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15:31: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天人合一,陰陽互補
中國古代哲學是傳統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傳統哲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觀點。著名學者張岱年先生說:“中國哲學有一個根本觀念,即‘天人合一’”。臺灣學者錢穆也指出:“中國文化特征可以用‘一天人,合內外’六字盡之”。古代哲學的這種重要思想,深深滲透到脫胎于傳統文化的中華武術之中,并成為其思想基礎。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了天人之間的統一性與合理性。古人常常把人的行為歸依于“天道”的流行。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提出“萬物皆備于我,上下與天地同流”,“始生人者天也,始生地者天也”(《呂氏春秋》)。甚至把人的倫常和情感貫注于“天道”,并將其擬人化?!疤煲嘤邢才畾?,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人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這種天人感應,陰陽互補的理論不勝枚舉。古代體育科學理論的構建直接來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陰陽理論在古代體育科學思想中根深蒂固。中華武術中的動靜、虛實、剛柔、進退等的演化,無一不是在陰陽理論的指導下衍生而來。至于太極圖說更是最終演變成整個古代體育科學的理論依據,這是一種從形象描述到理論圖式的進化?!盁o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靜,互為其根”(《周子全書?太極圖說》)。先民們正是據此理論解釋了天體的演變和人體在自然力影響下的功能變化。將陰陽理論推演得淋漓盡致的莫過于太極拳。太極拳的全部運行機制,都是按一物兩體,和諧穩定的模式來進行的。所呈現的動靜、開合、形神體用、虛實、剛柔,構成了一個互補系統。古人把宇宙間的一切,包括人體自身,都看成是由對立力量之消長而導致的大化運行,而人又于此流變過程中,努力去把握和守護某種不變的陰陽狀態。因此中華武術追求的不是人對自然的對立、挑戰與對抗,而是更強調兩者的融合與順遂。在精神上是追求身體與精神能夠在同一過程中得到頤養,這些都構成了中華武術獨特的價值準則和人文景觀。
二、仁愛待人,禮讓三先
“禮”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中心范疇和文明進化的主旋律。現代社會經常使用的文明、秩序、道德等概念都有禮的輻射,至今,禮仍是我國人民的主導意識和規范意識??鬃邮侵袊Y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一整套以禮為核心的學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他把一切都納入禮的軌道,當然武術的產生與發展也不例外。由于儒學是古代確立宗法制度,規定人論道德禮法秩序的治世學說,因此被統治者當作維系其統治地位的思想工具,具有群體秩序的強制性,從而被當作官方的正統思想對社會加以灌輸,規范著人們的行為,逐步成為了社會崇尚禮儀,循規守禮的思維定勢。
脫胎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中華武術,不可能成為游離于主體文化之外的獨立的文化現象,必然受制于禮文化的約束?!岸Y”的觀念代表著武術文化的一大價值取向,“未曾習藝先學禮”,是中華武術的一向傳統,這種“禮”是對人的心靈進行內在約束與外在規范的倫理觀念。
中國武術崇尚的“禮”,首先是習武者個體精神規程化的理想形式。因為習武者的肉體經過多年的特殊訓練后,已經具備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攻殺和防身技巧,那么,習武者相應的精神價值也便隨之有所更新,對習武者的“禮”的內涵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與更高的要求。古代的武術活動歷來有著嚴格的等級觀念和濃厚的禮儀化色彩,并始終遵守“對御不爭第一籌”(《王建?宮詞》),“貴賤不相逾”(《韓非子?有度》)的古訓。最典型當數射禮了?!按笊洹①e射、燕射、鄉射”,以四種不同的冠名表示不同級別的比賽,并且不同級別用的弓、箭、箭靶和射箭時所配的音樂都不同,各有名目,等級分明,禮儀繁瑣?!岸Y”和“讓”一直伴隨著中華武術的交往活動?!耙咀尪露嫛?。如果上下級交手,下級的讓即是“禮”,上級若是技高一籌,也禮讓三先。即便是在較為激烈的武術競技中,也只能是點到為止。絕不像西方拳擊所推崇的“一拳必殺”的技擊效果,更排斥西方原始拳斗、自由搏擊式的血腥廝殺。而是以服人為上策,以打人為下策,以殺人為下下策。因此在古代武術中難以看到激烈而震撼人心的對抗場面,通常只是在一定范圍內技藝的切磋而已。中華武術的孕育和發展一直遵循著這一思想基礎與倫理標準,因此在主觀上有形無形地賦予了中華武術“禮”的文化特征。
三、怡情鑄志,保家衛國
儒家思想歷來主張修身養性,并以追求圣賢理想人格為重心,以修齊治平為修行方法,從而達到“內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并“推廣于社會,使天下道一風同”??鬃釉唬骸凹河⒍⑷耍河_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一種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個體到群體的修養方法,它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哲學的高層境界,與現代奧林匹克倡導的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觀眾,以文明行為和道德方式,公平、友好地參與比賽的精神可謂一脈相承。
同這種關注現實,積極入世的精神相呼應,中華武術偏重于在修身養性、怡情鑄志上下功夫,而輕于定時定量的運動規程,以及對人體極限的沖擊。中華武術文化以其深層次的哲學思想,成熟的訓練方法,完美的藝術形象輝耀于世,實為人類文化史上的瑰寶。內外兼修、神形兼備、注重武德,歷來為武術文化的第一要義。在武術運動的練習中,無處不凸顯出自強不息、自我修養、人格完善的傳統文化精神。練武先修德。習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中華民眾一直在或隱或顯地追求著“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武界三大德,實踐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止戈禁暴,厚德載物”的生命理想。古代先民們正是借助武術這種形式,去著力培養一種所向披靡的勇氣與意志,樹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養成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浩然正氣。正是武術文化具有的積極進取、戰勝頑敵、尋找自信、播揚威嚴等多重意義,構成了國家威望與威嚴的潛在標志,不斷地培養著民眾的群體意識、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當華夏民族遭受異族挑釁與欺侮時,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向心力與凝結力。一旦國家需要,就會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譜寫一曲曲血灑疆場、保家衛國的正氣歌。楊繼業、岳飛、戚繼光等一大批文武兼備、盡忠報國、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于武術文化的薰陶,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所弘揚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極高境界。
四、澄澈清靜,延年益壽
論文摘要:包裝設計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統民族元素的表現方式、方法和創造理念的承襲與吸收必須依附于文化消費時代的特點。傳統社會秩序的解體與新的社會秩序的建立,加強了傳統民族元素在視覺消費時代的信息化特征,其裝飾審美性也逐步向符號審美性轉移,這符合現代設計信息至上的基本原則。
現代包裝設計的整體理念來源于西方設計體系,它是商品消費時代大市場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眾與公共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包裝設計的服務對象呈幾何級數增長,其領域也更豐富更敏感,更寬泛和更多元化,其核心概念也逐步向文化消費方向過渡,也就是說,時代的技術進步和物質條件的支撐使得包裝設計變得更時尚化、快餐化、流行化和視覺化。
