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最新的國際審計準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審計準則;企業審計;影響
新審計準則,其在不斷的向國家審計準則的標準靠攏,在不斷的磨合中逐漸適應了我國經濟發展,逐漸的與國際進行接軌,同時其所有的條款以及規章制度也與我國市場要求越來越一致。這也正是我國企業要開拓海外市場、不斷走出國門的發展方向。新審計準則的出臺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也標志著我國將與國際的通體資質進行接軌。
一、新審計準則進一步完善了架構體系
我國新審計準則的出臺,這是對我國會計行業準則以及其執行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和進一步擴展,同時也是將大力推進審計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將對會計行業行形成全新的規范,同時使其架構體系進一步完善。
1、新審計準則加強了對會計行業的規范
對于最新出臺的審計準則,對相關的會計工作的影響以及該行業的標準也做出了進一步的規范。這些對于行業體系的規范,得到了進一步的完整和充實,更加具有規范性和真實性,這也將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構成一定的指導性,尤其是其中的審計報告,對于企業的會計工作以及日常經營情況來說,也具有十分積極和重要的影響。
2、新審計準則加強了審計工作對會計行業的信息指導
我國目前的審計準則也在不斷的完善,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對于我國會計行業的影響意義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的,而我國目前的會計行業的工作也主要是依附于企業的內部協調以及管理而存在的。針對于目前會計行業的情況,會計報表隨著我國企業經營情況的改變而改變,同時也隨著我國審計準則的不斷完善和更新也得到了不斷的規范以及完善。
二、新的審計原則強化了風險的審計理念
審計準則的完善,新審計準則的出臺,對于企業經營風險的測量以及控制有了進一步的指導作用,這也對傳統的審計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和完善。
1、新審計準則對于企業風險的測量
對于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經常會出現的經營風險,在新審計準則中具有極其重要的監控以及規避的導向作用。針對于企業日常的經營中,風險以及風險的控制措施、風險語境能力具有全新的改善。從整體的層次上來說,審計環境、審計準則以及審計的改變都會對于企業的風險預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作用。
2、新審計準則中心向企業風險評估風險轉移
通過對會計行業的現狀、監管力度、法律環境以及其他不可預測等其他影響因素,企業的經營風險也是越來越難以預測,越來越大,針對于新出臺的審計準則,其核心的內容也就是為了針對于那些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進而通過正確的分析方法幫助企業強化管理措施,使企業的整體風險進行轉移,從而降低對企業的管理以及發展的威脅。
3、要對重大會計事項進行披露
對于最新出臺的審計準則,將以往的顳部經營錯誤、審計風險以及投資失利等進行審計報表的披露,進而為企業的債權人以及投資者的相關利益進行更好的保障。
4、進一步擴展了審計證據的內涵
審計證據通常情況下都是企業想要進行外部搜集的擴展證據,在企業進行審計風險的評估時,外部的環境變化以及影響對于企業的取證也是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的。通過出臺的新審計準則,將審計的證據不斷的增加和擴大,同時也將賬戶、往來以及交易等全部都納入到可以提供證據的基本方面,這也讓企業的整體審計風險控制有了更進一步和更深一步的確立。
三、新審計準則對企業審計工作風險防范的影響
1、新審計準則對于企業風險的審查
新的審計準則中使用了分析性的檢測方法,同時通過特定的比率以及計算方式方法,針對于企業目前的資金、資產、經營等變動情況進行計算,在進行審計的報告以及檢測的同時,也利用同種方式對企業的整體經營情況進行把握,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及時的檢測,進而采用適當的方法對風險進行規避,當所出現的風險不可避免的時候,就將所有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2、新審計準則對審計程序進行了進一步的擬定
對于企業的審計工作以及風險評估工作,新的審計準則都開展了更加深入以及更加確實的審計程序,進而通過參入企業的風險評估程序,讓更多的隨著企業新的審計程序的采用而消除,進而將整個企業的經營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整個企業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表面的保障工作。在較為有限的條件以及時間的前提下,提高整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以及處理風險的能力。
3、新審計準則全面達成報表的程序
通過企業當前資金既定的運行程序情況來看,企業的財務報表項目對于其所從事的經濟項目活動具有十分重要且實質性的審核性質,其中就包括:1)現金的盤點;2)存貨的管理;3)損失的計量;4)計提減值準備;5)應收賬款的處理;6)固定資產的盤查;7)累計折舊的核算;8)納稅調整;9)成本與費用的歸集等。企業的日常經營中,不論企業將其風險評估防御系統做的如何的完善和穩妥,都不可能將企業的經營風險轉化為零,也就是說企業不可能完全不產生風險,這也就是要求企業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能夠對整個審查程序進行認真的對待,對其實質性去進行正確的看待,然后將整個審計工作進行有效和全篇的展開和深入,進而讓整個審計工作的影響和監督能夠輻射到企業的每個工作環節當中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的審計準則的頒布實施,將進一步提高企業風險防范的能力。企業通過利用新審計準則可以不斷完善企業自身的會計規范以及會計報表,其在提升企業審計工作的水平同時,也提升了企業整體經營能力,對企業的快速健康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作者單位:陜西煤炭建設公司審計處)
參考文獻
[1] 陳麗京,李飛.從審計模式的演進看風險導向審計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當代財經,2006年06期.
[2] 沈紅波.風險導向審計的新發展[J].財會月刊,2006年11期.
