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50: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經濟效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0年布置在廣東省湛江農墾局火炬農場19隊,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島龍門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太陽年總輻射量452~489kJ/cm2,年平均氣溫22℃、積溫約8382.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711.6mm,降水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干、濕季。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對比研究法,在2年生幼齡橡膠樹行間間種甘蔗,以不間種為對照,3次重復。試驗地橡膠種植時間為2009年3月,栽培品種為湛試327-13,株行距3.0m×7.0m。橡膠樹行間距離橡膠樹行50cm間種甘蔗,甘蔗種植時間為2011年春。橡膠與甘蔗按照常規生產管理。
1.3樣品采集
土壤樣品于2011年6月開始采集,以后每季度采集樣品1次,共6次。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點用土鉆取0~20、20~40cm土層樣品,同層混合裝袋,3次重復。帶回實驗室處理備用。
1.4測試方法
土壤溫、濕度采用土壤溫濕度記錄儀(TZS-3X)測定;土壤樣品分析指標參照文獻[7]。橡膠樹苗木增粗以離地1m處的莖圍表示,采用皮尺測量。間種甘蔗投入與產出是對廣東省南華農場、五一農場、火炬農場和友好農場調查統計所得。
1.5數據分析
2011年6月、9月、12月和2012年3月土壤養分含量數據引自文獻[8]。數據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AS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Duncan's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土壤溫、濕度的影響可以看出,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膠園0~20cm土壤溫度和濕度影響不大。在間種甘蔗前期膠園土壤溫度高于對照,甘蔗生長中后期由于其蔭庇度大于對照,其土壤表層溫度低于對照,但其升降變化幅度很小,在1℃以內;間種甘蔗后膠園表層土壤濕度增大,但增加幅度較小,在1%左右。經研究,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經濟作物對于膠園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興隆試驗站在膠園間種矮化胡椒發現:間作胡椒膠園地面覆蓋度達82%,比不間作膠園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6%,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了7%~26.6%,地表土壤流失量減少了82.12%,降低水土流失顯著[9]。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也提高土壤濕度。綜合上述,濕度增加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覆蓋度較高,減少了地面的蒸騰作用;二是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保持了土壤水分。
2.2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土壤有機質、養分含量及pH值的影響土壤有機質是表征土壤質量與肥力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與土壤肥力水平緊密相關[10]。由表1可以看出,幼齡膠園間作甘蔗后0~20cm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間種第一年度有機質含量下降幅度較小,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異不顯著;間種第二年度有機質含量下降幅度增大,平均為15.3%。全氮含量的變化趨勢與有機質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在間種甘蔗第一年度全氮含量降低,與對照相比未達到顯著水平,下降幅度為10%左右;間種第二年度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約為20%。方差分析表明,2012年9月取樣的全氮含量與對照差異顯著。幼齡膠園行間間作甘蔗后,土壤堿解氮含量比對照明顯降低,除2011年9月取樣的間種甘蔗堿解氮含量比對照略有增加外,其他季度堿解氮含量比對照依次降低36.0%、25.7%、17.1%、25.6%、45.4%,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間種甘蔗后膠園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均明顯降低,其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在60%以上,最高達到80.22%,與對照存在極顯著差異。由表1還可知,0~20cm土壤交換性鈣含量在間種后波動幅度較大。土壤交換性鎂含量比對照降低,在0~20cm土層降低幅度較小,差異不顯著。
