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療衛生產業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幾年,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日益嚴重。為此,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改革措施,包括藥品降價令、打擊藥品購銷中的商業賄賂、實行強制認證等,幾乎涵蓋了藥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歷次政策調整都對醫藥產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變革中經受沖擊、在動蕩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即是對當前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由于受國家宏觀政策等多方面影響,北京醫藥產業增長緩慢,工業產值增速由2002年的21%、2003年的33%,跌至2005年僅有的3%,醫藥工業實現利潤一度出現負增長。2007年,北京醫藥行業出現回暖,但困擾多年的深層次矛盾并未從根本上解決,醫藥企業的生存環境仍然不容樂觀。目前,北京醫藥產業面臨的問題包括: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低水平同質化競爭過度;自主品牌太少,產業競爭能力堪憂;上下游產業環境兩頭擠壓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產業發展環境惡化;新藥上市慢、自給率較低,與快速發展的醫藥需求嚴重不符等。
北京醫藥產業陷入政策性困境
北京醫藥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除了上游生產要素持續漲價導致醫藥生產成本相應較高,影響了醫藥行業發展外,更主要的是醫藥行業的發展陷入了政策性困境。換句話說,當前影響醫藥產業發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產業定位始終不明確,扶持力度不夠,特別是在歷次醫改中“只重醫不重藥”,在醫療保障制度建立與運行中忽視了醫藥產業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尤其是不尊重醫藥產業特有的發展規律,先后出臺了一些不利于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使醫改失去了最根本的物質保障基礎,造成前幾輪醫改基本上不成功,并直接導致醫藥產業發展環境逐漸惡化。
醫藥產業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像我國這樣一個擁有眾多人口的大國,醫藥產業應當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目前我國醫藥產業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與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不相適應,這與國家對醫藥產業的定位始終不明確有直接關系。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政府始終沒有明確醫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未能采取積極措施鼓勵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相反,在設計歷次醫改方案或推出相關政策時,存在“重醫不重藥”的現象,醫藥產業始終游離于醫改體系之外,醫藥企業利益被忽視。醫藥企業不僅沒有從改革中獲益,反而承擔了一部分改革成本,使醫藥行業利益受損。在經歷了一次次改革、調整之后,醫藥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醫療與醫藥市場出現許多不規范行為,公眾的用藥安全也面臨許多威脅。
醫療服務領域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常常被簡單的歸結為藥價虛高、帶金營銷、醫生回扣等表面因素,其實深層原因,還是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偏低。目前,我國政府對醫藥健康投入僅占政府公共支出的17%,而發達國家普遍達到40%以上。投入不足,導致醫療機構被迫走向市場。這種醫療體制與完全市場化的醫藥產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協調,而醫療機構在醫藥流通市場占有絕對的強勢壟斷地位,為保證缺血的肌體能夠運轉,醫療機構只能向醫藥企業抽取血液,必然導致“以藥養醫”機制的形成。而政府對醫藥生產和流通又缺乏有效監管,造成醫藥市場同質、低效競爭,由多家生產同一藥品的企業競爭有限的醫院市場,必然導致帶金營銷、醫生回扣等現象的產生。政府與市場“雙重失靈”,直接導致醫療服務領域出現“看病難”、“看病貴”。
目前,涉及醫藥產業管理職能的部門有十余個,行業管理、藥品目錄、藥品定價、招標采購、安全監管、醫藥產業發展政策等職能分散于各個部門,如藥品定價權力在發改委,新藥審批權力在藥監局等。多頭管理、政出多門,容易導致醫藥產業政策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和連貫性。有些政策甚至相互矛盾,有些根本就不利于行業發展,甚至影響到了醫藥企業的生存。如近年實行的藥品降價、招標采購等政策,目的是想降低藥品價格,解決“看病貴”問題。但是,因為號脈失準,這些政策并非對癥下藥的良方?!翱床≠F”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藥價高,而是由于醫生壟斷處方權、“以藥養醫”機制、政府對醫療機構“供血不足”等,導致對醫生開大處方、過度檢查等逐利行為正向激勵的結果,是一系列不合理、不配套、不協調的政策共同作用結出的惡果。
又如醫保政策與醫藥創新激勵政策的矛盾――醫藥創新風險極大,在美國新藥研發的成功率也只有1/10。在中國,新藥研制成功并不意味著很快就能上市。因為新藥很難進醫保目錄,進不了目錄就很難有市場規模。即便進了醫保目錄也未必能收回投入,因為新藥的保護期短,只有5年時間,成本尚未收回,就可能被別的企業以較低代價生產出的仿制藥所替代。
同時,我國藥品定價政策中“原研藥”與“首仿藥”存在不合理價差問題。國際上沒有“原研藥”的概念,只有專利藥和通用名藥之分。專利藥保護期一過,就被稱為通用名藥,在市場上與其他仿制藥一視同仁,不再有什么特權和優惠政策。而我國將這類藥物定名為“原研藥”,規定其享有行政保護、新藥保護、特殊定價優惠等待遇,在藥品招標采購中也享有特殊政策。即使該企業擁有的專利保護已經過期,甚至有的并未在中國申請專利,也享有政策優惠。按規定,原研藥與仿制藥可以有合法的價格差距,其中針劑上的價差率不超過35%,在其他劑型上不超過30%。而實際上,許多跨國公司的藥品定價遠遠突破了國家規定的價差率。最典型的就是德國拜爾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其專利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過期,但在中國仍享受著一系列的特殊待遇。一片拜阿司匹林的定價,是相同療效國產腸溶阿司匹林的15倍,而醫療服務領域由于利益驅動更愿意開價高的“原研藥”。目前,我國原研藥市場份額已從1997年的12%上升到目前的25%以上,特別是大醫院,外資“原研藥”占據著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這顯然不利于國內醫藥企業的發展。
從總體上看,近幾年出臺的醫藥政策和改革措施大都沒有涉及到我國醫藥產業鏈條中的利益分配關系,沒有觸動處于強勢壟斷地位的醫療機構的利益,加上政策不夠系統、連貫,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處于產業鏈前端的醫藥生產企業利益受到損害,處于產業鏈末端的患者利益也同樣受到了巨大的損害。
醫藥產業需主動應對新一輪醫改
目前,新醫改方案雖未正式出臺,但方向基本明確。中央明確提出:“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整頓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焙翢o疑問,新醫改不僅關系到醫療服務業,也關系到醫藥產業能否健康發展,這將對現有的醫藥市場產生顛覆性的變化,并將決定醫藥產業的未來走向。
當前北京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是產業競爭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已有的創新資源優勢不能有效地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結果是在歷次改革和政策調整中,醫藥產業沒有主張權益的話語權,只能處于自我消化、自我調節、被動接受的境地。醫藥產業話語權的嚴重缺失,其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從政府層面看,政府對醫藥產業的定位始終不明確,結果在歷次醫改中始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反而在出臺的相關政策中,甚至違背了醫藥產業發展規律,人為造成醫藥產業目前的發展困境。從企業層面看,企業內部缺乏自主創新動力,產業競爭力不足,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突出,沒有足夠的實力爭取在決策中的話語權。問題的根源在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滯后,醫藥創新激勵政策缺乏,醫藥流通體制不順。醫藥產業要徹底擺脫當前被動局面,必須徹底轉變思路,變被動為主動。根本出路在于抓住當前醫改機遇,以創新促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醫藥行業在政策博弈中的地位。
多年的改革探索表明,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政府在醫改中的作用。政府要解決醫療服務領域的深層次問題,必須充分發揮其公共管理職責,合理配置醫療資源。而由政府直接包辦整個醫療衛生,或政府干脆抽身退出的做法,顯然都是不合理的。當前醫療領域出現的種種困惑,就是政府與市場雙向不到位的結果。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是政府主導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單純增加政府投入并不能解決醫療衛生事業所有的問題,但是增加政府投入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和條件。政府增加投入將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以藥養醫”問題,從而實現醫與藥和諧發展、同生共榮,確保醫改的順利進行。
