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50: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礦井災害防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礦山開發所造成的地質災害現在在我國還相當嚴重,這不僅需要進行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研究評估、編制地質環境保護規劃,還要進行治理恢復,這對于促進區域地質環境好轉,建設“山川秀美”工程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礦山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基本思想
目前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各級政府已經高度重視,因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活動的加劇,該自然災害—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和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日益增大。我們應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把地質災害的防治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現及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緊密結合起來,突出重點,主次分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走“群專結合”及“群策群防”的道路。把現有的地質災害點納入正常的監測防治軌道,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造福于社會,造福于人民,促進國民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因為礦山地質的災害是內外的地質作用產物,其成因和危害及其防治的措施都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所以在地質的災害多發區,需要通過向當地群眾做講解很多的災害防治和知識,才可以保證防治工作順利的完成。當前開展的防治工作首要的任務是加強宣傳。在社會的各界中,主要是災區政府的領導,應該積極配合主管的部門大力開展大量的宣傳,以便提高全民防災的意識,與此同時,使群眾掌握預防災害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及遇險撤離的常識,從而可以避免以及減輕災害所造成損失的程度。
目前防治工作有效措施之一是建立監測網絡系統。這種監測網絡系統是通過在滑坡與泥石流且崩塌以及地面沉降,一些災害易發區設立的監測網絡和系統,它利用先進的監測儀器和電子計算機對災害超前的預報預測。目前我國南方部分省區和長江三峽地質災害多發區基本上都設立了該監測網絡系統,也取得了較好的預防效果。然而,即將發生與正在發生的地質災害,通過綜合的治理措施來延緩與者阻止災害發生。真對山區的泥石流、水土的流失等自然的災害,可通過修攔擋壩以及設置導流渠和者排水溝來降低災害,并配合種植涵養林;對于滑坡以及危巖體自然的災害,可以實施諸如灌漿以及錨固等工程措施來降低的災害;對于潛在地面的沉降,要及時的采取人工回灌的防治措施來降低地質災害的發生。
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
1、地下水位改變引起的災害
(1)礦坑突水涌水。這是最常見的礦山災害,突發性強、規模大,后果嚴重。生產過程中常因對礦坑涌水量估計不足,采掘過程中打穿老窿,貫穿透水斷層,驟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導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員傷亡災難。
(2)坑內潰沙涌泥。這是常與礦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災害。當采掘過程中驟遇蓄水溶洞,常見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巖屑伴隨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斷層和地裂縫也常會使淺部第四紀沉積物隨下漏的地表徑流涌入坑內。其結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機器、人員被泥沙所埋,嚴重時甚至會使礦山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3)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是礦山災害的另一種重要形式。因采礦、選礦產生的“三廢”物質,由于未經有效處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環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礦還會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鹽漬化、地下水斷流等。
2、巖土體變形災害
(1)礦山地面和采空區塌陷。地面塌陷主要發生在地下以井巷開采的礦山。在礦山采空區,若保留礦柱不足,或因礦柱受損而失去支撐能力,就會造成地面塌陷。特別是那些礦體埋藏較淺,產狀較平緩的礦區(如煤礦),地面塌陷的現象更為常見。礦體埋藏相對較深的地下開采礦山,如果不能及時回填和崩落采空區,當其達到一定規模就會產生大面積塌陷。此外,在巖溶分布區,還會因礦山排水疏干而導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僅破壞可耕地資源、建筑物,毀壞道路、水庫,還可直接導致礦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毀,或使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縫灌入坑內,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產。
(2)采礦場邊坡失穩、滑坡與巖崩。主要原因是不合理開采如采剝失調、邊坡角度過陡等造成,這種災害多發生在露天開采的非金屬礦山和建材礦山。
(3)坑內巖爆。坑內巖爆又稱礦山沖擊,這是因礦坑周邊和頂底板圍巖,在受到強大的地殼應力作用而被強烈壓縮,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現自由面,即有可能產生巖石地應力的驟然釋放,導致巖石大量破裂成碎塊,并向坑內大量噴射、爆散,給礦山帶來危害和災難。