關鍵詞:新舊審計準則 對比 分析
為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審計慣例趨同,2006年2月15日,我國財政部了四十八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簡稱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也即新審計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國境內會計師事務所施行。筆者擬通過新審計準則與舊審計準則(即原中國獨立審計準則)對比分析,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新審計準則,以利于新審計準則施行目標的實現。
(一)
舊的審計準則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名稱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基本準則;第二層次的名稱分別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具體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三層次的名稱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執業規范指南??梢?,舊審計準則名稱中均署有“獨立”二字。而且它們的編號均從第一號開始進行連續編號,是按準則的先后時間進行排列的,前后兩個準則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至于質量控制準則,它是一個單獨的基本準則,名稱為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與獨立審計基本準則的層次是一致的。
新的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中,鑒證業務準則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名稱為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簡稱為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第二層次的名稱分別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閱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分別簡稱為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和其他業務準則。
與舊的審計準則不同的是,新的審計準則名稱前面沒有“獨立”兩個字,直接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來命名。這樣命名一是比較簡潔,“獨立性”是所有審計業務的本質要求,不是區別注冊會計師審計、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的根本特征;二是國際趨同的需要,無論是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還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制定的審計準則均稱為審計準則,審計準則名稱沒有使用“獨立”措辭。相關服務準則的名稱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相關服務準則,簡稱為服務準則。質量控制準則名稱為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簡稱為質量控制準則。此外,為了克服舊準則按時間順序編號,前后兩個準則之間無必然聯系帶來的弊端,新的執業準則采取會計科目編號原理進行編號。新的執業準則編號為四位數,第一位數代表大類,第二位數代表小類,第三位數代表明細類。
(二)
舊的審計準則體系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獨立審計基本準則、獨立審計具體準則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獨立審計執業規范指南三個層次。相關的還有三個基本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后續教育基本準則。
為了適應注冊會計師業務多元化的需要,新的準則體系將改進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這個體系包括鑒證業務準則和相關服務準則兩個板塊的準則體系。新的執業準則體系內容更廣泛,不僅包括審計準則,還包括審閱準則和其他鑒證業務準則、相關服務準則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其構成圖如下:
新準則體系具體內容為:
1.鑒證業務準則。由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和其他鑒證業務準則構成,通稱為鑒證業務準則。我國鑒證業務準則體系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第二個層次為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和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其中審計準則又包括六類,即一般原則與責任、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審計證據,利用其他主體的工作,審計結論與報告的特殊領域。
2.相關服務準則。相關服務準則是用來規范注冊會計師代編會計報表、執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詢、稅務咨詢和其他服務。由于其業務性質屬于、咨詢服務,注冊會計師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證。
3.質量控制準則。質量控制準則適用于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人員對財務信息審計和審閱,其他鑒證業務以及相關服務的質量控制,是對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人員提出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要求。
由于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后續教育基本準則不屬于行業技術性規范,因此沒有納入職業準則體系。
新準則體系與舊準則體系比較,它顯示出以下4個顯著的特點:1.體現與國際審計準則的趨同要求。新審計準則體系由鑒證業務準則和相關服務準則兩個板塊組成,幾乎涵蓋了國際審計準則的所有項目。在審計準則的內容上,充分采用了國際審計準則所有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程序,在審計目標與原則,風險的評估與應付,審計證據的獲取和分析,審計結論的形式和報告,以及注冊會計師執業責任的設定等所有重大方面,與國際審計準則保持一致。2.滿足了新形勢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需求。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的新審計準則體系,涵蓋了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的各個環節或方面,適應了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多元化的需要,為規范注冊會計師執業活動,保障執業質量,提供了科學的標準體系和全方位的指導。3.突出了維護公眾利益的行業宗旨。新審計準則體系立足維護公眾利益的宗旨,充分研究和分析了新形勢下資本市場發展和注冊會計師執業實踐面臨的挑戰與困難,強化了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責任,細化了對注冊會計師指示和防范市場風險的指導。新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強化審計的獨立性,保持應有的執業謹慎態度,遵守執業道德規范,切實貫徹風險導向審計理念,提高識別和應付市場風險的能力,更加積極地承擔對財務報表舞弊的發現責任。4.增強了審計準則的易理解和可操作性。新審計準則體系在體現國際趨同要求的同時,在寫作體例,文字表達等方面針對中國文化、思維和表達的習慣,做了必要改進,便于注冊會計師行業會員正確理解和運用,也便于行業與社會公眾的交流和溝通。
(三)
我國過去的審計模式基本上為制度基礎審計,其舊審計準則都是圍繞制度基礎審計進行的。審計風險的模式為:審計風險一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稱為“客戶風險”,它們直接受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及其有關經營管理活動等情況的影響,注冊會計師不能改變,只能評估或評價。從理論上看該模型并無不妥,但實務操作難度很大。其審計程序一般為:(1)了解內部控制制度;(2)執行控制測試;(3)執行實質性測試。其中,第一類程序和第三類程序在每次會計報表審計時都必須執行,
而第三類審計程序可以選擇執行。
