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產品經濟社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經濟社會轉型;互動分析
一、經濟社會轉型的涵義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轉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社會的轉型不僅體現在經濟體制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治體制改革和法律體制改革上,還表現在構建和諧社會、鍛造與強化公民認同、國家認同、世界公民意識等方面。當前收入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逐漸拉大,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事業滯后,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還有資源能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的集中出現和解決,必然觸及經濟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的方方面面。至此,經濟社會轉型也需不斷向前推進。
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及展望
對貨幣國際化的定義,學術界至今各執一詞。如果參照 Hartmann(1998)對此的解釋,人民幣國際化就意味著人民幣被除中國之外的國家或地區的個人或機構接受并用作交換媒介、記賬單位和價值儲藏手段。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在亞洲貨幣中,人民幣所具有的優越條件還是足以使人對其國際化的前景充滿信心。其中,我國政治穩定,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不斷擴大。除此之外,我國經濟持續增長,2010年經濟規模已成為全球第二,金融市場不斷開放和完善。
三、人民幣國際化對經濟社會轉型的影響
(一)人民幣國際化將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要發達的資本市場。人民幣國際化之后,各種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商品充斥市場,非居民將擁有更多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利率也將市場化。而資本市場在不斷交易中和政府的放開中繼續發展。擁有了發達的資本市場,刺激了直接融資的發展,國內各種資金通過虛擬市場紛紛投向效應高的實體企業,促進了市場的優勝劣汰。同時,中小企業籌措資金的路徑擴大,不再存在籌資難的問題,有助于整個民族企業的戰略發展,有效改進國內的經濟發展經濟結構,推動國家的經濟社會轉型。
(二)人民幣國際化倒逼經濟結構轉型
因為經濟不轉型、出口的問題不解決,仍然是處于低產業化。而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和訊財經原創)匯率將面臨更大的彈性。當前中國人民幣匯率低估,如果人民幣國際化,匯率隨市場而變化。一些出口企業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無利潤可圖的情況下,被迫選擇加大產品開發力量,投入相應的科研,注重知識產權的構建。此外,中國需要通過匯率的改變,向世界發出信號,中國的出口產品不再依靠勞動力的低價和資源的粗放型開發,而是產品里所包含的技術成分。如此的話,經濟發展方式有可能從粗放型轉為簡約型。
(三)人民幣國際化后有利于國內的企業實行走出去戰略
當前,我國的一些企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尷尬局面,但從某一程度來說,這種企業的核心技術在世界占據了遙遙領先的地位。如果這樣停滯不前的話,是一種資源和效率的浪費。而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企業對外投資,收購和兼并國外的一些公司企業,在世界各地開發新市場,提高資金和技術的使用效率,形成開放性經濟體。
四、經濟社會轉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促進
(一)經濟社會轉型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發達的金融市場
貨幣的國際化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該貨幣發行國是否存在資本控制,是否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金融市場。經濟社會轉型中不僅有經濟結構的發展,隨之產生的還有金融體制的轉型。隨著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國將擁有發達的金融市場。歷史經驗表明,發達的金融市場是一種貨幣成為國際載體貨幣的關鍵因素。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并沒有終結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原因之一是,相比歐洲和日本,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和最廣泛的金融市場。
(二)經濟社會轉型能促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兌換
經濟社會轉型的目標是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和高速增長,構建多樣性、合理性的經濟結構、財政收支和國際收支平衡。微觀層面上來說,經濟社會轉型希望國內經濟有一個良好的產業基礎,擁有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和研發能力的獨立自主、產權明晰、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核心競爭力的現代企業。而擁有了這些,資本市場的開放,才不會對國內企業產生巨大的沖擊和風險。也只有擁有這些,才不會有大規模的資本流入流出,保證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平穩運行。
(三)經濟社會轉型通過適當的渠道對外提供人民幣
經濟社會轉型的最終目的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只有經濟不斷持向前增長,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才能使人民幣的流通范圍不斷擴大,更多人選擇人民幣為貿易計價貨幣。較大的經濟體往往為其貨幣提供了較大的經濟基礎,因此很容易使其貨幣的使用產生規模利益;較大的經濟體也容易避免外界對本國經濟的影響和沖擊,且更有可能為貿易投資者提供安全的庇護所。從歷史上看,也往往經濟規模龐大的國家,其貨幣才更有可能成為國際貨幣。一國經濟規模過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使得各國貿易商沒有廣闊、便捷的途徑獲取其貨幣。另外,其貨幣規模也不足以支撐起整個世界貿易的貨幣用量。所以經濟社會的轉型有助于人民幣擴大流通范圍,為人民幣國際化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經濟社會轉型必然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向服務業、制造業并重的結構調整,以出口低端產品的結構向出口高附加值產品調整,經濟增長模式就此擺脫投資和貿易驅動。在確立了以消費驅動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的條件下,平衡國際收支就不會流于空談。而在我國資本市場尚未開放的條件下,以進口作為對外提供資金的主渠道更有價值。因為鼓勵進口原材料和低端產品,削減貿易順差,實現國際收支大體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國的人口優勢和市場優勢,更好地保護我國脆弱的生態環境,實現科學發展觀。
參考文獻:
關鍵詞質監事業;“十二五”規劃;編制
2010年是質監事業“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總結過去5年來取得的成效和經驗,找準“十一五”規劃執行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科學分析,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和方法,對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質監事業“十二五”規劃,推進質監事業大發展、快發展至關重要。
在編制和實施質監事業“十二五”規劃當中,各級質監部門應當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經濟社會“十二五”發展規劃為母本,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立足點,促進職能轉變與融合,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強化部門在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地位和作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尋求自我發展。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經為部分發達省市質監部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所驗證。