(4)場庫失穩。場庫失穩主要是由于尾礦壩潰決崩塌繼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礦壩崩壩事故常給礦區居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危害,同時也給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和污染。
3、礦體內因引起的災害
(1)瓦斯爆炸和礦坑火災。這種災害最常見于煤礦。由于通風不良,使瓦斯積聚發生爆炸,造成井下作業人員傷亡,礦井被毀;礦坑火災除見于煤礦外,也見于一些硫化礦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熱,在熱量聚積到一定程度時則發生自燃,引發礦山火災。礦山火災的危害極大,而且還嚴重損耗地下礦產資源,如有的煤礦在地下已燃燒上百年,其資源損耗量十分巨大,使當地氣候發生改變,農作物和樹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蕪,環境嚴重惡化。
(2)地熱。隨著開采深度加大,地熱危害不斷加劇。我國已有許多礦山開采深度達到800m 以下,礦山因含硫量高,開采深度又大,地溫非常高。礦山地熱災害導致礦工勞動環境惡劣,嚴重影響了有關礦山的正常生產。
三、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在當前階段里,我們國家發生礦山地質災害幾率、強度以及災害損失都呈現出明顯上升的趨勢,所以完全預防災害以及徹底治理的任務是刻不容緩的。礦山的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必須要上升到政府監管的高度,而且必須納入國防減災工作的范疇。因為越來越多礦山的災害和潛伏大量災害的隱患以及日益惡化的礦山環境已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因此為了使資源開發和災害監管有法可依,應盡快完善資源開發和防災減災的相關法規建設。為了防止新的隱患發生,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大礦山環境監管力度,提升災害源頭治理力度。礦山開發的企業急需要規范開采礦產的行為,合理開發資源需要處理好短期經濟利益以及長遠的利益關系,改變過去粗放式和管理,可以防災減災工作從始于礦山的設計延續至閉坑之后。將礦山地質的災害防治研究的工作列入到礦業領域的基礎性的研究領域,同時應該把礦山和災害與環保以及安全生產相統一。災害研究應該十分充分依靠先進的高新科學技術,深入的研究災害發生的機制,建立完善的災害的監測、預報以及評估信息的系統。西安的地礦研究所已經對西北的礦山地質災害展開強力的調查,在全面研究的基礎上,開發和建設西北地區礦山的地質環境和動態管理系統數據庫,該數據庫以MAPGIS為平臺,可以進行災害動態監測以及實時的預報。在我們國家煤炭礦山正準備建立GIS系統和地質災害信息庫,以及災害的時空分布、強度以及頻度和數據分析與災害預報并災情評估,為災害的防治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務。排放的三廢是造成礦產與資源開發加上礦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的主要的原因。為了緩解資源的供需壓力,防止地質和災害的發生,減輕環境的污染,改善礦區的生態環境且達到可持續發展目的,可以通過貧礦的尾礦達到資源化利用與固體的廢棄物填溝造地覆土綠化以及廢水閉路循環的運用以及有害的固體廢棄物安全的填埋技術來實現礦業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余小平,庹先國,劉明哲,王洪輝。 滑坡體臨滑聲發射監測主機的設計[J]. 自動化與儀表. 2011(08)
[2] 師永貴。 桑樹坪煤礦煤層掘進工作面煤與瓦斯突出防治變化[J]. 陜西煤炭. 2005(03)
[3] 朱卓慧,趙伏軍,葉洲元。 基于距離判別分析法的沖擊地壓預測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8(03)
[4] 耿愛平,李文。 煤與瓦斯突出機理和預測預報研究進展[J]. 煤礦現代化. 2008(01)
【Abstract】Coal mining industry has been the main energy for people's lives, but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it also led to more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關鍵詞】煤礦開采;災害;防治
【Keywords】coal mi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D823;TD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133-02
1 引言
由于煤礦開采本身的污染相對較為嚴重,而且會對周邊的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因而當前的煤礦領域如果不能進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或者轉型,將面臨被社會淘汰的危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煤礦工業都屬于國內的主導工業內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煤礦不僅能夠為國內其他工程建設形成相應的能源基礎,還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取暖效益。但是,在現階段的煤礦開采過程中,整體的經濟效益已然呈現出了下滑的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當多的煤礦在開采的過程中,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系統,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污染問題。而且,許多的煤礦經歷了長期的挖掘,其中的煤炭資源越來越少,很多都已經成為枯竭的礦井。但對于這些已然枯竭的礦井,如果不能夠加以科學有效的治理,所造成的污染和災害將會越加嚴重。在煤礦開采所導致的眾多災害當中,有很多的災害內容都是直接產生的,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形成較大的破壞,而對于這部分災害的治理,目前并沒有完善的后期治理對策,因而需要在開采的同時進行。
2 煤礦開采所造成的災害分析
2.1 煤塵災害
