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學元素的分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元素;化合物
一、 制作化學元素化合物學習表格
制作化學元素化合物學習表格,要求學生自制一張表格,按照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學習的基本思路整理,即化學元素化合物的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毒性,相對分子質量等,將所學的化學元素化合物整理分類.當今社會,網絡科技發達,電腦成為千家萬戶的必備電子產品,學生可以利用電腦,將化學知識整理成Excel表格形式,學一個新的化學元素化合物,就添加到表格里,表格模板如圖1所示.利用表格,可以利用Excel的分類篩選工具,將性質相似的化學元素物質整理到一起,進行對比學習.化學學習表格的制作,首先是化學學習的形式創新,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一般都易懂,但是很難記憶,都是定性的知識,屬于說明性的知識,而且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知識點非常多,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感和枯燥感,結合Office辦公軟件輔助化學元素化合物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對化學元素化合物的厭倦和枯燥.其次,用Excel表格整理化學知識,比起紙質的筆記本要可靠得多,電子表格不容易丟失,修改起來更加方便快捷,查詢起來也非常方便,將化學學習信息化,提高化學學習效率.最后,利用Excel文檔的排序篩選工具,將學到的化合物進行分類排序,相似性質的物質能夠迅速整合到一起,對于同一類物質的性質,能明顯地概
括出典型性質.例如,觀察H2SO4,HCl,HNO3,CH3COOH這些酸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就可以總結歸納出酸的一般性質,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碼可以說出一些基本性質,尤其是在考試中會出現一些課本中未提到的物質,但卻與課本里的化學物質擁有相似屬性.
二、加強實驗,加深對化學元素化合物的認識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增強學生對化學元素化合物的認識.化學實驗是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認識和生動再現,如果沒有關于CO2的實驗,學習CO2的性質時,只是按照課本文字記憶,很容易忘記,對CO2的認識不會有深刻的認識.相反,通過一系列實驗,親自去感受CO2的存在,親眼觀察CO2的各種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親自進行化學實驗,實驗過程中的每一種場景都會在學生腦海留下深深印象,這些實驗畫面都是與CO2的性質相關聯,能幫助學生區分CO2與其他化合物的性質.實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實驗中,學生的眼,耳,口,鼻,手,腦都投入進去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觸覺,嗅覺等發現實驗現象,從現象看到本質,這樣的形式,可以使化學元素化合物的學習更加生動,形象,學生積極投入到化學學習中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化學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三、多做習題,鞏固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
習題是對知識很好的檢測和應用,多做習題,可以幫助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將所學的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化學元素化合物的知識繁瑣難記,而習題是對重點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高度概括的總結,習題能達到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記憶效率最大化.另外,習題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通過習題,自我檢測,自我改正,深入學習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提高化學水平.
萬丈高樓平地起,化學元素化合物是筑起化學的最小微粒和最基本組成單位.只有學好化學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才能學習更復雜的化學知識,才能為高中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化學元素化合物學習要與時代接軌,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鼓勵動手操作,加強化學實驗,學會觀察,歸納,總結,尋求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化學學習效果,不斷提升化學水平.
參考文獻:[WTBZ]
[1]陳永紅. 中學化學教學法初探——論中學元素化合物教學[J]. 遵義師專學報. 1996(1).
[2]邸來生. 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的體會[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5).
[3]石酈. 新課標下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J]. 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2).
關鍵詞:來源;復制;智慧;結構;影響
中圖分類號:P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219-01
