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22: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安全事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范圍比較廣,類似于汶川地震、非典等,都是給我國帶來巨大災難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這些災難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會產生人身損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處理應當歸屬多部分法律調整范圍,引起多種法律關系的變更或者消滅。從民商法部門的角度,對其體系進行分析。
二、民商法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調整
當前我國廣泛使用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調整過程中所使用的法律是《突發事件應對法》,該法律屬于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上法位,其中按鈕概括了比較全面的突發事件行政應對方式,行政色彩比較濃郁,但是民商事立法的內容卻比較少[1]。其余和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相關的調整法律也具有較強的行政色彩與經濟法特性,導致民商事立法的內容趨近于空白。對民商法來說,民商事法律是主要調整對象,而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與特定意義民商事法律狀態是其主要構成部分。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是否可以成為民商事法律調整對象,尚未明確,也沒有科學化的體系支撐[2]。
(二)主要問題
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對方面的立法上,雖然行政應對法內容是比較完善的,但是民商事救濟法內容并不夠全面,需要完善。導致該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問題,影響社會環境與社會治安,導致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從前些年的偶然出現變為大量出現[3]。雖然問題日益嚴重,但是民商事應對立法制度的缺陷已然明顯。必須抓緊時間完善。民商事立法可以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當如何去應對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方面出發,構建清晰化的法律體系,提升問題解決質量。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對民商事法律進行清理,構建系統化的立法體系,進而最大化的保護民事主體私權利。
三、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法律制度構建
(一)公共補償制度
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一旦產生,必然會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所以需要的援助資金數量也比較多,如果單一憑借國家的財政補貼來解決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針對該情況,可以構建應對資金商事運作制度,讓民事贈與制度發揮長效化機制,在社會和諧發展的時間段內不斷的聚攏資金,通過基金會等形式來籌集資金,構建運作機制。公共補償制度屬于政府、社會、企業、個人共同努力的補償制度。但是當前我國民商事立法還沒有成立針對性的公共安全事件應對資金商事運作模式以及科學化、體系化的公共補償制度,在立法方面也是呈現空白狀態的,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完善。
(二)征用補償相關賠償制度
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是比較特殊的一種會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的行為,在突發的狀況下,為了公共安全價值目標可以正常體現,工作人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針對事件本身擬定對策,有事還需要征用個人財產。征用私人財產是政府強制性影響民事主體物權的一種行為,必須得到補償。如果被征用財產遭受損失,會涉及到補償問題,但是這部分財產的補償標準以及補償依據,目前國內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物權法雖然對征地補償相關事宜盡心了規定,而且個各省市也有相應的法律支撐,但是在落實上存在問題。在出現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需要無條件遵循及時、充分補償就及原則,構建科學化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民事補償制度,提升滿意度。
(三)責任保險制度
責任保險是指被保險人依法應當向第三人承擔的以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被保險人需要向保險人員提供一定量的保險費,而保險人需要承認第三方承擔責任的時候按照保約合同給與一定的補償金。近年來,我國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頻發,但是其中大部分事件都是按照無過錯責任原則來判決事件歸屬類型的,所以只要是加害方在客觀事實上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就必須強制性承擔相關責任。將責任保險制度納入到公共安全事件中,可以轉變傳統模式下的純轉移損失模式,使其變成分散損失轉化模式,保證收到損害的人可以正常生活。我國在保險制度方面雖然已經比較完善,但是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頻發的當下,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經常性與規模性都在朝著負面方向發展,所以保險制度也應當借鑒一些和我國有類似情況的先進國家的立法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來構建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責任保險制度。
四、結語
關鍵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 GIS技術;數據庫
Abstract::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 platform i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GPS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video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and command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mergency emergency command of powerful features such as integrated platforms.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platform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atabase.
Keywords: public safety events; emergency platform; GIS technology database
[中圖分類號] TM71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為應對國際性恐怖襲擊事件、重大刑事事件、涉外突發事件、重大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群體性暴力事件、政治性騷亂等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威脅并做好預防性安全應急管理,2006年1月8日,國務院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作為總綱領在未來長時間內指導和推進國家應急體系建設和公共安全應急平臺建設。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是基于GIS技術、GPS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視頻會議、通訊系統、指揮系統、應急決策系統等強大功能集成的應急指揮平臺。該應急平臺由三個系統構成: 信息獲取系統、應急智能系統和決策指揮系統。
信息獲取系統負責應急平臺中數據和信息的收集獲取及管理。
從指揮中心性能和實時性要求較高的角度考慮, 系統軟件體系架構采用了基于 C/S(Client/Server) 的標準三層架構, 包括數據層、業務層和交互層。運行流程如圖1所示:
圖1消防應急平臺軟件框架圖
公共安全應急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綜合城市中公共安全相關的各類信息,如:地理信息系統、危險源分布、救援力量分布、醫療救護、物資保障等等,并對其進行統一的存儲和管理,以保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利用應急平臺迅速的查找相關信息和資源分布,并能依據應急平臺的預案數據庫和決策支持系統,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從而得出最佳處置方案。
一、 數據庫的組織
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的數據庫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一類是針對城市安全問題的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
