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療衛生一體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我國在衛生工作方面存在著重城市輕農村、重治療輕預防的傾向,導致衛生事業結構失調,特別是鄉鎮衛生院已經成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一方面,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弱化,另一方面,醫療服務能力差。在傳統的衛生管理體制下,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之間相互獨立,多競爭少協作,使得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等制度難以有效落實。
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改革傳統的衛生管理體制。通過實施縣鄉醫療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將縣、鄉兩級醫療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實現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升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形成以縣帶鄉、以鄉促縣的發展格局,促進縣鄉衛生事業和諧發展。
2、影響一體化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
目前的縣鄉醫療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一般是由一個核心醫院牽頭,對一體化范圍內的其他醫療機構在人員、技術或者設備上進行幫扶,甚至參與其管理??h鄉醫療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在實施中會碰到很多體制,所以,一體化工作必須由政府主導,賦權給核心醫院,由核心醫院去做縣域醫療資源整合的具體工作。而影響一體化實施效果的關鍵性因素有以下四點:
①核心醫院對其他醫療機構管理層人選的決定權;
②核心醫院對其他醫療機構普通員工的人事管理權;
③核心醫院對其他醫療機構的其他業務方面的管理權限等;
④核心醫院與其他醫療機的利益關聯度。
3、各地一體化模式的分類
以上4個關鍵性因素還可以作為標尺,將不同地區的一體化分為2類:緊密型一體化模式與松散型一體化模式。
3.1緊密型一體化模式
(1)核心醫院主導著對鄉鎮衛生院管理層的任命權;
(2)鄉鎮衛生院人員的人事關系全部劃歸核心醫院,打破鄉鎮衛生院引人難、留人難、育人難的瓶頸,實現優秀醫療人才的下沉;再加上考核與薪酬權力,核心醫院就可以實現對員工的自由調配,實現人才縣到鄉、鄉到縣、鄉到鄉的多向流動;
(3)核心醫院對鄉鎮衛生院有財務、后勤、藥品耗材等方面的管理權;
(4)一體化并不改變核心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的獨立法人地位,但由于一體化關系,核心醫院與鄉鎮衛生院之間由競爭關系轉變為協作關系,對人員、業務和設備等能夠實現有效的統籌和整合。
我國河南安陽縣[1]、鄭州金水區[2]、陜西閻良縣[3]等地的一體化實踐,便是緊密型一體化模式的代表。
3.2松散型一體化模式
(1)核心醫院僅派出幫扶人員,給予業務上的幫助和指導,并不參與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工作,或僅參與部分業務的管理;
(2)鄉鎮衛生院人員的身份保持不變,核心醫院派出的幫扶人員的人事關系也依然保留在核心醫院。在考核、薪酬等方面,核心醫院完全管不到鄉鎮衛生院的員工;
(3)核心醫院不參與鄉鎮衛生院的財務、后勤、藥品耗材等方面的管理;
(4)核心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是獨立法人,獨立核算;核心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存在著競爭關系,很難實現對人員、業務和設備的有效整合,幫扶工作難以建立長效機制。
甘肅隴西縣[4]、陜西千陽縣[5]等地所推行的縣鄉一體化,便屬于松散型一體化模式。
3.3兩類模式的綜合比較
以安陽縣、金水區、閻良縣、隴西縣、千陽縣等地推行的縣鄉醫療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為例進行綜合比較,比較的維度是上文提到的4個關鍵性因素。
每個維度分別用“3”、“2”、“1”、“0”這4個數字來表示權力或關聯度的“大”、“中”、“小”、“無”。
序號 地區 特征比較
對管理層的決定權 對普通員工的人事管理權 其他管理權 經濟關聯度
1 安陽縣 3 3 3 3
2 金水區 3 3 3 3
3 閻良縣 3 3 3 3
4 隴西縣 0 0 1 1
5 千陽縣 0 0 1 1
4、兩類一體化模式的評價
對于這2類一體化模式,分別從患者的角度、醫院的角度、醫療資源配置的角度進行評價。
4.1對緊密型一體化模式的評價
(1)從患者角度看,農民群眾可以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和鄉鎮衛生院低廉的收費,病人離優質醫療資源更近,看病更方便。
(2)從醫院角度看,一體化帶來的改變立竿見影,以安陽縣為例,2012年,總醫院年門診263013人次,同比增長13.71%。年住院36301人次,同比增長16.88%。全縣縣、鄉兩級醫療機構門診人數達到40.98萬人,新農合患者縣外轉診率為37.9%,較去年下降了近10%。
(3)從醫療資源配置的角度看,由于鄉鎮衛生院人員的人事關系都屬于核心醫院,極大地增強了核心醫院的人員調配權,實現了技術下沉、人才下沉、服務下沉目的,打破了鄉鎮衛生院引人難、留人難、育人難的瓶頸;同時大多數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都留在了當地衛生院就診,危、急、重病人能夠及時轉診到核心醫院,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康復期的病人,又可以從核心醫院轉回鄉鎮衛生院繼續治療,“分級診療、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就醫模式逐步實現。
4.2對松散型一體化模式的評價
在松散型一體化模式下,醫療單位重視程度不夠,幫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限,也難以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幫扶管理工作不實的情況也有發生;人事管理機制不活,縣鄉兩級醫務人員流動機制無法形成,嚴重制約了一體化工作的拓展和延伸。
松散型一體化模式,無論是對于解決患者“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還是對于解決鄉鎮衛生院人才架構問題,或是對于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分級診療、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就醫模式所能起到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總體來看,緊密型縣鄉一體化模式效果更佳,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縣外轉診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發掘基層的醫療需求,解決了幾十年來鄉鎮衛生機構沒人愿意去、去了留不住的問題,解決了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失衡,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資源不足,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需求不相適應的難題,更符合我國經濟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和未來趨勢。推行這種新模式,是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和慢病對衛生工作挑戰的良策,對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提高衛生服務公平性、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安陽縣醫改在全國叫響“安陽模式”
[2]《金水區城鄉衛生一體化管理匯報材料》
[3]閻良衛生縣鎮村一體化管理
大家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今天,我院在這里開展向村衛生室授牌活動。此次活動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市、區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也獲得了村衛生室同仁的贊同和歡迎。在這里,我謹代表船山區人民醫院全體職工,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各位領導、醫務界同仁、新聞界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由衷的感謝!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體系……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方面提出了實實在在的措施,為9億農民帶來了新的福音。新醫改《意見》要求,要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現有醫療衛生資源,提高醫療衛生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區域衛生規劃與衛生資源的整合,鼓勵共建共享。這些政策都為衛生行業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同時也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山區委、區府下發了《關于統籌城鄉醫療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統籌城鄉衛生均衡發展,滿足城鄉群眾醫療衛生需求,構建和諧船山。在推進醫療衛生一體化的進程中,我院堅決擁護統籌城鄉醫療一體化的政策,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在全區醫療衛生單位中,我院具備了最為雄厚的人力、技術、硬件資源優勢,能有力填補鄉鎮醫療資源的不足,我院非常愿意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共享醫療衛生資源,擔負起作為全區龍頭醫院應盡的職責。
