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8:04: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互聯網經濟模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平臺經濟;網絡效應;商業模式構造;競爭策略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3
平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在21世紀伴隨信息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和“互聯網+”經濟熱潮,作為一種創新型的商業模式正在廣泛地被各類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所運用。平臺經濟最重要的兩個理論即雙邊理論和網絡效應(網絡外部性)。基于平臺經濟兩個理論特征的平臺企業定義是指:連接雙邊市場里不同方的用戶群體,將用戶的需求和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用戶通過這樣的一個平系起來,使其會想盡辦法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來增加不同邊用戶群體數量,開發新產品或者引進第三方企業等措施來留住增加用戶數量,產生鎖定作用,將最大化發揮網絡效應作用,從而提升企業價值,獲得盈利的一種企業類型。
一、平臺經濟模式的起源
(一)產業模式的創新---雙邊市場的出現。傳統經濟的產業模式具有單一、直線式的特點,是單邊市場;平臺經濟區別于傳統經濟就在于產業模式的不同,平臺企業是一個互動的、具有網絡效應特征的雙邊市場。傳統的產業模式這種單一且直線式的產業價值鏈,使從生產到消費要經過諸多中間環節,每一個環節會想盡辦法去得到下一環節的價值認同,商品最終的零售價格包含了所有環節所產生的成本及利潤。這一切無疑大大增加了買賣雙邊的成本,及雙邊信息的不對稱,處在價值鏈始端的廠家和價值鏈末端的最終消費者得不到直接有效的交流接觸,更別說知曉消費者的需求。而平臺企業的價值鏈是靠平臺直接連接供需雙方,其省去了傳統產業的諸多中間環節,并且更重要的是平臺上的各方能方便地進行直接互動交流,這個雙邊市場結構使生產者可以有針對性地滿足消費者多樣性及個性化的需求。關于雙邊市場的涵義,Armstrong(2005)是這樣定義:市場中一方用戶擁有的網絡外部性(網絡效應)收益會跟著市場另一方用戶規模擴大而增加,一邊市場用戶的需求和另一邊提供需求服務的用戶市場相互合作,相互影響。著名的網絡購物網站---淘寶網,其買家通過淘寶平臺,直接搜索自己想要的商品,對商品有任何疑問,買家可以直接與賣家進行溝通交流。這樣的網購平臺模式,既節約了賣家高昂的賣場成本,又替買家節約了時間,提高買賣成交效率。
(二)用戶群體關系的增值―網絡效應的存在。平臺企業里用戶群體關系網具有的增值特點,是利用平臺商業模式的第二個條件。在互聯網產業中,平臺企業利用平臺這一虛擬的空間將不同用戶群體有機聯系在一起,平臺一方的用戶如果沒有需求,平臺另一方的用戶便沒有相對應的供給,正是一方用戶的大量的需求才產生了平臺另一方的用戶的不斷供給。用戶群體數量的多少及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平臺企業競爭及收益。這種用戶群體關系網的增值被稱作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是指隨著用戶數的增加使網絡價值倍增的一種效應。它的作用在于使得越來越多的的用戶被吸引到平臺企業,從而增加平臺企業的競爭力。利用這種網絡效應的作用,使得雙邊用戶群體數量越來越多,達到網絡規模臨界值,超過臨界值后使得用戶有了使用的標準并產生鎖定效應,形成轉移成本的增加,最終導致正反饋及“贏者通吃”。如圖所示
(三)企業轉型的迫切要求。21世紀時是互聯網經濟時代,互聯網成為一個重要的生產工具,傳統經濟時代的各類企業必須與時俱進,擁抱變革,面臨轉型的機遇。平臺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為這種轉型提供了可能。其表現是:一是改變傳統產業的價值鏈。在傳統產業的單一、直線式的價值鏈中,假設廠商面臨“上游供給商”和“下游買家”,供給商負責生產產品,買家則支付產品費用。在平臺企業中,這樣的假設已經不成立,傳統產業的直線式價值鏈正在被平臺企業的減少了中間環節、曲線式價值鏈逐漸取代。第二是匹配用戶需求和供給。傳統產業由于信息不對稱,供需并不很好匹配?;诖?,傳統產業可以采用平臺商業模式,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扮演平臺中介的角色,更好地使供需匹配,并且滿足個性化定制及需求。第三是充分發揮潛在的網絡效應。平臺企業不僅扮演著虛擬的中介,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服務的空間場所的角色,而且平臺企業做大做強,實現網絡規模效益的關鍵在于打造一個平臺生態圈,使平臺企業連接更多相關用戶,通過用戶彼此間的溝通和需求的滿足,充分發揮網絡效應,實現企業價值質的飛躍和盈利提升。
二、平臺經濟模式的構造
平臺經濟也與傳統經濟一樣,商業模式的合理性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平臺經濟商業模式構造的重點是建立平臺生態圈。在互聯網產業中,平臺生態圈是指平臺企業為了通過平臺圈住(連接)更多用戶量,圈住用戶的更多需求和利益,增加平臺的用戶數量和競爭力,實現平臺的網絡規模經濟效益的行為。平臺商業模式構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臺生態圈的基礎結構---建立雙邊市場
