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21: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風景園林;工程導向;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風景園林專業培養能力結構在學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表達知識和溝通協作能力等層面實踐性要求越來越高,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能力成為風景園林學科教育關鍵內容之一[1]。安徽省正處在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城鄉建設日新月異,對城鄉的環境景觀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景園林專業設計、管理和施工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但地方“工程”實踐能力突出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依然匱乏,難以很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構建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能力符合地方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為未來的經濟轉型打好人才基礎[2]。安徽建筑大學是安徽省屬高校唯一土建類高校,目前已經開設風景園林(景觀學)專業15年,依托學?!按笸两ā睂W科優勢,按照現代風景園林的發展客觀要求,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等方面逐漸形成學科的優勢和辦學特色。為促進風景園林專業發展,服務城鄉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工程導向背景下的地區人才需求狀況,總結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教學現狀與面臨的問題,探討工程導向的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與實踐,具有現實意義[3]。
1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教學現狀與面臨的問題
1.1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有待整合優化
實踐課程體系的架構是風景園林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目前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存在課程之間關系不清,導致系列教學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只有在穩定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教學體系建設和課程設置,才能形成更加具有執行力的保障體系。目前我校風景園林總學時相對太多,理論課程學時比例較大,實踐教學課時比例有待進一步強化。同時,實踐教學大綱相對陳舊,未能很好的與時俱進;教學大綱存在知識陳舊、信息不全、深度不夠,具體內容與目標不太明確的狀況。實踐類主干課程缺少階段具體培養目標、知識點不明確,實踐評分缺乏相對公正性,教師評閱實踐課程作業反饋信息的缺失等問題依然明顯[4]。
1.2師資“工程”實踐能力有待進一步強化
隨著“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有力推進,師資“工程”實踐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近十多年內,依托學校建筑學、城鄉規劃學辦學,實行教師資源共享,在風景園林專業教師隊伍的結構和素質取得優化和提高的同時,仍面臨著一些困難,存在著一些問題。相對于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由于風景園林專業辦學時間較短,沉淀積累不夠,教師隊伍不足,其結構不合理,且教學任務繁重,教科研水平較弱,師資“工程”實踐能力牽制了專業建設。由于缺少優良的實踐教學平臺,加上學校多年形成的重設計輕理論研究、重表現輕內涵的特點,教師缺乏宏觀的專業視野(交流、學術會議參加不足)、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師資“工程”實踐能力[5]。
1.3教學實踐平臺建設相對缺失
目前我校實踐教學主要是依托學校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和部分教師工作室,以及部分校外的教學實習基地(數量不足),目前,在我校現有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植物實習、園林工程與技術、園林材料認知等實踐平臺缺失情況依然明顯;對于有利促進實踐教學的專業教室利用率不高、氛圍營造還缺乏。
2風景園林專業課程培養途徑與實踐教學改革
2.1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設置及主干課程優化
課程體系的架構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并行,在穩定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和課程設置。風景園林專業培養計劃,突出“建筑初步(融入風景園林特色)+建筑設計基礎(融入風景園林設計基礎)+風景建筑設計(城市詳細規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的設計主干系統課程。按專業認知規律要求分階段設置,實踐教學環節設置與理論課程和設計課程教學在時間上同步,作為理論課程知識的延展及對實踐能力的針對性強化訓練,旨在促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一、二年級為基礎知識的熟悉和掌握;三年級為設計能力的強化訓練及專業視野的拓展;高年級階段則以綜合實踐、生產實習(校企聯合)及畢業實習為主。從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三個層次構建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明確實踐類課程任務書,豐富實踐課課題類型,逐步完善聯合評圖、模型制作及評閱信息反饋,充分發揮我校土建優勢學科特征,構建風景園林專業“工程”特色。
2.2師資“工程”實踐能力內涵建設
遵循“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規律,建立“青年導師制”,通過有豐富工程經驗的老教師“幫、傳、帶”對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提升,按照學校針對青年教師采用的“工程實訓”措施,分批進行工程實訓,提高師資隊伍的“工程”素質,深化師資“工程”實踐能力內涵建設;積極柔性引入具有實際豐富工程經驗的規劃、設計、工程技術等相關師資指導學生工程實踐類課程。積極鼓勵教師參加“注冊建筑師”、“注冊城市規劃師”、“建造師”等職業證書考試,增大“雙師型”教師比例,同時充分發揮我?!按笸两ā眱瀯?,利用校企“產學研”平臺,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提升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學校通過引進新的智力,積極參加各級學術會議,開闊教師視野,提高教師學術能力。
2.3教學實踐平臺建設提升
根據學校目前風景園林學科的狀況和今后的專業發展規劃,構建“實訓+技能+研發+生產”教學實踐平臺;以安徽省振興教育計劃為契機,引進硬件與軟件設施和教師講評系統,豐富實踐課程作業的“聯評”效果,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更高質量的鍛煉和充分的培養,盡早適應社會對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需求。以風景園林所為龍頭,推進教師工作室建設,主要以高級職稱兼注冊執業資格的教師為帶頭人,2-4位骨干教師為核心,成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工程技術、風景園林植物應用等多個工作室,作為學生校內教學實踐平臺;積極進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省內外相關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單位(包括各類城鄉規劃院、建筑設計院、風景園林設計院)、園林建設企業、園林苗圃企業等進行聯合,建立多家校企聯合實習基地,提升教學實踐平臺建設。
3結語
風景園林專業由于其生態、綠色、可持續和實踐性的特點,根據“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廣適應”的要求,緊密與行業企業合作,教學、科技及社會服務結合,充分發揮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師資“工程”實踐能力強化和教學實踐平臺建設,對學生實踐能力素質培養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風景園林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6.
