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于新能源的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能源;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作者簡介:韓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何志霞(1976-),女,甘肅涇川人,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江蘇 鎮江 21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ZD2009025)、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課題(課題編號: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國高校設立新能源專業的必要性
能源問題與環境問題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兩大基本問題,發展新能源是解決這兩大問題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而獲得,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潔、低碳、可持續利用等優勢,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為促進人類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所以這些國家在相關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是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能源產業化發展起步較晚,技術相對落后,總體產業化程度不高。不過,我國天然資源非常豐富,市場需求空間很大,在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帶動下,新能源領域成為大型能源集團、民營企業、國際資本、風險投資等諸多投資者的投資熱點,技術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十二五”期間將是我國新能源產業從起步階段進入大規模發展的關鍵轉折時期。我國新能源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總目標是:建立初步適應大規模新能源發展的電網等重大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壯大和升級,促進新能源市場的不斷擴大,爭取在2015年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盡管國家已經把發展新能源放在一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一場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進行,它必將帶來新的經濟繁榮、新的社會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是缺少成熟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我國主要的新能源設備和技術完全依賴進口,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而新能源產業化進程中的這些難題有待專業人士去破解。所以,培養新能源方面的專業和復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產業作為一個錯綜復雜的資源環境復合體,涉及物理學、化學、流體力學、傳熱學、電子電工學、材料科學、生物學、管理學、工業經濟學等學科內容,是一個典型的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產業。[3]因此,需要設立專門的新能源專業來滿足,新能源產業對新能源人才要有寬的知識面、自主的學習能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等要求,進而要求高校做好優化人才培養層次、改進人才培養方案等工作。
國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學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專業,用于培養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設立了專門的光伏與可再生能源工程學院,并于2000年開設了光伏與太陽能本科專業,2003年又開設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專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依托其可持續能源系統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專業。此外,意大利的都靈理工大學和米蘭理工大學都開辦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專業。美國的俄勒岡州科技學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學本科學位課程。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變化,對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世界上將會有更多的高校開辦有關新能源的專業。
我國高校在新能源專業設置和新能源產業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還落后于發達國家。為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國家培養新能源這一新興產業的專業人才,2010年7月經教育部審批,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江蘇大學等11所高校首次設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其中江蘇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由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承擔開設任務,已分別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關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方案、培養模式和培養體系則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
在對國內外新能源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要求,基于新能源產業特點及企業和社會對新能源專業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同時結合本校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優勢,確定了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包括專業培養目標的確立及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的設置、可行的教學計劃的制訂等。
1.培養目標
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專業建設和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依據,也是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國內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專業,目前處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階段,因此,找準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確立該專業人才培養的長遠目標尤為重要。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依托機械工程、電氣信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土木工程等學科專業的支持,并結合新能源產業的特點設立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一流的視野,具備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這一強交叉學科寬厚扎實的物理、化學及熱流體科學基礎理論,系統掌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應用專業知識及技能、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新能源裝置及系統運行技術,能勝任新能源技術相關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及技術經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課程體系的構建
盡管自2010年以來國內陸續已有許多高校正式獲批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本科階段的招生資格。但總體來看,我國系統培養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剛剛起步,對于相應課程體系的構建也處于探索階段。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構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否合理、課程內容是否先進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的質量。而且,一個專業要具有區別于其他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業務范圍,就應有自己獨立的課程體系。[4]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內容豐富而又廣泛的科學與工程,屬交叉學科。它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緊密相關,又強烈地依托于能源與動力工程、材料、機械、電氣、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由于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幾乎為空白,因此,如何以這些學科為依托,形成內容先進、結構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急需解決的一項重大課題。筆者根據孫根年有關課程體系優化的思路給出了系統思考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5]