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后,在0~20cm土層土壤pH值整體表現為降低,但降低幅度較小。幼齡膠園間作甘蔗后,20~40cm土層土壤的有機質及養分含量的變化趨勢與0~20cm土層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變化幅度不同。間種甘蔗的土壤各養分含量指標下降幅度均高于0~20cm土層。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經濟作物對于膠園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膠園間種矮化胡椒比不間作膠園磷提高了0.0037%,鉀提高了0.0027%,有機質提高了0.056%,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了7%~26.6%[9]。本研究發現,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①膠園土壤肥力持續下降。根據何向東和吳小平對海南墾區1954年到1990年的36年間膠園肥力演化分析發現: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下降約1個百分點,幅度為25%~44%;全氮質量分數下降約0.05個百分點,幅度為22%~40%,有效磷在鐵質磚紅壤和鐵鋁質磚紅壤土壤類型中下降13%~18%;速效鉀含量的下降幅度為10%~55%[11];麥全法研究發現,海南墾區部分植膠區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鉀也低于最低養分標準,分別為1.307%、0.058%、39.291mg/kg[12];而廣東植膠區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鉀在刺激割膠生產以后迅速下降,根據對照的分析測試結果顯示,有機質含量在0.7%左右,全氮含量在0.035%左右,均低于膠園土壤分級標準中低肥型的養分標準[13]。②間種甘蔗所施肥料的養分量比甘蔗生育期所消耗的養分量少,是造成膠園土壤肥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2.3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橡膠樹苗木生長的影響
幼齡膠園間種經濟作物可以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橡膠樹的生長。長達7年以上的橡膠非生產期,在幼樹定植的前3~4年,行間有大面積的空地,這些空地陽光充足,養分和水分豐富,間種/套種農作物或經濟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熱、水等自然資源,構建一種新的人工生態環境,調節氣候,促進膠林自身的養分循環和生態平衡[14]。國內外資料也表明,膠園間作胡椒不僅促進膠樹莖圍增粗快和開割率的提高,還提高了膠樹的產量。紀力仁[9]、陳漢中等[15]研究發現:間作胡椒的膠園膠樹年增粗提高了10.8%;幼齡膠園間種花生、番薯,橡膠樹莖圍增長量比不間作的大13%~14%。而間作茶后,橡膠樹莖圍增長量比不間作的增粗3%~30%;而在膠園間作時,實行豆科和非豆科的輪作,更有利于橡膠樹的生長,比單一作物連作的橡膠幼樹生長的快[16]。本試驗研究發現,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橡膠樹增粗具有一定的影響:間種甘蔗后,2011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少0.6cm,2012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少0.4cm,2013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多0.2cm,2011~2013年間種甘蔗平均年度增粗比對照少0.3cm。原因可能是間種甘蔗后由于土壤肥力較低,與橡膠樹“搶肥”造成的。
2.4幼齡膠園間種甘蔗的投入產出分析
幼齡膠園間種經濟作物可以增加膠園的經濟產出。經核算,每公頃的膠茶間作在橡膠投產之前,茶樹4~5年的收益除開荒定植和8年的膠茶撫管費用外,還盈利5700元,而純膠園8年投資每公頃5595元。膠茶間作既增加了利潤又合理利用了土地,經濟效益較為顯著[15];間作矮化胡椒平均每公頃每年凈收益191元,半柱胡椒2985元,從而大大提高了橡膠非生產期經濟效益[9]。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后,通過對不同農場不同農戶的間作投入與產出進行調查分析,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當年種植)總成本為16305元/hm2,其中主要為肥料(主要包括尿素、鉀肥、磷肥、生物肥和復合肥)費、種莖費和人工費,所占比例分別為32.38%、22.30%和25.76%,合計占總投入的80%以上,隨著勞動用工的緊缺,砍蔗費用在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間種甘蔗產量和價格折中計算每公頃產值為30000元,扣除成本16305元,每公頃凈收益為13695元。對照膠園每年需要除草控芒2~3次,每公頃藥劑費用約375元,人工費約900元,合計需要支出費用1275元/hm2。
3結論
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都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土壤濕度提高的幅度較小,在1%左右;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機質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2.04%~20.37%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19.29%~36.59%;全氮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6.99%~30.44%之間,在20~40cm土層降幅在12.78%~27.23%之間;堿解氮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17.11%~45.45%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9.46%~42.76%之間;有效磷含量在0~20cm土層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在0~20cm土層降幅在62.75%~80.22%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49.72%~83.73%之間。
[關鍵詞]蔗田生態系統;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系統持續生產力;持續經濟效益;投資收益率
一、論題的提出
廣西是中國最大的蔗糖出口原產地之一,蔗糖業作為廣西的重要支柱產業,蔗田生態系統每年給廣西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甘蔗渣也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我國目前已經開發的甘蔗渣產品有酒精、飼料、纖維板、可降解的一次性快餐具(代替具污染性的塑料快餐具)等等。