現代包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垃圾藝術”,因為再吸引人的包裝也最終會被消費者丟棄到垃圾桶,雖然這對包裝設計師來說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但這就是消費社會的法則——即藝術與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不再是社會精英獨有,它依附于商品之上而成為大眾消費品,從這一點上來說,這也是包裝設計師存在的文化價值。
1.包裝是體現大眾文化審美的載體
從社會學角度看,不同時代的文化審美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F代包裝設計由于集合了當代的工藝技術手段和審美意識,充分地映射出現代社會的文化取向。這種文化取向由少數的強勢文化階層控制和,弱勢文化如要進入這種主流必須接受某種程度的改造和轉換,以符合消費時代的價值觀,于是,這導致商業社會的大眾文化審美具有強烈的同質化傾向,商品社會所推崇的個性表現也只能是僅僅從狹義上去理解。
現代包裝設計無疑會成為后人觀察研究當代社會審美意識和價值取向的最直接的文化標本。
現代包裝設計與大眾文化審美的關系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導向性
現代營銷的整體性觀念造就了如耐克、可口可樂、宜家等旗下產品的銷售神話,這些品牌借助強大的現代媒介敏銳地把握消費文化的脈搏創造出自身的品牌文化,反過來又利用這種文化影響和引導大眾審美意識,左右大眾的價值取向。其產品形態已逐步從有形轉向無形。他們宣稱:“我們賣給消費者的不再是一件產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句口號正體現了文化消費時代最典型的特征。
現代包裝設計是商家實現 “文化買賣”,引導消費審美的終端環節,是商家承諾的新的 “生活方式”的視覺載體,其形式、語言的時尚化,多變化和潮流化必須依附于品牌的整體文化之上 ,以利于品牌全方位的、多角度立體化和低成本的對消費大眾進行持續信息轟炸,從而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大眾審美取向。
(2)審美針對性
商業社會強大的侵略性已經使得大眾審美口味變得相對同質化,紐約與上海的建筑形態如出一轍,肯德基在巴黎和北京出售的炸雞 口味也無 多大的差別,但這并不等于商家放棄了對消費市場和消費大眾的細分,充分利用社會階層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齡、性別收入受教育程度,喜好 ,性格甚至屬象星座等等帶來的種種個體差異性,分別進行審美導向分析和細劃,針對不同群體進行消費審美引導,通過包裝設計傳播有針對性的文化審美意識,培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和文化忠誠度。
(3)審美信息的簡潔性
在一個傳播媒介多元化的時代,人們的信息攝取量每天都在成倍增長,快速和多變成為時 尚審美潮流的根本原則,體現在包裝設計上,則是包裝的設計周期和上市周期變短,包裝設計載體化、媒介化,信息傳播簡潔化、準確化和有序化,視覺形態強烈化,包裝結構人性化,加工生產集約化等等…… 所有這些現代包裝的特征是由消費社會的特點和當下 的生產力水 平決定的,同商業品牌文化對大眾審美意識產生的反影響一樣,這些特點同時又反哺現代社會這一母體,現代包裝設計和所有流行元素一起,與大眾文化價值取向形成一個龐大的太極圈,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構建了當今社會的時代審美特性。
基于以上所闡述的現代包裝設計與大眾文化審美之間的關系,對于傳統民族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的審美轉換也可以依據這三點作為基礎,即導向性、針對性和信息的簡潔性。我們有理由意識到,這種轉化必須是建立在對現代包裝設計和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之上的。現代包裝設計在今天的社會中,無論從內涵到表象,都在擴充著原來固有的定義。傳統元素在向具有當代大眾文化審美特征的轉換中,無疑不再僅僅是一般的符號性意義,而是針對其內涵精神的擴大與重構,是對其意蘊的尊重而絕不是簡單的照搬和套用。簡單的照搬和套用常常不分時空背景,以古典傳統元素召喚消費者文化親和的向往心理,仿佛回到了 “桃花源”的意境,就是回到了傳統文化。種類繁多的傳統元素被套用到設計中去,雖然花花綠綠煞是熱鬧,但實際上卻成為了一種當代社會文化的矯飾現象。
傳統元素的現代化進程是一種文化性質的轉化,是對傳統樣式的形態進行重新分解組合,以獲得革古鼎新的效果,這種轉換體現了傳統民族文化在時間性、空間性上對 “全球化”的某種延承 。
2.現代包裝設計具有強烈的杜會文化功能
(現代漢語詞典>對 “包裝”一詞的解釋 為:泛指包裝商品 的東西,如紙、盒子、瓶子等。其意直指包裝原始的最最基本功能——保護性功能。而在文化 日益成為消費主體的今天,保護性功能已是現代包裝設計最基礎的平臺。而現代包裝日益凸顯的是它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文化功能角色。
(1)傳播功能
在現代廣告推廣概念中,任何構成現代社會的物質結構均可成為廣告創意的推廣媒介。于是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無孔不入的負載著廣告信息的非傳統媒介,大到戶外高樓觀光電梯、小到衛生問拉手、電影票根甚至手機鈴聲。而包裝最初的設計形態是缺乏信息載體這一文化功能的,它強調的是產品的保護、運輸、貯藏等物理性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發現完全可以把包裝看作產品的視覺載體和傳播符號??煽诳蓸藩毺氐钠啃秃蛷垞P的紅色與流動的白色帶狀線已經成為普通碳酸水的激情披掛,處于銷售終端的包裝被賦予了塑造并傳播產品文化的主導功能。產品包裝強大的信息傳播性被發掘出來。
如果把現代包裝看作是一種傳播符號,那么包裝包含著信息編碼和文化編碼兩個方面。前者為顯性,明晰地傳達產品所要傳達的商業信息,而后者通常表現為隱性,是說明前者 的手段或體。受眾在解析、接 受信息編碼 的時,也在 自覺不自覺地解讀著傳播符中的文化編碼。因此,可以說產品包的傳播性是一種文化中介,包裝和受不僅構成價值關系,而且構成一種文關系。雖然單一產品包裝影響似乎很限,但在我們的生活時空中總量巨大傳播速度快且范圍廣,其在反復的傳播過程中行使文化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社會意識形態。
因此,民族傳統元素要進行“現代性”轉換也要面臨著包含信息編碼和文化編碼的現代傳播符號的改造。
(2)推動文化變遷的功能
任何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文化在潛意識中都具有與生俱來的排他性和侵略性。在現代商品中這種排他性和侵略性體現在產品的異質化追求上,而這種追求是基于現代社會愈來愈激烈的商品競爭。產品迫于生存壓力或打壓對手而創造和積累的某種個性文化,它包含了技術個性和視覺審美個性兩個部分。當技術個性的開發達到某種程度的飽和后商家必然轉向對視覺審美個性要求的塑造,增加產品的文化附加值,以謀取市場利益的最大化,這也是大眾消費轉向文化消費的根本原因。
產品包裝承載著這種文化個性的具體視覺化形態,成為商品文化個性推廣和形成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在對社會文化的傳承、整合的過程中顯示極強的功能。文化具有運動特 質,既縱 向傳播,又橫向擴散,與不 同文化碰撞,始終處于流變狀態。它的運動有其內在動力,也依賴外部力量的助推。商品的個性文化作為一種外部力量,雖然并沒有自覺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認識這種傳播作用及其所帶來的文化意義,但是卻客觀上促動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進入人們生活的深層,改變人們的精神文化,甚至影響整個社會文化的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形成的是一個高度封閉和保守的形象,幾千年來它只有通過內部的機制運動,調整,變化和完善,當其存在的土壤根基消失后,它必須加強內在的運動特質,在與不同的文化不斷的碰撞和交融中獲取新生。而傳統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有機運用創造 “本土化”的個性設計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遷 與整合具有強烈的實驗意義。
3.構建符合時代文化審美的現代包裝信息傳播體系
消費方式的革命決定了傳統民族元素作為信息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的全新構建原則,這種原則是與產品特性、媒介和受眾的時代審美特性緊密相關的。
對于傳統文化符號,中國歷來較多從 “源”、“流”角度進行認識和分析,西方 符號 學理 論更 多關 注于 “術”“用”的探討,這種研究方向的不同體現了東西方思想方式的差異性。中國傳統圖案的誕生和繁榮帶有強烈的 “集體表象”色彩。 “這些表象在該集體中是世代相傳的,它們在集體的每一個成員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時根據不同情況,弓{起該集體中每一個成員對客體產生尊敬,恐懼,崇拜等等感情。它們的存在不取決于每個人,其所以如此,非因集體表象要求以某種不同構成社會集體的各個體的集體為前提,而是因為它們所表現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個體本身的途徑來得到理解”。(列維 ·布笛爾著(原始思維>)。而同時傳統圖案創作的思維方式又有著自己的特點,即以思維者本身的感悟為中心來對待對象世界作整體式的把握,其主體是思維者而非對象世界。這種思維方式缺乏對對象作出一種窮根究底的分析和思辨,是以一種籠統的描述方式將對象形象地展示 出來。因此,這種思維方式常常表現出整體性 ,形象性和腺朧性 ,不重科學分析,大而化之,籠而統之。