由圖1可以看出,在層次上將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課程劃分為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集中實踐環節和課外實踐環節五個方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課程體系作為一個系統,不同的課程類別在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指導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服務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門人才培養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學組織與實施
基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結構,考慮到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筆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在教學組織上前五學期主要進行普通文化課和專業技術基礎課的教學,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在第二、三、四、五學期還安排了金工實習、專業認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目的是增加學生在校期間的動手操作機會。第六、七學期組織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和實習實訓,核心課程均采用一體化教學方式。第八學期開展畢業設計環節,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獨立完成課題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計劃的特色
1.以厚基礎、寬平臺、交叉學科為理念,強調扎實的物理、化學和熱流體科學基礎理論
課程建設時,首先在物理、化學基礎理論方面增加了“大學化學”、“物理化學”、“能源與環境化學”和“半導體物理”課程。其次,根據新能源專業的特點,強調物理、化學基礎的同時,通過減少“工程圖學”、“工程力學”和“機械原理與設計”課程的學時數來弱化機械類課程。再次,為了充分發揮本校本學院學科優勢和特點,在熱流體理論方面除了開設“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和“傳熱學”課程外,還開設了“熱流體數值計算基礎”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熱流體理論與技術”兩門專業特色課程。目的是提升專業內涵,強化特色,確保學生具備新能源領域相關的扎實的基礎理論,是學生今后在本專業及相關領域是否具備發展潛力的關鍵所在。
2.強調實踐教學及新能源工程訓練
首先,增加了“現代分析測試技術”課程。其次,增加了實習環節的學時數,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學期的三周生產實習變為第四學期末的一周認知實習和第六學期的三周生產實習。目的是增加實踐教學,先認知實習,后生產實習,使實習環節更為科學和合理。再次,還增加了項目設計,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學期的兩周課程設計修訂為第六學期末的兩周課程設計和第七學期末的兩周項目設計。目的是先開展某門課程的課程設計,后進行具體的項目設計,設置更為科學和合理。通過指導學生開展設計性、綜合性項目設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此外,還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訓練環節,在此環節中學生和指導老師雙向選擇后,學生參與到老師的科研項目中。指導老師在與國內外新能源企業合作中,向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專業實踐機會。這個環節是在第七學期前完成,設置此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和工程應用能力。通過明確的學分要求保證學業導師制的落實。指導老師通過這樣一個環節對于特別優秀的學生可向學院推薦其保研,實現本研貫通培養,前后的培養具備一定的連續性。最后,為了充分利用學科資源及已有的實驗條件,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更好地滿足新能源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新能源技術工程應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課內及集中實踐環節總學分要求基礎上還增加大于等于六個學分的課外實踐要求(社會實踐、競技活動)。
3.體現多學科交叉特點
在課程設置時,除開設“工程圖學”、“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課程外,還增開了物理、化學方面的課以及“新能源材料”、“現代生物學導論”、“能源與環境”、“新能源系統自動控制原理”課程,這樣充分體現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應用化學、材料物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各學科的交叉。
4.重視形成寬闊的國際視野
首先,學校開設了全英文及雙語課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陽能光伏技術”以及雙語的“熱流體數值計算基礎”、“熱泵原理與應用”、“生物質燃燒及混燃技術”課程。其次,借鑒國外新能源專業的課程設置增設了反映新能源領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評價”課程。此外,還增設“新能源前沿及工程應用專題”必修課。這門課要求學生在第七學期結束前聽取學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應用專題講座7次以上。專題可以是合作企業、國內外知名專家的講座,也可以是本專業教師科研最新進展的講座,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本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拓寬視野,盡快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
5.以太陽能為主,兼顧生物質能和風能,提供其他種類新能源的廣泛選擇的專業定位
首先,在太陽能方面,學校設置有“太陽能熱利用”和“太陽能光伏技術”專業課;在生物質能方面,開設有“現代生物學導論”和“生物質能轉化原理與技術”;而在風能方面,設置有“風力機空氣動力學”和“風力發電與控制技術”專業課。其次,還提供了廣泛的新能源相關選修課程來滿足學生對不同專業的需求,比如“氫能與新型能源動力系統”、“新能源發電并網技術”、“水力發電與水電站”、“燃料電池原理與技術”、“熱泵原理與應用”、“生物柴油制備及應用”、“生物質燃燒與混燃技術”、“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經濟學概論”等課程。
四、結束語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設置順應時代的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非常新的專業,與之配套的培養方案、課程安排等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筆者考慮到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新能源產業對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以供參考。筆者相信江蘇大學有能力、有信心建設好該專業,為國家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輸送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東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制度創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偉東,艾建軍,楊坤.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1,(12).
[3]張玨.新能源產業發展所需專業人才培養探討[J].中國人才,
2010,(8).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開發過程;質量管理
0引言
我國由于人口的基數比較大,所以對于汽車的需求量也比較大。但是現階段仍然是燃油汽車占據著汽車市場的主要地位,這對于我國的環保事業是非常不利的,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新能源汽車的地位就在不斷的提高當中,可以說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潮流以及趨勢,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當中,在質量管理上是存在一些缺陷的,這些問題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各個主要的研發企業對此進行研究,盡量的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水平以及在質量管理的水平。