然而,蔗田生態系統產品開發越多、經濟價值越大,意味著甘蔗作為蔗糖生產原料從蔗田生態系統中被拿走,甘蔗渣也作為酒精、造紙、纖維板等產品的生產原料被充分開發利用起來,整個蔗田生態系統成了無渣的甘蔗系列產業的物質基。以1994~2003年廣西蔗田生態系統產量、產值為例,我們發現蔗田生態系統給人們提供很高的生態經濟效益,可是人們對系統的回報只是些許的化肥和少得可以在統計學上忽略不計的農家肥,這種近乎掠奪式的生態索取、以犧牲生態效益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最終導致蔗田生態系統生產力逐年下降。本文通過蔗田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與生態經濟效益比較分析,提示人們應該對保護蔗田生態系統問題予以重視。
二、研究區域和方法
廣西是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壯族與漢族、苗族、瑤族、侗族、么佬族、京族等12個民族聚居的自治區,東與廣東接壤,西與云南相連,西北與貴州交界,北部與湖南毗連,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相鄰。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位于北緯20°54’~26°23’,東經104°28''''’~112°04’,北回歸線橫跨廣西中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資源豐富,且雨季、夏熱與農作物生長期同季,有利于農業生產。廣西年降雨量為1000mm~2800mm,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200mm~2000mm;太陽年總輻射量達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平均氣溫≥10℃,積溫為5,000℃-8,300℃,持續日數為240天~358天。盡管廣西地形多為山地、丘陵,土壤貧瘠,但其獨特的氣候環境和自然條件給廣西帶來了獨特的物產,適宜人居。廣西人過著自然的生活方式,成為中國人中最不愿意離開故土的人群。
廣西耕地面積為261.42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1.04%。其中旱地107.39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41.1%,旱地以種植玉米、甘蔗、花生、薯類作物為主。廣西的耕地多數是紅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質比較差,土壤的有機質如磷、鉀等礦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數耕地土層比較淺薄,土壤較為貧瘠。近20年來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綠肥種植面積和農家肥的使用量逐漸減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下降,氮、磷、鉀比例失調。1982年廣西土壤普查結果是耕地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鉀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堿性土占33%。不斷增加的人口壓力以及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力日益衰退。然而,近年來,隨著制糖業的發展,甘蔗種植已逐漸成為廣西旱地主要經濟作物和農民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我們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比較分析的方法,利用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農村調查隊的統計數據、廣西南寧糖業集團香山糖廠的相關數據及廣西崇左市農業局的相關統計材料,對廣西蔗田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持續生產力及其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進行分析,結論是作為主要經濟作物和農民主要經濟收入原產地的蔗田生態系統238.85%的投資收益率和巨大的經濟效益,主要是對自然氣候條件、蔗田系統地力的掠取,大自然恩賜的巨額生態經濟效益支撐著廣西甘蔗及蔗糖業的發展,占中國甘蔗種植面積一半多,是中國蔗糖業出口的最重要原產地。
三、結果與討論
(一)結果
(1)廣西早地作物總面積107.39萬公頃,1994~2003年,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年甘蔗產量及產值分別如表1所示。
(二)討論
蔗田生態系統是農業生態系統的微系統。Honing(1986)認為生態系統是生物的有機體集合,在該集合中生物間內在的相互作用對其行為的決定性超過外部任何事件對其行為的決定性。無論是關注物質循環、能量流動還是生物群落之間的相互作用,生態系統一般是指一個最大空間尺度上能自我維持的實體。農業生態系統是生態系統的一種,它和一般生態系統一樣,是在一個同質區域中或有限范圍內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把生物及其環境聯系起來的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特指以農業生物為主要組分、受人類調控、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目標的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可分為農田生態系統、林業生態系統、漁業生態系統、牧業生態系統、農牧生態系統、林牧生態系統、農林生態系統等。
按照農作物的種類劃分,從微觀角度看,農田生態系統可分為稻田生態系統、蔗田生態系統、豆田生態系統、麥田生態系統等。蔗田生態系統是農田生態系統的組分,蔗田生態系統是指人們在旱地里以種植甘蔗為主,以獲得其生態與經濟價值為主要目的的單一農作物生態系統。甘蔗作為土壤物質的載體,主要是通過甘蔗的收獲和土壤肥料的施用來實現,甘蔗是蔗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貯存庫,甘蔗產量受到土壤養分的影響,甘蔗的收獲也會帶走土壤中的部分物質,使土壤養分數量減少,從而加速土壤物質循環的頻率。農家肥作為載體可以增加土壤中物質的數量,直至維持土壤物質平衡的作用。