一、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立足點,促進職能轉變與融合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質監事業實現自身發展的前提。由于歷史的原因,各級質監部門尤其是市縣級質監部門,自我發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為當地產業發展排憂解難,有的甚至給政府和企業“添亂”,成為“不受歡迎部門”,難以得到地方黨委、政府以及企業的支持。因此,在編制質監事業“十二五”規劃時,必須轉變理念,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工作的立足點,做經濟社會建設的參與者,將企業、產業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將該系統管理職責和服務職能融入到地方黨委、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的大背景當中,將該系統的能力建設,融入到地方質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當中,將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實現自身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否則,質監事業的發展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質監事業的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保障。質監部門的特點,是以技術作為管理與服務的基本手段,工作內容是以質量為中心,計量、標準為基礎,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為重點,服務管理對象涉及經濟社會各個方面。
經濟社會發展秩序需要質監。從古到今,社會發展最基礎的內容之一就是計量與標準,這是建立經濟社會發展秩序的前提,從先人的“結繩記事”到現代的網絡信息手段,從原始的“自給自足”經濟到現代“全球化”經濟,計量與標準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秩序的基礎,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的今天,沒有計量與標準的技術支撐,經濟社會將無法立足。
和諧社會建設需要質監。和諧社會建設,其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安全又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質監工作的重點,就是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民以食為天,生以安為先”,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叭矍璋贰笔录⑺廴臼录?、生產安全事件等一系列嚴重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不斷向人們昭示質監工作的重要性。
產業發展需要質監。產業的依托是企業,而企業又是質監工作的重要對象。無論任何企業,大到基礎建設、生產運行,小到標準采用、質量檢驗、工藝控制,無不滲透著質監工作的內容,質監在生產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從近年來質監工作的管理內容和成效來看,“生產許可證”管理幫助企業改善了生產條件和檢驗條件,完善了生產工藝,為保證產品質量奠定了基礎;“認證認可”工作幫助企業規范了管理行為,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發展的能力;“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幫助企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質量分析”工作幫助企業提高了質量控制能力,使企業學會了運用質量分析的方法,及時解決生產當中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和漏洞,為產品質量的穩定提供保障??梢哉f,質監事業是產業發展的領航者、護航者、推進者,所以編制質監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既要強化“大質量”、“兩個安全”,又要重視計量和標準的基礎作用,細化規劃內容,將各項工作做實,促進質監事業平穩均衡發展。
二、以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為突破點,促進機體活力提高
當前,由于全國各地管理體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異,使得各地區質監系統管理體制、機制也存在著很大差異。由于黑龍江省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依然停留在計劃經濟階段,致使其在運行上存在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發展。一是分配機制單一,激勵機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鍋飯現象嚴重。二是人才引進機制落后,具有真正技術能力的人員不多,奇缺專業領軍人才。三是人員任用機制不合理,非專業人員管理技術崗位的現象比較普遍。
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在規劃的編制和執行當中,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創新,擺脫現行事業單位管理體制,鼓勵事業單位公司化,實現系統內部、內部與外部的有機聯合,形成技術集團,為新機制的建立與運行提供必須的條件保障。二是建立靈活的分配機制和鼓勵機制,調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崗,真正激發“能人”的積極性,促進用人機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員競聘機制,營造良好的用人風氣和導向,突出專業引領作用,達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統內人才培養體系,開辦專業培訓機構,有計劃、有組織的對系統內的行政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管理人員等進行規范化培訓,使人才培養常規化,形成該系統完整合理的人才構架。
三、以能力提升為切入點,促進服務水平的提高
質監系統的優勢在于依托技術手段支撐實現管理與服務職能,其能力主要體現在綜合技術能力方面。綜合技術能力,包括檢驗檢測能力、產品質量分析能力、技術咨詢服務能力、產品研發和工藝指導能力以及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須以堅實的實驗室基礎設施、優秀的技術人員隊伍、先進的檢驗檢測手段和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為支撐。
一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檢驗檢測項目,將各級質監技術機構建設成為政府、企業以及廣大民眾可以信賴的技術平臺,為政府監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為企業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為民眾生活提供優良的技術服務。二是以大項目建設為載體,大幅度提高質監部門綜合技術能力。要按照國家局、省局的規劃和布局,緊密結合地方產業特點,全面爭取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測中心等大項目落戶到市、縣,采取自我建設與強強聯合相結合等方式,整合社會資源,促進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強化移動實驗室建設,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移動實驗室是固定實驗室的有效補充與延伸,它具有機動靈活、反應迅速、應急能力強、試驗速度快、結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點,可根據試驗結果,快速給出應急解決方案,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按不同級別合理調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形成質監系統國家、省、市(縣)3級移動實驗室體系,并加快移動實驗室體系建設規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動實驗室應用的新領域,使移動實驗室建設與應用步入正軌,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探索質監系統技術機構4級框架結構
由于歷史的原因,從國家級質監技術機構到縣區級質監技術機構,業務分工不盡合理和明確,檢驗檢測業務大同小異,不但造成上級機構忙于一般的檢驗檢測工作,疏于集中高級專業人員研究深層次問題,而且造成系統內上下級技術機構之間配合不當,下級機構業務空間狹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應當由國家局統一界定不同級別技術機構的業務范圍,合理分配業務內容,充分體現出不同級別技術機構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將質監系統技術機構分為國家、省、市、縣4級,明確職責分工和業務范圍,各司其職,避免和減少業務重疊和沖突。二是結合實際,分級設計業務內容,國家級技術機構主要負責統籌全國質監系統技術機構的布局、制訂技術規范、組織高精尖人才培養、組織高精尖檢驗檢測設備設施的開發與研制、組織國家級中心建設、組織全國性的產品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對等重點工作;省級技術機構主要負責制訂地方性技術規范、組織一般性檢驗檢測人員的培養、組織對市、縣級技術機構建設的指導、開展重點產品的監督檢查、組織區域性突發事件的應對等區域性工作;市、縣級技術機構主要負責常規性的檢驗檢測工作,配合上級機構開展人員受訓、監督檢查、突發事件應對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強上下級之間、橫向之間的分工協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體現整體合力。
五、參考文獻
[1]葉炎.高舉三大服務大旗推動質監事業發展[J].徽州社會科學,2008(8):9-11.
[2]龔治國.淺析“三大服務”與質監事業發展的關系[J].中國發展技術監督,2009(2):62-63.
[3]劉華貴,馮魁.用心督查督辦服務福州質監事業發展[J].福建質量技術監督,2009(4):40-41.
[4]陳玄韜,邱春玲.深化“三級聯創”活動推進質監事業發展[J].福建質量技術監督,2009(2):33-35.
[5]尹集民.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推進質監事業發展[J].城市技術監督,2001(4):12.
