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22: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經濟的利與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1895年11月8日,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管放電現象時,發現了X射線以來。X射線給人類歷史和科技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X線發現后,首先被應用于醫學診斷上,在隨后的一百多年中X線在醫學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加上衛生事業的發展,X線的機器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由普通X線機發展到CT;由單層CT發展到多層CT、螺旋CT;由普通X線攝影發展到CR、DR和DSA;再有原來的單純X線透視和攝影發展到X線的治療(如介入、放療)。由此看來,醫學上對X線設備的投資及需求量越來越多,X線機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但不管何種X線機,也不管多么先進的X線機其本質都是X線輻射,防輻射、X線的利與弊是醫學界永恒、辨證的課題。利與弊是我們永遠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我們合理利用、升利降弊,它才會造福人類,相反泛濫使用必然后患無窮,物極必反。
濫用、亂用X線是有害的。許多臨床醫生和患者認為進行X線檢查是醫學診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過分地依賴X線,診斷完全依靠機器,這是不可取。個別患者把X線檢查認為是萬能的,無論是否需要和適應,要求拍X線片或CT掃描。要知道人體大量接受X線輻射對人身體有害的。
按照國際及我國輻射防護原則,進行檢查,臨床醫生首先要嚴格掌握X線檢查的正當性、必要性、和適應性。
正當性是患者接受X線檢查帶來的利益大于可能引發的輻射危害,產生電離輻射的危害同社會和個人從中獲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是利大于弊。相反弊大于利為不正當,比如美國醫學界引起爭議的鉬靶X線機篩查乳腺癌的研究,研究表明在篩查中乳腺癌的發現率確實增加,同時X輻射導致癌率也隨之增加,所以這樣就得不償失,即不正當化。
必要性是醫生懷疑所患疾病適宜做X線的檢查,也無其他方法代替此項檢查,而且是必須要做的,像有些疾病就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如超聲、核磁共振、心電圖等,這樣就可以減少輻射。
適應性是患者適合做X線檢查,具備X線的適應癥。相反,一定要嚴格控制X線的禁忌癥。1.胚胎死亡:如嬰幼兒和孕婦,當胚胎植入子宮壁之前或在其植入之后的時刻,通常稱為植入期(相當于人受孕0-9天)在宮內發育的其他階段,受到較高的劑量照射后,也會誘發胚胎或胎兒死亡。2.畸形:胚胎在器官形成期(相當于人受孕后9-42天)受到照射,可能引起在照射時正在發育器官的畸形。這已定為確定性效應。3.智力低下:照射可導致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損,其嚴重程度隨劑量增加而增加,直至認知功能嚴重遲鈍。在妊娠8-15周受到照射,即受到1Sv有效劑量的照射,誘發智力低下的幾率為40%。因此,在妊娠8-15周內是射線照射引發智力低下最敏感的時期,其次是16-25周。4.誘發癌癥:受照胎兒在出生后10周歲之內表現兒童白血病及其他的兒童癌癥發病率增高。
由于X線透視比拍片的照射量高、清晰度差、又不能長期保存等缺點,歐美等發達國家已基本淘汰了X線透視檢查,我國由于經濟的原因,農村和基層小醫院還保存X線透視檢查?,F在CR和DR數字化拍片比普通拍片機線輻射量已明顯減少,因此需要進行X線檢查時,應盡量用X線拍片代替透視,以減少患者的輻射照射量。CT掃描輻射量大于X線拍片。所以X線拍片能達到診斷要求的就不用CT掃描、能平掃就不增強,特別是對已定明確診斷而復查的病人。對于兒童、孕婦、及育齡婦女,要根據實際情況,權衡利弊應優先非X線輻射檢查方法。確需要進行X線檢查者,對接受檢查者應保護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狀體、甲狀腺、孕婦腹部等,使用各種方法做到升利降弊。
如果病情治療需要、符合適應癥,接受少量X具有線檢查對身體無明顯損害。只要我們嚴格按照國際及我國輻射防護原則實施是安全的,看病的目的是為了健康,X線的檢查是為了輔助我們診斷。如果X線的損害大于治療,那么就失去原本的意義。只要我們正當、合理、優化地使用X線檢查,它就會成為我們的另一雙眼睛和得力助手;錯用、濫用、亂用它就會成為我們看不見的敵人??偨Y如下幾點:
1 放射場所應設有合格的候診處,機房應有足夠的防護厚度 (機房的主防護應有2mm鉛當量的厚度,副防護應有1mm鉛當量的厚度),必要時放置移動式防護屏。機房門外必須安放工作指示燈,并附有文字注釋,以免候診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2 在進行X線診斷檢查時,應以“攝片為主,透視為輔”,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和有效的防護工具及好的防護方法,對非受檢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狀腺,頭部等敏感器官必須做好防護。
3 對嬰、幼兒童、青少年進行X線檢查時,要求嚴格掌握適應癥,并對敏感器官進行必要的屏蔽
4 對嬰、幼兒童、青少年的體檢,不應將胸部透視列為常規檢查項目。
5 對節育環的檢查,應采用B超進行檢查,避免不必要的X線照射。農村和基層的孕情普查要因地制宜、想方設法做好防護,力求防護最優化。工作人員要做好自身的防護,暗室透視特別要做好暗適應,避免因看不清而增加照射時間,在確診的前提下,爭取縮短照射時間。
6 對育齡婦女的胸部X線檢查,要求嚴格掌握適應癥。
7 妊娠八至十周的孕婦內,非特殊需要不得進行下腹部X射線檢查。
8 受檢者在進行CT檢查時,必須對非照射部位進行防護,以保護敏感器官,減少不必要的X線照射。
9 受檢者在進行CT檢查時,對必要的陪檢者,必須按要求穿戴好防護用品。
目前,國內外主流的個人云存儲產品包括百度云、微云、360云盤、金山快盤、酷盤、華為網盤、DropBox、Box、SkyDrive、SugarSync、Google Drive等等,這些產品功能各有側重,涵蓋個人的辦公、學習、娛樂、社交等多個方面,豐富的免費功能吸引人們爭先投入“云”海。艾瑞曾預測2013年中國個人云存儲用戶規模為2.23億,但目前國內幾個主流產品的用戶總數早已超過這個數字。從公開的數據看,百度云、微云、360云盤的用戶數均已過億,金山快盤個人版用戶超過8000萬,酷盤在被阿里巴巴收購時透露的用戶數也達到1500萬。
顧名思義,個人云存儲是前端面向個人用戶的公有云服務,它的流行依賴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是云計算架構的成熟,云服務商能夠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經濟的云存儲SaaS服務;其次是網絡帶寬的增加和網絡資費的降低,以此為基礎,云存儲服務不僅能夠提供良好的體驗,還擁有極低的使用成本;第三是多終端與移動互聯網普及帶來的數據分享、協作等方面的需求,使得人們對云存儲產生直接的依賴。
除了上述具有行業共性的三個因素,國內個人云存儲產品所特有的“海量免費空間”進一步促進云存儲的快速發展。國內產品動輒上T的免費存儲容量,超過一般人的電腦硬盤容量,其可靠性和易用性可比肩大容量移動硬盤,用作數據備份或數據分享都非常方便,因而吸引了不少數據大戶的青睞。更有甚者,將云存儲和本地存儲的角色互換,把云存儲作為主要的數據存儲途徑。
云存儲的可靠性源自其分布式存儲的架構,所以云服務商對數據的容災備份能力相比個人要高出許多,數據存放在云端能夠將丟失、損壞的風險降到最低。對生活在數字時代的人來說,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靠性也是云存儲受到用戶青睞的原因之一。
