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問卷調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心理學至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由于心理學是一門講求實證的學科,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一定的研究則必不可少,這就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數據分析的問題。一個研究的成敗取決于這個研究所收集數據的質量,質量較好的數據,即較少出現遺失、奇異、極端等情況,就能夠反應研究的真實情況從而得到較好的研究結果。心理學是一門對人的行為進行研究的學科,然而對某些行為的研究可能會引起人們的抵觸,這種抵觸心理就會反映在數據的收集上,導致數據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出現數據遺失,而怎樣應對這種問題即是該文關注的焦點。
1 缺失值的概念及產生因素
缺失值指的是某項研究的某個項目或多個項目上的數據出現遺失的情況。在心理學研究中,出現缺失值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有些研究人員并沒有對這個問題予以重視,往往將其忽略并簡單處理了事,然而這個不受重視的問題有時會對研究結果產生致命的影響。在某些心理學研究中,由于研究經費或是社會倫理性等原因,可能研究收集的數據較少,這就導致每個數據對研究人員來說都彌足珍貴,并且由于樣本量較小,一個數據的變化可能就會影響整個研究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了缺失值,不當的處理方式將會帶來嚴重的結果,千里大堤潰于蟻穴。
缺失值對心理學研究可能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危害,那么缺失值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1.1 被試因素
一個心理學的研究,被試自身的態度對研究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在某些心理學研究中由于涉及一些比較敏感的信息,被試在完成這樣的研究時可能基于對自我的保護,并不會認真的完成調查或干脆不予配合,這就導致了缺失值的出現。其次,由于社會贊許等現象的存在,被試也會不按真實的情況如實完成研究,有時在問卷調查中因沒有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而棄選,從而造成缺失值的出現。最后,也有可能是被試在作答時確實是因為對題目的遺漏而導致沒有作答。
1.2 研究本身因素
由于心理學屬于社會學科,在其進行的研究中,并不是每個研究的設計都完美無缺,特別是有些不是很嚴謹的問卷調查研究,問卷本身設計的不恰當,就已經對研究的結果的可信性埋下了隱患。例如:問卷題目設計的不嚴謹,使被試在進行作答時感覺到疑惑,從而沒有作答。其次,問卷內容過多,題目過長,這都會使被試產生疲倦感,促使他們應付了事或者直接跳躍式作答。最后,對于實驗研究來說,實驗儀器的故障也是導致缺失值的因素之一。
1.3 主試因素
在心理學研究中,主試起到的是一個引導的作用,雖然不是被研究者,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屬性,也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一個嚴格的心理學研究必須要包括對主試的培訓過程,即讓主試熟悉研究目的,研究注意事項等等,然而有些研究因為經費、時間等原因并沒有重視這一步驟,從而導致主試缺乏一些基本的問題應對技巧,不能夠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或是在被試出現問題時沒有及時糾正。其次,在數據錄入時,由于主試的粗心,導致在錄入時出現錯錄、漏錄等現象。最后,主試對于數據分析軟件的操作不當也會導致數據的丟失。以上這些因素都可能會產生缺失值從而對研究產生負面影響。
2 常見的缺失值處理方法
倘若在研究中已經無可避免的出現了數據的缺失,則必須采用一些辦法來填補這些缺失值,減小其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常見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2.1 個案剔除法(Listwise Deletion)
該方法是最常見也最簡單的缺失值處理方法,在很多統計軟件(例如:SPSS)中該方法作為默認的處理方法。該方法的處理思路是,如果在研究的某一變量上存在數據缺失,則將該被試的所有數據從統計分析中刪除。當缺失值的數量占數據總數量的比例沒有超過20%時,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數據缺失的問題。然而在某些研究中,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量很小,如果出現缺失值,使用剔除法進行處理,由于該方法的特點,勢必會再次減少樣本的容量,這樣就會嚴重影響數據的客觀性與準確性。同時,當數據是非隨機分布時,使用這種方法會導致數據發生偏離,使最終的數據分析產生錯誤的結論。其次,由于被試某一變量存在缺失值而剔除該被試所有的數據,這會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很可能丟失了隱藏在其中的重要信息。
2.2 均值替換法(Mean Imputation)
與個案剔除法不同的是,均值替換法不需要刪除被試的數據,這樣就保留了與缺失變量無關的其他變量的信息,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在心理學研究中,我們將變量的屬性分為數值型與非數值型,對于不同類型的變量缺失值,使用不同的替換方法。當缺失值為數值型,就根據該變量其他所有對象的取值平均值來填充該缺失值;但缺失值屬于非數值型則根據統計學中的眾數原理,用該變量在其他所有對象的取值次數最多的值來填補這個缺失值。均值替換法雖然簡單,但是使用這種方法可能會產生有偏估計,并且使用該方法的前提假設是缺失值的產生是完全隨機的。
2.3 熱卡填充法(Hotdecking)
對于存在缺失值的變量,熱卡填充法首先在數據中找到一個與它最相似的對象,然后用這個對象的值進行填充。不同的問題選擇的標準也會不同。一般最常用的是相關矩陣,即確定缺失值所在的變量A與變量B最相關,然后將所有個案的B的取值從小到大排序,變量A的值就可以用排在此位置的變量B的值代替。
2.4 回歸替換法(Regression Imputation)
回歸替換法利用回歸方程的特點,所限選擇若干個預測缺失值的自變量,然后建立回歸方程來估計該缺失值,利用缺失數據的條件期望值對缺失值進行替換。這種方法利用了數據庫中盡可能多的信息。這種方法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首先,由于該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回歸方程,那么研究人員在使用該方法前必須要確定缺失值所在的變量與其他變量存在線性關系。其次,基于回歸方程的估計雖然是無偏估計,但卻容易忽略隨機誤差的影響,低估標準差和其他未知性質的測量值,這個問題會隨著缺失值的增多而變得更加嚴重。