與城市相比,廣大農村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尤為突出。大多數村衛生室缺醫生、缺必要的醫療設備,這種窘況在造成農民“看病難”的同時,又把看病的農民往城里的大醫院趕,增加了農民的看病成本,導致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從去年開始,我院就開展了巡回醫療下鄉活動,收到了顯著成效,提高了鄉村醫生診療水平,也有力緩解了群眾就醫難的熱點問題。超級秘書網
這次開展向村衛生室授牌活動,設定指導衛生室,搭建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合作平臺,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開展臨床教學、下派專業人員查房、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繼續教育講座、下鄉巡回醫療等多種方式,加強“三基”訓練,常見病、多發病、中毒急診搶救和國家配置基本設備操作應用等培訓,一定能大幅提高鎮、鄉、村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執業能力,實現社會、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群眾多方共贏的局面,使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區級醫療服務。
這次活動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將定期選派醫療骨干輪流前往指導醫療點進行幫扶,免費培養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和管理人員,幫助完善各項醫療規范和管理制度,提高基層單位技術水平,拓展業務范圍。以此提高鄉級醫療衛生工作水平,讓農民群眾就近享受到較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關鍵詞 鄉村衛生服務 一體化管理 駐村醫生制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3
介紹祁門縣歷口中心衛生院實行“駐村醫生”制度,推動服務中心下移,積極開展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和巡回醫療,以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同時對駐村醫生服務團隊和衛生室加強業務指導,培訓和考核。該院結合自身工作目標,創新工作思路,組織事實了駐村醫生制度分片包干進村入戶,貼近基層群眾的需求,轉變服務模式,指導衛生室開展衛生服務工作,提升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此舉不僅有利于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實現了三個轉變,而且密切了醫患關系,取得了“三贏”的效果。艘交脊叵擔〉昧恕叭鋇男Ч
實施辦法
實施辦法
建立駐村醫生團隊制度:2010年9月基層醫改后,祁門縣歷口中心衛生院根據歷口鎮區域布局把15個行政村化成5片,每個片由衛生院選派臨床、護理、醫技等3名以上醫務人員和村醫組成的駐村衛生服務團隊,選聘有能力、專業技術過硬的全科醫師擔任團隊長,對所轄村民的健康實行網絡化管理。實行駐村醫生每周定時駐村上門服務、預約服務、隨訪服務、隨時服務。
建立駐村醫生團隊制度:2010年9月基層醫改后,祁門縣歷口中心衛生院根據歷口鎮區域布局把15個行政村化成5片,每個片由衛生院選派臨床、護理、醫技等3名以上醫務人員和村醫組成的駐村衛生服務團隊,選聘有能力、專業技術過硬的全科醫師擔任團隊長,對所轄村民的健康實行網絡化管理。實行駐村醫生每周定時駐村上門服務、預約服務、隨訪服務、隨時服務。
強化業務培訓:為加強衛生院機構內涵建設,加快人才培養步伐,聘請市、縣醫院、疾控中心、保健所技術人員任講師,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基本醫療及相關考核標準和日常工作要求為依據,對團隊長每兩個月定期業務知識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旨在加快團隊長應知應會的實際指導水平。同時,各團隊長還分別對包片區域的團隊醫生和村醫每月進行相關業務知識及工作職能的培訓,從而為順利開展鄉村衛生服務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強化業務培訓:為加強衛生院機構內涵建設,加快人才培養步伐,聘請市、縣醫院、疾控中心、保健所技術人員任講師,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基本醫療及相關考核標準和日常工作要求為依據,對團隊長每兩個月定期業務知識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旨在加快團隊長應知應會的實際指導水平。同時,各團隊長還分別對包片區域的團隊醫生和村醫每月進行相關業務知識及工作職能的培訓,從而為順利開展鄉村衛生服務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提升服務能力:由該衛生院選派3名以上醫務人員和村醫組成的駐村衛生服務團隊,推行駐村醫生“責任醫生制”,實行駐村醫生每周定時駐村上門服務、預約服務、隨訪服務、隨時服務。駐村醫生主要掌握和了解責任區內的人口分布、年齡結構、新生兒、孕產婦、各種慢性病和特殊病種的基本情況,為各村各戶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動態管理和定期更新健康信息,采用隨訪、跟蹤服務方式為農民群眾提供預防、治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生育技術服務等“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為一些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不定期的上門服務,正確指導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等;對普通人群開展健康教育,增加自身的保健意識,改掉不良的生活衛生習慣,使農民群眾享受到了家門口的醫療衛生服務。
提升服務能力:由該衛生院選派3名以上醫務人員和村醫組成的駐村衛生服務團隊,推行駐村醫生“責任醫生制”,實行駐村醫生每周定時駐村上門服務、預約服務、隨訪服務、隨時服務。駐村醫生主要掌握和了解責任區內的人口分布、年齡結構、新生兒、孕產婦、各種慢性病和特殊病種的基本情況,為各村各戶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動態管理和定期更新健康信息,采用隨訪、跟蹤服務方式為農民群眾提供預防、治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生育技術服務等“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為一些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不定期的上門服務,正確指導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等;對普通人群開展健康教育,增加自身的保健意識,改掉不良的生活衛生習慣,使農民群眾享受到了家門口的醫療衛生服務。
通過駐村醫生制度,組建衛生服務團隊分片包干,任務到團隊,責任到人,實行網格化管理,從而使過去以檢查考核代替督促指導轉變為目前由團隊長下鄉統一督查指導村衛生室的工作模式。同時,為了嚴把駐村醫生團隊工作質量關,特增設駐村醫生團隊考評組,并實行了駐村醫生團隊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對服務進行定期量化考核和業績評估,對考核結果包括被指導的村衛生室對駐村醫生工作滿意度等,直接與獎勵性績效工資掛鉤,充分發揮獎懲激勵機制,確保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到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工作入戶到人。
通過駐村醫生制度,組建衛生服務團隊分片包干,任務到團隊,責任到人,實行網格化管理,從而使過去以檢查考核代替督促指導轉變為目前由團隊長下鄉統一督查指導村衛生室的工作模式。同時,為了嚴把駐村醫生團隊工作質量關,特增設駐村醫生團隊考評組,并實行了駐村醫生團隊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對服務進行定期量化考核和業績評估,對考核結果包括被指導的村衛生室對駐村醫生工作滿意度等,直接與獎勵性績效工資掛鉤,充分發揮獎懲激勵機制,確保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到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工作入戶到人。
工作成效
