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22: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對就業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國家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不斷的改革,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式的轉變,現階段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1]?,F在雖然很多高校意識到了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都開展了正規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是還是存在重視力度不夠、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到位等問題[2],目前很多大學生也存在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和意識,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等問題[3]。針對高校就業指導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的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規范和完善,從而保障大學生能夠更好面對就業。
2 高校就業指導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
隨著人們對大學生有效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的不斷認識,高校也開始越來越關注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許多高校都開始把建設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服務體系作為整個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點來抓,高校的職業指導服務工作也變得越來越豐富,許多高校在安排職業規劃相關的課程除外,還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讓學生更加了解社會需求,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幫助大學生找到正真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4]??墒乾F階段高校就業指導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學生缺乏科學的自我認識、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視不夠、大學生職業判斷力不足等。
大學生缺乏科學的自我認識。大學生科學客觀的自我認識是開始職業規劃的前提,只有深入的了解自己,正確的認識自己,客觀的評價自己,才能讓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明白自己的優勢和缺點,這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F階段雖然許多高校都開展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教育,可是大學生在接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時候還沒有形成自覺的氛圍,而且很多學生缺乏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訓練,導致他們不能準確的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也就是缺乏自我認識,在畢業前絲毫沒考慮過未來的職業選擇,在此種狀況下的職業生涯規劃必然會存在問題。
大學生對職業規劃的重視不夠。大學時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很多高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專門開展了針對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課程,可是很多學生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上課時不認真聽課或者直接逃課,這導致學生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對自身的職業規劃也不認真對待。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形勢下,就業和薪資已成為了學生的首要目標,至于專業是否對口,職業是否符合自身興趣已成為了大學生在就業后在會考慮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因為專業不熟或者對工作不感興趣而出現的頻繁跳槽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就是大學生沒有進行有效的職業規劃,正確的職業規劃可以幫助學生對自身的就業有很好的定位,并積極的指導學生朝規劃去奮斗,為自己實現自身的職業理想而做好充足的準備,并且選擇適合自己和自己感興趣的職業,這樣才能保證將來職業選擇的正確性,保證就業后工作的穩定性。
大學生職業判斷力不足。大學生的職業規劃的需要大學生對自我的全面定位,對職業的知識儲備的完善,職業所需的能力的培養,正確價值觀的樹立等??墒乾F階段存在著很多大學生對自身的職業能力存在不準確的判斷,在進行職業定位的時候過于理想化,甚至不符合實際。這主要也是因為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對職業規劃的認知不足,導致他們對于社會上職業環境的認識和了解過于片面化,不了解社會真正的需求,不了解職業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可供選擇的職業和職業方向。大學生對相關職業沒有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就很難了解各個分類以及各個職業所具有的屬性和特征,不能正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3 加強高校就業指導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措施
學校要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培養。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的提升是大學生職業規劃實踐的內驅力,只有加強大學生省職業規劃意識,才能夠指導進行正確的職業規劃。學校要做好職業規劃教育中的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師資配備等,加強職業規劃教育的輿論引導和宣傳,通過論壇、微博、微信等網絡手段,職業規劃經理人的講座、演講,職業規劃相關比賽,職業規劃現場活動等形式進行職業規劃的宣傳和指導,積極的傳播職業規劃的內涵、意義、作用等,營造好職業規劃教育的良好環境,從而不斷的增強大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認識,讓他們了解大學生接受職業規劃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們在職業規劃內容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不斷的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培養。
學校要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實踐能力的培養。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了解社會環境和深化自我認識,通過社會實踐對大學生更快的適應社會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增強大學生的職業認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未來進行職業選擇時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學校在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時,不斷要安排職業規劃相關的課程指導學生學習,增加他們理論知識的積累;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公司實習、寒暑假社會實踐、參觀學習等活動,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職業,讓他們對外部的職業環境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從而讓學生能夠積累經驗,了解自己的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并及時的進行調整和補充,保證未來更好更好的適應社會。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 現狀 策略