一般而言,煤塵災害屬于煤礦開采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災害,而當前國內的科技并沒有切實的內容能夠完全解決這一問題。煤塵對于人們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直接的,能夠直接進入人們的呼吸道,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保障煤礦內部的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一般需要開挖一定的通風管道,同時還必須在礦井當中安裝一定的通風設施,使得井下的空氣較為流暢,不會出現空氣質量較差的狀況。但是,煤塵災害并不能夠輕易控制,由于礦井的環境一般都比較復雜,一旦空氣質量下降過于嚴重,就需要對礦井下的工作進行一定的調整,以避免給井下的工作人員造成一定的身體健康威脅[1]。
2.2 瓦斯暮
除了煤塵災害以外,瓦斯災害也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煤礦開采災害。在煤礦井下作業的時候,通常需要對地質的狀況進行一定的分析研究,而瓦斯一般存在于突出面,在開采的過程中,如果不慎挖掘了突出頭或者突出面,便很容易出現瓦斯災害,它的影響十分直接,所產生的災害更是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凸顯出來。
2.3 突水災害
在煤礦開采的過程當中,突水災害屬于一種最為基礎的災害類型,當井下作業人員在開采的過程中,挖斷了某部分地下管道,將會使得地下水直接的涌入礦井,整個開采過程也會受到阻礙。除了基礎的地下水之外,還有一種地質突水的狀況,這種突水現象所造成的危害遠大于第一種,也被稱為奧灰水,它是由于井下作業的進程中,礦井內部的一些小斷層出現了塌裂現象,并砸在了較為集中的導水管道上,進而奧灰水通過這些管道進入了礦井。為了防止奧灰水的侵襲,一般礦井都會十分著重底板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消耗的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并不能完全阻止奧灰水的突水災害,因而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2]。
2.4 起火災害
在煤礦的開采當中,由于經常會與各種各樣的氣體接觸到,如果再加上機電設備發生了一定的漏電事故,很容易出現直接的起火災害。同時,由于礦井本身處于較深的位置,通風口十分少,煤層又夾雜著各種易燃易爆的物質,因而如果沒有用火設施加以安全有效地管理,也會產生一定的災害。一些時候,由于層間的空氣與某些物質產生了化學反應,進而出現了火災。
3 煤礦開采災害防治策略
3.1 加強通風,強化空氣流通,有效降低煤塵帶來的災害
在時代的發展當中,我國研究出了一種專門用于礦井開采的人工空調設備,它的通風效果相當優越,能夠對空氣進行一定的凈化,進而有效降低煤塵帶來的災害。但是由于過于先進,所消耗的成本也比較大。為此,煤礦企業應當購置一定的人工空調設備,并在當前通風口的基礎上,加強通風設施的建設,強化礦井設施的空氣流通功能。同時,還可以在加固礦井結構的過程中,多設計一定的通風口,保持礦井內部空氣的流暢,并周期性地進行空氣質量檢測,如果出現了煤塵污染嚴重的狀況,則應當暫停開采,以保障企業的經濟和礦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3.2 堅持全新治理理念,降低瓦斯災害程度
現如今,我國加大了對煤礦安全的關注,不僅采取相應的政策加以督促煤礦企業做出一定的整改,還提供了一些防突措施,要求在煤礦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優先注重區域內的防突問題,然后對局部的小區域防突進行補充,并堅持不挖掘突出頭與突出面的原則。同時,為了提高煤礦開采的安全性,煤礦企業還應當加大對瓦斯預測技術的完善力度,從而對瓦斯形成較高質量的監控,減少可能出現的危害狀況。此外,井下礦工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的操作現象,進而引起瓦斯災害。為此,煤礦企業還需要將安全治理理念切實落實到曠工身上,促使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哪些操作容易帶來瓦斯災害,并設置相應的現場監督人員,以保障整體的開采過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3.3 優化煤礦水文地質條件的查勘,減少突水災害出現的概率
一般而言,對于突水現象的預防,煤礦企業都需要建立一定的監測體系,而現有的監測體系并不完善。為此,企業可以從兩方面出發,首先針對突水現象進行多方面的研究,采取最為合適的治理措施,比如強化現有的底板質量,做好基層的維護工作。其次,煤礦企業可以在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勘察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確保這一技術能夠得到全面的優化,并實時應用到煤礦井下的勘察工作當中,一旦發現水文狀況不穩定,或者距離較近,則應當加強對這部分地區的改善。如果水量較大,則應當暫停這一區域的開采作業,以確保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害[3]。
3.4 加強防火措施,提高整體的防火水準
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起火的現象,而對于這種現象,要想實現完全的防治并不容易,因為它具有較高的隨機性,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因而在防治上只能從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工作經驗著手。煤礦企業可以對職工進行安全方面的培訓,使得他們能夠分清各種起火現象,并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煤礦企業應當給礦井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確保第一時間降低火災帶來的危害。
4 結語
總之,現階段的我國,煤礦在開采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災害,而當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對這些災害實現完全的防治,為了確保煤礦開采整體處于較為安全的狀態當中,煤礦企業必須對煤礦開采的各種災害,采取最為切實的預防和管理,提高職工的工作意識,進而提高煤礦開采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方樹林.中國煤礦災害防治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潔凈煤技術,2012(01):90-94.
論文摘要:華豐煤礦地質條件復雜,煤層傾角大,受水、火、瓦斯、煤塵、沖擊地壓、地表斑裂等多種災害的嚴重威脅。近年來,通過改造礦井生產系統、建立健全災害預測與防治體系,控制了重大災害的發生,實現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安全、高效開采。