新審計準則體現的是風險導向審計。在新的審計準則中,審計風險取決于重大錯報和檢查風險,審計風險是兩者的綜合風險,即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改變后的上述審計風險模型,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內部控制制度),以充分識別和評估會計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并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控制測試與實質性測試程序。具體來說,新審計準則的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1)注冊會計師應加強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注冊會計師實施程序是為了更廣泛和更深入地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各個方面,包括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2)為了實現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目的所實施的審計程序稱為風險評估程序,新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所有階段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識別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生錯報的領域聯系起來,實施更為嚴格的風險評估程序,而不能直接將風險設定為高水平。(3)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識別和評估的風險與實施的審計程序掛鉤。在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與識別、評估的風險相聯系。(4)注冊會計師應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程序。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的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均應當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程序。(5)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識別、評估和應對風險的關鍵程序形成審計工作記錄,以保證執業質量,明確執業責任。
所述表明,新審計準則體系將注冊會計師審計模式由制度基礎審計改變為風險導向審計,迎合高度風險社會的需要,是現代審計方法的最新發展,必將對我國現代審計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四)
新審計報告準則與舊審計報告準則相比,新審計報告準則在形式與內容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關于審計報告概念的變化
(1)新審計報告準則完善了審計報告的定義。舊審計報告準則中,審計報告的定義只是對被審計單位的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另外在附則中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中期或多期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新審計報告準則的規定,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發表意見的書面文件。新審計報告準則對審計報告定義的修訂,使注冊會計師對中期或多期會計報表實施審計的工作得到了規范。因此,新審計報告準則的適用范圍得到擴展,即由對被審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擴展到對被審單位中期或多期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2)新審計報告準則首次正式使用了標準審計報告、非標準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三個關于審計報告的新概念。根據新審計報告準則的規定,當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任何飾用語時,該報告稱為標準審計報告;非標準審計報告是指標準審計報告以外的其他審計報告,包括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包括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和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梢?,新審計報告準則使審計報告在形式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2.關于審計意見形成基礎的變化
舊審計報告準則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復核與評價由審計證據得出的結論,以作為對會計報表發表意見的基礎”,新審計報告準則修改為“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根據審計證據得出的結論,以作為對會計報表發表意見的基礎”,并將相關內容單列為一章,分別從以下三個方面規定了對注冊會計師形成審計意見的具體要求:首先,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時,要求根據已獲取的審計證據評價是否已對會計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其次,注冊會計師在評價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時,要求考慮會計政策選擇與運用的恰當性,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會計報表反映的信息特性和會計報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等具體內容。最后,注冊會計師評價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公允性時,要求考慮管理層調整后的會計報表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了解的一致性、會計報表列報結構和內容的合理性、會計報表反映交易或事項的真實性等具體內容。
3.關于管理層與注冊會計師的責任的變化
舊審計報告準則規定“會計報表的編制是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的責任,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會計報表發表意見”。新審計報告準則將上述規定從引言段中分離出來并進行了補充,分別單列為審計報告中管理層的責任段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更加明晰了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的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在管理層責任段中,新審計報告準則明確了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的責任是要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會計報表,具體包括與會計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的設計,實施和維護的有效性,會計政策選擇與運用的恰當性以及所做會計估計的合理性等責任。在注冊會計師責任段中,新審計報告準則明確了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要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含執業道德規范)執行審計工作,并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具體包括為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而設計,選擇及實施審計程序的恰當性,所獲取審計證據的充分性與適當性等。
4.關于非標準審計報告要求的改變
新審計報告準則將舊審計報告準則中審計報告的類型劃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兩大類,并針對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提出了更加詳細的特殊要求,單獨制定了一項準則予以規范。其主要內容是:(1)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強調事項應當同時符合“可能對會計報表產生重大影響,但被審計單位進行了恰當的會計處理,且在會計報表中作出充分披露”和“不影響注冊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兩個條件。另外,還專門定義了強調事項段中的不確定事項是指其結果依賴于未來行動或事項、不受被審計單位的直接控制但可能影響會計報表的事項。(2)當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在被審計單位會計政策的選用、會計估計的做出或會計報表的披露方面存在分歧或者審計規范受到限制時,注冊會計師認為上述情況對會計報表的影響是重大的或可能是重大的,其應當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等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新審計報告準則還特別明確了審計報告的說明段是指審計報告位于審計意見段之前用于描述注冊會計師發表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段落。
(一)IAPC認為,《舞弊與錯誤》(ISA240)中關于審計師在會計報表審計中對舞弊與錯誤的責任仍然是適當的,但在審計計劃和審計實施方面的相關要求則應加強,因此增加了一些新的基本原則
、必要程序和相關的指南
2000年3月IAPC通過了ISA240的修訂稿,并于4月征求意見稿。在2000年10月塞浦路斯會議上,IAPC根據反饋的意見對該準則進行了相應的修訂。在本次會議上,IAPC著重對下列問題進行了討
論并達成了一致意見:(1)更加強調了管理當局和負責公司治理人員關于檢查和防止舞弊的責任,闡明了審計人員針對這一責任所進行的詢問;(2)進一步區分了管理當局舞弊和雇員舞弊;(3)要求
審計師在計劃審計工作時要與審計小組的其他成員討論被審計單位易于因舞弊或錯誤導致會計報表產生錯報的特性;(4)強調審計師根據其是否已經發現舞弊或錯誤而具有不同的溝通責任;(5)增加
了對舞弊風險因素及其評估以及控制風險評估的指南;(6)進一步討論了審計的固有限制。IAPC的14位委員最終一致同意通過了該項準則,并決定該準則將從截止于2002年6月30日的會計年度起生效。