建立雙邊市場是打造平臺生態圈的基礎條件。企業為雙邊用戶群體甚至更多邊用戶群體提供虛擬的空間環境,連接彼此間的需求,用戶在虛擬的平臺市場中進行交易合作。這種平臺連接的雙方,其價值鏈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式的。這種價值鏈要求企業對每一方用戶群體都十分用心,必須增加用戶數量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發展。平臺商業模式發展至今,在互聯網行業中,大型的平臺企業連接眾多不同用戶群體,但其基礎仍是由雙邊市場發展而來,如下圖所示。打造平臺生態圈的戰略之一就是建立起與傳統經濟的單邊市場不同的雙邊市場架構。
(二)雙邊用戶誰免費---補貼戰略
雙邊市場下的平臺企業連接的任何一方用戶都不再是收益或費用的固定方,一方用戶群體是需求者的同時,也有可能是另一方用戶的需求提供者,都能為平臺帶來收入。在雙邊市場中,“被補貼方”是指能得到企業在支出方面補助的、即可能免費使用平臺的一邊用戶群體。而向另一方用戶群體收取費用的則該方稱為“付費方”。決定對哪一方進行補貼,補貼的原則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幾點準則,一是價格彈性高低。依據經濟理論中的彈性原理,高價格彈性的用戶群體對價格更加敏感,利用價格下降吸引大量用戶這一特點,可將價格敏感群體作為“被補貼方”。相反,低價格彈性的用戶即時在價格下降和上升時,他們的消費欲望也沒有得到明顯的影響,平臺用戶數量不會有大波動,這樣的用戶群體做“付費方”最合適不過。二是邊際成本高低。平臺企業在打造平臺生態圈時會盡力將總成本控制在最低,如果一方新用戶群體的增加沒有使得企業邊際成本的增加,這樣的用戶群體適合成為“被補貼方”;相反,用戶數量的增加使得企業的邊際成本上升,這一方就只有作為“付費方”。例如互聯網行業中的即時通訊工具、社交軟件、包括通信運營商提供的通信服務等,盡管在產品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成功運營后的平臺吸納大量新用戶所產生的邊際成本跟隨之增加的收益比起來就微乎其微了。三是不同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有不同類別,可分為正向和負向、同邊和跨邊。正向同邊網絡效應是這樣一種情況:當一方用戶數量增加時,這種用戶效應的增加使得更多的用戶進入成為這方用戶。相反,負向同邊網絡效應使得先進入的用戶有排外現象,不利于新用戶的進入。故可將產生正向同邊網絡效應的用戶群體設定為“被補貼方”,企業的補貼加上正向效應,用戶數量會大規模擴大。四是平臺轉換成本與鎖定。轉移成本是消費者如果選擇了使用某一產品或者技術,不容易轉移到其他的技術和產品。因為拋棄當前使用的產品和技術,轉而使用新的技術和產品,那么使用者花費在技術和產品中的學習費用、培訓精力、購置產品的配套設施、互補資產等都將成為沉沒成本,這個時候這部分成本也就成為了制約用戶使用新產品和技術的轉移成本。鎖定是指我們現在所作出的選擇影響限制著將來的選擇。使用新的產品技術特別是兩種技術不兼容、使用習慣不相同時就意味著我們之前的投入、投資就徹底地成為沉沒成本。當轉換成本非常高以至于不可能轉換供應商的時候,消費者就會被鎖定。另一方面,用戶群體也可以不只是在唯一特定某個平臺進行消費,當用戶群體同時在多個平臺消費同質產品時,企業對其進行收費使得用戶可以馬上選擇其他平臺。當選擇新平臺的轉移成本較高,易被鎖定的用戶群體適合成為“付費方”,而能夠隨時選擇其他平臺的用戶群體則適合作為“被補貼方”。例如國內的美團、餓了么、百度糯米等團購平臺,對消費者進行大量優惠補貼吸引更多用戶在平臺進行消費,以便形成鎖定效應,但實際往往是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誰優惠力度大就在哪家消費。
(三)平臺形象維護---用戶篩選
平臺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完善機制,是便于更好地發揮正向的網絡效應,增大平臺用戶規模。那么對于負向的網絡效應,企業該如何預付與抵制呢?一是用戶實名認證。大型的平臺企業在為新用戶提供服務時,會要求用戶進行實名認證、電話驗證等方式。一來方便用戶登錄以及賬號密碼重新找回;二來企業對用戶身份的了解與控制,防止不良用戶對平臺形象的破壞。二是支付綁定。用戶在使用平臺消費進行綁定的銀行卡及用戶真實信息的驗證,這也是平臺企業用來篩選用戶手段之一。三是綜合評價。用戶在平臺消費后可對商家用戶做出評價打分。評價分數高低對用戶是否選擇該商家產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四)平臺盈利
平臺的盈利主要來源于“付費方”。其盈利方式呈現多樣的特點化,主要有兩種基本方式。一是控制用戶核心需求。平臺企業掌握著用戶的核心需求,不管是付費方還是被補貼方都可能需要為核心需求付費。例如世紀佳緣網,該企業是一家國內大型相親交友平臺,男女用戶為了能夠直接與心怡的對方交流向平臺支付“郵票”費用;用戶想要第一時間知曉誰對自己有想法,誰給自己留言必須付費;主動給心儀的用戶提供郵票讓其免費閱讀也需要付費。這一系統的平臺收費機制使用戶不但沒有忘卻止步,反而熱情高漲,這樣用戶的需求被不斷放大。這種跨邊網絡效應下平臺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即是盈利的關鍵。二是數據整合。平臺為用戶群體提供互動交易的場所,用戶群體成為平臺最重要的資源。平臺對用戶數據的有效整合、做到精準投放是盈利的又一有效方式。淘寶會根據用戶的游覽記錄推送用戶可能需要的商品;團購網站能推送離用戶最近的一切消費產品,原因是其會自動定位用戶所在地區。用戶數據背后的有效信息又是平臺盈利的主要方式。
三、平臺企業的競爭策略
在互聯網產業中,平臺企業必須爭奪更多客戶資源,搶占市場,擴大平臺規模從而實現“贏者通吃”的目標。這種競爭即是擁有同質性業務的平臺企業之間、運用相同的盈利模式爭取相同群體而產生的對抗,即爭占市場份額而進行的一種行為活動?;ヂ摼W平臺企業間競爭采取的策略有以下幾種:
1.選擇平臺成本---提高用戶黏性。在互聯網產業中,平臺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用戶后就會想方設法留住用戶、綁住用戶。用戶選擇平臺成本是指用戶從最開始的平臺選擇新平臺所花費的成本。包括以下幾種成本:違約、學習、資產重置、搜索等。正是出于成本再加上消費者偏好,用戶不會隨便轉換平臺。其原因包括:一是用戶對新平臺產品的功能優缺點十分看重,只有產品功能獨特,才能是刺激用戶選擇新平臺。二是消費者偏好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重要因素,而打造一個符合用戶口味需求的新平臺和產品,其成本可想而知。三是用戶對新平臺產品熟悉需要花費時間成本,學習過程讓許多用戶放棄選擇新平臺。平臺企業為留住用戶,提高用戶黏性,一方面從完善自身平臺產品功能出發,增加用戶選擇新平臺的成本;另外低價格彈性的付費方用戶往往比較穩定,一定幅度上調價格既增加了平臺盈利,又不使得用戶量減少。
2.產品服務差異化策略。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用戶經??梢酝瑫r選擇多個同類型企業的服務與產品,這稱之為用戶的多屬行為。用戶多屬行為不僅因為廉價的平臺轉換成本,而且平臺企業產品服務的豐富多樣性也會吸引用戶進入新平臺。雙邊市場里只有為用戶提供豐富多樣高質量產品服務、盡可能滿足用戶需求才能實現平臺長久盈利。Armstrong(2005)表示“當平臺企業向兩邊客戶提供的產品服務均具有較大差別性時,雙邊用戶都只會選擇其中一個平臺交易;假如平臺企業僅為一邊用戶提供差別服務,另一邊用戶將選擇多平臺策略,即在多個平臺上交易”。
3.平臺價格策略。平臺定價是企業最關鍵的問題。影響平臺定價因素有很多,這里主要從用戶多屬行為角度來探討平臺定價策略。當平臺用戶多屬行為不是特別明顯、用戶選擇新平臺成本較高,即使企業對平臺價格做出改變,因為轉移成本及鎖定,商家用戶仍繼續與平臺交易,平臺價格調整策略并沒有起到提供平臺競爭力效果。相反,如果用戶存在明顯的多屬行為,平臺對價格做出改變就會聚集大量“付費方”用戶,同時平臺與其約定排他性規則,形成對付費方用戶的所謂一定的壟斷,這樣必定又會使得被補貼方用戶規模也擴大,從而平臺競爭力大大增強。只要有平臺對“付費方”用戶提供價格優惠,這樣的價格策略就會增強該平臺企業競爭力。
4.平臺市場定位策略。平臺競爭不同于傳統企業,在對市場份額爭奪上,平臺一方群體數量會受另一方群體數量的影響。盡管平臺競爭策略各有千秋,但是平臺明確的市場定位是平臺競爭的一大法寶。其包括:一是界定目標市場邊界?!疤烊黄琳稀笨啥x為“潛在網絡效應所涵蓋的范圍”,平臺目標市場若與“天然屏障”沒有任何交集,則不便于把控潛在用戶資源的流動,在與對手競爭中會處于劣勢。這樣要求企業根據國家、語言、民族、人種等各種差異性,打造平臺目標市場屏障,形成目標市場邊界。例如國內的幾大招聘市場平臺如中華英才網及智聯招聘等,它們的目標市場即是中國所有的互聯網求職者,這些互聯網招聘平臺抓住國內傳統招聘市場不景氣、資源分散等特點,對國內招聘需求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了國內強大的網上招聘就業平臺。二是平臺定位差異。平臺市場的“核心定位”是平臺競爭的獨特優勢,平臺核心定位的差異性影響用戶群體規模,從而影響平臺的競爭優勢。比如產品同質、盈利模式類似的前程無憂和中華英才網平臺;產品同質、但盈利模式不同的前程無憂網和一零四外包網;平臺業務領域廣泛的Linkdln網站和平臺業務范圍精深的“36人才”網等。這些招聘平臺各有各的目標市場和核心定位,用戶市場爭相競爭,正是由于平臺定位本質的不同、業務精深廣泛度不同,國內幾大招聘平臺企業卻不能一家獨大及壟斷市場,可以各種發展自己的市場及用戶群體。三是平臺定位動態性。平臺企業對平臺定位須解決兩個問題:“平臺企業應該集中力量培育哪邊用戶群體使其壯大”;“平臺企業應該聚集怎樣的用戶群體并為其服務”。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平臺剛打造之初,由于市場邊界、平臺盈利模式還不明確,其他競爭對手爭先恐后推出各種補貼策略討好用戶群體恰巧推動問題明朗化。另外,企業對平臺用戶的精準定位依靠“平臺定位意向和平臺掌握的資源”,這一切是平臺差異化的基本。所以平臺核心定位問題還需要考慮平臺產業類別、定位意向、資源及平臺競爭策略不同而適時調整,即平臺定位是個動態的過程。
5.平臺規模的擴展策略。平臺企業要想實現“贏者通吃”的壟斷地位,用戶規模必須超過網絡臨界量。臨界量是保證平臺企業盈虧平衡的最小用戶量。用戶量越大,企業越能盈利。平臺用戶規模的擴大成為平臺企業盈利的關鍵,這需要解決平臺規模擴大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打造平臺成本是企業最大的支出費用,但平臺要想實現成本彌補及盈利,只能通過增加用戶數量,擴大平臺規模,其前提是平臺生態圈具有無限空間的擴展性。例如,世紀佳緣網在2010年迅速超越其競爭對手脫穎而出,其原因在于2010年新增一大批未婚且急于結婚的單身男女性,這些單身男女希望通過婚戀網于新年盡早解決對象問題。面對大批新用戶的進入,世紀佳緣網依靠平臺智能系統機制化完全容納了新用戶群體的增加,有效地滿足了用戶需求;而珍愛網和百合網僅靠人工,其遠不能第一時間全部滿足新增用戶的需求。將用戶需求與平臺功能系統機制化、保障平臺生態圈的空間擴展性,是解決平臺規模擴大過程中障礙的有效保證。世紀佳緣網的成功源于平臺保證了“用戶價值可直接復制”。類似的平臺規模急速被擴大膨脹,即能夠使平臺企業快速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培剛,武化巖,高孝平.網絡經濟學[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2]岳中剛.雙邊市場的定價策略及反壟斷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6(08).
[3]張曉媛,曹年更.雙邊市場理論―平臺經濟的研究綜述[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3(01).