藥品是治療疾病、維護百姓生命健康的必需品,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商品。在設計醫療衛生制度時,不能忽視藥品的特殊屬性,更不能忽視醫藥產業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性。醫藥產業健康發展,不僅能滿足用藥需求,也能為經濟增長作出貢獻。同時,醫藥產業作為醫療衛生制度的物質基礎,是提高全民生命健康的物質保障,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實現醫療服務公平可及性的重要保證,是決定醫改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必須同時兼顧醫與藥的和諧發展,同時,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充分尊重醫藥產業作為競爭性行業在市場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遵循醫藥產業特有的發展規律制定相關政策,并以此為出發點,設計和實施新的醫改方案。
要增強醫藥產業應對新一輪醫改的能力,需要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醫藥創新激勵機制,加大對創新企業的政策扶持,加速提升產業競爭力。應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通過建立專利補償機制,調動醫藥企業創新積極性;實施首仿藥保護措施,對首仿藥給予有期限的價格優惠和稅收優惠,鼓勵企業率先仿制國外專利到期藥;逐步完善藥監部門新藥報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用好用足地方對醫保目錄的調劑權,適當向地方品牌企業、創新藥予以傾斜,并為創新藥盡快進入醫保目錄開通“綠色通道”;建立“北京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基金”,篩選有潛力的創新型企業重點扶持,尋求重點突破;進一步整合現有的醫藥產業園區,提升北京醫藥產業集群度;加強環渤海經濟區域的分工與合作,通過建立高效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增強區域醫藥產業競爭優勢。
一、健康產業的概念內涵
健康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關于健康產業的概念內涵,國內外迄今沒有做出權威性的界定。如果立足大健康理念,從廣義上理解,健康產業應“是全社會為維護健康和促進健康而從事產品生產經營、服務提供和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經濟領域”,“是一個與健康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 其主要包括:“以預防疾病、維持健康為目標的保健品、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安全飲用水、生態環境保護等行業;以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為目標的醫療服務業和藥品藥械行業;以實現更高層次的健康促進為目標的體育健身、養生、美容業等;以促進健康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為目標的健康保險業;以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為目標的健康信息業、健康文化業、健康理財業等主要內容。
雖然,健康產業不是一個狹義的產業,凡是圍繞和服務于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服務管理或生產經營活動均可納入廣義的健康產業的范疇,但如果立足產業發展視角,從狹義上界定健康產業,可以認為,健康產業是以生命技術和生物技術為先導,以健康至上理念為指導,以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涵蓋醫療衛生服務、醫藥器械制造、社會醫療保險、營養保健產品以及健康服務管理等諸多領域的產業集合。其中,以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服務產業,以藥品生產、醫療器械制造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生物制藥產業與醫療器械產業,直接為人的健康提品和服務;而間接提供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則是醫療保險業、保健品業和健康管理業。上述六大健康產業行業中,以醫藥產業的發展貢獻最為直接和顯著;而在健康市場需求、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的推動下,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與前景看好的,則是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產銷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保障促進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二、發展遼寧省健康產業的戰略意義
(一)發展健康產業,對于實現遼寧經濟總量快速增長,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的能動因素,而健康作為人類發展的基礎,既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目標,也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投資于健康,不僅僅是一種改善生命質量和生活品質的消費性投入,更是一種保護和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的戰略性投資。可以說,健康也是一種有價值的生產要素,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
當今世界,許多發達國家紛紛將健康產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戰略重點,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戰略性轉移,以及日益增長的健康消費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對于遼寧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其戰略意義將愈發凸顯。
從目前遼寧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來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遼寧省的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但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水平與國內其他省份相比,卻存在一定的差距。2012年,雖然“遼寧以2.48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七位”,但從GDP含金量上看,卻在全國處于第21位。GDP含金量是衡量民生改善、民生幸福增長以及經濟發展質量的新指標,它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民眾分享GDP蛋糕的大與小,政府‘還富于民’力度的強與弱”。如果遼寧經濟的快速增長,不能有效地轉化為民眾的經濟收入與社會福利,那么則很難保證經濟的長期高增長與發展的可持續。尤其在當前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國民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戰略性轉移的情況下,政府更應該通過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健康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其所帶來的不僅是發展理念的改變,而且對遼寧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戰略性轉變,也會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發展健康產業,對于實現遼寧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健康產業是高成長性產業,應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健康產業符合產業結構升級規律和社會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按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培訓。目前我省已經有7期280多人參加培訓,有176人通過考試拿到了職業資格證,他們是遼寧第一批健康管理師。另外,從養老護理服務需求看,以沈陽市為例,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簡稱失能老人)超過10萬人,而目前沈陽市養老護理人員卻遠遠不足,目前需求比只能達到5∶1,甚至更少。這說明,遼寧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有著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對遼寧就業市場的拉動作用也會顯而易見。
就業雖為民生之本,但發展健康產業,尤其是加強藥品藥械的研發應用,對于降低醫藥費用、減輕百姓就醫負擔,將會起到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近年來,遼寧省藥品市場受到進口產品的嚴重沖擊,不僅藥品市場大量被進口藥和合資外資藥占領,而且其價格還遠高于國藥產品,遼寧生物醫藥市場一度逐漸萎縮。醫療設備方面,高端醫療器械80%以上被外方企業壟斷,像用于早期癌癥、心血管疾病檢查的PET機,全球只有美國GE、飛利浦的三家企業可以生產,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在定價上具有絕對的控制權,造成價格昂貴,在我國市場價格高達3500萬元一臺。在整個沈陽只有2臺,每做一次掃描就1萬元。發達國家醫藥企業對我國醫藥及醫療器械市場的壟斷以及由此產生的壟斷高價,是造成群眾沉重醫療經濟負擔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力發展遼寧自主醫藥產業,發展自主創新的專利藥,最大限度地提高國產藥品器械的市場占有率和臨床應用的比重,以質優價廉的國內產品滿足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必將大幅度減輕群眾醫藥負擔,對于保障群眾生活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發展健康產業不僅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也是拉動消費、促進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公共衛生、基本醫療、醫療保險、藥品供應、健康管理、保健品、安全飲用水等各項民生事業,逐步解決“看病貴”、“看病難”、食品藥品安全等一系列與群眾切身利益高度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既能保障群眾健康權益和改善國民健康素質,又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遼寧省健康產業發展的戰略舉措
