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華醫學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華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論壇”在大家的支持、參與下,今天在這里召開。我代表中華醫學會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向來自全國各地從事和關心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各級領導及同行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繼續醫學教育是一項全社會的系統工程,依照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和法規的指導,依靠業務部門的管理和具體實施以及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才能做好。中華醫學會是群眾性學術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醫務工作者和科技人才的橋梁和紐帶。它具有“知識密集、人才薈萃、學科門類齊全、信息快捷”的優勢,在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中,是一只不可忽視的重要社會力量,應當起到其他組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華醫學會在衛生部、中國科協和民政部的領導支持下,在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經驗。在2002年12月31日,衛生部科教司正式將“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辦公室項目評審部”牌子掛在了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在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承擔政府委托的職能,為政府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
為了貫徹國務院“轉變職能、轉變觀念、轉變作風”的要求。1999年,衛生部把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的有關職能交給中華醫學會承擔,以更好地發揮學術團體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推動繼續醫學教育的開展。這是我國在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中具有重大影響的轉折。五年來,學會在上級部門領導下,組織參與我國繼續醫學教育方針、政策的研究;負責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征集和審查工作;組織編寫、出版用于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遠程繼續教育的課件;每年組織召開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學科組工作會議;參與修改了《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辦法》;組織學科組專家審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五年來共評審、公布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近9000余項,對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訓,并承擔了大量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發揮學會優勢,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
衛生部、人事部于2000年聯合下發了《繼續醫學教育規定(試行)》,這是一個具有法規性的重要文件?!兑幎ā分赋觯案麽t療衛生單位,高等醫學院校和學術團體應將開展繼續醫學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認真落實”。為了貫徹落實《規定》精神,發揮學會的優勢,我們舉辦了各種專業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
1、學會各業務職能部門所開展的工作都和繼續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換句話講,學會內部各業務部 (室)的職能,實際上都是開展繼續教育的不同形式,都離不開繼續醫學教育這項中心工作。多年來,我們與各??茖W會和各業務職能部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開展各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收到良好的
效果。
2、雜志是永不落幕的繼續醫學教育大課堂。中華醫學系列雜志在國內醫學期刊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具有廣泛的讀者群。閱讀雜志本身就是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好形式。
3、2003年年底,由衛生部委托中華醫學會等學術組織編寫的第一版《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六個分冊已正式出版,今年將有更多《規范》分冊和部分《臨床診療指南》出版發行。這是衛生部立項、財政部支持、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醫學會和中華護理學會組織專家共同承辦的一件大事。
《規范》和《指南》出版發行后,繼之而后的工作就是醫學會還要進行培訓工作。中華醫學會將利用各種方法對臨床醫生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培訓活動,并已決定與出版社繼續合作,開發相關的產品。
4、為了落實衛生部提出的《繼續醫學教育“十五”計劃》這一宏偉目標,學會不斷探索新的繼續教育的形式,對開展遠程繼續教育作了一些有益嘗試。與中國教育電視合錄制《醫生之友》節目,開辟繼續醫學教育欄目,內容涉及內、外、婦、兒等各個學科的專題講座、熱門話題,邀請國內一流專家講課。由于節目制作精良,內容新穎,信息量大,講演水平高,覆蓋面廣,深受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的歡迎。從 1996年至今,已有近10萬名醫生接受了培訓。為推動繼續醫學教育的開展和完成“十五”計劃的目標做出了卓越成績。
5、中華醫學會――禮來合作網站已經開通,并初具規模,并正在積極籌備在網上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按照衛生部制定的《遠程繼續醫學教育教學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認真落實,確保培訓質量。
6、《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對進一步規范醫務人員臨床技術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夺t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順利實施,醫學會組織有關專家開展了大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圍繞衛生工作重點和隊伍建設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經成為增強醫療衛生機構核心競爭力和提高衛生技術人員能力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促進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針對當前繼續醫學教育的需求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講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領導