[2]姚曉潔,冀鳳全.景觀學專業園林植物類系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自科版,2013(4):93-95.
[3]胡紹慶,陳波,等工科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現代園林,2009(10):66-68.
[4]冀鳳全,趙茸.工程導向的土建類景觀學(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探討[J].中國園林,2011:35-396.
任何專業的發展都依托于社會發展的需求,以社會對風景園林人才的需求來制定培養目標,從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的實際出發,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園林中的精髓,大膽借鑒西方景觀規劃設計的先進之處,合理定位風景園林人才培養的目標。據調查,目前社會對桂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人才的需求,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園林規劃與設計;二是景觀工程與管理;三是旅游景觀規劃。因此,該校風景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應圍繞這三個方向設置課程,根據該校的特點、以及所在地區對風景園林人才不同層次的需要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桂林理工大學的風景園林是旅游學院新設置的專業,依托旅游學、管理學等學科優勢,利用地處著名的風景旅游名城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的平臺,突出區域性景觀規劃設計特點,創建立足于區域經濟特色的校、政、企、研一體化風景園林學科建設模式,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全方位的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形成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機制,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能勝任風景名勝、城鄉綠化、城鄉規劃、環境和生態保護、旅游發展、景觀設計等各類風景園林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
2對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方向的思考
課程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設置,不僅讓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體系,也可以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設置桂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專業課程中,緊密圍繞人才培養方向來制定。根據該校風景園林畢業生將從事的三大類工作,如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工程與管理、旅游景觀規劃等,制定風景園林學科主要的知識體系,由公關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群和專業課群構成。專業基礎課群主要設置三個模塊:基礎知識模塊、園林技術模塊和設計基礎模塊。在打好基礎的同時,重點建設專業方向,合理設置風景園林的專業課程結構:①園林規劃設計,主要從事各種戶外景觀和綠色空間的設計,其專業課主要設置是園林初步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原理+種植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②景觀工程與管理,主要從事景觀工程建設和管理,其專業課主要設置是園林植物學+觀景工程與技術+園林綠化施工與管理+園林經濟管理;③旅游景觀規劃,主要為旅游風景區提供科學而合理的規劃,其專業課主要設置是旅游景觀規劃原理+景觀游憩學+旅游策劃學+旅游景觀規劃。
3對學科特點與學校學科優勢的思考
我國地域遼闊,受經濟條件、地理差別、文化特點、民風民俗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各高校發展歷史和所依托的學科不同,風景園林專業建設也不盡相同。各校根據自身特點,辦出各自的特色,為地方培養不同要求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桂林理工大學的旅游管理系是我國成立較早的旅游高等院系,具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和厚實的研究基礎。新成立風景園林專業,依托旅游學院的學科優勢,學習和借鑒其成功經驗,利用桂林豐富的景觀資源,突出地域性園林規劃設計特點;應用當地多樣性的植物和建筑材料,恢復和營造園林生態景觀;融入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拓展思路,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景觀,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環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4對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風景園林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學中要理論結合實踐,使學生更感性、更直接地掌握所學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社會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要求為基準,把實踐教學作為貫通有關專業知識、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對實踐教育做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教學形式多樣化,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教學成果。①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優點,特別適合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特點。在教學中增加大量直觀的圖片、實例、影像等資料,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講的理論知識。②加強案例典型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尤其是設計類課程的教學中,將優秀的園林規劃設計項目進行剖析,讓學生了解設計流程、理念和內容,并在實驗設計中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③增強實地實景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進行現場教學。例如園林工程施工的教學,應該把學生帶到施工現場,學習園路的鋪設、駁岸的修建、植物的配置等等,讓學生親身體景觀工程施工的過程。在各種實習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到各類城市綠地中實測與調查,強化空間感及空間分析能力,注重領會項目中解決的現實問題,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設計思想。④采取互動式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的設計類課程的教學中,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獨立和完整地表達設計構想,并用精練的文字表達設計理念,將設計方案用流利的語言進行表述。經過與老師、同學們一起討論、講評,形成互動式的教學。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設計素質,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5結語