(一)制定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完善產業發展配套政策
規劃在健康產業總體發展規劃上,遼寧政府相關部門應統一認識,把健康投資作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性投資,把健康產業建設成遼寧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與保增長、惠民生、保穩定以及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結合起來。加大財政與政策支持力度,并及時推出一系列符合產業發展戰略需要和遼寧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需要的產業發展政策。
(二)繼續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發展醫療服務產業
通過推行惠民政策,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釋放群眾合理健康需求和其他消費需求。發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辦法,完善多元辦醫體制,改革衛生人才培養和使用制度,打通醫療衛生人才供需通道。
(三)以仿制藥和中成藥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生物制藥產業
依憑遼寧生物制藥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結合國家重大醫藥科技專項的實施,進而形成創新驅動下的品牌效應,通過打造遼藥品牌,進一步拉動遼寧醫藥產銷市場。
(四)以東軟醫療為龍頭,加快數字化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的形成
在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上,以東軟醫療為龍頭,帶動遼寧數字化醫療器械的產業發展,進而形成產業集群的發展優勢。繼續加大醫療器械領域的科技創新投入,積極建設遼寧省醫療器械創新研發平臺,提高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改變遼寧醫療器械“高進低出”的進出口結構。
(五)提倡政府購買醫療保障服務,大力發展補充醫療保險
提倡政府以購買醫療保障服務的方式,鼓勵國內資質和信譽優良的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發展補充醫療保險;重點針對基本醫療保險補償后群眾負擔依然較重的醫療費用,開發多類型的,短期和中長期相結合的健康保險產品。
(六)積極應對人口高度老齡化,創新發展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一、加快林業發展,深入推進生態__建設
今年林業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全年計劃造林4萬畝,新建特色經濟林2.4萬畝,完成各類育苗2700畝,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完成林地林木流轉1萬畝,林權抵押貸款200萬元,啟動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2‰以內,林業有害生物危害成災率控制在5‰以內。實現上述任務和目標,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鞏固提升林業資源總量。今年造林綠化工作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進一步提升,確保森林資源總量穩步增長、綠化水平穩步提高。圍繞全縣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和人居環境的改善,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加大整合項目資金力度,重點抓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天保公益林建設、退耕還林后續產業、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中幼林撫育管護、長防林工程建設。繼續抓好縣城周邊、漢江兩岸、公路沿線、旅游景區的造林綠化工作,提升城鄉綠化水平。認真落實市縣下達的__年防護林和經濟林造林任務,細化工作目標,提早落實造林苗木,高質量高標準完成4萬畝的造林任務。要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積極組織籌備好3.12植樹節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努力營造干部群眾自覺投身植樹造林、建設美好__的社會氛圍。
二是突出抓好山林經濟發展。要繼續抓好經濟林建設,依托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工程建設,完成特色經濟林示范建設2.4萬畝。發展山林經濟,合理有序利用森林資源,突出蠶桑產業、生態旅游、經濟林果園、苗木花卉產業、林下種養業、特色茶園等六大建設內容,深入推進楊柳新區苗木花卉觀光示范園、熨斗茶葉產業示范園、云霧山林下養雞示范園、云霧山鎮秋樹壩村山林經濟示范園等產業示范園建設,整合力量,傾斜投入,著力在園區建設質量上下功夫,__年力爭打造兩個市級示范園區。加快低產板栗園、茶園的優化升級,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的發展潛力,提升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要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發展花卉苗木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園區規模、提高集約化水平,力爭建成苗木花卉栽培基地1000畝,完成各類育苗2700畝,秋季出圃各類合格苗木3000萬株。
三是繼續推進林權制度改革。要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啟動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力爭取得示范效果。要繼續抓好林權、產權爭議、糾紛的調處,協調處理好林地保護與利用之間的關系。要創新思路,進一步充實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力量,使其能夠盡快成為林權管理、爭議仲裁、糾紛調處等管理服務職能的主體。要著力深化管理機制創新,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林地流轉,發展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
四是全面強化資源保護管理。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實防火措施,夯實防火責任,加快森林防火遠程監測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科技水平,確保全縣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繼續做好松材線蟲病等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加強縣、鎮、村三級防控專業隊伍建設。加大林政執法和案件稽查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占林地等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和鞏固造林綠化成果,確保全縣森林資源安全。在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加快推進林業科技大樓建設,力爭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同時要抓好基層護林站和森林公安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二、穩固蠶桑優勢產業,不斷提高產業發展質量
今年蠶桑產業的主要目標任務是:計劃養蠶發種8萬張,產鮮繭3050噸,發展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20__萬袋,推廣桑園養雞200萬只,開展桑園套種2萬畝。完成上述任務和目標,要扎實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蠶桑生產經營機制。繼續完善和推行蠶桑產業訂單生產收購模式,今年重點要在規范和完善上下功夫,要進一步明確蠶農與繭絲企業雙方的權利義務與違約責任,推動產業健康發展。要不斷健全和完善蠶桑產業發展風險金和鮮繭收購最低保護價機制,協調處理好各類利益矛盾,實現蠶繭市場基本穩定。要加大對蠶繭市場監管,經貿、蠶桑、公安、交警、工商、稅務、物價、質檢等部門要加大市場執法監督力度,維護蠶繭市場良性發展。
二是全力夯實蠶桑產業發展基礎。要實施蠶桑集約化、規?;l展戰略。在全縣11個鎮確定50個蠶桑強村,培育養蠶大戶3000戶,配齊配強蠶桑強村技術輔導員,通過政策、技術、資金等傾斜扶持,培育年養蠶20張以上大戶300個以上,鞏固年養蠶10張以上大戶20__戶,形成大戶支撐下的強村。要穩步擴張養蠶規模,新建標準桑園300畝,流轉閑置桑園20__畝,新建標準蠶室100間(7000㎡),建設標準化小蠶共育室10處(1000㎡),開展小蠶共育2萬張,推廣蠶桑機械500臺,推廣方格簇10萬片。要繼續抓好蠶桑實用技術的推廣,全年蠶桑技術培訓要達到3萬人次以上。要拓展延長蠶桑產業鏈條,因地制宜發展桑園養雞、桑園套種、桑枝食用菌的開發。抓好蠶桑示范園建設。繼續抓好中池蠶桑產業示范園區和池河明星“豬-沼-?!爆F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工作,力促兩個示范園區整體面貌有新起色,綜合效益有新提升。
三是不斷完善蠶桑產業扶持政策。要重點圍繞強村大戶制定扶持政策,開展技術服務,進行目標考核。積極從計劃、 財政、科技、農業、林業、扶貧等多方面爭取對蠶桑產業項目的支持力度,協調銀行信貸資金投入蠶桑產業建設,廣泛吸納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蠶桑產業及副產品開發,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以增強蠶桑產業發展后勁。在落實好《__縣蠶桑產業發展風險金管理辦法》同時,盡快制定出臺《__縣蠶桑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三年(__—2015年)規劃》、《__縣蠶桑產業集約化規?;l展三年(__—2015年)扶持辦法》及《__縣蠶桑產業考核辦法》等相關配套政策,為蠶桑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三、深化醫療衛生改革,切實提升衛生保障水平