當然,云存儲不是沒有風險——信息安全一直是云計算不可回避的痛點。云存儲服務也會因自身存在漏洞而威脅到數據信息安全,這樣的情形已經在某些產品身上出現。目睹了層出不窮的信息泄露事件,大部分用戶已經了解了云計算的利與弊。安全問題最終需要云存儲服務商和用戶的共同努力,云存儲服務商要努力提高自身架構安全性,以及對技術漏洞作出快速響應,同時用戶也應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人們往往更多地關注產品而忽略了人這個最大的安全因素。個人用戶在數據管理上不存在合規性約束,只能靠自身的良好習慣來保障信息安全,盡量做到敏感數據不放在云端,必要時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
服務期限是困擾用戶的另一個問題,尤其在國內云存儲產品的免費政策下,服務商能否找到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來實現健康發展,關系用戶的切身利益。遺憾的是,永久免費不等于永久服務,國內第一批個人云存儲服務盛大網盤EverBox已經宣布停止服務。而且一款產品一定有一個生命周期,承諾的永久服務能有幾分可信度呢?相信大家還在為中國雅虎“終身郵箱”的關閉而感到唏噓吧?
目前看來,云存儲服務尚不完美,但它依然代表了發展方向。云存儲服務缺點并不影響個人云存儲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的得力工具,并改變人們的習慣。過去,在線存儲與本地存儲之間并未建立同步,人們更多地利用在線存儲來分享數據。以DropBox為代表的同步服務出現之后,不同終端數據能夠實時同步,使用體驗大幅提升。云與端的同步也讓數據分享變得更容易,“云”的精髓得到真正的體現。今天,我們已經無需再去區分存儲的位置和存儲的介質,在網絡通暢的情況下,云與端已經可以無縫地形成一個整體。
在個人云存儲產品的發展過程中,國外的DropBox為市場培育立下汗馬功勞。DropBox采用基礎免費+高級服務收費的Freemium模式,讓每個人都能夠使用云存儲服務。DropBox的出現,給了人們拋棄U盤、移動硬盤等便攜存儲設備的理由,也省去了那封發給自己的郵件。(過去很多人利用電子郵件附件功能變相實現“云存儲”。)
個人云存儲產品發展至今,在核心存儲、同步功能上已無差異,不過很多服務商發揮了自身固有的優勢,集成不同的風格,以不同的方向去改變著人們的習慣。
云存儲服務讓人們的辦公變得更加輕松,代表產品有Google Drive、SkyDrive和國內的金山快盤。其中,Google Drive與Google Docs實現了深度整合,用戶能夠方便地創建工作文檔,而且能很方便地進行協作。利用Google Drive,團隊成員可以共同實時地處理文檔、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社交功能的集成還方便了團隊成員的溝通。我們知道,平臺兼容性是衡量一個云存儲產品的重要指標,Google Drive能夠在保證文件安全的同時支持任何設備的訪問,覆蓋平臺包含了Mac、Windows、Android以及iOS。
在國內的網絡環境下,微軟的SkyDrive相比Google Drive要穩定一些。SkyDrive 不僅能夠和免費的 Office Web Apps 配合使用,同時也適合桌面版Office,能夠提供比Google系產品更強大的辦公能力。國內的金山快盤穩定性更強、速度最快,只是相比兩位國際選手,在協作辦公方面的功能略顯單薄。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的,新媒體是在新的科學技術下出現的媒體形式。對于新媒體這個概念最先是在1967年通過美國的戈爾德馬克提出來的。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后發展起來的心的媒體形式,是利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新技術的不斷研發,現在對于新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新媒體普及的范圍越來越廣闊。新媒體改變了傳統的傳播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新媒體越來越受關注的今天,我們需要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新媒體,即要看到新媒體應用中給人沒帶來的便捷與局限,給社會帶來的利與弊。
新媒體的應用比較廣泛,是信息傳播的工作,是娛樂服務平臺,是企業發展的輔助,是醫療設備的完善,是方便人們生活的工具等。新媒體的應用比較廣泛,同時隱藏著危害,所以,我在享受著新媒體應用帶來便利的同時,要提高觀察力,了解到它背后的弊端。
首先是新媒體作為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新媒體作為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它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具有很大的優勢。新媒體的信息含量大,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泛,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新媒體的信息含量大,其原因在于她不僅包括了所要傳播的信息,還可以包括眾多信息接受者的反饋,評論,建議等。它打破了傳統的報刊,雜志等傳播方式信息含量有限的局限。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比較快的原因是它通過網絡傳播,直接通過網絡平臺傳播就好了,不像報紙還要撰寫,刊登,最后發行到人們手里。因為新媒體傳播信息方式簡單,所以,新媒體的更新比較快,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里,新媒體就可以完成更新。并且,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打破了舊媒體傳播方式不易更改的局限,例如報紙上的信息印刷錯了,就不能更改,而新媒體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新媒體主要就是通過網絡傳播,所以,新媒體的覆蓋范圍比較廣。所以,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蓋范圍廣,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且能夠很快的接受到信息接收者的反饋,這改變了受眾被動接受信息的局面。通過新媒體的先進技術,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觀點,意見,可以實現互動。
由此看來,新媒體作為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克服了很多傳統媒體的局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它的弊端。新媒體應用具有簡單的傳播方式,輕易的進行信息反饋的優點,但這些優點也正是它的漏洞所在。這給人們惡意造謠,語言攻擊等不良行為提供了便利。通過,新媒體作為信息傳播方式后,各種信息跟隨著出來,讓人們難以辨析真假,同時,一些惡意造謠的信息也給人們帶來了負面影響。
其次,新媒體在醫療上的應用。新媒體在引入到醫療后,帶來了許多的福利。通過網絡技術引入醫院后,病者掛號看病的程序更加便利了。對于病者的信息資料整理也更加方便了。醫院還通過在網上建立專門的平臺,方便人們預約醫生,也方便人們進行相關的咨詢。同時,新媒體還作為醫療的一個宣傳方式,通過這樣的宣傳,及時的告知人們對于相關病情的預防,為人們的健康增加了一層保障。除此之外,網絡平臺普及世界,可以方便各地,各國醫療專家對于醫療技術的交流和學習,提高醫療水平,以便于在被列為絕癥的病癥上做出新的突破。所以,新媒體在醫療建設中的引入,不僅方便與病者接受治療,更是有利于醫學知識的交流,學術水平的提高。
但同時,我們要意識到如果一家醫院的網絡平臺被攻破了,將會損失大量的信息,很多病者的隱私將會被暴露。所以,我們要提高安全意識,在醫療中使用新媒體技術一定要謹慎,做好防范措施。