工作成效
全面提升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服務水平:建立駐村醫生制度,全面推廣“醫生駐村”活動,建立駐村醫生服務團隊包干責任制度,深入村組入戶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有利于促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提高村醫的醫療技術服務水平。目前歷口鎮已基本實現鄉鎮衛生院對所轄村衛生室的規范建設、人員隊伍、業務工作、藥械配置、績效考核進行統一管理;村衛生室的法律責任獨立、財務核算獨立的“五統一,兩獨立”管理,各村衛生室工作制度基本健全、服務行為比較規范、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管理能力不斷加強,為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常見病、多發病的處理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標。
全面提升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服務水平:建立駐村醫生制度,全面推廣“醫生駐村”活動,建立駐村醫生服務團隊包干責任制度,深入村組入戶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有利于促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提高村醫的醫療技術服務水平。目前歷口鎮已基本實現鄉鎮衛生院對所轄村衛生室的規范建設、人員隊伍、業務工作、藥械配置、績效考核進行統一管理;村衛生室的法律責任獨立、財務核算獨立的“五統一,兩獨立”管理,各村衛生室工作制度基本健全、服務行為比較規范、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管理能力不斷加強,為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常見病、多發病的處理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標。
主要工作指標有了明顯提高:祁門縣歷口中心衛生院開展“醫生駐村”活動后,全面提升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水平,迄今已為農戶建立健康檔案4500多份,篩查疾病近1500例,新農合患者出院后2周內隨訪率高達82%,重點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65歲以上老人系統管理率65%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主要工作指標有了明顯提高:祁門縣歷口中心衛生院開展“醫生駐村”活動后,全面提升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水平,迄今已為農戶建立健康檔案4500多份,篩查疾病近1500例,新農合患者出院后2周內隨訪率高達82%,重點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65歲以上老人系統管理率65%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實現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三大轉變:通過建立駐村醫生制度,開展“醫生駐村”活動,歷口鎮實現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三個巨大轉變,即醫務人員的服務理念由傳統的“以患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衛生院的服務模式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群眾的健康觀念由“治病為主”轉變為“預防為主”。
實現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三大轉變:通過建立駐村醫生制度,開展“醫生駐村”活動,歷口鎮實現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三個巨大轉變,即醫務人員的服務理念由傳統的“以患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衛生院的服務模式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群眾的健康觀念由“治病為主”轉變為“預防為主”。
討 論
討 論
在開展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過程中,建立駐村醫生制度,創新農村衛生工作服務模式,結合當地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便捷、有效的社區衛生服務,構建了“村村有駐村醫生、戶戶有醫生負責”的衛生服務格局。
在開展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過程中,建立駐村醫生制度,創新農村衛生工作服務模式,結合當地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便捷、有效的社區衛生服務,構建了“村村有駐村醫生、戶戶有醫生負責”的衛生服務格局。
隨著農村居民健康服務水平需求的提高,下一步如何更好更快提高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進行駐村醫生服務團隊衛生信息化建設顯得更加重要。衛生信息化建設是提高衛生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盡快建立縣級綜合衛生管理平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管理信息系統,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為核心的縣級綜合衛生管理平臺,是連接轄區內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新農合、藥物管理、在線培訓等信息系統的樞紐,盡快完成縣級綜合衛生管理平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管理信息系統的硬件配置、軟件開發或升級改造工作,建成縣級綜合衛生管理平臺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子系統,并實現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管理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滿足健康檔案、基本醫療、新農合等縣鄉村一體化管理的需要。建立駐村醫生團隊更加便捷的信息管理,使農民群眾享受到了家門口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了“政府得民心、衛生院增效益、農民得實惠”的“三贏”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群眾基本醫療用藥需求、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積極探索,穩妥推進,保障群眾基本醫療需求,穩步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全面實施。
(二)工作目標
全面實施規范的、覆蓋城鄉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基本藥物的公平可及,滿足廣大群眾的基本用藥需求,減輕群眾藥費負擔。建立科學的政府補償和基層醫務人員管理制度,使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增強,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實現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二、實施范圍和內容
(一)實施范圍
納入省統一規劃并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
(二)實施內容
1.按照規定配備使用基本藥物。自2011年12月1日起,村衛生室根據診療范圍和服務功能,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按購進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不再新購進非基本藥物,庫存藥物全部按原進價銷售。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機構,要嚴格執行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基本藥物處方集,合理規范使用基本藥物。
2.實行基本藥物統一招標采購及配送。村衛生室所用藥物由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代購分發。各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加強村衛生室基本藥品使用的指導和監管,確保藥品質量,做到合理、安全用藥。
3.完善補償機制。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根據“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的原則,對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的村衛生室,按照《縣村衛生室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經費補助辦法》(附件1)予以補助。