1、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用于組織和存儲城市安全規劃、城市安全管理、事故應急救援輔助決策支持涉及對象的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和尺寸信息等空間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為公共安全應急提供強有力的空間數據支持,遙感數據、數字地形數據和 DEM 數據的迭加,可以更加直觀和逼真,同時也為應急決策提供空間分析功能,輔助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公共安全相關數據庫。以及等等。
a) 空間數據??臻g數據采用 G IS(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系統來管理。主要包括: 城市 1:2000、1:1000 和 1:500大比例尺地形數據庫、城市道路交通數據庫、城市主要地名數據庫、城市遙感影像數據庫、建筑物數據庫等等。
b) 公共安全相關數據。公共安全信息數據庫采取空間信息與描述信息 (屬性信息)一體化存儲的模式,主要包括: 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安全重點單位數據庫; 專業救援力量和社會救援力量數據庫、城市消防栓數據庫、醫療力量數據庫、公安機構數據庫、電力線路數據庫、城市地下管網數據庫、避難場所 (人防、廣場、公園、綠地) 數據庫、應急物資供應數據庫。、天文氣象數據庫、法律法規數據庫等等。
2、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用于組織和存儲自身存在危險性或有安全需要的對象的屬性信息,此類對象是城市安全規劃、城市安全管理和輔助決策支持等過程所關心的主要對象。它是整個應急平臺數據庫的核心內容,為安全規劃、應急輔助決策、統計分析等安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料支持。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以下數據:災害發展模型數據庫、應急預案數據庫、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等等。
(1) 災害發展模型數據庫
包括地震模型、火災蔓延模型、污染源擴散模型、人員疏散模型和火災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a)地震模型
b)火災蔓延模型
城市中火災蔓延模型可以用元胞自動機理論來建立。元胞自動機理論在森林火災模擬方面已有運用, Yamada、Takizawa等人和Xie、Sakamoto等人嘗試運用元胞自動機理論來進行城市火災模擬的研究。元胞自動機將城市劃分成多個元胞。元胞的尺寸可設置為3m ×3m , 該尺寸可由Jirou 和Kobayashi 提出的公式估算得到。在風速V 條件下, 火傳播的最遠距離為
D/m = 1. 15[5 + 0. 5V/(m·s- 1) ].(1)
城市區域火災蔓延主要受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影響: 建筑因素、天氣的情況和建筑區域的特性。建筑因素主要包括: 建筑的物質材料、樓層面積、通風開口面積、樓層的高度等。天氣因素在此簡化為對風速和風向的討論。這些因素影響到火災蔓延的方向、范圍以及火災蔓延的可能性等方面。建筑區域的特性主要包括空地大小和方位、房屋所處地面的坡度以及道路的情況信息。這些因素用來反映控制火勢的蔓延情況。根據式(1) , 火蔓延影響到的鄰居元胞范圍可以由圖2(a) 表示, 根據風速的不同, 影響范圍會發生明顯變化。W ij是風因素, 包括了風速和風向兩個方面的內容。
圖2火災蔓延時受影響的鄰居元胞示意圖
模型中將元胞的狀態分為5 個等級(0~ 4) , 分別為: 不可燃、可燃但未燃、已燃但不具備蔓延能力、劇烈燃燒且具備蔓延能力、燃盡?;馂氖欠癜l生蔓延, 可以從元胞( i, j ) 的狀態是否從1 變到2 來判斷, 判斷依據可由火災蔓延因子Fij來決定, 即
Fij = ∝(SijPij )Wβijp (tkl). (2)
其中: ∝是火災蔓延速度調整因子; S ij 是建筑結構參數; P ij 為建筑的火災木質率, 也就是將建筑可燃的部分轉化為木材的比率;β為調整因子(β> 0) ; p( tk l) 表示元胞(k, l) 的火傳播能力。除β外, 這幾個參數值的范圍從0 到1。
c)污染源擴散模型
d)人員疏散評估模型
人群安全疏散的判據是“可用安全疏散時間(ASET )”是否大于“必需安全疏散時間(RSET)”,災害事故預測模擬可以給出這兩個時間的長短比較?;诳臻g地理信息, 可對市區范圍的人員疏散進行模擬, 同時選擇避難區給出人群應急疏導和避難的優化策略。模型中主要用來計算建筑中的人員疏散到室外的時間可以用Togawa 經驗公式來計算, 即
Tmove-b =N a/W effC+L m in/V r. (3)
其中: C 表示通過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 即單位流量, 一般取值為1~ 1. 2; N a表示建筑內的疏散總人數; W eff表示疏散出口的總有效寬度, 即建筑物的對外出口的總寬度; V r是人員運動速度; L m in為人員到出口的最短距離。街區步行疏散時間是指疏散到室外的人員步行疏散到避難區的時間為
(4)
其中: D i表示第i 條街道的距離, a 為交通影響系數, 與道路交通密度有關。
e) 火災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財產損失可根據火災蔓延模型對應元胞的狀態加以計算, 而人員傷亡以人員疏散模型計算的建筑疏散情況進行預測, 這樣系統就可以對火災在不同時間點可能導致的損失進行評估。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包括房屋、構筑物、設備和其他財產的損失, 在具體統計時, 按公安行業標準進行計算。
(2) 應急預案數據庫
現有的大部分應急預案多數是傳統文本式預案, 多按照統一的制式依靠經驗制定,其科學性和針對性亟待提高。相對于數字應急預案有著缺乏火災科學模型支持、形式枯燥、查詢困難、表達不直觀、可操作性差等缺點。數字預案吸取了現有預案的優點和長處,以應急平臺為載體,利用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火災科學與安全科學技術、數據庫技術、GIS技術、圖像顯示技術等現代技術,使得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更為科學規范,通過完整的、科學的數據模型建立全面而具體的數字應急預案,其設計如下:
一方面,數字應急預案建立在應急平臺的數據庫系統、GIS 系統等基礎上, 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以往文本式的資料數字化, 通過分析應急預案的關鍵節點對其結構化, 形成有針對性的實戰方案和預案實施指南。另一方面,數字預案把災害科學應用到預案制定中, 通過災害發展模型、人群疏散模型等對不同場景和條件下的科學計算, 對重點保護建筑或建筑群制定相應的預案塊, 對于一個災害場景計算出許多時間序列, 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時刻災害場景的情況和救援方案。此外,還可以在系統中事先假設災害場景,通過數據庫查看現場周邊環境和建筑信息, 調用周邊救援力量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演練。
(3) 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
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是在數據庫基礎和GIS技術表現手段上提供的一系列輔助決策工具。它將災害發展模型、人員疏散模型、火災損失預測等模型, 與接警空間定位、最佳路徑分析、應急力量調度與管理以及事故應急決策等指揮調度模式相融合, 輔助災害數據處理、模擬分析、應急指揮調度及控制顯示等功能, 提高從接警到處置災害過程的效率, 快速確定災害源、援救、疏散方案以及災害蔓延范圍, 從而提高決策指揮的現代化水平和整體作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支持:災害發生地點快速定位;周邊環境緩沖區快速查詢分析;責任救援隊伍的確定;疏散路線、救援路線等優化確定;作戰指揮方案的標繪。
二、 數據庫技術構成
1、 數據庫的優化
(1) Oracle 數據庫的優化設計
Oracle 數據庫的優化設計是 ArcSDE 高效運作的保障,也是整個平臺運行效能的根本。Oracle 數據庫性能的優化主要從內存分配、磁盤 I/O、回滾斷、CPU 的使用等幾個方面來考慮。
a) 調整內存分配
主要包括:數據庫高速緩存區的度量和優化;庫緩沖區的度量和優化;數據字典緩沖區的度量和優化;排序區的度量和優化。
b) Oracle 磁盤 I/O 優化
主要包括:優化表空間和數據文件;優化塊和區間。
1.2. ArcSDE 的優化 和 Oracle 系統相同,典型的 ArcSDE 安裝過程很方便,但沒有經過配置和調整的 ArcSDE不會獲得滿意的效能。ArcSDE 的優化主要從 DBTUNE 表和調整空間索引兩個方面來優化處理。
2、地形圖的批量入庫
在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中,數據的多源、多尺度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同時也是為城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提供快速、準確的輔助決策支持所必須的,因此建立一個通用的數據轉換與批量導入模塊就顯得意義重大。而建立一個通用的批量導入功能模塊,需要弄清楚各種 AutoCAD 數據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性,將共性的部分保留,存在差異的部分提煉出來供用戶錄入。
根據在實際項目的經驗總結,AutoCAD 資料之間主要存在的差異部分的幾個關鍵參數如下:圖幅編碼;圖幅長、寬;要素的分層等。
在本系統中,該通用 CAD 數據導入功能模塊,主要提供了遠程數據和本地個人 GeodataBase 數據庫的自由連接,用戶可以自定義數據導入的各種參數和要素集名稱。該模塊主接口入下圖 3 所示。
圖3:模塊主接口
3、異構數據的處理與更新
