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交媒體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現代社交媒體對大學生創業的推動作用
1.1 拓展人脈
在創業過程中,人脈的拓展尤為重要,它會對創業成功率產生直接的影響,而對于人脈拓展而言,社交媒體的合理使用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又極為明顯。在創業者看來,要想獲得人脈與關注,無論是使用微信還是微博,都是既困難又簡單的。說其困難,原因在于微信與微博等現代社交媒體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們所面向的對象有所不同,因而在獲取人脈之時亦面臨相應的局限;說其簡單,原因又在于微博能夠采用制造熱點話題、使用微博推廣等方式加強宣傳,以此獲取更為廣泛的關注,而對于微信而言,同樣能夠借助公眾號等手段提升關注度。大學生在創業之時,可以對微博、微信等現代化的社交媒體進行巧妙地利用,以此積累人脈,這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保證其創業活動的成功。
1.2 提供平臺
大學生創業需要有平臺作支撐,在當前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且廣泛普及的背景之下,如果一味地以傳統創業思路為指導,必然是不可取的。現代社交媒體能夠提供一個選擇平臺的機會于大學生創業者,對于大學生而言,不管是在哪一個領域開展創業活動,都是可以以社交媒體為支撐來進行的。舉例來說,如果大學生選擇在美食餐飲領域進行創業,便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制造熱點話題,以此引起廣泛的討論與關注,讓消費者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之上,可通過拉手、糯米等餐飲平臺加強推廣語宣傳,此外,還可與金融平臺建立合作關系,開展一些折扣減免活動,例如,使用微信支付特享周五半價優惠等。由此可知,社交媒體能夠提供可選擇的平臺于創業大學生,有利于其創業道路的鋪筑。
1.3 集成化創業
除了在人脈與平臺兩個方面向大學生提供一定的支持,推動創業活動的開展以外,現代化的社交媒體還有利于實現創業的集成化,對某一單一環節創業尷尬現象的發生予以避免。現代社會正朝著集成化與統一化的方向發展,傳統形勢下的只強調生產鏈中某一環節的創業模式已失去先進性,逐漸被新時代社會與市場的發展所淘汰。此外,以消費者為視角來分析,一條龍的服務需求越來越明顯,這同樣要求大學生開展集成化的創業活動。利用現代社交媒體,大學生在創業之時能夠更好地將不同環節集合起來,提供能夠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的優質服務。
2 大學生利用現代社交媒體開展創業活動的制約因素
2.1 雖了解社交媒體但欠缺創業意識與實踐經驗
目前,很多大學生對現代社交媒體的使用頻率均很高,但是,他們利用社交媒體開展創業活動的意識卻相對欠缺。大部分大學生在使用社交媒體之時,僅將其視作一種娛樂與休閑的工具,很難充分把握其營銷價值。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普遍不會以社交媒體為依托進行市場的拓展。雖然現階段已有部分大學生具有了利用現代化的社交媒體開展創業活動的意向,但其必要的工作經驗較為欠缺,在大學生尋找到正確且合適的創業途徑之前,依靠現代社交媒體進行創業這一先進思想只能停留于起始的計劃階段。
2.2 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創業的特征并不突出
目前,諸多現代社交媒體均以促進人際交流、拓展人脈關系為其主要功能,大學生在借助社交媒體開展創業活動之時,只能依靠自身的技術力量優化各個媒體的效果。然而,就現有的實際運行結果分析可知,基于精力、能力以及實力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大學生不具備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利用并駕馭全部的社交媒體。若委托專業公司對社交媒體進行運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使用效果,但是這又需要支出大量的資金,加之國家政策等因素的限制,現階段大學生還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現代社交媒體的營銷外包或托管,因而又成為對創業活動產生制約的一項重要因素。
2.3 社交媒體網絡信息對大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很多新聞媒體曾報道過互聯網信息對青少年影響的事例,大學生處于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接觸的信息亦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現代社交媒體功能亦愈發高端。作為走在潮流前端的人群,大學生對于很多新生事物都有著廣泛的興趣與積極的探索欲望,社交媒體中有很多不利于他們成長的信息,在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創業的過程中,如若不能對微信、微博等媒體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分辨,便會很容易誤入歧途。
3 高效發揮現代社交媒體作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
客觀分析,正確使用現代社交媒體向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需要由學校、家庭、社會以及政府等多方面進行引導與監管。
3.1 學校方面