ISA240經本次修訂后,ISA200《會計報表審計的目標和基本原則》等準則中的相關內容也將隨之修訂。
(二)對于衍生金融工具究竟是在國際會計準則框架下進行審計還是在其他財務報告框架下進行審計,《衍生金融工具審計》(IAPS1012)的制定在提供相關指南方面找到了一個適當的平衡點,
IAPC對此予以了肯定并一致同意通過了該公告。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變得日益復雜,其應用愈加普遍,對在會計報表中計量和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信息的要求亦越來越多。此外,公司日益傾向于利用服務機構來幫助管理涉及衍生金融工具
的活動。衍生金融工具的價值可能是不穩定的,突然的大幅貶值可能會增加公司因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所遭受的損失超過其面值的風險。而且,衍生活動的復雜性使得公司管理當局不可能完全了解使用衍
生金融工具的風險。衍生活動和衍生金融工具的這些特點已經導致很多公司的經營風險增加,從而也導致了與公司有關的審計風險的增加,并給審計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2000年6月,IAPC通過了《衍生金融工具審計》公告的征求意見稿,并于8月對外。在本次會議上,IAPC結合反饋意見進行了討論,并對該公告作了幾處重大變動,主要包括:(1)擴大了關于服
務機構的指南;(2)強調審計人員需要特殊技能和知識;(3)廣泛論述了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控制職能;(4)增加了套期保值會計方面的指南;(5)以COSO定義為基礎,引入了最終用戶(EndUser)
的概念;(6)增加了一個詞匯表。
二、關于《審計風險模型》、《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公允價值審計》項目的討論情況
(一)《審計風險模型》
IAPC專門成立了審計風險分委員會(AuditRiskSubcommittee),負責對審計風險模型進行修改,并考慮是否應當對現有的國際審計準則作相應的修訂,以反映主要會計公司目前在實務中應用的
現代審計方法的主流。該分委員會還被要求考慮由英國審計實務委員會(APB)、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組成的聯合工作組以及美國審計效率小組的意見。分
委員會經過多次討論,目前已繪制出一個新的審計風險模型圖,起草了一些基本原則和必要程序,以及將構成準則灰色字體部分(GreyLetter)的解釋性材料。
本項目對于現有準則的重大變動,主要包括要求審計師:(1)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所處環境,以識別和了解由于舞弊或錯誤可能導致會計報表產生重大錯報的風險;(2)確定已識別的風險中哪
些屬于關鍵風險;(3)了解與評價管理當局是如何應對這些關鍵風險的;(4)在會計報表項目層次上評估導致會計報表錯報的其他風險,以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和范圍。ISA300《審計計劃》、ISA310
《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ISA400《風險評估與內部控制》和ISA500《審計證據》以及其他相關準則都要作相應的修訂。在本次會議上,IAPC審議和討論了該項目的三部分內容:(1)了解被審計單位及
其所處環境,并獲取相關資料以支持其了解結果;(2)識別風險和被審計單位對風險的反應;(3)風險評估與追加程序的確定。IAPC對分委員會所采用的方法表示支持。預計本項目的征求意見稿將在
2001年6月份的會議討論,并將于2001年10月份最終通過。
(二)《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
IAPC同意更新現有關于計算機信息系統(CIS)的準則和實務公告,以反映審計師在從事含有較高信息技術因素的審計工作時審計方法的變化,以及大多數審計工作都涉及CIS的現實。這一更新將涉
及對ISA401、IAPS1008、IAPS1001、IAPS1002、IAPS1003、IAPS1009等進行徹底修訂。
在以前的會議上,IAPC曾作出決定,在審計風險模型建立以后,主要的審計準則應當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這意味著ISA401的大部分內容可能會包含在其他審計準則中,沒有必
要再就信息技術或CIS單獨設立一個準則,而一系列的實務公告將就被審計單位應用信息技術的特定方面提供指導。分委員會正在將ISA401和IAPS1008中無法包含在其他ISA中的內容加以合并,籍以起草
一項新的IAPS,該IAPS的草稿擬提交2001年6月份的IAPC會議討論。2000年3月,IAPC了修訂IAPS1001、IAPS1002、IAPS1003和IAPS1009的征求意見稿,根據反饋意見修訂后上述公告將提交2001年6月
份會議討論,并確定這些公告的適當時間。
在本次會議上,IAPC還討論了CIS分委員會的最新工作進展,同意2001年6月份會議再進一步討論這些項目。
(三)《公允價值審計》
1999年和2000年間,大批復雜的、包含了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計量和披露要求的會計公告紛紛出臺,這無疑使審計師面臨了一些新的問題,因為:(1)關于公允價值計量的審計證據與審計師搜集的
歷史性證據在質量上是不同的,因為前者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管理當局關于未來事項或交易的意圖或假設,而這種意圖或假設的結果只能是一種估計;(2)當開放的或容易接近的市場并不存在,或者
特殊的計量屬性使得人們對會計計價產生疑問時,公允價值的計量將變得更加困難;(3)金融工具已經變得日益復雜,這也表明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正在得到更廣泛的接受;(4)不同計價模型或方法
的存在,要求審計師在確定對公允價值的估計是否適當時更頻繁地依賴專家。
IAPC在2000年6月批準了一個項目,并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分委員會,以研究為審計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提供指導的需求。在本次會議上,IAPC討論了該分委員會提交的有關公允價值項目進展的報告,同
意應優先考慮該項目的開展,最終制訂一個單獨的準則,以便為審計公允價值提供指導。該分委員會計劃在2001年6月份的會議上提交該準則的黑體字部分,并在10月份的會議上討論完整的準則草案。
三、會議決定延緩研究、繼續研究和新批準的審計準則項目
(一)《環境報告可信性認證業務》、《預測性財務信息》、《內部控制報告》等項目被延緩。
由于IAPC目前需要集中精力獲得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IOSCO)對ISAs的認可,同時還需要對中等可信性認證業務(moderateassurance)作進一步的研究,因此IAPC決定暫緩《環境報告可信性認證
業務》、《預測性財務信息》、《內部控制報告》等項目的研究。直到完成中等可信性認證業務項目并修訂了ISA100《可信性認證業務》后,再繼續研究這些項目,并將考慮在上述業務的報告中提供較
高或中等可信性認證。轉
(二)《質量控制》、《合并報表審計》等項目將繼續開展
1、《質量控制》
IAPC將對現有的ISAs和IAPSs(包括ISA220《審計工作質量控制》和國際職業實務公告IPPS第1號《確保職業服務的質量》等)作重新審核,并予以更新。IOSCO對于會計公司和審計項目兩個層次上
的質量控制都很感興趣,《質量控制》項目的最終完成也將得到IOSCO的贊許。不過,《質量控制》項目的進展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英國APB最新的工作成果。
2、《合并報表審計》
隨著公司全球化和合并、兼并的日益增加,合并會計報表在財務報告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注冊會計師也更普遍面臨合并報表審計帶來的挑戰,急需得到必要的合并報表審計執業指南。由于
得到歐盟委員會、世界銀行等機構以及一些大型會計公司等的支持,IAPC在本次會議上專門成立了一個分委員會,計劃在2001年6月之前設計出《合并報表審計》準則的基本框架、確定基本內容,以提
交6月份的會議討論,并希望在2001年10月之前完成該準則的初稿。
(三)新批準了《風險評估與實施測試的關系》和《舞弊(階段2)》項目
1、《風險評估與實施測試的關系》
隨著審計風險項目的推進,IAPC認為有必要開展一個新的項目,以指導審計師如何利用風險評估的結果確定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該項目是與美國ASB的合作項目,其目標是制定一套被ASB和
IAPC都接受的基本原則,并被貫徹到相關準則之中去。
2、《舞弊(階段2)》
該項目是與美國ASB的合作項目,目標是審核美國審計準則SAS82和接受公眾監督委員會(POB)關于盈余管理與舞弊的審計效率小組所提出的可行性建議,以便擴展現有的舞準則,并考慮制定一些共
同的基本原則和必要程序。在本次會議上,有關人員通報了AICPA舞弊特別工作組的進展情況。該工作組計劃在2001年第三季度向ASB提交征求意見稿,2002年第三季度正式稿。根據ASB的時間表,
IAPC認為有必要建立一種機制,使IAPC成員能直接參與該項目,表明IAPC成員對該項目的看法,并將這些看法及時與ASB進行溝通。IAPC計劃在2001年6月份的會議上再詳細討論相關事項。
四、會議討論并決定的其他問題
(一)由于"千年蟲"問題已經基本解決,IAPC決定廢止IAPS1011《"千年蟲"問題對公司管理當局和審計師的影響》。
(二)為了得到IOSCO對ISAs的認可,IAPC專門成立了一個分委員會,負責對現有的ISAs進行全面審核,并要求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秘書處起草一份界定該分委員會權限范圍的草案,提交2001
年6月份會議討論。
(三)IAPC要求IFAC秘書處將現有的ISAs與其他國家的審計準則進行對比,以確定是否需要對現有準則進行更新或制定新的項目計劃。
(四)IAPC同意IFAC秘書處停止更新IAPS1007《與管理當局的溝通》,集中精力對IAPS1007進行審核,以確定其是否完整,是否應當加以廢止,并要求秘書處在2001年6月份的會議上提出相應的建議
。
(五)2000年10月IAPC曾同意成立一個分委員會,開展對《部分運用"公認會計原則"》項目的研究,并對識別用以編制會計報表的財務報告框架制定指南。但此次會上,根據重新劃分項目優先性