體現在具體的視覺元素上,則是以一種 “象法天地”的設計方式構建了物態化的感情體現和視覺表現,缺乏對實體世界的具體化和精確化的形式。
西方思維方式則是一種理性分析和歸納方式,具有源遠流長的科學傳統。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對所有問題要究根求源,都要經過形式上的邏輯思辨來把握,表現出嚴密的系統性,分科性及理論結構的龐大。
視覺傳達的過程本質上是一種典型的信息傳播過程,傳統民族元素需要融于這種過程就必須要對其產生的思維方式和信息表達準確的可能性進行理性梳理與分析。因為現代包裝設計的信息傳播體系具有嚴密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其構架由信息源、媒介和信息受眾三者構成。主體的設計過程實際是在第一個環節中完成的:設計師在了解發送者的信息要求后,再根據媒介的載體特點與信息受眾的特性綜合整理信息結構,設計出恰當的視覺形態。這是一種思維視覺化的過程,是一種視覺編碼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兩種必要的要素,即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視覺審美性。
(1) 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不傳遞信息的設計是不存在的”,作為承載商品文化的外在視覺載體,包裝首先要完成傳遞商品信息,營造品牌文化的首要功能,它必須要通過圖形、色彩、版式、結構、材質等形象化的視覺元素來達到準確和簡煉的信息傳達。如果拿形象化的視覺元素與文字這種表述方式相比較的話,前者在信息傳遞上具有更多的多向性,模糊性和非精確性。但在引起視覺注重的強度上和造成閱讀心理的愉悅感上以及快速和節奏上則遠遠高于文字。因此,設計的過程其實是基于一種約定俗成基礎上的、對視覺元素信息精確化的過程。
傳統民族元素要完成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轉換必須經歷有利于商品信息結構的過濾與加工,使其呈現商品信息所要表達的邏輯性和系統性。
(2)視覺審美性
每一個時代的審美都有其時代特征,每一個不同的群體都有自己的審美傾向。包裝設計在現代社會中與大眾審美的相互作用在前面已經作過表述。以歐美為核心的現代設計格局經歷了 “裝飾就是罪惡”的現代主義之后,后現代主義提出了人性情感的回歸,但這種回歸并不等于裝飾主義的重新泛濫,而是在紛亂繁雜的現代社會中體現人文關懷。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視覺元素絲毫不缺少這一點。對于在設計表現中呈現的視覺審美性上,任何對傳統民族元素的重復和挪用都會使得設計作品只是前時代審美的克隆,缺乏快節奏生活下的后現代大眾審美的共性語言——簡潔。
簡潔是現代設計最最重要的語言,這是由消費時代的文化、信息快餐化所決定的?,F代設計所崇尚的簡約圖形以及注重信息傳意的功能性表面上與中國傳統極具裝飾性的圖案格格不入,但是,通過對后者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其意象的重構、移置與形態的提煉和它所具有 的裝飾性并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陳紹華先生設計的 2008年北京申奧標志利用傳統的盤長造型為基礎以流暢的現代性手法表現五環、五星和傳統體育文化太極拳人形,挖掘了盤長中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特有的運動精神和意象,豐富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體育精神。其視覺語言精煉簡潔,信息傳遞準確,符合現代的大眾審美共性 ,具有強烈的國際性色彩,成為本土設計師將傳統民族圖案成功進行形式的簡約性轉換與內涵精神的意象性傳達的里程碑似的案例。
參考文獻
關鍵詞:平面設計 傳統文化 運用
一、引言
傳統文化是社會的靈魂,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國現代設計的發展應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基礎上,必須找到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使創作的自由空間拓展開來。中國平面設計應對傳統文化作深人而系統的研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創造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作品。本文著手于傳統文化,整合傳統文化與平面設計的關系,探討傳統文化與平面設計的應用問題。
二、傳統文化是現代平面設計發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當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劇、滑稽動畫片、麥當勞等進人到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充滿洋味的社會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人們有了新的價值觀與審美觀,設計中沒有了傳統文化,失去了發展的根基,作為中國的平面設計,這種沒有意味的作品不會被世界所認同。因此,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必要的。
中國傳統文化優秀營養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挖掘,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平面設計的發展必然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基礎之上,必須找到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文化。中國雖沒經歷西方的工業革命與現代設計運動,并不等同于失去發展本國設計的能力。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較西方文化表現的直觀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國平面設計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入而系統的研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運用有意味的元素,創造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平面設計作品。
三、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的整合與應用
現代平面設計有必要以發展傳統文化為己任,經濟發展,現代技術的提高,把探討當代設計的著眼點放在傳統的文化中進行分析尤為必要。平面設計中具有諸多影響因素,諸如文化等,在西方藝術思潮融人中國平面設計的時候,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重新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離不開傳統文化,也離不開當前的設計觀念更新,現代平面設計理念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基礎之上,建立在中國人審美情趣基礎之上,現代平面設計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現代設計觀念和設計思維,也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創造符合當今時代特征的社會主義新作品。
在當今的現代平面設計中融人傳統文化的一些特征、符號,也成為現代平面設計探索中國傳統文化潛質的一種趨勢。比如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中國香山飯店就是運用江南水鄉青磚灰瓦色調,使現代建筑加上中國傳統文化情懷,形成了一種文化上的共鳴。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融合的過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華的過程,借鑒傳統特征和符號,有目的地選擇作為文化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中精華融進現代平面設計中去。此,我們應該倡導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用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以現代化國際化語言來表達,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現代平面設計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共同融匯成現代設計藝術的主流,必定會使現代平面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使傳統文化得到再生,并煥發新的生機。