一、引言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受教育的意識也在不斷地增強,上大學已成為學子的普遍追求。每年持續增長的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難以與社會所具備的工作崗位資源完全吻合,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遇到就業難題。因此,本科院校對大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是很有必要的。但我國新建本科院校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中,仍面臨著許多問題。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現狀及問題
10多年前,我國的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不用愁,因為國家、學校包分配,所以大學生在選擇學校與專業的時候,某種程度上就確定了就業方向。但現在的大學生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社會的承受度,如今的本科畢業生的數量太多。從過去包分配到現在的就業競爭,有不少大學生沒有轉變觀念,沒有珍惜大學里學習的時間,缺乏對就業形勢的正確認識。因此,各大高校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有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缺乏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多數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方面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更多的是把重點放在學校的科研、文化建設上,相比于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學校多偏向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能力。當然,學校在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方面投入人力物力,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在培養學生技能、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o學生灌輸正確的擇業觀是很必要的。除了院校,多數大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開展的重要性也缺乏認識。在大學時期,有很多的事物分散學生的精力,很多大學生會對他們今后的就業方向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考量。多數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程就是一門選修課程,對他們的綜測分數、成績排名等沒有影響,所以并不重視就業指導課程。
(二)相關專業師資力量不強
我國不少本科院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還缺乏經驗,更談不上擁有專業性強的師資隊伍。大多數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院校,為學生上課的教師師都非就業指導專業人員。例如諸多院校為學生選擇的就業指導課程負責教師,就是各學院年級的輔導員或者某一科專業任課教師。這些非就業指導專業的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往往只是把一些相關的書籍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一遍。這樣非專業的指導教師的教學,給學生帶來的不是對當前就業形勢的認知,而是讓學生覺得枯燥,從而不愿意上這門課程。
(三)課程內容較零散
近些年,教育部對院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上越來越重視,為此還對該課程作了嚴格要求,但并不全面。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就學要求》中,教育部對本科院校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作了大致的要求,但沒有給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以及指定的教材。在我國出版物市場上,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相關教材也比較缺乏,大多數本科院校都沒有訂閱相關的教材。沒有教材的輔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只能根據他們在網絡上、生活中的見聞給學生們授課。沒有系統的課程教學內容,沒有相關教材的輔助,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分心,不能充分理解老師講述的知識要點。
三、新建本科院校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思想觀念,重視就業指導課程
在改變思想觀念方面,不僅是本科院校的領導、教師要有所行動,大學生也應該認識到當下就業形勢的嚴峻,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一方面,本科院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上,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訂購相對專業的教材、培養優秀的專業教師為學生們授課;另一方面,本科院??梢匝堃恍┥鐣邢碛新曂拿?、名家到學校為學生開展講座、學習會等,讓學生提前對現實社會中的情況有初步認識,為還對當前就業形勢不以為然的學生敲響警鐘。
(二)對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開展不同內容的就業指導課程
大多數大學生都需要在本科院校度過四年光陰,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對就業的關注度也不同。例如,大一的學生剛踏入大學,剛開始大學生活,這個時候一味地鼓吹就業形勢不明朗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將會導致學生對未來產生迷惘。大三的大學生就很有必要清楚地認識到當前的就業形勢,明白他們所需要提高的素質、技能等。這就需要本科院校在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的時候,要為處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開展不同內容的就業指導課程,并且應該在大學生的大學四年里不間斷地開展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
四、結束語
在新建本科院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有利于幫助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對大學生畢業后的工作與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意義非凡。高校應該解決缺乏師資力量、課程不系統等問題,重視課程的設置,為大學生開展有效的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大學生順利融入社會,讓其為社會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袁理峰,莊肖冬,徐青.大學生生涯輔導創業啟蒙 [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67-01
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如何促使兩者進行有效融合是人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要全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促使大學生順利進入社會,獲得長期有效發展,增強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大學生就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如今經濟在不斷發展,高校擴招政策使得畢業生人數增多,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加,高校大學生面臨著嚴峻就業形勢。高校以培養人才為主要任務,但是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教育工作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些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教育時,并沒有對就業教育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持有錯誤觀念,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出現偏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就業教育工作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就業教育之間具有一些共性,但也有著本質區別,如教育方法存在差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等同于大學生就業教育,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在就業方面具有較強的自主性,與計劃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就業分配機制具有較大不同,相關人員要形成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教育觀念,對就業教育工作加以重視。