(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不斷提高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發展繼續醫學教育事業,完善教育制度,健全教育體系作為加強衛生人力資源開發、提高醫療衛生工作水平、實現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和根本保證。要把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規劃目標的完成情況納入干部考核和單位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切實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為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把開展繼續醫學教育作為提高單位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把促進全員學習、建設學習型單位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要落實管理職能部門和負責人,完善相關制度措施,保證必要的工作條件,改進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斷增強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自覺性;要制訂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切實落實繼續醫學教育經費,為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擴大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覆蓋面,提高繼續醫學教育對象的學分達標率。
二、嚴格管理,保證繼續醫學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三)認真落實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繼教委)《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與管理辦法》,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繼續醫學教育相關制度與配套政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學分授予環節的管理,適時制訂適合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的質量標準,保證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質量與效果;要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全國繼教委和省級繼教委每年抽樣檢查的項目數量不低于其審批數量的10%,抽樣檢查情況將作為評估各地繼續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四)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醫療衛生機構要認真落實衛生部和人事部《繼續醫學教育規定(試行)》,把繼續醫學教育合格作為衛生技術人員聘任、技術職務晉升和執業再注冊的必備條件之一。各級繼教委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開展較好、質量較高、效果明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項目負責人采取警告、內部批評、通報批評、取消項目舉辦資格等措施給予處罰。
(五)加強對社團組織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管理。全國性社團組織只可舉辦國家級和省級Ⅰ類學分項目,國家級項目要報全國繼教委審批;全國性社團組織舉辦的省級I類學分項目歸口到中華醫學會、中華護理學會、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管理。上述6個社團組織應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并報全國繼教委備案。全國繼教委于每年1月和7月公布評審結果,供衛生技術人員選擇參加。
(六)規范專業性雜志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管理。經省級及以上繼教委批準的專業性雜志可授予繼續醫學教育Ⅱ類學分,不得授予Ⅰ類學分(每年所授學分數不得超過5學分)。
(七)加強對異地舉辦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管理。充分發揮省級繼教委和學科專家組的作用,加強對異地舉辦項目的監督檢查,保證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益。異地舉辦項目的單位,包括國家級項目、全國繼教委公布的社團組織舉辦的項目,以及其他跨?。▍^、市)舉辦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應在項目舉辦2周前向舉辦地省級繼教委辦公室報送備案材料,接受當地繼教部門的監督檢查。
(八)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全國繼教委和省級繼教委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管理人員法規、政策和管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各級繼教委要注重組織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科學研究,加強國內外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交流與合作。
(九)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負責人的培訓。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承辦單位應對各項目的負責人進行專題培訓,使其了解和熟悉國家有關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和學分授予的管理規定,明確項目負責人的職責,規范項目管理,提高項目舉辦水平,保證活動的質量與效果。
(十)加強對現代遠程教育項目的管理。要進一步完善遠程繼續醫學教育機構和項目的申報、審批辦法。經批準開展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機構應每年將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單位名單及受訓人數報全國繼教委和省級繼教委備案,接受繼教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授予Ⅰ類學分的,應由舉辦項目的遠程教育機構提供學員參加學習的有關材料,經學員所在地的省級繼教委核準后發放相應的學分證書。
(十一)積極利用現代化手段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進一步完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網上申報、評審和執行情況信息反饋系統。加快推進繼續醫學教育網絡化管理系統建設,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反饋體系,實時了解和掌握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的開展情況和繼續醫學教育對象的學分完成情況,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全國繼教委在國家級系統中盡快開發適合省級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部門使用的管理軟件,供各地選用。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網絡資源,構建多功能、高效率、方便適用的信息管理與傳輸體系。
三、圍繞衛生工作重點,大力推進繼續醫學教育工作
(十二)探索東部支援西部、城市支援農村的繼續醫學教育途徑和方式,積極推廣適合農村基層應用的適宜技術。東部發達省份要充分發揮繼續醫學教育資源優勢,幫助教育資源欠缺的地區發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采取舉辦培訓班、支援師資和教材、送項目到西部等方式,豐富西部的繼續醫學教育資源,為西部衛生技術人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十三)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技術骨干培訓機制和制度。通過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和業務進修班,定期選派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技術骨干脫產進修,組織適宜技術推廣等形式,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業務骨干。
