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治理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礦山開采中的環境問題
1.1礦山開采對水資源的影響礦山開采會伴隨著人為和自然的疏干排水,這會造成水位下降、水資源枯竭以及地表植枯等后果,極易破壞水平衡,而且礦山開采還會產生剝離物、煤泥、廢棄催化劑等各種垃圾,這些垃圾隨雨水排入河流湖泊或者滲入地下水,以及礦山開采廢水的排放,都會嚴重污染水資源。
1.2礦山開采對大氣的污染礦山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例如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碳、瓦斯以及粉塵等,這些有毒有害的氣體排放到大氣中,會對大氣造成嚴重的污染,還會加劇溫室效應。而且,如果不對瓦斯氣體進行科學控制,一旦發生意外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此外,礦山固體廢棄物的風化作用也會造成大氣污染。
1.3礦山開采對地質環境的破壞由于礦山的開采會造成地下采空,這會影響礦山的穩定性,導致礦山地面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甚至會導致地面沉降、地裂縫,崩塌、礦山地震以及井下突水等強烈的地質災害,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民財產安全,給地質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
2導致礦山開采產生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2.1環保意識不足在礦山的開采中,由于環保意識不足以及企業受利益的驅使,很多地方仍采取“先開采,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只注重礦山開采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2開采技術相對落后我國礦山開采技術、機械設備以及環境治理技術較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一直采用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嚴重的開采技術,而且后期的環境治理也只是走走形式,很難實現環境的有效治理。
2.3相關法律體系不夠完善雖然我國近年來針對礦山開采和環境保護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定,然而這些法律條例還不夠完善,導致有些企業鉆法律的空子,而且相關部門的監管也存在漏洞,導致法律體系對礦山開采的制約難以達到預想效果。
3礦山開采環境治理措施
近年來,甘孜州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水位下降,荒漠化嚴重,從而影響到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必須要加強甘孜州區的生態環境保護。雖然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礦產資源的大量開發,但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允許我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必須嚴格執行“先保護,后發展”戰略,所以我們在開發資源前采取相關保護措施,做到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資源。
3.1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礦山企業要不斷加大投入,更新機械開采設備,采用現代化開采技術,減少礦山開采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提高開采效率。要結合先進的開采技術,不斷減少礦山開采中的固體廢棄物和氣體污染物,減少對礦山巖結構的破壞,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
3.2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加強監管要在現有法律的基礎上,結合礦山開采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法律的細節,構建行業法規多級法律體系,在法律上對礦山開采的每個環節形成約束。當地政府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對開采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環境治理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對監管人員和技術人員加大培訓力度,加大礦山環境治理的力度。
3.3加強礦山環境保護和污水、廢料的治理和回收要結合相關法律,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方針,建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并且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制度。要加強“三廢”的治理力度,嚴格控制廢氣排放,重點治理有毒有害污水和礦物廢料的排放,對礦山的地下水、瓦斯以及一氧化碳等進行有效利用,變廢為寶,提高礦山廢物的綜合回收和利用水平。
3.4加強礦山生態環境恢復工作要結合國家政策,將礦山開采、土地利用、土地恢復與農業結構調整等進行有效的整合,對礦山土地進行造田復墾,對深度塌陷的礦山可以將其恢復為梯田或者經濟林等,大力開展造地復田綜合治理,恢復和增加耕地面積。
4結語
關鍵詞:礦山地質環境;環境治理;現狀問題與對策
Abstract: 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modern mining various appear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must from capital, technology, the policy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F4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引言
礦山環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持礦山生態平衡,實現礦產開采的可持續發展,并積極實現礦山附近居民、村莊的環境改善。根據礦山環境的實際情況,采取各種有效的工程治理、生物治理和生態治理措施,有效提高礦山環境質量。
1我國礦山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引發地質災害
我國礦山地質復雜,自然災害頻發,礦山環境地質災害呈類型多樣化的趨勢發展。由井下開采而導致的地質災害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在煤礦、磷礦、以及金礦、銅礦的開采過程中時常發生。露天開采則常出現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通產發生在建材類礦產開發中。
1.2破壞地下水資源