4.逐步推進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鞏固一體化管理制度,將省統一規劃建設的村衛生室,全部納入一體化管理,不改變鄉村醫生身份、村衛生室法人和財產關系,由衛生院或社區服務中心,對村衛生室實行統一規劃建設、統一人員準入、統一業務管理、統一藥械購銷、統一財務監管、統一績效考核,財務獨立核算、責任獨立承擔。根據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合理核定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編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競聘上崗,按崗聘用。
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加強績效考核,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作用。建立以服務數量、質量、效果和居民滿意度為核心,公開透明、動態更新、便于操作的考核機制。縣衛計局負責制定村衛生室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績效考核指導意見,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對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進行績效考核,縣財政等部門負責對考核結果進行審核,考核結果與政府補助掛鉤。
三、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縣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縣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的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細化工作安排和具體實施方案,把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領導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對所屬轄區進行督導、落實。衛生部門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配送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使用基本藥物優惠政策的落實;財政部門要不斷完善補償機制,加大衛生投入,確?;鶎俞t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做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中使用基本藥物優惠政策的落實;藥監部門要加強對基本藥物質量的監督。
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城鄉一體化的關系
首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城鄉一體化的關鍵。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政府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標準的、最終大致均等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是指城鄉人口、技術、資源等要素之間的融合。逐步實現城鄉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上的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本質上要求增強農民自身發展的能力,增加享受發展成果的機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目標是賦予城鄉居民同等的發展權,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關鍵,它要求政府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提供給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務。其要解決的是基本人權問題,包括生存權、發展權、健康權、受教育權等。我國的現實情況是以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和基本醫療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務仍沒能實現均等化提供,嚴重影響了農民自身發展能力與享受發展成果的機會。中國社科院在2010年4月20日的年度綠皮書表示,201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率將進一步擴大至3.35:1。這是1985年以來第二個城鄉差距最大的年份,若把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考慮在內,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會高出6倍。據此,可以估算基本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度有30%~40%。因此,“十二五”時期實施城鄉一體化戰略的關鍵在于繼續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此保障城鄉居民同等的發展權、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其次,城鄉一體化客觀要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一體化的目標是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障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最終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一體化。它是一種狀態與過程,需要在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城鄉之間的本質差別逐漸消失、最終融為一體。城鄉二元結構遺留的深層次矛盾決定了城市和鄉村之間逐步融合是一個漫長過程?!笆濉睍r期國家城鄉一體化戰略將繼續面臨“經濟發展越快,城鄉差距越大”的難題。這也給我們敲了警鐘:經濟發展不能阻止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從維護農民的基本法定權利人手,增強農民享受發展成果的能力才是根本之策。保障農民的法定權利客觀上需要建立城鄉一體的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勞動就業制度、土地流轉制度、公共財政制度。城鄉一體化面臨的主要障礙在于農村的基本公共服務不到位,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質就是政府為確保全體公民能無社會差別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務而制定的公平、公正的惠民政策和措施,旨在建立起城鄉一體的公共財政制度、公共服務制度,縮小民生差距、發展差距和貧富差距。因此,城鄉一體化進程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基礎。我國實現城鄉一體化有三個基本目標:一是生產力水平趨同;二是平等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三是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梢?,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一大突破點,是其客觀要求。
從上述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城鄉一體化關系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十二五”時期是城鄉一體化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時期,政策取向應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人手,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以保障城鄉居民的平等權利,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差距。
二、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一)公共服務與公共財政的關系
城鄉一體化的關鍵在于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而公共財政是政府全面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物質基礎、體制保障和政策手段。因此,公共財政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公共服務作為公共產品的一部分,主要是由政府部門來提供的,而政府部門主要就是依靠公共財政來實現的。可見,公共財政對于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性,是公共服務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比其他政府部門承擔更多的職責。