(十四)積極開展面向農村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按照衛生部《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暫行規定》和《鄉村醫生在崗培訓基本要求》,加強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和鄉村醫生的培訓,并參照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制度要求進行管理,健全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在職培訓和鄉村醫生在崗培訓制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培訓項目,“*”期間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輪訓一遍,對鄉鎮衛生院院長進行管理知識培訓,對鄉村醫生進行專業技能和全科醫學知識培訓。
(*)積極開展全科醫學繼續教育活動。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和人事部等5部委《關于加強城市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為經過崗位培訓的社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規范化培訓的全科醫師提供具有全科醫學特點、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提高社區衛生人員的整體素質。在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全科醫學繼續教育,適時推出一批高水平的全科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加強對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應急、衛生監督等衛生人才的繼續教育工作,增加護理、藥學、檢驗等醫學相關技術專業的繼續教育項目。充分利用各種繼續醫學教育資源,使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與醫療衛生各項重點工作緊密配合,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將各種符合衛生技術人員實際需要的高質量的培訓項目和培訓活動納入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進行管理。
(*)認真開展面向全體衛生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大力推廣臨床診療規范、適宜醫療技術、合理用藥指導原則,廣泛開展重大傳染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以及醫德醫風、醫學倫理、衛生法律法規、醫藥購銷領域防控商業賄賂相關政策等方面知識的全員培訓,促進衛生技術人員及時更新知識,增強能力,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十八)積極開展遠程繼續醫學教育。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豐富繼續醫學教育資源,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可及性,擴大繼續教育的覆蓋面,使更多的衛生技術人員能夠方便地學習醫學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同時,規范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適用范圍和學分授予標準,推動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健康發展。
(十九)加強現代遠程醫學教育的視聽教材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社會團體、高等醫學院校、醫療衛生機構和相關網站的積極性,組織制作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視聽教材。要注意發揮各類機構和人員的優勢與特長,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全國繼教委要研究論證遠程教育的課件目錄,指導視聽教材的建設;建立優秀課件評審制度,選擇內容適宜、教學效果好的課件進行推廣。
四、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和規范繼續醫學教育經費管理
(二十)多渠道籌集經費,建立健全繼續教育投入機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投入,要切實把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列入衛生事業經費預算,做到有錢辦事、??顚S茫会t療衛生機構要列支專項經費,保障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開展;衛生技術人員也應當承擔部分費用。鼓勵社會各界通過多種形式為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提供捐助。
語言文字教育對于高等醫學教育來說,不僅僅是普通話的培訓、測試和推廣,也不等同學大學語文課程,語言文字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融合于高等醫學教育的方方面面。
高等醫學教育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和發展規律,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科學技術向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醫學模式已由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 這就對醫藥衛生人才整體素質尤其是人文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醫學教育應順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這也是醫學人文性復歸的客觀要求。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的特點和實際,下面談談語言文字教育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作用。
一、語言文字教育是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能夠提高醫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
1. 語言文字教育內容豐富,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豐富的知識是提高文化修養的基礎。醫學生是各類醫學人才的后備軍,醫學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和博大精深的視野,關系到整個社會醫學人才的質量。語言文字教育涉及的內容豐富、范圍寬泛,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豐富的知識是提高文化道德修養的基礎。我們可以結合醫學生的特點,以語言文字教育為手段和途徑,開展人文教育,選擇學習一些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還可以開設一些與醫學有關的課程,如醫學心理學、醫療語言學、醫學美學、醫古文等等,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開闊視野、熱愛專業、豐富知識,從而達到提高醫學生文化素養的目的
2. 語言文字教育能以情動人、陶冶性情,培養并提高醫學生審美素養及道德修養。高等醫學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靈是醫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方面語言文字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教育不同,語言文字教育通過加強經典誦寫講教育,開展“誦中華經典、寫規范漢字”等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內容,選取一些優秀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進行,這些作品都有著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教師只要能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去分析這些作品,并將其當作藝術品來鑒賞與講授,就能吸引醫學生激發起心靈中美好情感的浪花,收到藝術的感染熏陶與美的享受,并可幫助醫學生分辨真善美與假丑惡、建立健康良好的審美情趣,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與美的操行。語言文字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還會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從而富于同情心、愛國心,增強責任感、意志力,培養起救死扶傷的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語言文字教育可以配合醫德教育,提高醫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3.語言文字教育能促進醫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培養醫學生現代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