摘要:本文在分析傳統植物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解析了存在的問題,結合了本人的教學實踐,根據風景園林專業學生能力培養需求及對植物學的知識結構需求,對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從教學內容及課時分配、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探討。
關鍵詞:植物學課程;教學改革;風景園林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3-0113-02
植物是風景園林設計的要素,掌握植物鑒賞和植物配置的知識是風景園林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因此植物學也成為風景園林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但因與農林類專業不同,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的講授內容應有其不同的側重點,應更強調植物的觀賞性和應用性[1],而這一特點在傳統的植物學教學中通常被忽視。因此,本文從風景園林專業角度入手,對植物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比較,并對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了探討,力求使植物學課程符合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學習的要求。
一、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教學現狀
植物學授課內容主要包括植物形態解剖學和植物系統分類學兩大模塊。教學內容十分地全面、具體。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的授課內容基本上沿襲了傳統植物學的授課內容。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教學手段多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學生自主學習的極積性高[2]。例如,利用植物檢索表、植物志、圖鑒、網絡鑒定植物,野外識別植物等。在野外實習中,大量采用現代技術手段,配備手提電腦和數碼相機,現場利用攝影攝像,在實習基地利用電腦進行學習與交流,提高教學效果。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生的植物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等。
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繼承了傳統植物學教學中的優點,值得發揚光大。但是,在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大背景下也存在下列些許不足之處:
1.課時縮短以及學生專業體驗缺乏。一般的現行高校植物學分類和系統課程總學時約為30或40學時,其中,理論學時24―30學時,實踐學時10―20學時[3]。實踐課程相對較少,與理論課程不能相適應,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脫離實際。
2.教學內容與行業脫節。目前,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教學內容雖然全面,但主要偏重于植物形態解剖和植物系y分類這兩大塊知識體系,與風景園林相關行業嚴重脫節。為讓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在學習園林植物學后,掌握風景園林設計中常用的園林植物材料的主要美學特性和生物學習性,以便在設計中能夠自如和正確地運用這些植物材料。
二、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教學改革探討
植物學是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主干課程。該課程的學習將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如《園林樹木與花卉》、《園林生態學》、《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等)打下良好的基礎。
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主要從事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為對象的崗位,所以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重點研究對象應是種子植物。此外,通過植物學課程學習,應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應明確植物學課程的實際需求,一是應滿足對課程學習的需求,二是應滿足對未來職業的崗位需求。
1.教學內容及課時分配改革。根據調研,結合風景園林專業設置與培養方向,在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建設中將對以下方面進行改革:(1)減少植物細胞、組織、植物根莖葉等內容,增加實用性實驗內容;(2)將顯微鏡結構與原理內容并入相關微觀觀察的實驗中;(3)增加植物形態教學內容;(4)增加植物結構與環境適應性內容;(5)在植物分類學知識講解中,重點講述高等植物,尤其增加被子植物的教學學時;(6)相應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和課時分配(表1)。
2.加大教學中實際感受環節。傳統植物學教學中PPT圖片形象演示環節雖然不缺,但如果完全依賴PPT,教學效果也不理想。需增大植物學實踐的教學環節,在此環節中學生能非常近距離的感受實物,教學效果也會培增。這就要求開辟合適的實踐教學場地,來增強學生對植物的感性認識。此外,在教學中應結合專業特點,增加植物應用性實例,增強學生對專業的體驗。
3.教學理念改進。專業教學與素質教育應并重,即在傳授植物學知識的同時,教師還應堅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引導、實用技能指導、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此外,還應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研態度、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許昌學院的一員,應牢記“崇德礪志,博學敬業”八個大字,筆者正是將其作為自己植物學課程教學理念的核心,堅持把事物的制約、適應、聯系、變化、發展等辯證方法作為思維訓練、思想教育的關鍵,以使許昌學院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教學內涵更加豐富[4]。
三、結語
課程建設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根本保障,也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培養質量,而后者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課程建設水平的高低[5]。許昌學院作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來非常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倡課程建設和轉型發展。植物學作為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風景園林專業建設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在教學內容、課時分配、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上不斷改革創新,植物學課程才能適應專業與學科的發展。在經歷了三輪教學改革實踐后,許昌學院風景園林專業植物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改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繼續以學生為本,不斷改革與創新,以期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應君,張一奇,黃瀅.基于風景園林學科發展趨勢的課程體系改革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2011,29(5):26-28.