2.5 多重替代法(Multiple Imputation)
Rubin等人于1987年建立起該方法,該方法的特點在于不是使用單一的數值來替換缺失值,而是試圖建立一個隨機的樣本來估計缺失值。首先,用一系列可能的值來替換每一個缺失值,以反映被替換的缺失值的不確定性。然后,用標準的統計分析過程對多次替換后產生的若干個數據集進行分析。最后,把來自各個數據集的統計結果進行綜合,得到總體參數的估計值。通過這種方法,研究人員不僅可以對缺失值進行填充,還可以在不刪除任何數據的情況下,對數據的未知性質進行判斷。在缺失較少時(10%~20%),采用多重替代法準確度、精確度高于其他方法,且只需較低的填充次數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填充后的分布接近完整數據集分布,并能很好地反映完整數據集的準確度,其處理結果與“實際情況”較接近。
2.6 期望最大化法(Expectation Maxim ization)
該方法常用于對實驗缺失值的處理。1930年Allan和威沙特Wishart首先提出插補單一不完整數據的觀念,并提出了對單一缺失值的估計方法;Yates于1933年在其基礎上進行改良,利用解聯立方程組的技巧,將之推廣到幾個缺失值的插補; Laird和Rubin(1977)利用極大似然估計發展出“EM”迭代算法計算缺失值的方法。EM迭代法估計缺失值的基本思想是,當數據出現缺失值,首先以其它觀測值計算估計總平均值、處理效應及區組效應,再采用迭代方式,將上述估計的總平均值、處理效應及區組效應代入到原來的缺失值位置,重新計算總平均值、處理效應和區組效應,再將重新計算的這些值代入重新估計,以此類推,直到前后兩次的估計值差異較小時停止。
[關鍵詞]問卷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 補充
問卷調查法是量的研究的體系中一種,而訪談法是質的研究的體系中的一種。雖然上個世紀以來,作為教育科學領域中的兩種范式: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不斷強調范式各自的優勢和科學性,分庭抗禮的斗爭充斥在教育領域里,但是學界都沒有拋棄這兩種方式的任何一種。隨著認識和實踐的深入,學術界漸漸地承認了這兩種范式的存在和價值。到了70年代,西方教育科學界的范式發生轉換:西方由關注普適性的規律轉換到關注情境性的意義,強調關注個人體驗,倡導教育實踐。不可否認的是,質的研究沒有量的研究的優點和量化數據的科學性,同樣量的研究也不具備質的研究的人文性、情境性和靈活性等的優勢。問卷調查法由于問卷調查實施的特點和對問卷回收率的要求及統計數據的量化性,納入量的研究的范疇,定量研究的成份更為明顯。
一、問卷調查法的定義、一般步驟和優缺點
(一)問卷調查法的概念
“問卷調查法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者將所要研究的問題編制成問題表格,以郵寄方式、當面作答或追蹤訪問方式填答,從而了解被試對莫一現象的看法和意見,所以又稱問題表格法。問卷調查區別于調查表法,它調查范圍較窄,偏重于意見、態度或看法,并往往以個人或一群人為對象?!盵1]問卷調查法是以書面問題的表格為形式,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及找到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學領域中,常常被采用。
(二)問卷調查法的一般步驟
1.確定所要調查的課題
開始的第一步,要對調查的主題選定好。
2.選擇好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具有異質性。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調查對象的特點也不同。在調查的過程中,盡量確定好調查對象的屬性,讓調查對象具體化。
3.確定合適的調查方法
調查的進行是緊隨著調查表格的。在確定調查范圍的前提下,派發調查表格,在收集問卷的過程中,調查也就在實施。
4.制定調查計劃
問卷調查內容的編制有講究,可以開放式的問題,也可以是封閉式的問題;問卷題目的編制也是有講究的,題目應具體明確,題目可以是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和表格題,題目不應帶來社會壓力和職業壓力,題目也不應該是敏感性的問題,題目的內容要盡量豐富全面,題目宜小不宜大,題目的問題設定不應是技術性的行話,而應通俗易懂,題目的排列講究邏輯性: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同類的題目類型合并,不同類的題目類型應分開,不能邏輯混淆,題目的數量應該是適度的。
5.實施調查
問題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后,在特定的范圍內,向調查對象派發問卷,收集問卷。
6.分析、整理調查資料,撰寫好調查報告
收集完問卷后,對已有資料進行分析,計算回收率,量化數據,揭示教育規律,再對調查結果以報告的形式總結起來。
(三)問卷調查的特點
1.操作方便,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
如果按要求編制了問卷調查表,派發問卷調查表、收集問卷和分析、整理問卷及撰寫問卷調查表格就是實施問卷調查的完整過程,不需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2.信息真實,避免俗見,減少調查誤差。
問卷調查的對象采用匿名性的要求,消除了回答者的擔憂和顧慮,問卷調查表的編制相對客觀,這使得調查內容相對真實可靠。
3.調查范圍廣,效率高。
問卷調查可以廣范圍地發送問卷調查表,調查對象數量龐大,且簡便易行,程序簡單,效率比較高。
4.問卷編制的要求高
編制問卷,要考慮到調查問題的范圍、內容、數量及排列順序,也要考慮到回答者的年齡和知識水平,更要考慮到回答者的心理因素。
5.回收率難于保證
不是每份問卷發送后都能回收,回收問卷的多少,研究者無法控制。
6.不能深入探尋到調查對象的內心世界
問卷的問題是以事先以表格的形式擬定好的,但調查對象的特點是豐富的、生動的和靈活的,問題也不能窮盡研究對象的所有特征,這使得調查表面化、片面化,不能夠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內心世界。
7.不能控制問卷回答的質量
問卷回答的好與差,在于調查對象的配合程度是怎樣的。如果被研究者態度積極,沒有絲毫顧慮,問卷回答的質量就高,問卷也更客觀、科學和真實;如果被研究者態度消極,憂心忡忡,問卷的回答內容就缺乏客觀性和有效性。
8.無法控制回答者的態度
回答者參與不參與,回答者是否如實地回答問卷里的題目,回答者是否會從眾,回答的情境,研究者不能控制住,這取決于回答者采取怎樣的態度。
(四)訪談法的概念、一般步驟和特點
1.訪談法的定義