新汶礦業集團華豐煤礦是一個具有百年開采 歷史 的老礦,地質條件復雜,煤層傾角大,受水、火、瓦斯、煤塵、冒頂、沖擊地壓、地表斑裂等多種災害的嚴重影響。多年來,華豐煤礦通過開發和推廣應用新技術,緊緊圍繞礦井災害綜合治理,開展了技改挖潛和 科學 管理,實現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安全、高效開采。
1 礦井生產系統改造
1.1 礦井運輸系統改造
為了適應煤層傾角變化大、地壓高、巷道易底臌變形的情況,自行研制應用了3條鋼絲繩吊掛下運帶式輸送機和水平彎曲線摩擦多點驅動帶式輸送機;將原順槽刮板輸送機或多部帶式輸送機串聯運輸方式改造為1部可彎曲帶式輸送機,順槽和集中巷帶式輸送機采用小角度多次轉彎技術,減少了設備投入。
根據薄煤層實際情況,將原使用的sgw-150c刮板輸送機改造為sgw-430/55型刮板輸送機,槽寬由630mm改為430mm,適應了薄煤層工作面特殊條件,減少了機電事故。
1.2 通風系統改造
通風系統由原5個風井分區式通風改為集中通風。為保證五水平通風系統穩定、合理,采掘工作面風量充足,在-210回風巷建擋風墻,形成兩翼回風的通風系統;采用串聯通風,降低采區的總用風量;采煤面采用下行通風方式,構建3道密閉墻,封閉閑置巷道,提高五水平風量,保證安全生產。133229.cOm
1.3 排水系統改造
為提高礦井排水能力,由原來的-90、-270、-450、-750多級排水改為-450、-750兩級排水,對主排水泵進行擴排改造,推廣pj節能泵,淘汰低效水泵,增裝φ325mm排水管路2210m,排水能力提高2倍,年節電耗168萬kwh。
1.4 構建webmrt集成化信息體系
建立了華豐煤礦集成化信息體系,使礦井安全監測數據處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物資超市系統、 企業 預算系統、辦公系統、設備管理等系統形成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了 現代 化管理水平。
2 礦井集中化生產與單產單進的提高
華豐煤礦原為多井口、多水平、多采區、多工作面生產,為了實現礦井和生產水平的集中,將采煤隊個數由7個減為4個,生產采區由4個減為2個,實現了采區的集中生產。礦井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產單進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通過改造生產環節,推廣先進技術,涌現出了年產45萬t的炮采隊和月掘318m的炮掘隊。
在回采工藝上,大力推廣毫秒爆破技術,自行研制窄型刮板輸送機,下順槽采用自移式轉載機,配spj-800吊掛式皮帶機運輸。采用“1.1m頂梁、見三回一”支護,雙抗帶網護頂,推行正規循環作業,使毫秒爆破、單體支柱支護和大功率運輸機三者得到最優配合,工作面單產提高1倍以上。
在掘進方面,改善鉆、裝、運環節,采用yt強力風動鉆機,毫秒延期電雷管起爆,水膠炸藥爆破進行鉆爆法掘進,光面中深孔爆破,優化爆破參數,提高爆破效果;采用p-60b大功率扒裝機,配合電瓶車運輸,完善排矸系統,實現全巖、半煤巖巷道優質快掘。
疏通生產環節,采區上山自溜運輸改為大傾角皮帶運輸,推廣可彎曲皮帶、長距離多點驅動皮帶等技術,使單臺設備運輸長度由200m增加到1000m。
3 深部開采頂板管理和煤巷錨桿支護
在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方面,完成了回采面頂底板分類及支護形式研究,厚煤層、傾斜分層試驗金屬菱形網假頂采煤法,解決了網下高檔普采工藝問題,實現了分層開采頂板的安全管理;在破碎頂板試驗應用雙抗塑料網假頂采煤法和雙抗帶網護頂技術。
在掘進頂板管理方面,先后完成了4層煤順槽錨背網支護,粘土巖巷道錨噴組合支護、高地壓巷道錨噴網組合支護、破碎圍巖錨鋼帶支護、六岔門立體交岔點支護等方法試驗。針對深部開采、沖擊地壓條件下巷道維護困難的實際,開展了“沖擊地壓煤巷錨桿支護技術研究”,研制的全長錨固快硬水泥藥卷錨桿支護效果良好,為沖擊地壓煤巷的煤幫支護及軟巖巷道支護提供了一種錨固性能好、成本低的支護材料。
4 災害治理
(1)加大安全投入,保證資金到位,保證安全治理措施的落實施工。
(2)近幾年華豐煤礦根據 自然 災害的情況與各科研單位共同開展了大傾角厚覆蓋層采煤后地表斑裂研究與控制、沖擊地壓綜合防治、綜合防滅火、頂底板承壓水上開采、深部地壓研究等10多項技術,有效地推動了礦井自然災害的治理,節約資金達億元以上。
(3)研究、推廣應用先進的 科學 監測儀器和先進技術,完善監測手段,提高監測水平和質量。建成了沖擊地壓預測預報及定位系統、束管監測系統、微震監測系統、地面高壓注漿減沉系統等,提高了災害的防治能力。
關鍵詞:瓦斯;爆炸條件;爆炸機理;傳播機理;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TD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2-01-01
0概述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一次能源以煤為主的國家。在中國生產和消費的一次商品能源中,煤炭約占74%,煤炭提供了78%的發電能源、7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然而瓦斯災害,特別是瓦斯煤塵爆炸和煤與瓦斯突出是煤礦井下最嚴重的災害之一,它直接威脅著井下人員的生命安全,并可摧毀礦井設施,迫使礦井停產。據統計,我國所有煤礦均為瓦斯礦井,在100個國有重點煤炭生產企業的609處礦井中,高瓦斯礦井占26.8%,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占17.6%,低瓦斯礦井占55.6%。因此煤礦瓦斯災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對我國的煤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1]。
1煤礦瓦斯的成分和爆炸條件研究
1.1煤礦瓦斯的成分
瓦斯由甲烷及其同系物、非烴類氣體CO2、N2、H2、CO、H2S以及稀有氣體氦、氬等組成,其中CH4含量較高,一般在60%~80%;CO2易溶于水且被地下水帶走,N2分子較小,運移速度快,因而,它們的含量與地下水活動及上覆蓋層有關,一般靠近地表,N2和CO2的含量相對偏高。
1.2煤礦瓦斯的爆炸條件
(1)瓦斯的濃度。在新鮮空氣中,當瓦斯濃度達到5%~16%時,就達到爆炸濃度,也稱爆炸界限。
(2)具有引燃引爆瓦斯的高溫熱源。在新鮮空氣中,瓦斯的引燃溫度為650~750℃。
(3)氧氣的濃度。氧氣的作用是助燃,當空氣中氧氣的濃度超過12%時,就可使瓦斯爆炸,這是最容易獲得的條件,因為在正常通風風流中氧氣的濃度通常大于20%。
2煤礦瓦斯爆炸機理和傳播機理的研究