一、我國技術創新現狀及問題
(一)我國技術創新的現狀技術創新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理論上社會主義制度應該由更大的優勢促進技術創新,但是建國后,我國工業基礎薄弱,政府依賴生產大量產品改變國家落后狀態,技術創新意識薄弱。改革開放后,為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政府加大技術創新研發資金投入,2013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11846.6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2.08%,技術創新研發經費投入比2006年的3000億元增長295%,使我國技術創新研發能力進一步增強,研發資金投入比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政府加大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重用。技術創新需要大量高素質的研發人員,我國技術創新研發人員總量從2002年的103萬人發展到2011年的288萬人,年均增長12%,2014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近38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儲備大量各種科技人才,為技術創新奠定人才基礎。我國技術創新取得可喜成績。在科技人員努力下,我國重大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涌現了載人航天工程、大型燃氣輪機、超級雜交水稻、超級大規模集成電路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和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制造業整體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技術的差距。
(二)存在問題我國技術創新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政府依靠鋪攤子、招商引資、片面追求GDP增長模式發展經濟;企業技術創新整體水平低下,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以上,多數工業產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市場換技術發展經濟的設計沒有成功,社會經濟沿著“技術引進—產品—GDP增長”的模式發展,面臨的“天花板”越來越多,始終沒有擺脫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怪圈。
(三)問題的主要原因1.政府推動技術創新缺乏有效措施,技術創新的效果不理想。2.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學研協同技術創新結合不夠緊密。3.技術創新以論文為導向,論文成為技術創新的衡量指標,技術創新與產品和市場相脫節。
二、政府在技術創新中的思路及對策
(一)政府在技術創新中的思路自熊彼特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已經揭示了技術創新與制度變化的密切聯系,世界強國經濟技術的發展過程也表明,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技術創新的成敗并非在于本身的研發能力,它與政府制度、組織方式、經濟社會等有著密切的相關性。經濟社會發展依靠市場需求的拉力和技術創新的推力,但是在“市場失靈”和技術創新推力疲軟時,需要政府制度的干預確保市場需求拉力和技術創新推力的有效性和獲利性,所以在市場需求拉力和技術創新推力的同時,經濟社會發展在空間上要依靠政府制度的拽力。拽力是一個向上的力,是政府通過制度創新確定技術創新的組織模式、產業重點、運行機制等,以提高技術創新推力的效率,使市場需求拉力、技術創新推力和政府制度拽力三力融合一體,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政府制度拽力對技術創新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通過制度創新明確技術創新重點領域、資源配置、組織模式和發展目標,加強政府對技術創新的引領、監管、服務和激勵,為技術創新提供一個良好制度環境和穩定運行機制,確保技術創新活動高效、有序的開展,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沿著“技術創新—產品—富強”的模式可持續發展。
(二)政府在技術創新中的對策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政府制度的拽力就是對技術創新的引領、監管、服務和激勵。
1.引領:技術創新的根本一是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引領。黨的十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备母镩_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依靠政府制度的引領。20多年前政府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政策,國家集中人力、財力和物力,解決交通能源制約國民經濟發展問題,使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迅猛,促進商品流通和對外開放。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從富裕國家轉變為富強國家,要富強,靠創新。現階段,我國必須依靠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技術創新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同志指出:“技術和糧食一樣,靠別人靠不住,要端起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加強技術創新,加快信息化、工業化融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由富裕走向富強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只有政府加強技術創新的引領,國家才能實現繁榮富強。二是技術創新組織模式的引領。依靠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有組織體系做保障,黨的十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在推動國家技術進步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根據區域經濟布局和發展,確定企業技術創新的主攻方向、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資金投入,建立企業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協同創新機制,產學研相結合盡快打破技術瓶頸,提高工業產品核心部件國有化的數量和質量,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使技術創新成果在市場上推廣和應用,提高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率。
2.監管:技術創新的關鍵一是技術創新研發資金監管。技術創新需要大量資金,2013年政府對技術創新研發投入資金1.2萬億,研發經費占GDP的2.08%,其中財政科研經費5000億元,具世界前列。但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技術創新產出只占投入的10%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政府必須加強技術創新研發經費監管,解決研發資金不足、資金浪費、資金流失,資金使用不規范,資源設備閑置,權力尋租等綜合性問題,把技術創新研發資金用在刀刃上,對關鍵及核心技術創新的資金要給予保障,突破技術瓶頸,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二是加強技術創新市場監管。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以來,技術創新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需要政府給予政策、稅收和資金的扶持,但是技術創新不僅需要政府的引領,更需要政府的監管。我國有6000多個高新技術園區(開發區),享有國家各種優惠政策,高新園區有些企業是國外技術推廣應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擴大出口,與突破性技術創新有區別。所以政府要區分各種類型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與技術推廣應該享有不同的優惠政策,政府應根據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果、貢獻時間等給予不同的政策扶持和優惠獎勵。三是對技術創新成果的監管。技術創新成果考核不能單純以作為驗收標準,技術創新成果考核重點是產品。雖然論文能夠學術研究、活躍思維、培養創新精神,但技術創新以研發制造為基礎,以產品為導向,依靠知識創造開展技術創新,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成商品,能夠在市場上“賺到錢”,政府要以產品為導向加強技術創新成果的監管,重點抓技術創新產品的研發制造,增強技術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聯度。