訪談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結構式訪談,一種是非結構式訪談?!敖Y構式訪談又稱標準化訪談,它是一種對訪談過程高度控制的訪談。這種訪談的訪談對象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方法選取,一般采用概率抽樣。訪談的過程也是高度標準化的,即對所有被訪者提出的問題,提問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對被訪者回答的記錄方式等是完全統一的。為使這種統一性得到保證,通常采用實現統一設計、有一定結構的問卷進行訪談?!盵2],而“無結構式訪談是一種半控制或無控制的訪談?!盵3]。結構式的訪談事先有問卷、表格和提問標準程序,并由訪談者和被訪談者相互訪談。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為了研究的需要,這里談論的是結構式訪談。
2.訪談法的一般步驟
(1)選擇訪談對象
在正式訪談之前,選擇和誰訪談是進行訪談的第一步。比如,訪談面如果要鋪得比較廣,就得選擇什么樣的訪談群體;倘若是個體訪談,選擇什么樣的訪談個體,影響著訪談的內容和效果。
(2)制定訪談提綱
訪談提綱的內容包括:問卷、表格和提問標準程序。訪談提綱的內容要通俗易懂;訪談問題要有開放性,這些問題便于被訪談者表達思想,流露感情;訪談提綱里的問題要邏輯有序,內容涉及層次不同的各類情況。
(3)實施正式訪談
在訪談前,要搜集有關被試的資料,比如經歷、知識水平、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等,也要善于使用發問的方式,提問的方式、用詞的選擇要遵循被訪談者的習慣和知識水平。在訪談的實施過程中,要遵循事先擬定的一套標準化的程序,不能隨意暢談,不能無邊無際的交談。在正式訪談的實施過程中,訪談者與被訪談者的語言表達和眼神交流要自然流露,過于拘謹和嚴肅的態度會讓被訪談者產生壓力,不如實回答。訪談者的訪談可以從日常的生活入手,將訪談問題具體化。訪談的內容不能嚴格按照預先設定的問題,不能原封不動,根據場景和被訪談者本人的特點靈活進行調整。訪談者也要對被訪談者的回答予以回應,表明這是訪談者對被訪談者的反饋。訪談者對被訪談者的追問也考量著訪談內容能否深入進行,適時而合理的追問有利于訪談者和被訪談者的相互溝通,追問也有利于訪談者對問題和訪談內容深入下去。訪談時,訪談的內容盡量豐富全面,問題通俗易懂,訪談問題不要涉及個人隱私,也不能是帶來職業壓力和敏感性的問題。訪談的過程中,對被訪談者的回答不要輕易打斷,也不要隨意對訪談對象的回答作出評論和斷語,更不能在被訪談者回答后“潑一盆冷水”,而應該對訪談對象的回答作出建設性的回應。在訪談中,研究者要關注被訪談者的心理狀態,關注情境性,對訪談對象的心理反應靈活進行調整和回應,有的時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的時候要共情的體驗,對被訪談者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引起共鳴。訪談者要有心理調控能力,對被訪談者的心理反應隨機應變。不能忽略的是,在訪談的時候,要對訪談的內容記錄下來,通過筆錄、錄音筆、錄像或照相的方式記載已經訪談過的內容。
3.訪談法的特點
(1)能夠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
訪談是面對面的社會交互過程,既可以事先有訪談提綱,也可以事先有粗糙的訪談提綱,無論何種類型的提綱,都講究開放性,注重采用開放的訪談態度,不是機械照搬訪談問題而進行。由于面對面的訪談交流,能夠比較客觀和真實地了解被訪談者的所思所想,深入分析對方的心理世界。
(2)獲得的資料豐富生動,實施靈活。
不論是結構式訪談,還是非結構式訪談,都是面對面的情感交流的過程,能獲得詳實的資料。面對被訪談者的情感體驗世界,訪談是一種人文化的方式,將個人的體驗具體化,豐富而充滿趣味。訪談的實施不需要倚重儀器設備,只需訪談者和被訪談者共同參與,相互溝通,比起實驗研究和測驗法,有更大的靈活度。
(3)操作困難,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如果是群體訪談,面向一個個群體,以群體為訪談對象,訪談的參與度、訪談的內容、訪談目標和追問無法駕馭得當;如果是個體訪談,以一個個的個體為樣本,有時基于倫理原則,可能對莫些特定的訪談對象要告知他有付費義務或需要采取報償的措施,而且訪談一個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一個訪談樣本遠不能說明問題,有時需要訪談好幾個樣本,增強研究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可信度。
(4)不能控制環境。
研究者置身于訪談的環境中,情境在訪談之前的狀態,情境在訪談中的發展趨勢,這些環境因素是客觀存在的,訪談者只能是置身事中的“旁觀者”,不能控制訪談應是什么的環境狀態。
(5)獲得樣本小
無論是群體的訪談,還是個體的訪談,獲得的樣本都是支離破碎的,樣本相對來說比較小。不像問卷調查一樣,可以在大范圍內實施,效率也比較高。
(6)無法控制回答者的態度
被訪談者如何對待雙邊的訪談活動,這與研究者的眼神、言語舉止、表情、提問方式和關注程度有關聯,也同被訪談者愿不愿意參與訪談、是否能如實地傳達真實的想法有關聯。
問卷調查法能夠在很廣的范圍內應用,獲得的效率比較高,這是訪談法不具備的優勢。可是問卷調查法在執行的過程中,往往機械照搬,不如訪談法來得靈活,也往往流于表面,不如訪談法來得深入。問卷調查法的研究樣本比較大,這能彌補訪談法樣本小的缺陷。不可否定的是,問卷調查法的問卷設計程序可以編制開放性的問題,這對訪談法對誰進行訪談、對哪些訪談對象進行追問提供了一塊廣闊的選擇余地,這是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相結合的有效路徑。從上面看來,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兩者沒有好壞優劣之分,雖有各自的優勢和專長,但都是科學的研究方法,兩者也可以結合起來運用,問卷調查法是訪談法的有益補充,而不是兩種研究方法在研究領域的實施中分庭抗禮,缺乏溝通,或割裂開來。在教育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作為學習者,作為研究者,問卷調查法有它自身的優點和短板,訪談法也有它自身的優勢和缺點,兩者都是教育領域的科學方法,只是說問卷調查法是量的研究的范疇,量化程度更為明顯,訪談法則是質的研究的范疇,更加講究人文性和情境性,但兩者不是相互割裂的。如今的教育科學,遠不能以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來定義,而在筆者看來,往往是一塊融合著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研究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反思教育意義的科學。在辯證法的視角中,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辯證思維在教育學的運用中,在如今學科綜合和統整的背景下,把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的各自優勢加以比較,科學研究就更加客觀,更加真實,更加科學,更有人文特性,正如人體的雙手,單獨的一只手是各自獨立的,但如果能把雙手聯合起來使用,力量更大,合力更足,訪談法彌補著問卷調查法的不足,同時問卷調查法可以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補充著訪談法的“軟肋”。
[參考文獻]
[1]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67.