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先生為日本“自在”紙坊創作的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海報設計,在紙紋上運用了傳統手造紙的毛邊,宣紙竹紋變化,構成中國山水自然繪畫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現了中國人文性情無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幅海報制作結合中國傳統圖案藝術表現手法,把作品風格淋漓盡致突顯。
奧運會標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環,象形的“中國結”傳統圖案,以及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太極拳結合,使得標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動和諧。作品在體現現代設計觀念的同時,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審美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理念與現代標志設計緊密結合的藝術魅力。該標志整體結構也是取自傳統吉祥裝飾圖案“盤長”,但可貴的是它沒有對這一傳統造型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書法中所特有的筆不到而意到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動勢與意象,并借以表達標志主題和傳達人民的祝愿。
香港鳳凰衛視的臺徽,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中“喜相逢”圖案,反映出一種厚實的帶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特征,而且鳳烏兩兩相對,旋轉的翅膀極富動感,體現了圓滿、吉祥、欣欣向榮的美好寓意,這種對未來的美好希冀與向往的裝飾圖案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表現的特色手法?!吧虾@暇啤卑b的創意設計就采用了傳統紋樣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將傳統圖案和地域特征結合當代人的欣賞習慣,表現了老上海的傳統文化,給人以古樸、回歸的感覺,設計出了喜聞樂見的現代酒包裝。
《迎接新世紀》海報趙萌在設計中運用了中國龍作為主題圖案,把中國人民龍的情結與現代設計藝術結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傳統表現形式上強調新的創意、賦于新的內容,表現新的理念。其視覺語言簡潔明快,一目了然。
中國定向運動協會的標志設計以體現人們回歸自然、體驗健康的愉悅精神內核作為創意原點。標志借用司南橢圓的外觀造型與國際通用的定向運動標志相結合,取意天圓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個標志給人以寧靜、悠遠又不失動感,體現了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回歸自然,體驗健康,珍愛生命”的運動宗旨和“在休閑中鍛煉,在鍛煉中休閑”的理念。司南作為中國最早的指南針,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司南的運用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升華,讓人聯想到定向運動的特點,更寓意著這項運動與中國的歷史淵源。
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如何能把握傳統裝飾圖案關系及運用,我們不僅需要掌握圖案色彩的對比、統一及變化等基本規律。還要注意汲取中國傳統民族圖案藝術中的色彩精華并加以創造性地發揮與運用,才能更好地體現出的中國平面設計民族風格。
關鍵詞:平面設計傳統文化運用
一、引言
傳統文化是社會的靈魂,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國現代設計的發展應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基礎上,必須找到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使創作的自由空間拓展開來。中國平面設計應對傳統文化作深人而系統的研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創造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作品。本文著手于傳統文化,整合傳統文化與平面設計的關系,探討傳統文化與平面設計的應用問題。
二、傳統文化是現代平面設計發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當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劇、滑稽動畫片、麥當勞等進人到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充滿洋味的社會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人們有了新的價值觀與審美觀,設計中沒有了傳統文化,失去了發展的根基,作為中國的平面設計,這種沒有意味的作品不會被世界所認同。因此,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必要的。
中國傳統文化優秀營養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挖掘,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平面設計的發展必然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基礎之上,必須找到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文化。中國雖沒經歷西方的工業革命與現代設計運動,并不等同于失去發展本國設計的能力。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較西方文化表現的直觀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國平面設計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入而系統的研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運用有意味的元素,創造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平面設計作品。
三、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的整合與應用
現代平面設計有必要以發展傳統文化為己任,經濟發展,現代技術的提高,把探討當代設計的著眼點放在傳統的文化中進行分析尤為必要。平面設計中具有諸多影響因素,諸如文化等,在西方藝術思潮融人中國平面設計的時候,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重新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離不開傳統文化,也離不開當前的設計觀念更新,現代平面設計理念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基礎之上,建立在中國人審美情趣基礎之上,現代平面設計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現代設計觀念和設計思維,也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創造符合當今時代特征的社會主義新作品。
在當今的現代平面設計中融人傳統文化的一些特征、符號,也成為現代平面設計探索中國傳統文化潛質的一種趨勢。比如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中國香山飯店就是運用江南水鄉青磚灰瓦色調,使現代建筑加上中國傳統文化情懷,形成了一種文化上的共鳴。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融合的過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華的過程,借鑒傳統特征和符號,有目的地選擇作為文化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中精華融進現代平面設計中去。此,我們應該倡導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用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以現代化國際化語言來表達,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現代平面設計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共同融匯成現代設計藝術的主流,必定會使現代平面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使傳統文化得到再生,并煥發新的生機。