(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嚴峻形勢,一些高校過分重視大學生就業教育工作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多數高校設立了就業指導中心,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但一些就業指導教師對就業指導思想缺乏深刻認識,側重于對大學生進行求職技巧教育,忽視對大學生就業思想的教育。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缺乏系統性,僅在畢業前階段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教育,實效性較差。一些高校在就業指導課程方面缺乏針對性,大學生沒有認識到就業指導教育的重要性。多數高校認為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主要在于就業指導教育,以提高就業率為主要目標,對大學生的職業發展狀況與社會需求缺乏科學認識,大學生在就業時易出現一些問題,如就業期望超過正常水平、就業心態不健康等,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完善,高校不僅要培養大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同樣要對其思想進行重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
二、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措施
(一)促使大W生樹立科學就業觀念
面對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大學生應該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為就業打下良好基礎。高校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大學生對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1],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識,培養競爭意識與責任感,做好就業思想準備。要加強國家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如參與三支一扶計劃等。要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全面掌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育。大學生在確立就業觀念時要與社會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對社會需求進行科學分析,以便使自身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獲得長期有效發展。
(二)明確科學就業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應促使大學生對就業目標進行明確,促使學生樹立健康的職業理想,如積極投身基層工作、促進西部地區發展等。高校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2],使其與專業課程進行有效融合,專業課教師應對專業本身進行系統性介紹,讓學生明白所學專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以及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占有的地位,促使學生了解自身專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培養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確立就業目標。
(三)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促使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形成正確的認識,為促使學生順利進行就業,要積極創建高校就業實踐平臺,為大學生提供多種就業實踐機會,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了解就業形勢,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掌握所學專業發展狀況,不斷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強化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給予學生正確引導,為將來走向職業崗位做好全面的準備。
三、結語
高校既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要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其進行專業教育并對職業生涯進行科學規劃,堅持人性化的就業指導理念,促進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指導 重要性 心理
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關注大學,對大學進行了一個重新的定位,對于大學教學工作者來說,如何看待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將會對大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需要從事大學就業指導的相關老師,我們不僅要從現實的角度激勵大學生們要努力的學習就業知識,同時還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的輔導工作,在進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要認識其重要性,并且對其進行創新性的教學,解決大學生對就業產生的疑問,甚至是盲目的就業利弊等等。所以本文對大學生學習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性、對就業產生的影響,以及在現實的學習生活中對就業的認識進行分析。
1 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的重要性探討
由于大學生對于實際的找工作過程中會存在著盲目性,對于尋找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很多的疑惑。例如,簡歷的制作、面試技巧、就業形勢以及勞動的合法性等方面都存在著疑惑,從對實際的工作認識上來講,就業指導課程就要涵蓋這些知識,因此大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的學習顯得非常重要。從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來講,就業指導課程能夠為那些多次尋找工作失敗的人進行一個心理的輔導。在當代學生的心理比較的脆弱,但是需要他們承受的壓力很大,通過就業指導課程能夠為大學生們開一扇心理的門,為大學生們提供一片心靈的凈土。根據數據的統計,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大越來越成為引起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原因。在這種就業環境下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沉著應對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對大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是一項有效改善大學生心理因素的措施。
2 大學生心理問題對就業的影響探討
