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就業的有利因素
時間:2023-09-21 18:04: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就業的有利因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西文化;大學生;就業;影響
一、源于官本位文化價值造成的“公務員熱”
近年來大學生在就業目標上,“公務員熱”十分明顯,我們對綏化學院畢業生就業傾向進行調查發現,有84.5%的畢業生首選就業目標為公務員,這種現象在不同專業表現均十分明顯。從文化價值分析,公務員其實質與傳統文化價值的“官本位”有著密切關聯,“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還有相當的市場。針對這種情況,應通過正向引導,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擇業空間,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適應時展的需要,走向社會謀求適合自身的發展空間,擺脫“官本位”傳統思想的束縛。
二、源于男尊女卑文化價值造成的就業難
大學就業是個人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時至今日,男尊女卑思想在很多用人單位依然存在很大影響,消除文化觀念上的性別歧視以及性別偏見還任重道遠,應通過全社會共同倡導性別平等,并在文化上強調就業平等觀念。正確評價女大學生能力,構建男女平等的價值體系。對此高校應更好地發揮指導和引導作用,一方面,應幫助女大學生對當前形勢進行認真分析,正確了解和掌握市場需求和自身特點,避免女大生求職的盲目性,努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還要針對女大學生的特點為其提供專門的職業規劃指導,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樹立好職業觀念,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促使女大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增強其社會適應力。
三、源于個人能力提升的西方文化傳導
全美高校和雇主協會進行過一項大學生就業調查,結果表明,有大約20%的畢業生認為缺乏相關經驗是造成就業的最大障礙。在英國同類調研表明,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最核心因素為個人能力。因此,積極為未來職業生涯早作充分準備,已經成為西方歐美國家大學畢業生最鮮明的一種特征。對于這種文化價值的認同,日本早稻田大學推廣的較為出色。近年來,早稻田大學始終保持非常好的就業率,其畢業生在各個用人單位也普遍受到了歡迎,這與其主動創設的就業準備活動息息相關。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參與社團活動。大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并且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老師,該大學擁有超過2000多個俱樂部,社團超過700個,俱樂部和社團的管理十分到位。二是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社會融入性較好。三是學生有較為充足的實習機會。通過豐富的實習活動,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當中。在美國,以個人能力和個人價值為核心文化價值的創業教育已經全面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當中,并貫穿于各個教學層面之中,當前,高校的創業活動已成其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都有大學生創業者的身影。
通過對西方大學生就業狀況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西方國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后,其在大學生就業文化引導方面的成效值得借鑒。我們應該認識到,西方發達國家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些經驗和做法與有其經濟、歷史、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在解決大學生就業方面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在借鑒其經驗時,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西方國家人口相對較少,而經濟發展情況均較好,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更加旺盛,為大學生提供的機會比較充足;二是西方發達國家相關社會保障制度很完善,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加理智地對待就業問題,同時也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了較好的物質和心理保證;三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較高,發展情況也較均衡,地域因素和行業因素差異化較小,職業歧視現象不明顯。這些有利因素均是其就業情況較好的客觀不可比因素。
總之,在研究中西文化價值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影響方面,我們還應認識到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單純為文化價值問題,更是社會經濟問題,需要政府、家庭、高校多個層面共同從各自的途徑出發,不斷提高大學生就業率。對于大學自身而言,在學校期間就應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增強自身的能力與價值。而社會各個階層應在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方面取得更加密切的聯系,從多個維度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法律教育 就業和創業 導向作用
一、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在就業和創業中的意義
1. 從學生管理要求來說
高校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法制素質,培養和塑造大學生的法制意識,是引導和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尤其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作為高校教育培養大學生的重要陣地,是實施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載體。
2. 從社會發展趨勢來說
要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當務之急是加強公民的法制素質,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當代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促進大學生法制素質得到提高,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是具有重要意義。
二、法律導向作用在大學生就業和創業中的必要性
1. 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競爭力
一方面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和創業法律教育是就業和創業法律保障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樣可樹立就業和創業法律意識,諾守合同的就業和創業者。另外,為大學畢業生提供融資擔保法律保障,是各國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根本經驗。
2. 為實現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崗位
外國十分重視對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法律制度建設。創業環境是創業成功的土壤,就業離不開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法律保障構成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宏觀環境的必要因素。
3. 保障大學畢業生創業權益
就業權是法定權利,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權。勞動法上的經濟權是指社會中從事財富生產,進行經濟活動的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其中包括就業權。創業有利于帶動就業,大學畢業生在創業過程中,創業法律可以為大學生特殊創業群體提供穩定化、制度化的法律保障。
三、法律缺失的表現及研究的必要性
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法律缺失主要表現為:
1. 就業與創業法律教育的不足
從大學開設的課程體系看,少有法律類課程設置,法律教育及相關課程設置沒有提到應有的地位。
2. 相關國家法律政策的匹配力度不足
《民法》方面對就業與創業學生的年齡的限制可能會影響部分少年天才創業者等等。
3.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者存在著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不足的現象
