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5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區域經濟;交通運輸;寶天高速
中圖分類號:F287.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寶雞—天水經濟區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正式《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關中—天水經濟區確定為西部大開發三大重點經濟區之一,致力于將其打造為“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的戰略高地”。經濟要發展,必須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作為支撐。寶雞作為陜西的第二大城市、亞歐大陸橋上的第三個大十字樞紐,毗鄰天水,在這一經濟區的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實行寶天一體化,也就成為推動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運輸發展的必然性及其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一)建設寶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大發展中處于一個紐帶位置,它通過實現人與物的空間位移來刺激流通,使自己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又通過對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過程進行有機結合,刺激其它部門擴大再生產,推動社會發展。由于秦嶺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寶雞和天水之間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運輸就成了關天經濟區發展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在規劃關天經濟區的過程中,要優先考慮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突破這一瓶頸障礙。在2009年以前,寶雞至天水這一路段是新絲綢之路上唯一沒有開通高速公路的路段,從東向西行駛的汽車每每到此,只能沿國道緩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寶天高速公路經過建設者4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建成通車。這段公路全長91公里,總投資66.96億元,設計時速80公里,采用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二)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1.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
作為連云港至霍爾果斯國家東西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寶天高速公路在促進關中—天水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首先,交通運輸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的工業發展。發達的交通運輸系統能夠加快產品的流通速度,降低產品的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網絡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術的流通,為企業發展提供優勢力競爭,吸引投資,推動地區的工業化發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經濟區內旅游資源的協調發展。寶雞又稱“青銅器之鄉”、“炎帝故里”,擁有旅游資源單體總數1240個,在陜西省內僅次于西安,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比較豐富。天水素稱“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聞名全國,有麥積山、水簾洞、石門山、仙人崖等旅游景點。寶雞和天水均處西北內陸,豐富的旅游資源一直難以發揮其自身的優勢以推動經濟的增長。寶天高速的建成,改變了寶雞、天水之間除了隴海線外沒有其它交通基礎設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兩地之間的合作交流。寶雞、天水兩地擁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資源,如佛教資源(寶雞法門寺、天水麥積山)、三國歷史遺跡(寶雞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兩地對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開辟共同旅游項目,實現雙贏。
2.區域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的反作用
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會使社會各方面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不斷增加,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一方面,隨著交通運輸需求的不斷擴大,建設成本會越來越高,區域經濟發展可以為交通運輸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有助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從而為交通運輸提供技術支持,即通過發展新的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交通技術,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
三、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運輸經濟問題及其對策
(一)存在問題
1.交通運輸建設缺乏資金支持,投資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不斷增大,交通運輸的社會成本越來越高,政府在建設高速公路的過程中還要向銀行貸款,導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財政壓力大,從而影響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 交通運輸帶來環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我們會人為的破壞沿線原有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以及物種的棲息環境;另一方面,交通運輸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隨著運輸需求的不斷增長,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1. 增加地區對交通運輸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
我們一方面應該提高政府對交通運輸建設的資金支持,擴大交通網絡,拓展城市內部及其周邊地區的交通建設;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籌融資體制,靈活運用政府補貼、財政貼息等手段,引導社會投資,支持交通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周邊地區與中心城市的人員、商品、信息的流動,實現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2007年,寶天高速在建設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設立了“寶雞市寶天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處資金信托計劃”。這個項目是由中國建設銀行“利得贏”2007年第32期理財產品所有資金認購,信托期限為1.5年,信托資金募集規模為人民幣29,999萬元,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寶雞市寶天高速(陜西段)建設工程項目。
2.秉承環保理念建設交通運輸設施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項目建設以及運輸過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續發展,在進行交通規劃時就應該首先考慮環境因素,加強綠化,始終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寶天高速公路在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征求了專家意見,選擇了地質情況相對較好、又能最大限度帶動沿線經濟發展的南線走廊帶,避開了自然風景區,保護了沿線景區、居住區的生態環境。在建設過程中,本著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理念,對當地的地質構造以及水文環境進行調查,科學地選取三葉草、鳶尾、野薔薇等草本植物作為路域綠化的主要類型。
交通運輸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條件,它極大地加強了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區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會對交通運輸提出更高的要求,反過來推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促使交通運輸業不斷增加基礎設施,為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方中,我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J],知識經濟,2012(6).
1.1參與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研究型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獲得豐富的研究體驗和科學的文化知識,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分析、判斷大量的信息材料,進行積極探索和體驗。研究型教學的整個過程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探索實踐。
1.2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課堂環境是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問題,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標所在。師生關系平等能讓課堂氣氛融洽,促進相互間的交流和思想觀念的碰撞,使學生成為自我開發創造力的主體。
1.3創造性與潛在性的統一