[2]李Z琦.《植物學》課程特色及教學體系的建設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1247-1249.
[3]宋東杰,李朝暉,陳全戰,等.《植物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安微農業科學,2009,37(30):14635-14636.
[4]王兵.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結構變遷效應――廣東的實證分析與政策含義[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5,27(2):27-33,39.
[5]于杰,王壯.《植物學》課程實習立體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6(1):240-244.
截止2018年4月,南昌工程學院共開設51個本科專業、14個??茖I。
包括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林、測繪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地質工程、 風景園林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工程測量技術土木工程、城鄉規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建筑學、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市場營銷、旅游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學、審計學環境設計、廣告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產品設計、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編輯出版學、廣播電視新聞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英語、翻譯、法語商務英語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術、旅游管理、會計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工程測量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水電站動力設備與管理、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園林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65-03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提高,各地為了改善城市環境面貌,加大了園林綠化建設的力度,園林綠化行業空前繁榮。2010年,國家專門頒布了《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50563-2010),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乃至更廣域的城市環境建設來說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是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園林綠化正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活力的朝陽產業之一。專業建設與行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園林專業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熱門專業,2011年,風景園林學成為一級學科,與建筑學、城鄉規劃學一起成為人居環境科學的三大支柱,共同解決日益復雜的城鄉人居環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我國已有184所高校設立園林專業,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園林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越來越大。如何培養高質量的園林專業人才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點和難題。作為高質量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是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師資團隊、合理的課程設置等條件,但關鍵還是優質的教學方式方法,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
一、園林專業的特點以及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園林專業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人文科學等多學科于一體。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花卉學、園林樹木學、園林樹木栽培學、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園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繁殖栽培、養護管理與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畢業后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和花卉苗圃等企業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及相關工作。由此可見,園林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具備繪圖、植物、工程、建筑、規劃、設計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因此對于園林專業的教學也是一個挑戰。傳統的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忽視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學生一味被動地接受信息,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沒有激發出來,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這種一味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已不再適合對實踐性和創新性要求都較高的園林專業教學的需要。
2.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較弱。傳統的教學以理論授課為主,尤其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在課堂上汲取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由于受課時或教學條件的限制,沒有更多的機會出去參觀學習臨摹優秀的園林作品,實踐環節訓練的較弱,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強度不夠,感性認知不足,直接導致不能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設計圖紙。設計作品過多偏重圖面效果,與實際的地理環境、地形地貌不相符合,可實施性差。
3.缺少真實的設計項目的訓練,和社會脫節。許多學生畢業后到工作單位后發現學校所學與實際運用差別較大,感覺所學無用。用人單位也會以此為理由拒絕招聘應屆畢業生,其實這種現象也反映了園林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社會實際脫節。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接觸不到實際的設計項目,教學過程中的很多作業都是假擬的,即使是真的項目也由于時間環節不對,變成真題假做。造成學生對園林項目建設的實際過程、步驟及要求不了解,沒有掌握園林設計的工作程序,導致學生一時不能勝任崗位要求。
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探討