根據1962年耶里謝維奇編寫的《原子與分子光譜》及由格伊特列文自英文編譯過來的專著《光亮子理論》,該書于1956年出版以及1961年由索科洛夫編寫的《金屬的光學性質》,以及1961年由莫斯自英文編譯的專著《半導體光學性質》等,具有不同吸收反射光頻率的物質、介質來反射光吸收指數與窄光譜的區別在于窄光譜的波長與吸收介質中原子里電子的跳動頻率完全一樣,電子的跳動頻率與窄光譜散射光的波長一致,于是從介質中吸收能量,對分散的原子如稀疏的氣體而言,光的吸收譜波長是很窄的,從幾十到幾百A。金屬原子的光譜居然與真空中稀疏氣體的光譜一致,也就是與暗物質的光譜一致,從幾十到幾百A,固體、液體光譜有上千到上萬A,分子的光譜從一個A到數千A,電子=暗物質+光子+熱能。真空中中子釋放出光與熱,中子在中子星里是超導超液態和超低溫的。光譜的吸收指數只與電子、原子跳動頻率一致,與單位面積上被吸收的分子對應,隨著光吸收的指數的增大,光譜吸收的波長也越來越寬。鐵的導電性特別好,這證明鐵原子中電子的復制勢能和磁傳導勢能與被傳導電子以及被傳導電磁波的復制勢能和電磁傳導勢能,達到幾乎98%的接近,所以鐵原子是由98%的電子和2%的光子被壓縮形成的。鐵還是最好的核聚變物質,在高達攝氏幾百萬度激光束的照射下,鐵球中的鐵原子可以全部分裂為超越了質子中子結構的電子和光子,這些電磁能和光能散射出和太陽中心一樣高的,甚至更高的幾乎一億度的熱能和光能。
在114種化學元素中,除了元素氫以外,所有剩余113種化學元素所能夠釋放的化學熱量是完全由它們最的電子數額量,以及電子的層數這2點來決定的,也就是的電子層數越少,電子數量越少,則這些化學元素所釋放的化學熱量也就越巨大。所有化學元素最最穩定的電子數量是8個,少于這個數量數量要么吸收其它元素的電子,要么被其它元素吸收電子,如元素鋰最外層有1個電子,碳的最外層有4個電子;鋁的最外層也有4個電子,此外鎂的最外層有2個電子,硫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如果把這些元素的物質與硝酸氨混合在一起,它們就是威力巨大的TNT炸藥。這些就是我們過去300多年的時間里理解的物質和能量的關系?;瘜W元素的電子層數越少,電子數量越少,它們所吸收的其它元素的電子數量越多,釋放的化學熱量越巨大。
在核聚變與核裂變的時候,元素所釋放的核能熱量是由元素最外層的電子數量,原子核所攜帶的電子層數,以及中子數量這3個方面來決定的。元素氫的電子層數是一個,而且只攜帶了一個電子,所以它在聚變的時候釋放出特別巨大的熱能,釋放出所有114種元素中最巨大的熱能,鈾元素攜帶了所有元素中最多的中子,它釋放出所有元素中最巨大的裂變熱能。我們過去不知道什么是真空能,元素的真空能是由元素攜帶的電子層數,電子數量,中子數量來決定的。真空能越巨大,元素攜帶的電子層數,電子數量越稀少,真空能與熱能成正比,與中子數量成正比,與,元素攜帶的電子層數,電子數量成反比。暗物質元素其實就在114種化學元素中,暗物質所釋放的熱能是由中子數量,元素電子層數的稀少程度,以及電子的稀少程度來決定的。這完全符合目前觀察到的暗物質的電磁勢能以及電磁傳導勢能都特別低的事實。在宇宙中真空能的制造是由恒星死亡后超新星爆發所形成的中子星來實現的,根據谷歌《維基百科全書》俄語和英語版本的歸納,中子星內部的溫度在1011——1012K之間,也就是60億度。
在宇宙中從來沒有47億年以上的石頭,物質總是趨向虛無,恒星和物質全部趨向虛無后,居然再次出現恒星和物質,這是很有趣的事實。
一、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化學中的地位
元素化合物是學習化學的基礎,也是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初中化學中許多知識都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或是由元素化合物的知識組成,可見元素化合物不僅是化學的基礎理念還是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理論,并且初中化學的學習通常是從元素化合物物質的性質和用途開始的,再擴展到元素化合物的制取、鑒別等化學知識,因此,學生只有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得到清晰、深入的理解才能學好初中化學.此外,元素化合物相關的知識與人們的許多日常生活有很大的關聯,而教學是為了培養人才以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總而言之,化學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二、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初中化學元素化合物教學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問題,包括: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落后;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講解不能結合實際等等.接下來,筆者將針對上述提到的兩個方面,展開較為詳細的論述:
1.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模式單一成為了我國中小學教學現狀中最大且最常見的問題.化學作為知識內容豐富有趣的學科本應該是受到學生喜愛的,但是受到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問題的影響不僅促使學生降低了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化學教學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降低,還導致學生在課余時間用在化學知識的預習、復習和練習的時間較少,這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但化學作為學生考試科目之一,關系著學生的綜合成績和學生的就業發展方向,因此教學模式單一、落后,無法滿足教學的現實需求,是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
2.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講解不能結合實際
人們的衣食住行和社會的運營都離不開化學,可見化學技術和化學用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作為化學知識理論的基礎――元素化合物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更為緊密,在教學中采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與元素化合物有關事物進行講解可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親切感,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學習復雜知識時產生的抵觸心理,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沒有結合生活實際講解化學知識,使學生對復雜多樣的元素化合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導致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深層運用能力較弱,影響了學生的深入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效果難以提高.