的建議,IAPC決定暫時推遲《部分運用"公認會計原則"》項目的研究工作,但繼續就財務報告框架制定指南。IAPC審核了對ISA700《審計報告》相關術語的修訂意見,該修訂要求審計師在審計意見中應
清楚地指明用以編制會計報表的財務報告框架。IAPC同意對該修訂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的期間為6個星期,以便在2001年6月的會議上最終通過。
五、幾點感受和建議
通過參加IAPC會議,我們加深了對制訂國際審計準則的方法、程序和機制的理解,擴大了與各國同行的交流,在某種程度上也使國外同行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積極參與國際審計準則制訂過程的
決心和熱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收獲是多方面的。但同時我們也深切感受到,與國外同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同行相比,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專業水平仍然較低,要在國際審計準則的制訂中施加重大影
響、發揮更大的作用,還需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無論如何首先必須有這個決心,并應當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另外,迄今已有67個國家或地區聲稱全部或部分接受國際審計準則,實際上我國獨立
審計準則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借鑒了國際審計準則,但這一點很少為國際同行所了解。因此應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同時,作為IFAC的成員,我們也應當在適當的時候正式宣布承認或接受國際審
計準則。當然這種宣布應結合我國的國情,保留必要的差異,并對形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作適當的說明。
[提要]國際審計實務委員會今年3月在倫敦召開全體會議。會議修訂通過了《舞弊與錯誤》和《衍生金融工具審計》,原則上認可了在《審計風險模型》、《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公允價值審
[摘要]2006年2月我國頒布了新的《注冊會計師職業準則》,強調了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應用。本文介紹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產生的社會環境以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特點,并提出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應用的必要性。51-51免費-網-歡迎您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作為一種重要的審計理念和方法,受到會計和審計界的普遍關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外學者對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加以改進,彌補了其諸多缺陷,特別是對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的改進??梢哉f,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是審計技術在系統理論和戰略管理理論上的重大創新,代表了現代審計方法發展的最新趨勢。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社會環境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世界經濟急劇變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文化相互滲透,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人類開始邁入較為成熟的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與其所面臨的多樣的、急劇變化的內外部社會環境之間的聯系在急劇增強,內外部經營風險很快就會轉化為會計報表錯報的風險。這種環境的快速變化使審計師逐漸認識到被審計單位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主體,它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如果將被審計單位隔離于其所處的廣泛的經濟網絡,審計師就不可能有效地理解被審計單位的交易及其整體績效和財務狀況。因此,對于一套會計報表,只有研究其所反映的企業及其所處的整個“系統”,審計師才能夠對其取得充分理解。而制度基礎審計方法(包括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由于其固有的內向型特點,以分析評價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審計的基礎,較少考慮內外部環境風險對企業及其會計報表的影響,因而當企業規模愈來愈大、經營愈來愈復雜、世界經濟發展愈來愈快時,其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就日漸明顯。51-51免費-網-歡迎您
當人類進入信息社會與知識經濟后,企業管理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從過程管理向戰略管理轉變。戰略管理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愈來愈重要,并開始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所賴以存在的基礎(內部控制)正在被戰略管理及其蘊含的企業風險管理所取代。戰略管理最根本的著眼點就是分析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以及找出化解風險的對策。會計報表的風險說到底實際上是企業戰略風險及相關經營環節風險(統稱經營風險)的副產品。所以要充分把握審計風險,審計師必須首先理解企業發展所依存的內外部環境、基于這些環境而制定的發展戰略及相關風險與控制,從而理解內外部戰略風險對于會計報表認定的影響。只有這樣,審計師才能對會計報表認定做出合理的專業判斷。戰略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為新的審計方法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和實踐基礎。51-51免費-網-歡迎您
2006年2月以前,我國獨立審計準則基本是建立在傳統風險審計模型上。為了給注冊會計師防范和控制風險提供技術支持,同時與國際接軌,我國于2006年2月15日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2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報風險》、《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31號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2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等一系列新的審計風險準則,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開展逐步創造條件。51-51免費-網-歡迎您
在信息化時代,我們擁有極大的信息系統審計需求市場,信息系統審計已成為審計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方向。然而我國信息系統審計的發展現狀還不能適應時勢的需要,尤其是在推行基于國際性的標準COBIT 上的研究和實踐缺乏。為此,我們應在全面把握我國信息系統存在問題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對策,以適應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一、問題的提出信息及相關技術控制目標標準(Control Ob2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 CO2BIT) 是美國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 Information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 ISACA) 的信息技術治理學會(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Institute ,ITGI) 基于其原有的控制目標體系,結合并改進現有的正在發展中的其他國際技術標準和工業標準而制定的控制目標體系,為IT 的治理、安全與控制提供了一個一般適用的公認標準。自1996 年問世以來,目前已經更新至第四版,是國際上最先進、最權威的安全與信息技術管理和控制的標準,已在全世界100 多個國家的重要組織與企業中運用,指導這些組織有效利用信息資源,有效管理與信息相關的風險。最新版本COBIT 4. 0 更注重幫助董事會和員工應對不斷增加的職責,包括面向公司董事會和各級管理層適用的指引,由四部分組成,即管理人員概述、框架、核心內容(控制目標、管理方針和成熟模式) 和附錄(圖表、前后參照和術語表) 。核心內容依據34 項IT 流程來劃分,全面介紹了如何控制、管理和測量每個流程。另外,COBIT 4. 0 分析如何將具體的控制目標劃入五項IT 管理領域,以識別潛在缺口; 令COBIT 標準與其他標準( ITIL 、CMM、COSO、PMBOK、ISF 和ISO17799) 協調一致;闡述關鍵目標指標(key Goal Indicator ,KGI)和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之間的關系,說明KPI 如何推動實現KGI ;結合業務目標、IT 目標和IT 流程。COBIT 標準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信息系統控制目標和IT 標準,而且提供了信息系統的審計指南。它為信息系統審計師提供了較為系統的評估指標,從而規范信息系統審計師的審計思路,而且它提供的控制矩陣、管理明確診斷表和風險評估表等科學的手段,讓信息系統審計師合理評估審計風險,從而大大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COBIT 標準對我國開展信息系統審計有很好的啟示和指導作用,我國應大力推行基于COBIT 標準的信息系統審計。