[4]程貴孫,陳宏民,孫武軍.雙邊市場視角下的平臺企業行為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09).
[5]史健勇.優化產業結構的新經濟形態――平臺經濟的微觀運營機制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3(08).
關鍵詞:互聯網;共享經濟;創新特征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時代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還催生了一種嶄新的經濟業態――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這幾年的“大熱”,出現了Uber、Airbnb、滴滴等一系列基于實物共享、知識共享之類的互聯網公司,2016年的ofo、摩拜單車讓人眼前一亮。共享經濟在住宿空間、交通出行方面顯示巨大優越性,在教育資源共享到車位共享、社區服務共享等等方面打開想象空間。
共享經濟是指以閑置資源使用權的暫時轉移而獲得某種收益為目的一種新經濟模式?;灸J剑洪e置資源+共享平臺+眾人分享。這種經濟模式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顛覆和變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經濟發展理念。共享經濟符合新經濟理念,與傳統經濟發展和商業模式比較,共享經濟具有六大創新特征。
1.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 用戶是經過商業組織而獲得產品或服務,商家以實體產品或服務進行營銷。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這種傳統中介的依附,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商家也無須擁有實體商店和商品,與傳統的酒店業、汽車租賃業不同,這些共享經濟平臺公司并不直接擁有固定資產,而是通過撮合交易,獲得傭金。正如李開復所說“世界最大的出租車提供者沒有車,最大的零售者沒有庫存,最大的住宿提供者沒有房產”。
2.精準快捷的交易方式
傳統市場經濟模式下,消費者被動地接受商家所給出的商品信息,信息傳播深受限制。而在互聯網共享平臺上,商家和消費者可以分享商品信息或者需求信息,通過信息交互、系統撮合,需求的匹配,實現供需匹配,實現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對接。這大大縮短了交易流程,拓展了商家和消費者選擇空間,擴大了交易范圍。其優點是快速、精準、便捷、高效。與傳統經濟下的交易相比,共享經濟由于共享平臺上的供求雙方直接交易大大降低了供給和需求雙方的交易成本,這不僅體現在金錢成本上,還體現在時間成本上。這種資源配置方式提高了商品和服務的效用價值。
3.分享資源的消費方式
一個資產本質上包括四個最基本的權利,即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傳統意義上的獨享時代,這四個權是高度統一的。共享經濟的特點是:所有權本身沒有發生轉移,而使用權發生了臨時性轉移。魍車南費理念是商品的使用權建立在資源所有權上,消費者購買某商品之后才能對商品進行支配。共享經濟下,消費者更注重的是對商品的使用權,而不在乎是否對某商品具有所有權,特別是對于一些投入較高并且使用頻次增加并不會大幅度地增加折舊速度的商品更是如此?!安磺髶碛?,但求使用”,共享經濟實現了從傳統的“購買―消費”模式到“租用―消費”模式的轉變。共享經濟鼓勵資源在更多的使用者之間共享,充分利用閑置資產和碎片化時間,對原有的價值進行充分釋放。美國《時代周刊》2011年將共享經濟為代表的“協同消費”評選為改變世界的十大創意之一。
4.靈活彈性的工作方式
共享經濟改變了傳統的固定時間從事固定工作的工作模式,具有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地點,充分利用閑散時間,是對個人的碎片化時間的有效整合。你是一個滴滴司機,但同時也可以是一個教師、程序員、打字員。在共享經濟環境下,工作的方式、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人們可以根據時間安排及擅長領域來自由支配自己要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做什么樣的事情。
5.低碳環保的綠色經濟模式
共享經濟是對閑置資源的重復交易和高效利用,可以大大減少人類對資源的占用和環境的破壞。如果地球上的60億人都以工業革命時期的生活方式生活,那么地球這個生命支撐系統將會崩潰。共享經濟為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創立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的部分是過剩產能。滴滴、摩拜可以減少公路上的汽車數量,從而大大減少尾氣排放量和道路擁堵壓力。據測算若一輛汽車用于分享,那么將會減少8-9輛汽車的銷售。據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 《2014年移動出行白皮書》調查顯示,隨著專車移動出行服務的快速發展,我國2015年減少了1000萬輛私家車上路行駛,城市日平均擁堵時間比2014年下降 28.1% 。
總而言之,共享經濟的本質是閑置物品、多余生產能力的分享,節約社會資源,實現了閑置資源的有效配置,釋放增長潛能,符合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開復.《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勢不可擋的共享金融》.網易財經.http://,2016.1.12日.
[2]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2014 移動出行白皮書: 規律計劃出行成趨勢》.樂活中國?中國網,https:// lohas. .cn ,2015.3.8.