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法律政策掌控力尚待加強,不能有效的依法妥善解決糾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所以為促進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順利開展,對大學生創業中的法律缺失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學生法制教育在就業創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 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上考察
首先,大學生就業與創業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法規扶持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但是,政府針對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服務的相關職能設置還相對滯后,沒有專門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法律咨詢和服務的機構。
2. 教育形式需要進一步多樣化
目前,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大學生法制教育主要局限在校園之中和課堂之內,并且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而學生管理部門在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做好與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最終造成大學生法制教育手段單調,教育方式缺乏靈活多樣。
3.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個人法律知識準備不足
第一、就業和創業者法律政策掌控力不強,不懂得如何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只有了解國家政策,才能走好就業和創業的第一步。但實踐中許多就業和創業者根本不知道或知道但不知如何利用這些優惠政策。
第二、就業和創業者利用法律和政策來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的能力差。其中也包括各種法律風險,然而很少有大學生在就業和創業前認真了解與創業相關的法律內容,在遭遇風險時束手無策。
第三、就業和創業者在實踐中運用法律維權的能力尚待加強。在實踐中,對訴訟法、仲裁法等程序法有基本的了解的就業和創業者不多,利用法律解決爭議協商和解、調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能力有待加強。
4. 教育實效需要進一步突出
法制教育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教育形式,教育實效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目前的法制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約,法制教育實效不是很突出。所以,在大學生就業創業和社會交往中時常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甚至抱著無知、僥幸等心理以身試法,違法犯罪。
五、大學就業和創業法律保障制度的構建
1. 提升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立法層次,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促進法》。為此,我國政府應堅持以創業促進就業,實現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良性互動為原則,以保護大學畢業生創業權益、實現擴大就業為目標,制定專門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促進法》,為大學畢業生創業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關鍵詞:社會性別 女大學生 就業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式教育的轉變,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顯。其中,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尤為嚴重,她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她們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但一些現實因素還會使女大學生在就業中處于不利地位。即使在應聘沒有性別條件限制的工作崗位時,也被強加了一些非職業條件,例如年齡、身高、體型等。女大學生往往要面對一般勞動就業問題和勞動力市場上的社會性別不平等的雙重壓力。
1.社會性別的概況
1.1 社會性別的概念
社會性別指人在特定文化環境中表現出來的與其生理的性別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方式,即以社會性的方式建構出來的社會身份和期待,是社會文化形成的對男女兩性及兩性關系的期望、要求和評價以及行為方式的綜合體現[1]。
1.2 社會性別體制的含義
在任何社會中,人們都會觀察到存在著一整套有關男女社會角色、社會分工的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這套制度規范了兩性的社會關系,這就被定義為社會性別體制[2]。
社會性別體制具有歷史性,它延續著一整套父權制度的統治邏輯。同時它也是一個多元的復合體,不是孤立存在的,與社會中的意識形態、政治形態、經濟體制、人們的親密關系、親屬關系等因素結合在一起產生一種合力,而這種合力使得各類制度得以再生產。社會性別體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可變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著關系上的變革,推動著社會性別研究的發展。
社會性別研究就是揭示性別不平等的現狀、分析其產生和延續的社會機制并尋求和實現男女平等與人們解放的道路[3]。
2.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女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女大學生求職時間長,工作不滿意,成功機率小,付出成本大,工作待遇較低等因素。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有個人和社會兩大方面因素。
2.1 個人因素
2.1.1女大學生個人的思想意識
女大學生就業難是市場經濟和傳統文化相互作用的結果,傳統的社會性別思想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盡管我們憲法明確規定,男女平等,但是大眾平等的社會性別思想還很淡薄。傳統的社會性別思想“男主外,女主內”,“男強女弱”使得人們對女大學生的評價發展了改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男女大學生在就業上的不均等。但現代女性走入傳統的男性活動領域,她們就必須同男性競爭,而她們受到傳統的社會性別影響,部分女性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這使得她們在事業心上低于男性,在擇業上,把角色全部或主要定位于家庭上,這又成為了女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不利因素。
2.1.2女性本身的生理因素
雖然“男女平等”是我國一直提倡的,但是不能否認在一些工作崗位上,女性的身體素質是不足男性。例如石油勘探,長期的在井下作業,女性的身體是不能承受住的。但是,也有一些工作是女性比較擅長的,例如:護士,女性的溫柔、細心及有天使般的耐心,使得她們可以更好地照顧病人免去病痛。
2.1.3個人能力的不足
雖然現在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較高,但是不可忽視在一些偏遠山區女性受教育往往不及男性,“重男輕女”的意識在一些家庭中還是根深蒂固的,這使得一些家庭不會送女孩子上學。一直以來,我們常說“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在面對一些問題上,思考往往不及男性縝密,這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地方。
2.2 社會因素
2.2.1法律法規的缺失
我國法律法規雖然在很多方面重視對女性的保護,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并未達到事實的平等。立法者出于保護女性權益的初衷,給予了女性過多的保護,夸大了女性在生活上的生理特征,使得婦女處于弱者的保護地位,而忽視了女性基于社會性別的平等權利,這成為用人單位拒絕雇用女性的理由。
2.2.2經濟因素的限制
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用人單位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雇傭女性會使得用人單位的勞動力成本提高,女性每個月的例假以及女性在哺乳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效率,進而增加用人單位的勞動力成本。而男人不同,在心理上男人承擔著“養家糊口”的傳統思想,他們對待工作更有野心,使得男人在工作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還有根據我國現在的人口普查顯示,女性的壽命通常比男性的壽命長并且由于法律的規定要比男性早退休5-10年,女性會領取更多的退休金,無疑增加了單位的經營成本。