再者是新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通過引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在小學階段的體現最為明顯。小學生的感知水平比較低,并且教材的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難懂。而我們通過新媒體的引用,可以讓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客觀事物之間的差距縮小。通過新媒體播放一些形象生動的畫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課本,而且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新媒體的學習更加具有直觀性,動態性以及反饋性,使得同學們更加樂于探索知識里的奧妙。對于提高學生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引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工作還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提高教學效果。有了新媒體作為老師的教學輔助工具,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節省很多板書時間,同時,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學生能夠更加集中精力的進行學習。還有,通過網絡上的教育平臺,可以為學者們提供便捷的資料查詢途徑。
在新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也是有負面影響的,例如板書少了,人們的對書寫不再像以前那么注重了,網上剽竊他人作品的事件也多了。所以,對于新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我們也需要高度謹慎。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積極影響;負面影響
自9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實行釘住美元的單一的固定匯率制度——美元兌人民幣在1:8.5左右,隨著美國經濟出現下行趨勢,以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軟,2005年我國開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本幣掛鉤多種貨幣進行調節,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此,人民幣進入了升值的快車道。人民幣升值是內在動因與外在壓力的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在動因: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人民幣升值具有必然需求。外界壓力:在國際上,我國貿易連年順差,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美元連年走軟,美日等國施壓逼迫人民幣升值,而且近些年,以中國傾銷為題的國際貿易訴訟不斷增加,貿易糾紛不斷。
一、人民幣升值的積極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減輕了成本壓力
首先,人民幣升值降低了企業和政府的進口成本。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使我們對原油、鐵礦石、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等能源和原材料日益依靠海外市場,人民幣升值使我們可以用單位貨幣能換取更多的所需資源,不僅合理利用了國際資源,也緩解了國內資源緊張的瓶頸。再有,像航空航天,高鐵建設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高端設備,無論直接付匯還是靠外匯債務融資都因本幣升值而減輕了負擔,而且也間接地提高了盈利占比。
其次,通過人民幣升值,增強了國民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人民幣匯率上升降低了國民境外消費成本,如出境旅游、出國留學及購買國外產品等。近10年來,中國國民出境旅游意向愈來愈強,出境旅游人數不斷增多,消費規模持續增高。因本幣升值出國留學所需的擔保金、學費、當地生活費等費用都有所下降,無形中為留學群體放低了準入門檻。隨著我國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我國國民對國際知名品牌、國外高檔商品的追求也是不斷升溫,尤其在名包、名表、名車的購買量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升值使得國民境外觀光度假、求學、提升生活檔次的愿望得到了滿足,旅行社、留學中介和海外代購中介等也賺得盆滿缽滿。
總的來看,升值匯率升值帶來了實際財富的增加,國民的滿足感也隨之上升。同時,在升值過程中適當鼓勵進口采購和境外消費也緩解了前幾年在市場上發行人民幣過多而產生的壓力。
(二)人民幣升值可以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在我國有很多生產規模相當、產品品質相似、生產效率相近的企業在出口貿易中靠低廉的價格形成競爭優勢,這些企業依靠極低的利潤率維持生存。一旦匯率在某時間段持續上調,這些企業將面臨虧損。這種形勢會倒逼企業提升產品技術與附加值含量,把粗放生產轉向集約生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商品品質,有助于我國企業增強國際生存能力和競爭水準,在整體上增加了“中國制造”的含金量,為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鋪路。另外,還可以引導很多企業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激發企業開辟內貿銷售渠道,進而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合理調整,從而有助于實現國民經濟的內外均衡。
(三)人民幣升值調動了企業海外投資的積極性
看到我國綜合國力直上青云的態勢,越南、緬甸、坦桑尼亞等越來越多的亞非國家把人民幣視作抗風險的硬通貨,再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這些國家會擴大對人民幣的需求。由此會調動國內企業進行境外投資和海外收購的積極性,這些企業可以在這些發展中國家以較少的成本換取更多的資源甚至政策和上的特惠,同時可把自主研發的生活日用品、精密機械、數字信息設備等質優價廉的產品銷售給當地市場,為這些欠發達伙伴國在謀求發展的行程中提供了能夠負擔得起的必需品。彼此交換比較優勢,達到共贏的收效。如此一來,既分散了國內的經營風險,還獲得了對其他國家或地區財富的支配使用權。
(四)人民幣升值對金融領域也有積極影響
人民幣升值會提升銀行證券系統的吸金能力,大量海外資金為規避匯率損失或為投機套利流入金融機構。銀行體系中有了充裕的貨幣,給銀行業務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企業融資難度也會有所降低。股票市場因大量資金涌入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獲利機會,也提振了投資信心。同時,政策制定者要出臺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把這些硬性規定作為溝渠引導資金流匯入亟待灌溉的領域。此外,人民幣升值還會影響外幣負債結構,人民幣升值減少了外幣負債,同時預期人民幣升值資本所有者會減少人民幣貸款的,增加外幣貸款;增加人民幣存款,減少外幣存款,從而有助于國際收支平衡。
(五)人民幣升值有助于發揮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被動的講,人民幣升值可緩解我國和歐美日等國日趨緊張的貿易氣氛,維護貿易伙伴關系。中國改革開放歷經30年,出口迅猛發展和連年貿易順差及其帶動的社會效益為我國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正因此,以美日為首的西方國家近幾年不斷叫囂我國是“匯率操縱國”,給我國在、政治、外交、軍事上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壓力。近些年,針對我國“出口傾銷”的貿易糾紛也接連不斷,比如最近在歐盟發生的“光伏案”。因此本幣升值也不妨為一種奏效的解決方式,同時也為我國在其他重大國際議題上爭奪了話語權。