1新能源汽車開發過程質量管理現狀
不得不說的是,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非??煲卜浅5姆€定,但是這也造成了對于環境的大量的污染,換句話來說就是付出環境污染的代價換來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已經非常重視環境的保護,并且通過一些政策和規劃來減少對于環境的進一步污染,同時還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在汽車行業,燃油汽車的大量使用的確給環境帶來了大量的空氣污染,但是汽車是現代社會的剛需,人們日常的交通和出行都離不開汽車的幫助,因此對汽車進行改革升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新能源汽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國家在新能源汽車出現之后對于這一新產品出臺了很多的政策進行扶持,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也投入了很多的關注,希望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能夠順利的進行,在國家和社會以及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車的確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還要明白的一點就是,相對于燃油汽車來說,新能源汽車的起步畢竟是比較遠的,因此在社會當中還不能夠改變燃油汽車占據重要地位的格局,并且新能源汽車在生產和研發等多個環節還不怎么成熟,在開發流程以及質量管理方面還面臨著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在整個汽車行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以及管理都是各個企業在依據以往燃油汽車的經驗在獨立進行摸索,但是各個企業的實力以及相關的經驗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說,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在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各個企業的研發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些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
由于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市場的一個新興的產品,所以說對于汽車市場來說,新能源汽車的質量水平也就決定了整個汽車市場未來的走向,因此在整個汽車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都投入了相當大的關注。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質量管理的規程當中,新能源汽車的最初的設計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簡單來說,這就是整個產品未來生產和再開發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因此在進行這一環節的時候,相關的管理方面必須制定一個科學而且嚴格的管理規劃,保障新能源汽車的設計環節取得一個較好的效果。
在新能源汽車進行規劃設計的初期,對于汽車市場以及潛在用戶的研究就是一個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環節,在研究調查這一環節之后,就需要對其中比較具有針對性的意見納入研發的要求當中,符合當下用戶的需求是企業研發的重要目標之一,這對于汽車未來的銷售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在新能源汽車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一個比較詳細的研究分析還是非常重要的,在設計之前或者是設計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及時的發現新能源汽車的潛在問題,當然最好還是盡量的避免出現這一問題,如果出現也要及時的進行解決,其次,相關的研發設計人員還需要及時的對產品的安全以及質量問題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是提高產品最終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能夠保證新能源汽車這一產品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存活下來。在之后的產品的開發階段還是需要產品的用戶以及研發的主要人員共同的參與進去,因為只有這樣的研發模式才可以使得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符合產品用戶的喜好,滿足產品用戶的要求,相關的研發人員也可以在現有的條件之下找到最適合產品的研發方式,從而進一步的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各個方面的性能,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一產品需要符合現代社會對于它的基本的要求,就是相對于燃油汽車要盡量的減少污染。
2新能源汽車開發流程的質量管理
2.1新能源汽車在產品策劃階段的質量管理問題
在新能源汽車進行相關的策劃階段的時候,主要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共同組成了產品的規劃分析。
第一個階段就是這一項目的預研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也是比較輕松的,簡單來說就是對這一產業的市場背景以及相關的市場環境進行調研,對于企業來說,在進行一項新的產品的研發的時候就需要先對關于這一產品的市場進行一個全面而細致的了解,這有利于企業之后的產品規劃,在汽車行業,這就是新能源汽車在研發之前需要進行的過程。接著就是可行性的分析,也就是市場用戶的需求以及一些相關政策研究,還需要利用本企業現有的生產技術對這一產品的應用現狀進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產品所需要的材料以及相關的技術工藝等等,都屬于研發前的主要準備工作。通過一系列的研究,研發企業可以確定設計研究這一項目所要耗費的資金,因此就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研發計劃,這一計劃還需要確定產品的各個注意事項以及銷售的相關事項。
在之后的項目的啟動階段,就是對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計劃的確定,還有所要應用到的研發技術和車的型號大小等的布置,當然最終的結果是經過很多次的探討試驗之后才確定的,這樣有利于研發出配置最好的汽車。
2.2新能源汽車在概念設計階段的質量問題管理
一項新的汽車產品在概念設計階段所要進行的工作是比較多的,這一環節所包括的工作不僅僅有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研究,還有最重要的環保性能的研究,需要明確這些是否符合社會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基本,當然還有用戶比較關心的汽車的動力問題以及性價比問題。除此以外,還有關于汽車的各個方面,比如說風阻系統以及輕量化的指標,這些內容包括上文所提到的內容都不是簡簡單單由開發人員直接決定就可以的,對于這些指標的確定研究人員還是需要通過對國家指標的研究,之后兩者相結合來確定的。在這一過程當中也會影響到一些別的指標的確定,比如說在設計執行的時候的電池和電機方面的布置上的問題,是要在保證其合理性的同時還需要盡量的滿足其設計上的要求,對于相關理念上的要求也應該滿足。
2.3工程設計階段的質量關問題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其相關的設計階段主要包括的也只有兩個部分,一個就是項目的批準,另一個就是項目工程的。
在項目的批準階段,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對所開發出來的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的性能的評估,還有相關的配置上的評估,經濟性能上的評估。這一階段需要重視的就是對于模型車的建造,包括整個車輛的外形以及各種配置和整體的造型等等,都是需要進行審批最終確定下來的。
在項目工程的階段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完善汽車的各個方面,比如說項目的前期設計當中的完善,還有相關的性能和總體的設計等等,這些都是需要一些專業的人員多次進行評估以及討論后才進行的工作,最后還是需要通過最終的評審之后才能夠進行項目的。
關鍵詞低碳經濟 新能源汽車 節能減排
文章編號1008-5807(2011)02-015-01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
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和民眾環保意識的提高,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解決交通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主導下的市場跟進型,政府積極參與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及市場推廣,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而在研究領域,新能源汽車技術也作為一個研究熱點日益受到國內許多研究機構、科研院所以及各大汽車企業的重視,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研究中并已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成果。與傳統車輛相比,目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技術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對差距不大,但是在產品設計、企業管理、經營理念方面較滯后,這些因素也會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步。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機遇