作為當代醫學生,學習醫學專業知識,離不開語言文字基礎,尤其欲成為本專業中出類拔萃之輩者,更需具備深厚的語言功底。如晉代名醫皇甫謐、唐代名人孫思邈、當代著名的中科院院士陳可冀教授等人,都具有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對醫學生實施通才教育,是醫學高等教育的總趨勢,文理滲透、文理交叉是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語言文字教育正是對醫學生實施通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不是哪一門學科單獨能完成,發展醫學生的智力和能力,要靠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各門學科的共同努力。語言文字教育在培養醫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上有其它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語言文字教育可以培養醫學生具有現代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語言文字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培養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而醫學特點就是以觀察為基礎,注重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單純的醫學專業教育側重培養醫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往往易成思維定勢,觀念很難改變;而語言文字教育文學最本質的特征是創新求變,重視想象、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思維的訓練,形象思維居主要地位,潤物細無聲,其教育的結果將體現在他們的精神面貌、心理狀態和專業技能中,發揮潛在而持久的作用,使醫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鍛煉形象思維能力,掌握開放、多元、辨正的思維方式,提高思維能力。
3.語言文字教育還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社交能力、掌握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醫學生們除了掌握醫學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掌握良好的處世技巧,而這兩種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均離不開語言文字的教育。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修養,提高他們的書面語及口語交際能力,加強醫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的訓練,并提高他們應用寫作和科技寫作的能力,為今后從事的醫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語言文字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語言文字教育能夠促進高等醫學教育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語言文字教育滲透在醫學教育教學與科研的全過程。教師及科研人員不僅要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科學的教學和研究方法,還要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字功底和修養,可以說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和保障。《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提出“完善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機制。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融入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列為教育質量檢測、督查等工作的重要內容”。
高等醫學教育中,將語言文字教育融匯在專業教育、課程改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就業培訓等方面,有力地促進了醫學教育內涵建設,提升醫學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當前,中俄關系發展迅速,戰略互信持續深化,經貿關系不斷提升,各領域合作日益拓展。在2013年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關于支持中俄同類高校聯盟的諒解備忘錄》。兩國元首在上海共同簽署了《關于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聲明》,中俄兩國發展進入了全面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維護好、發展好、鞏固好中俄關系是雙方共同的歷史責任。我們不能滿足于現有成果,要始終不渝、堅定不移推動各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更大成果。中俄兩國教育類高校聯盟在兩國關系不斷發展和經貿往來的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得以飛速發展。
2013年中俄兩國總理簽署的第十八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強調,鼓勵中俄高校開展直接合作,建立同類高校聯盟,支持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不斷擴大兩國教育教育領域人員往來規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關于支持中俄同類高校聯盟的諒解備忘錄》的簽署為中俄大學聯盟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高等醫學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高端,作為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應用,使知識的生產和傳播突破了時空界限,技術、人才流動頻繁,要求高等t學教育資源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開放共享。在俄羅斯的高等院校里,中國留學生的面孔越來越多,同時,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學子來到中國實現自己的求學夢想,為彼此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借此機會, 筆者對中俄高等醫學教育合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抓住機遇,深化雙方合作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調整,世界各國共同利益與日俱增,相互依存愈益加深。中俄關系的飛速發展,更為推動中俄高等醫學教育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環境和氛圍,推動彼此共贏發展,是我們共同的愿望。我們應探索建立雙邊、多邊的政策協調與信息共享機制,使中俄高等醫學教育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對方的政策變化和最新實踐,最大限度的形成合力,加快中俄高等醫學教育國際化進程。 因此,“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的成立正是實現上述目標的一個很好的載體,成為中俄高等醫學教育之間一個品牌,為雙方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發揮切實有效的作用。中國教育部高度重視“中俄教育類高校聯盟”,在此之前,兩國相關院校已經紛紛“結對子”,相繼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大學聯盟”和“中俄經濟類大學聯盟”。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的成立將全力服務并推進雙方醫學教育的進一步交流與醫藥科研項目的合作。筆者相信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的成立必將在促進中俄兩國醫學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共同繁榮和發展等方面發揮出更為積極的作用。中俄兩國一百余所醫學院校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發表真知灼見,共商合作交流大計,為推動中俄高等醫學教育共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相互理解,尊重彼此差異