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先生為日本“自在”紙坊創作的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海報設計,在紙紋上運用了傳統手造紙的毛邊,宣紙竹紋變化,構成中國山水自然繪畫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現了中國人文性情無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幅海報制作結合中國傳統圖案藝術表現手法,把作品風格淋漓盡致突顯。
奧運會標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環,象形的“中國結”傳統圖案,以及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太極拳結合,使得標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動和諧。作品在體現現代設計觀念的同時,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審美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理念與現代標志設計緊密結合的藝術魅力。該標志整體結構也是取自傳統吉祥裝飾圖案“盤長”,但可貴的是它沒有對這一傳統造型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書法中所特有的筆不到而意到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動勢與意象,并借以表達標志主題和傳達人民的祝愿。
香港鳳凰衛視的臺徽,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中“喜相逢”圖案,反映出一種厚實的帶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特征,而且鳳烏兩兩相對,旋轉的翅膀極富動感,體現了圓滿、吉祥、欣欣向榮的美好寓意,這種對未來的美好希冀與向往的裝飾圖案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表現的特色手法?!吧虾@暇啤卑b的創意設計就采用了傳統紋樣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將傳統圖案和地域特征結合當代人的欣賞習慣,表現了老上海的傳統文化,給人以古樸、回歸的感覺,設計出了喜聞樂見的現代酒包裝。
《迎接新世紀》海報趙萌在設計中運用了中國龍作為主題圖案,把中國人民龍的情結與現代設計藝術結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傳統表現形式上強調新的創意、賦于新的內容,表現新的理念。其視覺語言簡潔明快,一目了然。
中國定向運動協會的標志設計以體現人們回歸自然、體驗健康的愉悅精神內核作為創意原點。標志借用司南橢圓的外觀造型與國際通用的定向運動標志相結合,取意天圓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個標志給人以寧靜、悠遠又不失動感,體現了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回歸自然,體驗健康,珍愛生命”的運動宗旨和“在休閑中鍛煉,在鍛煉中休閑”的理念。司南作為中國最早的指南針,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司南的運用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升華,讓人聯想到定向運動的特點,更寓意著這項運動與中國的歷史淵源。
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如何能把握傳統裝飾圖案關系及運用,我們不僅需要掌握圖案色彩的對比、統一及變化等基本規律。還要注意汲取中國傳統民族圖案藝術中的色彩精華并加以創造性地發揮與運用,才能更好地體現出的中國平面設計民族風格。
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文化生活》第四課第一框的內容,具體探討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基本特征,認識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及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傳統文化的含義。
2.明確傳統文化繼承的主要內容。
3.把握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鮮明民族性和順應變動性。
4.闡述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能力目標
1.歸納和闡述問題的能力。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歸納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特征,培養分辨傳統文化中精華和糟粕的能力,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2.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追尋溫州的傳統文化足跡中,感受溫州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延續,結合溫州傳統文化具體事例體會傳統文化在生活中的影響和作用,并把理論貫徹到自己的行動中。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追尋溫州的傳統文化足跡”的自主探究活動,使學生關注、參與文化生活;感悟溫州的悠久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同時對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熱愛家鄉,主動自覺做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教學難點: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特征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特定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知識在合作交流中生成。
2.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組合作集思廣益,相互啟發,相互探討,實現信息交流,擴大信息和思維容量。在活動過程中實現對觀點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得到體驗、交流和表現。
二、課堂實錄
【導入設計】回憶童謠
播放溫州童謠視頻《送松糕》: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請阿叔吃松糕。松糕厚,送娘舅,松糕薄,有棱角,松糕實,迎大佛,松糕松,送舅公,松糕燙,務好藏,松糕冷,務好打,松糕爛,送阿大,松糕燥,拜鑊灶……
師:大約早在五、六千年前,散居于海中的甌人,便開始在溫州這塊土地上定居生活。溫州先民在極為困苦的條件下,繁衍生息,掀開了甌越歷史的第一幕。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溫州形成了特色的甌越文化,遺存歷史文化古跡非常豐富。剛才的童謠《送松糕》,耳熟目詳,使我們兒時的記憶又慢慢清晰起來。你了解我們家鄉的悠久傳統文化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傳統文化的繼承”——追尋溫州傳統文化的足跡。
(點評:在導入環節中,借助溫州《送松糕》童謠視頻導入新課,稚嫩熟悉的聲音喚起學生兒時的記憶,為追尋溫州傳統文化足跡打開了一扇門,為這節課的順利進行鋪墊了情感基礎。)
【新課教學】
片斷一:追尋足跡
活動探究:溫州歷史文化悠久,四大組同學分別搜尋溫州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了解它們的歷史、發展現狀,來見證我們溫州傳統文化的足跡。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成果,先請第一大組負責傳統習俗的同學來展示。
生1:溫州的傳統習俗很多。如我們溫州人端午時有吃粽子、劃龍舟習俗。記得小時候還有撞蛋、抹雄黃酒,清明時吃清明餅、踏青掃墳等習俗。而現在很多傳統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消逝,很可惜!