三、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方法
1.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元素化合物相關的知識內容較多,且相互之間的相似度較高,易使學生對有關聯的知識產生記憶混淆現象,對此,教師就應在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講解時采用豐富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清晰的記憶,此外,豐富的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學習中,教師就可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視頻演示實驗操作等豐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進行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記憶,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2.創設情境結合實際,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因為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故教師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就可結合生活生產實際對相關的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進行講解,對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蘊含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講解可使學生能夠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了解、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促進學生發散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此外,教師還可在元素化合物知識講解中安排實驗環節,并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使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更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學習時,教師就可結合實際生產中從銅礦中制取金屬銅用到的鐵的金屬活潑型比銅高的化學性質的知識――先使銅礦在硫酸溶液中溶解,再加入鐵就可將金屬銅置換出來,同時教師也可安排相關的實驗課程,使學生在親身操作中了解到鐵的這一化學性質,采用類似的方法運用到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中,不僅可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3.整理相關的知識,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識網絡
關鍵詞:化學元素;不銹鋼;合金元素;鋼工藝
中圖分類號:tj430.3 文獻標識碼:a
不銹鋼是合金鋼的典型代表,其在大氣、酸堿等腐蝕性介質中呈現出鈍態、耐腐蝕性強,不易生銹的特征,受到生產行業的認可。下面就來分析化學元素對不銹鋼的影響。
1 不銹鋼生產中常用元素及其影響
鉻(cr),錳(mn),鎳(ni),硅(si),硼(b),鎢(w),鉬(mo),釩(v),鈦(ti)和稀土元素(re)等都是不銹鋼的主要生產元素,在不銹鋼的生產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鉻可以提高金屬的抗腐蝕性能,改善抗氧化性,同時可以增加鋼的熱強性,提高鋼的淬透性,使鋼的強度、硬度與耐磨性得到改善。錳可以增加鋼的強度,也是良好的脫氧劑與脫硫劑,但是其含量過高的話會降低鋼的抗腐蝕性。鎳能提高淬透性,保證了鋼的塑形及韌性。除了這幾種主要的材料之外,還包括許多其他的元素,例如碳,是鋼的主要元素,其可以增加屈服點及抗拉強度,但是會使塑形與沖擊性降低,如果碳的含量超過0.23%的話,鋼的焊接性能會被破壞,所以合金鋼中的碳含量一般不會超過0.2%。硅是煉鋼中主要的還原劑和脫氧劑,硅可以提高鋼的彈性,因此其是彈簧鋼的主要材料。磷是鋼中的有害因素,其會降低焊接性與塑形,但是同時也是合成鋼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含量要控制在0.045%之內,優質鋼要更低。與磷相同,硫也屬于有害元素,使鋼產生脆性,降低其韌性與延展性,在生產中可能會產生裂紋,因此在生產中要在0.055%之內,優質鋼要更小,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型。鉬可以細化鋼的晶粒,提高淬透性與熱強性,在高溫環境中保證足夠的強度與抗蠕變能力,提高結構鋼的機械性,抑制合金鋼由于火引起的脆性。鈦是鋼的強脫氧劑,使鋼的內部組織致密,細化晶粒力,降低冷脆性,改善焊接性。釩是鋼的優質脫氧劑,改善其強度與韌性,釩與碳形成碳化物,提高在高溫高壓環境中的抗氫腐蝕能力。