由于開采會對原本的地質情況造成破壞,也間接影響到地下水的質量,部分區域地下水、地表水滲漏,一些地區的地下水位下沉幾米或者幾十米,造成大面積的疏干漏斗,導致地表缺水或地表積水,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從而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
1.3“三廢”問題嚴重
我國每年在礦山開采中會遺留大量的廢石和尾礦量巨大,不僅占用土地面積,還會帶來環境污染,一些沒有經過處理的礦水廢液超標排放,加劇了區域性、流域性水體污染及部分湖泊富營養化,開采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廢氣都會導致空氣濁化,擴大酸雨面積。
1.4破壞地貌景觀
我國露天礦山開采數量較多,由于管制不力,不少礦山開采對自然生態、自然風景造成了巨大破壞,大量建筑石材的開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壞,巖石,樹木被砍伐,尤其是處于交通干線附近的礦產開采,對交通運輸帶來很大不便,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社會環境。
2如何做好礦山環境保護工作
2.1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精神,相關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規定對礦山進行管理。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可持續發展為終極目標,加強礦山廢棄物綜合利用,以現代技術支持環境保護,提高礦山資源再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在實行礦山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還要積極預防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問題,從源頭上進行環境治理,突出預防為主的方針,綜合運用現代技術、采取經濟措施,實現礦山環境的優化管理。
2.2明確重點
由于我國礦山環境問題突出,要一下子全部解決好是不可能的,加上財政投入有限,所以,我們要從重點問題入手,先解決主要矛盾,從而帶動其它力量共同進行礦山環境保護。由于礦山開采處于長期管理不善的現狀下,導致出現了各種遺留問題,而我們應重點解決的問題是荒地的復墾,處理好由于礦產開發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質災害和地下水位下降、邊坡失穩、水土流失等問題,對礦山廢渣、廢水進行回收利用,做好在環境監測控制下的礦山開采管理工作。
2.3建立技術保障機制
要解決礦山環境根本問題,關鍵還在于實時監控,找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采取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是目前維護地質環境安全的常見有段,利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健全監測網絡,隨時監測,通過實時監測掌握礦山地質運動的規律,預測將要發生的地質變化,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國家財產和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了落實地質監測工作能做到實處,管理部分還應建立保障機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使得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對于在礦山環境監測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各部門應積極協調,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2.4責任明確任務
遵循“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這也是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中應遵循的不二準則。針對一些礦山出現環境保護工作理不清的狀況,主要原因就是責任不清,目前,不少地方執行“三家抬?”的管理模式,這種辦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主要是明確了環境維護的工作分工,突出了礦山企業的主要責任,讓他們在規劃生產的過程中就著手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積極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問題,最大限度的恢復礦山環境,此外,政府還應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中的分配責任,通過與各企業的協調,完善環境保護工作。只有采取各方合作的方式,才能做出利于城市、利于企業、利于市民的工作。
2.5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設計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設計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并認清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要找出所有的環境問題,必須依靠地質勘察,而這也是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勘查工作要根據不同的災害類型及其所處地質環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勘察方式。工作中,要充分研究地質災害的成災機理,對根本問題進行治理方案設計,設計中必須考慮適用性和實用性,既要經濟合理,也要科學可行。
2.6礦山地質環境修復與地質災害治理相結合
地質環境的修復必須與地質災害的治理相結合,在治理災害時,應積極考慮到接下來的工作會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樣,在地質環境修復中也要把握好分寸,預防再一次地質災害的發生,要作到災害治理與礦山地質環境修復的和諧統一。進行礦山環境治理,必須努力實現與周圍環境的一致性,增強視覺效果,提高環境形象。
3結束語
治理礦山環境問題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而環境的保護也不是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在開發礦產資源的同時,堅持預防與保護共同進行的原則,加強對礦山環境的管理。在礦山開發過程中,采取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通過治理、恢復和改善礦區環境,提高礦山的開采效率,同時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礦區與周邊環境的協調一致,積極解決好礦山環境中的各種問題,促進中國采礦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閏國杰.礦山地質災害研究及防治探討[J]中國地質,2004,13.