1、政府對發展新能源汽車高度重視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領域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已經通過了一系列的政策綱要初步構筑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多元化發展戰略,為中國汽車工業朝向資源節約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一些優勢
目前我國每千人擁有汽車不足50輛,遠低于發達國家的500輛。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汽車需求量迅速上升,而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設施也日漸完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飛速發展。國地域遼闊和資源多樣性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業、基于生物的農業能源和基于天然氣的各種氣體燃料技術,則很容易實現交通能源的多樣化,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另外,我國還擁有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的基礎性科學研究提供大量的智力資源,同時也可以直接為汽車企業提供技研發支持。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挑戰
1、專業人才不足,關鍵技術沒有突破
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從事基礎科學研究、關鍵零部件和先進材料研發的科技人才和專業的管理人才嚴重不足。國內的科研院所、企業普遍對基礎研究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一些重要的核心部件仍需從國外進口。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車型開發、試驗驗證等方面的技術能力仍然很不完善。
2、基礎設施不健全,資金投入不足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配套服務環境不成熟,基礎設施不健全,沒有完善的配套維修網絡等跟進措施,后續保養不方便,這些因素都會降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整合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大量的資金投入。另外,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攻關、示范推廣也需要大量資金。而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資金籌措渠道非常有限,資金量遠遠滿足不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
三、如何實現我國新能源汽車跨越式發展
(一)建立創新合作機制,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完善檢測標準與手段
要建立由政府部門、行業組織、汽車企業、科研院所組成的創新合作機制。對關鍵部件進行技術攻關,對基礎研究開展分工合作,實現風險共擔、成果共享,集中有限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同時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要盡快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檢測標準與認證程序。
(二)協調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其中最核心的環節包括動力電池產業、高效電機制造業、電控技術和基礎材料產業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與這些核心產業緊密結合、聯合研發,才能形成價格、技術優勢,具備產品競爭力。
(三)建立財稅激勵政策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
在財政政策方面,對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給予優惠貸款;對于購買者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政府采購新能源汽車,形成消費示范效應等;在稅收政策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進口給予關稅優惠;對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優惠;對購買者給予一定的購置稅減讓。
(四)完善售后服務系統、鼓勵低碳型消費,拓展營銷模式
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傾向,鼓勵汽車低碳消費,同時拓展新的營銷模式擴大銷售量。
總之,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是交通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規?;?、產業化,需要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財稅金融政策的有效支持,核心技術的提升和產品性能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提高。相信隨著上述各種資源的進一步良性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歐陽明高.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與對策.汽車工程,2006,(4).
[2]莊思思.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歷程(2001年-2009年).中國新能源-2010,(7).
[3]段喜茹.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會與挑戰.中國汽車界,2010,(7).
【關鍵詞】 地方高校;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模式
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與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我國化石燃料的緊缺與環境的惡化,關于新能源車輛的開發與應用問題已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積極探索的焦點。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正發生重大變化,汽車產品將向安全、節能、環保方向邁進,“新能源汽車”成為業界關注重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機遇,尤其是電動汽車我國的研發與國外發達國家相差不大。在中國汽車產業的“十三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征求意見稿已早早發出,可見未來幾年電動汽車產業仍然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目前,山東省擁有山東時風集團、山東唐駿歐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電動轎車生產企業。德州陵縣新能源車產業園的落成,為德州學院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生就業提供了很大的機遇。
當前,國內新能源車輛專業剛剛起步,市場需求非常大,人才嚴重匱乏。人才的不足帶來的必將是行業內動力不足、缺乏后勁的疲軟狀態。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相關專業的人才作為基礎。怎樣培養出具有高專業水平和具有相關能力素質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滿足地方經濟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是當前學院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的核心就是培養出合格的人才,作為地方院校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從而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來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德州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厚基礎、強實踐、求創新、高素質、重責任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
1、新能源汽車的專業定位
新能源汽車專業是車輛類專業和電工電子及機電類專業的融合和交叉專業,作為本科生的培養需要掌握汽車基礎知識、機電傳動控制、電力電子、新能源汽車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所涉及的內容比傳統車輛專業所涉及到的內容更多,知識面更廣。
通過調研相關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本專業的專業定位大致分以下幾種:
(1) 國內一些重點大學師資科研技術設備雄厚,教學環節中突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科研能力為突出點,主要培養開發設計及科研型人才。比如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等高校的新能源汽車方向的學生主要是從事設計開發及相關科研。
(2) 省級的一些重點院校,既有一定的開發平臺又有師資力量,以培養產品開發設計人才為主要目標。比如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以東風汽車為依托,從事相關產品開發。