鎢的熔點較高,屬于價格昂貴的合金元素,與碳形成的碳化鎢具有較高的硬度與耐磨性,在工具鋼中加入鎢,可以很高的改善紅硬性與熱強度,作切削工具及鍛模具用。鈮可以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及火脆性,改善強度,但是塑形與韌性會降低,在普通的合金鋼中加入鈮,可以提高抗腐蝕性能,改善焊接性。銅可以提高強度與韌性,尤其是可以很好的抵抗大氣腐蝕,但是其在熱加工中非常容易出現熱脆,但銅含量小于0.50%對焊接性無影響。鋁的應用頻率也較高,屬于常用脫氧劑,提高鋼的沖擊韌性,同時鋁還具有抗氧化性與抗腐蝕性,與鉻、硅同用,可以改善高溫下的耐腐蝕能力,但是會對鋼的熱加工性能產生銀錠影響,因此要控制好加入量。氮能提高鋼的強度,低溫韌性和焊接性,增加時效敏感性。除了這些常見元素,在合金鋼中還會加入鈷、硼等稀有金屬,主要被應用于特殊鋼的合成中。還有一些合成鋼種會加入稀土元素,改善鋼的形態、分布等進而達到改善鋼的性能目的,提高耐磨性。
2 合金元素對鋼力學性能的影響
2.1 可溶鐵,起到固溶強化作用。在當前的技術手段下,所有的合金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幾乎都可以溶于鐵素體、奧氏體中形成固溶體,使鋼的強度與硬度增加,但是塑形與韌性降低,使鋼具有強韌性的良好配合。
2.2 形成碳化物,具有強化與硬化的作用。不同的元素與碳的作用不同,目前常用的合金元素分為非碳化物與碳化物形成元素兩類。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ti、nb、v、w、mo、cr、mn等,在鋼中可以與碳結合形成碳化物,如:tic、vc、wc等,這些碳化物的硬度、熔點高,更加穩定,如果它們顆粒細小并在鋼中均勻分布時,則顯著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
2.3 結構鋼種珠光體增加,具有強化功能。在鋼中加入合金元素,使fe-fe3c相圖中的共析點左移,所以與碳含量相同的碳鋼相比,亞共析成分的結構鋼含碳量更接近于共析成分,組織中珠光體的數量,增加了合金鋼的強度。
3 合金元素對鋼工藝性能的影響
3.1 合金元素對熱處理的影響
首先,對奧氏體化的影響。在加熱過程中,在進行合金鋼的處理
過程中,合金元素可以適當的增加溫度與延長保溫時間。合金鋼種的合金滲碳體,合金碳化物穩定性高,于奧氏體不易融合。即使融入,擴散也相當的緩慢,所以合金鋼的奧氏體花速度要慢于碳鋼,為加速奧氏體化,要求將合金鋼(錳鋼除外)加熱到較高的溫度和保溫較長的時間。除了mn外,所有的合金元素都具有阻礙奧氏體晶粒長大的效果,尤其是ti、v等強碳化物形成的合金碳化物穩定性高,殘存在奧氏體晶界上,顯著地阻礙奧氏體晶粒長大。因此奧氏體化的晶粒一般比碳鋼細。
其次,影響奧氏體轉變。合金鋼的淬透性更佳,降低淬火冷速,減小淬火變形,但是殘余奧氏體增多。除co外,所有溶于奧氏體中的合金元素,都會增加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使c曲線右移,馬氏體臨界冷卻速度減小,淬透性提高。這使合金鋼運用較小的冷卻速度就可以淬成馬氏體組織,減小淬火變形。所以在制作大尺寸、形狀復雜或者精度較高的零件多采用合金鋼來制作。除co、al外,大多數合金元素都使m點降低,使合金鋼淬火后的殘余奧氏體量比碳鋼多,這將對零件的淬火質量會產生不利影響。
最后,影響回火轉變合金鋼具有較好的耐火性,回火后強韌性配合較好,一些鋼可以產生“二次硬化”。在進行回火的時候馬氏體不容易被分解,抗軟化能力較好,增加了鋼的耐回火性,回火后有較好的強韌性配合。合金嚴肅可以提高馬氏體分解溫度,對于含有較多cr、mo、w、v等強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鋼,當加熱到500~600℃回火時,直接由馬氏體中析出合金碳化物,這些碳化物顆粒細小,分布彌散,使鋼的硬度不僅不降低,反而升高這種現象稱為“二次硬化”。但是有部分合金鋼要避免“回火脆性”的出現。
3.2 影響焊接的性能。在焊接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過程中,在接頭的位置常常會出現淬硬組織,使該處的脆性加大,導致焊接裂紋的出現;焊接時合金元素容易被形成的氧化物夾雜,使焊接的質量下降。例如在不銹鋼焊接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夾雜cr2o3,會影響焊縫的質量,同時鉻的損失,不銹鋼的耐腐蝕性也會降低,因此高合金鋼最好采用保護作用好的氬弧焊。
3.3 影響鍛造性能。在合金元素溶入奧氏體后,變形抗力增加,塑形變形的難度增加,合金鋼鍛造需要施加更大壓力的噸位。同時,合金元素使鋼的導熱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大了合金鋼鍛造時遇鍛后冷卻中出現的變形、開裂傾向,所以在合金鋼鍛后要控制鍛溫度與冷卻速度。
結語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作為現代生產的主要原料,不銹鋼是不可替代的,在合成不銹鋼的過程中,化學元素重要性無可取代,作為生產部門,要善于利用不同的化學元素作用,提高合金鋼的質量,促進我國不銹鋼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麗平,劉偉,韓軍雷,王潤嬌,趙會美.化學成分對亞穩態奧氏體不銹鋼車體板材均勻變形及加工硬化行為的影響[j].鐵道學報.2009(06).