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它是一個能動、創造性地教學過程,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相關知識,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尋求“主觀能動性”的解答。
2中國區域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區域經濟學的教學地位和實踐價值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分享,但其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效果差等問題也受到學界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區域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學科自身發展不足,教學方式不科學,教學效果不佳等。
2.1學科自身發展不足
近年來,區域經濟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探索均得到了迅速發展,大部分高校開設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博士點,為我國培養高水平經濟學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教師資源緊張、教材建設和課程大綱建設滯后、課程設置參差不齊、缺乏系統的教學內容框架等自身發展不足的問題。區域經濟學是一門以問題為導向的科學,因此我國區域經濟學研究大多是針對實際問題的應用研究,而其理論體系建設相對較落后。
2.2教學方式不科學
在教學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師習慣于“灌輸”式的課堂講授,多年來一直沿用一種教案和教學模式,缺乏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去創新和探索。老師把學生看成接納知識的容器,要求全盤記錄和死記硬背所教內容,缺乏課堂溝通與實踐教學環節。
2.3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學生真正學到的內容不多。課程學時普遍過短及課堂教學內容過多致使學生不能全部消化現象較為突出,還有些課程內容不能進行詳細講述等問題十分突出。其二,學生缺乏實際轉化能力。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知識的獲取,而往往忽略實際轉化應用能力的培養。現實當中大多學生無法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學習和應用脫鉤現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區域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具體思路
3.1更新教學理念
區域經濟學課程的實踐性質和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由于長期以來過于強調理論而缺乏對區域經濟學的應用實踐應用,學生對區域經濟理論沒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較抽象的理論層面,例如,在介紹區域經濟發展時,更多關注的是區域發展的基本理論,而忽略現實區域問題與區域經濟理論相結合等問題。與區域經濟學作為“致用之學”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研究型教學模式下的區域經濟學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學生知曉理論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不同理論產生的背景、發展脈絡、適用條件、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實際中應用,使學生能夠理解整個理論體系的框架結構。通過定量化方法的傳授,提高學生對實際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通過調查研究、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課程論文等方式,提升學生應用區域經濟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要緊緊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熱點”與“難點”問題,把抽象化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加深對區域經濟理論的理解,提高其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區域經濟問題的能力。
3.2改革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能力。
區域經濟學作為偏重實踐的一門課程,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具有更為顯著的效果。
(2)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對于科學研究來說至關重要。同樣的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思維方法不同,得到的結論可能完全不同。
(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養學生的素質。
素質是保證人們成功進行實踐活動的穩固的心理特征的綜合,嚴謹的作風、開拓進取的精神、辯證唯物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的品格、節約勤儉的品質都是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的。
3.3轉換師生角色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跟著老師走,老師跟著考試走,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長此以往,教師和學生都失去了活力,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更是陷入了單一化。教師的角色是教材的執行者,任務是傳授知識。在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教師將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盡快轉換教師角色,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構建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系。
3.4改變考核評價
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改變單一的考試方式,重點考察學生在平時研究學習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分析應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調查報告、論文寫作、科技制作,等等。
4結束語
一、問題的提出
產業是地區經濟增長的載體和推動力,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首要的是研究區域產業問題。在以往對區域產業問題研究的文獻中,基本上都是主張在區域主導產業理論框架下研究問題。但是對于區域主導產業的內涵及分析框架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第一種觀點我們概括為先“主導”再“區域”。他們認為區域主導產業是國民經濟主導產業的研究體系和方法在區域經濟問題上的應用。因此這一類的分析一般是遵從先介紹主導產業的一般理論及其發展脈絡,然后再引申至區域經濟分析的模式。第二種觀點我們概括為既“區域”又“主導”。一些學者主張把區域專業化產業與主導產業選擇合二為一。
對于第一種觀點,我們認為區域經濟問題并不是一個國家經濟問題的“微觀化”,一個國家要建立一個綜合的產業體系并不意味著一個區域也要建立“大而全”的產業體系。
第二種觀點顯然是建立在對第一階段觀點的理論反思基礎上的,這也是目前區域經濟研究中的主流。但是這種分析思路并沒有形成自己內在的一致的邏輯關系和分析框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一方面沿用了主導產業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又補充進了區域經濟學中的區位理論,分工理論。其綜合集中體現為選擇基準的綜合。這種簡單加總帶來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在指標體系的構建中,把各項指標水平地賦予不同權重,一個產業關聯度大的產業即使在該地區沒有比較優勢,也可能因為對產業關聯度賦予較大權重而成為了區域主導產業,顯然這種理論分析應用到實踐上會帶來錯誤的產業政策。
二、區域主導產業和區域優勢產業的辨析
1.基本概念
(1)區域主導產業
迄今為止,區域主導產業(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并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我國主導產業的范疇來自羅斯托主導部門理論。羅斯托在《經濟增長的階段》一書中,根據他對西方國家經濟發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時期,國民經濟不同部門的增長率存在著廣泛的差異。整個經濟的增長實際上是某些關鍵部門的迅速增長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效果。他把這些關鍵部門稱為驅動部門或主導部門。據此,我們認為,區域主導產業作為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區域產業結構研究的一個范疇,主要是因為現代產業經濟關于主導部門理論在區域經濟分析的延伸和應用。
(2)區域優勢產業
為了研究區域優勢產業的涵義,我們首先對“優勢產業”“區域優勢產業”的定義進行梳理,然后從其定義的發展歸納出其涵義。
“區域優勢產業屬于資源配置范疇,表示某一地區在某種產業的全國總量中占有較大比重,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這種區位優勢可通過產業的區位商(Location Quotient)來衡量。”區域優勢產業的形成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的原因:(1)資源稟賦差異。(2)規模經濟要求。(3)區域分工協作關系的深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都是由其具有優勢的產業發展所決定的,而區域優勢產業的形成則取決于區域比較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的大小。宏觀和中觀層次的區域比較優勢是區域優勢產業發展的必要和前提條件,而微觀層次的企業競爭優勢則是決定區域優勢產業發展的充分條件??梢哉f,區域比較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共同決定了區域優勢產業的發展,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產業分工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也是形成一個區域產業競爭力的基礎?!?/p>
從這些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區域優勢產業”的內涵在不斷拓寬:首先是比較優勢理論的引入,帶來了對區域產業問題研究視角的一個轉向,即從單一區域的封閉視角到強調區域分工的開放視角;其次是競爭優勢理論的引入,使我們從競爭力角度來認識區域產業問題。