表1所示,1994-2003年廣西蔗田種植面積、甘蔗產量和產值都有不穩定增長的趨勢。表2所示,廣西蔗田生態系統每年提供極大的生物量(NPP)和很高的生態經濟價值,蔗農們以較少的農業資本投入,為蔗糖業的發展帶來很高的生態經濟效益。而且,蔗田生態系統的物產——甘蔗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和附加價值即甘蔗產量、蔗糖產量和產值也很大。特別不同于其他農田生態系統物產的是其廢棄物——甘蔗渣可以直接成為一系列甘蔗副產品的生產原料,為蔗糖產業帶來巨大的、持續的經濟效益。轉1、蔗田系統生態效益及其生態經濟效益
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就是系統對其環境及其系統生態因子提供有便利或利益,即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其服務價值由生物技術產品及自然生物圈給予人們提供的技術與服務價值所決定(Costanzaet.al,1997)。蔗田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價值就是蔗農們運用農業技術、種子、肥料作用于蔗田,蔗田系統為人們提供的物產,即蔗田生態系統凈初級生產力(NPP)。
生態經濟效益就是以市場行情所表示的生態價值,即系統生產力或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服務效益。生態系統生產力就是系統做功的能力,即能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產品或者能否在系統內適應自然的變化能力(K.A.沃科特etal,1997)。蔗田生態系統生產力從生物量上看,就是系統的生態價值(NPP),從價值量上看就是系統的生態經濟價值(BEE)。NPP和BEE都是蔗田生態系統生產力可計算的部分,但是人類大部分的福利都來自于純自然的公共物品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它們不需要一分錢而直接給人們帶來福利,例如空氣、水、土地資源、氣候調節、廢棄物凈化處理、美感和健康。蔗田生態系統也與其他的生態系統一樣,其生產力或服務效益除了為人類提供福利之外,還包括目前難以測算的價值,即系統為大氣、環境所提供的服務和為人類生存環境、精神享受等方面提供的服務價值。我們有必要了解蔗田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即經濟效益、生態經濟效益有其可持續經濟效益。
2、蔗田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及其持續經濟效益
從經濟學角度看,蔗田系統的生態經濟效益(BE)就是NPP產值(NPP×價格)扣除生產成本,即生態經濟價值扣除生產成本部分,也就是蔗農的純收入。然而,蔗田生態系統在收獲甘蔗之后帶來的價值比甘蔗自身價值更大,它可以生產出蔗糖(PS)、蔗渣以及蔗渣系列產品和副產品(Pi),它們的產量和產值就是蔗田生態系統持續生產力BP(PS+Pi)。從市場行情看,就是蔗田生態系統的持續經濟效益。它是由蔗渣資源化利用生產出的酒精、紙張、纖維板、可降解餐具、飼料、燃料等蔗渣系列產品的產值扣除其生產成本構成的。
1994~2003年廣西蔗田系統的生態經濟效益(BE)和經濟效益(PS)如圖1所示。
圖1中的相關價格是按1995~2003年平均價格計算,以下圖示相同。即蔗田生態系統的年生產成本是每千公頃256.88萬元的肥料+135萬元的甘蔗種子+13.5萬元的人力資本,即每萬公頃的成本為40.54萬元;甘蔗的價格為200.6萬元/萬噸;蔗糖的價格為3064.35萬元/萬噸計算;甘蔗渣的價格為164萬元/萬噸;根據當地居民有以甘蔗尾、葉作為牲畜飼料或薪材用的習慣,其價格按廣西類似牲畜飼料稻殼粉的價格200萬元/萬噸計算;甘蔗根則因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只在土壤中參與物質循環,其經濟價值難以測算而忽略不計
圖1顯示兩個特殊變化情況:一是1999年、2000年蔗田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和持續經濟效益明顯下降;二是2001年以后蔗田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和持續經濟效益卻顯著提高。引起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1999年、2000年甘蔗市場價格下跌,糖廠收購了甘蔗卻不能及時對蔗農進行支付,打白條現象比較普遍,蔗農的經濟效益不能實現,來年生產資料的購買受到限制,生產積極性受挫。于是蔗農選擇了減少甘蔗的種植面積,使經濟損失盡可能減少,維護自身利益,從而使甘蔗的種植面積及其占旱地面積比率、甘蔗的產量和產值都分別出現負增長(圖2)。其次是地方政府對甘蔗收購市場的管理政策和對蔗農利益的維護措施不到位。比如,對于糖廠對蔗農打白條的現象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及時采取措施,保障蔗農來年的生產資料的購買,忽視了蔗農利益的維護,也影響了糖廠來年的產量和產值。2001年起,地方政府制定了維護蔗農利益的政策與措施,不準許糖廠對蔗農打白條,還規定了甘蔗收購的保護價格。同時,銀行對農民開發了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小額度貸款項目,支持農業生產的發展。經過一個生產季節(甘蔗為一年)的政策時延,2002年農民大規模地擴增種植面積,使種植面積由2001年占全國甘蔗種植面積的46%逐年遞增為48.1%和50.3%,種植面積及其占廣西旱地面積比率、產量與產值的增長率、投資收益率同步迅速提高,使廣西成為全中國31個省、區的甘蔗產量、產值和蔗糖產量、產值最大的省區,中國最重要的蔗糖輸出原產地。
3、巨大的投資收益率支撐著巨大生態經濟系統及其相關產業
是什么原因使廣西蔗田生態系統及蔗糖產業如此發達,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蔗糖出口原產地?從蔗田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經濟價值與蔗農投資的比率分析(見圖2),我們發現,盡管甘蔗種植面積增長率(EGR)和甘蔗年產量增長率(IROP)基本一致——幾乎重合為同一條線,并且隨著市場波動而出現不穩定增長的特征,但是蔗農的年均投資回報率即投資收益率(RRO)很高,因而種植面積占旱地面積比率(PDLA)有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蔗田生態系統投資成本C由種子、肥料、殺蟲劑、和人力資本價值構成。年均投資收益率(ROIV)則是年均生態經濟價值(BEEV)與年均投資成本(CV)的比率。按2003年價格計算,近10年廣西蔗田生態系統的年均投資收益率(RRO)為238.85%。