關鍵詞:初中化學 游戲化教學法 實踐探究
1.游戲化教學法的意義
游戲化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上通過將與課堂有關的知識內容融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知識。初中化學是一門十分具有趣味性的學科,神奇的化學實驗、有趣的化學現象、性質各異的化學元素以及不同的化學方程式都會給學生們眼前一亮的感覺。在此基礎之上應用游戲教學法,可以進一步的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讓學生們一面學習有趣的化學知識,一面在游戲之中加以記憶和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情趣,改善厭學情緒。
2.在初中化學課堂應用游戲化教學法的措施
化學與游戲所具有的共同點就是都具有相應的趣味性。教師只要將二者進行合理的結合就能全面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升上來。因此,教師在安排課堂游戲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游戲安排的合理性。以下本論點將對課堂游戲進行分類探討。
2.1卡片游戲法
初中化學涉及到許多基本化學知識的記憶與了解,尤其是化學元素。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化學元素約占元素周期表的三分之一,而每一個元素都有其相對應的英文符號。教師可以通過卡片游戲法,在課堂上進行卡片游戲,將班級同學進行合理分組,每個小組內進行元素與英文的匹配游戲,在游戲過程中讓學生們熟練了解化學元素。
2.2競賽游戲法
競賽游戲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自信系和學習成就感。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舉行化學方程式默寫比賽、化學性質背誦比賽以及化學現象的總結比賽,讓同學們在競賽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把相關化學元素、性質、現象等化學知識編程口訣,定期舉行口訣背誦比賽,加深學生們對于知識的記憶。
2.3合作探究游戲法
初中化學涉及到很多有趣的化學實驗,在進行化學實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們幾個人一個小組進行實驗探究。通過情景教學法,將實驗室還原成化學家的實驗室,讓學生們扮演實驗室中的不同化學家,對于實驗現象提出假設進行分析、做實驗進行對比、再對實驗結果進行分享。在游戲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
3.應用游戲化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在應用游戲化教學法到初中教學課堂的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相應的問題。給學生們創造一個學習氣氛濃郁并且安全的學習環境。關于游戲化教學法在應用中的注意事項,本論點進行具體講解。
3.1時刻堅持安全第一原則
安全第一原則是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法過程中所要堅持的首要原則。因為初中化學不僅涉及到課堂教學,還有重要的實驗教學內容。學生們在接觸化學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規范或者在游戲化程中稍有不慎,都會受到化學藥品、化學試劑的傷害。因此,教師在上實驗課之前,應該檢查實驗室內的每項化學設施、用品是否安全。在學生們使用之前應該充分向學生們講解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對學生們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讓學生們在安全的環境下快樂的游戲,快樂的學習。
3.2堅持以學為主,游戲為輔
游戲教學法是為了在游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們的游戲興趣,加深對于知識的記憶效果。教師們在初中教學課堂上應用游戲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初中的游戲教學法已經不同于小學的游戲教學模式。小學的游戲教學法是為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游戲與學習的重要程度是相等的。而在初中的游戲教學法應用中,教師應該注重合理分配游戲與學習的比重,注重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選取的游戲也應該以輔助教學為主。
[結束語]
通過以上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初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項。初中是學生打好化學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相信隨著我國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與探索,游戲化教學法會得到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也相信,更多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會被研制出來,投入到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中去,為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做出貢獻,為我國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敏,彭豪,錢揚義:國內外中學化學教育游戲設計研究進展[J]. 遠程教育雜志. 2011(06)
【2】王歡:基于建構主義的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改革的結合[J].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5(01)
【3】吳良根:化學教學中實施競賽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化學教學. 2007(01)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學科素養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01-0002-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01
在一次初中化學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的即興演講的環節中,評委老師出了一個大膽的命題:如果化學不再中考,你會如何教?選手們基本上是統一的回答,即如果化學不參加中考將會如何注意激發學生興趣,注重實驗,開展探究,聯系實際和啟迪思維。言外之意,中考束縛了他們化學教學的手腳。最近,在一個大規模初中化學新教材培訓會上,一位資深教師向教材主編發問說,教材習題中“鐵生銹”不應該算作化學性質,應該加一個“能”字或“會”字,即“鐵能生銹”或“鐵會生銹”。教材主編解釋說,這不是一個問題,并告誡初中化學不要教得這樣死,也不要揪得這樣細。這位教師還不依不饒地說,萬一考到了是算錯還是算對呢?絕大多數與會教師紛紛贊同這位教師的憂慮。