2.1 培養大學生適應能力為出身社會打下基礎 大學生的適應能力是以后進行工作的必備能力,因此在大學學習的時候要進行大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大學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為大學生以后提供重要的就業指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要從心理的輔助上不斷提升大學生的適應能力,由于大學生具有其特殊的性質,因此其適應能力也是有著不一樣的特性,其主要表現在尤其是大一的時候,因為從中學到大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有很多人認為到了大學就學習輕松了,其實不然,如果你想要獲得好的收獲,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多各種各樣的新課程,很多同學在學習的競爭上很激烈。有一些同學就產生了不良的心理反應,對于以前的那種中學成就感就莫名的消失了,接著而來的就是激烈的競爭,對于那些性格上喜歡爭強好勝的同學就是一種打擊,因為來到大學學習的同學很多都是非常優秀,就會造成他們經不起失敗的考驗。所以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就能打開他們的心結,培養出一個具有較強適應能力的大學生。
2.2 培養大學生的交流能力適應企業的需求 在當代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時代,我們要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成功率,與此同時還要契合企業的要求,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指導課程,我們要培養大學生的交流能力。因為現在的大學生有很多都是家庭的小寶貝,缺乏交流能力,很多都是以自己為中心,這樣就使得在大學學習和生活的時候處理不好自己的人際關系。我們都知道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因此在大學生活中,不僅要學習,而且還要處理相應的人際關系。所以開展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對他們的交流能力進行培養非常必要,因此從大學生的心理指導上加強他們的交流能力的培養。有一個關于大學生交流的例子,有一個身體比較弱小的女生,由于性格內向不會交流溝通與同寢室的同學產生了誤會,而那個女生在平時本來又是很霸道,經常會做一些影響他人的事情,由于這個小女生覺得說不過,就刻意的回避問題,時間長了就覺得自己很窩囊,因此就對其產生了一種恐懼的心理。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因此通過心理指導課程對大學生進行交流能力的疏導,倡導他們要進行積極的交流,為以后的就業訓練自己的交流溝通能力,這樣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到專業的知識,而且還要學習到以后工作中需求的交流能力。因此實現交流能力的提升對我們以后的就業勢必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2.3 多元化就業指導課程為學生提供就業認識 大學生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的學習,是為大學生在以后的就業過程中能夠更好、更加平和的接受大學學習和工作的轉變。在大學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就業課程的專業教導,通過實際的例子,比較生動的將就業課程的教學與現實的工作聯系起來,不斷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僅在課堂上對就業課程的關注,而且從課外也要對就業知識進行學習。以此來穩定大學生的就業心理,使他們在以后的就業中不會手足無措。
3 總結語
在大學開展大學生就業輔導課程,能夠為大學生在以后的就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就業經驗;在學校進行大學生的心理輔導,解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思想難題,為造就一個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打下基礎,使得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夠經得住困難的考驗;在大學進行大學生就業課程的教學能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機會,培養出一批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工作的實用大學生。
參考文獻:
[1]郭素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目標達成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
關鍵詞:就業 大學生 社會角色 定位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全面的社會轉型時期,即從小農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變。從倫理型社會向法理型社會轉變,從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變,從單一性社會向多樣性社會轉變。在這一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分化與社會流動加快。社會的變化導致就業形勢的嚴峻程度一年勝過一年,其影響當然涉及到了大學生這一群體。據相關部門預計,2008年高校畢業生總數達559萬。比2007年多64萬,達到歷年畢業生人數最高峰,所以,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就業問題更為突出。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就業困難已是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這一現象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許多人認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 高校擴招。高校擴招在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也造成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相對下降,從客觀上降低了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2 經濟運行情況所致。目前,社會經濟運行狀況并不是很理想,難以提供相應多的就業崗位。
3 教育體制的漏洞。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滯后于社會需求,主要表現為學科、專業設置與職業、社會市場需求嚴重脫節,不適應社會需求。
4 對大學生就業輔導重視不足。據2007年9月21日中國婦女報報道的調查顯示,有九成多的被調查者表示學校開設的就業輔導“很少”,表示“很多”和“比較多”的僅分別占被調查者的0.4%和1.2%。甚至有4.4%的人明確表示“學校沒有就業輔導課”。
5 大學生缺少職業規劃。許多大學生缺少職業規劃,因此不能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合理、正確的規劃,這也是影響到他們的就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歸因為高校擴招等原因,在經濟社會轉型的背景下,我們還應從影響社會角色定位這個角度才能更全面合理地看待這一問題。正確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角色定位,客觀評價大學生群體。
二、大學生社會角色定位與大學生就業
“社會化”指“個體在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逐漸養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從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并通過社會文化的內化和角色知識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社會化貫穿于每個人的一生。青年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社會化時期,在這一時期進行的主要是預期社會化,為以后的角色扮演做好準備。社會化的結果,也就是社會角色的被承擔和扮演。大學生特有的不成熟與未來角色要求的差距,要求大學生盡快地適應社會,主動地參與社會角色的塑造。
現在的在校大學生都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改革所引發的社會變遷既給了他們諸多機遇,也把挑戰擺在了他們面前。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情勢之下缺乏相應指導的大學生們的社會化過程出現了問題,即角色定位發生了錯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就業的困難。為此我們應在變遷的社會環境下看待大學生的社會角色定位及就業問題。