如果不是金融海嘯,或許,互聯網團購,還很難真正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風靡四海。這場經濟危機在使人們的錢包大大縮水的同時,無疑也大大激起了消費者精打細算的訴求。
而作為這一風尚制造者的媒體平臺,團購網站雖沒多少技術含量和突破電子商務的地方,但對商戶營銷需求的把握之狠、對用戶消費心理的切脈之準、對商業模式復制的動作之快,都足以讓研究者們將其寫入新經濟的教科書。
與原始版的網友自發性團購比起來,升級版的團購,最革命性的創新究竟是什么?對此,互聯網經濟專家認為:其最大創新在于,開創了一個服務類商家利用互聯網做電子商務的時代。的確,團購帶來的不僅是購物方式的轉換,更是一種新型消費文化的嬗變。
互聯網團購風潮的背后,似乎也契合著一種基于消費驅動的全新經濟形態。這并不是小題大做、要有意夸大團購現象。畢竟,在經濟前行乏力的今天,擴大內需政策的兌現,終究要落實到刺激居民消費上來。惟有發育一個基于消費驅動的經濟模式,方可逐漸告別對基于投資驅動的經濟模式的依賴。而互聯網團購,以其目前對年輕人的持續吸引力來看,恰恰像是一株消費經濟的幼苗,悄然改變人們的消費意識,而只有消費意識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才有可能實現。
【關鍵詞】互聯網 傳統 金融 沖擊
一直以來,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有時會受到金融政策的影響,但是收益依然是非常高的。但是隨著互聯網發展的大潮席卷而來,金融行業也難逃其影響?;ヂ摼W金融行業的出現也是歸因于互聯網經濟的安全與快速,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可以根據大數據進行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分析和預測,這在行情較為多變的金融行業是尤為重要的。再加上網上支付、第三方存款等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在市場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且這種影響還有繼續擴大的情形,可以說是引領了一種新式的金融潮流。
一、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對比
互聯網金融涵蓋的范圍非常的廣闊,包括類似于支付寶、易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包括信用等級。網上信貸、電商等等,這些都屬于互聯網金融,總而言之,就是把互聯網作為主要依托來實現資金流通以及資金投資的經濟模式。在目前的社會經濟狀況下,互聯網金融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B2B、B2C這些金融平臺與金融消費者聯系的模式也已經取得非常巨大的成效,而且小到每個人手機上的理財軟件、電商軟件也都屬于互聯網金融的范圍。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兩者對互聯網的依托上,互聯網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中的應用自然不用贅言,但是傳統金融模式幾乎沒有應用到互聯網這一相對較為新興的時代產物,包括銀行、個人信貸機構、股票以及貴金屬買賣等等一系列貨幣的流通與交易。
兩種金融模式各自的特點非常的明顯,互聯網金融走的是符合現代互聯網經濟、快速經濟的路線,也是時展的產物,目前來看與新時代下經濟發展的方向非常契合。而傳統金融模式則是依靠著自身強大的穩定性以及較為真實的可靠性而立足,依然占據著金融市場上的半壁江山。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安全事故頻發
互聯網金融出現的較晚,而且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也在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更新,因此,市場監管的漏洞會比較多,很多不法分子就抓住這些漏洞進行互聯網金融詐騙,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當中,法律維護的因素比傳統金融要少的多,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二)模式眾多、發展渠道非常廣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在金融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且互聯網發展不同于傳統經濟發展,傳統經濟發展經過長期的變化,已經穩定在一種模式之中,而互聯網經濟至今都在快速發展,所以互聯網金融模式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不斷的更新壯大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金融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模式,其中包括通過客戶資料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并且進行雙方資金的交易與流通;以現在很多的傳統商業銀行為基本的經濟承托,而開發互聯網金融的各種社會金融平臺,以拓展出更多的盈利模式;以及通過將客戶資金以快捷、安全、方便的方式存入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賬戶,形成一種新型的貨幣模式,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獲取客戶資金利息的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個手段吸引更多的客戶,形成一種良性的金融循環。
(三)與傳統金融并駕齊驅、互相促進
互聯網金融一出現,就漸漸吸引了客戶人群,通過不斷的吸引更加年輕的客戶人群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與傳統金融行業搶占市場,增強自身的影響力與競爭力,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日漸進入穩定階段,開始與傳統金融模式并駕齊驅。
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分析
(一)給傳統金融制造了巨大壓力
互聯網金融市場不斷擴展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搶占傳統金融市場的過程,而且不光是在銀行資金交易方面,在小額信貸、電商發展、移動平臺APP的部分也對傳統金融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傳統金融市場的整個市場份額被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搶占了很大一部分,相對于傳統金融模式較為正式的特性,互聯網金融模式深入到了很多客戶人群的生活細節之中,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不斷的給予傳統金融日漸巨大的壓力。
(二)沖擊了傳統的銀行體制
在只有傳統金融模式的年代,傳統金融統治者整個金融市場,但是自從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傳統的銀行體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銀行的存款利率、存取款限制以及各種傳統銀行的規定,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變,這對本來已經趨于穩定的銀行體制是一種很大的沖擊,當然也在為傳統銀行體制敲響警鐘。
(三)將金融事故的風險擴大化
傳統金融模式中國金融風險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很多人認為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會使得傳統金融模式的金融風險降低,但是事實并不是如此,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并沒有減小金融風險,而只是將金融風險轉移到了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中,甚至還會增加金融風險的數量以及風險的影響程度。
(四)形成了新型的融資、信貸模式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搶掉了一部分傳統金融市場的客戶群,而這些客戶群通常會選擇以互聯網金融的手段進行融資以及信貸活動,為這些客戶群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有活力的融資及信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算作是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個大的進步。
四、結語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雖然影響著傳統金融行業,但是金融行業統為一個市場,只有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互相借鑒,才能共同組建一個健康、向前不斷發展的金融市場。
參考文獻:
[1]崔聰琳.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金融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遼寧經濟,2016,(01).
時過境遷,明星紛紛“淪陷”進直播
曾經相當長時間,粉絲只能借助電視、門戶網或微博的只言片語和圖片關注明星的動態,而能得觀真容的演唱會、會等線下活動往往頻率低、受限于活動空間及安保需要而最終參與粉絲少,止于寒暄式的互動。而隨著直播成為2016年互聯網新風口,越來越多的明星如墜落凡間的天使般“真空”亮相直播,與粉絲零距離互動。
從3月份范冰冰直播巴黎時裝周成為明星直播熱潮的首個引爆點開始,鞏俐、李宇春、王大陸、井柏然、賈靜雯等眾多明星紛紛在美拍開了直播。米蘭時裝周中黃子韜也憑借一次美拍直播,扭轉不少人對他的負面印象。前兩天,當紅人氣小鮮肉組合TFBOYS把直播又玩出了新高度,先在6月19日下午通過其官方微博征集“美拍直播挑戰”,請粉絲寫下最想看的直播內容,并有可能在直播中進行挑戰,不到兩小時微博評論數已近2萬,“TFBOYS美拍直播挑戰”成為熱門微博話題,點擊量破億,在直播開始前便達100萬人預約。6于25日的直播中出鏡不過42分鐘,直播觀看人數卻超過了565.5萬人,這場直播獲得點贊數3.67億、評論數520.5萬,道具總收入295808元,還捐贈午餐73952份……
無獨有偶,國外明星與直播也走得越來越近,Facebook最近已花費5000萬美元,邀請明星和傳統權威媒體提供網絡直播服務,其中簽約的名人明星包括Kevin Hart、Gordon Ramsay、Deepak Chopra和Russell Wilson等。除Facebook外,亞馬遜、YouTube、Twitter甚至雅虎旗下的Tumblr也都推出了類似服務。
如今擁有萬千粉絲擁護的明星涌入直播,迅速聚焦粉絲圍觀,引爆各界評論,呈現一種誰直播誰就成當下熱點的態勢。
擋不住的趨勢,坳不過的“山頭”
那明星集體“淪陷”進直播,是出于獵奇嘗鮮心理,還是迫于網紅經濟興盛的無奈之舉?