師:剛才同學的介紹又喚起了我們美好的記憶,那么負責傳統建筑的同學呢?
生2:我們溫州市區,我知道的有鼓樓街、江心嶼、朔門古街,還有五馬街。不過朔門古街和五馬街的商業氛圍太濃了。
生3:我來補充一下我們組的,我知道還有東甌王廟、墨池、池上樓。尤其是對東甌王廟的修建,為我們提供一個紀念溫州始祖東甌王、追溯家鄉歷史的場所。
師:看來我們同學知道的還真不少。下面誰來介紹一下溫州的傳統文藝?
生4:我來說。我上次和我們課題組的同學去參加調查攔街?;顒?,對溫州的傳統文藝還是有所了解。有永嘉昆曲、鼓詞、甌繡、平陽木偶戲、樂清黃楊木雕等,許多都被列入國家級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生5:溫州的傳統思想有永嘉學派、葉適的事功學說,還可以從南宋狀元王十朋以及劉基、孫詒讓等著名人物上得以見證。葉適的思想還是我們溫州人精神的源頭,對溫州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
教師結合學生以上的介紹,歸納分析知識:
1.傳統文化的含義。
2.傳統文化的繼承(表現):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
(點評:以“追尋溫州傳統文化的足跡”,作為任務驅動實現合作探究學習。通過學生搜尋介紹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在現代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延續,讓學生了解文化的繼承性。這個問題的設置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也促進了學生對家鄉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片斷二:解讀傳統
活動探究:自西周制《周禮》后,數千年來,凡婚嫁無論議婚步驟或迎娶儀式,都必以“六禮”為基礎。古代的溫州婚禮習俗,從媒妁、開合、議聘、小定、大定到迎親,大致也是沿此禮俗。
(1)納采(男家向女方送禮提親)
(2)問名(男家問女方的生年月日時辰,卜吉兇)
(3)納吉(卜得吉兆后與女家訂婚)
(4)納征(男家送聘禮給女家)
(5)請期(商請女方確定婚姻)
(6)親迎(男子赴女家迎女,舉行結婚儀式)
探討:1.古今溫州婚嫁習俗有何異同?
2.我們的婚嫁習俗與西方國家有何差異?
3.從中可看出傳統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1:我們溫州現在還保留著有媒人提親,也要先定親,送聘禮,再男的到女方家里迎親。
生2:-些人也要問時辰、卜吉兇。個別地方定親時還有小定、大定,很繁瑣、浪費錢財。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一些繁瑣的儀式都省掉,簡單多了。
生3:雖然古代和現在都有送聘禮,可現在的聘禮送的很闊綽,最少的都十萬左右?,F在還要到民政局登記結婚,有結婚證。
生4:我們和西方國家在婚嫁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他們一般是上教堂舉辦婚禮儀式,還有牧師主持婚禮,感覺很莊重圣潔。而我們的婚嫁禮儀很明顯帶有中國的特征……
師:從同學們剛才的回答中,可見我們同學對溫州習俗的了解。那我們溫州現在還保留著西周以來的一些禮儀,這說明傳統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5: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師:我們和西方國家在婚嫁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又說明了什么特征?
生6: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師:即使身處海外,也會讓我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因為在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的強烈認同感。
溫州傳統婚嫁習俗隨著社會不斷變動,不斷滿足人們的要求,又說明了什么?
生7:傳統文化如果一成不變,會起消極作用,必須要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才能起積極作用。
(點評:設置婚嫁習俗情境,以“解讀傳統文化的特征”這個問題,作為任務驅動實現探究式學習,通過問題層層設置,使學生在探討中自然而然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有效化解了教學難點。)
片斷三:揚棄傳統
辯一辯:將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正方觀點“溫州傳統文化是財富”;反方觀點“溫州傳統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組討論,準備辯論的事例和觀點。選出4位學生進行現場辯論,在允許的情況下,其他同學可以進行場外提示。
觀點一溫州傳統文化是財富
它架起了我們前進的階梯,維持著我們的社會秩序,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認同感,為我們的精神提供了棲息之所。如果沒有傳統文化,我們的生活將失去精神家園。
觀點二溫州傳統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鉗制著我們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控制著我們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情趣,制約著我們的價值取向。
生1:我方的觀點認為溫州傳統文化是財富。沒有傳統文化哪有今天的甌越文化,今天的文化都是由傳統文化一步步發展來的。還有我們剛才提到的溫州這些豐富的傳統建筑和文學藝術,不是財富,那是什么?