所謂異構數據有兩種含義:網絡的異構和數據格式的異構。本應急平臺中數據源的格式繁多,有 DWG、Shp、Tab 和遙感影像圖等等。尤其是 DWG 圖形格式數據量巨大,它是建立空間數據庫的基礎。 而數據轉換實際上就是將AutoCAD 數據中要素提取出來,分門別類的存入相應的數據表中的一條記錄。但在數據轉換前,先要將GIS 和CAD 這兩種數據格式之間建立清晰的轉化鏈接,合并一些同屬性圖層,清理不必要的冗余數據。對于不易實現的轉換內容要做好處理,如:多邊形在AutoCAD 中可能完全沒有閉合,因此在轉換前要首先通過人機交互或編制應程序來將圖中明顯的錯誤糾正過來,以免在轉換時出現問題。數據轉換的流程如下圖4 所示:
4、 三位圖數據的生成和處理
在城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輔助決策中,城市大范圍內的三維景觀圖對于決策的制定、以及救援路線的選擇、救援措施制定都有很大幫助作用。因為它非常直觀和形象的反映了城市的概況和面貌,包括道路、房
圖4數據轉換流程圖
屋建筑、湖泊河流等等。三維景觀視圖既是反映城市的整體概況和面貌,又具有快速、實時、成本低廉的優勢,
在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的突發事件應急輔助決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對于三維圖的可視化的實現,是利用ArcGIS 的ArcScene 控件來實現的。效果圖如下圖5 所示:
圖5:三維可視化效果圖
三、 總結
通過本文的研究,根據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的需求,研究和分析了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中數據的分類、組織和管理,并對數據庫進行了邏輯設計和優化設計,實現了地形圖的批量入庫和城市大范圍景觀圖的快速生成。同時,本應急平臺可以從分布式的平臺數據庫設計與實現、模型庫的設計等兩個方面來進一步進行探討和研究,并且結合應急救援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從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 1 ]李華東.基于GIS 集成化的消防指揮系統. 指揮技術學院學報.
[ 2 ]蘇子林,陳章良. 中小城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電腦開發與應用.
【關鍵詞】風景區 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事件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假期出游的人員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而風景名勝區因其風景優美、環境宜人,越來越成為旅游者尤其是生態旅游者追逐的熱點。這也就意味著,風景區已逐漸成為一個眾多人聚集的場所,相應的公共安全隱患也就逐步暴露出來。 2008年國家旅游局共收到各地報送的旅游突發公共事件48起(包括1起發生于2007年),共造成147人死亡,4人失蹤,401人受傷。其中旅游重大突發公共事件6起,88人死亡,4人失蹤,132人受傷;較大事件35起,59人死亡,231人受傷;一般事件7起,38人受傷。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使人們在嘆息之余,更清楚地認識到旅游安全不容忽視。旅游景區安全是旅游景區發展的基本保障,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景區的發展。旅游景區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線,是旅游景區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是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當前,頻繁發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財產損失,又嚴重地影響了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形象,阻礙了旅游業的正常發展,給旅游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隨著旅游活動規模的急劇擴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險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發展,影響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趨復雜化,旅游景區安全事故呈現出高發態勢。旅游景區安全正在成為旅游業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意義
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威脅與挑戰。其中,中國的公共安全面臨著最為嚴峻的考驗。多元經濟模式與多元文化的融合與沖突,人類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攫取與毀壞,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由各類風險轉化或引發的公共安全危機事件頻頻發生,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失衡等,都大大加劇了公共安全的風險。這也就意味著對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日趨重要。隨著我國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學者對于風景區旅游的關注與研究越來越多。但這些研究多是從環境管理、自然資源保護性利用、可持續發展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對于風景區的公共安全管理問題鮮有涉及。風景區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自然災害管理、人為災害管理、治安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是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體系。因此,本文將從一個全新的、系統的角度對風景區的公共安全現狀做出客觀評價,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三、國內研究現狀綜述
(一)關于景區環境影響的研究。
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學者劉儒淵等(1991)在塔山公園進行了10年的定點觀測實驗,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大陸研究90年代后期陸續出現,比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程占紅(2006)、劉鴻雁(1997)、李貞(1998)、馮學鋼等(1999)關于景區植被影響的研究。
(二)關于風景區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馬彥(2006)認為,開發者的盲目、低水平、掠奪性破壞行為,經營管理者的短期經濟行為、低層次的管理,旅游者的貪婪放縱的享受和不文明行為等。問題早已出現,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已不少,業界也在逐漸加大投入以改變現狀.但自然風景區的退化仍屢見不鮮,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旅游學術界缺乏對自然風景區旅游資源和環境成體系的深入的研究,已有的成果集中在旅游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如何影響、表現在那些方面和環境保護、環境治理上。至于對策研究則多般是個案研究和宏觀策略研究,個案研究是救火不防火、治病不治根,且不具有普遍意義;宏觀策略研究不具有可行性。旅游業界普遍對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關系、生態美等可從思想上改善現狀的理念缺乏認識或認識不到位,管理水平一直不高,甚至為了經濟利益不惜破壞旅游資源及其環境。
(三)關于風景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及安全預警的研究。
繆春燕(2007)分析提出了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實施步驟、基本原則、組織框架和系統結構。 其次,分析了歷史城區建筑遺產面臨的主要災害事件和形成原因;界定了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事件的概念特征;建立了基于建筑安全事件、環境安全事件和風貌安全事件的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事件識別模塊;并根據災害風險分析原理,對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事件的風險構成因素、風險形成機制、風險分析內容和風險分析流程進行了研究。 然后,提出了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可持續預警管理系統和預警管理流程;重點分析構建了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事件預警的數學模型、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提出了基于 DEA 模型的歷史城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預警評價方法。 最后,以武漢市青山區街坊建筑遺產為例進行了實證評價和安全預警,并針對青山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青山區建筑遺產公共安全管理的組織框架、預警管理流程和預警管理系統。
綜上,我國學者從多個角度對風景區進行了廣泛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振海,陳洪泉,雷仲敏.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5.5.