[2]楊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29.
關鍵詞 一般心理安全感 校園心理安全感 家庭心理安全感 社會心理安全感
分類號B849
1 問題提出
心理安全感(sense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是個體的一種基本信念,是個體對環境的危險性以及個體能否應付危險性的主觀評價反應。心理安全感產生于個體的安全需要,安全動機系統(security motivationsystem)是人們處理潛在危險的重要心理機制,它對個體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和個體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研究表明,心理安全感的啟動可以促進個體表現出真誠、誠實、利他等積極心理品質,激發個體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心理安全感低的兒童傾向于有較低的主觀幸福感,不安全感的增加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危害,甚至導致心理障礙的產生。雖然近幾年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制度和文件,強調要給中小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但是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安全感的總體狀況卻是令人擔憂的。
目前我國有關心理安全感的研究存在諸多不足。姚本先、汪海彬和王道陽通過文獻計量學分析后,指出我國目前有關安全感的總體研究質量不高,表現在直接引用外國問卷、心理安全感現狀調查和心理安全感對策研究偏少、適合中國人和特殊群體的安全感問卷缺乏等方面。心理安全感對于個體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對于身心尚未成熟具有較強可塑性的中小學生。我國有關心理安全感的大多數實證研究報告是以大學生和成人為研究對象的,以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報告極少。筆者分析,造成這一研究狀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以我國中小學生為被試而編制的原創性心理安全感測量工具。有關心理安全感測量工具的研制可以追溯到馬斯洛(A.H.Maslow)等人的系統研究,他們從十四個方面詳細描述了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特征,并編制了相應的《安全感一不安全問卷》。我國有關心理安全感的多數調查研究主要是采用該問卷或修訂后的問卷。近幾年我國有關心理安全感的問題也逐漸得到學者的重視,也編制了一些有關心理安全感的問卷,但這些問卷主要是以大學生或神經癥患者為被試編制,只有安莉娟和楊美榮以叢中和安莉娟編制的《安全感問卷》為基礎考察了該問卷在高中生中的適用性??傊?,目前我國嚴重缺乏以中小學生為被試編制的心理安全感問卷和有關中小學生的心理安全感特點的現狀調查。
所以,本研究分為兩部分:一是編制一個以我國中小學生為被試同時能夠測量一般心理安全感和特殊心理安全感的問卷,并檢驗其信度和效度;二是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安全感特點進行初步調查。
2 中小學生心理安全感問卷的編制
2.1 確定問卷結構
從某中學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分別隨機選擇一個班級共105名學生作開放式問卷調查。經剔除不合格問卷后,有效問卷為95份,其中男生33名,女生62名。問卷收回后首先對被試回答每一題的內容進行定量分析歸類,以某一具體內容回答的頻次作為分析單位。
根據開放式問卷調查結果和文獻分析,我們確定了三個層次的問卷結構系統。第一層次系統包含一般心理安全感和特殊心理安全感。中小學生一般心理安全感是抽象程度高的心理安全感,較泛化和概括化,反映個體長期在心理安全感方面的穩定狀況,主要表現在和人格特點(如情緒、焦慮等)相關的自身因素方面;中小學生特殊心理安全感是抽象程度較低的心理安全感,主要體現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這些具體環境中對自身安全狀態的體驗,比較容易受這些環境的改變而發生波動。特殊心理安全感包括校園心理安全感、家庭心理安全感和社會心理安全感三個二級層次系統。校園心理安全感是反映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的心理安全感體驗,主要包含師生關系心理安全感、同學關系心理安全感、學習心理安全感和學校治安心理安全感四個三級指標。家庭心理安全感是反映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的心理安全感體驗,主要包含親子關系心理安全感和家庭氛圍心理安全感二個三級指標。社會心理安全感是反映學生在社會環境中的心理安全感體驗,主要表現在社會治安心理安全感這一指標上。所以,整個問卷包含四個分問卷,分別為一般心理安全感分問卷、校園心理安全感分問卷、家庭心理安全感分問卷和社會心理安全感分問卷。
2.2 編制問卷題項
我們主要根據開放式問卷調查的結果收集表現中小學生心理安全感特點的題項樣例。在收集原始樣例的基礎上,根據心理學測量原則,組織心理學專業人員對這些題項逐一進行了討論和反復推敲,最后確定92個題項作為初測問卷的題目,正向題和反向題各半。為保證題目內容清晰、用詞恰當具體,易于理解,我們在某小學五、六年級中各選擇了一個班級共72名學生進行易懂度、清晰度測試,聽取學生對題目內容、詞語等方面的意見,又逐一進行修改,以便保證問卷題目與學生生活實際和理解水平相適應。整個問卷采用五點計分,從1“完全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進行評定。
2.3 問卷的試測與分析
2.3.1 試測對象
關鍵詞:員工管理 滿意度 主成分分析
醫院作為服務行業,是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颊邔︶t療服務滿意度是評價醫院服務能力和診療水平的標準之一,為改進醫院工作、提升服務能力提供基本依據。本文以對本溪市中醫院的患者調查為基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影響該醫院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員工管理的具體措施,對醫院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診療水平,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問卷設計、數據收集和處理
為保證研究的全面性、客觀性,分別設計了門診患者調查問卷和住院患者調查問卷。
門診患者調查問卷中,涉及到兒童苯丙酮尿毒癥等納入門診并補償范圍:診療過程、門診員工服務態度、等候時間適當、門診服務環境、患者安全方面、對診療的服務過程總體評價、若親友患病時是否會到該院就診8個一級指標35個二級指標。
住院患者調查問卷中,涉及到住院服務的總體評價:醫護人員服務質量的滿意程度、醫護人員溝通解釋的滿意程度、醫護人員技術質量的滿意程度、環境設施的滿意程度、醫院忠誠度和美譽度的評價7個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
在調查過程中,門診患者調查問卷發放并回收300張問卷,住院患者調查問卷發放并回收405張問卷。