二、我國信息系統審計存在的問題
1. 審計人才缺乏信息系統審計是會計、審計、信息系統、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應用的交叉學科。開展信息系統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有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既要掌握財會、審計知識,又要掌握信息系統、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但我國現在大部分審計人員并不熟悉計算機是如何進行經濟與會計業務處理的,不知道計算機處理與網絡技術的運用有什么風險、怎么樣的控制才能有效降低這些風險,也不掌握如何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審計或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審計。計算機技術人員雖然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比較熟悉,但他們又不熟悉會計、審計知識,不知道要審什么、該怎樣審。而開發實用性和通用性較強的審計軟件所需要的高層次、高水平的人員也很缺乏。
2. 法律法規不完備在信息化條件下,審計方法、對象、技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審計準則體系、法律法規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指導和規范信息系統審計的實踐,而新的關于信息系統審計的程序標準、準則和法律還沒有出臺或并不完備,有些甚至還是完全空白。例如,電子憑證、電子合同、數字簽名等的法律效力和保存要求;數字認證機構的認定及其法律責任;計算機犯罪適用的法律;在信息系統審計中審計機構的權力、責任和被審計單位的義務等。從近年情況看,我國的信息系統審計制度建設工作才剛起步,盡管國務院辦公廳、審計署、注冊會計師協會等機關和組織頒布或制定了一些準則和規范,但是,這些準則和規范還不完善,沒有形成系統性和結構性。不僅缺乏對信息系統開發和系統功能審計方面的規范,還比較概括、籠統,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對信息系統審計尚處于摸索階段的我國審計人員來說,顯然還缺乏具體的指南。
3. 技術水平落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使企業交易事項的大部分內容由系統自動運作完成,人工軌跡遺留較少,傳統審計線索蕩然無存。這就要求信息系統審計必須參與和融入信息系統的設計過程,在執行測試時必須穿越信息系統,以確保對連續監督程序和輸出結果的控制。在我國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中,尚不具備充分的保留和提供審計線索的功能。審計人員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難以獲取充足的審計證據支持其審計結論,難以保證信息系統環境下的審計質量。
三、發展我國信息系統審計的對策從上述對我國信息系統審計存在的問題的概要分析中,作者認為,響應國際發展趨勢,在信息系統控制和審計領域推行COBIT 標準無疑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具體實施時可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 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COBIT 標準具有系統的和完備的框架體系,它的運用首先定位于信息及其相關技術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它在整體上表現出IT 業的大量相關技術。這就意味著運用COBIT 標準實施信息系統審計的審計人員應具有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既要掌握現代審計理論與實務,又要掌握信息系統、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目前,審計署干部培訓中心開展的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培養及與之相關的在審計人員中進行計算機知識的培訓工作,正是為了適應這一現實需要。在人員培訓上,要求對低層次人員培訓與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在職人員的培訓與未來人才的培養進行統籌規劃。對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重點可放在信息系統的開發審計、系統的功能或應用程序審計、網絡安全審計和審計軟件的開發等方面;對未來審計人才的培養,應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計劃中增加IT 和電子商務等內容,不僅要把信息系統審計列為必修課,而且應對這門課的要求或大綱達成共識。審計機構的管理人員也應意識到,信息系統審計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審計人員的培養。我們可以培訓審計師成為掌握必要IT 技能的人員,但很難要求他們成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網絡技術方面的專家。因此,審計機構要改變以往由會計師獨唱主角的情況,計算機與網絡專家、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專家將在審計組織中擔任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審計機構應注意吸收這方面的人才,并進行審計知識和技能培訓,使他們能與會計師良好合作,更好地執行信息系統審計任務。
2. 完善審計準則從國際同業的實踐看,COBIT 標準已經逐步成為通行準則。我國應遵循國際標準或規范,把COBIT 標準作為核心標準, 同時, 借鑒ISOPIEC17799、ITIL 、PRINCE2、COSO、SOX 法案等其他國際標準和原則,進而確立適合自己的信息系統審計目標、對象、范圍、方法、流程等。進一步完善與信息系統審計有關的法規和準則,要在法律法規上,確定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有權審查被審計算機的信息系統的功能與安全措施,有權利用網絡和審計軟件進行審計,被審單位應對審計人員的信息系統審計給予積極的協助。在建設信息系統審計準則體系時,可以借鑒ISACA 的做法,也采用三個層次體系結構,以基本準則為核心,統領具體準則和執業指南,從而使整個準則體系不斷擴展、完善。內容劃分方式可分為審計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審計人員和審計工作三大類,并按這些類別來制定準則。信息系統審計準則作為一個完整的準則體系,各項具體準則要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在準則的制定、上,應當遵循務實原則、接軌原則、配套原則和科學原則。ISACA 的做法是,先規劃出基本準則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按照現實需要出臺各項具體準則、指南和程序。準則采用分項制定,完成一項,一項,實施一項。這有利于信息系統審計準則的全面順利的實施,也有利于信息系統審計人員循序漸進地正確掌握這一系列準則,從而促進信息系統審計準則在實務中迅速發揮作用。我們在信息系統審計準則的制定、上,可參照ISACA 做法。同時,對國際上已有的成文準則、習慣做法、專業術語,應當盡可能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盡量做到與國際慣例接軌。
3. 加強審計方面的IT 技術對于審計領域來說,COBIT 只是一套成文的信息技術控制標準,它只是向信息系統審計人員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但究竟如何才能成功通向勝利的彼岸,卻有待審計人員自身去開發高效快捷的通向目標的方式,尤其是在信息系統審計這樣一個高專業化、高技術性的審計業務領域。首先,應注重軟件的開發,如開發數據采集軟件,建立一種能夠容易訪問被審計單位不同介質、不同編碼、不同類型的數據庫,以便打通采集信息系統所需原始數據的瓶頸;在軟件的研制方面,還要考慮審計作業發展趨勢,如在現有審計軟件基礎上開發、研制新的適用信息系統審計的分析工具。其次,聯網審計的加強,它是方便快捷地運用COBIT 標準的有力舉措。這種審計方式成功實現的關鍵是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提供標準化的審計接口,因此,信息化的管理部門和審計部門應加強宣傳,提倡甚至是嚴令監督企業提供數據接口,以便聯網審計的展開。最后,就是專家系統的構建,它能將基于COBIT 標準的成功案例進行積累和專業化,更好地為我們的信息系統審計工作服務。放眼未來之路,如何借鑒COBIT 標準開展適應國際趨勢的而又探索有中國特色的信息系統審計道路,需要新時代的審計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地改進。中國審計人員將以倍增的熱情,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充滿豪情地投入到審計技術創新的洪流中。
[參考文獻]
[1 ]李 丹. 信息系統審計———傳統審計的一場革命[J ] .中國審計,2002 (1) :57 - 58.
[2 ] 錢 艷. 信息系統審計———網絡架構、測試與評價[D] .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3 ]管亞梅. 信息系統審計———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的構建思路[J ] .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 (12) :78 - 80.