[2]周虹.旅游開發對風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對策[D].北京林業大學, 2004,05.
關鍵詞:旅游業 公共安全 對策
旅游業是一個敏感型產業,易受經濟、政治、自然以及社會因素等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特別是近期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使旅游業應如何面臨公共安全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超過了汽車、電子、鋼鐵和農業等傳統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給許多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為它們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同時,在旅游經濟的帶動下,交通、建筑、通訊等相關產業及配套環境的建設也得到了發展。
我國的旅游業屬于一個新興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已形成一定的規模。2002年,全國的旅行社總數已經達到11552個。據國家旅游局的旅游業統計公報顯示,2000年全年旅游業總收入達451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2.9%。2002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為5530億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5.4%。各類旅游人數及國際、國內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我國的旅游業處于平穩的發展階段。然而,我國旅游業的收入僅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值的5%,還遠遠小于世界其它國家的旅游業在國民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但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業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根據2010年的遠景目標綱要:2010年我國旅游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8%。
公共安全問題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
公共安全事件的爆發,使我國旅游業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以下主要通過“非典”(SARS)和禽流感疫情,這兩個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來分析公共安全問題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
中國入境旅游人數下降
2003年初,肆虐的非典疫情使我國的旅游業受到了極大沖擊。自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的多個省市屬于重度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區后,相繼有100多個國家與中國取消了彼此間的出入境旅游業務。2003年下半年開始,旅游業才慢慢開始恢復,并在恢復中謀求發展,外國人旅華市場也漸漸出現快速恢復的態勢。8月以后的各月,中國的入境人數以及外匯收入波動減小并趨于穩定。12月份,入境總人數和外國人入境人數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14%,旅游業結束了4月份以來持續8個月負增長的局面。
2004年初始,受馬來西亞、泰國、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等5個亞洲國家的禽流感影響,我國2004年初期的入境旅游人數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滑,2月,我國的入境人數已明顯減少至753.3萬人,達到自上年旅游業恢復發展后的最低點。
旅游消費及外匯收入的減少
兩次疫情相繼來襲,不僅導致旅游人數的下降,還使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恐懼心理,人均花費有所降低。根據近幾年的旅游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國內游客和入境旅游者在餐飲、購物、娛樂及住宿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別為45%和50%左右,而非典疫情導致人均支出下降了30%。全國旅游外匯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4.61%,僅為174.06億元。旅游總收入同比減少了2768億元,使我國旅游業面臨1989年以來第一次負增長的嚴峻形勢。接踵而來的禽流感疫情,在短短一個月內席卷亞洲,造成我國2004年1月至2月的累計入境旅游人數為1562.0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全國旅游外匯收入累計測算數為30.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1%。
旅行社收入減少,旅游團隊取消比例增大
面臨突發的公共安全問題,由于旅游人數的減少,旅行社的營業收入也相應下降,一些旅游的團隊甚至被迫取消。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造成上百個國家對中國公民入境旅游提出限制,使中國公民的出境旅游受到嚴重的影響,與此同時,國外的旅行團也紛紛取消了來華的旅游計劃,據報道,上海的國際旅行社營業收入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78.62%,北京的海外市場也迅速滑坡,4月份接待海外來京游客11.6萬人次,同比下降59.9%。
相關行業的連帶影響
旅游業的連帶性特點使得它在面對公共安全問題受到沖擊的同時,其它的相關產業也受到了影響。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所確定的行業,與旅游業相關程度較大的有運輸業、零售業、餐飲業、娛樂服務業。2003年“非典”疫情使旅游業、餐飲業、水產品加工業、娛樂服務業、運輸業等9個產業部門的GDP下降幅度超過10%,特別是旅游、餐飲業和娛樂服務業,其產出下降超過40%。其中,旅游業所受的直接影響為-62.17%,綜合影響則達到了-78.45%。
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的擴散使大部分游客“談雞色變”,餐飲業遭受重創。許多餐廳紛紛把雞肉菜肴撤下菜單,或從未暴發禽流感的國家和地區進口雞肉。以經營炸雞和雞肉漢堡為主的肯德基連鎖店生意受到了較大影響,由于越南的嚴重疫情,肯德基于2004年1月27日被迫宣布暫時關閉越南境內所有9家分店。航空業作為運輸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2003年遭受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極大沖擊,SARS使民航客運自3月開始下降,直到5月份仍在下滑,累計班次同比下降61.1%,客運量同比下降81.2%。除此之外,類似旅游專賣店的零售業也由于旅客人數的減少受到波及。
中國旅游業面臨公共安全問題的相應對策
完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
加強危機意識 2003年上半年,SARS的暴發給我們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敲響了警鐘。綜觀中國針對歷次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采取的措施,不乏是促進旅游客源的多元化、調整旅游市場結構、調整旅游產品的產業結構等,基本上為事件爆發后的應對措施。雖然這些措施能使旅游業在危機事件爆發后得到恢復及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僅僅在危機爆發后采取措施是不夠的,不足以抵擋下一次可能到來的危機。我們應當強化企業和個人的危機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危機事件對旅游業的沖擊。