3.服務:技術創新的基礎一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建立服務型政府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政府作為國家的代表,一方面,給企業提供一個良好制度環境和穩定運行機制,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向社會提供良好的創新基礎設施,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政府通過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確定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產權等政策,確保技術創新人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想象力和科技才能。二是建立以知識產權為主體的法律和技術創新規則,嚴格有效的保護知識產權,在知識產權法的基礎上明確技術創新人員的股份股權利益,確保企業技術創新的利益受到保護,防止和杜絕技術創新過程中出現各種侵權行為和“搭便車”現象,促進技術創新有序的、健康地發展。三是建立技術創新服務體系。政府投入資金建設公共、公益性研發平臺、創新平臺、測試平臺、檢測平臺和維修平臺,強化技術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提高公共平臺利用率,解決技術創新資源分散、封閉和項目開發重復等問題。對財政資金資助的技術創新項目依法向社會公開技術創新資金投入、使用和成果情況,根據產學研協同技術創新的成果業績、貢獻時間提供不同的服務,對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實行“前補貼、前支持”的服務,對技術應用型或創新能力弱的企業實行“后補貼、后支持”的服務。
(一)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
生態位理論認為,個體為適應環境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是個體與環境的信息和資源的交換情況;二是個體自身應對環境因子的決策能力。個體在構建生態位過程中,能夠實現與環境之間的協同“進化”,并打上環境的“烙印”。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是特定區位環境中(通常指行政區域)的職業教育與當地的經濟社會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占據的位置,反映了區域經濟社會對本地職業教育產生的“利基(niche)”現象,體現了職業教育在該地區的發展狀況。具體來說,職業教育通過自身要素來影響區域發展的技術、人力資源、社會文化、資金和政策流向,從而提高發展能力,拓展發展空間,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最終達到生態位構建的目的。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是一種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自我調節方式,不僅強調職業教育與區域環境的協同作用,還揭示了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反饋作用。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能夠從環境、資源、能力等三個維度分析和解釋系統內部以及系統之間相關聯的特定的時間位置、空間位置和功能地位,并檢驗區域經濟社會的“系統設計”能力,還可以用來檢驗職業教育體系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融合程度,體現了職業教育在區域空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區域社會整體能力提升承擔的作用。按照雙軌跡演化觀點,任何主體在環境作用下的生態位構建過程中會導致進化慣量與動量的變化。同樣,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發展的慣性,這種慣性通常為職業教育對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中最適宜生態位的貼近程度。職業教育生態位適宜度越高,說明職業教育體系越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反之,則不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與之相對的進化動量反映了職教主體偏離社會需求的程度,教育進化動量越大,其偏離社會需求程度越大,其趨適性也就越大。雙軌跡演化模型的觀點不僅反映了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與空間環境的協調演化規律,還反映了職業教育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程度。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廣泛存在于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往往表現在職業院校發展狀況、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布局和是否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等方面。
(二)職業教育的空間選擇
職業教育的空間選擇就是建立與當地的經濟總量、產業結構、人口數量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布局和層級,并確定自身在區域經濟社會中的地位。我國區域經濟通常以地市級行政區劃為單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板塊機構。由于投資主體的關系,職業院校通常由地級市及以下行政機構主辦,并承擔著為服務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所以在空間選擇上也以行政區劃為單位。通常,職業教育的空間選擇主要與區域經濟總量、產業結構、產業類型、人口總量等有關,并影響到職業院校的內部辦學活動。區域經濟總量的高低直接與職業院校的投入有關,地方經濟總量越大,地方財政也就越充沛,職業教育經費自然投入也相對較高,能夠改善辦學條件。產業結構與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教育層級有關。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只有與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相似,才能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區域經濟社會才能為職業教育提供豐富的辦學資源。此外,產業結構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產業鏈的層級與職業教育的層級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區域經濟社會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時,職業教育也多半是圍繞勞動密集型產業設置中等職業教育層級;當區域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占多數時,職業教育也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培養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這種職業教育結構往往能夠通過區域經濟社會的反饋效應獲得產品市場在勞動力市場的信息,從而指導自身發展。人口總量則與職業院校的布局、密度、規模有關。一般來說,區域人口總量越多,學齡人口也就越多,在職教與普教比例相當的條件下,職業教育的學生數也就越多,從而對職業院校的規模、布局和密度產生影響。
二、職業教育空間選擇過程中的生態位構建現象
職業教育空間選擇的過程是職業教育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的特點,發展出合適的層次、類型和結構并相互協調發展的過程。在職業教育選擇區域環境后,早期的區域經濟社會為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投入設備、資金、政策、產業、技術和人才等職業教育要素;當區域環境改善后,職業教育將由補償發展變為自主發展,如主動吸引企業合作,吸引政府、企業的設備、資金、政策投入職教體系,職業教育以產業增值、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產出回饋區域經濟社會,形成一種良性反饋,實現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并在區域經濟社會中建立起穩定的職業教育生態位。從職業教育的空間選擇與生態位構建過程中可以看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工業化水平以及政府治理結構都決定著職業教育空間選擇和生態位構建,而職業教育也能夠影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效果。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具有適應性。職業教育對區域環境提供的設備、資金、技術、人才以及政策甚至區域文化等具有適應性,并反映到辦學體制、發展決策上。二是職業教育具有區域反饋性。以職業院校為例,當其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能夠持續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時,它們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且這種促進作用能夠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辦學活動中。三是職業教育對生態位具有繼承性。職業教育能夠在當地現有的教育水平、產業結構和工業化進程的基礎上進行發展,能夠對其生態位的上下游傳遞資源和信息,并施加自身影響,從而完成生態位的“穩定性”。因此,這是一種功能屬性的繼承,非知識與實物的繼承。
三、生態位構建對職業教育產業空間選擇的影響
(一)生態位構建增強了職業教育空間選擇效應