煤礦瓦斯爆炸機理及點火方式是瓦斯爆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瓦斯爆炸的過程是甲烷氣體在外界熱源激發下劇烈的熱化學反應。從化學動力學角度深入研究,揭示了甲烷爆炸過程的物理和化學的本質特征。事實上,甲烷爆炸的點火過程是由多個基元反應組合而成的支鏈型鏈式反應過程。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證實,礦井巷道中瓦斯爆炸是以沖擊波形式傳播,根據傳播時間和空間的推移,沖擊波內部結構發生了變化。最初階段,以爆燃波方式傳播,隨著甲烷氣體燃燒充分反應,則演變為空氣沖擊波傳播。在爆炸傳播方式上,從理論和實驗方面都證明,瓦斯爆炸沖擊波在一般條件下,以爆燃波形式傳播,但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可能演變為爆轟波。
3煤礦瓦斯災害防治技術的研究
3.1強化礦井通風技術
強化礦井通風是為了稀釋礦井瓦斯濃度,但是,目前我國有不少高瓦斯突出礦井存在總供風量不足、通風系統復雜、穩定性差、風流調節與控制困難等問題。要增加礦井的供風量,就需要增加或擴大進回風巷道、優化通風網絡、減少通風阻力、更換大功率通風機械設施等;要增強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性和可調控性,就需要調整采掘部署、實現集約化生產、完善通風設施、強化通風安全管理。
3.2瓦斯抽放技術
3.2.1本煤層瓦斯抽放技術
(1)順層長鉆孔成孔技術。順層鉆孔抽放瓦斯的關鍵技術是順層長鉆孔的成孔技術,而在煤層實施順煤層鉆孔時往往因卡鉆、噴孔嚴重而難以達到需要的深度。重慶煤科院研究出新型強力鉆機、多級組合鉆頭,研究了相應的風力排渣成孔工藝及孔口除塵裝置。
(2)長鉆孔預裂控制爆破技術。該技術是通過對煤層控制預裂爆破,迫使煤體產生裂隙以釋放應力和瓦斯,達到提高煤層透氣性和防治突出的目的。為了在爆破時使煤層致裂而又不破壞頂板,研究了專門的、爆破工藝等。
(3)水力擴孔技術。通過水力擴孔技術使得瓦斯抽放半徑增大,煤壁暴露面積增大,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更多煤炭的排出,煤層卸壓范圍進一步增大,對于加大鉆孔的單孔抽(排)瓦斯量有著顯著的作用;但是面臨垮孔嚴重、排渣困難、成孔長度短以及鉆機負荷呈幾何倍數增大等諸多技術問題。
(4)水治瓦斯技術。通過瓦斯抽放鉆孔,往煤體里注入50MPa左右水,使得媒體壓力,迫使吸附在煤體的吸附瓦斯變為吸附瓦斯,不僅對于加大鉆孔的單孔抽(排)瓦斯量有著顯著的作用,而且大幅減少了瓦斯抽放鉆孔。
(5)大直徑鉆孔技術。大直徑鉆孔,螺旋鉆桿排渣技術,經宜賓芙蓉集團杉木樹煤礦試驗也是非常成功的硬煤層長鉆孔施工工藝。其鉆孔直徑一次性可以達到130MM,施工長度大于100M,其抽放效果經現場測試對比,與其預裂爆破不相上下,甚至在特定的煤層中,其抽采效果更佳。并且,大直徑鉆孔,螺旋鉆桿排渣施工工藝簡單,而預裂爆破工藝復雜,施工速度較慢。
3.2.2采空區瓦斯抽放技術
對老采空區主要采用地面鉆孔抽放和密閉插管的辦法,但對有自燃發火危險的煤層,應加強火災標志氣體或溫度的監測。開采工作面采空區抽放主要采用采空區靠切眼側密閉抽放、地面、頂板、底板鉆孔抽放、埋管抽放等方法。針對采空區抽放瓦斯濃度較低的特點,研制了CJK型自動抽排切換器[2]。該設備在陽泉煤業集團五礦綜放工作面初采期開放式采空區瓦斯強化抽放中得到了應用,效果非常明顯。
4展望
科學有效開發利用瓦斯,不僅解決了煤礦安全的心腹之患,保障礦工的生命安全,也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近年來煤炭地質隊伍的鉆探技術除滿足煤炭資源勘查外,同時積極開展煤層氣、油氣勘查,掌握了鉆井、壓裂、排采等瓦斯鉆孔施工技術與工藝,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完全有能力在我國煤礦瓦斯防治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國家“先采氣,后采煤”的強制性標準的出臺,作為瓦斯抽放的主要技術手段―鉆孔抽放技術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煤炭地勘隊伍要積極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主動向煤礦瓦斯抽放領域進軍,為我國煤礦瓦斯防治做出重要貢獻[3]。瓦斯災害治理是煤礦安全治理的重點,是煤炭工業走持續發展道路的前提和保證,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康要偉.礦井瓦斯災害的防治[J].煤炭技術,2006,(10).
[2]胡千庭,蔣時才,蘇文叔.我國煤礦瓦斯災害防治對策[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2,27(1):1-4.
[3]武喜尊.中國煤礦瓦斯防治形勢及鉆探技術應用[J].中國煤田地質,2006,(4).
關鍵詞:煤礦;瓦斯;災害;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TD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煤礦生產過程中的瓦斯災害預防和治理,需要從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多方面來綜合預防和治理,重點放在采掘工作面。當井下采掘工作面進行采掘活動時,其瓦斯會涌出到生產巷道的空間內,對井下生產活動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無論瓦斯涌出量多少,它一直都是礦井生產中的主要危險源。因此,煤礦瓦斯災害的防治就成為礦井安全生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務。切實搞好礦井瓦斯防治工作,首先要提高人們對瓦斯災害的認識,其次是要落實好瓦斯災害預防和治理的四道防線建設。
一、提高瓦斯災害防治思想認識
對于瓦斯災害的預防,需要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也就是說要通過學習、培訓等手段,努力提高每一名井下員工對瓦斯的認識,特別是對瓦斯危險性的認識。要充分掌握瓦斯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瓦斯爆炸的三個基本條件和機理;掌握瓦斯事故前的預兆、特點和規律,掌握災害預防、事故搶險、礦山救護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和自主保安能力。通過學習、培訓教育,提高人們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指導思想,并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同時,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做到“先抽厚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努力構建“十六字”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全面優化礦井生產布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組織生產,切實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秩序的持續進行。