要通過舉行網絡論壇、開展與專業相結合或者提高專業技能的教育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對創業知識以及利用現代社交媒體進行創業的概念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增強其創業自覺性,培養務實心態,對其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進行不斷的鍛煉與提升,向大學生創業提供優質的服務,此外,還要進行網上就業指導教育以及網上職業咨詢輔導等活動的積極開展,將社會實踐同學生專業實踐以及就業創業密切地結合起來,使大學生隨時隨地地利用現代社交媒體接受教育,增長知識,對其正確創業意識的樹立進行積極且合理的引導。
此外,學校還要對現代社交媒體進行充分的利用,積極宣傳優秀創業典型,以榜樣的實際經歷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創業隊伍中去,營造并優化創業氛圍,對創業工作予以不斷的推M。利用公眾號、微博發文或者講座等形式向學生傳授現代社交媒體的正確使用方法,對社交媒體的不良危害予以強調,以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進而使其養成良好的社交媒體使用習慣。在課堂上,教師要多注意提醒學生專心聽講,減少學生課上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預防大學課堂出現現代社交媒體污染,影響正常上課與人才培養質量等不良現象的出現。更為重要的,思想修養培養必不可少,教師要時刻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引導學生健康向上發展,助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鑒別有害信息的能力,構筑思想堡壘。此外,學校還可利用網絡進行大學生創業指導課程或講座的開設,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為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避免出現由社交媒體中黃賭毒等有害信息侵害而自甘墮落的現象。
3.2 家庭方面
家長要尋找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能過分地溺愛子女,積極督促他們奮發向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尤其是在子女上了大學以后,家長要對其用于社交媒體之上的開銷進行合理的控制,通過交流了解子女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狀況,對其受不良信息影響的情況進行監控,以防子女過于依賴現代社交媒體現象的發生,使子女能夠在學校正確地使用社交媒體,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對創業能力以及競爭力予以提高。
3.3 社會方面
首先,要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鼓勵大學生利用現代社會媒體開展自主創業活動,并在鼓勵成功的同時寬容失敗,通過自主創業宣傳教育的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持以積極的鼓勵態度。其次,要對現代社交媒體進行嚴格的規范,現代化的社交媒體橫跨各行各業,它不僅關系到技術培育問題,還與市場規范息息相關,社交媒體的運營必須以業務管理平臺的建立為前提,對媒體信息進行嚴格管理,有效控制負面信息的傳播,以此為前提向大學生創業提供優質服務,對政府壓力予以緩解。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進行創業信息的免費,開辟創業新渠道等。而怎樣控制、怎樣征詢、怎樣選擇是需要各方面密切合作的一件事,管理部門需要進行公共信息現代社交媒體發展機制的制定,在推動社交媒體發展的同時強化信息管理,尤其是加強對媒體內容的管理,真正實現社交媒體的更安全、更綠色且更創新。
3.4 政府層面
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政府發揮著引導性的作用。首先,政府應在大學生利用現代社交媒體進行創業之時制定多種優惠政策,給予其特殊的稅收優惠,向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信貸以及市場政策等的支持。其次,適當優化大學生創業的風險投資,允許其在繳納所得稅之前進行相應風險準備金的計提,以此對投資運營風險予以降低,增加大學生風投類創業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如果風險投資最終走向失敗,政府與相關部門可以開展評測工作,給予一定的稅賦抵減。最后,政府還要將大學生利用現代社交媒體創業作一項公共服務常規工作來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定的“事后擔?!狈铡?/p>
先說第一個:認為社交媒體營銷沒作用的大部分是認為ROI太低,據擼主觀察這種情況具體分三類:1.銷量/使用量沒提升;2.曝光度/訪問量沒提升;3.互動量/品牌提及量沒提升。(可能還有其它)
先暫且不論這種ROI設置是否合理,要想使這3類情況都有所提升,請思考是否做到以下3點:1.產品/服務質量好嗎?2.投資力度大嗎?3.投資方向正確嗎?擼主分別簡要概括為:品質、資源、觀念。下面細扯:
產品/服務的品質都不過硬還舔著臉說社交媒體營銷沒用的先死一邊去;認為社交媒體營銷是免費或者只需極其低廉的推廣成本的,我拒絕和這種雷人說話(我boss除外()),目前做的好的如說爛了的某套、某飲料、某手機哪個沒少投錢投人?而且這些品牌本身已經有了一些知名度和品牌力的積累,在社交網絡上“火”有些先天因素,但非主要。前期沒有知名度的品牌如花店、牛腩等,人家有人脈還肯砸錢啊,即便是傳聞中的農產品、煎餅攤,人家也是有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作保障啊,而且你要衡量社交媒體營銷的ROI,請問你是單純把資源投在社交媒體上做營銷推廣嗎?如果不是,你怎么能確定它高還是低?