主動的看,我國的發展需要人民幣升值。就我國經濟現狀來看,我們需要為自己打造良好的貿易生態,而不應因簡單地據理力爭給貿易發展帶來障礙。只一味的說“不”只會給那些刻意制造“中國”的人湊論據。在緊張的氛圍中,適時地讓步展現著大國的風度和國際責任感,發揮著大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貨幣升值是國家實力的體現,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會有更多的國家、地區、更多地人愿意接受人民幣,用人民幣作結算貨幣、儲備貨幣、投資貨幣。持幣者對人民幣的依賴程度愈強,我國在國際的作用力就越大,進而為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也為人民幣走向際化道路奠定了基礎。
二、人民幣升值的負面效應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如同光與影,積極的作用也會附帶著消極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短期均衡和社會穩定都會造成很大波動。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帶來不利影響
當本幣升值時對于出口企業來講,意味著與以前相比出口換回的本幣數量減少,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破壞了出口企業生產的穩定性。如果企業為保利潤上調價位,便會失去價格優勢,以致縮減市場份額;而且這種狀況在短期也會打擊企業積極性,給企業帶來恐慌,影響企業生產安排;下游如若減產,還會影響上游的供給,扭曲了正常的國內資源配置狀況,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二)人民幣升值會對就業局勢造成沖擊
我國出口企業中勞動密集型占比較大,人民幣升值擠壓企業利潤,尤其是在那些靠低利潤維持運營的企業,面對生存危機企業難免會有減員增效的沖動,企業職工將面臨著失業壓力,而且也縮減了給每年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的機會,進而加劇社會動蕩。
(三)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外資的進入,造成中央銀行以外匯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將要增加,貨幣供給增加,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外資涌入將推動資產價格上漲,其產生的“財富效應”將引起國內其他產品價格的上漲,這樣使我國目前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
(四)人民幣升值還會觸發金融風險
人民幣升值期間,國內資產價格上漲,大量國際游資就會乘機而入,投資我國的資產項目,尤其是那些流通性較強的金融資產,從中賺取匯兌收益和資產上漲的利差。
(五)人民幣升值給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實施帶來負面影響
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熱錢看好套利機會涌入國內市場,國家會以外匯占款形式投放更多貨幣,市場貨幣供應增多,導致物價上揚,進而觸發導致通貨膨脹。如果預期升值接近尾聲,國際游資會大量出逃,導致某些企業資金周轉吃緊,影響社會生產。這些情況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沖抵預先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實政效果。
三、應對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對策
(一)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擺脫對出口的過度依賴
長期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結構中都是投資拉動型和出口依賴型占主導地位,但自從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出口壓力大增,使我們意識到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無法保證長久穩定。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根本在于調整我國的經濟結構,刺激和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對內貿市場給予更多地重視和扶持,依靠投資和消費來驅動經濟增長,同時還要調整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以應對人民幣升值給出口帶來的消極影響。
(二)積極拓展海外新市場,調整對外貿易區域結構
目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主要來自歐美日等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的出口受影響較大,我們可在保持這些區域的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發其他市場,如中東、東盟、非洲、俄羅斯等國際市場。同時,不同貿易區域有不同的比較優勢,有機會發現新的新技術成果和廉價資源,可為產品升級和產業鏈條優化帶來機會。
(三)采用金融工具多樣化來規避匯率風險
在人民幣進入持續升值期間,我們可以運用多種金融產品或其組合來減少因匯率變化帶來的損失。從出口方面看,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壓力下,出口企業面臨因放賬時間跨度帶來的結匯損失,企業可以在貿易談判時縮短結匯時間。反之進口企業可以借助升值期間延長付匯期限。另外企業還可以合理借助其他金融產品,如外匯期權、套期保值等。
(四)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當前經濟穩定,銀行系統穩健,人民幣匯率逐漸趨于均衡,中國應適時地開放人民幣資本賬戶,助推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可以使我國匯率制度相對穩定,為國內企業做跨境結算減少了匯率風險,促進我國對外投資的長期發展。
(五)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
人民幣升值過程為匯率市場化改革汲取實踐經驗,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我們可對外匯儲備機制作些調整,對民間儲匯進一步放寬,把國家儲匯和民間儲匯的結構保持在更合理的水平上,同時完善人民幣匯率的生成機制,控制央行的過度干預,以其他經濟手段調整匯率水平;將目前國內企業的強制結售匯制逐漸過渡到意愿結匯制,建立銀行、企業間外匯市場。除此以外,還要及時推進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兌換改革,使人民幣最終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
結語
總之,近期來看,美國會逐步退出QE(量化貨幣寬松刺激計劃),世界發達經濟體也在逐漸恢復,我國目前為調整經濟結構可能會降速,因此匯率升降會有反復。從長期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人民幣應還有升值空間。我們應借助形勢,充分認清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采取科學的應對之策,確保我國經濟在整體上的良性發展。(作者單位:南開大學)
參考文獻
[1]陳美華. 淺析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04).
[2]李紅梅.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8).
[3]楊芳,路宏.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分析和路徑選擇[J]. 甘肅理論學刊, 2010,(05).