(3)地方院校師資相對較差,科研力量相對薄弱,應注重實踐培養,以技術應用為主。德州學院是一所地方院校,本院新能源汽車專業定位是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2、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培養目標
本院新能源汽車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能分析和解決問題,適應社會需要,可在相關新能源汽車公司、企業以及有關的研究與設計院所、高等院校和相關部門從事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產品開發、制造、試驗、管理、營銷以及售后的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是說通過四年的培養大多數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能夠解決具體問題。
3、本專業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與教學環節的建設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要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素質,就必須優化課程設置的組合,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能夠跟上本專業的發展水平,使教學的內容與市場需求相符。學生的培養采用“3+1”模式,就是學生用接近3個學年的時間主要在校內完成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中間還需到企業進行認識實習、課程實訓,接受企業實際生產的鍛煉,了解新能源車輛的生產過程,利用多于1個學年的時間在企業進行實習,直接進入企業的相關部門和車間進行專業實習以及本科的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學校指派教師同時企業派出技術人員,采用“雙導師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成長發展進行指導。
學生應掌握新能源汽車方向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外語、計算機、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專業基礎、專業素質與能力拓展知識。其中基礎知識包括工程科學知識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以及力學等,工程技術知識包括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工程圖學等機械電子類知識點。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核心知識包括新能源汽車制造工藝、新能源汽車設計、新能源汽車試驗測試、汽車結構與有限元分析、汽車碰撞與安全等。知識拓展部分包含自動變速器技術、汽車車身藝術設計、專用車結構設計、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汽車制造企業現場管理、汽車法規與產業政策、汽車服務工程等課程。選修知識里面應重點掌握計算機技術在車輛工程學科中應用概況、常用車輛工程學科計算方法和數據處理、車輛工程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分析、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車輛工程的應用等;同時選修知識還應包含汽車空氣動力學概念、發動機流場、發動機熱工轉換、流體力學、熱工基礎、新能源汽車性能評價、分析方法、基本動力學過程、發動機原理、汽車振動基礎等發動機與汽車流體的相關知識。
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在厚基礎的同時加強了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選修知識可以培養學生向不同的側重點發展,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有多種選擇,增強競爭能力。
三、結語
地方院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肩負著為區域經濟提供相關行業發展所急需人才的重任。構建科學的全面的并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容。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出與之相符的課程體系,一定能培養出大量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雄健,熊維平.汽車類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29.163-164.
[2] 范大勝.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研究[J].汽車維修,2011.11.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驅動因素;消費者行為
一、引言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汽車行業通過以下4種方法實現節能減排:一是提高汽車技術。通過采用先進發動機、先進變速器、汽車整備輕量化等手段來降低汽車的燃油量;二是普及小排量汽車。通過相關政策和法規的支持,鼓勵小排量車的生產和使用,提高其市場占有率。三是使用柴油驅動汽車。當前的柴油車比同排量的汽油車油耗低25%,在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車大規模推廣之前,柴油車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有效手段之一。四是開發新能源車。動力系統從傳統的全燃油發動機向混合動力燃油汽車過渡,并逐步發展至燃料電池汽車。我國的能源供應緊張現狀、環保要求及刺激內需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產業轉型的必經之路。經過最近10年的發展,各大合資,國有品牌均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動力車型、燃料電池車型及純電動車型,并實現了量產,由于消費者對混合動力車型、燃料電池車型及純電動車型處于初步認知階段,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存在,使得這些車型的銷售狀況不甚理想,這是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各大汽車企業深深顧慮所在。本文期望通過將國內新能源汽車潛在消費者作為研究對象,了解新能源汽車潛在消費者特征及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通過SPSS17.0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子分析,了解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決策因子,通過對決策因子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提品市場分析,產品市場定位,產品生產、產品營銷相關方面的建議和意見。
二、問卷調查與樣本信度檢驗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驅動因素的獲取
大多數新能源汽車是在4S店銷售出去,因此本調查立足于武漢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通過咨詢武漢相關從業人員、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及具有購買新能源汽車意向的客戶,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作者收集整理出了28個反應業內人士及消費者心中的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驅動因素問答題,通過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28個條目進行增加與刪除,最終確定了10個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驅動因素。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對35個條目進行評分,依次劃分為完全同意、同意、說不清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5個量級,分值依次為5分到1分。
(二)研究對象與數據收集
國家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主要有三項:一是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如在科技部主持的國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中,要求優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機場等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建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加快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公用充電設施建設;二是在5個試點城市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加快此類產品在私人消費領域的普及速度;三是對消費者購買“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
在此背景下,為了得到相關數據,作者選擇了調查武漢相關從業人員、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及具有購買新能源汽車意向的客戶,調查地點為龍陽大道武漢安利捷豐田、龍陽大道東風日產三環勁通、武漢市神龍鴻泰、武漢華星漢迪等4S店,調查時間為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調查方式為隨機抽樣問卷調查,輔之以訪談法。針對4S店銷售顧問、新能源汽車車主及具有購買意向的客戶發放問卷。實際發放問卷350份,有效問卷335份,有效率達95.7%,調查結果令人滿意。