(二)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長期以來,公共服務非均等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公共財政體系不完善,表現為缺乏足夠的財力支持、不合理的財政支出分配。由于城市社會事業的發展給各級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財政壓力,導致丁國家、地方財政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嚴重不足。因此,借助“十二五”規劃的契機,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應把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作為政策取向之一。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的主要對象是公共財政收入、公共財政支出,還包括轉移支付。
首先,對稱分配的公共財政收入制度。目前,我國公共財政收入存在明顯的非對稱性即地方財政在公共財政中占的比重不夠,不能有效提供公民需求的公共服務。這給城鄉一體化進程造成了極大障礙。我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營業稅、增值稅(75%上繳)、企業所得稅(60%上繳)、城市維護建設稅、契稅等。地方財政收入的大部分上繳給了中央財政,地方政府的財政分配比重明顯偏低。此外,導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阻礙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另一關鍵因素是城鎮公共服務的財政資金主要靠政府投資,而農村主要靠自己投資。雖然2001年開始,我國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實行了“地方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但很多中西部落后縣的財政實力十分薄弱,對農村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的投入自然就很難達到標準,縮小城鄉差距無法得到實質性突破。因此,“十二五”時期財政收入政策取向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賦予地方更多的財政自,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的資金分擔比例,提高地方財力增量的分配比重。尤其對縣鄉財政越困難的落后地區更加重視提高其財政收入分配比重,以縮小區域差距,為城鄉一體化提供物質基礎。
其次,動態增進的公共財政支出制度。當前,我國公共服務支出占GDP和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很低,滿足不了公民的公共服務需求?!笆晃濉逼陂g,盡管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在以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支出呈增長趨勢,但其增幅沒有與GDP和財政收入的增幅同步,沒有形成穩定可靠的物質保障和動態增進機制。推進公共財政均等化應把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支出職責,使財權與事權匹配作為突破口。此外,公共財政支出均等化應去除“格式化”服務清單的方式。不同區域、民族在偏好與實際方面有很大差別,應
以建立以公共服務的消費需求為導向的公共財政支出模式。因此,“十二五”時期財政支出政策應實行公共財政支出均等化,建立動態增進機制,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物質基礎,以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再次,均等化的轉移支付框架。轉移支付是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最重要的財政手段。從“十一五”規劃實施中可以看出,我國的專項轉移支付力度遠大于一般轉移支付力度,導致轉移支付的非均等化。專項轉移支付容易導致項目的重復投入,導致資金浪費,而地方政府只有執行的權力。實踐證明,均等化的轉移支付力度可以降低基尼系數,保障社會的公平公正,縮小城鄉社會保障水平的差距。因此,“十二五”時期建立轉移支付均等化制度應允許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自主使用轉移支付資金,這樣對地方政府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尤其應注重省級政府在均等化轉移支付框架中扮演的角色,促進建立適合本省實際情況的轉移支付體系,以保障民生,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
迄今為止,中國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配置向城市過度傾斜、城市剝奪農村的基本格局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有所加劇,城鄉居民的基本權利和權力嚴重不對稱。數據顯示,城鄉二元公共服務制度導致國家用于農業的財政投入占總支出比重,基本上處于持續下降的趨勢,用于農村救濟的財政支出占全國福利救濟財政支出的比重下降的程度更大??梢?,城鄉二元的公共服務制度,導致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嚴重阻礙了城鄉一體化進程。因此,“十二五”時期建立統一的城鄉公共服務制度應把重點放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上。由于公共服務主要涉及到義務教育、醫療、農民工幾個方面,因此,“十二五”時期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制度
“十二五”時期的義務教育制度應在全面落實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引導和促進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合理整合公共教育資源,確保所有義務教育對象能同等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實現教育全面公平。城鄉義務教育的主要差距是辦學質量,突出反映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師資水平的不足與緊缺。因此,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應改革以往的城鎮傾向的義務教育制度,把教育重心真正轉向農村,深化推進以落實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為重點,提升師資水平為基礎的農村義務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經費方面,應根據各區域的實際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明確各級政府在農村義務教育的供給責任。中央和省級政府應加大對縣鄉的經費投入,以逐步縮小城鄉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提供物質基礎。尤其是中西部的落后地區,學生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學雜費應作為中央和省級財政支出的一部分,把過去以縣負責的制度改變為以省為主、中央補貼為輔的制度。
師資水平方面,應以改善鄉村教師待遇為出發點,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有志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教育事業。
(二)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救助制度
農村居民看病難、醫療條件差是農村醫療制度要重點解決的難題。首先,從醫療衛生支出來看,我國2008年政府醫療衛生預算支出為2757.04億元,占醫療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為12%,僅為低收入國家的70%(低收入國家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重一般在18%),占GDP比重僅為8.5%。以此可以看出,我國的衛生支出中,絕大部分是由居民和社會承擔的,政府的供給量和比重明顯不足。其次,從社會統籌性基本醫療保險的比例來看,2008年城市為50.1%,小城鎮為25.6%,農村僅為7.8%,享有社會性統籌性大病醫療保險者的比例,城市為39.8%,小城鎮為7.3%,農村僅為3.3%,城鄉差距十分明顯。醫療衛生支出對農民的負擔偏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但農村居民個人承擔的醫療衛生支出占其全年消費性支出比重卻高于城鎮居民,造成農民出現應就診而未就診、應住院未住院的比例偏高。
因此,“十二五”時期應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首先,中央和省級部門應逐步增加對縣鄉醫療的投入比例,以減輕醫療衛生費用給農民帶來的沉重負擔;其次,政府應針對農村五保戶、特困家庭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免除其參合費,提高參合率,同時要完善監督機制,做好評審工作,合理確定優惠對象;再次,擴大定點醫療機構數量,增強農民選擇參保的余地,客觀上要求醫療機構改善服務質量、降低藥物價格;最后,加強醫療財政支出的監管,使專項撥款和轉移性支付能落到實處。