關鍵詞:發展經濟學; 經濟增長方式; 技術創新;人力資本; 現代產權制度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九五”期間就提出來了,十四屆五中全會的兩個轉變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但為什么十年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從根本上說沒有真正轉變?為什么現在到了非轉變不可的地步?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靠什么來推動?筆者試圖用發展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
一、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與我國的經濟增長實踐發展經濟學在不同的時期為發展中國家提出了不同的經濟增長路徑。早期的發展經濟學家強調資本和勞動的數量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屬粗放型的經濟增長路徑,很符合發展中國家早期的經濟發展實際,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后發展經濟學家特別重視研究技術、人力資本、制度等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屬集約型的經濟增長路徑,很符合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筆者試圖把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與我國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踐結合起來說明,作為經濟發展初期的手段,勞動和資本的作用在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已出現遞減,潛力不大,而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人力資本積累等促進經濟增長的潛力是巨大的,說明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性和所依靠的手段。
(一)貧困的惡性循環論與引進外資和政府投資
貧困的惡性循環論是發展經濟學早期的一個關于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納克斯1953年在《不發達國家的資本形成問題》一書中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宏觀上存在著供給和需求兩個循環,這兩個循環相互影響,使經濟增長難以實現,使發展中國家陷入貧困的境地之中不能自拔[1]。
納克斯的貧困的惡性循環模型如下:
低購買力低收入低儲蓄
投資不足生產率低資本形成不足
該模型的含義是:資本缺乏造成了低水平的供給和低水平的需求,低水平的供給和低水平的需求導致發展中國家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之中不能自拔。
這個理論真實地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早期,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瓶頸是缺乏資本。有沒有辦法呢?有,政府集中投資和引進外資是促進本國經濟增長,走出貧困的惡性循環的有效路徑。
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是巨大的,或者說發展中國家政府對資本在初期的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的認識與納克斯的理論是一致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借助外力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借助政府力量進行集中投資。來自這兩方面的資本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經濟學家張軍在講“從上個世紀80年代經濟起飛以來,中國經濟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長,但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大多數中國企業經營狀況和生產率在整體上處于不斷惡化的趨勢之中,而且至今沒有造就許多與中國經濟規模和增長率相稱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自己的企業。于是問題就變成:在微觀經濟基礎上看來比較薄弱的條件下,中國經濟何以保持高速增長?結論只能是中國經濟高增長,主要不是靠本土企業,而是靠政府每年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投資與外企投資”[2]。但是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和外資的經濟增長路徑已經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外資在給中國經濟帶來增長的同時也造成了民族經濟的安全隱患,這可以從外資對中國經濟的總量影響和對某些行業的壟斷控制進行判斷。商務部測算,如果按照現在的招商引資速度,到2009年直接外資依存度,即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將達到50%,若按投入產出比1:1計算,一半GDP是外資企業生產的,外資反客為主,左右的我們的經濟,這是非常危險的。從行業看,目前外資已在我國的一些行業形成了壟斷,控制了定價權,從而控制了這些行業,造成了對消費者不利的局面。明顯的是啤酒、水泥、感光材料和汽車,這是外資帶來的利與弊。中國因為傳統體制的慣性,政府投資主導經濟增長的特點比較明顯,下面以7年積極財政政策為例說明其利與蔽。
政府投資以1998―2004年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為例,中央政府共發行了9100億人民幣的國債,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西部大開發以及環境保護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國債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平均每年8-9%的經濟增長中大約有2%來自國債投資。但是巨大的國債造成財政安全存在隱患。因此,無論從財政安全上考慮,還是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考慮,中國經濟增長不能再依賴政府投資。不僅外資和政府投資不能無限依賴,任何資本都不能作為長期的無限的經濟增長手段,可以永遠依賴,因為資本的邊際收益是遞減的。目前發達地區已出現了明顯的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現象。因此,貧困的惡性循環論是早期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適應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初期,無視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一味依賴資本就會出問題。
(二)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與發揮勞動的比較優勢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索洛提出來的,比貧困的惡性循環論晚幾年,也屬于早期的經濟增長理論,但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經濟增長路徑比貧困的惡性循環論要寬。該理論認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不只是資本,還有勞動,并且勞動和資本可以相互替換,二者的比例由市場上兩種要素的價格比決定[1](P30)。即發展中國家可以發揮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選擇勞動替代資本的低成本之路,實現經濟增長。這無疑對勞動力豐富的中國是很有意義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千方百計地引進外資,另一方面企業采用勞動替代資本,發揮勞動的比較優勢,選擇勞動密集型產業,走低成本、加工業為主的發展路子。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道路,使中國變成了世界的加工廠。但是,在繁華的背后,我們也依稀看到了比較優勢的悲愴。商務部統計數字顯示,出口工業創造的利潤中中國只獲得了8%,其余92%都歸外國了 [4]。盡管如此,反傾銷此起彼伏。我們氣憤,但我們更應該反省和深思。長期依賴勞動的比較優勢,以農耕經濟的心態忙于計算如何以更大量更低的價格占領地球另一端的低端貨鋪,卻不知道這種做法越陷越深,乃至無法脫身,一旦國際經濟有任何風吹草動,一旦對方不樂意,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與貧困的惡性循環論都是發展經濟學早期的經濟增長理論,這兩個理論提供的經濟增長路徑對發展中國家早期的經濟發展很適用。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以及要素邊際收益遞減現象的出現,主要依靠增加資本和勞動的早期的粗放的經濟增長路徑已經走到了盡頭,必須轉向以技術進步為主推動的經濟增長路徑。
(三)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理論與購買技術和市場換技術
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理論還是索洛提出來的,庫茲涅茨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在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模型中,技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經濟增長率=資本貢獻率×資本增長率+勞動貢獻率×勞動增長率+技術進步增長率 [1](P31)。198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認為經濟發展階段越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大,技術進步不會出現邊際收益遞減。因此,技術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源泉。
我國在引進外資、增加政府投資、充分發揮勞動的比較優勢時,深知技術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勞動、資本、土地等傳統的因素潛力還較大,另一方面技術研發成本很高,風險很大,因此,理論界和政府部門都倡導進口技術和市場換技術。購買技術和市場換技術的選擇是理性的,但結果卻是悲涼的,總體上說,付出很大、收益較小,雖然既有企業的因素,也有體制的因素。但是,它告訴我們別人的技術不能成為我們發展經濟的杠桿,我們必須走自主創新的內源型的發展之路。
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傳統要素的潛力越來越小,主要依靠自有技術促進經濟增長已成為共識。但是,除技術以外,還可以通過制度創新、增加人力資本投資等。
(四)全要素經濟增長理論與產權制度改革