承接以上思路,本文作者認為“區域優勢產業”(Regional Industry of Advantage)是基于區域比較優勢上的具有競爭優勢的這樣一類產業。這類產業又可分為外生比較優勢產業和內生比較優勢產業兩種層次。
2.理論框架
(1)研究視角
主導產業研究始于20世紀中期,是早期的發展經濟學家從一些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變動中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他們的研究視角有兩個特點:第一,分析的起點是從單一的國家開始,強調的是各個發達國家產業發展的共同路徑;第二,著眼產業結構演化理論,把產業看成是一個有機體,強調產業具有自身的屬性。這種研究視角運用到區域經濟層面,就會導致忽略區域差異,強調各區域產業發展的殊途同歸,強調產業共同屬性。
區域優勢產業研究興起于20世紀后期至21世紀初,全球經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最突出地表現為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出現和蔓延。在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和專業化條件下,優勢產業的研究視角截然不同于主導產業:第一,分析的起點是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和隨之產生的區際分工和區域專業化;第二,著眼區域經濟理論和競爭力理論,主張從區域差異性上分析區域產業競爭優勢的差異性。
(2)理論基礎
區域主導產業的理論基礎是產業經濟學中對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的研究,抽象掉了產業在空間分布的差異性。其理論脈絡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庫茲涅茨和霍夫曼的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的理論。區域優勢產業的理論脈絡則可追溯到古典經濟學的比較優勢原理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區域分工理論。區域分工理論是利用區域差異進行專門化生產并進行區域貿易,以獲得比較利益的理論。此外,優勢產業的理論基礎還應包括最新發展的競爭優勢理論,由邁克爾?波特提出的該理論主要研究產業獲取競爭優勢的來源和機制。
(3)政策涵義
羅斯托在分析主導產業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發展中國家必須集中資本,優先發展主導部門的思想。把主導產業思想應用到政策上最突出的代表是二戰后的日本,日本從主導產業評選的理論可能性、實現途徑及其相應的運行機制等構筑較為完整的理論分析體系,為政府制定發展戰略和實施產業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幫助日本在短期內實現了經濟起飛。
而優勢產業理論,從其比較優勢原理的鼻祖亞當?斯密開始就是堅持市場競爭,反對政府干預的經濟自由主義者,而倡導競爭優勢理論的邁克爾?波特更是反對傳統的國家干預和補貼,認為產業發展的主體是微觀層面的企業而非宏觀層面上的政府,國家在形成競爭優勢中的作用就在于維護和優化經濟環境。
可見,如同經濟學中的其它許多名詞,概念之爭往往是因為其背后的政策涵義不同所至。主導產業理論更強調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而優勢產業理論更強調市場機制在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創新
一 區域經濟學的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
區域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觀點,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不同于其他課程,區域經濟學的特殊性在于該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綜合性。其應用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在參與政策討論與實踐評估,并在學科發展過程中日益擴展政策參與的領域;另一方面,表現在不斷拓展的國際化視野,即從全球化的角度審視中國的區域發展以及各種區域經濟問題,從全球競爭的角度提出區域經濟的發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綜合性而言,則主要表現在區域經濟學不同于其他以單一經濟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間為研究對象,并且所有的經濟現象都會在這一空間發揮作用,必須研究在各種經濟現象的交互作用下,區域經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整體的一般發展規律。
區域經濟學的教學目的在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區域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區域經濟發展演變的規律以及區域經濟政策理論與實踐,具有對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訂和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方針政策的能力,從事區域經濟管理工作的能力,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從事相關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論基礎,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理論研究和經濟建設做更大的貢獻。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改革和創新本課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將是從事本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須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 域經濟學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 教學內容滯后化。
根據我們對全國15所重點大學區域經濟學專業研究生授課情況的網絡調查,當前我國區域經濟學教學內容嚴重滯后于現實發展需要,具體表現在:一是習慣采用相對穩定不變、具有統一標準的教材。在所調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內沒有更換過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還是20世紀90年代末在國內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統的教學內容框架。由于我國區域經濟學大多是圍繞實際問題與任務進行對策性研究,缺乏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造成該課程教學長期以來停留在“淺顯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學內容界定不清。對于不同教學對象的教學內容安排過于籠統,造成授課重點不明確,教學內容選擇存在較大的隨意性。
2. 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化。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數教師習慣于“滿堂灌”甚至“填鴨式”的課堂講授,多年來一直沿續著“一本教案、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而學生則全盤接受甚至死記硬背,其結果是“學生上課記筆記、考試記筆記、下課全忘記”。導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學生的主觀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師教學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謂僵化,即將教學內容當作僵化的教條和現成的結論進行灌輸,缺乏具體化、直觀性;所謂零散,即只重視對每一章、每一節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和傳授,缺乏將不同章節的內容融合貫通,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謂“固守”,即只重視對課本規定內容的分析,較少關注經濟現象的變化及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教學的實用性不強。
3. 教學考核方式片面化。
盡管建立教學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識,但是現有考核方式卻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教學考核目標錯位。對教師往往簡單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標給教師“打分”、“排序”,很少關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優勢與潛能等方面;對學生則只是關注學習成績的高低,功利性傾向比較明顯。二是教學考核主體單一。對教師的教學考核只看學生的意見,對學生的學習考核則是教師一個人說了算,雙方博弈的結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達成互利串謀,從而使教學考核結果失真。三是教學考核過程簡單化??己朔绞交旧鲜峭ㄟ^期末考試形式進行的,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投入狀態和平時學習成績的考評。
三 區域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具體途徑
1. 優化教學內容,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精心設計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根本保證。根據區域經濟學的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區域經濟學的教學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論基礎。綜合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現代區域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主要包括:規模收益遞增與不完全競爭;非均衡力及循環累積因果律;市場開放度強化要素流動性;經濟增長方式選擇和結構優化的內生化理論;產業份額決定國民收入地區分配;二元結構與城鄉聯系理論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關注博弈論、內生的增長理論、后福利經濟學、交易費用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充實和建構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引領學科發展的前沿,以深化課堂教學的理論價值。