(三)建立健全農民工公共服務制度。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集中體現在農民工群體上。農民工在流人地創造財富,是流人地的納稅人,理應受到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笆濉睍r期建立統一的城鄉公共服務制度應把農民工制度的完善放在重要位置,改變“半城市化”現狀,推進戶籍、土地和公共服務制度的聯動改革使農民工市民化。農民工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特殊現象,由于受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制度的影響,農民工在融入城市面臨諸多的問題,如勞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居住條件差、基本社會保障缺失,子女遭受教育制度困境等。因此,“十二五”時期建立健全農民工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務制度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制度。調查顯示,35.95%的農民工認為,他們的子女在流入地就學遭受的最大困難是學費過高;16.15%的農民工認為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受到歧視?,F行戶籍制度導致農民工子女接受流入地義務教育需要繳納較高金額的借讀費和贊助費,致使大多數農民工子女只能選擇農民工子弟學校。因此,應完善農民工義務教育制度,平等對待農民工子女就學,取消高額的借讀費和贊助費。
其次,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農民工常年外出打工,流動性大,而我國目前實行城鎮與農村二元化的基本社會保障辦法,導致農民工處于十分尷尬的位置。農民工既無法享受到相應的農村基本社會保障,也很難劃人到城鎮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導致農民工參保的比例很低。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74.81%的農民工未參加任何保險,農民工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保險由單位購買的比例分別只有11.89%、12.61%、8.41%、23.09%。因此,根據農民工從業的特殊性,工資收入低、流動性大,一部分人將轉為城鎮居民的特點,應從戶籍制度著手,實行低標準進入、漸進式過渡,社會保險關系可以在不同地區間流動,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
為進一步加快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進程,交流推廣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推進全縣農村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經研究,決定召開此次會議。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對20*年以來全縣鄉村衛生服務管理工作的基本估價
我縣的集體辦醫有過輝煌的過去,鼎盛時期,全縣有村衛生醫療室295個,衛生人員516人。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農村的落實,村集體衛生室逐步解體,到20*年,全縣在冊的217個村衛生室中,只有少部分村仍然實行集中辦醫,多數已名存實亡。村衛生室房屋、土地、設備流失嚴重,導致農村醫療市場混亂,非法行醫抬頭,游醫藥販泛濫,公共衛生工作難于落實,農民就醫安全得不到保障。為切實改變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年以來,我們以“統一規劃、理順體制、規范建設、加強管理”為重點,以“三制、四有、七統一”為目標,在全縣范圍內推行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通過加強衛生所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斷拓展服務職能,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得到了農民群眾的廣泛認可。
一是建立了一支專業素質較高、結構穩定的鄉村醫生隊伍。20*年以來,我們在鄉村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上下了很大功夫。首先,以村(居)委會為單位核定村醫編制,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醫準入制度,所有鄉村醫生均通過公開考試擇優招錄。截止20*年11月底,全縣共有鄉村醫生875名,保證了每個村衛生所至少有2名村醫,農村配置村醫比例達到了千分之一點五。其次,通過加強鄉村醫生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了村級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目前,全縣90%以上的村醫參加了省教育廳和衛生廳舉辦的基層中專學歷教育和成人高等醫學教育,鄉村醫生的教育、使用、管理逐步走入正軌。三是逐步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h財政對村醫的補助從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了100元,在此基礎上,鄉鎮也制定了配套激勵措施,如騰越鎮實行“下保底250元,上不封頂”政策,明光鄉從鄉財政中每月增補100元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行,既提高了鄉村醫生的專業素質,又穩定了鄉村醫療隊伍,為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村衛生所建設成效顯著。針對全縣村衛生所基礎設施滯后的現狀,我們按照“對全面落實村衛生所建設用地,全力抓好村衛生所業務用房建設的鄉鎮優先;對每個村衛生所建設給予不低于2萬元補助的鄉鎮優先;對村衛生所鞏固發展認識和管理到位的鄉鎮優先”的原則,逐年加大了對村衛生所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20*年—20*年,實施村級衛生所建設135個,占全縣村衛生所總數的62%。20*年,中央財政安排建設項目20個,省財政安排62個,所有待建村衛生所即將完成達標建設。5年來,縣級以上投入村衛生所達標建設資金1741.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0萬元;省級財政資金854萬元;援建項目101萬元;地震恢復重建項目196萬元;市級配套49萬元;縣級配套441萬元,并為每個村衛生所配備了專用冷鏈冰箱。村衛生所的工作條件得到極大改善。20*年,省財政決定按每村7000元的標準為村衛生所配置基本醫療設備,預計2009年可兌現。
三是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絡的網底得到鞏固和夯實。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的推行,鞏固和夯實了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絡的網底,理順了鄉、村醫療機構關系,村衛生所的產權和性質得到進一步明晰,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現在,全縣217個村衛生所基本上實現了集中辦醫。鄉鎮更加重視衛生服務管理工作,強化了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所的管理職能,有效拓展了村衛生所的職能,全縣村級計劃免疫工作正在逐步加強,傳染病疫情得到了更好的監測和控制,項目病人跟蹤管理工作開展較好,婦幼保健等各項公共衛生工作落實更加到位,針對農村群眾的瘧疾、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戰役深入推進。同時,通過建立健全轉診制度,擴大了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范圍,發揮了鄉鎮衛生院的技術和設備優勢,解決了資源利用不足的問題,實現了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相互補充。
四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就醫環境明顯改善。20*年以來,通過實行村衛生所“三制、四有、七統一”為主要內容的規范化管理,村衛生所的服務質量顯著提高,醫療質量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大力開展非法行醫專項治理,實行藥品統一招標采購、統一配送,農村“亂辦醫”、“辦醫亂”的現象得到遏制,農村醫藥市場明顯凈化,農民用藥更加安全。通過明確規范村級收費標準,村級醫療機構亂收費行為得到根本性扭轉,切實減少了農民醫藥費用負擔,改善了醫患關系,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大為減少。