這兩個事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即片面地放大了化學的中考功能,弱化了化學自身的學科功能。常常表現出教學的知識密密匝匝、面面俱到,不能使學生確立清晰的學科知識體系和穩固的核心概念;片面地加快教學進度,追求效率,即壓縮知識形成的過程,拉長結果或結論的訓練,壓縮新授課課時,延長復習課長度等;只能看到顯形的知識,不能看到知識背后的觀念、思想與方法,知識抵達不到價值的層次。如此等等,初中化學教學很難上升到學科啟蒙的高度。其主要原因:一是年級的特殊性。由于初中化學開設在初三,對化學學科的定位常常是中考學科而不是啟蒙學科,中考成了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二是教師學科素養的制約。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經歷和教學視野長期囿于初中一年的化學教學上,教材中具體形態的知識不斷清晰,而學科整體上的學科價值、學科思想方法和學科知識體系卻不斷模糊。
為此,筆者以為初中化學要回歸學科啟蒙性這一基本性質,從學科素養的角度出發,從學科本源和學科本質的高度立意,追求有學科品質的教學。以下具體論述初中化學回歸學科素養,追求有學科品質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一、 回歸學科興趣——多一點實驗和多一些情境
初中化學是化學啟蒙學科,興趣理應是教學長期關注的基本目標,但是不少老師片面地追求進度和所謂的課堂效率,常常對培養學生化學學科興趣缺乏設計和缺少耐心,使得教學遠離了初中化學還是一門新學科的客觀事實,化學學科興趣的缺失成了化學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
針對當前化學教學的現狀,化學學科興趣培養尤其要注意這樣兩點:一是重視實驗。實驗是激發和維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雖然實驗會增加教學成本,如教師準備的經歷、課堂教學時間等,也增加了教師課堂組織管理的難度,而且有時候從知識的接受效率上來看,實驗比不實驗并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實驗可以產生很多教育附加值,如感知學科特點,增強學科興趣,體會學科思想與方法等,更何況這些附加值會反哺學業成績的提高。二是教學中少一些題多一些情境?,F在很多學校實行的學案或導學案中把知識轉化為了題目,教學過程演化成了做題、講題的過程,學生學習變得沒有興趣。課堂作為學生體驗學習的主要場所,要多一些情境少一些題,因為情境是指向學生內在的,而題往往是固著在知識上外在指令于學生的。情境可以是實驗性的,可以是聯系生活生產實際的,可以是科學史料或前沿科技的。的確需要的題尤其是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題也要盡量設計為問題情境,避免生硬和簡單化訓練。
二、回歸學科之基——凸顯學科重要知識、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
化學重要知識、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是化學學科之基,也是教學中處理化學學科性與社會性的關系以及教學內容上多和少的關系的根本憑據。
1.要知道學科重要知識、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的內容范疇
就初中化學而言,氧氣性質和實驗室制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和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鐵、鋁等金屬的化學性質,常見酸堿鹽的性質都是重要知識?;瘜W反應、化學性質、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等是初中化學的核心概念?;瘜W物質的多樣性與元素的有限性的觀點,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觀點,物質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觀點,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相互聯系的觀點,化學變化中物質變化、能量變化與質量守恒的觀點,化學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觀點等是初中化學教學中應該形成的基本學科觀念。
2.要清楚學科重要知識、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這一點特別是對于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的教學尤其關鍵。比如元素概念的教學,如果僅僅局限在“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一類原子的總稱”上,學生一定會感到突然和抽象難懂。其實元素的本義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之意,而“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化學上對于元素的定義,即化學元素的定義,但它仍然服從于物質基本成分的元素本義。元素概念的教學可以沿著元素本義、化學元素和科學元素觀的線索,分三段進行。第一段是導入部分: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探詢組成千千萬萬的物質的基本成分,即元素,在中國古代哲人們就提出了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組成的,即“五行學說“,其實這五行就是五種元素。當然現在看來這是不科學的,到底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從元素的本義引出概念);第二部分是形成概念部分:近代化學家波義耳認為通過化學方法不能再分的成分就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即元素,這一觀點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例如水電解中水分成了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不是元素,而其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沒有分,所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然后給出元素的化學定義即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一類原子的總稱,并結合事例進行說明;第三部分是確立物質組成和化學變化中科學的元素觀念,以深化概念。出示地殼中、海水中、生物細胞中、月球中、來自外星球隕石中元素分布,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元素是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成分。通過對具體反應的討論,明確世界萬物雖發生化學變化而元素是不變,從而升華和回歸元素的概念。
3.就學科重要知識、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進行有效的教學
就目前教學現狀來看,學科重要知識的教學進行較好而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的教學問題突出,集中反映在把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當作靜態的知識來教,采用的方式以說教和訓練為主,不能上升到建立認識和確立觀念的層次上。例如,“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教學,如果通過簡單的現象和科學事實告訴學生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粒子很小、運動和有間隔,然后進行大量的練習強化,這樣的教學就是把“物質是由粒子構成”僅僅作為知識來教學。如果作為觀念來教學,那就要讓學生能確信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并能用以看待和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也就是要持有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基本觀點。這樣,以上的教學要作較大的改造,即通過生活中一杯水變少等現象引起學生關于物質構成的思考并顯現學生已有的看法,隨之提供一些典型現象和科學事實讓學生假說、解釋或獲得科學證據,以不斷檢驗和修正原有看法,從而初步形成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觀念??梢?,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的形成是內生性的、建構性的,而不是外部的、強制性的。