世界各國的高等醫學教育發展階段不同,高等醫學教育的起點、結構、水平不同,我們雙方應該遵循“承認、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則,對雙方高等醫學教育進行聯合研究。一方面加強中俄高等醫學教育體系的兼容性,建立雙方共同認可的質量標準,促進人員流動;一方面通過深入合作,吸取借鑒對方高等醫學教育發展進程中有益的經驗和做法,使高等醫學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彼此在充分發揮各自高等醫學教育比較優勢的同時,更要特別關注在學科交叉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我們教育主管部門要在切實推進高校間師生交流、學位互認、學分互轉等傳統合作模式發展的同時,更要加強在高??蒲泻献骱托录夹g的應用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們要通過彼此的努力,加深彼此雙方在高等醫學教育國際化方面的合作。
三、加深交流,共同譜寫新篇章
一、非預防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教學現狀與困難
在衛生部統一規劃教材中,非預防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課程涉及到:《衛生學》、《預防醫學》、《醫學統計學》、《流行病學》,僅占全部教材數的7.5%,且《衛生學》與《預防醫學》只選其一。
我國的非預防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教學模式共有兩類:傳統的方式采用《衛生學》教材,內容涉及環境衛生、勞動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統計學和衛生組織保健,是沿用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科體系,嬉稱為“衛生專業的大拼盤”。另一種采用《預防醫學》,打破了傳統的衛生專業體系,圍繞群體—環境—健康的基本觀念將有關內容重新融合,增加了一個月的社會衛生實踐?!额A防醫學》被越來越多的院校所采用,但苦于尚無進行社會衛生實踐活動的經濟實力,只得放棄,《預防醫學》編者的初衷未能全部體現。
被絕大多數院校沿用的傳統衛生學教學方式,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和學科的融合,困難逐步體現。由于沿用了預防醫學的專業學科體系,對臨床各專業學生來說,專業聯系較疏遠,他們僅僅是為了完成學業不得不學習課程。綜合起來,具體表現為:
1.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要求
20世紀的原子彈、晶體管、抗菌素和計算機徹底改變了世界,醫學的思維邏輯和工作方式正被改變,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生物技術和計算機運用的有機結合將極大改變整個醫學領域,預防醫學也不能幸免,而衛生學卻仍然是計算器、原始的儀器測量等手工操作,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后于科技發展的步伐和難以適應對醫學教育的要求。
2.脫離專業特點
醫學教育正在逐步改革,許多新學科已列入必修課程,且大多安排在衛生學講授之前,這就給預防醫學的教學提出了新難題:預防醫學的教學內容應重新篩選,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下表列舉了我校96級高護、口腔、藥檢專業在學完衛生學后就《衛生學》的教學內容與其它課程內容重復情況的調查結果。
該表顯示相當部分學生在其它課程中學習過衛生學的有關內容,有10~95%的內容已在其它學科進行講授,還有些內容已在各種傳播媒體上進行了介紹(內容甚至還較教科書上詳盡)?,F代學科發展總的趨勢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礎上,交叉融合,互相滲透。衛生學應在努力探索與其它課程連接點的同時,除防止不必要的重復,還應努力探索重復主題的側重點,著重介紹相同主題下有關群體健康及其預防的方法與手段,教師的授課應從教材出發,了解學生所用系列教材的重復內容,有機地補充調整教學內容,并圍繞預防進行方法學的傳授。
二、非預防專業預防醫學課程改革對策與思路
醫學模式是人們對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認識及行為。直接反映了一定時期醫學研究的對象、方法、范疇和基本對策,醫學教育本來應走在醫學模式變化的前列,使培養的學生能適應并推動醫學模式的轉變、應用和發展。我國的醫學模式正處于由生物醫學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時期,目前的醫學教育尚不能推動模式的轉變,因而預防醫學課程的及時調整,將會極大地影響或促進模式的應用。
1.預防戰略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各課程滲透
目前醫學教育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各學科基本上是從純生物醫學模式的角度形成的,教學內容也基本上從純軀體醫學的觀點來組建與實施。在教學中全面體現模式的轉變,除了課程體系全面調整,增加相應課程外,教學觀點上應從群體與預防角度出發,全面重新審勢教學內容,努力體現微觀與宏觀的綜合,體現群體、預防、社會醫學的整體觀,實現預防、治療和康復的整體統一。
2.教學內容的重新選擇
教學目的是學以致用。目前《衛生學》采用的大課講授、小課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亟待改革,應努力做到需求—教學—學習—考核的有機統一。進一步調整與充實,刪去科普性、重復性內容,充實與預防有關的教學內容。應結合臨床醫學專業的特點,講授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規律及其預防措施,重點講授對不良環境因素的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健康保護作用,使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預防各種不良社會因素,達到健康保護目的。適當增補人們非常關注的污染與衛生,擴大信息量,讓學生深刻理解醫學模式的改變。運用各種新技術增強動手能力。
3.教學方法的改革
衛生學實踐性極強,在現場教學因經費、場地、人員等因素的制約不能實施的情況下,應尋求各種新技術的幫助。模擬實驗室將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視聽教學設備和計算機的配合下,配備必要器材,模擬相應的實習環境。教師提供相應的背景材料,由學生自行設計調查方案,動手進行部分指標的檢測,并對所有的資料綜合分析、判斷,提出預防的有效措施和途徑。如臨床鐵營養測定與評價模擬實驗室裝備有膳食調查軟件的計算機,營養狀況的測定設備(白紅蛋白計、皮脂厚度計、身高體重計、鋅原卟啉測定儀)及預防、治療的視聽設備。學生對模擬人體或正常人體可進行膳食調查、營養狀況評價與營養素的測定,找出干預的有效措施。通過以上學習安排,學生能從病因、臨床狀況、實驗室測定、治療措施及預防方法上系列操作,預防觀念、理論知識及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強,學習積極性也勢必極大調動。
4.課程考試方法的改革
衛生學的結業應從單一的書面考試轉向多形式的考試方法,并從考核理論知識轉向考核綜合能力(包括思維、操作、交流能力)。建議以測試學生的解決現實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1〕Zweifler J; Rodnick J. Medical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ghts from California. Family Medicine,1998 Feb.30:2.127~33.
〔2〕譚曉東等:加強學科建設強調預防觀念.《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4.8.13~15.