再說投資方向,如果品牌一開始介入社交媒體營銷推廣便以增加曝光度為主,可以得很,以前怎么投戶外、紙媒、電視的,在社交媒體上也一樣投硬廣就是,BAT看見最嗨森了,這種ROI高不高這些平臺商自會給你一個“說法”,銷量上不上的去那還真心不能把責任全推給平臺和運營,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又不是你能控制的,至于互動,呵呵,硬廣怎么互動?對著屏幕說:“哇塞,給你點贊!”嗎?至于老生常談的粉絲數、轉發量、有獎活動,擼主在下一個自然段圍繞“觀念”來扯。
“內容為王”“品牌擬人化”“勤于互動”“借勢熱門”“別看重粉絲數、轉發量”等等一些被看做是基本的社交媒體營銷規則或者說理念,對不對?擼主認為也對也不對,不同的品牌、行業、產品/服務你能一竿子概括了嗎?就拿“社交媒體文案語調應該接地氣”來說,請問奢侈品牌這么做合適嗎?絕對自損品牌!“借勢熱門”是不是逢熱必借?生拉硬扯只會討人厭惡!“粉絲數”應不應該看重?應該,畢竟沒人哪來的互動?但粉絲數應該關心而不應該成為重心。今年10萬明年20萬的KPI計劃,我只想問“你的產品是人民幣、美刀嗎?”即便是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吧?!稗D發量”高就是能給品牌信息帶來傳播,這取決于內容質量,但問題又來了,“好的內容天天有?”“有好的內容,如果你的賬號沒什么活躍粉絲不找KOL傳得遠傳得廣?”。做“有獎活動”是為了圈粉,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推廣手段可以,作為活躍粉絲的動作可以,別把它當成主要推廣手段,那樣會讓你的品牌價值變得很廉價,也得不到太多潛在消費者。
擼主認為:社交媒體營銷推廣應該先社交后營銷,這是一個普通群體占話語主導權的平臺,上來的時候請先想清楚你能為這些人帶來什么利益?你了解他們在這個平臺上面的喜好特點嗎?你跟他們的這些喜好特點的關系在哪?找到了就去創造話題吸引他們來討論,別老想著讓人家給你做宣傳買你東西,換位思考就明白的道理,還要怎么說了?。??
綜上所述,社交媒體營銷推廣有米有效果取決于:品質(產品/服務)、資源(資金、人脈、品牌力)、觀念(運營維護)。
接著扯淡第二個問題:“社交媒體營銷推廣有什么作用?”我只說社交媒體的獨特優勢作用!
這是一個神奇的平臺!滿足了普通人群內心的自我表現欲、信息獲知欲、交流勾搭欲等主要欲望,那么品牌可以從中得到什么?
1、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建議。愛秀、愛八卦、愛吐槽的“博愛”人群,信息如此豐富、真實,你難道對此不動心嗎?說你產品哪兒哪兒垃圾了,你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并反饋處理,把危機扼殺于搖籃之中;說你產品可以怎么怎么滴改進下,減少了你的產品經理會操勞而死的可能。如果沒有社交媒體,你怎么了解?電話?傳單有獎調查?上門訪問?歇歇吧!
2、品牌互動、形象公關。這取決于你能和普通人群、潛在消費人群一起討論彼此相關的話題。(注意!這句話里包含了互動和內容兩個關鍵點)聊得好,人家當然就喜歡你,產生好的印象,并和TA身邊有著興趣相同的朋友談起你,這就是公關。
3、及時、便捷的信息。第一條已經說了一些,另外關于促銷、聲明、新品、活動、用戶體驗等等信息,可以更加及時地讓你的粉絲了解,如果沒有社交媒體怎么辦?天天守著你官網看?守著你店鋪看?