今年醫療衛生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深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提升基層醫療綜合服務能力,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實現上述任務和目標,要扎實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完善配套,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把化解歷史債務、提升能力和規范公立醫院內部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債務化解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化解方案,在盤活處置閑置資產的同時,加強與省市的銜接對接,積極爭取資金支持,有效化解債務。要充分發揮醫院理事會的作用,切實規范決策和內部運轉程序,突出抓好重大事項決策、監督、管理工作,努力在醫院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上實現較大提升。要全面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完善醫院收入分配制度和內部管理運行機制,積極推行以服務質量和崗位工作量以及群眾滿意度為主的綜合績效考核和崗位工資制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好農村藥品供應問題,保證群眾能就近買到安全、價廉的所需藥品。要加強醫療機構藥品監督檢查,加大衛生技術人才培訓力度,通過進修學習、集中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崗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等形式,切實提高衛技人員醫療技術水平。要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片區衛生服務中心人才隊伍建設和運行的監督管理,確保及時有效地為農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二是健全體系,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質量。要建立傳染病監控、公共衛生監控和健康管理服務三大網絡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進一步提高檢驗檢測、預警預報、應急處置、傳染病診斷與處置能力,嚴防重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要加強對地方病、重點慢性病的預防和規范化管理,強化預防免疫接種。要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婦幼保健服務體系,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深化基層婦幼保健工作,控制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要全面推行縣鎮、鎮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推廣全科醫師團隊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要切實提升服務水平,扎實搞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落實好各項政策,積極推進貧困人口健康保障工程,進一步完善特困人口醫療保障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特困人群大病就醫預付金制度,簡化就醫流程,不折不扣落實好特困群眾醫療費全報銷制度,切實解決特困人口醫療衛生問題。
三是規范管理,大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要以優化衛生服務行業軟環境為重點,切實抓好行業行風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教育,切實增強醫務人員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要加強監督檢查,糾正醫務人員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群眾對醫療衛生工作的滿意度。
四是夯實基礎,不斷強化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要督促施工企業加快工程進度,盡快完成縣醫院醫技大樓和縣婦幼保健大樓的續建工程,力爭在短期內投入使用。要啟動實施縣疾控中心整體遷建、迎豐鎮中心衛生院、云霧山鎮衛生院門診綜合樓建設。要進一步完善縣級區域衛生信息網絡、醫療急救中心平臺建設等項目,不斷加強陣地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五是完善制度,全面加強合療資金監管。__年合療人均籌資標準已提高到365元,2014年、2015年籌資標準仍將有提高,籌資難度將進一步加大,各鎮及縣合療辦要提前謀劃,積極搞好宣傳引導工作,推行好“新農合協議委托籌資”辦法,確保全面完成籌資任務,參合率達95%以上。針對新的籌資標準,要積極研究制定出臺新的合療報銷方案,簡化合療報銷程序,確?;菝裾呗涞綄嵦?。要在充分調研和科學測算的基礎上,適時啟動新農合支付制度改革工作,積極探索實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先治病、后付款等方式,進一步推動農村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和服務模式轉變,進一步促進基本藥物制度的順利實施。要加強對定點合療報銷醫療機構的監督、考核和管理,規范其醫療服務行為,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要進一步完善新農合信息化建設,啟動村級衛生室聯網,力爭建成覆蓋全縣鎮村的網絡信息平臺,實現與所有定點村級衛生室的對接,讓農民享有高效快捷服務,不斷提升新農合管理水平。要繼續完善基金安全運行管理辦法,完善基金使用和補償公示制度,規范操作程序和運行規則,確?;鸢踩?。
四、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強化食品藥品市場監管
目前,我縣食品藥品監管任務依然艱巨,必須時刻繃緊食品藥品安全這根弦,不能有絲毫松懈和大意。要積極探索新的監管思路及措施,完善有效管用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防范食品藥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發生,努力營造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用得舒心的飲食用藥安全消費環境。
(一)關于食品安全監管。一是整頓規范市場秩序。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管措施。種植養殖環節要加強源頭污染治理,加強標準化生產與規范化管理,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生產加工環節要堅決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突出抓好對食品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流通環節要嚴格市場準入,落實企業索證索票制度、制度覆蓋率100%;餐飲消費環節要加強對餐飲企業、學校 食堂、小吃攤點的食品衛生整治,全面完成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生豬屠宰要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注水豬肉等不法行為,努力提高監管能力,確保肉產品安全。整頓規范旅游消費市場,隨著旅游市場的持續火爆,來石旅游人數逐漸增多,要加強對旅游特色產品和農家樂及農村家宴的安全管理,堅決杜絕有損我縣旅游形象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要結合旅游產業發展,積極開展“陽光后廚”創建活動,打造餐飲行業“精品店”,提升食品安全品質。二是夯實監測管理陣地。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按照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食安委辦公室要提前著手,積極籌備,做好基層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所建設工作。要加強食品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將現有檢驗檢測設備以及技術人才進行整合,提高我縣食品安全檢驗監測能力和水平。三是不斷完善監管機制。要嚴格考核獎懲,健立健全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落實各鎮各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要抓好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新思路、新舉措,促進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整體提高。要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反應能力,依法從快從重查處食品安全事故,做好事故督查回訪工作。要充分發揮縣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作用,加強餐飲行業自律建設。要搞好食品安全宣傳,提高廣大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加強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全面提高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要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法制意識, 規范執法行為,堅決杜絕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發生。新聞媒體要積極報道先進典型,曝光違法行為,不斷提高我縣食品安全聲譽和人民群眾消費信心。