表1 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驅動因素
調查的變量統計特征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以看出:10個影響因素的均值都大于3,其中“政府相關優惠補貼政策”因素均值最小為3.42,這說明參考相關結論總結出的因素確為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決策考慮的因素。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價格排首位,排第2位的是汽車使用成本,排第3位的是汽車質量可靠性,第4位是售后服務,第5位和第6位是使用便利和汽車品牌偏好影響(均值均為4.04)。也就是說消費者認為這6個因素比較重要。
(三)調查問卷信度檢驗
如表2所示,本調查應用SPSS17.0對所得的350份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其Cronback's α信度系數為0.763,說明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見表3)。因此,基于該問卷得到的數據是可信的,基于數據得到的分析結果是可靠的。
表2 問卷信度檢驗
樣本充足性檢驗系數KMO值為0.720,大于0.5的經驗值,Bartlett球形檢驗值sig<0.01,可認為各變量間存在顯著相關,說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表3 可信度高低與Cronback's α系數對照表
(四)樣本個體特征描述性統計
在獲取的350個有效樣本中,男性192位,女性158位,分別占比54.9%和45.1%;被調查者年齡主要集中在青年層面,年齡結構合理;被調查者大多為本科及以上,具備較高的教育層次;被調查者來自各行各業,樣本分布均勻、被調查者收入集中在5~20萬區間,屬于擁有購車能力人群。樣本的基本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調查樣本基本數據
(五)驅動因素的變量選擇與特征分析
在調查表中,進行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驅動因素調研的樣本被要求按照影響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一次打分,調查的變量統計特征如如表5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前6個影響因素的均值均大于4,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價格(4.81)成為調查者認為的驅動消費者購車的第一要素,排第2位的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4.78),排第3位的是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可靠性(4.53),排第4位的是廠商售后服務(4.34),排第5位和第6位的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便利性和汽車品牌偏好影響(均為4.04)。由此可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沉淀成本、使用成本、質量如何成為被調查者最為看重的因素。
共計有285位受訪者(81.4%)認為新能源汽車銷售價格是驅動消費者購車行為的第一要素,主要源自現階段汽車消費仍然屬于消費支出中的重頭項,占用消費者資金量較多,因此價格彈性較大;共計有273位受訪者(78.0%)認為汽車使用成本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車行為的重要因素,雖然新能源汽車在燃油經濟性方面能夠帶來不錯的表現,但是目前油價高企,燃油成本仍然是第二大汽車消費支出項;共計有222位受訪者(63.3%)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可靠性也是影響其購車的重要因素,在于新能源汽車研發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技術的不成熟加大了機械的不可靠性,因此消費者對其可靠性秉持關切態度亦可理解。
表5 調查表的變量統計特征
(六)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驅動因子分析
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結果表明相關矩陣不是單位陣,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進行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新能源汽車消費驅動因素方差貢獻率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計算結果表明,前4個因子集中了10個原始因子67.828%,效果比較明顯,可以充分反映出原始10個因子所包含的信息。通過旋轉因子后載荷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旋轉后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驅動因子載荷
(1)在第一因子中,排前三位的驅動因子載荷分別是政府相關優惠補貼政策(0.555),外觀和內飾偏好(0.535)和汽車使用成本(0.442),其中政府相關優惠補貼政策調查得分均值為3.42,外觀和內飾偏好調查得分均值為3.59,汽車使用成本調查得分均值為4.78,這里使用成本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被考慮的僅次于銷售價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將第一因子命名為“使用消耗因子”。(2)在第二因子中,排前三位的驅動因子載荷分別是周圍購車人群對其影響(0.567),售后服務(0.431)和使用便利性(0.400),其中周圍人群對其影響調查得分均值為3.73,售后服務調查得分均值為4.34,使用便利性調查得分均值為4.04,這里售后服務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被考慮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將第二因子命名為“售后服務因子”。(3)在第三因子中,排前三位的驅動因子載荷分別是汽車品牌偏好影響(0.507),銷售價格(0.423)和政府相關優惠補貼政策(0.411),其中汽車品牌偏好影響調查得分均值為4.04,銷售價格調查得分均值為4.81,政府相關優惠補貼政策調查得分均值為3.42,這里銷售價格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考慮的第一要素,因此可將第三因子命名為“購買成本因子”。(4)在第四因子中,排前三位的驅動因子載荷分別是安全保護性(0.569),質量可靠性(0.439)和使用便利性(0.434),其中安全保護性的調查得分均值為3.87,質量可靠性的調查得分均值為4.53,使用便利性的調查得分均值為4.04,這里質量可靠性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考慮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將第四因子命名為“汽車質量因子”。由此可見,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4大方面:“使用消耗”、“售后服務”、“購買成本”和“汽車質量”問題,是決定消費者購車的核心因素。
三、研究結論與對策
(一)研究結論
本文從研究消費者行為出發,通過實證分析對我國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為企業構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戰略,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策略,推廣新能源汽車市場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本文的主要結論如下:
1.根據問卷調查表得知,城市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較高,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意義和節能減排功效持積極態度,購車決策能夠為其帶來減少油燃油費用、降低成本的作用,總體上都擁有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
2.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驅動因素包括:汽車品牌偏好影響、周圍購車人群對其影響、政府相關優惠補貼政策、銷售價格、外觀和內飾偏好、汽車使用成本、質量可靠性、使用便利性、安全保護性以及售后服務等10大因素,可以劃分為使用消耗因子、售后服務因子、購買成本因子以及汽車質量因子,5個主要因子在新能源汽車購買決策中占比67.828%。
(二)對策建議
1.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效率和效果并重。按照國務院2009年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1年中國的電動汽車產銷目標是: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但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卻顯示,2011年國內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只有8368輛,銷售新能源汽車8159輛。這個數據遠遠低于政府的規定目標。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完成情況,國家有關部門也已經注意到其中存在的問題。2011年11月,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國家發改委就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就試點工作提出了評估與審核的意見措施,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落實到實處而不是喊喊口號。