[4 ]陳婉玲,楊文杰. ISACA 信息系統管理準則及其啟示[J ] . 審計研究,2006 (增刊) .
[5 ]董 霞. 會計信息系統審計研究[D] . 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關鍵詞 知識經濟 網絡審計 挑戰 對策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很多學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審計也不例外。知識經濟對審計的挑戰主要表現為網絡審計面臨的挑戰。那么何謂網絡審計?網絡審計就是基于互連網,借助信息技術,運用專門的,通過人機結合,對被審計單位進行遠程審計。網絡審計是對以往電算化審計的時空觀的又一次突破,是現代審計在商務時代的新,也是電子商務的內在需求。
一、知識經濟對審計的挑戰
(一) 知識經濟對審計線索的影響
審計線索對審計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正是通過跟蹤審計線索,審核有關經濟業務和收集審計證據的。而審計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不斷收集、鑒定和綜合運用審計證據的過程。在傳統商務活動過程中,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完整的審計線索,交易的每一環節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審計線索十分清楚。審計人員可以從原始單據開始,對交易事項進行追蹤,一直到報表為止;也可以從報表開始,追根尋源,一直追溯到原始單據,從而形成了順查、逆查等審計方法。但是,實現電子商務以后,傳統的單據沒有了,紙質記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存有數據處
理資料的磁盤、磁帶、光盤等,這些存儲在磁性介質上的信息是機器可讀的,它們不再是肉眼所能直接識別的了。此外,原始單據進入機以后,中間的交易處理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傳統的審計線索在這里中斷、消失了,傳統的審計方法,有的已不再適用了。審計線索的肉眼不可見性,一方面增加了審計調查取證的難度,另一方面也從心理上給審計人員造成了壓力。
(二) 知識經濟對審計內容和范圍的影響
審計內容范圍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原有審計中,審計范圍要根據不同的審計對象和審計目標來確定,總的看來,審計范圍比較狹窄、封閉。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一個寬闊開放的系統,會計信息處理處于一個開放的空間范圍,涉及到交易關聯方的各個方面;同時,由于其資源的共享性,能訪問會計信息以及接觸會計信息的人可能涉及到整個網絡用戶,當然,對涉及企業商業秘密的信息仍有所限制。網絡用戶尤其是使用上市公司信息的用戶,出于不同的動機,可能采取惡意操作行為,增加了網上行為的控制難度。因此,承擔不真實以及非法數據的責任人
就不能局限于被審單位,交易雙方以及相關的社會公眾都將被列入審計范圍??傊娮由虅栈顒又械娜魏我豁棇徲嫎I務,都是建立在互連網平臺上的,審計活動面向網絡??梢?,網絡審計的范圍已被大大拓寬。
(三) 知識經濟對審計人員素質的影響
實現網絡審計以后,由于審計線索、內部控制、審計內容、審計方法與技術等的改變,決定了對審計人員要求的提高。不懂得計算機的審計人員,會因為審計線索的改變而無法跟蹤審計,會因為不懂得網絡審計的特點和風險而不能審查和評價其內部控制,會因為不會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系統而無法對電子商務活動進行審計。實現電子商務以后,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基于一定的計算機技能、網絡知識和完備的審計理論等多方面的綜合運用,這對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審計知識,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通訊
、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只有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才能滿足網絡審計工作的需要。
(四)知識經濟對審計方法和技術的影響
在網絡環境下,審計的對象發生了變化,大量的證據都存儲在肉眼不可見的磁性介質上,對這些證據,審計人員只能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審查,即把計算機當作基本的審計工具使用,迅速、有效地完成審閱、核對、、比較等各項審計工作,從而提高審計的效率與質量。在對網絡活動進行審計時,單機系統環境下的審計方法有的已不適用。這主要表現在對網絡活動進行審計時,所有測試都必須在不改變數據庫或記錄的要件下設計具體的測試方法。由于網絡系統的持續運行,使得審計人員很難讓其在某一特定時間停下來接受大規模的測試,如果測試會改變數據記錄,就意味著
審計人員給系統帶來差錯。當然,可以設計能夠糾正差錯的測試程序,但被審單位是否允許這種改變記錄的方法,令人懷疑。同時由于系統實時的特點,也使得這種改變記錄的審計方法很可能產生后遺癥。由于交易數據處理的高速性和處理程序的復雜性,使得審計人員很難對經過測試后的系統重新進行復原。因而,就審計方法而言,采用整體檢測法及受控處理法等進行系統測試的審計方法,對審計人員審查和評價整個電子商務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執行網絡審計任務時,審計人員往往要在系統運行的同時進行審計。
(五)知識經濟對審計準則的影響
網絡審計使得審計對象、審計線索、審計方法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人們以往在審計工作中逐步建立起的一系列審計標準和準則已不完全適用于變化了的情況,需要建立新的審計標準和準則指導審計工作實踐。例如,對網絡審計人員的一般要求、網絡審計的事前審計準則、網絡審計各系統安全可靠評價標準、網絡審計系統內部控制準則等。美、英、日等國都制定了有關計算機審計的審計準則。國際審計準則中,對此也有專門的條款,詳細說明了計算機審計的范圍、目標、程序、技術及方法。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中也有涉及到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內容,但針
對日益發展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及隨之而出現的一系列新的,審計準則中尚存在許多空白。
二、知識條件下的審計對策
的誕生給審計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面對知識經濟的巨大沖擊,我們應當組織力量對未來審計進行,尋求對策,迎接挑戰。
(一)針對“無紙化”,為了解決審計線索,從而更有效地審計機系統,應注意下列問題:(1)在系統設計和開發過程中必須提出審計要求,系統的各種數據文件都應留下審計線索,除應保證會計數據文件的打印輸出外,還應將會計數據文件以可審計的形式進行存儲保留;(2)審計人員可利用計算機方便地獲取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文件,通過必要的數據轉換,使其成為審計人員可識別的數據文件形式,再進行各種數據的重新組合和處理,以達到審計目的;(3)借助于最新研究開發的跟蹤軟件等。
(二)由于網絡審計和范圍的擴大,因而要做到以下幾點:1、對于審計內容,注意原有審計業務的深度,考慮更深層次的審計要求,如無形資產的計算機軟件的審計等。2、注意對系統的審計,尤其要考慮以下事項(1)審查和檢測系統程序;(2)審查系統本身是否合規合法;(3)對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審;(4)審查是否健全了機房管理制度。3、由于網絡中更多公眾的參與,還應關注相關公眾的審計。
(三)針對網絡審計對人才的挑戰,一般可以嘗試以下解決:(1)系統審計風險方面的知識,掌握新的審計方法。重視從審計立項到審計結論的每一個步驟,并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使每一個環節的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2)更新審計監督觀念。入世后,審計監督的重點應從有形資產審計轉移到無形資產審計,重視管理方面和效益的審計,強化高新技術產業的審計,并促使其快速成長。(3)樹立競爭觀念,培養創新意識。知識經濟條件下,信息化技術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強,應提高審計人員對信息經濟的認識,樹立面向經濟的競爭觀念,?