核心概念和基本觀念的形成往往還需要逐步的、持續的教學過程來加以深化。還是上例,隨后“分子、原子、離子、電離”的教學就是在認識廣度和深度上對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觀念上的豐富,教學時要注意與之前形成的粒子觀念相呼應,在階段性復習時還要進一步總結提升。
三、 回歸學科思想方法——觀察、比較與分類、假說
觀察與實驗、比較與分類、假說和模型是重要的化學思想方法。實驗的方法前面已經提及,模型法在初中化學中體現不明顯,這里就主要說明觀察、分類和假說。
1.觀察——科學探究的基本功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本功。無論什么版本的初中化學教材,都把觀察作為化學啟蒙學習的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并不重視,不但在教學前期沒有明確觀察的內容和方法,而且在以后的實驗中也不重視訓練學生觀察,使得學生缺乏觀察的能力和耐心,以至實驗課上學生常常是動手時熱熱鬧鬧而動腦時冷冷清清?;瘜W教學中要通過明確實驗目的來引起觀察的動機;要通過清晰實驗過程來明確觀察的內容,觀察的程序和觀察的手段;要通過良好的教學組織讓學生在實驗中有充分觀察的時間和安靜觀察的氛圍,從而形成觀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心理習慣。
2.比較與分類——化學研究和學習的基本邏輯方法
在化學研究中,由觀察、實驗獲得的大量化學方面的感性材料,必須經過比較和分類,才能夠進一步進行歸納、分析等邏輯思維與科學抽象,才有可能形成基本概念,提出各種化學假說,發展化學理論。因此,比較和分類是化學研究的基本邏輯方法。比較是區分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邏輯方法。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體現,可以在教學上進行很好的實踐。如分子與原子的比較,原子與元素的比較,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比較,碳的幾種單質性質的比較,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性質的比較,二氧化碳與氧氣實驗室制法的比較,幾種金屬性質的比較,常見的酸、堿、鹽性質的比較等等。分類是根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把研究對象區分為不同種類的邏輯方法。初中化學既在具體內容上體現了分類的方法,如物質變化的分類、物質性質的分類、物質的分類、元素的分類等等,而且在章節編排上也逐步體現了分類研究的思想,如第六單元標題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八單元標題是金屬和金屬材料,第九單元溶液,第十、十一單元常見的酸堿鹽等。
3.假說——科學發展的推動力
科學的本質是探究,而假說賦予探究魅力和促進科學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看,化學科學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假說和檢驗的過程,假說推動了化學新理論的形成。例如元素周期律發現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假說和求證的過程:紐蘭茲提出的“八音律”——門捷列夫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排列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同時預言了鎵、鈧、鍺三種未知元素的存在——預言被證實,周期表的假說被人們接受——氬元素的發現修正了元素排列依據(即按原子序數排列),確立了元素周期表的現代形式。
基于假說對于化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假說,讓學生深刻體會科學的魅力。其教學方式主要有:其一,滲透式地體現假說。例如,在進行元素周期表教學時,就可以適度介紹元素周期表的發展史,讓學生體會到假說的科學魅力;其二,圍繞假說開展探究性教學。例如,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可以放在科學史的背景下,由拉瓦錫從“45.0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質量的汞和3.5份質量的氧氣”的實驗提出了化學變化前后物質質量相等的假說切入,把白磷燃燒和鐵釘與硫酸銅實驗作為驗證假說的角度展開教學,從而讓整個教學因圍繞假說而具有濃厚的探究性和科學人文性;其三,把假說作為一種教學過程,讓學生象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問題,體驗科學的本質。例如,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教學中讓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典型現象提出物質構成的一些假說,然后用這種假說再去解釋一些現象,從而確立粒子的觀念。再如,核外電子排布中“元素的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的教學,先通過觀察稀有氣體最外層電子排布,提出穩定結構的假說,接著利用穩定結構的假說推測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活潑性,隨后提供印證推測的客觀事實,如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和很多物質發生反應,氟的化學性質比氧氣更活潑,在低溫和黑暗的情況下也能同很多物質反應,從而把假說變成“元素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結構決定性質”的科學認識。
四、回歸學科基本技能的本質內涵——從怎么做到為什么這樣做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化學用語書寫、化學基本計算是初中化學學科基本技能。這些技能需要一定量的強化訓練來掌握,也需要通過內涵理解來體會。
1.有些技能可以進行理解性地教
例如,實驗操作中的液體傾倒,可以讓學生分析討論為什么細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子上,為什么傾倒時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為什么拿瓶子時標簽要正對手心等等操作要求,這樣理解性地教既使得教學深刻,而且又便于技能掌握。
2.有些技能要充分彰顯其意義內涵,喚起技能學習的動機和領會技能所承載的價值
例如,化學式的書寫,可以通過對“為什么用‘H2O’來表示水,而不用‘水’或‘water’”的討論,來體會化學式是一種形式簡潔而內涵豐富的符號,從而加深對化學式的理解和引起書寫化學式的內在渴望。再如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教學,先討論“如何定量說明2g蔗糖完全溶于8g水與5g蔗糖完全溶于20g水哪一杯更甜”,概括出一定量溶劑中比較溶質、一定量溶質中比較溶劑、一定量溶液中比較溶質等基本思路,然后再從一定量溶液中比較溶質這種思路中引出溶質質量分數及計算。這種從技能的意義背景切入讓學生體會到技能本質內涵的教學既促進了技能的有效掌握又突出了學科價值。