2.加強和媒體的合作。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推動需要汽車專業媒體對技術革新、產品換代、性能指標數據等消費者關注的信息推介;需要加強與各大汽車門戶的溝通,加強汽車專業論壇版塊交流,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以及售后交流,答疑解惑;同時也需要借助時尚媒體,新聞媒體,娛樂媒體等的影響力,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客戶對產品的印象,表達出全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3.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并行。以美日發展經過為鑒,應通過財稅金融激勵手段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如在財政政策方面,對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給予優惠商業貸款;對于購買者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加大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強制性采購,形成消費示范效應等;在稅收政策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進口給予關稅優惠,降低其生產成本;對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優惠;對購買者按其所購車輛的等效節能指標給予一定的購置稅減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勵、提倡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資實體為平臺,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債券發行為手段的開發性金融信貸政策體系,解決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研發資金來源。
參考文獻
[1]蔡林海.低碳經濟大格局[J].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樊綱.走向低碳發展:中國與世界――中國經濟學家的建議[J].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3]邵毅明,邊耀璋.汽車新能源與節能技術[J].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4]劉光富,胡冬雪.綠色技術預見理論與方法:以新能源汽車為對象[J].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據了解,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是高校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而新設的。國務院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其中,對于新能源產業,國家要積極研發新一代核能技術和先進反應堆,發展核能產業。加快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推廣應用,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提高風電技術裝備水平,有序推進風電規?;l展,加快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能電網及運行體系建設。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
2011年,“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將在南京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北大學、河海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十所高?!吧l芽”。僅江蘇就有3所高校設立了這個專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把新能源產業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提出來,可見其重要性,為什么這個產業會受到這么關注?新興專業學什么?就業前景怎樣?本文將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相關狀況做個詳細分析,為考生了解、有的放矢的報考服務。
發展前景
東北大學博士生導師蔡九菊教授認為,發展新能源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市場前景廣闊,同時相關的專業人才需求量大。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傳統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長,引發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瓶頸,為此,發展新能源產業勢在必行。一方面,發展新能源產業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將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引領中國經濟走向低碳化。
目前,中國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在加大水電、核電、太陽能和風能設施建設的同時,計劃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費比例達到15%,規劃到2020年,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雖然我國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然而推動新能源行業前進的人才供給卻顯得捉襟見肘。高素質專業人才和核心技術的缺失,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當前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據估算,到2020年在風電領域的從業人員就將會有幾十萬,其中包括幾萬名專業人員。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在未來10年內,國家每年平均要開工建設5-8臺以上的核電機組,預計每年對核電人才的需求有數千人,而全國每年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總量不超過500人。對于快速發展的太陽能產業而言,人才供應同樣面臨嚴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新能源產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新能源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
專業培養目標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面向新能源產業,根據能源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在新能源科學研究及其利用的技術開發與實施等方面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以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該領域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學生的修業年限為4年,對于完成培養要求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課程體系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課程內容體系的設置上緊密結合培養目標要求,既注重“厚基礎”,突出基本理論與方法,又注重“寬方向”,豐富課程知識結構。注重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和“能力結構”的形成。
理論部分:在基礎教育系列中重點強調基礎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工程技術基礎課群;大學外語、原理等社會科學課群。在專業教育系列中重點遵循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包括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學與工程、風力發電原理、生物質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礎等專業平臺課群;光伏材料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場等專業選修課群等。
實踐部分: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單獨設立“能源工程綜合實驗”課程,目的是充分利用學科的開放式實驗室,指導學生開展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畢業生就業去向
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可在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節能減排領域的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從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新能源科學教育與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關工作。