2.2.3用人單位的限制
用人單位往往標出只招男性的招聘信息,雖然國家早有明文規定不可這樣的招聘信息,但有些單位還是在招聘中較傾向于男性。例如煤礦探測這一工作,因為在礦下的工作強度較大,比較適合身體素質偏好的男性,這些都會影響用人單位在招聘中傾向于男性。
3.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目前我國還處于社會轉型期,新舊觀念的激烈碰撞,使得正處于人生重要時期的女大學生產生心理沖突,并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就業方向上,很多女大學生過分強調工作的舒通性,對家庭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不愿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從而錯失了在事業上發展的機會。有些女大學生缺乏就業的積極性,就業期望值過高,存在幻想。另外,高校對女大學生的教育和指導不夠完善,特別是對就業技巧、心理狀態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培養不深入細致,致使沒能幫助女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
3.1 重視提高社會性別意識,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
3.1.1發揮學校和社會的主導作用
在全社會要努力形成一種性別公平、男女平等的氛圍,在全社會范圍內提升女性的"半邊天"角色,摒除"女不如男"等傳統觀念,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要給予女生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她們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
3.1.2正確利用大眾傳媒
大眾媒體無意性貶低或忽視婦女,這些都會對女性主體意識造成沖擊。作為一種傳播工具,媒介具有社會地位的賦予功能。因此,要改造媒介文化,增加女性特別是自強自立的新女性形象,改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提高公眾的媒介素養。
3.2提高女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3.2.1提高女大學生的主體意識
提高主體意識,讓人們自覺地意識到"我是主體",他或她實際上就已經明確地意識到了自己實踐和認識的客體的存在和自己對客體的主導作用[4]。美女的盛行會誘導女大學生利用美貌去找王子以替代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失意,這種"替代性成就感"讓女大學生迷失自我。人生價值實現的途徑是社會實踐,其中之一就是就業,女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應該把這種良好的內在價值轉化為外在價值,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2.2實現女性增權
女性增權是指女性群體通過自上而下的參與發展與決策,把自己的需求、利益表達出來,并且通過參與過程,增強自己的權利和能力,改變其處于從屬地位的情況[5]。對女大學生增權的過程中我們既要提高女大學生的權利意識,保護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又要提高女大學生對自我認識。
3.3 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規及社會保障體系
女大學生順利就業,避免在就業過程遭受性別不公平,這需要國家和政府出臺一些政策及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因此,目前我們要做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社會實際的就業法規,從根本上保障女大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6]。健全的法律是解決當前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有力保障,同時也是對招聘企業和用人單位的有效監督。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使之更具操作性,修改法律中不利于女性就業的規定,明確規定就業歧視的判斷標準和就業歧視行為,完善反就業歧視的法律救濟程序或建立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機構,建立健全生育保障法律制度,將生育成本社會化[7]。我們要加大勞動力市場的監督力度,減少對女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受到性別歧視現象的發生。地方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有關就業政策,以增加女大學生就業的機會或是與男大學生享有同等權利。另外,我們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將女職工的保險責任由單位承擔改為社會承擔,以減輕企業成本,從而增強用人單位錄用接收女大學生。
3.4 企業
提高用人單位的認識,重視兩性之間在智力與知識水平上的平等,均衡企業負擔,讓社會承擔女性生育成本。女性的生育是對社會的貢獻,不能把它看作是企業的問題、公司的問題,婦女的生育應該得到社會的補償[8]。生育產生的問題不能讓女性自己承擔,應該是由社會承擔。除了一些特殊工種外,企業應該認識到大多數的崗位女性是能夠勝任的,多給女大學生提供與男性平等的就業機會。
因此,在世界婦女運動的影響和促進下,許多國家將社會性別主流化和促進社會性別平等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和實施性別平等的法律和政策、必要的財政投入、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性別平等的問責機制等都有利于從源頭上促進社會性別平等,同時女大學生自身觀念的轉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人權,也有利于兩性平等參與社會發展。
4.結論
大學生就業遇到的性別歧視問題由來已久,要改善這些狀況就要加強相應的法律法規建設,高等學校要根據女性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專業結構,給予相應的就業指導,倡導男女平等的社會文化。只有從國家政策改革和社會文化風氣改變的雙重協調下,才能使女大學生就業情況得到真正的改善。
隨著我國逐步重視男女平等,同時女大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女大學生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重要。21世紀是一個新的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日新月異,思想文化大融合,這將會為女大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的前景。進而我們要努力地糾正社會性別認識偏差,克服主客觀條件對女大學生發展的制約,構建男女平等的就業環境。(作者單位:貴州大學人文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敏智,以社會性別理論分析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9,12,(2),:118-120
[2] 佟新,《社會性別研究導論 第二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9:4
[3] 佟新,《社會性別研究導論 第二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9:18
[4] 黃穎,美女經濟熱與女大學生就業難現象思考[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06)
[5] 韋克難主編,《社會工作理論方法與實務》[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4-256
[6] 王樹巖,高校應對畢業生就業難的觀念與舉措[J],現代教育管理,2009(3):109-1l2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金融危機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后顧之憂。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宏觀經濟低迷,企業擴大招工的意愿不足。對于就業壓力日益嚴峻的中國人才市場來說,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的就業將遭遇多方面的挑戰和擠壓,在整體環境堪憂的情況下,畢業生將不得不面對更加殘酷的現實。
1現狀分析
我國高校自1999年擴招以來,畢業生人數從2001年的114萬人,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611萬人,使得我國在短時間內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1.1金融危機減少了就業機會,使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
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行業大多數屬于現代性質的產業,這些產業與大學生就業密切相關。產業發展的減緩使得就業機會減少,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對大學生就業影響最為顯著。根據“供需理論”,供給即生產在萎縮,無法給需求提供正常的能量,又何談增長就業崗位呢?