1 對家長依賴。大學生的主要特點應該是富有個性、獨立性和創新精神。但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他們的獨立性很差。依賴性很強,特別是中國的父母對孩子過于疼愛。一切都為孩子包辦。結果是使孩子逐漸接受了這種“包辦”,造成他們職業規劃意識與能力的缺乏,不能對自己的社會角色作出正確定位。同時在現實就業中。父母的關系網絡對學生就業的影響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思想,強化了大學生的依賴心理和行為。另外。大學生的父母多以孩子上大學為榮,樂于滿足孩子的種種要求,給了大學生們“天之驕子”的待遇,而這些大學生們也接受了父母給予的光環,視自己為“天之驕子”,使得他們無法認清自己的角色。他們的社會角色難以正確定位。上述原因使大學生對自我的期待值與社會現實之間出現較大的偏差,在求職過程中往往或多或少地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錯位。
2 社會輿論的過度關注。以前社會往往是將大學生視為精英、社會的佼佼者。似乎大學生無所不能。因而被稱為“天之驕子”。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凸顯。輿論又將大學生貶為只會考試、空談理論而無真實能力的無用之才,媒體的炒作常常讓大學生驚慌失措,角色定位出現錯亂。
3 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由于角色不清,對將要從事的工作期望值過高,特別“超女”、“快男”等選秀活動的刺激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就業觀。許多大學生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缺乏踏實努力的工作作風。他們不能正確定位自身的角色必定造成他們角色成功轉換的困難,使得他們難以盡快適應與學校環境不同的工作環境,
4 用人單位培訓環節的缺失。用人單位大多講求實效,他們往往把自己本應擔負的對新進員工的培訓工作推給高校、社會和學生本人。同時又給大學生以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他們不經培訓就能擔負重任并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其結果常常使他們對大學生的表現感到失望。這里不難看出。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相互不滿對方的表現,是因為彼此都出現了錯位。
三、結語
面對就業難問題,大學生無法置身度外。更不能手足無措,他們必須在接受教育和與社會互動的過程中不斷調適自己的社會角色及進行合理定位,重新認識自我及其與社會的關系。事實也是如此,從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銳減。比2007年減少8.2萬,自2001年以來首次出現了報考人數下降的情況??佳袩岬慕禍卦谝欢ǔ潭壬戏从吵龃髮W生逐漸學會了務實,不再盲目崇拜高學歷,正在重新認識和定位自己的角色。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正確認識有利于大學生對自己的社會角色正確定位,進而成功實現角色轉換。
胥英明: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
1.組建高效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1)具有較高的知識素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以具備相當扎實的專業知識及學科知識。尤其是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理,科學地分析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思想和行為問題,幫助大學生走出困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以及樂觀的就業思想,順利畢業就業。
(2)具備良好的品德素質。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品德素質,關系著教育效能的發揮,關系著校園風氣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嚴于律己,在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學識修養等方面以好的形象來教育學生,增強自己的教育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堅決抵制社會上的負面效應,以自身的高尚精神和浩然正氣做好學生的榜樣。
(3)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進行調查總結,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就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不僅要具有資深的政治理論水平,還要加強學習就業指導理論,更要努力提高本身的分析預測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正確及時處理各類復雜問題的能力,等等。
2.加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內容
(1)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更好地適應就業環境,為社會發展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才能。首先要培養學生樹立起自信心,能夠客觀面對現實的就業形勢,引導學生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其次要培養學生公平的競爭意識,激烈的就業競爭需要大學生學會推銷自己。最后社會應為大學生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就業環境,保障大學生為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找準自己的位置。
(2)職業道德教育?,F實社會中, 很多單位在用人時,多以品德為主來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責任心和奉獻精神。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踏實認真、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我們要通過就業實習或實踐來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建立就業誠信監督機制,把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誠信表現列入檔案,并將大學生的誠信信息放上網,讓輿論監督,使大學生領悟誠信的重要。
(3)創業教育。第一應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讓學生認識創業是挑戰自我的行為,是勇敢者的表現,同樣也是一種就業方式。第二就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開設創業選修課,提高他們的感性認識,針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技能培訓等,增強他們創業的信心和勇氣。
3.創新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的方式
(1)大學生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的教育工作當然不可少,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自我教育。所以,要引導學生正視自己,在擇業過程中揚長避短,以達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理想的效果。
(2)社會形勢教育。引導大學生多關心了解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特別是與大學生就業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客觀評論,讓大學生對當前社會的就業情況能夠清楚明白。目前社會上出現一些高端產業的人才嚴重不足,一些被大學生看好的單位卻是“供大于求”的現狀,這就要求大學生認清當前國家的形勢,結合自己的專業,去迎合社會需求,學會學以致用。
(3)與家長的溝通教育。在大學生的擇業問題上,家長也起著很大的決定性作用,學校也要同時讓家長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多體諒、多關心自己的孩子。通過家長會或班級群的方式統一學校和家長的戰線,共同為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而努力。
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來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這有利于解決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和思想上的一些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擇業觀和正確的就業意識,從而使其順利就業,為社會發展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馮 風.大學生就業難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12):45―46.