職業教育受到區位空間的多重選擇作用。區位空間通過產業、技術、人力資源、資金、設備和制度等環境因子,使職業教育在規模、組織形式、專業設置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區位特點。因此,以生態位構建為基礎的職業教育空間選擇,可以認為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一方面,區域經濟社會提供生源、經費投入、產業基礎和政策環境,為職業教育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承載空間,實現職業教育的正向選擇;另一方面,匹配的職業教育能夠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技術人才。正是這種區位空間下的雙向選擇作用,使職業教育具有獨特性,基于區域經濟社會特點,又使職業教育具備了多樣性,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實現了最適宜區位空間的選擇。職業教育不同區位空間的進化慣量與動量間的差異,正是其生態位構建上特殊規律的一種定量表征。職業教育在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環境中盡管受到多重因子的作用,但其具有相同的生態位動力機制:進化動量和進化慣量的相互作用使區域空間內的職業教育個體達到動態平衡。這種動態性說明了職業教育主體對空間環境的選擇在不同尺度上存在不同的“能級”,這種“能級”有可能隨著空間尺度的變化而變化,讓職教個體最終產生不同的生態位,形成不同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所以,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可以通過空間中的多因素“巧妙妥協”達到平衡狀態和多樣化的生態演化結果,從而維持強有力的發展張力。
(二)區域經濟社會屬性決定了職業教育的類型
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多極化的發展態勢,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和中西部地區分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職業教育。這些地區具有一個共同特點:高度的產業關聯性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環境“土壤”,具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成本優勢、辦學差異化優勢和技術創新優勢等。但這些地理空間內部的不同區域經濟文化發展同樣具有異質性,經濟類型、政策機制和區域文化的這種差異性使得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的動力機制、發展路徑也往往表現得不一樣。設備、資金、技術、人才屬于職業教育的內在需求,而產業類型、地方政策和區域文化則屬于職業教育的外部環境。外部環境變量影響著地方職業教育體系內部設備、資金、技術等內部變量的類型,如外向型經濟區域的技術、人才等往往國際化,其傳導到職業教育內部的變量也不同于內向型經濟的區域。從生態位構建的要求來看,職業教育生態位的建立往往與外部發展環境的變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這些外部變量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的屬性,而屬性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職業教育生態位的構建。不難看出,職業教育發展類型并不以地理空間為劃分依據,而是體現了強烈的地區經濟文化屬性。當產業經濟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時,職業教育在進化動量與慣量的雙重作用下,生態位也受到深刻影響。因此,按照區域經濟社會屬性在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中的中心作用,可以將職業教育的空間選擇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適應型職業教育。具有本地屬性的區位空間,強調地方性和社會文化在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中的中心作用。選擇這類空間的職業教育具有較低的進化慣量和較高的進化動量。這些地區的資源環境要素產生的逆向選擇,使職業教育從內涵到外延都需要進一步調整,直到適應區位資源的承載力為止。這種職業教育表現為外源性職業教育。第二類是發展型職業教育。具有產業屬性的區位空間,強調全球化與產業技術在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中的支配作用。選擇這類空間的職業教育具有較高的進化慣量和較低的進化動量。這類職業教育需通過擴大自身規模達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是一種內源性職業教育。第三類是行政主導型職業教育。具有政策屬性的區位空間,強調政策與政府調控在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中的主導作用。這類職業教育進化動量和進化慣量介于前述兩種類型之間。但這類職業教育同時受到外部資源環境和內部自身規模的雙重壓力,是一種多源性職業教育。
(三)生態位構建為職業教育提供不同演化模式
根據上述空間選擇類型,按照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的結果,可將區域職業教育發展類型分為區域輸出、區域融合和跨國輸出三種形式,分別對應適應型職業教育、行政主導型職業教育和發展型職業教育。適應型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力資源在滿足本地區需求外,部分輸出到其他產業發展空間;行政主導型職業教育的產出能夠被本區域吸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部分;發展型職業教育發展為跨國輸出型,這種輸出不表現為人才的輸出,而是將技術知識通過產品的方式來實現全球化的流通。從職業教育空間選擇的類型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同空間的職業教育生態位構建機制雖然相同,但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生態位動態演化路徑:一種是以注重物質———“人”為目標的職業教育主體,大多選擇地方性的區位空間,強調物化的人在空間生態位構建中的作用;另一種是以技術創新為目標的職業教育主體,大多選擇具有新的生產技術和外向型產業體系的區位空間,強調虛化的知識技能在空間生態位構建中的作用。生態位構建具有不同演化路徑的原因,在于職業教育對不同尺度空間的環境因子選擇差異。這說明職業教育的選擇可隨空間尺度的變化而改變,不同尺度上的生態演化路徑可以產生不同的發展模式,實現職業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四、結語
關鍵詞:成本核算;知識經濟;資本;費用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建立在知識、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作為一種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新的經濟形態,對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從而對企業的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核算等提出嚴峻的挑戰。
一、知識經濟對傳統成本核算的影響
知識經濟的到來改變了現行成本核算的環境,主要表現在:
第一,成本核算的內容進一步拓寬。既然知識資源已成為生產要素的主要因素,那么知識資源的消耗理將成為產品成本的構成部分,而現行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將無形資產的價值攤入管理費用,沒有計入產品成本,顯然不符合知識經濟下成本的內涵。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創造發明知識、掌握和使用知識的人力資源的價值,是生產價值很高的知識產品的基本生產要素。因此,智力資產的確認、計量及其效益的分配,也應作為成本核算的內容。
第二,成本核算方法和模式發生變化。在知識經濟社會,制造費用內容和金額占總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果仍然按照各產品的生產工時或生產工人工資比例進行分配,會使工藝程序復雜、產量不高的成本偏低,造成產品成本資料的嚴重失真。此外,成本核算計量模式應當改變。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但在歷史成本計量的財務報表中不能完全體現,必然要求改變這種落后的會計計量模式。
第三,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工業經濟社會中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即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消耗。產品成本構成中直接材料消耗一般占65%,直接人工消耗一般占20%,制造費用的消耗一般占15%。知識經濟社會中生產的三大要素將變為四大要素,知識將成為生產要素的重要構成部分。企業之間競爭的成敗關鍵因素已不再是資本資源,而主要是知識資源。與此相對應,企業資產的主體已不再是有形資產,而主要是知識資產,即無形資產。因而企業必須適應新的生產要素的消耗和企業資產結構的變化,改進成本的計算。
二、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確認股權資本成本,以“經濟利潤”反映企業經營業績。企業占用資金一般有兩個來源,即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資本是企業一切資源的起點,使用資本必然要有成本,但工業經濟時代只確認債務資本的成本,即債務利息,而不確認股權資本的成本,即股東所要求的投資回報(股利、股利增值)。我們不僅要對債務資本成本,而且要對股權資本成本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這樣可使企業的利息支出不再作為一項費用處理,而作為企業的成本,從而正確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雖然股權資本成本受企業經營狀況、股利政策、股票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但股權資本成本的確認,應該說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大發展趨勢。