3.有些技能的教學要從基本原理出發,讓學生知其所以然
例如,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技能教學,首先并不要急于對列關系式及計算的基本格式進行教學,而是通過“2g氫氣和8g氧氣生成10g水”的深度辨析,讓學生體會到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是相互制衡的,即一種物質的質量確定其它物質的質量也就被確定,這就是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原理。體會到這一點,根據已知量列關系式也就不是一個問題。所以,技能教學不能單純化和單一化,要從其內涵的角度豐富教學內容和提升教學目標,讓技能教學變得有效和厚重。
初三化學是化學學科的起點,雖然從學科整體上看內容容量和難度相對較低,但是從學科啟蒙的地位上看教學要求很高,而且現實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學科素養是學科啟蒙的主要內容,回歸學科素養應該成為初中化學教學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編輯部組織. 中學新課標資源庫:化學卷 [M]. 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6-12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現代化的發展,很多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重金屬,在排水污水、廢物時沒有達到環保標準,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非常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護周圍土壤,提高農產品質量,在處理中應用了化學固化方法,該方法價格成本低,處理方便,應用范圍廣。下面就對這些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重金屬污染;治理;化學固化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2
1 土壤重金屬污染危害
1.1 重金屬污染導致的危害分析
重金屬對土壤和水生態環境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在自然環境中,重金屬是不能被降解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到植物內部,這樣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帶來很大影響[1],不僅如此,人和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如果人類誤食了這些植物,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重金屬危害性非常大,人體的微量元素含量都是有限的,如果超標,對人體是致命的傷害,人體中的蛋白質,核酸會和重金屬發生作用,進而導致人體酶活性的下降,嚴重的情況還會消失,最終導致核酸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甚至會出現基因突變的問題[2]。
1.2 分析當前土壤中的污染情況
通過調查研究得知,農業、工業、以及城市事故污染是重金屬主要的污染來源。比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如果使用含有重金屬的水體進行農作物的灌溉,或者使用含有重金屬的化肥農藥,對周圍的土壤都會造成嚴重的重金屬污染。而在工業方面,比如選礦采礦,還有冶煉和鍛造過程中,其操作的每一個過程都會產生重金屬,在排放的廢水廢氣以及廢渣中,如果不能很好的過濾消毒處理,那么水體進入土壤中,也會有嚴重的重金屬污染[3]。在這種重金屬濃度嚴重超標的情況下,會對周圍的空氣,水體,以及土壤造成嚴重的危害。而在城市當中,污水處理廠是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有關部門監管不力,導致污水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就進行了排放,大量的污水引入生活用水中造成污染。
2 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化學固化分析
2.1 分析重金屬固化的原理
為了避免重金屬對土壤、地下水造成持續的污染,在應用化學固化方法中,先要向被污染的土壤中添加固化劑,土壤中的活性就會被改變,這樣重金屬和土壤中的移釉素會相互結合,在外在形式下出現一定的固化現象,為了保證土壤有記性,遷移性等,必須進行化學處理,恢復土壤的活性?;瘜W固化作用后,土壤中的元素都有很大的改變,最終做到對污染土壤的修復。
2.2 沉淀在化學固化中的作用分析
在土壤中放入固化原料后,在不斷溶解中產生一定的陰離子,這些陰離子和重金屬相互結合,之后就開始出現重金屬沉淀,生物有效性等都開始降低。最為常用的固化劑有石灰石,作用機理是將土壤中的pH提高,這樣在其中重金屬元素發生沉淀,重金屬在土壤中其毒性會隨時浸出,石灰石可以減少浸出量,這樣重金屬就會被固定,不會將污染范圍繼續擴大,控制污染的進一步惡化。
2.3 吸附在化學固化中的作用分析
通過應用化學固化方式,使用的化學元素作用在土壤層中后,這些固化材料對重金屬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原理是吸附劑對吸附質的質點有很強的吸引作用,但是處理中分為化學吸附和物理吸附,其中的沸石是主要的添加劑,經過科學人員的研究,沸石具有特殊的Si-O四面體結構,該結構吸附性非常好,在物理吸附作用下可以將 Pb 、Cd等重金屬吸附到表面上,這樣重金屬就被固定減少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
2.4 分析配位在其中的作用
在固化過程中,會出現配位問題,不同配位表現的情況也不同,黏土礦物中層和層利用分子之間的作用相結合,這樣在實際應用中,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其金屬離子可以進入到這些化學元素的內部,和層間元素結合,之后會和SiO元素發生晶間的配合,黏土礦物添加到污染土壤中后,就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屬生物性和遷移性,這樣就對這些污染土壤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化學修復。除此之外,這些改良劑還能和重金屬離子發生很好的配位作用,將 Pb,Cd等重金屬吸收,控制其對土壤的污染。
3 總結
通過以上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化學固化研究,發現化學固化的作用非常大,其對重金屬污染的處理非常強,效果非常好,在以后的發展中,要深入研究這一技術,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推動我國對處理重金屬污染的技術和水平,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朋成,黃占斌,唐可,等.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化學固化研究進展[J].環境工程,2014(1):158-161.
[2]劉云國,夏文斌,黃寶榮,等.重金屬污染土壤化學固化技術與萃取修復技術的應用及修復效果(英文)[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2(4):129-135.
[3]景生鵬,黃占斌,景偉東.化學改良劑對礦區重金屬Pb、Cd污染土壤治理的作用[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6(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