對門診病人和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采用李克特量表,運用態度量化方法,即分別對五級態度“很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和“很不滿意”賦予“5、4、3、2、1”的值,讓被訪者打分,以作為李克特量表所要求的測評指標。并將指標的量值劃分為五個區間,每個區間對應李克特量表的五個賦值,最終實現指標轉化。
2.本溪市中醫院滿意度調查研究
2.1本溪市中醫院滿意度問卷調查信度分析
為保證問卷調查結果真實有效,對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問卷調查結果分別采用采用Cronbach α系數和個別項目分辨力測算進行信度檢驗。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問卷調查的Cronbach α系數分別為0.955和0.949,每個問卷項目的分辨力系數絕大多數在0.8以上,這說明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問卷調查結果可以反映出被調查對象的真實意愿,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
2.2門診患者問卷調查分析
在進行分析前,需要對調查表進行KMOand Bartlett's檢驗,一般來說,KMOand Bartlett's檢驗的顯著性要大于95%,才可以進行主成分分析。門診患者滿意度調查數據的KMO and Bartlett's 檢驗的顯著性為100%,可以對其進行主成分分析。
對門診病人問卷調查結果,采用方差最大法直交轉軸,在沒有限定因素個數的情況下,取特征值大于1時,提取公因子,得到如下結果:
根據表1可以看出:門診病人問卷調查所涉及到的36個具體項目,歸納為五個公因子,聯合解釋本溪市中醫院患者滿意度在57.801%以上,也就是說,提取的五個公因子,能夠反映出本溪市中醫院滿意度近60%以上的情況。根據轉軸后成分矩陣情況,對提取的五個公因子進行歸納,分別為: 患者看病時間、醫療技術、醫生態度、醫院環境、醫護人員醫德修養。
2.3住院患者問卷調查分析
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數據的KMO and Bartlett's檢驗的顯著性為100%,可以對其進行主成分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法直交轉軸,在沒有限定因素個數的情況下,取特征值大于1時,提取公因子,得到如下結果:
根據表2可以看出: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所涉及到的30個具體項目,歸納為六個公因子,聯合解釋本溪市中醫院滿意度的 71.424%以上,也就是說,提取的六個公因子能夠反映出本溪市中醫院滿意度過70%以上的情況。根據轉軸后因子矩陣情況,對提取的六個公因子進行歸納,分別為:關愛患者、住院環境、治療效果、按照制度規范流程要求、醫療技術、社會信譽。
2.4本溪市中醫院問卷調查研究結果
通過對影響本溪市中醫院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滿意度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醫德修養、醫患關系、醫療技術、醫院環境等對醫療機構的滿意度有重要影響,同時受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治療心理預期不同的影響,門診患者更注重診療時間、住院患者更注重治療效果對滿意度的影響。
3.建議
為了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醫院應加強員工管理,具體來說,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加強醫護人員的醫德修養,提高服務意識
作為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行業,職業道德修養是提高滿意度的重要基礎。一所具有較高服務水平的醫院,必然具有一支良好職業素質的員工隊伍。醫院員工只有具備了崇高的職業精神,才會在醫院服務中時時表現出一種“發自內心的主動”。醫院加強醫護人員的醫德修養必須要有正確的醫德導向。醫德導向要突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這個核心。醫院要堅持不懈地開展職業道德建設,運用教育、行政、輿論等手段,讓為患者服務、救死扶傷的道德情操深入人心,落于行動,做到:對病人負責,把病人的健康放在首位;真誠關愛病人;一絲不茍,忠實于病人的健康利益,以醫療安全為核心,優質服務為軸心,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健康衛士”形象。
3.2注重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通過溝通并在治療的實施中逐步形成的,所以醫院要教育醫護人員理解和尊重患者,鼓勵大家進行換位思考,體會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巨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在接診患者時,醫生應態度誠懇,平易近人,認真地傾聽他們對疾病的描述,并針對性地提問,耐心地解答;對于住院的患者,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及時、客觀、平等地與住院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病情及治療情況,特別是要及時、客觀的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期待。良好的醫患關系是解決醫患糾紛的前提,是防止產生“醫鬧”的重要條件,對提升醫療機構品牌、維護醫療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3.3不斷提高醫療技術,保證治療效果
醫療技術是提升醫院患者滿意度的關鍵,病人去醫院就診,其根本目的就是診斷疾病,解除自己的病痛,所以醫院必須大力培養醫療技術人才。首先,要重視提拔有能力、懂技術的拔尖人才,營造出重技術、講學習的氛圍。其次,通過在職學習、進修培訓等方式,提高醫生診療水平。最后,加大內部競爭力度,通過讓“病人選醫生”、“病人選護士”等競爭機制提升醫院員工的整體素質。
3.4調動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縮短候診時間
目前,一些醫院的門診候診時間過長,特別是專家門診更是如此,這會加劇患者的焦慮心理,降低滿意度評價。因此,醫院必須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堅持經濟物質激勵與職業精神激勵雙管齊下。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將醫務人員的工資與醫療服務數量、質量、技術難度、成本控制、群眾滿意度掛鉤,多勞多得、績優績酬,切實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患者的候診時間,提高對醫院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曾建軍,楊靈軍.論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J].中外健康文摘,2012 (43).