如河海大學主修課程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技術基礎、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工程熱力學、氣象學、太陽能發電電氣設備與系統、太陽能發電并網技術、項目及企業管理等。畢業生就業方向:培養太陽能利用工程系統設計、研究、運行、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南京理工大學主要以新能源的能源轉換過程、高效清潔能源利用與功率轉換技術為核心,培養掌握上述領域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良好綜合素質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太陽能、風能電站和供電公司等電力部門提供后續人才及技術支持。南京理工大學對新能源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已有25年的歷史,包括太陽能、風能以及能效節能的可持續能源投資中,還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有待開發――能效和節能??稍偕茉吹拈_發在中國有廣闊的空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的缺口很大,目前學校在此方向培養的碩士生一入校就被用人單位盯上。
新聞鏈接
北大世界新能源戰略研究中心成立
2011年3月2日上午10點,北京大學世界新能源戰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該研究中心將立足于國際政治研究,密切關注世界新能源發展趨勢,重點分析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耗大國的新能源戰略,為國內相關的部門和企業提供國際新能源合作方面的評估和咨詢服務。中心致力于整合北京大學校內外國際關系領域和新能源戰備與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聯系國內外有關政府部門、新能源企業,努力形成一個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研究平臺,成為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國際新能源戰略與國際合作的學術研究、資料信息、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及咨詢服務基地。
關鍵詞:新能源;公交車;推廣背景;挑戰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60
1 新能源公交車輛推廣運營的實施背景
1.1 貫徹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要求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是應對化石能源日漸枯竭的有效手段,既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需要,也是減排的需要,亦是汽車技術革命的必然趨勢。中國以自主創新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實現節能減排和石油安全的目標,出臺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及系列引導政策。2010年 10月,國務院公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新能源汽車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范圍。2012年4月,國務院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汽車未來幾年發展的技術路線和目標。發展新能源汽車,實施中國汽車產業的“綠色變革”,已成為國家戰略。
1.2 河南省從政策和資金領域引導新能源汽車
河南省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舉措,培育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在河南率先發展低碳經濟。嵩縣作為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工程示范縣市之一,明確到2015年推廣使用的新能源汽車計劃累計達到10萬輛,并先后出臺了購置補貼、技術標準、場站規劃等配套政策。在此歷史機遇下,嵩縣公交公司圍繞調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科學發展這條主線,把發展新能源公交納入到公司“一五一”戰略規劃,致力于為乘客提供低碳公交服務,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1.3 公交行業特點適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
目前,嵩縣公交公司在新能源車輛的使用和管理已走在國內行業前列。運營規模已經處于國內同行的前列;服務范圍覆蓋在市內18條公交線路上;以現有公交場站為依托,已建成9處充電服務場站,初步形成規模一體化的新能源車充維服務網絡。
2 推廣新能源公交車面臨諸多挑戰
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在國內外已有較長時間,但量產化和規模推廣卻始終舉步維艱。深圳巴士集團推廣新能源公交車輛的初期同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
第一、新能源車輛運營成本高,公交企業難承重負。新能源公交車輛推廣應用初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新能源車輛購置價格高,綜合成本較高。二是新能源公交車輛政策性補貼不明確、維保成本不確定。如何破解新能源公交使用的高成本難題,成為城市公交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電池續航能力仍然是瓶頸,是一個重要課題。大部分受訪的新能源公交車車主都有相同的觀點,從買前的質疑再到使用后好過預期,促使他們成為推廣新能源車的主力軍。在試駕現場,公交車駕駛員李某認真地比較各種車型的優劣。他最為關切的是,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和充電樁站點鋪設問題。李某就有過一次跨城經歷,險些遭遇沒電的尷尬:近期去過一趟鄭州,等到了鄭州后原本以為充電樁站點很好找,因為我裝了很多搜充電樁的APP,結果去的第一個充電車位被傳統汽車占了,第二個點導航到了是一片綠地。當時,電池電量就剩百分之十幾,心里特別慌。因此,新能源車輛的充電續航問題是一個必須要重視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第三、新能源車輛安全技術保障問題。新能源車輛在技術可靠性方面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還存在一定距離,表現為故障率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輛,續航里程普遍不高,充電時間較長,營運效率相對較低??偠灾履茉窜囕v還處于起步階段,其整車技術、動力電池技術、電控電機技術等新能源車輛技術性能表現的關鍵。目前,以動力電池為主的關鍵零部件技術還難以達到新能源車輛安全運行的要求。因此,縮短新能源車輛技術成熟周期,提高新能源車輛技術穩定性,保障新能源車輛運營安全,迫在眉睫。
3 新能源公交車輛推廣應用與運營管理的措施
3.1 從政策層面支持新能源公交車
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國家未來綜合競爭力休戚相關,產業的發展必將經歷規劃、示范性發展、成熟性推廣等階段。在成熟推廣前,國家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稅費補惠等方面給予大力補貼,作為一種產業,成熟發展與規模化應用必將以市場為主導,以商業運作為基礎?;谶@點,嵩縣公交公司在示范推廣新能源過程中,依托示范階段的扶持政策,積極探索商業運作模式,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多方合作體系,摸索出一套適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并具推廣價值的商業模式,破解新能源汽車推廣面臨的難題,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產業鏈合作共贏。
3.2 從規劃層面支持新能源客車
洛陽市對未來新能源車的應用作了規劃,在公交領域,2016年到2019年,洛陽市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應達到55%、65%、75%和85%。計劃到2020年,所有城區公交車更換成新能源汽車。在更新報廢出租車或提供整車租賃服務時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在公車方面,要求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50%。相關部門還正在研究實施分時租賃新能源車的可行性,初步考慮以市本級三區為試點,規劃建設60個分時租賃點和800輛租賃用車。
3.3 從建設座充電樁等技術方面支持
作為支撐新能源汽車推廣重要一環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洛陽市采取了以企業投資為主、政府補貼為輔的方式,引進專業化運營企業參與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按照政策規定,在臺州市區注冊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投資建設市區公交充電基礎設施項目的,財政部門將按照實際投資額給予20%的補助。在多方利好下,洛陽市充電樁建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市累計建設充電站21座,完成省下達年度計劃的233%。其中,高速公路服務區集中式公共充電站10座。此外,還建成分散充電樁573個。按照布局,在2020年前,洛陽市將打造出布點均衡、覆蓋全面、功能完善的充電設施服務網絡。目前新建的住宅配建停車位要求100%預留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條件,新建面積大于2萬平方米的商場、賓館、醫院、辦公樓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車位和社會公共停車場,具有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應達到總停車位的10%以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