4、降低服務溝通成本。人工電話客服花消費者的錢也花你的錢,當然社交媒體上的客服也花你的錢,關鍵是這不花消費者的錢,僅此。
趨勢一:CTR預測2014中國傳統廣告市場增長率為6%
結合中國宏觀經濟和傳媒環境的變化,預計2014年廣告市場增長仍將保持低位。傳統媒體積極應變,互聯網繼續領跑但增速放緩?;仡?013年傳統廣告總體增幅6.4%,在電視廣告平均增幅9.6%的背景下,省級衛視大放異彩,增幅高達22.8%。媒體馬太效應加劇,平媒繼續下行,報紙和雜志分別為-8%、-6.6%;廣播、戶外廣告小幅增長;互聯網同期增長46%。
趨勢二:CTR預測2014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增長率為8% - 9%
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2014將小幅回升。2013年快消品同比增長7.4%,下滑明顯但已出現企穩跡象。電商對于實體零售渠道的沖擊首次被量化,從其他渠道轉入的銷售額平均值為38%,雖然電商對傳統渠道的分流作用不斷上升,但總體對市場帶來的更多是增量作用。調查顯示,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使用化妝品平均為3.1個步驟,而韓國則為4.7,中國個人護理用品市場呈現巨大發展空間。
趨勢三:“手機”定義全面顛覆,“移動”生活已成主流
智能手機的普及推動移動社交的發展,在4G時代網民媒體接觸時間將被移動社交“綁架”。CTR研究發現,20%的網民每天刷屏96次,平均每小時6次。盡管手機安裝了愈來愈多的應用程序,70%的用戶常用的僅為10個。六成中國網民使用過手機購物,15%網民一半的網購行為在手機終端完成。
趨勢四:社交媒體對消費者在“釋放”中“綁架”
由于社交媒體強勢發展,2014年每天接觸超過4類媒體的中國城市居民比例將持續下降,各類新興媒體將捆綁社交媒體發展延伸。研究發現,53%的社交媒體用戶減少了紙質書籍的閱讀,40%認為隱私缺乏保障,32%認為人際交往質量下降,26%認為睡眠時間在減少。社交媒體的出現,讓人們隨時“釋放”自己社交空間的同時,生活空間被“捆綁”的更緊。
趨勢五:未來營銷趨勢將向精準式和體驗式方向變革
網絡社交讓“媒體”不再是一門“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對全世界發言的社交“自媒體”。不過,媒體學者指出,網絡情緒、網絡暴力正在影響現實社會,正在成為全球性的焦慮。戴雨果微博中提到的斯潘塞,被當做社交媒體失控的案例之一。2011年8月,正是斯潘塞“走上街頭”的號召,在1小時內演變成一場地方騷亂,他也因此服刑,最近才出獄。
當時,倫敦警方在抓捕行動中,開槍射殺了一位平民,倫敦民眾因此走上街頭。住在倫敦80公里外的斯潘塞聽到消息后,在社交網站上建立公開群,鼓動人們參加游行。他自稱在Facebook上寫下的是“真實想法”:“減少工作機會、削減公共開支,甚至開槍,卻拒絕給我們回復和公正,這時人民應該揭竿而起?!彼古巳粞院螅粌H他的Facebook訪問量暴增,還有很多人真的走上街頭,拿起石頭和玻璃瓶打砸商店,最終發展成一場暴亂。
戴雨果說,正是社交媒體的助推,暴亂迅速從倫敦蔓延至英國其他城市。警方通過社交媒體追查犯罪,最終有1500人被定罪,其中,斯潘塞的罪名是“通過社交媒體煽動暴亂”,最初判處的刑期為兩年半。
社交媒體的概念定義
社交媒體并非一個全新的概念,其最早出現在一本叫《什么是社會化媒體》[1]的電子書里。作者Antony Mayfield(2006)認為社會化媒體是一種給予用戶極大參與空間的新型在線媒體。Daniel Scocco(2009)則認為社會化媒體是各種形式的用戶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簡稱UGC),以及使人們在線交流和分享的網站或應用程序的集合。 同年,Ron Jones(2009)提出社會化媒體是這樣一個類比的在線媒體,人們在這一類在線媒體上談話、參與、分享、交際和標記。此后,Susan Ward(2010)給出了自己的定義:社會化媒體是一種促進溝通的在線媒體,這一點正與傳統媒體相反,傳統媒體提供內容,但是不允許讀者、觀眾、聽眾參與內容的創建與發展。同年,Andreas Kaplan 和 Michael Haenlein(2010)對社會化媒體的定義是“一組基于互聯網的應用,這些應用建立在Web 2.0(內容的創造和交流來自用戶產生的內容)的理念和技術基礎之上”。
除此之外,國內有學者從信息科學領域、情報學視角和傳播學領域對社交媒體的定義進行了總結:在信息科學領域,研究者使用該概念對由社會性網絡服務帶來的新型網絡信息交流空間進行集合性表述;從情報學視角來看,是個體信息空間與公共信息空間互涉的產物;在傳播學領域,則始于對博客這種“自媒?w”現象的觀察與思考(王曉光,2008)。
社交媒體的特點
社交媒體并無確切的翻譯與釋義,基于以上觀點,可以將社交媒體簡單定義為建立在互聯網技術,特別是web2.0的基礎之上的互動社區,是一種用以社交的便捷的途徑。它賦予了每個人創造并傳播內容的能力,并具有著這樣一些特征:以對話的形式溝通,而不是獨白;參與者是個人,而不是組織;誠實與透明是核心價值;引導人們主動獲取,而不是推給他們;分布式結構,而不是集中式(Dion Hinchcliffe,2007)。
像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廣泛地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年輕人的生活圈子,更一秒也離不開它們。
