“難分難舍”之情節,該生是一位很聰慧的孩子,她做了一個把頭靠在我身上的動作。那一刻,我深受啟發:用左右手相互依靠打出“依依”一詞隨之講解 “不舍”一詞,右手擺動成“不”,再打“離開”一詞手勢語。于是,“依依不舍”一詞在我們的共同創意下應運而生了。
身體的形象動作對聾生而言是最直觀、最確切的表意手段。同樣,與實際形狀相似的手勢表達詞義,也會起到直觀、簡明的效果。教材中所創編了的這類“形似手勢”,便可將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淺顯易懂,孩子也樂于接受,教師教學自然得心應手。
二、對于一詞多義詞語教學手語如何應用的問題
中國的常用字有幾千個,研究手勢構詞,是手勢語發展的核心問題。準確而恰當的手勢語構詞對提高手勢語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生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手勢語做作為聾生學習漢語的一種主要表達形式,如果不能準確表達漢語的字義詞意,不能在聾校教學工作中發揮作用,那么這種手勢語就失去其存在的意義。那么,我們該怎樣應變一詞多義詞語來進行語文教學呢?
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手勢構詞類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幾大類。手勢語的構詞類似“六書”造字方法,同時還存在一種手指仿字類。
課堂上我在講“蘋果”一詞時,我將手勢語運用指事類方法形象地結合蘋果這一實物讓聾生理解“蘋果”一詞。學生很容易地“蘋果”的漢字和手語結合在一起。但我發現問題出來了,當我在講“如果”一詞時學生還是打成蘋果的“果”字, “如果”的“果” 正確手語應打成拼音指語。相同的困惑依然出現在“放學”和“放下”的“放”字上。這樣的困惑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發生。如何解決呢?在講解“花開了”這詞時,我采用象形類方法將右手緩緩張開,如同花蕾綻放的樣子。學生一目了然理解了該詞。但若死板地書空成“開”字,學生則是一頭霧水難以理解結果演變成事倍功半的局面。讓學生理解“開水”的“開”教學該詞的講解采用“花開”所列的方式收效很好。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手語有時也需“書空”的緊密配合。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逐字將短句或詞語表達出來,選準手勢語的構詞類別,利用手勢語手指語和“書空”相結合方式講解詞義學生的理解和聽寫才會準確無誤。
三、關于語文教學中自然手語與中國手語的應用問題
自然手語就是一種未受過健聽人群語言干預和影響并多數為聾人自己創造,以單個手勢為主的手語表達方式。其特點是:詞匯量教少,表達方式單一且以形象比劃為主?!肚f稼的好朋友》一課中在講 解“螳螂”一詞時中國手語書沒有該詞。我的做法 是:首先將螳螂的圖片供給學生傳看,然后詢問學生:“你們會用怎樣來表達這只昆蟲的手勢語?”。孩子們不假思索地各自比劃出“花色不一”的手勢語,氣氛很是活躍。其中張浩同學將兩只手彎曲,模仿螳螂兩只前爪的摸樣最為形象。我提出問題:張浩同學表述的這個“螳螂”你們能看懂嗎?能理解嗎?覺得恰當嗎?是否還有更好的要表達“螳螂”一詞的手勢語?結果,全班同學一致表示贊同。這堂語文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自然手語和中國手語在語文教學中應怎樣靈活運用便與學生理解,從而促進教學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自然手語永遠能為我們聾校師生所使用。因為它具有極強的形象性和指事性,易于理解應靈活地予以借鑒。在語文教學中,當運用中國手語難以解決問題時可根據自然手語的特點適當靈活地加以借用。如某些難以用手勢語或文字講解清楚的詞語時,可用自然手語進行表達就一目了然。
其次,中國手語應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語言。因為它是依附與漢語的手勢語,其詞匯不僅與漢語詞匯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且遵循漢語語法規則。同時還應重視聾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中職; 語文; 實用性; 專業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1-124-001
中職學校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較低,在課堂上一問三不知,對語文課學習不感興趣,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已成為許多職業學校語文教師的共識。如何突破這個瓶頸,筆者認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應根據職專學生現狀,體現職業特點,突出實用性,在形成綜合職業能力上做好文章。
一、教學目標準確定位,與專業教學緊密相聯
中職教育的根本屬性的核心內涵是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而非基礎教育內涵。學生能力上的差異也決定了這一點:他們不可能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深入兼顧,因此扎扎實實掌握職業技能是他們面向未來的合理選擇。這也是職校區別于普通高中而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專業、學生結合,教學中我們應正視現狀,承認學生的差異,揚長避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發揮他們的長處。
二、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突出實用性
中職學生畢業后就將進入就業崗位,競爭也就隨即而來。試想如果作為維修工人看不懂設備說明書,將如何“對癥下藥”?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與同事溝通,將如何發揮團隊協作的力量?如果求職者捧著字跡潦草、錯字連篇的自薦信,將如何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中職語文教學應重點培養學生兩種語文能力的提高:
1.把口語交際訓練放在首位
大部分中職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必備的。但現實是中職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見識不廣,膽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職語文教學忽視了對這方面的能力訓練??谡Z訓練的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建立一種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精神的人生態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思考、不肯主動回答老師提問的現象。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的路就暢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再就是讓學生復述課文,在課堂上提問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準確。
2.要加強應用文的寫作訓練
在寫作上要遵循實用性原則,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所必需必備的基本技能。請假條、計劃、總結、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自我介紹、求職信等這些常用的應用文能為中職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服務。另外在教學中開展一些詩文朗誦、主題班會、演講會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形成能力。只有具備了思考、交流、學習的能力,才能在復雜多變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教學方法應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以往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是絕對的權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獨角戲”,語文課甚至成了“滿堂灌”的代名詞,語文教學走進了“高消耗、重負擔、低質量”的死胡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應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1.學生的手動起來。在課堂上,我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法,還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2.讓學生的口動起來。針對職專學生不愿主動發言的狀況,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在班內交流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每一次討論交流中得到鍛煉。誦讀也是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但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我們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站起來得到鍛煉。在教學中我采用自讀、提讀、齊讀、小組分工誦讀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的口動起來,這樣既營造了一種好的學習氛圍,又能讓每一個同學都有自我鍛煉的機會。根據語文教學和專業的需要,還可以在老師指導下,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對話、表演等語言訓練,形成較強的口語能力。
3.學生的腦動起來。在語文課堂,首先必須讓學生成為自己抉擇的主人,鼓勵學生積極沉思、認真反思、大膽質疑,在質疑中引導學生從“知其然”進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啟發學生從“浮光掠影”的淺層理解進入到“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在質疑中培養學生從線型思維、單向思維進入到立體思維和創造思維中,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分析、判斷、推理、演繹的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從事某一職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四、教學評價應淡化分數,強調形成職業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