【關鍵詞】受處分 大學生 心理輔導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受處分情況呈上升趨勢,學者開始關注違紀、受處分大學生,但學者多從思政教育的角度研究了受處分大學生違紀的原因、受處分大學生的教育對策。我們認為受處分大學生人格、價值觀、社會適應展、身心發展平衡性是引發大學生違紀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很少從違紀學生的身心發展角度考慮受處分大學生違紀的原因。希望通過本次研究,能夠更好地了解受處分大學生的心理,為學院提供受處分大學生心理輔導的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SCL-90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編的《受處分大學生心理輔導問卷調查》對本院10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預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4份(受處分46份,非受處分48份),并且對自編問卷《受處分大學生心理輔導問卷調查》進行了信度分析。該問卷信度α信度0.80。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問卷進行了進一步修改,提高了問卷信度。正式調查中,我們對100名受處分大學生進行了《受處分大學生心理輔導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0份,有效問卷率90%。90名樣本受處分大學生情況如下:性別(男79人,女11人)、年級(大二3人,大三43人,大四44人)、專業(文科22人,理科24人,工科44人)、家庭背景(農村42人,城市48人)、處分類型(通報批評66、警告5、嚴重警告3、記過3、留校察看10)和原因(曠課42人、考試作弊26人、打架斗毆13人、夜不歸宿2人、其他7人)。
三、調查結果
1.南徐學院受處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我們采用SCL-90心理健康問卷對本學院94名大學生(受處分46名,非受處分48名)進行了問卷調查,采用SPSS進行了數據統計,結果發現,受處分只在敵對一個因子上與非受處分大學生存在顯著差異,且非受處分大學生敵對分數高于受處分大學生。如這可能與我們抽取的樣本有關,受處分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抑郁因子上分數高于非受處分大學生。這與學者鐘慶文、史小力在《高校受處分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研究》中的研究結果一致。
2.受處分大學生需要的心理輔導
我們對學院90名受處分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且采用SPSS進行了數據統計。問卷采用0-3(分數越高問題越嚴重),四級記分調查了受處分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困擾和心理輔導需要。結果發現受處分大學生的心理輔導需要均值為1.41,這表明受處分大學生的心理輔導需要在有時候需要-經常需要之間。單項問題得分中,得分前五位的是父母的期望、處分對人際關系的影響、父母的壓力、處分對就業心理的影響、處分帶來的自責。
3.不同類型受處分大學生需要的心理輔導
對男女受處分大學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現,男女大學生在心理輔導需要上存在顯著差異,男生輔導需要顯著高于女生。男大學生在學習、考試、人際方面的壓力大于女生。不同年級、專業的受處分學生在處分對就業的心理影響上存在顯著差異。大二的學生基本沒有感受到處分對就業的影響,大三、大四的學生認為他們有時候或者經常會因為受處分而心煩。理科、工科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比文科學生要大。
不同處分類型和原因,引起的受處分大學生的困擾和需要的心理輔導沒有顯著差異。
四、討論
1.受處分大學生健康狀況
對受處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發現,受處分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抑郁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受處分大學生。鐘慶文、彭陽等學者的研究中也發現,大學生受處分后往往出現焦慮、抑郁、自卑、沮喪等不良情緒。本研究在對受處分大學生心理輔導進行調查時發現,大學生受處分后,父母的期望、同學老師的不理解都給他們造成一些心理的困擾。
2.受處分大學生心理特點
在人格特點方面,受處分大學生情緒通常易激動興奮、行為易沖動,好幻想而易脫離實際,偏執、缺乏耐心、不能控制自己。受處分大學生獨立性較差,易受暗示,缺乏主見,極易受人挑唆或受環境的影響。自制力和意志力薄弱也是許多受處分大學生的共同心理特征。這部分大學生學習不努力,考試作弊或考試失敗后產生自卑心理,對學習失去信心。不少違紀大學生存在社會適應性不良的問題,存在懷疑、妒嫉、偏執、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心理,不懂得人際交往的藝術,出現摩擦后情緒沖動,引發違紀。
五、對策
1.學校要關注受處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學校教育管理者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學生的違紀事件,不要輕易的對學生進行處分。對受到處分的大學生,學校要開展后期的心理健康跟蹤調查。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針對受處分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心理輔導
高年級受處分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大,存在就業自卑等不良心理,輔導員老師或心理輔導老師可以對這些受處分學生進行個別談話,幫其找到身上的優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對于理工科受處分大學生,老師要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從低年級就引導他們形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老師要以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
根據受處分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注意與存在自卑心理的受處分大學生進行溝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讓學生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通過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幫助他們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4.發揮班委及心理委員的的作用
大學生受到處分后,人際交往時往往會存在自卑心理。良好的集體環境利于融洽同學們的關系,同學們的理解和幫助,有助于受處分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班委或者心理委員可以通過朋輩交流,幫助、鼓勵他們,從而了解到受處分大學生的狀況。如果有特殊情況,心理委員可以將情況反饋到輔導員或心理老師處,及時幫助受處分大學生解決心理困擾。
參考文獻:
[1]彭陽,林靜,胡敏輝.違紀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特征研究.中國校醫,2008,(8):434-435.
[2]鐘慶文,史小力.高校受處分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研究.萍鄉高等??茖W校學報,2006,(5):74-76.