大學生對新媒體有著天然的接受力和較強的使用能力,因此大學生逐漸成為社交媒體中活躍的主角。對智能手機的超前適應性也使得他們比其他群體在網絡社交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社交媒體的興起改變了大學生們傳統的交往方式,在社交網站中大學生通過對個人主頁的管理,進行“選擇性暴露”和“自我印象塑造”,創建了一個網絡中的“擬態的自我”。大學生們通過“擬態的我”與“擬態的他”彼此認知、互動并帶來心理需求的滿足。然而“擬態的自我”并不等于真實的自我,“社交媒體依賴癥”引發的自戀自憐、孤獨寂寞、愛慕虛榮、焦慮不安的現象頻發。這已成為關注大學生群體健康成長道路上不得不正視的問題。雖然這些社交媒體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也漸漸地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特別是面簿,對人們的幸福感有負面的影響。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曾找來一批年輕人做測試,經過連續兩個星期觀察他們使用面簿的狀況,發現使用頻率高的人對生活的不滿情緒也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覺得自己人生糟糕透頂。
根據調查顯示,社交媒體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時時對比”,說的是人們在瀏覽了親友或他人在社交媒體的生活動態后,而無時無刻不在比較自身現狀和理想狀況的行為,一旦發現與自身的真實生活成了強烈對比后,就產生了羨慕,或衍生成了自卑的心理,導致與親友疏遠。情況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患上憂郁癥。
此外,有些人“時時對比”的情況下,在社交媒體上塑造一個虛擬的人格,就是只表現生活最好的部分,抑或虛造假象的生活,久而久之,則會使心理產生不安、煩躁等。
Instagra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下屬的青年健康運動組織YHM,最近分析了該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和其心理健康的數據,并抽取了 1500 名英國 14 歲至 24 歲青年對 YouTube 、 Twitter 、 Snapchat 、 Instagram 和 Facebook 這 5 個社交媒體打分。在英國,超過 9 成的青少年都會上社交網站,是所有年齡段人群中使用社交媒體比例最高的,與此同時,青少年患有焦慮癥或憂郁癥的比率近 25 年來上升了 70 % ,有近 7 成的青少年稱,在社交媒體上遭遇過網絡暴力。評分結果顯示, YouTube是這些平臺中對心理健康影響最積極的平臺, Twitter 和 Facebook 位居第二和第三, Snapchat 則排在第四位,而 Instagram則位列第五位,即對年輕人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最大。具體原因可能是,以圖片為主的社交平臺Instagram 和 Snapchat ,容易讓青年人對自己的形象和體型產生焦慮和厭倦等負面情緒。
在報告中,YHM對社交媒體施加給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做了具體闡釋。比如其會增加其焦慮癥和憂郁癥的患病率。每六位年輕人中就有一位稱自己時常會對生活感到焦慮不安,而全英國有 8 萬兒童及青少年患有嚴重的憂郁癥。該組織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使用社交媒體兩個小時以上與青少年糟糕的自我評價或是精神狀態有很強的關聯性,這種現象被稱為“Facebook 憂郁癥”。YHM 還認為,社交平臺上的身材形象很容易給青少年,特別是女孩帶來負面影響。在調查中,近 9 成的青春期女孩表示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研究顯示,處于青春期或 20 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在瀏覽了一段時間的 Facebook 后,在身材和形象管理方面明顯比沒有瀏覽的人更加焦慮。
社交媒體另一主要負面影響是網絡暴力。 SnapChat 和 WhatsApp 等即時通訊工具的出現,讓網絡暴力的言論和圖像得以迅速傳播。而在 Facebook上,青少年被霸凌的概率是其他社交媒體的兩倍。雖然每個社交平臺都有反對網絡暴力的相應政策,但 Bullying UK 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 9 成的年輕人表示,當網絡暴力發生時,有關方面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此外,社交媒體還會引起青少年因焦慮而失眠,以及出現缺少自尊、害怕落單等消極心理狀態。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健康也有一些潛在的積極影響。它們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他人保持健康的經驗、專業的健康知識,建立、維護和鞏固人際關系,還能成為青少年尋求情緒支持和社群構建的途徑。調查數據顯示,近 7 成青少年在情緒低落或者感到痛苦時從社交媒體上得到過幫助。社交媒體還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達和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這對其個人成長十分重要。
