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50: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經濟社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1)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現實,要求不斷修正核算和評價體系。GDP核算是三百多年來諸多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1953年才初步成型,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的統一標準。但GDP統計有著不容忽視的缺陷,主要是不能反映經濟增長背后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成本,不容易準確地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結構,不容易反映人們實際享有的社會福利水平,也不能準確地衡量社會分配和社會公正。隨著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興起,一些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們,嘗試將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發展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便是綠色GDP。同時,國際上也比較重視對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的研究。比如,英國提出一種新型的衡量社會全面發展的核算體系——國家進步指數(MDP)。但也要看到,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比GDP更好的、人們普遍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我們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既要吸收國際上有關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還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特色。
(2)我國傳統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嚴重缺失要求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評價體系。審視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評價體系,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主要是反映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不僅缺乏反映全要素生產率、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也缺乏反映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指標。另外,如重機關內部評價,重上級領導的看法;不重外部評價,不重社會輿論和群眾的看法;重過程評價,不重效果如何;重“產出”,不重“投入產出比”,缺乏成本核算等。更為嚴重的是,GDP崇拜的評價指向衍生出“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惡性循環。而要從根本上杜絕此類現象發生,惟有從改進評價體系和方法著手,通過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評價體系,引導人們正確的行為選擇。
(3)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實現一種嶄新的制度設計和實踐選擇??茖W發展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公正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研究設計一整套評價包括經濟、社會、生態和人全面發展的指標體系,以此來引導政府和企業的行為,科學考核政府和干部政績。力求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人民福祉等結合起來,作為地方政績的綜合考核指標,以便實踐中有所遵循。
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綜合評價體系的基本要求
(1)科學確定評價主體,即解決由誰來評價的問題??茖W合理地確定評價主體,必須堅持群眾公認的原則,發揚民主,最大限度地擴大群眾參與的范圍。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到底如何,不能單由上級組織和上級領導說了算,還必須看群眾的公認程度。這里的群眾,應該是包括各級相關的領導在內的、各個層面參加的群體,從而建立起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式的考核評價體系。這種評價主體的設置,不僅可以有效克服干部政績評價只由上級組織和上級領導說了算的弊端,較好地解決干部政績考準評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引導干部切實注重群眾公論,
(2)科學設置評價內容,即要解決評價什么的問題。只有科學合理地設置考核評價內容,解決好評價什么的問題,才能使評價有的放矢,才能使評價結果更準確地反映領導干部的工作實際。在具體操作中,既要看經濟建設的成果,又要看社會進步的成果;既要看當前的發展,又要看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又要看黨的建設的成果。唯其如此,才能促使廣大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務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自覺地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3)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即要解決怎么評價的問題??茖W構建考核評價的方法體系至關重要??荚u方法的構建,應著重考慮兩個因素:第一,要按照“突出工作實績”的原則,合理確定“德、能、勤、績、廉”五項考評內容的不同比重,既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第二,要按照考評主體與考評對象的“知情度、關聯度、責任度”關系,合理確定評價主體中不同層面的“群眾”對于評價對象評價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參與權和意愿都能得到有效反映。