建立危機管理體系 2003年5月,世界旅游組織了《旅游業危機管理指南》(Crisis Guidelines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指導成員的危機應對和管理工作。但我國目前并沒有建立起危機管理體系,通過“9.11”事件,人們認識到,即便是富足、安全的美國也無法免受危機的傷害,加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更讓人們感受到了危機帶來的沖擊。目前,危機問題成了當代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國旅游業要盡快的引入危機管理概念,借鑒國內外學者對危機與危機管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旅游業的危機管理體系。
及時更多的公共安全信息 我國是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許多旅游資源豐富的省區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是地質災害的頻發區,每年5-9月的旅游旺季更是呈現高發的特點,對旅游交通和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響。自2003年6月起,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了一項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的公共安全信息――在每天的中央電視臺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隨著預報區域劃分、等級劃分、標準的完善,這項工作的精確度將逐步提高到可對具體地點的居住者、旅游者、生產者等提出安全警示。諸如此類的公共安全信息的,不僅可以減少因地質災害給旅游交通和安全帶來的不便,同時還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參考,及時的公共安全信息將促進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信心,從而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根據旅游者旅游理念改變積極開發新的旅游資源
據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在各國旅游群體中,以消遣娛樂、健身休閑為目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在歐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輸出的70%以上是休閑度假。據美國專家預測,到2030年,旅游業將成為全世界80%以上人員的必需,而健康休閑則更具有廣闊的國際市場。
據國內旅行社的盤點情況來看,我國的休閑游也逐漸成為旅游熱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游將成為旅游者選擇出游的主要方式。特別是“五一”和“十一”的黃金周,已形成觀光和度假的兩個市場。由于自然資源豐富,并且距離市區近,近郊地區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睞。旅游業應積極開發相應的旅游資源來滿足消費的需求。以北京市懷柔區為例,目前已開發景區26個(其中國家級“4A”級景區3個),賓館飯店100多家,其中星級飯店53家,直接從業人員9860人。2002年旅游接待705萬人次,旅游收入5.08億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5.9%。
增強服務意識和質量提高旅游業的綜合競爭力
盡管國內旅游企業已經看到了市場的前景,然而,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自身水平還遠遠落后于世界同行,旅游企業專業化水平還亟待提高,這就需要旅游業提高綜合競爭力求得發展。
面對突發的公共安全事件,旅游業應當更新營銷觀念,加強與旅游者的溝通,讓游客看到為防止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所做的措施和應急預案,強化消費者的認同感。推動旅游企業重組,提升旅游企業素質。但重要的是,不能夠一味的關注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服務的質量,只有提高了服務的意識和水平才能夠更沉穩的應對突發事件的來臨。其中,酒店、賓館是旅游者出行的重要部分,好的住宿、餐飲條件可使旅游者的出行更加愉悅。提高酒店、賓館以及旅行社的服務質量是勢在必行的。旅游者更新的消費觀念,向旅游行業及相關產業,特別是在公共健康、飲食衛生、交通運輸衛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革旅游企業傳統的經營方式,全面落實星級飯店、賓館的經常性防疫措施,執行公共衛生和健康的行業規范標準,建立旅游企業健康運行的市場秩序。除此之外,旅行社應當向規?;l展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在積極開發豐富的旅游資源時,要注重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世界各國在發展旅游經濟的過程中,都把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對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旅游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成為現代旅游發展的特點之一。
隨著人們對旅游活動與自然界生態環境之間依存關系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明白了旅游活動的開展是以生態環境為依托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增強旅游景點的吸引力,雖然在經歷了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之后,根據消費者行為模式的變化,旅游業應當積極的開發新的旅游資源,但是必須在保持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否則無計劃、無控制的開發旅游資源最終會使人類的生活質量遭到損害。
參考文獻:
1.朱迎波,葛全勝等.SARS對中國入境旅游人數影響的研究.地理研究[J],2003(5)
2.魏小安,付磊.旅游業受“非典”影響情況分析及對幾個相關問題的辨析.旅游學刊[J],2003(4)
3.李九全,李開宇,張艷芳.旅游危機事件與旅游業危機管理.人文地理[J],2003
4.依紹華.淺析非典對旅游經濟的影響.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2003(6)
5.南開大學SARS對經濟影響研究課題組.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對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2003(4)
6.崔淑新.SARS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及應對措施.經濟工作導刊[J],2003(13)
7.劉群紅.發展我國休閑旅游產業問題的若干思考.求實[J],2000(8)
摘 要: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聚集場所,其安全工作關系到國家的資源財產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安全體系對圖書館至關重要。本文僅就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進行初步探討。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1)05-0060-03
近年來,人類自然災害以及火災等災害的不斷發生,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危害,同時也暴露出了國家在公共安全建設中的缺陷和不足,為公共安全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意識到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安全預防處置救助體系的重要性。圖書館是公共文化場所,其人員的流動性和聚集性,決定了公共安全隱患的存在,建立圖書館公共安全體系不容忽視。本文意在對圖書館公共安全的預防及處置等安全體系建設進行初步探討。
1 圖書館公共安全的分類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從廣義上講,對安全的理解包括國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國際安全、區域安全、生態安全等。
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個體,安全涵蓋人們工作、生活以及生存的方方面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當人們不斷追求生活富足、家庭安康、社會和諧的目標時,也越來也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否認,安全成為實現這一切目標的基礎和前提。