社交媒體依賴帶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早在1922 年,著名政治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在其《公眾輿論》一書中就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而在如今的社交媒體時代,媒介影響的不僅是人們對外部社會環境的認知,更包括對作為社會主體的人自身的認知。網絡社交時代人們通過主宰自己的社交媒體展示頁面(QQ 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頁等) 創造出了“另一個自我”,雖然這一自我是在現實的社會關系基礎上,并且也會或多或少地包含自己的真實信息,但“網絡中的自我”無法等同于現實中的自我,社交媒體中通過各種展示頁面呈現的自我是每個個體經過自己的信息過濾之后呈現出來的“擬態的自我”。比如女生都會選擇漂亮的照片放到自己的社交媒體相冊中,每個人都傾向于把好的、完美的一面展現給社交網絡中的觀眾,有意識地隱藏不完美的一面?;谏缃幻襟w中的“擬態的自我”和現實生活中“真實的自我”之間的關聯和矛盾之處,筆者試圖分析社交媒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1. 自我意識的膨脹
“擬態的自我”是基于“真實的自我”之上的自我生產和自我更新,社交網絡的發展給了普通大眾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是青春洋溢的大學生們天然的舞臺。在社交網站上,年輕人樂于將生活細節等展示在他人面前。在前文的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哪些功能的調查中,有79% 的同學選擇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生活點滴,在與被調查的大學生們聊天的過程中筆者注意到,有不少人會將諸如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哪條街新開了一家好喝的奶茶店這種生活瑣事到自己的社交媒體主頁中; 很多人在吃飯、逛街之前都要先拍張照發到社交網站上,并且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并不是無害的,因為過分地自我展示會進一步膨脹其自我意識,在某某餐廳吃頓飯就一定要廣而告之,以期得到粉絲和好友的關注,不斷更新有關自我的信息,高轉發率和高評論率是他們所期望看到的。吸引眼球的指數成為自我肯定的因素,因而的內容越來越傾向于獵奇性、低俗化。日積月累的自我暴露,使大學生們的自我意識在社交媒體的使用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過度膨脹。虛榮、自負、傲慢等性格的弱點被放大,這使得大學生的室友關系變得不那么融洽,近幾年在大學校園頻頻出現的室友之間由于一點兒小矛盾而最后釀成大悲劇的例子比比皆是?!?0 后”本來就是極具自我意識的一代,社交媒體更是膨脹了他們的自我意識,謙虛謹慎的良好品格卻越來越被弱化。
3. 社交媒體催生了焦慮心理
一、社交媒體在圖書營銷中的分工協作
由于每一種社會營銷媒體都有其獨特的目標顧客群體和信息交流方式,因此,在這些媒體中進行營銷的方式和目的也會根據圖書本身的屬性而有所區別。在圖書營銷的整個過程中,專業讀書社交網站發現圖書的功能更強,大眾社交網站擴大影響力的作用更大,而亞馬遜(Amazon)等分銷平臺則可實現營銷一體化。
1.讓讀者通過社交閱讀網站發現圖書
據世界上最大的在線社交閱讀網站好閱讀(Goodreads)的調查,96%的讀者閱讀他們已經有所耳聞的作者的作品,只有14%的讀者從Facebook發現新書,到了Twitter平臺,這個比例只有6%(如圖1)??梢?,對于默默無聞的作者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讀者群積累就通過大眾類社交網站營銷,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是,Goodreads等社交閱讀網站上的朋友,以及這些網站的推薦和瀏覽等渠道,卻在讀者發現新書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Goodreads網站相似,在美國還有不少專業閱讀網站或社區,比如書架(Shelfari)、下一本我應該讀什么(What Should I Read Next)、圖書館那些事(LibraryThing),等等。在這些網站或社區,大量愛好閱讀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扮演著創新擴散理論中所謂“先驅者”的角色。他們往往是新書的最早閱讀者,然后通過書評、推薦等方式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和體會,吸引更多的人閱讀。這也可以從理論上解釋為何社交閱讀網站在發現圖書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2.利用Facebook、Twitter等大眾社交媒體推廣圖書