針對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理論綜合性、實踐性很強及市場前景廣闊的專業,探索創新型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園林專業的特點,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
1.國際化教學思維模式,加快和國際接軌。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根據園林專業自身的特點,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以及更快接受新的現代化的設計理念,有條件的學校應提倡國際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增設雙語教學課程,聘請國外名校教授作為客座教授進行短學期授課,傳授新的設計理念,同時可與國外相關院校建立合作項目,進行短期的不定期的師生互訪,通過共同參與項目進行直接的專業交流接觸。也可在假期組織部分學生進行國外優秀經典案例的參觀學習調研,作為實踐教學的一部分內容,以開放的姿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在與美國佐治亞大學的合作辦學中發現,2011年中美學生在為期15~20天的佐治亞大學哥斯達黎加分校項目的聯合實習過程中,通過不同的切入點找出了項目所在地Santa Elena地區目前在城鎮規劃設計、景觀及生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在在雙方教師的共同指導下討論并完成了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合作期間,學生思維高度活躍,學習效果特別明顯,提升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專業水平,顯示出國際化教學的無窮潛力。
2.突出項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核心,打破課程的界限,融匯各年級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方法。通過學校與企業結合,開發實際工程作為項目教學法的項目,讓學生處于實戰的環境中,使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結合。同時可聘請校內外相關教授,通過定期的預約制度講授和解答相關問題。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這一優勢,邀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高級技師在學生實訓期間擔任項目指導老師,彌補在校教師相對實踐經驗缺乏的不足。這些具有相當豐富的一線設計、施工經驗的老師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以及增強學生工作適應性的關鍵環節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項目參與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獨立分析思考、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對綜合性知識的把握。
3.增強體驗式教學,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通過創造實際的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趫@林專業各自課程的特點,通過現場教學、模擬競標、方案匯報、分組討論、學生主講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教學角色的轉變,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到了知識,也激發了創造動力。比如像花卉課、園林樹木學植物類的課程,重點是讓學生認知植物的特點并學會運用,在具備基本課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可增強體驗式教學的分量,直接到課堂外現場教學。對于園林設計初步這類的設計基礎課程,可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基本的設計基礎原理和知識。對于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作為園林專業的核心課程,可依據設計的進程,讓學生多參與到項目的討論,并在最后完成時模仿真正的項目評審會進行方案匯報。評審團可由相關專業老師組成,針對匯報的內容進行評價并打分。通過這樣的實際體驗訓練有利于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方案綜合能力的提高,為盡快適應社會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4.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具有代表性的專業實習基地,認知古典與現代優秀園林,認識園林樹木、園林花卉,了解專業基礎知識。通過實習基地的參觀學習,使學生對專業有直觀性認識。另外可和相關規劃設計企業合作,讓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走進園林規劃設計院、園林工程公司等企業實踐基地,親身體驗參與實際園林項目的設計環節,使學生了解從勘測現場到方案擴初到施工圖等整個設計流程,從而能夠明確對專業的認識,并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明確學習的目標。
5.加強開放式、綜合性、研究型本科實驗教學。實驗教學突出規劃設計基本技能,強調對規劃設計科學的整體把握,重視對學生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實驗教學的角度,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園林人才??赏ㄟ^多種途徑,引入國內外方法成熟、適合大學生的先進實驗教學項目,強化信息化、網絡化實驗教學的平臺建設,激發學生實驗興趣。比如園林工程課程可充分利用工程建造實驗室,使學生通過親自參加建造的全過程得到對于材料、結構、空間以及建造的感性認識。利用園林虛擬現實實驗室的相關高科技設備觀摩三維互動體驗型風景園林設計案例,使設計方案更具直觀性和真實性。
6.提高第二課堂素質教育。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素質教育兩個方面貫穿整個教學實踐過程始終,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展現自我才華。鼓勵學生多參加國內外園林設計競賽,像由國際風景園林設計師聯盟(IFLA)主辦的IFLA國際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是全球最高水平的風景園林設計學專業設計競賽,通過參加這類高水平的設計競賽,旨在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充分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可自發組織各類相關設計社團,由相關專業老師作為指導顧問,利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承接并完成小型設計、營建任務。這些社團可利用大學生設計創業孵化基地等共建單位,按照設計公司相關模式運用,培育管理型、創業型人才。通過各種設計競賽、名師講堂、社團活動等教育環節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園林專業在我國還是一個年輕的專業,在社會需求量逐步增大的形勢下,必須針對各高校不同特點和優勢,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教學體系,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優秀的園林設計人才,提升我國園林設計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林鷹.《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解讀[J].建設科技,2010,(07):60-63.
[2]我院師生應邀參與美國佐治亞大學合作交流項目[EB/OL].(2011-10-25).
http:///ylweb/dongtai_20111025_2.htm.
[3]王榮華,趙警衛.園林設計類課程教學模式問題與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0,(3):98-99.