一、工作目標
健全工作機制,廣泛宣傳發動,徹底清除鎮區、村莊、路旁、江邊、塘渠、房前屋后等范圍內的垃圾,實施國道、城郊結合部“洗臉打粉”工程,建設環衛設施,實行垃圾分類處理,促使農村基本達到“衛生狀況改觀、鎮容村貌整潔、人居環境優美、村民素質提升”。
二、實施步驟
(一)健全工作機制
各鄉鎮、村明確專人具體負責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區衛生、愛衛、環保、水利、行政執法、農林、環衛、畜牧水產等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各村組建專門的保潔隊伍,鼓勵村委會組建農村環境整治協會;建立對口指導制度,采取“區聯點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的形式,指導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二)宣傳發動
⑴各鄉、鎮召開農村環境整治動員大會,營造濃厚氛圍;各村召開村支兩委會議,研究部署本村的環境整治工作;各村民小組召開戶主會,明確此次農村環境整治的意義和目標,充分調動全體村民積極參與此次整治活動。
⑵各鄉鎮在城郊結合部、國道、鄉村河渠旁等醒目位置設置農村環境整治宣傳牌;各村在村部或顯著位置設置宣傳標語和宣傳欄。
⑶區農村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印制宣傳手冊,發放到每家每戶。
(三)整治農村垃圾
⑴清理陳年垃圾
村民房前屋后、曬坪、承包的水塘,自留的旱地、山地、水田的陳年垃圾由各家各戶自行負責清理;村(組)道路及公共場所的陳年垃圾由村(組)負責清理;各部門、單位負責清理各自責任區域內的陳年垃圾。
⑵規范垃圾處理
①提倡垃圾分類。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對所有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每家每戶配置垃圾分類裝置,生活垃圾按廚余垃圾(如剩飯剩菜、動物內臟等)、可回收垃圾(如廢金屬、廢塑料等)、有毒有害垃圾(如廢電池、廢農藥瓶等)分三類投放。廚余垃圾采取分戶漚肥回填的辦法進行就地處理??苫厥绽鴮嵭匈Y源再利用。有害有毒垃圾先集中到村(組)的有毒有害垃圾池,再統一清運到鄉鎮或片區的垃圾填埋場填埋。建筑垃圾要集中堆放,然后按指定地點填埋,或用于本村莊和農戶的填溝平地,修道鋪路;醫療垃圾由衛生部門嚴格按規定處置。
②垃圾處置方式因地制宜。根據我區農村的實際情況,垃圾處理采取自行處置與集中處置相結合的方式。自行處置采取漚肥、回收、填埋等方法,集中處置以村為單位采取統一收集、統一清運、統一填埋的方法。姜畬鎮、鶴嶺鎮、楠竹山鎮、響塘鄉的垃圾處理堅持以自行處置為主、集中處置為輔的原則,長城鄉、護潭鄉、先鋒鄉的垃圾處理堅持以集中處置為主、自行處置為輔的原則。
③完善環衛設施設備。各農戶自行建設配備一池(漚肥池)三桶(漚肥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每個村民小組建設一個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池;各村為無法建設漚肥池的路段、集鎮每2-3戶(門面)配備一個不小于100升的塑料垃圾箱;各鄉鎮或片區建設一個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區環衛所規劃在姜畬鎮、鶴嶺鎮或其它有需要的地方建設垃圾中轉站。
⑶重點整治國道和城郊結合部鎮容村貌
實施“洗臉打粉”工程,全面取締設置在國道上的馬路市場。堅決拆除主次干道兩側私搭亂建的房屋、棚架和擅自設置、不符合技術規范、殘缺破損及影響美觀的戶外廣告。清除路旁雜草,清理亂堆亂放,疏通路邊溝渠,杜絕污水橫流,大力植綠補綠。引導有條件的村實施農房墻面清洗和粉刷,搞好環境美化,打造美麗農村。
三、保障措施
⑴加強示范引領。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結合起來,確保完成創建省、市級衛生鄉鎮(村)的目標;響塘鄉、長城鄉、護潭鄉、先鋒鄉、姜畬鎮要將農村環境整治與創建省、市級衛生村相結合、區財政適當投入,每鄉鎮打造1個以上農村環境整治示范村。通過這些鄉鎮、村的示范效應,帶動我區農村環境整治深入進行。
⑵加大經費投入。2012年區財政根據各鄉鎮行政村的數量,按每村3000—5000元的標準為鄉鎮撥付農村環境整治專項經費;為長城鄉、先鋒鄉、護潭鄉、鶴嶺鎮、楠竹山鎮的每個村撥付農村環境整治專項經費10000元;為響塘鄉、姜畬鎮的每個村撥付農村環境整治專項經費5000元。各鄉鎮為村撥付配套經費。村采取市場運作的方式,對農戶垃圾清理實行有償服務,解決部分經費。
由縣公安局負責,工商局、文廣局配合,規范校園周邊各類經營主體資格,嚴格審批制度,嚴把市場準入關。要依法取締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的網吧,對學校周邊500米以內的書店、報刊亭、電子音像店進行全面檢查,依法取締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和無證照攤點,實行專人負責,臺帳管理。
2校園周邊食品衛生安全及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由衛生局負責,食藥監局、工商局配合,對校園周邊餐飲單位、攤點的衛生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徹底清理假冒偽劣和霉爛變質食品,取締非法經營流動攤點的占道經營行為,確保師生飲食衛生安全。
2由衛生局負責,食藥監局、教育局配合,對莊浪一中、職教中心、二中學生食堂進行全面檢查,主要側重于食品原料的采購索證,制作以及銷售環節的衛生狀況;食堂的基本衛生設施;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以及食堂衛生責任制度的落實等方面情況。對證件不齊全的食堂堅決整改,嚴格要求食堂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持證上崗,嚴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學校校長是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3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和治安管理工作