(2)應用。區域經濟學本身是為了解決實際中區域問題而產生的。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區域經濟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逐步凸顯出來,區域經濟學的應用領域得到進一步擴展。宏觀、中觀領域里的研究已經深入到包括區域發展模式、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城鄉統籌、地方產業集群、區域創新體系、城市競爭力、地區之間收入差距、區域分工與合作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等諸多方面;微觀領域研究則涉及企業區位選擇、企業遷移、企業組織以及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與合作等經濟活動,使區域經濟學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更加廣泛和深入。另外,近幾年來中央政府陸續制定的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崛起、改革試驗區建設等一系列區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區域經濟學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更加廣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官方統計數據的大量公布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區域經濟學研究逐步走向計量化,強調運用數理模型方法對區域活動進行定量分析,特別是隨著空間計量經濟學的大發展,近年來區域經濟學中空間計量分析的應用越發增多。同時,決策科學、復雜系統理論、計算機信息處理和智能化技術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斷地被引入到區域經濟分析之中。
2. 強化實踐型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類課程,成功的區域經濟學教學應強調實踐型教學,注重互動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實現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
互動教學的實質就是由傳統單向被動的灌輸型教學轉變為師生間互動交流與研討,從而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所授知識去解釋現實經濟問題和驗證理論模型的合理性。開展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辯證思維,培育批判、研究、質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適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疑問,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案例教學是區域經濟學教學中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具體運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學案例選擇的現實性、典型性、綜合性和動態性,其案例應該是對現實熱點問題和學生們普遍關心問題的提煉和總結;另一方面,案例教學互動的組織形式可多樣化。既有安排學生獨立完成的個人案例,也有學生之間合作的小組案例;既有書面的案例分析報告,也有口頭的案例討論等。 轉貼于
模擬教學近年來在區域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開始得到關注。通過模擬教學使學生學會如何確立區域發展目標,如何捕捉區域發展非均衡狀態下可能產生的有利或獲利機會,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廣泛組織實現既定目標所需要的資源,以便最終實現既定目標,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地體驗區域發展變化規律,進而靈活地做出區域決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判斷決策能力和合作協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 實施教學手段多媒體化,著力提升教學效果。
開展多媒體教學對提高區域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即可以運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文字、圖形、影像、語音等方式來演示教學內容,代替傳統的單純依靠老師講授和板書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創造空間;可以通過多媒體圖形、動畫的屏幕演示,將區域經濟學中許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論、復雜的邏輯關系直觀、清晰地表達出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將大量原來需要在課堂內進行的板書工作通過課前制作的教學軟件演示出來,課堂的課余時間增加,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講授和組織教學活動。
但是,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傳統教學手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將兩者有機結合,發揮各自所長,彌補各自之短。具體來說,一要遵循目的性、最優化原則。即多媒體手段和內容的選擇,必須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學教材,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選定,當用則用,不適則棄,講究實效,切不可為追求時尚,不顧教學的實際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則適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體技術選擇與組合的最優化。即根據區域經濟學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去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技術,既要注意選擇效果最好的來運用,也要考慮它們能否優化組合的效果,充分發揮各種多媒體技術的最大效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三要注意多媒體教學的反饋。即教師必須控制多媒體教學過程的各種因素,及時準確地接受學生的反饋信息,適時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進度,優化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 完善教學考核方式,保障教學效果。
教學考核應涵蓋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兩個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廢。在對學生學習的考核方法上,應建立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基礎,以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學習態度為參照的綜合評價體系。具體可采取筆試、口試、作業、討論、考勤等多種形式,其中筆試、口試主要考核學生對教學基本內容的掌握程度,討論和作業主要考核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記錄提問、發言、出勤等情況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另外,根據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考核方式中應特別加入社會實踐的環節,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承擔校內外的科研、設計、調研、咨詢和服務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在對教師教學的考核方法上,則要著力改變目前簡單地由學生給教師教學打分的做法,注意結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師互評、教研室集體聽課、督導組聽課等,廣泛參考多方面主體的意見,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同時,在考核過程中,應注重營造公開、透明、民主的氛圍,各方共同參與、民主協商,通過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共同找出教學中存在問題以及未來改進措施。
參考文獻
1. 魏后凱:現代區域經濟學[M ].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6 (1)
2. 羅靜曾菊新:中國區域經濟學的幾個新特點芻議[ EB /OL ]. http: / / cre. org. cn / , 2006 - 10 - 08
3. 安虎森:新區域經濟學[M ].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8年
區域協調發展是國民經濟平穩、健康、高效運行的前提。作為自然條件復雜的多民族大國,區域協調發展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亦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包括生態安全在內的國家安全問題。故此,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成為“五個統籌”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但受區位地緣、歷史基礎和社會人文諸多因素影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拉大亦是不爭的事實。
對我國區域經濟總態勢可概括為:三大階梯、四大板塊、三駕馬車、三類病灶。和我國地形西高東低相反,從經濟發展水平、發展階段看是東高、西低、中部居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是鶴立雞群的三大經濟高地,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前行的“三駕馬車”,據2003年工業增加貢獻率分析,粵、蘇、浙、魯、滬5省(市)占64%。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區重點表現在“欠發達”上;東北三省突出表現在體制和結構的雙重矛盾;東部沿海地區在經濟總量快速擴張的同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相對不足,資源和環境難負其重,雙重約束已顯端倪;中部地區則兼有上述雜癥。需要說明的是,三類病灶在不同地區重點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廣東、福建屬發達省份,但粵北、閩西、閩北一些地區至今還處于相當欠發達的狀態。
從區域經濟現狀與問題出發,經過怎樣的路徑,才能實現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實現各地區間的共同繁榮。國內外經驗表明,這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又需要宏觀調控與政策扶持。為有效運用兩種手段,需要有一個科學的空間組織架構。