第二,改進對無形資產的核算。知識經濟社會中無形資產的內容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這些無形資產己成為企業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因而必須改進現行的無形資產核算。一是正確計量各種無形資產,提供完整的核算資料。企業的無形資產一般有外購、自制和接受投資三種。二是將無形資產的價值攤人產品成本。知識經濟社會中,有形資產的地位急劇下降,產品成本中知識資源磨損價值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計算產品成本時,應計算四大生產要素的消耗特別是知識資源要素的消耗。三是適當調整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知識資源一方面具有可重復使用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其更新換代的速度比較快,因而應適應其更新的速度調整其攤銷的期間和方法,可以像當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那樣采用快速攤銷的辦法,也可以適當縮短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這樣,既能準確地核算無形資產,又能準確地進行知識產品成本的計算。
第三,引入作業成本計算方法。進行作業成本計算方法必須解決以下問題:一是作業的劃分。一方面要樹立企業觀,即把企業看作是最終滿足顧客要求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看成是一個由內到外的作業鏈;另一方面把企業看作是直接作業與間接作業的集合體。二是準確記錄各作業中心的資源消耗??梢栽O置各作業資源耗費明細賬,各項生產資源耗費是按其各受益對象分別計入各作業中心,從而計算出各作業中心的作業成本。三是按照各產品所耗作業的類別和數量將各作業中心的作業成本分配計入各最終產品,從而計算出各最終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四是進行作業分析,降低產品成本。對于不增值作業應盡可能清除,對于增值作業也應盡可能降低其資源的消耗,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產品成本。
第四,節約時間成本,樹立時間價值觀。在知識經濟新時代,產品具有較高科技含量,且更新換代速度快,市場替代加速,高性能、高質量商品層出不窮。特別是信息、現代通訊和網絡技術的高度發達,市場與貿易的電子化,企業生產與決策管理的網絡化,使知識瞬時傳播變為現實,企業再也不能僅局限于價格、質量和服務的競爭,更重要的是盡快使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使之迅速產業化,盡快了解市場需求之間的競爭,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快速作出反映。這一切都不能離開節約時間和降低時間成本。因此,企業要對時間成本進行計量、記錄、控制和管理。充分認識節約時間成本在知識經濟新時代的重要性,樹立時間價值觀,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結束語
當然,我們在努力做好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成本核算創新工作的同時,亦不可忽略繼續借鑒西方成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特別是適合我國多數企業實際情況的標準成本、責任成本、目標成本、質量成本、倒推成本、成本企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及戰略成本等,結合我國國情創造性地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綜合運輸;經濟社會;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15
2010年中國綜合運輸系統初步形成,在全面快速發展的同時,伴隨著運輸資源嚴重短缺和技術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國外學者主要針對已完善的綜合運輸體系的運輸組織展開研究,國內學者的研究多在于運輸方式協同、綜合運輸體系的布局規劃和日常管理等,均未將重點放在系統評判綜合運輸發展的社會經濟需求,較少涉及社會經濟發展與綜合運輸的相互關系,忽視了中國綜合運輸發展過程中的經濟規律以及經濟發展周期對交通運輸的影響。本文從經濟角度考量綜合運輸體系并探究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為推動中國綜合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提供理論基礎與方法。
1綜合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綜合運輸發展是帶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促進社會化大生產。運力的不斷突破,帶動社會分工、企業規模、生產社會化程度隨之進步,國內國際貿易及要素流動日益順暢,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2)為生產效益最大化創造條件。綜合運輸體系憑借多元化的運輸方式和現代化的運輸管理,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效率最大化。(3)對產業布局產生影響。經濟產業發展主要依托綜合交通運輸網,運輸通道軸線成為產業集聚與擴散的基礎。同時,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所產生的作用存在前向、后向的產業聯系,通過加強企業間生產合作,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融合,從而形成特定區域的優勢產業。(4)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綜合運輸體系對運輸通道內各種運輸方式進行系統的規劃與整合,減少運輸資源浪費,減少運輸過程對環境污染;并通過運輸技術改革與創新、可再生能源及材料的使用,減少交通運輸對資源的消耗,推動運輸可持續發展,進而帶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經濟社會發展對綜合運輸體系的影響
經濟社會發展從運輸目的、運輸方式、運輸結構及運輸理念四個方面影響著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1)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物流需求的產生。不同的物流需求決定了不同的運輸目的,進而影響運輸方式、運輸服務、運輸速度等多方面屬性。(2)經濟發展階段、生產方式、能源利用等與運輸方式的演變過程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產業技術水平,進而影響運輸技術水平以及各種運輸方式的產生與發展。(3)效益最大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人們往往會選擇效益最佳的運輸通道與運輸方式的集合,無形中促進了運輸結構的優化。(4)傳統運輸理念是完成安全、快速的運輸過程,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沙掷m發展觀提出后,“可持續運輸”應運而生。運輸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3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影響機制
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是相互影響的,綜合運輸網絡密度、綜合運輸體系建設進程、經濟發展程度、工業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擴大了運輸需求,推動了運輸技術進步,促使運輸領域發生一系列變革,帶來綜合運輸體系的形成與完善,促使綜合運輸體系朝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綜合運輸體系形成之后,基于需求方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綜合運輸體系的結構日益優化,有利于資源節約及合理配置,為綜合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為了走出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困境,經濟社會領域掀起新的技術革命,也必然在交通運輸領域誘發技術變革,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綜合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也會有助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4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性分析
本文選取2010-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量化性指標,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作為代表中國綜合運輸發展成果的量化性指標,對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間關系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采用全回歸法將所有自變量進入回歸方程進行回歸計算,一般具有較高的回歸系數;在回歸檢驗時,采用相關系數檢驗法。
模型綜述表,見表1,顯示相關系數R的值等于0.996,說明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決定系數R方等于0.992,表示貨物周轉量、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4個自變量,可以解釋因變量99.2%的變異性。
系數分析表,見表3,用全回歸法得出的多元回歸方程為:國內生產總值=-0.080客運量+0.090貨運量+13.310旅客周轉量+1.028貨物周轉量-134893.268。