Facebook和Twitter等大眾社交媒體雖然在發現圖書過程中的作用沒有想象中那樣大,但是在圖書營銷的整個過程中卻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于放大效應。以Goodreads為代表的圖書社交網站的深度用戶畢竟只占讀者中的一小部分,雖然其注冊用戶數在2013年6月達到2000萬,但與Facebook和Twitter這兩大社交網站的用戶輻射范圍相比還顯得不足。因此,一本圖書的真正暢銷,必須借力于這種綜合性的社交網站,實現全國甚至全球范圍的快速宣傳和推廣。英國女作家E.L.詹姆絲(E. L. James)的小說《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的全球暢銷便是最好的例證。2011年初該書以電子版和按需印刷紙質版同時發行,隨后在Goodreads社區獲得5萬余名會員的五星評價,同時,在其他專業閱讀網站或社區也大獲好評。但是直到Facebook和Twitter等大眾社交媒介廣泛介入,該書才在圖書市場引起轟動效應,當年3月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次年底,其全球銷量更是超過了7千萬冊。
3.利用亞馬遜等分銷平臺進行一體化營銷
無論是發現圖書,還是推廣圖書,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實現銷售。而以亞馬遜為代表的圖書分銷平臺恰恰能夠實現發現、推廣和銷售 “三合一”的一體化營銷功能。具體來說,其營銷角色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它是展示圖書的舞臺。與其他社交媒體不同,這些銷售平臺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示圖書信息,其中包括書名、作者、價格、圖書描述、相關評論等關鍵信息;此外還可以提供免費試讀;最重要的是,一旦找到感興趣的圖書,讀者可以快捷購買。其二,它是一個交互平臺。這種交互既包括網站與讀者的交互,如圖書推介、書評、打分等;也包括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交互,主要表現為書評交流。因此,無論是出版商還是作者都需要充分利用圖書銷售平臺所提供的營銷工具和功能,以讀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依據,作出相應的營銷決策。
二、作者在圖書社交媒體營銷中的作用
互聯網的發展強化了個體權利,這種趨勢在圖書社交媒體營銷中則表現為作者的營銷地位得到凸顯。
1.作者作為營銷主體
與其他行業不同,在圖書出版行業,由于產品品種繁多,產品之間差異性較大,一次性、通用性的營銷很難見效。同時,不同的圖書產品銷量差異明顯,“二八”效應在圖書行業十分顯著。因此,出版商往往將有限的圖書營銷預算分給了少數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或具有暢銷潛力的圖書。而由于營銷工具、營銷費用以及作者本人營銷能力、意愿等條件的限制,在圖書營銷中,作者往往只能聽從出版商安排,處于被動地位。對于大部分作者而言,他們只能眼看著自己的作品在市場中自生自滅。
社交媒體的出現及快速發展,雖然不能改變出版商的營銷預算在不同作者身上的分配,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作者營銷主動權。一方面,這些社交媒體的本質屬性是社交工具,而不是營銷工具,因此,作者很樂意參與其中,并獲得營銷影響力。另一方面,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營銷,并不存在對營銷費用、營銷人員等條件的硬性限制,作者完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病毒式傳播,覆蓋海量顧客群體,實現小投入高回報的營銷效果。因此,社交媒體的發展為作者提供了自主營銷的可能;同時,圖書銷售壓力、對成功的渴望等因素也推動著作者主動參與營銷活動。
2.作者作為營銷對象
在傳統圖書營銷中,讓作者參與電視節目,刊登作者的逸聞趣事等,其目的都是為了營銷作者,進而營銷圖書。但是,這只是極少數作者能享受的優待。大多數圖書營銷活動的對象,仍然是圖書產品和內容。而在社交媒體營銷時代,特別是對于那些自助出版的作者來說,營銷對象往往由內容轉向了作者本身。這是由社交媒體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即社交媒體是社交,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分享――這是一種雙向互動,而非單向傳播。因此,對于不知名的作者來說,營銷的第一步是與自己的目標讀者群體建立朋友關系。在這一步,真誠的溝通、交流、分享,為他人帶來價值,是獲得他人持續關注的前提。有價值的內容分享很重要,但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少自助出版作者在開始寫作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讀者群,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地與讀者交流,并得到擴散,到作品成書時,已經積累了一大群忠實讀者。
3.口碑營銷重要性凸顯
口碑營銷一直是圖書營銷中十分重要的手段,但在傳統圖書營銷中,這卻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通訊手段落后阻礙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如果不經過大量的營銷推廣,一本好書要實現暢銷,必須經歷較長時間的口口相傳;即使是行諸文字的書評,也不能發揮口碑營銷的最大效力。但是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得口碑得以在短時間內建立并迅速得到傳播。