全要素經濟增長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又叫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其含義是經濟增長除取決于勞動和資本的投入量以外,還取決于技術、制度、人力資本、知識、生產規模等。其經濟增長模型為:經濟增長率=資本帶來的經濟增長率+勞動帶來的增長率+全要素經濟增長率。即全要素增長率是指除資本和勞動這些傳統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帶來的經濟增長率[1](P32)。全要素增長率的提高反映著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全要素增長率的高低是衡量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綜合指標。我國以農村土地和城市公有企業為主的產權制度改革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舉世矚目的。目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創造條件促進提升民營企業規模的擴大等實現經濟增長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的潛力是巨大的。
二、發展經濟學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啟示
通過前一部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幾個結論:
1、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更新經濟增長理念
庫滋涅茨對經濟增長下的定義是最經典的,其含義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的長期上升,而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的相應調整的基礎上的”[6]。該定義包括兩個重要的內容,其一是,經濟增長的實質是提供經濟產品的能力的長期上升,即經濟增長不是單純的供給量的增加,而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供給能力的提高,而且這種能力具有持久性,抵抗外力和不確定因素的能力較強;其二是經濟增長需要的條件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思想意識的進步,即經濟增長表現為全要素增長率的提高。
3、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依靠科技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人力資本的積累等
經濟增長對科學技術的依賴隨經濟發展階段的推進而加深。我國從總體上說處于工業化中期,一些發達地區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階段,科學技術的作用愈來愈顯著,自有技術成為支撐微觀企業和中國宏觀經濟增長的源泉。因此,同志認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進步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環節”。目前,制約我國自主創新的因素既不是人才,也不是物質條件,而是科技體制。因此,進行科研體制改革,建立產研結合的體制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而通過技術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國大多數人口在農村,因此增加對農民的投資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源泉之一。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分析了美國200多年農業發展的歷史,得出一個結論:美國農業的成功在于向農民投資,在該書中他提出了兩個著名的觀點;“一個受傳統農業約束的人,不論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產出很多糧食,節儉和勤勞工作并不足以克服這種農業的落后性?!薄鞍l展特別是農村、農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有實物資本的投入,更需要在農民身上的教育培訓和醫療等方面的投入”[7]。。這些真知灼見對農業人口龐大的中國意義更大,如果我們不加大對農民及其子女的投資,就會導致“盲流的子女還是盲流,民工的子女還是民工”,集約式增長的后勁就不足。
(作者楊宏翔系紹興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主要參考文獻:
[1] 周天勇.發展經濟學教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0
[2] 張軍.中國經濟強大了,為什么企業沒有強大?. 解放日報[N] .2003.10.23
[3] 楊繼繩. 經濟學家茶座第一輯[J],山東人民出版社
[4] 李國.自主創新任重道遠. 經濟日報[N].2005.4.13
[5] 張五常.經濟解釋[M].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0.9
[6] 胡希寧.當代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M].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4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網絡;探索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核心。這種經濟結構與模式,要求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學校教育中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向以社會為中心,是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獨立思考、勇于實踐精神的有效途徑。
晉江一中是一所有五十多年歷史的省一級達標學校。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向國家和社會輸送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優秀人才,近年來在各年段全面開展了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取得了不少優秀成果。我校參加中央電化教育館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立項《網絡環境下探索學習模式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并確立子課題《建立網絡環境下中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探索》作為研究的側重點,進行有益的探索與實踐,本文就這一課題研究的過程進行總結與反思。
1.網絡環境下中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建立
網絡環境下中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建立包括校園網絡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生掌握與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三個方面。
1.1 校園網絡的建設
我校于1999年建成純數字化的校園網絡。擁有計算機辦公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處室管理系統、科室管理系統、視頻點播和視頻廣播系統、浙江大學校校通平臺、K12資源庫、建庫王等。全校計算機400余臺,配備教師專用的電子備課室和學生專用的電子閱覽室網絡服務器5臺,主干交互式交換機一臺。2001年7月開通寬帶網。并和全校的教師宿舍并網,聯成整體。
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構成開放式的網絡學習環境,并為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研究性學習和課題研究提供了基礎條件。
1.2 教師掌握和運用計算機從事教學與教改能力的培養
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也是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不斷提高業務水平。還必須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學改革,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
我校建成數字化的校園網以來,大部分教師的計算機知識較少,運用的能力不夠。針對這種狀況,學校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軟件的運用、課件制作和網頁制作等。并組織了幻燈片制作大賽,網頁制作大賽等技能比賽。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教師能基本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從事教學和教改工作,更為重要的是能系統掌握和運用計算機網絡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1.3 學生掌握和運用計算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
學生掌握和運用計算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主要是通過計算機課來培養的。學校根據中學課程的要求設置了計算機課程并安排了學生集體上機時間,機房全天開放。
除此之外,學校還組織了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培訓。其中,林金煥老師主講的《如何上網找資料》,王靈老師主講的《研究性學習中的數據處理》,林德田老師主講的《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林松輝老師主講的《如何提高師生的網絡應用水平》等,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方面較扎實地提高運用計算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逐步樹立了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觀念。
2.網絡環境下中學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我校參加中央電教館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立項《網絡環境下探索學習模式的研究》的課題后,各年段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入地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活動。其中,2008級高一年段成為開展子課題《建立網絡環境下中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探索》的基礎年段。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充分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對于學校、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教學改革的課題。為保證研究性學習和課題研究取得較好的效果,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2.1 通過晉江一中校園網對研究性學習進行部署、指導和調控