首先是大范圍的“區域政策覆蓋區”,現在是4大板塊,即西部12省(市、自治區)、東北3省、中部6省和關內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區域政策點擊區”,上述政策覆蓋區,廣義地說,亦是按發展階段和存在問題相同或類似的原則劃分,但面積大,小則近百萬平方公里,大則數百萬平方公里。了提高區域政策的針對性和力度,有必要在發展不同階將一些問題突出的地區單獨劃出。例如資源型城市,特別是礦竭城衰的城市;產業嚴重衰退、就業問題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業基地;再如入口嚴重超載的生態保護區和生態脆弱區等等。以上兩類區域,都有相應配套的區域政策,是直接為區域政策服務的。例如針對四大板塊的宏觀區域政策是: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
另一類區域體系是為市場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為區域(城市)合作服務的。它按照自愿參與原則,通過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要素整合、集成優勢,實現合作各方互利共贏。根據合作的地域范圍和性質,大體有如下類型:
――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開放初期,為了貫通城鄉經濟,發揮城市“中心地”功能,許多省會城市和區域經濟中心城市,都與周邊中小城市以及縣域聯合組成中心腹地型經濟區。進入新世紀,隨著城市化的,特別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以大城市的聯合為核心,包括周邊中小城市和縣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為彰顯,如長扛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一、研究內容
區域經濟史研究是在一定時空坐標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對不同區域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歸納,以使我們對整個社會的經濟史現象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區域經濟研究為例,目前學者們對區域經濟研究的內容主要關注在如下幾個方面;(1)經濟中心南移問題。所謂經濟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來全國經濟中心自北向南的轉移,使得江南地區成為全國經濟的中心。這個論題最初由張家駒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進一步擴充(注:張家駒:1942年,《宋代社會中心南遷史(上)》,商務印書館;1957年,《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來,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有一定發展,鄭學檬的著作可為代表(注:鄭學檬:1995年,《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岳麓書社。)。近來有關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諸如經濟中心南移的階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體表現等問題。(2)地區性的個案綜合研究。地區性個案研究自80年代起進入,選題范圍多集中在當時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楊德泉、荀西平對北宋關中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專門論述(注:楊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關中社會經濟試探》,《宋史研究論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義信對宋代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如對高技術與高生產、高技術的傳播對生產的影響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認識(注:斯波義信:1988年,《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譯本。)。以及對不同經濟部門的個案研究,如關履權的《宋代廣州香藥貿易史述》,指出宋代廣州的香藥貿易作為中國歷史上一種販運性的商業活動,為封建統治者服務,是變態的繁榮(注:關履權:1982年,《宋代廣州香藥貿易述論》,《宋史研究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龍登高的《宋代東南市場研究》,認為在宋代兩浙區域市場,產業結構中經濟作物與商品生產比重小,區域內的專業分工,更多地以自然地理為基礎,與外地市場的聯系稀疏,缺乏全國性市場的配合(注:龍登高:1988年,《宋代東南市場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吳旭霞的《宋代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認為宋代江西農村中農作物大量投入市場,農民與市場聯系加強(注:吳旭霞:《宋代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江西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韓茂莉的《宋代川峽地區農業生產述論》,通過對宋代川峽地區人口密度和土地墾殖率兩項指標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峽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時期(注:韓茂莉:《宋代川峽地區農業生產述論》,《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關論著數量不少。(3)對全國經濟區域性不平衡現象的分析。80年代,漆俠最早通過對宋代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東”的結論(注:漆俠:1987、1988年,《宋代經濟史》(上、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經濟研究》具體闡述了漆俠的這一論述。包偉民的《宋代賦稅征發區域不平衡性略論》則從宋代國家財政制度存在的區域性差異的角度,來分析由此造成的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注:包偉民:2000年,《宋代賦稅征發區域不平衡性略論》,張其凡編等《宋代歷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學者都對宋代區域經濟作了相當深入的探討,大大超邁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們在史識上的獨具慧眼,但也應該看到,在區域經濟史領域仍有一定的學術空間可供拓展。在新世紀之初,對區域經濟史的研究內容進行反思與改進是必要的,盡可能地拓寬區域經濟史研究的領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任務。
如何劃分區域經濟史的“區域”,進而確定具體的研究范圍,是從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問題。對此,歷史學家、經濟學家、人口學家、地理學家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們都分別立足于自己的學科基礎,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過各自的劃分標準。歸納而言,經濟史學界曾提出了三種不同意見:(1)傳統上以行政區劃為主要標準,理由主要是“我國現行經濟體制,也是以行政區劃為基礎,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鑒作用得到發揮。”(2)按自然經濟條件劃分,“因為經濟的發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區域硬性劃分所能割裂開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中,依據農業生產條件與運輸設施條件的優劣提出了“基本經濟區”這一重要概念。施堅雅在《的城市發展》一文中,按分水嶺將中國劃分為地區,頗有見地,但此說的著眼點是市場系統理論(市場系統與河川流域有密切關系),因此對于市場系統相對成熟的清代中國來說,比較適宜,但對于處在10至13世紀的宋代而言,情況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開始,學者們越來越傾向于采取多元標準,既可以按行政區劃,也可以按山脈走向、江河流域、市場網絡和人文風俗的不同來確定(注:以上參見宋元強:《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新進展》,《歷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頁。
關于冀朝鼎的論述,參見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頁;關于施豎雅的論述,參見李伯重《斯波義信“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評價》,《中國經濟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頁。)。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廣西社會經濟》(注:粟冠昌:《宋代的廣西社會經濟》,《廣西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陳偉民的《宋代嶺南主糧與經濟作物的生產經營》(注:陳偉民:《宋代嶺南主糧與經濟作物的生產經營》,《中國農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長江中游沿岸地區的商業貿易》(注:雷家宏:《宋代長江中游沿岸地區的商業貿易》,《宋史研究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龍登高的《宋代東南市場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經濟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經濟及其地位新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論著,都持這種觀點。另外,80年代末,斯波義信在施堅雅“地文地域”說的基礎上,提出“地文—生態地域”新說,即將生態環境的概念納入中國古代經濟區域劃分工作之中,使之更為全面。當然,區域的劃分也是與不同社會的不同背景相適應的。原始社會以山川自然的形勢進行劃分:夏商周時期,總體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區域進行劃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時期,在中原以郡縣(后為州縣)劃分,并逐漸地推廣到少數民族地區。在這個有序的發展過程中,區域劃分的內容越來越充實。