二、筑好瓦斯災害防治的四道防線
1、強化瓦斯抽放與通風管理
1)搞好瓦斯抽放管理。對于礦井瓦斯的抽放,它是消除煤礦重大瓦斯災害事故的治本措施,不僅可以減少和消除礦井瓦斯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威脅,而且還能幫助解決礦井僅靠通風難以解決的問題,從而減少礦井通風的負擔,這也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預防性措施。處理這些問題上,一是要根據采掘工作面煤層的瓦斯參數,選擇科學合理的瓦斯抽放方法;二是依據煤層瓦斯參數和抽放方法,科學、合理的編制瓦斯抽放措施,以指導安全生產;三是做好井下瓦斯管路、抽放鉆場等檢查維護管理工作,并定期進行抽放瓦斯計量的測定,以提高瓦斯抽放率,確保安全生產。
2)加強通風管理。有效通風是排除瓦斯的最主要手段。對于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峒室等巷道都必須保障足夠的風量和風速,以滿足《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稀釋瓦斯界限,杜絕瓦斯超限及其事故的發生。對此,一是采煤工作面應預防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保證工作面的風量。采煤工作面多為負壓通風,合理的通風系統是保證工作面風量的基礎。整個礦井的生產和通風系統是相匹配的,為了避免采掘工作面的風量供給不足,應該保證采掘平衡,不要將礦井的采掘活動的安排過于集中;另一點是各采區在開拓工作面時,應該先掘中部車場,避免造成掘進與工作面的串聯通風及掘進工作面之間的串聯通風。再一點就是加強掘進工作面通風管理。因為掘進工作面通風是煤礦井下最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地點,特別是在更換、檢修局部通風機或風機停止運轉時,更應加強管理。通風部門與機電部門要協調工作,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恢復生產時的安全。對高瓦斯礦井,為防止局部通風機停風造成的瓦斯積聚,局部通風機必須實行“三?!保▽S米儔浩?、專用供電線路和專用開關)“、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管理,并要掛牌指定專人管理,嚴禁非專門人員操作局部通風機或隨意開停局部通風機;在停風前,必須先撤出掘進工作面的人員才切斷電源。在通風設施管理上,一定要實行動態化,避免通風設施跑風、漏風等影響;再者是搞好盲巷、密閉等的動、靜態化管理,尤其是要抓好通風設施的工程質量,實現標準化,確保通風系統完善、合理可靠,并便于調量,保障把瓦斯濃度控制在安全值以下。
2、加強防火管理
井下嚴禁火種進入,嚴格控制火源的產生。有效預防機械著火,主要是加強機械保護投入和日常管理,重點防范摩擦起火,并提高機械檢修質量,加強,杜絕設備不完好形式的運轉;對托輥、堆煤保護和機電設施無油化運轉等方面的摩擦起火要重點防范和控制。預防各類電氣著火,對各種電氣設備保護設施(如接地保護、過載保護、短路保護等)必須齊全、靈敏、可靠;對用電設施和線路的過流保護,繼電器要整定的恰當、合理,確保非正常狀態下能有效動作保護;加強各種電氣設備的防爆管理,杜絕失爆現象;井下設置和布局消防系統、消防材料與消防設施,都應規范齊全、完好,滿足消防標準要求。
3、強化瓦斯監測監控管理
對于井下的瓦斯監測,均應定點、不定點的連續監測,使瓦斯的狀態形成一個可視網。一旦出現異常時能及時被發現,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瓦斯超限和災害事故的發生。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大體可分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監測監控的重點是管好、用好現有安全監測監控,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對風量、風速、瓦斯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進行監測和監控;利用瓦斯斷電報警儀、三專兩閉鎖等設施,解決瓦斯超限時的斷電停機、瓦斯超限報警、停風就斷電的問題。與此同時,監測人員通過監視屏幕,不間斷監視瓦斯動態情況。動態監測監控的重點是光學瓦檢儀、便警儀的管理和使用。對于瓦檢人員來說,要按規定要求檢查、測試瓦斯等氣體。專職瓦檢員、班組長、跟班干部、下井領導都應參與瓦斯檢查,堅持現場管理,在這方面,關鍵是抓好包括靜態設施設備在內的各類儀表、傳感器的定期檢查、校驗工作,保證靈敏度、可靠性。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和設施還要不斷改進,把井下各類風門的開閉狀態都納入監測監控管理范圍。在瓦斯監測監控管理上,應積極推廣運用新工藝、新技術,依靠先進的監測監視設施實現全方位的動態化管理。
4、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瓦斯管理隊伍
煤礦日常瓦斯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支業務技術熟練、過硬的職工管理隊伍。此管理隊伍建設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健全機構。從人員上要不斷充實,目的是健全和加強管理;二是有敬業精神。培養愛崗敬業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崗位責任意識,此是搞好思想建設的重點內容;三是加強業務技術培訓,職工培訓是隊伍建設的基礎,尤其是特殊崗位人員(如監測工、瓦檢員、測風員等)應進行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堅持結合裝備、現場管理等實地培訓,常抓不懈,建立有一支高素質的瓦斯管理隊伍。
三、結語
煤礦瓦斯災害預防,一是要按照“管理、裝備、培訓并重”原則,堅持“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十二字方針持續進行;二是不斷優化礦井生產布局,合理組織生產,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強對瓦斯的綜合治理,只要按照上述兩條方法持續開展,就能科學、有效地防治各類瓦斯事故的發生,持續保障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秩序的進行。
參考文獻:
[1]蔚遠江,楊起.我國煤層氣儲層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地質科技情報,2001,20(1):56-60.
[2]熊湘華.低壓低滲透油氣田的低傷害壓裂液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學院,2003.