1.2金融危機時期,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結構受到挑戰
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使得大學畢業生來不及反應就被卷入就業壓力的洪流中。金融危機使產業結構遭到了嚴峻挑戰,也給高等教育帶來了難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經過長時間積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培訓結構和周期,短期內還未能迅速作出調整去適應產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動。
1.3金融危機提高了就業門檻,大學生就業優勢不斷削弱
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漸加深,導致用人單位在就業市場中占主動地位,不斷提升招聘條件。大學畢業生在應聘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優勢,會受到用人單位的冷落。同時,由于對就業市場的未知,大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也越來越難,甚至不能建立成功就業的自信。這對于高等教育是一個質疑,對于大學生也是極大的挑戰。
2原因分析
2.1社會因素
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壓力、就業制度的不完善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扭曲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以及招聘歧視的存在對畢業生就業的不良影響,而華爾街金融風暴的來襲使得原本就已很嚴峻的就業問題更加艱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也因此而更加凸顯。
2.2高校因素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實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機制,此項就業制度的改革對大學生就業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只求招生規模的擴大,缺乏對社會需求的調查和了解,有關學校專業設置、招生、就業指導等很多問題還處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
另外,在教育結構上,高校還未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目前,高等教育中知識教育占相當大的比重,大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與實戰經驗的構建仍然極為薄弱,直接導致大學生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與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等,導致大學生即使擁有專業能力,也缺乏“市場就業能力”。
2.3學生自身因素
現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據中國教育在線網上調查,大學生中有36.5%對自己的興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個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特長不十分清楚。同時,大學畢業生對職業的認識也很模糊和不確定。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比較關心就業問題,對自己大學學習的專業有一個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對當前就業政策、職業的發展趨勢、職業的類型、職業的內涵和職業素質要求缺乏主動認識的意識。
3對策分析
造成大學生就業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決之道也絕非單一措施或方法能夠奏效。這一問題涉及全社會,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
3.1大學生主觀層面
對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提高就業率要從提高就業能力入手,能力是大學生就業、從業的支點。當前大學生就業能力存在不足,亟待培養與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提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1全面客觀地認識社會,正確地看待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作為一個享受高等教育經歷的群體,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所擁有的學識、能力以及回報要求,決定了他們具有較高的人生期待和完整的職業規劃,使得大學生就業擇業時有較高的職業期待。目前,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期,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以及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為當代中國青年發揮個人潛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會條件和環境。從根本上說,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認清形勢、讀懂社會,這一點對于青年大學生是十分重要的。
3.1.2重視人格和個性養成,強化社會實踐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培養教育,不僅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學校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培養;另一方面,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大學生的健康人格,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全面培養自己的能力。
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說是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核心。強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是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手段。此外,高校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到有工作意向和能鍛煉其能力的單位進行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鼓勵學生到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既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又磨練自己的品質,增強社會適應性和自我發展的后勁。
3.1.3調整就業期望值。時下,有些大學畢業生對自己能力和人才市場價值的評價過高,對待遇報酬要求偏高;有的對工作崗位挑來挑去。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在大學不斷擴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今天,每個大學生必須要正確評價自己的才能,轉變過分理想化的就業觀念,從個人的實際出發,不失時機地抓住就業機會,當決則決,當斷則斷,不要猶豫彷徨。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正處于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化的過程中,家庭、大學生本人對就業的期望值,本該隨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多而逐步下調,但事實并非如此。高薪、大城市仍是大學生擇業的首選,他們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福利條件等要求仍然頗高。
3.2政府層面
3.2.1規范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日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很多,但由于就業市場還處在發育成長階段,在就業市場運行中,學校、用人單位、畢業生、主管部門都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還存在局限性和缺陷,影響大學生的就業。畢業生就業市場作為特殊的人才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必將逐步趨向成熟和完善。