區域經濟史研究應關注多學科交叉與滲透的問題。經濟學、地理學、人類學、人口學、社會學、生態學、民俗學等方面的學術成果,都應予吸收。這種跨學科的新史學的最早嘗試可追溯到法國史學家H·貝爾在1900年創辦的《綜合歷史評論》。但使這一方法贏得學術聲望的是L·費弗爾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創辦的《經濟社會史年鑒》和由此得名的“年鑒”學派。他們反對西方傳統史學專注于政治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經濟、社會、文化在內的“總體歷史”;反對純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主張運用跨學科方法,開展綜合研究?!澳觇b”學派對我們的啟發是應該從多個角度、立體地考察區域經濟。
檢討近幾十年來的國內區域經濟史研究,本文以為一個顯著的弱點是缺少概念的創新。相比之下,西方學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傾向明顯。從表面上看,“社會科學化”色彩過于強烈,大量的相關社科詞匯的借用,似乎給人以流行時尚的感覺。但新概念的提出極有可能標志著一次方法論轉換的完成,并為下一步的轉換積累了討論的前提,盡管這種轉換和積累的幅度不盡相同(注:參見楊念群:《美國中國學研究的范式轉變與中國史研究的現實處境》,《歷史學》,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須時刻處于運動和發展之中,它需要史學工作者不斷努力與探索,同時還需要信心和勇氣。如在研究區域經濟史的過程中,可引入經濟學中用以描述區域間的經濟擴散和極化效應問題的“發展極理論”(注:參見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區域專業化問題的“稟賦優勢理論”(注:參見周起業等著:《區域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以及像“專業化產業區”、“集聚效應”(注:“專業化產業區”是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之上的,專業化地生產其具有優勢的產品的區域?!凹坌敝赣捎谝兀ㄖ饕侨丝冢┑募卸a生的聯合需求,促進專業化分工和中介組織的興起。)等一系列在區域經濟學中經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邏輯性地分析區域經濟變化進程。當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時可以帶來深入探討之效,有時卻未必,只是產生新瓶裝舊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現,決非易事,必須建立在扎實的研究基礎上。
應該說,迄今為止的區域經濟史研究基本上以對大量史實的考察作為依據,就不同經濟類型的個案研究結論而言,有相當的科學性。但大多數學者或是僅僅停留在個案結論的階段,或是在試圖將其上升為普遍性規律時往往出現一個邏輯斷檔,即在由個別到普遍的擴展過程中,缺乏邏輯的必然性。如施堅雅根據中心地理論,在其對長江上游區域經濟結構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業競爭、運輸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約,使得各商業中心互相間處于相對均衡的距離中,因而形成一個近似六角形的市場結構模式。近年來,不少學者對六角形模式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們展示了理論模式與歷史實際之間存在的顯著差距(注:包偉民:1998年,《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1949》,知識出版社,第44頁。)。
要切實把握區域特征,勾勒區域經濟發展概貌,需要進行不同區域間廣泛的互比,即通過橫的觀照與縱的比較兩條線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氣候、物產資源、交通條件等差異,造成地方經濟不平衡發展的事實,對地方經濟的區域性顯著特點有相互比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義信的《末代商業史研究》(注:斯波義信:1968年,《宋代商業史研究》,(日)風間書房。),通過對西北和東南兩大區域市場的經濟的詳細比較,說明兩宋商業發展的層次性。后者是由于時段不同,區域經濟具體的發展狀況也不同。一般來說,時段愈短,區域經濟變化就愈?。簳r段愈長,區域經濟變化愈大,所呈現的“歷史學”的特征更為濃厚。如斯波義信的《宋代江南經濟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時間上限,遠者上溯至秦漢,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則近者及于明代,遠者延至民國,在這樣的時間范圍里,宋代的特點才顯現得比較清楚(注:參見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頁。)。當然比較研究要注意客觀與辯證性的統一,防止揚此抑彼。
目前,對區域特征動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環節又是難點、熱點。它包括經濟的,也包括超經濟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從地理環境的演變過程中考察人與自然的動態和辯證的關系。這不僅體現了對人類的生存和未來命運的關懷,而且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道路空間異同的關心。因為地理、氣候、動植物等自然環境因素對經濟社會運動起著隱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義信的論文《寧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錢塘江河口航道惡化對于寧波港所起的影響,并指出這是在地理環境上寧波港能夠獲得發展的關鍵性條件之一(注:參見斯波又信:2000年,《寧波及其腹地》,《晚期的城市》,中華書局,第470頁。)。后者包括家族關系、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歷史上長期起作用的要素,對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對某個要素的分析,缺乏對地理空間內各要素對區域經濟發展交互影響的總體認識。另外,區域經濟特別是小區域經濟,一方面是社會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會經濟發展現實,最多只能是一種關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地方性認識”。近年來,不少學者試圖以充分的地方經濟的描述來體現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征與動因。但是,這種嘗試可否用來體現分化鮮明、類型多樣的社會經濟,引人深思。
二、關于方法論
任何科學的研究都涉及方法論問題,可惜在區域經濟史的分析框架中,關于方法論問題的學術積累顯然不夠豐富。
目前看來,至少就宋代區域經濟史的研究而言,雖然其研究對象是跨學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歷史學的框架里面,主要是歷史的分析方法。歷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敘事與論理。以往的研究多側重于白描,試圖復原歷史,理論創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謂的“理論”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現象陳述之后的歸納與總結,缺少邏輯的檢驗。如漆俠的《宋代經濟史》,認為宋代生產力的不平衡發展表現在精耕細作的地區幾乎達到封建時代的最高水平,新的資本主義因素在這些地區脫穎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經濟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與陜西兩地經濟頑強的發展為例及人口增長率高的現象,試圖說明該時期北方經濟發展的速度超過了南方,因此北宋時我國的經濟重心仍在北方。這些都只是通過對歷史現象的某一側面的敘述,從而歸納出一定的“理論”,卻缺乏整體的邏輯檢驗。例如對應該如何界定封建時代社會生產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見有理論性的討論:又程民生的論說,顯然只是就北方而論北方,未能從南北方整體比較出發來看問題。(2)具體與一般。沒有抽象就沒有科學,任何歷史首先都是具體的,但是作為歷史科學,在力圖描述歷史的具體性的同時,必須要有一般的抽象含義,否則,歷史分析將永遠沉淪于敘述過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區域經濟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區域經濟發展的歷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義的現實啟示以及在更大區域范圍上的解釋能力。(3)假設與實證。歷史學的研究傳統一直排斥假設,直至20世紀初,人文科學在方法論上開始青睞于實用主義。從一定的假設條件出發構建邏輯自洽的理論,再從歷史中尋找實證,比起在沒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對歷史時間的復原性描述而言更顯理論的魅力。在區域經濟史的研究中,應該通過借鑒實用主義方法論,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實的具體性而無法一般化闡述比較的困境。
在具體的研究方式上,近年來由于受新經濟史學的影響,為擺脫舊史學模式的束縛,區域經濟史研究開始主張用科學主義來規范史學的分析。如區域人口消長、生產增減、稅賦變化等許多問題,可采用數理統計,拋棄舉例式研究,以提高歷史結論的科學性、說服力。然而作為一種研究手段,這種計量史學的方法并不能包羅一切,盡管在形式上由于數理方法的運用有助于擺脫歷史分析中的過分主觀的判斷,但事實上由于受資料的限制,統計通常很難達到高度精確的水平,只能對歷史運動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對區域經濟的考察不約而同的走入了過分依賴統計數字的誤區,忽略了對歷史本身演進邏輯的思考,以至認識上有失偏頗。新經濟史家要想盡可能掌握歷史復雜的真實情況,就不能過份依賴他們的幾何學。
制度經濟學的興起,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場革命,實際上它的影響已經滲透到法學、政治學和史學等一系列相關的社會科學領域。制度經濟學強調有效率的組織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引導人們將制度因素作為考察經濟行為和績效的重要變量。如新經濟史學家R·托瑪斯和D·諾斯在研究歐洲從14世紀到18世紀的產業革命的四百多年興盛史時發現,不同的國家(地區)面對相同的經濟問題時,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導致了不同的經濟發展結果。最為典型的是當面對戰爭所需的財政問題時,英國、荷蘭采取了不同于法國、西班牙的制度而導致了后來長達幾個世紀的興盛。制度經濟學的從制度層面尋找經濟發展根源的研究方法無疑對研究區域經濟史有巨大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制度經濟學的另一個方法論的意義在于較好的結合了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具體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這正是區域經濟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經濟學強調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尋找“真實世界”的經濟學,這同時也是歷史學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釋“真實世界”的時候,必須運用一定的理論框架來加以分析和解釋,并從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檢驗的理論來(注:參見周其仁:《研究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科斯研究經濟學的方法及其在中國的實踐》,載《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號。)。因此,區域經濟史的研究就是要在歷史的“真實世界”中尋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將事實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檢驗的理論來。