在活動的第一階段,即準備選題階段。學校成立了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制訂《晉江一中2008年級關于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和活動安排表,通過校園網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思想動員、理論學習、專題培訓等。舉行教師和學生的選題報告會,評議教師和學生的選題,整合教師的選題和學生的選題,確定最后提供給學生選擇的課題。
在開題報告階段,通過校園網指導老師和學生查閱資料和上網,了解課題背景資料,設計課題實施方案,舉行開題報告會。并將全年段51個課題150個課題小組全部實行網絡管理。
在查閱資料和調查研究階段,主要是各課題小組把查閱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上傳保存在各自的資料庫里。
在結題階段,各課題小組把活動過程和成果制成網頁,實現成果共享。
以上通過校園網對研究性學習進行的管理體現了靜態和動態的統一、教師和學生的統一、學校和社會的統一的課程管理特點。同時,針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點,還通過網絡對課程進行量化管理。其中包括:課題選題報告、課題開題報告、課題活動計劃、指導教師課題指導方案、課題活動情況記錄表、學生活動過程記錄表、學生個人小結、課題結題報告、課題活動總結、課題研究的方向、指導教師感言等。
2.2 師生通過校園網絡系統查找資料,進行數據處理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的學習形式,具有研究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根據課題內容的不同要求,有的社會調查的內容較多,如《關于中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的調查研究》《晉江市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狀況調查》等。有的上網查找資料的內容較多,如《美軍能否從伊拉克順利撤軍》《兩岸經濟關系發展前景展望》等。但不論哪種內容的課題,都必須通過網絡進行資料的整合和數據的處理。
信息社會改變了教育的對象、形式和過程。課題《美軍能否從伊拉克順利撤軍》較完整地體現了學生運用網絡查找資料,進行數據處理的過程。學生從網上下載整理了許多的資料,其中包括四集動畫介紹
《帝國的崩潰》,再現了美英軍隊攻擊伊拉克的過程及對世界的影響。三集動畫介紹《美英軍事打擊伊拉克示意圖》,展示了雙方的軍力部署及打擊過程。還有《的產生與發展》《伊拉克的歷史》等等。同時,他們還組織參觀了某部駐晉江導彈旅,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了解當代軍革的動態。為學生撰寫個人小結和結題報告準備了十分充分的資料。
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成果制作成網頁和光盤,又是《網絡環境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索》的一大成果。通過一年的努力,所有研究性學習51個課題都把他們的活動成果制作成網頁。在課題小組的網頁上,可以了解到整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成果。
3.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反思
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課題研究,是我校教學改革的一項新的探索。深刻反思,認真總結,對今后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1 正確認識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關系
中國有較悠久的應試教育的傳統,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學方法的單一,學習方法機械,學生的潛能開發就會被忽視甚至被扼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正確認識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關系。
3.1.1 課題研究促進和推動了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
素質教育強調了教育重心的轉移,即從原來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轉到以培養與發展學生學習能力及創新精神為主。我校開展的《建立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探索》這一課題研究,從橫向看,涵蓋了高中的所有學科,從語文、數學、英語到文綜、理綜、音樂、美術等。從縱向看,包括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所有內容,有網絡的運用,探索學習的特征與內容。心育工作的探究,信息技術整合,研究性學習模式等。從研究內容看,由于師生全員參加,研究過程體現了選修課、活動課的特點。如《對晉江市舊城改造的思考》《晉江城關學生早餐問題透視》《商業英語在晉江外企中的運用》等。這樣,課題研究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上都對學校的教育改革起了極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3.1.2 學校教育改革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課題研究加以解決
教育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思想上的迷惑和工作中的失誤,這些問題的解決,可以在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中找到方法,從而進行有益的探索。如《營造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和諧》《青少年上網聊天的利與弊》《關于青少年肥胖現象的思考》《晉江中學生早戀問題的透視》等等。這些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困惑,通過課題研究都能有較明確的答案。由于把研究過程和成果制作成網頁,能實現研究成果的資源共享,對于其他學生也會產生有益的影響。
由此可見,課題研究和教育改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二者是辯證統一的。認為開展課題研究、開展研究性學習會影響教學質量,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的觀點是錯誤的,必須加以糾正。
3.2 課題研究應堅持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問題,歷來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難題。由于考試制度,教育評價機制的不合理、不完善,使有的學校和教師,一方面,在抓升學率時,過分強調突出教學的內容。搞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另一方面。忽視了教育的形式,如因材施教、啟發性、趣味性教育等。在開展研究性學習中,也有的課題小組只停留在“提出問題”,即確定課題這一形式,沒有把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解決問題”的具體內容里。這種做法是不利于研究性學習的健康開展的。在開展《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探索》的實施過程中,大部分的課題組都能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現為:
3.2.1 拓展和豐富了學科的知識。如《海爾空調在晉江營銷情況調查》,把高一年經濟學中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環節有機聯系起來。如《函數在生活中的運用》《生活中最值問題的探索》,把數學原理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除此之外,還有《高頻電磁場對人體的影響探索》《晉江一中高中生體育活動總量調查與分析》等。
3.2.2 使學生初步掌握網絡環境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除了上網查閱資料外,各課題小組都開展了豐富的社會調查活動。小組成員參加了調查問卷、調查訪問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明確了調查主體的實踐性和目的性,注意了調查方法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如:《家庭計算機使用情況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法,《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情況調查》采用了個案調查法,《晉江市農村剩余勞動人口流向調查》采用了抽樣調查法,《晉江城關個人書店調查》采用了訪問調查法。這樣,使調查內容的豐富、具體與調查形式的靈活、多樣有機結合起來。把調查的資料在計算機上進行分類、整合、處理,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他們分工與合作的精神,又使調查過程具有探索性和創造性。
3.2.3 學生初步接觸了如何運用科學思維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在網絡環境下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包括實驗或觀察得到的數據,查閱資料得到的統計數字,問卷調查的反饋數據等。利用網絡處理這些數據。就是內容和形式的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抽象與具體的思維過程。這也為高二年級學習唯物辯證法準備了有利的條件。
3.2.4 教育“三個面向”的要求使得現代教育具有開放性特點,這也要求當代學生需要開放性思維。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中,《美軍能否從伊拉克順利撤軍》《兩岸經濟關系發展前景展望》等課題,把學生的眼光引向世界,使他們從狹窄的時空觀中解放出來。《中學生與網絡文化》《英語口語在晉江企業運營中的作用》則把學生的眼光引向現代化,引向未來。使他們能破除封閉的思想,從滯后性思維逐步轉向前瞻性思維。另外,還有許多面向社會的研究課題,進一步體現了學校與社會的結合。這樣,使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鍛煉了思維獨立性和寬廣性的品質。
在網絡環境下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本課題榮獲泉州市優秀課題一等獎,我們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有了一定的經驗,但仍不很成熟。我們愿意和大家一起不懈地努力,開拓創新,在探索中完善、在探索中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的通知,福建教育出版社.