1由公安局負責,深入校園廣泛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規則和行為規范。做好學校上放學期間交通安全管制工作,城區學校放學期間,每校門口要安排2-4名交警進行交通疏導。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校園周邊環境安全隱患,果斷處置擾亂學校秩序和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2由住建局負責,完善城區11所學校交通安全設施(需增設人行橫道線9條,人行橫道提示標線11條,人行橫道標志22塊,限速標志22塊,前方學校、減速慢行標志牌22塊,注意兒童警示牌14塊,禁止停車標志22塊,交通安全宣傳櫥窗11套)
3由交運局負責,完善公路沿線77所學校交通安全設施(需增設人行橫道線71條,人行橫道提示標線75條,人行橫道標志154塊,限速標志154塊,前方學校、減速慢行標志牌138塊,注意兒童警告標志牌112塊,禁止停車標志154塊,設置減速帶154條,交通安全宣傳櫥窗65套)
4校園及周邊亂搭亂建違章建筑的治理工作
1由安監局負責,住建局、環保局配合,依法拆除校園及周邊違章建筑,加強對校園及周邊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學校周邊建設工地的執法檢查力度,督促建設單位加強工地管理,嚴禁亂堆、亂放、亂建,防止學生進入施工工地玩耍,全面消除施工安全隱患,有效防止并減少對校園的噪音干擾。
2由教育局負責,高度重視不安全校舍的險情排查工作,凡有安全隱患的校舍一律停用,并嚴格按照一拆、二改、三加固”排危思路,通過撤并、辦復式班、安置活動板房等有效措施,將師生轉移到安全地點上課,決不允許在危房中上課。
5校園安全及環境專項整治活動
由教育局負責,徹底整治校園內“臟、亂、差”現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綠化、美化校園環境,使學校育人環境進一步改善。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各牽頭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認真研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落實整治責任和措施,確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關鍵詞】城市;環境治理;問題;解決對策
一、城市環境治理的相關內涵
所謂城市環境治理是指的為了維護城市區域的環境秩序和環境安全,實現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各級管理者和國家和當地的環境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和教育等各種手段,調控人類生產生活行為,協調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限制人類損害城市環境質量的活動的有關行為的總稱。在這里應突出以下兩個方面:城市環境治理的核心是對人類行為的治理;城市環境治理強調協調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二、我國城市環境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政府及公民對城市環境治理的認識缺乏。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有了迅速提高,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多數地區的環境狀況還不樂觀,社員的環境意識和環境倫理道德水平不夠高,參與公共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也不夠強。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為當前經濟利益而不嚴格遵守城市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抵制環保執法、任意違規排污的現象仍較普遍。社會各界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意識不高仍是制約中國城市環境治理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2)城市環境治理政策不夠完善。城市環境治理是政府部門的工作要務,為了使政府的工作有序和高效的進行,必須輔之以良好的政策作為保障和引導。中國城市環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屬于政府主導型,政府行為貫穿于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企業則是環境政策的被動接受者,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式和渠道少。為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保證行動的正確性,首先要落實法律。環保法律對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授予很大的權力,對社會各界卻分配很少權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勵。這樣的不平衡狀態影響了積極性、主動性,更直接減少了本該得到的效果。環境政策中強制性政策占據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勵作用的環境經濟政策的應用則很有限。