3.2.2優化技術手段,確保就業信息準確快捷,加強信息服務。加強信息服務是畢業生就業體制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強信息服務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即就業信息網絡。政府必須建立完善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為畢業生查詢就業信息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3.2.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統一、開放、公平的勞動力市場中,各類企業的競爭條件和機會應該是均等的,因而要求社會保障體系必須不分所有制性質、不分職業身份、不分工資分配形式,實行統一的制度,以利于勞動力的流動與資源的合理配置,落實企業自,體現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為廣大畢業生提供更寬的就業渠道。
3.3高校方面
3.3.1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積極培養大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具有不斷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精神,能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
3.3.2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F有科類結構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必須適時調整。實施高校擴招后,必須協調高校招生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必須實行不同層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對高職教育實行寬松政策,對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寬進嚴出政策,保證教育質量。必須強調的是,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技術工人需大于供的態勢,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極度缺乏,在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時,縮短高職教育年限,變現在的3年為2年,既有利于這類學生提早就業,也有利于滿足用人單位對這類人才的需求。
3.3.3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立以服務為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并能獨立開展工作,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人才市場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危機”就是“?!焙汀皺C”,在危機中尋找機會。我們要在這場金融危機的災難中尋找發展的機會,要把危機當成繼續前進的動力。隨著我國產業機構調整和金融體系健全的過程逐步完成,相信我國將順利渡過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而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如果能夠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真才實干努力捍衛屬于自己的工作陣地,那么在危機過后,他們的職業生涯就可以迎來更大的曙光。
參考文獻:
[1]馬遠,凌文輇.國外青年職業成熟度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6,(05).
[2]蔡昉,王美艷.擴大就業——中國特色的反周期戰略[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03).
一 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校企合作平臺不容忽略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大學生就業難的背后讓人看到了另一種尷尬的狀況,這就是我們國家出現的“就業難”和“用工荒”并存的問題,歸根到底,真正原因就是大學生就業能力嚴重不足。大學生缺乏就業能力主要體現在:一是缺乏對職業生涯的識別,不了解職業領域的目標、不了解個人特質和不主動爭取實現抱負的機會。二是缺乏職業環境適應能力,個人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行為習慣難以滿足職業環境的需要。三是缺乏對自我的反思和評價,由于對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缺乏反省,大學生的就業自信心不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業能力是大學生成功就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個性品質等因素的集合[1]。高校與企業的合作能為大學生創造真實的工作情境,大學生通過邊做邊學,既可以更準確地做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又可以增進職場環境的適應能力,還可以利用這樣的特殊機會反思個人與社會的差距,并及時作出調整,完善自我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
二 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
校企合作是利用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與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培養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適合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模式。[2]《教育部關于加快研究型大學建設、增強高等學校自主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指出,“鼓勵研究型大學積極與企業合作,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憋@而易見,校企合作是培養大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
校企合作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職業品質,尤其是自信與適應性的品質。職業品質是大學生在行為和作風上所表現的思想、認識、品性等的本質,是大學生勝任未來職業必須具備的基本內容。[3]在自信心品質上,依托企業先進的設施、優越的生產環境和高科技的技術手段等資源優勢,大學生可以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增強了專業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同時,在實踐中更容易發現問題,促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克服困難,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擇業的自信心。通過到企業的實踐機會,大學生親身體驗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感受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增強自身的工作適應能力。根據道格拉斯?霍爾(DouglasT.Hall)等人的研究,適應性是在當代獲得職業肯定的核心因素所在。[4]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炯寄苁谴髮W生獲得工作、維持工作和獲得職業發展必須具有基礎性能力,它包括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應變能力、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等一系列綜合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必須是大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學習和實踐而獲得,經過實踐的過程,同時也是檢驗大學生基本技能的運用水平和掌握程度。專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一特定社會職業所必須具備的本領,是維持生存、謀求發展的基本生活手段。[5]例如醫生必須具備分析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教師必須具備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銷售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推銷能力等。