〔3〕王鐳等: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現狀與展望.《中華醫學雜志》.1995.75(7):431~434.
〔4〕Koop CE. Protecting medicine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1998 Sep 25. 281: 5385,1952~3.
〔5〕羅長坤等:醫學科學的發展對預防醫學教育的影響.《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5.(2):22~25.
1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及往屆畢業生和基層醫師的現狀分析
1.1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目前??婆R床醫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1)本科課程壓縮版?!叭问健苯虒W,存在著重理論,輕實用,重專業教育,輕人文素質教育傾向[1]。各學科課程相對孤立、封閉,缺乏銜接與融通,內容存在重復、脫節現象;基礎與臨床、理論與實踐分離[2];(2)職業能力培養不足,教學重點仍以傳授知識為主,實踐技能訓練不夠。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課程安排不能早期接觸臨床,與患者交流溝通的能力較差[2];(3)課程結構單一。缺乏綜合性課程,而醫生面對患者的時候,需要的是從基礎到臨床的綜合知識結構和以器官系統為主體的綜合臨床思維,這就要求學生自己將所學的原有各學科知識在頭腦中重新整合[3]。此課程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不能實現集疾病治療、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服務[4];(4)課程設置不能完全反映基層衛生服務的實際需要,學生畢業后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與農村衛生崗位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較為突出[5]。
1.2畢業生調查結果分析
我校委托重慶市教育評估院調查臨床醫學專業2008~2013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的3屆畢業生,結果顯示:學習效率低、學習理解能力較薄弱,臨床基本技能掌握較為薄弱,缺乏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最認可案例教學方式、問題探究學習方式;最希望獲得關于專業技能的基本知識、臨床基本操作技能、人際交往等基本工作能力。說明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輕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6],而器官系統教學模式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自學能力明顯增強,學習效果顯著提高[7]。
1.3基層醫生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調研分析
本校于2010~2012年,對國內7個地區86個基層醫療機構1245名醫生開展專業調研,結果顯示:基層醫生主要承擔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包括常見疾病診治、常見癥狀診治、慢性病管理、社區康復、社區急救;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居民建檔、婦幼保健、老人保健、計劃生育、計劃免疫、健康教育等[8]。88.67%的醫生曾因缺乏診斷、治療技術轉診過病人,50.00%農村醫生連最基本的診斷技術尚未能正確掌握,如測血壓、看眼底等,無執業醫師或助理醫師資格證的人員分別達84.18%、75.66%[9]。這說明有必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同時也提示??茖哟闻R床醫學專業教育中加強對學生臨床診療技術水平和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至關重要,教學改革應結合國家醫師資格考綱。
2構建器官系統課程體系及課程開發與教材編寫
2.1構建器官系統課程體系
本校在借鑒國內外器官系統教學改革經驗基礎上,通過對基層醫生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調查分析,并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大綱,歸納出學生需要掌握的醫學綜合知識和實踐技能。建立了以人體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體系:職業素質課程(軍事理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體育、職業指導、形式與政策);基礎課程(醫學基礎、病原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基礎、藥理學總論);器官系統課程(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换静僮骷寄苷n程(手術基本技能、診療護理技術、急救技術、全科醫師應診技術、實用康復技術、實用中醫技術、婦幼保健技術等);職業發展能力課程(遺傳與優生、傳染病、性病與皮膚病、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衛生法規、人際溝通、醫學生人文修養、文獻檢索)。把醫學人文素質培養、器官系統為主線的專業教育、臨床技能訓練為重點貫穿于3年教學中。
2.2院校合作共同開發課程及教材編寫
組織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教師及附屬醫院行業專家,以系統性、知識性、實用性為原則,整合、重建教學內容,制定器官系統課程標準及教學計劃。編寫器官系統疾病教材8本,即呼吸、消化、循環、內分泌、泌尿生殖、血液、神經精神、運動系統疾病診療技術,并由重慶醫科大學和第三軍醫大學呼吸、消化、血液、神經、泌尿等專業的教授審定。分別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發行。自編教材克服了傳統教材理論性過強、知識面過于寬泛,內容過于龐雜的弊病,以夠用、實用為出發點,并增加病例分析、臨床問題導入、知識鏈接等內容,體現教材特色。
3器官系統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3.1強化組織保障能力
學校成立了器官系統教學模式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對教改工作的全面實施,在政策、管理、經費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下設專家工作組:負責器官系統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審定,師資隊伍建設,器官系統教材的審定;每2周進行教學總結,及時對各系統教學內容進行研討和調整。教學管理協調組:負責協調基礎醫學教研室和臨床醫學教研室的關系,下達教學任務,編排課表、教學進度表,以及組織教學檢查、考試等,確保教改工作的穩定有序運行。
3.2組建院校合作、專兼結合、跨專業、跨學科的課程組