此外,受中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中國環境政策的某些環保機構缺乏決策與管理能力,執法監督不力不嚴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環境政策實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內。(3)城市快速的經濟發展給城市環境治理帶來巨大的壓力。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往往是資源環境矛盾凸顯的時期。中國城市環境治理中還面臨著更為特殊的國情:擁有龐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質的人口和貧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資源基礎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貧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環境容量狹??;科學技術基礎薄弱和國民文化素質與環境意識不高的問題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解決;全國城市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突出。(4)城市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產業水平較低,能源資源消耗比較高,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國家。這樣的事實扭轉的難點在于資金的匱乏,導致欠帳很多,特別是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危險廢物處置等建設能力尤顯不足。煤炭消耗量非常高,直接導致了二氧化硫的過度污染;污水處理廠嚴重缺乏,導致幾百個城市無法正常使用污水處理工序;垃圾無害化處理緩慢,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和水源質量。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環境治理對環境基礎設施的需求迅速增長,城市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的現狀將使城市環境問題更加突出。
三、解決中國城市環境治理問題的主要措施
(1)進一步完善城市環境治理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針對實施城市環境治理政策的重要措施。配合政策實行嚴格的城市發展規劃制度。要以城市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為依據,制定城市發展規劃。內容包括:從區域整體出發,統籌考慮城鎮與鄉村的協調發展;調整城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統籌安排和合理布局區域基礎設施,實現基礎設施的區域共享和有效利用;把合理劃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業和城市交通作為首要的規劃目標。大力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立法工作,把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環保立法步伐,強化法規、規章的作用,將實踐中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修改《環境保護法》,將其上升為國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規定政府、企業和公眾等不同主體的基本環境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各級政府的環境責任以及相應的監督考核機制,環境管理的基本權能和執法手段等內容。(2)進一步加強城市環境治理的立法措施。環境立法措施是規范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保障。從制約力角度講,法律起到了有效的制約作用,能夠約束各界人士的行為,強制大家履行義務、行使權利;從環保資金建設角度講,環保立法可以通過征稅、征費等角度設立門檻,既提高了環保的標準和環境治理的效率,又能積蓄一部分環境治理資金,解決資金不充足的問題。環境立法包括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以及國際立法等,可以效仿發達國家,可分為環境行政立法、環境經濟立法與環境刑事立法等。其中,環境經濟立法中采用的較為普遍的是環境保護費的征收、排污許可證及排污權的交易制度、經濟刺激制度、稅收和抵押金制度,以及環境發展基金、環境損害保險金等經濟手段。我國要大力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立法工作,把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制度體系中,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環保立法步伐,強化法規、規章的作用,將實踐中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修改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將其上升為國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規定政府、企業和公眾等不同主體的基本環境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各級政府的環境責任以及相應的監督考核機制,環境管理的基本權能和執法手段等內容。