三、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區域經濟史的學科性質,涉及到區域經濟史與區域經濟學、歷史學的關系問題。區域經濟史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理應具有區域經濟學與歷史學的雙重特征,即把區域經濟學側重研究經濟的“共時態”與歷史學側重研究經濟的“歷時態”相結合。但這種結合,不應是機械地拼湊,必須根據學科的根本屬性有所側重,從而顯示出自己的特征。區域經濟史的學科特性,決定了區域經濟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歷史學,著眼于從歷史看區域經濟。
區域經濟史與單純的地方經濟史研究不同。地方經濟史一般關注的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特殊性,而區域經濟史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地方經濟特色,而是經濟發展的普遍性規律。因為即使在前近代時期,一個區域內的經濟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織在整個國家的經濟體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畫地為牢”,就地方談地方經濟,視野集中于一處,圍繞該區域的內部發展進行研究,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區域經濟史研究類似于自然科學,只是尋找一個實驗室(區域),據此去研究那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具體到宋代區域經濟的研究,近年來已有一些較成功的典范,如張熙惟的《論宋代山東經濟的發展》,作者在對唐宋間山東經濟發展概述及水平評估基礎上,指出學界提出的“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經濟全面超過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觀點,仍值得進一步研究(注:參見張熙惟:《論宋代山東經濟的發展》,《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頁。)。這種通過區域“小經濟”窺視社會“大經濟”的研究方法,正是區域經濟史研究的特點所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施堅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單元小到何種程度,它總是處于不均衡狀態,在空間上永遠存在中心地和區的差異。他的“區域——中心”研究理論,宣稱通過對具體區域的分析研究,可以中國社會經濟“停滯不前”的觀點,在史學界一度引起巨大反響。當然,一個區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區域反復運用,進而推廣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認真推敲。
區域經濟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未形成多數史學家認可的一致的學科體系和學術規范。首先,學科體系的指導思想尚有待進一步明確。國內史學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內,不少人習慣于把馬克思從西歐經濟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結論,奉為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這種歪曲歷史和把馬克思理論庸俗化的主觀主義傾向,曾使區域經濟史陷于十分尷尬的境地,使得現實與理論之間的差距無法彌補。以宋代區域經濟研究為例,就有許多學者按照馬克思描述的西歐社會演變歷程,堅持“資本主義萌芽”的傳統理論框架,并殫精竭慮地闡述我國古代經濟“典型”如何在宋生“變態”。經過了大半個世紀的研究,仍未能使問題得到解決。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現工場手工業和雇傭勞動生產關系幾乎出現于中國每一王朝的商業繁榮時期。
其次,學科滲透的困境。不同學科理論的引進往往會帶來一場變革,但是由于理論來源復雜多樣,也可能出現一系列問題。如部分理論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與傳統理論不能相互銜接等。因為在相關學科尚沒有很好溝通的情況下,對問題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闡釋語言,都往往難以提供很好的可對話的渠道。經濟學家熱衷于運用大量的統計資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區域經濟問題,歷史學家則沉迷于對史料考證的精雕細啄。目前,離跨學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遠。
再次,學科發展的盲目性,這些年來,對生產關系的變革研究得多,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研究得少;鄉村經濟研究得多,城鎮經濟研究得少;自然經濟研究得多,交換經濟研究得少;生產領域研究得多,流通領域研究得少;發達地區、漢族經濟研究得多,經濟落后地區、少數民族經濟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現代經濟研究得少等等,學科發展的這種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對區域經濟作出科學的理論歸納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區域經濟史作為歷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還應承擔一般歷史學所具有的為后人提供資政經驗的功能。因此,區域經濟史的研究,不應僅僅停留在對一般經濟問題的描述,而應著重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總結歷史上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教訓。對于今天的區域經濟史研究者而言,有意義的論題不是歷史上經濟區域社會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應該以歷史的眼光去認識經濟區域實際社會角色豐富而復雜的內涵。如朱瑞熙、徐建華的《十至十三世紀湖南經濟開發的地區差異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區經濟開發的基礎上,對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個地理區的開發水平作了具體分析與比較,并客觀地指出:“與全國發達經濟區相比,這一時期湖南的開發程度還不可過高估計,但畢竟為十三世紀以后的進一步開發奠定了基礎?!保ㄗⅲ褐烊鹞?、徐建華:1995年,《十至十三世紀湖南經濟開發的地區差異及原因》,《徐規教授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紀念文集》,杭州大學出版社,第181-197頁。)類似的著眼點,的確具有相當的學術意義。
四、現實意義
作為歷史學發展趨向的一種重大變化,區域經濟史的興起決不是學者在史學探尋之路上的心血來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學絕路上的刻意追求。區域經濟史源于時代的需求,源于史學本身發展的需求。區域經濟史的研究,雖然純粹是一個歷史課題,但在當前卻富有現實意義。
近年來,學術研究的多樣化已成為中國史學發展的必然,區域經濟史研究的興起,正是順應了這種趨勢。根據“后現代主義”的看法,當現代人用自己所處的社會和意識形態狀況去“寫歷史”時可能會面臨一種困境,即理性解釋模式不具有普遍意義。這使得我們研究歷史十分注意典型學方法,避免追求普遍模式。這也是為什么區域經濟史研究逐漸受到多數歷史工作者重視的原因。一個自稱普遍性的模式,如無法在一個簡單的個案中得以證實,便不是一個普遍適用的模式。區域經濟雖不能稱為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的“縮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說明意義,且是現實關懷的投影。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學時偏少
我校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課時為32學時,這遠遠低于很多高校40?60學時的安排。課時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水平的發揮、教學內容的設計,學生對于該課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二)課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究竟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目前有不同的意見。從目前該課程的學時安排來看,顯然是將該課程設定為理論課,在教學中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嚴謹性。但是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其學習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參數估計、模型檢驗和運用的理論與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結合研究課題實現將現實經濟問題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定位難以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研究型教學模式運用不夠,實驗教學與案例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計量經濟學是以數理統計為基礎,數學方法為手段,經濟理論為指導,考察現代社會中各種經濟現象的數量關系,預測經濟發展趨勢,檢驗政策效果等。也是經濟學課程中唯一一門對學生提出知識、方法、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能力要求的學科,這就決定了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當前,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外加演示Eviews軟件以熟悉各種估計和檢驗方法的流程。計量經濟學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計參數、模型檢驗及模型應用。目前的教學中主要就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介紹,而對如何從專業領域的經濟問題出發建立模型,如何應用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學生的應用能力差。此外,目前應用廣泛的一些計算機軟件的實際操作訓練仍然是薄弱環節,學生上機操作訓練不夠,主要限于每節課最后學生的操作演示。