(4)制定科學的、有效運用考評結果的剛性規則,即要解決考評結果如何有效運用的問題??茖W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干部實施擇優汰劣和管理監督??荚u是手段,考評結果的有效運用才是目的。要將考評結果有效地運用于干部選拔任用、升降去留、監督管理的全過程。要按照規則在先的原則制定考評結果運用的剛性規則,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的原則
(1)在關注經濟增長的同時,要同樣關注社會進步。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要考慮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狀況,把民眾的就醫條件和健康情況做為重要的判斷標準。要考慮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民眾的受教育程度,重點考察對教育的投入及其效果。要考慮科學技術的進步程度,考察研發能力和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程度。要考慮各項文化事業的發展狀況,考察體育運動特別是國民身體素質狀況。
(2)在關注經濟總量和速度的同時,要同樣關注經濟發展質量及資源、環境的保護。要建立對森林、草原、耕地、水源、石油及各種自然資源消耗情況的監測體系和評價方法,及時對環境的破壞情況進行報警和預警。要把投入與產出有效地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分析,對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進行綜合評價,對經濟結構及其布局的變化進行科學分析。
(3)在關注行業、部門和企業的同時,要同樣關注城鄉居民個體。要把人民生活改善和提高程度做為評價的重要標準。特別要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收入者等弱勢群體生活的改善,做為重中之重的內容。不僅要從物質水平的角度觀察,還要通過滿意度、景氣度、信心指數等評價指標考察群眾對政府工作、對社會進步、對經濟發展及對自身生活的滿意程度。
(4)在堅持評價體系先進性的同時,也要考慮較強的可操作性。具體來說,既要吸收國際上有關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又要有中國特色;既要做到寬領域涵蓋,也要做到簡明精練;既要建立全國宏觀指標體系,又要允許有各地的特色指標;指標體系所涵蓋的時限既要考慮本世紀中葉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更要考慮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與“十一五”規劃相銜接,重點應放在本世紀頭20年;既要使指標體系相對穩定,又要形成“動態管理”的修訂機制,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修訂指標體系。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設計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評價體系
(1)在整體指標體系的設置上,要全面反映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情況。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必須把經濟指標擺在整個指標體系的突出位置。但是,發展是全面的,僅有經濟發展是不夠的,指標體系也必須是全面的。比如,可設計一些綜合指數來反映社會和諧的實現程度;判斷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的變化情況和發展趨勢,可以運用基尼系數、人文發展指數和經濟結構變動系數等指標,等等。
(2)在綜合評價體系中,可把評價指標區分為核心指標和擴展指標。核心指標包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收入、城市化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GDP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企業職工三大基本保險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等;擴展指標包括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及其占GDP比重、電力產出彈性系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人均擁有公益性文化設施面積、農村三大保障覆蓋率、高低收入差距等。
(3)在經濟指標的設置上,既要重視反映經濟增長的指標,又要重視反映經濟發展的指標。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增長談不上發展,但增長并不是發展的全部。重視GDP是對的,衡量經濟情況不能不看GDP,它反映經濟活動總規模,是重要的綜合經濟指標,但僅僅看GDP又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時看反映經濟發展質量和結構的其他指標。
從表面上看,新經濟似乎打破了某些傳統的規律,比如基于互聯網的免費商業模式,不就在挑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經典格言嗎?本期的《免費時代的賺錢秘密》報道了“長尾理論”創建者克里斯?安德森的另一個論斷:數字時代里的“免費”將成為一種主流的商業模式。
其實在懂經濟學的人看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是個永遠也不可能被打破的定律。任何產出都要付出成本,那些讓消費者免費的商家只不過用了某種巧妙的方式讓消費者之外的人承擔了部分成本而已,中國北京大學教授王建國在他的《1P理論:網狀經濟時代的全新商業模式》一書中揭示過許多行業“免費”的秘密和訣竅。對消費者而言,道理也一樣,不可能獲得某種收益而不付出任何成本。我還記得本世紀初,被視為“數字英雄”的某門戶網站創始人在和網友互動時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一網友問:你的網站很好,就是廣告太煩人,影響打開網頁的速度,能不能不登廣告?“數字英雄”回答得很干脆:不能!除非你愿意出錢解決我們的維護費用。對許多免費網站的瀏覽者來說,不斷跳出的廣告所造成的煩惱就是他不得不付出的成本。