(二)關于藥品安全監管。一是繼續鞏固基本藥物制度。繼續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配送工作,確保藥品按照規定及時高效配送到位。加大對統標品種及基本藥物品種抽檢力度。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加強對基本藥物中的特殊藥品的安全監管,建立健全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體系,確保用藥安全。二是強化藥械市場安全監管。在加大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整治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制度、機制建設,規范全程管理。一是嚴把主體資格市場準入關,確保醫藥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嚴查流通隱患。加強對特殊藥品、血液制品、中藥注射劑和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等方面的重點監管。加大藥品醫療器械抽驗力度,大幅提高上市產品抽驗數量和覆蓋面,覆蓋面達100%。三是嚴管使用環節。加強對醫療機構用藥安全的監督檢查和日常監測,嚴控重大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四是嚴究事故責任。對于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和使用藥品的企業、個人,堅決予以查處;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三是努力解決群眾買藥難問題。今年要重點解決基層群眾買藥難問題。一是要積極向省市主管部門匯報銜接,爭取省上盡快對廢標流標藥品重新組織招標配送,同時進一步協調爭取增加目錄內用藥品種和品規。二是要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對配送企業的監管和考核力度,確保藥品按照規定及時高效配送到位。嚴格實行配送企業淘汰制,加大對藥品配送企業約束監管。三是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培訓基層醫務人員合理用藥,引導群眾理性對待市場出現的各類藥品宣傳,引導患者科學就醫。四是要加強對藥品購進渠道監管,嚴厲打擊基層醫療機構擅自購進基本藥物目錄以外藥品行為,保證藥物療效和質量。
五、強化市場流通管理,營造和諧有序的市場環境
一、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圈層次架構模型
產業生態圈概念從自然生態系統引申而來,在市場作用下,企業遵循優位效益原理選擇適合的發展空間,企業和政府基于區域整體利益和發展需求推動產業鏈延伸融合,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產業生態系統。
(一)層次結構模型
從圖1看,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圈由外至里包括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產業生態結構和產業生態鏈三個層次。內圈的產業生態鏈是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圈的核心和特點,決定了產業競爭實力;中間圈層的產業生態結構是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健康養老產業之間的合作競爭關系;外圈的產業生態環境是生態鏈和生態結構相互作用的發展環境和基礎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健康養老產業的結構和發展水平。外圈層對產業生態圈的影響是間接和長期的,內圈層的影響是短期和直接的。
從圖2看,健康養老產業生態鏈層次中,消費者即為具有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人群,圍繞消費需求形成了核心產業鏈。生產者則為提供健康養老服務的企業,包括康復療養、醫療服務、保健服務、健康咨詢、旅游休閑健身等,從不同層面滿足消費者需求,是健康養老產業培育的重點。分解者的作用是促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運行,消除產業發展不良影響,主要是各類監管機構和中介機構。通過培育、完善和延伸產業鏈上的行業和企業,形成分工明確、聯系緊密的健康養老產業核心鏈條。
健康養老產業生態結構層次中,包括為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信息、人才和技術服務的其他相關行業,如職業教育、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和咨詢等。配套行業是產業服務功能完善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健康養老產業培育和發展的效益。
健康養老產業生態環境層次中,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在特定地域中,生態環境是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的基礎條件,其他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綜合作用,決定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方向、程度和潛力,可細化為產業發展空間、基礎設施條件、人力資源條件、政策環境、相關配套服務產業的發展情況等,是產業生態圈培育和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產業生態圈維度分析
從區域產業培育和集聚發展的角度,袁政將產業生態圈深入細化為以某主導產業為核心的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特征的地域產業多維網絡體系,包括生產維、空間維、科技維、服務維、勞動維、相關基礎設施、公共維(或政府維)等內容。生產維是直接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產品和服務的相關企業和配套協作企業,體現了產業生態鏈的延伸與合作,以及產業生態結構間的競爭協調??萍季S、服務維、勞動維指為產業生態圈提供科研創新、信息和服務的企業組織和專業技術人員。相關的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機場、通訊設施等。公共維或政府維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產業發展提供的金融、信貸、規劃等支持政策。多維網絡體系將產業生態圈三個層次的內容進行了明確和細化,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符合產業培育的重點任務要求。
二、薊縣健康養老產業圈現狀分析
(一)生態基礎條件較好
薊縣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南距天津市中心城區115公里,西距北京市中心城88公里,交通便利,便于對接北京和天津消費者市場。薊縣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的生態條件優越,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區縣,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被列為全國生態示范縣、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等。薊縣文化底蘊深厚,已形成盤山風景、黃崖關長城、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護區等六大旅游景區。
(二)生產維不完善
健康養老產業處于萌芽階段,主導行業不明確,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健康服務產品質量不高,醫療服務和養老養生核心產業鏈條不完善,相關配套產業如職業教育、健康咨詢、信息服務等產業小而分散,沒有形成集聚發展的合力。
(三)公共維不斷優化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薊縣健康養老服務業帶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通過吸引北京和天津高端醫療服務資源外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提升薊縣醫療療養服務水平。薊縣正在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農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示范區試點。三大改革試點為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政策和發展空間方面的支持,開拓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科技服務維能力較弱
薊縣醫療養老服務設施不完善,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區,鄉鎮醫療衛生資源分布較少,級別層次較低,針對康復、老年護理等領域服務能力薄弱,難以滿足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要求。薊縣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醫師占比不足30%,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護理、家政服務、醫療咨詢等人才缺乏。
三、薊縣健康養老產業鏈培育及路徑設計
薊縣適合發展三大行業類型:一是老年健康產業,吸引北京和天津有休閑養老需求的老年人,發展保健品、營養品、家庭病床護理、健康咨詢和老年康復中心等產業;二是營養保健品,借助薊縣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和已有的綠色農產品產業基礎,發展營養保健品和綠色食品產業;三是健身娛樂產業,結合薊縣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旅游、健身和娛樂等產業。
針對薊縣健康養老產業集群發展要求,設計培育健康養老“特色先行—產業集聚—產業融合”路徑,完善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圈,創新產業培育發展模式,形成京津冀大健康產業發展示范基地。
(一)特色培育期(2016—2018年)
為健康養老產業的起步階段,重點任務是基于薊縣現有生態、旅游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引入康復療養、營養保健品和健身娛樂方面的重點產業項目,迅速形成有市場知名度的特色產品。與知名健康養老機構合作,吸引療養康復為主的產業項目;引進農產品龍頭企業,結合薊縣特色農產品,創新研發設計具有薊縣特色的有機農產品、保健品等;結合薊縣生態休閑旅游業,開發滑雪、騎行等健身休閑項目。
(二)產業集聚期(2018—2020年)