圖書館是文獻收藏、借閱、信息交流的公共文化機構。人的存在和人員的流動聚集,決定了圖書館必然是公眾關注安全的重要部門。安全涉及很多范圍和領域,就圖書館而言,其傳統關注的往往是自身文獻資源、藏書等物質方面的安全。安全以人為本,作為大眾的活動場所,圖書館的安全應該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結合與大眾安全最為緊密的環境等多種要素,圖書館的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應包含公共消防安全、公共環境及衛生安全、治安安全、自然災害預防救助等方面。
2 公共消防安全機制的建立
公共場所消防安全歷來是消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國內多起商場、娛樂場所火災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員財產損失,時刻提醒著人們消防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38-99)、《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建標108-2008)等法律法規都對圖書館的消防安全防范作出了明確規定,消防工作已有法可依,但關鍵是嚴格遵照執行。
圖書館消防安全一方面要確保建筑物、圖書文獻的安全,另一方面要確保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建立完善的圖書館公共消防安全機制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1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
一是要有充足的消防安全經費,并確保??顚S谩6且M建義務消防隊,并定期組織開展消防訓練,對單位內重點防火部位作到心中有數。三是要有健全完善的消防工作制度,包括消防工作職責、消防工作例會、消防宣傳教育培訓、防火檢查和巡查、消防安全警示措施、防火公約、火災隱患督促整改、消防器材維護管理、消防工作考評與獎懲等各項制度,并認真貫徹執行。四是要建立消防工作檔案,包括單位基本情況、消防工作組和義務消防隊、消防工作制度、消防會議和活動記錄、消防宣傳教育情況、防火檢查和巡查記錄、火災隱患督促整改記錄、消防器材登記冊及維護保養記錄、火災事故記錄等,并做到內容翔實,保存完好。
2.2 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要有現代化的消防安全監控系統和噴淋、氣體等自動滅火系統,并做好安全設備的維護保養,保證各種設備運轉正常。要有健全的消防水源、室內外消火栓、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并有明顯標志,做好消防器材的保養,使之時刻可以使用。要有專門的消防值班值守人員,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
2.3 開展宣傳教育培訓
一是要在顯著位置設置消防宣傳欄、安全警示牌等,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常識、消防法律法規、公共場所防火逃生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增強職工及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二是定期組織義務消防隊進行滅火與逃生演練,做到會報火警、會撲救火災、會自救逃生、會疏散引導,以確保在危機時刻能及時疏散引導讀者至安全區域。
2.4 做好火災預防和初起火災的撲救工作
一是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做到檢查情況有記錄,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和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有糾正措施,并督促落實。二是每日進行防火巡查,提示職工注意消防安全,及時發現并撲救初起火災。
2.5 建立健全消防事件處置預案
要有消防安全事件處置預案,并根據實踐不斷完善。要結合處置預案,定期開展演練,確保圖書館工作人員尤其是直接面對讀者的保安、保潔、一線借閱服務人員能全面掌握火災救助技能,在出現緊急事件時能構筑起第一道防線,確保安全。
3 公共環境及衛生安全機制的建立
2003年,世界范圍內的“非典”疫情,使國人對公共衛生安全的建設有了全新的認識。圖書館的公眾聚集性質,也就決定了衛生安全隱患的必然存在。所以,建立完善的圖書館公共環境及衛生安全機制必不可少。
我國關于公共場所衛生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這些為圖書館建立健全公共環境及衛生安全體系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律約束。圖書館公共環境及衛生安全包含環境衛生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和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及突發急病緊急救助等。圖書館應當設立專門的環境衛生安全管理部門和人員,健全完善環境衛生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公眾在圖書館的衛生及健康安全。
3.1 圖書館環境衛生安全
環境衛生主要包括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水質、采光、照明、噪聲等自然環境因素;為公眾提供服務的衛生設施、衛生用品、中央空調通風設備等設施因素。這些因素一旦不符合標準,就有可能對公眾身體健康安全造成損害。做好環境衛生安全要做到:一是場館內的空氣、微小氣候、水質、采光、照明、噪聲以及為觀眾提供的用品用具等要符合國家衛生安全標準,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定期進行衛生檢測。二是建立衛生設施設備維護制度,定期檢查衛生設施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行;采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應當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相關衛生規范和規定的要求,并定期進行檢查和清潔消毒。三是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嚴禁在場館內吸煙。
3.2 圖書館食品安全
隨著圖書館服務范圍和內容的不斷擴大,諸多圖書館內增設了讀者餐廳、休閑吧、文化產品商店等服務設施,為觀眾提供餐飲等服務。因此,食品安全也必須得到重視。一是從業人員的健康保障。從業人員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對于國家嚴令禁止的患有相關傳染疾病的人員堅決不予聘用。二是要嚴格按照食品法和衛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做好食品的購置、加工、儲存、檢查等,確保出售的各種食品安全衛生。
3.3 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及突發急病緊急救助
在這一方面,圖書館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進行場館環境的消毒,配備安全、有效的預防控制蚊、蠅、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設施設備及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設備,并保證相關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及時清運廢棄物,清理傳染源。二是在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時,要嚴格按照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做好各種監控防范,必要時關閉場館。三是對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在觀眾突發急病時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救助,為后期救治爭取時間。
4 社會治安安全機制的建立
圖書館社會治安安全主要指維護觀眾在館期間的人身、財產安全。目前,國內公共圖書館多已實施免費開放。觀眾成分的復雜性,為館內治安管理增加了難度。暴力事件、意外事故、財產損失甚至恐怖事件等都有發生的可能。因此,治安管理至關重要。