一、從上到下中心化的明星經濟模式被替換為從下到上去中心化的網紅經濟模式
正如羅振宇所言“互聯網就是去中心化,去中介化”,隨著互聯網的深層洗禮,原本依靠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從上到下“中心化”包裝的明星經濟模式已行至末路,基于互聯網誕生的從下到上去中心化的網紅經濟模式取而代之。網紅經濟模式下,優質的有價值的內容高度分散且從多個不同渠道產生,娛樂節目和雜志不再盯著明星微博挖掘素材,星探、經紀人成為多余,專業包裝亦非必要條件,人人都可以通過微博、微信以及美拍等短視頻/直播平臺圈粉,成為網紅,如Skm破音、因《好想你》在美拍上爆紅的JoyceChu,甚至反向成長為大眾媒體的明星,如小鮮肉鹿晗,吳亦凡等。
網紅經濟模式猶如順應智能手機風潮誕生的小米模式,除引起行業對于新經濟模式的探索和熱議外,同時,其多樣的變現方式、強大的吸金能力以及遠超明星數量的網紅們,對明星具備致命的誘惑力和殺傷力,迫使中心化的明星經濟模式轟然坍塌。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16中國電商紅人大數據報告》預計2016年紅人產業產值近580億人民幣,這一數值遠超2015年中國電影440億的票房金額;之前亦有報道說人氣榜上的前幾位網紅,年收入甚至超過了國內一線明星;前段時間,papi醬獲投1200萬元人民幣,單支短視頻廣告售出2200萬天價,足見網紅經濟模式的威力。
二、明星內容生產模式全視覺化
美國學者赫伯特·西蒙說:“以網絡為基礎的現代經濟本質上都是注意力經濟”。隨著碎片化娛樂時代的來臨及視頻成為新趨勢(視頻相比文字、圖片更加直觀、生動的體驗,寬帶及智能手機的發展為視頻提供技術基礎),為吸引粉絲的眼球,搶占稀缺的注意力資源,原本明星錄歌、演唱會或拍電影的內容產生模式轉變為更新鮮多樣的生活化、場景化、娛樂化、互動性視頻、音頻等多重內容產出。明星直播工作過程、日常生活,或分享技能及心情,可迅速搶占注意力,成為焦點。
移動直播的低門檻、便捷化,注定成為視頻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趨勢對市場格局的塑造力及直播平臺海量粉絲的輻射力,讓各行業深受影響甚至重塑,娛樂行業亦不例外。
華策娛樂副總裁崔超曾表示,直播平臺也改寫了影視拍攝的傳統套路。從電影藝人的海選,片場探班,主題創作互動、劇情解密、提前預熱和品牌植入等環節全部加入了直播互動,明星內容生產模式全視覺化成為新的趨勢和潮流。
三、粉絲“變卦”,倒逼明星換陣
傳統媒體時代線下、被動的追星無法滿足粉絲日益膨脹的與明星互動的欲望,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粉絲們在線上找到情感傾訴的窗口,轉而主動參與,線上線下全融合式地追逐明星,刷存在感,刷滿足感。
直播平臺實時互動,更少粉飾,“短兵相接”式的真實,拉近了明星與粉絲的距離,刺激感和更強滿足感的特性,成為承接粉絲的集聚地,明星在直播中展示出的隨意、親和也是電視熒幕上無法呈現的,這種新鮮感也讓粉絲們流連不已。進而倒逼明星換陣,紛紛空降直播平臺圈粉,與粉絲互動、社交。以美拍直播為例,據其官方數據顯示,其沉淀的用戶87.8%為90后群體,84.7%為女性群體,而90后女性群體同樣也是粉絲經濟的主流消費,吸引了TFBOYS、范冰冰、鹿晗、黃子韜等為代表的當紅明星的入駐。
直播搭臺,明星唱戲,這戲該這樣演
當明星進直播成為必然,擺在明星眼前的問題便是如何借助直播搭建的平臺好好演戲。
一、不是每個直播平臺都得上
風口往往會伴隨著資本的追逐及各種勢力的角力,白熱化的競爭使風口呈現良莠不齊的局面,直播平臺也是如此。明星勿要“浮云遮望眼”,對各平臺“雨露均沾”,有請必上,而應理性對待,多加甄選。
首先需選擇內容質量較高且氣氛較為正面,與明星氣質、影視劇調性的平臺合作,如若調性不符,明星直播就如一次性消費,忠誠度不高,難言變粉,甚者影響明星自身形象和聲譽,失粉才是得不償失。
直播平臺的調性建基于核心用戶群和平臺氛圍,如“斗魚”、“熊貓TV”等直播平臺以游戲用戶為主,游戲氣氛濃厚,“虎牙”、“映客”等偏秀場屬性。范冰冰、TFBOYS等選擇美拍走向直播則應該看重的是其平臺不同于秀場直播,資源比較多元,與ELLE、伊周等高端雜志和歐萊雅、與狼共舞等品牌入駐后強化了其平臺的娛樂屬性并隱性植入了明星背后強大支撐的實體產業、傳媒信息,有可能獲得更多的粉絲、經濟和媒體支持。
其次要注意平臺的用戶構成,是否較為年輕,追星族的主要構成人群90后、00后是否是其主力軍,明星是否能快速獲得高人氣。
再次要看平臺本身安裝量和活躍度如何,這是明星直播能夠形成引爆話題的基礎。
二、完美配對,做百年夫妻而不是臨時
明星選擇好直播平臺并不意味著完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明星應摒棄尋求刺激做臨時、淺嘗輒止的心態,而平臺也應做好建立長久、利益捆綁的合作關系。這就要求平臺:
1、清楚不是每個明星都適合站在主播臺前,有些人確實只適合站在鎂光燈下;除了明星的人氣,平臺更需要了解明星的特質。避免明星暴露了自己負面的一面而價值降低。對于明星和平臺而言,明星直播是雙刃劍,也可能是賭博,拼的是眼光,博的是運氣。
2、切勿動事件炒作的念頭,如今互聯網市場,一旦產生糾紛,就喜歡放大,搞個直播頻道或文明辯論或激情對罵,試圖將小大,大頭條。當年王自如和羅永浩在優酷的直播,看似是場三贏的局面,實質是三輸的笑話,如此事件營銷只會被貼上惡意炒作的標簽
3、明星與直播平臺的配對,要基于長久良好合作的百年CP,不應該過于功利主義,目前明星直播多是配合影視劇上映、品牌活動的宣傳需要,真正開通直播賬號,經常和粉絲互動的卻寥寥無幾。如若只是淺嘗輒止,就難談更深層次挖掘粉絲增值空間,實現對粉絲的縱深管理,更無法持續產出更多細分、優質內容,延長明星周期。