在前期重點項目的帶動下,延伸產業鏈條,集聚相關的健康咨詢管理、健康家居、康復調理等行業發展,豐富健康養老產業類型和內涵;加大金融、物流、職業教育等配套支撐產業發展,為主導產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持。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在薊縣全域范圍內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發揮中心城區、特色鄉村和景區的空間功能,形成內涵豐富、模式多樣的健康養老產業集群。
(三)產業融合發展期(2020—2023年)
在“互聯網+”和智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構建安全、智慧和便捷的健康養老消費體系,加速有機農業、休閑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健康養老產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京津冀健康養老產業示范基地。
四、薊縣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圈維度建設
在明確薊縣健康養老產業生態鏈的基礎上,結合薊縣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圈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為實現產業鏈各環節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薊縣還應加強以下幾個維度的建設。
(一)空間維
空間維涉及土地規劃、基礎設施配套、城市建設、消費市場定位等因素,任務是對產業發展空間做出部署和安排。健康養老主導行業如健康療養、休閑健身等產業必須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規劃西北部盤山景區周邊和于橋水庫周邊發展中高端檔次的健康養老產業,中心城區做好健康管理和咨詢行業。結合薊縣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可在北部山區鄉村發展特色化的休閑養老產業。
(二)科技維
完善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功能是健康養老產業的重要競爭力,是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薊縣應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積極吸引北京和天津醫療服務功能向薊縣轉移,加強與京津醫療服務機構的對接和合作,在醫療管理、臨床醫療、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雙向轉診等方面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利用互聯網和智能醫療平臺,提高醫療信息化服務水平,為健康養老產業提供支撐。
(三)服務維
積極引入健康咨詢、科技信息,人才服務等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入駐,提升企業服務水平。打造完善金融服務平臺;加快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為特色保健品和健康產品的銷售推廣搭建好流通平臺。
(四)勞動維
解決健康養老產業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為薊縣及周邊地區培養緊缺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積極對接中國保健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中醫藥學會等健康產業相關行業協會或學會,加強與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中高端健康服務培訓機構合作,支持薊縣發展健康服務業職業教育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健康服務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設護士、養老護理員、高級藥劑師、高級營養師、高級按摩師、康復訓練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健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等人才培訓。
(五)政府維
制定薊縣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目標和方向,引導產業有序發展。舉辦健康養老產業方面的商務論壇和招商推介活動,擴大薊縣知名度和影響力。出臺產業和重點企業服務政策,特別是金融支持和用地支持政策,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提升職業教育、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功能,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進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基于“多規合一”的基礎上,優化空間發展策略,保障健康養老產業用地需求,加快行政審批效率。推動建立健康養老產業行業協會,建立穩定便捷的溝通渠道,創造良好的政企關系。
(六)相關基礎設施維
提升薊縣與京津冀區域交通的互聯互通,更好地對接和服務京津養老市場升級改造國道和省道,打通區域斷頭路,發展軌道交通,融入天津和北京1小時通勤圈。加大對農村特別是特色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投入,完善農村供電、供水和環境衛生設施建設,美化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堅持智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現有的信息和網絡設施建設標準,為健康服務機構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推進健康服務信息化打好基礎。
關鍵詞:革命老區;文化產業;突變級數法
中圖分類號:F2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4-0086-02
引言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推進,文化產業作為“拉動效應”明顯的“朝陽產業”,已逐步成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1]。目前,錢明霞[2](2011)利用網絡層次分析法研究了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張仁壽[3](2011)引入DEA模型檢驗了廣東等13個省市的文化產業績效,郭國峰[4](2009)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模擬了文化產業的投入-產出作用路徑等。但上述研究對象都還未涉及革命老區,對老區文化產業評價研究還缺乏科學定量的依據。由于革命老區文化產業數據較少,傳統的綜合指數法、因子分析和DEA模型等并不適合;同時,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等對權重的確定主觀性太強,因此,本文引入突變級數法來評價革命老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基于突變理論的靜態綜合評價
突變理論主要由結構穩定的拓撲概念發展而來的,將突變理論中突變模型衍生出來的突變級數法可應用于多準則決策問題。利用突變級數法對目標的綜合評價時,首先是對評價總目標進行多層次矛盾分解,然后再利用突變理論與模糊數學相結合產生的突變模糊隸屬函數,由歸一公式進行綜合量化計算,最后歸一為一個參數,即求出總的隸屬函數,從而得出綜合評價結果。
二、 四川革命老區文化產業評價指標體系
1.指標體系的建立
文化產業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不僅如此,衡量地區的文化產業的綜合發展能力,還要全面考慮所屬區域的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7]。
根據上述文化產業特征,兼顧數據可獲取性及突變級數法評價要求,將文化產業的綜合發展作為一級指標,將文化產業競爭力、文化產業經濟支持及文化產業社會保障作為二級指標,選取物態型文化產業、勞務性文化產業、收入水平、居民消費、固定投資,交通運輸、郵政通信和醫療衛生8個指標為三級指標,構建四川革命老區文化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2.基層指標的選取
三級評價指標的得分由下一層的若干基層指標決定。根據影響四川省革命老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選定的基層指標如下。物態型文化產業:文化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和廣播電視有線傳播;勞務型文化產業:藝術表演與公益體育;收入水平:職工人均工資、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農村居民純收入及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農村人均消費與城鎮人均消費;固定投資:建筑工程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公路總里程、等級公路總里程、旅客周轉量與貨物周轉量;郵電通信:郵電主營業務收入、固定電話使用情況及移動電話使用情況;醫療衛生:衛生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
三、實證分析
考慮到指標的可獲取性,按照現有四川省行政區域劃分標準,選取了達州、雅安和巴中等7個老區分布密集的典型市縣進行評價。按照上述基層指標的選取,選擇它們在2007—2011年的相關數據(數據來源《四川省統計年鑒》等)。
1.樣本數據標準化
考慮到指標量綱差異,根據突變級數法的特點和要求,采用bij=對所有的原始基層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接著對基層指標求其平均數作為每個三級指標的得分。這里,aij是每個指標原始值,amax和amin是取每個指標的最大值與最小值,而bij表示指標標準化后的值。
2.四川革命老區文化產業靜態綜合評價
參考上述過程,可以得到四川革命老區在2007—2011年的文化產業綜合值,見表1。
結語
作為一種基于狀態分析的靜態趨勢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突變級數法按照指標間的內在邏輯關系確定文化產業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減少了指標權重確定的主觀性,能夠更科學、更準確、更簡便地解決四川省革命老區文化產業評價決策問題。
參考文獻:
[1] 朱學義,董靖,于澤.我國文化產業投入的促動效應研究——兼論文化產業的經濟支柱性地位[J].管理現代化,2012,(1):12-14.