建立治安安全機制,要做好幾個方面。一是加強觀眾準入門檻的安全防范。在入口要利用安檢設備進行全面細致的安全檢查,確保觀眾不能攜帶危險物品進入。二是加強安保人員業務培訓和訓練,能識別可疑人員并進行必要的監控。三是進行不間斷的巡邏檢查,同時和轄區公安部門建立聯系,請公安巡警定時對館內進行安全巡查,對犯罪分子及不法人員形成威懾。四是對館內地面、樓梯、欄桿、電梯等讀者服務設施進行安全檢查,使其符合安全標準,謹防因設備原因對觀眾造成人身傷害。五是要有反恐意識,謹防公共場所反人道、的恐怖事件的發生。
5 自然災害預防救助機制的建立
作為建筑物,圖書館同樣面臨著地震、泥石流、狂風暴雨等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安全威脅。因此,自然災害預防救助機制的建立同樣不可忽視。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圖書館建筑要嚴格按照《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38-99)、《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建標108-2008)等,做好圖書館建筑的選址及抗震等防災設計建設。選址要遠離河道、地震帶等自然災害易發地區;抗震設計要嚴格按要求達到相關標準,從建筑物建設源頭就消除發生自然災害的可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害。二是要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和救助技能的培訓和教育。工作人員要掌握基本的地震等災害救助技能,并經常開展演練,在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時,能及時引導讀者做好防護和逃生自救,最大限度的確保人員的安全。
6 圖書館安全事件的預防和處置
安全工作重在預防,但是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就要及時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置,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主要做好以下幾項:
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組織機構,負責安全事件的預防和處置。
二要結合各種安全事件的性質,制定周密詳細的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并不斷組織演練,確保發生突發安全事件時能及時處置。
三要和公安、消防、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建立密切的聯系,提供專業的指導,確保發生突發安全事件時各相關部門能快速介入,妥善處置。
四要建立公開透明的突發事件上報機制和報道制度,在發生突發安全事件時能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通過新聞會等形式,及時向社會公布事件進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猜測,造成不良影響。
五要嚴格按法律辦事。法律是安全工作的保障,也是安全工作的約束。圖書館各項安全工作要嚴格按照各法律法規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7 結語
公共安全機制的建立是圖書館管理現代化、科學化、法制化,服務人性化的重要體現。圖書館公共安全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將最終體現出政府對公民生命及健康的尊重。建立起完善的圖書館公共安全體系是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而它也將最終惠及公眾、惠及百姓,為社會發展進步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尹偉巍.新編公共安全管理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
[2] 秦啟文,李天安等.突發事件的管理與應對[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3] 樊運曉.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實務――理論實踐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關鍵詞] 公共安全;公共危機;預警機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64
[中圖分類號] D0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2- 0103- 02
0 引 言
當前社會進入到一個利益結構多元化,利益差別擴大化以及利益關系顯性化的轉型時期,社會的迅速變遷和發展使得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風險”甚至“高風險”的社會,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直接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社會公共安全預警機制是公共安全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突發性事件(公共危機)管理過程的一個子系統。目前我國學者對公共安全問題的研究集中在公共安全的治理方面,大多偏向研究公共危機的預警機制,缺乏專門針對社會公共安全的預警機制新設計。本文主要思想是設計一整套系統的公共安全預警機制,為我國社會公共安全預警機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有效地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
1 社會公共安全預警機制的設計
社會安全預警管理必須高度重視預防工作[1],傳統的公共危機預警機制是由預警信息搜集子系統、預警信息分析和評估子系統、危機預測子系統、危機預警指標子系統、危機警報子系統、危機預控對策子系統等6個子系統構成[2]。由于社會公共安全的特殊性,本文對社會公共安全預警機制設計應該包括以下方面。
1.1 風險源追溯機制
風險源追溯主要是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對社會公共安全問題可能發生的自然風險源、人為風險源、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的風險源進行溯源分析。社會公共安全預警管理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和各社會組織聯系本部門本單位本組織的工作和發展實際,及時準確地發現社會中公共安全隱患和風險源。同時進行信息收集以便準確及時地預測到可能發生危機的征兆,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規避和控制。
1.2 動員保障機制
政府的相關單位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暢通信息的渠道,成立國家門戶網站,提供專門的信息服務:建設單一、便利的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網站。最后實行預警信息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匯報制度,讓廣大公眾參與風險防范工作,進行各種演練(如安保反恐演練、平安志愿者演練)和風險防范的宣傳活動。
1.3 監測預警機制
對各種因素和安全問題的表象分級(風險等級)、分類(不同人群)、分區(不同區域)實施嚴密監測,及時掌握社會公共安全變化的一手材料。建立高度靈敏、準確的信息監測系統,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檢測手段,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因素和表象進行監測,預測其演變、發展和趨勢。加快交通、公共、氣象、市政、環保、地震等專業部門的數字化監測基礎設施建設,明確規定各層級匯報公共安全信息的時間期限,以及特大的公共安全問題的特殊匯報方式和責任的追究機制。
1.4 分析評估機制
首先是環境評估,對可能或已經引發危機的經濟社會環境進行評價和預測。其次是通過對監測信息的分析和評估,掌握客觀環境的發展趨勢和動態,敏銳地察覺環境的各種變化,當出現不利因素時,能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趨利避害,各部門及時識別評價組織中的薄弱環節以及外界和內部的不確定性因素,觀察、捕捉組織出現公共安全問題前的征兆性信號,及早進行必要的防范,也要確保組織的薄弱環節不會轉變為危機。
1.5 會商決策機制