可是,巨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建立在極少的投資成本基礎上,實際上就是對生態系統資源,尤其是對土壤養分的掠取。蔗田生態系統反饋的信息是每萬公頃甘蔗產量逐年遞減15萬噸,按照生態系統價值評估的耗損計算法推算,以及農作物形成所需要的養分參數計算,蔗田生態系統每年每萬公頃提前耗損300噸的氮、磷和450噸的鉀。這就是土壤養分及氣候、環境等生態因子過度耗損的信息。
四、結論與建議
1、蔗田生態系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每年對廣西人民提供巨大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帶來極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近10年廣西蔗田生態系統的年均投資收益率高達238.85%。
關鍵詞:棉花;淮北;經濟效益;投入產出比
自2014年國家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取消以來,棉花收購價格隨之出現波動,我國內地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減少。安徽省淮北生態區為安徽省糧食生產核心區[1],大田生產上多為小麥-玉米或小麥-大豆一年兩熟制,前茬小麥一般到5月底才能收獲,普通春棉品種無法接茬種植;另外,傳統棉花種植方式用工較多,經濟效益不顯著,農民種植棉花積極性不高[2]。因此,棉花種植面積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自2014年起,安徽省開展了短季棉品種試驗,篩選的短季棉新品種生育期在115d以下,耐遲播、騰茬早,能夠適應簡化栽培模式,實現麥棉兩熟。為分析種植短季棉的經濟效益,對種植短季棉與種植玉米或大豆的投入及產出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旨在為短季棉推廣應用、穩定棉花種植面積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4-2016年在宿州市農業科技示范園進行。棉花采用短季棉品種,其中2014年為安徽省短季棉品種比較試驗參試種(品系)“皖棉1462S”,2015-2016年為安徽省短季棉品種區域試驗參試種(品系)“皖棉1331S”;玉米品種為本地主推品種“鄭單958”,大豆品種為“皖宿2156”,前茬均為小麥。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方式,試驗區面積3000m2,相鄰種植,不設重復。試驗區委托同一農戶按照當地大田生產中等水平進行栽培管理。全程記載從播種到收獲整個生產過程的物化投入、人工投入以及產量、產值等。農藥、化肥等物化投入按照本地當年3月份農資市場零售價計算,籽棉、玉米、大豆等產品產值按照當地當年實際銷售價格計算;大田生產上大多是農戶自有勞動力從事田間管理,因此人工成本屬于未付報酬的勞動力價值[3],計算時根據勞動強度不同而有所差異。采用2014-2016年3年記載數據平均值進行物化投入、人工投入以及經濟效益的比較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物化成本投入比較
短季棉生產全過程所需的生產資料投入比春棉有所減少,但與玉米及大豆等作物相比較,棉花種植的農資投入仍然較多。從表1可以看出,種植短季棉平均每公頃農資投入為7050元,比種植玉米多3000元,比種植大豆多4275元。棉花和玉米生產物化成本構成中,投入最多的均為肥料成本,分別占總物化成本的69.15%和66.67%,而大豆生產物化成本構成中,投入最多的為農藥和種子費用,各占總物化成本的32.43%。
2.2人工成本投入比較
棉花種植田間管理環節多,生產用工也較多。從表2可以看出,3年平均每公頃棉花生產用工需要255工日,分別比玉米和大豆生產用工多127.5工日和157.5工日。棉花生產中用工最多的是收獲環節,短季棉人工采收用工每公頃需要60工日;其次,短季棉直播種植前期需要間苗和定苗,后期需要整枝和打頂,每公頃用工增加30工日;再次,由于棉花需肥量較大、病蟲發生較多,短季棉還需要多次化學調控,因此生產中施肥和打藥等環節用工也有所增加。因此,棉花生產需要投入的勞動力價值較高。比較結果表明,棉花生產每公頃投入的人工價值為18900元,比玉米生產多9300元,比大豆生產多11700元(表2)。
2.3綜合經濟效益比較
2014-2016年棉花及玉米的收購價格有所波動,但大豆的收購價格相對平穩。種植棉花的單位面積總產出高于種植玉米或大豆等糧食作物,但種植棉花的物化成本和人工投入較高,其單位面積凈收益低于種植玉米或大豆的單位面積凈收益。以3年平均產量、產值及成本統計的綜合經濟效益比較分析結果顯示,種植棉花每公頃總產出為18245元,分別比種植玉米和大豆的總產出高2495元和5345元;種植棉花的收益率最低,投入產出比為1︰0.68,而種植大豆的收益率最高,投入產出比為1︰1.19(表3)。在不計人工成本的情況下,種植玉米的物化利潤最高,為每公頃10830元,種植大豆的物化利潤最低,為每公頃9255元;但如果計算人工成本,種植棉花的純利潤為每公頃-8575元,即每公頃虧損8575元,種植大豆的純利潤最高,為每公頃2055元,比種植棉花每公頃利潤高10630元。
3小結與討論
作物生產的經濟效益決定農民的種植意向,安徽省淮北生態區棉花種植面積快速大幅減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種植棉花的效益過低。本研究采用大區對比的方法,比較分析了種植短季棉與種植玉米或大豆的投入產出情況,結果表明:種植棉花的單位面積總產出高于種植玉米或大豆等糧食作物,說明棉花的土地利用經濟效益較高[4];但種植棉花的物化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均較高,因此單位面積凈收益遠低于種植玉米或大豆。盡管短季棉采取了省工節本的簡化栽培模式,但是在計算人工成本的情況下,種植棉花的純收益仍為負值,也就是說,種植棉花不賺錢甚至虧本。要改變這種局面,提高農民種棉積極性,需要從2個方面提高種棉的效益:一是降低棉花生產成本,重點是減少采收環節的用工,建議研發適合家庭農場或小面積種植戶使用的、低造價的中小型棉花采收機械。二是提高種植棉花的總產出。在國內外棉花價格低位徘徊的背景下,主攻方向是提高棉花的單產,可通過推廣種植優質、高產短季棉新品種,進一步優化栽培模式,提高種植棉花的收益,穩定棉花種植面積,促進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安徽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EB/OL].[2016-01-07].