校企合作有助于大學生提前獲取職業經驗,做好就業準備。首先,大學生通過校企合作提供的實踐機會,能夠清醒地認識到企業單位對大學生的能力要求,進而有計劃、有目標地做好就業準備。其次,大學生在校企合作的準入社會的實踐中,邊做邊學,提前體驗了社會對他們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團隊能力、敬業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最后,校企合作促使大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在就業前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實現了實踐與就業的“零距離”鏈接。
三 實施校企合作,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
要推動實施校企合作,既需要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又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視,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學校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色和學生的就業方向,實施校企合作,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鼓勵大學生重視校企合作,加強個人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只有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對職業品質、就業技能和職業理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從思想上和行為上重視校企合作,積極主動地做好實踐前的準備工作。廣東海洋大學要成功推薦學生就業,應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學校要積極推行校企合作計劃,幫助大學生積累社會實踐經驗。學校與社會企業的合作計劃給學生創造了在求學期間進入企業領域從事具體崗位工作的機會,增強了學生進入社會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學生在畢業前就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人單位需要既有知識又有一定社會和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本校學生畢業時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求職成功率。
二是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很多調查表明,用人單位認為畢業生最需加強的是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敬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這些能力單靠學校一方是無法培養的。[6]所以,學校通過與社會企業的互動合作,為學生創造了提前體驗社會對他們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團隊能力、敬業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為大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和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創造有利條件。
(二)加強大學生實踐環節,推行校企“實習生計劃”
“實習生計劃”是大學生通過利用寒暑假或其它課余時間到與自己專業對口的企業去實習,在不影響學校正常學習的情況下,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鍛煉,學習所必需的各種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職業人才的校企合作項目。廣東海洋大學作為一所以應用學科見長的多科性海洋大學,在大力推行這一計劃中應重點考慮三方面因素:一是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就業方向有針對性地推薦學生到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崗位參加企業實習。二是科學制定學生在校期間理論學習和企業實習培訓兩部分時間占整個教學計劃的比重。三是要加強學生參與實習過程的監督、指導與考核,通過指派指導老師定期巡查學生實習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校企雙方應共同制定嚴格的考核體系,以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校企意見為參考,對大學生參與實習全過程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對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表彰,切實保證學生參與“實習生計劃”的質量和效果。
(三)加強就業基地建設,搭建校企聯合的“雙課堂”實踐教學平臺
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是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畢業時能否順利實現就業的各種素質的總和,這些素質包括了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業務技能、社會實踐能力、身心調適能力和團隊融合能力等。[7]廣東海洋大學作為湛江高校龍頭,培養的畢業生一直深受各行各業的歡迎,學校應抓住這個有利的勢頭,與珠三角或者湛江地區周邊信譽好的企業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攜手共建長期有效的就業基地,為本校學生創造更有利的課程實習、見習和畢業生實習條件,學生利用進企業提前實踐鍛煉的機會,了解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的規章制度,增進了對企業的認同感。企業也能對學生的工作能力加深了解,為企業進一步選人留人提供了參考。這不僅解決了學校學生的就業出路問題,還擴大了學校在企業界的知名度,從長遠來看,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業前來合作發展。
(四)深化校企互動平臺,走“多元化”合作道路
廣東海洋大學應迎合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在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機制層面上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柔性機制,通過與社會企業深層次的合作,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教育機會,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
“多元化”的合作路徑主要體現在:一是企業為在校生提供帶薪工作。通過利用課余時間到專業對口或者相近的合作企業從事帶薪工作,學生可充分利用校外課堂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得到鍛煉。二是企業為在校生提供參與校外團隊項目的機會。通過參與企業團隊項目,學生不僅可以直接與企業各層次人員交流學習,還能在團隊工作中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增強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企業參與學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計。一方面,企業可以幫助學校將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嵌入到專業課程設置中,保持課程內容與行業的發展需求相銜接,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另一方面,企業可以介入學校職業指導教育課堂,通過講座、培訓、測試、比賽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自我,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和掌握一定就業技能。
參考文獻
[1]胡尊利,等.國外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8(3):24-25.
[2]張明亮,等.借鑒國外經驗,切實搞好我國校企合作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0(9):79-80.
[3]馬征杰,等.職業品質: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立足點[J].教育與職業,2008(6):142-143.
[4]Hall D T.The protean career:A quarter-century journey[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1-13.