據Goodreads對其3000余名會員的調查,79%的讀者通過線下的朋友發現新書,64%的讀者從Goodreads網站上的朋友獲知圖書信息,可見口碑傳播是讀者發現圖書十分重要的渠道。而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人們會自覺不自覺地追隨群體行為,以獲得群體歸宿感。因此,口碑傳播會極大地影響讀者的閱讀和購買行為,并具有較強的從認知到行為的轉化效果,對銷售具有較強促進作用。同時,口碑效果也已經不必非要通過“表達出來的信息”獲取,而完全可以通過人們在網上或實際生活中的行為展示來實現。比如,當從Goodreads或Facebook網站的個人主頁上看到朋友正在閱讀某本書時,這本書通常也會引起你的興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口碑營銷的主動性也在加強。當然,要發揮口碑營銷的作用,前提是作者創作的作品質量優良,這對作者來說既是激勵也是鞭策。
擁抱數碼革命的老牌時裝屋
在眾多大牌奢侈品中Burberry可謂當之無愧的激進派。早于2009年,Burberry就推出向品牌經典標志風衣致敬的社交網站平臺artofthetrench.com。創意總監Christopher Bailey表示,“Artofthetrench.com歌頌我們標志性的風衣: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于外衣的故事,或許是首次邂逅一件外衣的故事;我喜歡這個主意,讓來自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可以分享自己與其風衣的故事和圖像,以及對于Burberry風衣和穿上它的不同看法?!倍W站瀏覽者除了能選出最喜愛的相片評論,還能轉載至其社交網站(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分享觀點,甚至可將精選相片上傳至網站,共建一個全球性的反映個人風衣風格的圖像庫。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性在一個網絡平臺上展示得一覽無遺。
從數字互動宣傳到T臺時裝秀現場直播,再到運用全新技術打造全球性“零售劇場”環境以及各種創新的社交媒介活動,Burberry在社交媒體和電子媒介的探索之路上高歌猛進。在Facebook上,Burberry已經擁有1000多萬粉絲,Twitter上的粉絲也達到70萬。Burberry的試水經驗引得其他大牌紛紛效仿。Dior在中國的開心網上進行了全球廣告中國首發,就吸引了超過63萬用戶訪問;甚至在蘋果的App Store里,用戶已經可以下載Gucci、Valentino、CHANEL、Tiffany等品牌的應用軟件。
誘人而危險的“雙刃劍”
通過社交媒體的極速傳播,奢侈品牌的公眾認知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把“雙刃劍”可以通過短時間內“刷屏”達到宣傳品牌的效果,同時也可能因為一條負面消息瞬間讓公司深陷輿論漩渦。最顯著的反面教材當屬Dior前創意總監約翰·加利亞諾辱罵猶太夫婦被捕事件,該則負面消息在Twitter上掀起網友1.6萬次的大討論,對品牌的危機公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此外,社交媒體之于奢侈品牌的作用,除了在“叫好”之余,是否能夠“叫座”?為奢侈品帶來實際的銷售和盈利,才是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社交媒體與電子商務(E-Commerce)的結合也將成為奢侈品營銷新一輪的進化趨勢。Facebook這一社交媒體巨頭尋求全新收益來源的訴求可以作為最佳佐證,尤其是在今年5月首次公開募股的結果難如人意之時。該公司決定開始針對原來向品牌提供的免費服務進行收費。商戶若繼續使用Facebook服務,則必須購買廣告,換言之,這一舉措也開放了商戶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渠道。
然而對于Facebook試水電子商務的舉動,不少品牌持質疑態度。他們認為Facebook有很多渠道可以盈利,但電子商務的前景并不樂觀。眾所周知,幾乎沒有人會在點擊了“喜歡”按鍵后還會去訪問粉絲主頁。社交網絡鏈接在增加訪問量上的作用上已十分有限,更不用說實際的盈利可能性。在媒體平臺不斷探索盈利模式的同時,品牌們對于社交媒體所提供的商務平臺也各有評論,褒貶不一。Nordstrom去年在Facebook上嘗試了短期的限定范圍商務測試。公司發言人表示:“因為功能有限,我們主要集中在少量商品品類上。消費者可以從我們的facebook墻面上直接將商品添加到購物車。但通過測試我們發現這一功能實際并未對客戶產生顯著的刺激。”,他還指出,“Twitter是一個很棒的方式,讓我們能迅速廣泛地與顧客聯系溝通并解決問題。如果能在社交媒體上處理得當,品牌銷售會隨之增長?!眾W斯卡·德拉倫塔(Oscar de la Renta)品牌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保倫也表示,“我們仍非常熱衷于社交媒體提供的商務服務,F-Commerce(facebook商務)當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