成本并不僅僅是個個體的概念,許多成本是由社會承擔的,所謂社會成本。公共政策也是有成本的。中國的媒體以前有個毛病,在宣傳某種政策的時候,只說政策的必要性和將會帶來的好處,不說這個政策會造成什么問題,讓社會承擔多少成本。如今輿論開放性大大提高,幾乎政府的每一個政策都會受到成本、代價角度的討論乃至拷問,本期的《保出口的代價》一文只是其中小小一例。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即便越多越好,也得看看為了這些出口收入而讓經濟社會的其他方面付出了什么代價,這才是一種理性、公允的態度。
不獨政策,制度也有成本,而且是更長期的成本。這里又有一句話:“一切成本都是機會成本”,用這句話來考察一種制度的得失尤為恰當。實行一種制度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這個目標對社會而言價值幾何?為了同樣一個目標,有沒有其他的成本較低的手段?如果有,就說明現行的制度有修正甚至取消的必要。國有企業作為一種制度,它對經濟社會的成本收益該如何分析,理論上其實是個沒什么爭議的問題,可是在中國,它卻成為一種人人詬病卻能我自巋然不動的現象,這只會不斷增加中國總體經濟社會的成本。本期發表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祁京梅女士的《國企擴張兇猛》一文對此作出了尖銳的分析。
當前中國的許多問題,不在理論錯誤,而在利益糾結,分析一些現象,單單經濟學似嫌不足,得用政治經濟學了。
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全國首次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我國GDP總量,比年快報核算數多了2.3萬億元。而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也因此前移了一位。
數據的變化,能夠反映宏觀經濟的一些現狀。這無疑有利于國際社會客觀地評估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態勢,也有利于我們清醒地把握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走向。
不可否認,很多巨大的數字,當除以13億之后,就會變得很小。此次GDP總量調整后,2004年我國人均GDP仍排名世界百位之后,只有全球人均GDP的1/5。評價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在講總量的同時,還要講人均數量。就根本而言,講“人均”更能使全社會保持頭腦清醒。而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政府也將更有能力為貧困人口做更多的事。只有這樣,貧富與城鄉差距才能逐步縮小。
在關注貧困的同時,也要看到發展面臨的其他問題。比如,環保部門的資料顯示,如果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到2020年,在GDP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可能面臨更大的環境和資源壓力。
這并不是說經濟增長不重要,因為全面小康畢竟要以經濟增長作為物質基礎。問題并不在于是否應當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在于以什么方式實現增長,以及這種較快的增長能否持續。如果采取外延擴張的粗放增長方式,國民經濟或許可以在短時期內增長得很快,但它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全面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其他方面,比如生態環境等,反會因此受到損害。
【關鍵詞】:圖書資料工作 發展趨勢 應對策略
1. 經濟社會圖書資料工作的地位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也是一個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圖書館也成為高等教育的支柱之一,因此,圖書資料工作的水平與質量不僅是一所高校教育質量的衡量標準,更是一個國家整體的教育素質高低的衡量標準。經濟社會主張自由競爭,市場經濟優勝劣汰使得信息技術脫穎而出,圖書資料工作的發展與創新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傳統的工作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不斷提升的需求。
2.圖書資料工作的發展趨勢
2.1技術手段現代化
圖書資料工作也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地迎接挑戰,使其自身所蘊藏的豐富知識與服務社會的活力與動力充分的體現出來。要先提升自身的建設,不被社會和歷史所淘汰,就要跟上現代化的步伐,抓好管理這一關,實現圖書資料工作的現代化。
經濟社會,講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傳統的圖書資料工作以保存古老以及現代人類寶貴文化遺產為主要任務,而現代的管理理念應該是將有限的資源利用起來,用流動的知識來創造更多的財富。所以,很顯然,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應用,越來越多的行業都需要通過圖書資料來獲取更多超前、實用的信息。特別是傳感技術和儲存微縮技術出現,使得資源信息化成為主流。而對于我國而言,由于種種的原因,圖書資料工作的現代化步伐緩慢,進程不順,體系欠佳,相當一部分的圖書資料工作依舊采用落后的手工模式服務。經濟社會中,知識作用無可替代,要順應時代要求,在圖書資料的管理上盡快實現自動化,從圖書資料的采購、編目、檢索以及存儲都要由計算機處理,向讀者提供準確無誤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的開發,最大限度的發揮信息資源的功能。
2.2服務職能信息化
當今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知識的運用與信息的獲得,再次兩者的進行中,信息服務的作用不言而喻,地位也日趨重要。圖書資料工作的開展應該是多層次、多角度的。圖書資料部門應該設立圖書資源信息咨詢處,確定咨詢的范圍,而后以宣傳欄、宣傳專題報道以及個別解答等方式對前來咨詢的讀者提供有價值、有借鑒意義的答復。