[5]閻大偉. 試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和要素[J].青海社會科學,2007(6):28-31.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市場
就業是民生之本,勞動者的就業狀況不僅關系到一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各國都非常重視,中國更因為其特殊的國情,而備受各界學者關注。論文寫作,市場。。在國內眾多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文章中,關于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研究趨于完善和一致,總體上認為主要包括政府、高校、就業市場、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自身五個因素,進而考慮到經濟、社會等宏觀因素,但對各影響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卻存在很大分歧。
1.就業市場和就業制度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曾湘泉(1993)等在對應屆大學畢業生調查的基礎上,探討了改革以來大學生在市場上的供給意愿和供給行為,得出產品市場的供求狀況開始對大學生就業產生影響(曾湘泉,1993)。2004年,他又從勞動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大學生供求總量的變動,得出大學生就業確實存在“難”的問題, 這與高校和求職者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能力有關,但是困難的程度略被夸大,戶口、就業協議等就業分配的制度因素,對當前大學生就業構成不利的影響。
賴德勝(2001)提出轉軌時期的中國存在明顯的制度性勞動力市場分割,大學生就業難是勞動力市場分割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學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相互收尋的結果。
岳昌君、丁小浩(2003,2004)計算了20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增長的一般就業彈性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彈性,得出經濟增長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不大,產業結構調整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作用相對更明顯。
2.高校擴招及高校體制問題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自1999年高校開始擴招起,至2009年畢業生數增加了515萬人,而與此同時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并沒有如此大的增加,使得就業難問題日益凸顯。論文寫作,市場。。胡詠梅和薛海平(2004)利用回歸分析建立了不同收入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與高等教育規模的回歸模型,認為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下,不宜再繼續擴大高等教育規模。
莫榮等(2003)認為高等教育的專業結構和教育質量等教育產出與社會需求不一致,大學生專業結構和教育體制需要調整和改革。論文寫作,市場。。
呂東偉(2003)認為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高校的反應相對滯后,專業設置失衡,從而培養的許多大學生素質和能力不適應市場的需求。論文寫作,市場。。
湯敏(1999)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不是供給過多人才過剩,而是就業結構矛盾突出,造成這一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自身問題。
3.結構性矛盾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主要是補充自然減員,國企冗員多接受能力有限,外企私企是吸納主力,而這些企業相對理論性人才而言更需要實用性人才。鄢雪皎( 2009)認為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承擔的主要是產品的生產制造,而相關產品的設計研發、品牌創立、物流管理、訂單處理等的產業鏈高端卻仍然主要掌握在發達國家,因此我國提供給大學生等高端人才的就業機會非常稀缺,所以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就顯得比西方發達國家更為突出。
瞿振元(2001,2002)通過調查得出本??凭蜆I率差異明顯;傳統體制內就業仍是吸納畢業生最多的領域,國企仍居就業第一位。論文寫作,市場。。
岳昌君(2004)分析得出不同行業之間的“行業收益”差異顯著,追逐高行業收益也成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有業不就”和“無業可就”矛盾的原因之一。
李彥軍(2006)以廣東地區統計分析為基礎,從宏觀角度研究產業結構與大學生就業的相互關系,得出各產業的產出、固定資產投入與大學生的就業數量和質量總體呈顯著正相關。
4.大學生自身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宋福進(2002)分析了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指出這一指標在研究生、本科生和??粕g存在差異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學歷層次的替代程度與價格彈性不同。
王小波(2002)專門就“女學生就業難”問題展開調查,認為女學生在就業中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憑借自身較高的素質,在付出更大的搜尋成本后,許多女大學生仍然會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
岳昌君等(2004)分析得出內因是決定高校畢業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個人付出的求職成本對求職結果沒有顯著影響,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學校提供的求職信息對求職結果和起薪水平都有顯著的影響。論文寫作,市場。。
閔維方等(2005)通過對比分析表明內因是決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學校提供的求職信息對求職結果和起薪水平都有顯著影響,家庭經濟條件和社會關系對就業的影響開始凸現。
5.企業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唐 钅廣(2004)分析得出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需求行為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多認為大學畢業生最欠缺的是“敬業精神”;“高校專場招聘會”“在線招聘”“簡歷”在用人單位招錄大學畢業生中的作用十分強大,“戶口”“關系”“黨員”等因素的重要性急劇下降。
韓飛雪(2007)分析得出用人單位對大學生最滿意的兩項為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最不滿意的兩項是相關工作經驗和創新能力,單位選拔人才最看重的因素是“思想品德”。
6.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1)加強具體定量分析。之前關于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雖多,但大部分是從定性角度分析,缺乏具體的定量分析做支撐。
(2)增加長期跟蹤分析。對有代表性的畢業生長期跟蹤調查,得出大學生找工作及其工作變換過程中的特點和規律,更準確的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
(3)加強產業吸納大學生能力的研究。加強對各行業吸納的大學生能力的研究,從而為高校結構和產業結構提供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1】曾湘泉.改革中的知識勞動力就業意向及其市場行為分析.管理教育學刊(武漢)【J】.1993年第一期
【2】閔維方、丁小浩、文東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6年第27期
【3】孫祖芳.西方就業與失業問題的理論政策及其借鑒.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4年第一期
【4】鄢雪皎.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層次原因及對策研究【J】.企業活力-人力資源開發.2009年第四期
【5】瞿振元.2001-2003中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M】,2002。
【6】賴德勝.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大學生失業.《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J】.2001年第4期
【7】李文利、閔維方.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的現狀和潛力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1年第2期
【8】王小波大學生勞動力市場入口處的性別差異與性別歧視―――關于女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實證分析.青年研究【J】,2002年第19期。
【9】呂東偉.從深層次新視角思考大學生就業問題.《高等教育研究》【J】.2003年3期
【10】莫榮、劉軍.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發展》【J】.2003年第8期
【11】文東茅.質疑大學生就業之性別歧視.《中國大學生就業》【J】.2003年第6期
【12】謝維和、王洪才.從分配到擇業:大學生畢業就業狀況的實證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M】,2001年
【13】袁志剛.中國就業報告.經濟社會出邊社.2002年
【14】岳昌君、丁小浩、文東茅.求職與起薪: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J】.2004年第11期
【15】胡詠梅、薛海平(2004).經濟發展水平與高等教育規模的相關性研究.江蘇高教【J】.2004年第2期
【16】韓飛雪.北京市用人單位大學畢業生需求行為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D】.2007.4
【17】李彥軍.《產業結構與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性研究及其模型構建》.暨南大學碩士論文【D】.2006.6
【18】唐钅廣.關于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需求行為的研究報告.經濟問題探索【J】.2004年第11期
關鍵詞:中國;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2-0060-02