關鍵詞:風景園林;城市公園;規劃設計;技術管理
城市公園的建設涉及從宏觀的城市規劃到微觀的工程建造的持續1過程。在市域層面,城市公園的分布、選址、類型、環境容量、服務半徑等指標,關乎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綠地系統的生態結構;在獨立的公園層面,公園內容的確定、功能區(景區)劃分、園林空間組織、地形地貌處理、建筑小品布局、游覽路線策劃等,則對規劃設計從宏觀到微觀提出具體的要求。城市公園建設的順利進行,依賴于對大量復雜的規劃設計文件進行有效的科學管理,其中明確規劃設計的階段劃分并對技術文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實現科學規劃設計的基本前提。
1基本概念
1.1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階段劃分
是指根據項目對象的規模、技術復雜程度等條件確定的規劃設計文件的內容與深度。一般情況下公園的規劃設計可分為總體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專項工程方案設計、專項工程施工圖設計4個基本階段,對于技術復雜且規模大于50hm2的大型公園,可前設概念性規劃階段。
1.2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技術管理
是指公園的建設單位、規劃設計單位、政府管理部門以及技術專家,按照有關規定程序,在公園規劃設計的編制、審核、評審、審批時,依據法規賦子的權利與義務,對各階段的規劃設計文件實施技術審查。
2規劃設計階段劃分的依據
城市公園的規劃設計既面向城市規劃管理,又兼顧工程施工管理,其內容與深度既有別于城市規劃行業的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序列,以及建筑設計行業的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序列,又與以上各個技術階段有著外延上的聯系。基于現行的政策法規和相關專業規范并結合公園建設管理經驗,我們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階段劃分問題。
2.1法律依據
2008年施行了新的《城鄉規劃法》,在推行城鄉管理的理念上,新法強化了城市總體規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城市建設宏觀調控的能力。在城鄉管理新格局中,城市公園總體性規劃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顯現,只有以法定的形式確定公園的分布、選址、類型、環境容量、服務半徑等建設指標,才能有力地支持市域公園體系的整休功能,達到城市規劃控制的目標,實現城市公園這類公共產品的合理分配。因此單個公園的總體規劃,對上落實市域層面的規劃控制,對下制定指導詳細規劃的技術指標,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性階段。
2.2技術基礎
公園綠地是城市建設用地的一部分,是實施整個城市規劃綜合管理的重要內容。城市公園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其分布的合理與公平;作為綠地,其生態斑塊能量的有效整合;作為公用設施,其服務半徑的覆蓋以及與周邊路政設施的銜接,都要求公園的規劃必須基于整個城市的視野進行綜臺統籌。單個公園的總體規劃將規劃原則落實到具休的空間范圍上,其對公園建設發展的控制性作用有別于其他規劃設計階段最突出的特點,因此針對這個規劃層面宜設置城市公園總體規劃階段。
為使公園達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生物多樣、生態安全、景觀優美的綜合目標,其規劃一般應系統地對功能分區、地形水系、景觀生態、交通組織、植物種植、應急避難等內容給以規定,這就需要用詳細規劃來組織協調以上的各專項規劃。因此針對這個規劃層面宜設置城市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階段。
公園的園林建筑、小品設施、道路鋪裝等作為構成公園景觀的物理實體,在發揮其使用功能的同時,也對公園的整體風貌產生持續的影響。無論具體的公園建設項目側重于提供游覽觀賞、休憩康體、文化娛樂或科學普及等各種活動,公園都應該是一個展現美、引發美的地方,故園內重要的游憩設施、服務設施、公用設施和管理設施等都宜進行專項的工程設計,即相應設置城市公園專項工程方案設計階段。
公園的規劃設計最終將用于指導建設施工,即通過施工將規劃設計內容落實到每一處具體的空間場所。同時由于城市公園提供公共服務的屬性,在園內開展的各類活動均產生相當規模的人群聚集,公園常規設施的安全性設計必須滿足相應專業的強制性標準。因此針對這個設計層面宜設置城市公園專項工程施工圖設計階段。
3規劃設計的技術管理
3.1概念性規劃
3.1.1文件內容
一般指對公園的類型、功能、內容、布局、造價、收益以及運營理念等進行的策略研究與指引;其技術文件通常由說明書和分析圖組成。
3.1.2管理措施
由公園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規劃評審資質的機構,組織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以評審的形式對概念性規劃的技術文件進行審查;評審通過的成果文件送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公園的概念性規劃,應通過咨詢、聽證等形式,使公眾參與其中。
3.2總體規劃
3.2.1文件內容
根據概念性規劃對公園建設項目的規劃條件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規劃依據和原則,制定公園在市域層面所必須確定的技術指標,并落實到相應的規劃圖紙上。公園總體規劃應對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社會經濟、人文歷史等資料進行系統的收集與分析,規劃內容與分析結果應有明確的邏輯關系,不使分析流于形式。規劃應確定公園的位置類型、用地面積、服務半徑、環境容量和投資估算等技術經濟指標;應解決園內設施與公園周邊的市政、交通、水務、電力、電信等設施的管線合理銜接;對公園的總體布局、功能設置、豎向控制、交通組織給予規定;對景觀風貌、建筑風格等給予指引。
3.2.2管理措施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包括綠地系統在內的城市總體布局、交通道路、基礎設施以及各類專業工程實施綜合規劃管理。在市域層級,公園綠地是城市建設用地的有機組成,城市公園與周邊環境的良性互動,包括市政公用設施的合理銜接,道路交通的便利可達,供水、排水、通訊、電氣管網的順利連接,都寄望于城市規劃管理部門運用手中掌握的各類城市規劃管理資訊,為實現公園的社會功能、經濟功能、生態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公園總體規劃的技術管理應通過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根據法規要求實施的規劃審批實現。
3.3修建性詳細規劃
3.3.1文件內容
以公園總體規劃成果為依據,制訂用以指導或規范公園各類建設工程設計的規劃;其技術文件包括說明書和規劃圖紙。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一般包括建設條件的分析和公園平面布局,以及功能區(景區)、豎向地形、道路鋪裝、植物景觀、園林建筑、給排水、電氣、應急避難等專項規劃與工程估算。
3.3.2管理措施
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在長期指導公園的規劃、建造、管理等各項具體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直接地收集、處理公眾在使用公園時遇到的種種問題,積累大量豐富的一手資料,并通過在行業管理中的及時反饋,形成改善公園品質的便捷機制。因此根據行政管理責權一致的原則,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城市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實施審批,即以行政許可的形式對規劃進行技術審查。
3.4專項工程方案設計
3.4.1文件內容