[2]何團結,肖茂盛,蘇香峰.安徽省棉花生產成本分析[J].中國棉花,2012,39(11):1-2.
[3]范變娥,王宏玲.西安市棉花比較效益調查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1997(2):37-38.
關鍵詞:山西省地級以上城市主成分分析生態經濟效益
城市生態經濟系統是一個包括自然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三個子系統在內的復合人工系統。產生城市問題的根源在于三個系統的不協調,自然生態系統為城市提供低廉的自然資源,而經過社會經濟系統最終大多以廢物的形式滯留下來,耗竭自然資源的同時形成了一系列的問題[1]。研究山西省地級以上城市的生態經濟效益為認識山西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依據,改變過去僅僅以GDP論英雄的錯誤觀念。
一、城市生態經濟效益指標體系的建立
本文主要從城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個方面建立城市生態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其指標體系不僅能夠反映山西省各地級以上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能夠很好地反應環境的保護程度,即能綜合反映山西省各個地級市和太原市的生態經濟效益。
城市生態效益評價指標體系,除包括上面三種效益的指標外,還應包括反應生態經濟效益的綜合指標,例如:綠化增長率、單位投資增加綠化覆蓋率、單位投資增加城市維護建設費的增長率、生態經濟效率的相對增長率等,但因為綜合指標較難定量,原始數據較難獲得,本文不予考慮。具體指標體系的建立如表1。
二、山西省生態經濟效益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的選取和處理方法
選取山西省11個地級市和太原市2015年的各項指標,數據來源于2016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2016年《山西統計年鑒》。
在表1所討論的指標體系中,存在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正向指標值越大,所表示的實際成果越大,逆向指標則相反。同時,各項指標量綱不是統一的。為了使所處理的指標都具有正向指標的性質,并消除量綱帶來的不合理影響,對不同類型的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二)山西省生態經濟效益評價的主成分分析
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后,利用SPSS16.0軟件的因子分析功能進行分析,計算標準化數據的相關系數矩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方差貢獻率、主成分負載(見表2)。
通過表3可以看出,不同城市每個主成分的排名和綜合排名并不一致,甚至還有很大差距,但綜合排名可以反映山西省地級以上城市的生態經濟效益。太原市的生態經濟效益綜合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會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以二三產業為主,尤其是三產業發展迅速,能夠吸納較多的人口就業,在山西省經濟效益最好。太原市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社會效益也遠遠高于地級市,但生態效益排名第三,僅次于大同市和長治市。
忻州市生態經濟效益排名倒數第一,且經濟、社會、生態經濟效益都最差,忻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011年最低,財政收入、社會商品零售額也最低,因此經濟效益最低。且社會效益方面,一產從業人員比重大,在崗平均人數僅高于朔州市,職工平均工資僅高于臨汾市等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后,因此社會效益最低。
三、提高山西省生態經濟效益的若干建議
首先,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很大程度影響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發展經濟過程中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第二、三產業,尤其是提高三產比重,拉動勞動力的就業,且經濟發展的同時會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和零售商品價格總額,從而提高山西省的經濟效益。
其次,控制城市規模,控制人口密度。不同規模城市都有一定的承載能力,超過城市承載能力會給城市帶來一系列問題,城市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城市密度過大,會對城市資源、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必須合理控制城市規模,控制人口密度。
第三,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包括醫療衛生、教育、公交、煤、電、水的合理配置都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城市社會效益的提高。
第四,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受思想惰性、體制剛性、財力不足、政策缺位和區域壁壘等多因素的影響,山西省的地級以上城市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合理狀況仍然存在,資源的過度開采和浪費、煤炭產品供過于求,擠壓現象仍然存在,對環境的破壞現象也屢見不鮮(大同、臨汾和呂梁等)。因此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環境的改善,不斷減少二氧化硫、廢水、垃圾的排放量,提高空氣質量,不斷改善山西省的環境質量,提高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徐仲敏.城市生態經濟效益及其評價計量初探[J].上海社會學院學術季刊,1988(2).