應急決策時社會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的先導[3],會商決策在公共安全預警機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會公共安全管理涉及公安、消防、交通等各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各機構針對各類安全相關部門進行會商,討論相互協作、在各自職權范圍內全面有序地展開社會風險防范和社會安保。橫向的各部門之間以及縱向政府間直接的協調配合方面要做到銜接,以最優最有成效的會商決策來管理公共安全。
1.6 指揮處置機制
整合各部門各支應急處置力量,加強應急指揮體系建設,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并組織開展實戰演練,盡快建立應急與預警管理合一的常設機構,其主要的功能是社會安全預警和應急管理,在平時發揮預警預報、監測監控、專業咨詢、安全教育和業務指導,制訂危機應對方案,協調各部門、機構的應急處置,針對已經發生的安全事件權威的調配資源,在安全事件處理完后發揮協調相關部門的作用,
1.7 溝通監督機制
社會公共安全預警管理各相關部門分別就相關措施與社會公共安全管理機構溝通與交流、提出預警和補救意見和建議,確保各種信息真實、及時、準確,并按時間節點向社會公共安全管理機制機構送報相關材料。各公共安全管理部門之間進行溝通交流、信息共享,并對每個部門是否履行職責相互監督,確保整個預警系統的活力,遇到險情能夠快速做出反應,溝通監督機制是提效的機制,也是內部糾錯機制之一。
1.8 反饋審核機制
因為單連波等的反抗,在全國多起事件中,廣州2014年5月6日發生的火車站砍殺事件是罕有的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的一次。但單連波真正的價值,不僅在于他在面對暴徒時所表現的勇敢,也不僅在于他的勇敢保護了多少人,更在于,他點燃了民眾一度低迷的反抗“士氣”。
12月初,山城重慶?!赌巷L窗》記者見到了單連波:他戴鴨舌帽,穿牛仔褲,比互聯網上看到的,年輕很多。
單連波話不多。不過,今年5月,在廣州火車站,他手持木棍阻止暴徒砍殺群眾后,很多記者反復“撬開”他嘴巴,讓他一次次重復案發時的場景。
進入2014年,公共安全問題頻現,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闖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成為市民生活的“新常態”。在新常態里,人們習慣了突發事件出現時,人們驚慌失措逃跑的畫面。終于,這回看到了“不一樣”―這是具有標志性的“逆襲”。
而談起此事,單連波一臉嚴肅地向《南風窗》記者比劃著:“那時,很多記者,扛著長槍短炮對著我,‘咔嚓,咔嚓’個不停,眼都花了,搞得我直冒汗。”
對一個普通市民而言,這經歷多少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 “逆 襲”
單連波本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人,8年前,他和一重慶女孩結婚,之后把戶口遷到重慶。如今42歲的他,經歷并不復雜:初中畢業后,外出打工,其中十多年在廣東。
工廠打工的日子,單調而重復:車間、宿舍。有女朋友、成家后,路線變成了:車間、出租屋。
平靜如水的日子,流淌了很多年。變化出現在今年5月。5月6日中午11時許,重慶開往廣州的火車到站了。背著雙肩包的單連波,隨客流出站。
出護欄、入廣場時,單連波身后傳來了哭喊聲。廣場另一出口,也有很多旅客哭喊、奔跑,行李、背包扔得滿地都是?!案杏X像世界末日一樣?!眴芜B波說。
聽到喊聲而回頭的那一刻,單連波發現:一戴小白帽的小伙子,正手持長刀砍在他身后的一名婦女身上……單連波立馬卸下包,朝暴徒狠狠甩了一下。“可能我光頭的樣子,看起來比較兇吧?!眴芜B波說,“小白帽”轉身朝他人砍去。
單連波退后跑了幾步,這時發現地上有根木棒。他蹲下將木棒拾起,就在他轉身的那一刻,握刀的“小白帽”又追上來。不過,見到單連波手里拿著木棒,“小白帽”沒敢再沖上來,持刀朝另一側跑去。單連波看到,那側有奔跑不快的老人、婦女和小孩。
握緊木棒的單連波,隨即追了過去,將“小白帽”逼至較為空曠的廣場中心。這時,廣場上出現了這樣一幕:持刀的“小白帽”和持長棍的“光頭”(單連波)在對峙。
單連波事后說,當時局勢很緊張,空氣似乎在那一刻凝結了。他不僅要拿棍子和暴徒對峙,防止暴徒砍殺人群,同時,也要防止暴徒的同伙從身后突襲自己。
在聽到“不許動,把刀放下”的喊聲后,單連波才知道警察來了。那時,“小白帽”聽到警察的警告后,非但沒停止,還向前沖,警察果斷開了一槍。此后,警察再喊“把刀放下”,但“小白帽”依舊往前沖,警察又補了一槍。
這時,在廣場拉小推車討生活的一個人,拿著小推車朝“小白帽”砸過來,同時,緊緊抱住“小白帽”,但沒抱住“小白帽”的雙手?!靶“酌薄钡氖郑€在揮動;伴隨著手揮動的,是讓人不寒而栗的長刀。
單連波一棍子朝“小白帽”的刀打下去……身后的警察和便衣,也迅速猛撲過來,當場制服了“小白帽”。
案發當天,單連波主要配合警方做筆錄,也沒時間上網。第二天,他發現,網上鋪天蓋地全是自己的新聞。他看了很多網友的評論,最觸動他的是:“終于有人起來反抗了!解氣!”
5、6、7這3個月,單連波獲得的榮譽,比他過去40多年里加起來的,還要多。
當天做完筆錄后,廣州越秀區公安分局的領導表揚了單連波,并給他1000塊錢;一周后的5月12日,廣州市政法委、市綜治辦為單連波頒發了“廣州市見義勇為”證書和5000元獎金;回到重慶,單連波獲得了重慶市南岸區“道德風尚基金”5萬元的獎勵;6月份,他被評為“重慶好人”;7月份,他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
“感覺很突然,我也沒做什么呀?!眴芜B波說,他至今仍認為,自己做的只是很平常的事。就是這件“很平常的事情”,卻折射出當下社會正在流失的一種公民精神。 讓內心不再恐慌
對當下的社會風氣,單連波想了很久,蹦出一句:“感覺平時人們都比較有勇氣,遇到事就不勇敢了?!贝朔N風氣的后果,在公共安全事件頻現的2014年得到了放大。
確實如此。今年3月1日晚,一個8人團伙的暴徒在昆明火車站用刀殺死了29人,另有143人被砍傷。
觸目驚心的傷亡,讓單連波很生氣:“幾個暴徒,還有兩個是女的,憑啥那么瘋狂,就因為沒有人敢反抗!”
結合自身經歷,單連波認為,如果當初自己一味逃跑,可能也沒命了,“你越是逃跑,對方砍殺就越起勁。反抗了,暴徒反而猶豫”。因為暴徒的目的是制造更多死傷,群眾反抗就阻礙了他們短時內“制造更多死傷和恐慌”的目的。
但恐慌在當下已經出現,在謠言等的攪拌下,恐慌情緒也在自我生產和再生產著。
今年3月14日上午,在湖南長沙,因經濟糾紛,兩個外地小商販中的一人,通過砍人來泄憤,導致4名無辜群眾死亡。
這事傳到網上后,當天下午,成都的春熙路,有人傳謠說了一句“有人砍人了”,結果數百市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并致多家商鋪關門。
個別失意群體或被思想充斥的“全能神”信徒等,也在公交車上、餐廳里,通過燒公交、殺無辜群眾等方式,制造恐慌。此外,光是在新疆莎車縣,從今年年初到今年11月底,就在這里先后制造了3起事件……公共安全,正面臨嚴峻挑戰。
挑戰,不在于他們砍殺平民的數量,或制造了多少起恐慌事件,而在于民眾內心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
火車站、汽車站、商場等人多的地方,被很多人告知:不要去。
但這不現實,每個人不可能將自己封閉起來、孤立起來。更重要的是,恐慌的蔓延正達到了制造公共恐怖事件者的主觀意圖。
在單連波看來,即便普通的行為,有人去做了,也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氣。“人要這樣想:既然都要挨一刀,不如因反抗而挨刀,這樣還能把活的機會留給更多人?!眴芜B波說,從力量上說,男人,特別是青壯男子,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如果大家只顧逃跑,被傷害的,最終是那些跑得不快的老人、婦女和小孩。
不過,反抗也有技巧。什么時候反抗、如何反抗,那是非常復雜的問題,要看場合,看自己手中的“武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位長期參與公共安全處置的民警告訴《南風窗》記者,大刀砍下來,人們習慣用手去護頭、擋刀,結果手被砍傷了,之后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了,只能任人宰割。
這位民警建議: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應先抱住歹徒的雙手,歹徒動不了,不僅保護自己,也因有其他群眾參與反抗,而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懂得這一點,對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非常重要。因為公共安全問題,已不只在新疆等某個區域出現,不安全的事件已“外溢”至全國很多城市,這是新常態。
這種新常態下,如何利用有利條件進行反抗或阻止公共安全事件的擴大化,以減少傷亡,弘揚正氣,讓內心不再恐慌,這才是治療砍殺事件所帶來恐慌的關鍵?!懊癖姷膮⑴c會讓歹徒感到孤立,但作為警察,又不好直接呼吁民眾參與?!鄙鲜鲞@位民警稱,習慣思維里,很多人認為公共安全只是警察的事,但光靠警察的確是“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