關鍵詞:高職學生;學業倦?。怀梢蚍治?/p>
“倦怠”一詞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家Freuden Berger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并將它用在心理健康領域,主要指個體由于長期的工作壓力得不到緩解而產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憊,工作效率的下降,以及對工作和他人逐漸冷漠、無成就感等一系列的負面癥狀。關于學業倦怠,臺灣學者作了如下定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課業壓力、課業負荷或其他個人心理層次上的因素,而導致情緒耗竭、缺乏人性化及個人成就感低落的現象。分析原因是制訂有效干預措施的基礎。因此,本研究編制了適合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業倦怠的成因問卷。在研究過程上,本研究先通過開放式問卷確定影響學生學業倦怠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團體焦點訪談技術對開放式問卷結果進行驗證。最后據此編制問卷進行測試、修訂,并最終形成完善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學業倦怠成因量表》。
一、開放式問卷
本研究運用開放式問卷,共回收問卷150份,匯總和歸類。共抽取五個成因: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專業課程因素、人際因素、外部因素。
二、團體焦點訪談
團體焦點訪談法是一種利用團體的互動形式來獲取受訪者的經驗和信念的資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進行了三次團體焦點訪談,共訪談8位五年制高職學生和4位教師,進一步驗證選取的影響因素。接下來根據焦點訪談結果總結這五項成因在五年制高職學生生活中的行為體現,形成了《五年制高職學生學業倦怠成因量表》初測問卷的項目。共計33題,分別針對開放式問卷所得出的5項成因。
三、問卷調查
本研究還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一系列數據統計分析,修訂問卷,完善五年制高職學生學業倦怠成因模型,形成正式問卷。
本研究問卷調查的樣本取自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共發出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32份,回收率95%。其中,護理專業211份,醫藥管理專業121份。一年級學生133份,二年級學生111份。三年級學生52份,四年級以上學生36份。家庭來自農村的203份,來自城鎮的220份。樣本分布范圍較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樣本的代表性。
隨后使用視窗版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為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檢驗。
1.項目分析
項目分析就是對量表所獲得的試測數據各個項目的區分度進行分析。結果各項目區分度均達到顯著。
2.探索性因素分析
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這表明母群體的相關矩陣有共同因素存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轉軸法中的最大變異法(Varimax),一共刪除14個題目,兩個因素。最終確定問卷由19個項目組成。抽取特征根值在1以上的因素,共五項。解釋總變異的58.145%。
這五個因子包括:
因子Ⅰ――“自我效能感”,包括4個題目。
因子Ⅱ――“學習條件”,包括4個題目。
因子Ⅲ――“專業價值感”,包括4個題目。
因子Ⅳ――“同學關系”,包括4個題目。
因子Ⅴ――“就業壓力”,包括3個題目。
3.信效度檢驗
總量表的Cronbach а系數和分半信度分別為0.862和0.855,均大于0.85,各分量表的Cronbach а系數均大于0.65。表明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程度良好,具有可接受的信度。計算問卷各因子之間及各因子與總問卷之間的相關系數,結果各因子與總量表的相關在0.3~0.8之間,各因子之間的相關在0.1~0.6之間,表明該問卷結構效度良好。
四、結論與應用
本文通過嚴密系統的研究,綜合定性和定量的多種研究方法,最終獲得了較為完善可靠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學業倦怠成因量表》。這項研究成果在五年制高職教學及學生發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本研究中不難看出:一方面,高職學生學業倦怠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既有個人因素,也有學校因素,還包括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學業倦怠心理導致高職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精力耗竭,逐漸降低對學業的熱忱,同時表現出對周圍人的冷漠敵視以及對學業持負面態度。由此可見,倦怠心理導致了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最終影響學生心理健康、人際關系等并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管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運用本研究的成果開發出站在教育者、家長以及社會的立場和角度對高職學生學業倦怠進行調適疏解的干預措施,從而真正改善和提高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連榕.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37(5).
[2]孫愛玲.大學生學習倦怠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研究設計
1研究程序
1)開放式問卷調查和訪談
開放式問卷對天津大學仁愛學院74名學生(大一23人,大二21人,大三19人,大四11人)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題目為:“你認為在擇偶時應考慮對方的哪些因素?”結合問卷調查的結果,參閱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女性擇偶的條件初步確定為生理因素、個性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和經濟因素四個方面。
2)項目收集
原始題目確定依據:一是在上述74名大學生中通過開放式問卷收集題目,開放式問題為:“這些因素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承接上文“你認為在擇偶時應考慮對方的哪些因素”),除去理解錯誤的項目、刪除重復項目后,共得到有效反應65條。二是參考相關研究領域專家的意見,對意義明顯有重疊的項目予以刪除或修正,對開放式問卷未搜集到但已證明有效的考察項目予以補充,進一步整理項目,最終得到58個題項。這些題項可以歸納為:家庭因素、身體因素、個性特征因素和經濟因素。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假設,具體結論還需進一步實證研究的驗證。
2問卷的測試及修正
1)被試
隨機選取天津大學仁愛學院社會科學與外語系、建工系、化工系和管理系女大學生共320名,發放問卷320份,采取各系統一施測的方法,回收問卷313份,刪除無效問卷13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300份,被試在專業(文科vs理科)和生源地(城市vs農村)上差異均不顯著。
2)測試工具
自編《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包括4個因子,共58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5級計分,分別用“1—5”來表示“完全不在意———非常在意”,項目得分越高,表明女性在擇偶時越看重這一方面的因素。
3)統計方法
用SPSS13.0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4)測試結果
(1)項目分析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相關法對項目進行區分度分析,分析結果如表1。統計結果表明,盡管除項目1之外的其他所有項目在獨立樣本T檢驗中均差異顯著(Sig<.05),但項目1、15、46、50和51這5個題項因項目分數與問卷總分的相關系數小于.4而缺乏項目鑒別力,因此刪除這5個題項。
(2)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Bartlett球形度檢驗和KOM的方法,對項目分析后剩余的53個項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表明,KOM=.824,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Sig=.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5,因此,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數據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方差極大法轉軸的方法,通過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終得到6個因子共53個題項。這些題項的負荷值均大于0.4。從初步因素分析的結果來看,這6個因子的結構比較清晰,即家庭環境因素(F1)包括題項3、8、5、10、17和19,身體外貌因素(F2)包括題項2、4、6、7、9、18、23和24,行為方式因素(F3)包括題項11、12、16、26和27,個性心理特征因素(F4)包括題項30、28、20、29、47、21、35、36、37、34、38、48、39、40、41、42、43、44和45,情感因素(F5)包括題項31、32、33、49、52、54、55和53,經濟條件因素(F6)包括題項56、13、14、25、57、58和22。因素分析的結果與問卷設計的結構假設基本一致,且所有因子解釋的變異量達到了71.436%,實驗結果比較理想。
(3)項目表達的語義分析結果及問卷修改