生2:我反對正方的觀點,我方認為溫州傳統文化是包袱。一些傳統會蒙蔽人的思想,從而得不到發展。如重男輕女思想,還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等。
生3:對方辯友,請注意,我們堅持溫州傳統文化是財富,是有前提的。傳統文化中是有一些消極的不合理的內容,但是從總體的角度來說,它更多的是財富。積極的內容是主要的,消極的是次要的。
生4:我想請問正方三辯,如果回到古代的重男輕女思想社會里,你今天還能坐在這里上課嗎?恐怕只能呆在家里繡繡花了吧?
生5:古代女子也有讀書的。
師:剛才正反兩方唇槍舌戰,據理力爭,其實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面對傳統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如我們對長輩的孝敬。但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封建的愚孝思想。
(點評: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教師采取以“辯論”為載體突破教學重點。課前通過分組、明確角色分工。通過對“溫州傳統文化是財富?還是包袱?”的辯論,促使思維碰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繼承觀,化解認識上的誤區,也讓學生學會更全面、客觀地看問題,培養學生分辨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的能力。)
片斷四:感悟傳統
方案設計:在搜集這些資料的過程當中,從追尋溫州悠久文化的足跡過程中,同學有何感悟?談談你的想法。
并就如何利用家鄉的傳統文化為家鄉服務設計一份方案。(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利用課外時間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課開展)
附:學生的活動形式:
①編寫《溫州民間故事》、《家鄉風俗習慣》、《溫州傳統小吃》、《溫州名人故事》等小冊子,提供給有關文化部門與旅游點。
③為社區群眾策劃一次溫州民間文化藝術表演或傳統文藝活動。
④開展題為“追尋溫州傳統文化的足跡”的討論交流會,并制作展板進行展示。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追尋溫州傳統文化的足跡,感受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繼承。我們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樣浸潤著我們的心田,我們的生活需要文化,我們的成長呼喚文化。而傳統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其跨過悠悠歷史長河依舊指引我們的生活實踐,我們有義務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也需要借助先進的傳統文化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點評:在課堂結尾部分,設置“感悟傳統”環節。讓學生談課堂感悟,在如何利用家鄉的傳統文化為家鄉服務方案的設計中,并利用課外時間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課開展,使學生實現知行合一,強化做家鄉優秀文化的傳承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不僅僅完成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課堂來說也是一種情感升華。)
三、教學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是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于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更好地實現課程改革目標。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社會現實的鄉土資源,將其引入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何在教學中既能拓展、深化學生已有的知識,又能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成為課程開發的重中之重。
1.關注學生生活體驗,挖掘地方課程資源。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充分意識到地方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所在:一方面,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身邊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體味文化,在文化中感悟生活;另一方面,改變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也開闊了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
2.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合作探究能力。
在整節課中,學生自始至終處在探究活動的中心地位,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探究過程,充當一個搭建腳手架的角色。整堂課圍繞溫州傳統文化,設置“追尋足跡”“解讀傳統”“揚棄傳統”“感悟傳統”四大環節,教師針對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探究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習伙伴,學生則更充分地參與到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從課內到課外交流,共享學習成果,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體會合作學習帶來的成功。
3.把握課堂教學契機,凸顯學科德育功能。
在課堂教學中我及時把握契機,有效地發揮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通過這種充分發掘家鄉傳統文化資源的自主探究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接觸和了解社會,加深了學生對家鄉的優秀傳統文化認識,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利用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為家鄉服務的方案設計中,并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課開展,使學生實現知行合一,強化做家鄉優秀文化的傳承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這堂課雖然經過充分準備,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在學習中,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在本課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個別學生不知所措,學到的內容不能形成完整體系。
【專家點評】(林月周,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政治特級教師)
《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關注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科味、生本味,課堂教學中又注意時時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偟膩碚f,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生活化設計,教學思路清晰。本課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在處理上盡量簡化、淡化知識掌握,重在感受。從教學的實際效果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完成了設定的目標?!扒榫硢栴}”互動教學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激發了學生熱愛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
教學設計力求以生活化為目標,理念新穎,選材恰當,內容充實,很好地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高效課堂小組探究,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生活中傳統文化的實例,尤其是溫州傳統文化,擺脫了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論說教,使課堂回歸到了學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主題和課程內容實現了有機結合。另外,在課堂中教師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通過情景和實例培養學生發現生活、體驗社會的興趣;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好的課堂不是教師把學生感動,而是學生把教師感動,課堂給學生機會,學生就會收獲一份進步,也會給教師一份感動,這樣在課堂中學生就會創設許多生成性問題,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機智。