器官系統課程模式對教師自身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我們老師是從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習過來的,授課過程中基本上是從本學科的角度出發,講好本學科知識,很少注意研究與本學科知識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及其相互聯系?,F在要以器官系統的課程來授課,教師本身就有很多的不適應。器官系統課程教學團隊由10~14名成員組成,醫院的行業專家5~7名,涉及專業包含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檢驗科等。學校專任教師5~7名,涉及學科包含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主講教師選拔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執教能力強,教學效果好,從事臨床和教學多年的高年資教師擔任。
3.3實施器官系統教學方式
教學安排上,把某一器官系統的解剖、生理、病理、病生、藥理、診斷、治療及其疾病預防在一個學期講完。例如,在消化系統講“胃”這一器官時,先介紹胃的形態結構,接著是它的生理、病理,然后就是胃的常見疾病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防。使學生對胃從正常到異常再到用藥有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10],減少重復,避免遺忘,印象深刻[11]。
3.4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采用案例導入、臨床問題導入,作為加強基礎與臨床聯系的切入點。教學場地多樣化,在“課堂里設病區,病區中開課堂”,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加強實踐教學,減少理論課,學生進校后以實驗、實訓、見習3個環節反復交替,每周集中安排半天時間在醫院見習,進行床旁教學,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中感受醫生的工作及責任、醫患溝通的重要性;這既是醫學知識的學習,也是醫德品質和醫生素質的培養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動機[12]。加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提高臨床思維能力[13]。
3.5調整考核內容
器官系統8門課程參照醫師資格醫學綜合考試大綱,考核基礎醫學綜合(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和臨床醫學綜合知識,題型采用A型和B型題,按照各學科在總論和各論中所占的學時數分配比例命題組卷,如消化系統,成績按百分制考量,解剖學占8%、生理學占10%、病理學占12%、藥理學占16%,疾病占54%;操作技能課程,基礎知識50%,操作占50%。新的考核內容突出了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醫學整體觀和臨床思維[14]。
3.6調整實習科室輪轉
為實現實習科室與器官系統課程延續,達到有效的對接,第3年臨床實習安排在三甲醫院,實習時間共36周,必修科室32周:消化8周(消化內科、普外科)、呼吸8周(呼吸內科、胸外科)、循環4周(心血管內科)、泌尿生殖8周(泌尿外科、婦產科)、兒科4周;選修科室4周:急診、血液、內分泌、神內、腦外、骨科。
3.7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提高學習興趣
階段性教學反饋信息表明,教師逐步適應了器官系統課程教學,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通過2012級器官系統教學的學生與傳統教學的學生在學習態度、專業熱愛程度進行比較,主動學習、學習興趣及課程興趣優于普通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系統教學模式是一個創新、探索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從觀念到實踐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因此,在改革實踐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較多,教學難度較大[15]。但改革的方案本身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只要針對問題,根據其產生原因,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就能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分飛,陳海波,石剛剛,等.系統整合課程體系改革實踐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103-104.
[2]王俊林,馮修猛,張春芳,等.高等醫學教育改革芻議[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4):673-676.
[3]馬建輝,馮友梅.構建以器官系統為基礎課程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雜,2011,31(4):193-195.
[4]舒放,郭偉.改革傳統醫學教育模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9):145-148.
[5]楊美玲,哈學軍,梁金香,等.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9):7-8.
[6]喬文達.論醫學教育中的教學模式創新[J].繼續醫學教育,2010,24(4)23-26.
[7]張金波,周秀芳,李曉蕾.“以器官系統為中心課程體系改革”在醫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0):61-62.
[8]何坪,姚安貴,鄧宇,等.重慶市社區醫生在職培訓的需求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4):421-424.
[9]張冬青,何坪,鄧宇.農村醫生崗位職業能力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4,43(23):3048-3054.
[10]曾靜,卿平,左川,等.臨床醫學專業系統整合課程改革初探[J].中國詢證醫學雜志,2013,13(5):548-552.
[11]高音,姚麗杰,張舂晶.淺談對“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教學模式的認識[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12(15):105.
[12]盧王英,劉曉靜,季曉輝,等.醫學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26-27.
[13]耿景海,文民剛,周增桓,等.醫學教育改革熱點及發展趨勢[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2,29(4):86-89.
[14]李紅玉,盧祖洵.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教學模式在高等護理教育中的實踐研究與評價[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2):33-36.