據統計, 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11萬,當年就業率約為68%。2009年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是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一年,勞動力需求大量縮減,由于高校不斷擴招,新增勞動力在急劇上升,崗位數量與大學畢業生人數之間的供需比降低,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總量減少,加上本來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就不及新增勞動力增長速度,導致整個就業形勢凸顯勞動力供給大量增加和需求量嚴重減少的矛盾。上千萬的大學生特別是農村來的大學生耗費一家幾十年的收入,畢業之后卻面臨失業的威脅,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而現實的社會問題[1]。
一、從主客觀方面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既體現了其他國家在就業問題中的普遍性,又體現了我國國情的特殊性,將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從主客觀因素入手,能使我們更深刻、更科學地分析就業難問題的原因。
(一)外部客觀環境對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1.全球金融危機對就業的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經濟狀況向來決定和反映就業的狀況,金融危機在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人們的就業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招聘人數下降帶來的就業率下降[2] ;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壓力增大,造成薪資下降,這和大學生的心理期待有所差距,使得一些大學生寧愿選擇不就業,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工作。
2.我國國情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目前的勞動力相對過剩。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每年需就業的人數達2 000萬(2010年大學畢業生63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400萬,城鎮人口和新增勞動力1 000萬)[3]。以我國每年經濟增長10%算,經濟每增長1%帶來80萬―100萬個就業崗位,每年還有近1 000萬人失業。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帶來就業的壓力相對增大,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3高校體制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當前,我國部分高校仍然沿襲著精英階段的培養路線,人才培養模式不合理,教學內容、教學管理跟不上經濟發展和社會轉軌的步伐,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下降。
第一,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與勞動力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的培養機制脫離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是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于需求。前些年,很多高校都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當時很多所謂的“熱門專業” 大家都開設,導致現在畢業生的專業相對集中和擁擠,影響畢業生的就業。
第二,教學管理體制不合理。我國現行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是一套剛性的制度體系,對學生興趣和愛好尊重不夠[4]。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首先面臨的就是課程的選擇,但是,學生按興趣自主選擇的范圍很小,因為必修課在總課程中所占的比重相當大。同時,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評體制和測評方法過于機械化,缺乏靈活性,有的高校甚至局限于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
第三,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滯后。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上,部分高校至今還沿用著以前那種程序式、被動式、經驗式的指導,忽視就業指導的全程性、科學性、創造性和前瞻性,就業指導被當做一項臨時性、階段性、局部性的工作。就業指導體系缺乏系統的理論和科學的方法來支撐,很多高校甚至缺乏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忽視與畢業生的溝通。
4.家庭陳舊觀念對就業的影響
高校畢業生中來自農村、邊遠地區的占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愿離開本省、本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遵從其父母的意愿,父母依靠的是子女,總想將子女留在身邊或相對近一些的地方,導致畢業生不愿去外地就業。還有部分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學畢業能到大城市、好單位,從事好職業,導致大學生選擇就業單位的機會相對減少。而城市的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讀完大學理所當然應該留在大城市,并認為到偏遠地區去工作沒有前途或難以升遷,這就導致了城市或發達地區人才過剩、就業壓力大,而那些偏遠或國家需要的地方卻緊缺人才。
(二)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首先, 學生不能對自己有一個科學客觀的認識。當前有許多大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不清,就業期望值過高,自己對就業的定位欠準確且不合理,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缺乏了解,以至于在求職時茫然而不知所措。
其次,學生的相關專業素質與自身素質同就業單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學什么專業干什么工作,而實際知識應用率不高,而且多數學生表現出所學過的知識轉化不出來,不能變成自己在崗的實際能力。
最后,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畢業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但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同時,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部分大學生觀念落后,相互攀比,等待觀望,結果錯過了就業機會。
二、 應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對策
種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許多高校畢業生不得不面對“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然而,切實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及大學生的共同努力。
(一)社會及政府的對策
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政府要通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大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其次,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生加入人民,既有利于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延緩大學生就業時間,也為社會創造了財富。
(二)高校應對大學生就業對策
首先,高校應該轉變觀念,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積極培養大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具有不斷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精神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其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最后,應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人才市場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三)大學生應對就業難題的對策
第一,大學生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身體素質。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第二,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大學生可利用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的真實才干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后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轉變觀念,擇業時不可一味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四)用人單位的對策
首先,社會上的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實際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最后,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5]。用人單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將能夠更好地增加用人單位與求職大學生之間的了解,有利于單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職者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我們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其原因,并結合這些原因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使我們能對不同的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這對大學生就業具有實際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文明.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現象根源剖析與對策思考[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6).
[2] 林益彬.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16).
[3] 戴前虎,劉南槐.大學生就業難原因探尋[J].人民論壇,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