2.關注學生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注重生活和知識的結合。文化內容重在感受,本課教學緊扣課標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地方特色,引用溫州地方傳統文化進行教學,對于其他地域的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感受不深,但對于本地學生來說觸動很大,在實際教學中效果不錯。但要取得預期的效果,需要老師對當地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的現代公共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能夠正確的處理人與人和人與社會的關系,更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創造了交流的媒介?,F代公共藝術的運用不僅為現代社會提供了服務的手段,更起到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人們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物質上的服務。在現代公共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公共藝術有效的結合起來,是當前我國公共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公共藝術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為現代公共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當前各種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通過人們長期的積累創造出來的,它是一個民族精神和文化最真實的體現,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開始注重對公共藝術的審美要求,傳統文化在繼承的過程中包含了豐富的內涵,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傳統文化特征,是人類智慧和發明的重要體現。現代公共藝術在實踐的過程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形式,并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不僅包括對公共環境的規劃還包括對造型的設計和材料功能的選取,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有效運用,實現了現代公共藝術創造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人們對美的追求要追溯到一萬八千年以前。那時的山頂洞人已經開始對裝飾品有了一定的研究,例如鉆孔和著色等方面的運用都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認知力。之后人們又掌握了青銅的冶煉和各種工藝品的制作方法,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的繪畫藝術、建筑藝術和民間藝術都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傳統文化的運用方式表現的淋漓盡致,實現了現代公共藝術的發展。傳統文化的最主要表現形式體現在民間的手工藝品,并且這些手工藝術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呈現出濃厚的民族特征,這樣的特征為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運用形式上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且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成為現代公共藝術在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對傳統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繼承性作用,并且成為設計師創作的源泉。
二、傳統文化在現代公共藝術設計中運用的策略
1.在現代公共藝術設計中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
傳統文化的影響在現代公共藝術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現代公共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前時展的需求,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設計理念當中,更好的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公共藝術設計的融合。我國的傳統文化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集中了儒家和道家傳統文化的精髓,對環境文化的設計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審美需求來進行公共藝術設計,在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的情況下,提升藝術設計的水平。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發揚,展現濃厚的傳統文化精神,才能夠創造出讓人們滿意的作品,更好的滿足人們對當代審美的需求。
2.在運用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
在傳統文化運用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傳統文化的歷史悠久,是人們長期的實踐形成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緊跟時展的步伐,所以在進行現代公共藝術的設計中應該注重結合傳統文化的特點和當前時代的特征,在設計中融入創新意識,設計師在設計時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充分的掌握,并且吸取傳統文化中精髓的部分為之所用,在設計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優化,還要結合時代的特征,設計出來具有時代氣息的公共藝術。在對傳統文化繼承的前提下,還需要推動創新技術的發展,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公共藝術實現共同的發展。
3.傳統文化可以促進現代藝術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到來,各國的文化交流也變得日益密切起來,各國開始重視精神層面的發展,在進行公共藝術建設的過程中進行文化的滲透,當前我國的設計工作也開始向著全球化的趨勢發展,開始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繼承。當今社會人們的審美需求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中國傳統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全球化文化的影響,由于文化環境的轉變,使傳統文化的思想在人們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觀念。因此,在進行公共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利用傳統文化的元素,保證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和諧共處,通過不同風格傳統文化的展示,來促進現代藝術的發展。
結論
1.1色彩的設計特征
在白酒包裝設計中色彩的風格運用,也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特征,傳統的白酒包裝中色彩的運用帶有一定的階級特征。傳統的白酒包裝設計比較注重對天然材料自身紋理和色彩的運用,不會添加任何裝飾,表現出了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風韻。
1.2圖形的設計特征
傳統圖形在白酒包裝中也具有明顯的特征。在傳統白酒包裝設計中大多會采用各種吉祥圖案、文字或圖騰等,并在這種傳統圖形的基礎上進行豐富的藝術再加工,從而形成一種寓意深厚的圖形藝術,也形成了我國白酒文化所獨具的民族特征。
2傳統文化在白酒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2.1傳統圖形紋樣的運用
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對傳統圖形紋樣的運用比較廣泛。在白酒包裝設計中傳統圖案無論是作為底紋、主體圖案還是作為邊飾,都具有優雅、古樸與清新的“味道”。在現代白酒包裝設計中,選擇具有傳統文化風韻的圖形來加以運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設計手法。傳統的圖形紋樣取自于民間文化,具有樸實、粗獷、鄉土的氣息,其中也會包含一些宗教文化色彩,構圖嚴謹且想象豐富;同時,也不乏以詩詞書畫為題材和圖形的設計。我們在進行白酒包裝設計時,一定要意識到,對于傳統圖形紋樣的運用不能生硬的照搬和模仿,應該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融入設計師自己的思想,將現代白酒包裝設計與設計師自己的創作理念融合在一起,使作品不僅具有傳統文化神韻,又具有現代文化氣息,從而達到形與意完美搭配。
2.2傳統書畫藝術的運用
書畫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不僅吸收了我國傳統儒家、道家等名家的思想和文化精華,還融入了更多的民間文化藝術風采,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我國白酒包裝中的文字、圖形設計,很多都是從傳統的書法、繪畫、詩詞中演變而來的。酒可以說是很多詩詞、書畫大師的創造源泉,酒與書法的關系就好像詩人與酒的關系一樣,包含了設計者無盡的感慨和情思。我國無論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的很多書法大師,都對酒文化有著獨特的感情,從而使白酒包裝中的文字表象更具文化特色和審美意境。將書法應用到白酒包裝設計當中,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使用的,應該結合白酒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歷史、釀造方法及地域特征等,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反復的推敲,將書法的形與意完美的呈現在包裝上,不僅要為包裝增添藝術氣息,還要體現出白酒的品質特征。
2.3傳統色彩的運用
色彩是白酒包裝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一種較為形象的設計語言,在包裝設計的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視覺沖擊效果,是白酒品牌與形象的重要標志。在白酒包裝設計時,要熟練掌握色彩的工藝性質,對色彩的規律及信息進行加工與巧妙運用,便會達到非凡的藝術效果。我國不同的地域對色彩有著不同的喜好。而白酒與傳統文化的淵源,使白酒包裝設計中的色彩運用更加集中表現在對中國特色與地方特色方面。我國的傳統色彩大主要以大紅、紫紅、金、明黃、藍、黑、白等為主色調。在現代白酒包裝設計中結合色彩的傳統審美思想,合理的運用與融合現代色彩理念,便可以設計出具有獨特東方魅力的包裝作品。
2.4傳統器物造型的運用
中國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代,對“美食美器”的追求從未間斷。尤其是飲酒之時更加講究酒器的精美與適宜,因此,酒器與酒文化同樣具有厚重的歷史情緣。在我國古代,酒器的造型豐富多姿。從材質上講有木、骨、陶瓷、青銅以金銀、玉器等。其中對于青銅器的運用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現代白酒包裝設計中,在造型設計上可利用現代設計理念,利用現代造型的工藝及技術手法,將這些傳統的酒器造型融入到現代白酒包裝造型設計當中,不僅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沿襲;不僅拓展了白酒包裝設計的思路,也體現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