[論文摘要]當前,社會與經濟環境不斷發展變化,對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深化與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論文分析了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的現實狀況,分別闡述了兩館整合的利與弊,并提出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新模式,從而實現服務范圍的相互滲透和延伸,構建起面向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網絡。
1. 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圖書館事業
1.1 李長春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00周年慶祝大會上說:圖書館事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向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支持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加強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圖書館事業積極健康發展。
1.2 當前我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正進入新的高峰期。先后出臺了《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和《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確立了以服務人口為主要依據確定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的原則。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未來5年至10年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規??刂频闹饕笜?。充分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以人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則。
1.3 近年來,各級政府對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日益重視,“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益性文化建設,拓寬服務渠道,健全服務網絡,不斷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讓社會公眾都能共享社會文化成果,共用社會文化設施?!?nbsp;
2.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目前的發展狀況
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文化設施。屬于政府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應該對公眾無條件開放并提供免費服務。而高校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目前主要是針對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的。高等學校圖書館的服務是一種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服務。
2.1 近年來公共圖書館受到地方財政的影響,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總體上并不讓人樂觀。當前的困難主要為:一是購書經費嚴重不足,二是文獻信息資源匱乏,三是專業化人才短缺,現有人才隊伍亟待培訓提高。再加上書刊價格不斷上漲,出現了文獻采集量不斷減少的問題。很難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信息需求,致使讀者人數不斷減少。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在整體上有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趨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2 相比之下,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館藏資源日趨豐富,館員隊伍建設得到了加強,學科結構配備趨向合理化,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成熟,數字化信息服務能力的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據權威部門的統計資料獲悉,我國1000余所高校圖書館擁有藏書6億多冊,公共圖書館僅為4億冊;高校館擁有網絡版電子期刊的65%,公共館僅為28.6%;高校館擁有聯機數據庫為30%,而公共館僅為2.9%。從這組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與高校圖書館相比,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顯得十分匱乏,遠遠滿足不了公眾的文化需求。
2.3 在這一點上,高校圖書館具有很大的優勢:一是高校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從學生學費中撥付,相對來說資金比較充裕,能夠加大對現代化設備的投入,可以適度補充公共圖書館投入不足的局限;二是高校圖書館購書經費充足,也就具有了館藏圖書的優勢,可以彌補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短缺、服務群體需求量大的局限;三是高校圖書館人才濟濟,專業齊全,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中有所作為,彌補公共圖書館專業人才不足的局限。
因此,豐富的館藏、先進的設備和高層次的專業人員,為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整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保障。在這樣的環境與條件下,以往許多棘手的事情變得迎刃而解,這就為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3.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方式
3.1 局部合作,也就是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通過簽訂協議只進行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工作,館址、人員、經費、設備設施等不在合作范圍之內,只在文獻資源的共同利用方面、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同建設等方面進行局部合作。
3.2 全面合作,包括人員、經費、機構、建筑設施、資產設備等等全方位的整體合作,這種方式涉及到行政體制、資金來源,人員編制等諸多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整合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這種合作方式運作起來比較麻煩,好多環節需要細化,不容易開展工作。相比之下還是前一種部分合作的方式比較可行。
4.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有利方面
據統計,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圖書館數量達1794所。按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文件規定,圖書館是重要的評估指標之一。為了能在教學評估中順利達標,近年來,各高校圖書館所購圖書的種類、復本數迅速增加。圖書多了是好事,但文獻資源的使用效率卻不盡如人意。據統計,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至少有六成處于“冬眠”狀態。
4.1 我們知道,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合并前各館獨立采購,同一種書籍公共館和高校館都購有復本,嚴重浪費了資金,如果合并后兩館共同制定采購計劃,按學科種類分別購入相應的文獻資源,包括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并且分別購買或開發不同類型的數據庫。這樣才會避免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的重復建設,保證資金的合理利用。
4.2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后,資源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工作人員既為校內讀者服務也為社會讀者服務,圖書館的環境設施發揮了更高的使用價值;經費由圖書館統一調配,避免了資金的浪費;整合后圖書館的館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了優化,服務質量有所提高。既可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師生閱讀提供服務,又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同時,合作共建還可以促進公共圖書館開放,為高校師生提供社會實踐的課堂。
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共謀發展、互助多贏的新思路無論從文化建設的角度,還是從讀者利益的角度看,都是切實可行的。
5.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不利因素
合并后的圖書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政府的壓力,實現了兩館資源的互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
5.1 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管理模式、機構設置、人員安置、規章制度等管理體制問題。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分別隸屬不同的行政部門,這必然會為整合造成許多體制上的障礙。
5.2 圖書館合并打破了原有的圖書館格局,對工作人員的內心會產生很大的波動,原來形成的默契關系因合并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人心渙散,缺乏凝聚力,有可能在圖 書館內部產生派系,從而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
5.3 整合后有可能使用高校的館舍,也可能使用公共館的館舍。這樣勢必會造成一部分社會讀者或學生讀者的不便,不愿意浪費太多時間去圖書館借書,會使讀者數量下降。
5.4 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任務與側重點也不一樣,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差異,比如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很廣泛,而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高校圖書館側重于對教師、學生的教學指導,而公共圖書館側重于社會讀者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與指導閱讀。兩館合并后在服務能力、服務對象方面會有一定的影響。
6.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新模式
目前,我國已有多所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實現整合:2001年9月,聊城大學和聊城市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圖書館大樓投入使用,成為我國第一家集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雙重任務于一身的圖書館;2005年以市校共建實現整合的大慶市圖書館和大慶石油學院圖書館投入使用;寧波市計劃財政投入4000萬元專項經費,從2006-2010年,建設三館一體的數字圖書館;2007年3月30日,國內第一家兼具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雙重功能的深圳市科技圖書館隆重開館;2009年9月26日,由洛陽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學共同投資建設的圖書館舉辦開工典禮儀式。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實行共建,這一全新的辦館理念已經在實踐中得到初步的發展。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應遵循“資源共享、合作互補”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從文獻、設施、人才、讀者等資源的全面整合入手,努力實現文獻資源的合理配置,服務功能的拓展延伸,服務范圍的相互滲透,資源優勢的相互補充,構建起面向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網絡。作為全新的辦館模式,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實行共建共享、共謀發展是創新之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筆者所在的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四月(1906年5月),是我國較大的綜合性圖書館,是黑龍江省乃至我國東北地區建立最早的一所圖書館,也是全國創建較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古籍藏書獨有特色,一些海內孤本成為了研究古代歷史和文化的寶貴文獻。由于其歷史悠久,館藏豐富,享有“塞北藏珍第一家”的美譽。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齊齊哈爾市圖書館成為黑龍江省西部地區藏書、圖書目錄、文獻檢索、信息服務以及圖書館業務研究、交流的中心。曾兩次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被國家文化部授予“文明圖書館”和“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稱號。目前,館藏圖書達到110萬冊(卷),每年接待讀者30多萬人次。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現有館舍面積僅為6000平米,由于歷經百年風雨,且年久失修,目前已殘破不堪,樓體出現多處裂痕。再加上冬季室內平均氣溫僅為6-7度,很難保證正常接待讀者。鑒于此,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投資7000萬元,建設齊市圖書館新館。新館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建成后服務功能將更加完善,借閱環境更為優越,將大大改善和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
目前新圖書館大樓已建成2年,且外部裝修也已完畢,但是,由于政府財力所限,內部裝修及設施無以為繼,已停工很長時間。前段時間,也曾考慮過與齊齊哈爾大學圖書館合并,由齊大投資裝修,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已擱淺。當前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探討、積極籌劃,尋求解決的辦法,使圖書館早日搬進新館舍,讓公眾盡早利用上新圖書館。使其成為齊齊哈爾市的標志性文化建筑,為魅力城市再增添文化魅力。
總之,共建、共享是一條聯合發展之路,在合作方面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我們應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和激勵機制,增強圖書館內部凝聚力,探討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新方式。才能實現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的雙贏,才能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建設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董艷緋,淺談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共建共享[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10):1235.
[2]宋淑紅,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2):60-62.
[3]廖球,廣西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0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