(3)城市環境治理的教育措施。環境教育措施是落實城市環境治理內容的思想保障。所謂環境教育就是使參與者認識和理解人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愛護環境,提高全社會的保護環境意識。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指出“教育是環境發展過程的核心”,提出了“發展環境教育”的口號。環境教育由此成為世界各國學科教育的重要主題。中國應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一道,積極落實環境治理的教育工作。(4)城市環境治理的技術措施。要加強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就必須先鞏固技術,爭取找到成本低廉、效果優異的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的方法。環境技術措施是城市環境治理定量管理的重要尺度。環境技術是指防治環境污染、環境破壞和改善環境的相關技術,一般包括專門的治污技術、環境管理技術、各種綜合利用技術以及預防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技術。(5)城市環境治理的制度措施。落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和排污單位。加強污染物排放監測和統計。綜合運用排污許可、排污收費、強制淘汰、限期治理和環境影響評價等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和手段,實現總量控制目標。建立強制回收制度、代處置制度等環境治理先進制度。強制回收制度是為了防止污染發生轉移,規定強制報廢設備和對部分有毒廢舊物品由生產者和銷售者負責集中回收,再交由專門處理單位處理的制度;代處置制度是指排污企業與按照市場化模式運營的專業污染處理單位簽訂協議,委托專業單位治理產生的污染,委托方支付污染處置費的制度。
參 考 文 獻
[1]姜愛林,鐘京濤,張志輝.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8,4(12)
[2]姜愛林,陳海秋,張志輝.江淮論壇.2008(4)
[3]姜愛林.安徽科技.2009(4)
[4]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9,4(2)
[5]鐘京濤.環境研究與檢測.2008,6(2)
[6]耿宏兵.城市規劃.1999(7)
為了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環境部門甚至放任發展重工業,任由企業排放重工業污染物,毫不考慮城市環境的承受能,嚴重忽視了環境部門的工作職責,長期下去,只會導致城市環境治理問題愈發嚴重。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環境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隨意丟棄垃圾,垃圾不分類管理等現象屢見不鮮。更有相當一部分市民為了自身利益而抵制環境部門的環境治理工作。
城市環境治理體系不健全,城市環境治理體系主要是由政府負責,其中相關治理政策的出臺也是要經過政府的抉擇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實施。然而,目前政府對城市環境治理體系的關注力度弱化,對于一些治理政策的實施也是任由其自然發展,導致環境治理體系不健全,城市人們參與環境治理的方式和渠道欠缺。再者是,政府出臺的政策優先關注的是地方經濟的發展,而忽略了兼顧城市環境的發展,環境治理體系作用并不理想。
2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戰略性治理策略
2.1發展循環經濟,生態農業,減少農工業污染問題
城市環境治理問題中最為嚴重的是城市農工業所造成的污染物問題。在城市農工業污染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是有效治理城市環境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對城市發展的科學規劃和相關企業的整合,調整城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不將有利于減少城市工業污染物處理壓力,并且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對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發展生態農業展,將會很大程度的減少農業污水和廢棄物的排放,以及減少有毒物質超標的農業生產物流入城市市場的可能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效益的增長。
2.2發揮環境監測工作在城市環境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環境監測工作在城市環境治理中的對象只要是面對河流廢水,工業廢水,工業廢品,環境噪聲等嚴重危害環境的物質,經過對這些污染物的進行綜合分析后,并對所得數據進行規律性統計分析,然后進行預測,對這些污染物采取合理措施處理。同時,環境監測工作會造成過度污染的企業進行隨機檢查,促進企業對因此生產而造成的污染采取有效對策進行有效處理;對一些違法排污的企業進行暗訪,根據暗訪所得結果,對不正常使用排污設施,導致嚴重污染的企業進行罰款甚至停牌處理;對那些重視生產污染有效處理的企業進行監督性監測,通過監督性監測全面了解企業排污處理措施及相關規定情況,對表現突出的企業予以支持。由此可見,環境監測工作在城市環境治理中所起的積極作用的不容置疑的。
2.3完善城市環境治理體系