三、內容這事不能丟
當前市場近200家直播平臺,看是各式各樣,形形,但大多數十分相似,刻意模仿馬太效應下的成功模板,缺乏豐富、優質內容的輸出,甚至不少用戶依靠自虐、低俗和各種怪異行為博取單一淺層次需求驅動下的用戶,最近眾多主播遭罰便是縮影。明星直播更需避免進入內容同質化甚至劣質化的陷阱,這要求明星利用直播平臺不斷輸出優質稀缺的作品和內容。
1、認真看待“頭部資源”,爭做稀缺內容輸出者,泛娛樂領域是馬太效應特別強的領域,唯有頭部內容才能賺取絕大部分眼球和經濟價值,而直播更加強調互動性,但直播中的“頭部資源”又難以像影劇一樣被量化,所以明星和平臺都要算好賬,明星直播到底該投入多少資金等資源,如何保證明星相應的變現能力與投入相符。
2、建立有層級的內容生產機制,把群體化的UGC作為低層,高質量的定制化PGC作為中間層,而明星則是PUGC專業指導的自由表演的頂層,在發揮個體自由性的同時保證保證內容質量,并提高內容生產效率,進行規?;瘍热葺敵?。
3、創造豐富多元的內容矩陣,結成以“內容、社群、經濟”三條主軸構建的粉絲經濟的立體世界。如今直播明星還是稀少,明星在直播上不應該只局限于唱跳裝賣萌,有溫度有營養有創造性的內容才是粉絲關注的持續動力。陳明、海陸、厲娜、寧桓宇、貢米等百位明星加盟映客明星公益直播,為公益發聲,美拍內容一直側重娛樂化、生活化,目前已誕生搞笑、美妝時尚、美食、音樂、舞蹈等近20個頻道,TFBOYS在美拍這次直播的活動,除稅收和運營成本外將會全部捐給公益項目“愛心午餐”—藝人做公益,也讓直播加了公益的元素。
4、不該有玩擦邊球內容,嘩寵取寵的想法,踩黃線秀下限都是飲鴆止渴,時間長了控制不住就很容易出問題。“秀”是一種人類本能,明星的視頻直播,首先也是一種“秀”,但作為公眾人物,這個“秀”得有檔次有調性。
四、善用直播,給自己漲點粉
明星直播變現并非其主要目的,而粉絲交流以及營銷宣傳需求就變得更加重要。博客時代有徐靜蕾,微博時代有姚晨,直播也完全有可能誕生新王者。尤其是對那些人氣不高的藝人,直播則是另一個絕佳的自我宣傳平臺,趙家班絕大多數弟子都有直播賬號,有報道顯示,黃子韜在直播中反復提自己遲到的梗,秀自己的音樂軟件,抓起手機給粉絲展現自己的皮膚。這一場接地氣的直播不僅吸引眾多網友的關注、不斷路人轉粉,更輕松為紅秀的美拍賬號吸粉。
最近網絡上有這么一段視頻:年輕的馬云在北京跑國家體育總局時,被體育總局的干部冷眼相對的畫面,彼時是差不多近20年前的事了。事實是馬云在北京度過了幾年不得志的日子,最終移師杭州才完成了阿里巴巴大業。
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為何沒有留住阿里巴巴?作為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之一的阿里巴巴,為什么落腳杭州?這確實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集聚效應和規模經濟的說法。一個地方如果說優勢的產業要素比較集中,那么依托這種產業要素為發展基礎的企業就會集中在這一塊發展?;赝⒗锇桶偷某砷L歷史就會發現,相對于新浪、搜狐、百度早早依靠美國資本市場實現了財富急劇效應相比,阿里巴巴對資本市場的依托是最少的,阿里巴巴并沒有通過對資本市場畫出一個美好未來畫餅的方式來實現迅速成長。相對于新浪、百度都曾經有過很長時間找不到盈利模式的艱難日子,阿里巴巴的成長路徑和盈利模式顯得很清楚,在淘寶支付寶一個個阿里體系內的新招財樹生根發芽之時,給人們的感覺也是水到渠成而沒有生硬之感。這是由于電子商務是最為依托現實經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杭州周邊的江浙有著中國最為龐大的產業鏈分工體系,溫州、常州有著無數個小型的加工企業和制造企業,這使得阿里巴巴一開始就擁有了發達的企業資源網絡。而發達的民間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使得這里的消費者信用意識比較強,更加能夠接受互聯網交易這種依賴人的信用意識的商業模式。馬云在告別演講中反復強調了信任,正說明了阿里巴巴對信任作為一個經濟要素的認識。反觀北京沒有這么發達的民營經濟體系,商業氣氛的相對薄弱使得阿里巴巴缺乏土壤。正因為杭州擁有信任、民營企業網絡等資源,交通物流體系相對較發達,使得集聚效應凸顯,綜合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
另外,兩地的經濟模式和政府意識也決定了阿里巴巴沒有在北京生根發芽。北京是政治中心,政治資源的積聚使得北京多是大型國有企業的總部,集中了最為重要的資源。同時北京的金融機構也更專注于傳統的融資模式,融資擔保看重有形資源,融資客戶集中于大型企業。再加上政府的服務意識相對更加重視自上而下的管制。相反,杭州集中了大批的民營企業,江浙政府由于很早就意識到江浙必須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因此對民營經濟和新經濟模式的態度比較開明。政府的服務意識比較強,金融機構相對來說更加能夠接受獨特的商業模式和支持小企業的發展。這么多年來阿里巴巴得到的政府支持也是十分明顯的。
網商是新經濟時代的第一批移民
據阿里巴巴集團數據顯示,目前淘寶平臺消費增量的重心開始逐漸從一線城市轉移到三四線城市。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中,消費增速達到60%以上,遠遠高于作為傳統消費主力的一二線城市不足40%的消費增速。