嘌艚蕕姆從δ芰痛蟮ù蔥碌囊饈丁;剿魘視π畔⒕玫牧榛罡咝У納蠹頗J膠頭椒?,规比O蠹品縵鍘#?)改革和培訓模式,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未來知識經濟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要培養面向知識經濟的高素質審計人才,就必須改革現有的教育和培訓模式,建立面向知識經濟的教育和培訓模式,用新的方式、新的觀念,全方位的培養和選拔人才。推行素質教育,實施終身教育;改革教育、培訓方法和手段,教研結合,學研結合,以培養和造就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審計人才。
(四)作為一個經濟服務領域,審計應注意以下問題:(1)要充分利用和維護已有的適應于自己的維系共同利益的體系;(2)審計服務由于要處處體現其獨立性,從而存在其自身的特征,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法律來規范,這就需要建立起規范網絡審計的審計準則。就新的審計準則而言,必須做到既有獨創的一面,又有沿襲傳統的一面。說它獨創性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規范審計的網絡信息系統為中心的一整套制度以及版本的業務約定書、管理層說明書、審計報告等電子文件的合法化,這些制度具有濃厚的網絡特色,這與傳統審計準則具有明顯的
區別;由于網絡審計在審計獨立性、客觀公正以及審計的職業道德等方面仍然類似于傳統審計,并且有時還離不開實地審計的參與,所以在規范類似審計方面可以適當的沿襲仍適用的傳統審計準則?;谏鲜鼍W絡審計法律環境的建立,網絡審計的運作將更加規范,更有保障。
(五)迎接挑戰,技術革新是關鍵。應注意以下方面:(1)適應知識經濟的特點和要求,開發新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審計重點將由原來審計線索的審核與查找,轉向系統、設計過程等。(2)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 ,革新審計技術手段。(3)建立健全現代信息技術下的內控制度。傳統會計崗位職責的打破,內控制度復雜化,帶來新的審計風險,要求建立全新的內控制度,制定更為周密的審計計劃,開發更科學的測試內控制度的技術,以適應這一變化。
在網絡經濟的環境下,審計模式的改變,不再是簡單的修補和完善,而是一次深刻的變革,這也充分體現出網絡經濟的特征。不管是審計的內容范圍,還是法律環境,歸根結蒂只有不斷研究探索新的方法、新的途徑,才能成為傳統審計模式的重塑者,為傳統審計模式的退出創造條件。
:
李志方 《網絡審計模式創新初探》 《財會通訊》 2002.01
楊 靜 《知識經濟對審計的挑戰》 《財會通訊》 2001.10
王玉春 《論電子商務時代的網絡審計》 《財會與會計》 2001.07
張金城 《電子商務對審計實務的》 《財會與會計》 2000.10
關鍵詞:審計風險;模型;經驗公式
中圖分類號:F2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6-0-01
關于審計風險的涵義,目前國內外審計職業界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全一致的定義。國際審計準則第25號《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對實質上誤報的財務資料可能提供不適當意見的風險。”《美國審計準則說明》第47號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無意地對含有重要錯報的財務報表沒有適當修正審計意見的風險?!蔽覈丢毩徲嬀唧w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則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p>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于1983年了SAS47,其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
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
在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中,模型的作用都是很明顯的。一個審計風險模型必須包括所有的審計風險要素,但又不能重復,所以,與職業界提出的其他審計風險模型相比,這一審計風險模型得到相當多數同行的認可和接受。
從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審計風險定義明顯看到,審計風險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審計檢查沒有發現,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因此有人把兩方面簡單結合,(用重大錯報風險表示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得到
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我們認為:上面審計風險模型公式十分直觀地反映了我國獨立審計準則審計風險定義,簡單明顯,容易理解,方便使用。
第二,強調了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價,在審計過程中,將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作為審計工作的首要任務,包括評估財務報表總體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對審計程序的設計和執行將緊緊圍繞其展開,最終保證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
第三,跳出了美國審計風險模型的束縛,開拓新思路,值得肯定。
二十世紀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是知識爆炸年代,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更是千變萬化,經濟反映內容層出不窮,會計報表包含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1983年提出的美國審計風險模型已經暴露出很多不足,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表面看來,該公式并無不妥之處。認真深入分析,就可看到許多問題,特別是低估了審計風險。首先,該公式范圍窄,連我們目前最大的造假風險也未體現。第二,固有風險按照其定義(固有風險是指假定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時,某一賬戶或交易類別單獨或連同其他賬戶、交易類別產生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無法計量。第三,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為什么兩者相乘,為什么不能兩者相加呢?我們知道風險用概率表示大小在0-1之間,所以風險越多,相乘后結果就越小,低估風險。第四,以前由于造假風險不突出,公式未體現問題不大,現在,造假風險已成為最大的風險,而公式未重視顯然造成低估審計風險的最重要方面。
綜上所述,我們建立新的審計風險模型,首先引入編報風險概念,即是來源于編報單位全部風險,用Y表示編報風險,用R表示審計風險,用C表示檢查風險(來源于審計單位)
R=R(Y,C)
該公式全面完整反映出審計風險,取決于審計方和被審計方兩方面,由此可總結推導得到各種經驗公式,為了方便,近似認為
R=Y×C
這是第一層次經驗公式,為了方便使用,繼續展開,設Y=α+β+γ+…,或Y=k×Y0
即編報風險Y再展開成造假α,控制β,環境γ等等風險,或系數k(編報風險系數)與基礎編報風險Y0的積,同樣檢查風險C也能展開成抽樣,人員,利用專家等等風險。
基礎編報風險Y0是指編報單位在一般條件情況下,例如內部控制制度良好,正常發揮,經營規模、經營性質復雜程度都是該行業的基礎狀態下,生產經營正常,單位和職工沒有受到異常壓力,正常編制報表報告所產生的編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