[2] 錢明霞,金中坤,劉松.基于網絡層次分析法的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71-74.
隨著南寧城市東拓,鄉鎮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深,特別是三塘作為南寧市東北部重要功能片區,大規模開發建設、二三產業迅速發展,必將促使三塘鎮經濟結構有較大改變,農業比重減少,而非農業職能、服務職能將大為增強。三塘鎮區將起到更大的規模聚集效應,帶動整個鎮域鎮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結合鎮村的地位作用以及鎮域范圍內的相對獨立片區,規劃鎮域鎮村體系按“中心鎮區———新型農村組團或獨立片區組團———農村居民點”三個層次結構布局。(圖2)鎮區規劃發展布局根據城鎮建設用地分類及道路結構形成了“一軸五心,多帶六片”的功能結構。(1)“一軸”:規劃以昆侖大道為發展軸的總體結構不變,鎮區沿昆侖大道向兩側展開,城鎮各級中心主要沿昆侖大道兩側分布。(2)“五心”:三塘主中心、北部片區副中心、九曲灣新城副中心、南部片區副中心及四塘小區副中心。(3)“多帶”:為保護生態環境與山水格局,沿水系、主要山體、縱向快速路形成多條生態隔離帶。(4)“六片”:規劃建設用地可劃分為六個主要片區。分別是倉儲物流片區、工業綜合片區、鎮北生態居住片區、鎮南綜合居住片區、九曲灣片區、四塘片區。
產業發展
未來三塘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現代農業、都市工業、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等產業的發展上。應該根據三塘的區域比較優勢,與南寧市產業發展規劃相協調,錯位發展,找到經濟快速發展的新途徑。三塘有多種特色農業資源,但目前只局限于農產品的直接銷售和粗加工,未能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和促進加工業的相應發展。因此,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強三塘鎮特色產業的發展,同時發展相關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多種經營并重,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業,發展綠色產品,以此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促進三塘鎮工業的持續發展。在面臨著城市相同區位區域同構競爭的威脅下,對商貿區功能定位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三塘商貿物流產業的發展。未來的三塘只有抓住先機、創新特色、做好環境,并在功能定位上與周邊片區錯位,才能立穩腳跟,求得發展。三塘優越的區位條件已經吸引了大型區域商貿物流項目選址落戶,有助形成南寧郊區購物中心和綜合休閑游憩區,服務南寧、周邊市縣以及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商務旅游人群。旅游業的發展與開發,涉及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通信等眾多行業,故能直接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并進而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生拉動作用。三塘鎮可以發揮區位、交通、生態環境等比較優勢,發展商貿流通業和休閑旅游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同時為第一、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市場空間。三塘位于南寧東北門戶,而南寧北部生態環境最為敏感,同時由于這一區域處于南寧市的上風上水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因此三塘未來的產業發展,應該突出“生態、環?!钡木G色理念,對現有的產業結構加以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包括三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未來三塘產業發展將主要以“一產為基礎、二產為支撐、三產為龍頭”。要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強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三大產業比例結構中,減少第一產業的比重,鞏固第二產業,大力提高第三產業。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分配,提高效率。三塘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重點是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配件產業、新型建筑材料、電子信息、印刷包裝等高技術高附加型的、無污染或低污染的都市型工業。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應加大對企業“三廢”排放的嚴格控制和治理,保證達標排放。三塘鎮產業發展時,應注重各產業之間的互補、合作與相互作用的關系。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區域內產業的優勢互補,實現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從而達到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目的。這些產業間既是獨立的經濟支撐點,又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成為聯動和聚集發展的整體。
民生建設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范辦學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九年制義務教育網絡,鞏固“掃盲”成果。提高“雙語”教育,提高勞動者從業素質,構建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在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的基礎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好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推進集中辦學,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推進新區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各項資源,重點推進九曲灣中學擴建及三塘公辦幼兒園等項目建設。積極構建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鼓勵社會資源參與發展衛生事業,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建設,確保每村有1所衛生室,健全鎮、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政策銜接,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認真貫徹落實“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指導方針,以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科技水平和逐步應用高新技術培育開發利用特色資源為重點,以重大科技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和加強科學技術普及為支撐,全面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文化設施配套,重點建設鎮區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逐步形成鎮區有文化廣播站、圖書室,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或農村書屋的文化網絡,為城鄉居民廣泛參與文化活動搭建平臺。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完成村級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逐步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鎮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系,提高計劃生育裝備服務水平和質量,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逐步普及村級人口計生信息建設,大力普及優生優育知識,開展優生咨詢與優質服務,保障育齡群眾的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繼續開展“關愛女孩”行動,抓好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的綜合治理。
項目建設
鑒于三塘的產業基礎和現狀,本次規劃確定三塘的主導產業為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商貿物流、都市工業和商務辦公,其中重點發展那些區域內市場、資源和要素較好的產業。依托三塘鎮作為廣西重點鎮的總體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農業,強化福祿無公害蔬菜基地、同仁超級稻示范基地;鞏固三塘山地雞、羅非魚等品牌;做大路東花卉苗木基地,形成花卉產業帶;引入龍頭企業,積極鼓勵“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發展模式,發展連片種植和農產品深加工,帶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走現代農業之路。依托三塘鎮毗鄰南寧中心城區的優勢區位,鎮域資源豐富,繼續鞏固嘉和城溫泉、九曲灣溫泉、高爾夫球場、鄉村大世界、鳳凰谷等休閑旅游項目,深入挖掘特色休閑資源,打造“三塘-九曲灣-天堂嶺”休閑游憩帶,使休閑產業成為提升三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城鎮名片。按照興寧區“三區一帶”的總體部署,沿昆侖大道經濟帶形成新興商圈,新建一批綜合批零市場,專業市場、商業網點和連鎖店,完善商貿服務業體系;推進金橋物流園、利華遠東物流園、盛大農產品加工中心、玉柴物流、川桂物流基地、青島海爾物流園、新疆廣匯汽車城的建設,從而帶動全鎮的經濟發展。都市工業主要布局在三塘工業集中區,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的思路,做強工業集中區,近期以電子信息、印刷包裝等產業起步,集聚相關產業和配套產業,拉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等科技含量高、無污染的都市型工業。堅持無污染、環保、循環利用,實行清潔生產;逐步淘汰磚廠、水泥廠等污染企業。結合物流園、工業集中區的建設,沿南部次要發展軸發展總部經濟,并充分利用優良自然環境與休閑旅游功能,設置高檔商務辦公區,與物流、工業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互相促進。
保障措施
1.1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
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研究和開發用于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裝置、系統和工程技術的學科。BME學科是各學科交叉與高度綜合的產物,涉及學科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基礎學科,又結合了包括聲、光、磁、電子、計算機、材料等尖端工程學科,是將其它學科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將生命體與診斷、醫療、康復等裝置視為一個系統,并充分考慮其相互作用的一類知識高度密集的技術領域。