根據經審批的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成果,指導園內各類建筑和設施的建設工程方案設計。設計對象一般為建筑、園林小品、園路、鋪裝、水體及大型主題雕塑等。
3.4.2管理措施
方案設計是一個展現創意的過程,對公園專項工程方案設計的審查更需集思廣益,充分聽取建筑、園林、植物、水電、經濟等專家意見,因此可利用公園行業協會的專業平臺,通過專家評審的形式對方案設計實施技術審查,此舉也有助于促進代表眾多公園管理單位利益的行業協會自身的發展和改革,有利于政府專業部門行業管理工作的專業化和科學化。
3.5專項工程施工圖設計
3.5.1文件內容
以公園專項工程方案設計成果為依據制訂用以規范公園各類建筑和設施工程施工的設計。施工圖設計的對象包括建筑、園林小品、園路、鋪裝、水體、豎向地形、綠化、給排水和大型主題雕塑等,設計深度應達到滿足編制工程材料設備表和施工預算以及規范施工、安裝行為的需要。
3.5.2管理措施
根據《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城市公園專項工程施工圖設計可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具有相應風景園林施工圖審查資質的機構,根據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的要求進行技術審查。
4結束語
則 第一條 資格標準
建設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筑師、高級城市規劃師,下同)須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熟悉相關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標準、規范、規程,及時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最新技術狀況和發展趨勢,能將新技術成果應用于工作實踐;有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技術問題,業績顯著,取得有較大價值的科技成果或技術創新成果;出版、發行、撰寫本專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等;有培養專門技術人才和指導工程師(建筑師、城市規劃師,下同)工作的能力;具備外語和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資格條件適用于全省從事建設工程包括城鄉規劃、建筑學、裝飾裝潢、巖土工程、給水排水、供熱通風與空調、風景園林、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燃氣、電氣、建筑智能化、建筑材料等專業科研、勘察、設計、施工、檢測、質量監督、工程監理、建筑經濟、技術開發、咨詢服務、科技管理等工作的技術人員。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三條 政治、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期間,年度考核均為稱職(合格)以上。任現職期間,出現如下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一) 年度考核基本稱職(基本合格)及以下或受單位通報批評者,延遲1年以上申報;
(二)受記過以上處分者或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主要責任人,延遲2年以上申報;
(三) 偽造學歷、資歷,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3年以上申報。
第四條 學歷、資歷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博士研究生畢業(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并從事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
(二)碩士研究畢業(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并從事工程師工作4年以上;
(三大學本科畢業(或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并從事工程師工作5年以上;
(四)大學專科畢業且累計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或大學??飘厴I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取得工程師資格,并從事工程師工作5年以上;
(五)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第五條 繼續教育要求
任現職期間,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結合實際專業技術工作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要求。
第三章 評審條件
第六條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和國家有關的法律、技術法規及政策;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標準、規范、規程、規章;及時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技術狀況和發展趨勢;能對重大和關鍵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提高,并能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提出技術發展規劃。
第七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要求
任現職期間,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從事城鄉規劃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過市(廳)級以上城市規劃科研項目或課題,其研究成果經評審鑒定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2、參加或承擔編制過綜合性市域以上的區域規劃設計或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總體規劃設計或20萬人口以上的分區規劃設計;
3、獨立主持或編制完成過縣域規劃或縣城總體規劃或規模與之相當的開發區、科學園區總體規劃設計,并能跟蹤實施;
4、組織和主持過2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交通規劃或國家和省級風景區、旅游區、文物古跡區專項規劃2項以上;
5、編制過居住區級用地規模以上的各類詳細規劃(含控制性詳細規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2項以上或專項規劃、交通規劃、重要風景區的詳細規劃或其他重要地段的規劃設計2項以上;
6、組織和主持編制過3萬人口以上的城鎮(鎮規劃建成區)總體規劃4項以上;
7、參加起草、編制國家、行業或地方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
(二)從事建筑(裝飾裝潢)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完成)過市(廳)級以上重點科研項目或課題;
2、承擔(完成)過2項大中型工業建筑工程設計項目,或2項一級工程、或1項一級工程及2項二級工程或4項二級工程的工程設計項目的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業負責人或主要完成人;
3、作為技術負責人承擔過高層建筑或成片開發項目中5項有一定規模的民用建筑的設計;
4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3項以上;
5、參加起草、編制國家、行業或地方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標準圖集。