[2]劉賓.城市生態經濟效益的計量研究[J].生態經濟,1988(10).
廣泛宣傳。提高認識,營造發展與環保的濃厚氛圍
設施瓜菜生產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在我縣發展勢頭很好,讓許多農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找到了擺脫貧困的途徑。我們運用實實在在的典型事例,高效誘人的經濟效益,增強農民對設施瓜菜和運用環保技術的直觀感受,變被動為主動,搞好項目推動。同時,積極做好扶貧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統一廣大干部思想,轉變工作作風,使鄉村干部既是發展設施瓜菜的組織者又是環境保護的責任人。
加強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快現代農業生產步伐
為搞好扶貧開發與環境保護工作,我們同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簽定了合作協議,蔬菜所專家負責為我們提供技術咨詢,給我們提供新技術新產品信息,并根據生產需要及時舉辦科技培訓班,縣扶貧辦成立了農業技術培訓中心;同時我們在全縣每個鄉鎮都安排了一名專業技術人員,具體指導。項目實施以來,我們成功的推廣了秸稈生物反應堆、營養塊育苗、配方施肥、滴灌節水、生物防治等先進的實用生產技術。
加強產地建設和管理,把好源頭關
一、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含義與特征
所謂的綠色生態住宅小區來說,就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小區,綠色生態小區的建設可以將自然與技術聯系在一起,減少人為破壞生態環境,為人類生存奠定基礎,同時,這也是實現資源合理優化配置的有效措施,要建設綠色生態小區,就要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將綠色經濟作為基礎。對于綠色生態住宅小區來說,主要具有高效益、高質量以及高管理技術等特征。
二、我國城市綠色生態小區建設必然性
(一)建筑資源消耗過多
隨著住宅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資源消耗問題,不僅需要浪費大量水資源,還會影響城市空氣,更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這些問題的出現就導致建筑資源消耗過多?,F代人越來越關注綠色生態環境,因此,城市綠色生態小區建設也就成為人們的追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減少對建筑資源的消耗。
(二)國家政策的支持
盡管我國并沒有專門用于城市綠色生態小區建設的法律法規,但在現有法律法規中卻存在與綠色住宅小區相關的建設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在我國很多政策中都有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的相關內容,如環境保護法、環境管理制度以及環境保護標準等,由此可見,國家正通過各種政策為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提供基礎。
三、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對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的影響
(一)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建設工程量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大,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建筑行業的建設主力軍主要是進城的農民工,這不僅為農民工的拓寬了就業、生存之路。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建設需大量的鋼材、水泥、木材、瀝青、砂卵石、苗木等建材,對當地的相關行業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成可以帶動周邊經濟貿易的發展,它涉及的交通運輸、農業生產、郵電通訊、配套商業、飲食服務、財政金融、文化衛生等行業,這又為城鎮就業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因此,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一方面可以提高城鎮人民生活質;另一方面,促進地方經濟增長,不斷增加區域人民經濟收入,有利于當地居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提高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二)有利擴大城市經濟規模,優化區域經濟結構,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如易門縣教師小區項目建設規模為19.9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為2.6億元,綠化率為33.76%,容積率為2.0,建設周期歷時4年(于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是屬于地方政府委托開發,社會投資建設的項目,本項目直接為地方財政創收了3500多萬稅收,出售周邊商鋪、車庫等收入為4500多萬,占本年的財政收入8%。綠色生態小區建設對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拉動和輻射作用。直接帶動了水泥、鋼材、砂石、水電器材等多個經濟部門和行業的發展,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發揮著積極推動作用。而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成后,會帶動周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學校、醫院、商店、文化娛樂設施等行業的發展,形成一定區域內的規模經濟,地方經濟結構得到了優化,這些行業的經濟收入增長了,所交納的稅、費也增加了,相應的地方財政收入也增加了。擴大了城市的經濟規模,對地方在推動城市化進程發揮了獨特作用。
(三)改善人民居住環境,加速和提升了城市建設檔次,優化投資環境
首先,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建設不僅注重小區的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有效解決了部分居民的住房問題,改善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使小區融入在城市的大環境中,成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綠色生態小區的建筑體量、色彩及空間關系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創造了一個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的現代園林環境。顯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其次,小區的建成也會帶動周邊的市政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從局部到整體改變城市的面貌,也是一個市容環境再造工程,促進了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如易門縣教師小區的建成后,解決了近1000名山區教師住房問題,使鄉村人民教師也能享受城市生活,而隨著小區的入住,當地政府又投入了1.6億改擴建了周邊九條市道路及周邊五個文化教育、市場及休閑娛樂場所。為投資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城市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精神狀態,良好的城市面貌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關鍵詞】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
0.引言