我國對環境治理的力度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八五”期間,全國用于污染治理的環保補助資金達74.96億元,安排治理項目89430個,占同期全部污染治理項目的69.02%。完善城市環境治理體系首先要從監管入手,首先制定相關法律政策,加強法律執行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要各城市地區政府加大對各企業的管理力度,呼吁廣大群眾參與到社會監管中去,共同為城市環境治理事業顯出一份力量。再次是在城市市民居住方面,相關部門要針對目前城市建設工廠產生的環境阻力,深入群眾中去對情況進行全面理解,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同時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最低限度的降低建廠企業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
3結語
一、治理范圍、目標和原則
(一)治理范圍。市區主要道路兩側和環灣可視范圍內面積較大、較嚴重、景觀性較差的88處采石場(崖體)。
(二)治理目標。到2011年,基本完成環灣可視范圍內影響觀瞻的31個采石場(崖體)的環境治理任務;到2015年基本完成市區主要道路兩側和環灣可視范圍內的57個采石場(崖體)的環境治理任務。
(三)治理原則。規劃先行、分類指導;多元設計、生態和諧;資源開發、景觀重塑;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
二、治理內容
(一)生態恢復。對于規劃為生態恢復區的采石場,要通過回填土方、理順水系、植樹造林等技術方法進行覆綠治理,逐步實現生態化、自然化。
(二)旅游休閑設施建設。結合風景旅游區開發,對采石場進行生態恢復和景觀建設。采用景觀設計與自然堆土復綠相結合的方法,實現生態與景觀的統一。
(三)景觀再造。通過景觀設計與植被綠化的有機結合,形成新的景觀。對有條件的采石場,可以結合土地開發整理,達到可耕、可漁、可林、可觀的目標。
(四)資源開發。采取項目開發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的措施,實現資源的再開發、再利用。結合采石場周邊土地流轉、山巒開發,將采石場環境治理作為項目開發的組成部分,同步建設和治理;對具備規劃條件的采石場,通過調整土地使用性質,適當開發建設商務會所、休閑場所等;結合村集體或城市公益事業項目對采石場進行資源開發利用。
三、治理措施
(一)科學制定規劃
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因地制宜、恢復為主、適度開發”的原則,結合市區山體保護規劃,科學合理地編制不同級別的廢棄采石場生態恢復、資源開發與土地再利用規劃,明確生態恢復區、開發性恢復區等不同區域和項目的控制性規劃要求。堅持“一場一方案”原則,因地制宜地研究制訂每個采石場的治理方案,根據采石場的特殊區位和環境條件,規劃建設適度規模和體量的建筑、景觀設施,并實施典型示范工程。
(二)建立健全治理機制
鼓勵通過旅游、休閑、商業、居住以及生態農業等產業項目,帶動采石場環境治理的同步實施,走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資、社會化治理的路子。
1.項目招商,公開出讓。對實行資源化開發利用的項目,通過對其區位、環境、資源、交通等條件的分析研究,確定項目開發的屬性、功能、景觀等方面要求,調整采石場及周邊具備開發建設條件的土地利用性質。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進行項目策劃、招商,把采石場環境治理與開發項目捆在一起,以土地招拍掛的方式對社會出讓。
2.資金扶持,先建后獎。對項目土地出讓后政府收益部分,可以安排用于采石場環境治理的資金補助。開發單位在采石場及周邊項目開發的同時,按照規劃設計要求完成采石場的環境治理工程,經驗收合格后,再對其進行補助。對投資較大、治理較好的工程,除返還土地出讓金外,還可從政府部門收取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等專項資金中拿出一塊進行獎補。
3.典型引路,重點指導。對于生態恢復性治理工程項目,由各區政府(管委)負責組織,以財政投資為主,從景觀性差、最需要治理的區域入手,通過高起點規劃設計和高水平建設,為采石場治理樹立樣板。對于資源開發性項目,實行重點突破、重點指導、重點扶持,通過典型引路,形成示范效應。
(三)加強項目建設管理
1.開發單位在進行資源開發性項目建設時,必須提交采石場環境治理規劃、設計方案,確保開發項目與采石場環境治理工程的同步規劃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2.資源性開發項目和采石場環境治理工程項目要一并納入基本建設程序,實施招投標、項目監理、施工許可、質量監督、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監管。工程竣工后,開發建設單位必須按規定組織綜合驗收,并向建設主管部門申報備案。
3.要搞好資源性開發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開發建設單位要根據開發項目的具體情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滿足基礎設施配套要求;各區、各有關部門要研究切實可行措施,統籌解決開發項目的供排水、供電、供熱、供氣和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問題。
4.采石場治理要與市區建筑渣土治理有機結合。對于臨近市區、交通較為便利的采石場,可以設置為臨時的建筑渣土消納場所,利用市區的堆土、工地棄土回填,實現建筑渣土的資源化再利用。
5.采石項目必須向國土資源部門提報生態恢復方案,經國土資源部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聯審批準并交納生態恢復保證金后,方可組織實施。
6.把采石場環境治理工程列入市城建重點工程年度計劃,進行調度、考核。對治理工程完成情況較好的區,市級財政給予適當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