五是實現了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踐證明,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是順利實施新農合村級門診補償工作的重要條件和基本載體,反過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又加快了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的工作進程。20*年9月,我縣被列為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20*年1月正式啟動實施后,我們以“小病不出村”為目標,將新農合門診報銷比例向村級傾斜,引導參合農民就近就便就診,并逐步擴大村級用藥目錄,提高門診報銷比例,改變了村級衛生資源利用不足的問題,實現了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F在,全縣92%的參合農民門診患者已在村衛生所就診,年診療81.97萬人次。20*年以來,全縣村級新農合門診總費達5818.13萬元,累計撥付村衛生所門診補償費21*.95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農村衛生事業的反哺和帶動作用日趨明顯,極大的增強了村衛生所的生機與活力,一些跌入低谷的村衛生所正逐步走出生存困境。同時,通過新農合采取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措施,非法行醫得到有效遏制,消除了村醫以鋪為點、以家為點的變相行醫行為,進一步鞏固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我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尚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內涵,離一體化管理標準相距甚遠。大部分村衛生所“三制、四有、七統一”的規范化管理有待加強,有的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只管業務和人員,不管財務,導致部分村衛生所財務混亂,分解新農合處方、亂收費等套騙新農合資金的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二是工作基礎薄弱,服務能力與農民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差距還大。目前,部分村醫學習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不強,醫療技術水平不高,加之衛生所醫療設備陳舊老化,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三是重視不夠,投入不足。部分鄉鎮對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衛生所的發展;部分村衛生所只注重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導致公共衛生工作有所弱化。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全縣村衛生所的發展很不平衡,甚至存在流于形式、名存實亡的現象。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并切實加以解決。四是合管辦管理不到位,結構不合理,責任心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設施設備不足。
二、提高認識,真抓實干,加快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工作進程
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健康水平,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事關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拓創新,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力推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全面落實推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工作的責任。村級衛生所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的網底和基石,抓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對發展衛生事業意義深遠。實踐證明,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是滿足農民群眾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的迫切要求,是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有效措施,也是促進農村衛生工作發展的有效辦法,能有效增強應對和處置農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把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列入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責來抓,將其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統籌、村(居)委會參與、衛生院組織管理、村衛生所主動實施”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鄉鎮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構,抓好本轄區內的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全面加快村衛生所建設步伐,堅決取締非法行醫,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提升鄉村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鞏固農村衛生公共體系建設成果。鄉鎮衛生院要加強對村衛生所規范化建設和日常督導的力度,發現有違規行為,及時處理、上報。各村(居)委會要積極協助上級相關部門管理好本村的醫療市場,無償提供村衛生所建設用地,并協助做好村衛生所建設和管理工作??h級各職能部門要明確職責分工,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做到“研究工作抓規劃,部署工作抓責任,落實工作抓進度,檢查工作抓實效”??h衛生局要指導好全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認真開展定期業務指導,切實抓好依法審批和醫療市場秩序管理。衛生局、食藥監局、工商局等部門要加大對非法行醫和違法經營藥品行為的打擊力度,凈化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市場。工作中,各職能部門要相互協調配合,消除畏難情緒,一方面傾聽廣大農民群眾和村醫的訴求,另一方面大膽實踐,積極探索適合我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發展的新路子、好辦法,促進此項工作的穩步健康開展。
(二)準確把握工作內涵,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圍繞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內容,積極推行“三制、四有、七統一”管理。要抓好行政統一管理、業務統一安排、人員統一調配這個核心,增強政府抓衛生工作的能力,規范鄉村醫生執業行為,提高村衛生所整體醫療技術水平。要抓住財務統一收支這個關鍵,做到財務規范運行,增強醫療收費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降低農村醫療費用負擔,確保村衛生所長足發展。要抓住藥品統一管理、收費統一標準這個熱點,嚴格執行藥品統一集中招標采購、統一集中配送制度,嚴格質量管理和價格政策,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藥、安全藥、廉價藥。要加強日常監管,抓住農村醫藥市場整頓這個難點,規范、凈化農村醫療服務市場,提高廣大農民就醫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護村醫合法權益,為村衛生所的發展保駕護航。要加快推進村級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實行人員聘用制、浮動工資制,充分調動村醫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準確把握農村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突出公益性質,把履行好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的職責擺在首位。要按照衛生區域規劃的要求,堅持“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的原則,從嚴審批和控制鄉鎮個體診所數量,合理布局農村醫療機構,優化農村衛生資源。鄉鎮原則上不設立民營醫院。要加強鄉村衛生人才的培養,加大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力度,加強對鄉村衛生人員的學歷教育和業務培訓,提升鄉村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要持續發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保障作用,在完善管理制度、運行機制和創新管理上下功夫,在防范基金透支風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參合農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率,有效解決農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三)強化村級衛生服務硬件設施建設。要消除畏難情緒,克服“等、靠、要、怕”思想。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加強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各鄉鎮要積極做好業務用房不達標的村衛生所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落實好建設用地和配套經費。