信息只有經過傳遞才能表現出它的價值,圖書資料部門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將國內外的情報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篩選評價等傳遞給讀者,也可以根據讀者的需求對個別的內容或書籍進行追蹤,利用館藏文獻進行專題的索引,將資源提供給讀者利用。對于不同專業、不同領域、不同專題、不同層次的文獻進行數字化分類整理,節省了讀者搜索資料的時間服務更人性化、便利化。
2.3人員素質高端化
讀者的范圍與數量不斷擴大與增長的同時,需求的層次也在不斷上升。未來,一個虛擬的圖書資料工作的管理人員要能夠按照讀者的要求,從大型的專業數字圖書館中快速準確的搜索、提取出讀者需求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甄別、加工、編制與此相關的雜志刊物等供給用戶使用。
圖書資料工作的管理人員想要適應知識與社會經濟時代的要求,除了加強圖書館結構管理這一專業知識外,還要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傳統的圖書館工作者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這是由傳統工作模式所影響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在考慮就業職位的時候把圖書館工作排除在外?,F如今,圖書資料工作的工作人員要同時熟悉網絡資源管理的應用,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計算機設備的維護與更新等等。
3. 圖書資料工作發展的應對策略
3.1樹立信息前沿意識
我國信息傳媒等新媒體的發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國家,但是近幾年的發展速度迅猛,總體并不落后于其他的發達國家,比如手機、網絡等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很接近。早在2007年國家的“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就把數字出版技術和發展新媒體列入科技創新的重點之中。要想貫徹國家規劃,首先就要樹立信息前沿意識。
國家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文化產業信息現代化也緊跟時代變遷步伐,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圖書資料工作信息意識落后,管理思想保守。首先從領導層面來說,一些領導干部對本單位圖書資料工作漠不關心,更別提現代化建設了,對圖書資料工作的投資也是少之又少。其次,從圖書資料工作者的層面來說,他們往往認為圖書資料的數字化轉變、現代化管理是對于幾個大型的國家圖書館而言的,低層次的圖書館無所謂,只要做好日程的借閱、分類、查點等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了。存在這種落后保守、不思進取意識的圖書資料工作者大量存在,使得我國圖書資料工作的整體數字化進程緩慢。
3.2樹立協作意識
經濟社會競爭意識深入人心,協作意識卻很難建立,特別是真誠的協作意識。大家對全球經濟一體化比較熟悉,但對于資源共享去不怎么關心。雖然國家的呼聲很高,但是能夠真正實現的卻只有幾個大型城市而已。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欠發達地區的圖書資源僅限于自身的使用,由于這種實力與經濟的限制,要想建立網絡平臺的虛擬環境資源共享有很大的難度。
但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困難就有辦法,因地制宜,基礎合作是解決之道。全國統籌行不通就實行地域統籌,采取基礎性協作。市級、縣鄉級圖書館實行聯合互動,資源共享以求得共同發展。這種基層的、基礎的合作可以實現信息服務、人才隊伍的雙向共贏。這種協作關系的確立不僅是利益的雙向互動,更是權利和義務的分擔,若不然,合作關系很難維持。
3.3樹立技能意識
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得圖書資料共工作的現代化技術管理已經來臨,工作者不斷面臨著技能的挑戰。已編目工作為例,傳統的手工型編目轉變為網絡型編目,圖書資料信息的傳遞由紙筆模式被計算機所代替,這就要求資料員掌握快速處理信息的最基本的手段。再者,網絡傳播大多依靠的是多媒體之間的相互轉換,用戶沖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打破作者向讀者單向傳播的束縛,可以進行同步的互動。這些要求都向工作者發起了挑戰,因此,圖書資料工作的管理人員要熟悉電腦操作技術,多了解“數字化”的相關技術,樹立“技能意識”。
3.4樹立服務意識
傳統的圖書資料工作是“以書為本”,在這種價值觀念的指導下,就難免有“重書輕人”的色彩。才此以往,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得不到發揮,繼而服務意識薄弱、態度不端正,使得人力、物力、財力嚴重浪費。圖書館的整體評價是由圖書館建筑、信息資料和圖書館員構成的,三者所占比例中,圖書館員最高??梢姡说闹饔^能動性是關鍵。對于圖書資料工作來說,優秀的工作人員是首要的資源和財富,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意識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圖書資料工作的整體水平。因此,要樹立服務意識,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出無限的價值。
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全新的網絡環境,全新的技術應用,全新的信息載體,全新的服務理念,圖書資料工作要不斷地完成角色轉換的任務,工作者加強各方面的學習,充實自己,提高技能,利用信息資源解決即將遇到的問題。經濟社會條件下,圖書資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已將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知識產業發展層次的重要標尺之一,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我基礎的工作,為圖書資料工作的發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饒蘊.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創新服務[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