【關鍵詞】煤礦防治水;現狀;措施
1、煤礦防治水工作的現狀
我省煤炭開采歷史悠久,由于歷史開采遺留大量隱患,以及重組整合后現有礦井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煤礦開采的多是不安全儲量,自然災害威脅嚴重,特別是水害隱患威脅帶有普遍性和嚴重性,歷史上事故多發。礦井生產過程中防治水工作難點比較多,突出的是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水害類型多,歷史遺留隱患多,情況不明,千年開采歷史的部分地層破壞生成隱患,近百年來大量開采的古井與古空的積水隱患,都對現有開采生產構成威脅。受水害影響的礦井帶有普遍性。
從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分析,煤礦防治水工作基礎還不牢固。開采條件逐年惡化,經過多年開采,部分煤礦資源枯竭,井深巷遠,系統復雜,接續緊張,生產區域正在向淺部上限轉移,向煤柱轉移,向深部水平轉移,向村下轉移,向極薄煤層轉移,礦井水害隱患突出,給搞好防治水工作增加了難度。近年來各地雖然關閉了大量小煤礦,但隱患并沒有消除,這些小礦大多位于國有大礦的淺部,關井后遺留下的大量采空區積水對周邊生產礦井構成嚴重威脅;一些現有小礦依附大礦殘余資源生存,安全隱患大量存在。衰老礦井生產系統復雜,環節多、水平多、戰線長、人員多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部分受水害威脅礦井防治水機構尚不健全,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特別是從實踐中鍛煉成長起來的專家人才嚴重短缺,成為制約當前煤礦防治水工作的“瓶頸”。個別煤礦非法越界開采,以及煤礦井田內及周邊非煤礦山非法生產行為,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控制,由此帶來的水害隱患并沒有從根本上杜絕。迫于安全責任追究的壓力,一些單位發生水害事故后,不是按規定時間如實報告,而是盲目組織排水、施救,貽誤時機,給事故救援工作埋下了隱患。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必須深刻汲取這些慘痛的事故教訓,充分認識當前煤礦防治水工作面臨形勢和問題,克服松懈麻痹思想,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深謀遠慮,超前工作,全面應對,防患于未然。
2、突出重點多措并舉扎實做好煤礦防治水工作
2.1嚴格落實防治水責任制
煤礦主要負責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建立健全專門的防治水機構,進一步強化以總工程師為核心的安全技術管理體系,按規定配備防治水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及專門的探放水作業隊伍,嚴格落實分管副總工程師、地測防治水專業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責任,特別是受水害威脅礦井和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礦井,必須配齊配強防治水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做到人員到位、職責到位、工作到位。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工作各級崗位責任制、水害防治技術管理、水害預測預報和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對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作業規程、設計等嚴格進行審查,定期組織會審和復查。認真做好防治水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保證其具備必要的防治水知識,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災的能力。
2.2認真做好防治水基礎工作
貫徹《煤礦防治水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實施具體方案或細則。做好礦井水文地質工作。查清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并依此類型制定相應防治水措施。進一步查明礦井或采區水文地質情況,定期收集、調查核對本礦及相鄰煤礦的廢棄老窯情況,及時、準確編制《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等基礎圖紙和資料,準確掌握礦井水害隱患威脅情況,對礦井生產區域的地質構造情況、水害類型等進行預測預報,提出預防和處理水害的針對性措施。
加強防排水設施管理。加強井下水閘門、水閘墻管理與維護,井下需構筑水閘墻的,由具有相應資質單位設計,按設計進行施工,并按規定進行竣工驗收。建立健全礦井主排水、采區及工作面排水系統,確保排水能力達到要求;對進入下組煤開采或即將轉入下組煤開采的礦井,必須先健全完善排水系統,再組織生產活動。
加大水害防治安全投入。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逐步實現水文自動監測和預警、先進物探技術探測老空水體、防治水信息網絡管理,以及推廣實施井下涌水量、水壓、井下突(出)水點、擋水墻、水閘門等監測的自動化管理。
2.3全力開展水害隱患排查
各類礦井要專門組織專家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查清各類水害的水量大小、水情變化、聯通關系、生產采動情況、危害程度等,建立健全水情水害檔案。對于情況不清的,要采取調查、探查等針對性措施,查清危害,制定并實施相應防治措施。突出抓好礦井老空水、承壓水害的排查。
2.4全面落實防治水工作措施
老空水害防治方面:在接近水淹或可能積水的井巷、古空、老空、老窯或鄰近礦井邊界等區域施工時,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則,按規定編制探放水設計,落實責任和措施,嚴格按批準設計要求,采用符合規定的物探、化探或鉆探等方法,查明施工區域四周、上下方積水情況,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堅決做到不安全不施工。井下探放水必須使用專用的探放水鉆機,嚴禁使用煤電鉆探放水。凡受井巷、古空、老空、老窯或相鄰礦井積水威脅的作業地點,未進行探放并消除事故隱患的或資料不清的區域,不得進行采掘作業。礦井探放水時,必須撤出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所有無關人員;有突水預兆時,必須立即撤出井下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所有人員。礦井探放水工程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地測、技術、安監、施工單位等有關人員,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評價。對相鄰礦井采空區與本礦井相透,無法留設防水安全隔離煤(巖)柱的,本礦井必須在礦井內部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承壓水害防治方面:查明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包括徐奧灰水的富水性與富水區域、隔水層巖性、承壓水導升高度等,在對底板突水可能性(危險性)進行評價基礎上,確定開采方案,并合理選擇帶壓開采、疏干降壓、充填開采或縮面開采等措施。對可能存在的隱伏導水構造,逐面逐條查明;對導水斷層或經分析可能的導水斷層,按規定留足防水煤柱;對突水危險性大的礦井,采取分區隔離措施。