森林資源作為地球資源中最重要的環境資源,它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成為了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它不僅能夠提供寶貴的生產生活原材料,更能夠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消除噪音、減輕或防止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同時孕育著各種飛禽走獸和珍貴的藥材等等,這種“綠色能源”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1.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提出森林資源管理理念以來,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部門在這些相關管理工作上下了大功夫,制定了一系列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制度和規范,改善了森林資源監管體系,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幾十年雖然為國家建設累計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耗材量達驚人數據50多億m3,但總體上我國的森林資源仍然保持著不斷增長的良好趨勢,目前森林覆蓋率比建國初期的森林覆蓋率翻了一番,由最初的8.6%增加到現在的16.55%,這種趨勢與全球森林資源總體下降的情況正好相反,顯示了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的美好未來。
2.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所謂林業的生態效益是指林業的良性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正面影響,經濟效益則是發展林業,把其當做生產原材料所帶來的經濟方面的收益。普遍來說,一般認為森林具有三方面的效益,包括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生態效益的價值遠超過作為原材料的經濟價值。但是,林業發展所帶來的三種效益中,由于經濟效益能讓人感受到,往往其最先受人關注,而生態效益則容易被人忽視。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如今生態效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也意識到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其實有著密切的聯系,生態效益實質上孕育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如果過分追求林業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盡管在初期經濟效益可能收獲較大,經濟增長速度在短期內迅速增長,但是到后期,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導致環境惡化,其造成的損失會使經濟發展停滯或萎靡。如果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不僅能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且能保持其良好的勢頭。因此,在森林資源管理時,要積極的注重生態林業和經濟林業的協調統一,這樣才能保證強有力的經濟實力,從而支撐生態林業的良好發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林業可持續發展
要想實現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協調統一,要想確保生態效益的同時提升經濟效益的水平,就必須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生態支持力、經濟能力和社會合力三個方面。生態支持力是指生態的承載力、自我調節力等。經濟能力是指資源儲量、資源使用效率、效益和增長率等。而社會合力則是指人口容量、素質和意識、文化道德、體制等方面。要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3.1科學發展
協調統一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必須依靠科技發展林業,改變以前粗放式發展模式(即以環境為代價),實現科技興林,不斷提高林業的科技含量,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1)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發展為核心競爭力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從而促進林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有人提出了“數字林業”的概念,即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動林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科學化,加快實現林業的現代化。
(2)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實踐檢驗科研成果這一真理,然后將經實踐檢驗了的科研成果應用到林業生產實踐中去,起到指導作用,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生產與科學研究嚴重脫節的難題。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鼓勵技術人員采取技術承包、轉讓、服務等手段及聯合開發、創辦經濟實體等形式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3)加強林業生產基礎學科及應用技術的研究。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理論研究,做好森林生態系統的動態監測;加強研究良種壯苗的培養技術,充分利用先進的栽培技術提高良種壯苗的成活率,抓好樹種結構、布局的調整;研究開發先進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術來替代傳統的木材生產技術,加快提升木材生產總體技術水平的速度,提升木材和林產品的社會經濟價值,增強林業生產的市場競爭力。
3.2實踐中協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目前,林業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有效協調的措施,包括有:
林農結合。采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建立林農結合的多樣化經營,綜合開發利用的林業發展新模式,使其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如林草結合、林藥結合、林禽結合、林菜結合、林果結合等種植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生態效益也得到提高。
規?;炝?。規?;l展經濟果林、速生豐產林等經濟林地,同時快速提高經濟效益、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
3.3建立完善法律機制
法律是最有效的保障機制和監督管理機制,目前建立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林業的道路上,還需要不斷完善森林資源利用管理、森林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等,實行強有力的執行力度,從“人治”轉變為“法治”。
實施強有力的政策、法律、法規。不斷加強和完善森林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林業政策、法規、法律方針,逐步由“人治”過渡到狀態。
4.結束語
森林資源管理在林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協調統一森林資源和生態林業,需要用可持續的發展實現,不斷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態服務功能的需求,真正實現森林資源管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參考文獻】
[1]吳清文.談如何加強森林資源管理[J].科技:科技天地,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