關鍵詞:臨床醫學;八年制;高中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醫療事業發展速度突飛猛進。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與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因此,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為了滿足我國這一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國積極的進行醫療改革,針對于我國醫療體系中存在的不足,積極的借鑒國外先進醫療體系經驗,實施了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幾年來的高速發展使我國醫療事業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但總體的醫療技術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1我國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中的不足
1.1招生基礎素質偏低?,F階段我國的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招生以高中畢業生為主流,高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在進行高考志愿填報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缺乏學校和家長的引導,很難對醫學專業有更明確的了解。高中生剛進入大學后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學方式比較陌生,有些學生不習慣這種學習方式,長期如此,便會對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八年制的臨床醫學教育相對于五年制的教育模式時間更長,這便讓許多學生難以堅持下來,即使部分學生迫于壓力堅持了下來也會對醫學教育產生反感,對其進入醫療體系進行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1.2預科教育不完善。目前我國各個大學的醫療教育參差不齊,對醫學人才的培養側重點差異也較大,這對日后學生從事醫療工作很難進行對接。醫學是門綜合性學科,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對基本的醫療知識進行學習,更要不斷的加強人文素養的提升,在科學與仁愛共同結合的基礎知識上融入到我國的醫療體系機構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我國醫療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我國的醫療教育基本分為“預科教育”和“教育”兩種,在八年制的醫療教育體系中,很多學校的學科分配時間不同。對預科教育教學的側重點不清晰,導致我國醫學專業學生的整體專業素質能力低下,很難滿足醫療機構的用人需求。
1.3培訓時間緊張,醫療授課信息條件缺乏。我國八年制的醫學教育模式中,學生僅有兩到三年的時間用于臨床經驗培訓,這個時間與國外相比較短。學生在進行醫療培訓時要注重培養臨床經驗積累意識,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醫療技術工作。學生臨床經驗類的培訓課少,課程質量低下是八年制醫學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目前,學生的主要臨床基礎課程講師是臨床工作的醫師,受工作時間的限制,很多醫師沒有足夠的精力備課,進而導致我國醫療臨床課程質量低下。另外,在進行臨床醫學教育時缺乏一定的授課信息,現代的醫患關系已經發生變化,過去醫生具有主導權,因此,在病人的病歷中可以得到諸多信息。而今天的醫患關系較為平等,很多患者對自己的病歷進行保密,這對醫學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阻礙作用。
2對于臨床醫學教育中的不足采取一定對策
2.1提高招生的準入門檻。受大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八年制的醫學教育招生還不能取消以高中為起點。為此,筆者認為應該對學生的入學門檻進行適當抬高,以確保學生的自身素質。在高中畢業填報志愿時,必須要向所報考院校遞交申請書,明確表示自己報考的原因和想法,校方對申請者確保學生結業成績合格的同時,還要參考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平均成績。讓學生的基礎教育素質得到保證,經過校方的審核并通過的學生才得以進入所報院校。另外,八年制醫學教育院??梢酝ㄟ^自主招生的方式來進行招募生源。或者通過對本校大二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篩選,允許成績優秀的學生提前進入八年制醫學博士的錄取。但這種錄取方式一定要嚴格進行,只有嚴進嚴出的篩選方式才能保證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穩健發展。
2.2完善預科教育體系。在預科教育期間,綜合性大學一定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對學生進行教育。在不斷推進醫學基礎性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要讓學生樹立作一名合格醫生的信念。更加注重對人文思想的培養。積極推進學生和已經從事醫療工作的人員溝通,讓學生領悟到醫療人員在醫院的工作性質。學校還應組織學生聽一些有名的醫學專家學者講座,聽取他們在從事醫療工作中的無私奉獻精神,進而體會到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所具備的社會責任感。
2.3革新教學模式。高中生在剛步入大學階段,還沒有完全脫離對“說教式”的課程思想束縛,在這一階段應著重加強對學生的基本理論教學,讓學生打好醫學教育的基礎。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可成為教學的主導,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對學科進行整合,讓學生在學習中接受新的教學方式,借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本校的教學特點引用國外先進教學模式,并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上盡可能多引用一些病歷并組織學生進行試驗操作。
3結語
隨著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了能夠加強更高層次醫護人員隊伍素質,我國積極推行了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改革,這不僅是我國醫療事業建設對醫學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國現階段醫療衛生體系得到完善和發展重要保障,為此,要對我國八年制醫療教育中的不足加以完善,使其教育得以穩健發展,為我國醫療機構培養出頂尖的醫護人才,進而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白一,龔云輝,劉希婧,周容.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醫學教育的現狀[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11(01):113-115
[2]李杰華,劉靜,吳坤陸,朱敏,陳慧勇,曾海濤,何慶南.八年制醫學生早期科研訓練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02(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