1.1大學生就業期望與社會實際需求不相符合。在我國多元化經濟發展的態勢下,社會各種經濟形式蓬勃發展,國有、私營、個體、民營等經濟形態都成為社會經濟中的重要推動力量,一些大學生不顧社會經濟形態的多方位發展,一味地看重大型、國有企業或機關、事業單位,而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民營、私營企業不屑一顧,這使得大學生就業難與民營、私營企業求才難的矛盾凸顯。
1.2大學生缺乏社會求職經驗。大學生在高校校園中,與社會實踐有一定程度的脫節,因而在就業求職過程中缺乏社會經驗和求職技巧,這也是問題之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學生成為了就業的弱勢群體,迷失在就業選擇的路程上。
1.3大學生缺乏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目前,大學生群體還未建立完全的自主意識,對自主創新缺乏探究精神,由于缺乏一定資金的支撐,還必須依附于家庭的資助,因而在創業過程中還舉步維艱。由上可知,在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要將大學生就業作為日常教學,納入大學四年的全程,并進行分階段、分層次、多渠道的高校輔導,進行系統化的就業體系創新與優化。
2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全程、分階段的重要意義分析
2.1大學生全面發展和順利就業的需要
大學生的就業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與其個人的發展和前途息息相關,高校也義不容辭應當承擔起為大學生指導人生航向的重任,必須在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下,為大學生構建大學四年全程的就業指導體系,通過分階段、有步驟、分層次的就業輔導,為大學生做好就業知識準備和就業心理調適。
2.2高校教學優化改革與創新教學的需要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全方位人才的基地和搖籃,其培養出的大學生的素質如何,就業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高校的聲譽和地位。因此,高校必須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出發點,進行教學的優化改革與創新,有針對性地對教學課程進行調整和優化,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學科課程以及教學模式,以全程、分階段的就業輔導,為大學生提供優化的就業指導體系,使大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需求,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歡迎,用高評價和高反饋信息,證實高校的綜合實力和教學水平,促進高校的發展。
3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的全程、分階段優化體系措施
大學生就業指導必須遵循全程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發展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和全員性原則,以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培養自身素質、提升自我評價能力為目標,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決策、就業信息獲取、就業技巧等方面的教學培訓,在大學四年的全過程中,進行就業指導規劃的體系構建:
3.1適應性教育———大學一年級的就業探索期
初入大學的一年級階段,是高中生向大學生轉變的角色適應期,高校輔導員必須對大學一年級學生介紹大學的意義、特點及專業,鼓勵一年級大學生一入高校,就規劃在大學四年的奮斗目標,并以奮斗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個人生涯的擬定和設計,這是大學一年級的就業指導的側重點,在對大學生進行輔導的過程中注重理想與現實的結合,用正確的大學成才方法,實現由高中向大學的適應性轉換,進而輔導大學生制定成才方案及四年的分期具體步驟,體現總體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的有機結合。在適應性教育的就業探索期內,教師主要以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具體講授內容應當包括:人生理想、道德修養教育;所學專業的認識與教育;角色轉換期的適應性心理教育。總之,在大學一年級的適應性探索期內,必須讓新生明確其專業與就業職業之間的關聯,初步確立大學新生的人生目標和職業生涯規劃,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為大學知識的積累奠定基礎。
3.2認識性教育———大學二年級的就業定位期
大學二年級學生要進行逐步的人格塑造和智力成長,在大學二年級期間努力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用適應性學習階段轉為專業學習準備階段,在公共基礎課結束轉入專業課程的過程中,要進一步確定自己的學習方法,確立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定位,高校輔導員要在大學二年級的期間內對大學生進行以認識性教育為主的輔助,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深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定位;確立初步的職業目標,進行自我的認識和定位;重視職業規劃團體輔導,解答大學生職業咨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進行職業遷移能力的教育。
3.3專業性教育———大學三年級的就業實踐期
大學三年級已經是大學專業的完全學習期,也是學生儲備其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職業規劃實施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在這一期間內應當以自己的專業為主,結合自身的能力與特點進行學習,高校輔導員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發展水平,輔助其與職業目標相適應,進行職業與專業的調適,進行具體的輔助與指導,重點包括:對大學生就業思想的指導,樹立正確的擇業指導;國家相關就業政策的指導;社會相關就業信息的提供與指導。
3.4就業教育———大學四年級的畢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