二、對完善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確定位的基礎上優化課程內容體系
課程建設的重點是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這需要明確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定位。計量經濟學教學要盡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應用并重,同時要聯系實際的研究情況。核心問題是如何優化課程內容體系使之適應創造性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和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需要。為此,需要處理好以下4個方面的關系:首先,在整體思路上,處理好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關系。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發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在研究生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既要介紹基本的經典理論與方法,又要講授一些非經典的理論與方法。經典理論方法是非經典理論方法發展的基礎,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應用,在課程內容建設中理應受到重視。同時,應當指出經典理論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與實際經濟問題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闡述以微觀計量經濟學、非參數計量經濟學和動態計量經濟學為主要內容的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從而追蹤本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介紹新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動態。同時增加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補充和優化課程內容體系,既保持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基礎性,又體現其前沿性和時代性。
其次,在內容結構上,處理好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的關系。研究生能夠結合各自研究方向應用所學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是我們的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計量經濟理論與方法和現實經濟問題的結合,堅持理論與應用并重。在講完單一方程和聯立方程理論方法之后,還要講解單一方程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和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及其在生產、供給、需求、消費、金融、貿易等主要領域的應用,同時根據學生的研究方向與課題,設置不同類型的專題講座與案例討論。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又能加深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在理論與方法的講授上,處理好思路剖析和數學推導的關系。闡述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需要借助數學推導過程,然而要認識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數學推導過程。很多數學推導過程都可以通過自學掌握,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則要通過教師的引導才能掌握,只有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論方法產生和發展的方法論,才有可能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因此,在時間極其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著重掌握的應該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詳盡的數學推導過程。一些較繁瑣的數學推導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課后針對有研究需要的學生另行安排。
最后,在模型應用的講授上,處理好理論模型介紹和發展過程分析的關系。計量經濟模型在每個領域的應用都有其特定的演變與發展過程。通過各種應用模型的講解,可以讓學生熟悉常用的計量經濟模型及其估計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有關模型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以便其在未來的研究實踐中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和改進模型。所以在應用模型的講授上,應重點介紹模型演變與發展的方法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真正了解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是如何發展的。
(二)在積累豐富素材的基礎上加強教材建設
所用教材的優劣是課程建設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近30年來,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比較好的。然而多數以介紹理論和方法為主,除了一些例題外,很少有關于應用的專門章節。因此,計量經濟學給人的印象是一門孤立的課程,讀者難以發現它與其他經濟學課程之間的聯系,更不能理解它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甚至會把它視為一門經濟數學方法類課程。
為了較好地體現上述關于課程內容體系優化的思想,急需總結多年來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在積累豐富素材和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更新教材內容,做到理論與應用并重,將計量經濟學設計成為一門特色鮮明的經濟學課程。這一方面需要處理好基礎性和前沿性的關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實例,更新和改變軟件。
(三)在適當增加課時的基礎上改進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計量經濟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3]。目前教學中,學生上機訓練時間太少。建議在現有學時基礎上,增加8個學時的上機操作訓練,并將這8個學時穿插在原有的32學時中間,而不必專門安排軟件應用的實驗課。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重點介紹一種專業應用軟件,要做到實驗教學與理論方法教學相銜接,即應該將實驗教學合理、適時地穿插在理論與方法教學的過程中,而不能截然分開,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在實驗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學生在處理各類型數據、建立模型等方面的訓練??梢赃m當安排一些綜合練習,在綜合練習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研究方向選擇實際研究對象,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建立模型,收集數據,估計、檢驗和應用模型,從而完成建模的全過程。通過獨立的實踐、教師的輔導和互相之間的交流,促成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在豐富案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提高案例教學質量
計量經濟學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自然是教學方法的首選。然而,在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依然占主導地位,對如何根據經濟學理論、從實際經濟問題出發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據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等討論的較少,結合實際案例的分析和應用就更少。這樣勢必導致學生理論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較為薄弱,面對實際經濟問題或現象,在提出建模設想、選用具體估計方法、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整理數據、診斷發現問題和改進估計方法等各個計量經濟建模環節都存在問題。
因此,在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中,除了適當增加實驗教學外,急需加強案例教學,以便有效地消除或縮小理論與實踐的鴻溝。首先需要有效地組織案例素材,建設有專業特色的案例庫。有專業特色就是要充分體現我校區域經濟學專業以及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科特點,圍繞當前國家社會經濟生活中與區域經濟和農村經濟發展有關的課題,選取體現時效性、專業性、貼近個人社會經濟生活的微觀區域經濟案例。在建立案例庫的過程中,應當整合校內多個相關學院的資源,特別是人文與發展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要互通有無,合作交流。
在建設案例庫的基礎上,實施案例教學方法更為重要。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傳遞信息,而是啟發學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與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課堂教學和引導討論。案例教學方法強調討論過程,寓原理于討論中。因此要啟發學生大膽創新、集體討論、獨立分析、解釋每個教學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從而提髙學生的參與程度,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培養其創造性,體現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運用。針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在課程網站上開設案例討論區,進行非實時的案例討論。教師規劃好案例初始資料和目標,學生通過非實時手段進行討論,最終形成分析報告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