【關鍵詞】:數字化 檔案管理 內涵 必要性 優點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推廣應用使信息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有增長活力的部門和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使檔案數字化建設提上了日程,給檔案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只有實現檔案數字化,才能沖破檔案利用的種種局限,使檔案管理從封閉走向開放,順應潮流、適應時展的新舉措、新要求。檔案管理部門應提高網絡信息社會條件下檔案信息管理的服務和創新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檔案管理者駕馭數字化檔案信息系統的技能,推進各級檔案管理工作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實現檔案管理與科技、時代的同步發展。
一、數字化檔案管理的內涵
數字化檔案管理是指將傳統的以紙張、錄音帶、錄像帶為存貯介質的各種原始檔案資料,通過掃描、壓縮、轉化等手段轉換成圖片文件、聲音文件和錄像文件,對圖片文件可以通過文字識別等技術達到相配于每張圖片的科學手段,再運用級存儲管理技術將圖片和索引字段存貯于光盤庫、磁帶庫等各種大容量的存貯介質上,并可通過各種方便的查詢手段迅速地檢索出所需要的檔案資料,可以到局域網、廣域網、企業內部網、國際互聯網,最終實現“數字化檔案”管理網絡的新興檔案管理技術。它是一個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基礎上,利用數字化手段,以高度有序的綜合檔案信息資源為處理中心,以高速寬帶通信網絡為技術設施的超大規模、分布式數字信息系統管理。
二、檔案管理數字化的必要性
1.檔案管理數字化是經濟社會信息交流的必然需求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各階層對檔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長,對檔案信息的要求也更加復雜,社會各階層、各部門之間對檔案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頻繁,人們渴望足不出戶就能隨時隨地享受到便捷的檔案信息服務,迫切要求檔案管理部門之間建立一種檔案信息交流的平臺,實現檔案館際之間的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當前,數字化、電子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在社會各界得到廣泛應用,實行數字化檔案管理的需求不僅現實而且迫切。因此,實現檔案管理數字化,是滿足經濟社會各階層對檔案信息資源需求的必由之路。
2.檔案管理數字化是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的迫切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對檔案信息開放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保障政府信息公開的順利實施是各級檔案館面臨的現實挑戰,同時也是一種發展機遇?;跈n案館在保存政府公開信息方面具有的責任和優勢,檔案信息管理無疑應該對政府信息建立完整的數據庫,為社會各界對政府公開信息資源的需求提供便捷有效地檢索、查詢和服務。實行檔案管理數字化可以促成檔案數字信息庫與政府網站的對接,大大方便社會各界對政府公開信息的查詢需求。
3.檔案管理數字化是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當今信息時代,如果檔案工作不能緊跟社會步伐,瞄準社會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加快創新,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一味停留在傳統檔案管理止步不前,守著“金山”找飯吃,無疑是不現實的。因此,檔案工作只能堅持與時俱進。積極改善檔案管理工作,加快服務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信息的增值作用,服務社會需求是各級檔案管理部門的必然選擇。數字化檔案管理作為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使計算機通訊技術、網絡數字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現代科技在檔案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必將促進檔案信息管理的巨大變革,也必然會促進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滿足社會各種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提升和發揮檔案工作在信息化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數字化檔案管理的優點
1.節省存儲空間,信息管理數字化
利用計算機的存儲空間,可以將紙質檔案以數字形式存儲在計算機內部,這就可以避免大量的紙質檔案資料的堆積,轉化成數字形式存儲于計算機內的檔案信息,不會因為長時間存放及翻閱而損壞或丟失。同時采用先進數字化存儲技術方案,具有通用性強、安全性高、標準化程度高、可視性強、支持計算機聯網查詢和實時瀏覽等特點。
2.提高檔案信息利用率,實現資源共享
檔案信息數字化后,可使檔案信息順利地與最新技術接軌,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計算機及網絡的功能,將檔案信息成果通過網絡發送給各級領導及各個部門,可以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率。同時通過網絡互聯和館際互借來建設虛擬資源,實現檔案館館際互借和文檔服務,從而達到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3.縮短檔案查找時間,實現信息管理智能化
檔案信息數字化后,能迅速的通過相關字段查找所需的檔案信息材料,大大縮短檔案的查找時間。可以使利用者運用超文本及多媒體技術進行智能化檢索,檢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圍廣,同時還可采用電子加密技術對檔案進行機密處理。
4.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檔案信息數字化后,檔案管理人員可以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不再是目錄的打字員和檔案的保管員,可以更好的從事檔案的收集工作和檔案的編研工作,極大提高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
5.縮短信息加工時間,提高檔案信息的時效性。