2003年淘寶網剛剛創立時,當年的交易額只有2000萬元。從2000萬元到1萬億元,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在十年內增長了5萬倍。而在以淘寶網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帶動下,中國電商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零售規模達55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3.7%,預計2012年將增長94.1%,增長速度遠高于美國,在全球市場排名第四。
“1萬億只是剛剛開始,我們正在步入10萬億的時代,未來電子商務在中國,必將產生1000萬數量級的小而美的企業,具備服務全球十億消費者的能力”。馬云說,“互聯網環境下電子商務的本質,絕不是以前很多人理解的‘虛擬經濟’。實際上,電子商務是實實在在的新經濟,是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傳統實體經濟完美融合的一種新經濟模式,這種新經濟模式能有效整合當下的現有資源,切實的降低企業發展的成本,提升小企業全新的競爭實力,極大的提高社會整體效率。當下千萬級的網商以及互聯網環境下的每個消費者,是新經濟時代第一批移民,他們將引導中國經濟的轉型”。的確,電子商務正在改變著傳統的商業模式?;ヂ摼W將在未來會繼續改造企業的采購流程、定單實現的流程、生產的流程以及整個供應鏈管理體系。
以淘寶、天貓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從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逐步走向主流成熟的商業模式,成為拉動現代物流等相關行業高速發展,零售和服務行業深刻變革,直至推動整個經濟發展模式深刻變革的巨大力量。
新富豪天貓
天貓是一個開放的B2C平臺,比C2C的淘寶網有著更清晰的商業模式。它由品牌商、渠道商、淘品牌、垂直B2C企業以及各類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共同打造。天貓目前的收費模式是向商城商家收取固定的“保證金+服務費”,保證金用于交易糾紛的賠付;服務費包括傭金和技術服務費。除了保證金和服務費,天貓的盈利還來自營銷廣告推廣及各項增值服務。而廣告收入正是對于交易實行免費模式的淘寶網的主要收入。
據介紹,2012年以來,消費者在淘寶和天貓的服飾鞋包類消費超過3000億元,占淘寶和天貓總交易額的30.3%。對比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這意味著全國約36%的服飾鞋包消費都是在淘寶和天貓上完成的。在正望咨詢首席分析師呂伯望看來,這是由于中國網絡零售業整體上還處在快速增長的階段,另外中國服裝業有太多的庫存需要處理。
“傳統品牌如今在大面積地入駐天貓。傳統品牌在進行網絡分銷時,主要選擇的是天貓。幾年前,淘寶上都是沒有品牌的東西,現在不僅便宜,而且有品牌,吸引了線下用戶向線上的遷移?!眳尾f,從當前情況來看,包括聯想、李寧等傳統品牌早已通過淘寶商城在電子商務領域獲得巨大成就;一批原創淘品牌也成長起來實現了盈利。
相對于其他B2C平臺,天貓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勢必聚攏更多的網購用戶群。
“電子商務是實實在在的新經濟”
互聯網環境下電子商務的本質,絕不是以前很多人理解的“虛擬經濟”。馬云認為,“電子商務是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傳統實體經濟完美融合的一種新經濟模式,這種新經濟模式能有效整合當下的現有資源,切實降低企業發展成本,提升小企業全新的競爭實力,極大地提高社會整體效率。當下千萬級的網商以及互聯網環境下的每個消費者,是新經濟時代第一批移民,他們將引導中國經濟的轉型?!?/p>
營造電子商務信任文化
馬云認為,在B2B領域,最終決定勝負的不是資金或技術,而是“誠信”。國內在線支付系統的不發達、郵政網絡的滯后、誠信環境的缺位,使得安全支付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瓶頸。
2002年3月,阿里巴巴啟動了“誠信通”計劃。該計劃主要通過第三方認證、證書及榮譽、阿里巴巴活動記錄、資信參考人、會員評價等5個方面,來審核申請 “誠信通”服務的商家的誠信。該計劃實施的結果顯示,誠信通的會員成交率從47%提高到72%。這是用傳統手段,而非技術手段來解決了網絡商家之間的信任問題。
在向商家提供服務的基礎上,阿里巴巴每年向“誠信通”企業會員收取2800元的會員費,“誠信通”個人會員收取2300元的會員費。針對商家都希望自己的商品在搜索中排在第一位的心理,阿里巴巴推出了另外一項收費服務――“關鍵字競價”。企業可以通過競價排名鎖定關鍵詞,讓自己的產品在眾多的商品中排名靠前,從而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據調查統計,有85%的買家和92%的賣家會優先考慮與誠信通會員合作,誠信通會員的成交率也是普通會員的7倍。
安全的電子支付工具
為解決電子商務支付環節的安全問題,2003年10月,阿里巴巴首先在淘寶網推出了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正式進軍電子支付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