1.2 國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育現狀
我國自1978年創建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截止2004年9月,我國有80余所高校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相關專業。其中醫科大學11所,綜合性大學12所,名牌工科大學13所,醫學院16所,普通工科院校27所,高職高專5所(左右)。依據人才培養的側重點不同,上述高校可以分為3類:(1)實力較強的理工院校的BME專業以培養能從事BME研究、開發和生產的高級BME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2)醫學院校的BME專業以培養能將工程技術與醫學密切配合的高級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為主要目標。(3)普通理工科院校以培養能夠從事醫療器械質量管理、設備管理、市場營銷、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人員為主要目標。為了區別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第三種類型中高職高專層次的院校一般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名稱設置為“醫用電子儀器專業”、“醫療器械專業”等。
1.3 我校醫療器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我校自2002年創設“醫療器械專業”。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劃歸到第三類,即:面向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型企業、貿易型企業和醫院等醫療器械使用單位培養從事醫療器械市場營銷、質量管理、保養維護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至今,該專業已招收3屆近250名學生。首批35名學生已于2005年畢業,一次性就業率為95%。
2.醫療器械產業
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不僅促進了醫學的現代化,而且形成了一個新的高技術產業領域——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生物醫學工程的產業范圍包括:生物醫學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醫學影像和診斷設備、醫學電子儀器和監護裝置、現代醫學治療設備、醫學信息技術、康復工程技術和裝置、組織工程等。習慣上,在生產實踐和行業監管領域,“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則更多地被稱為“醫療器械產業”。
2.1 醫療器械產業的發生、發展
20世紀初,電子管的發明和電子學的蓬勃發展促進了近代醫學科學和自動化理論與實踐的飛速發展。隨著晶體管的發明,各種模數轉換技術日趨成熟,一大批數字化檢驗、檢查、治療儀器應用于臨床。70年代以后,大規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芯片問世,各種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醫療檢驗、檢查、治療儀器在中等以上醫院得到廣泛應用。先進醫療器械在醫院的使用極大推動了醫學事業的發展,并成為醫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醫療器械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發展最快、貿易往來最活躍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在醫療衛生事業、公眾健康保健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2 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2.2.1世界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醫療器械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快,貿易往來最為活躍的工業門類之一。據美國醫療衛生工業制造商協會(HIMA)統計,1995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為1200億美元,2000年達到1900億美元,2005年增加到2500億美元,預測2006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將達到2600億美元左右。
2.2.2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狀況
中國有14億人口,29萬家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器械有廣闊的市場。200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容量達527億元,2005年達到760億元,平均年增長率15%,占世界市場份額3%,是全球醫療器械十大新興市場之一,已成為除日本以外亞洲最大的市場。
2.3 醫療器械產業現狀
2.3.1 我國醫療器械工業的現狀
我國的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平均增幅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995年全國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僅140億元,2005年我國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銷售收人、利潤總額已經分別達到504億元、488億元和40億元,同比均有24%以上的增幅,增長勢頭強勁。
截至2004年11月30日,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已達到10447家,其中僅2004年就比2003年凈增加1438家,增長率達13.8%。年生產品種5000多個,規格1萬個以上,其中僅2001~2004年,我國共注冊境內醫療器械產品29480個。加上期間注冊的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178個、進口醫療器械產品7595個,產品已基本上滿足全國各級醫院的裝備要求。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在國際市場份額僅占2%左右,而美國高達42%,歐盟占27%,日本占14%。從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銷售比例來看,我國為1:5左右,而在發達國家兩者的銷售比例為1:1.9,可見我國醫療器械工業的發展空間很大。醫療器械行業“十五”規劃預測,到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將達1000億元。
經過50多年的建設,我國醫療器械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逐步形成。目前,醫療器械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遼寧、山東、湖北、四川、陜西等地區。國有企業繼續在行業內發揮骨干作用,如北京萬東、山東新華、汕頭超聲、蘇州醫療、上海手術、上海齒科、上海醫光等;90年代以后,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條件下,涌現出一批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如江蘇宏寶、威海高分子、哈慈、浙江雙鶴、康德萊、寧波戴維等,多種所有制成份的共同發展,使醫療器械行業展現出勃勃生機。
2.3.2 浙江省、寧波市醫療器械相關企業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現有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型企業1000余家、貿易型企業1000家以上、縣級(含)以上醫院等醫療器械使用單位200家以上。進人2005年中國醫療器械企業銷售收人100強的生產銷售型企業中,浙江占了5家。據2000年的統計,寧波市有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型企業80家、總產值不足4億元人民幣、產值達到500萬元的企業不足10家。經過5年多的調整、發展,到2005年,全市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型企業有220家、貿易型企業250家。全市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型企業工業總產值達20億元人民幣,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50家,有的企業產值已達到2億元。產品涵蓋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嬰兒培養箱、高壓氧艙、心電圖機、衛生材料和敷料、體外診斷試劑等幾十個門類數百個品種幾千種規格的產品,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
政策評估從國家政策層面上看,按照原國家經貿委制定的《醫療器械行業“十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總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在世界醫療器械市場上的份額將占到5%,到2050年這一份額將達到25%,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療器械制造強國。為貫徹落實“十五”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2003年2月11日,國家計委專門公告,組織實施“十五”期間生物醫學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加快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發展。
地方上,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浙江等省市,以及深圳、南京、佛山、莆田、衡陽、杭州、寧波等城市都對醫療器械產業進行了產業引導和政策支持?!墩憬窠洕蜕鐣l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醫療器械是“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技術產業”,要“大力發展”。有關部門已經著手制訂“醫療器械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寧波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也正在促成“十一五”規劃期間的政策支持。
同時,政府部門也意識到要制定更嚴格的監管制度來引導各類型單位實現產業升級、規范管理,解決這些單位面臨著一些實際問題:推動生產銷售型企業落實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質量管理認證;明確要求新開辦貿易型企業至少配備2名醫療器械大專以上畢業生從事質量管理、提供售后技術服務;要求醫療單位加強設備管理、強化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與控制。
3.討論
3.1 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正在得到各類型高校的重視,各學校又依托原有基礎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相關專業進一步促進了學科的發展。但可以預見,各高校之間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尋找合適的定位、有所側重才能為學科的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