手工檔案信息加工通過選題、選材、編輯、出版這一流程來實現,從文件資料形成到二次檔案信息的出版時間長,造成信息過時,導致檔案信息的應用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檔案信息數字化。可直接利用機讀形式的檔案,利用計算機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速出版二次檔案信息,大大提高了檔案信息的時效性。
結束語: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檔案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近年來我國已在各個省市陸續啟動了中國數字化檔案館工程,一個覆蓋全國、功能強大、方便快捷的數字化檔案管理網絡正悄然形成。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引下,我國的數字化檔案管理一定可以不斷地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張予軍.芻議數字化檔案管理[J].蘭臺世界,2011(8)
[2]劉惠霞.淺談數字化檔案管理[J].交流,2011(12)
當前,社會各界在努力推進普惠金融,將其建設為實現經濟社會平衡發展的基礎設施,這說明普惠金融正成為金融改革的著力點。即便如此,我們仍需注意一些問題。
首先,普惠金融應是賦能型金融服務,即普惠金融在向有融資需求的群體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也要給予其技能、能力上的支持。
尤其是在涉農金服領域,普惠金融須驅動更多的社會資源、資本流入農村,激發農村中小企業、農戶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在發展賦能型普惠金融方面,我國農村信用社有著較好的示范性案例。比如,不少農村信用社在向農戶發放貸款的同時,還向其提供種植、養殖技能培訓等上門服務,力求在向農戶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也提升其生產技能,以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此外,普惠金融的發展應充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的主流需求,密切配合我國中小微企業和城鎮化發展的融資需求,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撐。
其次,建立與政策激勵相容的市場化普惠金融體系。
聯合國提出普惠金融這一概念時,雖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其社會公益的屬性,但歸根結底仍須實現盈利來確保其經營的可持續性??煽紤]從以下兩個方面確保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金融資源要實現向“三農”產業、中小微企業以及城鄉低收入群體的配置,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市場失靈時,實現商業可持續性和服務民生之間的平衡,還需依仗國家政策的介入。比如,國家可從財政、稅收、產業、金融監管層面給予普惠金融機構以扶持,相關職能部門也可從利率、風險補償方面給予補貼。從國際國內的發展歷程看,普惠金融為實現服務社會弱勢群體的使命,經營模式要避免因過度商業化而導致的利率過高、負債過度、偏離服務目標等問題。
最后,要充分意識到“數字化”是普惠金融的一把“雙刃劍”。
今年9月,G20杭州峰會上通過并的《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中,也明確提出需要平衡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的創新與風險。
一方面,金融機構借助數字技術,尤其是移動端技術極大程度地擴展其服務覆蓋面積,并降低服務成本。另一方面,我們在享受數字技術給普惠金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需警惕其創新商業模式帶來的金融風險和監管盲點。
比如,數字化背景下,普惠金融的低門檻、低成本和高覆蓋特質可能增加金融風險的傳導速度和范圍。監管力度、范圍或因趕不上數字金融的創新速度而出現監管空白等問題。再者,農村、中低收入群體對數字化產品的接受能力通常較低。因而普惠金融在運用數字技術升級服務、產品的同時,還須避免數字鴻溝影響該群體享受普惠金融的福利。
今天,市政府召開一年一次廣播影視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廣播影視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9年的工作成績,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剛才表彰了先進,從政局長作了很好的報告,等會,新華部長還要作重要指示。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2009年全市廣播影視工作的顯著成績
2009年,我市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廣播影視工作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是電影管理職能順利劃轉,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得到加強。電影職能劃轉工作順利進行,其中浠水縣、團風縣、英山縣、羅田縣做得最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10個縣(市、區)按照“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要求,全年共放映公益電影、數字電影74000多場。
二、著力推進全市廣播影視業跨越式發展
(一)要鞏固“村村通”工程成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一是抓好20戶以上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要以“直播衛星”為重點,因地制宜輔以“有線聯網”和“多路微波”等技術方式,繼續完成好2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要積極爭取落實財政配套建設資金,做好設備的接收、驗貨,為村村通用戶提供精細化管理和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權益。同時,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的要求,著手開展20戶以下盲村調查摸底工作。