通過回歸分析得出中國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系數為0.996,且除客運量外,其余指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均為顯著的正相關。對比相關性等級劃分參照表,大于0.8,中國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高度相關性,支持了前面的理論分析。
5對策建議
從綜合運輸體系完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角度出發,提出對策建議。
5.1發展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綜合運輸服務
中國綜合運輸網絡規模已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但在貧困地區、西部地區、城市群之間、城市群內部等方面仍存在發展短板。此外,各種運輸方式自成體系發展,綜合運輸信息化建設緩慢,現代綜合運輸樞紐站場建設力度仍顯不足。
(1)運輸方式的合理規劃和有效銜接。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合理規劃運輸資源分配,推進信息共享和供需對接。以旅客聯程運輸和集裝箱多式聯運為重點發展對象,加快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站場以及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并對樞紐站場進行合理布局,使綜合運輸體系運作過程更加高效化。
(2)加強綜合運輸信息化建設。推進與完善“綜合運輸+互聯網”重點項目,包括進一步完善客貨運輸聯網售票系統、推動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設、推動出租車與網約車協調發展、推進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與服務系統建設、建設京津冀一體化綜合運輸信息服務平臺、完善長江干線數字航道規劃與建設等。
(3)加快攻克綜合運輸發展薄弱環節。一是加強城鄉綜合運輸服務水平。扶持農村客貨運發展,創新城鄉運輸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完善交通運輸網絡規劃與建設。加強鐵路區際干線、管道運輸建設,加快高速鐵路及高速公路網瓶頸路段建設,強化重載運輸網;推進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提升沿海地區港口群現代化水平;推動航空運輸發展,提高航空運輸資源配置效率;發展軌道交通,建成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內部運輸網絡。
(4)提高綜合運輸服務水平與管理水平。加快綜合運輸樞紐建設,并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優化綜合運輸樞紐布局及基礎設施;推廣信息化技術應用,推動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于綜合運輸服務;優化綜合運輸組織過程,加強綜合運輸全程安全防范與管理。
5.2推動經濟社會的空間戰略性建設與發展
國家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戰略,要求重點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經濟發展戰略。對經濟發展進行空間格局的優化會在很大程度上拉動綜合運輸服務需求,推動綜合運輸體系不斷發展與完善。
(1)加強國際經貿交流。推進“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加快產業“走出去”步伐,形成區域網絡化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優化進出口貿易結構,提供有力政策支撐;引導企業優化自身產品與服務,擴大出口、拉動物流需求,為綜合運輸體系進一步發展注入經濟、政策等方面的支撐。
關鍵詞:經濟社會;綠色產業;發展;動力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2
結合中央和自治區對桂林市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以及桂林未來發展需要和戰略定位“加快建設新城,著力提升老城,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的總要求,桂林今后的產業發展應突出綠色發展和特色發展,在產業發展中厚植綠色元素,擦亮生態品牌。
一、桂林產業經濟融入綠色發展理念的必要性
(一)桂林的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綠色產業的發展
國家支持綠色產業的發展,是包括金融在內資金的全方位支持,而不再是單純的政策鼓勵,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首次將綠色發展理念引入“十三五”規劃之中。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趙建軍說,當前產業領域的變革和轉型就是要建立與綠色發展有關的目標和要求,全面實施綠色發展,才能“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給社會也制造了尖銳的矛盾:資源匱乏,環境嚴重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促使農業、工業、服務業強力持續發展,還可以使生態,生活,生產等環境得到改善,使人與自然發展和諧,更是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多年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一直受到桂林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引領全市人民快速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從而,綠色產業的發展,是促進桂林“兩個建成”的重要表現。
(二)桂林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必然離不開綠色產業的發展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趙建軍說,在新常態經濟發展趨勢下,由外貿推動和投資拉動的兩輪經濟結構開始向多輪化、綠色化格局改變。為了改變資源的匱乏、環境的惡化、生態系統的退化,促進產業綠色發展,這是長遠的戰略舉措,更是當下亟待解決的行動。桂林作為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以及“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要盡快地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決策中,我們更需要采取和加大“走出去”的戰略,在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競爭中搶占先機,爭取在前景廣闊且市場規模日益擴大的綠色產業發展的同時,為經濟效益的快速提升、加快促進桂林“兩個建成”獲取新的發展優勢,為桂林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新動力。
(三)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縣域經濟持續發展,實現經濟跨越發展創新模式離不開綠色產業的發展
綠色產業注重以科技創新為主、使產品服務的附加值得到提升,使經濟結構得到優化、經濟發展方式得到轉變,提高經濟質量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綠色產業的發展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突破口和抓手,為桂林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科學、協調、持續發展提供新方向、新動力,對桂林“篩黿ǔ傘本哂兄匾意義。
(四)解決桂林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方向、途徑離不開綠色產業的發展
桂林12個縣區中,其土地面積、人口占全桂林的90%以上,縣域經濟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二,在桂林經濟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5年,桂林全地區生產總值1827.1億元,組織財政收入195.2億元,成績喜人,但與廣西其他市相比,桂林地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還有很大差距,經濟總量不夠大,人均發展水平低,財力不雄厚,各縣區發展不平衡,尤其以發展第二產業的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總量仍然很小,對整個桂林地區經濟的發展沒有起到火車頭的作用。因此,要使縣域經濟改革快速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發展方式,利用循環資源、生產清潔、生態規劃與綠色健康消費等融為一體,努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縣域范圍內的經濟發展的合作雙贏。
二、桂林有綠色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
(一)獨特的地理位置是發展綠色產業的有利條件
由于發展綠色產業的重要因素是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條件等,恰恰桂林都具備這些條件,如土地資源肥沃、旅游資源豐富、生物資源珍貴、郁郁蔥蔥的森林資源等,同時又是歷史悠久的旅游城市,有著十分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地處湘桂走廊南端、面向東盟和北部灣,空中有境內外航班線路55條,直接通達44個城市,截止2015年,有560多萬人次旅客吞吐量,還有即將開通的貴廣、湘桂等高速鐵路,是連接全國高鐵的主動脈,以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為桂林綠色養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健康安全的、大量的農副產品是發展綠色產業的寶貴財富