2.5加強防治水科技攻關
要充分發揮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防治水技術專家和煤礦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層面、保障有力的技術網絡,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專家技術講座、經驗交流。要針對煤礦防治水重大課題和關鍵性技術難題,組織科學技術攻關,適時組織專家進行會診。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要建立地下水動態觀測系統進行定期預測、預報;水文地質條件不清的礦井要補充勘探;水體下采煤必須按規定報批,按要求進行巖移觀測;受底板承壓水威脅嚴重的礦井,要加強高承壓巖溶水防治及底板破壞規律研究,選取合理采煤方法,減少底板破壞深度;提高開采上限的礦井,必須查清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和上覆隔水層的隔水性能;其它礦井也要結合各自實際,積極開展水害防治分析研究工作。
2.6突出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
汛期歷來是煤礦防治水工作的特殊時期。每年汛期前,組織對工程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地處河道水庫、泄洪區、低洼地及有古井、沙井煤礦隱患治理情況實施全方位排查。汛期期間,嚴格落實24小時調度值班制度、領導帶班制度和緊急情況下停產撤人制度,及時掌握汛期安全生產動態,保證安全生產信息上下暢通。下大雨時安排專人負責對本井田范圍及可能波及的周邊廢棄老窯、地面塌陷坑、采動裂隙,以及可能影響礦井安全的水庫、湖泊、河流等重點部位進行巡視檢查,特別是接到大雨以上災害預警信息和警報后,實施24小時不間斷巡視。汛期主要行洪河道及河堤下不得進行采掘活動;受水害威脅嚴重且難以采取有效根治措施的,嚴格控制井下生產水平個數,原則上只允許一個水平生產。
2.7強化應急處置管理
關鍵詞:煤礦 瓦斯 水害 區域分析
中圖分類號:TD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c)-0058-01
1 新密市煤礦基本情況
新密市轄區內共有7家煤炭主體企業下屬101家煤礦,分別是:國投煤炭有限公司河南煤炭分公司1家,鄭州神火礦業投資有限公司2家,鄭州裕中煤業有限公司3家,鄭州宏源鄭宏煤業有限公司5家,鄭州中興集團鄭興煤業有限公司4家,鄭州煤炭工業(集團)鄭新煤業有限公司44家,鄭州煤炭工業(集團)國瑞煤業有限公司34家,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直屬煤礦8家。
目前新密市已探明煤炭儲量為36億t,可開采儲量10億t,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是全國重點產煤市(縣)之一。新密市大部分礦井開采二1煤層,屬“三軟”煤層,東南部和東北部個別煤礦開采七4煤層。從礦井災害的分布情況來看,新密煤礦災害的特征可分為:兩大火災區,三大瓦斯區,四大水害區。
2 轄區煤礦區瓦斯、水害域分析
根據以上基本情況及具體工作中的實踐,對新密市轄區煤礦瓦斯、水害防治進行了區域分析,分析情況如下。
2.1 瓦斯區域分析
目前,按照河南省2011年礦井瓦斯鑒定結果,新密市轄區內101家煤礦,共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5家,高瓦斯礦井7家。
新密市轄區內市煤礦受瓦斯威脅較嚴重的區域有4個區域:(1)牛店神力煤礦一帶;(2)平陌隆錦隆、升平煤礦一帶;(3)岳村永豐煤礦一帶;(4)白寨國投新興煤礦一帶。根據區域煤層瓦斯成因、瓦斯參數等,按照“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優先開采解放層,也可采取震動放炮、(頂)底板巖巷穿層鉆孔預抽煤層瓦斯等區域防突措施,高瓦斯礦井可采用采空區瓦斯抽放、順層鉆孔預抽煤層瓦斯等措施,預防和控制各類瓦斯事故。
2.2 水害區域分析
由于新密市煤炭資源開發較早,小窯數量多,最多時達500家左右,造成老空區、廢棄巷道、硐室較多,全市煤礦基本都受老空水影響。根據新密市煤炭管理局2012年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結果顯示,新密轄區內101家煤礦,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礦井82家,復雜礦井3家,還有16家礦井因長期停工,未進行水文地質類型劃分。
牛店、城關一帶的錦程、神力、新華、豫能偉業、中原乾通、康華、興源、金昌、翟溝、義興以及超化一帶的瑞金、福泰、豫能、瑞寶,由于這些礦井附近廢棄井巷多,老空積水面積大,加之位于雙洎河附近,礦井充水受地表水、大氣降水影響比較大,特別是雨季或雨季過后,地表水可能通過搬縫進入原來沒有積水而忽視的采空區,造成安全隱患。在井下采掘工作中,要加強超前物探和鉆探的管理;雨季前要做好“三防”工作,準備足夠的防汛物資;對礦區范圍內的搬陷坑、搬縫進行充填;清挖排水溝渠;進行聯合排水試驗,清挖水倉,全面檢查供電系統;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發淹井事故災害的緊急撤人制度并進行演練。
全市大部分礦井受斷層切割影響,加之補充的地質勘探資料缺乏,在接近與含水層有水力連系的導水斷層或破碎帶等地質構造時,如東溝煤業受七里崗斷層、鄭新偉業受魏寨斷層影響,要堅持探水前進。當回采工作面內有導水斷層或裂隙時,應當按照規定留設防隔水煤柱或注漿封堵導水通道,否則不準采煤。
3 地方主體煤礦技術、瓦斯、水害防治分析
對鄭宏煤業、鄭興煤業兩家地方主體公司九家煤礦分別就技術管理、瓦斯防治、水害防治等三個方面的目前狀況進行了具體分析,分析情況如下。
3.1 技術管理方面分析
(1)采掘布置:由于政策性原因,近年來時常出現煤礦停工停產或限采停掘等現象,造成煤礦采掘失調嚴重。義興煤業采掘布置缺乏計劃性;康輝煤業11采區在未形成完善可靠的通風、排水系統前,違反規定布置11021采面回采,形成剃頭開采行為。
(2)采煤工藝更新:永祥煤業21021回采工作面懸移支架已安裝到位,但未經有資質部門設計并經鄭州市局審查批復;義興煤業已裝配懸移支架,但沒有經鄭州市局驗收批復;康輝煤業、劉砦煤業現仍采用單體液壓柱π形梁支護,但已向廠家定購懸移支架。
3.2 瓦斯防治方面分析
(1)部分煤礦通風系統需進行優化,抗災能力差,開拓布局不合理,通風構筑物質量差,局部通風管理不到位,導致瓦斯管理困難;
(2)瓦斯監控系統運轉不正常,監控探頭不按時效驗,監控系統數據與實際檢測數據誤差較大,探頭數量和種類配備不足,懸掛位置不合理,監測監控管理人員數量不足,業務不熟練;
(3)煤礦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實踐經驗不豐富,對煤礦瓦斯治理缺乏強有力的指導和管理。
參考文獻
[1] 程建軍.礦井瓦斯安全排放[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3(5):45-47.
[2] 李迎業.綜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J].煤,2001(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