二是抓好農村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工程收尾工作。各地要積極配合覆蓋工程的實施,努力抓好本地節目的無線覆蓋工程建設,把我市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建設成為設備先進、功能齊備、環境優美、播出安全、管理科學的現代化發射臺站,充分發揮其在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網的重要作用。
三是不斷建立和完善農村廣播電視長效管理機制。按照中辦21號文件要求,繼續推行縣對鄉鎮廣播電視垂直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以縣為中心、以鄉鎮站為依托、面向農戶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運行維護機構和隊伍建設,確保有人負責、有人管理、有人維護,為農民及時提供技術維護和使用指導等服務。
(二)要落實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
第一,要加快電影院線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著重推動全市影院建設,大力推廣影院的數字化改造,提高電影數字化放映技術應用水平。
第二,要繼續實施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對現有農村電影放映院線公司進行必要的整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農村電影放映監管平臺,實現對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有效監管。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影補貼管理和發放辦法。高質量完成好國家和省下達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目標。
(三)要以數字化和新媒體發展為重點,不斷推進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
一是要大力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按照“大容量、雙向互動”的要求,加快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和雙向改造,實現有線網絡由小網變大網、模擬變數字、單向變雙向、看電視變用電視的轉變。2012年各縣(市、區)所在地城區要完成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程。
二是要積極主動應對“三網融合”。全市廣播影視系統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精神上來,把推進“三網融合”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抓緊抓好。要按照“三網融合”的業務要求,充分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媒體,積極發展新興媒體,滿足各類終端、各類用戶對廣播影視的需求,牢牢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使廣播影視贏得市場、贏得用戶。
三是要大力發展新媒體。進一步擴大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的有效覆蓋,優化完善覆蓋網絡,推進運營支撐體系建設,加強節目內容集成和節目形態創新,拓展各類服務。要積極探索、大力發展網絡廣播電視。
四是要制定好全市廣播影視“十二五”發展規劃。各級廣播影視部門要著眼未來,密切
聯系當地廣播影視發展現狀,制定科學的前瞻性的廣播影視行業規劃,特別是一些關系廣播影視未來發展的重點發展項目、重大技術升級、關鍵的政策措施,要爭取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三、著力提高廣播影視工作科學化水平
第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31號文明確提出,要把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做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組織實施、一同督查考核。廣播影視工作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播影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主力軍,廣播影視系統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中堅力量。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廣播影視工作,以更先進的理念、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進一步加快發展廣播影視事業和產業。各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職能,積極爭取項目、精心謀劃活動,切實做好廣播影視工作。
第二,要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要依靠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軟件技術,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確保事業拓展到哪里,管理就覆蓋到哪里。要堅持依法管理、科學管理、綜合有效管理,努力從辦廣電向管廣電轉變,由管微觀向管宏觀轉變,由管系統向管社會轉變。
第三,要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要開創新局面,歸根結底要靠班子、靠隊伍、靠人才。要積極推進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著力提高領導廣播影視工作的能力;要加強人才隊伍培訓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硬、素質高、紀律嚴、作風實、結構優的廣播影視工作隊伍;要根據廣播影視工作的特點,按照“五個一批”人才管理辦法,培養和吸納一批專業拔尖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特別是當前急需的影視劇本創作人才、文化產品營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