涉及“8.21”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項目,要嚴格資金管理,嚴格質量要求,確保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不斷提高鄉村醫療服務水平。要嚴格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縣村級衛生所建設與管理的意見》要求,規范鄉村衛生所的各項工作制度、人員職責和處方管理??h衛生局要積極鼓勵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縱向合作,促使縣級醫療機構的技術服務向鄉鎮延伸,鄉鎮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服務向村級延伸;要繼續加強鄉村醫生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的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依法執業意識,提高綜合素質,尤其是醫療技術水平;要加強村醫執業準入和退出機制管理,制定村衛生所及鄉村醫生的考核辦法,定期進行考核。促使所有村衛生所都具備開展常見病、多發病治療、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轉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初步處理的能力,讓農民不出村、不出鄉就能享受到較好的衛生服務。
(五)加強村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管理。縣衛生局、合管辦要認真執行村級定點醫療機構有效監管措施,加大對村衛生所的監督管理。要暢通農民投訴、舉報渠道,保障農民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對村衛生所擠占、貪污、挪用、截留、騙取、瞞報、套取新農合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查處,決不手軟。
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是中央、省、市重民本、惠民生、建和諧的重要舉措,是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現實需要,有利于鞏固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有利于農村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鄉村醫生業務素質提高;有利于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鞏固和發展;有利于規范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行為,維護農村醫藥市場秩序,保證農民看病和用藥安全。通過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進一步理順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的管理職能,明確兩者在農村衛生服務中的責、權、利關系,逐步建立起宏觀調控有力、微觀運行有序的新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鄉村衛生組織的服務功能,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努力推動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嚴格按照全縣村衛生室設置規劃要求,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設一所村衛生室,人口少的鄰近行政村可以聯合設置衛生室,人口較多的行政村可酌情在較大的偏遠自然村設置村衛生室預防接種室。縣衛生局對實行鄉村一體化的村衛生室重新審核《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統一機構名稱,統一制作機構標識牌、印章。村衛生室要求做到“三室一房”(診斷室、治療室、留觀室、藥房),使用面積不得少于60平方米。
(二)實施一體化管理。鄉鎮衛生院要根據醫療衛生工作的規范要求,加強對所轄村衛生室的管理,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工作目標管理,狠抓財務、藥品統一管理核心關鍵,使鄉村一體化工作落到實處。
1、統一行政管理??h鄉村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全縣鄉村一體化工作。鄉鎮鄉村一體化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轄區鄉村一體化方案的組織實施和管理,與村衛生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對村衛生室實行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標準建設、統一管理、統一藥品及材料集中采購供應、統一考核;協助縣衛生局進行監督管理,制止和取締非法行醫行為,嚴厲打擊非法醫療機構。
2、統一業務管理。村衛生室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由鄉鎮衛生院統一安排,實行目標管理,統一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業務技術操作規程。規章制度由鄉鎮衛生院統一制定,實行統一的監督管理,統一門診登記、醫療文書,做到“八有一上墻”即:看病有登記;用藥有處方;收費有憑據;收支有賬證;工作有制度;崗位有職責;疫情有報告;業務有考核;主要工作制度、崗位職責、防保數據、圖表、服務價格公示等上墻。
3、統一財務管理。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統一會計科目、統一賬號,設立總賬與分賬,村衛生室同時設立賬簿。村衛生室收費要嚴格執行國家物價政策,實行相對統一的收費項目和標準,診療收入必須統一使用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收費專用票據。鄉鎮衛生院對各個村衛生室的財產、物資要進行登記造冊,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藥品調撥、業務收支賬冊。各村衛生室實行獨立核算,所有財務收支必須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
4、統一藥品管理。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藥品,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實行全省統一網上招標采購,藥品由配送中心配送到鄉鎮衛生院,各村衛生室到衛生院領取,實行鄉鎮、村級醫療機構藥品按統一價格銷售。鄉鎮衛生院根據各村衛生室用藥計劃負責藥品的調撥,做好藥品的進出庫管理(衛生院要建立健全藥品進庫單和出庫單),保證醫療用藥需要。對于不認真執行價格規定私自加價的,一經發現,由縣衛生局報物價管理部門按相關法規進行處罰;鄉村醫生不得私自進購藥品,一經發現,由縣衛生局報藥監、工商等部門按相關法規嚴肅查處,同時取消其鄉村醫生聘用資格。
5、村衛生室法律和財務責任。村衛生室實行法律責任獨立,村衛生室的人員在開展診療及其他活動時,產生的風險和責任由村衛生室及相關人員承擔。村衛生室實行財務核算獨立,村衛生室的業務開展實行財務獨立核實,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
三、時間安排
(一)第一階段
1、各鄉鎮成立鄉村一體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鄉鎮政府分管領導擔任主任,明確2名以上專兼職人員負責本轄區內的日常工作管理。
2、各鄉鎮按照“四統一、兩獨立”(行政、業務、財務、藥品統一管理和法律責任、財務核算獨立)的要求,完成本轄區內鄉村一體化工作,并認真組織實施。
3、村衛生室要確保內外衛生清潔,室內辦公設備、藥品、醫療器械統一擺放,村醫生著裝整潔,配戴上崗證,按甲級村衛生室設置標準完成醫療器械配置。
4、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及鄉村醫生對鄉村一體化工作的考核和獎懲制度,層層簽訂責任書。
(二)第二階段
1、試點鄉鎮組織實施鄉村一體化“四統一”和“兩獨立”管理,對各種資料整理歸檔,確保資料整齊、統一有序。
2、試點鄉鎮衛生院根據工作情況,查漏補缺,分析統計各類報表,進一步完善鄉村一體化各項工作。
(三)第三階段
縣鄉村一體化辦公室組織人員進行評估驗收,對未完成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按照簽訂責任書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h上成立以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衛生、財政部門負責人任副組長,發改、人事、監察、審計、藥監部門負責人及各鄉鎮政府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縣衛生局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鄉村一體化工作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督導檢查、考核驗收等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配合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