在第一次問卷調查中,指導語中既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項目進行反應,同時又要求被試把表述不清楚或理解上有歧義的項目標記出來,并可直接就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根據收集到的對項目的建議及因素分析的結果,對問卷中保留下來的項目進行了如下修改:題項14、25和57都可以歸為經濟方面的因素,同時也都表達了對學歷上的要求。因此,根據相關建議,將上述3個題項合并為一個題項,記為題項57,即對方要達到一定的學歷水平;此外,41%的被試認為題項40和41之間具有包含的關系并建議合并,38%的被試認為題項42和43之間也存在包含的關系并建議合并。鑒于此,題項40和41合并為“對方有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記為題項41,而題項42和43合并為“對方有人際交往的能力”,記為題項42;還有,27%的被試認為題項22在表述上可能并沒有表達出題項背后真實的意思,他們認為對方父母有正當的職業更可能是對方家庭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因此題項22修改為“對方的家庭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3問卷的第二次修訂
1)修訂目的
通過對第一次的數據進行分析,運用修訂后的問卷進行大量調查,通過因素分析,以進一步確定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的項目效果。
2)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天津大學和天津大學仁愛學院社外系、建工系、化工系和管理系學生共530名,向被試發放修訂后的問卷530份,回收518份,刪除無效問卷17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501份,被試在專業(文科vs理科)和生源地(城市vs農村)上差異均不顯著。
3)測量工具
采用第一次預測修訂后的《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包括6個因子:家庭環境因素、身體外貌因素、行為方式因素、個性心理特征因素、情感因素和經濟條件因素,其中題項14、25和57合并為一個項目,記為題項57,題項40和41合并為一個項目,記為題項41,題項42和43合并為一個項目,記為題項42,另將題項22的表述方式修改后,得到一個最終由49個題項構成的新的《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
4)統計方法
用SPSS13.0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5)測試結果
對第二次測試收集到的501份有效問卷中的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OM=.836,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Sig=.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5。因此,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數據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方差極大法轉軸的方法。
6)對問卷的進一步修訂
根據對第二次施測的501份問卷的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形成了《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的正式量表,每個題項的負荷值均大于0.4,整個量表包括6個因子,即家庭環境因素(包括題項3、8、5、10、17和19)、身體外貌因素(包括題項2、4、6、7、9、18、23和24)、行為方式因素(包括題項11、12、16、26和27)、個性心理特征因素(包括題項30、28、20、29、47、21、35、36、37、34、38、48、39、41、42、44和45)、情感因素(包括題項31、32、33、49、52、54、55和53)和經濟條件因素(包括題項56、13、57、58和22)共49個題項,這6個因子共解釋了73.201%的變異量。對上述6種因子的解釋如下:家庭環境因素,即與對方生活的家庭環境相關的因素;身體外貌因素,即與對方的身體外形特征相關的因素;行為方式因素,指對方在長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如愛好體育運動、為人處事正直等;個性心理特征因素,即構成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也可以稱之為人格;情感因素,即與婚姻質量和情感可持續性發展密切相關的因素,尤其體現在擇偶雙方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經濟條件因素,即與物質生活密切相關的條件。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1被試
隨機選取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外語學院和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四所高校學生620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放620份,回收591份,刪除無效問卷21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570份,被試在專業(文科vs理科)和生源地(城市vs農村)上差異均不顯著。
2測量工具
第二次修訂后的《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包括6個因子,共49個題項。
3信度檢驗
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檢驗的方法,利用第三次施測獲得的570份有效問卷的數據來考察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從研究的結果來看,Cronbach’salpha系數均大于0.8,表明問卷的信度較高,修訂后的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如表2。
4效度檢驗
《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的效度分析主要采用內容效度分析和結構效度分析的方法。首先,從問卷的內容效度上來講,問卷題項選擇的本身就基本上保證了它的內容效度。問卷題項主要通過以下途徑獲得:一是對具有心理學專業知識背景的研究生和普通大學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二是綜合國內外有關擇偶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同時也征詢了相關研究領域專家的意見后對問卷題項做出了修正;此外,經過修訂后的問卷中各題項與問卷總分的相關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Sig<.05),這些都表明該問卷的內容效度較高。其次,從問卷的結構效度上來講,問卷共提取出6個因子,且問卷各題項因子的負荷值均在0.4以上,因子的解釋率為73.201%,各因子所含題項與第一次預測中因素分析的項目基本一致,只是因子解釋率的大小略有不同。因此,無論是從問卷題項的選擇,還是對問卷數據的分析,都能保證問卷的效度。
討論
1現代女性擇偶條件問卷結構的確定和問卷的編制
正如文章開始所說,一方面,國內外有關女性擇偶條件理論的研究很少;另一方面,國內有關女性擇偶條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女性擇偶條件的歷史變遷,二是針對某一歷史時期女性擇偶標準的調查研究,而對女性在擇偶時參考條件的研究很少。因此,文章綜合國內外女性擇偶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假設現代女性擇偶條件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身體因素、人格特征因素和經濟因素。帶著初步的理論假設和疑問,隨后又進行了開放式問卷調查和訪談。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同時征詢相關研究領域專家的建議,對各因子的名稱進一步修正,結果發現,雖然被試的表述不一,但擇偶條件基本上可以修訂為以下四個方面:家庭因素、身體因素、個性特征因素和經濟因素。接著,經過對問卷的第一次預測和修訂后的第二次施測,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問卷的結構進一步修訂為:家庭環境因素、身體外貌因素、行為方式因素、個性心理特征因素、情感因素和經濟條件因素。從對問卷結構的修訂中我們可以發現,最初理論假設中的身體因素、人格特征因素和經濟因素分別與最終的身體外貌因素、個性心理特征因素和經濟條件因素相對應,只是經過修訂后的身體外貌因素和個性心理特征因素較最初的身體因素和人格特征因素更具體、更精確,同時也更具操作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后來修訂的因子中多出了家庭環境因素、行為方式因素和情感因素,這表明在擇偶中,被試對方生活的家庭環境、對方在長期生活中養成的行為習慣和模式,以及對方在情感可持續性發展中投入的精力越來越受到現代女性的關注。
2關于信度
從表2的結果來看,問卷中各因子的Cron-bach’salpha系數均大于0.8,總問卷的Cron-bach’salpha系數為0.9130,表明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比較理想。
3關于效度
考察問卷的效度,必須要從該問卷所要測量的目的和功能出發,即問卷測量的結果必須符合測驗的目的,才能成為真正而有效的工具。研究的一個目的是要明確現代女性的擇偶條件。因此,文章考察了問卷的結構效度,通過對修訂后的問卷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問卷的結構效度比較理想。研究的另一個目的是要確定問卷中的題項是否能夠代表現代女性擇偶時的參考條件。因此,文章考察了問卷的內容效度,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同時聽取相關領域專家的建議后發現,問卷中的題項能夠反映出現代女性的擇偶條件。然而,由于缺乏相關理論的研究,在調查問卷的效度分析中很難選擇一種指標或測量工具作為效標,因此,問卷的效標效度還不確定[9],將來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搜集其他方面的效度資料,進一步完善實證研究。
結論
1現代女性的擇偶條件主要由家庭環境、身體外貌、行為方式、個性心理特征、情感和經濟條件這6個因素構成。
2對方的家庭環境、行為方式和情感因素在擇偶時越來越受到現代女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