廣西唯一的全國首批十個循環農業示范市之一的桂林市,其大部分縣區都屬于農產品主產區或重點生態功能區,如平樂源頭現代肉牛循環農業(核心)示范區、恭城矮寨生態鄉村、鄧扒新村,永福山洞食用菌種植基地、桂林吉福思羅漢果有限公司、灌陽雪梨、黑李標準果園、興安靈渠葡萄產業(核心)示范區、資源山區番茄種植基地、龍勝翠鴨養殖示范基地、荔浦花卉苗木核心示范基地等,有43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和有機食品基地認證面積,有10個縣榮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縣”,獲得無公害農產品或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農產品達170種。
(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是發展綠色健康產業的天然保障
桂林地區是喀斯特巖溶地質地貌,山、水、景是大自然賜予桂林最別具一格的禮物。桂林山水甲天下,如優美如畫的漓江風景、陽朔的十里畫廊、龍勝的龍脊梯田、荔浦銀子巖等,古代水利工程靈渠,貓耳山下十里大{谷、全州天湖,資江等,景區遼闊,輻射面廣,開發升級潛力大。所以說桂林發展健康養生綠色產業潛力巨大。
(四)寶貴的政策傾斜是發展綠色產業的巨大動力優勢
2010年,桂林市榮獲為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首批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允許大膽探索和先行先試綠色產業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尤其是國土資源部批準實施的《桂林市旅游產業用地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使桂林擁有全國和廣西普遍享有的許多優惠政策,更特別享有減免稅收、資金引進、調整產業、征用土地等方面更多的政策優勢扶持,為桂林發展綠色產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
(五)桂林人民擁有自然愛美的歷史文化風貌,十二縣區都有自然形成的基地――“花海”
如靈川、恭城的桃花基地、臨桂、雁山荷花基地、灌陽李花梨花基地、荔浦、臨桂、灌陽桂花基地、全州油菜花基地、興安、靈川銀杏葉基地、全州茶花基地、資源杜鵑花基地、陽朔格桑花(薰衣草)基地、龍勝、全州基地、平樂大發鄉紫荊花基地、玫瑰花基地荔浦雙江鎮蘭花基地、觀賞花卉基地。為此將桂林打造成中國南方地區的旅游賞花勝地,形成“縣縣有美景,月月有花賞”的旅游賞花格局,有效提高桂林鄉村旅游與農村休閑農業的影響力及知名度,使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桂林市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三、桂林發展綠色產業的主要途徑
結合綠色產業的特點和發展要求,桂林縣域經濟發展綠色產業,應充分發揮生態優勢,以“特色加綠色”為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縣域經濟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生態發展之路。不僅要統籌推進“縣域”發展的農業、工業、服務業,又要同時協調推進發展中心城區等的“縣域外縣域經濟關聯因素”的科學發展,在項目、人才、規劃、宣傳等各個方面支持促進發展綠色產業,積極宣傳綠色產業項目建設、人才培養和規劃等。以荔浦縣綠色產業發展為例,桂林地區要發展以綠色產業為主的縣域經濟,有以下發展對策:
(一)牢牢抓住生態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生態農業的兩大特點是綠色與環保,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向也是綠色與環保。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主動、有效占領市場份額的有效途徑。而荔浦縣還擁有良好的特色農業結構和農業基礎,如荔浦芋、馬蹄、沙塘桔、夏橙、早蓮藕是荔浦的招牌農產品,近年來,荔浦縣為打造高效的現代農業園區,以發展低碳農業為抓手和突破口,積極推廣農業節能減排技術,提升特色產業檔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荔浦縣全力打造提升321國道沿線百里特色效益農業示范帶,著力抓好效益農業,累計建成各類標準化示范基地193個,種植優質水果38萬畝、荔浦馬蹄10萬畝、荔浦芋5萬畝,推動特色優勢產業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成功打造自治區級“桔子紅了―荔浦砂糖桔核心示范區”,大力推進“桂林市現代特色農業荔浦花卉苗木核心示范區”創建。全縣共有區、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5家,年銷售收入達25億元,帶動5萬多農戶增收。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打造和發展綠色產業,為生態、經濟的雙贏夯實了基礎。
(二)抓住特色資源開發,以工業園區為依托,發展壯大綠色工業
荔浦現有長水嶺、金雞坪、金牛、黃寨等工業園區。荔浦近年來下大力氣以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以工業園區促進發展工業經濟,加速工業化的龍頭帶動作用,創建以來就開始嚴格堅持要求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效能,到逐步實現功能設施配套齊全、產業分類、資源共享、布局合理的現代工業發展格局,重點打造以農產品加工、食品、木衣架、家俱制造、小五金為主的綠色產業體系。2015年荔浦縣園區工業總產值達152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2.3%,比2010年提高18個百分點。大力實施“一區多園”、“園中園”發展模式,創建廣西小微企業創業園和廣西農民工創業園。今后還將加大力度重點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到園區生根發展,把自主創新、科技研發、高端服務、生態宜居和休閑旅游等職能和功能打造成為荔浦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方向和長期發展的趨勢,全面提升綠色工業化水平。
(三)抓好生態旅游開發,主動融入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帶動“三產”快速發展
利用國家提出將桂林市建設為“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和“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有利條件,大力推進桂林―陽朔―荔浦旅游發展軸建設,實施桂林未來王國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馬嶺鼓寨民族風情園等一批旅游大項目,推進全縣旅游轉型升級。結合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打造農業休閑旅游新亮點。改造、完善和提升銀子巖、荔江灣、豐魚巖等現有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創造性地k好荔浦芋美食文化節等休閑旅游文化主題等項目,不斷豐富旅游產品類型,提高接待水平,提升生態旅游大品牌,促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休閑生態精品旅游,加快構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旅游產業體系,推動旅游業向更為成熟的方向發展,促進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
(四)抓好生態環境建設,邁出生態文明建設新步伐,實現可持續發展
立足綠色產業發展理念,促使我們必須堅持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為原則,使生態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的過程中,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盡量減少不再生資源的消耗,突出竹木制品、食品、生物醫藥、小五金、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大力支持鼓勵縣內企業引進新的工藝、新的技術、發展高效能,無污染,低能耗的綠色生態工業,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目標,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突破口,把握好能源資源管理,管理和加強資源節約;以打造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為目標,建立以交通運輸、建筑、工業等領域為重點,使一批企業的節能降耗加快改造,加強重點節能工程的實施,推廣和使用先進節能技術及節能產品,加大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企業產能,促進和優化林產、電力、建材、礦產、農產品加工等領域能源的循環利用。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是“十三五”發展的思想靈魂,為桂林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統領桂林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依靠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服務,即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推動生態產業化、生活低碳化、實現產業生態化,為桂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加快桂林“兩個建成”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有輝.廣西縣域經濟發展綠色產業研究[J].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