(三)從事工程(結構、巖土工程、風景園林、城市道路與交通、給水排水、城市燃氣、供熱通風與空調、建筑材料、電氣、建筑智能化等)設計、科研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為主要技術骨干參加并完成過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或課題;
2、承擔(完成)過2項大中型工業建筑工程設計項目,或2項一級工程、或1項一級工程及2項二級工程或4項二級工程的工程設計項目的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業負責人或主要完成人;
3、作為單位技術負責人承擔過高層建筑設計項目;
4、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在2項省級以上重點工程設計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5、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3項以上;
6、參加起草、編制國家、行業或地方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標準圖集。
(四)從事工程(結構、裝飾裝潢、巖土工程、給水排水、供熱通風與空調、風景園林、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燃氣、電氣、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參加并完成過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或課題;
2、作為技術負責人、專業負責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擔過2項大中型工業建筑工程項目或2項一級工程或1項一級工程及2項二級工程項目施工;
3、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3項以上,并經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鑒定認可;
4、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在2項省級以上重點工程施工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5、加起草、編制國家、行業或地方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標準圖集。
(五)從事建設工程科技管理(含質量監督、工程監理、建筑經濟、技術開發、咨詢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參加并完成過市(廳)級以上工程科研項目或課題,并在其中承擔實施方案和技術報告的編寫;
2、作為工程負責人組織、主持1項大型或2項中型或相當一、二級工程2項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并為主編制了主要有關文件;
3、獨立主持過2項中型工程或相當一、二級工程項目2項以上的可行性研究;
4、主持開發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并在工程中應用推廣;
5、作為技術負責人或專業負責人承擔過相當一、二級工程3項以上,或相當于三級工程5項以上的科技管理;
6、參加起草制訂國家、行業、地方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標準圖集;
7、獨立編制過3項中型工程或相當一、二級工程項目3項以上的招標書或投標書。
第八條 業績、成果要求
任現職期間,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市(廳)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二)市(廳)級優秀設計(含優秀勘察、優秀標準設計、優秀建筑軟件,以下統稱“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省級以上優質工程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四)作為主要完成人研究開發的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成果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并經市(廳)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鑒定認可;
五)成功地推廣應用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3項以上,取得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經市(廳)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可;
(六)解決設計、施工中的復雜疑難技術問題3項以上,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經市(廳)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可;
(七)在建設工程中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有較大創新和突破,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經市(廳)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鑒定、認可;
(八)作為主要完成人在處理重大工程事故或工程隱患中,措施得當,成績顯著,經市(廳)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可;
(九)作為主要完成人獲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且已實施取得效益。
第九條 論文、著作要求
任現職期間,撰寫本專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編著者),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
(二)在省級以上專業期刊發表或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交流的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2篇以上;
(三)為解決復雜技術問題而撰寫的有較高水平的專項研究報告、技術分析、技術總結、立項研究(論證)報告等專業文章3篇以上。
第十條 外語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考試,外語應用水平符合實際工作崗位需要;
二)碩士研究生畢業(學位)以上:
(三)任現職期間公派出國留學或工作,出國前通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并在國外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職稱)部門的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核),計算機應用技能符合實際工作崗位需要;或參加全省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取得《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者;
(二)計算機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學位)以上;
(三)參加全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者。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二條 申報建設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資格應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條規定的材料,并按規定程序送評。